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生态位

2024-06-06

旅游产业生态位(共10篇)

旅游产业生态位 篇1

1 引言

生态位可以表达生物单位的生存小环境,也可以表达生物单位利用相关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现今生态位这一生态学专有名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的研究之中,它为生态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均作出贡献。时至今日,生态位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些研究有所侧重地使用了生态位的某些内涵。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发展中的生态位理论也拓宽了旅游研究的视野。

2 生态位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位理论是群落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于解决群落中物种的竞争问题。J.Grinnel被认为是第1个给生态位下定义的生态学家,他认为“生态位是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功能作用”;C.S.Elton定义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其生物环境中的地位以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被誉为对现代生态位研究最有影响的生态学家G.E.Hutchinson借用数学中集合的观点将生态位看作“一个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这个生物单位可以是个体或者群体或者物种[1],这个概念将生态位的适用范围扩大,并且为生态位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现在生态位的概念已经同种间竞争现象密不可分,而且越来越多同资源利用相联系[1]。

从已有的定义来看,生物单位的位置、空间和资源利用能力都可从不同角度解释生态位。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位就是生物单位在竞争中的地位或者使用空间中资源的能力。

2.1 生态位N维超体积

G.E.Hutchinson创造性地用数学集合的观点解释生态位,在他的观点中,生态位由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共同决定,“一个生物的生态位就是一个多维超体积,这个超体积中包含生物生存和生殖所需的全部条件,这些条件彼此相互独立”[1],这就是有名的生态位超体积模型。这种超体积模型是理想化的,它形象地说明了生态位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多维体积的事物。

2.2 生态位重叠

群落中的2个生物单位共同使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1],重叠可以部分地重叠也可以全部地重叠,只是现实中后一种情况出现的机率非常小。有共同生态位的两个生物单位不一定发生竞争,只有当资源不足够时竞争才会显现,生态位的大范围重叠意味着竞争微弱,相反,生态位的邻接或小范围重叠则会反映出竞争的激烈。简言之,生态位的重叠有时可以反映竞争的强弱。

2.3 生态位宽度

多数生态学家都认为生态位有现实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之分,现实生态位是生物单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而潜在生态位则是生物单位可能占有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宽度恰是现实生态位超体积的限度,用宽窄描述,有时生态位宽度是生物单位所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数量。

2.4 生态位的态势

生态位态势理论认为任何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2个方面的属性[2],态是生物单元过去生长发育、发展变化造成的目前的结果,而势则是生物单元对所处环境的影响能力,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增长率、物质变换速率等。换句话说,生态位的态指生物单位的目前状态,势则指生物单位的发展倾向,态势理论可以很好地用于解释生物单位乃至其他研究对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5 争论与现状

生态位的定义还处于争论阶段,各种研究对它的解读均有侧重,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位置,生物单位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有利地位还是不利地位;功能,能力,利用周围资源的能力;多维集合体。目前的多数研究都基于对生态位概念的这几种理解下开展。比如,有研究者从仿生学角度研究研究企业生态位[3~6],有的研究者从生态位角度研究房地产企业竞争力评价[7],有的学者研究信息、物流[8~9]等领域。总的来看,这些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一些研究借用生态位理论来拓展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另一些研究借用生态位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 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Meta-analysis),对已有的旅游研究中跟生态位有关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元分析以全面、系统和定量为特点,可以极大限度地减少偏倚,保证结论的科学客观[10],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有利于对文献进行较客观的评价,适宜用于文献综述的定量研究。

3.1 文献的获取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数字出版物超市学术文献总库,于2010年10月12日,输入检索主题词为“生态位”并含“旅游”检索,将文献的发表时间限制为从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一共搜到记录140条。接下来以关键词为“生态位”并含“旅游”在上次检索结果中进行第2次检索,得到文献数量的记录46条。将检索得到的46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3.2 文献分析

3.2.1 发表时间分析

2000年发表的旅游研究领域关于生态位的文章数量0篇,2003年开始逐年增长,2007年1年间有7篇文献发表,到2009年文献发表数量达到1年15篇,是2007年数量的2倍多。从2000年到2009年,此类文献的数量呈增长趋势,而且增速也在增加,见图1。

3.2.2 文献类型、期刊类型及研究者分析

在文献样本中,将文献类型分为会议论文、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3类,见表1。其中期刊论文数量最多,共37篇,占到样本文献数量的80%。发表在旅游及经济类期刊上的文献占样本总量的24%,与旅游有关的生态位角度的研究也同样受到其他类型期刊的关注,如在样本范围内,生态及农林类的占24%,地理类期刊类的占到16%,各学报也对此角度论文有较多关注。

对期刊类文献第一作者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由于有的第一作者发表不止一篇文章,故37篇期刊文献的第一作者共29位,文献作者的研究方向为旅游类的学者达19人,占到样本总数的66%研究方向倾向于生态学的有3位,占到样本数的10%。主要从事旅游研究的研究者占到了此类研究者的大多数,旅游类研究者对生态位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表现出较多关注,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3.2.3 研究内容分析

根据具体研究内容将文献进行分类,见表2。研究内容为旅游竞争或合作的文献数量为14篇,占样本总量的30.4%,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资源研究文献分别占到样本容量的15.2%和13.0%,总体上看,研究内容比较多样。

3.3 研究现状述评

优化旅游发展,借助生态学视角研究旅游问题较早为研究者关注。黄芳[11]认为生态位与旅游区划应考虑旅游区的定位及各个旅游区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邹仁爱等[12]对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生态位重叠理论有助于指导旅游区域协调,并且提出旅游目的地时间生态位的分离和业态生态位的分离,对后来的研究起指导作用。祁新华等[13]指出区域旅游系统作为复杂的有机体与旅游环境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提出借助生态学原理实现旅游目的地协调共生的旅游系统发展措施。

3.3.1 基于统计结果的评价

从上述时间、文献类型、研究者三个角度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正随时间推移而增多,研究不仅在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中讨论,而且也成为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者多为旅游研究领域学者,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也从旅游研究这一角度开展研究。然而,十年来的文献数量在整个旅游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值得称道,目前此类研究并未成为热点,这与生态位理论自身的适用范围有限不无关系,但目前的研究对于旅游研究中仿生方向的发展仍然有进步意义。

3.3.2 生态位理论在区域旅游竞争或合作研究中的

生态位体现生物单位间的差异并表现出强弱,使其适合用于竞争的研究。区域旅游协作研究借助生态位理论,既可考虑区域内各个独立单元的“位置”,同时可兼顾区域内各个单元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14],有助于解决区域旅游的发展问题。相邻旅游目的地之间在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方面存在差异和竞争,相邻旅游区域之间的良性竞争对双方均极为重要,两者的适度合作可以解决过度竞争产生的严重后果,很自然,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问题得到研究者们关注[15~16]。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超体积模型为生态位的量化及度量做出了贡献。旅游研究中旅游评价研究涉及到旅游地评价研究[17~18]、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19],借助生态位的态势理论评价旅游竞争力,能够使一些不易定量的问题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变得可用数字衡量。另外,生态位的态和势反映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改变了以往静态地计量研究对象的常规,计量结果更为客观,可信性增强。生态位宽度、超体积模型和态势理论对实现区域旅游竞争的动态衡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3.3.3 生态位理论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用生态位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某些问题十分有意义,在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形之下,利用生态位原理指导旅游目的地合理地分配资源、优化旅游经济要素配置[21]便很重要。生态位重叠是两个生物单位为争夺用于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而共同占有部分或全部生态位的情况,推之到旅游发展的两个单位,当两者出现共用有限资源的问题时便会有资源的争夺,如旅游商品雷同,旅游市场重叠[22]在旅游发展中较为常见。从生态学视角解读旅游发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者们今后都应思考的问题,而生态位重叠理论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较新颖的角度。

3.3.4 生态位理论在旅游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旅游资源的开发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定义旅游资源生态位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旅游资源规划及开发等问题[23~24]进入研究视野,使用抽象的生态学名词解释旅游资源的状态和特征,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增加理论来源。生物群落中的个体可以分工协作利用环境资源使群落生存并发展,此群落在与其他群落竞争中具备适宜的生态位,继续存续下去。同样,旅游区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作为整体,也有类似功能,旅游资源集合区[25]具有多样、整体功能放大等特征,同时具备生态位特征,在协作竞争中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开发。

3.3.5 研究现状的总结

生态位理论指导旅游问题的研究,使旅游研究的外延变宽,同时旅游研究也使生态位理论延伸发展。旅游目的地问题,旅游目的地市场的开发和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与周边相邻区域的竞争问题均可借助生态位理论加以分析。区域旅游的竞争、合作与发展,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区域的协调合作都涉及到并且使用到生态位理论,体现出生态位重叠理论和态势理论在衡量竞争问题时的普适性特征。

生态位理论常用于生物群落间的竞争问题研究,这种理论上的专业性决定了不是所有旅游问题都可以随便使用生态位理论,研究适用范围有局限性。且现有的旅游领域的生态位研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带有强行借用生态位知识的痕迹,对生态位理论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很有限,目前来看,旅游生态位相关理论的发展还有待深入。

4 结语

因现有研究的局限,生态位理论在将来的旅游研究的应用中需要进一步加深。

(1)旅游核心竞争力等与竞争相关的理论都可以从生态位理论中选择性地借鉴,可从旅游企业竞争力评价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等多个方面深入研究。

(2)生态位超体积模型在将来的旅游资源使用和旅游生态位测定等方面有着被借鉴的优势。

(3)生态位态势理论在旅游评价中的应用,以及重叠理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都可以进一步扩大开来。此外,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重叠理论对社会学其他学科新理论的发展也有启示作用。

企业的生态位战略 篇2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一个生物单位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生态位分为基础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尚玉昌,1992),基础生态位只是理想情况,而现实生态位是生物实际占有的生态位。在基础生态位中,生物的所有物化环境条件都是最适宜的,而且不会遇到竞争者和捕食者等天敌;现实生态位包括了限制生物的各种作用力,如竞争、捕食和不利的气候等。马可 · 扬西蒂(Marco Iansiti)和罗伊 · 莱温(Roy Levin)(2004)运用生态位概念来阐述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认为商业生态系统中包括骨干组织、实物主宰组织、价值主宰组织和缝隙性组织。判断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是否健康有三个重要的标志:一是生产率(Productivity),可以通过诸如投资收益率的高低来衡量;二是生命力(Robustness),一个商业系统能够从各种干扰和破坏中存活下来的能力;三是利基空间的创造能力(Niche creation),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维持多种物种生存的能力,使物种呈现多样性。在商业领域,衡量多样性的最佳标准为该系统是否有能力通过创造有价值的新功能(即缝隙市场),增加有实在意义的多样性。

每一个企业个体都如同生态圈中的生物一样,具有自己的“生态位”,独立存在、各司其职,又都与整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本文从生态位理论的角度探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生存法则。

生态位的重叠—竞合法则

当两个生物(或生物单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用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尚玉昌,1992)。假设环境已充分饱和,任何一段时间的生态位重叠都不能忍受,因此,在任何两个生态位的重叠部分都必然要发生竞争排除作用。如果竞争是强烈的,那么在发生竞争的生态位空间内只能保留一个物种;但生态位完全重叠的情况极不可能发生。两个基础生态位可能只发生部分重叠,有一部分生态空间是被两个物种共同占有的,其余则为各自分别占有,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物种都占有一部分无竞争的生态位空间,因此可以实现共存。

根据生态位重叠原理,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如果两个企业在市场、技术等方面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必然发生竞争。如果市场是饱和的,优势企业会将另一企业从发生竞争的生态位空间中排挤出去;如果市场是非饱和的,两者可以共存。如创维和长虹两家企业都生产电视机,在消费者资源这部分生态位重叠,但由于现实市场的非饱和性,两家电视机厂可以实现共存。当然为了争夺重叠部分的资源,两者之间依然竞争激烈。

在生态位争夺的过程中,骨干企业扮演领导角色,它为系统中的成员提供平台,并对成员行为进行协调,对内合作,对外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骨干企业要善于学习,了解顾客需求,创造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或服务,扩大市场空间,优化与中小型、缝隙型企业之间的关系,为缝隙型企业创造和预留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吸引和留住中小企业,使其与骨干企业协同共进。另外,骨干企业必须理清系统成员间资源分配机制,既要防止过度竞争,也要能有效防止合作企业对某一生态位的垄断和控制风险(如唯一供应商的突然提价、中断供应等),鼓励先进,淘汰落后,保证整个有机体的健康。

上海汽车报曾对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动态供应商体系进行报道,认为该体系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命力,维持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上海大众制定了供应商进入退出机制,将供应商分为ABC三级,协助所有未达到A级的供应商分析开发能力和质量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制订“冲A计划”。一方面,从总体上减少供应商数量,同时也引入潜在供应商,形成现有供应商的竞争压力机制。在2008年汽车销量急剧下滑的情况下,上海大众充分发挥龙头风范,一方面迅速反应,制订全面的过冬计划,压缩内部各项成本费用,确保龙头不倒;一方面密切关注供应商的现金流状况,确保供应商生存,同时,还针对那些受海外母公司影响特别巨大的供应商制订应急方案和库存消耗计划,调动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共同应对挑战,确保了供应商体系的整体安全。上海大众与供应商一起打造技术交流平台,通过技术更改和产品预开发等手段,让供应商更多更早地参与上海大众工作流程,在优化产品定位和优化产品成本等方面,实现与供应商共享资源、共同提高的目标。

根据竞争排除原理,完全的生态重叠是不可能的。如果两个物种实现了共存,那么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生态学上的差异。针对生态位重叠的竞争对手,在竞争的同时,要善于利用对方的优势,寻找合作机会进行互补共进。2013年1月,海螺集团与中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拓海外市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公司)在竞争的同时,成立了美国汽车研究理事会(USCAR),该组织是一个合作开发的机构,其目标是通过合作研发进一步加强美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基础,任务之一是通过建立、支持、引领合作研究和开发来推动汽车技术进步,通过合作研发,既降低了风险也节约了成本。

生态位的分离—错位经营法则

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而每一个物种的生态位都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这一现象称为生态位分离(Niche separation)。(尚玉昌,1992)企业生态位经常发生重叠,为了避免竞争排斥现象,使相互竞争减少到最低限度,每一个企业的生态位都试图同其他企业的生态位明显分开,或者努力创造新的生态位空间,从而增加企业对环境的适合度(许芳,2005)。如果生态位分离合理,在特定环境下,即全部资源被充分利用并将容纳尽可能多的企业,同时还能使企业间竞争减少到最低限度。类似于不同的食草动物吃不同种类的食物或者不同的食草动物吃同一种植物的不同部位,错位经营法则指企业选择区别于竞争对手的资源组合,从而实现生产和经营的差异化。例如,随着旅游市场中休闲度假、自助游日渐增多,游客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驴妈妈”在线旅游网站于2008年成立,成为第一家规模化的自助游服务商。以自助游服务为核心,为驴友提供景点门票、度假酒店、旅游服务等多种组合产品,其与携程旅行网的“机票加酒店”的错位经营旅行模式,避免了与行业巨头的正面冲撞。2012年,驴妈妈收入约为20亿元,是国内旅游景区门票分销量最大的网站之一。

nlc202309030051

对于中小型缝隙企业来说,错位经营更为重要,面对众多的竞争者和潜在替换者,中小型缝隙企业要明确自身定位,或者专注于某一特殊的资源、或者某一特定的技术,帮助系统及其成员达到目标,创造出对生态系统发展有关键作用的高价值产品。找出方法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嵌入合作伙伴或者骨干企业的产品中,为自己以及合作伙伴带来真正的利益,培养顾客的偏好。

生态位的压缩、释放和移动—进化法则

生态位压缩是指当群落遭到外来竞争物种的侵入时,本地物种就会被迫限制和压缩它们对空间的利用,把它们的活动限制在可提供最适资源的板块内。相反,当种间竞争减弱时,一个物种就可以利用那些以前不能被它所利用的空间,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态位。如果把一个竞争物种从一个群落中移走,留下的物种也会进入以前它们无法占有的空间,这是生态位释放。(尚玉昌,1992)生态位移动是两个或更多物种由于减弱了种间竞争而发生的行为变化和取食格局变化,这些行为上或形态特征上的变化可以是对环境条件作出的短期生态反应,也可以是长期的进化反应。(尚玉昌,1992)

类似的,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新的企业几乎以同样的方式入侵了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当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要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状态,可以有意识地退出一些经营领域并进入另一经营领域,如果停止进化的脚步,最终将会被其他企业占去领地甚至被驱逐出领地。例如,当柯达沉迷于胶卷带来的利润时,其竞争对手尼康、富士和佳能等在数码成像领域开辟了广阔疆土,最终,柯达被竞争对手全面反超。此外,当诺基亚认为手机仅仅是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时,苹果、三星等公司却致力于手机移动平台功能的开发,最终,苹果摘得“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桂冠。

IBM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态位压缩、释放和移动的经典案例。面对硬件等传统支柱产品进入衰退期的境况,IBM开始了一场从制造商到服务商转变的战略转型。IBM通过兼并、分立、剥离等各种手段对其业务进行了重新组合,IBM 剥离非核心业务,压缩原有的生态位,将硬盘业务部转让给日立公司,并将PC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为迅速提高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IBM不断在软件和咨询业进行收购。在软件方面,IBM主要收购那些在软件创新方面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尤其是在中间件和数据库等企业级市场方面有所作为的企业。并购使IBM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介入自己之前陌生的领域,并且达到行业领先地位(王宇露,2005)。可见,IBM成功进入了以前所不能利用的空间,扩大自己的生态位,进行生态释放和移动。

在生态位的压缩、释放的过程中,企业之间也会协同进化,协同进化理论认为,生物之间在优胜劣汰斗争的同时也有相互促进的机制。狼的存在促使羚羊跑的更快,反过来狼也增加奔跑速度。捕食者或猎物的每点进步都会作为一种选择压力促进对方发生变化。例如,当一汽大众奥迪公司加大新车系和新技术开发,以确保领先奔驰、宝马等竞争对手时,宝马奔驰也频频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专门为中国客户开发的新车型,以争夺大众汽车旗下奥迪公司的市场份额,两者的协同进化促使了整个商业生态系统更具进步的动力。

未来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与另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对抗。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为企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生存法则。竞合法则适用于所有的企业,面对新的环境,企业在竞争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的领域内与其他企业合作,促进生态系统的进化;错位经营法则是中小型缝隙企业首先考虑的生存之道,通过错位经营,避开市场领导企业的锋芒,在商业生态系统中获得一席之地;进化法则适合于所有的企业,无论哪种类型的企业都要不断根据环境变化而进化。这一法则尤其适用于大企业,因为大企业往往沉迷于原有的成就,对外界变化缺乏敏感性(如对新技术或新商业模式的出现不敏感、或者忽略了微小的进入者),导致重大危机。因此,企业应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商业生态系统,与合作伙伴及整个系统和谐共生,协同进化。

河南省旅游竞争力生态位对比分析 篇3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一) 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

国外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easy、Pearce、Leiper分别从旅游无差异曲线和等成本线、行为理论、旅游系统概念这几个方面对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深入地研究[4,5,6]。20世纪80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 引入竞争优势理论以后, 国外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国际竞争力、区域旅游竞争力、旅游产业竞争力等几个大的方面。Loed、Tribe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 分别提出了影响旅游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7,8]。国内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 窦文章阐述了区域竞争力的发展趋势[9], 张梦、叶红对东西部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做了分类比较和总体评价, 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动态测评[10]。王、郑垂勇采用核函数主成分法和系统聚类法, 对广东、江苏等旅游大省进行了实证分析[11]。

(二) 生态位与旅游竞争力研究

生态位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同竞争联系在一起。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生态位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企业生态位、城市生态位和学校生态位这几个方面。目前使用最多的生态位定义是Grinnell提出的“空间生态位” (space niche) , Charles Elton提出的“功能生态位” (functional niche) 和Hutchison提出的“多维超体积生态位” (hyper-volume niche) [12,13,14]。本文在构建旅游竞争力生态位指标的基础上, 运用相关软件对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二、评价模型的选择

旅游业是指以满足旅游需求为目的的供给产业, 即凡是为满足旅游需求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行业和企业, 都成为这个产业供给链中的组成部分[15]。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 旅游业不止涉及食、住、行、游、购、娱这几个方面。因此, 本文在旅游竞争力生态位指标的选取上, 按照可靠性、易得性、代表性、定量性原则, 依据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 构建了3级指标旅游竞争力生态位分类测度体系。

为去除不同指标量纲的不一致可能带来的问题, 采用两种标准化处理方法对原始数据标准化。与旅游竞争力正相关的指标Xi采用极大值进行标准化, 即:Si=Xi/Max{Xi};与旅游竞争力负相关的指标Xi采用极小值进行标准化, 即:Si=1-Xi/Max{Xi};其中:Si 表示某个城市某因子i生态位, Xi表示某个城市某因子i的原始值。

三、旅游竞争力生态位的数学模型

旅游竞争力生态位模块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各功能模块的态 (能量、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 , 是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二是各功能模块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 即各功能模块的势, 如能量和物质转换的速率、生产力、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占据新生境的能力。态和势的有机结合反映了旅游竞争力各功能模块的生态位宽度, 即生态位的大小[16]。通过比较不同时段的生态位值, 可得到河南各城市竞争力生态位及单个城市内部不同功能模块生态位变化规律。

生态位的计算一般用方程式来表示:undefined。其中:i, j=1, 2, …, n;Ni为城市某个因子i的生态位;Si为城市某个因子i的态;Pi为城市某个因子i的势;Sj 为城市某个因子j的态;Pj城市某个因子j的势;A和Aj 为量纲转换系数;Sj+AjPj 称为绝对生态位。

根据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宽度越大, 其值越大, 说明所研究对象在河南省中发挥的生态作用越大, 对周围资源的利用越广泛, 竞争力越强;反之, 生态位宽度越小, 其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低, 对周边地区资源的吸引力小, 其生态位则急需拓宽。

对每个因子的现状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的结果值作为“态”的度量指标, 每个因子的当年增长量作为因子“势”的度量指标, 并以1年为时间尺度, 即量纲转换系数为1年, 运用生态位计算公式, 将这些因子进行综合度量计算, 得出每个因子的生态位, 再运用公式:undefined。其中:Mij表示一个城市的生态位;Nij为每个因子的生态位;n表示因子的个数;j表示城市个数。最后计算得出每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位。

四、案例分析:旅游竞争力生态位计算

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2001-2006年的《河南统计年鉴》[17], 即2001-2005年的数据。

(一) 河南省旅游竞争力生态位变化特征

1.河南省生态位呈上升趋势, 经济生态位和社会生态位随时间的波动十分明显。其中郑州、洛阳、焦作和南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给当地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生态位中除了郑州、洛阳、南阳、商丘这几个城市有所上升外, 其他城市基本上处于原地踏步状况, 这说明旅游环境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 需要政府部门和旅游管理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另外, 开封、鹤壁和济源的生态位年变化都不大, 在河南省排名中处于倒数地位。尤其是开封,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七大古都之一, 处于这样的地位实属不应该, 这应该引起政府和管理者的极大重视。

2.从平均生态位变化图中可以看出, 平均生态位的走势基本上与3类生态位的走势基本相同。郑州、洛阳、焦作、南阳这几个城市上升的比较快, 开封、鹤壁和济源名列最后, 其他城市变化不大, 可见旅游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各个生态位的协调发展, 不会因为一项生态位的长足增长而带来综合势力的迅速提升。

(二) 旅游竞争力生态位空间分布特征

1河南省旅游生态位的分布大体呈现以下总体特征:西部优于东部, 北部优于南部。

2.就五年平均生态而言, 旅游经济生态位最高的城市是郑州和焦作, 其次是洛阳、新乡和鹤壁。在这里, 鹤壁与前面的分析不一致, 从前面的经济生态位时间变化中可以看出, 鹤壁的经济变化幅度并不大, 但是从空间上来看排名比较靠前, 这主要与鹤壁所处的位置有关, 临近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 带动了鹤壁经济的发展。旅游社会生态位中郑州处于第一位, 其次是洛阳、安阳、南阳、商丘和周口。旅游环境生态位最高的城市是郑州和漯河, 其次是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和许昌。从经济生态位空间变化中, 可以得出生态位比较靠前的几个城市都是集中分布, 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影响周边城市的发展。而在社会生态位上显示, 旅游生态位较高的情况并不集中, 而是分散分布。

旅游经济生态位比较低的城市有漯河、周口、驻马店、濮阳、平顶山、许昌、开封、商丘和信阳;旅游社会生态位比较低的城市有漯河、信阳、平顶山、许昌、开封、新乡和鹤壁;旅游环境生态位比较低的城市有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南阳和鹤壁。说明旅游生态位低的情况更容易集中在几个城市上, 如信阳和商丘, 这也是平均生态位最低的两个城市。

3.就竞争力的平均生态位而言, 明显的呈现出西高东低, 北高南低的特征, 最高的是省会郑州, 这与城市的发展基础有很大关系。

4.值得提一下的是开封, 开封位于河南省东部, 西部与河南省省会郑州相邻, 又有郑汴公交在两市通行, 但是开封市的旅游竞争力生态位一直处于较低的地位, 其内在原因值得深思。

(三) 各城市间的相似性分析

1.从分析得出, 相邻城市相似度比较高的有郑州、洛阳、焦作, 其中郑州和洛阳相似度较高。从洛阳的区位来看, 洛阳与周边的郑州、焦作、三门峡彼此存在相似性, 洛阳与周边的城市存在激烈的竞争;焦作与新乡相似度高达0.938。南阳、信阳、驻马店相似度分别高达0.955, 0.997;商丘与周口相似度为0.991;周口与驻马店相似度为0.998。根据G F Cause的物种竞争排斥原理, 高度相似的相邻城市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建议它们之间实施错位发展策略。尤其是洛阳、焦作、驻马店这几个城市, 与邻近的两、三个城市存在高度相似, 这几个城市的管理者在制定发展策略时, 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组合特征以及外界环境条件, 在区域旅游分工过程中选择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生态位发展以及承担与其优势相符合的旅游职能。

2.相邻城市之间成负相关的有许昌、开封、平顶山、周口, 其中许昌与周口的负相关度达到0.857;漯河、周口、驻马店负相关度分别达到0.945, 0.926;三门峡与南阳, 南阳与洛阳负相关度越高, 说明城市之间的差别越大, 竞争性越小。尤其是许昌, 与周边三个城市存在负相关关系, 因此许昌可以大胆发展自身的旅游资源, 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

3.就3类旅游竞争力生态位而言, 许昌、漯河的生态位与10个城市呈负相关, 新乡、焦作、三门峡、和济源这四个城市的竞争力生态位与8个城市呈负相关。说明这几个城市在总体的旅游发展特征与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

五、结论

1.从时间上来看, 河南省近几年各市的3类旅游竞争力生态位都呈上升趋势, 其中郑州、洛阳、焦作和南阳上升比较快。

2.从空间上来看, 河南省整体生态位的分布大体呈现西部优于东部, 北部优于南部的总体特征。

3.从相似性分析得出, 尽管郑州、洛阳和焦作发展的比较快, 但是三个城市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 尤其是洛阳和焦作, 还与邻近的三门峡和新乡彼此相关, 因此, 有关地方管理者在制定旅游决策时, 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旅游特色, 避免生态位重叠。

摘要:以实证研究的方式, 从区域层面探讨了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 并引进生态位宽度的数学模型。选取反映旅游竞争力的竞争因子构建指标体系,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 运用Arc-GIS、SPSS进行区域内城市旅游竞争力生态位的时空对比和相关性分析。

一位科学家的生态情结 篇4

今年64岁的袁国映教授把一生的精力放在生态科研事业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他先后寻找到了最后的野骆驼,揭示了喀纳斯的“湖怪谜”,而且还成为第一个成功穿越撒哈拉沙漠进行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

袁国映教授1939年10月出生在甘肃张掖,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他是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新疆生态学学会副理事兼秘书长,新疆自治区专家顾问团成员。曾先后编写了《新疆野生动物》、《新疆脊椎动物简志》、《新疆自然野生环境保护》、《2000年的世界新动物野双峰驼》等著作8本,主持并参加完成了30多项科学考察和科学研究项目,先后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种奖励,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

揭开湖怪之谜

喀纳斯湖自古有湖中有巨形湖怪的传说。据当地牧民说:早在30年代,牧民们曾捕到一条大鱼,17匹马也没能把它运走,鱼头可当大锅盛东西。又传说以前常有牛、马在湖边突然失踪。一老牧民讲:1931年的一天,他正在湖附近放牧,突然听到湖水隆隆作响,便穿过树林跑到湖边,看到许多条巨鱼在湖面上翻腾跳跃,激起十多米高的浪花,吓得他赶快跑离湖边。

1985年7月下旬,袁国映带领新疆环境保护科研所的考察队来到位于阿尔泰山深处的喀纳斯湖自然保护区。这里是我国仅有的南西伯利亚动植物区的心脏地带,喀纳斯湖被群山脚下的西伯利亚云杉、落叶松及杨、桦等针叶、阔叶树木构成的密林围抱着,深绿色的湖水宛如一块碧玉,景色十分绮丽。在营地,袁国映遇到了由新疆大学生物系向礼陔副教授带领的保护区规划考察队,他们兴奋地告诉袁国映:他们在湖中发现了巨形鱼,最大的几乎有212小汽车那样大。

7月24日,天气十分晴朗,袁国映驱车向湖西的哈拉特山峰挺进,下车后带队向海拔2030米的山峰攀登,在布尔津县刚在山顶建成的一座八角亭上俯首下望,湖面一平如镜。忽然,在蓝绿色的湖面上,袁国映发现几个红褐色蝌蚪状团点,仔细看去,有十多个,零星散布在近山脚的湖水中。起初,还以为是湖面的浮游生物块。“是大鱼!”手拿望远镜的一个同伴喊了起来,果然不错,那巨大的鱼头浮现在水面,尾部没入深水中。到中午12时,鱼逐渐增多,有50~60条,鱼体红褐色。粗略目测,最大的鱼,头宽一米多,鱼体长10米以上。这样大的鱼,在国内外的河流和湖泊中未曾见过。袁国映急忙拍下了这珍贵的镜头,并录了像。袁国映查阅了大量有关鱼类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向世人揭示了流传两个世纪的湖怪之谜。

袁国映比较谨慎,他最初向新华社发出的消息是:“最大的一条在10米以上,重量不少于2~3吨。估计6~9米长的中型巨鱼约有10~20条,3~6米的小巨型鱼约有30~40条。在湖中已知有哲罗鲑、细鳞鲑、江鳕、北极苘鱼、东方真鳊等8种鱼类。根据目击到的这些鱼的形态和特征判断,这巨形鱼可能就是哲罗鲑。”在50年代,有人曾在该湖捕到过50公斤重的哲罗鲑。1984年夏天,在下游不远的小湖中又叉到过一条38公斤的。因此,只有哲罗鲑才能长这样大,从而揭示了湖怪之谜。

哲罗鲑属鲱形鱼鲑科鱼类,在阿勒泰俗称大头鱼,属北方山地冷水性淡水鱼类,喜居于水温低而水质清澈的河流和湖泊中,是一种食肉的凶猛的鱼类。巨形鱼的发现轰动了国内外,有20多个国际组织提出愿意合作进行研究,在王震副委员长特批下,日本钓鱼协会60人前来考察,据说观察到了长3~5米的巨型鱼。以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任慕莲教授曾带队来考察,结论是哲罗鲑一般可长到3.78米,活86年。

野骆驼情结

1994年9月12日,袁国映受国家环保总局的委派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参加第一届中亚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会议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约翰·海尔找到了他,说他在蒙古国进行了3年的野骆驼考察工作,蒙古国现存野骆驼350多峰,不知中国境内的情况如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计划建立国际野骆驼保护中心,但不知是建在中国好,还是建在蒙古好,他需要对中国野骆驼的分布情况考察后再做决定。袁国映多年来一直想考察野骆驼的生存情况,这个决定引起了袁国映的极大兴趣。会议期间袁国映向海尔博士介绍了中国野骆驼的分布情况,并当即与他达成了今后合作考察的协议,由袁国映制定考察计划和考察线路,经费由约翰·海尔博士筹集。自此,将联合国的“国际野骆驼保护中心”建在中国就成了袁国映的梦想。

1994年9月,袁国映在乌兰巴托与约翰·海尔分手回国后,向国家环保局王玉庆副局长及有关部门作了汇报,领导们一致支持这个合作项目,并向约翰·海尔发山了正式邀请,考察的出发日期定在1995年4月13日。

然而,考察队在嘎顺戈壁无人区奔波了半个月也没有看到野骆驼的影子,出师失利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1995年5月12日,袁国映和约翰·海尔乘吉普车从搭配泉山前的营地出发,向北部的库姆塔格沙漠开去,沿途是半荒漠草原,只见到几只鹅喉羚、藏野驴,越向北植被越稀少,30公里后逐渐接近了沙漠的边缘,这时再也见不到任何大型动物,只见远处有一片半枯死的梭树林。这时,约翰·海尔博士建议步行,以免惊了野骆驼。大约在32公里处突然发现远处干梭树林中出现了一个黑点,袁国映一行向黑点慢慢走去,黑点越来越大,终于看清了是一峰野骆驼,在野骆驼的脚下,科考人员又发现一峰刚降生不久的仔驼。

母驼一边警惕地望着科考队员,一边低头深情地吻着仔驼,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从仔驼体毛的湿润程度来判断,应该是刚出生不久。仔驼侧卧着,头也抬不起来,约5分钟后,仔驼慢慢抬起头,把身体调整成俯卧姿势,并几次试图站立起来都没成功。仔驼站立起来时,前后肢呈八字形,不能移动,身体明显不稳。片刻后,又俯卧休息,不久又站起来,先是摇摇晃晃地无规则移动,尔后缓慢地跟随母骆驼慢慢离去……

随后不久,科考队又在大青沟发现了37峰野骆驼群。这次考察,为在我国建立国际野骆驼保护中心奠定了基础。

袁国映和约翰·海尔通过两年的考察发现野骆驼对人和车警惕性极高,对家驼则不设防,认为是同类,于是就制定了骑家驼考察的计划。经过一个冬天的准备,科考队于1997年4月3日又第三次出发了。

这次考察就没有前两次幸运了,队员们走了4天到达距科什兰孜30公里的地方时天就黑了下来,只好安营,可是到半夜刮起了风暴,第二天早晨发现14峰家驼跑了,仅剩下了两峰,驼工们不得不去找。这儿离大本营150公里,大家都默默地祝福驼工们能够把家驼群找回来,如果找不回来,用步行需要半个月,而科考队吃的喝的却只能维持10天。

在原地等待的那几天真是度日如年,到第5天傍晚,驼队终于回来了。大家连夜做好了准备,天一亮就拔营返回大本营。

袁国映历时5年,6次进入罗布泊无人区考察野骆驼,行程约3.6万公里,考察到了中国境内野双峰骆驼的分布情况和数量情况。目前,世界上仅剩的四个野骆驼分布区内,中蒙边境的外阿尔泰戈壁地区约有350至400峰,罗布泊北部屹顺戈壁地区约有60至340峰,塔克拉玛干沙漠约有40至60峰,总数在730至880峰,成为比大熊猫还少的世界濒危动物。而在200年前约有1万峰,20年前有2000至3000峰,这是人类猎杀的悲剧。

经过多次考察,袁国映和约翰·海尔一致认为应尽快在罗布泊建立自然保护区,约翰·海尔博士说:“如果不立即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三五年后野骆驼真的要绝迹了。”于是,袁国映制定了罗布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划,海尔·博士答应筹集资金。

1998年9月13日至18日,中亚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了,袁国映、约翰·海尔分别作了关于野骆驼保护问题的重点发言。会议主席把中国新疆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野骆驼的合作考察研究结果,作为第一次中亚持续发展会议的重要成果向大会进行了介绍。参加会议的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会代表来歇先生非常重视,在他的努力下,全球环境基金会终于决定支付75万美元支持罗布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这个自然保护区对外的名称就叫做国际野骆驼保护中心。

激情穿越撒哈拉

袁国映教授有一个梦想,就是穿越世界第一大荒漠撒哈拉,实地考察那里的地质地貌情况和动植物情况。他想外国人都能够到中国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来探险,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征服撒哈拉大荒漠呢?他的这个梦想得到了兼任国际野骆驼保护基金会(英国人组建)会长的约翰·海尔博士的支持。

约翰·海尔博士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汉斯·威斯切100年前成功穿越撒哈拉古驼道,也为了能够给野骆驼保护基金会筹集资金,他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终于在2001年10月组建了中英撒哈拉沙漠考察队。考察队有1名中国人、3名英国人,1名美国人,沿途雇用了非洲黑人驼夫,沿着当年汉斯探险的路线逆向而行,起点是尼日利亚的库卡瓦,终点是利比亚北部城市黎波里,全程2300多公里。

这次探险活动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次考察活动要途经尼日利亚、尼日尔和利比亚,所走的线路是撒哈拉荒漠中心的古驼道。100年来,无人骑驼去过。

10月24日,袁国映手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从库卡瓦出发了。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古老的撒哈拉荒漠上飘扬。

然而,鲜花和掌声之后是艰难的长途跋涉和面临的饥渴、饥饿和一些潜在的危险。因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语意为“大荒漠”。是北非干燥地区的总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袁国映说起沿途与一些居民的交往时,很动情地说:“这次我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给我带来的荣誉,我处处受到是贵宾的待遇和礼节,因为我是中国人。”

这支考察队只有袁国映是中国科学家,主要队员是英国人,所以考察队定名为“英中撒哈拉科学考察队”,然而让约翰·海尔感到意外的是,他在向尼日利亚申请过境护照和相关考察手续时,遭遇尴尬,但将科考队的名字改为“中英撒哈拉科学考察队”之后便顺利过关了。这让约翰·海尔在事后动情地拥抱袁国映。

是啊,中华人民共和国从60年代开始就用真情真心来援助这些非洲国家,这些国家的医疗卫生、水利设施、交通建设是用中国人民的友谊构建起来的,虽然斗转星移,可是留在非洲人民心中的中国人民的友谊是永远的。

10月28日,中英撒哈拉科考队进入了尼日尔边防检查站,荷枪实弹的尼日尔警察满脸严肃地检查着证件,还要收取几百美元的过关费。但他们查阅了袁国映的护照后却向袁国映行了一个军礼,脸上露出了友好的笑容,用当地语言欢迎袁国映一行的到来,一名军官走过来告诉袁国映可以免收他们的过关费。这让考察队的同行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非洲人民心中的地位。

科考队进入了利比亚境内,又雇用了当地的一个黑人作向导,这个黑人对这里的地形也不熟悉,最后也迷失了方向,他的误导使科考队偏离了古驼道,多走了两天冤枉路。约翰·海尔博士气得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怒之下将他辞退了。这个黑人为了报复跑到了当地的警察局,说科考队偷拍了利比亚的石油设施等。

利比亚警方感到事态严重,报告了当局。于是在利比亚境内一场用军用飞机、军车、警车跟踪科考队的行动开始了。

当时袁国映和约翰·海尔感到了一场战争将要来临的氛围,军用飞机在他们头上来回盘旋低空飞行,似乎有黑洞洞的枪口在瞄准着他们,紧紧跟在后面的军车和警车上架设着电台,完全像要进行一场战争。

当地面的军车、警车和空中的军用直升机将他们包围时,警察用英语向他们喊话,要他们停下来接受检查,约·海尔博士将袁国映推到前面,向警察介绍:“这是来自中国的教授,很了不起!”警察看了看袁国映的证件连说没问题,向袁国映敬礼,并热情地招待了科考队,警察们还开玩笑说:“我们已经保护(跟踪)你们两天了!”

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之后,约翰·海尔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将袁国映推到前面当作一面挡箭牌或者一张通行证。

旅游产业生态位 篇5

关键词:生态位,重叠,古村落

古村落是传统的人类聚居空间, 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物质载体, 也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浓缩。古村落旅游迎合了人们文化怀旧、休闲度假的需求, 发展势头迅猛, 西递、宏村、开平碉楼、福建土楼等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不少古村落也先后被评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重点、游客游览的热点以及文化体验的亮点。但是同一区域内古村落旅游的相继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性后果, 如山西晋中的“晋商大院之争”、成都郊区的古城镇之争。处于同一地理区域的古村落, 其历史渊源、建筑风格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 如果在先天禀赋相似的背景下, 又进行类似的旅游开发, 就会使同一区域内的旅游相互竞争, 影响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和效益。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借鉴生物学中生物个体对食物、资源、环境的争夺实例研究古村落间旅游竞争关系, 为古村落旅游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与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地 (景区) 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客观形势的需求下, 旅游竞争研究也开始出现。最早是Deasy和Griess运用旅游无差异曲线, 研究了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两个旅游景点之间的竞争关系, 利用旅游等成本线划出景区的旅游腹地[1]。随后Gunn提出旅游系统这一概念, 认为旅游系统由旅游吸引物、服务与设施、交通、信息与引导和旅游者组成, 旅游目的地的竞争需要从这些方面提升[2]。Loakissas研究了希腊38个岛屿间的旅游竞争, 提出了社区规模和旅游密度概念, 认为这两个量是影响旅游竞争的关键因素[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也开始了旅游竞争研究, 如保继刚 (1991, 1994) 先后发表了对滨海沙滩, 齐云山、黄山与九华山, 喀斯特石林等地空间竞争的系列研究成果。吴必虎 (2001) 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理论, 王铮 (2002) 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探索。章锦河、张捷等 (2005) 运用旅游场理论对区域旅游空间竞争进行了研究。卞显红、沙润 (2007) 对长三角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从现有研究看, 在旅游空间竞争的理论研究方面, 区位论以其与市场选择行为的紧密结合和抽象精炼的表达方式, 一直受到旅游研究者的重视, 其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 “生态位”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一部分旅游研究者利用生态位理论对此进行了探讨和实证研究, 如黄芳 (2001) 认为某些生态学原理可为解决如何通过优化旅游系统、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有益的方法和独特的视角。祁新华、董观志等 (2005) 提出了旅游生态位概念、原则、规律和生态位优化策略, 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思维框架。邹仁爱、陈俊鸿、陈绍愿等 (2006) 界定旅游地生态位概念、旅游地生态位竞争原理和演变规律, 并探讨区域旅游在协调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位策略。向延平、陈友莲 (2007) 根据生态位理论对湖南凤凰做了研究。徐红罡、薛丹 (2011) 在此基础上借鉴Logistic模型应用于西递、宏村旅游目的地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看, 旅游空间竞争的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在地理学领域, 但呈不断外延的趋势, 这些研究成果深化和拓展了空间竞争理论体系。但由于研究对象的尺度不同, 其对旅游市场的“争夺”或“共享”利益有别, 现有的研究主要从宏观 (国家间) 、中观 (地区间) 层面展开, 缺少对微观 (景区或企业) 层面的研究, 而事实上其旅游空间竞争的性质、地位、程度、类型、方式、范围、影响因素等具有层次性, 需要差别对待。本文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从景区这一微观层面进行尝试。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框架

1934年, 俄罗斯生物学家高斯用实验的方法观察了两个物种的竞争现象。他将在分类和生态上极相近的两种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作为实验材料, 以一种杆菌为饲料进行培养。当单独培养时, 两种草履虫都出现典型的逻辑斯蒂增长;当混合在一起时, 开始两个种群都有增长, 但双小核草履虫增长快些。16天后, 只有双小核草覆虫生存, 大草履虫完全消亡。这就是著名的高斯竞争排斥实验, 两个物种利用同一食物资源时产生的竞争排斥现象, 本质上这是生态位重叠的结果。“生态位”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格林内尔 (J.Grinnell, 1917) 提出, 他认为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占有的微环境。实际上, 他强调的是空间生态位 (spatial niche) 的概念。其后, 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 (Charles Elton, 1927) 将其内涵进一步发展, 他把生态位定义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作用”。他强调的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 因此也称之营养生态位 (trophic niche) 。1957年, 英国生态学家G.E.哈钦森 (G.E.Hutchinson, 1957) 拓展了生态位的概念, 提出了“n维超体积生态位”[4]。G.E.Hutchinson的生态位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 经过近100年的发展, 生态位概念及其理论日益完善,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已超越生物学范畴, 渗透到诸多研究领域, 并且起到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

要建立古村落旅游生态位重叠模型, 首先必须对生态位及生态位重叠理论进行分析。假如我们考察一个单一的因子 (如因子1) 时, 一个物种将只有一个明确的适合度, 亦即这个物种只有在因子1的一定范围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这个范围就是这个物种在一维上的生态位 (图1 (a) ) ;假如我们同时考虑这个物种在因子1、因子2上的适合范围时, 生态位就成了两维的, 并可以用面积S来表示 (图1 (b) ) ;假如加上第三个因子, 该生态位就成了三维的, 如图1 (c) 。实际上,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物种的适合度收到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因此, 生态位的维数将大大多于3个, 形成n维适合度明确的超体积。这就是G.E.Hutchinson的生态位概念[5], 如图1所示。

从G.E.Hutchinson的生态位概念中,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两个推论: (1)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共存时, 其生态位可能的结果是包容、重叠或分离 (如图2所示) 。图2表示了两个物种在一维资源域上占用宽度的重叠与分离状况。可以看出, 图2 (a) 中, 物种1包容物种2的生态位;图2 (b) 中, 物种1和物种2有生态位重叠;图2 (c) 中, 物种1和物种2没有生态位重叠, 即存在生态位分离。 (2) 比较两个或多个物种生态位重叠和分离情形, 可以探讨竞争与进化的关系。不同生物在某一生态位维度上的分布, 可以用资源利用曲线来表示, 该曲线呈正态曲线 (如图3所示) , 它表示物种具有的喜好位置及其散布在喜好位置周围的变异度。图3 (a) 中各物种的生态位狭窄, 相互重叠少, d>w (d为曲线峰值间的距离, w为曲线的标准差) , 表示物种之间的竞争小;图3 (b) 中各物种的生态位宽, 相互重叠多, d

(二) 研究方法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 古村落旅游生态位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全面分析其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和分离情况, 从而探讨古村落间的空间竞争关系。因此, 古村落旅游生态位可以定义为:古村落在区域生态空间内所具有的生存位置、特定功能以及所发挥的群体效益作用, 它集中反映了古村落在资源、市场、环境、服务、管理、品牌、信息等旅游维度上所占据的特殊位置。从本定义中可以看出, 古村落旅游生态位是多维的, 具体维度的确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选择, 一级维度下可细分出二级、三级维度等, 多维性使得生态位的概念可抽象为数学方法, 构建生态位重叠模型。所以, 生态位重叠模型构建主要包括生态位维度指标提取及权重、指标赋值、生态位宽度指数和重叠指数测算三个步骤:

1. 生态位维度的提取及赋权。

古村落旅游生态位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其维数难以穷举也没有必要, 既会增加问题分析的复杂性, 同时多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信息的重叠, 因此模型构建前需要确定主要指标并且科学地“降维”。对古村落旅游生态位的提取, 认为有三种方法切实可行, 一是运用Delphi法 (Kennedy[6], 2004) ,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 不需要太多的计算, 但主观性较强;二是扎根理论研究法 (Glaser and Strauss[7], 1967) , 此方法获取因子的科学性与掌握的资料有很大关系, 因此主观性也较强;三是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如可以选择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进行处理, 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为前提, 将众多的原有变量综合成较少几个综合指标, 作为古村落旅游生态位的关键维度, 此方法较为客观, 但计算量比较大, 其基本思路如下:

(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为了使处理以后的各项指标值在0-1之间, 这里选用极差标准化方法, 计算方法如下[8]:

式 (1) 中i=1, 2, …, n;j=1, 2, …, p, 其中n为评价古村落的个数, p为生态位维数。

(2) 构建相关系数矩阵:

式 (2) 中i=1, 2, …, n;j=1, 2, …, p, 其中n为古村落个数, p为维数。

(3) KMO检验。比较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系数, 进行Kaiser-Meyer-Olki (KMO) 检验。Kaiser给出一个KMO检验标准:KMO>0.9, 非常适合;0.8

(4) 进行主成分分析, 计算特征值λi与特征向量li。

(5) 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一般累积贡献旅游达到85%-95%的特征值λ1, λ2, …, λn所对应的第一, 第二, …, 第m (m≤p) 个主成分。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 可以确定主要生态位维度指标, 但各指标间重要性程度并不一致, 因此需要确定各指标权重, 这里可以采用AHP分析方法 (Satty[9], 1980) 确定各指标权重。

为了本研究综合运用了Delphi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来获取古村落生态位维度指标, 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规划调查小组编制了专家咨询表, 主要围绕资源、环境、市场、服务与设施、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二是选择专家组。参与咨询的专家有高校旅游专业教师4人, 旅游规划公司专家3人, 古城管理人员2人, 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5人。三是通过三轮调查与咨询, 最后得到古村落生态位维度指标体系。四是把得到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在SPSS11.0软件中进行降维处理, 最后得到古村落旅游生态位指标体系, 包括5个Ⅰ级指标, 11个Ⅱ级指标, 29个Ⅲ级指标 (见表1) 。

注:括号内权重为对本层指标的权重。

2. 生态位维的指标赋值。

生态位指标的赋值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进行, 生态位指标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种类型。对于定性指标, 调查数据以5级 (非常好、非常高) 、4级 (比较好、比较高) 、3级 (一般) 、2级 (比较差、比较低) 、1级 (非常差、非常低) 分为5个等级, 每个等级分别赋予9-10, 7-8, 5-6, 3-4, 1-2的分值。如古村落的完整性指标, 主要看是否有现代感强的建筑。保存非常完整的赋值9-10分, 保存比较完整的赋值7-8分, 完整性一般的赋值5-6分, 完整性比较差的赋值3-4分, 非常差的赋值1-2分。对于定量指标, 可以通过无纲量化转化为1-10的值。

3. 生态位宽度与重叠计算。

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Shannon-Weiner index) 的基础上, 按照生态位维度指标进行调整, 得到生态位宽度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

式 (3) 中Bi为古村落i的旅游生态位宽度, Nij为古村落i利用j资源的数值, r为古村落旅游生态位资源的维数。古村落旅游生态位宽度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 0表示没有利用, 1表示对所有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古村落生态位重叠指数可以采用下面公式计算:

式 (4) 中Cih为古村落i和h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 Nij是古村落i在j资源中数值, Ni为古村落i在所有资源等级中的数值。Nhj是古村落h在j资源中数值, Nh为古村落h在所有资源等级中的数值。

三、实证研究:洪江古商城与黔阳古城的竞争

(一) 研究区概况

黔阳古城、洪江古商城分别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中部洪江市、洪江区境内, 是湘西地区古群落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均处于沅水上游与支流交汇之处, 古城临水而建, 相距25km。历史上两座古城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就很频繁, 各自依托水运条件开展贸易, 成为湘、黔、桂地区的货物中转站以及交易平台。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载体, 也留下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使得两座古城旅游开发具有很好的资源条件。但由于处于同一区域背景下, 其历史渊源、建筑风格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在先天禀赋相似、空间距离邻近的背景下, 又进行雷同的开发, 致使两座古城旅游不仅“形似”, 而且“神似”, 旅游竞争较为激烈 (见表2) 。因此, 以两座古城为案例进行生态位重叠研究,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 结果分析

2010年底我们接受了湖南洪江市旅游规划任务, 分两次在洪江古商城对游客、景区管理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355份, 回收335份, 其中有效卷317份, 有效率89.3%。这里对主要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 Ⅱ级指标重叠分析。

利用EXCEL工具计算, 得到洪江古商城和黔阳古城Ⅱ级指标的旅游生态位宽度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 (见表3和图4) 。

2. Ⅰ级指标重叠分析。

运用公式 (3) 、 (4) 计算Ⅰ级指标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矩阵, 计算结果见表4。首先, 从旅游生态位宽度指标看, 五项指标中洪江古商城略高于黔阳古城 (如图5所示) 。从旅游资源一项看, 分别为0.1825和0.2626, 两座古城对资源的利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旅游环境一项看, 洪江古商城生态位指数远低于黔阳古城, 通过进一步分析, 发现洪江古商城的外围环境得分要远低于黔阳古城;从旅游市场、服务与设施两项指标看, 洪江古商城均高于黔阳古城;综合管理一项二者相当。其次, 从生态位重叠指数来看, B1-B4四项指标重叠值都很高, 说明两座古城在发展中, 对资源、环境、市场、服务与设施方面利用路径基本是相同的, 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综合管理项指标重叠指数小, 说明在管理模式方面没有明显竞争关系。

注:A1为洪江古商城, A2为黔阳古城, 下同。

3. 总目标分析。

本文计算了洪江古商城的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6548, 黔阳古城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2745, 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8504。总体来看, 洪江古商城和黔阳古城的竞争关系表现明显, 但是二者对资源、市场、环境、设施等旅游发展的要素利用方面都还有较大的空间, 黔阳古城更是落后于洪江古商城。

四、结论与结语

借鉴生态位理论, 从n维生态位角度, 选取了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市场、服务与设施、综合管理5个Ⅰ级指标, 11个Ⅱ级指标, 29个Ⅲ级指标, 建立了古村落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多维指标特点, 对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Shannon-Weiner index) 进行了调整, 构建了古村落旅游生态位宽度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模型, 运用该模型对湖南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计算和评价, 计算过程中没有太大的标准误差和负的误差变异系数存在, 结论与发展现状基本相符合, 该模型是可以接受的。

古村落虽然并非是生命体, 但其发展的过程却具有生命体的演进规律, 具有类生命体的特征, 现有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了旅游地类生命体的正确性和生态位理论在旅游地空间关系研究领域的适用性。因此, 借鉴竞争排斥理论框架分析古村落旅游竞争认为是适用的。通过定量地探讨古村落旅游竞争的内在关系以及各种因子对竞争的影响程度, 弥补了目前定性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对古村落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本研究也有一些尚待完善的地方:一是对古村落旅游生态位理解的不同, 指标体系可能尚存不足, 现有的指标体系还需要检验和修正;二是调整后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和重叠指数计算公式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检验, 这些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GDeasy, PGriess.ImpactofaTouristFacilityonitsHinterland[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 1966, 56 (1) :29-306.

[2]CAGunn.Tourismplanning[M].ThirdEdition, 1994.参见杨新军, 窦文章.旅游功能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J].人文地理, 1998, 46 (2) :33-38.

[3]PJLoakissas.TourismsRegionalDevelopmentImpacts:Acomparative-AnalysisoftheGreekIsland[J].An-nalsofTourismResearch, 1982, 9 (4) :523-542.

[4]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03-107.

[5]OdumE·P.生态学基础[M].孙儒泳,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1:78-82.

[6]KennedyHP.EnhancingDelphiresearch:methodsandresults[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 2004, 45 (5) :504-511.

[7]GlaserBG, StraussA L.Thediscoveryofgroundedtheory:Strategiesforqualitativeresearch[M].NewYork:Aldine, 1967:42-50.

[8]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24-249.

旅游产业生态位 篇6

1 江苏沿海游艇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江苏省位于我国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经济带“T”型交汇处,通江达海。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陆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54公里,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虽然江苏省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游艇产业的船舶工业基础,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1.1 发展规模较小,缺乏游艇专用航道

江苏沿海三市虽然拥有较长的海岸线,但是一方面,这些海岸线多滩涂,水位较浅,缺乏深水泊位;另一方面,因为水质暗黄,不适合观赏,大型观光景点较少,相对于其他东南沿海省份来说,江苏沿海城市的腹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一直以来,江苏沿海游艇产业以小型观光游艇为主,不适合发展大型豪华游艇。加之船舶流量较少,航道之间的距离较远,周边从事渔业养殖和捕捞的船舶较多,给小游艇的运营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为游艇开辟专门航行区域很难做到。

1.2 任职人员专业水平低,构成杂乱

现阶段,由于海事监管长期给游艇产业施加较大的压力,江苏沿海城市能够按照要求配备符合条件的船员,基本上能够达到运营的要求。但有些小景点因缺乏正规的运营手续,一直以来处于无专业稳定船员队伍的状态,甚至一些未取得游艇驾驶资格证书的渔船船员在驾驶游艇。鉴于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一旦载客游艇发生事故造成群死群伤,极易影响我国现有游艇产业的发展。江苏沿海地区,乃至全国都应该非常谨慎、非常严格地要求和管理游艇驾驶员。

1.3 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我国游艇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民众对海洋消费的意识较为薄弱。而且我国游艇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例如:向游艇产业征收高额的税收,小游艇运行手续繁琐复杂等,甚至在某些方面一片空白。面对我国国内高中低档船型并存、设计制造不够规范的复杂形势,目前的政策规定不足以应对。作为一种高档娱乐方式,游艇消费对于消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难以估计的,鼓励游艇产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财富,游艇经济会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前端。

2 游艇产业生态位模型及计测

2.1 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即描述了各物种或个体在某一时间、空间所占据的地位。

目前,生态位理论不仅应用于生物界,在社会经济领域也出现了企业生态位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游艇产业领域。游艇产业生态位是指游艇产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即该游艇产业在其市场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和所利用资源的综合状态。本文选取自然环境(湖泊面积、水域质量、适合水上运动的天数),经济环境(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消费人群(奢侈品消费额、私人汽车拥有量、18~60岁人群所占比重),服务环境(游艇俱乐部数量、游艇码头数量、政策支持力度),游艇设计和制造环境(人才储备、船舶项目科研能力、游艇制造业企业数量和产值),游艇配套环境(游艇配套业企业数量和产值)为评价指标,基于生态位的角度探讨江苏沿海三市游艇产业的发展状况。

2.2 江苏沿海城市游艇产业生态位分析

2.2.1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又称生态位广度或生态位大小,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是描述生态位的重要数量指标。

在生态位宽度计测公式中,常用的是Smith公式,该公式数学形式简单,几何意义明确,计算简便,便于比较和分析。

该公式的取值范围是(0,1)。根据有关数据,Levins公式中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得知,南通区域游艇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在江苏省沿海城市中,南通区域游艇发挥的生态作用最大。连云港区域游艇的生态位宽度较小,说明它在三个城市之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都最小。

2.2.2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物种对一定资源位(Resource State,即n维生态因子空间中的一点或一很小的体积)的共同利用程度。描述了物种或个体利用生态因子的相似性,即对种间相似性的计测,解释了种间共存和竞争机制。

通过对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的研究,揭示物种生存环境的相似性。这里选择对称α法(Pianka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客观地反映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以及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关系的变化,其生态位重叠不超过1,便于对不同种群的生态位重叠进行客观比较,实用性较强。

对称α法(Pianka公式):

式(2)中:

用对称α(Pianka公式)计算的结果表明,对于计测的水域环境、专业码头数量、经济状况、专业人才这四种资源作为指标的三个沿海城市区域游艇生态位重叠度计算结果中,连云港和盐城的重叠度(0.3235)最大,两市之间有较强的竞争性,南通和盐城的重叠度(0.2892)最小,竞争不是很激烈。

2.3 江苏沿海城市游艇产业生态位计测结果分析

我国游艇消费产业刚起步,发展比较缓慢。对于游艇消费服务业,适合游艇航行的良好水域条件、游艇俱乐部数目(承担游艇游玩的主要职能)、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较高的购买能力对游艇消费服务影响最大,而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也是游艇消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游艇生产业来说,游艇设计、制造、配套、生产服务的协调发展极其重要,如果有一方面发展滞后,便会影响整体游艇生产业,目前,江苏乃至全国游艇生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就是游艇配套业的发展不足,难以满足游艇制造业发展的要求。

通过江苏沿海区域游艇产业生态位的比较可以得出,南通为游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优越的资源条件,更适合发展游艇产业,而连云港和盐城地区为游艇产业发展所能提供的条件不太理想。南通因其拥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良好的水域条件,在游艇消费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而且南通船舶工业基础良好,在发展游艇制造及其配套业方面有良好的表现;连云港和盐城两个城市则在各方面相对较差,但其可以凭借低廉的劳动力及其靠近游艇产业发展快速的城市特点发展游艇配套业。

3 基于生态位的江苏沿海游艇产业发展策略

在生态学的视域下,注重游艇产业和其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避免孤立地看待问题,实现行业间共同发展、和谐共赢的目的。针对上述江苏沿海城市游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把神态理论应用到游艇产业的研究上,提出以下对策。

3.1 合理定位,适当扩大规模

江苏沿海三市应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合理定位,发挥城市潜力。南通的船舶制造工业的基础比较雄厚,有良好的船舶制造及相关基础设施条件。但是南通的游艇制造以及相关配套企业的数量较少,南通应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沿江沿海又靠近上海)、便利的交通、良好的船舶制造基础的优势。连云港和盐城在发展游艇产业方面的资源条件相对较为匮乏,但其可以凭借低廉的劳动力和靠近游艇产业较发达的城市等特点,大力发展游艇配套产业。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之上,利用市场调节作用,合理发展游艇产业。

3.2 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提高专业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艇企业想要立身的关键之处在于游艇设计。游艇设计不仅要考虑经济性,还要考虑到外形的美观。此外,室内的装饰和采光、颜色搭配等方面对于游艇的设计也至关重要。游艇设计人才既要懂得高速艇设计、又要懂得美学,然而我国高校几乎没有专门开设游艇设计的课程,相关人才十分稀缺。应该鼓励在高校设立专门的游艇课程,大力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就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说,大力培养游艇专业人才是游艇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3.3 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针对我国较复杂的游艇发展现状,应适当简化、规范化我国游艇法律法规,给予游艇产业支持。江苏沿海三市在认真贯彻国家对游艇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应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快沿海三市游艇产业发展的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良好制度的制定,可以减少经济行为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的成本,降低经营的风险,为游艇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推动游艇交易的发生与成功。

4 结语

游艇产业及游艇经济是海洋经济中最具魅力和影响力的产业之一,被称作21世纪“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重大商机”。本文以江苏沿海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生态位的视角,选取特定评价指标,研究江苏沿海三市在发展游艇产业方面的优劣势,合理定位其发展方向,给其发展提出对策,进一步促进江苏沿海城市游艇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春,刘利,胡昇平,陈健.南通沿海小游艇产业发展思考[J].中国水运,2012(12).

[2]崔迎春.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理论的区域游艇产业发展定位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

[3]刘昭晖.基于生态位的河北港口群竞合研究[D].燕山大学,2012.

[4]朱金兆,朱清科.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1).

[5]许峰,秦晓楠,张明伟,漆睿,李静.生态位理论视角下区域城市旅游品牌系统构建研究——以山东省会都市圈为例[J].旅游学刊,2013(9).

[6]杜海燕,程爵浩.基于SWOT分析的上海游艇产业战略思考[J].对外经贸,2013(5).

旅游产业生态位 篇7

产业链的延伸是指通过对产品的深度加工,或者是生产原有产品的关联产品,实现产业链在纵向或横向上的拓展。纵向延伸包括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向下延伸是指对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向上延伸指向原材料的供应产业发展,如自建基地,以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及时和质量。横向延伸是指生产关联产品,使产业链加粗。产业链延伸是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郫县豆瓣”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1688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川菜之魂。随着川菜的普及,郫县豆瓣的足迹已经开始遍及大江南北。近年来,由于我国调味品行业竞争日渐激烈,加上郫县豆瓣产品良莠不齐,整个产业内恶性竞争现象严重,产品的价格与实际价值差距甚远,郫县豆瓣产业的发展已经步入瓶颈。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避免恶性竞争,已经成为整个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位与产业链

1.1 生态位

生态位(niche)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生态位是物种生存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每一物种在自然界中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作为一种特殊生命体,企业也具有自己的生态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之间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的生存与发展,它们均是一种‘生态关系’”[1]。企业生态位指一个企业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时空位置及其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功能关系。企业生态系统由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组成,前者指企业所处外部环境中的成员,如供应商、代理商、核心企业、最终消费者、大众传媒、金融机构,等等;后者指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客观存在的因素[2]。企业生态位包括人力资源生态位、产品生态位、资本生态位、科技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3]。

1.2 产业链

产业链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列举的制针业的例子典型地体现了产业链现象,但关于产业链的内涵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4]。传统上产业链往往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表现为“产品链”,随着企业之间分工越来越细化,合作越来越密切,产业链从企业内部走向外部,如今,产业链已经拓展到全球范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因为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链的耦合而变得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复杂。

1.3 产业链上企业竞争的生态位解析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产业链具有食物链特性和生态位特性[5]。产业链与食物链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用生态位重叠加以阐释。

产业链是从原材料到消费者所经过的所有环节,产业链上也具有类似自然界中食物链的“被食者”和“捕食者”。被食者(上游厂商)为捕食者(下游厂商)提供生存条件,同时又为捕食者所控制;反过来,捕食者又受制于被食者,彼此相生相克[3],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在产业链中,消费者是产业链的终点,也是产业链存在的动力和源泉,即一切源自于市场需求。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需要链条上原材料供应环节、零部件生产供应环节、产品组装环节、产品运输环节等节点企业的配合协调,一旦产业链上某个环节出现断裂,整个产业链将走向瘫痪。

产业链同一节点上所分布的企业过多,将由于生态位的重叠而导致激烈的竞争。生态位重叠是指企业间在人力资源、产品生产、可能获得资本的空间、可利用的科学技术、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等方面有交叉范围。产业链上,若企业间分工不明确,层次不分明,或者是产业链较短,大多数企业均包含了产品链的各个环节,生产类似的产品,争夺相似的市场,企业间的生态位重叠现象将非常严重,企业间的竞争将非常激烈。为了生存,企业纷纷采用降价的方式打击对手,行业秩序混乱,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竞争的结果是有些企业被驱逐出产业链,有些实力较弱的企业被并入实力较强的企业。

2 郫县豆瓣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010年7月,作者对郫县豆瓣产业的多家企业进行了调研访谈,发现整个产业链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产业秩序和产品价值的提升。

(1)产业链短小。

由于后道工序对前道工序所产生半成品的要求较高,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很难对半成品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大多数企业(不论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包揽了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将从原材料采集到最终产品的销售所有环节纳入企业内部,或者有的企业仅原材料从外部采购。短小的产业链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但是,这将使得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够集中精力于自身较为擅长的环节,而且规模效益差,企业的产能受到限制,从而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2)产品附加值低。

传统郫县豆瓣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酿制发酵而成,生产周期长,最短一年,一般在三至五年以上,有特殊要求的豆瓣甚至要“翻”、“晒”、“露”长达十年之久。但是,从原材料(辣椒、蚕豆等)到产品最终在市场上销售,价格与将时间成本计算在内的价值相去甚远,产品附加值较低。有些购买豆瓣的企业只是将其作为原材料进一步加工之后再用于调味,或者是用于生产其他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

(3)利润空间压缩。

由于市场存在恶性竞争以及受其它替代品的影响,郫县豆瓣的价格远低于其实际价值,加上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各环节(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价值提升幅度较小,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利润空间压缩。利润空间的缩小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链条的收缩,规模较小的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愿只生产半成品供应大企业,而大企业也无力将一定的利润空间留给供应半成品的企业。

(4)无序竞争突出。

由于郫县豆瓣的产业链较短,大多数企业包揽了生产环节的大部分,产品的趋同化严重,各企业为了占领市场,纷纷降低价格,形成了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尤其是作坊式企业为了能够生存发展下去,只有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成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劣质豆瓣充斥市场,加上外来资本的进入,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5)核心企业缺乏。

如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往往体现为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产业链控制能力(控制产业高端或关键环节、控制关键资源、控制关键技术)的竞争,产业链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牵引和拉动是关键。

目前,郫县境内使用“郫县豆瓣”该地理品牌的企业有一百多家,市场份额较大的“丹丹”、“娟城”等品牌虽然实力较为雄厚,但在整个行业中并不能处于控制或领导地位,不能成为“链核”。产业链中必须有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引领产业的发展,使产业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核心企业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郫县豆瓣产业的发展。

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产业链延伸的必要性阐释

通过调研发现,郫县豆瓣的生产仍停留在传统工艺阶段,设备简单,制作原始,工艺落后,生产创新低,科技含量低,行业门槛低。总体上,整个产业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产业链上的企业分工不明确,生态位重叠,无序竞争现象突出,而且产业链不完整。原材料的品质对豆瓣的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目前整个产业的原料大多是外购,自建基地的企业屈指可数,很难保证原料的质量。从产业链深度看,成品“郫县豆瓣”虽然定位为“川菜之魂”,但是三百年来在形态、色泽、味道上变化极小,而三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追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很多情况下郫县豆瓣只能定位为低端调味品,或者是作为其他深度加工产品的原材料,附加价值低。可见,郫县豆瓣产业链的延伸势在必行。

从生态位理论看,通过延伸产业链,一方面能够拓展生态位,重构产业边界;另一方面,能够分离原有的生态位,重构企业边界。

第一,拓展生态位——重构产业边界。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生产出郫县豆瓣的关联产品,产业内的企业能够跨越现有的产业边界,跳出与同行企业直接竞争的模式,不再受制于产业边界的束缚,重新开创一个新的产业生态位空间,这样,即可完全避免企业生态位重叠带来的过度竞争,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6]。

第二,分离原有生态位——重构企业边界。

产业中企业间的竞争是生态位重叠所致,产业链延伸以后,链条加长加宽,产品附加价值增大,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间的利润空间拉距增大,上游供应商与下游企业可以对产品的利润进行重新分配,双方合作共赢的积极性增大。产业链上的企业分工开始变得明确,企业的生态位重叠部分逐渐分离,企业的边界逐渐清晰,在产品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竞争逐渐降低,合作共生的可能性增大,产业链将更加稳定,竞争力更强。

4 郫县豆瓣产业链延伸的路径

郫县豆瓣产业链的延伸,在纵向上增加系列产品,以适应市场对传统产品提出的更新换代需求;在横向上,开发郫县豆瓣的关联产品,使产业链在保持合理长度的基础上加粗,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如图1所示。

(1)纵向延伸。

郫县豆瓣产业链向下延伸可以向休闲食品、佐餐食品、复合川菜调味料和第三产业(体验旅游、服务业)方向发展;向上延伸可以向建设原料种植基地方向发展。

1)休闲食品,即开袋即食的小包装产品。

目前,郫县豆瓣主要用于调味,其盐分含量大,不能直接食用。在甜味休闲食品泛滥,人们抵制防腐剂、添加剂,追求健康的时代,研发出微咸、微辣的休闲食品,将会受到大量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开发出不同包装,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如家庭装、礼盒装等。再进一步,若能够与四川的旅游休闲业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食品,市场空间将大大拓展。

2)佐餐食品。

目前,不论是郫县豆瓣、郫县红油豆瓣,均为调味品用于调味其他食品而不能作为即食品,严重限制了其发展空间。若能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突破技术限制,如通过减少辣椒含量,提升产品的细腻度,加入芝麻、香油、蘑菇、甜味剂等,形成可直接用于佐餐,也可用于烹饪的产品,其市场空间将大大扩展[7]。

3)复合川菜调味料。

川菜的消费群体较大,但是做出味道正宗的川菜不仅需要郫县豆瓣,还需要其他调味品,且要控制调味品的量,很多家庭消费者难以把握,因此,以郫县豆瓣为原料,加入其他调味品,调配出川菜的专用调味料(如麻婆豆腐调料、回锅肉调料、豆瓣鱼调料等),为消费者烹饪川菜提供方便;同时,也能够通过复合调味料的开发生产,使郫县豆瓣产业与其他产业连接起来,这将为郫县豆瓣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机遇。

4)第三产业。

可将郫县豆瓣与会展、体验旅游结合起来,如利用各种美食节、文化节等展会,宣传郫县豆瓣。建立郫县豆瓣博物馆,用实物模型展示郫县豆瓣手工制作技艺流程,收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制作郫县豆瓣的所有工具和文史资料,充分再现郫县豆瓣的发展历程,搞好豆瓣文化建设。

以安德镇“一品天下”美食特色街为依托,与都江堰—青城山、郫县望丛祠等周边的旅游景点结合,打造以郫县豆瓣为基点的体验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参观和感受郫县豆瓣的制作过程,体验川菜的制作,如回锅肉、麻婆豆腐、豆瓣鱼等,在为川菜美食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的同时,使川菜之魂郫县豆瓣深入人心。

此外,还可向郫县豆瓣包装材料的印制、印刷,豆瓣的运输,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发展,完善整条产业链。

(2)横向延伸。

1)开发豆瓣营养保健食品。

郫县豆瓣属于发酵食品,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而制得的产品,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如:《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豉有“开胃增食、消食化滞、发汗解表、除烦平喘、驱风散寒、治水土不服、解山岚瘴气”等疗效,并对豆豉与其他药物配伍的作用有详尽介绍;陶弘景云“酱,多以豆作,纯麦者少,入药当以豆酱,陈久者弥好也”;孙思邈的论著中有“浙狗啮人,豆酱清除之”的记载[8]。而且,郫县豆瓣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C和辣椒碱,具有相当的营养价值。通过深入挖掘郫县豆瓣及其系列产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引导消费,在今天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营养健康不断追逐的时代,豆瓣产品的市场占有量将会大大提高。

2)开发适合其他菜系的调味品。

郫县豆瓣被誉为川菜之魂,意指其只适合于为川菜调味。虽然川菜作为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越来越普及,但是,郫县豆瓣却不应仅局限于川菜,应该通过技术创新与突破,向为其他菜系调味发展。被称为“中国第一菜”的粤菜,大有统帅饮食高档消费之趋势,在四大菜系中首屈一指,粤菜在口味上讲究“生、鲜、脆、淡”[9],如能开发出能够为粤菜调味的调味品,将大大提升郫县豆瓣的品牌形象;也可通过加入葱、蒜等,生产出适合鲁菜调味的调味品等。

3)关联产品。

利用对郫县豆瓣相关行业较为熟悉的优势,生产豆瓣的关联产品,如泡菜、火锅底料、酱油、食醋等,通过适度的产品扩展,降低产品单一所带来的风险。

4)原料深加工。

对蚕豆的深加工,可以生产原汁豆瓣,也即甜豆瓣,迎合不嗜辣味的消费者的口味,也可以作为半成品来配制辣豆瓣。

辣椒的深加工主要在于提炼辣椒碱、辣椒红色素、辣椒仔油等。辣椒碱能增强食欲,帮助消化,此外还具有镇痛、抗菌、消炎、活血化瘀等功效;辣椒红色素耐热性良好、着色性强,兼具天然、营养、功能化等特征,现已成为国内外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开发研究热点之一;辣椒籽油具有减少高血压、中风的发生,预防肿瘤的形成发展,降低血脂,预防粥样动脉硬化,预防糖尿病等生物活性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0]。

5 结论

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或纵向延伸,郫县豆瓣产业的边界将会更加清晰,在调味品行业的竞争力将会大大增强,产业内企业的生态位将会大大扩展,企业的边界会变得清晰,产业链上企业的层次分工更加明确,恶性竞争现象将会消失,产业实力会大大增强,从而走向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雪英.从物种生态位到企业生态位的仿生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12):86

[2]仓蔚静.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竞争者识别与竞争策略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1:10-11

[3]梁嘉骅.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35-37

[4]周一珉,李淑梅.产业链内涵与形成机制述评[J].理论月刊,2008(5):155

[5]刘贵富.产业链的基本特性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22):120-122

[6]胡振华,张宁辉.基于生态位构建的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分析[J].当代财经,2010(2):68-73

[7]赵德安.四川豆瓣[J].中国酿造,1989(4):39

[8]李里特,李风娟,王卉,等.传统发酵食品的机遇和创新[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8):62

[9]刘汉军.浅谈中国菜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16

旅游产业生态位 篇8

1. 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最初是用于研究生物物种间竞争关系中产生的, 该原理的内容主要指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 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 即占据一定的空间, 发挥一定的功能。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或种群首先只有生活在适宜的微环境中才能得以延续, 随着有机体的发育, 它们能改变生态位。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都具有普适性。

2. 生态位重叠与竞争排斥原理。

生态位重叠 (分离) 现象最早由俄国的生态学家于1934年进行的草履虫试验中发现的,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学上著名的竞争排斥原理, 即:生态学上接近的2个物种是不能在同一地区生活的, 如果是在同一地区生活, 往往在栖息地、食性或活动时间等方面要有所分离, 概括说占据相同生态位的2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实现共存。

如果2个物种生活在同一地区并抢占相同的资源, 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在环境资源条件充足的情况下, 资源利用谱相似的2物种会由于自身无限增长的潜力而不断扩充其生态位宽度, 而现实的环境资源总是有限的, 扩充的结果将导致生态元在若干资源位上发生生态位重叠。初始的重叠只是发生在少数的资源位上, 这时2物种的竞争关系还不明朗, 但随着重叠范围的扩大, 重叠程度的加深, 物种之间的竞争再也不可避免。

二、旅游发展中不和谐的生态位现象

各旅游地在旅游地群落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旅游地生态位一方面体现了旅游地对游客旅游体验的满足程度;另一方面体现了该旅游地与周围邻接旅游地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和作用。各地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也出现了一些恶性竞争、过度开发、环境恶化现象。

1. 生态位过度重叠, 导致恶性竞争。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地方在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项目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 就对旅游资源进行盲目开发, 导致旅游地重复建设现象比比皆是。比较典型的如主题公园的开发, 自从深圳锦绣中华的开发取得成功以后, 国内主题公园热一直持续至今, 仅广东省就兴建了2 0多个主题公园。由于主题相近、客源不足, 造成了激烈的竞争, 除了少数能够赢利外, 相当一部分主题公园的经营举步维艰。这种现象实际上是生态位重叠的结果, 在客源有限的环境中, 生态位过分重叠必然引起激烈的竞争, 恶性竞争将导致两败俱伤。

2. 生态位宽度小, 旅游资源开发受到限制。

生态位宽度在旅游地中可比拟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备程度。生态位宽度越大, 表明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的可能性越强, 旅游地的竞争力也越强。然而一些具有优美自然风光的旅游地往往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受到经济实力限制,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酒店、宾馆等配套设施建设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瓶颈。

3. 环境承载力小, 引起旅游地环境恶化。

在生态位的某一维 (如空间维上) 存在着一个最大的容量, 即阈值, 在旅游系统中体现为环境承载力。当游客数量超过旅游生态位的阈值时, 就会引起旅游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和功能紊乱。目前一些景区, 尤其是知名度高的景区已经出现超越旅游承载力的现象。如黄山、华山和故宫等,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扩充旅游生态位或将游客数量控制在旅游生态位的阈值之内, 就会引起景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最终导致旅游生态系统的崩溃。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策略

1. 旅游资源的错位开发策略。

旅游资源的错位开发体现在三个方面:空间错位、时间错位和营养错位。空间错位是指旅游资源开发, 尤其是人工旅游资源开发, 选址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 才能保证客源量;时间错位是指错开经营时间, 如在旅游淡季或夜晚开设一些新颖的项目, 吸引游客;营养错位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开发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满足不同目标客源的需求, 如针对老人、中青年和少年儿童等游客群体的旅游产品开发。

2. 旅游市场的分离开发策略。

主要有泛化和特化两种策略。针对不同级别的旅游资源, 采取不同的方式。一般而言, 高级别的景区可采取泛化的策略, 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而较低级别的旅游地可采取特化策略, 以求得生存。如对安徽南部的三大名山来说, 黄山应当采取生态位泛化策略, 即满足包括国内和国外、观光和度假、团体和个人等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九华山则应在泛化基础上适当特化, 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至于齐云山, 主要应采取特化的策略吸引一些道教信众。

3. 竞争优势的差异开发策略。

旅游地根据资源特点和竞争实力, 适当地进行生态位扩充或压缩, 才能获取竞争优势。当客源充足, 竞争对手较弱时, 要不失时机地扩充生态位, 这样才能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经营效益。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欢乐谷的经营发展是华侨城进行生态位扩充的一个成功范例。当竞争对手实力较强时, 就应当放弃与之竞争的部分生态位, 以图获得比较优势。

4. 生态位效能的整合提升策略。

旅游地不仅是一个有机的动态旅游生态系统, 而且是一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只有通过挖掘旅游地的基础生态位, 整合提升旅游地的生态效能, 从而提高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 才能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 旅游地的基础生态位才能获得强化和提升, 从而扩大游客的容纳量, 进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新华陈烈程煜等: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透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21 (1)

[2]庄悦群: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4)

[3]朱春全雷静品:人类生态位的扩充与可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 1997 (16)

基于生态位研究的商务英语教学 篇9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商务英语 生态位研究

商务英语在我国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进更加先进的理论是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语言经济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商务英语实施研究分析,是当前很多商务英语教学人员关注的问题。

一.语言经济学和生态位的概念

1.语言经济学的概念

在经济学教学领域,语言经济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专家雅各布就将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将信息经济学同传统经济学模式进行集中研究,使经济学的研究活动步入了语言经济学的研究领域[1]。另外,经济学的研究更大程度上依赖实质性因素的分析,而将经济学当中的语言进行有效的管理运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经济活动的质量,因此,语言经济学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性作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对经济活动的具体特征进行完整的表达。

2.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的研究分析在生态领域首先出现,主要是指一个物种或其群体在生态领域当中的具体方位,方位的判断需要结合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因此,生态位的分析研究是提升语言经济学价值的重要理论[2]。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相同的词语或短语在客观因素改变的情况下能够在语篇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对商务英语实施生态位的分析研究,可以使商务英语教职人员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二.从人力资本方面实施商务英语教学生态位的研究

首先,实施商务英语教学的人员,要严格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特点,对生态位的明确工作进行准确的定位,使更多领域的人员能够加强对生态位的关注,并通过科学的分析实现网站基础资源的了解。另外,要按照现有网站的具体资源,对博客工具实施研究分析,使商务英语的生态位研究工作能够更大程度上同新型研究方法进行对接[3]。另外,对生态位的研究工作具备保证能够具体的适应人力成本的现状,要保证现有的人力成本可以按照细致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使人力资本的分析活动能够更大程度上适应人力资本的差异化特点,使商务英语教学活动可以更大程度上贴近语言的实际表达需要。一些生态位的研究工作可能存在较多的内涵,因此,对商务英语的具体特点实施高质量的分析,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商务英语的应用质量,使商务英语不会因为博客的状态同生态位的研究方案形成冲突,使固定的英文词汇能够具备多重含义和特点[4]。商务英语作为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在教学手段方面,是常规英语教学的一个延伸,因此,商务英语作为社会性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行业语言教学领域的认可。

三.商务英语教学生态位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商务英语实施准确定位

商务英语虽然在英语教学领域拥有较为独特的地位,但依然同常规的英语教学活动具备较大的相似性特点,因此,需要将商务英语参照常规的英语教学活动进行准确的定位,使生态位的研究工作能够在较为科学的基础上进行[5]。在进行商务英语生态位研究的过程中,不能将商务英语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内容,而是要根据常规英语教学的状况对商务英语实施教学方案的正确设计,以便商务英语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按照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进行目标定位的调整,使商务英语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基础知识的教育活动。

2.实施多元商务英语生态位研究方法

商务英语的生态位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单纯的使用固定的模式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商务英语的生态位研究质量,因此,研究人员需要根据生态位研究的具体社会价值,对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使每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都能很快同社会机构实现对接,以便研究人员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积极性[6]。另外,研究人员还要对研究过程中的兴趣特点进行分析,使生态位的研究工作能够从简单枯燥的模式转向具备较为丰富的语言魅力的模式,以便研究人员在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中降低对生态位研究过程中枯燥性因素的关注,提升生态位研究的质量。

3.加强商务英语生态位研究深度

首先,实施生态位研究的人员要加强对商务英语实践价值的重视,以便对生态位研究工作的社会价值具备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加强生态位研究工作的深度。要按照相关理论的指导,对生态位研究工作的具体模式实施分析,使生态位的研究工作能够同实际应用价值实现良好的接触,避免单纯的在应试模式下推行影响了生态位研究价值[7]。另外,要从商务英语在谈判领域的应用情况,对商务英语的应用价值实施有效的分析,使生态位研究工作能够以经济权益为基础进行价值判断,提升固定时间内的生态位研究质量。

四.从公共产品角度分析生态位的作用

1.加强对流行语的关注

流行语是众多语言中比较容易接受的语言,因此,从流行语的角度进行生态位作用的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流行语的应用价值。另外,要根据商务英语的滞后性特点,对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流行语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使流行语的应用能够具备更加的正规性,促进流行语相关理论使用质量的提升。另外,要从教学活动的实时性分析入手,对流行语的具体应用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使现有的商业活动能够更大程度上保持生态位研究的关注,并使生态位的研究工作能够和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要按照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对商务英语的使用程序进行分析研究,使商务英语可以更好的进行公共资源的应用,并提升社会各界的商务英语应用成本[8]。要结合现阶段商务英语的社会价值实现情况,对商务英语的生态位进行分析,尤其要对商务英语当中流行语的价值进行有效的掌握,使商务英语能够长时间的将交流价值作为分析依据进行生态位的准确分析,提升商务英语学习环节的价值。使各界人士能够更好的进行商务英语使用价值的分析,并通过正确的运用提升商务英语生态位研究的价值。

2.加深对商务英语的理解

生态位研究工作要严格按照语言理解环节进行推进,要从语言的理解深度入手,对商务英语的应用环节进行完整的分析,使现有的商务英语能够更好的结合商务英语的使用需要进行完善,使商务英语能够更好的进行同商业活动环境的适应。另外,要按照当前社会主体对商务英语的认知情况,对生态位研究环节的方向进行设计,要保证生态位的研究工作可以提升商务英语教学活动的深度,使商务英语能够更好的提升学习人员对英语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能力,促进商务英语社会价值的提高。另外,商务英语的教学人员要首先对教学活动实施准确的定位,使商务英语的教学活动名能够在社会实践当中不断提升应用价值,并增强相关语言的应用价值。另外,生态位研究工作需要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入手对生态位的突出价值实施研究,使现有的生态位研究工作可以更大程度上贴近社会领域对商业英语的主要需求,使商务英语的理解程度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加深。可以同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商务英语实施价值判断,使生态位研究工作能够在商务英语领域进行地位的突出。另外,要结合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关各方的具体需求,对具体的应用方案进行设计,使现有的生态位研究工作能够结合供需双方的要求进行推进,使商务英语的生态位研究可以实现双赢。

3.提升商务英语生态位研究的实用价值

要按照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需要,对商务英语的生态位研究进行调整,以便生态位研究工作可以更大程度上进行实用性的体现。首先,需要对商务英语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使商务英语可以更大程度上进行资料查询模式的改良,提升社会调查工作的实施质量。另外,要对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进行关注,使商务英语的教学工作可以更好的进行基础性知识的设计。另外,要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入手,对商务英语的基础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使现有的语篇能够更大程度上促进商务英语使用者理解能力的提高,使生态位研究工作能够受到更大的认可。商务英语的教学工作可以尝试将英语教学和商务教学进行分离,使教学活动能够通过科学的分类实现语言应用价值的提高。例如,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够理想,可以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将经济寒流使用:the sovereign debt crisis进行表述,使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就可以在生态位研究中得到科学性的提高。

4.根据语言制度进行生态位研究

首先,要对商务英语进行文化属性的研究,使商务英语能够凭借文化基础资源的准确定位进行语言环境的科学设计,使商务英语的含义不会因为语言制度的变化出现较大的改变。另外,要按照相同商务英语在不同领域的差异情况,对商务英语的生态位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使生态位的研究工作能够从本质上把握语言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提升生态位研究的效率。商务英语的生态位价值判断需要根据时间因素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类,使现有的生态位研究工作能够针对不同阶段的情况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并将商务英语的社会功能进行科学的开发,使商务英语能够在商业广告和企业宣传等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商务英语教学是当前我国很多教学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对语言经济学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后商务英语的应用质量,因此,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商务英语的生态位实施科学的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商务英语的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妍.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教育浅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

2:101-102.

[2]许南,刘颖.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课程优化设置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02:119-123.

[3]李文.开放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基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60-63.

[4]张玲.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11:83-84.

[5]张鹂.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简化运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3:54-57.

[6]汪双飞.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探析[J].大家,2012,15:144-146.

[7]邵彦.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J].学园,2014,31:95.

[8]易新奇.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J].学园,2015,28:46-47.

旅游产业生态位 篇10

1.1 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一词最早由Grinnell给予定义: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1]。动物生态学家Elton强调生物有机体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认为“一种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事物和天敌的关系”,并给生态位定义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2]。Hutchinson把生态位看作一个生物单元生存条件的总体集合,将其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的位置,即所谓的“维超体积生态位”[3]。

生态位概念最初用来表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而建立在生态位概念基础上的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理论之一,也是近30年来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其基本内容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态势理论、生态位重叠理论、生态位扩充理论等[4,5]。经过近100年的发展,生态位概念及其理论日趋完善,生态位理论应用已经超越生物学范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生态系统演化、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元(包括人类)[6]对环境的适应性、人类生态、城市生态[7]、国土资源规划等研究中,生态位理论都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并且起到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旅游地是一个类生命体,同样存在形成、发展、兴衰、演替的发展过程。旅游地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单元,旅游地具有类生命体特征。旅游地之间存在旅游竞争、旅游合作等关系,研究旅游地生态关系尤其是旅游竞争将成为成为研究新型旅游问题的关键,引入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将有助于直观有效地描述和理解旅游地旅游竞争规律及其特征,为旅游和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选择。

1.2 旅游生态位理论

如果将整个旅游区域比作一个生态系统,将区域内各旅游地比作生态元,旅游地具有类生命特征[8],根据生态学中生态位概念,可将旅游生态位表述为一定时期内旅游景区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以及与其它旅游地的相对关系[9]。

维度是生态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影响有机体的每个条件和有机体能够利用的每个资源都可被当作一个维度。生态位维度考虑的是对一个生物发生作用的生态因子和非生态因子的个数。旅游生态位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对于旅游地来说,旅游生态位可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以及与其它旅游地间关系等维度进行分解。本文进行旅游生态位研究时,主要挑选对旅游生存、旅游竞争和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等相关变量指标组成,将旅游生态位n维超体积模型降至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等构成的四维旅游生态位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和测量,并提出相应对策(图1)。

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张家界市旅游市场策略选择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也因旅游建市,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市域内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拥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由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杨家界四大景区组成,包括御笔峰、贺龙公园、神鹰护鞭等350余处景点,风景游览区面积264.6km2,是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首批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武陵之魂”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包括天门洞、李娜小屋、天门观光索道等54处景点;“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七姊妹、十六兄弟、夫妻树、情人屋等120余处景点;“楚南盛景”道教圣地“南武当”五雷山、“百里画廊”茅岩河、“亚洲第一洞”九天洞、万福温泉等景区也是景色秀美、风光独特。贺龙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光禅寺、玉皇洞石窟群、老院子等8处人文古迹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家风情园、秀华山馆等民族风情景点和魅力湘西等演艺节目,全面展现了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

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2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7处,开辟游览线30多条,旅游交通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旅游日接待能力可达3.62万人。据统计,2007年,张家界市各景区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25亿元,其中境外游客125.9万人次,在国内同类旅游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张家界市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旅游收入、旅游服务、旅游环境等得到明显改善,但同时存在旅游生态位造成的旅游竞争等现象和问题,因此,张家界市旅游生态位策略选择是:

2.1 开拓旅游市场,扩充旅游生态位

对于旅游地来说,可以通过旅游市场定位和开拓,寻找没有旅游竞争对手或竞争对手少的旅游市场进入,避免旅游市场竞争,获得旅游发展。旅游发展初期明智的旅游地往往首先选择“小旅游生态位”进入旅游市场,避免旅游竞争,积蓄力量,以图更大旅游发展。作为旅游地而言,寻找“小旅游生态位”,虽然有利可图,壁垒也不高,但时过境迁就会有旅游竞争者蜂拥而入,争相模仿。如张家界市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开始时只有少数几个民族村寨开发旅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迅速,而且取得一定的效益,但是,由于民族村寨旅游占据“小旅游生态位”,容易被模仿,现在民族村寨旅游蜂拥而上,越来越多了,民族村寨旅游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

旅游地可以不断寻找新的旅游市场,但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日渐成熟,旅游市场的空白点和旅游市场维度旅游生态位空余越来越少。而且随着旅游地发展,也许会发现“小旅游生态位”已经太狭窄。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地要居安思危,寻找更广阔的旅游市场,这就迫使旅游地必须在旅游市场上实行旅游生态位扩充。从根本上说,旅游优势地位占据就是必须在某个旅游市场上的旅游生态位保持绝对优势,让别的旅游竞争对手无法或很难与之竞争。

就张家界市而言,旅游发展主要是努力扩大旅游客源市场,扩充旅游生态位。目前,从张家界市国内游客市场和国际游客市场发展趋势看,在巩固省内、国内市场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国外游客市场,扩大国际影响,继续打好海外市场开拓战,不断优化境外市场结构,突出日本及东南亚等地的旅游促销,开拓国外旅游市场,尤其跨洲际欧美市场,增加国内外游客人数,扩充旅游生态位(表1)。

就张家界市各旅游景区来说,旅游市场发展重点也不尽相同,国内外游客数也多少不一,各旅游景区要在巩固目前旅游市场的同时,应该广泛积极开拓新旅游市场,扩充自己的旅游生态位。例如:武陵源风景区目前应该巩固国内游客市场,扩大国际游客市场;天门山风景区应该在巩固国内游客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游客市场;茅岩河风景区和八大公山风景区应该巩固省内游客市场,扩大国内游客市场;五雷山风景区主要是巩固县内游客市场,扩大省内游客市场。

资料来源:张家界市统计局,张家界市统计年鉴(2008)。

2.2 旅游市场维度的旅游生态位分离

旅游市场维度的旅游生态位分离主要是旅游地在旅游市场实现分离,不同旅游地有着不同的游客市场,可通过准确地挖掘自身最佳客源地和潜在客源地来避免产生激烈的旅游竞争。旅游地只有准确进行旅游市场定位,寻求旅游市场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进行旅游市场差异化经营,才不会迷失方向,不被著名旅游区所淹没,成为其他旅游地的影区(图2)。

从张家界市旅游景区旅游生态位来看,武陵源风景区显然是旅游市场格局中的佼佼者和领导者,相对来说,天门山风景区、茅岩河风景区只能是旅游市场的追随者和补缺者,八大公山风景区、五雷山风景区更是无法比拟。在张家界市旅游发展中,天门山风景区、茅岩河风景区、八大公山风景区和五雷山风景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旅游生态位,摆正位置。①形成一个稳定的主要客源市场,实现短时期取得旅游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奠定未来旅游市场拓展基础;②根据自身旅游生态位进行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功能定位,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开辟新的旅游市场,形成各自不同的差异化目标客源市场,在尽量吸引客源市场中对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和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宗教旅游产品、科学研究等有潜在需求的旅游者的同时,更应当着力巩固或开拓湖南省内外有一定对应旅游产品需求的旅游者。

其实,每位游客来张家界市旅游目的都会不同。拿天门山风景区来讲,有的游客是为了看通天大道;有的是为了乘坐世界上最长的高山客运索道;有的是为了感受天门山神奇的历史文化;有的是为了看看天门山地质构造有多神奇;有的就是想看看飞机穿越过的“天门洞”。为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旅游景区需要有丰富的内容,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观赏和游玩。旅游景区要想吸引各种不同层次的人们的眼球,在逐步完善软硬件设施的情况下,还需要举行各种类型的旅游促销活动。如天门山风景区坚持创造“美丽张家界的新传奇”的理念,举办一些体现民俗风情的节庆活动会、重视名人的轰动效应、利用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天门山“空中花园”特殊地形,举办攀岩、滑翔运动竞赛等多种活动,激发人们对天门山风景区的向往之情。天门山风景区也会因其丰富而精彩的内容,彰显它的灵气。

比较不同旅游生态位中的的旅游市场维度,如果两个旅游地的旅游市场维度没有发生旅游生态位重叠,则说明旅游市场中存在未被充分利用的旅游资源,如武陵源风景区与茅岩河风景区,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一个以漂流为主、自然风光为次,两个旅游风景区的旅游生态位本来是完全分离的,旅游竞争并不明显,但是由于茅岩河风景区内九天洞的开发,虽然扩充了茅岩河风景区旅游生态位,却导致武陵源风景区与茅岩河风景区之间存在部分旅游生态位重叠,从而造成旅游竞争,原因在于武陵源风景区本身也有黄龙洞这一同质旅游资源。

旅游市场维度的旅游生态位分离还表现在旅游时间上的旅游生态位分离。选择不同时间的旅游生态位,就是要尽量减少同其它旅游地竞争时间频率,获取时间差别上的旅游生态位占据,其主要表现在旅游开发时序、旅游经营时间等。在旅游资源开发时序上,确定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时间层次结构,进行时间梯度开发,正确选择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后顺序,做到分期分批开发,滚动式发展,确立旅游资源开发主次关系与时间次序,从时间上实现旅游生态位差异。对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与预期的旅游资源,应尽快进行开发,充分利用“时间差”,占据有利的旅游市场地位,确立先发优势,占据旅游资源生态位。如张家界市选择了首先开发武陵源风景区,其次逐渐开发茅岩河风景区、天门山风景区等等。在旅游经营时间上,包括错开旅游经营或开放时间,正确选择旅游经营时间层次结构,就某些同一个主题、位置临近的旅游地错开营业时间,尽量减少同其它旅游地旅游竞争频率。在旅游淡季或夜晚开设一些新颖的旅游节目,吸引游客,弥补旅游时间上的不足。如夜漂索溪河独具神韵;武陵源区内的夜晚,“魅力湘西”和“梦幻张家界”两台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活动,既丰富了旅游生活,又错开了旅游时间。“魅力湘西”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营业收超过1000万元。

此外,还可以通过季节性旅游产品开发、节日庆祝、主题活动以及会展等形式的活动,选择不同的时间的旅游生态位,在某一时间段占据主要旅游生态位,另外某些同一个主题、位置临近的旅游地错开营业时间,达到在时间上旅游生态位分离之目的。如五一或十一长假是张家界市旅游黄金周,武陵源景区为了实现旅游生态位分离,总是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既丰富了游客的旅行生活,也分散了游客,降低了旅游景区拥挤程度。

2.3 旅游市场维度旅游生态位协调

生态位理论强调协同进化,生态位协调进化现象对旅游竞争和旅游开发等具有独特指导功能和积极启示作用。尽管旅游竞争非常普遍,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旅游合作或相依性,从而促进旅游生态位和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实现旅游区域旅游生态位优化。旅游地应通过旅游生态位协调,在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等旅游生态位维度共同承担义务,彼此共享,遵循旅游生态位原理,从而使旅游地之间最终形成稳定的旅游共生关系。

旅游生态位协调关系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优先地位,即旅游地通过与其它旅游地间的联合而单方面获得某种好处;二是互惠共生,即有关的旅游地之间相互协助而彼此获得某种利益。优先地位与互惠共生的旅游生态位示意图如图3、4所示,图3说明旅游景区B与其他旅游景区联合,实行优先原则后,旅游景区B旅游生态位扩充;图4说明旅游景区A、B、C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实行旅游互惠共生原则后,各旅游景区均得到旅游生态位扩充。旅游共生也影响旅游生态位,互利共生的存在倾向于扩大旅游生态位,而不是缩小旅游生态位。

旅游生态位协调思想可以指导张家界市在发展旅游业,同时要加强区域内外旅游协作。①确定张家界市旅游景区旅游生态位问题,充分认识和考虑各旅游景区的旅游生态位及其相似性和差异性,这关系到张家界市旅游景区能否合理发展;②实现张家界市内旅游景区旅游生态位协调合作,它关系到整个张家界市旅游体系的构建和布局和张家界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③可以考虑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旅游生态位协调,构建大湘西旅游圈。

张家界市旅游景区可以尝试通过旅游门票捆绑式方法,如武陵源风景区内的张家界森林公园、黄龙洞与宝峰湖三个旅游风景区就可以通过通票的形式,以优惠的门票价格,既实现了各旅游景区的旅游协作,各旅游景区获得经济效益,又实现了山、水、洞旅游资源的结合,极大的满足了游客需求。

参考文献

[1]Grinnel J.Geography and evolution[J].Ecology,1924(5):225-229.

[2]Elton C.Animal ecology[M].London:Sidgwick and Jackson,1927:63-68.

[3]G.E Hutchinson.Concluding remarks[J].Cold Spring Harbor,Symp.Quant.Biol,1957,22:415-427.

[4]林开敏,郭玉硕.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21(3):383-287.

[5]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17(3):324-332.

[6]朱春全.人类生态位的扩充与可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7,16(3):50-54.

[7]向延平.旅游地的类生命特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93-96.

上一篇:中学生物学习方法指导下一篇:砌体房屋抗震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