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型(通用12篇)
生态旅游型 篇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两者之间的影响日渐深入。旅游型城镇的核心产业是旅游业, 其发展的前提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发展好了, 又会促进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于旅游型城镇的作用
(一) 为旅游型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城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并有力地促进城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在今后,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生态文明的理念将是长期坚持的方向。建立旅游型城镇要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 考虑通过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形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生态文明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业向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发展。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逐步倡导“生态旅游”, 由原来的简单游玩到现在的品鉴旅游, 方式多种多样, 游客在走进自然、鉴赏文化的同时, 也在享受旅游, 在环境中陶冶情操, 在旅游中放松心情。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力使得游客更在意的是生态的整体环境, 强调的是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系统, 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 国家旅游局已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计划, 将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旅游环境的生态化会为旅游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也为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 提高旅游型城镇的竞争力
旅游型城镇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但要有特色, 还要主打“生态牌”, 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镇在激烈的外部特色旅游竞争中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建设生态文明, 除了为旅游业提供一个先决条件, 也间接的改善了城镇的经商投资环境, 改善了城市形象, 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城镇, 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所以, 发展生态文明是增强城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旅游型城镇发展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 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是生态环境的建设, 一个城镇的旅游业发展好了, 会促进生态的发展。只有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要求来发展, 树立新的旅游发展观, 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二) 解决发展中的矛盾
一般的旅游型城镇的经济水平普遍不高, 或者是处于大城市的周边地区, 仅靠国家财力补贴很难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我国的发展情况看, 保护生态环境既要通过环保技术减少工业环境污染, 也要限制工业环境成本很大的地区发展。平衡环境保护和快速发展之间矛盾的需要,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缓解环境压力, 进一步提高工业的集中度, 扩大生态区的范围。而对于生态区, 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扶持旅游小城镇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 增强环境保护的动力
旅游业的发展既提高了破坏环境的机会成本, 同时随着旅游城镇数量的增加和不断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动力。在旅游业没有发展之前, 优美环境的价值很低, 甚至根本无法体现, 在没有强制力约束的情况下, 人们对于环境破坏已经习以为常, 不会采取措施来保护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当地居民逐渐认识到了这种资源的可利用上, 所以会从个人的思想认识上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这样也方便了政府在环保中的宣传, 使人们意识到了旅游越发展, 破坏环境的机会成本就会越高, 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内在机制就逐步确立起来。从实际发展情况看, 已经有许多旅游小城镇通过旅游业形成了环保动力机制, 在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了成功。同时这些成功的旅游小城镇也为正在开始发展旅游业的城镇树立了榜样, 增强了信心, 进而有利于促进发展。
三、旅游型城镇发展生态文明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是中国旅游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 并在推动各地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 既要通过政府的领导和推动, 使旅游业健康、快速和持续的发展, 又要通过政府的力量, 推动旅游业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 确保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同步进行。
(一) 制定旅游发展整体规划
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整体规划, 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协调, 包括旅游技术支持、旅游产业布局、旅游金融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等等。在制定旅游发展整体规划时, 政府要根据城镇的历史、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人口和经济规模等条件,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 全面研究城镇旅游业结构发展, 注重生态保护,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合理确定城镇旅游业发展定位和目标。
(二) 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在城镇中发展旅游业, 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服务, 也只有在政府的领导下, 才能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政策, 才能采取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才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在政府的主导下, 要完善生态型的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生态环境, 政府应当集中投资供水、供电、道路、通讯及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减少污染。还要建立生态型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配套服务体系, 包括信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 这些服务体系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三) 统一思想和提高素质
旅游型城镇要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双贏, 首先就是要解决思想问题, 这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使人们认识到旅游发展是综合发展, 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发展生态旅游, 能带来经济的增长, 能实现产业联动, 进而优化城镇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 能促进城镇的开放水平, 进而改善城镇的投资环境;发展生态旅游, 能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使旅游成为小城镇最为亮丽的名片;最终的, 发展生态旅游会给每个人带来快乐。其次, 发展旅游要促进城镇居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环境的保护是一个时时刻刻要做的事情, 居民对生态保护的素质提高了, 生态保护才能进行, 才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四) 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在旅游城镇发展生态环境, 要做好宣传工作。旅游城镇政府在主导旅游发展中, 应该自觉地承担起旅游宣传的工作, 特别是要根据自身客源市场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 形式多样的宣传, 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对外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 旅游城镇政府可以建设专门的旅游信息网, 重点是特色和生态旅游, 也可以在其政务网中加大旅游信息的分量。另外, 可以聘请专业的机构策划旅游城镇的整个营销方案, 在政府内部应该确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旅游城镇的宣传, 并为宣传提供相应的经费保证。
(.五) 加强社会监管
政府作为市场的监护者, 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抑制不正当竞争, 尤其是对环境污染要加大监管, 遇到问题, 及时解决, 以维护正当竞争, 规范市场秩序。在立法方面要制定和完善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公平竞争的法律体系, 包括确立市场主体平等地位的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的法律、维护竞争者正当权益的法律以及在市场主体遭遇不公平竞争时给予保障的法律、生态破坏的严惩措施。执法方面要严格依法行政, 确保以保护生态文明为前提, 保障法律的公平公正实施, 降低污染, 创造旅游型城镇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博伟.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0.
[2]梁亚红.资源型城市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12 (12) .
[3]吴海光.产城融合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3.
生态旅游型 篇2
――****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市经济工作会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会议精神。通过学习讨论****在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大家一致认为,市委政府对的经济工作总结得客观、实在、实事求是。的工作安排明确、具体,非常适合本市实际。按照市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快“一主三化”进程,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新一届领导班子结合本镇实际,研究制定出了今年全镇经济工作思路。已于1月13召开了全镇经济工作会议,会上镇党委书记代表党委政府做了题为《抢抓机遇 努力建设生态旅游型边贸口子镇》的讲话。安排布置了全年经济工作,与各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并表彰了在经济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确定的工作思路,抢抓机遇,实施生态立镇战略,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针,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运用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建设生态旅游型边贸口子镇。具体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8%,达6480万元,财政收入增长5%,达84万元,民营经济增长率15%,达7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100元,达到2214元。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1、 强化生态建设,增强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后劲。 力争完成退耕还林立5000亩;一是以库区沿岸为主,搞好库区消落区绿化造林工作;二是以公路沿线为主,积极推进****路绿色通道建设;三是以村庄为主,结合庭园经济发展,搞好庭园绿化;四是加速我镇石漠化治理,今年要完成1500亩的挖大窝任务,完成了3300亩的定植任务;五是认真搞好20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规划定植工作,今年,把“三结合”沼气池建设和节柴灶建设作为开展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切入点,全年推广节柴灶1000个,新建“三结合”沼气池100口。
2、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是要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的种养结构和品种品质结构。引导农民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生产转变,由低效品种生产向优质高效品种生产调整,由自给自足式生产向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生产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尖椒、黄姜、优质麦、鄂豌567号、双低油菜等经济作物;二是要坚持“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尽快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包装、保鲜、储运等技术水平,增加农业效益;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民协会和中介组织,培育经销大户,组建营销公司,尽快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3、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一是要抓好柑桔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柑桔产业,努力在全市柑桔出口中占有较大份额;二是集中力量抓好黄姜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搞好黄姜的初加工和集体经营,推进全镇黄姜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方向发展;三是积极引进波尔山羊、西门塔尔牛、三元杂交猪等畜牧品种,培育一批新品种养殖大户,大力推广秸秆氨化、生态圈养技术,解决发展畜牧业与实施退耕还林、封山造林之间的矛盾;四是努力扩大优质粮油种植面积,努力使优质粮油的比重达50%和80%;五是努力建设无公害蔬菜实验示范园,市里已将我镇列为示范区,要抓住机遇,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选择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肥的使用,争取将我镇的示范区建成三个试点(×××)中最好的.一个;六是加快尖椒等传统产业的新品种引进,进一步巩固尖椒大镇的优势地位;七是加快科技示范村建设,以×××村为重点,建成达到市级要求的科技示范村5个,增强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全镇农民科技意识提高。
三、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实现旅游发展新突破。
1、依托****,开发跨省旅游线路
****距我镇只有10多公里,每年有游客几十万人,我省很多游客即是经****路到****游览的,而河南每年也有近10万游客从****经****到***旅游。我们将利用这一优势,开发跨省旅游线路。一是建好****――****省际公路,该公路已被列入我市十五[本文来源于本网网-www.da mishu.com-有文章需求,请到本网网站留言板,12小时内解决您的问题]期间路网建设规划,并将纳入全市公路列养。今后将进一步争取立项,将公路 一次性加宽硬化;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鼓励群众投资在****路两旁及集镇发展娱乐、饮食、运输等服务业,以此增加群众收入。
2、 依托自然景观,发展当地生态旅游线路。
一是建设以“大洞”为中心的洞沟风景区。****洞沟附近方圆5公里,全是天然林,大树参天,山势险峻,珍禽异兽和稀有花草树木较多,到处一片葱郁。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已将道路修至双龙峡谷口,“大洞”也挖了100余米。我们将积极向外引进资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对其进行开发。二是以库区沿库为中心,发展库存区旅游。我镇的×××××等四个村紧临“小太平洋”,依此优势,大力发展水山旅游,鼓励农民购买游船,建设水上娱乐设施,并完善服务,大力在库区沿库栽种生态林,将景区建好,吸引更多的游客。
3、 依托****关,恢复和重建历史人文景观。
****以千年×××关得名,自古为中原进入×××的要塞,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应大力开发。一是历史有待考证,民间故事有待搜集。****广泛流传秦汉时期的传说故事。可从未有过历史记载的文字材料,流传的民间故事也无人整理。今后将着手抓好历史考证和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以深化我镇的文化底蕴。二是加强对历史、人文景观保护和建设,****因在****东口一座酷似战鼓的巨石而得名,大****在兴修****公路时被砸毁;****的古式建筑,大宅门、寨墙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村红庙沟革命烈士纪大纲就义地,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我们将加强对历史、人文景观、景点的建设、保护,使之在旅游业中再放异彩,并把旅游业纳入长远规划建设发展目标。
四、抓住发展机遇,加大项目工作力度。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对拉动经济至关重要,我们要始终把项目工作紧紧拿在手中,坚持大员上阵,努力实现项目工作的新突破。一是要认真研究国家南水北调、西部开发、扶贫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围绕生态建设和结构调整,认真筛选一批有价[本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网址为-www.d amishu.com-未经过本网网站同意此文均为抄袭 后果自负]值、有特色的项目,搞好项目管理,集中项目资金办大事,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要依托资源优势,用良好的环境,独特的项目,扩大招商引资。三是要加大在建项目的建设力度,要继续抓好农网改造、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长防林工程、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四是要积极申报一批新建和续建项目,要在农业、扶贫、科技旅游项目的争取上有较大突破。
“两型社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 篇3
关键词: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化
文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包括了所有人为的创造物。人以文化的方式生存,文化又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以形成,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它是一种具有自律自恰性和自我更新性的动态系统。
国务院已于2007年底正式批准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试验区”,这是探索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即在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中建立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
一、强化思想意识中的生态文化
(一)创立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它产生于人们对生态危机的理性审思以及对生态学发展的学术概括和理论提升。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态哲学运用整体性观点观察自然万物和解释现实世界,依据新的价值尺度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采用生态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评价和调节自然、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联,从而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长株潭“两型社会”的生态哲学应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其存在的基础和研究的根本出发点。首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界所处的地位。对待人和自然的态度应当是一致的。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作用于自然,使自然界人化;另一方面自然界作用于人,使人自然化。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最高境界是实现物-我空间转换和融合,也就是使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实现“天人合一”,而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味地“蚕食”、“侵占”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环境。同时,应用系统论和整体观来观察生态、人口、经济、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倡导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确立自然价值论。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伦理的目标是,通过人的解放和自然解放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和解,建设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伦理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在此意义上,生态伦理宣扬人、生命和自然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追求万物平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生态伦理必须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这种生态伦理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在改造自然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又有明显的不同,即生态伦理突出强调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急功近利,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
(三)普及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宏观层次上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生态意识。可定期向各级政府决策层通报本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和变化趋势信息增强其环保责任感;可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讲座等;可定期邀请决策层参加有关环境与发展的研讨会、组织参观样板区等。中观层次上强化企业生态意识。要激发企业法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将生态意识纳入企业职工岗前和岗位培训内容中,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理念贯穿到研发、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去。微观层次上普及公众的生态意识。要充分发挥各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普及生态知识和生态道德教育;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公开本地区环境情况的数据;指导和规范公共场所和重大活动的环境公益广告宣传等。
二、强化政府行为中的生态文化
(一)明确公民环境权利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是公民作为生物个体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空间场所的提供者,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保证人类的生存繁衍。
培育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生态文化,就是发展遵循“自然法则”的文化,就是发展众生平等的文化,发展对立平衡、相互约束、和谐共存的文化,就是发展使每个人的权利与责任统一起来的文化。“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公民有良好环境的享受权、公民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公民对环境问题的监督权、公民对环境问题的参与权及公民有参与环境保护的义务。
(二)加强立法执法力度
从“两型社会”的角度看待“法”,就要坚决维护自然法则不受侵害。一是要依靠立法机构,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二是要加强环保法规的学习和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懂法,并自觉地接受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三是领导干部要依法办事,身体力行,带头遵守和执行环境法规,加强执法的力度。四是要坚持依法行政,支持和监督环保部门认真执法,减少和避免行政干预环境执法行为,把环境工作切实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贯彻落实科学的政绩观
在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将环境质量变化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长株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土地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管理,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其供求关系;要通过项目审批、财政支持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的发展,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行业;要通过实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以及水资源消耗评价制度等,对企业准入和新建工程进行全面评价,加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促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强化城市群整合协调
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要变革不适应环境的政府生态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创造政府生态管理体制运转的新模式。要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为保证长株潭生态管理总体目标的同步实施,需要重新对其生态承载容量以及各项生态环境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要建立区域监管协作制度。指定一家主要监管部门或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生态监管协调机构,负责对长株潭的生态进行监管,统一生态管理步划,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强化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化
(一)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正是生态型城市群这个目标下的最优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不仅要求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循环,也要求产业之间生产过程的循环,并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建立完善的生态联系,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首先,配套发展规划。实现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强势介入和主导,对长株潭循环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和科学求证,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加速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建立多层体系。按照“企业集群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发展思路建立健全三个体系:一是在微观层面重点推进低能耗、低排放的綠色技术、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建立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小体系。二是在中观层面推动企业之间的环保节约,构建企业之间循环经济中体系。三是在长株潭城市群层面,建立循环经济与环保节约产业体系,形成城市之间循环经济大体系。
(二)建立绿色核算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即通常所说的绿色GDP核算,旨在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发展绿色GDP,一方面要健全绿色GDP的评价体系,对跨地域的环境损失与模糊数据的界定给出一个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自上至下地建立起新的科学考评机制,在保持考核的连续性与长效性的同时,扣除地方政府的污染政绩。
(三)推动“两型产业”
“两型产业”是指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目标,以高科技、低消耗、环保性、循环型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产业模式。构建“两型产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创新最现实、最有效途径表现为:一是用清洁生产技术着力改造长株潭区域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或工艺。二是用新产品新工艺加速中、小型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三是积极践行园区产业链接式集群。
(四)鼓励绿色消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费方式从根本上体现并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对消费结构和方式进行研究,构建和实施符合“两型社会”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长株潭城市群必须要由污染型消费向环保型消费转化、由铺张型消费向适度型消费转化、由物质型消费向精神型消费转化。
四、强化科学技术中的生态文化
要创建长株潭城市群更美好的未来,最根本的是需要绿色科技。所谓绿色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即是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将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运用生态学观点和生态学思维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包括科学价值观的变革、科学世界观的变革、科学观的变革。这种生态化科技观是以生态整体性的方法论对传统科技观的当代“改造”和范式转变,反映了当代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根本方向。因此,科学技术的绿化不仅是具体的科技实践、科技运用的绿化,更是整体性的科技观的绿化,其价值指向在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创新突破,增强以我为主、组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具体而言,长株潭开创性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一是要谨慎发展原始型的资源和能源开发项目,绝不能以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高消耗、低产出为代价换取产业转移。二是要以突出特色和技术再创造为宗旨集约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承接发达地区进入成熟阶段后期的纺织、食品、服装、鞋业、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要突出特色发展和集聚发展,进行技术再创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三是大力进行科技型产业的揉合创新。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要强化重大科技工程。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布局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并积极扩大实施范围,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涵平.生态哲学的文化意义[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型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基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实证分析》(编号:09BJY03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编号:08YBA028);湖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生态文化研究》(编号:2009ZK4030)的阶段性成果。
略论“生态美学型”教育 篇4
20世纪以来, 工业文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给整个人类的物质文明之路指向了一条似乎可以无限发展的前景。同时, 全球性的现代性危机也如人类的噩梦一样, 缠绕着人类的“发展”之梦, 而在全球范围内, 人类文明也开始面临着最基本的问题。这些基本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自然沉沦”。
这里的“自然沉沦”的自然, 是广义的“自然”。就笔者看来, 它至少涵盖了三层的含义:
1.身外自然。在概念外延上即包括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社会环境在内的两层含义。
2.身内自然。即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和谐及自身精神的和谐。
3.自然而然。即是人类顺应、遵循自然规律, 与自然保持和谐自在的关系。
自然所包含的意义对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而言, 是如此重要。我们甚至可以“自然”作为价值尺度、评价标准来衡量人类的发展。但是悖谬的事实却是这样, 在人类文明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 人类社会却出现了许多的“自然问题”: (1) 人口的压力、资源的匮乏、生态的破坏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 (自然生态问题) ; (2) 生活失衡:贫富悬殊、社会不公、道德失范导致人与人的关系紧张 (社会生态问题) ; (3) 生命迷失:同一性 (自我认同) 危机、生命 (情感) 价值无法安顿导致人与自我的关系紧张 (心理生态问题) 。
上面三个层面的问题的揭示, 使人不得不直面一个问题:当广义的自然 (身外自然/身内自然/自然而然) 沉沦趋向日益凸显, 除了描述这些现象, 今天的学界能够做些什么?
在后现代社会的语境里, 学会以开放的眼光、变通的思维、发展的策略处理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界共识, 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一种战略, “创新”与“生态”成为时代精神的主题。创新教育已势在必行。教育关系着人的培养, 关系着对整个人类文明的传播, 而教育的实施和再生产, 以及这种实施和再生产的制度化保障, 等等, 显然远远超出了单纯理论的范畴。所以, 面对着整个“自然沉沦”的人类的困境, 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进一步而言, 反思教育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反思教育所出现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二、对教育前提性反思
教育是什么?教育何以可能?教育的存在何以必要?教育的存在有何价值?教育应如何实施?
今天要进行新的教育改革, 必须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教育的基本问题, 对教育作返本开新的前提性反思。第一步所要做的工作是从分析教育得以可能的前提、教育的本质含义、教育的本真内在价值, 进而分析教育状况, 并且引进了哲学和历史的维度, 对教育的应然和实然的形态和目标进行审视。这样才能在理论上正本清源, 为教育返本开新确立学理参照。
首先,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教育何以可能?
回答这个问题, 先要回到人本身, 关于人的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问题。早在古希腊神话里, 斯芬克司, 这个半人半兽的女怪, 已经向过路的人们提出了极其隐秘的关于人的谜语:“人是什么?”这是人类自我认识的萌芽产生的象征。当人类提出这一问题时, 他开始探讨自我本身的问题了。“人是什么”, 人类寻问自己的这一刻, 一个新时代的人出现了。
大哲学家康德曾就认识论、伦理学和神学提出了给人留下深远印象的问题:我们能知道什么?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们应做什么?什么对人至关重要?康德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回答它们, 他的三大批判涉及人的理性、伦理和审美等问题。康德在晚年越来越认识到他的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是康德哲学的真正内涵。康德哲学的巨大功绩在于, 他超越了以前的一切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 第一次提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
由此看来, 人类难以遗忘古老的斯芬克司之谜。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同时代的人都面临着现实的人的问题。人是什么?应当如何生活?生活的价值意义何在?这些恰恰是涉及人的自我认识的问题。
在这里, 并不打算就哲学关于认识人类自身的思想发展史作论述。在笔者看来, 整个人类思想关注的终极问题只有一个, 就是人———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问题, 只不过是探究的内容方法不同。
我们要追问, 人何以需要认知?
人的自我认知涉及到人的自我塑造, 人不仅具有自己的意志和创造力, 还具有发展的精神, 具有可塑性, 他同样具有理性的认识功能和能动的实践。在人的精神力量对象化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 人类试图改造自然、认识自然, 同时也认识自身、改造自身。就在此过程中, 人类创造了文化, 创造了自身周围的环境, 也创造了自身。显然, 人类的文化与人类自身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文化的发展, 伴随着对世界的解释和改造, 人对自己的物质和精神也进行了改造。这就是改造自身、改造世界的实践, 对于人类总体和个体而言都是如此。人所创造的文化世界包含着人类的历史经验、知识体系、价值观念、道德习俗、行为方式, 等等。文化创造以后, 人的认知、自我塑造都是通过文化的习得来完成的。而文化的习得和传承就是现代教育学意义上的“学习”。
所以, 学习就是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塑造的基本点, 人类通过学习建构了自身, 成为了作为主体的人。学习活动是教育得以可能的最切近根据。
从以上论述可知, 人之为人, 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的。教育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超出了单纯对人的自然素质展开培养的范畴, 尽管它与自然素质的培养分不开, 但是对自然素质的培养仅仅是对一些给定的东西的发展, 而教育总是超出给定的自然素质, 而引出个体的精神, 即教育使人类从自然化的状态向文化化的状态转变。教育不仅仅是开发潜能, 而且是一种赋予, 它通过文化化的过程引导了人类成员的精神建构, 赋予了人类精神。
教育, 就是把人类的客观精神转化为个体的主观精神, 把人类的文化经验转化为个体的人生经验, 形成个体的完整性、独特性, 使个体在生活中发现生活的艺术与智慧。“智慧来自于理智与人格的和谐发展, 同时又创造新的人生”, 教育所要达到的正是这种个性的和谐发展, 也就是人生智慧的发展。而人的智慧的增长, 必须是面对社会、面对整个世界, 在实践中促进人生和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越来越美好和谐。这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是教育使“人”成其为“人”。
智慧的人生是严肃的人生, 同时又是负责的人生。因此, 智慧的人生并不轻松, 智慧的人生要审视人生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它追求真善美, 而在现实的世界中这并不是容易的,
教育是人类帮助和引导其成员学习向善成长 (成己/成人/成事) 为直接目的进而促使人生和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越来越和谐美好的智慧性活动。
教育是智慧性活动, 爱智慧本身就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与此不同, 知识和技能却能使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 它使生活变得容易, 因为它是适应的。教育仅仅把知识与技能作为目标, 不就是简化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吗?
教育和学习并非仅仅增加我们的知识, 或者我们的能力获得增长。在教育和学习中, 我们投入的并不是一种认识方式, 同样我们收获的并不是一种智能结构;我们投入的是把这些都包揽在内同时又是这些无可比拟的精神, 我们收获的同样是精神。每一个人在接受教育中, 并非仅仅把智力技能投入进去, 而是他的所有的完整性, 包括他的情感、态度、个性、气质、意志等人之为人的一切, 每一个人通过教育获得的是整体的人生之经历, 是整体的精神。因为任何一个人, 不论在接受教育还是在进行生产实践时, 他都是作为人在生活着, 就个体精神运动而言, 他获得的是整体的精神的增长。在教育中, 我们“学习”并非仅仅获得某些技能和知识, 而是获得精神的生长。教育引导我们“阅读”、“理解”, 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文化大门, 一个新的客观精神的世界跃然于眼前, 我们跟着教育投入到这个新的世界之中。“学习”使我们改变了自己的精神, 我们不仅获得了新的经验, 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了我们自己。教育因而使人的精神更新, 帮助人进入新的精神状态, 成为新人。
教育具有一种构成性的价值。但是, 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时代, 教育对个体的精神建构的价值, 面对技术社会的种种需要, 而日益显得暗淡了, 教育对精神的培养这一崇高理想已被置于一旁。知识、技能教育、潜能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主题, 这其实是教育工具化和人工具化的表现, 这一表现的结果就是教育与人的精神建构疏离了。
教育虽然还被认为是人的发展过程, 但其实, “培养与发展”的具体内容已经变化了, 发展仅仅是指人的心理和生理层面的发展。发展通过知识教育而实现, 而发展结果就是心理能力的提高。但是人的发展是否可以还原为心理与生理两个层面?人之为人精神的层次在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
要探讨教育如何得以返本开新, 其前提是反思历史与现实中的偏枯教育何以偏离了本真的教育之根本追求。一旦当教育沦为国家机器, 当学校成为生产标准件式专才的“工场”, 当交往成为交易, 当教师越教越“输”、教授越教越“瘦”, 当分数等于时间加汗水搭上健康, 考试成为挥之不去的恶梦, 教育异化 (偏枯) 了。
三、传统的教育范式下“创造观”的扬弃和发展
尽管异化 (偏枯) 了的教育只是教育中的部分反教育现象, 但其害甚大!这些年, 教育理论界对创新教育的呼唤为创新的时代潮流推波助澜, 功不可没。然而, 在时下创新喊得震天响、学校也摆开阵势的热潮中, 我们还应保留几分清醒和冷静:中国最缺乏的, 往往不是“新理”, 而是背后真正落到实处的“精神”所在。我们要反思“创新”性教育新在何处, 究竟我们追求的教育的“创造性”精神品格, 它意味着什么?
它不是在原来教育的基础上找点时间、找点空闲、添点课程, 让上级看看;而是要由一般人们所理解的技艺层次的创造提升到生命本体层次的创新。现实中还有人以为创新教育就是在课程表中添加一门“创新课”, 或者以为创新教育就是教学生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产品。这些都是机械化、技艺层次的片面理解, 实际上就是歪曲了“创造性”。
创新 (创造) 固然可以设计、生产出新颖而有社会价值的具体产品, 但是, 对于学校中的学生和教师来说, 更根本的是如何在建构生成的富有创造性的师生教学共同体中培养教育主体的精神, 学会过一种创造性的生活, 学会以生态原则创造性地善待生命、弘扬生命价值。毕竟, 学校本身就是一种特设以提升人的生活的场所, 从教就学是一种向上的特殊社会生活, 创造只能是为了一种更和谐的生活, 而非仅仅为创造而创造。
技术时代的教育并不一定对生活负起责任。因为当教育仅仅注意外在的非精神的东西时, 它与人的精神生活是疏离的。如果教育仅仅关心的是实用知识与技能, 它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工具”, 通过教育的“加工”而赋有一定的功能, 这些功能在人作为大工业生产的“工具” (劳动力) 时便发挥了出来, 这仅仅把人看作是某种意义上的“物质存在”或“实体”。教育之所以要这样做, 因为它认为在现代科技化社会里, 人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这是正确的) 、“适者生存”, 因此人生的幸福首先在于对社会的适应与否。这种教育的适应说, 把人看作是被动存在的适应者, 把人生看作是适应, 而非“创造”, 它掩盖了人的精神存在的特质。对于人而言, 他在实际的生存中需要知识和技能, 但更需要智慧。他需适应社会, 但他并不被动地适应。他不能把知识与技能作为人的全部的东西, 人的生活还得有意义, 人必须得有精神, 得有创造, 人必须得有智慧的人生。
不得不指出, 传统的创造观, 已经对教育造成了偏枯 (异化) 。
我们整个教育界所一向赞美, 被认为是致美的“创造”往往被急功近利/傲慢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所遮蔽而异化。创造是“美”的, 创造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当刻板、机械化、教条化的教育远离了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时, 我们曾把“创造性”引进了教育。同时, 美学通常是可以作为救治异化 (偏枯) 的良策, 所以我们进一步把“创造美学”作为了教育的目标、内核。教育界一直认为, 这样可以从理论的根本上解决教育的“异化”问题。
殊不知, 传统 (创造) 美学 (把创造归于人从而把美的决定因从属与人的美学, 简称属人美学) 还是保留着一种似乎“唯有人能创造因而带来美”的人类沙文主义自大狂的倾向。一方面, 教育带来了对人类的主体性的高扬, 解放了人类的潜能;另一方面, 教育造就的高扬的主体, 僭越了人所处的“自然之子”的位置, 把人的创造无限地拔高, 忘记了“创造”包含的“创生”智慧。“创造”本身缺乏了价值意义维度来引导, 创造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偏执。
诚然, 心灵感动重于科技进步;温馨亲和重于对象化征服;完整生命信仰重于单子式你死我活的竞争。当我们扬弃传统“创造论”教育的时候, 我们必然把视野投向了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新型教育。
四、走向“创生性智慧”的新教育范式———“生态美学型教育”
何谓生态美学型教育?在这里必须导入“生态美学”的理论。传统美学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哲学模式和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念上, 这出现了很多问题。而生态美学的出现, 是在整个后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 对整个人类工业文明的一个反思, 是人类面对全球危机下一个新的理论范式。
生态美学是什么?徐恒醇在《生态美学》中, 确立了生态美范畴为核心, 主张以人的生命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 以及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1]。正如曾繁仁所言“生态美学从广义上包括了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 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2]。无疑, 生态美学是以人与自然、社会整个相互依存、和谐共处作为一个价值理想, 它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拨, 对人之为人的本质作了很好的反思。“如果说, 技术的进步曾经让我们沉湎于物质的生产与积累而麻木了对生命的心灵感动, ‘创造’的迷恋曾经使人类幻想着对外扩张的无限性而丢失了对自然的崇敬, 那么, 现在, 美学的意义便在于重新唤起人对全整生命的信仰与热情, 重新弥合人与世界关系的裂隙, 以审美的价值体验方式面对人自身、世界生命运动的壮景。”[3]这段话体现了审美生态观的精神主旨, 同样适合于生态式创新教育。
我们在教育中引入“生态美学”和谐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原则, 就是想化解偏枯异化的教育状态。如何在理论原则上和实践模式上建构一种科学、和谐的教育范式, 这是一个大的话题。以下是笔者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 生态美学型教育的理论核心———以“创生性智慧”为价值维度
生态美学型教育之所以是一种新的理论范式, 它的生命力与核心就在于它确立了“生态性智慧”价值维度。正如《后现代主义对创新教育的可取之处》一文所论述的:“‘创生性智慧’实际上就是生态式创新智慧, 是新新不已、生机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智慧。创新 (教育) 的归宿只能是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心理生态相互和谐共构、互为因果、相得益彰, 且惠及万物、利于社会和福泽人生的‘创生性智慧’。”[4]这样, 就要求我们把创新伦理放在创新 (教育) 的首要位置。生态审美价值论理尺度成为整个现代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尺度和评价标准。
(二) 走向审美认识论的教学过程观
李业才在《走向生态审美认识论的教学过程观》一文里专门讨论了态审美认识[5]教师遵循真、善以至于美的规律的教的特殊实践活动过程与学生经由认知、评价走向审美的学的特殊认识活动过程的统一。它包括了四个方面:
1. 审美化教学目的:生长过程性
注重审美化教学的价值, 就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 它源于生活、通过生活、高于生活。这意味着审美化教学以生产和满足师生的积极需要为基点, 引导向上的社会生活, 由“祛魅的科学世界”返魅到儿童的“生活世界”;意味着由僵化的成人生活回归到灵动的儿童生活;意味着师生主体各自合情合理合法的需要与社会需要及客观规律的和谐。
2. 美化教学课程:生成理解性
审美化教学课程不再只是狭隘的专业知识, 不再只是硬性的制度课程, 而是成为生活化、情境化、社会性的师生交往过程, 成为师生共同建构、创生的体验性课程。教材不再是教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圣经”, 而只是增加学生助力的“扶手”。整个课程成为师生积极合作和在对话交流中进行创造性诠释的生成性文本, 成为具有精神生命气息的“准主体”, 成为跟师生“亲和”的“知心朋友”, 对学生具有万“诱”引力、使学生如醉如痴、欲罢不能。它是科学与人文贯通的, 也是技术与艺术统一的, 更是社会与个体相得的。师生的历史视界、现实视界和未来视界在这里“融合”, 认知、评价和审美。
3. 审美化教学方法:生命交流性
师生通过语言对话交流, 个体的教学生活达到人对人的理解, 通过理解拥有意义。师生之间在借助口头的、书面的和体态的语言展开相得益彰的交流过程中, 经验得到分享, 真理愈辩愈明;思想经受碰撞, 道德品质提升;心灵感受和谐, 审美能力增强。教学方法成为生命的感悟, 成为教法学法的丰富性、启发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等的活灵活现的交流, 师生互相创造着对方的“生命表现”且享受着自己的“生命表现”。把真知的传递、善意的表达和美情的感染融会成绝妙的交响乐。
4. 审美化教学评价:审美生态性
审美化教学评价不再偏执于“科学”测验, 不再迷信于数据分析, 不再流于形式裁定;而借用以“亲和”为核心的审美生态观, 实施多元化激励学生成长的方式。
(三) “创生”价值尺度下的实践方法论
创新教育要提升到创生的本体价值层次, 而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 故教育的创生目的之达成最经济有效的路向是:通过教学过程中具有教学相长、互补共生的创造性教学共同体的建构生成以及由此影响下创造性社会文化心理的形成, 弘扬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生态式生命创新智慧[6]。
1. 创造性教学共同体的建构生成
创造性教学共同体在这里是指作为间性主体 (Inter-subiect) 的师生通过一定中介 (Medium, 主要是语言) 就作为客体 (Object) 的学习对象展开平等、互动的教学活动, 以达到教学目的, 各自持续更新生存经验, 不断建构生活意义, 每每获得生命成长, 从而形成的默契集体。这种共同体的形成需要在相互关怀、挚爱、谦虚、信任、希望和批判性思维基础上, 进行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对话”教育实践。
2. 学会过一种创造性的生活
教学共同体中师生进行的是教学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提升了的生活。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在生活中, 通过生活、为了生活, 又回到生活, 引导积极向上创造性的生活。一旦创造性教学共同体能持之以恒地建构生成, 继往开来, 这种提升了品质的生活在师生那里成为习惯, 与社会生活往返亲密接触, 师生时时以独创的意识、变通的思维、精进 (ahomtion) 的态度处事和待人接物, 则会习惯成自然, 自然变风俗, 风俗成文化, 文化化心灵, 师生乃至其所在的社区便以创造为价值追求, 人们便有可能自觉追求过每天都是“新我”的积极向上的生活。
3. 学会以生态原则创造性地善待生命、弘扬生命价值
就生态学来看, 所有物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所有生命都有其独特价值, 遵循着互补共生、相辅相成等规律。自然生态如此, 社会生态也如此:每个生命都弥足珍贵,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价值, 每个人都有其创造性潜能, 创新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对待人类的各种文化, 对待我们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别国的文化, 要保持倾听, 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懂得人的内在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今天的人类要理解生命在整个生态圈里的含义, 人类在生态圈里所应该负起的责任和义务。
五、结语
生态美学型教育是笔者对现代教育出现“异化”的一个反思, 这个反思本身是具有开放性的, 生态美学也是讲究“多元共生”的, 而关注生态美学型教育, 关注教育在当今社会、未来的走向, 关注教育本身, 这是笔者提出这一理论范式所最希望看到的。
参考文献
[1]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A].鲁枢元.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M].广州:南方出版社, 2002.
[3]王德胜“.亲和”的美学———关于审美生态观问题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 (4) .
[4]李业才.后现代主义对创新教育的可取之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
[5]李业才.走向生态审美认识论的教学过程观[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 , 2004, (1) .
打造旅游型特色终端阶段性报告 篇5
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和行业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面向消费者市场,积极培育品牌,通过打造具有特色、有特点的现代终端,打开卷烟销售的新大门。商业企业通过开展区域性特点、当地旅游资源以及历史、人文文化分析,了解旅游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并将其运用在品牌培育上,积极培育以“雪莲”为代表的新疆地产卷烟品牌。以现代终端“产品销售、品牌培育、信息采集、形象展示、宣传采集、消费跟踪”六大功能为基础,加入当地旅游资源特色,打造具有当地民族特色旅游终端。以示范引领为主,打造不同风格的现代终端,在现代终端中逐步推广,加快城市现代终端建设步伐。
旅游为外界了解当地提供了窗口,同时也为外地卷烟消费者了解地产品牌卷烟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紧抓新疆民族特色人文旅游旺季,明确旅游市场开发思路,利用当前莎车县人文景观、自然风景等特点制作成简介,把旅游终端作为莎车特色旅游的窗口,利用旅游市场终端形象展示功能及销售人员的介绍,发挥其终端广告资源作用,可以使外地游客迅速了解地产烟的品牌文化、吸食口味、外观包装等卷烟信息,从而提高地产卷烟品牌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旅游市场终端建设试点建成后,将成为旅游市场中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并在形象展示、品牌培育等方面对其他客户起到引导、示范、带动的作用。针对人文旅游人群消费差异性,从卷烟品牌偏好、消费模式、购买用途和消费特点等方面,充分发挥旅游终端信息采集的重要作用,通过旅游终端市场信息采集点,对卷烟价格、库存情况进行信息采集,进一步提高市场需求预测准确度,有针对性地组织货源,控制好旅游终端的货源投放节奏,真正做到货源供应合理、适销对路,有效保证零售客户的盈利水平和参与积极性,全面把握市场消费需求。
合理布局,靓化旅游终端。依照地域和消费人群分布,合理规划旅游季节户布局,结合零售客户经营水平、终端资源和经营条件,合理配置陈列设施,美化终端环境,打造一个具有示范作用的旅游市场特色终端。
莎车县局通过旅游特色终端建设,专门打造了以新疆民族特色为主题的店面布局,在灯箱的设置上搭配艾得莱斯绸,凸显民族风情。莎车县作为“中国唯
一、世界少有”的绿洲圣果巴旦木的故乡,通过各类传统和现代的节庆活动,如巴旦木花节、采摘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与“雪莲”品牌卷烟自由结合,即带动了当地旅游市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将“雪莲”品牌地产卷烟广泛推广,提升地产卷烟的知名度,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再下一步的工作实施上,以组织零售客户开展观摩学习活动,消费者需求调查等多种方式,对旅游终端的打造收集不同的意见建议,为后期旅游终端选点、打造提供必要的基础。旅游特色终端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模式,把体验消费和特色消费作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抓手,增强消费者的产品代入感和情感共鸣度,将旅游终端作为旅游市场和卷烟消费的前沿阵地,指导旅游终端客户传播品牌文化,引领消费热点,促进旅游终端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流。将终端的便捷性、直观性和体验性充分发挥,使市场、品牌、零售客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零售终端引导消费者逐步改变消费方式和行为,逐步形成消费行为与品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氛围。
森林野浴型温泉旅游休闲时代 篇6
温泉旅游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了较为成熟的休闲旅游产品。野浴这种古老的温泉浴形式在当今的温泉度假旅游区仍然是一种吸引人的温泉休闲形式。而今天的野浴绝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温泉洗浴形式。今天的人们对野浴的兴趣反映出来的是人类对传统和自然的一种回归心理,这种心理本质是对心身自由的渴望。
温泉中所含的多种矿物质成份会对人体产生多种不同的保健作用,再加之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本性,温泉水成为了人类放松身体的天然良药。在温泉浴的过程中,人在满足了于身体上的享受与放松后,会进而追求对心灵的放松。而温泉野浴便是能为人们提供心理和身体全面放松的一种休闲方式。
在中国文化中对野的理解有多方面,其中有四个方面是我们在野浴产品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的,
第一是表现地域特性的意义:郊外,可以理解成为区域环境;
第二是表现界线的意义 视线范围,可以理解成为景观环境;
第三是表现形式特性的意义,不施人工雕琢,可以理解成为环境风格;
第四是表现心理特性的意义不受约束,是产品设计的目的。
因此,野浴即浴在于身体的放松,野在于是心灵的不受约束。
在大连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将温泉野浴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努力打造全方位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温泉野浴产品。
大连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大连瓦房店市许屯镇,相传这里已有500多年的野浴历史,这种风俗也随着温泉资源的开发和温泉旅游的升温延续到了今天。旅游区处于龙门汤森林公园的范围之内,龙门汤森林公园内动植物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为温泉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总体环境,规划提出了结合森林资源与温泉资源两大主要资源形成以森林温泉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规划总体提出大连龙门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应立足于其资源与区位优势,要有前瞻性,从合理的区域定位和长远前景出发尽可能充分永续地利用该地资源因素,突出温泉保健、温泉游乐和生态环境特色,提出了假日休闲度假、山地生态体验,高尚会所、综合商务功能四项目标和山水社区,温泉之乡,田园风格、生态示范、森林家园、康乐之乡五个特色在总体布局方面提出了依托温泉,河流,森林、山岭等区内资源,建立大型绿地小北河风光带、温泉地热景观区和开敞空间这样一个景观体系框架,保持并强化了自然型、乡野化的总体景观环境。
野浴风情体验区作为重点项目提出了包含“野浴”纪念地的改造和野浴旅游产品两个部分。“野浴”纪念地的改造以龙门汤美丽的历史传说为创意基础,展示龙门汤和中国悠久的温泉历史文化,形成具有文化特色和休闲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
在野浴旅游产品设计中,规划紧扣“野趣”这一主题,围绕“全面放松”为主要目的。景观和环境设计方面以周边山体、河流、森林为环境基础,以植物景观作为主要的景观元素,通过道路的规划和环境设计体现区块的私密性特点,形成自然环境构成的私密空间。
服务设施除设置相对集中的公共性服务点外,设计以温泉池为中心,设置独立式。自助型服务点配套设施、设备做到精细化,不仅设计有常规的服务设施,画板,书架 乐器,玩具等能够唤醒游客儿时梦想的特殊设施的设置将是服务的特色所在。
建设材料以本地石,木材为主 建筑风格体现趣味性的特点,以小体量、自由形态的建筑形式,追求自然粗放风格和多变的室内空间 以无所拘束的建筑形象和室内设计,激发游客的想象空间,激活心灵深处对自由的渴望,打破思想的束缚,给予心灵极大的自由。
创业型大学及创业生态系统初探 篇7
近年来,创新创业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而大学作为新思想、新科技的培育者,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活动中,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院士发表了“如果复旦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按照现在提出来的概念,就是创业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就是复旦最好的榜样”的讲话。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随后,2008年4月1日,福建省委在国内率先提出要将福州大学建设成服务海峡经济发展的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而什么是创业型大学、如何建立创业型大学则是目前需要明确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其提出的“创业生态系统(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给这些问题提供了值得参考的答案。
二、创业型大学及其发展历程
1998年,美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在其著作《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的转型途径》一书中,根据20世纪中后期以来欧洲一些大学的发展特征,提出了“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的概念。几乎在同一时间,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亨利·埃兹库维茨也根据美国大学的发展史给出了“创业型大学”的定义。他认为,判断一所大学是不是创业型大学要根据其使命,创业型大学的使命除了教学、研究外,还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来说,一所创业型大学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大学自身作为一个组织具有创业性;大学的成员(教职人员、学生、普通雇员)一定程度上能转变成创业者;大学和周围环境的互动遵循创业模式。
创业型大学的形成需要以下五个关键要素:团体研究的组织;具有商业潜力的基于研究的创造物;开发出能够以受保护的知识产权形式将研究成果转移到大学以外的组织机制;大学拥有组建企业的能力;学术和商业因素整合入新的方式,如大学—产业研究中心等。这些要素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两次学术革命、三种大学类型的转化。
18世纪末以前,大学的主要职能就是传播知识和为少数关键职业提供训练,这样的大学是最传统的教学型大学。19世纪初,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赋予大学“研究”任务,实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自由地从事“创造性的学问”,大学注重在“发展知识”,而不在传授知识。这就是所谓第一次学术革命,也称为“洪堡革命”,研究型大学由此诞生。在美国,研究正式进入大学是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该校的首任校长吉尔曼认为大学的目标是“最自由地促进一切有用知识的发展,鼓励研究,促进青年人的成长,促进那些依靠其能力而献身科学进步的学者们的成长”。在学校的管理中,他用足够的资金保证研究和学术成果的创作,高薪聘请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影响下,到19世纪末美国已先后成立了一批以从事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新型大学,这些大学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首要目标,并创造出一种新型的集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院。正是这些大学为美国积累了大量的科研人才,促进了美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由于实用主义与冒险精神的导引,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从一开始就孕育了学术创业精神。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提出“威斯康星计划”,培养实用性知识人才,派教师向社会提供专家服务,使大学走出了象牙塔。190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名教师研究了利用专利收入资助研究的可能性。随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都先后建立了对外转让、许可专利的技术转移机构,使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需要的商品。但是,由于大学取得的大部分技术成果是由联邦政府投资的,因而联邦政府才是这些知识产权的所有人,大学向校外机构转移技术的行为并未取得合法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单一领先地位遭到动摇,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出现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才在80年代陆续出台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拜—杜法案、联邦技术转移法等一系列法律,将知识产权下放,促使大学的技术成果能顺利转移给产业界,减少产学合作或互动的障碍。此后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制度性反抗”,整个社会开始关注大学创业行为并提出了一些疑问,但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遵照拜—杜法案成立了技术转移组织,开始广泛参与到各种经济活动中,频繁而密切地与产业界联系,一批创业型大学在八九十年代浮出水面。
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的研究型大学大规模地向创业型大学转化,即被认为是第二次学术革命。这次学术革命的影响不只在美国和西欧,亚、非、拉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围绕大学建立研究中心、孵化器、高科技园区等;在南非、印度以及台湾地区,每年都有大量基于大学研究成果的新产品或新企业诞生;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通过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已经基本转型成功,成为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和功能形式正在向全世界扩展。
三、创业型大学与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型大学是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术研究能力是其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创业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股与之相互促进的力量,即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1947年2月,哈佛商学院MBA课程“新企业的管理”的开设,是普遍认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端。而这些新企业的产生可能源自二战时期。当时,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盟军的胜利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战后,一些军用技术开始转向民用,这使创业活动繁荣起来,催生了大量的新企业。20世纪60年代,研究型大学迎来其鼎盛时期,大学创业活动引起争议,而创新创业教育也经历了一段停滞期。随着创业的重新兴起,特别是“硅谷”的崛起,创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到80年代末,已有300多所大学开设了创业管理类课程,但还主要局限于商学院,创业教育还主要是直接为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已臻成熟。到2003年,全球已有超过1500所大学开设了创业管理相关课程,有44种创业管理相关的英文期刊,200多个创业教育受捐赠点。进入21世纪,已经成熟的商学院创业教育正在走出园囿,进入医学、生物学、软件科学等领域,成为大学一般教育的一部分,使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泛大学”化,在学校就与各种创业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以新产品或新企业的方式为经济和社会提供服务。
四、麻省理工学院和创业生态系统
麻省理工学院一直是创业型大学中的佼佼者,1886年MIT就诞生了首家派生公司。波士顿银行199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时已有4000多家MIT相关的企业。而在1996到2004年间,平均每年都有20家新创企业建立在MIT所有的技术之上。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MIT也长期处于“最佳”的行列。到今天,MIT已经拥有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斯隆管理学院的18门商学课程,开放课程软件的8门创业课程,创业中心的35门创业课程,在医学院、生物学院、法学院等院系开设的创业相关课程和各种组织、学生社团主办的研讨会、讲座等。现在,MIT已经把这两个长处结合起来,将校内的创业相关课程、出版物、科研与创业项目和研究中心、学生社团等与创业相关的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辐射大学及其社区的创业生态系统,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大学创业活动。
创业生态系统的提出,源自Katharine Dunn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以“创业生态系统”为题的文章。她认为,MIT的创业教育和培训早已不再集中于斯隆管理学院,而是形成了数十个项目组织和中心共同在校园内培养创业精神的“创业生态系统”。但是对于什么才是创业生态系统,Dunn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MIT的其他创业相关组织和人员也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而在硅谷、南洋理工大学等地,这一概念已经被广泛使用。根据这一概念的使用,可以确定创业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特征:是以创业型大学为基础的,还包括了该大学的社区,是该大学的创业相关的所有资源的整合(包括课程、技术、人力等)。从MIT的创业体系来看,其创业相关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是创业课程和师资。这一部分的资源是MIT创业人才产生的基础。包括MIT开放课程软件,一系列面向全世界大学员工、学生、自学者的在线免费教育资源,斯隆管理学院的师资、教育项目和学术研究项目,MIT提供的专业人员项目和行政人员教育,还有针对高中生的工程、创业与科学的初步介绍的夏令营,以及由不同领域的教职员工、研究者、学生组成的关注信息技术、营销、运营管理和研究、系统动态、统计等的“斯隆学院管理科学区域”。这些课程或组织很好地结合了MIT的创业教学和人力资源。
二是出版物和参考资料。这一部分是创业管理和技术资料传播的途径。《技术评论》杂志是MIT最主要的关于创新和技术商业化的杂志,分析新技术对企业及领导者的商业、经济、社会、政治影响;《斯隆管理评论》主要是对管理研究和实践的联结,也包括了创业管理的相关内容;《MIT知识产权办公室建议》向研究者提供关于知识产权的建议和回答问题;MIT“创新影响”研究是由波士顿银行经济部组织的对MIT校友创建的公司的研究,会对MIT创业对经济的影响作出统计;MIT的新闻办公室、MIT世界网站、出版社、图书馆,各研究实验室、中心和项目,各院系也都提供关于技术和管理的各种信息。
三是各项目组织和中心。这些机构是MIT创业活动开展的主要平台。MIT创业中心为学生、校友、教师等创业者提供设计和启动基于技术创新的新事业所需的内容、背景和联系;Deshpande技术创新中心帮助创业者与市场相联系,架起技术概念与商业化的桥梁,帮助新企业发现和资助新想法;MIT创业辅导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教育;Lemelson-MIT项目鼓励发明,为发明者提供全世界最高的单笔现金奖励;MIT技术许可办公室管理MIT、林肯实验室、Whitehead研究院开发出的各类知识产权,以及知识产权许可事宜和技术商业化;公司关系办公室的产业联系项目推动产学合作,促进MIT和创新驱动的公司之间的知识和资源交流;剑桥—MIT联合研究所由英国政府和私人企业资助,建立新型的学术企业;斯隆学院建立的数字事业中心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的领导,建立新的商业机会;斯隆学院和工学院共同组建的产品开发创新中心联系学术想法与产业经验;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发现、开发、制造和分销低成本高效率的诊疗方法或器械;资本网络为创业者或早期发明者提供资金、网络关系和教育;本地创新系统项目是一个国际研究伙伴项目。
四是学生社团。MIT的创业类学生社团都积极鼓励学生形成、实践自己的新想法并相互交流、建立支持网络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如MIT$100K创业竞赛为优秀的创业团队提供现金奖励,MIT创新俱乐部为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并推动新思想的碰撞,MIT创业社会建立了一个对MIT相关新企业的创业支持网络等。另外还有MIT创业俱乐部、MIT科学与工程商务俱乐部、MIT技术联结、MIT技术与文化论坛等更注重技术创业、跨学科网络性质的组织。
以上都是创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该系统的形成并不只是以上资源的简单叠加。后两种资源可以说构成了MIT的一个创业核心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创业活动最关键的要素创业人才和作为创业基础的技术通过上述组织迅速、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些组织有的为创业提供理论研究和教育辅导;有的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有的通过组织交流完善创业计划;有的充当大学与产业之间的中介;还有的已经形成网络组织,联结各种创业资源,囊括了多种创业支持功能,几乎成为了新企业孵化器。创业核心区还为创业教育和基础研究提供素材或建议,直接输出新创企业以及可以直接商业化的技术成果。
从整个创业生态系统来说,根据Dunn的归纳,MIT今天能够形成创业生态系统是有“基因”的。早在1861年建校之初,MIT师生校友就都遵循“动脑动手”的格言,努力将所学应用于现实世界。MIT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从该校诞生之初一直延续至今,且影响到整个学校,这也是MIT的项目组织和中心以及学生社团能够不局限于商学院而在全校遍地开花的原因。这种创业导向的氛围也促进了各个创业相关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MIT的创业生态系统是包括了学校及其社区的,社区提供给MIT技术的需求信息和资金支持。MIT每年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企业捐赠,还有联邦政府、州政府的拨款或研究基金。学校通过自身的运作也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收入,每年通过技术许可办公室的专利许可收费,MIT的科学家可以获得7.5亿美元的研究赞助金。校内的一些组织如Lemelson-MIT项目、MIT$100K创业竞赛等也提供鼓励创新或创业的奖金,有些组织对创业活动的评价还有风险投资机构介入,使优秀的创业项目还可以获得来自风投机构的资金。
总体来说,MIT可以被看作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创业氛围。MIT的基础科学研究产生了大量有商业化潜力的技术,其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创业人才,各种创业相关的项目、组织机构通过校内信息的沟通使技术与人才以及外部流入的资金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创业核心区域,该区域就是各种创业活动集中进行的地点。这些创业活动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对象,完善基础研究,还可以形成新创企业或适合直接商业化的技术成果输出MIT系统,为社区提供服务,推动其经济发展,同时也从外界获得资金,使研究和创业能够不断地循环下去,形成真正可持续的创业生态系统(见图1)ㄢ
现在,MIT的创业生态系统还在不断地扩大,MIT成功的创业经验和雄厚的资金使其可以向全球扩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MIT已经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南阳理工大学等全球多所大学建立了创业教育合作关系;MIT创业中心已经启动了一个5万美元的全球新创企业研讨会,培训来自中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大学的相关人员,使他们能够运营自己的创业计划竞赛;MIT创业论坛在全球有24个分支机构,对其成员提供商学教育和建议。在有些拥有世界级的技术而没有多少创业活动的国家,如瑞士等,MIT将为他们的创业活动提供“食物和水分”(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培养和资金支持),使那里的“生命”(基于技术的创业活动)成长起来。
五、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期,大学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单位理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同时国家也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经济推动战略,大学推动的高科技创业将是这一战略的重点。MIT的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创业者和创业活动的培养范式,也是优秀的创业型大学的行为模式。当然,本文只是针对创业型大学和创业生态系统的初步探讨,我国的创业型大学应该如何建立,是否能够形成创业生态系统还有待更多的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宝蓉:从萎缩到发展:创业型大学的崛起——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评述[J].煤炭高等教育, 2005 (7) .
[2]Etzkowitz, H.The Norms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Cogni-tive Effects of the New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J].Research Policy, 1998 (27) .
[3]Ropke, J.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Innovation, Academ-ic Knowledge Cre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ized Economy[Z].1998.
[4]Etzkowitz, H.The triple helix and the rise of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123rd Nobel Symposium of The Science-industry Nexus:History, Policy, Implications[M].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USA, 2004.
[5]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6]Dunn, K.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J].Technology Re-view, 2005 (9) .
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生态材料初探 篇8
1 调研方式
以秦岭河谷型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以及地域特征为背景,对该地域乡镇建筑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个别到一般,从典型到普遍。以点概面,通过以下几点来分析具体内容:
1)通过分析当地地域特征,观察记录。通过与村民交谈,从中了解当地村民建筑的形式、体形系数、乡村建筑的特点、朝向选择、及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等情况。
2)通过走访一些村民家、能够观察和了解到当地村民住宅的建筑的结构类型、采用的外围护结构的材料及构造形式,以及住宅的冬天采暖及夏天避暑方式等等。
3)通过问询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村民对于自己居住的住宅满意之处和需要改变的地方。
4)通过观察和问询了解村民对于建筑主体材料的选择,以及对于外立面装修材料的选择。
调研区域选择为秦岭西段具有代表性的河谷型城市天水市下辖的乡政府或镇政府驻地。
2 调研区域建筑材料现状
2.1 渭南镇
渭南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西北部,位于三阳川区域,有较宽阔的平原,盆地西起渭南乡余家峡,东南至南河川乡窦家峡西,全长14公里,宽度除渭河下游部分稍窄外,大都在4~6公里之间,整个盆地大致呈三角形,由于渭河和葫芦河的分割,成为三部分,北部为石佛乡川地,主要由葫芦河冲击而成,南部为渭南乡川地,由渭河冲击而成,中部为中滩乡川地,由两河共同冲击而成,总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平方公里,建筑占地9平方公里,河流沙滩7平方公里,具有较为理想的城区建设空间。
渭南镇政府主体结构采用砖混结构类型,370mm厚的粘土实心砖墙体,外立面采用防水涂料。外围护没有设置保温材料。屋面采用有组织内排水。镇中心建筑的结构类型均是砖混结构,墙体材料选用粘土砖。
镇域周边住宅墙体采用的土坯墙,墙体厚度为370mm,以黄土为原料,墙体沿地面向上600mm高采用粘土实心砖砌筑墙角,防止雨水浸泡后墙体础失稳,外围护结构没有设置保温材料。住户门楼采用的建筑材料也是以土坯为主,兼有粘土砖和灰瓦,屋顶采用单坡排水。
当地砖厂较多,都是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开办砖厂,就地取材。砖厂的砖基本就是供给本地区。
2.2 石佛镇
石佛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西北部,东临花牛镇和清水县,西南频临葫芦河,北与秦安县接壤,境内三沟分四山,半山半川。全镇总面积101.31平方千米,总人口42675人,辖34个行政村,20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2683亩,其中川地8678亩,山地64002亩。
群众住房砖木结构占60%,砖混结构占30%,人均住房面积22平方米;群众生活用能以煤、柴为主,有洗澡间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有22户。
住宅多为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外墙由240mm或370mm厚的粘土实心砖维护内外墙体,条件差者无饰面层,外墙和屋顶均未采取保温措施,窗户基本为单层玻璃,塑钢材质窗框或木质窗框。
2.3 新阳镇
新阳镇是新阳镇位于麦积区西北部,东临秦州,西与甘谷毗邻,北与秦安接壤,区域面积86.6平方个地理范畴,包括四个乡镇———新阳镇、琥珀乡、五龙乡、凤凰乡。新阳镇是由渭河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河谷盆地。境内属渭河水系。其河北属于黄土高原南缘,河南属于西秦岭北支系山脉。镇内有占地面积约10~15亩的砖厂5个,水泥厂一个,2011年底因政策原因关停。
住宅多以砖混结构为主,部分为以砖木结合的混合结构,由370mm厚的粘土砖砌筑墙体,镇域中心外墙贴面砖,在贫困地区外立面均无保护层,主、外墙和屋顶均未采取保温措施。
新阳中学新教学楼是新阳镇最新也是条件最好的建筑,学校采用框架结构,外立面采用防水涂料,屋面采用平屋顶有组织排水,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
学校原有教室采用砖混结构类型,370mm厚的粘土实心砖墙体,外立面无保护层,无保温层。门窗采用木门窗。屋顶采用木屋架挂瓦。
3 乡镇建筑材料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剖析
1)乡镇建筑中大部分采用的粘土砖为主要建筑材料,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势必会延续到乡镇禁用粘土砖做建筑材料。应该大力提倡使用空心砖或混凝土砌块做为建筑的主材。
2)目前,乡镇建筑中还有一些是砖木结构的住宅,天水地区抗震烈度为8度,砖木结构的房屋抗震性能明显没有现浇板屋面的砖混或框架结构抵抗能力强,如何在不损害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加固原有砖木建筑。
3)大多数住宅建筑没有做墙体的外保温,因此,新建砖混建筑没有原有的砖木结构的住宅保温性能好,隔热性能强,其主要原因在于砖木结构墙体大多为370mm,而砖混建筑为240mm,屋面形式也不同,砖木结构的住宅屋面为木屋架,建筑高度高,其隔热性能就强,而砖混结构为现浇板的平屋顶,吸热力度强,使得新建的砖混住宅会比原有砖木住宅温度高。
4)新建砖混住宅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砖木住宅的建筑风格,失去了一个地域的个性。因此,应保留其外立面建筑装饰风格。
5)窗为单玻木窗,门为单板木门,屋顶地面基本无保温隔热措施,寒冷季节主要取暖方式是利用煤炭炉和土炕。
6)该地域属于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区域住宅及公共建筑所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均为砖混结构。加密构造柱,这种做法虽然可行,从建筑可靠性考虑应采用框架结构。
7)该地域新建砖混结构住宅屋顶采用平屋顶形式,屋面防水及保温隔热性能不是很好,建议采用种植屋面或结构找坡的形式。
4 乡镇建筑材料生态化应用研究策略与建议
1)通过走访各乡镇,了解当地乡镇住宅及公共建筑所使用的主要的建筑材料,确定其使用范围。
2)优化当地乡镇建筑的结构类型,选择其抗震性能好又能使其适合当地居民需要的建筑结构类型。
3)通过对乡镇住宅围护结构的了解,利用节能材料对其住宅进行围护,使居住者的舒适度提高。
4)建筑外装饰材料应沿袭传统艺术造型,使现代建筑与遗留下的文化习俗融合到一起。
摘要:通过对当前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材料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发现建筑主体材料, 围护材料和装饰材料这三个方面在乡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当地气候, 风俗习惯, 地质情况分析更加适合该地区的建筑材料, 能够促进乡镇建筑的发展, 规范乡镇建筑的建造, 使人们住的安心, 从而达到舒适。
关键词:河谷型,小乡镇,生态材料
参考文献
[1]徐鑫乾, 强晓明, 刘值金.论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生态化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陕西建筑, 2009.
[2]汪鹏福.建筑材料生态化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 2010.
[3]许杰青, 苏继会.浅谈生态建筑材料的发展[J].安徽建筑, 2006.
[4]叶曼.生态节能建筑与材料结合的三个层面[J].建筑技艺, 2011.
[5]朱建达, 费忠民等.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6]张海文, 李哲, 李玉祥.乡镇节能住宅的发展及建设[J].住宅产业, 2007.
[7]宛素春等.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8]汤铭潭, 宋劲松, 刘仁根, 李永洁.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9]孙伟伟.浅析中国传统民居对绿色住宅发展的借鉴意义[J].南方建筑, 2012.
时尚型红色旅游产品开发设想 篇9
时尚型红色旅游产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 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吸引物, 完美融合时尚元素于其中, 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与体验, 学习革命历史知识,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 放松身心, 增加阅历的新型旅游产品, 是把红色人文景观、绿色自然景观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 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特色专题性旅游产品。传统意义上, “红色”承载的重点是教育, 而旅游的意义在于休闲, 两者放到一起, 无论目标、参与的心态, 还是支出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要真正实现完美结合, 了解目标市场的需要并改变产品表现形式至关重要。时尚是“时间”和“崇尚”的相加, 意指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 在一个推崇时尚的年代里, 设计融入了时尚元素的红色旅游产品必将得到现代大众旅游者的欢迎。
2 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中融入时尚元素的意义
2.1 融入时尚元素的红色旅游产品能够满足青少年游客群体的特殊需求
红色旅游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青少年思想教育与游乐于一体, 五者的统一才是完整的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重大, 青少年是红色旅游的重要主体, 青少年红色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旅游部门调查显示青少年有着强烈的红色旅游出游意愿, 但红色旅游地产品开发手段落后, 产品设计理念保守, 不能跟上现代社会发展节奏, 参与性不强、体验效果差成为青少年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个性特征、消费水平、消费习惯进行相应设计和调整, 创新推出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时尚型红色旅游产品是当务之急。时尚型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将紧随社会潮流, 在项目、活动的选择上贴近目标市场的需要, 寓教于游、寓教于乐, 将教育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增强其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和竞争力, 从而有效实现其教育功能目标。
2.2 融入时尚元素的红色旅游产品能够有效优化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根据国内旅游市场需求走向和红色旅游资源特点, 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的定位是产品结构合理化、产品特色个性化, 改造旧产品, 建设新产品, 推精品, 创品牌, 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 从而使红色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目前, 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不够完善, 产品结构显得陈旧, 产品形式过于单一, 虽然在社会需求、市场催化、政府倡导下红色旅游发展气势如泓, 但其发展已经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遇到了瓶颈。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中引入时尚元素, 能够给产品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丰富产品类型, 优化产品结构, 活跃旅游市场, 进而增强红色旅游的竞争力。
3 融入时尚元素的新型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3.1 引入时尚娱乐, 活跃红色气氛, 提升红色旅游新魅力
时尚娱乐包括流行的时尚电影、音乐、表演、游艺活动等。时尚娱乐活动能够活跃气氛, 激发热情, 在单调、沉闷的红色氛围中融入这一元素, 可以让人们在轻松闲适的环境中品位“红色精髓”。
红色旅游地可以把篝火晚会、歌舞表演、音乐欣赏、虚拟游艺等项目“红色化”, 档次化, 并逐步品牌化, 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带动景区旅游业的发展。演出场所可以上演一些大型的革命话剧和歌舞, 引进如评书、小品、戏剧等人们喜欢的艺术形式。电影旅游项目虽然起步晚, 但却是对目前比较单一的常规旅游产品的一种深入和发展, 也是一种易于被观众接受和认可的特色旅游产品。在红色旅游地开设影视体验区, 建设包括小型摄影棚, 影视拍摄外景地, 激光枪战城, 影视制作中心等在内的多种功能区, 让游客体验红色影片制作过程, 体验导演导剧思想, 在枪林弹雨中体会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当然还可以借助游艺厅的电子游艺机和电脑, 集中电脑仿真、通讯、人工智能、多媒体等多项尖端技术, 虚拟出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而近似逼真战争年代的世界, 开发出主要满足年轻游客需求的红色游戏产品。
3.2 引入时尚体育, 丰富红色体验, 赋予红色旅游新活力
时尚体育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不同, 时尚体育是针对年轻运动一族, 年轻时尚一族推出的体育运动, 可以给人以最先锋、最热辣的运动体验, 在运动中感受勇气、力量、速度带来的快乐。时尚体育可以丰富游客对红色文化的体验, 带给红色旅游新活力, 增加红色旅游对旅游者特别是年轻运动一族, 时尚一族的吸引力。
红色旅游要发展, 就应抛开单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政治说教, 避免灌输式的“现场报告会”, 努力营造出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 达到“游中学、学中游”, 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借鉴时尚体育的某些特征, 整合资源, 把当前亟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及弘扬民族精神融入到游客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体育活动之中, 让游客身体力行去感受, 寓教于乐, 可以很好地强化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加深游客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3.3 引入时尚艺术, 挖掘红色文化深度, 赋予红色旅游新内涵
时尚艺术包括了时尚和艺术两个元素, 是时尚和艺术的结合体, 对历史有着超高的敏感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时尚艺术是人们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生活形态, 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红色旅游一直给人以沉重、庄严的感觉, 而融入时尚艺术的红色旅游则极具艺术品位和时尚气息, 从而赋予红色旅游新内涵。
以红色旅游区的服饰类旅游纪念品为例。现在市场上的服饰类旅游产品设计, 大都缺乏时尚感、艺术感, 与现代生活方式、现代审美相脱节。红色旅游区的服饰类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关注服装的艺术形式和流行趋势, 使产品的造型、材质、色彩、零配件等元素与艺术品位、流行韵味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兼容性, 既有地域特点、红色特性又有时尚、艺术感, 这样的产品才能给人带来刺激感、新鲜感、愉悦感和满足感。因此, 红色旅游区服饰类旅游纪念品设计不仅要反映产品的材料价值、加工工艺的价值, 更应反映出地域文化价值和红色精神价值与艺术品位和时尚气息的价植, 既要有传统的继承性又要有时代的创造性。
3.4 坚持时尚互动, 强化红色认知, 赋予红色旅游新体验
时尚互动是参与时尚活动的双方形成的一种互动。时尚互动改变了红色旅游单调的感受形式, 其强烈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将使红色旅游变成快乐之旅, 从而赋予红色旅游新生命力。
大型互动栏目《红色大篷车》, 是江西红色经典频道集中优势资源, 重金打造的一支媒体舰队, 其宣传口号为:“走街串巷进社区、乐安与您随心互动, 上山下乡到村镇、笑飞与您尽情欢乐;江西电视台红色经典频道《红色大篷车》百姓家门口的欢乐大舞台, 民乐则国安;没有距离的舞台、没有门槛的参与, 没有阻碍的互动, 面对面的快乐、面对面的惊喜。”《红色大篷车》走入城市, 农村, 学校, 军营, 模仿秀, 群艺表演, 益智游戏, 放映露天电影, 实现与普通观众的全面互动。低门槛, 广参与, 高频次、主题化, 一个游动的、广泛参与的平台、一个走遍全省的主题策划活动, 一场经典电影将汇集成一个欢乐的海洋。同时《红色大篷车》还给红色旅游造势, 使红色旅游在不知不觉中与时尚接轨。在红色旅游中适当增加一些时尚互动活动, 将给红色旅游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参考文献
[1]付美蓉.体验经济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 2005 (9) :147~150.
[2]刘捷.红色旅游发展要符合旅游经济规律[J].中国旅游报, 2005, (3) .
[3]程斌.体育旅游产品的结构与特征研究[C], 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 2005, (7) .
[4]尹晓颖, 朱竑, 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 2005, (2) .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生态修复技术 篇10
修复被定义为把一个事物恢复到先前的状态的行为。修复包括完全复原、部分恢复、增强和创造四个方面的含义。水生态修复就是采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措施, 将已经退化或损坏的水生态系统恢复。主要是通过保护、种植、养殖、繁殖适宜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改善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减轻、消除水体污染, 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分为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两类。生态修复的目标是水质、水温条件的改善, 河流地貌特征的改善, 生物物种的修复, 服务功能的增强。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作为河流的一个特殊河段, 由于其服务功能定位的特殊性, 其对生态修复的需求和要求更迫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水质和水量稳定要求非常严格, 这对其生态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不能造成过大的波动, 在流域尺度或者环境关联区大范围实施生态修复措施。
1 国内外研究进展[1]
河流生态修复, 是生态工程学与水利工程结合后形成的一个分支。对受损的河流进行生态修复, 在发达国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效。
1.1 国外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德国学者Seifert在1938年首先提出了“近自然河溪治理”的概念, 是生态修复研究开端的标志。1963年由H.T.Odum等提出“自我设计”的生态学概念用于工程中, 首次提出“生态工程”的概念。1989年美国的Mitsch和Jorgensn奠定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莱茵河治理为河流生态工程技术提供了新的经验。美国于1992年出版了“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 1998年出版了《河流廊道修复》。英国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河流修复指南”, 在流域尺度下开展河流的生态修复, 成立了英国河流生态修复中心。1986年日本开创了“应用生态水工学”理论。澳大利亚水和河流委员会于2001年4月出版了《河流修复》, 为河流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目前, 国外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河流连续性恢复、河流蜿蜒性恢复、河道岸坡生态防护、河流深槽和浅滩序列的重建、河流栖息地加强结构、亲水设施建设、河道疏浚等。
1.2 国内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 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开始引起重视, 90年代末, 我国开始了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的试点, 董哲仁等首次提出了“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 其编写的《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为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科研与工程开展提供了重要基础理论。总体来说, 国内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与国外生态修复相比, 我国的生态修复存在许多差距, 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多偏重于河流受污染水体的修复, 注重水质的改善, 而不强调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复原或修复到原有的生态系统状态[2]。
2 生态修复主要技术
2.1 基础生境改善
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护坡 (护岸) 建设、改善水源地的物理、生态环境 (光照、透明度) 和水文条件。常用的生态护坡技术有:植草护坡技术、三位植被网护坡技术和防护林护岸技术。
2.1.1 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重要, 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对水源的水量、水质都会从生态系统上给予保护和改善。
2.1.2 生态护坡 (护岸) 建设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河岸是连接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 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过渡区, 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是地球上多样性最丰富、变化最快、最为复杂的陆地生境之一。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河岸带生态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水温调节、养分能量源、野生动物栖息地、河流水质保护、景观连续性、固堤防洪[2]。生态护坡 (护岸) 将生态学原理纳入水利工程中, 在工程结构中加入生态学设计, 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手段, 如, 采用抛石加芦苇[3], 创造出动植物及微生物能够生存的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多孔隙河岸工程生态结构, 能够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和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条件, 恢复河岸水路生态交错区的结构与功能, 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地下水补给及地表水环境质量、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改善土壤、加速土地恢复和散热降温等[4], 提高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的自我进化能力, 保护水质满足饮用水水源要求。
2.1.3 改善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物理、生态环境
包括消减风浪、降低悬浮物浓度、增加透明度、改善光照条件和水文条件 (提高流速、增加流量) , 促进水生植物生长, 提高生物多样性, 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最终达到持续改善水质、确保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健康安全供水。
2.2 生态恢复与重建
河道曝气、生态浮岛技术、入河前置库。
2.2.1 河道曝气
曝气技术是根据受污染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缺氧的特点, 人工向河道内充入空气, 加速水体复氧过程, 以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 恢复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 使水体自净能力增强[5]。优点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 缺点是耗能较大。
2.2.2 生态浮岛技术
以水生植物为主体, 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 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 从而降解河流型饮用水水源污染负荷。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生态浮岛修复技术是绿化技术和漂浮技术的结合体, 岛上植物可供鸟类休息, 下部植物根系形成水生生物栖息环境, 同时能吸收氮和磷。
2.2.3 入河前置库
通过设置入河前置库, 组成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生态修复综合控制系统, 消除或减少入河水的污染物, 从而使水源的水质得以保护。
2.3 优化群落结构
配植乡土品种和种植浮游植物是优化群落结构的常用技术方法, 可以提高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生态系统的本土化程度, 丰富生物多样性, 可以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侵害, 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 消除水体污染。水生生物种植要选择适合的种类和品种, 并合理搭配。同时要注意种植浮游水面植物的风险。
2.4 污染治理
控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排入的工程建设, 河道整治与生态清污工程建设, 生态调水工程, 改善水质,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管理制度。
控制污水排入属于外源污染治理, 通过逐步封闭生活、工业污水排污口, 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等措施来实现对河流型饮用水水源流域大尺度的生态修复。河道整治和河道清淤可以大量清除了TP、TN、有机质, 减少淤泥污染的二次释放的内源污染。生态清淤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机械设备, 确定合理的生态清淤深度:污染物含量大、污染释放率高的淤泥全部清除, 年代久远、污染物含量小、二次释放率小的淤泥可以不清或少清。生态清淤要分阶段、选择好堆泥场地。生态修复去除TP容易, 去除TN较难。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生态修复一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3~5年可初步发挥作用, 10~20年才能发挥最佳作用。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生态学规律, 立足长治久安和长效管理。
3 结语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具有独特的水生生态结构和功能, 由于其保护和修复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一项艰巨课题。针对我国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 结合目前开展的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水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 认为环保部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加强: (1) 尽快开展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调查, 以全面了解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问题; (2) 参照国外经验, 结合我国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结构和特点,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河流型生态调查指标体系和国家标准; (3) 开展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方法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研究, 提高我国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技术水平, 为实施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提供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导。同时, 在水源地生态修复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流域治理与饮用水水源治理的关系、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关系、陆域治理与水体修复的关系、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继永.玉符河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2008.
[2]王薇.河流廊道与生态修复[J].水利水电技术, 2003 (9) :56-58.
[3]杨海军.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工程优化方法[J].生态学杂志, 2005, 24 (2) :214-216.
[4]鄢俊.植草护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水运工程, 2000, 316 (5) :29-31.
生态旅游型 篇11
关键词:生态友好型农业;概念;国际经验;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467-03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不加节制的开发利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气候、生物多样性、燃料、粮食、水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危机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转变发展模式,降低粗放式经济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伤害。而作为集主要排碳源、固碳源2种角色于一体的特殊产业,农业应当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发挥先导作用。为此,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了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战略目标,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则围绕“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本研究梳理了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概念,探讨了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必要性,介绍了国际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一些典型做法,提出了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实现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概念
日本是较早将生态友好型农业付诸实践的国家。1992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了《新食品、农业、农村政策方向》,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概念,即“充分发挥农业所具有的物质循环功能,在谋求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顾及减轻环境负荷的可持续农业”[1]。到了20世纪末,日本又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友好型农业”,其主旨是“避免因农业商业化经营过度注重效率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到了2000年,在商业经营农户中,从事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比例已经达到215%,政府也开始将一部分从事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农民认证为“生态农民”[3]。截至2012年底,生态农民的认证数量已达到21.6万[4]。经过对比可以发现,“环境友好型农业”仍以提高生产率为首要目标,追求的是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而“生态友好型农业”则讲求效率和生态环境兼顾,力求避免重效率而轻生态环境情况的出现。可以看出,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致力于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模式。
除了日本外,其他国家也有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提法。例如,为了推动西南部地区的生态修复和社会转型,墨西哥推动实施了“筑梦新墨西哥(Dreaming New Mexico)”项目,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在项目执行者看来,生態友好型农业的主旨是尽可能多地保持土壤、水和生态多样性;同时,尽可能少地产生不良影响,并在保障长期食品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另外,韩国也在21世纪初提出了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口号,一些学者已经围绕生态友好型农业开展了多个方面的研究,如对生态友好型农业框架下稻米增长、产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对民众生态友好型农产品感知度的研究等。
我国还没有形成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清晰定义,但从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部分的内容表述来看,生态友好型农业应该遵循这样的发展思路:通过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推广生态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造成的污染,最大程度地保护耕地、水和环境资源。
2 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必要性
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全世界人民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农业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对于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生态压力日趋增大的中国而言,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2.1 生态恶化危及全球
生态系统的过度消耗导致了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给全人类的发展带来挑战。联合国于2005年发布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世界上超过60%的主要生态系统产物和服务正在退化或处于不可持续的境地。生态环境恶化会影响粮食安全、水资源可利用量、自然灾害发生情况、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人类健康,进而使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面临生存威胁[5]。据分析,大气污染使欧洲人平均寿命缩短8.6个月,导致欧洲大陆每年有31万人死亡;而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300万人因户外空气污染而致死[6]。气候变化所引发危害更加严重。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以及更频繁的自然灾害,这些危害波及范围大,且更容易影响应对能力最差的贫困人群。有研究显示,在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居住区中,有2/3位于低海拔的沿海地区。例如,拥有87万人口的肯尼亚城市蒙巴萨就坐落于地势低洼的沿海平原,如果海平面上升0.3 m,那么该城市17%的面积将被淹没[7]。在此情况下,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生态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才能避免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演变成为危及全人类的大灾难。
2.2 农业生产肩负重任
就农业而言,目前的生产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消耗着自然资源,并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因此,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农业肩负着重要责任。首先,农业持续不断对土地的需求,已经成为森林退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据测算,世界上严重退化的土地中有35%是由农业活动造成的[8]。其次,农业是最主要的水资源消费部门,其消耗量占全部水资源(包括雨水径流)使用量的70%[9]。再次,农业生产投入也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相关研究报道,过去50年中,由于肥料使用和管理不善,淡水系统中的磷浓度升高了至少75%,每年流入海洋的磷元素达 1 000万t[9]。最后,农业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研究,整个牲畜供应链每年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71亿t二氧化碳当量,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5%[1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2013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目前农业领域产生的直接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的11%[11]。
我国旅游型CSA的发展策略研究 篇12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简称CSA)起源于瑞士,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得到最初发展,70年代被引入欧美主要国家。CSA是指一种在农场或农场群与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消费者成为农场的用户,承诺在农场整个生长季节给予支持,用户按照季节或者月份支付预订款;而农场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产品作为回报,直接运送给订户或分配给销售网点。
2 国内、外CSA的发展
2.1 国外CSA的发展
CSA是以生态健康为基础的农业,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CSA模式中,农民和消费者组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农民有足够的条件去使用生态方式,生产健康的食物,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这类食物的需求。在欧美一些地区,本地食物和家庭农场可直接对接的农业模式在该地区引起了共鸣。目前,CSA农场遍布美国的50个州。
2.2 CSA在我国的响应
随着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人们逐渐对工业化食品体系和全球化食品供应系统失去信任,加之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及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倡导,CSA逐渐开始受到国内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推动。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CSA项目包括深圳的艾维塔菜园,广东的珠海绿手指份额农园,北京的小毛驴市民农园,北京的分享与收获。这些CSA项目开展较早,受到媒体、科研单位、公众、投资者的多方关注与支持,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已经成为国内CSA模式的标杆。相比国外CSA,我国CSA的发展时间短、速度较为缓慢、发展的地域性不平衡、且发起者多,没有统一理念,组织形式多样化,总体来说,我国的CSA现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3 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行为,也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还未完善的旅游服务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服务需求。消费者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产生,绿色生活方式的提倡,导致大多数旅游者不仅仅满足于常规的观光度假旅游,更多的旅游者想得到一种新奇的、生态的、形式多样的旅游方式。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增强市场意识,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城镇化进程,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闲暇之余,城市居民大多数会去到乡村体验到地里亲自栽种、采集和休闲娱乐。我国兴起的乡村游为新型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基于CSA的旅游业发展是有可行性的。
4 旅游型CSA发展的意义和特征
4.1 发展旅游型CSA的意义
首先,发展旅游型CSA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本地化使更大比例的资金留在当地经济中,可以促进当地的就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农民可以获得有保障的支持,同时避免中间商人从中牟利。其次,有助于当地环境的保护。在CSA农场中,农民必须考虑减少甚至完全避免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的依赖,以获得新鲜、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而这些活动将改善当地的土壤结构、水资源等环境要素,进而有助于当地环境的保护。由于农产品主要集中运送,也减少了运输所消耗的能源及所带来的污染。再次,有助于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CSA是一种正在发展的可持续农业体系,建立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互信的基础之上。同时,通过成员之间的分享强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4.2 旅游型CSA的特点
第一,旅游型CSA活动形式较丰富。包括体验传统耕作、生活习惯、从事农业劳作、生态食品加工等。第二,CSA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传统的劳动工具和耕作方式等会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或亲切的感受,加之现代科学技术同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两者便会在农场中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引起旅游者的兴趣。
第三,旅游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者除了可在CSA农场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外,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伦理价值观的洗礼。第四,具有生态效益。CSA注重环保,提倡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药物,可以提高环境质量,保持自然生态平衡,CSA农场对越来越重视生态旅游的旅游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五,广泛的受众基础。食品安全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每家每户都十分关心食品健康,绿色有机的食品已成消费潮流。旅游者在旅游途中食品安全更应受到关注,绿色有机食品会为旅游者的旅途添上美好的一笔。
5 我国发展旅游型CSA的局限性
5.1 我国传统农民普遍综合素质不高
缺乏积极的市场观念,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很难形成农民自身与旅游者直接联系,如此,CSA农场便无法为旅游者知晓。
5.2 游客与农民的互信基础薄弱
旅游消费者参与CSA活动中,遇收成好的年份,消费者就有继续消费的念头,若是收成不好,或是低于旅游消费者期望值时,旅游消费者就没有共同承担风险的意识,大多数消费者会取消与农场的合作。消费者与农民分享收获易,共同承担风险难。反之如果生产者存在短视行为,在所生产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时,追求利益最大化,单方违约状况就会频发,依靠契约或者道德的方式都很难有效地约束。
5.3 旅游型CSA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持
生态都市农业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政策上必须与城市协调发展。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规划中缺乏对生态都市农业的合理发展规划。全国各地区在土地的规划和管理上,均缺乏对城市用地与生态都市农业发展用地的统筹安排。
5.4 CSA农业的产业功能发育不健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CSA的产业化水平较低,主要以提供有形的有机农产品为主。有人仅仅将其片面地看作是确保城镇居民食品安全的小“菜篮子”和娱乐休闲的场所,而忽视了其社会、生态、文化等功能的培育和发挥。这种未从自然、经济、社会等视角综合理解城乡是一个互动有机整体的运作,势必使得CSA受到传统农业的冲击,从而影响了我国CSA的发展。所以将旅游者作为消费者来发展CSA,可以对我国目前农场发展不均衡进行优化和改造。
6 针对我国旅游型CSA发展问题的应对措施
6.1 因地制宜,树立旅游型CSA品牌形象
充分利用原有旅游景区,扩大CSA农业的知名度,用旅游业带动新型农业结构改革,用CSA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业与CSA新型农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在旅游活动中体现可循环的理念,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到旅游型CSA的精神文化内涵。
6.2 坚持市场为导向
农户的思想要与当代形势发展所一致,研究市场规律,避免盲目性,减少没必要的投资,拓宽思想路线,坚持特色原则,不累同,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化,发掘农场隐含的文化内涵。旅游型CSA农场的发展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市场机制。
6.3 实现多元化发展,实施多媒体经营
发展旅游型CSA不仅要投资主体多元化,还要消费市场多元化。城市周边的近程旅游者、旅游目的明确的短期旅游者,甚至是国外旅游者,都可以参与到旅游型CSA农场的发展中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推广旅游型CSA农场,一定要通过网络媒体等有效方式传播特色。
6.4 强化旅游型CSA农场内部管理
发展旅游型CSA农业,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素质,提高农场整体素质,农场应长期培养有专业素质的人才。管理层应制定新型规章制度,使农场不断规范化,制度化。
6.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发展旅游型CSA农场主要应加强政府管理,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管理、服务体制,加大宣传力度,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坚持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7 结束语
旅游型CSA推行的是有机食物生产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把旅游者和当地的农场或者农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当地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形式,CSA与我国目前实施的“绿色农业”、可持续农业等发展理念是相一致的,在农村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上,这种方式可以看作是目前“城市反哺农村”、“精准扶贫”号召的具体化,因而值得我们期待和尝试。发展旅游型CSA不仅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还可以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拓宽旅游业的服务范围;不仅给当地农户产生了直接经济效益,保证了人们食品安全与健康,还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参与生态环保,弘扬了健康的社会生态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许多问题,但是只要坚定方向,不断完善自身,旅游型CSA终将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摘要:基于CSA理念的新型农业,相比传统农业,具有生态环境好、生产资料多源,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优势。然而CSA对具有传统消费习惯的消费者来说,所需承担的风险过高,从而导致CSA在中国的发展产生缺陷,本文以旅游者作为消费者与CSA相结合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旅游者对新型农业产生的消费动机,来推动我国旅游型CSA的发展,同时推动新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CSA,旅游型CSA,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贺雪娇.社区支持农业(CSA):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7):43.
[2]Fieldhouse P.Community shared agriclture[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1996,13(3):43-47.
[3]范子文.德国的市民农园[J].世界农业,1998(7).
[4]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5,21(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