教育生态视阈

2024-07-24

教育生态视阈(共10篇)

教育生态视阈 篇1

1. 引言

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它是由课堂物理环境、社会和价值环境组成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分为宏观生态与微观生态。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微观生态环境, 其生态因子由课堂生态主体 (教师和学生) 和课堂生态环境组成。高职英语课堂物理环境主要由教室内的设施与装饰、光线与照明、气味与噪音和舒适程度等要素组成;课堂的社会环境主要由学生的座位编排、班级规模、男女比例、师生生态位、校园语言环境等要素组成;课堂价值环境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兴趣、教学模式与效果、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班风、校风等要素。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环境失衡现状, 阐述了建立良好师生态位关系的途径和优化课堂生态环境的策略, 旨在构建一个开放、互动、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系统, 促进高职英语教学健康发展。

2.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失衡现状分析

本课题组在研究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依据, 设计了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现状调查问卷, 从调查问卷情况来看, 目前, 高职英语教学在许多方面存在失衡现象, 这些现象是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

2.1 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近年来, 随着高职高专生源不断扩大, 各专业人数迅速增加, 大多数学院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已跟不上高职教育发展步伐, 简陋的教学设备, 落后的教学环境与大班额的教学模式使有限的课堂生态空间环境超出了生态主体的承受力和耐受度, 影响了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的发挥, 增加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压力, 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激情与能力的发挥, 出现了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

2.2 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生态关系的失衡。

目前,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仍然处于霸权地位, 学生只是消极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这种错位生态关系使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与生机, 无法呈现动态的语言课堂, 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 导致英语教学长期处于一种耗时低效的状态。

2.3 课堂群体生态关系的失衡。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细胞, 但在现实英语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不仅不积极参与集体讨论、主动与他人合作, 而且懒于思索, 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 这种失衡的课堂群体生态关系严重阻碍了灵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课堂的构建。

2.4 课堂知识学习与课外语言知识运用失衡。

语言的功能在于运用, 只有把语言本身和现实生活密切关联起来, 把课堂延伸到社会, 实现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运用紧密结合,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但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过度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 忽略课外语言交际环境的建设, 结果导致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深层次提高。

2.5 教学模式与职场要求的失衡。

高职英语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模式主要偏重于语言基础教学和知识的机械灌输, 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极度忽略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及职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使学生无法将长期积累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职场交际能力, 不能满足岗位能力的要求。

3. 高职英语生态课堂的探究

3.1 融洽师生关系, 注重彰显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生态课堂的主体因子, 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教师作为意义构建的主要组织者、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着眼学生的整体发展, 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既要调动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激情, 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空间,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只有让课堂成为一个开放、民主、健康的生态体系, 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才能得到有效发掘, 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才能实现。

3.2 优化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环境。

3.2.1 扩大学生语言能力训练空间

不适度的密度对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的发挥将产生不利影响。从英语教学效果看, 大班授课使每个学生享受的资源减少, 相对“生存”空间减小。但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大班授课的情况下, 建立“学习共同体”———小组学习模式是调整课堂生态的一条重要措施。小组学习模式既可以形成组内互动、组内竞争, 促进共同发展, 又可以减轻大班环境压力, 增加每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机会, 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3.2.2 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一是教学思想开放。教学思想开放以素质教育为理念,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 以人的发展为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持续和全面发展;二是教学内容开放。传统的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 扼制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在开放式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和合理设计, 可以把新鲜的社会话题、鲜活的社会生活、可爱的大自然引入课堂, 让教学内容多元化;三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的最好方法就是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是知识构建的主体, 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收集信息、自主学习等是开放式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通过多向交流, 创造潜能得到发展;四是教学时空开放。打破囿于学校、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 将课堂向企业、社会延伸, 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 向电子网络延伸。这种空间的开放既有利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又有利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五是教学手段开放。要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 选择多样化、现代化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3.2.3 结合专业知识拓展语言技能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优势部分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而高职学生英语语言特点就是英语知识同专业知识相结合, 提升学生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和日常交流是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初衷。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相关专业知识作为语言训练素材, 把语言教学与专业语言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如此交叉与融汇, 既增强实用性和趣味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为学生熟悉职场语言奠定基础。

4. 结语

生态课堂是“生本”的课堂, 大学英语教学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 营造自由、开放、合作与探索的课堂生态环境, 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个性化学习, 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有效挖掘, 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和发展。

摘要:教育生态学理论为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环境失衡现状, 阐述了建立良好师生态位关系的途径和优化课堂生态环境的策略, 旨在构建一个开放、互动、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系统, 促进高职英语教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生态课堂,英语教学,教育生态学理论

参考文献

[1]范国睿.英美教育生态学研究综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报) , 1995 (2) .

[2]李辉.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职英语课堂设计[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3.

[3]杨智敏.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J].鸡西大学学报, 2012.1.

教育生态视阈 篇2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 教育生态学 职前教师 活动理论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2014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教育生态学视阈下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项目编号:2014-JSJYLX-040)和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4-gh-3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77-02

一、引言

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推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无法跟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也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成为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能够从源头上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进行系统规划,使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双管齐下,更为有效地培养其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从而提高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因此,探讨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生态模型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活动是一种生态系统,主要指职前教师及其相关的群体构成的学习共同体、教育技术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等构成的培养共同体、学习任务和培养环境所构成的整体。与一般生态系统一样,它是开放、动态、平衡的整体,具有反馈机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等功能[1]。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结合活动理论的基本思想,我们构建了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生态模型,如图1所示。我们认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是以学习任务为基础,学习共同体和培养共同体为主要要素的生态系统,它处于由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的生态环境中,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三、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设计实践及效果分析

(一)设计实践

根据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生态模型,结合多年职前及职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践经验,我们提炼总结了以下三种生态培养活动。

1.实践式活动

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根本落脚点是应用,因此,培养的过程要加大实践所占的比例。例如,《标准》中要求教学人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2]。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在课堂上为职前教师提供了10-15分钟微课展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微课虽小,但是要素俱全,也就是说,微课同样要求职前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进行很好的分析、设计。微课展示时可以邀请学科教师、中小学教师等参加,对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便于职前教师能够及时有针对性地改正。课堂上的实践给职前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拉近了职前教师与中小学课堂的距离。另外,中小学教育实习作为一种真实的实践活动,也是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将教育实习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末,为职前教师配备专门的教育技术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作为导师,在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处理突发教学问题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

2.案例式活动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校中,虽然我们提倡给予职前教师更多的实践机会,但是毕竟深入中小学课堂的时间不会太多。因此,在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我们使用了大量的中小学教学案例来开展培养活动。教学案例可以是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也可以是网上搜索的全国中小学优质课的教学录像,还可以利用我校建立的教师教育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为职前教师展示洛阳市重点中小学教学名师实时的课堂教学案例[3]。例如,《标准》要求职前教师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在这一部分,可以为职前教师提供三个教学案例,其中有教学媒体选择得当的案例,也有教学媒体选择不当的案例,让职前教师分析案例中教学媒体的选择是否合适,在此基础上探讨和总结如何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

3.游戏式活动

《标准》中要求职前教师要能够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在这部分,我们可以设计猜词游戏活动。教师准备三组以上词汇,随机选择六位学生,两人一组,分成三组。在限定时间内每组由一人表演,一人猜词。在猜词环节,要求第一组表演者可以同时使用动作和语言来描述词语;第二组只能使用动作来模仿,不能使用语言描述;第三组只能使用语言描述,不能使用动作模仿。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对词汇最多的组获胜。在教学实践中,几乎都是第一组也就是既使用语言描述又使用动作模仿的组胜出。将这种大家非常熟悉的游戏活动引入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能够使职前教师深刻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将对其认知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引发职前教师对于教育技术概念和重要性的思考。

(二)效果分析

2014年开始,我们尝试将教育生态学的理念引入到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展中。在笔者所教授的两个班中,选择一个班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方式来开展培养活动,另一个班为实验班利用职前教师教师教育能力培养活动的生态模型来设计和开展培养活动,分别为2013级体育教育班(实验班,84人),2013级音乐学班(对照班,102人)。学期结束后,我们从课堂表现以及课堂效果等方面对两个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对于课堂上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实验班学生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班要高,这从课堂的出勤率、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证。从学生平时的作业以及学期结束后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在教学设计能力、技术选择与应用等实践能力方面,实验班学生提高较快。另外,从2015年开始,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这一重要培养活动的开展时间从大一下学期调整至大三上学期,这一方面拉近了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教育实习的时间距离,使职前教师在教育实习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将现代教育技术课放在大部分专业课程、计算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之后开设,既避免了前期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等重复内容的讲授,又使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能够建立在坚实的专业基础以及计算机基础之上,使其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更多更有效的培养。

但是也不得不指出,由于实践时间较短,我们还没有将教育生态学的理念全面融入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例如,综合考虑前期课程学习以及后续课程开设,对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进行系统规划,对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了解他们的现状及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而且,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学期或者一学年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将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开展形成常态化,全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期间。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四、结语

在开展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践的过程中,采用生态模型来设计培养活动,能够丰富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将学科知识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有效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职前职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刘圆月.生态视角下网络课程中的互动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2]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5(2):5-9.

教育生态视阈 篇3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休闲”在英文中相对应的词汇是“leisure”, 它源于希腊语中的“schole”, 意为休闲和教育, 揭示休闲和教育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休闲教育专家查里斯·布赖特比尔提出了现代社会应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认为人们只注意到工作的伦理, 未曾了然如何发展休闲伦理。所谓休闲是指一种社会建构及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是发展人的个性的场所。这里的休闲教育是广义上的, 受众包括两个主体:一是从事休闲产业的主体, 二是从事休闲活动的主体, 是规范社会生活与个人行为的基础性教育。这里的生态休闲教育, 立足点是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 同时借用高兹所阐述的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的博弈, 结合中国实际及“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的阐述, 尝试将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渗透入中国的休闲教育中, 以绿色思维本质为生态道德观, 建构以生态为导向的休闲产业及休闲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

(二) 生态教育与休闲教育的理论契合。

在休闲教育上, 休闲学之父亚里士多德, 他把休闲誉为“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罗素在《悠闲颂》中讲道, 运用闲暇的能力是检验人类文明的最后手段。而马克思没有直接自觉研究休闲问题, 但从异化劳动、消灭分工、自由时间、自由王国等词汇的解析中隐喻休闲思想。马克思指出, 自由时间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条件, 而且随着工作日的缩短, 它还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的根本条件。那人类社会能否实现“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这类似的休闲情境呢?马克思对“消灭分工”思想的阐述是最佳的回答。劳动分工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是不可能被消灭的。马克思需要消灭的是劳动者的分工, 分工的细化使得劳动者成为机器的奴隶, 生产线上的一个流程, 这种外化活动不是劳动者自愿的, 而是为了拥有生产资料, 为了生活, 被迫地从事这项活动, 并贯穿生命的大部分时间, 即剥夺工人的休闲时间。“消灭分工”的本质是让个体获得更多自由发展的时间, 从事自身喜欢的工作。

二、中国公民生态休闲教育的缺位与挑战

(一) 休闲时间在各阶层中差异明显。

高兹作为坚定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 认为由于科学技术和相应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现代人实际上已经赢得大量的自由时间, 社会已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时间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但自2008年开始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推行后, 一些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在执行上还有相当的差距。有些私营企业往往以“不加班就走人”的方式管理员工, 使得私企员工更加缺乏闲暇时间。在休闲时间上, 存在不公平现象, 对弱势群体关怀不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特别关注社会底层人的社会公正问题, 呼吁“以穷人为本”, 争取将社会公正的斗争与争取环境公正的斗争结合起来。

(二) 从事休闲产业者尚未形成长远生态意识。

当前, 我国居民由消费温饱型升级为小康型, 休闲消费正成为市场热点之一。“先生产, 后生活”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渐被大多数人摒弃, 公众对休闲的认识和休闲生活方式的追求不断提高, 休闲产业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但在休闲产业的发展中, 由于制度和法律的空缺, 很多企业以经济理性渗透进休闲产业的制造中, 引起一系列生态问题。“浙江由于地处黄浦江的出海口和钱塘江的出海口, 多年来因滩涂围垦和不注重环境保护, 致使近海沿线的海水质量混沌不清……”有些景点由于不设限人数, 超过了景区的环境容纳量, 不利于景点的持续发展。而休闲产业的定位与发展离不开从事休闲产业者的决策与管理, 而这方面理论上的空缺导致实践层面上的混乱, 缺乏生态意识。

(三) 休闲人群对待生态环境呈现旁观者效应。

福斯特揭示道, 当代人类把地球作为居所的那种情感急剧破坏, 生活在生态系统之中的“居民”被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所取代, 并没有像马克思所说的把自然视为人类的外部躯体。“只要我们的社会经济秩序把追求个人财富增长作为个体自由的手段, 那么, 增加效率只能意味着对环境实施更有效的开发, 并给生态系统的生存带来毁灭性的结果”。当人们不能在社会中获取这种所谓绝对的个人自由之时, 就设法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时充分实现这种个人的绝对自由。人们一方面使自己, 即抽象的自我“摆脱了所有物质内容, 只留下把天地间的一切都转化成自我保护手段的企图”, 另一方面把空洞的自然贬低为被占有的物质, 被随意支配的东西, 而除了这种纯粹的支配之外就别无他图。福斯特强调, 这种自由实际上是“具有强烈占有欲的个人主义者的人类工具主义”的同义词, 正是它成了“我们社会中导致环境破坏的主要根源”。当中国休闲人群习惯于旁观者的态度, 生态道德约束力几乎为零, 正是生态休闲教育缺失的结果, 也是对生态休闲教育的呼吁。

三、中国生态休闲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目前在我国, 系统性、专业性的现代休闲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的。针对中国生态休闲教育的发展路径, 需要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理念与行动进行整体建构。

(一) 以理念为维度, 崇尚生态理性为先。

福斯特认为, 面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观念, 需要在“知识层面”上进行正本清源, 需要进行“知识性抵抗”。在剖析重构生态理性时, 需要与经济理性进行对话, 看清经济理性统摄下的对环境的破坏。在发展生态休闲中, 崇尚生态理性不是意味着取消经济效应, 而是平衡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 实现二者的整合。建构生态理性需要让生态建设引领现代化建设, 将生态建设渗透进休闲教育当中。运用到具体休闲教育层面, 以从事休闲产业者为维度, 在进行休闲产业投资时要进行生态与经济效应的分析, 不能忽视生态性补偿问题, 在投入成本中加入生态性补充资金, 再决定是否投资休闲相关产业。生态性补偿的落实需要有关监管部门进行监督, 而不是事后惩罚, 应具有前瞻性。

(二) 借鉴西方休闲教育成果, 整合各类教育机制力量。

在西方, 休闲是生活实践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家庭、教育、科学、游憩、艺术、体育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重视休闲教育, 实际上就是积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本, 就是对人的教育与教养的投资, 这种投资越早越好, 回报率越高。正是在这种休闲理论理念的引导下, 休闲教育成了社会、学校、社区、家庭、个人都愿意习得的人生内容。西方虽然没有正式提出生态休闲教育理论, 但休闲教育的成熟可以为中国所借鉴。西方国家休闲教育的组织模式需要学习, 但是消费的方式及内容需要扬弃, 这是由于受到消费主义及资本主义本身的资本逻辑思维造成的差异, 我们并不是要复制西方国家休闲的完整模式, 而是要打造中国生态休闲教育的新模式。

(三) 以经济理性手段为生态理性所用。

对每个人都一样好的东西没有价值, 你必须有若干东西好于他人才能受到尊敬。追求多、追求新是消费主义在西方盛行的标志。若将这种消费休闲方式推广至全球, 则会给生态环境前所未有的打击, 由此高兹提出要更少地生产, 更好地生活。当前, 从事休闲产业者有些不顾环境的未来承受能力加以开发, 而休闲人群对景点的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这已经超越人的素质, 而是人的生活方式的习惯化所致。崇尚生态理性, 在使用方法与手段上可以借用经济理性思维, 通过经济惩罚了来缓和、抑制一系列不文明行为带来的生态遭难。但经济理性惩罚不是长远的方法, 但却是有效的途径。要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引领的现代化必须建构以绿色思维和生态理性为基础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 (著)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克思, 恩格斯 (著)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9.

[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著) .刘仁胜, 肖峰 (译) .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5]刘德谦, 唐兵, 宋瑞 (编) .休闲绿皮书——2012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生态伦理批评视阈中的《海豚湾》 篇4

作为200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海豚湾》讲述了日本太地镇渔民屠杀海豚的血腥事件。太地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然而这里却常年上演着惨无人道的一幕。每年,数以万计的海豚被围困于此。来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训练师从中挑选合适的对象,未被选中的则被渔民屠杀掉。这些屠杀和罪行,因种种利益而被政府和相关组织所隐瞒。理查德•奥巴瑞曾是一名海豚训练师,但是,一头海豚的死让他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从此,奥巴瑞致力于拯救海豚的活动。不顾当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挠,奥巴瑞和他的摄影团队想方设法潜入太地的海豚屠杀场,只为将罪行公之于众,拯救人类可爱的朋友。

从生态伦理批评的角度解读电影《海豚湾》,发现影片中存在两类截然不同的对待海豚的方式:日本渔民虐待海豚,信守人类利己主义原则,忽视海豚的内在价值,他们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者;而理查德•奥巴瑞等人善待海豚,尊重海豚的生存权利,主张将伦理关怀的范围由人向自然界扩张,他们是生态整体主义的体现者。

一、《海豚湾》中人类中心主义的彰显

日本的太地镇,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但其实它是世界上最为恐怖的海豚屠宰场。太地有一个秘密的海湾,此海湾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只有一面能出入,这就造就了一个捕杀海豚的天然堡垒。渔民们在海湾的四周布满用锋利的铁丝缠绕的高栅栏,还在两个仅有的狭小的入口布满了警卫和带刀的渔民,防止任何人进入。

海豚是世上极为聪明的动物,它们的听力极好,能听到你的心跳,能听出你是否怀孕,等等。然而一旦它们被圈养在混凝土制的水箱中,其周围尽是参观人群的噪杂声,这使它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它们每天必须服用抗酸剂和胃泰美来治疗压力所导致的胃溃疡,否则就会死去。

日本太地渔民正是利用海豚对声音的敏感性,通过制造水下噪音来将海豚驱赶到那个秘密海湾。每年的九月份,渔民们布下天罗地网,等着海豚们游到这片区域。渔民们先将长柱子放进水中,用锤子敲打柱子,制造出一堵声墙,吓坏海豚。海豚们拼命逃离声墙,结果都被圈进了那个堡垒中。第二天早上,海豚训练师们排好队,挑出会唱歌的海豚。没被选中的海豚的下场就是被杀掉、卖肉。这场屠杀从九月份一直持续到次年三月份。每年在这儿都会有2.3万只海豚和小鲸被杀。在渔民们的眼中,海豚就代表着利益。一只死海豚能卖600美元,但能表演的海豚能卖到15万美元以上。在利益的驱使下,渔民们都毫不犹豫地用铁矛刺杀掉一只又一只无辜的海豚。这些渔民一切从个人的利益出发,丧失了对自然的伦理关爱。

摄影团队中一位女潜水员亲眼目睹了太地渔民对海豚的屠杀,“你可以看见血从这个杀戮之湖里冒出来。你能看到成群的小海豚与它们的父母被隔开,而它们的父母全部被屠杀了。”接着她描述了一个很可怜的海豚逃生的境况,“你能够看到它在试图逃掉,它向我们和岸边直直地游了过来,它确实做到了,穿过了那几张网。每当它跳跃起来呼吸的时候,你都可以看到它身后留下一串浓浓的血迹。”通过这个海豚的痛苦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渔民赤裸裸的反生态伦理的行径。生态伦理创始人之一史怀泽倡导敬畏一切生命的伦理:“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向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生命意志——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1]而影片中疯狂的渔民却无视海豚神圣的内在价值和权利,失去了对海豚的敬畏之心。

海豚肉里面含有大量有剧毒的汞,因而人类吃海豚就是让自己在慢性中毒。影片介绍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环境中汞的含量每年以1%到3%的速度递增,环境中的汞先存在于最小的有机生物中,然后顺着食物链向上逐渐累积,在到达食物链顶端时,汞的含量会增大到原来的许多倍。人类最喜欢吃的鱼,例如条纹鱼、鲈鱼、青鱼、金枪鱼等,都是汞的主要来源。日本政府明知海豚肉含有汞,但却为了自身利益把此事掩盖了起来。更可恶的是,政府还将海豚肉作为全国的小学生午餐的一部分。

影片接着介绍了在日本发生的一起重大的工业灾难:水俣病。水俣病是一种水体污染诱发的先天性缺陷。此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当时日本最现代化的水俣智索工厂,秘密将含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在污染的水体中,鱼体内汞比水中要高万倍,人们因食污染水中的鱼而中毒。这种高含量的汞危害最大的是孕妇,胎儿对这种含量的汞最为敏感。孩子一生下来就是畸形儿,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精神迟钝,步行困难,语言、咀嚼、咽下困难,生长发育不良等。此后的12年,日本政府和智索工厂一直在密谋掩盖污染与疾病的关系。

总之,太地渔民对海豚的肆意屠杀,以及日本政府对有毒物质危害的蓄意掩盖,是人们在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追逐眼前利益的最大化,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和污染环境的突出体现,这种行径既损害了人类的整体利益,又损害了人类的长期利益。

二、《海豚湾》中生态整体主义的彰显

生态整体主义主张赋予自然物以独立存在的内在价值和权利,认为人是富有同情心的物种,同情心使人类能够超越自身的视野、经验和利益的局限性去认识和关怀万事万物。电影《海豚湾》中,生态整体主义主要是通过理查德•奥巴瑞和导演路易•皮斯霍斯对海豚的关爱体现出来的。

理查德•奥巴瑞是一位从“冒犯自然”过渡到“敬畏自然”的人物。在美国,海豚美眉电视系列节目,自1964年播出以来,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产业。而此节目中海豚训练师却是奥巴瑞。这个节目虽然利润可观,但却引发了人类捕杀海豚的行径。看着海豚美眉凯西在自己的怀中死去,奥巴瑞良心发现,意识到了自己以前的错误。海豚美眉死后的第二天,奥巴瑞因试图放生一只勒那海洋实验室的海豚而被抓到比米尼监狱。奥巴瑞有勇气、有意志去为保护海豚的生命权利而斗争,就像他自己所说,“我用10年建立了驯养海豚的事业,但我用35年的努力在毁灭它。”奥巴瑞更呼吁人类去尊重海豚:“海豚是环境新纪元的标志,我们予以尊重,而非杀它们。”

奥巴瑞对人类的未来承担着生态责任,他说:“我们把海洋看做获取海鲜的来源,但海洋不是我们无限的食品库。我们在腐蚀、破坏着海洋生态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崩溃了,后果不堪设想。”影片中2006年科学杂志预测,按照现有的捕捞速度,全球鱼储量将于40年内消耗殆尽,而70%人类却是依靠海鲜摄取所需要的蛋白质,如果海里没有了鱼,就会引发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面对海豚的危机,环境的危机,奥巴瑞说,“我们要有道德责任……我们要结束这一切,我们要结束这一切……” 。

导演路易•皮斯霍斯也是一位生态伦理的捍卫者。他一直都非常关心动物权益方面的话题,正像他所说:“我已经当20多年的素食主义者了,其实严格地说是‘半素食主义’,因为我吃鱼,但是任何会走路的动物我都不吃。可自从我制作了《海豚湾》之后,就不再吃任何鱼类了……。非常负责任地说,打从我开始拍摄这部影片起,我对动物的态度就持续地在改变着,从最初的半素食主义者,发展到现在连皮带都不扎。我对所有生物的情感,都上升到一种想象不到的程度,因为你一旦意识到它们所处的困境,肯定就会像我一样,心疼得再也没办法把眼睛移开。……它们(海豚)也是惟一会主动拯救人类的可知的野生动物……它们总是自觉地加入拯救人类的行列,我想,现在也是该我们尝试营救它们的时候了。”

在皮斯霍斯团队的努力下,日本对捕杀海豚的态度做出了一些改变,皮斯霍斯说:“海豚肉曾经是日本学校的午餐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已经废除了……理查德•奥巴瑞和海洋生物保护协会也正在进行插手和干预。……基本上算是停止了在学校午餐加进海豚肉的行为……。可即使如此,那里对海豚的捕杀并没有停止,我们都希望通过《海豚湾》,让人类意识到他们正在做的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彻底地杜绝类似的杀戮行为再次发生。”

奥巴瑞和皮斯霍斯保护海豚的勇敢行为以及他们的忧患意识,给我们带来了启示: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生态伦理主体的意识,履行个人作为伦理主体的职责,以此来保护地球的完整、稳定和美丽。

电影《海豚湾》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内心震撼,更批判了以日本太地为代表的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行径,批判了人性丧失,同时又昭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和自然和睦相处。在面临巨大生态问题的当今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更为紧迫,正如美国生态文学作家雷切尔•卡森指出的那样:“我们总是狂妄地大谈特谈征服自然。我们还没有成熟到懂得我们只是巨大的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在今天显得尤为关键, 就是因为现代人已经具有了能够彻底改变和完全摧毁自然的、决定着整个星球之命运的能力。”人类能力的急剧膨胀,“是我们的不幸, 而且很可能是我们的悲剧。因为这种巨大的能力不仅没有受到理性和智慧的约束, 而且还以不负责任为其标志。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就是埋葬自己。”[2]在现代生态灾难的大语境下,电影《海豚湾》,对世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警戒式的生态预言。

[1][法]阿尔贝特•史怀泽,陈泽环 译. 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9页

教育生态视阈 篇5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内涵

1. 生态学相关理论

1858年索瑞 (H.D.Thoreau) 最早提出“生态学”一词;1866年,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 (Ernst Haeckel) 首次给生态学以明确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的关系。20世纪以来, 生态学逐渐进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经现代哲学构建, 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生态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 超越了机械论的世界观, 并向着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世界观转变。

2. 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 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 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 就没有生活。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和途径,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引领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创造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内涵

20世纪, 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自此开始, 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逐渐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进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人类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生态哲学、教育生态学等边缘分支学科相继出现。2004年, 复旦大学邱柏生教授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概念, 邱教授指出,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观点, 是指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关系的理论与方法, 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高校的任务, 但实际上却连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并且受到社会经济状况、政治体系状态, 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状态的影响。邱教授的观点同时也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开辟了新的途径, 有利于厘清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各种变量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增强感染力。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矛盾

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教育内外部环境之间的生态矛盾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大生态中的一个动态有机体, 从宏观生态环境来看, 会与社会大生态环境中的其他生态因素产生相互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 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的头脑,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经济变革带来的各种影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呈多样化发展, 日益增强了人们的选择性和差异性, 经济生活的全新变化使人们对利益、职业、价值等方面的认识已全然不同于过去。同时, 现代的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家庭照顾过多的情况下长大, 使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练, 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

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生态矛盾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教育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着影响, 因此, 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体应该是包括高校行政服务系统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教师。但是, 在实际的教育中,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往往被认为是学工部门及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 教育活动被异化成了部分人的责任及部分课程的任务, 人为的缩小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当前, 高校的教育客体都是“90”后的一代, 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追求独立、自由、个性, 不愿墨守成规、敢于突破创新, 敢于自我表现。然而, 面对新变化, 高校的教育主体——高校教师大多仍然沿用灌输、说教的传统教育方式和单一的授课方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另外,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 由于教育主体本身的限制,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并未产生良好的效果。譬如, 有时教师自身考虑不周全, 对教育事件的认知偏差, 可能会采取不当的教育方法, 使结果不尽如人意并可能产生反效应;再譬如对教育客体实施的不当的教育方法, 对学生冷嘲热讽, 导致不良的后果等等。随着时代进步, 教育主体如还用不与时俱进的方法来教育学生, 不仅不会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还会让学生反感, 失去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应有的作用。

三、生态学视阈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适应发展变化, 促进理想信念教育与环境动态平衡。运动变化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 生态学理论主张用动态平衡的观点来看待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环境的变化发展和理想信念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从宏观层面的社会大生态系统、中观层面的教育生态系统和微观层面的理想信念教育系统来研究, 要求其适应时代的变化, 并促进教育发展。

1. 主动适应社会大生态系统

社会大生态系统包括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其中经济建设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物质基础, 政治建设是保障, 精神动力则为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良好发展趋势的前提。

2. 整合协调教育生态系统。从中观角度看,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生态

中的一个自然系统, 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层系统。横向系统包含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协调整合, 这三方面的理想信念教育会有一种相互影响和牵制效应, 三方面要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 形成合力, 成为有机整体, 以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整体效应。纵向系统包含着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环节的前后承接, 在这三个环节中, 要形成一个高度稳定的核心理论, 当中间理论和表层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化而不断的变化时, 核心理论就能及时的进行修复, 使其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核心价值观正是一种核心理论引领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向。

3. 助力发展理想信念教育生态微系统

(1) 知识依托。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 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有政治导向和思想教育, 必须要以理论和知识为载体, 辅以大量的相关信息, 因此政治理论课一定要遴选出适合自己特点和功能定位的知识, 使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 能够发展出其他课程所无法具有的敏感性和鉴别力。

(2) 人格依托。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 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 任何章程和纲领, 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 无论他们说想得多么精巧, 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 深入到学生品格中, 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政治辅导员的工作, 而是高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因此高校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以外, 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性格特征、完整的独立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有力的自我调控系统以及百折不挠的意志力, 才能够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正如孔子说:“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矣。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积极影响和引导学生。

(3) 经验依托。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时, 要注意“灌”与“输”的关系, 重视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所拥有的社会经验、人生经验相“对位”, 重视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理想信念中的作用。突出社会实践, 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引导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借鉴生态学中的和谐、共生、协同等观点, 将有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有利于拓宽思路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焕发新活力。

参考文献

[1]邱柏生.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有生态观点[C].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2]韩雪.生态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唯实, 2014.

教育生态视阈 篇6

一、和谐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概述

为了进一步充分解释生态价值观,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 生态价值观提倡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 应该与自然相互融合, 与其相伴发展, 两者之间应该有着共同命运以及共同利益。生态价值观倡导人类要促进生物圈繁荣, 并维持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 然后再科学改造自然以及利用自然,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尊重以及保护自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类对自己的尊重与保护。第二, 生态价值观主张人与自然平等相处, 强调生态的合理性以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等性, 人与自然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应尊重以及维护自然权利以及价值, 并担负起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树立人与自然共生观念, 保证自然生态平衡, 建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共处的生态价值观。第三, 生态价值观属于辩证自然观。生态各个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不仅存在正相互作用, 而且也存在负相互作用, 进而在对立统一中互利共生。如果人类侵犯或者是破坏了这种关系, 则整个生态系统就会丧失动态平衡。此外, 生态价值观崇尚人与自然互利互惠, 实现共生共荣以及和谐发展, 在确保人类利益的基础上保护自然生态利益, 从根本上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二、和谐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具体教育措施分析

(一) 强化大学生的生态人文教育

社会经济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将会给人类带来较大的生态灾难。所以, 在大学教育中, 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有效确立生态价值观, 然后借助课堂教学方式以及社会实践方来充分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的破坏与相关危害, 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化人文教育, 通过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树立起生态价值观, 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形成相互依赖以及协同发展局面的必要性。与此同时, 要借助生态学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较强的环境伦理素质, 掌握丰富的生态知识, 能够自觉承担起保护生态平衡重担, 达到人生新境界。

(二) 积极开展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活动

目前, 生态文化建设可以充分体现出生态价值观, 同时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对大学生实施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 应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活动。一方面要抓好学生基础性生态知识普及工作, 从而使学生在科学知识学习与人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生态系统实际发展规律, 进而使其提高对生态系统的正确认识水平。另一方面, 大学在生态价值观理论探索方面存在相对明显的优势, 需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大力开展生态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分析活动, 也可以从生态发展角度综合考虑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发展, 将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科技成果成功反馈到社会中, 进而直接或者是间接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进程。此外, 要不断丰富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 然后合理发掘第二课堂和潜性课程体系, 努力营造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和爱护生态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科学化的生态价值观。

(三) 提升大学教师的生态价值观水平

大学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生态教育意识, 然后自觉对大学生实施生态价值观教育, 从而真正发挥大学教育的作用。教师的生态理论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态价值观的教学成效, 因此要不断提升大学教师自身生态理论水平。具体来说, 第一, 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 应不断加强自身研究以及学习, 做到苦练内功, 进而提高自身生态价值观理论水平。同时, 加强生态价值观研究, 促进自身生态价值观科研水平的提升。第二, 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 应积极鼓励教师强化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 比如可以成立相关的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研究中心, 然后积极开展理论教育研究与探索, 为生态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以设立必要的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科研项目, 然后鼓励大学教师参与到相关课题研究中去。学校需为教师提供关于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学习机会以及进修机会, 借助学术研讨会、研讨班以及进修班等方式加强生态知识学习。第三, 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 应以身作则, 做到言教、身教统一。不仅可以践行生态行为, 还应塑造教师崇高人格, 使自身受到学生尊重, 有效增强感染力, 科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四) 引导大学生形成生态消费观

现阶段, 要想实现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必须不断更新财富观, 科学化的财富观不仅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还包括生态财富, 是国民财富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以及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有机整体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构成国家国民财富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的消费型物质生活方式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属于非理性的, 只会加速生物圈毁灭速度。因此, 在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期间, 要积极转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从可持续发展方向来看问题, 审视过去与现在的消费观念, 然后建立起全新消费理念, 将单纯性对大自然的夺取转化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 要强化大学生财富观教育, 要求大学生不断转变传统社会有形财富资产与无形财富资产作为主流的消极财富观, 并确立绿色财富的积极财富观。教育大学生要重视消费适度性以及环保性, 倡导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 日益改善大学生消费结构以及改变环境的其消费方式, 不断端正其消费行为, 实现物质消费以及精神消费之间的相互协调。

(五) 构建大学生态校园环境

要想加强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校园环境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应注重校园布局规划, 使其不仅与学校文化氛围相协调, 还应该使校园建筑物在地理位置方面符合视觉效果。尽量构建以绿色为主题的风景优美校园, 扩大学校的绿色植被实际覆盖率, 然后在此前提下实施校园植被的生态化设计。其次, 要做到校园设施环境的生态化, 做好环卫设施的生态化建设, 比如科学安装垃圾桶, 实现垃圾桶的生态化以及人性化设计, 有助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践行。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复杂性都相对较强的工作,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因此, 在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教育应高度重视生态价值观教育, 并通过强化生态人文教育、开展大学生态文化活动、提升大学教师生态价值观水平、形成生态消费观以及构建生态校园环境等措施, 提升大学教育质量水平,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摘要:近年来, 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 我国的文化发展速度也日益加快, 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 致力于构建和谐文化。生态价值观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可以充分反映出和谐文化基本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 不断强化大学生生态化人文教育、消费观教育等, 积极开展大量校园生态活动, 从而引导大学生科学确立起生态价值观属于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内容, 对于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文化视阈,大学生,生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艳, 钟永德.国内生态价值观研究趋势[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2]朱文武.“美丽中国”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4 (3) :68-71.

教育生态视阈 篇7

一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归属

既然要研究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关系, 那么就需要对两者的生态支撑环境进行分析以明确两者的生态归属问题。生态学认为:“环境对于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及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环境包括外环境 (Outer Environment) 和内环境 (Inner Environment) 。”[1]

1外环境———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党的理论创新

首先, 要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体现。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次, 要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 建设和谐校园又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最后, 还要认识到党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石, 是指导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总之,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党的理论创新为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外部理论环境, 这个外部理论环境统筹并指导着高校内部环境的发展方向, 并不断地检视高校内部环境的发展状况。在从发展层面上看, 高校内部环境的建设外在表现是高等教育的发展, 外部支撑环境的发展归根结底也在促进高等教育的进步。因此,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外部支撑环境从这一角度来说还是要归属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2内环境———高校基层党建与大学内部环境

高校加强党的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是党在高校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 是凝聚高校师生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加强高校党的建设, 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营造和谐内部环境至关重要。首先, 高校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但高校能否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队伍素质和领导水平等方面的建设质量。其次, 大学内部环境是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基础, 大学文化环境、大学精神环境、大学校园环境等都是大学内部环境的组成部分。高校能否健康发展, 不仅需要外部支撑环境的指导与界定, 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高校内部各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与适应。因此, 高校党建作为高校内部组织的一部分, 是要与大学内部各生态环境之间指导协作, 和谐适应, 共同致力于高校内部支撑环境的建设。从这一层面上看,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同样都要归属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关系分析

1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关联性

“任一生态因子总要与周围环境经常不断地处于相互交换之中。”[3]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显性化载体, 可看作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生态因子, 它与周围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存在着物质与精神的交换。高校党建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体现, 它既属于政治环境的一部分, 同时属于高校发展的内部组织体系建设。因此,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因子必然存在着生态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具体表现在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都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是践行和谐社会理论的前沿阵地, 高校党建是指导和谐校园实践与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研究两者关系要关注高校党建的系统构成与校园各种生态环境的相互关联, 考察高校党建制度如何发展才能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 这种关联性也表明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统一体, 其存在形式必然是相互依存的, 正是两者的依存程度才体现了两者共同发挥潜力的可能性。

2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共生性

从生态共生性视角分析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 就要“从事物间相互依存、积极合作的关系去认识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和现象”。[4]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环境的互动产生两者的生态共生, 高校党建所包含的主体与构建和谐校园所拥有的各种生态元素在共生中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使系统成为了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因此,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共生性更多表现的是双方的共生互利, 通过这种共生互利关系去增加双方的适合度。当然,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在层次上是不可以等同的, 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更多的表现为单向度的依存。高校党组织是党在高校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 加强党的建设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3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平衡性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平衡性是指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一直处在一种动态平衡与相对平衡的状态。在和谐社会的要求下, 高校党建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 其主导着高等教育生态平衡趋向于校园和谐的构建, 和谐校园的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输出部分反过来又促进高校党建的发展。同时, 高等教育生态平衡要有生存与发展关系的牵引, 而生存与发展的现实运行机制需要高校党建的指导, 需要有高校党建的推进与检视。因此, 高校党建每一次理论的更新与推进都会影响着高等教育生态体统的平衡状态, 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 因为高校不只是会被动地受制于这种不稳定的状态, 它也要根据社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及时调节, 完善自身的内部结构, 主动积极地去适应高校党建理论的创新。于是, 高校的主动适应使两者的生态平衡性升级, 进而又进一步支持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 交替往复, 生生不息。

三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生态关系的优化策略

1主动适应策略

主动适应策略也叫适时协同策略, 是指生态系统各因子之间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及时协调生态关系, 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案, 形成各因子共同发展的合力。作为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与其存在的结构与存在状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生态环境是一个非自足系统, 必须靠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多重内容的交换才能维持系统的生态平衡, 从而使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4]这种高等教育与环境之间的交换活动正是高校内部与外环境、高校内环境之间的不断同化、不断适应的过程。对和谐校园建设来说, 构建和谐校园是践行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 也是高校党建把党的先进理论用于实践, 利用实践反思创新理论的有效途径。对高校党建来说, 高校党建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其发展不但要根据党中央精神的更新而同步, 而且要适时协同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即和谐校园建设来创新。因此, 高校党建要适时协同党的理论的更新, 和谐校园建设要适时协同高校党建的指导, 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 通过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内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与同化, 形成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共同发展的合力。

2适度超前策略

适度超前策略是指切实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是新时期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然而, 高校党建是否能够及时准确的接收到党新的理论信息, 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度超前策略就是要依赖于“反馈”作用, 通过反馈及时更新党建理论, 把实践反思从和谐校园环境带进高等教育系统, 通过高等教育系统促使高校党组织采取某些必要的“应对措施”, 以达到适应的目的的过程。因此, 适度超前策略要求在高校管理方面要建立科学管理信息反馈系统。换句话说, 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党建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信息反馈系统以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 适度超前策略也要求高校党建建立更新与创新机制。更新与创新机制就是要明确岗位职责, 高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对各自的岗位都有相应的更新权力、也要承担相应的创新义务, 但权力的行使与义务的体现都要受到学校自我约束机制的监控。这样, 更新创新机制与管理信息反馈系统就可以成为一个推动理论创新的有效生态循环体, 保证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稳定可持续发展。

3生态共同体策略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致力于构建由共生性的生存“合力”而形成生态共同体, 生态共同体因子之间关系不是独立平行, 而是共生互利。如果实时协同策略目的是促进形成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共同发展的合力, 那么生态共同体策略目的就是使两者的发展合力最大化。生态共同体因子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和谐校园的建设直接推动的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党建作为高校组织的一部分, 其发展也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因此, 生态共同体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作用的叠加。这种生态共同体产生的叠加主要体现在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相协调的生态“合力”的支持系统。这种支持系统主要目的是促进各种生态因子的共生互利, 高校党建方面的支持系统包括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党的作风建设等形成党内和谐整体。和谐校园建设方面包括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 校园环境、高校教师的生态学识水平、高校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等组成校园和谐整体;因此, 要加强高校党建与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工作必须把两者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 形成共同体, 使两者的支持系统相互作用与适应, 通过不断实践与创新形成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四结束语

加强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从生态视阈研究高校建设就必须将党的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 使高校党建成为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的生长点, 使和谐校园建设实践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支撑。但是两者之间的基本规律, 特别是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构建的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2]于江涛.政治生态视角下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析[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2006:10, 21.

[3]马歆静.对大教育的教育生态学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6 (4) :53.

教育生态视阈 篇8

一、社会创业生态的内涵

德鲁克指出, “创业与创新精神必须成为维持我们组织、经济和社会之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活动。”[1]社会创业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新的创业理念, 在借鉴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上, 学术界逐渐兴起一股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国外学者如Isenberg认为, 一个涵盖政府政策以及创业人员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社会环境即为社会创业生态[2]。国内学者如汪忠等指出, “社会创业生态系统是以‘社会责任’为纽带、合作共生为基础、资源互补为目的, 由主导社会企业和政府、非营利组织等生态种群通过跨部门协作, 并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基于共同使命和价值导向、互利共生、协同发展的社会创新体系”[3]。

从广义角度来看, 社会创业是一种指向公共利益的社会活动, 旨在追求社会与商业的双重价值。而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而言, 人、物等已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之网络, 难以割裂营利与非营利组织之界限。因此, 社会创业更应在狭义层面来解释。一方面, 社会创业生态系统包括政府相关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企业、媒体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创业生态部落;另一方面, 也包括经济、技术、自然环境、政策与制度、文化等创业支撑环境。

二、社会创业生态视阈中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逐步加大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高校创业教育也逐渐被各层级高校重视, 但从社会创业生态的整体视之, 高校创业教育仍处于生态弱势地位。

(一) 高校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迷茫与缺位

自2005 年部分高校开始大学生KAB创业教育课程以来, “截至2015 年2 月, KAB项目共培训了1 400 多所高校的6 820 名专业讲师, 并在260 多所高校设立了KAB创业俱乐部”[4]。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较快, 但质量却有待提高, 尤其是对大学毕业生社会创业的直接推动作用明显不足。根据《2015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 2014 年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仅占2.9%[5]。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更多的是高校创业在整体社会创业生态中的缺位。

一是高校与社会互动的欠缺。高校创业教育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较窄, 主动吸纳社会资源参与高校创业教育的能力较弱。而从社会来看,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导致高校适应力不足, 主要表现在高校为社会创业输出的人才不多, 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实操设计等层面与社会脱节。然而, 社会与高校之间互动的欠缺, 使得社会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反馈难以及时传达, 高校不能及时完善课程设计, 因此, 高校在创业教育的具体层面表现过于迷茫。

二是学生培养模式导致高校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缺位。青年最美好的时光是在高校度过, 高校应然发挥青年创业路上的引领作用。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培养模式则过于强调学生纪律性而非创造性, 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单一, 社会元素在高校治理机构中参与不足, 高校与社会脱节严重。一方面, 相对封闭的办学使学生个性发展存在缺陷;另一方面, 社会新鲜元素难以影响高校创业教育, 社会、高校与家庭三者创业教育的合作机制作用缺失, 从而导致高校师生创新能力缺失、创业意识不足。

(二) 社会组织对高校创业教育角色的替代

高校创业教育的缺位与迷茫, 导致其他社会组织替代其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愈发困难。当前, 一些地方形成的产业集群所聚合的创业能量是高校创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某些大中型企业起初在内部开设旨在提升员工素质的培训课程, 逐渐形成优势, 并在企业文化、社会适应、职业技能等方面, 契合社会实际, 创业者能力与素质大大提高。如2006 年起开设的阿里巴巴淘宝大学, 逐渐成为网络创业的孵化器。高校创业教育的缺位导致社会组织的补位, 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创业系统趋于平衡, 但进一步将高校创业教育的弱势地位“锁定”, 高校在变革创业教育课程、完善配套机制等方面动力不足。同样, 这对社会整体发展而言, 也是一大弊端, 因为社会组织的创业教育无法与高校独特的知识密集型人才培养优势所比拟。

(三) 社会传统观念对创业理解存在偏颇

在传统观念中, 大学生活之后, 学生的主要去向即是就业, 在这种观念看来, 大学毕业找工作是最正常不过的, 创业被视为最后的选择, 这种观念在大学生家长的心中更是根深蒂固。在此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社会整体创业氛围较为淡薄。一方面, 大学生创业容易被社会误解为“摆地摊”等不务正业, 容易忽视创业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以及勇气;另一方面, 由于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高校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专业知识的熟读与掌握, 以此迎合社会趋势, 但也造成对大学生创业创新专业指导的漠视。社会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 导致大学生创业时因缺乏相应科学方式与知识的支撑, 而往往以失败告终。

三、社会创业生态视阈中高校创业教育的完善

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 高校创业教育的失位导致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较多困难。虽然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校创业教育的不足, 但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孵化器, 高校创业教育回归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之中才是契合时代要求的。

(一) 教育环境的优化:校内外的协同互助

高校的创业教育必须依托于社会整体, 质言之, 校内创业的小环境必须内嵌于社会创业的大环境之中, 如此, 方能形成高校与社会在创业教育资源方面的共养格局, 也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功能。在这一方面, 欧美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成功经验。如麻省理工学院, 为保障该校创业教育拥有更好的对外开放性, “构建了源于企业和社会问题的反向线性模型, 为新的研究项目和学科形成提供了起点。”[6]再如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 从上世纪90 年代伊始, 就致力于寻求弥补高校与工业之间裂痕的途径。目前, 国内高校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与文化的网络体系, 导致高校创业教育陷入尴尬境地。

其一, 在创业生态系统中, 高校必须有明确定位。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类似生物群体与外部群体之间的关系。在整体社会创业生态中, 高校只有与社会外部环境达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才能使得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每一利益相关者发挥自身作用。着眼于此, 高校必须立足于自身在创业系统中的特殊价值, 明确自身所处创业系统中的地位, 积极为外部社会创业大环境输出自身独有的价值, 方能使自身实在的嵌入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之中, 从而为高校创业教育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与能源。

其二, 除需要加强高校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交流外, 更需完善高校外部治理结构的制度体系。这主要着眼于高校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 对外部社会有着更高的要求, 如此高校才能对外部大社会系统的创业诉求有更主动的关注度, 也才能在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实践活动安排、师资队伍等安排上, 更好地与社会接地气, 满足社会创业需求。这些制度安排主要包括社会创业基金的获取、使用, 与外部社会之间的联系制度安排, 社会参与高校内部治理的制度体系等, 赋予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更好地回应社会创业需求。

(二) 教育形式的完善:重点与多元的并行

目前, 高校创业教育之所以陷入无法与社会有效衔接的尴尬境地,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形式的落后。由于高校过于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大学生创业创新技能的培训, 既算是某些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也不重视创业教育的实际操作能力。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十多年时间里, 曾经有诸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校园创业园培育等项目。从宏观层面而言, 这些项目如果规划设计较好, 对高校创业教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从微观层面来看, 如果这些项目与社会脱节, 不能很好地嵌入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之中, 则容易导致与社会现实脱节、闭门造车的不良效果。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形式的重点应是努力提升重点项目的实际效果。首先, 改变创业教育观念, 研究、探索有助于培养创业型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式, 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构筑一套符合社会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其次, 注重创业教育的实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7]。因此, 着力提升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的实践能力, 从而避免创业实践能力差、创业成功率低的局面。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一方面要加大创业大赛的开展力度, 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 要定期开展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使其及时关注社会动态, 掌握社会需求。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形式, 除了需要关注创业教育质量的同时, 注重多元化教育方式的拓展。个体间的天赋、兴趣爱好等存在差异, 因此, 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也就因人而异。鼓励多元化教育方式的拓展, 一是要鼓励高校多种社团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培训中来, 鼓励社会团体、个人进入校园与学生交流互动。二是要积极邀请社会创业成功人士来高校担任创业教育导师, 逐渐组建一支多学科、多层次、多类型的创业导师队伍。

(三) 教育内容的拓展:自主与集群的结合

不可否认, 当前我国高校改革已取得巨大进步, 但传统教育模式的消极影响仍制约着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随着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创业教育也可见传统教育模式消极因素的影子。一方面, 高校创业教育重形式而轻内容, 重书本而轻实践, 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重视, 久之, 学生的创业教育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 学生接受创业教育更多的是拿学分, 而非着眼于未来发展。因此, 高校创业教育的未来要取得长远发展, 在内容上必须加以拓展。

其一, 必须坚持自主拓展为基本前提。由于不同高校发展条件与文化底蕴存在差异, 也导致各高校的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态度等方面, 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不能千篇一律, 必须允许不同高校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 进行自主拓展。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 分层级开展创业教育, 要注重能力与知识教育的结合、人文与科技教育的匹配。如美国的创业教育, 其教育体系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不同层次, 并且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

其二, 必须坚持集群嵌入为根本途径。我国高校多年来一直存在与外界创业主体的疏离, 要改变这一格局, 寄希望于外界创业者是不现实的, 只能是高校自身寻求改变, 逐渐打破高校静态创业局面, 疏通与社会创业群体的沟通交流途径。当前, 社会创业者逐渐形成聚集效应, 政府部门也力促社会创业园, 在这种大环境下, 高校创业教育内容要想更好的嵌入社会创业体系中, 必须借助创业集群所溢出的创业知识, 这类知识, 学生在封闭性的高校是难以获得的。当高校创业与社会创业集群深度融合时, 这类社会创业知识将自由的传入高校师生中, 改进高校创业教育内容。反过来, 高校创业教育与社会创业集群的嵌入, 将更好地为社会创业提供必要知识与人才。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业精神与创新——变革时代的管理原则与实践[M].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9:308.

[2]Isenberg D.How to Start an Entrepreneurial Revolu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0 (6) :16.

[3]汪忠, 廖宇, 吴琳.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5) :75.

[4]陈璐, 王鑫昕.2015年KAB创业教育年会在川大开幕[N].《中国青年报》, 2015-04-15.

[6]享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59.

教育生态视阈 篇9

【关键词】绿色大学生态德育路径研究

我国早在1994年3月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也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为了实现这种变革,必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以及解决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民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在1999年联合颁发了《2001-2005年全国环境教育宣传教育纲要》,提出要在全国高校中逐渐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以创建绿色大学为目标,开展绿色教育。发展绿色科技。毋庸置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培养一批批具有“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智慧、生态能力”的新型人才,是绿色大学所赋予的重要使命。

一、生态德育——绿色大学的一个基本内涵

绿色大学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节能环保观念和意识为核心,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建设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的校园为示范,传播绿色文化。构建绿色消费,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高等院校建设成为环保教育的先导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引导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因此,创建绿色大学的基本任务与目标是:一是开展绿色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二是打造绿色校园,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资源共享及合理利用等内涵,藉此平台辐射生态理念、生态科技、生态技能;三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培育一批批具有生态人格的理性“生态人”。所谓“生态人格”就是指将生态意识、生态道德逐步内化为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后所形成的一种道德人格样态,是一个人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方式所持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确定的态度和立场,它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新型要求。而大学传统道德教育所强调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它的基本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对于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传统道德教育一般仅停留在环境教育上,尚未上升到生态道德高度,甚至仅有的环境教育也流于形式,所涉及的内容更是“蜻蜓点水”式的,没有进行深八剖析。所以,传统道德教育缺乏全面系统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体系,无法从伦理道德上解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无力承担培育与塑成“生态人格”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基于绿色大学视阈下的生态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人际道德教育的继承,更是人类社会进化到现阶段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者从人与自然持续生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倡导大学生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承认主体价值与权利,将自然纳入道德关怀对象,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贯彻到高校教学与实践环节。培养具有生态智慧、生态情感、生态道德、生态能力的大学生的一种新的德育活动。这包括对大学生生态道德善恶观的确立。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责任的强化,生态道德能力的培养。总之,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和生态意识,培養新一代具有生态智慧和能力的生态人。是绿色大学生态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绿色大学视阈下生态德育的路径选择

1.强化课内生态教育。塑成学生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就是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念。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强调要充分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利。认为“不仅人类能创造价值,其他生物、生态系统也能创造价值,而且后者更为根本。不是我们创造了它们,而是它们创造了我们人类。”因此,通过课堂系统地传授生态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德育的一个基本途径。为此。绿色大学至少需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①构建以生态学概论为基础。以生态伦理思想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奠定基础;②可以考虑将《生态伦理学》、《普通生态学》等有关的生态道德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对学生开展系统、全面的生态知识及生态伦理思想教育;③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譬如,在讲授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容时,可以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开展这方面的专题讨论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的正确生态观,提升学生的生态能力;又如在管理学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决策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生态决策能力,等等。

2.打造新闻舆论阵地,强化学生生态意识

社会舆论环境对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和提高生态道德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有学者认为,“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或团体背景之中,背景则深刻地影响个人的道德决策。”另据调查统计,有63,26%的同学把大众传媒(即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作为获取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的第一途径。所以,绿色大学应充分利用院报、宣传橱窗、网络等媒体。打造新闻舆论阵地,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这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特殊纪念日,开展专题新闻宣传报道,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操。二是可以利用绿色大学已有的绿化环境设施以及所倡导的绿色生态理念,进行生态道德学生民意调查,开展生态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三是可以开设校园生态德育网站,借助论坛、BBS、博客等渠道,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关注、讨论、研究生态道德教育,以深化他们对生态伦理道德的认同和实践这一理念的自觉性。

3.营造校园生态文化,培育学生生态情感

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的绿色生态校园环境是创建绿色大学的题中之义。大学生在这种绿色生态环境中学习、生活,耳濡目染,自己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形成、提升。为此。绿色大学可以首先通过创建绿化广场、培育绿化草坪、种植绿化树木等途径来改造校园绿色环境,营造校园生态物质文化。其次可以借助校徽、校训、校风、校歌等特有标识性符号融入绿色生态元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感观它们,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的反复接触、碰撞,逐步地将这些生态元素内化为他们的潜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再次可以开展学生认养树木,种植青年友谊林等活动,使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认识到自己在创建绿色大学中的责任与使命,激发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通过这些校园绿色生态示范工程,引发学生生态心理共鸣,辐射生态观念。

4.开展生态文明活动,锤炼学生生态能力

教育生态视阈 篇10

目前, 教育学领域涌现了许多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相关的理论。教育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它对于研究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涵义, 提出适合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相应策略, 为实现以大学英语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生态系统良好的、健康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理论基础

教育生态学 (Educational Ecology) 顾名思义, 是由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 (Public Education) 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教育生态学以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生态系统等为理论研究基础, 以生态学中的系统观、平衡观、动态观、整体观等为主要研究方法, 透过教育的种种表象研究其成因、过程与结果, 从而在生态学视阈下掌握教育系统发展的内部规律, 判断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教学生态环境, 可以看成是主要由教师、学生、学校生态环境、大学英语教师社会地位等社会因素、学生与教师的英语教材、所依赖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教师掌握的现代教学理论等各个生态因子所构成。在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 各生态因子自身的缺失都可导致教育生态的失衡, 只有各生态因子相互交替、共同作用、发挥潜能, 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大学英语教师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是不容忽视的, 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前提。

2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模式, 途径与方向

综观近十年教育生态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的主要成果, 教育生态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应集中在两个方面:

2.1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模式

国内外教育生态视阈下, 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的研究从宏观模式到微观方法的研究可划分为中央模式、分散模式、混合模式和整合模式。中央模式指教师发展的资源由其所属的教育高层机构所控制, 如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中心;分散模式指教师的学科知识深化和延伸由其所在的教学组织单位负责实施, 如各类形式的研讨会、科研项目推进会等;混合模式和整合模式的区别在于高层级的中央模式和较低层级的分散模式在实施教师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和活动内容上是否存在交叉和互动。

总体看来, 整合模式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效率和可实现性具备更好的选择基础, 低层级的教学单位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以学术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项目。比如, 成立学科专业性较强的研究团队, 高层级的学校层面可进行总体规划, 使不同学科协调发展、取长补短, 还可邀请专家对共通的科研方法进行总体指导。大学英语教师个体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基础和中心, 是不断修正价值观、深化学科知识、避免职业衰退的需要, 这一维度上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的组织形式具有灵活多样性, 可以是个体化的行动研究, 也可是具有相同学科方向的大学英语教师自行组织的团队合作。

组织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 不论在哪个生态域中, 组织的需求都会直接导向个别的发展路径, 教育生态也不例外。例如, 某些教育机构过分注重对大学英语教师科研成果的考核, 而忽视对学生评教结果、课堂教学效果的考量, 长此以往, 必然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甚至导致有些大学英语教师因无法满足组织要求而彻底放弃自我发展, 故而科学的组织构建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度模式是指在全球化教育资源竞争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教育生态环境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的健康发展受到整体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 为了形成两个生态域的动态平衡, 国家层面有责任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做出系统性、科学性的顶层设计, 创新大学英语教师培养机制, 形成稳定制度。

2.2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途径和方向

就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途径和方向而言, 由于大学英语教师是最具活力、个性化和差异性的生态因子, 他们对自身的发展具有较高期望, 其发展途径和各阶段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多模态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一般遵循的途径是:学习, 即通过相互听课、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形式, 习得、模仿富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 并使之内化的过程, 这一途径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教学层次的教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自我发展途径。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途径直接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方向, 因此, 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1) 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态环境共同作用和影响。适宜的自然生存环境、有利的社会环境、良好的规范环境等这些外部生态环境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适宜的自然环境会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如果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建筑美观且实用, 教师会有良好的心情, 心灵也会得到陶冶。物质环境是保证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因此, 要确保物质环境的公平性, 使物质环境真正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因此, 国家、地区、学校都要努力为大学英语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各学校、各课程建设组要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 严格制定并认真执行各项规范, 使良好的规范环境植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生态体系, 从而真正起到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 “教、学、研”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内部保障

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内部生态环境是其专业发展方向的关键。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时间的自然延续, 而是不断进行的教育探索的过程。“教、学、研”指的是前面提到的教学、学习、教育科研。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教学生态活动的主要内容;学习发生在教学、教育科研活动中, 大学英语教师要通过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育科研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环节。“教、学、研”同期互动指“教、学、研”三者同时共存、相辅相成的辩证、循环的存在状态。在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要开展个性化教学, 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要开展教学观摩, 对其他教师和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同行进行交流, 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成长。

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地优化现有的知识结构, 加强本体性知识的学习, 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育科研中大学英语教师要强化自己的科研意识和培养自己的科研兴趣, 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把教育科研看成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1]“教、学、研”是一个同时存在、互为因果、动态平衡、不断发展的生态系统。“教、学、研”三者的相关性表现为:教学是场, 大学英语教师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是在这个特定的场里发生的, 教学决定了教育科研的方向, 教育科研又决定了学习的内容。三者的区别表现在:对大学英语教师而言, 教学是知识的一种输出, 是大学英语教师把自身已有的知识输出给学生的一种过程;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师学习各种相关知识的过程, 是对自身知识的输入;教育科研是把已有的知识转化成各种科研成果的过程, 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可见, “教、学、研”对知识参与的方式不同, 是一个动态平衡且不断发展的生态系统。⑵“.教、学、研”同期互动系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包括理智取向 (或称为知识型取向) 、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理智取向是让大学英语教师掌握特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实践—反思取向关注实践与反思两个维度, 实践强调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反思强调教师在反思中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在反思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生态取向是将大学英语教师纳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社群、合作和背景之中。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理想的合作发展方式, 它强调教师自然而和谐地发展, 而不是强加某种力量。这种发展是一种自由境界, 也是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教、学、研”三者同期互动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最佳途径。“教、学、研”同期互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并分别对应于三种价值取向。理智取向与学习相对应, 学习掌握特定的学科知识和各种教育学知识, 实践—反思取向和教学、教育科研相吻合。综上所述,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态环境的共同作用与影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同期互动系统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而推进学科的教学与改革工作的良好开展。

3 结语

研究表明,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必须在良好的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完成。只有制度层面上的保障和优化、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心态的积极调整、友好平等课堂环境的营造和主动参与学术共同体的活动, 大学英语教师才有可能实现自身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可持续提升与发展。大学英语教师作为整个教育生态阈中重要生态因子, 其发展具有复杂性、能动性并容易受到其他因子的干扰,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必须以师为本, 坚持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曲晓慧.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4.8.

[2]吴鼎福, 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137.

[3]魏巍.中外教育经典案例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46.

[4]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291.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91.

[6]曲晓慧, 于佳颖.优化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结构的策略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 2015:9.

上一篇:提高自理能力下一篇:移动通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