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2024-10-18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通用12篇)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问题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抉择。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主题,绿色发展则是人类最后的选择机会。绿色发展不仅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模式,而且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也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模式。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和人口压力迫切要求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道路,生态经济作为实现绿色经济宏伟蓝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和框架的构建有着巨大的启示。

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民族地区在绿色发展视阈下的战略选择,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系统脆弱,但是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良好的基础。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资源高浪费、 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面对西部民族地区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的压力日趋增加的窘境,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绿色发展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绿色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经济,其发展态势如何,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来说,意义重大。

一、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可行性分析

西部民族地区,包括西北部民族地区和西南部民族地区,下辖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 贵州省及甘肃、四川部分地区。西部民族地区面积667.46万平方千米,占西部地区总面积98.12%。从西部民族地区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可行性。

1、政策的引导与激励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绿色发展的政策从近二十年来党中央的报告与会议中集中体现出来,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反映出党中央对绿色发展的重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表明党中央对绿色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及党的十八大报告。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风向标,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在绿色发展战略政策的指引下,西部民族地区10个省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当地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绿色农业、生态立体农业的推行与实施。西部民族地区每个乡镇根据本地实情,有计划有目的实施“一乡一品”绿色生态农业工程。 其中生态果蔬、生态稻谷种植、生态鱼类养殖、生态林业养护、生态家禽和生态畜牧饲养等绿色农业、生态立体农业的实施,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源头保障。二是生态旅游业的开发与建设。当前,生态旅游经济正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又称为“无烟工业”,能够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商机。而生态旅游业不仅能刺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优化和净化旅游环境,提高民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强度。三是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 西部民族地区正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发展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2、日趋增加的绿色消费需求和少数民族生态保护的传统理念催化可加速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如光、热、水、土地资源等,相对丰富,物种资源繁多,这些自然禀赋为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近年来,绿色消费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鉴于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和绿色消费的青睐,消费者对西部民族地区绿色产品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加速该地区绿色产业的发展,客观上刺激和加速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西部少数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丰富的环保理念,对自然的崇尚,视山、水、土地等为神灵的宗教观念,有力地保护生态环境。如藏族人视山为神灵,禁止入神山进行垦殖、采伐、狩猎等活动;蒙古族人视土地为神灵,禁止乱挖洞、乱动土;藏族人视水为神灵,认为污染水体会触怒神灵招致天罚;蒙古族人在“逐水草而居”这一游动性意识形态中包含许多关于防止水面污染和水源干涸的宗教观念与禁忌规范。维吾尔族人对水的推崇和保护极为强烈,千古以来一直信奉“在饮用水源里解手是最严重的罪恶”等信条。由此可知,西部民族地区对山、水、土地等自然物虔诚与珍视的宗教观念与民族习俗,体现出少数民族原始朴素的生态环保理念。因此,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保护理念,催化和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

3、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西部民族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有三种,青海、西藏2省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其余8个省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显著的特征是温和湿润, 昼夜温差大,这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加之西部民族地区土地比较肥沃,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比较适合生态农业的发展,所有这些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少数民族分布于西部民族地区,占西部地区总人口69.73%。众多的少数民族,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文化要素资源,这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较优势基础。如广西阳朔充分挖掘当地传统刘三姐文化资源,推出“印象刘三姐”人文资源旅游项目, 带动阳朔县域经济发展;云南随后推出了“印象丽江”等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的项目,人文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

二、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生态经济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现实形态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也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向生态经济过渡的历史形态。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正处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时刻,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首先必须从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方面入手。从产业构成来看,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民族地区还处于基础地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尽管农业在西部民族地区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严重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高毒农药、化肥的滥用,对水体、土壤、大气污染严重;激素的滥用,对人畜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滥采滥伐,造成资源日益枯竭;工业 “三废”和生活废水任意排放,加之生活垃圾任意丢弃, 对环境污染大。随着西部民族地区资源过度浪费、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这就倒逼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必须要转型升级。生态经济是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视角,用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活动,以期实现经济和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生态经济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实现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则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三、发展生态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包容性发展观

西部民族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是资源禀赋富足,资源优势显著。其所处的生态地位,要求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来发展民族经济,短时期内经济收效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生产活动必然受到自然的报复与惩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就会产生矛盾,这样就会造成经济与自然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违背经济规律来发展民族经济,就会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和盲目性发展。最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要遵循社会规律。违背社会规律来发展民族经济,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独占性、排他性和低包容性。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必须要遵循三种发展观即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观、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观及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观。

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策略

目前,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已经渐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正在向创新发展的高级阶段迈进。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树立生态经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而且需要加强生态经济教育,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众所周知,西部民族地区属于西部地区范畴。因此,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既要借鉴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又要考虑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加速传统产业升级与优化,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1、发展低碳产业,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最基本形态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这意味着发展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必须从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方面入手。在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低碳产业的发展,首先要积极发展生态立体农业。重点开发无公害、绿色、生态有机食品,建立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绿色、无公害、生态有机食品基地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其次,要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生态工业经济。西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天然气资源、森林资源等,但是资源开采利用率较低,仍处于以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为主的粗放型阶段,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工业污染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发展生态工业经济。再次,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圈。同时,要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物流模式特征,建立低碳视野下生鲜农产品配送机制。最后,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按照节能减排和循环发展模式的要求,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构筑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循环圈、农业循环圈、城乡服务领域循环圈,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开创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2、制定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关政策,建立评价机制

政策支持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央政府应该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制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西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区情,出台一系列发展生态经济的政策与措施,改变目前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与完善生态经济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发展生态经济的税收与财政政策,推进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建立与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创新生态经济领域的金融服务机制,加强金融机构对生态经济信贷支持力度。构建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实现对生态经济的运行、环境保护等状况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与反馈,检测生态经济发育的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强化科技创新,推广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技术基础。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新产品研发,应用高效降耗节能和环保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技术;积极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绿色生产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环保绿色建筑技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与农副产品加工利用技术。完善生态经济标准体系和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形成西部民族地区绿色制造的技术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要大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绿色物流技术,构建基于生态经济的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加强产业宏观决策与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摒弃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使三大产业努力向技术化、集约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以期实现西部少数民族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制定与完善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程度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讲,与发展生态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程度密切相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西部民族地区省区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制定与完善生态经济方面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中央政府及民族地区省区一级政府应制定发展生态经济方面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通过构建与完善生态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利用法治力量和法治思想来保障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历史原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与日俱增。传统的通过规模扩张获得经济效益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可行性,论述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阐述发展生态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包容性发展观,从发展低碳产业,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关政策,建立评价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推广绿色技术,制定与完善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经济,发展策略,绿色发展,西部民族地区

参考文献

[1]陈端计.绿色发展:中国“十二五”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1(8):153-157.

[2]高红贵,刘忠超.创建多元性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形式[J].贵州社会科学,2014(2):9-16.

[3]贾登勋.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意识研究[J].开发研究,2007(1):57.

[4]王金叶,梁佳,张静.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3(6):38-41.

[5]刘思华,方时娇.绿色发展和绿色崛起的两大引擎—论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两个基本形态[J].经济纵横,2012(7):38-43.

[6]张连国.低碳经济:向生态经济过渡的历史形态[J].生态经济,2012(12):69-72.

[7]伍国勇,段豫川.论超循环经济—兼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异同[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5-6.

[8]严雪晴.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J].物流技术,2011(11):30-32.

[9]严雪晴.低碳视野下西部民族地区生鲜农产品配送[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01-102.

[10]严雪晴,陈晓华.经济新常态下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7.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2

一、低碳交通运输的内涵

低碳运输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具体体现,以降低排放,减少耗能为目标,从运输的方式、工具以及节能措施方面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进行改善,是一种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1]。

一是碳排放量低。

现在交通运输主要依靠的是燃油交通工具,电动车还没有广泛应用,低碳交通的主要理念就是降低碳排放量。

二是运输体系低碳化。

运输体系低碳化意味着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交通运输装备的设计、选择到运输方式等方面都要体现低碳化概念,减少尾气等污染物质的产生。

三是技术措施低碳化。

这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交通运输的节能环保性能,比如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等。

二、低碳经济视阈下交通运输的发展策略

交通运输走向低碳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特别是要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转变交通运输方式,需要的时间更长[2]。

低碳化运输需要从提高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对低碳排放进行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整体上进行规划,从而推进我国低碳运输的发展。

1、系统规划交通线路

现代城市的拥堵现象极为严重,这是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个急需解决的理由。

运输管理部门有必要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城市大道的拥堵现象,同时这也是低碳运输的内在含义之一[3]。

首先,要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改善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完善公交车队的管理体制,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其次,通过政府发布的政策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如提高私家车的收费,限制车号出行,提高私家车的违规处罚标准等,同时降低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费用。

再次,政府修路要综合考虑同城的水电、煤气等各种设施的位置,对已建成的水电设施尽量不要拆除,如果必须拆除就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确立拆除的范围和补救策略。

最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路线安排要以方面民众为主,在居民聚集的地方,校园附近要多设公交车站,对于较远的城市郊区也要设置公交班车。

2、加强公交轨道交通建设

地铁和公交是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其公共性能使得它具有低成本、低排放的优点,私家用车和出租车的利用率不如公交车,总的排放量也高于地铁、公交,因此要大力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为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要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实现火车、公交、地铁的转换,方便群众。

政府还可以为公共服务企业提供一些补贴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从事公共服务。

轨道交通在城市内的使用可以减轻道路的拥挤现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经济实惠,符合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对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并在居民区附近和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多设公交站点和公交车量,比如把步行街、医院、火车站等地方作为轨道交通的枢纽,方便群众转乘,便于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交通对空气的主要污染,必须合理制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汽车的燃油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汽车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验结果制定汽车燃油的标准,并对汽车燃油不达标的车辆限制使用,对燃油度高的汽车给予优惠。

同时,政府要制定各项规章,优化城市交通运输。

对污染超标的车辆要给予暂扣牌照,甚至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以行政权力监控交通运输,降低交通造成的污染,并呼吁设立步行日、限车日,强化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意识。

4、建立健全货运信息服务网络

要建立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公众能随时掌握车辆信息,随时查询货物的物流信息。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发展低碳交通必不可少,必须健全基础设施,为交通运输提供基础保障。

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运送一批货物途中采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货运速度,还可以减少货运方中途储存货物的成本,而且可以防止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坏,减少对环境的威胁。

另外,发展内河航运方式,水运对空气的污染最小,符合低碳运输的.要求。

5、加快道路运输科技进步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是推动低碳运输方式的重要策略,科学技术是交通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实现低碳交通运输必须加大对交通工具、运输方式等的研究,通过改善技术、创新管理降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

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具体而言,要采用环保性能好、尾气排放少的新型交通工具,在车辆设计中引入节能技术,加强车辆的低碳性能。

例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废弃的钢渣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充物,以修建新路的剩余水泥加固老路;道路改建中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实现了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改善路面路况;在轮船等交通工具中通过设置相关设施,减少发动机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结论

低碳交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作为我国交通行业的新事物,我国对低碳交通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很浅,必须大力推进低碳交通的实施。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理由,交通行业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必须降低交通对能源的依赖,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霞.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10):125-126.

[2]袁琼.低碳交通运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绿色科技,(03):312-313.

[3]罗远.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 车辆),(08):179-180.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涉及的领域很广,低碳交通运输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保证资源不被浪费,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减少交通运输给大气造成的污染。

1.低碳交通运输的内涵

低碳运输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具体体现,以降低排放,减少耗能为目标,从运输的方式、工具以及节能措施方面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进行改进,是一种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1]。一是碳排放量低。现在交通运输主要依靠的是燃油交通工具,电动车还没有广泛应用,低碳交通的主要理念就是降低碳排放量。二是运输体系低碳化。运输体系低碳化意味着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交通运输装备的设计、选择到运输方式等方面都要体现低碳化概念,减少尾气等污染物质的产生。三是技术措施低碳化。这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交通运输的节能环保性能,比如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等。

2.低碳经济视阈下交通运输的发展策略

交通运输走向低碳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特别是要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改变交通运输方式,需要的时间更长[2]。低碳化运输需要从提高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对低碳排放进行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整体上进行规划,从而推进我国低碳运输的发展。

2.1系统规划交通线路

现代城市的拥堵现象极为严重,这是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运输管理部门有必要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城市大道的拥堵现象,同时这也是低碳运输的内在含义之一[3]。首先,要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改善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完善公交车队的管理体制,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次,通过政府发布的政策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如提高私家车的收费,限制车号出行,提高私家车的违规处罚标准等,同时降低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费用。再次,政府修路要综合考虑同城的水电、煤气等各种设施的位置,对已建成的水电设施尽量不要拆除,如果必须拆除就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确立拆除的范围和补救方法。最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路线安排要以方面民众为主,在居民聚集的地方,校园附近要多设公交车站,对于较远的城市郊区也要设置公交班车。

2.2加强公交轨道交通建设

地铁和公交是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其公共性能使得它具有低成本、低排放的优点,私家用车和出租车的利用率不如公交车,总的排放量也高于地铁、公交,因此要大力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为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要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实现火车、公交、地铁的转换,方便群众。政府还可以为公共服务企业提供一些补贴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从事公共服务。轨道交通在城市内的使用可以减轻道路的拥挤现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经济实惠,符合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对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并在居民区附近和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多设公交站点和公交车量,比如把步行街、医院、火车站等地方作为轨道交通的枢纽,方便群众转乘,便于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2.3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交通对空气的主要污染,必须合理制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汽车的燃油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汽车造成环境污染的主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验结果制定汽车燃油的标准,并对汽车燃油不达标的车辆限制使用,对燃油度高的汽车给予优惠。同时,政府要制定各项规章,优化城市交通运输。对污染超标的车辆要给予暂扣牌照,甚至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以行政权力监控交通运输,降低交通造成的污染,并呼吁设立步行日、限车日,强化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意识。

2.4建立健全货运信息服务网络

要建立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公众能随时掌握车辆信息,随时查询货物的物流信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发展低碳交通必不可少,必须健全基础设施,为交通运输提供基础保障。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运送一批货物途中采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货运速度,还可以减少货运方中途储存货物的成本,而且可以防止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坏,减少对环境的威胁。另外,发展内河航运方式,水运对空气的污染最小,符合低碳运输的要求。

2.5加快道路运输科技进步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是促进低碳运输方式的重要策略,科学技术是交通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实现低碳交通运输必须加大对交通工具、运输方式等的研究,通过改进技术、创新管理降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具体而言,要采用环保性能好、尾气排放少的新型交通工具,在车辆设计中引入节能技术,加强车辆的低碳性能。例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废弃的钢渣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充物,以修建新路的剩余水泥加固老路;道路改建中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实现了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改善路面路况;在轮船等交通工具中通过设置相关设施,减少发动机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3.结论

低碳交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作为我国交通行业的新事物,我国对低碳交通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很浅,必须大力推进低碳交通的实施。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交通行业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必须降低交通对能源的依赖,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霞.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2011(10):125-126.

[2]袁琼.低碳交通运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绿色科技,2012(03):312-313.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4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江西省虽然在经济水平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东南部一些发达省份的差距却越拉越大。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与湖南、福建等省份的经济水平较为接近。然而近三十年来,江西已沦为我国落后地区之一[1]。为了促使江西省与周边省份一起实现“中部崛起”,国务院于2009年底批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力图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把周边区域打造成一个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经济发达的世界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先行”,导致重视工业发展等硬件建设,而忽视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等软实力的增强。最后,为了扭转“经济发展重镇、生态文明沙漠”的局面,不得不斥巨资来改善生态环境、重拾人文精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为了避免走过去的老路,探索出一条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协调性发展的新路。一方面,该建设规划可以促进江西省社会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推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建设树立积极的示范作用。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这两者看似矛盾而又辩证统一的发展模式呢?其实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早已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本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把社会问题和自然问题联系起来、辩证地分析,给出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全面、和谐发展的途径[2]。不难看出,该生态文明理论正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所需的重要理论支撑。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内容、意义与难点

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内容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汇集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水系,经湖口注入长江。流域跨江西省十多个市县,是赣北的一颗明珠。鄱阳湖是国家重要湿地,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洪蓄水和生态保护等作用,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鄱阳湖为中心,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个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等38个县(市、区)。主要目标是将该区域打造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3]。在加大湖体核心区保护的同时,积极带动环湖城市群的高效、集约式发展,打造一批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等新型工业产业基地。在整治、修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同时,以湖区的快速发展为龙头带动江西省经济的再次腾飞,携手周边省份共同实现国家“中部崛起”的大战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一次有益的实践性探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也有利于开拓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对实现江西的崛起和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建设价值与意义的角度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为了避免走过去的老路,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协调性发展的新路,是一次探索经济和生态协调性发展的重要实践。该生态经济区无论是在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在实施生态保护、推进产业升级、倡导生态文明等方面,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能对其他省份和经济建设区域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中部省份共同崛起。江西省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为契机,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本省的经济发展步伐,与周边省份在经济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形成联动,实现我国中部省份经济的共同崛起。

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推进低碳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中,提出了逐步淘汰传统的冶金、钢铁、造纸等高耗、高污染产业,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低碳和生态经济的构想[4]。在该过程中实现节能、降耗的产业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该生态经济区规划除了强调带动环鄱阳湖城市圈的发展之外,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以生态提升促经济发展的理念。

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和谐的生态社会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首个提出经济和生态协调性发展的建设规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倡导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持续繁荣。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困难。全省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地理地形和土地利用情况可以概括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种地理状况为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目前,整个鄱阳湖区经济发展模式比较落后,一直表现为低效的农业生产,依托高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趋势并不明显。

在现有的工业方面,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冶金、钢铁、造纸等高耗、高污染产业。金融业发展滞后、金融资源短缺、配置不合理,对生态环保产业和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近年来,沿海省份为了实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一些被淘汰的高能耗企业有迁入湖区的趋势。因此,无论是工业经济发展还是湖区生态保护都存在严峻的挑战。

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极其丰富的水域资源,又有周边诸如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和婺源等著名自然景观,但旅游服务业的规模、水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主要表现为单点作战、未统一规划利用,配套的服务水平、文明素养发展滞后,相关的文化创意缺乏、文化产品匮乏。

此外,相较于全国其他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难以聚集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导致高精尖企业难以落地,一般的企业也缺乏发展后劲。

2 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内涵

在西方生态文明理论中,曾出现过自然价值论和人类中心论两种观点,但两者都拘泥于哲学价值观维度抽象地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方法[5]。其结果很容易导致排斥工业技术发展和人口增长,走向反科学主义的迷途。相反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认为所追求的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理性地发展。该生态文明理论强调,要改变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的“异化消费”方式,重视人与资源的依存关系,主张积极利用科学和工业技术成果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和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目前,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广泛见诸于报刊、论著和网络上,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统一的概念。一种提法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类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6,7]。另一方面,薛惠锋等人对生态文明的表述也被广泛认可。他们认为[8],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首先,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直接相关。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我们必须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而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间平等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的话,可以实现两者协调发展,实现超越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反之,工业文明所引起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就是最好的教训。

其次,精神成果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外,生态文明还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在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比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和深刻。生态文明摒弃“异化的”消费观念,杜绝在消费上的互相攀比,倡导健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生态文明强调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使呈现出一种文明、友善、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此外,科学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从本质上看,我们当今的生态危机并不是由于工业化进程、科学技术本身所造成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性。因此,生态文明理论非常重视在整个社会体系下的公平与正义,强调让每个民众都享受到自然和经济共同发展的成果。也就是说,在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同时,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最终形成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

3 生态文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理论价值

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该生态文明理论是我们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指导思想,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3.1 合理有序地利用自然资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如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尊重自然,本质上就是尊重人自身、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实际上就是维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9]。那么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名山、名江、名湖等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时应当限制开发的力度,不能超出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3.2 强调同步建设精神文明,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除了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外,还需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即便物质文明得到了发展,如果精神文明没有跟紧,势必会吞噬经济建设的成果。特别对于鄱阳湖区这样一个欠发达、需要依托生态旅游产业的地方,如果不能营造一种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的社会氛围,那么势必难以让一些知名的高科技产业落户,难以让高科技人才融入湖区经济建设,难以发展生态旅游服务业。因此,在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需要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一个文明和善、积极向上、兼容开放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人文大环境。

3.3 进一步完善社会文明体系,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在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过程中,政府等社会职能部门需要发挥重要的引导、调控和监督作用。通过宣传等手段让人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倡导积极合理的消费观念,促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同时,需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积极发挥政府的杠杆调解作用,重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关注社会中的弱势、困难群体,让广大人民都享受到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果,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此外,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是保证鄱阳湖生态发展的法制保障。需要大力打击破环经济区内生态环境的组织和个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与建设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一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要解决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这两项任务。在此前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还未实现两者兼容协调、互相促进式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则是探索两者协调式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和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10]这里,我们以生态文明理论作为依据,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学发展。

4.1 积极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农业和旅游服务业

目前,沿海省份的状况是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环境也恶化了。鄱阳湖经济区的情况则相反,守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个“金饭碗”受穷。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产业。但是,一定要吸取已有发达区域的前车之鉴,走低碳、生态发展之路。

首先,整个鄱阳湖区的城市圈应该制订统一的规划,形成联动态势。构建一个环鄱阳湖的交通圈,打通和东部、南部等发达省份的物流通道。在鄱阳湖周边的农村倡导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疏导无公害农产品的输出渠道,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其次,要加大现代工业的发展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传统的冶金、钢铁、造纸等高耗、高污染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低碳和生态产业。此外,还要充分挖掘名山、名水等自然人文景观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利用鄱阳湖湿地、三清山、龙虎山等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利用井冈山、庐山等名胜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利用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婺源等人文景观发展“文化旅游”。相应地,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来实现商业、餐饮服务业的繁荣。

4.2 发挥金融和政策的调节作用,确保生态和经济协调性发展

要贯彻“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就要充分利用好金融、税收和政策的杠杆调节作用。鄱阳湖区内要依据各个城市的特点,制订整体的产业发展功能区,再依照各区域的重点发展行业,给予不同的资金、税收政策的支持。避免走一哄而上、只顾发展不顾生态保护的老路。政府需要加大对生态企业、绿色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效能,构建环湖区域政府、银行、企业的交流平台,促进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11]。

生态工农业通常属于高科技行业,因此要想促进这类企业的成长就离不开科技和人才支持。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一些急需发展的行业领域开辟高科技人才的“绿色通道”,使得这些生态企业能聚集到较好的人才资源。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身的“造血”功能,加大对本省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让这些单位的科研人员成为生态科学与技术的先锋军,使其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大专、职业院校要加大对应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湖区科技企业的人才蓄水池。通过科技、人才的服务,最终实现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共赢。

4.3 加大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谐友爱的人文环境

生态文明理论十分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认为它对经济社会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鄱阳湖区建设精神文明而言,首先要向民众加强生态伦理道德的教育。让他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相存相依的关系,明白“人类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12]的道理。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途径开展宣传教育,倡导低碳生活、生态消费的生活理念,坚决抵制对自然资源的“异化消费”。让公众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不能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今天的浪费式需求。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崇尚绿色、珍视自然的道德情操。

同时,要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团结友爱、诚信互助的局面。此种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形成将有助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和谐的社会精神文明风貌将有助于促进旅游服务业的繁荣;另一方面,温馨友爱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专业科技人才真正融入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当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4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实现湖区科学持续式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13]。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按照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来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原来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逐渐服从于新的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标准。具体来讲,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定要注重完善相关配套机制、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政策依据。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让经济区域广大人民群众均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所带来的实惠。

在经济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统筹规划、均衡发展,协调好工农、城乡关系。一方面要兼顾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格局,把鄱阳湖区打造成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生态经济发展先行区。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代际之间的公平,要时刻审视是否是以损害后代的利益来换取今天的发展,要保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学、持续性发展。

5 结束语

企业生态学视角下的循环经济 篇5

摘要:企业具有与生物高度相似的成长性、竞争性、环境适应性、周期性等特征.循环经济作为近些年兴起的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进行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生态学原理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应用.作 者:胡晓军 杨锡怀 作者单位:胡晓军(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110004)

杨锡怀(抚顺市纪委,抚顺,113008)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6

关键词:高校就业 经济结构 措施

一、当代中国经济结构与高校就业的关系

(一)当代中国经济结构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影响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但拉近了各个地区高校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便利、频繁、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开拓彼此的视野,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让自己以一个全新的、与时俱进的面貌去走入、去面对未来的社会环境,而且拓宽了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快速、便捷接收到更多的就业信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同时把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融入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在使课堂氛围活泼、有趣的同时,还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当代中国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使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和位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做好就业计划和就业选择,避免毕业踏入社会时的迷茫。

目前,很多高校的领导都很有前瞻性,意识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变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都开始对当代中国经济结构加强研究和分析并把其带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学生的教育质量。在当代我国经济结构的指导下,我国高校改变了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开始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扬弃,注重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高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更重要,高校的这一教育模式适应了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当代中国经济结构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它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修课,对高校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加强就业指导教育、不断提高就业教育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代我国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既可以让同学们以不同的方式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又可以更新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同学们的学习作用、提高就业指导教育水平。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经济结构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是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丰富了教学资源。的确,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变使经济结构越来越复杂,增加了高校学生就业的难度,但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机会,而且网络媒体的出现,可以使同学们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充电。同学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二是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目前,社会越来越注重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越来越看重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加强对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经济结构改变和信息化大背景下,大量的就业信息对高校学生蜂拥而来,教师是不可能把全部的就业信息都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的,所以高校学生就要独立地在大量复杂的就业信息中查询、选择、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在这个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过程中,高校学生学习、独立思考等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一定程度上能加快高校学生对社会的适应速度。

二、 当代中国经济结构下提升高校就业率的措施

(一)提高对当代中国经济结构的认识

高校开设就业指导教育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他们对自身以及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从而缩短他们从学生身份向白领身份转变过程的阵痛。在进行就业教育时,有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研究和分析,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清楚地了解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向着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发展。在进行我国经济结构的分析时,要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对经济结构加以细分,使每个专业的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就业形势,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的指向性。

(二)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最新、最好的就业信息

在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不但同学们要努力、积极的了解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教师更要在了解经济结构的同时,提高对其研究和分析能力,总结出经济结构的改变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把分析的结果和总结的内容与就业指导书本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就业管理水平,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有效的就业信息。

(三)加强对就业平台的建设

首先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目前,很多高校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都积极地寻找与各大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这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过程中,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自身的发展目标,对符合工作要求的高校学生进行试用,试用期满时,合格的学生可以留下继续工作。这种方式不但为合作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还有效的解决了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同时,建立专业化的就业信息管理体系。以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为指导及时对各种就业信息进行更新,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相对应的就业信息,并上传一些与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的就业教育视频或资料,增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机会,也可以为高校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就业讨论群,以方便学生在遇到就业问题时及时向教师寻求指导和帮助,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就业状态,在为他们提供指导的同时,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在以后的就业指导教育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为同学们提供质量更高的就业指导课程。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提高高校就业率,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要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形势,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对经济结构进行严肃、准确的分析和把握,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同时,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促进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大大提高高校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2]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中州学刊,2015,82—85

[3]陈勇鸣.中国就业出现的新迹象新问题[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5:62—63

[4]王慧.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探索[J].科技风,2015,216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7

一、经济法规制图书盗版的可行性

改革开放之始, 中国经过市场体制的确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进入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的经济更加市场化, 但市场化不免带来许多市场管理方面的问题。随着电商渠道的发展, 盗版图书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 如隐蔽性强、不易监管等。图书出版市场要健康发展必须不遗余力地在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方面下功夫。

(一) 图书盗版行为刑法规制的局限性

图书盗版在刑法上的法律规制主要集中在这两个罪名: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 有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 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 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1]

通过分析以上两个法条我们可以明显看出, 刑法规制了图书盗版, 有“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两个罪名。这两个罪的共同点都是只有数额较大或者有严重情形的时候才构成本罪。这正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又称必要性原则, 是指立法机关只有在该规范确属必不可少, 没有可以代替刑罚的其他适当方法存在的条件下, 才能将某种违反法律秩序的行为设定成犯罪行为。[2]

由此看出, 刑法对于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是一个高台阶的武器, 只有够高度才能适用刑法。但是, 在市场经济状态下, 图书盗版行为参差不齐, 在没有达到犯罪程度的图书盗版行为我们也应该打击, 这就显现了刑法的局限性, 对没有达到犯罪程度的图书盗版行为无法规制。

(二) 图书盗版行为知识产权法规制的局限性

《著作权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了著作权人享有的各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图书盗版侵犯著作权人权利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 侵犯著作权人的署名权, 随意使用他人名称印制盗版图书; (2) 侵犯著作权人作品的完整权, 随意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3) 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 随意翻印他人作品; (4) 侵犯著作权人的财产权, 销售盗版图书导致著作权人财产受损。

对图书盗版的违法行为的定性, 知识产权法是最合适不过了, 但是知识产权在真正打击图书盗版的时候依然只能仅仅靠权利人自己到法院诉讼, 依然是没有把图书盗版的打击提前到违法的进行时, 只能在诉讼判决后才能给予救济。[3]也就是说, 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来规制图书盗版问题是被动的, 只能在被侵权以后才能经过权利人的主动申权得到救济。

(三) 图书盗版行为经济法规制的可行性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刑法、知识产权法在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上存在的局限性, 本文旨在探索从经济法的视角下来规制图书盗版就是因为经济法在规制图书盗版方面的优势。经济法兼具公法和私法的性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备刑法和知识产权法在图书盗版法律规制上的优点。

通过法律来规制图书盗版的问题是毫无疑问的, 因为我国正在不遗余力地建设法治社会, 让公民崇尚法律。但是, 我国目前尚没有通行的出版法, 图书出版业的规范主要是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部门下发的规范性文件。很明显, 这些文件的权威性不够、稳定性不足, 使得很多图书盗版问题都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4]。如此现象的出现, 其实更亟须我国制定专门的产业法, 但是我国法学理论研究还停留在初步阶段, 专门产业法的研究时机还尚不成熟。但我们面临的图书盗版问题依然存在, 我们在思考在出版业法制定出之间可以适用并且可以抑制这一盗版之风的措施。经过思考, 笔者认为, 经济法是目前规制图书盗版的强有力工具。

经济法具有公法的性质, 因此存在公共权力的介入问题。图书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单靠权利人自己争取, 或者等到情况严重采用刑法规制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在图书出版业发展过程中有强有力的公权力进行引导和适时的管理。

经济法具有私法的性质, 因此, 在图书出版正常的经营活动中, 经济法发挥其作用, 鼓励自由交易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二、经济法视角下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

(一) 市场监管法对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

市场监管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在国家进行市场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图书盗版是在图书出版的市场活动中, 在国家有关图书出版的行政机关的市场监管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自然是市场监管法调整的对象。

1.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

图书盗版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它严重损害了正规出版社、发售商的合法权益, 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图书销售市场。图书盗版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擅自使用畅销书的装潢、名称等, 误导消费主体; (2) 擅自使用其他出版社名称或作者姓名, 误导消费主体; (3) 通过低价倾销挤占正版图书销售市场。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12月1日起才正式施行, 相比西方国家要晚很多, 从这部法运行的实际效果讲, 尤其是在规制图书盗版方面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完善。

(1) 明确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主体。我国目前没有明确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主体, 图书盗版的管理主体往往会形成两个极端, 案件简单又有利可图的, 几个部门都蜂拥而上, 案情复杂的却无人问津。这两种极端都不利于打击图书盗版, 不利于维护图书出版的健康市场秩序。我们要完善的就是明确图书盗版的执法主体, 使每一个图书盗版案件都能有执法机关的管理和打击。

(2) 增强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图书盗版屡禁不止, 甚至愈演愈烈, 要加强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 制定严格的执法标准, 严格执法, 并加强对图书盗版商的思想教育。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旨在规范市场经营者的行为,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 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图书盗版行为恰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旨相违背。其不仅侵犯了著作权人和读者的合法权益, 也扰乱了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

(1) 消费者要树立反盗版意识。图书盗版问题仅仅靠执法机关是不行的, 消费者也应该树立打击盗版图书的意识, 使盗版图书从根本上断了市场需求。盗版图书不尊重原创, 不尊重知识, 应该加强消费者的思想教育, 宣传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 增强著作权保护的意识, 让消费者了解到盗版图书的危害, 营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2) 禁止消费者知假买假。有些时候, 消费者并不是被骗了买到盗版图书, 而是明知道是盗版图书仍然购买。消费者这时候看到的是盗版图书便宜, 殊不知在长远看来, 消费者正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是由于盗版图书有需求, 盗版图书才会有市场, 才会屡禁不止。笔者建议将消费者知假买假立法, 比如设置一定行政处罚的规定, 增加一些举报奖励制度等, 规制知假买假的行为, 使盗版图书的需求消失, 从而打断盗版图书的产业链。

(二) 宏观调控法对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

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视角下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其中一部分就是运用了国家宏观调控方法, 因此, 图书盗版也是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

1. 税收法对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

税收是凭借国家手段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活动, 也是调节市场行为的一种手段, 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出版行业在社会中是人们精神食粮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占据比重相当大, 在国家税收中的贡献也相当可观。所以, 打击盗版图书税收法大有作为。

但是目前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对图书出版业税收的专门规定操作性不强, 使得图书盗版赋税负担低, 收益颇丰。图书盗版行业如此繁荣, 探索其原因, 图书盗版很多都采取假冒出版单位、冒名顶替作者、盗版印制等手段进行偷逃税款, 以低成本、没税负、赢得高利润得以强悍生存发展。鉴于此, 必须着手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 对图书出版行业的税收征管主体、方式、责任等进行明确的规定。通过加大税收的监管, 增大图书盗版的成本, 从而使图书盗版商知难而退。

2. 价格法对图书盗版的法律规制。

比较正版图书与盗版图书, 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价格上的差异。正版图书售价过高, 这也正是有的消费者选择盗版图书最现实的原因。有的正版图书价格高得离谱, 这也给盗版图书有了可乘之机。探索正版图书售价过高的原因:图书定价没有强有力的监管, 出版商自主定价自然是越高越好;正版图书过于追求精装, 使得图书外表极其奢华, 造成成本高昂;有的正版图书仅仅授权唯一的出版商, 使得图书出版造成垄断, 失去了竞争, 价格自然上升等[5]。如此看来, 价格法在控制图书价格至关重要, 进而使图书盗版失去机会。

价格法的主旨是通过价格管控合理配置资源, 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价格法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法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 图书市场也进一步放开, 但是, 价格不能仅仅靠市场, 通过价格法不断正确引导与约束, 使正版图书的价格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进而使盗版图书失去可行的市场。

图书盗版严重扰乱图书出版市场秩序, 不尊重原创, 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必须严厉打击。从经济法角度对图书盗版进行法律规制弥补了刑法和知识产权法在打击图书盗版的弊端。从经济法的市场监管法和宏观调控法两个大角度进行探索,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图书市场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5.

[2]张娜.当前中国盗版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兰州学刊, 2008 (10) .

[3]袁彬.认知冲突与著作权犯罪防控对策的完善[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1 (4) .

[4]于建科, 李维峰.盗版、技术进步与市场进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1) .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8

1 循环经济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优势和功能定位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K.E.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学”。循环经济是指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的, 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 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它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 低排放, 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但是我国的许多资源型城市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困境, 不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是根本没有出路的。因此, 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改变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模式, 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它的产生与发展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使资源型城市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 逐步降低对资源的依存度, 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长期沿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线性经济模式发展, 资源消费高、利用率低、生态环境恶化, 最终导致矿竭城衰。用循环经济理念塑造资源型城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有利于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 推动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延长资源开采年限;有利于增强资源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开发利用再生资源,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促进资源枯竭地区接续产业的发展, 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 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 以循环经济指导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发展,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矛盾的根本出路, 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基本模式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国自然条件、社会管理、经济管理模式等不相同, 造成各国在处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时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成功的例子有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西密德兰地区、法国洛林、美国的底特律、休斯敦、日本的九州等, 失败的例子有前苏联的巴库等。资源型城市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 发展替代产业应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 选择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更替模式,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替代产业的协调发展。归纳起来,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大体有三种模式:产业链延伸模式、新产业替代模式、新主导产业培育模式。

2.1 产业链延伸模式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 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 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 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 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产业链延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的长度, 尽可能提高精深加工业的比重, 在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 实现价值增值;二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扩展产业链的宽度, 尽可能提高资源产品的综合利用程度, 实现产供销、农工商的一体化;三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增大产业链的厚度, 尽可能壮大产业链的规模, 实现规模效益。产业链的延伸的核心动力来自市场。产业链延伸是一种城市内外部力量共同参与的转型方式, 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 在具体的转型过程中, 既可通过城市内部积累资金达到产业链延伸的目的, 也可通过吸引外部投资参与城市优势自然资源的深加工, 实现产业链延伸和城市转型的目的。

2.2 新产业替代模式

新产业替代模式就是利用资源开发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或借助外部力量, 选择合适的新型产业, 直接在资源型城市植入, 从而较为彻底地改变资源型城市对原有资源优势的依赖而建立的全新的产业群。这一产业转型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资源开发成本很高和资源已经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如何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是该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 这是因为资源型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会逐渐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当新产业要求的经营模式与原有的主导逻辑发生冲突时, 容易导致活动的失败。吸引外来投资, 包括国外投资和国内投资是建立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 外来投资的进入不仅仅带来资金, 还伴随着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观念, 这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更替和导入尤为重要。采用这种方式必须有步骤地关停原有的不适合发展的资源开发产业, 通过“裂变式”的产业替代达到城市转型的目的。

2.3 新主导产业培育模式

《产业经济辞典》对主导产业界定为主导产业亦称“带头产业”、“起爆剂产业”, 是一国产业结构中需求价格和收入弹性极高, 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先导型产业。主导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并加以系统分析的。他认为一个新产业部门可以视为主导部门这段时间, 是两相关因素的复合物:第一, 这个产业部门在这段时间里, 不仅增长势头很大而且还要达到显著规模;第二, 这段时间也是该产业部门的回顾效应、前瞻效应和旁侧效应渗透到整个经济的时候。新主导产业培育就是从城市现有产业中选出那些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作用强的产业, 给予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 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和替代产业。这一产业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虽然对资源开发依赖很强, 但也具有一定的其他产业优势的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由于发展历史较长, 产业综合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 从而有可能在其现有的多种产业中找出具有发展潜力及区域产业带动能力的潜导性产业, 通过对这种潜导性产业的扶持、培育、壮大, 达到城市产业转轨的目的。

3 循环经济视阈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分析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这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实践证明, 产业转型是使资源型城市走向振兴,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是实现资源型城市替代产业发展、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共赢”, 解决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环境污染治理和能源区生态恢复的最佳选择。因此, 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必由之路。

3.1 确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树立再造竞争优势的思想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首先要树立循环经济的意识, 形成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并落实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中。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的直接原因在于其主导产业——资源性产业, 如煤炭、石油等由于资源枯竭而走向萎缩, 从某种程度上说,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就是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 因此, 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与选择必须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为导向, 只有如此,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才会获得持久动力。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针对即将枯竭的资源要充分挖掘废弃物的价值, 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同时, 在培育接续产业中, 一方面通过循环经济发展能够对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新主导产业, 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该城市的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构成、原有的产业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在区域内形成“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的完整循环经济回路以形成新主导产业的再造优势。

3.2 强化技术创新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决定作用

技术创新是产业演进的基本动力。它是以新颖的构思 (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 , 从研发一直到创造价值和实现市场价值与增值的全过程活动。它包括生产工具、工艺、方法及技术规则体系。技术创新的实质是技术知识投入产出的过程。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资源型城市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技术创新, 树立生态化技术创新观念。资源型城市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延长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 通过改善产品性能或提供新产品来创造需求, 拉动众多产业的发展, 扩展延伸产业链, 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没有技术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要紧紧依靠技术创新, 建立以资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积极向创新型城市过渡。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 无论是老企业的改造还是新企业的建立发展以及多种经济成分的引导, 都必须把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科技产业放在第一位。资源开采企业的改造升级可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移和城市转移提供充裕的时间和资金。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 突破制约产业转型中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加紧突破污染治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等难题。资源型企业加强产品创新, 通过产品深加工,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资源型企业可进行前向或后向整合, 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要把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结合起来, 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人才培养, 不断提高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实施灵活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来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资源是有限的, 城市却需要继续发展。如何使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之后仍然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维持城市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政策调控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以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制定各种有效的政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优化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和方式, 积极加以推进。从发展政策来说, 关键是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要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产品价格政策, 如资源回收奖励政策、设立可回收保证金等;产业、投资、税收等政策取向也是体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和激励导向。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政策中, 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 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优化产业结构, 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制定有利于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的经济政策, 增强企业关联度, 提高资源效率, 减少废弃物, 延长产品使用周期, 促进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 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3.4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构建生态产业链

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 整合各种要素, 建设工业园区, 合理规划园区内的资源流和能源流, 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 使园区内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平台。生态工业园区是有效管理和利用能源、材料, 追求单个企业效益之和更大效益的社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产业结构循环实现的重要途径与载体。要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入手, 抓好一定区域内部的中循环, 促进产业间上下游的相互利用与衔接。比如在冶铸工业园区内可以有焦化厂、冶炼高炉、铸造厂、钢厂、水泥厂和尾气电厂。利用焦碳炼铁、铁水直接用于炼钢和铸造, 焦化厂、高炉的尾气用于发电, 废渣用于生产水泥等建材, 电厂生产的电力直接供应于园区的企业。这样在一个园区内形成循环, 不仅可以减少浪费, 而且可以大大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基础是生态产业园区, 园区内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架构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 成为生态工业产业链中的主导链, 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链接来实现循环。比如能源、化工等产业的生态产业链主要形式为:煤炭开采——粗加工——煤化工 (新能源) ;煤炭开采——粗加工——发电——烟气脱硫——硫酸——发电——氧化铝;电——炭化晶——太阳能电池;等等。这种产业链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条采掘——粗加工——焦化、煤化的生态产业链, 并能进一步与制铝、炭化晶、钢铁等冶炼企业联合形成企业之间的生态产业链。

3.5 注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环境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 人们依靠的是高强度开采和低效率消耗自然资源, 同时持续不断地排放废物 (污染物) 破坏生态环境, 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就是通过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技术融合, 降低资源消耗, 回收和利用生产废弃物, 减少污染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环境保护为目的来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面循环, 即企业单元内部的小循环、企业间或产业间的中循环、社会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大循环。小循环通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 减少物料的使用, 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中循环把不同的企业链结起来, 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减少对外界的资源依赖和环境压力。大循环把各种技术性废弃物还原为再生性资源的产业, 实现生产生活系统的减物质化和减污染化。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最佳选择。通过实施产业转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 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 有效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袁增伟, 毕军, 张玲.中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曹瑞钰.环境经济学与循环经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任玉琨.基于博弈模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4) :23-25.

[4]钱勇, 于左.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难题与破解[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 :45-46.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9

1.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市政工程施工的基本需求

1.1简要分析低碳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工业化进程脚步不断发展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举例来说,现阶段全世界人们都比较关注温室效应问题,此种问题的出现逐渐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马尔代夫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海平面会上升,不久的将来会被海水所淹没,马儿代夫的面积也在逐年地缩小中。针对此,需要降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社会可以和谐地发展下去。低碳经济的理念目前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认同,低碳经济主要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对资源与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等,不断调整好经济产业的基本布局,从而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现阶段来看,我国从2009年开始,逐渐对一些市政工程施工政策等进行研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仍然存在[2]。

1.2建筑行业低碳发展轨迹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由于受到低碳理念的指示比较多,所以拥有了一定的低碳发展历史[3]。例如,铝合金以及生态纳米乌金石管理模式的出现能够解决部分建筑消耗和污染问题,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应该出现更为高效节能的建筑物。

1.3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挑战和基本要求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需要从以下接受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和基本要求:(1)能够接受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主管部门之间的检验,不管是工程成本问题,还是工程效益问题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开展来说有直接的影响;(2)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查看相关技术材料和技术方面是否适用;(3)在管理方面需要提高低碳概念的重视程度,对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等进行完好落实。

2.低碳经济下市政工程存在的基本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再加上受众群体比较多,工程量也比较大,所以在上述特点的影响下使得施工过程中很难将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理念进行完好落实。从总体上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施工过程中污染比较严重。低碳经济视阈下市政工程施工在强调污染控制的同时,需要减少碳的排放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污染问题较为普遍。如(1)水污染很严重;(2)噪音污染很严重。从噪音污染很严重的角度来看,通常指的是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特殊性,国家要求施工噪音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但是一些较为大型的机械设备等仍然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从水污染很严重的角度来看,市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比较多,部分施工单位没有针对施工现场的污水类设施进行合理处理,因此造成水肿的重金属污染物比较多,确定各个水指标是否符合我国排污标准。在涉及到的一些比较大型的建筑材料时,还需要严格控制好储存仓库,设置好隔离措施等[4]。

(2)施工工作人员的低碳意识不够强。市政项目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想要实现低碳环保,必定离不开施工工作者的低碳意识。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施工工人和监管人员等都具备强烈的低碳经济意识,广泛认同低碳施工的基本意义。但是,现阶段来看,低碳施工的基本概念没有得到更为深刻地认识,与此同时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除此之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责任不够明确和管理不足等缺陷,影响到可低碳经济的发展[5]。

3.推行市政工程施工改革,努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1)树立良好的低碳施工理念。从上文不难看出,施工者的低碳意识不强会导致低碳经济无法良好的发展。基于此,需要不断加强施工者的低碳意识,确保施工队伍从施工工作人员到施工管理者等均能够领会到低碳的重要性。每一位市政工作者都应该优先树立起低碳理念,及时掌握好低碳信息,采用低碳的眼光来看待相关工作[6]。除此之外,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掌握好先进技术以及新型材料使用技术,不断鼓励施工者的创新意识,帮助一些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创新改革,有助于节能减排政策的良好运行。

(2)大力推行绿色施工技术。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环境控制,尤其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加强控制建筑原材料,对于容易发生污染的原材料需要及时做好仓储工作;与此同时需要注意严重污染的原材料等建立仓储档案等尽量减少用量;其二,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卡功能至,对于污染严重的大型设备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淘汰,控制好施工设备的扬尘量,减少升天环境污染;其三,建立CO2排放监控系统,时刻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CO2排放量,一旦出现排放量超标情况时需要及时的控制好;其四,采用低碳化的施工技术,采用水资源再生技术以及循环使用水资源等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加强施工区域的生态修复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水利系统造到破坏。

4.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于低碳经济认识的逐渐深入,低碳城市也逐渐成为了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市政工程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7]。但是,由于市政工程多处于繁华商业街区,其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所以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对市政工程进行低碳研究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黎瑞华.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江西建材,2014,19(14):107-108.

[2]胡盈.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5):45-45.

[3]黄勇.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20):1839-1839.

[4]吴臣永.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6(4):179-180.

[5]李双荣.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10(45):234-234,235.

[6]王廷梅.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低碳世界,2015,13(4):174-174,175.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10

关键词:免费经济学,互联网,财经媒体,大数据

近二十年的互联网浪潮冲击着以报纸、杂志为首的传统媒体。其中,在传统上,财经媒体对社会经济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企业、政府和各种机构,从财经媒体中获取所需的信息。然而,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传统财经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人转而从互联网去寻找经济信息。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时代的“免费”理念和营销方式,使诸多坚守传统经营方式的财经媒体陷入困境。在互联网时代,研究传统财经媒体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来走出困境,发展出新的营销方式,求得生存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免费经济学理论出发,以日本的一份财经类专业报纸 《日本经济新闻》的数字业务开展为例,证明笔者所提出的假设:在互联网环境下,财经媒体可以通过“免费”策略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本文选取《日本经济新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财经新闻对日本以及世界的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也在日本造就了若干世界知名的财经媒体。同时,日本企业的经营方式向来是比较传统的,作为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一个国家,日本传统财经媒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冲突。然而,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经济新闻》在日本的传统财经媒体中异军突起,比较成功地采用了“免费经济学”的策略,利用互联网工具变劣势为优势,成为传统财经媒体中转型成功的典型,这不能不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 作为一个经济和互联网均迅速发展的国家,中国的财经媒体也可以从《日本经济新闻》的发展策略中,寻找到启示。

一、“免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传统财经媒体

“免费经济学”(Freeconomics) 是一种以电脑字节为基础的经济学,而非过去建立在物理原子基础上的经济学。[1]“免费经济学”的兴起是由数字时代的科技进步来推动的。 《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著书《免费》率先提出并阐述了这一新学科。

根据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数目,约每隔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随后又被英特尔首席执行官David House纠正为预计18个月会将芯片的性能提高一倍。从而引出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益,电脑芯片的价格也会随着芯片性能的提高一倍而下降为一半,而网络宽带和存储器的价格下降速度更快。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将三者融合在一起,在科技的三重作用下加速价格下降的趋势。同时根据伯特兰德的竞争理论,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某样东西成为了这一媒介所承载的内容,那么其成本就不可避免地趋零化。

免费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甚至可以追溯到百年前吉利刀片所采取的赠送剃须刀,之后通过出售其耗材刀片赚钱这一免费的经典案例。而现在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买一赠一、内有赠品、免费送货、免费试用,这些林林总总的免费活动归根到底都建立在“交叉补贴”的基础上。根据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1.用付费产品补贴免费产品

2.用日后付费补贴当前免费

3.付费人群给不付费人群提供补贴

克里斯·安德森将免费的模式归纳为以下四种:

1.直接交叉补贴(买一赠一)

2.三方市场(电视广告)

3.免费加收费模式(软件试用)

4.非货币市场(礼品经济、劳动交换、盗版)

传统财经媒体并非采用“免费经济学”的擅长者。由于传统财经媒体采用的是纸质阅读的方式,从功能、形态上讲,如果不借助于互联网,传统财经媒体很难采用“免费经济学”去进行经营,从既往的经验上看,一般都是靠给订阅用户赠送小礼品、进行抽奖,或者与广告客户合作,组织某些免费活动,将部分成本由广告客户承担的方式来实现免费的功能, 但是这些免费行为是很有限的,并且由于并不借助于互联网,因此充其量只能说是小部分免费行为,还谈不上是对“免费经济学”的运用。由于工具的限制,传统财经媒体并没有办法将“免费经济学”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另外地,传统财经媒体的广告业务也受到互联网媒体 (包括互联网财经媒体) 的侵蚀,大量的广告流向新媒体,这使传统财经媒体既受到互联网的极大冲击,在坚守传统经营方式的情况下,也难以运用“免费经济学”来抢占客户群,提升经济效益。也就是说, 虽然存在着“免费经济学”的理论工具,但是若媒介工具不更新,传统财经媒体也难以利用这种理论工具来走出困境。那么,就必须借助于互联网这一新的工具来运用“免费经济学”,使之能够变成财经媒体的机遇。

二、“免费经济学”思维下传统财经媒体的发展机遇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的“免费”浪潮冲击下,传统媒体是否只能坐以待毙呢?从诞生之初就以免费模式大行其道的广播和电视,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一直处在其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近年来被互联网抢去不少广告商,但通过多元化经营似乎已经找到了应对策略。而受到互联网浪潮冲击最大的平面媒体的情况如何呢?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平面媒体的收入下滑严重,经营陷入困境。而年轻世代对平面媒体的阅读量也比中老年人要少,这似乎使平面媒体在面对互联网的“免费”浪潮时都显得深陷困境。为了应对这种困境,不少平面媒体采用了各种策略,试图走出困境。那么,传统的平面媒体有没有可能反而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免费经济学”来作为走出困境的工具呢?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搜索了运用“免费经济学”的平面媒体的案例,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

互联网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方式,而且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使“互联网思维”成为新时代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它不仅强调各种信息的互联互通,而且强调企业、用户、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强调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联系。“免费经济学”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对互联网思维的经营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免费经济学”不仅实行特定内容的免费,而且需要通过信息的获取来让财经媒体知晓用户需要了解什么财经信息,这样才能采用灵活的经营策略,这些都需要对用户群体的基本情况和偏好等进行了解才可能较好地实现,各种信息的互联互通、交叉聚集,本身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应用结果。要善于运用“免费经济学”,就要善于运用互联网资源和工具,而这给财经媒体提供了超越传统的机遇。

通过检索发现,日本的一家财经类专业报纸———《日本经济新闻》通过采用“免费经济学”的策略,不仅没有陷入困境,甚至取得了优异的业绩。作为日本发行量首位的财经类报纸,《日本经济新闻》的数字业务的迅速展开令其在同行中继续领跑,甚至在数字业务领域取得的规模及收益已经远超发行量在其之上的综合性报纸。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免费经济学”的冲击下,传统的平面媒体并非必然处于坐以待毙的地位,如果能够善于利用互联网,也是有通过利用“免费经济学”的策略来走出困境的可能的。由此,本文提出了如下假设:在互联网环境下,财经媒体可以通过“免费”策略大幅提升经济效益。

三、《日本经济新闻》的免费策略分析

日本人对阅读的热爱在全世界是出名的,而日本的报纸在全世界范围看来都非常不可思议的存在。日本所发行的 《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包揽了全世界报纸发行量排行的前三名,2013年下半年发行量(仅晨刊)分别为987万、754万与335万份。[2]但即使是在日本,纸质报纸的发行量正逐年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2013年日本报纸发行量总量为4700万部(晨刊 + 夕刊为一部),较上年减少78万部,下降率为1.6% ,较10年前下降12% 。[3]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挽回纸质报纸发行量下降的损失,使企业继续能够生存成为各家报社的当务之急,大家普遍着眼的便是纸质报纸的“电子版”发行。

(一)以《日本经济新闻》为研究对象的缘由

本文所想重点研究的案例是 《日本经济新闻》电子版。 《日本经济新闻》在日本全国性报纸发行量中排行第四,2013年下半年发行量(仅晨刊)为277万份。《日本经济新闻》目前数字业务的运营模式是“免费 + 收费”,也就是《免费》一书中所提及的,为众多消费者提供免费的普通产品的同时,为少数消费者提供付费的专业产品。而选择《日本经济新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如下:

1.《日本经济新闻》的付费电子版用户已超过33万,为日本第一

这个数字对于212万的免费电子版用户来说虽然只为16%[4](2014年1月17日公布数据),但已经跃居全世界付费电子报纸订阅量的第四位(2013年统计),当仁不让地成为日本的第一位(2013年统计)。全世界付费电子报纸订阅量前三位分别是美国《纽约时报》113万,美国《华尔街日报》 90万,英国《金融时报》33万。可以说《日本经济新闻》已经在付费电子版上成功逆袭,成为日本报业中的翘楚。紧随其后的是综合类报纸《朝日新闻》,付费电子版用户为10万,而其他日本报业巨头均未发表其付费电子版用户数量,可见数量并不乐观。

2.《日本经济新闻》为日本电子付费报纸“始祖”

《日本经济新闻》 开设电子付费版的时间为2010年3月,在日本报业中是最早的,同时其所实行的“免费 + 付费” 模式也是最成功的。

3.《日本经济新闻》其财经类专业性定位

与综合类报纸的定位不同,日本经济新闻的受众更多的是社会中坚层,消费能力和对专业性咨询资讯的需求都是最突出的,且在公司的各岗位上有相当的决策执行能力。[5]而 《日本经济新闻》的电子付费版更适合这批精英人士的阅读习惯,因此其订阅人数才能从各大综合类报纸中异军突起。

(二)《日本经济新闻》的“免费+收费”模式

通常而言,一家网站会遵循“5% ”定律,也就是说5% 的付费用户是网站的所有收入来源。在免费加收费模式中,这就意味着在20个网站用户中,有一个是付费用户,其他19个都是免费得到服务的。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够运转下去,是因为给那19个人提供服务的成本是相当低的,可以看作是零。[6]与《免费》书中所总结的5% 收费模式所对比,《日本经济新闻》拥有16% 的电子付费会员,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所以其电子版的运营不仅使网站正常运营,还反补了其纸质发行母体报社,这从其2013年全年业绩报告中也可以看出。日本经济新闻社在其今年3月发表了2013年业绩报告,显示其报社的全年纯利润为95亿日元,较前年增长43.9% ;其中电子版报纸所带来的“数字收益”较前年增长34.8% ;报社全年营业额约1698亿,较上年度减少1.2% 。[7]从中不难发现,发行电子版的收益增长极大地支撑了报社母体的利润增长,使其利润增长率也成为日本报业中的翘楚。

那么《日本经济新闻》究竟是如何使用“免费”策略完成逆袭的呢。下表列出了其为众多消费者提供免费的普通产品,与为少数消费者提供付费的专业产品区别。

可以看出,为适应互联网时代,《日本经济新闻》采取的策略就是,先通过免费吸引用户,但免费用户可以阅读的内容有限,如果想阅读其独家深度报道,而非简短新闻的话,便需要向其付费成为会员。同时《日本经济新闻》还为其现有纸质订阅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只需要另外加付每月1000日元即可成为其电子版付费版会员。在报刊发行量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逐步培养老用户转变阅读习惯,有效地留住老用户, 并积极拓展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用户。

与传统纸质订阅客户不同,针对每名新增的付费电子用户,报社所需要支出的成本是相当少的,在互联网时代,这一成本几乎可以说是免费的。所以即使电子版付费用户目前只占总体电子版用户数量的16% ,都可以绰绰有余地维持其网站的正常运营,并取得年收益增长34.8% 的好成绩。

(三)大数据客户信息的采集与利用

作为报社来说,掌握订阅客户信息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纸质报纸的订阅大多都是以家庭或机构为单位,所以其真实受众数量往往大于订阅客户数量,并且超出部分的受众对报社来说是面目模糊的,这也是传统媒体的通病。但电子版的出现却为报社带来了转机,《日本经济新闻》充分利用了提供“免费”服务的契机,彻底掌握了其所有用户的信息, 并对这大数据的客户信息进行利用。

1.采集数据

由于《日本经济新闻》的网站不向非会员提供阅读全文的功能,而通过注册免费的普通会员就可以获得大部分新闻快讯的全文阅读功能,所以从2010年3月其开展数字业务至今已累积了212万电子版注册用户。与一般网站注册所不同,《日本经济新闻》要求用户提供非常详尽的个人信息,其中较常规的为:邮箱、密码、生日、性别。而在国内网站中不太常见的则包括:真实姓名、居住地、职业、行业、职务、行政级别、公司人员规模、《日本经济新闻》订阅情况,以上内容均必须填写。另外还有更详细的选填内容,包括:公司名称、所属部门、公司地址、公司电话、年收入。可见《日本经济新闻》网站对用户信息的精准要求。而这些数据的采集也为其进一步的业务开展提供了基础和便利。

2.利用数据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针对其1394名电子版用户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其受众具有的特性为:

(1)集中于大东京都市圈且熟悉智能终端

其中,男女比例8:2;51.4% 居住在关东1都6县的大东京都市圈 内 ;67.1% 拥有智能终端 ;65.5% 为30~60岁 ; 47.9% 拥有独栋住宅、23.8% 拥有公寓住宅;57.2% 表示会有意无意关注广告。

(2)活跃于业务一线的金融相关从业者

其中,68.7% 拥有主任以上职务;公司规模在1000人以上占42% 。

(3)享受生活的“聪明消费者”

其中,家庭储蓄1000万日元以上为38.1% ,家庭年收入在1000万日元以上为31.9% ;56.6% 持有国内股票,27.4% 持有投资信托金融产品。

(4)对自身及孩子的教育投资非常热心

其中,53% 正在学习外语,50.6% 进行专业进修;71.7% 有让孩子留学的打算。

在此基础上,《日本经济新闻》就可以向广告商提供针对电子版细分用户群投放的精准广告。根据目前其所公开的资料显示,根据广告客户需求,可提供的细分受众类型如下表:

(四)用户的免费心理

为什么这么多用户会选择《日本经济新闻》的免费电子版呢?即使只收取非常廉价的费用,比如一块钱,消费者的脑子里面马上就会竖起一面小旗,会去思考掏这份钱究竟值不值得。但如果某件商品价格是零的话,消费者脑子里就不会竖起这面小旗子,做决定的时候也会觉得非常轻松。这里就牵涉到一个概念:“心智交易成本”。这指的是思考的收费成本。我们会泛滥,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没有必要去动脑子思考的话,我们都不愿意动脑筋,因此我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最不需要费脑子的东西。[8]所以“免费”能帮助消费者快速做出购买的决定,使更多人决定要尝试某件新商品。作为商家来说虽然放弃了一部分直接收入,但是却带来了更多的尝试者。

这在《日本经济新闻》的案例中也是如此。首先其电子版业务用“免费”吸引了221万的注册用户,随后其中33万用户在尝试之后决定购买其收费业务。如果没有“免费”的尝试在先,可能也不能吸引到如此多的收费用户。这正是很好地利用了用户的免费心理。

四、“免费经济学”:财经媒体提升竞争力的新思路

“免费经济学”为财经媒体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并非一切的免费营销行为都可以视为对“免费经济学”的运用。 按照安德森的理论,“免费经济学”的兴起是由数字时代的科技进步来推动的。数字时代使“免费经济学”真正地成为可能,并且得以大规模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强调一些信息的互联互通,“互联网 +”的产业应用使互联网思维得以广泛地产业化。在互联网思维的驱动下,“免费经济学”得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 + 等工具进行广泛地运用。财经媒体作为一种财经类的信息媒介,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抱残守缺,则很可能呈现继续衰落之势。随着习惯于纸质媒介的老一代的读者的逐渐减少,熟悉互联网阅读的年轻一代,就将加速远离传媒财经媒体,届时,传统财经媒体的衰亡就是必然的了。数字时代的“免费经济学”是使财经媒体得以“起死回生”的理论工具,借助数字时代“免费经济学”的理论阐释, 财经媒体的经营者应当意识到,“免费经济学”是切合于这个新时代的理论工具,也是能够解释数字时代的经营策略的理论工具,应当利用这一理论工具来具体地制定财经媒体的经营策略,进行经营方式上的创新。《日本经济新闻》在这一方面已经创造了一个典范,可以为传统财经媒体的转型提供启示。

美国《时代周刊》已经放弃出版纸质周刊,全部改为线上阅读。全球报业似乎也在经历着寒冬,发行量节节下挫,似乎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能再也不会手捧实物的报纸阅读了。但科技永远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免费经济学”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对《日本经济新闻》进行的案例分析,证明了之前的假设:在互联网环境下,财经媒体可以通过“免费”策略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数字业务”已经成为《日本经济新闻》的盈利新增长点。《日本财经新闻》通过运用“免费 + 收费”的模式, 通过对大数据客户信息的采集与利用,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工具创新了运用手段,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不仅避免了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反而转危为机,提升了竞争力。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11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发力中原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家战略。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角河南省而言,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背负了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重大挑战。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建设中,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以产业化的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是提高郑州市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资源强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当前文化转型的重要方式。

一、郑州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现状

(一)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持续提升

在文化强市背景下,郑州市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一是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二是文化资源产业单位数不断增长,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郑州市文化资源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多。

(二)文化资源产业化形式种类多样

一是传统文化的产业化方式丰富多样。如郑州连续多年举办了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世界传统武术节,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取得了明显效果;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更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相关的文化民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主要集中在动漫行业。三是郑州市依托中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特色、地域文化资源特色、林业生态建设特色,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发掘郑州市文化资源产业。四是文化资源多样化发展带动了旅游文化资源的产业化。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日渐成熟

郑州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业,网络文化服务业,新闻出版业,以“山、河、古、拳、根”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以少林武术、豫剧为核心的文艺演出业等,并且以此为主导的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也日渐成熟。

(四)文化资源产业化链条初步拉长

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势和主导产业链的形成。近年来,郑州市在致力于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同时,力求通过把文化产业链拉长,形成具有郑州特色的文化产业化创新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少林寺”文化产业链条。

(五)文化资源产业化平台渐成规模

在推进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进程中,文化创意园区、动漫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园区等是郑州市近年来初具规模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平台。如金水文化创意园是河南省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是我国中部地区第一个以时尚创意设计为主导的创意产业园区;郑州动漫产业基地以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软件开发、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规划建设面积1.8平方公里,投资规模将超过120亿元,等等。

(六)文化资源产业化机制逐步形成

加快郑州市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的发展,一方面要创新体制,另一方面要建立文化资源产业化运行机制。近几年,郑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财政、税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体系。

二、郑州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整体水平低

郑州市的文化产业单位较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缺少有足够规模的大型文化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差。同时,郑州市发挥龙头核心作用的企业集团和企业群数量较少,具有带动郑州市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企业集团也在成长过程中,而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也只是初具规模,尚未具备市场竞争力。

(二)文化资源产业化形式发展不到位

郑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民间文化资源,但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化优势,永葆其市场竞争力和艺术生命力,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创意、创新和科学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各种独具匠心的产业化发展形式。文化资源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化发展形式,将可能导致文化资源流失,形不成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发展不健全

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发展不健全,是制约当前郑州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其原因主要是郑州市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方面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扶持和引导文化资源产业组织的发展,导致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很难走上法治化道路。

(四)文化资源产业化链条连接不完整

近年来,郑州市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文化资源产业化链条方面连接尚不完整。在品牌建设方面,品牌定位不准确、形象模糊,导致品牌延伸不足、内涵缺失。

(五)文化资源产业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郑州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中,资本和文化产业相分离,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平台不完善,让厚重沉淀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不到产业化释放。郑州市文化示范园区建设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抱残守缺、各自为政等问题突出,难以形成发展合力。

(六)文化资源产业化机制未完全形成

对于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而言,尽管郑州市在河南省处于领头羊地位,但与国内发达城市和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还相对落后,从政策措施的完善性来看,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机制,系统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还不到位。

三、加快郑州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建设的建议

(一)整合资源、注重转化,提高文化资源产业化整体水平

一要合理整合郑州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二要结合现代科技力量,注重文化资源的转换;三要结合郑州市产业化平台优势,全力提升产业化整体水平。

(二)整体规划、均衡发展,培育文化资源产业化多种形式

一是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主导文化资源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服务、广告会展、文化创意和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二是充分利用地理条件的优势,方便与省内外地区和城市的产业化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充分发掘郑州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商文化”的鲜明个性,培育出更丰富多样、更具有发展前景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形式。

(三)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健全文化资源产业化组织形式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文化资源产业化,是国外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强多方协同,对民营文化企业应变“管住”为“激活”,政策上要先行一步,努力实现政策导向从“管住”向“激活”转变、政策作用从监督向扶持转变。在资源配置方面,要有可操作的政策管道使民营文化企业公平地获得资源。

(四)龙头带动、品牌开路,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带动模式

一是打造文艺表演产业化链条,二是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化链条,三是打造大型节会产业化链条,四是打造动漫、影视创作产业化链条。

(五)筑巢引凤、产业集聚,加快文化资源产业化平台建设

郑州市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实现区域文化的产业化,筑巢引凤,发掘自身的产业化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行列中来,形成产业集聚,铸就文化资源产业化建设的新平台。

(六)体制创新、制度保障,健全文化资源产业化运行机制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 篇12

1 商务英语的发展背景

1.1 商务英语的起源

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起到的作用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商务英语是英语专业下的一个变体课程;商务英语的出现,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发展趋势。在如今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现代,商务英语更是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其自身的实用性和普及性是显而易见的。早在20世纪末期,商务英语就已经出现在我国的高职院校课程中,但这一时期下的我国社会经济并不是很发达,国内不具备一定的商务英语应用市场,并且在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的发展未能与新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这也对商务英语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商务英语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对其进行的学术研究暂不丰富也不够深入全面,与我国外语界在英语语言文学领域的研究水平相比较而言,仍具有一定的差距。

1.2 商务英语的发展历程

结合我国近年来的招聘市场需求,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对专业素养较强的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商务英语能力强的学生备受外经贸企业的欢迎。这样的需求背景也促进了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积极性,学习这门课程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高校方面也在原有的商务教学基础上增设了不同层次、水平学生需要的商务英语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

2 商务英语的发展现状

由于社会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外国人,尤其在工作中,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商务英语是促进业务达成的关键因素,所以说商务英语在生活和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和应用中,商务英语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弊端。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不统一

对于商务英语的教学,国家教育部门没有给出统一的规定,没有对这一专业的性质做出明确的界定或说明,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开课条件、高校资质、课程设置、教学目的、考核标准等,尚不明确也不统一;这就使得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的使用上各行其政,按照各自的理解思路进行课程的设置,一些学校只因为专业热门而开设课程,但并未考虑自身是否具备足够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质。

商务英语在我国尚未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多高校是将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设置在英语专业下,作为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在英语专业的大概念下,一些学生不容易对商务英语引起重视,只将商务英语的学习作为普通英语课程来对待,从而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会很高;同样的,教学可能也会产生这样的教学情形,将商务英语作为普通课程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不重视,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商务英语和通用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都有所不同,对学生带来的英语影响力也不同,校方和教师对商务英语性质的不明确,会导致学生对这一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深入、不全面,使其潜力得不到挖掘,能力得不到提升。

2.2 课程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很多高校对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更多的是侧重英语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对商务课程的交际性有所忽略,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职业性不够明显。另外,商务英语自身具备极强的实用性,而高校普遍存在缺乏实践教学的机会;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实训项目不够具体,考核方式不完善等多种原因,使得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模式暂时处于探索阶段。

2.3 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健全

教师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关键,教师自身不具备商务英语的学历背景,对商务英语的应用环境不熟悉,其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只能停留在传统英语的基础教学上;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高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健全的环境下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课程,制约了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质量的提升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 培养商务英语技术型人才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添加课堂上的实践机会和时间,使学生有时间去尝试;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以及在实践环节,都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一定的商务英语实践意识,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时间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根据商务英语相关课程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现场观摩、模拟实训、案例分析等来进行实践内容的教学。

在完成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课下实践的意识,由于课堂上的教学实践非常有限,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些课堂之外的实践练习,以巩固已学习的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商务英语能力的提升。高校方面应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或者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企事业单位进行考察、观摩,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了解商务流程和产品的相关知识,尝试将自身所学的商务英语知识运用其中;如果高校有能力有资质,更好的实践方式是为学生提供在企业中顶岗实习的机会,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商务英语的实际应用氛围,为以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2 构建合理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重在商务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对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关注和应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可以设置成为三大板块:英语基本技能课程、商务基本理论课程和商务英语时间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商务英语能力的提高,向职业需要方面靠拢,以满足今后的职业岗位需求。

3.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传授知识、指导和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笔者建议高校要勇于引进或聘请专家学者,可以直接面向学生授课,学校教师从旁观摩学习,或者针对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应的学术交流、研讨会等;选派优秀的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等;教师还要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利于展开科研和教学改革,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4 结语

商务英语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必然趋势;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商务英语是一种经济投资,经济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商务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的使用频率也就随之变得更加广泛,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逐渐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全方面培养学生掌握更加牢固的商务英语知识,适当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向慧群.浅析我国商务英语的现状与趋势[J].海外英语(上),2014(8).

[2]苗蓉.新经济时代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策略[J].品牌,2012(7).

[3]赵一丁.浅析商务英语的发展及其现状[J].校园英语(中旬),2014(8).

上一篇:热密封性下一篇: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