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集群(精选12篇)
生态产业集群 篇1
1 林业产业集群
林业产业集群是相互联系的多个林业企业的集合体, 与生物种群极为相似。林业产业集群由一定的种类组成, 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关系, 有一定的资源共享性, 拥有一定的集群环境,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同一区域中由同一类企业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及组织之间的合作共生所组成的集合体。
2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2.1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的内涵
产业集群是一个由多种环境要素组成的有机复杂体, 每种环境要素都不同程度地对集群的发展起着推动和制约作用。这些要素与集群及构成主体一起构成了以持续发展过程为中心的具有特定的内部结构、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的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
林业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产业之间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经济结构中元, 它是一种产业种群生态系统, 通常包含至少一个主导产业, 还有与之相互配套、相互支持的关联产业, 这些产业在特定区域范围内, 相互依存, 相互依赖, 集群成员通过复杂的群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是由顾客、市场、产品或服务、经营过程、组织, 利益相关者、社会价值和政府政策等利益相关方组成的价值交换和利益相关的复杂系统。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的运行过程实际上是系统中各利益相关方通过组织和市场进行的价值交换过程, 组织和市场既是这种价值交换的平台和媒介, 也是实现系统中各方的利益的具体形式。组织与市场从群体的本质上说是生态型的, 它们与人口———经济环境、技术———自然环境、政治———法律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并且受环境变迁的影响而演化。因此无论从系统内部构成的角度上, 还是从其运行的机制的角度上考察, 都可以将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看成是一种生态系统。
2.2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的特征
2.2.1 动态性。
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始终与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教育系统、科技系统、文化系统等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互动联接, 吸收这些系统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因子, 不断优化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型态与功能机制, 通过输出相关产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不断适应和满足外部市场需求及变化, 进而对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2.2 区域性。
表现为产品区域特色化和服务区域特色化。区域特色是区域专业化形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既可以优化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 也可以提高集群外部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2.2.3 网络性。
在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 存在诸多相互间具有关联性又各自独立的企业和组织机构, 这些构成要素聚集并形成特有的“生境”,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一个交易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相互交织的网络化系统。
2.2.4 调节性。
为了保待内外环境及相互关系的平衡,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需要在内部层面上合理协调要素结构关系, 有效搭配要素组分, 在外部层面上优化整合与外部环境的物能输出, 增强动态适应能力。
2.2.5 延续性。主要表现为技术的延续性和专长的延续性。
3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体系构成及其结构
3.1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体系
林业产业集群除包括林业企业的聚集外, 还包括市场中介如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 以及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各种环境因子等, 实质上已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生态系统, 称为“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
企业集群系统分为核心要素系统、支持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核心要素系统包括供应商、竞争企业、协作企业和客户四个因素, 它们之间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实现互动;支持要素系统是指为集群的核心要素提供网络资源和基础设施, 如知识、技术、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支持;环境要素系统指集群系统所处的地区和行业的宏观环境, 包括国家、地方政府的法规、政策;社会文化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等, 其职能或通过不断完善支持要素系统。
3.2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
林业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的结构关系可以概括为:核心要素系统是集群创新系统的最核心的部分, 供应商、企业和用户之间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实现互动, 构成一个密集的企业关系网络, 包含垂直关系网络和水平关系网络两部分;支持要素系统部分主要是为核心要素系统提供有力支持的价值网络, 不仅为集群成员企业提供格式化的、一般性的科学知识, 还负责协调集群成员之间的联系, 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和支持;环境要素系统, 或直接通过有关规制的建设, 或通过其他间接的作用方式, 影响着核心要素系统的行为和相互联结方式, 实现集群区域创新。
3.3 林业产业集群的组织生态链
产业集群生态链是聚集企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新的商业模式, 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的是, 它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不是一个企业, 而是几个具有互补性的企业联合起来, 形成一种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链条关系。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链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主要有:
a.生态链的完备程度:如果出现链条的缺失情况, 整个产业的生态环境将大受影响。
b.生态链各环节的匹配关系:上、中、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应该是相适应的, 如果某些链条之间出现过大的落差, 将会对整个产业链的状况造成消极影响。
c.生态链各个节点企业富集的程度:在每一个节点上, 必须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才能平衡产业链之间的供求关系, 但如果企业富集的程度过大, 就会引起恶性竞争, 反过来破坏产业生态关系。
摘要:本文阐述了产业集群的本质, 分析了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特征, 提出了影响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林业产业集群,特征,组织,生态系统,生态链
参考文献
[1]刘天卓, 陈晓剑.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与行为特征研究[J].科学研究, 2006 (2.)
[2]陈宇菲, 丁静, 刘志峰.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演化及运作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4]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5]魏双盈.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生态产业集群 篇2
产业集群市场竞争与路径选择--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许多以中小企业集群的块状模式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但是又存在着部分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价格竞争的问题,造成区内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本文通过对山东寿光蔬菜集群市场竞争状况的具体分析,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研究其市场竞争的具体特征,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促进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代表的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
作 者:张秀芳 史建民 韩晓翠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18;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北京,100872 刊 名:新疆农垦经济 英文刊名: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F3 关键词:产业集群 市场竞争 蔬菜产业 路径选择生态产业集群 篇3
[摘要]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群落生命体,借鉴生态学中关于群落演替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劳动力、制度和集群自身等主要生态因子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产业生态位的影响,从而发现:在产业生态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当地政府应继续优化环境,吸引并留住劳动力,进而立足于国内市场,进行价值链的升级,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地方政府要解决认识上的误区,改变目前被动的工作方式,重视个体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和维护;集群企业应基于集群的网络优势获得创新性竞争优势,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发展。
[关键词]产业生态位;生态因子;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集群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14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和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的规划与引导,在专业镇、“块状经济”中也出现了创意设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这些地方产业集群的主导[1]和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资源的流向取决于市场规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不断向外迁徙,而新兴产业还未能快速成长起来。为了避免东部地区因产业外移而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调整问题迫在眉睫。
一、产业集群生态位和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是指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行为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要素,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将生态学的这一概念引入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可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生命体,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产业生态位”——产业集群生存、发展和演变的生态环境[2],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及集群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如果产业生态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业集群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即重新调整其适应性,就像一个物种可能通过生理过程适应一个新环境一样。这个调整和重新适应的过程是多样化的,有些产业集群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而另一些产业集群则可能难以适应环境变化,或者被淘汰或迁移,或者出现基因突变或重组,就像生物进化而产生新的物种一样,从而实现地方政府期待的产业升级。
生态位的构成要素——生态因子,通常分为外生性生态因子与内生性生态因子。产业集群的外生性生态因子指直接参与或间接影响集群新陈代谢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生产要素、制度、基础设施和市场4个部分。产业集群的内生性生态因子指直接参与或间接影响集群新陈代谢的内部因素,包括集群的构成要素和集群结构。集群的构成要素指集群内的主要行为主体,一般包括企业和相关支撑服务机构;集群结构是指集群内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间联系的方式,即集群内的产品结构、市场竞争结构、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关系等。集群的生存与发展受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主导生态因子发挥主要作用。
二、生态因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之关系
如果对产业集群生态位作静态分析,资本、市场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需要逐一讨论它们对产业集群所起的作用。但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动态发展的角度考察导致其转移的原因时,除了集群自身之外,在产业生态位的构成中,劳动力因子和制度性因子最具决定性意义。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资本、市场不存在区域之间的差别。基于这个潜在的假定,笔者舍弃了对资本和市场变化的分析,将外生性生态因子中的劳动因子与制度因子,以及内生性生态因子,作为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因子进行分析。
1.外生性生态因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1)劳动力因子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充足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劳动力要素价格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出现了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而且存在着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情况。劳动力要素在区域间的频繁流动,为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和流动发生了明显变化,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国内的劳动力开始出现内流,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省份流动,致使小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发展受困。劳动力的内流主要源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劳动报酬差别逐步缩小,原来不被注重的背井离乡的心理成本、交通成本和生活成本,对劳动力流向的导向作用不断释放出来,“就近就业”成为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在此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转移,在某些地区,此类转移甚至已经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回流改变了产业生态位,已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企业开始转移。
(2)制度因子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由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逐步开放的发展战略,外资优惠政策的力度也表现为从东到西的逐渐递减。以“超国民待遇”为核心的外资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80年代正值国际产业转移高峰期,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制约和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等因素的作用,外资特别是港台资本迅速进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促使大量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按地域区别对待的外资优惠政策逐步淡化;另一方面,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开始调整,陆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信贷、税收、财政补贴、土地供应等配套措施也随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从而使得东部与中西部在体制方面的比较优势悄然转变,从宏观层面上影响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外资“普惠制”后,东部地区原有的低技术含量外资企业的生存压力骤然增大,劳动密集型集群内的企业,或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或面临着升级的压力。
除了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等正式制度因子外,非正式制度因子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在解释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时,我们可以借鉴布迪厄“社会资本”的概念来概括诸多的非正式制度因子。[5]这些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其一,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有利于节约集群内的交易成本,社会资本对于交易成本的节约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其二,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社会资源、资金税收的支持不到位,技术和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由于社会资本的存在,促进了有限的要素在集群内部和集群之间的有效流动,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其三,群体的社会交往、互动关系能够促进学习和积累知识,从而有利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
但在内部关系过强的集群中,地缘、亲缘等社会关系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限制了外部信息、技术和人才资源的进入。另外,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通常是水平分工的状况,使得模仿极容易,创新企业很可能还未充分享受创新的利益就陷入又一轮的低成本竞争中,创新动力容易弱化。可见,非正式制度因子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形成中具有消极作用,其对集群的发展有很强的约束性。
2.内生性生态因子与劳动密集型集群发展
目前,内生性生态因子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劳动密集型集群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创新资源与动力。我国的纺织、服装、陶瓷、玩具、家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形成于乡镇,大多由中小民营企业组成,软硬环境条件与大中城市相距甚远,很难吸引所需人才。中小企业资本较少、融资较难、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是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的内部约束。同时,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中小企业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如果创新的外部约束性很强,企业的技术模仿动机会超过创新动机[6],因为模仿的风险较小。
其次,地方政府与社会机构在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中的引导与辅助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集群内同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带来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同时严格的市场保护、不规范的市场操作也扭曲了地方生产系统的合理运行机制,增加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限制了生产网络的融合;地方政府重视大企业集团而轻视中小企业集群,重视硬环境建设而忽视软环境的营造,热衷于在经济总量上盲目攀比,却不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以致于集群内企业税费负担高、融资环境差、支撑体系弱、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很少有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训计划,产业集群内企业与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互动机制不健全。劳动密集型集群企业普遍缺乏中介服务机构,已有中介组织的运行环境、服务水平满足不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再次,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尚不够深入。我国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中产业链条过短,纵向分工程度较低。由于在多数集群中存在企业规模相近、产品相似和资源有限等问题,同时企业也缺乏合作创新的现代理念,故企业合作引进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等创新行为较少出现。虽然产业集群中外资企业采用了世界统一的标准化技术,然而它们却把核心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留在母国,核心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扩散十分有限。
除了上述生态因子外,其他外生性生态因子的变化也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比如国外居民购买力的下降,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直接导致我国消费型轻工业产品出口增速放缓,造成我国制造业盈利空间持续缩小。由一系列外生性生态因子的变化而导致的产业生态位的变化,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约束力在逐步加强,也预示着原先依靠低成本、高投入、粗放式集群生产方式的生存环境已不复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应激反应”势在必行。
三、产业生态位变化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之关系
在产业生态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要么自然演进,即随着产业生态位的缓慢变化而逐渐变化,要么激进或突变,即产业生态位的剧烈变化,迫使集群产生“应激反应”,通过自身的升级来适应新的、已经变化了的产业生态位。在现实中,这2种方式往往相互混同、相互交织,推动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变。下面我们分别从外生性因子和内生性因子2个视角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可行性方案。
1.基于外生性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1)基于劳动力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随着中国境内的劳动力逐渐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省份回流,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内的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着来自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压力。对此,集群内企业和集群所在地方政府可以从2个方面加以应对。
从短期看,应继续优化环境,吸引并留住劳动力,避免由于劳动力回流,以及产业外移而出现快速的产业空洞化,从而使长期的转型升级更加平稳。首先,应进一步改善劳动者就业与生活的环境,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所在地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在就业方面,当地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改革户籍、人事等制度,消除对外来务工者的身份歧视。在养老保险方面,要着手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工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领域享受与非农民工相同的待遇,使其子女能在集群所在地接受与当地适龄儿童相同的义务教育,从而提升用工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其次,政府和企业应一起建立培训机制,逐渐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内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可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进而带来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而高的劳动报酬有利于留住劳动力,从而缓解劳动力供给的压力。
从长期来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应嵌入全球价值链,积极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从而减少对大量低技术劳动力的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过程就是一个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向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运作、营销渠道管理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的过程。从价值链的视角进行产业集群的升级,主要有4种类型,即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过程升级”是全球价值链的各环节内或各环节之间对内在的作业过程进行改进,提高效率,如降低库存成本和角料浪费,加强企业间的及时配送等。“产品升级”是通过重组生产系统、引入高级技术等方式提升老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引入新产品,形成产品差异化优势。“功能升级”是生产企业在产品价值链环节中的角色的变化,在企业的现实经济活动中从“贴牌生产”(OEM)到自己设计制造(ODM),再到自有品牌制造(OBM),延长价值链,逐步从制造向研发、品牌、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链的升级”指从原先的价值链跨越到利润空间更大的价值链上。跨价值链创新活动往往伴随着区域内相关产业的整体转型与升级。在由采购商驱动的价值链中,大零售商、经销商和品牌商利用自身的营销网络和品牌优势在全球建立分散化生产网络,对价值链上游的制造企业进行纵向控制。这种贸易导向的工业化模式在家具、鞋类、服装、玩具、手工艺品、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很普遍。订购商品的大零售商或经销商提出技术要求,发展中国家制造商为全球采购商提供产品生产。当发展中国家以这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时,可以获得过程和产品方面较快的升级。一般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价值链进入壁垒越高、壁垒保持时间越长的环节,其附加值越高。在价值链内部,稀缺的技术、资金、人力和市场资源,都可能在不同环节对地方产业网络内企业形成进入壁垒;在价值链外部,保护性产业政策、特定市场的优惠待遇、非通行的国际特定标准等也会形成进入壁垒。对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而言,首先应立足于国内市场,进行价值链的升级,待时机成熟实力增强后,再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与其他大的国际采购商进行竞争。[7]
(2)基于制度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产业生态位中,制度性因子具有替代、补充或修正因其他因子变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地方政府对产业生态位变化所出台的应对措施及其实际绩效上。目前东部沿海地区虽然已有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以集群规模转移的现象还没有普遍出现,尤其是区域性、内生性的集群没有发生明显转移,已转移的主要是非区域、外来的、以出口加工组装为主的企业。可见,一方面,东部区域地方政府在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仍然有可以作为的时机和空间,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或者制度性生态因子是区域性、草根性集群没有发生明显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而,发挥制度性生态因子的补充作用,是地方政府有效作为的一个侧重点。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地方政府要解决认识上的误区。要认识到产业升级并不仅仅表现为新兴制造业替代传统制造业的增量调整,更具实质意义的是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在全球产品价值链中,即使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业,也存在着高端与低端环节的区别。
其次,地方政府应改变目前被动的工作方式。要从发展本地经济出发,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干预,着手解决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这包括提供各种鼓励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建立地方公共技术组织、引导行业组织发展等,通过构建发达的公共机构网络,推动集群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公共技术组织聚集了各种创新资源,它既可以面向特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也可以面向整个产业集群提供公共服务,包括通用性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应用,与外部创新源(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结成技术协作网络,提供企业创新知识的流动平台等。
再次,重视个体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利用司法体系维护和建设社会诚信,促进个体间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充当技术、信息流动的渠道,从而形成创新上的联盟与合作。个体间网络在为中小企业搜寻和引进创新资源方面不仅可以降低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成本,而且可以拓宽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空间范围,包括信息、人才和资金。同时,社会关系网络可以降低个体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企业家可以利用这种相互认知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稀缺资源。
2.基于内生性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针对集群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较弱的问题,本文认为可行的方案是利用集群的网络优势以获得创新性竞争优势。以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为标准,可分为马歇尔式集群和轮轴式集群。马歇尔式集群缺乏大企业,更多地表现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的空间聚集,企业一般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形成了水平分工关系,相互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合作行为较少;而轮轴式集群内部形成了沿产品价值链的纵向分工联系,少数龙头大企业居于价值链的高端,主要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大量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了产品和服务的配套关系,为大企业提供中间产品或服务。[8]
在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企业横向分工网络、公共机构网络和个体间网络比较发达。中小企业缺乏必需的创新资源,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竞争力主要源于以低要素成本为基础的低价竞争优势。然而这种低价竞争优势是不可持续的,当生态因子发生变化时,低价竞争的集群会显得很脆弱。因此,为了走出这种低成本竞争的陷阱,集群企业就必须通过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在轮轴式产业集群中,集群行业的产业链条较长,中间产品需求促使各企业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核心技术特点、企业家创新特点等因素,进入附加值不同的各个环节。那些进入高附加值环节的企业往往都是集群内的大型企业,市场的扩张和外包的发展使这些大型企业进一步将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从事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和销售等活动,大量中小企业专门从事某一工序或零配件的生产,从而成为大企业的配套企业即中间产品供应商。这样的分工关系使得大企业成为集群中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进行产品和工艺方面的创新,再通过分工网络向配套中小企业扩散创新知识。中小企业在参与大企业分工体系时,必须严格依照大企业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从而也激发供应商的创新动力。大企业为了保证其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通常会主动向一些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援助、管理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这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兴元,杨旭.名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程网络优化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4):115.
[3]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
[4]郑耀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因素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5][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192.
[6]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46.
[7]池仁勇,邵小芬,吴宝.全球价值链治理——驱动力和创新理论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3):27.
生态产业集群 篇4
一、生态群落的“开敞先锋”对产业集群创建核心企业的启示
众所周知生态群落的形成是自然界优胜劣汰进程的必然。生态群落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一些生态幅度较大的物种侵入定居并获得成功, 刚开始时这些物种中也仅有少数个体或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存活进而繁殖后代。这些存活下来的物种往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征, 他们在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不断地“繁殖”、“裂变”, 衍生发展, 从而呈现出群体蔓延从生的势头, 以势不可挡的蔓延状态在一定地域占据主要地位, 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处地区的环境, 为以后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了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最新状态, 由于历史、文化或环境的变迁, 一些地区原先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后来也许就不再是优势, 原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可能获得比较优势。“适者生存”的理念也督促着企业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变革。在调整变革、变化替代的过程中企业也必然经历种种地阵痛, 在经历颠覆之后而生存下来的企业找到了适应自己发展的土壤, 并根植于某一区域而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收益的增加, 就不断有新的企业的加盟。在核心企业的带动下, 在其周围形成了许多与之相关配套、相互合作的产业或企业, 和核心产业共同发展, 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生态群落形成的初始阶段存活下来的“开敞先锋”对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创建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核心企业就的结构而言, 一般认为是由一个 (可以是、或企业) 充当的“”, 称为核心企业, 把其他“卫星”企业称为。在核心企业的引领下集群内的企业经过近距离的竞争和兼并, 只有那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在竞争中才能生存下来核心企业在这新成立的群体中处于盟主的地位。产业集群主要就是围绕着核心产业和核心产品发展起来的。核心企业作为群体主导产业, 群体的“开敞先锋”, 牵引着集群中的信息、通讯、资讯。集群企业模仿能力较强, 好的技术、产品和企业制度得到尽快的传播与扩散。
二、生态群落的“食物链”对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的启示
食物链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网络, 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1927年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 (Charles Sutherland Elton) 首次提出食物链, 他指出食物链是一种有机体一般要依赖其他有机体作为它的食物和能量的来源, 各个物种被分为不同的营养层次, 最低层是“生产者”, 是通过阳光光合作用, 将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 要依赖生产者供应物质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 “分解者”会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可以看出食物键是能量传输的键条。任何一个中间链条的断裂都会影响到紧密相联的上、下游物种的生产不平衡态势, 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产业生态系统也存在类似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的链条———产业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 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内所具有的边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 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 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 以资本为纽带, 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向后向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产品链。从产业间结构链的角度看, 产业链是指组成产业结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为的细分部门间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产业结构链关注的是一个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 上游和下游产业匹配, 即产业关联和配套。产业结构链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供需关系。相关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机理决定着某一产业结构链优化升级的实现。产业链强调的是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关系。如果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比较完善, 那么我们说这些企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为链, 所有的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只是它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 有的企业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 有的企业则扮演着为核心和龙头企业配套的角色。而一旦处于产业链链条上的某一链条断裂, 则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处于减速甚至停滞状态。
食物链上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可映射到产业集群中产业间链条上。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同类企业或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虽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并不一定要求企业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但这种集中也给产业键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 通过空间上和集中优势, 核心企业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 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 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 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而辐射开来的前瞻联系、旁侧联系、后顾联系, 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因分工协作而衍生的“小而专”的企业, 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常则会形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通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 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 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三、生态群落的“最适密度”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实现规模效应的启示
美国动物生态学家阿利 (Warder ClydeAllee, 1885-1955) 。通过研究发现集群能提高动物的存活能力, 同时也提出了生态学中的“阿利规律”, 说明的是生态群落中物种过疏和过密对种群都是不利的。生态群落中的最适密度optimum density指种群中每个个体的生存生态群落中种群个体, 除了相互协作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 当种群密度过高, 个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共同资源而发生竞争, 加之排泄物产生的毒害和生理反应, 都会对群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导致死亡率上升, 抑制种群增长, 产生“拥挤效应”。因此, 集群中存在一个“最适密度”, 密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源于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界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了人们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 (scale merit) , 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辞典的解释, 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 (指没有技术变化) , 对于某一产品 (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 , 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 就存在着规模经济 (或不经济) 。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 从这种意义上说,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 (minimum optimal scale, mos) ”。在实践中, 任意企业成本的降低都不是无界的。由此任意企业或任意地区同类工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经济界限。
如果把某个集群看作自然界中的一个种群。那么“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产业集群, 即在一定条件下, 当集群内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 集群增长最快, 密度太低或太高, 都会对集群起到抑制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制于集群内企业数量和规模, 如果企业太少, 尤其是核心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不到产业链生成的基本门槛, 那么这类企业就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配套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进驻。产业链发展迟缓、集群发展缓慢的园区, 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但集群内企业过多, 会使土地、市场、人才、技术、信息、供应链等有限资源的稀缺性加剧, 企业间的竞争激烈, 利润下降。这时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始迁出集群所在地, 集群竞争力下降,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减弱。因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多”, 而应该“重度”“重质”。
参考文献
[1]、潘慧明, 李必强.基于行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7 (6) .
[2]、王悦.生态学集群理论对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0) .
[3]、李渝萍.基于生物群落视角的中小企业衍生演化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 2006 (3) .
[4]、文风.基于竞争优势的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9) .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篇5
程丽霞杨洁
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12)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它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近年来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产业集群的内涵和概念,重点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并论述了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集群效应
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产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由单纯追求成本领先,逐步转变为品种差异化和地域集中化战略。近年来,人们也发现,在全球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如意大利北部的制鞋业、美国加州的葡萄酒业、我国温州的制鞋、日本汽车产业、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好莱坞的娱乐影视业、硅谷的半导体和信息产业等,其竞争优势似乎都与所处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还能看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往往是在同一区域内群居在一起。产业竞争力似乎于区位、与区域内产业集群因素有关。
一、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主要有三大流派:外部经济理论、集群经济理论和新竞争优势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A﹒Marshall)首先提出的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定义。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内部经济规模”和“外部经济规模”。他认为,内部经济规模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他用外部规模经济说明中产业集群为什么存在,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进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群。他把专业化产业集群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industrydistrict)。
集群经济理论是由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A..Weber)首先提出的。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集群现象作出解释后,韦伯又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对集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集群经济概念。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群因素。他认为,集群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群优势,这上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的地方工业化,这就是最重要的高级集群阶段。这种高级阶段的集群就是我们说的产业集群。韦伯从集群因素造成的经济性---
(1)“一般经济开支成本”降低来研究集群产生的动因。
迈克尔·波特(M﹒E ﹒Porter)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1程丽霞,女,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生
杨洁,女,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河北理工学院教授。
(1)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3﹒31~3
3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
1990年他的一篇《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该论文是波特的一个庞大的研究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同年波特以同样的题目出版了一本很厚的著作。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看,也许波特的这篇文献还不能算是纯理论的经济理论文章,但他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和判断是具有开创性的,如集群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改变的影响,政府的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等。1998年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在波特看来,产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内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它产业的企业。此外,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二、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
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1这里的相关的产业活动这一界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集群在一起而组成的。这些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厂商。产业集群还包括下游产业的成员(如销售渠道、顾客),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政府和其它提供专业化训练、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援的机构(如大学、思想库、职业训练机构),以及制定标准的机构。对产业集群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府机关,也是集群的组成部分。最后,产业集群还包括同业公会和其他支持产业集群成员的民间团体(2。
经济学家发现产业集群现象大量存在许多地区,不仅发达国家有,如美国存在的典型的制造业集群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另外不仅制造业有产业集群现象,服务业也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如金融业在某个城市的聚集。相比之下,制造业的集群更为典型,也更容易用经济学的语言和工具(计量模型)来解释和分析。因此,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制造业和工业的集群现象。
由此可知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
(1)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2)地理集群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群,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1)(2)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21页
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同居一地,同行业的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也为产业中各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业绩差的企业因此会感到压力。同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
首先,产业内的竞争迫使产业内的各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企业群居一地,竞争对手就在眼前,企业永远不能满足,必须不断进去,产业内各个企业的不断创新,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次,产业内竞争能够使得产业内的其它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地位。表现在:竞争对手可以吸收周期性的需求波动,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竞争对手作为企业产品价值比较的标准,能够提高企业自身“标新立异”的能力;竞争对手优化了整个产业的结构。如增加了产业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供第二或第三方货源;第三,企业接近员工和元件。企业坐落在产业集群内,更有机会接近优异的、低成本的最佳专业化元件,包括零部件、机器、企业服务与人力资源。因此当本地供应商竞争激烈时,产业集群代表一种先天上更有效、且更有效率分配资源的组织形式;第四,产业内各企业可以在新产品或新兴产业中协作开发市场,事实上是产业内各企业一起分担市场开发成本;竞争对手的存在降低了买方风险,还有助于推进技术标准化。
(二)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
产业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和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首先,向产业集群内部成员寻求资源(当地采购),远比到远地采购的交易成本低。它会使库存需求降至最低、遏止供应尚哄抬价格、违约背信的投机行为,并使活动透明化;在集群内采购,使沟通更方便,也可减少修改成本,并使辅助性和支援性的合作更方便容易;降低了远距离元件输入成本,供应商会提供更好的价格,厂商也能使用更有效率的送货方式;其次,提高了协作效率。人们早就发现,许多工作只有在聚集一起的时候才能完成。如将一个重物搬到车上,需要4个人同时花费10分钟的劳动,从成本上来说,耗费劳动时间是40分钟,但决不是说一个人花费40分钟就能完成;第三,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竞争的新局面。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合作经济和协作经济。没有竞争就没有合作、没有协作就没有活力,但没有合作、没有协作,竞争也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提出“合作竞争”是值得重视的。国外人写了一本书《合作竞争大未来》,书中说“真正的企业变革,指的是组织之间应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济方法,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利益与竞争。” 企业集群在一起虽然加剧了竞争,但竞争并不排斥合作。竞争并不仅仅表现为市场上的争夺,而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卓越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出现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企业要应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也必须与其它企业结成网络,共同解决问题。与竞争的同行交流合作,共同分享本行业的知识与信息,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现代组织理论语言,产业内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三)产业集群增加区域与企业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通常能够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客户的需求。这是因为企业得利于诸多集中的同业拥有的客户知识与关系、相关产业中平行发展的企业、集中而专业化的信息机构,以及精明的客户。由此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比单打独斗的竞争对手更能迅速认清顾客的要求和愿望;其次,在感受可能的新科技、经营或送货方式等方面,产业集群提供了优势。产业集群的成员会及早而持续地学到有关发展中的技术、零部件、机械设备可能性、服务与营销的概念等,这是因为与集群内其他实体持续的关系、互访的便利性、经常面对面接触,都有助于此种学习过程;第三,产业集群拥有感受创新需求与机会上的潜在优势。在产业集群内,企业能更快速地掌握到新元件、服务、机器和其他执行创新上所需要的元素。当地供应商和伙伴能够在创新过程中,紧密地合作,才能确保所提供的材料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第四,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如同行竞争、持续性比较竞争等,这些压力都会出现在地理上集中的集群内。基本环境的相似(如劳动和设备成本)以及多个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厂商必须以有创意的方式使自己有别于他人。创新压力节节生高,在产业集群内,个别企业很难长期保持领先,但是许多企业比其他地点的企业进步更快。
(四)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这正是产业集群发展中应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四、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区域竞争力
在全球竞争的挑战下,成功的区域与成功企业一样,往往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群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气氛,它是其他区域最难以模仿的。
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产业集群取得了经济的极大成功。在广东,浙江等省企业集中的行业有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和陶瓷等。广东南海的盐步镇是内衣生产基地内衣生产企业6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沙溪镇是全国最大的休闲服生产基地,企业410家,从业人员3万人。还有宁波市的服装产业集群,绍兴县的纺织面料生产产业集群,海宁市的皮革皮件生产产业集群,温州的皮鞋、服装、低压电器、标牌标徽、纽扣、打火机和灯具等
(产业集群。1浙江义乌,正是产业集群带来了义乌模式,它依靠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形成了三种专业化产业集群,分别是:小商品的生产产业集群、小商品贸易的产业集群以及区域外联系的联托运产业集群。在每一个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三个产业集群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大的产业集群。
正是产业集群可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所以,我们搞开发区或工业区,尽量搞特色产业,引导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集群在一起,实行分工协作,减少交易费用,发挥集群效应。对于产业集群的类型,既可以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传统产业的,可以是农业,也可以上工业,小到纽扣,大到活动房,只要是人类需要,只要能够创造财富,都可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来获得区域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内生的前面的理论告诉我们,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基本的方向是自发的,或者说是市场的,因此,在缺乏产业经济基础和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地方,不可能在短期内人为地生出产业集群来。但是完全靠自发形成而没有人为的努力,也不能使产业集群健康地持续地发展。所以,我国各种形式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要遵循这个规律。
联想到我国的各种开发区,有一些开发区的确尊重了这种内生性,考虑了开发区周围的各种资源禀赋及原有的基础。但有一些开发区则没有尊重这种内在性,一味依赖政府的号召力与政策的作用,这样的开发区就算政府花钱建起了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最后能否发挥作用就很难说了。
(三)发展产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产业集群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和新思想的创造。在这种情况下区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知识不断积累和流通的场所。为了得到这种效应,政府要积极营造这种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环境又称创新网络,它是由区域内的经济网络(行为主体间非正式的经济合同)共同构成的。要营造这种区域创新环境,产业集群需要具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是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软环境是指网络系统,即建立在区域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这种软环境包括三个层次:(1)介质环境,包括人们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内容。(2)机构环境。包括各种为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建立联系的机构和制度。例如,为资金服务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劳动力流动服务的人才交流中心,为加强同业人员交流合作而成立的行业协会等。(3)调控环境。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多个相关创新主体发生协作效应。
主要参考资料
1.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高登第 李明轩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德]杜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3.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4.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3
﹒31~33(1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5.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6.张元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观点[J]人文杂志(西安),2001.4.72~77
集群文化与产业集群竞争力 篇6
产业集群文化及其结构
对于产业集群文化,笔者认为产业集群文化是在区域上由于产业关系而集中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并被集群企业信奉和倡导的共同信念,包括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道德准则、管理制度和社会责任等,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集群企业共同的风范和精神。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扩展的经济组织,因此,产业集群文化也就具有企业文化的性质,既是一种务实的、讲求投入和产出的文化,又是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
产业集群的定义虽然很多,但以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定义较为经典: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一群在地理上临近而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法人机构(如学校、制定标准化机构、产业协会等)等,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而构成的群体。它具有区域性、产业特性以及合作竞争特性等。产业集群文化的结构与产业集群特征密切相关。
产业集群文化是一种以根植性的民族和地区文化为背景,集群的专业特色和经济内容相融合,经长期沉淀而形成的亚文化,它包括这样三个部分:一是根植于民族和地区文化土壤的根植性文化;二是具有专业特色和经济内容的产业文化;三是基于信任的合作竞争理念。
集群文化的作用
产业集群是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而构成的企业群体。文化是一种“粘合剂”,集群企业因为集群文化所体现的共同的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管理制度和道德准则而凝聚在一起。集群文化的导向和影响作用虽然是间接的,但是更持久、更深远、更加根深蒂固。强有力的集群文化使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凝聚力的带有“宗派性”色彩的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资金、物资等无法相比的巨大作用。
良好的集群文化是产业集群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资源是会枯竭的,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优秀的集群文化在长期的合作实践中建立和升华(如共享价值观、产业集群形象、人际关系、经营哲学等的形成),并将不会因为集群组织和结构的变化而衰落,持续而稳定地发挥作用。
集群文化具有强的凝聚作用,它改善了集群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人际关系,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成为集群企业合作的坚实基础。
良好的集群文化形成了合理的的产业集群生产经营机制。集群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目的一致,产业集群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等)协同一致,共同应对市场变化,从而形成合力。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相互依存的、互相促进的。
良好的集群文化加强了对集群企业的激励和控制。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优秀的集群文化意味着良好的企业运作氛围,集群企业自觉遵守共享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成共同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良好的氛围和协作关系,减少了许多的监督和协调,为产业集群高效率配置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集群文化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任何经济现象、经济模式都有着相应的文化在起作用。从根本上讲,市场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供应链及其产品竞争力,归结为集群产品的性能价格比高,集群供应链市场适应能力强。具体体现在产业集群总的运行成本低、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应变速度快以及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等方面。这里从文化的层面来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一些探讨。
1、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经营理念,使产业集群供应链综合费用降低,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从集群供应链产品的成本结构来看,集群供应链产品成本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生产费用由生产技术决定,随着集群的技术创新、工艺的改进而降低,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则在集群专业化分工下此消彼长。产业集群的经济活动根植于集群文化之中,企业与企业、人与人的合作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观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从而使集群企业的供需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和履行合约,节省了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降低监督成本和机会成本,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使集群供应链综合费用降低,实现企业报酬递增。另一方面,集群文化是集群内部由行业、职业和专业方面的知识而构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期望的系统,这些知识在集群企业之间指导交易活动进而创立典型的行为模式。集群文化在三个方面加强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协调;一是通过社会化形成期望聚合,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具有可预期性;二是用特质语言综合复杂程序与信息,并且这种特质的语言含有大量的意会知识,是集群内部的专用性资源,难以被集群外企业模仿;三是为意外情况下的适当行为制定了共同规则。由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基本行为规则的存在,使得它们不必为每一次交易再进行重复性工作,从而简化了交易过程,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
2、崇尚创新的制度环境,加速产业集群的技术进步和扩散速度,其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产品成本的降低,更在于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性能,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指出,技术创新和传播需要大量相关部门和制度的支持,在创新和学习中除了正式的机构和制度外,各种非正式的习俗、惯例和社会文化也在影响着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在产业集群发展中,集群文化中专业化生产方式和忠诚、信任与合作的理念,使集群企业之间、企业员工之间进行频繁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使信息、知识流动和溢出产生创新效益,使集群企业在长期、不断的生产合作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建立起协同的技术系统,产生协同效应和系统效应,使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产业集群中产生的竞争优势。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讲,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强、技术进步速度快,则产品的技术性能、生产工艺改进就快,这是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对于传统产业,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保持相对稳定,那么吸收新技术对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从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保持较高的产品性价比,取得竞争优势。
3、集群文化加强了集群企业行为的协同性和对集群整体的认同感,从而在感知和应变市场变化时步调一致、快速灵活。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敏感性,对市场反应快,应变速度快,但产业集群对市场的应变应是集群整体的应变,通过集群企业的联动才能得以实现。集群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使集群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协同一致,密切配合,共同感知和应变市场变化,集群供应链每个节点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配合,使集群整体快速、高效、准时地适应市场变化。集群文化的凝聚力使产业集群低成本、高效率地响应市场变化,从而形成集群品牌和产品的竞争优势。
4、信任是产业集群形成和运行的基础。基于信任的合作竞争理念,使集群企业在不增加成本或者是降低了交易成本下,获得更多期望收益,同时,作为集群整体在集群外部获得强大的市场力量。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是一种分工和交易关系,如果没有起码的信任就不可能发生交易关系,即使有交易关系,也会把大量宝贵的资源用于防范风险。作为集群整体,集群内部企业拥有共同的集群文化,遵守共同的行为规则,相互之间很容易达成无形串谋,在全球供应链中,或者说在国际国内市场范围内本来就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产业集群拥有强大的市场力量,这种强大的市场力量,使企业集群无论作为产品市场的供给者,还是作为要素市场的需求者,都是有很强的谈判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集群文化建设策略
考察国际国内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难发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似乎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和人文因素在起作用,具有优秀的集群文化。产业集群是一个由众多具有个性化企业文化的企业组成的“扩展的企业”,集群文化不能依靠单个企业来建设,集群文化建设应包括政府、中介机构、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和集群内的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内,本着民族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积极参与。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政府除了为集群企业提供信息、保护知识产权、提供金融支持、营造包容、和谐的创业环境之外,更主要的要利用现行的法律体系,强化契约关系,保证债务履行,同时,制定区域内企业间约束债权债务关系的规定,强化企业间约定俗成的“默契”,倡导区域内优秀的商业文化,从而在区域内建立起具有健全信用机制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介机构是企业与政府纵向联系以及企业间横向联系的结合部,是具有长期行为的企业寻求利益共同点和实现政府与企业良好互动的必要保证。如区域内的行业协会、商会,他们在建立和完善行业规定与标准,推出行业品牌,协调合作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把集群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网络,强化集群企业联合行动的效应,建立起诚实、信用的密切合作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是众多的中小企业的龙头和领导者,同时也应该是优秀集群文化的发起者和倡导者,是文化执行的表率。众多的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管理上协调,技术上精益求精,加强沟通和学习,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产业集群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产业集群文化应立足于民族的、区域的优秀文化,积极发掘产业的、专业化生产方式的独特的文化精髓,着眼于产业集群的品牌和集群竞争优势,建立起集群价值观、集群竞争规则、集群品牌文化、集群精神等。集群文化是产业集群的伴生物,只有当集群文化渗透到集群企业内部,真正做到自觉、自律、自学、自新,产业集群才能久盛不衰、常具优势。
生态产业集群 篇7
一、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链
作为一个相对复杂的有机系统,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构成要素, 这些构成要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功效, 可以视为相对独立的关联点, 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的作用关系, 正是这些构成要素存在的关系结构, 使得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内部形成了一定的价值链。按照内容、性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 可以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链分为价值创造链、价值强化链、价值延伸链和价值再生链。价值创造链是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价值链的基础, 它主要是创造和提升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对于处于形成期的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 价值创造链的构建有利于明确市场范围和消费群体, 提高集群品牌在社会群体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使得产业集群品牌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获得社会认可和关注。然而, 产业集群品牌价值链的构建并非是一项简单的事情, 需要着重考虑一些基本问题:
(一) 保持产业集群品牌的良好形象。
集群品牌形象是集群品牌活力和市场力的集中体现, 产业集群品牌价值创造链构建之前, 系统主体必须要对自身品牌的活力和市场力作出客观评价, 尤其要注重产业集群品牌信任感、亲近感的培养、培育, 以此来提高产业集群的品牌价值。
(二) 要保持产业集群品牌的资本支持。
价值链构建不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构建计划, 还需要一定数量资本的支持, 这就要求系统主体通过自有资本的积累或者资本市场的利用来保证品牌价值链构建的资本需求。
(三) 要保持产业集群品牌的发展态势。
尽管品牌价值创造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但必须采取有效途径多方面推进, 在稳步发展中提高品牌价值的创造速度。
二、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强化链
随着产业集群品牌竞争范围、竞争焦点和竞争型态的日渐扩大、集中和多元, 越来越多的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主体意识到, 仅仅提高集群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远远不能够保证产业集群品牌的持续发展, 必须要着力提高产业集群品牌效应, 特别是产业集群品牌长期的发展和竞争效应。品牌价值强化链实际上就是围绕品牌价值效应形成的要素关系, 它能够给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带来长久发展效应。集群品牌价值强化链通过有效整合系统内外影响集群品牌价值的因素, 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要素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内在作用, 使得产业集群品牌能够在原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价值的快速提升, 为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运作提供重要保障, 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市场对产业集群品牌的认同水平, 创造出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构建产业集群品牌价值强化链过程中, 系统主体必须要围绕产业集群品牌的目标市场和顾客群进行有力宣传, 并全面地进行关系沟通和协调, 及时把握市场变化动态和收集顾客意见信息, 根据市场和顾客需求及其变化来合理设计集群品牌商品, 在品牌商品销售过程中采取能够体现集群品牌特色的营销手段和策略体系, 培养顾客对集群品牌的满意度、认可度和忠诚度, 在保证集群品牌已有市场范围的基础上, 不断开辟集群品牌的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在品牌价值链体系中, 价值强化链所带来的作用和效果将越来越表现为一种让市场广泛接受的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价值效应。
三、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延伸链
产业集群品牌商品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系统, 会随着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作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它既不会禁锢于集群品牌传统商品的范围, 也不会盲目于集群品牌商品的过度开发, 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拓展, 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集群品牌价值延伸过程。集群品牌价值延伸既是对产业集群已有品牌发展力和竞争力的合理保持, 也是对产业集群已有品牌作用和效能的有效开发。当产业集群品牌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之后, 就能够保持一定的市场范围, 但是如果集群品牌缺乏新产品、新营销模式和手段开发与利用, 集群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就会受到影响, 市场环境中其他集群品牌可能会获得竞争优势, 占据市场范围, 这就需要集群品牌主体必须要科学研发新商品, 丰富集群品牌商品类型, 优化集群品牌商品结构体系, 进而提高集群品牌的生态活度, 增强集群品牌的竞争优势, 这一过程的有效推进就需要构建品牌价值延伸链。品牌价值延伸链是指在已有成功产业集群品牌的基础上深入开发品牌商品类型、结构和体系形成的关系链。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就不能够仅仅固守一种产业集群品牌或者采取一种方式手段进行产业集群品牌的经营管理, 而需要通过品牌价值延伸链来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构建品牌价值延伸链, 需要合理评价已有集群品牌价值, 丰富集群品牌商品结构, 提高集群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优化集群品牌商品体系, 实现集群品牌形象整体提升。
四、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再生链
产业集群品牌具有生命周期性, 其发展基本经历了从形成到发展、成熟再到衰退的动态过程。即便是那些具有较高市场认同的产业集群品牌, 也需要面临发展力、竞争力衰退的威胁, 如果不及时采取品牌价值强化和再生措施, 集群品牌衰退就会加速进行。品牌价值再生链是指在针对已经或正在散失发展活力的集群品牌进行竞争优势塑造的关系链。系统主体通过构建基于集群品牌价值再生的关系链, 不仅有助于挖掘产业集群品牌相关要素的潜质, 实现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 而且也有助于保持原有集群品牌资源利用的水平和能力, 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品牌的持续发展。在集群品牌价值再生链的作用下, 系统通过动态调整与整合集群品牌价值的内容、信息以及商品结构, 使得集群品牌商品结构更能够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从而迅速摆脱因集群品牌衰退而带来集群品牌发展力和竞争力弱化的困境。合理构建产业集群品牌价值再生链, 要进行集群品牌生态位的重新定位, 即对目前产业集群品牌的资源格局、动能地位和作用角色进行系统全面分析, 找出集群品牌新的发展空间和思路, 改变集群品牌的市场认识和范围, 重新确定集群品牌的目标顾客群;要进行集群品牌商品生产技术、营销模式、售后服务等协同创新, 从整体上提高集群品牌商品市场占有率;要进行集群品牌的宣传推广, 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和推广方式, 增强集群品牌社会影响力;要积极稳妥地进行集群品牌形象设计, 重新确立集群品牌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同时, 也可以与品牌价值延伸链、强化链结合起来, 全面培育集群品牌的特色优势, 促进集群品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佳丽.广东产业升级背景下科技服务业的发展[J].企业研究, 2011, 2
生态产业集群 篇8
一、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
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龙头企业在农业资源优势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加快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进程。在县城和中心城镇规划的农业产业集群,把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目前,产业集群升级的定义主要是依据产业升级理论、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强调产业的升级,创新网络的升级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农业是三大产业的基础,农业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个通过资产、信息、技术和契约,以农业产业链为核心,形成的共生和互补,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本文认为,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主要包括:其一,农业产业集群升级是在发展阶段上技术研发能力的增强和集群经营绩效的提升,在集群的演化过程中通过科技进步和战略研发促进农产品的升级和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同时包括集群相关辅助行业的升级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如交通、运输、技术咨询、金融、法律政策等方面条件的改进。其二,在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应,增强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协同效应和合作效应,从而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
二、基于生态化发展的湖南农业产业集群升级机理分析
(一)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内涵
生态农业集群是属于农业产业集群的一个子系统,是生态理念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创新。以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为原则,农业技术研发机构、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以物流配送,利用生态资源的优势在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和配套机构集聚的产业集群。湖南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是高效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是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地域特征、生态经营和组织特征。生态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能使农业产业集群创造效益,而且能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运营与生态系统循环的良性互动。
(二)湖南农业产业集群个体层面的生态化
1. 农产品的生态化。
农产品的生态化需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绿色加工、绿色储运和绿色营销,通过农产品的标志认证,有利于对农产品的识别和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控制。目前我国行业内认定的绿色农产品主要是三类: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农户是农产品生产的主体,作为农业产业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从农产品的育种、培育直至采摘,直接关系到绿色农产品质量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关联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农户农业科技的掌握能力、农户种植行为和经营目标也对农产品的生产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农产品的生态化与农户的生产和操作密切相关。目前,湖南省已发展绿色食品认证1 000余个,包括了粮油、水果、茶叶、肉类、蔬菜等特色产品。湖南的麻阳、石门、宜章、永兴均成为国家绿色农产品原料基地,洞庭湖区域的大米也是湖南省绿色农产品原料来源基地,这些生产基地都为绿色产品的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2. 农业企业生产的生态化。
农业企业生产过程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农业经济再生产的规律,使用清洁能源,注重环境的监测,大幅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量,将污染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在国家设定的标准之内。提供种子、化肥、农膜、竹子等生产资料的企业,以及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注重生态平衡,有效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能量的转换,把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使资源能得以永续利用,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同时,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残留化肥中氧化亚氮在空气中的释放。
(三)湖南农业产业集群层面的生态化。
1. 建立生态的循环路径。
湖南要进行生态农业的区域规划,根据农业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建设多样化的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如蔬菜种植的农业区域规划中可采用“绿色蔬菜培育———采摘———保鲜运输”和“技术开发———废弃物处理和再生利用———环保能源提供”两套产业链内外循环的布局,以大量减少化肥、饲料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同时最大限度获得农产品的加工输出,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再生利用,从而实现环境的保护以及规模经济效应的综合价值。
2. 建立农业生态产业园。
根据湖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在目前以资源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为主的农业产业集群基础上发展农业生态产业园。农业生态产业园主要从循环经济角度,依据生态学中食物链关系建立一个农业生态园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污染物通过废物利用,变成另一个企业的环保能源,建立了园区的循环有效利用。不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高科技的运用,使群内企业相互依存,实现集群的共生和要素的耦合。在湖南农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为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和优质低价的农用机械的支持。中游环节采用具有低碳减排的方式生产农产品,摆脱对化学能源的依赖。建立农产品绿色包装和标签的标准体系,推广环保包装。在下游环节上实行生态农产品在仓储物流中的保鲜技术,并积极推行推广宣传。
(四)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社会系统的生态化
1. 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农业产业集群中的湖南企业要建立保护生态和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生态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和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大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营造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文化氛围。其次,要加强环保建设及环保的技创新,培育湖南本土农业产业集群协作与合作的乃至集体生存的文化,政府应把生态工业思想纳入到农业产业集群的战略,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营造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协作发展的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文化环境,促进农业企业建立在湖南地区的长远发展目标。
2. 发展地区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集群。
湖南地域比较宽阔,区位优势各有特色,要以自然资源为主,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某些区域虽然已形成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但仍然可以开展环境的修复和改造。湘南可以发展“畜、沼、窖、草”的畜禽养殖生态产业集群,湘北洞庭湖区在进行退田还湖和防护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建设中,利用土地种植速生林,速生林制成浆,浆再制成纸。这种利用纸浆造纸的技术,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量,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实现速生林、纸浆、造纸三个产业链环节的有机整合,大力发展了林浆纸的造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集群。
三、湖南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构建———湖南石门柑橘产业集群升级
石门县隶属湖南常德市,是湖南西北的门户,地形独特中部有一个狭长的区域,西部地势较高,河流自西部向东南部流入洞庭湖。石门县北部是海拔2 098.7米的壶瓶山,东南面倚靠洞庭湖平原,受地形的影响,北部的冷气很难流入,南部的暖气流很容易流入,气候温暖,雨水非常充足。山岗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给柑橘的种植和生长带来极其有利的气候条件。
(一)湖南石门柑橘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常德市石门县种植柑橘面积已经达到48万亩,柑橘种植面积在全国县级地区排名第一。石门县的柑橘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突出,全县80%以上的种植户加入了合作社,形成了“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使龙头企业与橘农结成紧密的利益关系。农民种植柑橘的收入平稳,县里的柑橘加工企业也有了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县柑橘产品加工企业100余家,盛节节高、常鑫、鑫发和石门柑橘销售公司等一批柑橘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达8万吨,成为全省柑橘深加工基地,加工出口2万吨,石门柑橘的出口主要面向俄罗斯,加拿大和欧洲主要国家,占全省柑橘出口总额的60%。目前石门柑橘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柑橘的采后储藏和加工能力薄弱,加工品种单一。大部分产品近经过采摘,简单挑选、包装后即投入市场,只有柑橘罐头和柑橘汁两种加工方式。柑橘的对外贸易是个薄弱环节,柑橘出口加工量仅占生产量15%。因缺乏绿色环保技术的使用,出口加工产品常常遭受欧盟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另一方面,柑橘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柑橘皮渣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因为清理皮渣的运输和掩埋,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二)湖南石门柑橘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路径
1. 建立石门无公害柑橘种植基地。
建立柑橘无公害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实行柑橘生产和加工的监测制度,完善检测手段,加强柑橘在生产中的质量监控。将国内柑橘生产的行业标准与国际市场标准对接,严格执行质量监督体系,引导农户规范生产的环节。定期检测柑橘种植的土壤成分,根据土壤的构成成分适时添加化肥和缺少的营养物质,为农户提供参考,以达到科学施肥的目的。同时可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问责处理。对柑橘生产基地的环境监测进行定期评价,把对外来污染物的防范和治理作为石门柑橘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柑橘的清洗打蜡环节也需引起重视,打蜡可以增加柑橘果皮的亮泽度,延长保鲜时间,但具体成分需要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统一标准,以有效避免石门柑橘在出口过程中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规制。
2. 实行柑橘产品生产的生态化循环体系。
在柑橘加工过程中实行生态化循环体系,有利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橙皮渣是在石门柑橘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但经过新技术的开发,可以从皮渣中提取橙皮甙、果胶等植物原料。生态化模式强调对资源的节约与利用,对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在湖南石门柑橘产业集群中,实施“果、畜、沼、窖、草”的生态种植模式。开展柑橘种植,科学地利用沼气,通过畜牧(如生猪)的养殖,为沼气池提供发酵原料,沼气池为果树喷洒沼液,同时为果农提供清洁能源。建立沼气池既能提供肥料,又能提供环保能源。果园的青草种植为畜牧(如牛、羊)提供饲料,通过建立水窖,收集储存地表水,提供柑橘树的浇水、喷药和畜禽的生活用水。
参考文献
[1]李春海,张文,彭牧青.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及其导向:组织创新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1,(3):40-42.
[2]周新德.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调研世界,2008,(5):43-45.
生态产业集群 篇9
迈克尔·波特认为, 产业集群就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体[1]。产业集群形成之后通过规模经济效益、交易费用降低、信息共享、知识外溢、树立区位品牌等, 能够形成集群优势, 并提升整体区域的竞争能力。放眼全球, 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世界性经济现象, 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亮点, 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的依托。由此,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各地管理部门的共识, 从而各类企业自发形成和政府精心规划的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
然而, 在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 集群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也日益凸现。一方面, 企业的大量积聚使得聚集区域资源消耗巨大, 带来资源的全面紧缺。另一方面, 集群内生产企业的大量聚集也将导致各类污染物的大量排放, 从而造成聚集地的集中污染。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尤其是浙江和广东省。号称“中国针织名城”的浙江宁波象山县爵溪街, 缺水严重, 企业为保生产只能日夜采用大槽车拉水;同时浙江省电力供应十分紧张, 2003年遭遇严重电荒, 成为全国拉闸限电范围最大、缺电最严重的省份[2]。依托产业集群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仅占整个珠江流域总面积的5.9%, 但废污水排放量却达到了珠江流域排污总量的58.6%, 造成珠江流域水质性严重缺水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3]。从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统计数据来看, 日益匮乏的资源和急剧恶化的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集群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
我党十七大已经指出: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 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改变传统生产模式, 构建产业集群的生态网络, 维持生态网络的稳定性发展, 是新形势对产业集群提出的要求, 也是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产业集群生态网络
2.1 集群生态网络的内涵与构成
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组织, 是某个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的集合, 是以企业与企业之间, 企业与中介服务、地方政府、科研支持等相关机构之间, 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依存互动为基础的有机体。在产业集群网络组织中, 其核心组成部分就是那些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 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中, 由于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而经常发生联系的相关企业群体。因此, 产业集群生态网络也主要聚焦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生态关系的构建和维护。
揭筱纹[4] (2006年) 认为生态化的中小企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 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相互联系的集聚体, 成为介于市场组织与企业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 当这种组织集中到一定程度, 并充分地循环使用资源时, 中小企业集群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产业生态链”和“经济生态圈”。慈福义[5] (2006) 认为, 应鼓励产业集群推行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循环和企业之间生产过程循环, 即企业之间建立生态联系, 使网络内的各企业互相利用各自的“废物”、副产品和产出, 变线性的产业链为产业环。朱玉林[6] (2007) 年认为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就是:使集群区发展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在该系统中企业成为各生物链 (食物链) 的节点, 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耦合、共生的关系。
综上所述, 产业集群生态网络就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 各种在业务上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聚集在一起, 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成为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 通过废料的资源化和再利用, 形成高效率的生态产业网络, 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自然生态系统中, 各种生物根据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划分为三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成分, 能够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质。“分解者”则连续不断地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废弃物, 将复杂的有机物重新变成无机物, 再去参与生产者活动[7]。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有机匹配, 资源循环利用, 废物自动净化, 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完善、稳定、均衡的进化演变。同样在集群生态网络中也应该具有功能类似的三种企业:资源初加工企业、中间产品生产企业和分解企业。资源初加工企业扮演“生产者”角色, 利用外部环境获取资源生产产品;中间产品生产企业扮演“消费者”角色, 利用资源初加工企业废料、副产品和产品作为自身生产的原材料;同时资源初加工和中间产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会产业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进入分解企业进行加工处理, 然后再次以资源的形式返回到资源初加工和中间产品生企业之中, 加以重复利用, 因此分解企业则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集群生态网络结构见图1:
2.2 集群生态网络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 集群生态网络的稳定性是指处在各个网络节点的企业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保持正常运转和持续增长, 实现网络整体的物质循环流动、能量梯级利用和信息高效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利用的顺利畅通是集群生态网络稳定运行的具体表现。生态网络各节点企业的经营活动往往受到相关单位的制约和影响, 一旦某一个单位运转失常, 都会波及到相关单位的稳定和发展, 使物质、能量流动受阻, 从而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集群生态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生态合作正是各个网络节点上的企业与其相关企业之间利益博弈均衡所形成的结果, 其核心动力是生态合作能够使合作各方得到更多的价值。因此, 价值流的均衡匹配是集群生态网络形成和稳定运行的基础。
3 集群生态网络稳定性的博弈分析
3.1 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 (Game Theory) , 又称对策论, 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一个正式的博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①博弈者, 也称对弈者或参与者, 是指博弈中的决策主体, 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各种社会组织, 如企业、家庭、政府等。②次序, 是指各博弈方的决策有先后之分, 即使其他要素相同而次序不同, 那博弈就不同。③策略, 策略是博弈者在在进行决策时, 可以选择的方法、做法或行为。在不同博弈中可供对弈者选择的策略数量很不相同, 即使在同一个博弈中不同对弈者的策略选择数量也常不相同。④博弈方的得益, 对应于各博弈方的每一组可能的策略选择, 都有一个结果表示该策略组合下各博弈方的所得或所失, 得益可以是正值, 也可以是负值, 是各博弈方最为关心的。
3.2 产业集群生态网络博弈模型的构建
3.2.1 博弈模型的基本假定
假定1:企业以个体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现代主流经济学一般认为, 人是理性的, 人们会在现有条件下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假定2:集群生态网络中的资源初加工企业, 中间产品生产企业和分解企业可以被简化为两种企业——废料提供企业A和废料接受企业B, 即在博弈模型中有二个参与人。
假定3:将该博弈看做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即二个参与人同时决策, 并且博弈方对各方得益都完全了解。
3.2.2 博弈方的策略选择及主要经济参数
(1) 废料提供企业A在进行生产时, 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
①与企业B合作, 即为企业B提供废料。企业A的废料出售收益Ua, 同时可以享受到政府给予的税收及财政政策优惠Ga。
②不与企业B合作, 同时对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排放符合标准的废料。企业A的废料处理达标成本Ca。
③不与企业B合作, 同时直接排放不符合标准的废料。企业A将受到政府部门的相应惩罚Sa。
(2) 废料接受企业B在进行生产时, 有两种可供选择的策略:
①与企业A合作 (接受废料作为生产原料) 。企业B的废料处理成本Cundefined, 加工产品出售所得收益为 , 同时可以享受到政府给予的税收及财政政策优惠Gb。
②不与企业A合作 (从集群外采购生产原料) 。企业B外购新资源花费成本为 , 加工产品出售所得收益为Ub。
3.2.3 博弈得益矩阵
基于前面对博弈模型基本假定、策略选择和主要经济参数的设定, 集群生态网络中废料提供企业与废料接受企业的得益矩阵见表1:
3.3 产业集群生态网络博弈模型分析
采用划线法求解集群生态网络博弈模型的最佳策略组合。
(1) Ub-Cundefined+Gb>Ub-Gundefined, 对于废料接收企业B来说, 接受集群内企业的废料作为生产原材料获得的净收益高于从集群外采购生产。此时, 该博弈模型中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策略组合: (合作, 合作) , 即废料在集群内企业流转, 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 集群生态网络运行稳定。
要达到这一理想的策略组合, 作为集群聚集地的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从Gb和Cundefined入手。一方面, 尽量提高Gb, 提供优惠经济政策鼓励企业B接受集群内废料或副产品作为生产原材料;另一方面, 尽量减少Cundefined, 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建立产业发展技术体系, 利用技术创新减少废料的回收再利用成本。
(2) Ub-Cundefined+Gb
①-Ca+Ga>-Sa, 对于废料提供企业A来说, 采取合作态度对产生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达到相应标准的支付低于因直接排放废料所遭受的政府处罚。此时, 该模型中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策略组合: (合作, 不合作) , 即企业B拒绝接受集群废料, 企业A只能对废料进行处理后排放至环境中, 集群生态网络运行效率受损。
②-Ca+Ga<-Sa, 此时博弈模型中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可进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
就企业A来看, 在得益矩阵中, 其 “合作” 策略的得益显然大于“不合作, 符合标准”策略, 即“不合作, 符合标准”为严格劣策略, 应该予以剔除, 因此博弈人A的策略集为2策略集, 模型的得益矩阵亦相应简化为2×2矩阵。
假设企业A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为Pa, 选择“不合作, 不符合标准”排放废料的概率为1-Pa;企业B选择合作的概率为Pb, 选择不合作的概率为1-Pb。
企业A的预期收益为:
Ea=Pa×Pb× (Ua+Ga) +Pa× (1-Pb) × (-Ca+Ga) + (1-Pa) ×Pb× (-Sa) + (1-Pa) × (1-Pb) × (-Sa) (1)
要达到企业A的预期收益极大化, (1) 式对Pa求导, 使式 (1) 关于Pa的一阶偏导数等于零:
即:undefined
解得:undefined
企业B的预期收益为:
Eb=Pb×Pa× (Ub-Cundefined+Gb) +Pb× (1-Pa) × (Ub-Cundefined+Gb) + (1-Pb) ×Pa× (Ub-Cundefined) + (1-Pb) × (1-Pa) × (Ub-Cundefined) (3)
要达到企业B的预期收益极大化, (3) 式对Pb求导, 使式 (3) 关于Pb的一阶偏导数等于零:即:undefined
解得:undefined
综上分析, 该博弈过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
undefined
从这一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中可以知道:当接受废料企业B采用“合作”策略的概率undefined时, 提供废料企业A会采用“合作”策略;当提供废料企业A采用“合作”策略的概率undefined时, 接受废料企业B会采用“合作”策略。同时, 从计算式中可以看出, 提高政府对合作提供废料的奖励Ga、增加对废料未经处理排放的处罚额度Sa、增加在集群中出售废料所得收益Ua, 可以提高废料提供企业采用“合作”策略的可能性。
4 结论与建议
集群生态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生态合作是各个网络节点上的企业与其相关企业之间利益博弈均衡所形成的结果。要维持集群生态网络的稳定性, 作为集群聚集地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 必须改进传统的行政组织模式, 注重引入市场机制, 使处于每个网络节点上的企业可以从生态合作中得到更多的价值, 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从博弈分析中可以看到, 加大对集群生态网络企业的经济奖励是保证企业积极进行生态合作的重要手段。因此, 应加大集群生态网络中的财政支持力度, 完善服务支撑体系, 具体办法有:加大地方公共财政对资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 发挥税收杠杠的调节功能, 制定形式多样, 手段多种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产业集群的信贷支持,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且在用地、规费、水电价格的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形成宽松的政策, 并将优惠政策稳定化、制度化,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使之不因管理者意志的改变而改变。
根据上述分析, 建立资源再利用技术体系, 克服废料资源化的技术障碍, 降低资源回收利用的成本, 对集群的生态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包括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专门技术等;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体制的建立, 主动与国内外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科研单位联合, 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 促进产业生态发展。
严格排污标准, 加大处罚力度, 是使集群网络企业行为回归到最优均衡状态的有效方式。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完善管理体制, 使行政部门对排污企业的治理、督导情况与工作业绩相挂钩, 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必要时应建立对政策执行部门的再监督制度, 严格规范政策执行部门的工作。
摘要:产业集群生态网络就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 在该网络中企业成为各生物链的节点, 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耦合、共生的关系。产业集群生态网络的稳定运行是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问题。从产业集群生态网络结构出发, 运用博弈模型分析网络构成主体的行为策略。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为实现产业集群生态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网络,稳定性,博弈论
参考文献
[1]POTER M.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27 (11) :77-90.
[2]马驰, 顾杰峰.循环经济背景下浙江产业集群转型思考[J].北方经济:综合版, 2008 (10) :30-31.
[3]朱晖, 邝国良, 齐昌玮.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珠三角产业集群[J].生态经济, 2009 (3) :42-43.
[4]揭筱纹, 董秋云.生态化——中小企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保证[J].贵州社会科学, 2006 (4) :36-38.
[5]慈福义.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和企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36-38.
[6]朱玉林.我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 2007 (4) :48-50.
[7]王延荣.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研究技术经济, 2006 (2) :7-10.
生态产业集群 篇10
1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内涵
1.1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内涵
在某个特定空间内,所有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因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为生态系统。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集群工业企业品牌和利益相关者及其外部生态环境组合而成的商业生态系统。集群工业企业品牌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它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等方式的作用而实现自我调节。完整的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由3个层次构成:工业品牌个体、工业品牌群落和工业产业品牌生态系统。其中工业品牌个体即为该系统中所有工业企业及其相关单位的品牌,包括工业企业品牌、工业企业供应商品牌、工业企业中间商品牌、工业企业竞争者品牌等。工业品牌个体是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在工业企业集群生态环境中也处于不断更新和发展状态。工业品牌群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不同类型的工业品牌个体有机组成的集合体。工业品牌群落包括工业企业品牌、工业企业中间商品牌、工业企业顾客品牌、工业企业供应商品牌等,是工业企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中企业成分的总和。
1.2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特征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不仅具有普通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2.1 复杂性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是由工业品牌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共同作用而成的,因此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品牌群落的复杂性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品牌群落的复杂性主要是指每个工业品牌个体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都是由工业品牌企业、工业品牌中间商、工业品牌顾客、工业品牌供应商及其外部环境组成。各个工业品牌个体之间有时也会相互作用,这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指外部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多种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外部环境的发展状况影响工业品牌群落的发展,同时工业品牌群落的发展又影响外部环境。此外,工业品牌群落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工业品牌群落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其复杂性。
1.2.2 非线性作用性
一般而言,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性质和状态,这主要由其非线性作用特征决定。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中各种品牌之间、品牌与环境之间都会相互产生作用,包括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导致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表现出了非线性特征,即各系统要素的运动是不规则的,不是简单的叠加或者因果关系,甚至有可能发生突变的状况,因而很难从一个因素的变化推导出系统的变化。这使得有些品牌可能会迅速向上发展,而有些品牌会出现衰退的现象。系统的这种特征也会产生有多少投入不一定会有多少产出、各个成员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促使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成员更加多样化、系统不断进化。
1.2.3 协同进化性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是工业企业个体通过相互竞争、协同等方式形成的相互作用机制,不是简单的工业企业品牌加和或者“扎堆”。从某种角度而言,工业企业之间、工业企业与环境之间通常会存在着某种特定关系,这种特定关系主要是通过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方式满足各方需求并实现协同进化。系统的各个成员面对环境压力时,都会通过自身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自身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其他相关成员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变化。当某一成员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或者其他相关成员变化时,就会被系统淘汰和抛弃。当该成员离开了其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时,则很难生存下去,继而消失。因此,每个系统成员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其他相关成员和系统环境,进而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
2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动因分析
2.1 环境选择的压力
21世纪的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集聚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效应的作用凸显,工业产业品牌集聚已成为主流趋势。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企业面临外部环境也愈加复杂,各个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多种多样的替代品牌随之出现,加之政策环境对工业企业的限制等,这使得工业企业的外部环境压力逐渐增大。若工业企业品牌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承受外部环境压力,则很可能会被淘汰,无法正常生存下去,因此企业需想法设法适应新环境。面对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工业企业品牌很难仅仅依靠自身资源和经营能力获得持续发展,而需要依靠竞争者、互补者的品牌资源优势获得共同发展,这就离开不了工业产业集聚品牌生态系统。工业产业集聚品牌生态系统能够将不同工业企业及其相关单位的品牌整合到系统中,可为工业企业品牌面对外部环境提供支持和帮助。工业企业品牌的协同进化可有效提高系统要素之间的正向作用,削弱负向作用,从而有效降低工业企业品牌的生存压力。因此,面对环境选择的压力,各工业企业品牌需要通过协作方式实现协同进化。
2.2 市场效应的拉力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专业化分工协作也在不断深化。实践证明,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中,品牌专业化分工也将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在市场效应的推动下,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逐渐协同进化。这种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品牌集聚能够有效促进配套产业集中,如供应商相关产业集中、中间商相关产业集中等,有利于工业品牌配套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工业产业的生产提供便利、促进工业产业的发展和工业产业集聚品牌效应的提高。(2)工业品牌集聚有利于工业企业吸引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前来投资,降低工业企业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成本,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收益。如政府投资工业产业园,完善工业产业园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大幅降低工业企业的营业外成本,有力促进工业企业发展。(3)工业企业品牌集聚有利于提高工业企业技术水平。集聚工业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特长。随着技术知识的传播和扩散,系统内成员取长补短,有利于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创新。这些市场效应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
2.3 自身发展的动力
集聚工业产业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自身发展动力主要体现在工业企业寻求利益最大化。实现利益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而集聚工业产业品牌生态系统能够使企业获得比非系统成员更多的利益,这就促使工业企业加入到系统成员中,包括工业企业、供应商、竞争者和消费者在内的系统成员能够获得利益。(1)供应商可通过长期与品牌生产企业合作获得最稳定、最大的利益。通过建立长期信任机制,供应商可大幅降低寻找合作单位的成本、获取稳定的收益。(2)竞争者通过与品牌生产企业合作,共同开辟市场。通过汲取品牌生产企业的管理经验、学习品牌生产企业的先进技术,从协同竞争中获取收益。(3)消费者可从竞争的市场中获取物美价廉的产品。由于集聚工业产业品牌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消费者获取的产品价格也会有所降低。集聚工业产业品牌生态系统内各个成员均能够从系统内获得较多利益,因此工业企业自身也会有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需求和动力。
3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机理分析
3.1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企业间协同演化机理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中企业间主要是通过生态位进行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生态位即为工业集群品牌生态内的企业品牌在特定生态环境内能够与其他企业品牌进行相互作用的能力,具体如图2所示。实际上,工业产业集群企业品牌生态位是微观生态位的一部分,主要反映工业企业的生存位置,也反映该企业在系统物质、信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中,各个工业企业品牌能够利用的资源总和即为生态位宽度,也就是工业企业品牌对市场环境资源适应的范围。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生态位测度方法,本文采用王子龙提出的集群企业生态位宽度模型研究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企业间的协同机理。
集群企业生态位宽度模型的假设前提为外部资源不变,当生态系统中存在i个集群工业企业品牌,外部存在n个环境因子,假设Ai为集群工业企业品牌i的生态位宽度,Di为集群企业所处环境提供的全部资源总和,则:Ai={X|f(x1,x2,x3,…,xn)>0,X=(x1,x2,x3,…,xn)},Di=J1×J2×J3…×Jn,公示中Ji代表集群工业企业品牌中第i个资源的生态位因子在该集群内的范围值。若出现Di∩Ai≠F的现象,则表示可能出现了重叠现象,即该集群工业企业品牌能够在该环境中生存。若将集群工业企业品牌和资源状态形成一个矩阵,p代表集群工业企业品牌,q代表资源状态,则集群工业企业品牌生态位资源矩阵如表1:
表1矩阵中Kij为第i个集群工业企业品牌利用资源状态j的数量,则为该集群工业企业品牌生态系统中i类集群工业企业品牌数量,为利用资源状态j的集群工业企业品牌数量,则为集群工业企业品牌数量总和。那么生态位宽度测量公式为:
其中为第i个集群工业企业品牌利用资源状态j的个数所占比例。当区域内有丰富的资源时,工业企业品牌倾向于选择优质资源而放弃劣质资源,从而使得生态位宽度缩小;当区域内资源贫乏时,工业企业品牌倾向于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资源,使得生态位宽度扩大。
在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中,集群工业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需要获取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竞争现象。工业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强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生态位的宽度。工业企业品牌生态位越小,则相互之间的重叠部分越少,表明工业企业品牌的差异性越大,竞争激烈程度越低。反之,相互重叠部分越多,表明工业企业品牌的相似度越高,竞争激烈程度也会越高。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资源的数量也会不断的变化,工业企业品牌之间也呈现动态协同演化趋势,即工业企业品牌不断地进行生态位重叠和分离,促使竞争的工业企业品牌共同发展。
3.2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机理
一般而言,工业企业品牌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指工业企业的内部组织制度、文化氛围等,外部环境主要指企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经济、制度、社会、自然环境等。工业企业集群品牌与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相结合共同构成生态系统。工业企业可分为5种类型:劳动力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科技导向型、原材料导向型和动力导向型工业,不同导向类型的工业类型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各不相同,因而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也有较大差异。在不同环境下,各个外部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的作用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区位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制度环境对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的成长具有显著作用。
区位环境对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的成长具有较大影响主要由于工业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区位特征。工业产业主要为资源依赖型产业,因而对地理区位的依赖性较强,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原材料资源、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资源、资本资源等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而科技是推动工业企业品牌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工业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而市场的竞争最终取决于技术的竞争。因而对于工业产业集聚品牌来说,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源直接影响工业产业品牌生态系统集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社会文化环境也直接影响工业产业品牌集聚程度。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存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如道德规范、传统习惯等文化环境,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为工业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提供了弹性空间,促进集群工业企业品牌的差异化发展。此外,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机制等诸多制度环境同样影响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的成长。不规范的制度会促使机会主义和投机倒把行为的产生,而规范的制度环境能够为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促进工业企业品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企业品牌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过程。一方面,工业企业集群品牌从外部环境获取其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能量、信息等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工业企业集群品牌向外部环境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促进外部环境的优化。如此反复,最终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体演化模型如图3所示:
通过图3协同演化模型可以看出,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主要是工业产业集群品牌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的工业企业将得到发展。同时,工业企业的发展带动集群企业的发展,进而使得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更加优化,这是一个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企业集群品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虽然这种协同演化过程是相互的,但总体来看,外部环境变化起主导作用。主要由于工业产业集群品牌是顺应环境的特点而产生的,工业企业品牌只有顺应环境变化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否则将会被淘汰。
4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4.1 管理机制
由于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对系统内工业企业进行资源管理和整合,也需要适应系统外部环境,因此需要构建交互式管理机制,以适应内外环境对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要求。良好的交互式管理机制不仅能够优化生态系统内外环境关系,也能够使得系统内部工业企业管理趋于合理化和有序化,有助于工业企业品牌发展。因此,在工业企业运营过程中,需关注工业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注重集群品牌发展,维护集群品牌的良好形象。当短期利益与品牌发展冲突时,应优先维护品牌发展的权益,走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集群品牌竞争日益激烈、集群品牌生态系统面临的环境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集群品牌企业受知识、经验和经历等条件限制,管理的范围和深度也会受到限制,这就会出现管理困境,阻碍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因此需要尽可能通过增加管理层次的方式适度缩小管理范围,集中品牌企业的优势资源用于管理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战略上,指引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走良性发展道路。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可构建工业产业交互式管理模式,以适应发展需求。这种“扁平式”管理模式可有效的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内工业企业动态交流,并在实践中优势互补,增强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
4.2 创新机制
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高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集群品牌企业需要进行系统创新。随着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不断提升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品牌企业已认识到仅仅依靠某个要素或者环节的创新很难实现集群品牌的实质性创新。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创新活动需要有完善的创新机制做保证,才能实现创新过程的集成性及创新要素的协同性,最终实现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行。完善的创新机制是集复杂性、有机性、动态性于一体的机制,这种机制不仅能够满足生态系统内各成员发展的需求,而且能够适应外部复杂多变的环境。由于完善的创新机制是市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创新的有机结合,因而其具有复杂性。根据工业产业集群品牌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模型,系统内各要素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因而创新机制内外部环境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不是独立存在的机制。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而创新机制运作的目标、内容、手段等也需要随之变化,以适应集群品牌发展的需求。此外,在工业产业集群品牌创新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和技术经验,满足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背景下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要求。
4.3 整合机制
由于品牌企业所需求的资源较多,因而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整合,这就需要一个健全的整合机制作保障。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实质上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且这个生态系统以人为核心,这就决定了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较强意识性和能动性的有机系统。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内外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也是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运行过程。在内外环境良性作用的背景下,只有系统内各构成要素协同运行,才能实现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整合机制主要分为外向型整合和内向型整合两种。一方面需要整合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一方面需要整合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等。正常情况下,系统与外部环境能够和睦相处,系统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在某些情况下,外部环境的突变会给系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因而需要整合机制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正常的物质、信息和能量流动。工业产业集聚品牌生态系统内部的人、财、物等资源种类和数量较多,若不能有效的整合会导致系统低效运行,因而需要对系统内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调整,使得系统能够高效运行。
4.4 保障机制
工业产业集聚品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离不开保障机制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由于工业产业集聚品牌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加之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性,这就要求保障机制也应具有灵活多变性。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其演化过程的各个阶段目标、内容和任务各不相同,因而各个阶段对物质、能源和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为保证满足生态系统发展各个阶段的需求,保障机制也需具有动态性。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的保障机制需要同时关注系统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1)健全的保障机制应以系统整体运作和发展为保障目标,保障时间为从系统的初始阶段直至系统结束阶段。(2)由于系统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互换,因而保障机制应以外部环境变化为基础进行动态更新。(3)由于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对物质、能源和信息的需求不同,因而保障机制应根据这种需求进行实时调整,满足品牌生态系统各个阶段生存和发展的各项需求,保证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可持续运行和发展。
摘要: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由工业产业集群品牌集群及其所处的环境组成,而组成该生态系统根本目的是协同进化。本文首先对工业企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阐述了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动因,动因主要有环境选择的压力、市场效应的拉力和自身发展的动力3个方面。基于此,文章构建了集群企业生态位宽度模型和工业产业集群品牌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模型,对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企业间和企业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包括管理机制、创新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4个运行机制,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良好运行。
关键词:工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协调机理,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启万.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品牌生态要素识别及驱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11):106~111
[2]徐利新,王胜杰,张文锁.产业集群品牌影响嵌入品牌的机理——基于协同演化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2,(12):79~83
[3]王娜,刘志峰.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3,(9):11~14
[4]王启万,王兴元.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品牌生态位关键要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5):185~188
[5]朱虹,吴作民.集群品牌创建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生态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5):59~64
[6]沈忱,李桂华,顾杰.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1):88~98
纺织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篇11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地方共建的集群试点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40%以上。“对于全社会来讲,无论是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为国家积累财富、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向高级化发展,集群地区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纺织产业集群已成为了当前纺织行业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
12月20日,每年一次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将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召开。据悉,此次会议将主要围绕“面对各种挑战,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如何持续发展”这一主题。
本次会议上,中纺联将发布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第二次复评整体工作情况,并为新一批产业集群试点地区颁发牌匾。会议期间,还将进行镇长论坛、市县长论坛和书记论坛三个论坛活动。届时,各产业集群地领导将在此交流认识、思路和办法。此外,会议还将对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服务工作突出的单位或集体进行表彰。
特色产业富民强市
产业特色是带动集群迅速发展的力量源泉。当前,一批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凭借着各自的特色产业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已在纺织行业中崭露头角。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多年来,萧山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在萧山化纤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后,为克服原材料制约瓶颈,又进一步向化纤原料、石油化学工业领域拓展,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竞争优势。截至2012年,萧山化纤产能已达630万吨,其中合成纤维产能552万吨,包括涤纶产能523万吨,氨纶产能5.85万吨,锦纶产能25万吨,分别占全国产能的17%、19%与13.8%;人造纤维粘胶短纤的产能达78万吨,占全国的30%,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最大的化纤纺织产业基地。
化纤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推动当地经济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萧山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以上,成为千亿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的中坚力量。
在“中国工艺家纺名城”山东省文登市,近几年来,工艺家纺产业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已成为文登市最具特色、最具增长潜力、最具发展活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在发展中,文登市不断转变发展模式。该市骨干企业成功开辟国内市场,使文登家纺由单一的外贸出口模式逐步向内外销并重的两条腿走路模式转变。
2012年该市家纺产业主营业务销售收入140多亿元,实现利税20多亿元。文登家纺企业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000多个专卖店,形成了完善、潜力巨大的市场营销网络。
从单一产品到完整产业链
事实上,每个集群地区的起步虽然都是从单一、特色产品开始,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集群地区在单一、特色产品的带动下,逐步发展出了完整的链条。
位于江苏省最南端的吴江市盛泽镇就是其中之一。吴江市盛泽镇在历史上以生产丝绸产品著称。然而现在的盛泽镇,各式各类的纺织产品应有尽有。
记者在该镇看到,数万家纺织企业林立在盛泽镇周边,镇上的纺织产品琳琅满目,从丝绸、化纤、棉布到家纺、产业用布再到纺织机械、配件等十余个大类、上万种产品一应俱全。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该地区生产总值达302.5亿元,同比增长11.15%。盛泽镇也因此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
“未来我们将建设世界级的纺织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建设全方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实质提升。”吴江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书记李建炯介绍说。
在山东邹平县,棉纺织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但是现如今的邹平县,以棉纺织为基础,一整条纺织产业链正在形成。目前,邹平县纺织产业形成了从棉花深加工、棉纱、棉布、印染到服装、家用纺织品及产业用布等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涵盖十几大类1万多个品种。
据邹平县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未来邹平县将继续培植壮大纺织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县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建设更多国内领先的印染生产线、国际名牌服装加工生产线,同时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开发,重点发展特殊装饰用纺织品、土工纺织材料、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
事实上,盛泽镇、邹平县不过是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从单一产品到产业链条完整的一个小小缩影。像绍兴、常熟等一批试点时间较长的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产业链条早已形成,并呈现出稳步向前发展的态势。
多方式解决发展矛盾
随着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的蓬勃发展,以及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集群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
在去年召开的集群十周年的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强调,在集群发展中要重点关注环保和员工待遇问题。
王天凯指出,当前印染污水排放问题是纺织行业未来转型升级中的重大问题,要花大力气解决好,地方政府要严格要求,从严对待,通过合适途径及时向媒体和相关方面说明情况,以防止由于应对不当而对整个地区和行业带来的影响。此外,随着转型升级的逐步推进,员工的流动以及有关待遇问题也会多起来。集群地区要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善待员工的态度来正确处理好职工的工资、保险、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等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前段时间在调研集群中指出,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是当前集群工作的新课题,如何结合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对每一个政府管理者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在今后的集群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在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今后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岁月的长河中,三年不过浪花一朵。但是对于发展中的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而言,三年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生态产业集群 篇12
推动分散发展向产业聚集转变是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途径。在生态学中,生物种群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通过个体扩散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群个体。就系统本身而言,产业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在其系统演进上都要遵循系统生态演化的规律,因此,可以将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个体企业的聚集视为企业种群。企业种群生态理论主要研究有同行业或产品具有替代功能的企业组成的群体。丹尼尔.C.艾思提和波特(1997)认为产业生态的系统观可以帮助企业在内部以及在上下游供应链之间寻找增加值或降低成本的途径,而产业生态思想通常会有助于企业优化其资源(有助于提升资源生产率),进而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践证明,企业是具有一定生命特征的。企业的生命周期与生物的生命周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要经历诞生、成长、繁殖裂变、衰老的生命历程,生物生态系统比其他任何系统更适合描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振荡变化。集群内上下游供应链的多个企业种群由于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上聚集而形成一个集成的生态系统,该系统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里,共同消耗各种环境要素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客户等,同时,该系统内部上下游企业种群之间也存在资源的消耗与转化,并呈现出周期性的振荡。目前,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以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为例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有效的密度制约等途径,实现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上各企业种群规模的良性发展,增强其竞争力,从而有效地带动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的研究分为以下几类:
(一)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基础理论研究
崔沛然、张予川在供应链及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产业集群供应链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产业集群供应链主要表现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分工,形成多种形式的竞合关系,提高区域营销竞争能力的四个方面;王叶峰以浙江服装产业为例对产业集群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了透彻的分析;陈永祥在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研究中探讨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的可靠性问题,将多目标供应链网络运作平台移植到区域产业集群中,使其同时具有范围辐射效应与规模经济效益[1~3]。
(二)应用种群生态理论对汽车产业集群或其他集群供应链进行定性研究
Hannan和Freeman认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固定性,环境所能容纳的组织种群的密度是有限的,承载能力剩余空间越大,组织种群的成长速度越快,但是对于不同的组织形态,其进入环境承载能力剩余空间的速率不同。孙东升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安徽芜湖奇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群为例一文中以芜湖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为背景,说明了产业集群存在的好处,分析了芜湖汽车产业链的特点[4~5]。
目前对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上企业种群竞争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与定性分析阶段,运用生态学的建模方法进行模拟与仿真的研究很少,本文将构建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上三个典型企业种群的概念模型,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来模拟三企业种群的竞争生态系统,实现双赢,达到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建模与仿真
(一)概念模型
本文利用数值方法,建立如下三种群捕食系统,假设某个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上有上游企业种群一个,下游企业种群两个:
假设1:设产出规模函数分别为:x3(t)———上游某企业种群;x1(t)———下游企业种群1;x2(t)———下游企业种群2。
假设2:上下游三个企业种群同属于某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内自然资源充足,但受到外部经济边界的制约,所以集群内可容纳企业数量为有限区间。
假设3:在密度制约存在的情况下,种群竞争无限制。
假设4:它们是连续可微函数。
(二)模型的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该模型中,三种群之间存在捕食—被捕食(寄主—寄生)关系。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上游整车生产企业种群独立生存能力较强,若下游汽车服务企业种群、下游零部件生产企业种群独立生存,则其存在死亡率,同时,食饵种群的存在使得捕食者种群的死亡率有所降低,反应为捕食者种群对食饵种群的消化系数,结合捕食者的掠夺能力系数,以上两系数的乘积将反映食饵种群对捕食者种群的供养能力。
建立以上三种群的数学模型:
将f1,f2,f3在点p0(x1′,x2′,x3′)展开为Taylor级数,则得到系统(1`)
根据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可知,非线性系统1与线性系统1`的平衡点类型相同,于是,引进
计算可得平衡解。
(三)数值解图及相图模拟与分析
选取参数如下:
初值为(20,15,10),用四—五阶龙格库塔法计算结果,得到相应的数值解图及相图。
根据Volterra模型的特点,多数捕食者—食饵系统观察不到周期振荡,而是趋向某个平衡的状态,即存在稳定平衡点。图2 数值解图选定的区间是五年,假设该区域倾向于扶持上游企业种群,并限制下游外资企业种群。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企业种群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下游企业种群1 呈现下降趋势,下游企业种群2 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个下游企业种群在期初均出现产出规模递减的趋势,根据生物学中的竞争排斥理论,类似的两种群在同一小生境中不能共存,若共同相处,则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其中一种群灭绝,即容纳量较大的那个种群获胜,容纳量较小的那个种群灭绝。也就是说,在两竞争种群的内禀增长率相同的情况下,当种内竞争的影响小于种间竞争的影响时,竞争的结果将导致一种群灭绝。所以,当相似的本地企业种群与外资企业种群由于竞争排斥导致双方产出规模减少的时候,上游企业种群的产出规模也受到了影响,即在期初呈现下降趋势,此时,下游外资企业在期初集群机能不完善的情况下凭借其自身的先进性而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产出规模明显高于上游企业种群与下游本地企业种群。随着竞争的继续进行,外资企业种群的产出规模由于受到限制而持续的递减呈现出灭绝趋势,与此同时,本地企业种群的产出规模开始明显增加,并对上游企业种群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轨线是封闭曲线,结构不稳定,一旦离开某一条闭轨线,就进入另一条闭轨线,不恢复原状,自然界存在的周期性平衡生态系统是结构稳定的,即偏离周期轨道后,内部制约使系统恢复原状。由图3 所显示的三维相图所表现的情况来看,该曲线在模拟周期五年内尚未进入了闭轨线,说明此三企业种群竞争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即在五年内,三种群的周期振荡与平衡状态是无法观察到的。
若将模拟周期延长至六十年,会观察到图3(a)中仍未出现闭环,将终点放大数倍后,见图3(b),可以观察到,轨线的末端出现小幅不轨则振荡,并持续。说明三企业种群构成的产业集群在演进过程中是结构不稳定的,如果系统受到干扰,其内部制约机制无法使系统自动恢复原有的状态。有研究表明,链接越简单,系统越脆弱;链接越复杂,系统越强壮。本文所选取的集群正处于发展阶段,构成简单,所以,任何外力或是环境的改变都可能引起集群的剧烈波动。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支持该集群稳健发展,那么随着机制的健全,政策的导入,该集群的构成会更加复杂,稳定性也会加强。
结论与展望
第一,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上,上下游企业种群以雇佣为基础的合作关系对上游核心企业会形成不良的影响。短期内,集群供应链上的各种群可能会先后达到各自的稳定状态,但该种状态并不能推进集群供应链的最终稳定。当某两个种群具有类似的竞争属性时,按照生态位理论,可能会对有限的资源展开掠夺竞争,这种竞争将促进集群的进化或退化。所以,应在集群供应链的演进过程中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对有限资源与空间进行合理的调节,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导致集群整体的退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