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发展研究(共8篇)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篇1
广东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
徐颂军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广州510631)
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也是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结构之一。其实质是利用农村的农业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以整个农村景观和农业生态系统来吸引游客,使农业由提供农产品的初级产业导向提供加工、服务的三级产业,既可发挥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维护及乡村游乐的功效,又可达到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和繁荣农村的作用,带动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广东省已将旅游业作为发展广东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发展广东农业生态旅游,对广东省增创经济新优势,发展广东旅游业都有积极意义。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和形式
农业生态旅游是近期世界上流行的一种新生事物,是自人类步入工业时代和规模化的“大农业”出现后日益兴盛的一项产业。当前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面临萎缩,为此,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为农业发展寻找新的生机。早在80年代,台湾的旅游农业就已经成为都市人假日休闲的一大选择,且誉满亚洲。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来,以及旅游热潮和休假日的增多,这一新型的旅游项目,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利用休息日去近郊农村旅游已成为都市人的一种享受,发展融农村经济与旅游经济为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的时机已日趋成熟。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文化源远流长,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水平和风土人情差异很大,耕作制度、海洋水产渔业类型也不尽相同。这对发展我国农业生态旅游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光辉的前景。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依据经营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类:一是公益性项目,如景观绿地、生态片林等。二是市民自主经营的项目,如市民农庄等。三是企业化经营项目,如观光农园、教育农园、农业公园、花卉公园、休闲农场、森林公园等。近年来,广东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据统计,广东省主要农业旅游已有景点14处,类型较多。广东已经建立的观光农庄如英德茶趣园,租赁农庄如韶关劳莱恩牧场,农业特产节如增城荔枝节,农业大观园如深圳青青世界,田园化农业如中山海上庄园,花卉植物园如顺德陈村花卉世界,森林公园等多种类型。
因此,农业生态旅游是具有生产的多态性、经营的灵活性、环境的优美性和突出生态
1环境保护的特点。它可通过农场自然美景、人文资源、风土人情和自己亲身参与劳动来吸
引旅游者,使旅游者在享受田园自然风光和体验农业劳动乐趣的同时,从中学到农业科学
知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二.广东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及其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旅游业发展很快,成为国内旅游大省。广东优越的旅游大环境
是发展广东农业生态旅游很好的基础条件。
(一)广东农业生态旅游的区位优势
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的省份,是我国的南大门。为世界最大陆地和海洋交界部位,它北靠南岭,面向海洋。东邻福建,西连广西,北接湖南、江西,西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
省相望,南部紧邻香港和澳门,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
等国遥遥相望。全省海陆兼备,陆地面积17.8万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5%;海
域面积17万km2,约占全国海洋国土面积的5.3%。广东省为全国著名侨乡,华侨、华裔
众多。近年来,随着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基本建设得到很大改善,使旅游交通网络
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广东毗邻港澳,有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可
进入性强,为广东提供了广大的客源市场。
广东城镇人口多,居民生活消费和文化水平较高,据1998年统计,广东省城乡居民
收入已达到5184元,一般已进入小康水平,具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经济基础。由于城市
污染与现代生活中的工作繁忙,人们都想回归自然、体验一下“天人合一”的高尚享受。
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效益不断冲击生态效益,人们迫切希望搞好
生态环境,避免污染环境,希望吃到无公害的食品,呼吸到新鲜空气,协调环境与经济发
展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都是发展广东农业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
(二)广东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为前提。广东地处南亚热带季
风气候,地势北高东低,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南部有滨海平原、丘陵和台地,珠江
三角洲与韩江三角洲是本省主要平原。主要河流有西江、东江、北江和韩江。北回归线横
贯本省中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气温随纬度向北逐步降低,由24℃左右减到19
℃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500 mm以上。
广东省四季常青,植物种类繁多,经济植物也很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热带作
物以橡胶、香茅为主,水果品种达270多种,其中以荔枝、龙眼、香蕉、菠萝、橙、柑桔、阳桃、黄皮等被誉为岭南佳果。经济作物以糖蔗、花生、黄麻、红麻为主,是我国主要糖
蔗产区之一,也是我国黄麻的主要产区。经济作物产量较大的还有烟叶,茶叶以及蚕桑。
还有很多特有的药用植物,如阳春砂仁、高要巴戟、德庆何首乌、肇庆芡实、广州广藿香
等。广东的海域辽阔,江河众多,南海水产鱼类达400多种。丰富的生物资源,优越的自
然条件,为广东省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东的生态农业也很有特色,近年来各地都重视无公害生产,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良
性循环,如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基塘生态系统,即将原来的传统的桑基鱼塘的生态系统模式
发展成为“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等模式,使陆地的经济植物生产与
水域的塘鱼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尽量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重视生物防治,保护益虫益鸟,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丰收,这些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业生态资源是发展广东农业生
态旅游的特色和优势。其他如湛江一带的热带作物,椰子、槟榔、剑麻种植基地的热带风
光,潮汕平原的精耕细作,粤北山区农林结合的乡土景观,少数民族的农业生产和文化传
统都有很多诗情画意,以吸引游客流连忘返。这些都是广东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三)广东省农业区域性特色明显
广东省农业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各地旅游业发展极不平衡,尤以珠江三角洲特色农业
最为发达,也是广东省旅游最发达的地区,珠江三角洲旅游收入占全省的90%。
各区的区域性特点为:
1.本区农业发达,丘陵平原土地肥沃,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1~22℃,一
月平均温度13℃。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捕捞和海水养殖业发达。南澳有天然的鸟岛,海鸟
种类多。潮汕平原是著名的农业高产区,耕作技术高,水稻高产田多,蔬菜、野生蔬菜和
海鲜产品也很多。饮食文化独特,传统的潮菜有野菜配菜的食俗。这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有利。粤东区梅州雁洋茶园、蕉岭茶场、梅州石扇金柚果园等也很有地方特色。
2.粤北区本区森林资源丰富。山地丘陵多,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9~21℃,一月平均温度9~10℃,温度比其它区低,境内多溶岩地貌。
粤北是广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丹霞山、广东最高峰石坑
崆、“中华第一阱洞”的通天箩“地下森林”、金鸡岭红层地貌风景区、乳源大峡谷奇观、佛门圣地南华寺等。此外还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华南虎、猕猴、金钱豹、穿山甲、广东松、丹霞梧桐等国家保护动植物。可以山地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发展野生动植
物观赏景观、少数民族村、畜牧租赁农庄、狩猎场或珍稀动物饲养基地等旅游产品,也可
发展以当地土特产为主的第三产业。
3.粤中区本区是农业发达的经济区,是我国最大的甘蔗、塘鱼和亚热带水果生产基
地和全国三大蚕桑产区之一,也是广东最主要的商品粮产区。珠江三角洲是本区核心,平
原面积占4/5,沿海滩涂约120万亩。气候温和湿润,全年基本无霜。盛产甘蔗、荔枝、龙
眼、香蕉、阳桃、番木瓜等。顺德一带传统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生态模式驰名国内外。
目前本区开发的农业旅游项目最多,有依托三高农业示范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顺德龙
江农业生态旅游区、均安生态乐园、中山海上庄园、深圳青青世界、番禺横枥现代化观光
农园、从化荔枝庄园、三水的万亩荷花世界,以及依靠高科技发展起来的珠海农科奇观等。
可以高科技农业、水乡农耕、花卉水果、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等为主题。充分利用广州、深圳、珠海三大经济中心,发挥区位、资源、客源市场、旅游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合理开发一些生态农业大观园、高科技农艺园、水果观赏采摘园、花卉中心、休闲渔业等。
4.西区包括湛江、茂名和阳江所属各市县。本区以沿海丘陵台地为主,有多个死火山口。光、热条件优越,为广东省最温暖的地区,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这里是广东省主要油、糖基地,又是全省热带作物基地,其中剑麻、橡胶等热带作物种植较多。适宜种植的热带作物还有可可、椰子、油棕、腰果、咖啡、胡椒、香茅、芒果和菠萝蜜等。农村景观颇具热带风情。
本区海岸线约占广东的1/2,海洋资源丰富,海洋旅游基础较好。其中湛江、茂名的热带农业生产规模较大,高州县的荔枝比珠江三角洲要早熟20多天,有“全国荔枝第一县”之称。雷州半岛的水热条件很适合热带农业景区的发展,因此,可把湛江至徐闻国道两旁建成具有热带观光农业特色的绿色长廊。此外,本区还有丰富的土特产如化州桔红、德庆何首乌、高要巴戟、肇庆茨实等名贵药材。
从广东省提出的旅游“大区域”观念的作用看来,湛江可发挥海洋和农业的生态优势,茂名工业和水果的特点,阳江的山地和海岛风情,形成“西三角”来拉动当地旅游业,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与“珠三角”不同的区域旅游特色。
因此,从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看来,粤西应立足当地农业热带性强的特点,把农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注意农业旅游环境的建设,发挥本区热带地理位置和海岛众多的优势,开展热带作物、热带水果、海洋水产品等农业生态旅游项目。
3结论
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应根据当地农业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农业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点,运用生态学原理,合理规划布局,使农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突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区域农业旅游的特色。因此,发展广东农业生态旅游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将促进主体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是今后农业开发的方向之一,应把它作为推动当地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模式去开发,成为发展广东旅游业的新的增长点。
(二)在发展广东省农业生态旅游时,应充分认识到农业旅游的区域性、自然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开发时不应过分依赖非自然的农业技术和刻意追求和制造,要在农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基础上,保持一种自然生态农业景观和乡土气息浑厚的民俗文化。
(三)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布局,全面规划,突出农业区域性的特色,避免重复布点,这样才能开发出生态环境优美,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促进农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郁文,广东经济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骆世明等,农业生态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徐祥浩、徐颂军,奇花异木和国家保护植物,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5、徐颂军,广东山区经济建设与生物资源保护问题的探讨,热带地理,19996、徐颂军,二十一世纪游客走向森林,人民日报,1999年10月
作者简介:
徐颂军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地理学、环境生态学和旅游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多篇和著作11本。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篇2
生态旅游, 是随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的瓶颈而出现的。传统的大众旅游, 一直是消费者和民众接触最普遍的旅游方式。它有着发展成熟、速度快的好处, 但是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旅游次数和人为的影响, 旅游景点的环境承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 加之投资者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所以无论在管理办法还是开放项目理念上, 都是“竭泽而渔”式的做法。这样对于环境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发展, 最终也会影响其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方式正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它比较注重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考虑短期与未来的利益, 把自然景观的生命承载力纳入成本范围之内, 管理方法也逐渐的完善和改进, 最大程度上的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所以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海南的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三亚等自然风光优美的旅游景点, 人们对其的热衷也越来越强。作为一个自然观光景点, 往往会出现两难:一方面是日益发展的消费需求, 人员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旅游承载力的加大, 各种问题急剧出现, 如果得不到解决, 势必会影响旅游发展, 对于海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 发展生态旅游对于海南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其作用不可小觑。生态旅游可以把海南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条件很好的结合起来, 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样既做到了旅游的生态性, 又能增加旅游收入,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可谓一举两得。纵观目前海南旅游发展, 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的名目却不在少数。仔细分析调查发现, 他们与生态旅游的真正目标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说“有的旅游景区对游客宣传的海洋生态旅游活动, 实际上主要是向游客大力推销珊瑚工艺品、海洋生物保健品等旅游商品等, 不一而足。”这些对于生态旅游在海南的推广都是不利的。所以, 一定要认清生态旅游的发展条件, 做到积极应对。
2 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既然海南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其生态旅游的发展, 那么就应该大力的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极其循环的发展方式, 其发展也是有一些条件的。应该把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其经济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海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 其优势是很明显的。首先是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 有着独特的地貌和自然条件。海南省属于最后成立的省份, 具有开发晚的特点, 工业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因此环境也很好。
从表1来看, 海南的环境是最好的, 而发展生态旅游, 首要的标准就是要生态环境好, 海南的优势十分明显。同时, 中央和海南省政府对于其发展也有着很好的政策扶持。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海南享有许多优惠的发展政策。一般来说, 具有三低 (低税率、低地价、低劳酬) 、三自由 (资金、物资、人员基本自由进出岛) 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更有利于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发展。
除了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也不得不提出其发展的劣势, 这对于开发生态旅游也是有很大的启发和警示的。首先,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又是一个岛屿, 与大陆不相连, 所以与大陆相比, 其岛屿的物种和环境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是十分弱的。加上暴雨与台风的影响, 其生态环境系统就更为的脆弱;其次, 海南属于新兴地域, 其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就导致了部分旅游地区的接待能力不足, 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极大的制约了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最后, 旅游人才也是十分的缺乏, 大部分旅游带队人员和服务人员都属于低层次的人员, 缺乏统一的配合和培训, 整体素质不够高。
发展生态旅游在海南既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国际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方式。据统计分析, 生态旅游已经占到了国际旅游业总收入的20%以上, 而且这个数字比例大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国也是顺应了国际旅游的大趋势, 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三亚南山等一大批生态旅游基地。海南省政府也在战略上对其进行引导。所以, 海南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但是海南发展也有很大的挑战。“就海南而言, 在目前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中, 真正能达到生态旅游的要求者寥寥无几, 甚至有许多旅游开发商随意将其旅游产品贴上生态旅游的标签, 造成伪生态旅游现象的泛滥。”综合来说, 海南发展生态旅游, 既有优势又有劣势, 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海南必须分析好自己的各项条件, 仔细研究综合治理, 进而找出海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3 海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首先, 要根据海南的环境条件评价指标, 对海南整体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做出明确定位。“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态势是, 以同心园结构由中部向外呈降低的趋势, 中部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生态系统, 为理想状态。向外为丘陵季雨林、丘陵灌丛林生态系统, 大部分为良好状态。再向外为台地灌丛、台地草原生态系统, 大部分为一般状态, 少部分较差, 周边沿海平原是园地、人工林及农用生态系统, 少量为良好状态, 部分为一般状态, 部分为较差状态。”从以上能够看出, 海南的生态旅游基地最大的应该在其中部, 虽然这里有着很多的瓶颈, 比如偏离主要的交通干线, 而且没有大经济城市的联系, 而且比较的偏僻, 但是其环境质量十分理想, 而且也容易吸引旅游者的眼光和好奇。对于目前已有的生态旅游基地, 则更加的把重点放在开发与保护治理相结合的道路上。一方面要大力的加大对当地旅游基地的保护, 避免出现人多环境承载压力大, 造成生态系统恶性循环的出现;另一方面, 也要积极的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 做到旅游基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从而带动当地周边产业的良好发展。
其次, 开发好生态旅游, 也要做到生态旅游的普及度。目前就我国的主要旅游群体来说, 大多都重视和指导传统旅游方式。很少有人会懂得或者以身实践去体验生态旅游的。国外的生态旅游已经发展很旺盛了, 而相对于国内来说, 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条件或者习惯, 所以一定要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发展生态旅游关键是要摸清自身当地的生态条件, 对其情况一清二楚, 然后加以整理汇集, 编成有利于人民阅读的宣传小册子。只有这样, 才能够使人们不断的了解生态旅游, 不断的了解海南省的旅游产业, 从而有消费的欲望, 只有有了消费需求, 才能够把生态旅游产业化, 而只有有了产业化, 生态旅游的发展才能持续下去。
再次, 海南生态旅游的发展要以保护为基础。要开发就必定要进行大量的工程, 在做工程之前首先要对其生态旅游的整体工程做到规划, 要有整体和全局意识。开发前政府部门要做出科学的论证和统一规划, 旅游区开发后, 经营者应使区内的各类动植物得以栖息并生机勃勃地繁衍发展。要尽可能的做到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有序协调。
最后, 要加强海南生态旅游人才的引进与培训。生态旅游, 不仅是一项集生态系统与旅游开发为一体的产业, 同时, 也是一种服务产业和服务方式。要做到服务的到位, 就必须对生态旅游的服务人员做到素质的培养。人员素质就决定了一个行业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 也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 对于这个现状, 要加大培训力度, 做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海兵.试论海南生态旅游的发展, 琼州大学学报[M].2005, (1) .
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旅游;发展
在社会资源日益受到能源以及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全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低碳经济时代,对于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趋势。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方式,能够推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1]。当前旅游业是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因此推动生态旅游对于保护自然环境,节约射虎资源,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低碳经济与生态旅游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以及生态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对于环境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指出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观念创新,消耗更少的自然资源,从而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与生活质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时代的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根据2009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需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从而实现旅游区内的节能减排,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以及旅游效益的提升。而生态旅游是更为普遍的阐述方式,虽然对于生态旅游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生态旅游是游客负责任的旅游方式,通过保证原有生态的完整性,从而达到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
二、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内涵
相比于一般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主要以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旅游性为基础,从而促进旅游发展的旅游模式。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生态旅游具有以下的含义。
1、旅游生产低碳化
针对旅游产业而言,低碳经济下的生态旅游,是采用更为节能的旅游生产,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促进旅游发展的目的。在旅游景点,采用新能源技术以及节能排水技术,并且广泛运用高效照明技术、合同能源技术,从而提升旅游景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文士提起的排放,推动循环产业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需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发展理念,采用低碳环保技术,不断推动旅游景区的产业升级,推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2]。同时尽可能的采用生态技术,充分保证旅游景区的生态恢复能力,节约自然资源,达到减少消耗,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并且在地能源需求下推动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2、旅游消费低碳化
旅游是一种消费形式,在低碳经济时代,旅游消费低碳化能够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的核心是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在旅游消费中,以生态环保技术为基础,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选择排放量较少的交通工具,并且参与碳中和活动,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采用生态环保的方式,对旅游目的地进行保护。
3、旅游产业低碳化
在旅游的过程中,生态旅游是在旅游产业过程中的采用生态环保技术,从而避免对生态旅游的滥用、误用,有效的增强旅游中的低碳化与生态化,减少碳排放量。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生产与消费的低碳化之外,还需要利用植树等方式进行碳减排,将碳排放的目标分解到旅游产业的全过程,实现生态旅游的低碳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旅游的发展措施
1、构建管理制度,规范低碳旅游发展
为了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构建低碳发展经济战略,从而促进低碳化生态经济的发展:(1)构建低碳经济的组织机构与战略规划,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低碳化,需要以旅游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旅游相关协会为主体,从而构建多层次的旅游发展组织结构,将减排的目标层层分解,并且监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2)采用低碳认证制度,对旅游景区内的旅馆、娱乐以及交通运输等产业实行低碳认证,并且采取嚴格的评定分级,保证旅游产业消费符合低碳标准。同时需要选择低碳产品,提升旅游企业的低碳意识,不断的推进旅游产业的低碳标准建设,从而实现旅游消费、旅游运输等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建设[3]。
2、加强教育宣传,引导低碳旅游消费
低碳时代的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首先需要以低碳意识的推广为前提,从而对生态资源进行重新评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作用,从而发挥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旅游消费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不断的推进低碳旅游消费,从而减少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3、对旅游产业重点环节进行控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需要对生态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等方面进行重点控制,保障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1)低碳旅游饮食低碳化,对于旅游产业中的饮食以及饮食相关行业进行地烟花处理,提倡健康素食,并且采用节能的厨具、餐具;(2)低碳旅游住宿,在旅游产业的住宿过程中,合理使用低碳生态材料,并且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提升节能技术的使用率;(3)低碳旅游交通,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尽量减少碳排放,在景区内部推广节能化、轻型化的代步工具,从而减少景区内的环境污染[4]。
结语:
低碳经济时代下,对于生态旅游的法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低碳经济时代下的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播低碳化生态保护理念,不断完善低碳管理制度,对景区内的生态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推动生态旅游的低碳化发展,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忠明等.发展低碳旅游经济[J].江西科学,2010(6).
[2]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3] 王莉莉.从“搭车去柏林”看旅游者低碳行为[J].中国城市经济.20110).
[4] 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D].生态经济.2009(11).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篇4
如何让旅游业为农业发展增添亮点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农业科学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旅游业为农业发展增添亮点,建设美丽乡村。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旅游业可以助推农业新发展,并创新研究出了适合建设美丽乡村的农业新型发展模式——农业金三角模式。
1、概念解析:
“农业金三角”是以三种产业与三种方式为支点构成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美丽乡村不仅是村容整洁,村景优美,同时也是农民物质丰富,精神充实,当地农业、工业、信息共同发展,促进当地城镇化的体现。
2、农业金三角要素构成未来构建的美丽乡村将朝着更加科技智能、更加生态宜人、更加具有人文魅力的方向发展。因此,构建美丽乡村将运用科技化、高端化、艺术化三大手法,最终形成“艺术村落+智慧村落+休闲村落”的发展格局。
3、农业休闲化整合模式
美丽乡村农业金三角模式提出“休闲整合农业”,实现“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合一的结构,培训、生产、生活、交易、流通、娱乐、度假一体化的策略,从而实现农民土地的有效利用,农村生态良好,农民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总结出以下三种美丽乡村设计模式:
1、时尚家庭农场
选址:大城市两小时经济圈
经营主体:高素质的城市周末农民、经过培训的职业农民
特色创新:挖掘农业的时尚元素,如鲜花spa,覆土特色建筑、竹墅、红酒公社、精油DIY等。
2、低碳环保社区
选址:都市郊区
市场:高收入群体、养老群体
特色:智能化社区,低碳排放,生态环保,原生态的生活环境
3、未来科技农场
选址:不限
构建要素:高科技研发力量(可与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良好的生态环境、休闲化配套设施
特色:无公害安全食品生产、农业科技体验、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及生产体验等。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篇5
摘要:构建了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对三江平原9个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 9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影响指标社会属性差异比自然属性差异明显;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基础和湿地的重要性、知名度直接影响着湿地生态旅游的`需求潜力和供给潜力,湿地的边远区位和严格保护弱化了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潜力保障力差异,湿地周边城镇发展水平决定了对湿地生态旅游潜力支持力的大小;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的整体生态旅游发展潜力不大,研究对象中只有兴凯湖和三江自然保护区潜力较大,这与该区域的区位条件、产业发展模式等有关.作 者:张春丽 佟连军 刘继斌 ZHANG Chun-Li TONG Lian-Jun LIU Ji-Bin 作者单位:张春丽,ZHANG Chun-Li(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佟连军,TONG Lian-Jun(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
刘继斌,LIU Ji-Bin(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1)
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篇6
一、前言
改革以来,浙江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较落后。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较多。一是农资价格持续攀升,而农产品价格涨幅回落甚至下降,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地位日益降低,如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73亿元,仅占全省GDP总值的6.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仅为1.0%;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2000年的1:0.458逐步扩大到2005年的1:0.409,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2004年的0.36扩大到0.37。
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也在浙江省各地逐步成长起来,对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截至2005年底,全省拥有乡村旅游区(点)2022个,经营农户总数11596户,接待游客1962.38万人次,营业收入12.03亿元,平均每户创收10.37万元,直接从业人员58450个,人均收入20581元。但是,省内乡村旅游的发展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概念不清、发展定位模糊,乡村民俗特色不明显,产品建设一哄而上、雷同重复浪费现象严重,缺乏统筹规划与布局、破坏性建设危害大,浙西南山区与浙北地区的发展极端不平衡等。保持乡村旅游社区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浙江省旅游示范村建设,引导乡村社区走旅游型道路;有利于丰富浙江省旅游产品的种类、改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档次,有利于推动浙江省“旅游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开创一条浙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不仅成为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而且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与典型。
因此,本次研究从乡村旅游概念与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对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厘清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结合浙江省的“旅游强省”战略与未来省域旅游的发展格局,紧扣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势,提出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1.经济背景--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
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宁波、温州等,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后,对于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生态”、“自由”的追求日益明显。而乡村旅游恰好成为人们放飞心情、减轻压力、亲近大自然、提高生活品质的最好选择。
2.产业背景--旅游产业迅猛发展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浙江省旅游业已经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性质变革,并逐步实现了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升级,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推进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国民素质、生活质量和平衡服务贸易国际收支的重要载体,成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人民群众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
浙江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在世纪之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旅游强省”的发展战略,推行政府主导,出台扶持政策。“十一五”年期间,我省将以“适度超前”为指导,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4个百分点。3.社会背景--新农村建设有序、扎实推进
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这一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非常重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特殊功能,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并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宣传口号,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和农业旅游、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将乡村一般的生活、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作为资产所有者或创造者的农民直接从中受益,避免了传统旅游开发中因土地和资源被占用而返贫或受益不均的问题。比如,社区居民可以利用本地种植、养殖的农产品满足游客的吃、游、购、娱乐等各种需求,新鲜蔬菜、土特产、水果、水产等直接面向消费者,不仅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而且降低了商品的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
除浙北地区的部分农村地区外,浙江省仍有很多乡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尤其是以农业、林业、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据绝对优势,导致社区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乡村旅游的开发推动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交织与融合,不仅加快了农业、林业与渔业产品的旅游商品化、市场化,而且有利于产业链的本地化延伸,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地区的产业多元化,有利于提升、优化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丰富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3.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乡村城市化
浙江省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如何解决大量社区居民在“农转非”过程中的就业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其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使大部分社区居民实现了“农转非”的本地化过程。截至2005年底,浙江省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8450人,按1:5比例计算,则乡村旅游产业吸纳的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5万人。同时,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景观风貌的完善,逐步推动了乡村的城市化进程。4.促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
长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人文精神的差距日益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加速了城乡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乡村社区人文精神的现代化、时尚化,促进了乡村社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本地化,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5.发展乡村旅游,建立新型社区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要求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使乡村社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给排水建设、道路建设与整治、景观美化与洁化、住房改造、厕所建设、生活垃圾等。同时,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乡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此,乡村旅游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发展模式之一。6.保护乡土文化,改善生态景观
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传统乡土民俗文化的积极影响要比消极或负面影响明显。很多乡村社区在开发之前,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传承都鲜为人知,如以前在杭嘉湖平原地区广为流传的湖剧、百叶龙等。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通过深入挖掘与设计、包装,不仅保留了这些历史传承,加深了社区居民的地方认同感与自豪感,而且增强了社区历史人文景观的可读性与观赏性,平添了社区的灵性与活性。7.开拓旅游空间,完善旅游产品
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如浙江富阳、安吉等地的“农家乐”、新安江的“渔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就富有很强的吸引力,起到了很好的疏散游客的作用。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诊断
(一)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
经营者对哪些乡村文化最能吸引游客缺乏了解,对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准确的把握,误以为乡村旅游就是普通的观光旅游,因而不顾原先遗存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大兴土木,甚至变更土地用途,建园造景。这种做法既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浪费了宝贵的农业资源,又扭曲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目的。
(二)各地发展不平衡 受到资金条件的限制,以及各级政府对乡村旅游认识水平的差异,浙江省东部沿江、沿海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无论是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数量还是资金的投入量,中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依靠发展乡村旅游来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迫切性更为强烈。
(三)本土文化的挖掘不深,保护意识淡薄
乡村本土文化很多尚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还有一部分,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则处在濒临消亡的境地,如一些传统的工艺、民间的戏曲、演艺等等都存在着年青艺人青黄不接的现象。
此外,外来文化对于乡村本土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些深山古村中朴实的民风民俗、独特的生活习性也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现代的商业观和价值观。
(四)产品雷同,开发程度不深
浙江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有着多元化、全方位的特色。但由于旅游产品的错位和深度开发不足,个性彰显不力,我省的各乡村旅游区(点)给旅游者的印象大有“千村一面”之感,而远没有达到“一村一品”的效果。此外,我省乡村旅游产品以初级的农家餐饮和农家旅馆为主,开发档次不高,产品挖掘的深度不够。
(五)“公地悲剧”及“空巢”现象严重
在我省乡村旅游地发展中,由于缺乏相应制度的规范与约束,社区居民的诸多短期行为对社区公共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即“公地悲剧”现象。“公地悲剧”主要表现为环境退化,资源过度使用、退化和潜在毁灭等问题,如杭州的梅坞茶文化村。
(六)政府“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浙江省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政府直接介入的案例很少。正是由于政府极少干预,乡村旅游产品随着市场的演替自生自灭。近几年来,由于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以及国务院发展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各地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投入逐渐加大,有的甚至成为乡村旅游的直接经营者。应该说,政府作为行业的监管者和规则的制订者,应该扮演好其“裁判员”的角色,忽视政府的作用,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放任自流的做法是政府的一种失职行为,而政府过多干预,将“裁判员”变为“运动员”,则是一种“越位”行为,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七)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目前我们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尤其是那些以村镇管理或农户自主管理为主的乡村旅游区(点),其管理人员大多由村干部兼任或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状况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形成了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我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以乡村地域与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乡村性的体验与感受为核心宗旨,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与历史文化底蕴,延伸本地土特产品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促进地方特色手工艺品的商品化,形成内容丰富、特征鲜明、乡风纯朴、环境优美、便利实惠的乡村旅游产品消费环境。同时,加速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生产的本地化与纵向深化,切实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
以浙江省旅游业“三带十区”为基本架构,以现有乡村旅游区(点)的空间布局为基础,结合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主题形象与目标任务,综合考虑自然条件与人文历史环境、城镇体系建设、交通区位等因素,通过资源整合、空间对接、形象共立等战略,积极实施“三个充分发挥”,即充分发挥城镇依托优势、打造环城游憩带,充分发挥景区依托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区,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三圈、三带、十区、多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其中“三圈”是指分别围绕杭州、宁波与温州的三个环城游憩圈;“三带十区”是指依据全省旅游发展的总体格局,形成环杭州湾运河?水乡?古镇乡村旅游带、浙东沿海海岛?沙滩?渔情乡村旅游带、西南山区秀山?山乡?丽水乡村旅游带;“十区”分别为杭州乡村休闲区、浙北运河古镇旅游区、绍兴古越文化旅游区、宁波东钱湖-河母渡乡村旅游区、台州神仙居-天台山乡村旅游区、温州雁荡山-楠溪江乡村旅游区、丽水绿谷乡村旅游区、衢州宗孔庙-石窟文化旅游区、金华商贸文化旅游区、滨海乡村旅游区(包括舟山、台州、温州)等;“多点”是指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培植约200个乡村旅游特色示范点。1.环杭州湾运河·水乡·古镇乡村旅游带
紧扣杭州市建设国际花园城市与东方休闲之都的战略方针,依托沪杭甬高速拓宽工程、杭浦高速(沪杭高速复线)、杭宁高速、杭徽高速、杭新景高速、杭金衢高速以及杭州绕城高速等交通辐射优势,充分利用该区的水乡平原、运河古镇、江南文化、生态休闲资源,注重乡村文化的彰显,挖掘乡村休闲的真谛,有重点、有层次、有步骤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2.浙东沿海海岛·沙滩·渔情乡村旅游带
紧扣宁波市与舟山市、温州市联合打造国际性港口旅游名市的战略方针,依托舟山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拓宽工程、甬金高速、甬台温高速、沿海大通道、甬台温高速铁路等工程带来的交通地位提升的优势,挖掘山林、古城、沙滩、海岛资源的文化元素、休闲元素、娱乐元素与商贸元素,加速山海资源的对接与整合,稳步推进浙东沿海黄金海岸、快乐渔业、海岛休闲与宗教体验式的乡村旅游发展。
3.西南山区秀山·民俗·丽水乡村旅游带
充分依托该地作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态高地、秀山丽水”的环境基础,努力搜寻山村纯朴、原始的民族风情与民俗文化,着力挖掘山林、碧水、空气与人文的旅游价值,积极融合浙中发达的商贸文化与活力,以浙江省建设“生态大省”为战略指导机遇,以金丽温高速、丽龙(浦)高速以及龙丽高速的相继建设为区位机遇,积极打造独具浙西南山区风情、商贸体验特色的乡村旅游带。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切入点
浙江省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基本以经济发达的城镇为依托,产品的资源组合配置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其一是以纯粹的农业景观为对象的旅游开发,其二是乡村景观与旅游景点组合互补型的旅游开发。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产品类型单一,以低层次的观赏型项目为主,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亟待升级。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面对城镇居民的周末休闲需求,“遍地开花”、“一哄而上”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迫切需求对全省范围内的,尤其是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地区进行统筹规划,依据各个乡村的开发条件与资源特色,合理布局,挖掘特色,形成重点。在此基础上,确立若干个具备一定资源条件和旅游业发展基础及相关旅游设施完备的乡村旅游区(点)作为乡村旅游的示范点优化、重点开发,使之具有一定的档次和规模,防止出现“小而全、散而乱”的不良局面。2.以地域文化为核心,提高产品的品位与档次
文化是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目前省内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重要原因就是在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地域乡村文化的内涵。因此,在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中,应在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上做文章,通过区内纵向搜索与区际横向比较,加强对自身特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定位,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艺术格调,给游客以耳目一新的感觉。3.积极引导,保持乡村社区生活的原真性
乡村旅游社区的真正魅力在于乡村社区日常生活所衍射出来的文化本底性与原真性。如何保证乡村旅游社区的生活延续性,将是未来乡村旅游社区的生命力与活力源泉,也是乡村旅游社区的关键吸引物和核心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在乡村旅游社区的规划与建设、乡村旅游产品生产以及服务接待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发挥其旅游开发的积极性。4.制定政策,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新环境
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依据现有的相关政策与法规,结合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的特殊性,制定土地、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教育、税费、能源费等优惠政策,切实改善农村旅游发展环境,以有利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宅基地整理,一方面提高乡村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保证基本农田的范围、数量与质量。同时,加强旅游业与地方特色农业、林业、渔业的有机融合,以保证尽量不改变农村原有耕地的使用性质。一方面,可以保持乡村产业结构的基础,保持乡村社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突出乡村旅游的“三农”性,充分体现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调整。
(四)乡村旅游的产业结构升级
浙江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应从完善产业系统、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提高从业者素质、加强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来进行。1.乡村旅游产业系统的完善
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大旅游产业的一个子系统,同样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以,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的完善重点是实施乡村旅游交通、乡村旅游住宿餐饮、乡村旅游商品、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以及乡村旅游安全的“4+1”工程。2.产品升级与品牌建设
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首先要避免开发过程中的商业化、城市化、庸俗化、雷同化,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在区域上具有地方性、在内容上具有原真性、在质量上具有优品性、在内容上具有差异性、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同时,需要由品牌的信誉来传递与保证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注重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3.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素质
对乡村旅游而言,员工绝大多数来自纯朴的农民,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乡村旅游服务,就必须提高其从事乡村旅游业的素质,主要包括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观念、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技能。4.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管理水平
设立乡村旅游管理者论坛,一年举办一次,邀请乡村旅游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交流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的经验,探讨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的问题,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乡村旅游协会的建设与功能的完善,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提升管理水平。
(五)乡村旅游的运营机制
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绝非一个自然和自足的过程,自发、分散、粗放小农个体经营形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如何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实现政府、私营企业、外资、农民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有机结合,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走和谐发展的道路,关键就在于寻找一个合适的乡村旅游发展运营机制。1.构建“政府+公司+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运营机制
政府负责乡村旅游区的规划编制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投资公司则主要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旅行社则负责市场开拓,客源组织;乡村旅游协会则负责组织村民参与表演、导游、工艺品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修缮各自的民居、协调各方利益,尤其是代表村民的利益。2.构建集约化运营机制
随着我省“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观念的提出,新的旅游发展氛围已逐步形成。因此,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应该逐步适应这个大环境,实现与周边景区(点)的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实行集约化运营机制。乡村旅游区要与其他旅游资源景区或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尤其是风景名胜区周边乡村,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3.构建一体化运营机制
在组织机制创新上,要运用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势,通过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以及纵横一体化的手段,整合市场资本,优化资源配置。以协会为单位作为股东进入公司,或村民以实物或现金直接入股进入公司作为股东,实行股东、股值年分红制。要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鼓励和帮助更多的企业大胆去开发乡村旅游。要改变观念、创新体制,政府敢于特许经营,敢于让企业去组织民间资本整合资源,把资源转化成市场,将资源转化成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调动积极性,才能真正走出乡村旅游发展及其扶贫致富之路。
五、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城市以外最广泛乡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规划布局,实施渐进式的村落更新模式
加快乡村旅游规划编制,严格控制乡村旅游的开发范围与规模,拯救、开发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古迹。杜绝“大型化”、“人工化”,严格走“小型化”、“自然化”的道路,根据社区的自身特色安排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小型旅游活动。乡村村落形态的改造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注重整体的自然环境塑造,改造适合旅游度假的农宅及旅游接待设施,提倡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方式,杜绝大拆大建。2.引入绿色认证,实施环境管理制度
对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乡村旅游社区,逐步引入“绿色环球21(GreenGlobe21)”认证,努力创造和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行为习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最大好处,并为消费者提供选择余地。“绿色环球21”的品牌意味着更好的可持续的环境与社会形象、改善的社区互动关系,通过使用较少资源而节省成本,通过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而获得更大的收益。3.坚持政府主导,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依据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控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在政府部门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加大道路、通讯、水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重点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接待户的客房、厨房、庭院、厕所的改造。在努力创造优美舒适条件的同时应该避免走设施的过于高档化或过于原始化。
(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田园景观文化与农耕文化不仅是吸引旅游者的“乡村性”资源,同时也是乡村社区的生产文化。因此,必须明确社区生产的目的,即以第一产业的生产销售与加工为主,以旅游业为辅助产业。同时,针对目前社区内特色购物环节的相对薄弱,建议社区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以促进农产品与土特产品的商品化与纪念品化,扩大产业链的本地化,实现利润最大化,防止旅游利润的漏损。这不仅可以保持乡村社区的传统优势行业,还有利益旅游业的发展与社区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丰富村民的收入来源,促进社区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社区在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旅游社区环境的改造过程中,应该注重社区绿色、卫生、健康、安全的特性特征,突出社区的“绿色、健康、安全”品牌,提高乡村旅游业的抗风险性。
(三)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提升社区居民的地方自豪感,弘扬民俗文化
乡村旅游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社区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足迹,逐步树立乡村社区的旅游品牌,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乡村社区居民的地方自豪感,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民俗传统文化就是“摇钱树”,以此达到弘扬乡村民俗文化的效果,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积极开展地方民俗节庆活动,展示地方文化
在开展地方民俗节庆活动时,不能将乡村民俗节庆活动简单地庸俗化,而必须深入了解社区的民俗特点,注意展示出民俗事象之间的相互关联,选择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民俗节庆活动,通过它们来向游客展示地方文化,但这些标志性民俗文化现象决不是由今人生编硬造的,而应当是原来就存在的。3.有效改善睦邻关系,倡导地方道德文化
加强引导与教育,完善相应的规范管理与约束、激励机制,改善睦邻友好关系,倡导优良的地方道德文化,使乡村旅游者能够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才能展示乡村性的核心意象。
4.保持宾主关系的互惠性
杜绝过分夸张的“变异迎合性”趋势,避免乡村社区的淳朴性民风消失或失真。应该保持宾主关系的互惠性,以保持乡村性的维持,确保乡村淳朴民风的持续发展。
(四)实现乡村旅游受益者多主体的共生 1.明确政府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与保护管理机构的责任主要是协调与管理。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必须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制定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议各级旅游部门和农业、文化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规范指导。支持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和农业旅游、民俗旅游协会,制定行业评价标准。2.加大社会教育力度,提升旅游者生态意识
乡村旅游者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最终享用者,不仅要有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更要有实际的环保行为。针对目前国内乡村旅游者及大众旅游的现状,必须加强对国民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游客对异质文化的尊重,加强乡村旅游者的学习能力与成分,树立其节约、生态的观念及行为。3.加强乡村旅游理论研究,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
学术界的主要责任是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总结与规律探寻,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等层次加强乡村旅游理论的研究,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乡村旅游社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乡村社区及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对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条件进行调查与评估,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可行性分析与规划设计,以确保乡村社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4.建立社区参与机制,提高乡村社区的参与率
乡村社区及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活动的主体,因此必须充分提高乡村社区及其居民的参与率,充分发挥乡村社区的内涵与魅力。通过专业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乡村社区居民的服务技能与参与意识。不仅要参与旅游决策和规划,还要参与旅游经济活动与投资、乡村社区的环境保护、乡村社会文化的维护等多个方面,参与应当体现公平与机会均等。
5.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作用,实现监督与协调管理
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类非营利组织的建设与运作,以实现对乡村旅游企业等利益群体的协调、管理。这类组织主要包括四大类:第一类是作为事业单位性质的社会团体,主要完成乡村社区的社会福利任务,以提升乡村社区居民的福利水平;第二类主要是乡村旅游发展基金,主要对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乡村旅游社区进行前期的项目论证与规划资金的资助;第三类为各类行业协会,如农家乐协会、旅游景区协会等,这类非营利组织的职责是对下属会员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会员间的意见或矛盾进行有效处理;第四类主要是旅游者协会,主要是从提升乡村旅游者环境与生态意识的宗旨出发,保护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发展,组织乡村志愿活动等。
6.充分利用新闻网络媒体,加强乡村可持续监督力度
生态旅游与当地经济发展研究 篇7
近年来,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业的实践, 生态旅游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学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 但是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受历史地理等条件影响, 我国生态旅游区多处于经济贫困落后的地区[2]。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用自身的独特性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是帮助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 在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现实较量的过程中, 当地政府、酒店业、旅行社等利益群体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往往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这不仅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更不利于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拟对生态旅游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 以期对生态旅游以及旅游地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1 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态旅游同其它形式的旅游一样, 因其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3], 所以它关联性强, 对当地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由此, 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 生态旅游在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推力的同时, 也为当地的生态保护埋下了隐患。
1.1 生态旅游与当地的经济结构
可供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多位于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 其各种生态资源保存得较完好。一般情况, 不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原始而且单一, 大多以农业、狩猎、渔业等为主。作为旅游业中一种新型的专题旅游, 游客要进入景区并获得愉快的旅游体验, 必须有相应的道路、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于是, 交通运输业、酒店业、旅行社业、餐饮业、娱乐业等逐步发展且繁荣起来了。同时,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Foucat在Ventanilla的一项调查显示:对50%的家庭来说, 除了捕鱼和其它服务业, 生态旅游的收入是当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4]。另外, 塞吉尔群岛依赖独特的椰岛风光, 使旅游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因此, 可以说生态旅游实现了一业带百业, 不仅仅完善了当地的经济构成, 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生态旅游, 有可能导致当地的经济结构过份单一和脆弱。由于旅游业本身的季节性、旅游者的偏好、自然条件等特性给生态旅游所带来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容易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不稳定, 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当部分甚至大多数居民放弃当地原始传统的职业而从事生态旅游业, 一旦遭遇金融危机、社会骚乱、政局动荡等突发事件, 旅游爱好者或者选择待在家里、或者减少出游次数、或者就近旅游, 出游人数以及出游次数的减少必然给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严重影响旅游区的经济收入, 从而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1.2 生态旅游与当地经济收入总量及其分配
一方面, 生态旅游的开展吸引了大量游客, 游客的消费和由此而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 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诸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外部资源, 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Ostiona[5], 虽然仅有4%的居民直接从事旅游业, 有70%的居民主要靠捡龟蛋 (此地是海龟的盛产区) 为生。但在旅游旺季, 旅游业以及相关行业的收入是后者的4~7倍。因此生态旅游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总值。众多地区如法国东南山区、泰国的普吉岛、西班牙坎塔布连山区、墨西哥的坎昆、印尼的巴厘岛等通过依靠当地生态资源开展旅游业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6]。可以说少量投入带动了大经济的发展。
Wall[7]认为, 在生态旅游过程中, 旅游者的确花费了大笔的资金, 然而调查统计显示, 绝大多数资金是在路途上花费的, 在旅游地的花费实际上很少, 给生态旅游地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总量必然有限。这主要是因为:首先, 大多数生态旅游地位于贫困落后地区, 地理位置相对偏远, 交通不便, 旅游者需要多次转换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才能到达目的地;其次, 这些生态旅游地设施简陋、单一, 可用于出售的特色旅游商品也少, 难以刺激旅游者的消费;最后, 旅游的性质决定了旅游者在体验完一地的风景后, 会转移到另外的目的地去。一般而言, 除了周边的短途旅游者, 大多数的远程旅游者到某地的重游率很低。由此可见, 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此外, 生态旅游地的旅游业收入相当单一。据统计, 生态旅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门票收入, 占生态旅游总收入的85.76%[8], 而其他的吃、住、游、购等服务费收入甚小。因此, 如何基于生态旅游开发新的项目, 刺激旅游者的消费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中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旅游活动是社会财富的一次再分配过程。游客的财富多是在常居地创造的, 通过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环节, 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减小了区域经济贫富差距。
作为旅游区内部的居民, 应该是环境保护的主力, 但由于生态旅游区的建立, 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 当地居民在与政府以及开发商的对话中, 处于毫无讨价还价能力的弱势地位, 不均等的分配, 使得他们的收益减少, 使这部分居民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但却要忍受物价上涨带来的高消费负担。小部分人的高收入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
1.3 生态旅游与当地就业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现阶段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 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属性正好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般来说, 雇员的收入与其拥有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呈正相关。而生态旅游区周边的居民由于一直从事像种植、放牧、采集药材等技术含量较低的活动, 技能较低, 很难达到生态旅游业的要求, 于是大量的外地职工被雇佣, 占用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使得当地居民能够获得的就业机会少之又少。因此, 虽然说生态旅游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但实际上并没有缓解当地居民的贫穷。在大多数生态旅游区, 一个家庭每天的花费不超过3美元[9]。Campbell[10]对Ostional的居民调查发现, 在这些被调查的居民中, 认为生态旅游不可能带来任何机会的占32%, 认为生态旅游能够带来一种和两种就业机会的比例分别为28%和22%, 仅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态旅游能够带来两种以上的就业机会。导游在所有旅游可能带来的就业机会中居首位。Bookbinder等人对Royal Chitwan国家公园周围居民进行调查显示[5], 只有6%的被调查农户能够在生态旅游中获得收入, 其中4%的农户通过从事导游、赶象以及旅馆厨师等直接参与的方式来获取收益, 其余2%的农户则通过售卖纪念品、民族舞蹈表演等间接参与的方式获得报酬。在中国, 95%以上生态旅游景区的居民并没有从旅游业中获得明显好处。
1.4 生态旅游与当地物价水平
开展生态旅游, 必然要首先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 比如交通、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而这些基础设施又必须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土地价值提升[11]。同时, 旅游区地及周边的土地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
当部分居民从事生态旅游业, 直接导致农副产业的产能下降, 势必会造成当地物价上涨, 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引发的当地居民的不满。同时生态旅游的过热发展, 增加当地区域性的通货膨胀, 抬升当地的物价水平。
综上所述, 发展生态旅游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 生态旅游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拓宽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升了当地的土地价值;培养了当地居民的旅游业的管理能力。从消极的方面来说, 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的主要影响是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公。由于薄弱的资金条件、有限的人力资源以及低下的科学与管理技能, 一方面, 使得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了对生态资源控制经营的权利和收益;另一方面, 使得一些保护生态、保护当地利益的法律法规总是得不到执行。
2 当地经济发展对生态保护的影响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旅游方式, 在为游客带来体验性享受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 保证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从生态旅游中得到的经济收入, 将必须有一部分用于保护生态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生态首先从培养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做起。由此可见, 生态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是要求得一个双赢的目的———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反过来当地利用获得经济利益保护生态。
常常认为, 如果更多的旅游者到访, 就会更好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然而, 许多实例证明, 事实并不是这样。一方面, 一些政府部门利用生态旅游吸引外来投资, 并将其看成一项主要政绩工程, 与此同时“生态”的高含金量也强烈的吸引了外来资本。于是, 生态旅游更多的是作为测度地方经济发展与旅游规模的手段, 产值、利润与税收成为政府、企业的主要目标,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严重忽视。另一方面, 尽管理论认为, 生态旅游是一个模糊且有限的细分市场, 但在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利益的抗衡中, 生态利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经济利益被无限放大。于是, 生态旅游景区人满为患、不堪负荷的现象频频发生, 对生态旅游产品的过度开发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造成生态资源的严重退化甚至是生态景观的消失。据有关调查显示, 在我国, 因开展生态旅游, 好多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其中22%的自然保护区环境受到破坏, 11%的生态旅游资源出现退化。在这些自然保护区, 44%存在垃圾公害, 12%出现水污染, 11%有噪声污染, 3%有空气污染[12]。另外, 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生长环境的干扰, 有可能加速稀有物种的灭绝[13]。有证据表明, 随着收入的增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恶性加剧的趋势[14], 这有悖于设立生态旅游区的根本目的, 极有可能引发生态旅游与当地居民间冲突, 对生态旅游区的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综上, 在生态旅游实践中, 利益群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忽视生态利益的事件常常发生。因此, 如何在生发展旅游经济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之间寻求平衡, 并最终使得生态旅游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利大于弊, 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3 总结与建议
生态旅游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也带来了消极影响。生态旅游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鉴于生态旅游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与保护生态的初衷, 它也不能迅速的扩大规模。而且, 即使增加生态旅游的供给, 生态旅游的价格弹性较大从而总收入是下降的[1]。生态旅游理论上的效益在实践过程中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其实际效益与理论效益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 利益群体常常为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忽视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 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一旦当地的居民丧失了对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与控制权, 一旦当地居民在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处于弱势群体, 当地的经济就难以长足稳定的发展[15]。因此, 一方面为了生态旅游能够长期有益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重视生态保护, 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强化生态旅游的经济收入
目前, 生态旅游区的大部分经济收入来自于门票收入[6,16]。因此, 可以基于生态旅游开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比如通过提供特色餐饮、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来增大旅游者的消费空间, 实现旅游地收入的增长。同时, 以生态旅游为龙头, 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生态产业链, 增强生态旅游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3.2 帮助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
通过教育和培训, 提高当地居民的工作技能与管理能力, 使其参与到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中。当地居民的参与可以提高主人翁意识, 这不仅有利于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 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更重要的是, 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服务中, 渲染了生态旅游区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 增加了吸引力。
3.3 协调经济利益分配机制
通过将生态旅游的经济利益给当地居民分红、修建学校、道路等基础设施、提供培训等项目重新分配经济收入, 从而缓解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消极影响, 推进经济积极发展, 让旅游地居民平等地享受到生态旅游所带来的优惠。
3.4 加大宣传与营销
通过一些宣传、营销, 引导游客选择合适的假期, 让游客掌握更多关于生态旅游地的准确信息, 使得游客可以在人流量较小、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小的时机下选择出游, 从而获得最大满足的体验。
3.5 提高利益群体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与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者有关, 也与游客以及生态旅游的规划者、开发者有关。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从最初的规划做起。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人人肩负起责任。
3.6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建立监督机制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丽水市;旅游经济;发展
一、丽水市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理念上滥用标签,政策目标定位不明
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和滥用问题非常明显。不管是旅游企业还是当地政府,都只是标签式地使用,既没有正确认识,更谈不上认真实施。在概念炒作、缺乏规范的情况下,生态旅游成了那些缺乏环境意识和专业技能而又急功近利的经营者摇钱树。在没有完善的政策、法规、条例、标准对这些问题进行规定的情况下,各地生态旅游的发展难免鱼龙混杂而目标不清。
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基本没有认识到旅游产业是富民强市的综合性大产业,即旅游产业有机融合问题。在传统旅游内部有多个行业,依托旅游过程,整合在一个产业链关系中,例如,酒店、餐饮、车船是旅游过程中的服务配套,景区是旅游吸引核,他们之间形成了核心吸引物与服务配套之间的基础性产业关联关系。而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原有的关联产业需要深度融合发展,形成酒店吸引物(迪拜的帆船酒店)、餐饮吸引物(美食街)、车船吸引物(海上快艇),打破原有关系,形成关联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规划上景、镇分离,全域一体规划缺失
当前,丽水市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全面的“丽水市生态旅游全域化一体化发展远景规划”体系,也就没有科学合理的旅游业长远发展规划的正确引导。有的景区没有高水平的总体规划指导和详细规划控制,往往造成景区的盲目建设,严重的还破坏了景区的自然美。全市主要景区和度假区大多数在山上、水上,城镇旅游发展还比较缓慢,旅游景区和城乡环境的融合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地方在交通、环境、基础设施方面还相对滞后。
丽水市的云和梯田被美国CNN评为中国最美40个自然景点之一;龙泉宝剑、青田石雕等世界闻名。然而世人但知云和梯田,不知有崇头镇;但知有龙泉青瓷,不知有上洋镇;但知有青田石雕,不知有山口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多数旅游小镇景区镇区分离,反差强烈。景区虽然优美,但镇区规划建设滞后,街道狭窄,建筑杂乱,绿化稀少,环境不美,难以让人产生逗留之心。
(三)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多头统筹推力不足
一项重大的改革和决策必然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由于多元利益主体竟相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使得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不能统筹协调。目前丽水旅游管理横向受制于相关职能部门,许多关联部门职能重叠或真空,导致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等现象,旅游部门似乎只能管管旅行社和星级酒店,对大部分景区和旅游要素均无权调控,资源难以整合。由于各县(市)区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和注意力不一样,因而各县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全市旅游发展政策、抓旅游的工作力度有较大的差距,导致旅游规划、产品建设、宣传促销整体协作不力。就全市来说,培育发展环境、制定市场规则、监督市场次序尚未形成较为健全的体制机制,尚不能全力以赴培育生态旅游业。
(四)产品同质缺乏个性,旅游服务配套能力薄弱
目前,从全市来看,一些森林公园、农家乐综合体同质性现象突出,“千园一面”,个性特色不够鲜明,难以提供差异化服务。丽水地属山区,大部分旅游景区可进入性差,城区与主要景区、主要景区之间缺乏有效交通连接,导致进不去、出不来、散不开。另外,向游客展示的产品类型还是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功能比较单一,大部分旅游景区缺乏具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功能产品,造成游客在景区逗留时间短,难以形成多日消费。
生态旅游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旅游活动,旅游旺季床位严重不足,旅游淡季大部分闲置,在价格档次上出现较大偏差,适合普通旅游者住宿的床位太少,导致游客找得到的住不起,住得起的又找不到。目前,全市共有旅行社73家,导游933名,星级饭店60家,旅游接待能力亟需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丽水生态旅游经济的建议
(一)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定位和思路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题定位和思路应该是:要充分发挥生态休闲养生旅游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四大主题,大力推进高等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全国知名度的品牌景区,树立“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品牌。同时,将文化体验、生态养生、运动休闲、避暑度假作为旅游业发展重点。以“培育生态旅游业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和“中国生态旅游第一市”为核心目标,按照生态旅游全域化、旅游发展融合化、旅游休闲智能化的“三化”发展思路,努力使生态旅游业成为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丽水打造成为生态休闲旅游名城、中国生态旅游第一市和全国知名的“国家公园”。
(二)突出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深入挖掘丽水市独特的良渚文化、黄帝文化、石雕文化、景宁畲族文化、“五行”文化等文化资源,构建文化要素与旅游要素差异化组合的发展模式,把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民俗风情等包装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创排优秀文艺演出剧目,加快开发文化旅游演艺市场,实现《印象山哈》等一批精品剧目的定期驻场演出。以市场运作方式,加快推进文化演艺进景区、进酒店、进农家乐,发挥乡村舞台的旅游作用,培育做大旅游演艺市场。加快建设龙泉瓷剑文化创意基地、青田石文化创意基地、云和木玩创意基地、丽水文化创意产业园、景宁县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平台、文化资源的培植平台。努力挖掘、整理、抢救、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新一代手工艺人,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创新。
二是培养人才,提升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要加快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产业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把对农民的旅游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农民从业技能、培育新型农民、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来抓。对于生态旅游的规划、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则应立足长远,尽快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对于普通从业人员,可以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纳入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此外,还可以依托阳光工程和农业广播学校等公益性机构,大力开展生态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培训方面的优势,做好远程培训。
nlc202309021148
三是抓好机制建设,创造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的条件。政府能不能考虑成立一个本土文化发展和保护的工作机构,从事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政府出台一些有利于发展和保护本土文化的政策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并给予支持和奖励;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和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建立本土文化发展和保护基金,开展对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三)谋划好旅游发展整体布局规划
一是注重特色,努力培育生态旅游精品。生态旅游的开发重点就是需要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农”文化。全市各县(市、区)要进行全面统筹,实现差异发展,推进“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等发展战略。在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时,要突出农村生产生活形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森林文化、渔业文化、养生文化、风水文化、民俗文化等,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要加快推进“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实现农家乐生态旅游由低级向高级、同质化向差异化、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三大转变。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养”七要素的合理集聚,建成多功能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和生态养生旅游集聚区。
二是推进融合,实现生态旅游业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水利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等,通过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依托农家、连接户外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和模式,并通过户外休闲运动、乡土娱乐活动以及参与性的劳动体验活动等,推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同时,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紧紧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品牌定位,将养生元素融入生态旅游产品,让人们在休闲旅游的同时得以养生,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三是加强保护,做足生态旅游特色文章。生态旅游主要面向城市居民,突出“乡村”特色,尽量消除“乡村城市化”。一方面要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保持农业在生产活动中的比重,使农村回归它最质朴的美丽。另一方面要保护和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要培养生态旅游接待地的居民对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确保传统核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避免资源的简单粗放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四)多措并举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一是提高认识,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方位推进丽水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努力实现在思想认识、发展理念、政策扶持等方面形成共识。在认识层面上,要从增加农民收入的副业,向努力打造生态旅游名城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转变,加强发展的紧迫感。在政府领导层面上,要从部门工作,向提升为政府一把手工程转变,营造大谋划、大统筹、大产业、大整合、大平台、大建设、大合唱、大发展、大旅游的良好氛围。在政府扶持方式上,要从注重点上扶持,向产业扶持转变,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遂昌乡村旅游的快速崛起,“全民集智办旅游,全民合力营造环境”的做法值得借鉴。龙泉市委、市政府将38个村作为新一批农家乐特色村进行打造,36个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出任38个村的“第一书记”。在帮扶过程中,龙泉市各部门及“第一书记”认真谋划,积极创新思路和举措,推动了农家乐特色村快速、全面的提升,也值得学习。
二是规划引领,在打造“第一支柱产业”中凸显支柱作用。政府在旅游经济发展中要起主导作用,要成立区域协调机制、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对整个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在制定政策规划、把握方向、搞好服务,实现旅游资源要素在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整合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经营权则交由市场运作。根据发展定位,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把生态旅游作为一个重要产业纳入建设整体规划,制订出契合实际的乡村旅游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突出一县一主题、一县一特色,着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同时,加快建立乡村旅游法规体系,制定《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配套措施,引导村旅游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2]宋瑞.生态旅游:多目标多主体共生[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
[3]吴易明.中国生态旅游业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
[4]市旅游局.群策群力,打造“丽水生活方式”体验区[G].2013.
[5]周海忠.加快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思考[R].丽水市委(决策与调研),2013.
作者简介:金海波(1979.6-),男,汉族,籍贯浙江省青田县,1998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2012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现任丽水市瓯江生态旅游景区管委会(筹)办公室主任,在乡镇担任乡长期间还是在新的岗位一直都是从事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工作简历:1998.09-2005.04青田县广播电视局工作先后担任记者、编辑、新闻部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团支部书记等;
2005.04-2015.03先后任青田县仁庄镇党委委员、青田县山口镇宣传委员、青田县东源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青田县章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等;
2015.03丽水市瓯江生态旅游景区管委会(筹)办公室主任。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推荐阅读:
生态旅游研究10-19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10-03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10-21
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06-08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09-26
宜春市生态旅游发展07-21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06-01
生态旅游规划发展现状与态势05-10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的思考08-16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