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精选12篇)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篇1
所谓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是指在充分考虑旅游与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 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 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 并福及子孙后代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其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感受和体验, 提高旅游目的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并切实维护旅游者和旅游地人民共同依赖的环境质量。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 带动系数大, 就业机会多, 综合效益高。当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支柱产业之一, 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科技支撑、转型升级、坚持区域合作, 具有极大的经营内涵和外延,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到处充满希冀的产业。
旅游事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 创汇可观, 故世界各国均竞相发展本国旅游业。伴随着经营管理科学化、经营形式和手段多样化, 加之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 世界旅游业面貌焕然一新。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旦拥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环境, 就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但是, 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经济优势, 还必须进行综合性的旅游开发, 形成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目的地, 方能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由此可见, 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环境的保护。
何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本质就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 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这说明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果旅游资源
□文/李英
不能为旅游业所利用, 就只能是一种潜在的资源, 因而也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 是指人们以经济效益为目的, 以满足需求为重点, 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而围绕旅游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建设的活动。旅游资源的丰裕仅仅意味着自然和社会所赋予的资源优势, 但不是社会财富。要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并形成社会财富, 就离不开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 离不开旅游经济地发展。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旅游资源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 才会主动自觉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因此, 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旅游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旅游与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环境, 是指作用于人类的所有外界影响因素与力量的总和, 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从环境角度来看:环境通常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是指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能量的总和, 它维持着人类的生命,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了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法律等方面, 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 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 按照人们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修和改善, 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 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纵观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旅游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促使人们无论是在旅游开发还是经济发展中, 都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 以促进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二是旅游经济发展推动环保工作的进程, 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重视对各种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维护和保存, 并创造优美、舒适、安全的城市环境, 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三是旅游经济发展能够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再用这些经济收益投入到环境保护之中,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保护对巨额资金投入的需求, 实现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为环境保护的有效开展提供经济条件。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一方面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都是人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旅游活动;另一方面虽然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环境保护, 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如:若旅游业规划不当, 会导致各种旅游设施布局不当, 景点设置不合理, 各种建筑物与环境不协调, 从而对环境的整体美造成破坏, 形成视觉污染, 甚至由于基础设施与景区、景点容量不相适应, 而导致交通、景点的拥挤, 从而令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不满意;若旅游产品开发不当, 会因旅游饭店、宾馆过多而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及污水, 造成对环境及湖泊、河流、海滨及地下水的污染, 在旅游景区过多地使用各种内燃机车辆会造成空气污染, 对地方风俗、音乐、舞蹈、节庆的过度商业化, 将减弱地方文化的真实性及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等。
满足人类发展的多样需求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人类需求一般包括物质生活的需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无污染的空气、洁净的水和食品、优美的居住环境及自然景观的追求将日益迫切。旅游是一种愉悦的旅行和游览活动, 是一种以满足人类对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态环境需求的高层次消费活动, 因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以满足人类的多样化需求为根本目标。应积极倡导那些有利于环境和文化的旅游活动;要积极为人们, 特别是为老人、妇女、儿童和后代人提供健康、安全的旅游环境和条件;要改变目前的消费模式, 减少或避免那些对环境和文化造成危害的旅游活动, 尽可能增加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旅游项目, 以充分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一) 保护资源和环境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是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因此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就成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此出发点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上, 避免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要求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胜地的特色, 避免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既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旅游产品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特色的根本所在。一旦破坏了这些资源和环境, 就破坏了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 破坏了旅游产品特有的魅力, 旅游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地发展, 甚至还给后代人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 合理地规划和开发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合理地规划和开发是旅游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手段。为了消除长期以来缺乏规划或不合理规划的旅游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危害, 各级政府、企业及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旅游规划和开发问题。要充分认识合理规划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而在旅游业发展中认真、科学地制定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尽可能使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要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 切实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使旅游资源可以永续利用, 不仅为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 而且也能为后代人留下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要认真评价和鼓励那些有利于环境和文化的旅游需求的发展, 合理地开发和提供各种旅游产品, 促进旅游供给多样化, 提高旅游供给的质量。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 对于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开发和利用的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但是, 由于旅游资源的构成十分复杂, 其中有许多为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如珍稀濒危动植物、奇山异水、历史文化古迹等。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同时会伴随着资源受到破坏乃至消亡的危险,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利益的驱动会促使各地纷纷把这些不可再生旅游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无限制地利用;加之, 开发利用的技术较差、层次较低、保护不当, 往往会导致这些资源的毁损及特色的丧失。因此, 实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 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发、利用对旅游者有足够吸引力的资源, 并不断挖掘潜力,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长久持续的利用, 为今后的深入开发留下一定的空间和调和条件。
(四) 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系统的发展观, 它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只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而可持续发展还包含社会经济结构的进化和环境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 通过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以旅游资源为基础, 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通过必要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的引导, 努力减低自然资源的衰耗速度,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证每个人都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都享有健康发展的各种环境条件, 有利于实现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旅游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 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旅游市场是旅游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将使得旅游经济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坚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使旅游市场波动的不利因素, 鼓励和维持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而有序地发展。
(六) 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有充裕的客源市场, 因而旅游者人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坚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将促使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 由单一地追求接待旅游者人数的目标转向综合发展的目标, 即在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数允许的条件下, 主要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组合, 丰富旅游活动内容;通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增加旅游活动范围, 来增强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滞留时间延长, 消费水平提高,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七) 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在中国, 绝大多数高品位、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许多资源也面临着贫困而导致的破坏。因此, 通过旅游资源开发而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开发扶贫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 以生态环境为条件, 对贫困地区进行开发扶贫的特殊形式。由于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强, 又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因而通过旅游开发扶贫, 对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和一定开发条件的贫困地区, 有计划地进行旅游开发, 不仅能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 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而且也促使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脱贫,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 有效地利用资源,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城建、环保、交通、邮电、文化、宾馆、公共传播、艺术等方面, 使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多层次的社会联系。因此,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能完全由市场过程来完成, 还必须通过政府的综合协调政策, 即依靠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进行总体协调和控制, 从而形成合理的政策保障体系, 全力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篇2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做好这一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就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同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载体是商品,商品来自自然资源的转化和再生。一方面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是利益追求的无限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会使人们树立新的理念,正确面对“有限性”与“无限性”,自觉维护生态平衡,有条件地去改造、利用和保护自然,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将过去多年坚持的资源开发主导型战略转变为建设生态主导经济区战略,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以扭转全国生态状况整体上仍在恶化的趋势,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篇3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增长
整体上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基本依赖优越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对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部门一样,是粗放式生产。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产业的产业部门,同样也面临着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从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全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能够节约社会资源。缓解日益紧张的资源矛盾,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分发挥农业生产要素的效能,稳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社会发展表明,粗放式社会生产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全球因为资源短缺所引发的矛盾日趋尖锐,缺乏可持续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国的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对现有的农业环境资源的保护。这里的保护应该是广义的,不光是一般意义上的功能性维护,而是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有效利用科技和管理多种手段,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效能,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稳步发展。具体实施功能可以从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探讨:
从广度上看,不再是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无限制地增加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或者违背环境规律,改变、限制农业生态环境的一些功能。而是考虑环境的承载力,避免以往粗放式农业生产扩张而过度消耗资源。历史上,一些地区出现过开山毁林种植水稻,也有的地方填湖造田;从后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人们终于看出,这样片面地以增加粮食产量为目的的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经营理念,最终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深度上看,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提出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和管理方法。发掘农业生态系统的潜能,提高资源的效能。从根本上抛弃“靠天收”、“望天田”的把农业看成是纯粹依赖自然的传统农业思想。
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由于一系列的转型,村民变成了市场的利益主体,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样受到市场利益机制的决定。普遍存在的趋利动机使保护的主体模糊。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主体为追逐利益甚至损坏环境也不意外。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保护有自身的一系列技术要求,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使这一工作还处在低水平上。人们不难发现,一些对农业生产形成灾害的原因,是生态资源的效能未能得到发挥。水库年久失修,在雨季不能正常蓄水,抗旱能力大大减弱;农田中间的道路比较原始,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转换成为可能。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转换实际上是主体经营理念的转换,主体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承担者,没有主体经营理念的转换所有的活动将会落空。主体经营理念可能转换的理由是: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的利益动机会使自己尽量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满足主体的利益要求,这是其经营理念转换的内在动力。第二、国家作为宏观利益主体,能够充分发挥调控的职能,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制约主体行为,这是主体经营理念转换的外在压力。第三、农村环境保护理念的转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是这是主体转化经营理念的群众基础。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增加内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的稳定发展,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变成现实。
1.增加生产资料的需求。面对我国出口逐步减少,投资需求受控,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就需要有钢铁,水泥一类的工业生产资料,这无疑会扩大市场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其拉动产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巨大。这是因为农村环保工作进展缓慢,诸多方面的建设还存在空白;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市场需求大;农村人口多,农村社区占绝对的比重。不少人认为,农村的发展主要是水、电、路的问题,这种把城市建设的经验完全带入农村的思想,没看到农村建设特殊性的观点显然欠妥。
2.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缩短,剩余的时间外出打工。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大量农民离乡也引发了不少的社会矛盾。虽然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贫困的农村更差。在明确农村环保主体的前提下,应该有效地利用周边剩余的劳动力,逐步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使农民增加收入和基础建设趋向统一。
3.在社会实践中推动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多样,科学治理自然环境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难题,实践的需要为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是在科技和经济落后的农村,更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以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回到社会实践中,是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
显然,上述诸方面存在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粮食产量的增加,稳定了经济发展;优化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农民收入的增加,既进一步增加市场的有效需求,缓解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又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缩小城多差别;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推动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反过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方面。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农业生产力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不协调;部分农民收入不高,农村贫困人口多,在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大;一般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农民任意建房,有的建筑物妨碍交通,有的建筑物不利水利设施的建设;住房建设不集中,既占用了宝贵的农田,又影响农村社区的形象。这些存在的问题,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精神文明滞后的状况。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发展最终都要体现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是包括农业生产力在内的生产力系统的协调,而不是片面地发展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发展社会协调的生产力来实现国强民富,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梦想。体现时代要求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充分体现中国社会生产力根本性的跃迁。这一伟大成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的,无疑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能够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反作用。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全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国情,结束贫穷的历史。这无疑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规划和建设农业社区,无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区散居的混乱局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极大地提高农村社区的形象,使农村社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从深层次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传统的视角是重视外在的,这对于制度建设是积极的。但是,合理的制度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要求。特别是在制度基本明确后,社会发展的主要来自于人的贡献,否则,无论多么美好的制度将受到人的惰性的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环境,要比社会援助满足生活需要更有价值。人们从注重制度的东西转向关注客观事物内在的联系,这无疑是传统思维方式的革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必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篇4
关键词:生态观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传媒,传播
在“经济区”前冠以“生态”之名这在全国尚不多见。足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位之不寻常。然后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受各种观念、行为的浸染影响,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至今仍较淡薄、模糊。因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大力传播生态文明观念势在必行。本文拟就生态反思与生态文明观的缘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本质,生态观念传播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作一探析。
一、生态文明观源于欧美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观念的影响,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并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人的主体地位被各种贪欲挟持和放大,自然界被当成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欧美工业革命后,虽然积累了大量资产,丰富了物质生活,但这不啻为自然与环境的劫难。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
尤其20世纪,从实证科学发展而来的技术力量和手段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试图创造和解决一切问题。凭借技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劫掠,使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物种灭绝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这种被称为“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的技术思维受到了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深刻的反思和批判。[2]相继,一些欧美国家有识之士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不断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1962年,美国学者莱切尔·卡逊以“万物复苏繁茂生长的春天走向寂静”的深刻寓意,通过大量环境污染案例的分析,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并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3]
罗马俱乐部借助系统力学模型理论研究“全球均衡状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说。[4]它警示世人要关注地球的承载能力。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和特德·霍华德依据著名的熵定律所生发的新物质“世界观”,考量了社会生活各方面,尤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及能源政策提出了发人深思的批评。作者还认为科技“提高了我们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因为要维持我们的文化模式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所需要的自然界的能量是大大增加了”。[5]英国大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积弊忧心如焚。他远见卓识以富有生态哲学意味的“文明生物圈”的理论哲思,给面临何去何从的人类以深刻的训示:“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6]
自然资源消耗的模式和速率是与经济、社会乃至军事增长的方式密切相关。无限度地开发和不可持续性的增长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浩劫并酿成环境和社会灾难。“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频发的自然灾害和触目惊心的各类环境事件,巴西前环境部长对此曾疾呼:“现代工业社会是一种疯狂的宗教。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好像我们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如果我们不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一番彻底的改革,地球将像金星一般变成焦炭而死亡。”[7]这绝非危言耸听,人类期待着“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一番彻底的改革。”
于是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次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会议诞生的《人类环境宣言》第6条呼吁世人:“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协调地实现。”随后1983年,诞生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长篇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上世纪90年代后,又催生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由此,生态观念是人类对自然与社会深刻反思而生发的精神成果,因其体现了人类文明意识的觉醒,所以往往又被称之为“生态文明观念”。
曲格平先生曾将其内涵界定为:广义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基本准则,建立新型的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制度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上“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8]由此,笔者认为生态文明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等、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与生态蒙昧相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生态观念的升华。
二、生态观念天然地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及形态中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进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使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延续至今。这得益于中国古代圣哲先贤对天、地、人高妙的智慧了悟。从《易经》到先秦诸子百家,“天人”之辨深深地根植于传统观念及形态中。
道家老子力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秉持“无以人灭天”,“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乘物游心”的超然之态。儒家孔子赞言:“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尊崇天地万物“生”的意义,并陶然于“山水”之“乐”;孟子崇尚“上下与天地同流”,倡导“仁民而爱物”。儒典《中庸》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精辟概括生态系统观。禅宗不仅奉行有情众生平等,而且尊崇山水草木的佛性。所以中国古代各派思想并不把自然界作为人之外孤立的客体来审视,而是与人浑然融于一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建筑,乃至天文、历法、中医药、武术、养生气功等文化形态,无不包蕴着“天人合一”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由“天人合一”化生人与天、人与人和谐相生的农耕文化模式,以及以义取利、以德御财的生存智慧。这一智慧透射出东方朴素的生态观念。相反“天”、“人”分割,则生出人对自然“征服”欲,这有可能会延伸到人与人的争斗乃至国与国的战争。可见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念,又体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观念,是生态智慧和生存智慧的完美统一。
钱穆先生晚年曾认定“天人合一”观“把热爱土地和保护自然融入传统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他认为“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9]这就是第一部分所陈的各种反自然的文化败象。
在生态危机的当下,国人应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观念,并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观念。
三、生态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鉴于各国生态建设理念与经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国策。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理念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代会政治报告,这进一步深化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中央对生态和谐的高度重视。
江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10](以下简称《规划》)指出“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划》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加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尤其是“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威胁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血吸虫孳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上述矛盾问题既凸显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反映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因此《规划》强调要从保护生态入手延伸到环鄱阳湖地区的各项综合性建设;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江西“绿色”崛起和跨越式发展。从“清水”、“绿色”、“生态良好”、“文明发展”这些关键词中,不难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脱离或是偏离“生态”建设这一根本的建设都会成为“无本之木”。
四、生态观念传播关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由于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重压至今还未消解,加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我国原本较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损伤,在国土、水、生命健康和生物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江西省生态状况也不例外。据规划区建设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一是全省水土流失严重,面积3.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1%,占山地面积的35%,土壤侵蚀总量达1.65亿吨;二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物多样性锐减,如湖泊萎缩、河床抬高、调蓄洪能力减弱、天然林退化、生物物种消失等;三是全省因矿山弃土泥沙造成危害的农田面积达260.3平方公里,损失库容864万立方米;四是农村水源污染日益加剧,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导致农副产品的安全质量下降。”[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集纳了江西省将近一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将近三分之二的财富。如果不跳出现有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状况如不加以整治改造势必会影响和制约江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举措既顺应了省情与国情,又顺乎了民意。
但要将蓝图化为现实,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美国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12]通过第二部分的论述已经明了生态观念原本就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形态之中,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我们应当挖掘民族原有的生态文化记忆与积淀,并加以传扬使之升华。
“知行合一”;知而行,行更知。要使广大干部群众由浅入深认同生态文明观念,并化为自觉行动,笔者认为这是文化观念传播要解决的问题,某种意义上关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兴废成败。因而《规划》提出要“以培育生态文化为先导……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要“引导绿色消费……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良性发展的关键。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受片面政绩观的驱使,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导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激化。虽然《规划》富有创见地提出要“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但是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除加强学习教育外,重要的是要改进政治监督制度并创新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列宁有句经典名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对于广大群众,笔者认为要按《规划》的要求“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培育生态文化”,要“大力普及生态理念和生态意识”,“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自醒意识,倡导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和传播媒介是有效的途径。
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中长期的生态教育规划。这其中包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今年3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的宣传;要尝试以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多种形式,引导公众广泛参与生态保护与治理,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生态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其次,要把生态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从小学至大学都要开设相应的生态课程;不仅如此,还要对工矿企业人员进行生态观念和生态素质的教育,使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人们的学习、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并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最后,还要重视民间力量对生态宣传教育的作用,必要时适当给予支持,以确保生态教育与实践长盛不衰。
伴随人类社会实践诞生、发展并壮大起来的传播媒介,在当今高科技的助推下,愈发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多种社会功能。它往往会起到凝聚人心、集中民意、树立正气、鼓舞士气、引导舆论、营造氛围等传播功效。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江西传媒有义不容辞的传播职责。至于江西传媒如何发挥职能,笔者将另行撰文,此不赘述。
总之,观念是行动的前奏。生态文明观已成为国际间的共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对原本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形态中的生态观念,应当加以传承并升华,使之成为生态观念的自觉。生态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之根本,脱离或是偏离这一根本的建设都会成为“无本之木”。切实做好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关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局,其意义不容低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欧同力,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美]莱切尔·卡逊著.吕瑞兰译.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4][美]丹尼尔·米都斯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美]里夫金,霍华德著.吕明等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美]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之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曲格平.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J].人民论坛,2010,(1).
[9]钱穆.中国文化对未来人类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2,(4).
[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N].江西日报,2010-02-22.
[11]黄勇,刘加夫.江西省情透析与发展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篇5
1.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旅游地环境
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使农民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意识,更注重村容村貌,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将促进旅游地大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将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生态规律及当地的文化习俗,重视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因而能增加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自豪感,使当地居民认识文化景观和文化传统的价值,让民间手工艺、音乐、戏剧、舞蹈、饮食等各种文化都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保护并发扬光大。同时,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更深刻的意义。
3.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进一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房屋建设的布局更加合理,排污、治污更加规范、严格,更加注重高科技投入,注重生物害虫的防治等,从而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客观上为当地农民营造了良好的居住、休憩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并且,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旅游产品结构,使传统农业增添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进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4.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专业礼仪教育的意义 篇6
关键词:教育;礼仪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59-01
礼仪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为了保持社会正常秩序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礼仪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李L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封建社会,礼贯穿于上至社会法典,下至家庭生活的社会各个领域。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如今,礼仪的内涵和外延都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是纯粹的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了,那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礼仪已不复存在。不过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礼仪仍然渗透在社会的各个环节、各个角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体现出他的行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礼仪。讲得轻一点,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特别是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如果不注意文明礼仪,会被人家耻笑。讲得重一点,不同民族之间,如果不互相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或礼仪),有可能会挑起民族仇恨和争斗。
社会在进步,然而一些人的礼仪观念却在逐步淡化。去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期间,不少游客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让全体中国人为此而蒙羞,以致新加坡等境外旅游国在许多游览胜地均用醒目的中文写上“请勿随地吐痰”等等标语。黄金周结束后,举国上下大谈礼仪教育,其实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礼仪教育应该从孩童、从学生抓起。
一、礼仪教育是旅游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入学!”旅游业礼仪教育既要从旅游从业人员的外部人手,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尤其是服务意识的培养,又要结合实践,强调旅游从业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尤其是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最基层的旅游服务工作,为游客提供的是面对面的直接服务。如果他们在进入旅游行业之前没有接受一定的基础礼仪教育,则可能在待人接物时出现礼仪不规范现象,那么必然会引起游客的投诉,旅游职业道德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从日常生活中的站、立、行、走等各个细节的培养到学会尊重他人都是必要的。礼仪是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石,礼仪教育更是旅游职业道德建设的起点和催化剂。
二、礼仪教育是改善我国旅游业现状的重要举措
旅游业是我国年轻的、新兴的一个具有服务性质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从业人员的礼仪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和旅游业的的前景。我们也知道,旅游业的竞争已经从硬环境层面转变到软环境层面。同样是“五星级”的饭店,设备、设施等外部环境都很相似,但客源状况却大相径庭,究其根本原因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客我关系的处理、礼节礼貌等方面的礼仪修养有所不同,这种旅游业的“无声招牌”,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差别,它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目前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旅游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强礼仪教育仍是改善我国旅游业状况,促进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礼仪教育是培养个人风度与气质的重要手段
孔夫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风度是一个人精神、气质、举止、行为以及姿态的外在表现,是以内在素质为基础的长期生活习惯、性格、品质、文化、道德和修养的流露,它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衣帽服饰、作风态度等形式表露;而气质则是人们所讲的某个人所具有的魅力,一个人的气质美,才是美的全部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对旅游业的学生强化礼仪教育,达到风度和气质的完美结合,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由此可见,礼仪教育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关系到其工作成败的关键。那么作为从事旅游教育工作的教育者来说,怎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旅游人才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古今中外许多历史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教育者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要摆脱那种枯燥无味的说教,运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
其次,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入境游和出境游的比例也在不断加大。旅游从业人员会碰到各种类型的游客,有些甚至会蛮横无礼。所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树立自尊心,懂得自我尊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篇7
所谓旅游购物, 简单地说就是旅游中间发生的与购物相关的一切活动, 是旅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石美玉 (2004) 认为旅游购物是发生在旅游过程中的购物行为, 既包含了购物本身同时也包含了因为购物活动而产生的其他活动, 如在商场品尝当地特色食物, 参观土特产加工等。这种活动不仅使游客们更感兴趣, 同时也让游客对当地风俗习惯等有更深的了解。由此可见, 旅游购物是一个复杂的活动, 它不仅仅包含购买行为本身, 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是加深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了解的一个重要渠道, 是旅游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1.1 旅游购物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旅游购物首先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六大主要构成部分之一的购物, 不仅能丰富游客们的旅游活动, 同时也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一项重要因素。购物可能不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因素, 然而良好的购物经历却往往是让游客满意的关键。很多游客认为把购物活动当做他们旅行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甚至是最为重要的部分。研究发现, 对于韩国游客而言, 购物是旅游中最重要的部分, 仅次于拍照。美国旅游产业联合会的研究也发现购物是游客在美国的首要活动, 尤其是那些外国游客, 89%的人在美国旅游时都会购物。从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可以看出, 对于很多旅游目的地而言, 购物可能并不是它们的主要优势, 但不可否认的是购物对于大多数国家或者地区而言是增加它们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活动。它使得旅游目的地更富竞争优势。
旅游购物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 现代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以及支付手段的不断完善, 使得到远离经常居住地的地区购物成为可能,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出门购物。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购物的需求, 很多旅游服务商开始推出各类购物旅游线路, 随意在网络上搜寻, 你就可以轻易地发现各种购物旅游的线路, 如香港购物游, 巴黎购物游, 这些线路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 同时还提供各类购物折扣的便利。许多旅游目的地成为著名的购物目的地, 如中国香港、新加坡、米兰、巴黎等。研究表明, 绝大部分游客到香港旅游的最主要的目的, 甚至是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购物。据统计, 香港游客的购物消费已占到香港GDP的10%以上, 其中仅台湾游客每年在香港的购物支出就超过了85亿港币。
购物已不仅仅是旅游中的一个附加活动, 到外面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消费行为, 购物成为成千上万人出门旅游的首要因素。McCormick在2001年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 51%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上一年度至少有一到多次是为了购物而外出旅游。
1.2 购物是旅游发展政策的重要支撑
由于旅游购物在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发展旅游购物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政策以及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新加坡政府明确将旅游购物作为其旅游发展战略的重心, 提出将新加坡打造成为亚洲旅游购物中心的战略目标, 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
随着游客购物需求的迅速增加, 许多旅游目的地都开始联合各大购物中心开展大型购物促销活动, 并通过与零售、航空、酒店、旅游业等的联合, 将旅游购物作为官方政策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香港长期以来一直将购物作为其重要的旅游发展战略, 依托于此使香港成为重要的旅游购物天堂, 为香港旅游发展贡献巨大力量。鉴于香港的成功经验, 亚洲其他城市或国家, 如泰国, 新加坡, 迪拜等也相继将旅游购物作为旅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 以期通过大力发展旅游购物而提高旅游收入, 优化旅游结构。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泰国政府通过营建良好的购物环境, 举办各种节庆活动, 如购物街等, 同时通过扶持具有泰国特色地方产品和引进廉价的流行品牌, 泰国成功地成为了亚洲颇具魅力的旅游购物目的地之一, 为泰国每年创收一千二百亿到一千五百亿泰铢 (占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 。
2 发展旅游购物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重要意义
所谓经济欠发达地区, 顾名思义, 是指那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生产力低下的地区, 在我国特指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具有经济发展落后, 基础建设薄弱, 生产力低下, 农村人口、贫困人口比例较高, 传统技艺和手工业较为发达, 自然资源较为丰厚等特征。发展旅游业是这些地区脱贫致富, 保证经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起步晚基础差, 虽然近几年得到很大发展, 然而仍然处于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 也就是说, 其旅游收入大多来源于基础要素:住、吃、行、游。而娱, 购, 特别是购方面的比例较低。改善旅游结构, 增加旅游收入, 确保旅游业可持续性增长是这些地区当前旅游产业的首要任务, 发展旅游购物对于它们而言至为关键。
2.1 旅游购物是强化地区竞争优势, 改善旅游结构的重要工具
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开发新产品来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从而扩大市场规模, 这是外延式增长;二是对弹性市场的进一步挖掘, 通过对购、吃、喝、娱的整合,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从而刺激旅游者的购物、娱乐和餐饮的消费需求, 进而达到提高旅游收入的目的。在旅游构成六项基本因素中, 游客对于住、行、游的价格比较敏感, 因此从这些部门带来的人均旅游收入是几乎固定, 甚至可能是日益减少的。而相反, 旅游购物和娱乐是游客们自行花费, 弹性大, 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因此, 在很多旅游发达地区, 购物往往是旅游收入中的重头戏。
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 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也使得这些商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以贵州为例, 长期的封闭发展, 虽然使得其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其他地区,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 也很好地保留了其优越的自然风光、人文环境以及根基于此的众多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特色产品, 这些商品对于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发展旅游购物, 不仅可以增加当地旅游收入, 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同时还有利于保护这些稀有资源, 改善旅游结构, 强化地区竞争优势。
2.2 旅游购物是保护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和工艺的重要途径
发展旅游购物对于保护旅游目的地本土文化意义重大, 尤其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国家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国家, 经济水平的低下注定了政府很难投入过多资金去保护自身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同时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 又加重了本土文化的流逝。而发展旅游购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游客到一个地方旅游, 往往希望购买到具有当代文化特色的商品, 而富有本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工艺品正是游客们喜欢的产品。像泰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泰国的传统文化在10年前濒临失传,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国家, 特别是那些贫困地区拥有很多独特的手工制品, 是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外来文化的侵袭以及经济、市场、历史等原因, 这些工艺的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甚至有的早已失传。而旅游购物的发展有助于保护这些传统工艺, 使当地的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以贵州为例,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独特, 至今大部分地区仍保留较为完好, 很多地方依旧保留着传统的手工纺织、刺绣、蜡染、木雕等工艺, 是中国重要的旅游产品来源地之一, 在全国各地的旅游商店都可以发现这些商品的影子。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 其实在20年前, 贵州很多传统的刺绣工艺都已经失传。而由于旅游市场的发展, 当地的民众发现这些被他们不看好的东西居然能够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尤其是那些失传的技法特别受欢迎, 于是自发组织研究, 终于使这种技法重见天日。
对于传统工艺品市场化研究不仅有利于增加当地收入, 同时能够保护当地文化, 促进当地人的本土情节。因此, 很多国家都对此十分重视。泰国、日本、韩国等每年都会在此投入专门研究, 以使这些传统的工艺品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成为重要的时尚流行产品。比如人们到泰国都会购买泰丝, 这种产品曾经濒临灭绝。而经过开发, 使其具备新潮元素, 可以大量用于家庭装饰和服饰, 现在已经成为泰国重要的旅游商品之一, 同时每年还大量出口国外, 很受市场欢迎。泰国皇后还成立了一个基金会, 用于帮助泰国传统手工制品的发展。这些手工制品在其名下的专门商场销售, 很受游客的欢迎, 是游客必到的旅游点。因此, 对传统工艺的拯救与再开发也能够促进旅游的发展。传统工艺品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纪念品和装饰品, 同时作为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它还能反映当地的社会文化, 是了解该地区的一个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张广瑞, 等译,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篇8
一、生态经济市的内涵及其意义
生态经济市概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视角下提出来的,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要求的崭新城市发展模式, 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经济市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生产结构和产品质量, 改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和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市将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次新的机遇, 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增色加彩。
二、厦门市建设生态经济市的优势与必要性
(一) 厦门市所处地理环境的生态优势
厦门市是一个森林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生态城市绿地系统, 它风景秀丽, 四季如春, 是中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国际游船观光岸。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文明卫生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决策部署, 实施城区生态园林、生态风景林、绿色通道、沿海防护林绿色海岸等生态工程。厦门市还决定建立并完善公园绿地网络, 使其基本覆盖中心城区, 形成完整的森林公园体系等。
(二) 厦门市所处地理环境的经济优势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 与台湾隔海相望, 使其在经济合作领域等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 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1980年, 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之后又批准厦门市实行计划单列, 并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地方立法权。随后, 中央政府又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
2009年, 厦门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433亿美元, 占全省比重高达54.4%, 明显好于全国、全省水平。从2009年11月开始, 厦门市外贸进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 特别是新年元月,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9.4%。厦门市的地理优势及其本身的经济发展特点, 使厦门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三) 生态经济市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发展经济的载体, 生态系统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索取生态系统及其产物来建设城市和发展城市经济, 而这一切活动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建立人类美好家园。但是, 长时间以来人们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城市生态, 使得城市问题已严重凸显出来, 给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符合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规律, 人们必须认识到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关系, 通过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及合理的生产模式所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来保护生态, 增强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 维持生态经济平衡, 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四) 生态经济平衡与城市的发展互相促进
生态经济平衡是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的优化结合体, 二者辩证统一。生态系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的需要, 而经济发展又可以凭借其经济实力改善生态环境系统, 二者只有共同存在, 才能互为起到不断促进的作用。而城市的发展主要来源于经济的发展水平, 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坚实保障, 所以生态经济平衡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而城市发展后又可以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 并更加有能力改善生态系统, 即促进生态经济的平衡。
三、厦门市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对策措施
(一) 努力提高市民的生态经济意识
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是在与一定的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中进行的, 城市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因此, 各级政府部门应领导督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化景观设施建设, 开展生态文明工厂、生态文明学校、生态文明社区建设活动, 让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积极培养城市市民的生态道德, 树立保护生态的强烈自我约束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二) 明确现代城市定位并布局全面战略方针
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复合系统工程必须明确现代城市的定位, 它既要体现生态经济的基本原则, 又要使经济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 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及经济发展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容量和限度也会不同, 所以, 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定位发展目标, 并布局相应的战略方针。城市规划要始终考虑生态经济平衡的重要性, 从规划对象的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城市的特色, 精心全面的布局, 在城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塑造出现代城市形象, 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市的目标。
(三) 积极努力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为了满足生态经济市建设的需要,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成必然结果。只有科学合理、及时有效地进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才能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市的目标。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必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实行“高新技术融合战略”, 并且在产业布局上应将集中与分散结合, 由资源型城市转向区域中心城市或综合性城市, 发挥资源优质、环境优良的比较优势, 科学运作生态资本, 发展生态经济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将尖端技术产业群、学校、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等有机结合, 形成“生态经济市”的模式。
(四) 健全城市生态经济管理体制
城市的发展在消耗一定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同时, 又向城市生态环境排放各种生产性和生活性废弃物, 造成城市污染严重, 使城市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 城市管理者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 必须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管理。这种管理既有宏观上的又有微观上的, 尤其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噪音处理。这些都需要通过管理的调控作用, 来把握城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员流动和价值流的变化规律和动态平衡。同时, 各级政府要加大培养生态经济管理人才的力度, 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 从而使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 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 建立并完善城市生态经济的法制体系
生态经济城市的构建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 既要靠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发展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又要靠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经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其结构繁杂, 每时每刻都处于运作状态, 仅凭少数人的意志是无法管理的, 必须健全城市生态经济的法制体系, 作为管理的保障。目前, 既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 又要根据每个城市自己的生态经济特点, 制定有利于本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和具体实施细则, 以便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必须加强城市居民的普法教育,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强化法制观念, 提高市民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为建设生态经济市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态经济市的城市建设模式, 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也是切实可行的。在现代条件下,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没有发达的经济做基础, 单纯地追求城市的美观, 而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需要, 就将失去其本身的意义。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既要追求生态美, 又要追求经济繁荣, 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虽然厦门市在建设生态经济市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也要始终坚持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快而好的发展战略方针, 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市的建设。
摘要:城市生态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中的核心问题, 生态经济市的建设也就成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据此, 结合厦门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实况, 对建设厦门生态经济市的原因和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并对这一城市发展定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厦门,生态经济市,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
参考文献
[1]邹骥, 杨宝路.生态经济市建设规划的分析框架——以贵阳市为例[J].环境保护, 2007, (9) B:15.
[2]张英, 张华坚, 等.绿色厦门:尽显生态型城市的无穷魅力——厦门市大力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生态型景观型城市纪实[J].中国林业, 2009, (8) :4-9.
[3]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 2005, 27 (6) :82-85.
[4]朱铁臻“.生态经济市”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J].经济工作导刊, 2000, (21) :14-16.
[5]梁俊卿, 杨淑华.创建生态经济城市推进吉林省生态省建设[J].中国环境管理, 2002, (5) :14-16.
[6]董志勇, 罗卫军.城镇化与生态经济市建设研究进展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2) :95-98.
[7]翟英, 朱恒学.人口与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 2005, (4) :43-46.
[8]陈双奇吗.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实现持续协调发展[J].安徽科技, 2004, (7) :20-21.
[9]范红辉, 李铭, 等.构建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城市[J].生态经济, 2005, (5) :29-31.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篇9
一、国外研究西域文化历史的情况概述
国外学者研究西域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日、英、德、法、俄等国家。如, 日本羽田亨的《西域文明史概论》和《西域文化史》, 阐明了古代西域各国的人种、东西交通的意义、与汉民族间的关系现状, 以及各国间宗教和美术, 整个回鹘时代的文明。羽溪了谛的《西域的佛教》, 论及了佛教在中亚及土耳其斯坦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德国沃尔特施密特 (Waldschmidt, A.) 的《贵霜, 库车·吐鲁番———中亚中世纪早期艺术导言》 (莱比锡, 1925年) 对西域各国的艺术问题做了概述性论述。针对西域“丝绸之路”进行考证的还有日本佐口透《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 (上、下) 》, 就特定时期内的新疆历史情况进行了研究。田宅米吉的《古代亚欧大路交通考》 (《地理与历史》1900年) 、榎一雄的《丝绸之路的历史》 (研文社, 东京, 1979年) 和长泽和俊的《丝绸之路史研究》 (图书刊行会, 东京, 1979年) 等著作, 则涉及古西域的历史和地理交通情况。德国赫尔曼 (Albert Herrmann) 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 (柏林, 1910) 探索了《汉书》中所记载的西域各国的名称及其里数的特点。著名的英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 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1862年11月26日-1943年10月26日) , 于1900年至1931年间进行了四次中亚考察, 考察的重点地区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 其《西域游历》系列著作中的《重返和田绿洲》、《从罗布沙漠到敦煌》、《穿越塔克拉玛干》, 考古范围包括今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和河西走廊一带。在这些地区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等遗址, 米兰佛寺遗址和吐蕃城堡遗址, 楼兰古城及其附近遗址, 焉耆明屋及其附近的石窟寺和遗址。全书以考古学为核心, 基本上涵盖了前述诸多学术领域, 内容十分丰富, 在考古调查和挖掘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这部著作中提及了发现的佛经残本, 为后人研究西域文学提供了材料。斯坦因的《西域考古图录》涉及新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艺术。此外还有美国著名汉学家、蒙古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imore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其中有关于新疆的内容, 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揭示了中国内地与边疆地区各自不同的互动依存关系, 讨论了中国内陆边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 展现了新疆地区独特的历史价值, 指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整合特征。法国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是世界史学界公认的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史著, 对古代西域草原上的民族作了描述。新疆人民出版社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 把中西方探险家、考古学家对西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编定系列, 出版了《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共14册, 其中有11册是西方探险家、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 如斯文·赫定的《罗布泊探秘》, 详尽地记录了塔里木地区水文、地质、人口的状况, 以及扑朔迷离的罗布人, 神秘莫测的楼兰古国。瑞典贡纳尔·雅林的《重返喀什噶尔》, 则以一个东方学家的眼光, 通过对喀什噶尔的回忆思考, 对喀什噶尔历史性的变革做了准确、客观、入木三分的描写。这些文献分别从各自的着眼点对西域的地理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发展进行了考察和介绍。20世纪初, 在新疆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 德国新疆吐鲁番考察队的勒柯克 (A.von Le Coq) 发现大批写在棕榈叶上的梵文佛教写经。随后, 德国著名的梵文学家吕德斯教授 (Heinrich Lüders) 对这批写经进行了研究, 并于1911年校刊出版了《佛教戏剧残本》。
据笔者收集的不完全资料, 国外研究涉及西域的著作非常多, 研究内容较为丰富, 范围较广, 并有其精深度。但是, 国外的研究多在史学考古的层面上, 重在民族、历史、人文的考察研究, 对西域文学的研究和考察还比较薄弱, 并且多是在考古探险的专著里有所涉及, 关于西域文学的有影响力的研究专著还未见到, 对新疆各民族历史和文化价值及其旅游资源的挖掘也较欠缺, 能够从西域文学层面上关注文学与经济、与旅游的关系, 目前还没有见到。
二、国内研究西域文学的情况述评
国内最早涉及西域的文学作品, 是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和班固的《汉书·西域传》, 汉代以公主身份嫁乌孙昆莫 (王) 的刘细君的《乌孙公主歌》 (又作《悲愁诗》) 描写了西域的居室与饮食, 可算是西域汉文诗歌最早的杰作。汉代至魏晋时期, 有传播佛教的僧人, 经过西域留下一些释教的诗文, 如西汉高僧安世高等。东晋时期康国高僧康僧渊, 写下了描写胡人容貌的诗歌《答琅琊王茂弘以鼻高眼深相戏》。唐代, 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和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精神, 激励了许多文人先后进入西域, 其中有骆宾王, 因为西域的经历而写《从军行》, 岑参的边塞诗最丰硕,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描绘了西域奇丽多姿的生活, 《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首秋轮台》、《玉门关盖将军歌》等, 则描写了边塞的奇俗异景, 别有一番景象。高适《燕歌行》, 描写沙漠的荒凉环境, 雄厚豪健、悲壮浑朴、豪迈动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王维的《出塞作》、《陇西行》、《从军行》、《凉州郊外游望》等, 形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边塞诗派, 他们的诗作传颂千古, 其诗句中的西域, 西域广袤奇异的自然景观和神秘多样的文化习俗, 令人称奇。至北宋时期, 维吾尔族伟大思想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于公元1069年写出了长达85章共计13290行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 是当时用回鹘文写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1072至1074年维吾尔学者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编写出了用阿拉伯文解释突厥语词的大型著作《突厥语辞典》, 内容极其广泛、明确, 收录了大量的猎歌、战歌、挽歌、春歌、夏歌、情歌等三百多段, 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元代, 耶律楚材的《阴山》, 描写了西域天山的形象, 回回人马祖常, 其诗文中也有对西域的描写, 最著名的是西域少数民族诗人贯云石、萨都剌等, 其作品极富西域民族与地域特色, 被古今的学者津津乐道、高度评价, 还有西域散曲家马昂夫, 其作品颇为人称赞。这些诗人及其作品堪称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文学的经典, 并且在以汉族作家为主导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占重要地位, 享有极高声誉。
到了清代, 因为旅游、流放、戍边等各种原因, 更多的文人涉足西域并留下诗文, 如洪亮吉的《天山歌》、和瑛的《题巴里坤南山唐碑》、裴景福的《三月十四日夜至长流水》等, 赞美了新疆的奇异风光;林则徐的《回疆竹枝词》二十四首, 则涉及了新疆的景观、宗教习俗等;纪晓岚贬官新疆期间也有《乌鲁木齐杂诗》一百六十首, 其中大量关于新疆风土习俗的诗歌, 反映了新疆的各个方面;游历新疆二万里的萧雄长期接触并深入考察新疆的风土人情, 写下了《西疆杂述诗》, 其中有许多关于新疆地理风俗人事的诗歌, 如《歌舞》、《丧葬》等;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不仅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著名的左公柳, 而且留下了屯田守边的爱国诗《燕台杂感八首》之三;其他如李銮宣, 流放新疆时写有《浮云》等百余首有关新疆风土人情的诗歌, 王岂孙的《西陬牧唱词》六十首, 对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民俗描写非常精彩。这一时期还有许多描写新疆各地风景民情和戍边生活的西域诗歌留存于世, 就不一一罗列。在现代的一些作品集中也收录有关西域新疆的文学作品, 如旅游作品选方面, 张璟《中国旅游文选》中的《穆天子见西王母》, 茅盾的《新疆风土杂忆》等, 均用文学的笔法再现了西域的风土文化。
二十世纪, 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对古代西域文人及文学创作的研究, 我国史学泰斗陈垣先生前期的代表性著作《元西域人华化考》, 从文学、儒学、佛老、美术、礼俗等各个方面考察了元代进入中原的西域人 (色目人) 逐渐为中原文化所同化的情况, 其卷四文学篇专门讲到了西域之中国诗人、文家、曲家等, 对这一地域孕育出的杰出文人及其创作做了分析。在多个版本的中国文学史中, 都论及西域的文人并涉及西域的文学作品, 西域文学研究的专著也陆续出现。新时期以来, 马大正等《西域考察与研究》, 余太山主编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西域通史》将西域历史的大致轮廓做了勾勒, 其中也都论及了西域的文人。何芳川、万明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在研究考察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时发现, 作为中西交流的陆路唯一通道, 丝绸之路所处的西域, 必然成为东西方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西域在中国两千年的文明史当中, 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与西域有关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游牧民族、文人官宦, 他们的事迹作为创作素材延续千年, 对历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 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猜想。
现代的国内学者研究西域文学的专著和论文则更为纷繁。范友悦的《论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 对西域文学的特点做了总结, 对政治讽喻性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的价值和意义非常重视。郎樱的《福乐智慧与东西方文化》、段宝林编的《笑之研究———阿凡提笑话评论集》、李国香的《维吾尔文学史》等, 主要表现在对西域的维吾尔族文学研究非常具体深入。黎蔷的《西域文学艺术的戏剧化》, 对新疆的文学艺术的形成和特征做了论述和分析。研究有关西域边塞诗人与创作的论文也非常丰富, 这些论文和专著, 以及一些山水旅游文学的研究专著, 都从不同的层面, 分析探讨了古代西域的作家和作品, 对西域文学孕育的土壤和生存发展的空间进行了研究。因为篇目实在太多, 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新疆研究西域文学的现状
对古代西域的文化名人和文学资源最为关注, 投入最大热情、进行执著研究的当属新疆的学术研究机构, 以及身处新疆或者曾长期生活工作于新疆的一些学者和文化工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 新疆人民出版社倾力出版了历代西域文学家作品研究丛书, 包含诗抄、选注、评传、游记类十本书, 囊括了古代西域著名文人及作品。钟兴麒、王有德选注的《历代西域散文选注》, 旨在介绍自汉代至明清反映西域风土人情和开发建置的优秀散文, 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西域的过去。新疆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编的《福乐智慧研究译文选》和《福乐智慧研究论文选》、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曼主编的《维吾尔文学史》、王堡与雷茂奎主编的《新疆民族民间文学研究》、郝延霖主编的《西域文学论集》、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编的《玛纳斯研究》等, 一系列书籍相继出版, 推动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 成果日趋深入和全面。周珊与朱玉麒主编的《西域文学与文化论丛》, 第1辑收录近30篇关于西域文学的论文, 其中有18篇涉及了西域文学具体的作家、诗人、作品和文学艺术的样式, 尤其对生活在西域的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的文学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张玉声的《试谈西域文学特点》和《谈西域文学的两翼》两篇论文, 对西域文学的发展特征及分类做了很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分析和论述。胥惠民的《各族人民团结建设和保卫边疆的赞歌———漫论西域诗的爱国主义》和《古代西域文学论纲》, 认为“西域文学由三部分构成, 即各族人民用自己母语创作的作品, 或者他们到中原以后用汉语创作的作品, 以及内地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到西域后创作的描绘边疆各族人民生活以及山川风貌的作品”。新疆龟兹研究所副研究员彭杰的《<历代西域诗钞>中的龟兹史迹》分析了西域诗歌对龟兹的描述。陈冬季、蔡宇知的《西域文化论稿》, 详细阐述了西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包括西域民族原始文化———岩画、西域民族精神的原始形态———萨满教、西域民族精神的艺术形态———古代文学及西域民族人生历程的宗教化———人生礼仪等。沈子华的《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 对新疆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做了分析和论述。薛天纬、朱玉麒主编的《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文学遗产西部论坛论文选萃》, 收录了近30篇学术论文, 围绕着地域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集中讨论, 研究者们不仅把地域理解为文学创作、作家活动的客观背景, 而且看做渗入文学内质中的能动因子。其中有不少篇目涉及西域文学中的神话传说、诗歌的发展及西域文人和艺术等内容。近年来, 疆内的一些高校还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2006年新疆师范大学成立“西域文史研究中心”, 并创办学术论集《西域文史》,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每年一辑, 是新疆本土与世界学术潮流相呼应的集刊, 显示了新疆师范大学西域研究学科已经跻身于该领域世界学术之林, 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成就。朱玉麒教授的《徐松及其西域著作研究述评》, 对截止到2004年以前有关徐松的生平、学术及西域著作和其他著述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与评价, 《中古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认为吐鲁番文书从外形到内在的“双重碎片”模式, 以其丰富性、多样性, 构建了中古时期吐鲁番汉文文学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与现场。这些成果令人振奋, 也鼓舞更多的学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文学作品的研究方面, 中央文史研究馆吴蔼宸先生选辑的《历代西域诗钞》, 共搜集了汉魏唐宋元明清各代内地部分诗人文士吟述我国西部边疆地区人情风物的诗歌一千余首, 材料颇为丰富。当代学者星汉所著《清代西域诗研究》, 对西域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更细致和深入, 该书对西域历史、民族、文学文化的传承研究和作品研究可谓丰富, 从中可见古代西域诗的大体面貌。还有胥惠民教授选编的《现代西域诗抄》, 将西域文学作品的研究延续到了现代。2000年孙钢主编的《当代西域诗词选》 (庚辰版) , 2012年邓世光主编的《当代西域诗词选》 (戊子版) 等, 则集中收录了当代文人描写、讴歌西域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的诗词。
2012年8月31日, 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新疆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唐代西域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台湾地区、香港, 以及韩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的140余位唐代文学研究专家及学者出席了此次学术会议。与会者就唐代西域与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交流, 并实地考察了吐鲁番、吉木萨尔、库车等地的唐代文明遗存。这些活动表明西域文学研究成为世界范围内史学界和文学界共同关注的对象, 西域学 (或曰丝绸之路学) 已经成为国际“显学”, “西域热”高涨。
西域文学的研究成果是丰硕和颇有建树的, 但是我们看到, 新疆针对西域文学的旅游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还是比较薄弱的, 与内地的此类研究相比是滞后的。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西域文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受到重视。金璐在《新疆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选择》和《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两篇论文中, 以新疆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为基础, 研究了当前新疆文化旅游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认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应将新疆丰富的各民族文化融入到秀美的自然景观中, 构建新疆独有的人文景观, 充分挖掘新疆旅游产业中的现代文化内涵。还有一些关于西域文学与新疆旅游的研究的学术论文, 如阚耀平、焦黎、蒙莉的《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及开发思路》, 提出了对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开发很有价值的建议。郑亮、王开元的《唐、清边塞诗对西域旅游文化贡献之比较》, 认为唐代文人“开创了游边旅塞的航道”, 他们的“边塞山水诗奠定了中华民族对西域旅游的审美情趣”, 而清代文人“对历史、地理、风俗、人情、风土的详细记录, 为今日的西域旅游增添了历史的民俗的文化内涵”。他们的诗歌“为今日的旅游风俗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凯旋的《新疆旅游景观艺术中的形象仿生设计》, 从艺术的角度出发, 运用建筑学和仿生学的知识, 对新疆旅游景观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新想法, 对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有启发意义。道尔基、李煜辉的《汉唐丝绸之路文化内涵与新疆现代旅游业发展对策》, 分析了新疆旅游业对“丝绸之路”的利用现状, 指出旅游产品的开发对西域的“文化及历史内涵挖掘不足”。石利娟的《古代汉族西域散文中的新疆自然人文特色研究》, 则梳理了历代西域散文作家的作品对新疆地域、文化、风情的描述。盛春寿的《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思考》, 因其提到的遗址与中国唐代边塞诗人及作品的密切关系,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梳理文献时, 我们注意到, 国内一些学者专家重视文学与旅游的关系研究, 注重挖掘文学资源在旅游景观中的价值, 尤其内地这方面的论文等研究成果很多, 如张维亚的《文学旅游地的遗产保护与开发》, 丁晨的《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 徐秀敏的《浅论旅游文学在发展旅游事业中的价值》, 喻学才的《论文学名著型模拟景观的开发》, 杨秀玲、王军华的《试论我国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 张畅的《论文学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策略》, 余靖华、李江风、刘蕊的《文学旅游开发驱动要素及局限性研究》, 孙杰的《论文学与旅游的勃兴互动》, 陶少华的《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学旅游发展策略———以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为例》, 等等。这些论文都从文学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学与旅游经济的关系, 都意识到文学对旅游的影响作用, 都在努力探讨开发文学旅游资源的途径和策略。因此让国内外旅游者看到内地的许多风景名胜点, 在当地学者的关注下, 努力挖掘文学对旅游的促进作用, 在许多景区都能够感受到文学与旅游的紧密联系。内地做得有声有色, 但是在新疆的很多景区, 致力于西域文学的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 目前还是极为少见的。内地的经验和成功之处对我们的研究应该是极具启发的。
四、研究西域文学资源对新疆旅游经济影响的意义
我们看到, 西域文学的研究成果在新疆在学界已经取得瞩目成就, 区内外学者从文学价值、文人创作缘由的角度研究西域文学的成果非常丰富, 从民族、区域层面研究“西域文学”的价值和影响的也比较充分, 从文学遗产的实用性层面———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角度关注“西域”的较少。到目前为止, 把西域文学与新疆旅游发展联系起来, 探讨西域文学对新疆旅游的影响及其资源在新疆旅游经济中的开发与利用, 这方面的成果还是很不够的。笔者认为, 西域文学资源对新疆旅游经济影响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西域文学作品对新疆的旅游业具有广告和宣传的作用。
众多来新疆旅游的人, 是被西域边塞诗中的“天山”和“大漠”所引领, 是被《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所吸引, 是被塞外的奇景和民俗所吸引。西域文学的影响不容忽视, 因此, 对西域文学的旅游资源进行研究, 是西域文学研究领域和范围的延伸和扩展。
2. 西域文学能够向旅游者传导新疆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及价值, 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新疆这块宝地, 历史悠久、民族众多, 积淀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瑰宝是神奇瑰丽的, 也是丰富多彩的。这种文化内涵和价值, 是需要西域文学作品向旅游者进行传递和解读的。西域文学资源能够成为许多旅游地的点睛之笔, 重视并努力挖掘西域文学资源的旅游价值, 是在开发一座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宝库。
3. 西域文学提高了那些来新疆旅游的游客的兴趣。
西域文学知识能够使游览者在面对新疆的苍茫辽阔、神奇雄伟的自然景观时, 因为名篇佳句的引导和感召, 心生豪迈、情绪高涨, 为文动情、为景动容。可见西域文学对游客是十分重要的, 它能让旅行充满诗情画意, 给游客增添无穷乐趣。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篇10
1 辽宁大连大黑山自然保护区
1.1 区位概况
2010年4月9日,大连市政府宣布大连市启动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金州区、开发区、保税区和普兰店市城区部分、瓦房店市炮台和复州湾两个镇,架构起金州新区、保税区和普兰店湾新区三大功能区组团。处于辽宁南部的大黑山正坐落于大连市金州新区中心,山体距市中心约25公里,占地23.7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米,主峰海拔663.1米,为大连近郊最高峰,因山体岩石颜色以黑色为主而得名[2]。大黑山属长白山系,千山余脉,呈南北走向,上部山势陡峭,多为裸岩;中部坡度略缓,灌木丛生;大黑山地质年代久远,底部土层较厚,岩层从上到下由三部分组成的:山上属于8亿年到6亿年前震旦纪的石英岩,山中又有大理岩,受构造活动影响,有的已经发育成常用于盆景的“吸水石”。山下则是25亿年前太古界的变质岩系,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糜棱岩,是大连地区最古老的岩石。大黑山的植被以柞类,赤杉为主,有木本植物120余种。野生动物主要有山兔、野鸡、杜鹃鸟、沙鸡等。矿藏以石棉、白云岩、铜和铁为主。国务院办公厅6月4日以国办发[2013]48号文,对辽宁大黑山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予以公布,更加确定了大黑山的重要地位。
1.2 现存旅游资源
大黑山现存旅游资源主要由响水观、卑沙城、朝阳寺、唐王宫道院、石鼓寺五处景点。
响水观,是以道教为主的观宇,它坐落于大黑山西北麓。始建于唐代,明、清两代曾多次修缮,著名的金州八景之一“响泉消夏”便在这里。
卑沙城,即大黑山山城,约建于晋代,是辽东半岛著名的军事古城堡之一。城垣沿大黑山山脊,绕山梁围峡谷顺山势而建,城墙由大小不等的山石叠砌,墙宽约3.3米,高3-5米不等,时至今日,仅存旧址。
朝阳寺,是创建于明代的一座佛教寺院,它位于大黑山西麓,因该地山明水秀,故史称“明秀寺”,至清雍正六年才改称朝阳寺。整个寺院坐北朝南,前、后山门建于两丘之巅,两殿堂则建在后山阳坡上,因金州八景之一的“朝阳霁雪”而闻名。
唐王宫道院是大黑山著名古刹之一,位于大黑山南腹,创建于隋唐时代。登唐王殿有两条途径:南从关门寨口经18盘徒步而上,北从朝阳寺东南盘山公路可达。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唐王宫道院都将举办大型天师圣诞祈福庙会。大黑山唐王宫道教庙会是最具道教特色的节庆形式,庙会活动包含大量中国传统道教元素。
石鼓寺即唐王殿,创建于隋唐时代,相传是隋末唐初大将尉迟敬德为李世民所修。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在此驻军,故名唐王殿。清代乾隆年间金州汉军正黄旗人鞠行金募化重修,道光和民国初年又多次修葺。寺前曾有圆石两块,山风擂动如鼓,因此得名石鼓寺。
2 经济发展缓慢原因
大黑山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发展仍旧缓慢,主要原因有:
第一、缺乏品牌。大黑山主峰海拔高度663.1米,现存旅游资源丰富在辽宁省海拔高度如此高的山体并有如此多景点的风景保护区屈指可数。但经济发展状况却不如人意,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自己的品牌[3]。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大黑山现存旅游资源主要是古人在历史时期所建,后人主要是对其修缮和保护并没有建造新的旅游设施,这样就造成游客觉得乏味,登山兴趣降低。
第三、产业间缺乏合力,旅游产品种类单一。一个配套设施完善的旅游景点,必定需要有旅店,餐饮业的协同发展。大黑山的休息餐饮主要集中在山脚下,住宿与游玩分家,乐趣骤减,主要还是由于产业之间缺乏合力。以登山运动及宗教朝觐为主的旅游种类相对单一,很多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
第四、宣传力度欠缺。大黑山自然风景保护区在大连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省内宣传力度欠缺和不足。
3 解决对策
针对大黑山自然风景保护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第一、树立旅游品牌。大黑山历史悠久,唐王朝李世民曾经在此点兵,结合地方志中记载的历史史实树立一个旅游品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使大连成为不仅是以老虎滩、发现王国等旅游景点地闻名中国的城市。
第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效仿国内其他风景自然保护区建立缆车、吊桥、娱乐设施等。另外,从山缝中流出的天然山水可直接饮用,可以使用必要的地质工程手段加大山水流量,为游客建立免费的山水饮用处。
第三、扩大宣传。通过建立网络平台方便民众查询和了解大黑山,在网站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同时鼓励赞助商的加盟,为参加活动的群众提供奖品。
总之,大黑山的旅游资源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
摘要:地处辽宁南部的大黑山山体高耸,濒临黄海与渤海,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然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黑山的区位概况及现存旅游资源找到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黑山,资源,经济,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洋,张勇,鲁飞飞,刘增力.辽宁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地理成分研究.林业资源管理[J].2014(6):75-78.
[2]王恒.大连大黑山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大连民族大学学报[J].2016,(18):370-374.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篇11
[关键词]《诗经》;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I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54-0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当前针对《诗经》中所体现的浓厚的生态意识和对当代重要的意义研究不多。下文就《诗经》中所体现的我国先民们亲近自然、关爱自然的自然生态意识试作探讨。
一、《诗经》生态意识的产生背景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初始状态
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初始状态并非一开始就处于和谐状态。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自然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着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类对立着”,人类对于大自然有着“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①《诗经》对此也有丰富的描写,《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就是说上古时候洪水茫茫,大禹平治天下四方,说明人类当时对大自然持有对立的态度,反映出人与大自然在初始阶段并非一直处于和谐的状态。
(二)《诗经》生态思想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条件。《诗经》时代的周人对自然的本真认识、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的萌芽,都与其所处的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500年间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条件、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诗经》时代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从物质资料非常匮乏、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的夏商时期,再到农业相对成熟的周代,不管是农具制造、生产技术还是对农业条件的认识都有很大的进步。在《诗经》中,不少诗篇可以说明西周时的耜大致属于金属生产工具。在《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中,“钱”、“铚”、“镈”等都证明在西周时的一些主要农具都是金属制成的;《秦风·驷鐡》“驷鐡孔阜”和《大雅·公刘》中“取砺取锻,止基迺理”,②都提示了周初使用铁器的信息。正是生产工具的改善,促进了西周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周人对与之朝夕相处的土地和自然环境产生了热爱和崇敬的情感,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变得和谐起来。
先秦时期,政权更替,战事不断。《诗经》时代的500年间战事依旧频繁。《诗经》战争诗中,战争给人带来的是背井离乡、骨肉分离的心灵煎熬,尤其是征人对后方家园、父母妻子的牵挂,在《诗经》中刻画得尤为深刻。如《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次,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譻?訛提到了出征作战。战争是残酷的,除了对征人及家人的煎熬外,还给周人的家园、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如《豳风·东山》:“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反映出人们出征之后,家园荒芜,民生凋敝。
硝烟过后,一部分眷恋故乡的百姓选择回故乡重新建立家园,另一部分背井离乡的人们为了生存,迁徙到环境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重新安家,这样势必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总之,自然环境帮助人们完成建设,让人们能够重新建立了家园,势必会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西周继承了殷商时期人们所信奉的“天命观”以及当时人们对“天”、“神”的认识。由于人们的有些心愿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达到,人们就力图用祭祀的方法取悦他们心目中的人格神。《诗经》中人们对神的崇拜涉及到人们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周时代人们特有的与天、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局面。
二、《诗经》中的自然崇拜
(一)《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情况
史念海先生说:“当时黄河流域主要是森林地区。这个地区大致从渭河上游及更西的地区开始,一直到下游各地。黄河中游西北部是草原地区。森林中兼有若干草原植被,而草原地区也兼有森林茂盛的山地。”?譼?訛在《诗经》时代,像梅、竹之类的亚热带植物,在北方黄河流域也比较常见。如《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瀌瀌俟俟,或群或友。”描写了空旷的原野和成群的野兽。“发彼小豝,殪此大兕”,提到了大犀牛,它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诗经》中一些诗篇还提到雄兽、狼、狗、鳊鱼、鲲鱼、马群等动物。而今许多河流都已干涸,大量湖泊已成为平地,不少水洲与岳阜也因水枯或挖掘变为平地,许多物种在黄河流域已不复存在。
(二)知命畏天的思想
《诗经》中自然崇拜的对象是被神化的自然现象、自然力和自然物,如被神化的天、地、日、月、雷、山、水、石、火等。人类文明初期对大自然的崇拜,在《诗经》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周人对天的崇拜。人们对大自然的这种认识经历了回避天命、畏惧天命、敬重天命、认知天命的过程。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以《诗经》中的《周颂》为例,其《维天之命》中“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是对天命的热情赞美;《我将》中“我将我享,维羊维中,维天其右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是讲世人应该早晚注意敬畏天命,对天虔诚祭祀力图让天帝保佑世人与社稷的安宁。
(三)其他的自然崇拜
在《诗经》中,人们对山的崇拜也有表现。如《周颂·般》:“于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描绘的是周人登山而祭的情景,是一首为武王克商之后,巡守而祭河岳之类的乐歌。《周颂·天作》:“言天作岐山,而大王始之。大王既作,而文王又安之。于是彼险僻之岐山,人归者众,而又有平易之道路。子孙当世世保守而不失也。”也是西周最高统治者祭祀岐山的乐歌。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1.《诗经》中的生活资源意识
人离不开自然,自然给人提供了各种能够维持生活的事物。周人的自然崇拜意识,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和谐共处的需求。《诗经》反映了周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
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趋于和谐,周人与大自然的事物的接触相当广泛,尤其表现在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关系的动植物。据清代学者顾栋高《毛诗类释》统计,《诗经》中的动植物种类共有331种,其中鸟43种,兽40种,草37种,木43种,虫37种,鱼16种,谷类24种,蔬菜38种,花果15种,药物11种,马27种,这是较为宽泛的统计。孙作云在排除了“一物多名”或“一名多物”等重复因素后,最终统计是:“《诗经》305篇,共记载动植物252种,其中植物为143种,内含草类85种,木类58种,动物为109种,内含鸟类35种,兽类26种,虫类33种,鱼类15种。”⑤《诗经》中所涉及的动植物名称之丰富、种类之多是目前为止任何一部著作所不能企及的,它为我们研究周朝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价值。如《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这是说天降雨雪,正好有利于五谷生长。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这里咏“芣苢”是因为它是治病的药物。
这些动植物都是与物质的功用相联系的。《诗经》中的诗篇所提及的动物种类也很多,鱼就达14种。《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鲿鲨……物其有矣,维其时矣。”诗中出现的鱼有鲿、鲨、鲂、鳢、鰋、鲤等。
然而,在《诗经》中从物质功用角度直接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不多,大量都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理活动和感情生活,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种高层次的和谐意识。如《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洁;《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和荷花都是对底层平民百姓的赞扬;《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都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理活动或者生活感情。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觉察到大自然中的万物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如《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叫,朝阳升,这一生机勃勃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心中美好的希望;《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风雨交加的景象总是使人产生凄凉之感;《召南·摽有梅》诗中女主人公看到梅上“其实七分”、“其实三分”到“顷筐堲之”,终于发出“求我庶士,迨其谓之”的呐喊。《邶风·凯风》:“晛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由黄鸟婉转的歌声想到母爱的崇高和无私。人们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对应物”来表达微妙的内心世界、细微的心理世界。
2.《诗经》中的环境资源意识
环境资源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其中土地、水、动植物等在古代是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诗经》中有大量诗篇涉及到山川河流的描写,体现了周代先民的环境资源意识。
首先,在《诗经》中,江、河、淮、济四条大河曾被诗人无数次咏叹。这种对河流的咏叹正是先民们珍爱、亲和环境资源的生态意识的表现。
关于长江,《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咏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召南·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它们都在咏叹长江之宽广,并且寄情于江河。
关于黄河,《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他们往往用一些奇特的夸张来赞叹黄河一望无际。此外,《诗经》还提到淮河和济水。
其次,《诗经》中对山地资源的刻画也不少见。据有关学者统计,就山方面而言,《诗经》中“山”字出现66次,加上与山有关的丘陵、岩、谷、冈等,共有119次之多,其中《国风》46次,《颂》9次。?譾?訛还有很多诗篇反映了山川本身所提供的环境生活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陟彼南山,言采其薇。”写到去摘蕨莱叶和巢菜苗。还有很多都描写了山川本身所提供的环境资源。
3.《诗经》中环境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意识
从周代开始,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保护自然界的生物资源,反对过度利用或肆意破坏。西周时期颁布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今者,死无赦。”在《诗经》中也可体会到先民们在利用资源上关爱自然的情况。如《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毋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意思是说芦苇丛生长在一块,别让牛羊踩它。《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拓。”“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写的是周太王在岐山大规模地植树造林,足见故人对绿化造林的重视。还有很多都旨在表现人要“取之有时,用之有道”的物产养护、生态维护意识。⑦
另外,在《诗经》时代,先民们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作国家富饶的标志,他们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作为兴邦建国之地,并注意开发和改造自然环境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如《大雅·韩奕》:“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反映了先民们一种进步的生态价值观。还有《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都体现了人们原始的生态意识。
4.《诗经》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经》中部分诗篇也间接描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从中可以看出,周人已经把自己融于大自然之中,耕种、除草、灭虫、收获等活动,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诗经》生态思想的当代意义
《诗经》中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在我国当前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下,针对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也就是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我国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许多物种业已或濒临灭绝。所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诗经》以特殊的方式记录了周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质朴的理解,却反衬出当代人的浅薄的生态意识。周人很早就意识到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优化、协调发展,并在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建设过程中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诗经》中反映出的生态意识对于我国当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2页。
②③诸葛山人:《诗经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页、第231页。
④史念海:《河山集》(二集) ,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352页。
⑤孙作云:《诗经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⑥李金坤:《〈诗经〉〈楚辞〉山水美意识探赜》,载《第四届实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8页。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篇12
(1.Chongren County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 Team,Jiangxi Chongren 344200;2.Chongren County Forest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Station,Jiangxi Chongren 344200)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被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生态、社会、经济功能。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2]。
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遭受不同程度地破坏,导致湿地不断萎缩退化,功能与生物多样性逐渐衰减,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泥沙淤积问题使湿地及其功能处于严重威胁之中。因此,保护好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亟待解决。
西宁河属鄱阳湖水系三级支流,抚河二级支流,崇仁河的一级支流。西宁河湿地生态对鄱阳湖水系的生态维护具有重要价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当下江西省生态建设的重要课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2009年初,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了重要指示:鄱阳湖是江西的代名词,是我省的名片,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全省4300万人民子孙后代的福祉。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保护生态入手,再延伸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争取列入国家规划,上升为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既保住“一湖清水”,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新的阶段,使之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1]。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
要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切实保护鄱阳湖区域优良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使鄱阳湖区域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1 西宁河湿地基本概况
西宁河属鄱阳湖水系三级支流,抚河二级支流,崇仁河的一级支流。河流起源于乐安县的鸭公嶂,流经本县南部主要山区乡镇相山、桃源、石庄等地,全长42公里,河宽50-100米,枯水深0.1-0.4米,枯水流速0.14-1.8米/秒,常年水位正常,水质清澈。西宁河流域是我县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穿山甲、野山牛、野山羊、白琵鹭、野鸭、石鸡、毛栗、野黄花菜、胖山厥、青竹笋、山木耳、芦苇、灌木柳等,还有无数珍稀的花木、中药材,据调查统计动物种群有100多种,植物种群有200多种。湿地面积达10.8万亩,其中:天然湿地5.3万亩,主要是河流、河滩、水库及山间洼地;人工湿地(水田)5.5万亩,其中:坡度25°以上水田达0.5万亩。
长期以来,由于西宁河流经区域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措施不力,很多地方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以及林区过渡采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加上在河上游进行水电建设,沿河一带有近30家工矿企业和木竹加工企业,每年有近100万吨污水流入河中,加上过度的工农业用水等,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致使目前河流流量逐渐减少,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高,水质变差。西宁河是崇仁河的主要支流,而崇仁河这条母亲河的水质则关系到沿河两岸十多万人民的饮水安全。为此,加强西宁河上游森林植被的保护,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需要;是发挥森林、湿地涵养水源、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需要。为此,实施西宁河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湿地的主要功能概述
2.1 湿地的生态功能
一是提供水源。为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源源不断提供水源。二是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森林和湿地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时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经流慢慢放出,减少危害下游的洪水。三是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缓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吸收。四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的繁殖、栖息、越冬的场所,是可利用的丰富资源。五是保护小气候。森林、湿地可以影响气候,影响当前的降水、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发挥较大的作用。
2.2 湿地的社会功能
保护好湿地一是可以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当地群众自觉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二是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通过湿地保护,有利于当地富余劳力的安置。三是河流两岸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西宁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可开发成为具有自然观光、漂流、休闲、娱乐等风光旅游胜地,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2.3 湿地的经济功能
森林和湿地可为我们提供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鱼、虾等丰富的物产。人民群众通过采集出这些物产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保护区内群众每年可得到生态补偿资金,开发森林旅游、漂流、观光,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3]。
3 当前西宁河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西宁河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长期以来,过度砍伐森林资源,破坏了湿地植被,致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质量下降,西宁河蓄水功能减退、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2)缺乏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县还没有针对湿地保护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有关乡镇也没形成有效的村民保护公约。
(3)公民湿地保护意识差,法律观念淡薄。对湿地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认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宣传教育滞后,公众尚未形成自觉保护湿地意识。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重开发利用轻保护现象严重。
(4)缺少必要的湿地保护资金,用于湿地保护的资金和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和资金渠道无着落是湿地保护管理面临主要问题。湿地保护日常工作、湿地调查监测、科研、湿地保护宣教、执法手段、队伍建设等方面因缺乏资金支持难以持久正常开展。在湿地区内的农户和生产生活设施,没有资金将其迁出保护区,不利于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和湿地的恢复与发展,严重制约了管理工作。
(5)管理机构、机制不健全,保护措施、管理手段滞后。湿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在湿地利用上多部门管理,保护上却无任何责任,机构不健全,管理体系也不完善,缺乏综合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此外,湿地管理人才缺乏和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影响湿地保护管理规范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进程[4]。
4 西宁河湿地的保护对策
经过长期对西宁河湿地的考察和研究,我们认为对西宁河湿地的保护应该做到:
(1)尽快出台有关湿地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措施,建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采取宣传、行政、法律、经济、科技、工程等各种手段和有力措施,成立由林业、农业、水利、水产、公安、财政、监察、当地乡镇政府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实行统一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中利用保护,充分发挥湿地在国民经济中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实施森林植被保护工程。森林植被的保护是湿地保护的前提,否则湿地面积将逐渐减少,功能不断退化。为此,在保护区内实施阔叶林8.5万亩禁伐、针叶纯林12.6万亩补阔改造,从而提高森林植被和湿地的生态功能。
(3)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流域内的天然湿地5.3万亩,实行重点保护,并建立保护管理所,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解决人员编制及经费。
(4)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对山间洼地地处坡度25°以上的0.5万亩耕地,实施退耕还泽,并将居住在高山上的村庄整体搬迁,以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
(5)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可以政府出面采取招商引资或成立股份制公司个体参股等措施,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及附属产品,实施市场运作。据测算至少能够解决200个劳动岗位,保护区群众平均每年可增加收入2600元/每人左右,可为县财政创造税利160万元以上。
(6)严禁在林区乱砍滥伐、严格控制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发生,切实保护好森林植被和湿地资源。对肆意破坏森林和湿地资源者,公安、司法机关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7)政府应以行政手段严格禁止任何人在保护区内狩猎、捕鱼,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8)严禁在西宁河内采砂,严格控制企业污水排放,依法防治污染,保证湿地健康和饮水安全。
(9)加大资金投入是保护西宁河湿地的关键。县政府应出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立项,通过上面争取和自筹资金等形式,尽快建立“崇仁县西宁河湿地保护区”并开展保护工作。
总之,保护西宁河湿地资源,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一项功在当代,惠泽后世的“造福工程”。林业科研机构、林业主管部门及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湿地保护,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教育人民群众尤其是西宁河上游山区林区群众自觉地保护好湿地。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对湿地的管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人员设施,落实经费,制定保护规划,切实搞好西宁河湿地的保护,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共同营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jxdpc.gov.cn/poyanlake/.
[2]赵魁义.地球之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薜选世.关于中国湿地保护的思考[EB/OL].黄河网·黄河报,2007-05-07.
【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推荐阅读: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和措施论文09-25
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08-01
生态旅游圈县域经济论文09-28
生态批评的意义07-09
耗散结构理论的生态意义05-21
发现旅游的意义作文字05-25
林业生态旅游的开发10-01
简论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07-11
生态旅游业的概况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