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

2024-08-01

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精选7篇)

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 篇1

一、从原生态民歌看“原生态合唱”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我国“原生态合唱”的现状

在很多关于合唱的参考文献上我们都可以找到关于合唱概念的讲解, 说法虽然不经相同, 但其实质内涵却是一样的, 简而言之, 合唱是一种由群体演唱两个声部以上的声乐作品的严谨艺术门类, 声部越多演唱难度系数越大, 由于多种旋律的混合、交融, 变现力的更丰富, 声音更立体化, 可以这么说, 合唱是声乐独唱艺术的升华, 声乐艺术是合唱的奠基石, 所以笔者将会从“原生态”民歌入手来研究原生态合唱的有关问题。

“原生态”这种用本乡本土的语言表现的独特艺术形式虽然是学术界新近的提法, 但它却早已在中国大地上生根, 是在自然生存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民间声乐艺术, 一般包括原生态作品及其特有的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 这种演唱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体现了各地方言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声调与多彩旋律, 备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并得到了广泛的传唱。

2、“原生态”合唱存在的问题

原生态合唱产生的基础环境是广大的农村农业社会以及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与大自然相依, 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相融, 传递的是当地劳动人民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而现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的乡土人情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农村的人民的观念改变, 人民更加崇尚时尚的音乐, 更加喜欢流行歌曲。而孕育在农村土地上的原生态歌唱形式也随着这篇土壤的变化而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在社会化大发展的冲击下, 会唱原生态民歌的人越来越少, 更不要说是“原生态”合唱了, 原来在大山顶上, 山凹里等地都能听到原生态民歌唱响时发出的回音, 逢年过节, 还可以看到少数民族人民举行一个简单的原生态歌曲晚会或者庆祝活动, 但是当他们面对所处的都是生活环境, 自然就无法再喊出嗓来了。所以在合唱音乐艺术大展的情况下, “原生态”合唱并没有跟上现代合唱艺术的步伐而兴盛起来, 这才使得我们在青歌赛的合唱比赛舞台上看到它的出现时显得兴奋而又欣慰。

二、“原生态”合唱艺术中闽南语合唱的艺术特征

1、调式与和声

在“原生态”合唱作品的广袤海洋中, 闽南语合唱作为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的继承与颂扬得到了很到的发展, 尤其是在闽台地方音乐歌仔戏的基础上进行传承, 这样的传播方式在我们对“原生态”合唱研究的工作中值得借鉴与推广, 我们将以闽南语合唱为例来分析有关与“原生态”合唱艺术特征的一二。

闽南语合唱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其创作更是坚持走与民族民间传统完美结合的路线并发扬光大。例如《番薯》、《农村酒歌》、《阮阿舅》等, 其旋律以闽南语方言的音韵、语调为基础, 具有闽台风韵的创造性民族民间音调, 并吸收了闽南地区的民间曲艺、民歌民谣、戏曲及地域特色生活、习俗等为创作元素。调式则主要以五声民族宫调式为主 (包括六声、七声调式) 。

2、音乐织体

在闽南合唱音乐的作品中, 很多事采用相同节奏的和声织体, 以求得唱词在各个声部中的一致, 这种音乐织体在带伴奏的合唱作品中居多。当然了, 在“原生态”无伴奏的合唱作品中, 带有衬腔或简化歌词的复调对位旋律声部也较常见。在音乐织体中, 作品常采用富有地域特色的衬词, 并配以重复或变化重复的级进旋律, 是节奏紧凑, 通过声部数量上的变化, 用逐步增加或者轮流休止的办法来求得音色和音响上的变化。例如《杂菜汤》开头部分运用声部由高到低进入的办法, 使音域逐渐加宽, 音响逐渐扩大。

3、曲式结构及演唱特征

该地区的闽南语合唱作品大多采用传统多段体的音乐结构, 变奏曲的创作手法被大量应用, 有时也采用回旋曲的手法, 如其中的某旋律或主题在整首乐曲中多次出现, 也有部分依然采用带有副歌的二段体结构, 以及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通常是采用方整的音乐结构, 乐句对仗工整。

4、闽南语合唱给我们关于“原生态”合唱的启示

闽南语合唱的研究虽然并不能代表全部“原生态”合唱的艺术特征, 但我们从中依然可以得到些许的启示:演唱这一类作品时一定要用当地的语言, 作品中旋律的走向要符合本土原生态民歌的旋律特征, 和声与织体需建立在尊重该民族地域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的基础上, 咬字与归韵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等等。只有这样, 作品才能更贴近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生活, 才能更贴切地给人以大自然般地纯真的感情。

三、“原生态”合唱的社会意义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着5千年的历史文明, 华夏文明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一部分。虽然我们文化有着历史基础,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古国, 保护原生态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原生态”合唱与民众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它反映的是劳动者的生活和精神, 是最真实感情的流露。在历史的长河中, 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比“原生态”这样的唱法更能贴近广大民众的生活了, 在合唱艺术的领域里, 原生态唱法可以说是聚集了劳动大众最真实的情感, 凝聚了人类最朴实的精神, 传递了地方的特色以及广大人民的思想智慧。

合唱是一种表演艺术, 它是音乐、文学与演唱的结晶, 随着人们演唱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提高, 对合唱的艺术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生态合唱在当地原生态民歌、方言俚语的基础上, 通过近现代的创作技法与语言特点的完美结合, 使之成为了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 本文通过对“原生态”合唱的现状分析并以闽南语合唱为例来探究其艺术特征以分析它的社会意义, 旨在呼吁大家全面提升合唱素养, 重视民族艺术的发展, 充分展现原生态合唱的艺术魅力, 使合唱艺术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杨鸿年.合唱训练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

[2]范晓峰.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现代阐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 篇2

关键词 旅游管理;双语教学;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8-0135-02

1 引言

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现有的大学教育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提高学生适应就业压力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知识与必要的职业技能。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有必要重视双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对外交往的能力。高校更应该重视双语教学,并结合教学的实际经验,不断对双语教学进行调整,使之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学生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

2 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是指当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同时存在两个民族,并且保有两者不同特色的语言文化,在这一背景下就有必要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这两种语言,一种是母语,另一种则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中逐渐掌握的。国外双语教学发展的历史较为悠久,有着十分成熟的体系与高效的教学模式,值得学习借鉴。我国应吸取西方国家双语教学的先进经验,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我国的双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先进的教学经验,没有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我国对双语教学的实施并不是为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而是期望通过双语教育,尽可能地提高我国公民的英语水平,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外语人才,满足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对外交流程度的日益加深,双语教学成为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重点内容。每一种语言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表达他们自身才能够表达出的含义,很难用另外一种语言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语言中存在的一些组成部分,极有可能因为翻译而失去原有的意义,这是因为每种语言都有着自己比较特殊的词汇、语法构成、书写原则,不同的语言之间很难实现词语、语法之间的完美切换。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外化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又加大了不同语言之间的体会与理解。而双语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局面,双语教学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语言之间进行无缝切换,最大限度地降低语言在互译时造成的信息流失,保障信息交流的通畅。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语言作为人类互相交流的工具,既是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不断开拓自身思维的重要途径与方法。通过双语学习可以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领略到异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影响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

3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持续进步,与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吸收他国优秀文化、先进经验、发展自身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压力。为了应对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就需要重视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凭借人才的强大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主动性。英语作为一项基本的学习内容,在对外交流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培养具备对外交往能力的外语人才就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双语教学引入实际教学活动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由于专业的特点,同时也是适应社会的发展,更有必要实行双语教学。

旅游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旅游业逐渐与世界接轨,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得我国旅游业面临机遇与挑战。我国旅游业具有先天性的优势,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管理模式、发展方向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明确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有必要对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也应具备对外交流的语言能力,才能保证新兴的旅游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实施双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双语的学习缺乏明显的热情,对双语学习存在明显的抵触情绪,使得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人才日益缺乏;二是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需要较长的实践时间才能具备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而具有双语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则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工作环境,顺利完成对外交流的任务;三是尽管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但是依旧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语言的学习分离开来,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必须将新的教育理论与全新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得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的优化设置,降低双语教材的难度,同时将专业学习与语言培训有效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4 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旅游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由于自身的文化内涵,旅游业有着较强的对外交往要求,这就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的双语人才。但是我国目前的双语人才明显满足不了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那么双语教学在旅游管理中的积极意义就突显出来。

1)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要求。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让旅游管理的学生凭借自身的语言优势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及时处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妥善解决各类问题。

2)双语教学比单纯的语言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能自主地将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实现自身的发展。

3)双语教学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不断适应办学的要求,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4)开展双语教学,绝不是单纯地增加教师教学的难度,从另一角度来看,也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通过双语教学,高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提升对外交流能力,在对外学术交流中获取有效信息,实现自身的发展。

5 结语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各大高校注重视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做出及时的改变与调整,培养出专业的旅游管理高级人才,满足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现有的双语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随着对旅游管理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要在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逐渐弥补不足,从而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从宏观上改善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加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恩才.浅析确定高校双语教学课程目标的依据[J].扬州大学学报,2010(8).

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 篇3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

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一个涵容天地人“三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一以贯之的机体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一步丰富和了这一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论”。在这一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在这一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一,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二,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一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的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

追求和谐是中国哲学中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即以儒家而言,对普遍和谐的追求自孔子起就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原始儒家的这一理论意向经后儒的不断发明推广而成为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明确地表示,建立在“中”这一天下之大本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下之达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和谐”与“生生”又是紧密相连的。扩而大之,亦可以说,“生生”与“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想。

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 篇4

大家好,欢迎大家今晚能来听我的这次讲座。对于我自己刚才中山大学青年法学社的同学们已经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我在此也就不做赘述了。我是广东创基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也是盘古知识产权网的负责人。所以我今天的讲座也就和这两个方面有关,一方面谈谈作为律师这一职业的职业现状和前景,另一方面我也要谈谈知识产权这一问题在中国的现状。

在开讲之前我还想介绍一下盘古知识产权网。为什么叫“盘古”网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国的神话里盘古是开天辟地的神,而盘古网也是中国第一家网上的知识产权门户,具有开天辟地的意思,所以我要将这个网站起名为盘古网。在这里我也想为盘古网招贤纳士,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前往盘古网实习和工作,能够借助这一平台为中国的知识产权发展尽一份力。

回到正题,首先我想谈谈律师。我做律师很多年了,也算是在律师这一行当里有所成就,积累了一点经验,但是我对律师这一职业的现状是有看法的。据我了解,大一的同学有60%-90%有从事律师这一职业的愿望,到了大四毕业的时候只剩不到10%的同学愿意从事律师了,大多数同学都愿意去法院、检察员和政府机关工作。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个原因是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认为出去为官才是出人头地的最佳途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律师的现状要比其他国家差。像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他们的国家元首很多是有丰

富的律师从业经历的。像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现任总统奥巴马还有现任国务卿希拉里他们都曾经担任过律师。所以在国外律师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律师能成为美国最好的工作的原因之一。而中国的律师处境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就要比其他国家差一点了。第三是现在的中国社会对律师这一职业并不了解。有的同学认为他们的父母亲友都是律师,而且自己也曾经在律师事务所实习过,觉得他们很了解律师,其实他们对律师的了解这是在表面上的,也可以说是基本不了解律师。很多法官、检察官们经常和律师打交道但是他们也并不了解律师。我认为对于律师这一职业,必须是长期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美国著名律师马歇尔曾经说过律师这一职业很神秘。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律师本身是自由职业者,他们与主流社会的接触也就不多,所以也就很难与外界形成比较稳定的联系。第二个原因是律师由于经常经手一些案件,而这些案件本身又具有保密性,所以律师在外界看来也就很神秘。起初我也对律师这一职业不太了解,我是在作为职业律师一两年之后才逐渐了解这一行当的内涵的,这里我就稍微谈谈律师是什么。

对于律师的第一层理解是律师本身就是一种法律制度,是国家对律师的各种规定,比如说《律师法》,再比如说《刑事诉讼法》里对律师的种种规定。第二层律师也是我所从事的一种职业,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种。今天我就不谈律师制度了,课堂上老师肯定会做详细的介绍,我们就谈谈这一职业。那律师是什么呢?我在大学里曾经读过一本日本律师所写的书,这本书开明宗义的写着律师的基本使命是

“维护基本人权,实现社会正义”。这也是日本和台湾的《律师法》上的第一条。所以律师要做的应该是维护正确、合理的法律,批驳错误的法律,对于恶法我们要提出抗议。我们要维护的是正确的权益,不管这种权益合不合法。就像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当然我想除了使命这种理想性的口号外大家更关注律师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途,我就简单谈谈律师。广东人把律师叫做“大状”。因为中国古代有一种类似于律师的职业叫讼师,他们一般是帮助别人写状子,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把律师叫做“大状”。但是这些讼师并不是律师。因为在中国古代是没有辩护制度的,这种职业本身就是违法的,这些讼师们也断然不敢为当事人辩护。而且中国传统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一旦上升到必须要通过诉讼来解决问题是一种矛盾彻底激化的表现,换句话说这是很没面子的事情,这一点与美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美国人是很喜欢打官司的,所以美国律师也很多,平均每600人就有一个律师。改革开放初一些学者曾经提出要按照美国律师比例来发展中国的律师数,认为这是一种法治的表现,但是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的,所以自然也就没能实现。回到正题,中国传统的纠纷调解一般是找族长之类的德高望重的进行,不大会闹到县太爷那里去。即使真要去找县太爷也要写状子,但是当时大部分人根本不会写字,所以很多科举考试的落榜生、一些做官无望的读书人就去帮别人写状子,这就是中国古代讼师的来源。有一次有个大学生来我这里应聘,推荐人说他很厉害,我就给他除了几个题目让

他做,结果做的一塌糊涂,其中第一个就是论中国古代行政长官兼任诉讼工作的合理性。我知道这个问题几乎不能回答,应为这个问题是被中国传统学术界狠批的问题之一,但是想要回答也很简单,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他们读的四书五经在令人层面上讲也是法律,所以古代的读书人也就是法学家,那让行政长官担任法官也就是合情合理的。而且那些科举不第的落榜生们担任讼师也是很厉害的。这里我就举几个例子。有一个寡妇想离婚,但是古代的寡妇再嫁可是被严格禁止的行为,她就找到了一个讼师。这个讼师写了状子以后直接递了上去,县太爷立马批准这个寡妇离婚。这个状子上只有八个字,这就是“夫死、无子、公鳏、叔壮。”把这个寡妇的生活处境活生生的写了出来,这就是古代著名的“八字状”。还有晚清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这个案件之所以能沉冤昭雪,原因之一就是讼师的状子。第一次讼师写的状子上写着“江南无日月,神州无青天。”,后来的一个讼师看了以后认为这个状子不行,就换成了“江南无日月,神州有青天。”仅此一字之差。状子递上去以后皇帝龙颜大悦,派得力大臣重申此案,此案才得以昭雪。可以看得出来,讼师们的文笔功夫是非常厉害的。有的地方把讼师也叫做“刀笔吏”,意思就是手里的笔和刀子一样锋利。这些例子在现代也很常见。比如说台湾女作家三毛,她在回忆她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的父亲和弟弟都是优秀的律师,他们教会了她很多写作的技巧。可见无论古代的讼师还是今天的律师,文笔功夫都是很重要的。

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律师的产生是在鸦片战争以后。鸦片战争

以后西方各国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一特权。原因是因为西方人看到中国旧式的审理案件的方式太不人道,也很不民主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人的利益。但是随着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开始,律师辩护制度也就逐步引入中国。开始时只是一些外国的律师,后来随着中国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的增多,很多留学生在海外学习法学,学成归来以后就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和通商口岸担任律师,久而久之也就组成了律师协会这种自发性质的团体。这些律师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精英,像陈独秀和董必武。大部分的律师集中在了中国的几个通商口岸和沿海开放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洋人较多而且各式纠纷也多。当时的律师是很风光的,经常是出没于上层社会的人物,而且律师协会也是非常厉害的,动辄可以制约法官的判决。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律师们团结一致,有组织性和纪律性。而广大的中国内地基本还沿用了旧式的县太爷、军阀一类的审判,形式很荒唐,律师制度就更无从谈起。曾今的山东军阀韩复渠视察治下的临沂,恰巧此时临沂刚好发生了一件大案。李姓和王姓的两家人是世仇,结果不只因为一点什么矛盾王家家就杀了李家六个人,李家为了报复也杀了王家十一个人,这是就闹到了临沂县政府那里。韩复渠听了此案以后二话不说直接判李家有罪,而且把李家人全部杀光,而王家却无罪。手下的人提醒韩复渠说王家也杀了人,但韩复渠说王家杀人是在他担任山东省主席之前与他的名声无关,而李家杀人是在他担任山东省主席之后,这么做让他大丢面子,所以他要判李家人有罪而且要轻罪重罚。通过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民国时期中国内地军阀断案是多么的荒唐可笑,而且充满了司法专制。

乡村旅游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讲稿 篇5

你们的问题是什么?

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

你们的组织性质是什么?规模、经营环境、潜在客源、顾客偏好

你们的经营、管理、服务的目标诉求是什么? 你们的愿景是什么?希望、理想、出路。

你们应该做什么? 你们应该怎么做?

想钱、挣钱、赚钱——理财,幸福的理财。人找钱,钱找人。

价值观、财富观、智商情商与财商 效益 剩余索取权

微创新

要回答上述问题,就要回答:乡村旅游本身的发展历程与阶段特点、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与转型,宏观角度的乡村旅游(丰裕社会、非物质文化、非物质社会、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国民经济、现代经济(服务业)、旅游经济与

中央政府应该做什么?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务实之前必先务虚,打大仗前必开务虚会。

旅游产业、产业集群与中观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相关利益群体研究,区域或集群治理

产业、集成性产业、扎堆、外部经济、抱团取暖、中介组织、自律委员会、垄断与竞争

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项目、旅游服务与农家乐企业的成长微观视角的乡村旅游

理清微观企业管理的层级:领导(领袖、战略管理)、经营管理、作业与职能管理、服务规范与个性化。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

新闻导入

其原因主要是与国家的提倡、旅行社的推广、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以及各开发商的积极响应分不开的。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的主要意义是: ①为旅游领域拓展了新天地。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将生态农业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旅游业到农村去开辟广阔天地,借农业经济的优势求发展;农业借旅游业的优势求进步,两种产业相互促进,相互联姻,相得益彰。开发乡村旅游将更加丰富中国旅游业的特色与内涵。

②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利用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农业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旅游度假园区,既可高效地发挥农业生产功能,又可提高农业收益,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并树立起新型农业生产观点,缩小城乡差别。发展乡村旅游将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③为城市旅游热点扩散提供了广阔的场所。目前,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近极至,各旅游“热点’的发展已近饱和,极化的旅游流加重了景区负担,因此极大的旅游流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向外分流,以减轻城内压力。过热的城内景区要向外“散热”,发展城市边缘地区的乡村旅游是最佳策略。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近郊多有这种新型旅游区,如大连西郊度假村、大连凌水农场冰峪度假村等[4]。乡村容量大、承受力强,可疏散旅游热点城市的游客压力。乡村旅游可充分满足都市游客走进自然、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缓解都市生活压力。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将更新人们的旅游观念,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新领域,为开展生态旅游创造新的前景。

总之,生活方式变革对旅游的影响和意义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与人类回归大自然、回归本真生活的梦想相吻合的旅游活动方式以及旅游产品,它对生活在都市之中的人们的吸引力不是在减弱而是在增强;乡村作为自然与人类相处比较和谐的一个过渡地带,其独特魅力正在日益体现出来;乡村所特有的休闲度假属性和功能,也使它颇受城市人群青睐。尤其对西部地区的许多地方来说,开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促使当地尽快脱贫致富,不失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中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而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乡村的面貌将日益改变。这样,不管是比较传统的乡村还是比较现代的乡村,都能够对城市人群产生各自不同的吸引力,都可以开发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总之,只要假以时日,乡村旅游是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的。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一)乡村旅游的涵义

根据Gilbert和Tung(1990年)的定义: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我国有关学者将其定义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可以看出,后者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是加强城乡居民感情沟通、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尼(Lane)认为,真正的乡村旅游具有以下要素:(1)位于乡村地区;(2)旅游活动是乡村的;(3)规模是乡村的;(4)社会结构和文化具有传统特征;(5)由于乡村的自然、经济、历史环境和区位条件各不相同,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具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模式。B 艾思卡普(inskeep)则将乡村旅游看成一种具有可持续特点的旅游活动,并常常将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与农业旅游(Agriculter)、农庄旅游(Farm Toursim)不加区别地相互换用,显而易见,他是将这几者看成了同一回事。从产品细分的角度来说,他这样做也自有其道理。C 乡村旅游一般包括“农家乐”旅游、乡村观光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民族风情旅游、农场旅游等分支旅游产品。至于开发经营何种乡村旅游产品,只能视资源特点和开发者的取舍而定,很难一概而论。“乡村旅游”有多种定义。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专家们对此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同时,乡村旅游已在各地开始积极探索,贵州省还开展了乡村旅游的国际合作示范项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

在法国,这种与乡村紧密结合的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 生态旅游” 在我国,学者们对乡村旅游比较普遍的认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农家乐”的概念。日前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综合人们对乡村旅游的种种看法,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小规模、离散性的旅游活动。

(二)乡村旅游的诞生背景

1990年在加拿大举行的’90全球持续发展大会上提出了《旅游业持续发展行动战略》,1995年在西班牙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上又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标志着旅游业持续发展得到各级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以及游客的认可和重视.乡村旅游既符合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又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重大变化,旅游活动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接近自然、返朴归真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再者,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和多元化发展,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美学观念都发生着变化!旅游兴趣不再仅限于人为景观,而对自然景观和半人文景观旅游格外青睐。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尽管在欧洲发达国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但大规模发展起来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它可以说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规模,并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乡村旅游首先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如日本、台湾、新加坡、韩国、以色列等从70年代开始,纷纷将乡村旅游提上工作日程.我国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及我国一些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产生的.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乡村旅游也己蓬勃兴起。由于起步晚,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初期阶段,游客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组织,市场还没形成规模,致使乡村旅游业经济效益没有很好体现出来。如何使其规范发展,从一开始就能走上健康、高效之路,直接影响着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乡村旅游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被提到旅游业发展的日程上来并成为被研究和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

(三)乡村旅游的主要特点是

(1)乡村景观的丰富性。

旅游资源一般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如名山大川森林草原等)和人文旅游资源(如名胜古迹城市公园等)。农业是一个受人类调控的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的特点,同时具有人类活动参与下而形成的文化景观内涵(如农村的民俗文化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景观资源之丰富,是其它类型的旅游活动所不可比拟的。

(2)平民性。

尽管乡村旅游的参与者中也不乏管人,但总体而言,乡村旅游的主体主要还是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城市或城镇平民和注重生活情调的知识分子。在这里,我们要克服的一个认识误区是,平民性并不必然地等同于庸俗化,也并不意味着可以粗制滥造和草草打发。平民性特点强调,进行乡村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来自城市(或城镇)之中的居民,他们的身份和职业不尽相同,但收入水平和消费指向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譬如在旅游活动之中,他们都比较倾向于带有生活情趣的大众化项目和大众性消费。因此,乡村旅游应在大众化、参与性、愉悦感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和均衡点。

(3)地域多样性和时间可变性。

乡村旅游资源大多以自然风貌、劳作形态和传统习俗为主。农业生产各阶段受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较大,因此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另外,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乡村的农业生态-文化景观风格各异,而乡村旅游资源多样的景观风貌,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

(4)可实践性和体验性。

乡村旅游不仅仅是单一的观光游览项目,它是包含观光、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游客可通过直接品尝农产品(蔬菜瓜果、畜禽蛋奶、水产品等)或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耕地、播种、采摘、垂钓、烧烤等),从中体验农民的生产劳动和乡村的民风民俗,并获得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和乐趣。

(5)高效益和低风险性。

乡村旅游将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可获得多重效益。由于乡村旅游是在原有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基础上通过经营方式的调整,不破坏原有生产形态,而使其精致化特色化的过程,所以开发难度小、投资报酬率高、见效快。

(6)花费较低。

旅游的背景在农村,旅游的接待者主要是农民,旅游的内容亦以乡村生活的体验或观摩为主(即俗话说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做农家人”),这就使得乡村旅游的成本相对其他旅游活动形式来说要低得多。相应地,乡村旅游的开支成本也就比较低廉。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想大手大脚地花钱者未必就能花得出去,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项目和支出让旅游者必须花钱;而农民的现实主义态度也使他们将对旅游者钱袋的支付限定在了一个比较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水平上。这就使乡村旅游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旅游。

(三)--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特点

中国乡村旅游产品与城市旅游产品相比, 在本质属性、空间分布、产品供给、旅游消费、市场需求和趋势等方面, 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1.1 本质上的乡村性

乡村旅游产品在本质上就是其乡村性, 即农业本质、生态本质、乡村规模本质(聚落空间相对较小, 人口规模小, 旅游开发规模小)以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载体、村社组织、乡村田园、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在乡村旅游中都有乡村性。也就是说旅游是乡村的, 是在乡村之中, 是以乡村景物为旅游吸引物的, 一切活动过程是乡村化的。

在产品形态上主要表现于:(1)展现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产品;(2)以开展各种参与性农事活动和土特产品购买的产品;(3)具有典型区域文化特征与生态特征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类和高科技术类乡村旅游产品;(4)充分利用自然原料和“乡村性”设施开发乡村度假旅游产品。

1.2 空间分布的独特性

国内外经验表明, 乡村旅游产品的空间位置, 最好是 2 个小时之内的城市近郊和道路条件良好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根据我国著名旅游学家吴必虎的研究, 我国的乡村旅游区位空间在距城20 公里左右空间地带和距风景名胜区5 公里左右地带最佳。乡村旅游的供给空间实际上为城市周边地区与远离大城市的地区两类。前者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旅游进入性条件良好;后者虽然有距离障碍性因素, 但一定具有典型乡村性和传统文化特色性的资源优势, 加上便捷的交通条件。

1.3 产品供给的丰富多样性

从全国看, 乡村幅员辽阔, 自然景观千差万别, 农业景观多种多样, 民风民俗多姿多彩, 为满足游客观光、购物、求知、猎奇、尝鲜、休闲、度假、参与等多种旅游需求

收稿日期: 2006 —08 —27 基金项目: 湖南社科规划项目(04Zc093);湖南省教育厅立项科技项目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

6

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赏花、摘果、采茶、垂钓、狩猎、出海、插秧、手工学艺、观草原风情、体民俗民风, 应有尽有。在规划形式上大概可归纳为观光观赏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和乡村民俗节庆型四类。但必须说明的是, 无论何类, 都以典型“乡村性”和高等级质量的传统文化内涵产品为前提, 要求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具有资源的空间聚集性和一定的质量等级“门槛”。

1.4 旅游消费的低水平性

由于我国目前低层次的旅游供给、尚不富足的经济收入, 乡村旅游消费主体呈现重实惠、轻享受的低水平消费特征。因此, 绝大多数乡村游客享受到的仍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较低档的旅游服务产品。如在采摘旅游中, 大多数游客看重水果的价格质量和数量, 而轻视对收获的心理感受;“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的乡村民俗旅游中, 游客多注重低廉的接待费用, 忽略对乡村民俗的体验。目前我国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仅停留于悦目、悦身的较低层次, 而达到悦心、悦志的高层次感受较少。且大多数乡村旅游者选择耗时耗费较少的短期和近地游, 总体旅游消费水平低。

1.5 参与性与体验性

乡村旅游结构吸引旅游者的重要之处就在于所开展的各类旅游项目往往仍是农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和参与性。采摘蔬果、参与农村节庆、从事体力支出不大的一般性农事活动等, 都是大多数旅游者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感兴趣或乐意体验一番的事情。同时乡村旅游者的成分要么是对乡村旅游完全陌生的;要么曾经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 而如今已远离了大自然和乡村, 于是试图借此重新获得对乡村生活的体验, 以找回已经失落的记忆;要么是怀着神秘感去了解乡村、体验乡村。

四、乡村旅游开发的几种模式

郭阳旭***

(一)魏小安

5+3 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安研究员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目前已形成 1、5种模式:

一是大城市近郊的“农家乐”; 二是高科技农业观光园;

三是农业新村,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目的地; 四是古村落的开发;

五是农业的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和云南的元阳梯田等。

以农庄度假和民俗节日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欧洲、美洲开展的历史达百年以上。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也已具相当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轨道。在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政府也从中也得到了丰厚回报。凡是在开发乡村旅游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国家,均制定了专门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产品、管理和市场开发都比较成熟。

我国拥有56个民族,尤其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保存也比较完好,具有发展高端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贵州的国际合作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已开始启动,将与新西兰、爱尔兰等专家一道,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施反贫困战略、乡村旅游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寻求本土化、中国化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2、3类型: 农村乡村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农民乡村旅游。

(二)卢云亭

传统8+现代6

1、传统乡村旅游以其体现出的特点作依据,可细分为以下8类: 1)乡村民俗型。

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和风物。乡村民俗又分岁时、节日、婚姻、生育、寿诞、民间医药、丧葬、交际、礼仪、服饰、饮食、居住、器用、交通、生产、职业、民间工艺、宗教、社会、娱乐、信仰、祭祀、巫卜、禁忌等近20类。拥有这些民俗资源的乡村,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民俗旅游。

2)乡村传统农业类。

乡村旅游的限定范围主要是在农村,因此这种旅游与农业生产、农业发展过程等密不可分。但农业类旅游有传统与现代农业两大类,故作为传统乡村旅游模式之一,其类型则特指旧式的农业生产观光活动,如旧式的农业生产过程、农耕文化、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3)古村古镇类。

这一类指以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古乡村环境氛围为观赏、观光、观看、观览、观展、观研载体的旅游活动。4)乡村风水或风土类。

旧时许多乡村是以特有的地理环境和风水结构发展起来的,有的是依据风水理论经过精心设计选址和建设的,有的是依据真山真水环境自发形成的,如利用不同的地形、水道形成多种排水、给水、避寒、避风、采光、交通等合理的村落空间布局形式。这对发展乡村环境旅游、科学旅游、体验旅游、文化考察和研究活动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乡村土特产类。

品尝、购买乡村土特产是城市或外地游客进入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土特产包括乡村生产、生活用品、乡村风味食品、乡村手工艺品、乡村名特产等。这些物品大多都有广泛的销售市场和固有的品牌形象,历史形成时间长,产品有较固定的风格和工艺水准,因此其信誉度、特色度、知名度比较大,旅游者对土特产品的认知是发展这类乡村旅游的重要驱动力。6)乡村休闲娱乐类。

从需求供给角度,大多离城市较近的乡村为城市居民在假日或闲暇时间提供了优良的休闲、度假、娱乐等场所设施,如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家庭旅馆、乡村旅店等。7)乡村名胜类。

指依托本村或与之相邻的历史文化或山水名胜资源开发的乡村旅游模式。这类旅游的特点是“借景”,即借老祖宗和大自然给后代留下的古迹和名胜,其功能主要是观光,通过其他特色景观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北京的门头沟潭柘寺村、怀柔慕田峪村、房山周口店村等就是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8)乡村红色旅游类。

此类指拥有红色旅游资源,并利用此优势发展以红色旅游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乡村旅游活动。这类旅游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已有大量乡村旅游点正在全力开发这类旅游产品,并形成乡村旅游的一大热点。

2、现代乡村旅游以其提供的旅游景观和产品内容,可细分为以下6类:

1)现代新农村类。

我国各省区都有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它们以“新”为特点,在住宅、街巷、道路和生态环境、产业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各种配套设施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改变,成为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典范。如北京的韩村河、江苏江阴的华西村等。2)乡村农业高新科技类。

指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在高新技术驱动下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型乡村旅游。这类旅游的特点是在产业上的高度科技化,一是农业生产过程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二是组织结构实现了工厂化管理,三是产品形成全新的独特性和市场卖点。游人进入这些农业高新技术旅游地,既可观赏其全新的高技术生产过程、面貌和景观,又可购买品尝其高新农业产品。还可与现代农业工人接触,了解和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新加坡建立的10个农业科技公园。3)乡村生态环境类。

指运用现代环境技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全国和省区旅游生态村。这类乡村主要以生态农业为特点,采用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农业经济为理念,对农村使用的燃料和动力进行更新,如建立沼气发电、日光能发电等节能、清洁设施,以“生态村”这一形象和旅游品牌,吸引那些对农村环境特别关注的旅游者和生态农业旅游者。4)乡村园林旅游类。

我国有一些乡村,运用园林技术,把自身改建为环境优美的园林新村,并利用乡村园林化这一品牌,招徕旅游者前来观光。如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包宅村。5)乡村康体疗养类。

这类旅游主要迎合人们的养生需要,重点加强产品的医疗保健功能,开发诸如体验按摩、理疗等与健康相关的乡村旅游项目。6)乡村自我发展类。

自我发展是现代社会出现的市场新需求,在乡村旅游中,为满足这种心态愿望,可专门设计一些为游客提供某种轻松舒适的环境,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主探索学习知识,熟悉新技能的乡村旅游活动。如日本乡村观鸟旅游、美国的农牧场旅游等。

(三)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

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乡村大国,乡村永远是中国大地上的主导景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业已引起社会对乡村发展、乡村景观、乡村遗产、乡村旅游的广泛关注,并感悟到乡村景观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紧迫性,对落实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比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过程和成就,乡村旅游在走过了贵族化阶段后成为体验乡村文化和乡村遗产重要的旅游方式,成为休闲、度假、康体、治疗等重要的旅游空间。在欧洲,乡村旅游曾一度成为“拯救乡村的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变革和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乡村发展注入的活力和推动乡村持续发展所展现出的作用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而且在今天我国乡村变革和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和新途径,是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最完整、最典型、最内在的体现。我国乡村旅游20多年的发展业已完成产业的第一次积累,乡村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管理模式混乱化和产业组织自发化6大问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

新时期,替代传统乡村旅游产品的新形态和新模式主要有7个方面:

(1)主题农园与农庄发展。

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2)传承地方性遗产之乡村主题博物馆发展模式。

承载传统产品与传统工艺、传统生活与生产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文化景观重现功能。

(3)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发展模式。

承载古村落、新文化村落、新经济村落等不同阶段乡村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物化与意化的统一过程的认知和体验功能。(4)乡村旅游基地化之乡村俱乐部。不仅是乡村旅游的高级会所和信息中心,而且是乡村旅游的中介机构;不仅向乡村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乡村旅游服务,而且提供一种乡村旅游全过程的联程服务,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5)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模式。

承载企业董事会议、商务谈判、员工奖励度假和旅游景观房产等功能。

(6)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发展。

集生产、研发、销售、交流、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比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园、香料庄园、草莓庄园和西瓜庄园等,产业庄园既要体现产业化生产特点,又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7)区域景观整体与乡村意境梦幻体验。

是区域尺度下通道式动态旅游类型。

乡村景观意境可划分为地方文化代表型——乡村文化意境,水体景观主导型——水乡意境,山野乡村主导型——自然意境,林间乡村代表型——林海意境,平原农耕代表型——农田耕作意境,牧区乡村代表型——自在天堂意境,民族村寨型——异域人文意境,城乡过渡代表型——都市乡村意境8大类型。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中国诗画文化的灵魂等多种意境追寻,乡村景观意境的感知和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五、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与开发原则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很猛,数量和类型都在逐渐增多,是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一大时尚。但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和项目的雷同化,吸引物的单调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社区管理的复杂化等。为了使乡村旅游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各地都在寻求新的思路和理念,开发出具有独特性、多元性、精品性的乡村旅游产品。笔者认为今后乡村旅游将会出现

(一)8大发展趋势:

1.突出重点、亮点和示范点。

乡村旅游在同一个地区不能一哄而上,以数量增长代替质量增长。这样会导致乡村旅游迅速泛化,产品同质化。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发展规划,筛选出本区、本省的重点、亮点和示范点。2.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3发展个性化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之所以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主要原因是市场选择和需求在趋向个性化。到乡村旅游的人,大部分是以家庭、情侣或自驾车为出游方式,他们要求看到的乡村旅游点应有个性和独特性。几年前去过的“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在几年以后如果还是依然故我,旅游者就不会再选择它,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策划出自己的特色项目,使景观、产品、接待、管理都实现个性目标。4.与实现“三农”目标相结合,是今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方向。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推动社会小康目标,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国许多地区都在强化乡村旅游的这种功能。如成都市近期重点打造乡村旅游“五朵金花”:幸福梅林、花香农居、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通过发展观梅、观花、观菊,发展菜园、荷池等手段,吸引城市居民前往观光、休闲、娱乐,使“五朵金花”成为该地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示范点。农民通过租金、薪金、股金、保障金四重收入,获得较大的利益。5.乡村旅游开发要注重保持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乡村原生自然和人文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个性特征,是城市居民前往游览的追寻目标。特别是作为乡村原真性的景物、景观,更不能改变其原真形貌。但保持原真性,绝不是在保护乡村环境的落后面。6.乡村旅游要注重产品的多样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在一个地区,必须有多样化的乡村旅游类型,如成都市的“五朵金花”就是以梅花、花卉、菊花、荷花、菜园为主题发展的不同乡村旅游品牌,每个品牌又有一系列的观光、参与性产品。游人对乡村旅游品牌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的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乡村旅游目的地就越要尽快改变产品雷同、内容泛化的局面,创新产品的特色,使游客增加更多的选择,包括交通出行的自主化,旅行事务的自主化,订房、订票、订餐的自主化,游览乡村景物的自主化等。

利基管理,7.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 8.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原则政府主导原则

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 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给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政府规划指导下, 采取各种措施, 给予旅游开发积极的引导和支持的一种新型模式。鉴于乡村旅游产品涉及到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现代化旅游服务要求的矛盾、分散的村寨或农户与旅游市场的矛盾、乡村信息闭塞与宣传促销的矛盾等许多基础性的制约性瓶颈问题难以克服, 农民很难直接走向市场。因此,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协调相关部门, 充分整合各种资金渠道、管理技术、人才和互联网等资源, 形成发展合力 [ 3]。特别要提出的是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缺少整体规划和市场分析, 产品单一, 基础设施不完善, 经营范围太窄, 资金投入不足, 缺少政策法规约束等问题。政府必须加强主导力度, 加以重点引导和扶持, 尤其是基础设施问题, 只有发挥政府投资主渠道作用, 采用公共设施如水、电、路等由政府投资或政府与集体合作投资为主体, 才有可能得到快速解决。2 社区参与原则

早在1997 年6 月, 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的《关于旅游业的 21 世纪议程》, 就明确提出要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 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 4]。因此社区参与, 农民致富成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本质要求。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改善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提高其生活质量, 以构建社区参与与农民主体经营或合作经营、参与经营的双赢或多赢的一体化格局也就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 旅游开发应该为当地居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应该通过创新开发, 大力拓展农副产品的利用广度和深度, 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以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个旅游地的经济水平。特别应该侧重发展参与式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规划, 使农民既是参与旅游业的主力军, 又是真正的最大受益者。在具体操作上, 必须让社区和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 通过经济参与(利益分享)、政治参与(发展决策)以拥有更多的经济自主权、政治自主权和更多的民主权 [ 5]。市场主体原则

市场主体原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旅游产品尤其是乡村旅游产品更应如此。没有市场的乡村旅游产品是不含有生命力的, 因此, 其开发过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开发为中心、以产品开发为重点, 按照“市场—资源—产品—市场”的模式,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在建设特色园区、精品项目, 组织主题鲜明、多层次的旅游线路产品的同时, 要按照市场机制运作, 避免政府唱独角戏。尤其是乡村旅游产品是从乡村社区优化和结构优化的角度指导旅游开发, 不仅涉及到旅游部门, 还涉及到乡村社区的各个方面, 协调性很强, 各个部门都要高效、快速协作, 保证其旅游产品开发系统全面展开, 一切都应围绕市场进行开发。对乡村旅游市场不仅要分析现实的乡村旅游市场, 也应分析潜在的乡村旅游市场;不仅应分析客观、宏观乡村旅游市场, 更应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微观市场。择优开发原则

开发一般要经历“普遍开发———重点开发———创新开发”三个阶段。乡村旅游资源具有遍在性特点, 容易造成产品替代、无序开发、重复建设、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乃至投入多、产出少、骑虎难下的局面。由于中国目前的大多数农村仍不富裕, 人力、物力、财力相当有限, 必须在资源普查、综合比较论证的基础上, 保证重点, 择优开发。对于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条件相对较为便利、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至今仍具有“古、始、真、土、野”特色, 且社区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和具有相当开发热情的地区, 应优先开发。而且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以创造特色品牌产品, 保障市场竞争力。突出特色原则

旅游开发时, 要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不仅保持大自然的原生韵味, 而且要保护当地 4 6 特有的传统文化, 避免因开发造成文化污染, 避免把城市现代化建筑、设施移植到乡村景区。旅游接待设施也应该与当地自然及文化协调, 保证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和“精品”给游客 [ 6]。但这并不是说阻止社区进步, 阻止当地发展经济, 而是实现旅游与经济发展二者的最佳结合。特色是旅游产品活力之所在, 而原汁原味又是与特色相辅相承。因此, 旅游开发中一定要深入挖掘那些原汁原味的乡土原生文化和生态环境, 以做到“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这才是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根基和依托, 也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6综合功能原则

乡村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的最大区别是兼具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 即所谓“三生功能”。生产功能就是旅游产品中有一定的水果、花卉、蔬菜、奶类、蛋品的生产经营, 这样既可为游客提供农耕文明的体验, 又可为游客提供无公害污染的安全优质鲜活的农副产品, 还可降低旅游业脆弱性的影响;生活功能亦即休闲功能, 就是为游客提供乡村观光、休闲、度假的服务和享受, 使其亲近自然, 放松身心, 欣赏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 离开尘嚣, 调整人心, 还可以接触民俗风情和农耕文化, 使传统贴近现代, 增添知识和乐趣。生态功能, 就是营造优美的原始天然乡村自然生态环境, 满足游客亲近自然, 复归田园、康体养生、生态认知、文化体验等旅游需要, 感受人与自然, 享受“天人合一”的美妙意境。此外, 还有对游客的环境教育功能, 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提高环境意识。因此, 旅游产品开发中要体现其功能的多样性。

7可持续发展原则

凡旅游资源都具有脆弱性, 尤其是传统文化旅游资源还具有不可再生性, 一旦破坏便很难恢复。因此, 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 开发第二”的原则, 形成 “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 一定要通过法律、技术、教育等各种手段, 对旅游资源的自然与人文进行双重保护。但也必须指出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7]。发展乡村旅游是以获取良好经济效益, 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只讲保护, 发展无从谈起, 保护失去经济支持, 也失去保护的目的。只有充分认识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保价值的互动性, 以开发促保护, 保护是为了开发, 才是长久之计;只有振兴农村经济, 促进农业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才可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原则

旅游产品标准化就是科学规划旅游产品, 为各类旅游企业提供发展方向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依据。自1987 年我国首次出台星级饭店和评估标准以来, 我国已颁布了几十项旅游标准, 从而促进了我国各类旅游产品加快向保护、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发展的新高度。乡村不同于城市和发展成熟的旅游目的地, 多数县域或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旅游服务水平不高, 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滞后, 旅游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乃至制约着乡村旅游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于乡村旅游, 目前国家仅颁布了农业旅游示范景区(点)的质量标准, 其他都有赖于在开发实际中创新和发展。各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标准化, 可以结合当地实际从乡村旅游立法、乡村旅游服务基础标准、乡村旅游管理标准、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乡村旅游服务资质标准、乡村旅游设施标准、乡村旅游服务卫生安全标准、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标准、乡村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 以及乡村旅游立法等方面入手 [ 8]。其标准的制定应由旅游、地理、环境、管理、经济等各方面专家组成, 并应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一经颁发便应严格实施推行。实践证明, 乡村旅游产品已成为当代中国旅游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且潜力巨大, 前景广阔。但目前我国的农村是弱势地区, 农业仍属弱势产业, 农民是弱势群体, 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必须特别慎重, 尽量少走弯路。因此,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法则。

六、国外乡村旅游管理者与经营者角色定位之启示

乡村以其旖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新鲜的蔬菜瓜果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而受到都市居民的青睐。乡村旅游以乡村性为最大的卖点而蓬勃发展。国外发展乡村旅游历史悠久而成熟,为中国开展乡村游提供了成功的典范和经验。

笔者就政府管理者和产业经营者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角色分配与工作定位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政府作为产业管理者,应该干些什么

多数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之上。西班牙、希腊、爱尔兰等国都是这种情况。他们为了给本国或本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政府规划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给予乡村旅游开发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借鉴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和我国台湾省等国内外的经验,政府作为产业管理者应着重履行好以下4项职责。

第一,编制总体规划和执行项目计划,保证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政府主持并提供了规划编制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许多国家还实施了一系列计划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如法国的“假期绿色居所计划”与“欢迎到农场来”、奥地利的“农场假期”项目、意大利的Toscalla乡村节庆、波兰的“波兰绿肺”项目,以及泰国的Umphang社区旅游项目等。我国的台湾省1989年4月开始实施“发展休闲农业计划”,积极辅导、推动观光休闲农业区的规划及建设工作。北京早在1998年就编制了《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年也有了《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但规划的实施不到位,也缺乏适时适地的项目计划,带来了目前的乡村旅游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项目类型同质化、缺乏特色与内涵等问题,已经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前景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第二,制定规章,引导和规范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早在1994年就制定了《乡村住宿法》,规定了乡村住宿的基本条件和从事住宿经营接待者的政府登记要求;此外,政府对非法经营也有严格的管理与处罚规定。1992年起,我国台湾省也陆续实施了包括休闲农业辅导办法、休闲农业标章核发使用要点、休闲农场设置管理要点等主要法规和其他近50个相关法规在内的观光休闲农业法规体系。北京市也在发展初期就意识到了规范管理与规范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2年开始实施《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村(户)评定标准(试行)》、《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村(户)评定暂行办法》,截至2005年底,共评定出三批市级民俗旅游村110个和四批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7119个;2004年开始按照《北京市观光农业示范园区评定标准(试行)》评定出了两批45个市级观光农业示范园区。

第三,给予资助,帮助乡村旅游提高质量。资助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投向产业经营者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二是用于扶持乡村旅游协会的成长和网络开发建设,搭建平台交流信息。国内外的实践显示,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有重大作用。1992年美国建立了非营利组织——国家乡村旅游基金(NRTF),从事项目规划、募集和发放资助、提供宣传。任务是鼓励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执行州旅游合作计划,推广国际旅游项目,提高联邦旅游和休闲场所的知名度,实行游客分流,开发全美森林服务项目等。加拿大分别于1977年、1990年成立了乡村度假农庄协会(CVA)和土著旅游协会(CNATA)。我国台湾省的休闲农业协会也在发展网站,倡导分工合作,强调同一地区的联合,以及鼓励奇观、氛围、风景和主题等“情境消费”产品的开发,保证产业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市已经于2004年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开发建设了“北京乡村旅游网”,两年来协会尽管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正逐渐扩大与提高,但其作用和地位尚有待明确和巩固。

第四,组织培训,帮助从业人员转变观念,注重参与者的能力建设。1989 —1994年,我国台湾省农政单位成立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策划咨询小组,一方面在台湾大学、屏东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观光休闲农业课程,建立观光休闲农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着手和注重培训观光休闲农业的经营人才。

(二)企业作为产业经营者,应该怎样去干

都市周边乡村旅游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表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是,要想让乡村旅游真正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企业经营者的作为很重要。

首先,要选好项目定准位。作为经营者首要的是挖掘、认识目标客源市场,不能幻想让所有客源都成为自己的客人。假设想周一到周五也热闹起来,就要锁定特定的客户群,研究他们的需要,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配置适当的项目。其次,要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设计独特的旅游产品。比如在捷克摩拉维亚乡村建设“摩拉维亚葡萄酒之乡”遗产廊道,将当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诸如乡村博物馆、城堡、葡萄酒、酿酒作坊、手工艺作坊、有音乐和舞蹈的酒吧等连接起来,还在途经之地建设了酒店、客栈、宿营地、自助餐厅和餐馆,重要的是从经营管理上将分散的旅游吸引物集合成一项可在市场上推广的旅游产品,进行联合营销,实现了多赢。摩拉维亚遗产廊道的“当地人所有,共同决策”经验告诉我们,遗产廊道所连接的每一个旅游企业都独立经营,同时又可以在建设基础设施、标志系统与旅游代理商谈判和定价等方面协商合作,从而保证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北京目前还缺乏类似的通过资源整台取得显著效益的案例。建议构建一个“政府+企业+协会(含农民合作组织)+旅行社”的联动运营机制,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企业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协会则负责组织村民参与表演、导游、工艺品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协调企业、旅行社与农民之间的利益。

第三,要选择适合的营销模式,做到“经营有道”。鉴于乡村旅游产品具有空间上的不可转移性、生产与消费的时空同一性、时间上的不可储存性等特征,推荐使用“口碑传播”。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省的一个汤布朗小镇,凡去过该镇的旅行社导游和游客无不为她那美丽的乡村景观以及与名品折扣购物相结合的旅游产品“搭配”手段所折服,凭借游客身体力行的宣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2005年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的一项市场调查表明,市民认为口碑宣传(亲友介绍)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营销手段,而且收入越高、学历越高的消费者更注重相互之间交流的商品品牌信息。此外,网络营销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据德国《旅游业分析》调查显示,2003年,27%的德国人使用互联网作为查询旅游信息的工具,9 %的人使用互联网进行预订。北京城乡信息中心2005年春节前的一次调查表明,46.7%的游客是通过网络实现旅游意愿的。

2006年,伴随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号文件的出台,伴随“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中国乡村游”主题年项目的启动,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乡村旅游也必将更加兴旺、辉煌!

七、中国乡村旅游:现状、热点与薄弱环节

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应客观认识发展的现状,认真应对一些热点,同时还应该关注个别薄弱环节。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中级阶段(提档升级)

从整体上衡量,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初始阶段。乡村旅游在我国虽然早已存在,但真正形成规模效应,并获得与城市旅游相提并论的地位,是近几年的事情。眼下,形成一定规模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城乡结合部,江南古镇、古村落,中西部山村、少数民族村寨等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空间还很大。乡村旅游的客源以国内游客为主,入境客源不多。而在国内旅游市场份额中,乡村旅游所占的比例也十分有限。乡村旅游以城镇游客为主要客源,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3个黄金周,季节性很强,且经济效益不明显,旅游收入没有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受到政策、资金、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乡村旅游目的地行、食、住、购、娱,以及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等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大多只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要,离舒适、愉快的旅游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另外,在许多地方,出于扶贫解困等目的的旅游开发意图明显,个别政府行为违背了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发育规律,造成了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原生传统文化的损害,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到2005年底,重庆市农家乐己达3 650 多个,年接待游客达到1 100万人次,主要分布在重 庆市区及周边的南岸泉水鸡一条街、九龙坡白市 释、沙坪坝歌乐山、江北铁山坪、北磅绍云山及万盛

黑山谷等片区。赵越,黎霞,乡村民宿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研究一基于对重庆市乡村旅游景区的调查,2010年1月,西部论坛,79-86

(二)乡村旅游的一个热点——自驾车游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费用等方面的制约,自驾车游大多选择的是中近距离的旅游目的地,出游的时机一般是黄金周或双休日。一些风景秀丽、文化底蕴丰厚的乡村以其自由的停车空间、方便的食宿条件、廉价的旅游消费等因素,成为自驾车旅游者向往的主要旅游目的地。目前开展自驾车游比较火爆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等地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

乡村自驾车游也反映出了不少问题:一是交通问题亟须解决。大多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交通不便,很多自驾车游客往往花费数个小时在路途颠簸,劳顿之苦严重影响了旅游兴致。二是食宿条件有待改善。乡村旅游食宿虽不追求奢侈,但应该保证让游客吃的卫生、住的干净,这样才能带来舒适、愉悦的旅游享受。三是管理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专门为自驾车游客设计的旅游线路较少、方便自驾车游客携带的土特产品不足。四是安全隐患应及时消除等。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自驾车游客将越来越多,乡村旅游市场中自驾车所占份额也会逐步扩大。克服交通瓶颈,完善基础设施,改善食宿环境,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将是乡村旅游开发与研究人员共同面对的课题。

(三)乡村旅游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民旅游

一般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只是触及了农村与农业的问题,“三农”中的9 亿农民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是乡村旅游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魏小安把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和农民旅游。这意味着农村居民不仅是旅游产品供给者和生产者,而且是需求者和消费者。笔者也认同这种看法,并主张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的视野:

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 篇6

中国人饮茶不单纯为了解渴,已超越了茶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进入了精神领域,成为一种境界,一种修养。狭义的茶文化是包括茶道、茶艺、茶的礼仪、精神以及与茶有关的众多精神文化现象。广义的观茶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次,物质文化包括茶叶实践经验、科学技术,也包括生产流通形式、生活消费地域、消费方式、茶政设施;精神文化指一切与茶有关的知识、宗法、礼俗、宗教、文化艺术等,对茶的物质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杭州茶文化旅游特点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与茶文化内涵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是茶业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形式。它以茶为载体,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涵盖观光、体验、商贸、购物、求知、习艺、娱乐、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在我国南方产茶地区已吸引了数量可观的中外旅游者,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杭州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西湖龙井茶素有“天下第一茶”之称,是具唯一性、代表性的旅游稀缺资源,开发潜力巨大。2005年在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旅游报》等10家权威机构联合授予杭州市“中国茶都”的称号。因此,杭州拥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杭州自古为名茶产区

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产茶区,陆羽《茶经》所记唐代名茶就有产自杭州淳安的鸠坑茶,产于杭州天目山的天目山茶和产于杭州余杭的径山茶,其中径山茶还是唐朝贡茶。明代被公认的13种名茶中就有3种是产于杭州的西湖龙井、浙西天目茶和分水贡芽茶。如今的杭州名茶有: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余杭径山茶、淳安千岛玉叶、桐庐雪水云绿、建德千岛银珍、临安天目青顶、富阳富春茗绿、萧山云石三清茶、滨江桂花茶。这些名茶合力构建了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牢固基础。

(二)杭州茶文化遗存丰富

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就是陆羽在杭州余杭隐居期间写的。自唐朝至清朝1200余年间留下的120余种茶书,杭州籍作者就有8人,著书10种。历代在杭为官的文化人中,嗜茶者众多,留下了大量与茶有关的诗词文章,最著名有白居易、苏东坡、秦观、陆游、张岱、高濂、吴昌硕等人。现代的杭州人民仍对饮茶钟爱有加:周大风创作的《采茶舞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民歌教材;王旭烽创作的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荣获茅盾文学奖。乾隆与十八棵御茶的优美传说、苏东坡与辩才品茶吟诗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亲情、友情的美好向往,杭州的茶艺、茶俗、茶联折射出和谐精致的人文精神;杭州双绝“龙井茶配虎跑泉”蕴藏着深邃的人文内涵。历史悠久、璀璨夺目的杭州茶文化,不仅是杭州历史文化中的奇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三)杭州茶文化景点质高量多

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著称的西湖龙井茶保护产地占地168平方公里,核心区包括狮峰、龙井、云栖山、虎跑山、梅家坞,茶山叠嶂,满目葱茏,云雾缭绕,其间还保留了大批与龙井茶息息相关的高品质旅游景点,其中有我国惟一的以茶文化为专题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先后接待了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有梅家坞周总理纪念馆,记载了周恩来总理5次亲临梅家坞指导农村工作的美好回忆。有始建于宋代的龙井寺,杭州三大名泉之一的龙井泉,胡公庙、虎跑公园、乾隆亲自采摘的十八棵御茶,丁家山毛泽东采茶处,“林彪行宫”,有乾隆皇帝亲自题名的龙井八景,有龙井问茶、云栖竹径、虎跑梦泉、梅坞春早等杭州新10景,有杭州10大特色街之一的梅家坞茶文化街。还有日本茶道的源头径山寺、南宋皇帝茶具生产地南宋官窑遗址博物馆、老虎洞修内司窑遗址等。这些高品质的景点就串成了杭州茶文化旅游的主线。每年3月底举办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暨西湖龙井开茶节,龙井茶炒制技术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抖、带、搭、甩、捺、拓、扣、压、磨、敲等10大手法,颇具观赏价值。

(四)杭州茶馆业兴盛,茶艺表演绚丽多彩

南宋时作为都城的杭州茶事已经非常兴盛,茶肆类型多样,档次高低齐备,注重名人字画和音乐插花装饰,还有沿街叫卖的茶担。当时从寺院到宫廷再到民间的茶事礼仪已形成完整体系,直接促成日本茶道的径山茶礼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古都遗风的影响,使得杭州人的生活追求安逸,节奏相对缓慢,讲究品位和精致;湖山的秀美诗化了杭州人的人生态度,陶冶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喝龙井茶成为杭州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因子的渗透使得杭州茶文化具有了大众、永恒的特点。杭州的茶馆约有800多家,从装饰考究的主题茶艺馆到融入景区的露天茶摊,遍布城市街道和西湖周边,形成了曙光路和南山路两条茶馆集中区域。茶馆成为杭州的一道城市风景线,有“到杭州旅游,不去茶馆乃憾事也”之说。

三、提升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对策

发掘利用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对丰富杭州旅游内涵,提高杭州旅游文化品位,突出文化特色和发展旅游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顺应旅游新趋势,树立“中国茶都”的旅游形象

茶文化旅游完全契合当代休闲旅游、健康旅游、生态旅游、体验旅游的发展潮流,是一种十分高雅的文化产品。茶又是健康饮品,具有较多的药用价值,是游客旅途购物的最佳选择。茶文化旅游可以弘扬祖国茶文化,起到教育国人、促进茶文化复苏与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利用茶文化旅游还可以振兴茶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杭州应统筹规划,处理好茶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关系,对于梅家坞、龙驹坞、双峰等茶产地家庭旅游休闲度假区,要加强景区管理和设施配套整治工程,严厉查处游客投诉最多的“假龙井”、“暴利龙井”现象,维护安全诚实的旅游商品购物环境。打响杭州“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打造杭州“中国茶都”的旅游形象。

(二)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丰富壮大茶文化旅游市场

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和龙井开茶节是杭州茶文化旅游的重头戏,要不断提升节庆品味,拓展活动内容,使之成为杭州市民和外地游客共同参与的一个茶文化嘉年华,能极大地提高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进而激发潜在游客的旅游兴趣。另外,要充分利用杭州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如茶文化史迹游、茶乡生态游、开茶采尝游、茶园家庭休闲游、茶工业遗产游、茶科学考察游、茶民俗采风游、茶馆茶艺体验游等。在龙井茶产区适当地方还可以建立一个辐射长三角的,集茶叶交易、旅游休闲、茶文化展示为一体的高档次的茶叶集散中心,也将会成为杭州一个新的重量级茶文化旅游景点。

(三)开发设计具有杭州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商品

杭州茶文化旅游必须注重茶商品开发研究工作。茶商品从狭义上说是指各种品牌的茶叶;从广义上讲是以茶为龙头的包括茶食、茶画、茶具、茶书法、茶工艺品、茶旅游纪念品等涵盖茶文化各个方面的旅游商品。开发茶文化旅游商品必须注重杭州地方特色,设计开发文化内涵、品位较高的旅游商品,出版装帧精美适合休闲阅读的茶故事、茶传说、茶谚语等书籍,印刷设计精美的茶明信片,制作价格适宜的DIY茶工艺品,开发茶树木雕、茶花茶、儿茶素产品、茶食品等系列新产品,还要注重品牌意识,做大做强,提高茶元素的科技含量。借助茶文化旅游平台,杭州将有望成为全国茶文化、茶贸易的中心,并辐射影响全球。

四、结语

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 篇7

【关键词】 旅游文本;英译;规范化

进入21世纪,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以其无比强劲的增长势态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届时,中国将可能成为全世界的顶尖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的国外游客将达1.3亿人,位居全球第一。在此过程中,高效的旅游宣传与交流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例如,西班牙旅游当局认为国家旅游业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其秘诀便在于“精心的、高质量的和有效的宣传”;而意大利旅游界指出旅游宣传是带动国家旅游业前进的“火车头”。中国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民族性,文化色彩和地方特征,旅游英语(Tourism English)正是我国对外宣传,展现民族文化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1 旅游文本对外英译规范化的目的

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和媒介,在当今国际化,全球化的现实社会中,英语是不同民族之间实现语言交流的最為广泛的方式。作为信息时代的全球语,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之一,英语,不论是作为母语,官方语言还是第二语言,其使用的人口数目一直在递增。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不断巩固着英语作为全球语的重要性,但同时,旅游业也需要借助英语这种工具来促进全球人民进行文化,经济的交流,以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不断深入发展。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个以汉语为主要语言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旅游英语的内容丰富,涉域广泛,它将语言知识与旅游专业知识完美地结合起来,承载了宣传中华民族文化之使命,又有很强的实用性与社会效益,因此具有极为积极的研究意义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2 旅游文本对外英译规范化的意义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旅游文本被翻译成了英译作品,然而,我国国内的旅游文本对外英译历史较短,这就导致了旅游文本的对外英译中良莠不齐的现象十分普遍。不规范、不正确的翻译、中国式的英语(chinese-styled English)随处可见,授人以笑柄。一些旅游翻译错误百出,这不仅对各景区、景点、旅游地乃至整个中国的对外形象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也对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害处,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阻碍。因此,旅游文本的对外英译急需进一步规范化,其重要意义具体有以下2点:

2.1 准确传达信息

国外著名翻译学家彼得•纽马克把文章根据功能分为三类: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旅游资料是一种对外宣传资料, 应该属于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章。旅游资料的主导功能是诱导性,因为旅游资料的目的在于吸引游客,激发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趣,并增加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但是,这个目的的取得必须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为前提。读者在做出决定去游览某地之前和在参观景点的当时都希望得到相关信息和背景知识。所以信息性也是旅游资料的一个重要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信息性是前提,诱导性是最终目的。要处理好旅游资料中大量的文化信息, 译者必须要以偏向译文、侧重读者的方向为准则。译者不能不顾及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读者的接受能力, 让英语就范于汉语的概念和意象, 追求语言文字和信息量的“对等”转换。

因此,译文必须是流畅的外文, 译文必须合乎英语的语法表达, 也就是说要用流畅, 英语本族语能接受的惯用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信息, 让读者正确了解原意。片面强调形式对等, 字面对等,只会使译文生硬难懂, 甚至违反原意, 引起外国游客的反感。

2.2 促进我国旅游文化的对外交流

翻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世界上各民族在其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虽然有着与其他民族相似的地方,但大多数情况下,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意识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旅游英语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法律和宗教信仰、民俗风尚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而汉英旅游资料之间亦存在着语言文化、文体、句式等差异。总而言之,旅游文本的对外英译本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旅游者来自各个行业、各个阶层, 其中虽不乏在历史、考古、文学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学者,但这些人总是少数。因此, 译者在工作中要切实替旅游者着想, 尽量选用通俗易懂的常用词汇。除非万不得已, 否则尽量少用专业词汇。因为不能期望旅游者在使用旅游手册、导游图时还捧着本词典, 去查那些生癖的词。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旅游资料在介绍某地时, 通常谈及面积、月或年平均气温, 谈及河流时等要交待其长度, 谈及其艺术珍品时, 偶而提到其大小和重量。汉语资料往往用中国人习惯的市制或公制, 像平方公里、亩、摄氏度、尺、寸、公斤等, 而英美读者又只熟悉他们惯用的英美制, 像平方英里、英亩、华氏度、英里、码、英尺、英寸、镑等等。这时, 译者应考虑将市制、公制换算为英美制, 因为, 大多数英美人于平方公里、摄氏度、尺、就像大多数中国人于平方英里、华氏度、英尺一样没有概念。如照汉语资料原样译过去, 信息传递的效果就会让人难以满意。

3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文本的对外英译过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译者对译文要有深入的理解, 在把握住旅游文本的功能和翻译原则的基础之上, 处理好文中的文化因素, 进行规范化的翻译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参考文献:

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5):54-5.

蒋晓华.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29-34.

蒲元明.谈谈旅游资料英译的几个问题[J].中国翻译,1987(3):30-3.

刘慧梅,杨寿康.从文化的角度看旅游资料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6,(5):11.

上一篇:浅析中国的人口政策下一篇:工程监理总结报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