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产业生态研究

2024-07-14

房地产产业生态研究(精选12篇)

房地产产业生态研究 篇1

1引言

生态系统最早由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提出,是指一定地域内,各种生物间以及它们同环境之间功能上的统一性。随后,学者们经过不断探索,将生态系统内涵不断扩展,经济生态系统(邓群钊,2006 ;张向阳,2009)、企业生态系统(杜国柱,2007 ;方勤敏,2012 ;周大铭,2014)、商业生态系统(梁运文,2005 ;高建荣,2007;潘剑英,2012)和产业生态系统(武春友,2005 ;李春发,2013 ;张晶,2014)等都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焦点。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行业关联性强等特点,而且利润巨大,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兴的研究范畴——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它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演化而来,既包含传统自然生态系统的部分特性,也具有一些自身的独特属性,是房地产业生态主体与生态因子互动融合的综合体。

房地产业生态主体众多,包括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商、承建商、建材商、政府机构、消费者、相关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通过持续的资金和土地流动而形成具有生态特征的社会经济统一体便形成了复杂的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房地产开发商会受到政策、资金等不同因素影响,由此会使一部分资质不高、资金不雄厚的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在竞争中被淘汰。而且,除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所表征的“优胜劣汰”这一自然生态系统常用法则外,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规划设计公司、建筑商、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都会产生互利互惠的生态关系。生态因子指的是与房地产发展紧密相关的自然和政策环境,如政府不定期出台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生态主体与生态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机理也正是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的反映(见图1)。

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系统能够抵抗外界环境波动所产生的胁迫效应,维持自身稳定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大多从某一侧面对房地产价格、税收、房地产市场发展等进行研究,与房地产发展健康相关的研究也集中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房地产泡沫等,鲜有从生态系统角度对房地产业健康进行定量研究,本文在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武汉市2001-2012年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科学把握武汉市房地产业发展状况,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部分借鉴。

2研究区概况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城市,也是长江中游和华中地区的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中心,在中部地区具有极强的聚集和吸附能力。武汉市房地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房地产市场价值和外围市场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但随着武汉市区位优势的不断显现,武汉市房地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复兴大武汉”战略实施、大范围的城中村及旧城改造、国家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和每年二十多万大学毕业生的现实背景下,武汉市商品住宅的刚性需求和初级改善性需求具有极大潜力。2013上半年武汉市商品房供应量504万平方米,同比微降2%,成交56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42%,整体市场呈现供不应求局面,而2013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905.60亿元,较2012年增长21%。

3研究方法

3.1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指标体系是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具体化,对正确评价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客观分析房地产业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但表征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标众多且结构层次复杂,本文在指标选取时,遵循指标全面性、代表性和可量化等原则,结合联合国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框架(见图2),建立表1所示的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后,运用TOPSIS对武汉市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基础数据来源于2002-2013年《武汉统计年鉴》和《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

3.2评价方法

参照国际、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标准及部分文献数据后,初步得出各指标不同等级取值范围,然后通过搜集整理10名房地产企业和学术界专家调查问卷反馈情况,结合武汉市实际,对各等级取值范围进行修正与整合,最终得出表1所示的取值范围。当然,作为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房地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指标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3.2.1数据标准化

为消除指标间不同量纲的影响,利用极差法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χij为指标x实际值, max(χij)和min(χij)分别为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2.2指标权重确定在有n个指标,m个评价对象的评估问题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为:

3.2.3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是多属性决策分析中较为常用的科学决策技术,其基本思路是在构建最优和最劣方案后,计算各评价单元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健康分析的依据。其计算公式包括:

其中, zij加权规范矩阵, zj+和zj-分别为最优方案集和最劣方案集。

4结果分析

根据上文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得到武汉市2001-2012年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变化趋势和各类指标评价结果(见图3)。

4.1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标准

根据房地产业基本特性及生态系统健康划分标准,将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为五类:过冷病态、偏冷亚健康、健康、偏热亚健康和过热病态。

4.2综合结果分析

研究期内,武汉市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具有极大的波动性,且阶段特征明显:2001年起,武汉市加大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力度,各种生产要素在行业汇集,为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反映在图2中,便是20012004年,综合指数稳步上升,由0.2472增长到0.5791,健康等级从“偏冷亚健康”逐步向“健康”级转变;2004年开始,房地产投资规模不断加大,价格也开始上升,生态系统内部出现失衡,使得综合指数在2005和2006年持续走低;随后,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虽对低位运行趋势有所缓解,并在2008年达到研究期内的最高值0.7553,但同年度的全球金融危机很快便扭转了这种上升势头,使得2009年至今,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指数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根据健康分级标准(见表2),2012年武汉市房地产业生态系统仅处于亚健康级,对房地产发展产生一定警示作用。

4.3分类指标对比

4.3.1压力指数

研究期内,除了2004年压力指数较上年度为增长外,其他年份均呈下降态势,表明武汉市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压力现状不断恶化(逆向指标,数值越小,压力越大)。这与武汉市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自武汉市实施复兴计划以来,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集聚能力持续加强,大量人口与资金的涌入对原始房地产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冲击。

4.3.2状况指数

在研究时段内,状态指数与综合指数基本保持相同的运行轨迹,得分指数也是在2004和2008年达到较高峰,但接下来年份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而且研究期内状况指数年度差异巨大,最小值为2001年的0.0259,2008年则达到最大值0.8674,与研究时段内平均水平都有较大程度偏离。

4.3.3响应指数

由图3可以看出,响应指数变化随时间推移,带有明显阶段性:2001-2004年响应指数持续下降;2004-2008年响应指数反弹趋势明显,2008年达到0.4739 ;2008年后响应指数又呈下降趋势,其中2008-2009年下降幅度较大,2009年后下降幅度有所缓和,但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

4.4 PSR系统协调度分析

PSR模型形象地模拟了一段时期内,地方政府在掌握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基础上,作出引导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响应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使房地产业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然而,区域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且健康与非健康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质上是在反复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实现房地产业生态系统运作帕累托最优的过程。

区域房地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应当是以区域经济繁荣、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以及三者相互协调为指向的,评价体系中“压力-状态-响应”各子系统的相互均衡三者协调关系的具体体现。为定量分析房地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协调一致性,本文引入协调度函数,来度量三个子系统间的协调状况。计算公式为:

式中,C为协调度指数,X、Y、Z分别为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数得分。当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数分值越接近,协调度得分越接近1.732。利用武汉市数据分析得到表3所示结果。

研究期内,三个子系统间的协调系数在波动中上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高水平协调程度的本质,由于三个系统各年度得分较为接近,且水平大多较低,三者低水平的一致性却导致协调度的“虚高”,无法科学全面地反映系统间的真实协作机制。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1)以自然生态系统概念为基础,界定出房地产业生态系统概念及运作机制,并分析了健康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应该具备的特征,从“压力—状况—响应”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后利用TOPSIS法定量考核系统运行状况,研究方法与结论对后续研究也有一定参考作用。

(2)实证结果表明,2001-2012年间,随着武汉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和企业为获取房地产业所产生的高额经济收益,不断加大房地产投资,却忽视了内部结构调整与系统生态环境优化等问题,使房地产业面临的各方压力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作为房地产市场规则制定者及宏观调控者,地方政府并没有及时对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变化做出积极反应,使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现极大波动性,到2012年也仅处于“亚健康”状况。

5.2讨论

(1)房地产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对于其内涵界定,还需要作更深层次思考与探索,形成完整的房地产业生态系统理论。

(2)对于“健康”与“不健康”,主客观意志都很难形成统一认识,尤其房地产业生态系统这样一个动态变化的统一体,受政策影响较为严重,分析历年相关数据及经济现象并不能全面反映系统变化状况,因而在指标选取时应考虑动态因素,多选用指示性强的指标,尽可能更合理、客观地反映系统健康状况。

(3)房地产业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广的产业,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势必会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与金融机构联系紧密,如何探寻出一条既保证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又能保障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共进路径,也是后期研究需深入探讨的主题。

房地产产业生态研究 篇2

一、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层次架构模型

产业生态圈概念从自然生态系统引申而来,在市场作用下,企业遵循优位效益原理选择适合的发展空间,企业和政府基于区域整体利益和发展需求推动产业链延伸融合,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产业生态系统。

(一)层次结构模型

从图1看,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由外至里包括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结构和产业生态链三个层次。内圈的产业生态链是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的核心和特点,决定了产业竞争实力;中间圈层的产业生态结构是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健康养老产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外圈的产业生态环境是生态链和生态结构相互作用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健康养老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水平。外圈层对产业生态圈的影响是间接和长期的,内圈层的影响是短期和直接的。

从图2看,健康养老产业生态链层次中,消费者即为具有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人群,围绕消费需求形成了核心产业链。生产者则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的企业,包括康复疗养、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健康咨询、旅游休闲健身等,从不同层面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健康养老产业培育的重点。分解者的作用是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运行,消除产业发展不良影响,主要是各类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通过培育、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上的行业和企业,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健康养老产业核心链条。

健康养老产业生态结构层次中,包括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服务的其他相关行业,如职业教育、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咨询等。配套行业是产业服务功能完善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效益。

健康养老产业生态环境层次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特定地域中,生态环境是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基础条件,其他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决定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程度和潜力,可细化为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条件、人力资源条件、政策环境、相关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情况等,是产业生态圈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产业生态圈维度分析

从区域产业培育和集聚发展的角度,袁政将产业生态圈深入细化为以某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包括生产维、空间维、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相关基础设施、公共维(或政府维)等内容。生产维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企业和配套协作企业,体现了产业生态链的延伸与合作,以及产业生态结构间的竞争协调。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指为产业生态圈提供科研创新、信息和服务的企业组织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机场、通讯设施等。公共维或政府维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提供的金融、信贷、规划等支持政策。多维网络体系将产业生态圈三个层次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和细化,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符合产业培育的重点任务要求。

二、蓟县健康养老产业圈现状分析

(一)生态基础条件较好

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南距天津市中心城区115公里,西距北京市中心城88公里,交通便利,便于对接北京和天津消费者市场。蓟县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生态条件优越,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县,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壤肥沃,山清水秀,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蓟县文化底蕴深厚,已形成盘山风景、黄崖关长城、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等六大旅游景区。

(二)生产维不完善

健康养老产业处于萌芽阶段,主导行业不明确,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健康服务产品质量不高,医疗服务和养老养生核心产业链条不完善,相关配套产业如职业教育、健康咨询、信息服务等产业小而分散,没有形成集聚发展的合力。

(三)公共维不断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蓟县健康养老服务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吸引北京和天津高端医疗服务资源外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升蓟县医疗疗养服务水平。蓟县正在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农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区试点。三大改革试点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政策和发展空间方面的支持,开拓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科技服务维能力较弱

蓟县医疗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区,乡镇医疗卫生资源分布较少,级别层次较低,针对康复、老年护理等领域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要求。蓟县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医师占比不足30%,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护理、家政服务、医疗咨询等人才缺乏。

三、蓟县健康养老产业链培育及路径设计

蓟县适合发展三大行业类型:一是老年健康产业,吸引北京和天津有休闲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发展保健品、营养品、家庭病床护理、健康咨询和老年康复中心等产业;二是营养保健品,借助蓟县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已有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基础,发展营养保健品和绿色食品产业;三是健身娱乐产业,结合蓟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健身和娱乐等产业。

针对蓟县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发展要求,设计培育健康养老“特色先行—产业集聚—产业融合”路径,完善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创新产业培育发展模式,形成京津冀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一)特色培育期(2016—2018年)

为健康养老产业的起步阶段,重点任务是基于蓟县现有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引入康复疗养、营养保健品和健身娱乐方面的重点产业项目,迅速形成有市场知名度的特色产品。与知名健康养老机构合作,吸引疗养康复为主的产业项目;引进农产品龙头企业,结合蓟县特色农产品,创新研发设计具有蓟县特色的有机农产品、保健品等;结合蓟县生态休闲旅游业,开发滑雪、骑行等健身休闲项目。

(二)产业集聚期(2018—2020年)

在前期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延伸产业链条,集聚相关的健康咨询管理、健康家居、康复调理等行业发展,丰富健康养老产业类型和内涵;加大金融、物流、职业教育等配套支撑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蓟县全域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发挥中心城区、特色乡村和景区的空间功能,形成内涵丰富、模式多样的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三)产业融合发展期(2020—2023年)

在“互联网+”和智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安全、智慧和便捷的健康养老消费体系,加速有机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京津冀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

四、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维度建设

在明确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链的基础上,结合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蓟县还应加强以下几个维度的建设。

(一)空间维

空间维涉及土地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建设、消费市场定位等因素,任务是对产业发展空间做出部署和安排。健康养老主导行业如健康疗养、休闲健身等产业必须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西北部盘山景区周边和于桥水库周边发展中高端档次的健康养老产业,中心城区做好健康管理和咨询行业。结合蓟县农村宅基地改革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可在北部山区乡村发展特色化的休闲养老产业。

(二)科技维

完善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功能是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竞争力,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蓟县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积极吸引北京和天津医疗服务功能向蓟县转移,加强与京津医疗服务机构的对接和合作,在医疗管理、临床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医疗平台,提高医疗信息化服务水平,为健康养老产业提供支撑。

(三)服务维

积极引入健康咨询、科技信息,人才服务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打造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为特色保健品和健康产品的销售推广搭建好流通平台。

(四)劳动维

解决健康养老产业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蓟县及周边地区培养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对接中国保健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中医药学会等健康产业相关行业协会或学会,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中高端健康服务培训机构合作,支持蓟县发展健康服务业职业教育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健康服务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护士、养老护理员、高级药剂师、高级营养师、高级按摩师、康复训练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人才培训。

(五)政府维

制定蓟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引导产业有序发展。举办健康养老产业方面的商务论坛和招商推介活动,扩大蓟县知名度和影响力。出台产业和重点企业服务政策,特别是金融支持和用地支持政策,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职业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基于“多规合一”的基础上,优化空间发展策略,保障健康养老产业用地需求,加快行政审批效率。推动建立健康养老产业行业协会,建立稳定便捷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政企关系。

(六)相关基础设施维

上犹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研究 篇3

摘要:通过对上犹生态休闲旅游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建议,从而促进上犹旅游产业的发展,构建开创上犹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休闲 旅游产业

生态休闲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部分。它除了是一种以休闲为目的,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旅游活动外,同时也是回归自然、复归人性的生态休闲行为,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增强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发展上犹生态休闲旅游,是打造赣州市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面对生态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上犹开发生态休闲旅游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 上犹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上犹县是赣州市最早提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县(市),1997年就提出了“旅游兴县”口号,后经2006年引进安远集团投资开发陡水湖和五指峰两大景区,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初具。打造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也正是顺应了国际休闲旅游和国内消费趋势。随着资源、区位等优势的凸显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若干意见》的深入实施,赣崇高速公路的竣工通车,各类政策的叠加效应集中释放,与赣州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战略,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已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2007-2010年上犹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95.0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5318万元;2011年全年旅游人次突破38万,增长34.2%,旅游总收入2.31亿元,增长34.1%;2012年旅游人次突破50万,增长29.6%,旅游总收入3.1亿元,增长34.8%;2013年接待游客66.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2亿元,分别增长24.26%、27.48%;2014年,旅游接待总人数约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6亿元,增长42%。凭借着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优秀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一条鱼”、“一幅画”、“一块石”、“一杯茶”、“一列小火车,” 这五张名片。2007年成功入选“中国生态旅游大县”66强,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的生态旅游大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大县”,2008年被评为“中国石艺之乡”,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并成功承办赣州市第三届生态旅游文化节,2010年被评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2011年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百强县”,2012年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华人世界》栏目的《客家足迹行》节目中宣传推介了上犹的生态旅游。

2 建议与对策

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发展中虽然存在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目前正处于一个从政府主导发展向市场主导发展的转型期,在体制机制、投融资需求、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惑、与周边知名生态休闲旅游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1 发展观念有待加强,体制机制还需理顺。近年来,上犹县出台了《上犹县旅游配套产业发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启动了旅游文化城、赏石文化城、文峰四星级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陡水湖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珍品”赣南森林小火车园村至窑下旅游专线重新开通运行,梅水园村被评为全省首批4A级乡村旅游景点。上犹县委县政府对旅游非常重视,但是形成的格局是非常单薄的,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把旅游产业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虽然自2006年以来携手安远集团开发两大项目,但旅游开发体制、陡水湖景区旅游管理体制还未理顺。要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发展合力;要科学编制规划,按照产业化、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和生态化原则,合理谋划产业布局。

2.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财力投入不足。旅游项目招商引资难度大,资金渠道少,数额小,景区基础设施薄弱,独特性、唯一性资源不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理念比较落后。旅游资源市场化进程过慢,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发展不快,跟不上发展需要。要树立旅游業大招商、大发展的意识,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全民招商。制定优惠政策,放低准入门槛,激活社会资金,以确保我县旅游产业得以快速健康发展。

2.3 旅游文化内涵含金量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现代旅游业特质,挖掘并物化文化是旅游提升的重要方面。为全面建设旅游强县,2013年上犹县重点推出了陡水湖景区、上犹油画产业园、赏石文化城、旅游文化城和“印象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岛五大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却缺乏深度挖掘,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尚未形成产业文化,旅游景点显得文化底蕴单薄,品位不高。因此重点挖掘茶业文化、奇石文化、渔业文化等十大文化,充分利用上犹生态山水文化、客家民俗文化、茶文化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2.4 配套服务不完善。生态旅游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生态旅游规划人才、项目包装专业人才、公关宣传人才、产业营销专业人才少;宾馆、饭店、商业、度假村、乡村特色农业等方面的经营管理及农业、厨艺等技术人才还比较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成熟旅游线路较少,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项目中体验性不强,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产品开发少,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独特卖点。景区景点建管存在档次不高,“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服务不完善,接团力较差等问题。因此要按照优化布局、提升档次,完善功能的思路,完善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业园、健全旅游要素。

进一步挖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内涵与加大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品位提升的同时,充分发挥自然与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山水资源为基础,以文化遗产景观为载体,以旅游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旅游服务功能提升为突破口,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成赣粤闽湘四省边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养生、旅游观光、商务会务基地,打响江西乃至全国的县级旅游品牌,打造“全国生态休闲度假区”品牌。

产业生态补偿研究 篇4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 主要体现在产业活动上。因此, 产业是生态补偿的重要领域。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实践情况来看, 侧重领域在于自然资源的生态补偿和范围较窄的林业、矿业等部门。随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产业生态化在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中存在诸多问题, 急需产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推动。

1 产业生态补偿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产业生态化是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通过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构造合理的产业生态系统, 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 减少废物的排放, 促使产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由于传统资源消耗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在世界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产业生态化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近年来, 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 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产业生态化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产业层面的体现。

产业生态化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产业经济活动, 如果不提供补偿, 就难以调动产业生态化的积极性。众多的试点企业表示, 产业生态化的推进, 急需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相配套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度, 特别是产业生态化的补偿制度。而现有的补偿则呈现“少、浅、乱”的局面, 不成体系, 严重影响了产业生态化意愿和行为, 严重制约产业生态化的深入发展和广泛推广。

产业生态补偿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害付出赔偿, 更多是对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产业活动的一种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国家通过提供技术改造资金、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方式, 以鼓励企业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设备、高新技术和主动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而起到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自然资源高效合理、节制利用的目的。产业生态补偿更多的是事前的生态补偿, 是国家对积极采用生产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 节约型生产方式的产业因此而可能招致的损失或缺乏行业竞争力而承受的牺牲所给予的一定补偿, 对产业的发展方向起着指引作用, 是生态补偿的重要领域,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国外产业生态补偿的经验借鉴

产业生态补偿是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由之举。国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中, 以生态补偿制度为主体的市场保障体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对环境友好的产品采取补偿。美国、德国等对节能产品给予补贴, 如在美国市场每出售一台A++级的节能洗衣机, 政府就给予一定的补贴。以色列对“水”进行生态补偿, 采用水循环利用的“中水回用”模式, 即:产业出来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同量给予反馈。通过这种方式, 以色列100%的生活污水和72%的城市污水得到了回用。

2) 对环境友好的产业过程给予补偿。对于产业过程中的环境改进, 无法像产品那样定量评价, 因而往往采取政府投资、无息 (低息) 贷款、减免税收等方式对产业生态化进行鼓励, 如丹麦对风力发电及其设备减免部分税, 同时给予可再生能源发的电0.27丹麦克朗/千瓦时的补偿, 此项措施使丹麦不但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而且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已占到总电量的35%, 预计到2030年可超过50%。

3) 对环境治理产业给予补偿。生态补偿不仅仅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由政府承担部分的环境成本费用, 降低产业生态化的门槛。例如, 韩国为推进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产品, 2002年韩国政府实施公共机关义务优先购买再利用产品制度, 并为进一步扩大再利用产品市场, 对优秀再利用产品认证并对这些产品跟踪监督。

3 产业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指导下, 我国产业生态化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仍处在模式的模仿和构建等浅层次的生态化上, 在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中存在诸多问题, 急需产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推动。

3.1 产业生态“不补偿”

产业生态化通过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构造合理的产业生态系统, 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产业生态化可以保证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但是“生态”必须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之上, 如果不经济, 理性行为个体就不会选择生态。在现有的条件下, 产业生态化成本极高, 难以做到“生态”且“经济”。

首先, 虽然从长远看,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环境技术创新的预防性和评价性费用在短期内增加了其成本, 产业竞争力受到影响;其次, 由于资源环境的价格未能正确地反映其供求关系, 造成了资源环境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存在价格差, 因此原材料的价格显著偏低。而以大规模、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生产体系使得多数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成本日益降低, 而对各种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集中回收成本却比较高, 所以对于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经济选择的产业来说, 进行产业生态化是不经济的;再次, 产业生态化需要规模经济和较高的技术条件, 进入门槛高, 因此广大中小企业进行产业生态化不具有优势。

3.2 产业生态补偿惩罚性不严

产业生态化需要具体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来保障其实施。我国虽然已经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固定废物污染防治法》等关于鼓励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 并已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研究报告, 但法律体系仍不完善, 并且缺乏高效、严格的执法措施。收取资源税、环境税和排污费、罚款等约束性生态补偿政策没有落到实处, 对粗放型生产和污染末端治理生产方式的处理力度不够, 没有起到应有的生态化作用, 有的企业甚至宁愿象征性的交一些费用来换取随意排放污染物的权利。现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零散, 缺乏系统、综合性和操作性强的生态补偿惩罚机制。

3.3 产业生态补偿激励性不够

目前, 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健全完善与明确, 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支持资金太少, 践行产业生态化的企业实际能够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更小, 激励力度显得很不够。许多产业生态化试点企业且不知道从哪些部门获取优惠, 非试点企业更是无头申请补偿, 致使仅有的一些产业生态补偿无法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于此同时, 由于目前我国产业生态化评价体系还没有成型, 政府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无本之木”, 加之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的政府对产业生态化有着不同的态度, 导致国家对产业生态化给予的补贴、提供贷款、减免税费或是政府优先购买其产品等激励政策在大多数地区都不能完全兑现, 产业生态化短期投入较高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4 产业生态补偿协调性不足

在产业生态化过程中, 价值的创造是由多个价值活动环节组成的产业生态链, 因此, 需要不同的生产环节和生产主体共同努力。在保证产业生态链整体具有较大的价值增值的情况下, 在产业链内部合理分配增值, 使每一个环节的生产主体都得到合理的价值补偿, 这是产业生态化的重要环节。然而, 在产业生态化的实践中, 并不是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足够的价值补偿, 因此我国的产业生态化济多是企业“体内循环”, 上游-中游-下游企业“体外循环”的不多。产业生态化企业间能流、物流循环利用补偿制度的建立相对滞后。

3.5 产业生态补偿操作性不强

产业生态化涉及到财政、税收、金融、投资、贸易、资源回收、科技、教育等部门, 以及产品包装、垃圾处理、建筑、食品、化学品、家电、服务行业等领域, 需要制定的补偿手段和措施在不同行业各有不同, 已有产业生态补偿的手段和措施有待提高, 操作性不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关于产业生态补偿的思路并不清晰, 一些规定也比较笼统, 条文过于原则和抽象, 缺少量化指标, 相关的措施之间还存在着不够协调的问题, 有关机制措施的修改跟不上实践需要。

4 建立产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

4.1 加强产业生态补偿的立法工作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在产业生态补偿实践的基础上, 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产业生态补偿法规, 对约束和促进产业生态化的经济激励和刺激手段, 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 通过法规加以规范, 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产业生态化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产业层面的实施, 要实现产业生态化, 仅依靠传统的环保观念和环保立法, 不足以满足现实产业生态化的需要, 必须采取符合时代潮流的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 与国际接轨, 建立健全产业生态补偿制度。

4.2 深入探讨产业生态补偿标准

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产业生态补偿的标准都会有较大差异。深入探讨各种产业生态化试点领域和地区的产业生态补偿标准问题是十分重要又紧迫的任务。H.T.Odum的能值分析理论, 以太阳能值作为能值研究的标准尺度, 通过能值转换率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中的诸要素转换为同一的太阳能值, 实现了不同质量的能量统一评价, 架起了区域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耦合作用桥梁, 为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工具。因此,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可以定量评价产业生态系统生产经营某种产品时, 环境所付出的代价。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详细的能值流向图, 执行机构可以清楚地发现产业违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等, 并且可以将产业对环境的污染量化。能值分析基础上的生态补偿更具有可信度和操作性。

同时, 也可以根据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承受能力确定补偿标准;还可根据产业生态链各产业活动主体的补偿意愿商定补偿标准。

4.3 完善产业生态补偿的税收手段

税收作为一种分配行为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是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生态补偿手段, 对促进产业生态化具有独特的作用。要科学规划, 建全合理利用资源的税制与税收调节体系, 形成促进产业生态化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发达国家的产业生态补偿主要集中在回收利用产业, 即所谓静脉产业上。我国产业生态补偿必须考虑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两个方面, 要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削减等方面构建税收体系。如对资源浪费严重、产业技术低劣、能耗高、污染大的行业和产品实行重税政策;用零税率甚或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行业和产品, 如对生产无污染环保产品的产业减免税率, 对利用“三废”的生产行业和产品进行减免税, 对于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 对不易回收的大宗再生资源的回收处理实行收费或押金制度, 绿色外贸导向型产品给予税收优惠等。

4.4 积极探索市场化产业生态补偿模式

生态养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5

第一章 概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

建设地点:

1.2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法人代表:

1.3项目提出背景

1、结合区域自然资源特点,建设绿色生态养老产业,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是迫切需要的。河北怀来紧邻官厅水库是典型的农业资源县,绿色生态度假经济整体发展较为滞后,相关观光养生养老产业基础薄弱,受自然条件影响,绿色生态产业链结构还不完善,具有优势的生态养生养老产业开发依旧不足,荒山荒地面积较广,综合规划开发力度还待加强。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十八大再次论及“生态文明”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面对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区域发展集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2、项目区位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位于北京延庆县旁,隶属于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占地面积近余亩,温带气候,空气干爽,光照充足,山清水秀,适于建设绿色生态养生及养老产业园区。

3、我公司根据实地情况,经过长期调研、考察,研究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及国家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指导纲领,结合中国城市老龄化现状,为北京及周边地区建设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项目。

1.4 项目申报理由

1、根据以上的项目背景及相关政策,我公司为了适应未来发展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决定投资兴建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项目。

2、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总人口的10%,并以每年3.2%的速度剧增。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特别是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老龄化的比例更高。北京在1990年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城市,现有老龄人口80万,占总人口的14.6%。上海全市人口1303万中,60岁以上老年人249万余人,占18.7%。据上海市统计局8月抽样调查显示,上海的“空巢老人”已经占老年人口的42.7%,突破了100万,其中四分之一是独居老人。今天,结合区域生态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我们有必要研究、探索、建设中国式的养生养老产业园区。

第二章 市场初步预测

2.1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1、随着人口增长、未来收入翻番目标实现、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城市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城市中产人群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绿化、配套标准要求也在提高,更提倡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因此,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让人民生活在环境更优美、交通更便利、生态更良好的城市空间。

2、目前,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养老社区配套、养老院标准、养老设施等国家规范还待完善。中国社会养老问题已引起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逐步重视,配套资金逐年增加,民政部针对城市养老的相关优惠及扶持政策正在完善。怀来紧邻北京西北部上风上水之地,是京北新城规划建设的核心区域,为北京养生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具有公共交通较便利,环境优美,空气清馨,发展空间广阔等优势,产业项目建设一旦落户怀来,将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章 项目内容与投资规模

3.1 项目内容

1、绿色生态观光养生园

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建设生态观光养生园项目,项目包括:葡萄沟、红叶谷、生态休闲广场、太极养生院、健康餐饮中心。

2、新概念生态养老社区

根据北京老龄化现状及极大的养老消费需求,以生态环保木屋建设为主体;以绿色养老小镇为核心;以太阳能、风电等绿色能源为动力建设该项目。

3.2 投资规模

项目建设投资5亿人民币,其中包括:生态环境建设资金3亿人民币;新概念养生养老社区规划建设2亿人民币。

第四章 发展规划与战略

4.1 发展规划

1、第一阶段:规划建设生态休闲广场及文化服务配套设施。

2、第二阶段:计划“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官厅水库南岸生态走廊,初步建成葡萄沟、红叶谷等自然景观区。

3、第三阶段: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招商及规划建设。

4、第四阶段:建成配套设施基本齐全的养生养老小镇。

房地产产业生态研究 篇6

摘要: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是近几年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但其演进动力的研究却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同我国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愿望是不相符的。文章以组织生态理论为基础,借助其中的系统演化思想,以生物群落的进化为背景,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演进的主要动力,总结出产业集群内模仿、规制、规范是集群演进的最重要动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演进;组织生态学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硅谷、第三意大利等众多集聚形经济在全球竞争中的卓越表现,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Staber、Morrison,1999)。我国的产业集群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后也开始迅速发展,但由于所经历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绝大多数产业集群还未发展成为像硅谷、第三意大利那样成熟的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实体,所以对于它们来说如何发展是首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产业集群的演进动力。但在国际上因为许多产业集群已经比较成熟,所以现有的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取和集群内知识扩散以及集群的特征、形成条件等方面,少量的涉及产业集群演进动力的研究也因为是基于个案的微观分析而限制了它们的普遍意义和实践价值。事实上,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机的具有生命力的产业群落,本身有一个形成和演化的过程。由于产业集群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是由多个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在某一区域集聚,并辅之以相关的支持性机构和组织。这些企业、机构和组织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它们之间具有类似于生物种群的行为特征。因而,我们引入生态学的概念。以组织生态理论为基础,借助其中的系统演化的思想,以生物群落的进化为背景,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了产业集群演进的主要动力。

二、现有产业集群演进动力研究述评

对于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因素一些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直接地或间接的研究,比如Porter(1990,1998)直接或间接地指出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因素有:历史文化、需求刺激、上游产业或其他相关产业存在、新企业的创立、辅助机构、企业战略与结构、竞争和机遇。Brenner(2001)认为促进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因素有:人力资本、技术溢出、合作、公共意见、政府政策和风险资本。而Saxenian(1996)通过对硅谷和128公路的对比研究则强调了分工、竞争和企业文化对产业集群成长的重要性。另外一些第三意大利的研究者则强调社会文化尤其是相互之间的信任对产业集群演进的重要性。少数学者还关注到了危机对产业集群演进的作用(Sabel,1992)。笔者通过文献阅读,从空间维度对这些先前的理论进行总结,总结出了社会、公司间和公司内三个层次12个主要的动力因素。社会层次的动力因素一共有六个。它们分别是产业传统、地理位置、信任文化、创业氛围、政府政策和机遇。产业传统是最为容易被关注到的动力因素,如果一个地区在历史上就在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那么显然在发展相关产业集群上先发优势就比较大。类似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会使企业更加自然地向某一特定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内的信任文化,也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信任的存在减少了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很好地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使整个产业集群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分工,从而整个集群获得了协同优势。创业氛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许多学者认为创业者的不断涌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此如果一个地区有较强的创业文化,那么这个区域就比较容易形成产业集群。虽然大多数学者把产业集群的演进看成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但在实践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案例表明政府政策对产业集群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台湾的新竹高技术园区、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集群。机遇也是在集群中实践经常关注到的,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它是促进一个系统不断进化所必须的。在这里本文要强调的是机遇不仅仅是正面的机遇,还包括负面的危机,许多产业集群能够成熟同负面的危机的促进是有很大关联的(Sabel,1992)。公司间的动力因素总得来说可以分为竞争和合作两大动力,其中合作包括合同合作(它和分工有很大关联,本文把合同合作统一到分工中)、信息交流和共同行动(Meyer Stamer,2001)。分工是产业集群获取协同优势的基础,信任关系的存在常使得这种合作变得很频繁。信息交流是研究产业集群中的创新的学者所最为关注的,他们认为正是由于企业集群在信息交流方面的优势使产业集群比较有利于创新,进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共同行动是指集群内的企业共同去游说政府、制定质量标准、成立自我约束的行业协会等行动。共同行动可以增强企业对外界的影响力,另外还可以规范集群内的竞争。同合作紧密关联的是竞争。虽然大多数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并没有给与竞争多少关注,但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眼中它仍是经济实体成长的最根本动力。它从根本上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和经营效率,进而增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综上所述,先前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个别产业集群的微观分析,由于每个产业集群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具有很大的区域特性(Rabellotti,1995),因此总结出来的演进动力没有普适意义,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义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系统的方法来分析产业集群的演进动力因素,而不是基于个案的微观分析。由于产业集群与生物群落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其间在结构功能、运行机理、演化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生物群落的进化动力分析产业集群演进动力因素。

三、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产业集群演进理论研究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而在生态学上与此对应的是种群,组织生态学在形成的早期集中研究的是种群(Population)问题。具体而言,种群是由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的集合,即存在于特定系统中的组织形式,或者说种群是指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组织,它们在经营中利用资源的方式类似。其经营结果也类似。因此那些同处于一个种群中的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相同,同一种群内的组织为了类似的资源或相近的顾客展开竞争,由此影响着这些组织的活动方式及其结构。

组织生态学理论认为环境是主宰生物群落命运的绝对力量,因此生存在相同环境下而彼此条件类似的生物群落,在面临着相同的环境限制与压力时。自然会采取相似的生存手段,致使彼此的形式趋于相同。这种现象在企业组织中同样存在,一般学者将这种组织趋向与环境契合的过程称为“同形”(Isomorphism),根据Buchko(1991)的看法。环境将组织推向同形的力量,主要可概分为“竞争”与

“制度”两大类。前者来源于环境中有限的资源诱发了激烈的竞争。各个组织为了争取相同的资源。会修正其习性(策略),以求最有效地取得资源。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具有生存特性的组织得以留存,反之则被淘汰,所以,生存的厂商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即企业的同质性。在此,“市场”扮演着自然淘汰机制的角色。但是,竞争力量并不能完全地解释所有的组织同形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来自制度环境中的压力,才是迫使组织同形的主因。依照DiMaggio和PoweH(1983)研究指出,来自制度环境的同形力量有三。即模仿同形(Mimetic Isomorphism)、强制同形(Coeercive Iso-morphism)、和规范同形(Normative Isomorphism)。也即环境将组织推向同形的力量是不同的,因此。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产业集群演进具体有如下动力:

1,模仿同形(Mimetic Isomorphism)这种力量源自于组织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规避行为。当组织面对的环境呈现高度的变动率与不确定性时,经理人员不能确定什么是适当的策略。于是只好假定成功竞争者的策略,在此环境下至少是“有效的”,而决意加以抄袭,这种于生态学于称为“拟态行为”的举动,一方面规避了风险,一方面还能避免对手建立优势。由此可知,模仿同形未必是为了改善绩效而来,其实这更可能是一种对不确定性与无力感的回应而已,但是却在无意中促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在现有的文献中,基于历史事件所形成因果积累的“路径依赖”往往被认为是集群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Brown&Menaughton,2002)。这种路径依赖的分析视角主要是针对配置在某个地区的先入者而言的。因为基本的经济均衡模型意味着企业的区位配置取决于资源、要素禀赋和运输成本等,但是,一个地区在多种经济活动中的投入回报率相同是可能的。在这种多重均衡都可能发生的条件下,该地区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模式?这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因此。初期企业在哪里投资设厂正像偶然出现的历史事件一样,这表明了历史在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许多学者把“先人者”作为是主导企业概念,并用它来解释集群的出现,这成为从历史的路径角度解释集群起源的关键点。浙江嘉善木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嘉善木业产业集群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尝试创业、规模扩张、结构调整三个阶段,以及1996年和1999年两次发展高潮,生产规模由小转大,所有制结构由单一转为多元,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由小变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特色产业集群。1986年。台资企业——中兴木业落户嘉善,揭开了嘉善木业发展史的第一页,然而正是因为台资的介入。不仅使中兴木兴再创辉煌,而且还为嘉善木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播下了火种。中兴木业的复兴,起到了重要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在它的带动下,木业企业户从1家~10家,为嘉善木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因此,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跟随者的行为中,模仿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即跟随者对先入者的模仿构成了集群产生的主要动力机制,集群生成是先人者与跟随者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模仿机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当环境不确定的时候,各个企业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时候,通过模仿那些已经成功了的企业的做法。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因此。模仿被认为是行为主体基于有限理性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反应。

2,强制同形(Cocercive Isomorphism)。组织生态理论认为组织所依赖的客户、厂商或社会机构。特别是政府对组织有许多期待或规范,组织为了取得合法性(Legitima-cy),并配合上、下游的要求,必须逐渐同形。例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划行归市,就是把市场内所有摊位的三大类一万多个品种商品,划分为划分为服装、针织、小百货三大块。分门别类归口到13个交易区经营,在第四代小商品市场内,共分服装、鞋袜、针棉内衣、线带、纽扣、箱包袋、小五金、工艺品、玩具、花、文体用品、日常用品、电子产品、音像产品、化妆品、电器等20余类,按行业申报登记,集中安排摊位就市。通过此举使商品系列化、多样化、专业化,既满足了客户和经营者的需求,又归范了市场。提高了管理效率。经商户需要以市场丰富的商品和合理的价格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就要降低客户的成本。正是通过系列化和多样化的范围经济,市场能为客户和经商户带来交通运输费用和信息费搜索用等方面的节省:范围经济越明显,专业化经营的规模就越有效,就会有更多商品种类的专业化方向分化出来,并在市场体系中集中,这样规模会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丰富,对客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促进了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的繁荣与发展。

3,规范同形(Normative Isomorphism),组织生态理论认为由于时下教育体系与专业知识的统一,使得各组织的管理人员或研究人员大都受过相同的训练,而具有类似的背景(此举有益于协调成本及转换成之降低)。由此,这些人员所做出的理性决策及策略选择也就大同小异。另外相同的一批管理人员,经由工作交流。用人与升迁、转职而散布于不同的组织当中。因此,也将相似的工作方式、价值观传递到不同的组织当中。因此也将相似的工作方式、价值观传递到不同企业中,在相同的压力下,这些企业自然会有相同的反应,而趋向同形。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嵊州的领带产业群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一位嵊州籍港商回乡,与嵊州两家服装企业合资创办了浙江佳友领带有限公司,嵊州市第一家领带生产企业由此而生。开业的第一年(1985年)销售领带28.8万条,获利15.4万元,第二年再创利润31万元。佳友公司的成功,带动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蓬勃兴起,一些嵊州籍港商和曾在深圳服装企业打工的嵊州人纷纷回到家乡,办起了一家又一家领带企业。特别是曾在佳友公司工作一部分员工也离职创办领带企业,如今在嵊州发展较大的企业和知名品牌的企业老总都曾经在佳友公司工作过,有人戏称佳友公司是嵊州领带的“黄埔军校”。佳友公司的成功。不仅使企业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懂管量、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正是这些懂管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散布于不同的领带企业,才带动了嵊州产业集群的兴旺发达。目前,嵊州领带生产经营企业逾千家,加工、营销人员3万多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

四、实证研究:以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的演进为例

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台湾的中部以大肚山为中心,南倚彰化。北靠台中,形成一个上中下游紧密结合的自行车产业聚落。这个聚落是全世界最大的。外籍人士称之为“台湾自行车村”。台湾的自行车产业1950年代后崛起,历经装配生产、推动零组件的国产化、小厂纷立充

斥、扩大输出、产业转型、产业升级与外移、产业国际化等七个阶段。经过40多年努力,由于不断在设计、制造、管理、销售成本控制力求精进达到国际水准,至1990年代更执全球自行车业之牛耳,享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但是最近几年来,台湾许多产业快速移向大陆,其中以自行车产业集群的迁移尤其明显,回顾台湾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将是产业集群演进动力因素分析的最好例证。自行车产业是属于精密装配的工业。每辆自行车需要一百二十余种主、次要零件进行组装。故自行车的生态系中有两大共生种群,任何一家成车厂均需结合多家零件厂,方能完成最终产品。在1958年-1969年间。因为台湾自行车需求量增加,许多小厂以低廉低质的产品模仿。使仿制车充斥市面,此为模仿同形的力量。

在1975年-1977年间,因为美国政府公布CPSC的自行车安全标准,从严要求品质,故台湾也拟定了地区标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品质分等。不合格厂商禁止出口等政策,结果,成车厂开始重视品质,对零件厂的要求提高,零件厂若不能达到标准,就转向日本进口,此为制度同形的力量结果。

1980年之后,成车产品不断在创新。车材朝向“轻量化”的特色发展。台湾两大自行车企业巨头巨大与美利达两家公司开发出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其带领下,其他成车厂也开始进口或生产铬钼合金、铝合金或碳纤维的登山车、变速车及多功能车,同时。零件种群也在设计、结构改良上配合成长。1982年,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将自行车成车业列为主要扶持行业之一,相关专家轮流驻厂,改进成车厂的生产技术并加强质量管理。使各成车厂在管理上一致成长。1984年,巨大、旭光、太平洋与四十家零件厂登录为中心与卫星工厂体系,接受政府指导。其他如美利达、功学社、正道等厂虽未登录。但也推动中卫体系,派员指导重要的配套厂。引入同样来自日本的中卫制度,使厂商间指导与评价体系的模式大同小异。此时是模仿、规范、依赖同形的力量。共同推进演进。

房地产产业生态研究 篇7

1.1 新余市产业发展大多以粗放为主

新余市有几大支柱产业, 即钢铁、生态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由于不少产业存在技术原因, 对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破坏力。同时, 大多数行业的就业人数和综合能源消耗的冗余数量都出现了增加的情况, 说明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受经济利益最大化影响, 缺乏清洁生产、生态环保的理念, 在高经济收益的同时伴随着高能耗, 明显不符合新余市建设的要求。

1.2 产业生态链条并没有完全形成

产业生态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态循环链条的形成, 即“资源—产品—资源”, 但是目前新余市产业和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的链接和聚集。如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大多是杂合集中在一起, 每个工业园区引进的企业大同小异, 同一产业又分散在各个园区, 难以形成工业代谢关系和工业链, 聚集经济效益差, 导致工业园区总是在“生产—消费—污染治理”的困境中徘徊。这种现象也就使得工业与农业、服务业更难形成产业与产业间的生态链条。

1.3 工业“三废”严重, 废弃物回收利用效率不高

新余市水资源较丰富, 辖区内有袁河、孔目江等河流, 很多企业都以牺牲水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生产, 造成大量的废水、废气, 同时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且回收利用效率较低。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存在相当数量的冗余, 且呈现不断增加现象。目前新余市的“三废”处理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并没有太多专门的处理部门或设施, 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三废”综合回收利用体系。

2 产业生态化路径优化动力分析

2.1 政治经济发展要求

新余市入选全国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后, 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构建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 鼓励产业聚集发展和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在农业领域构建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在服务业加快构建循环性服务业体系;在社会层面推进再生资源和垃圾回收利用, 推行绿色消费。显然, 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已经拉开帷幕, 在政府的引导下促进产业生态化, 实现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的优势互补, 应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集群发展、循环利用、集中治理”的生态化道路。

2.2 资源约束突破要求

产业生态化是对传统生产方式“大量投入、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根本变革, 只有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才能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能源需求量持续扩大, 消费的增长已远远快于能源开采生产能力的增长,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急剧增加, 供需缺口将不断加大, 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能源资源约束成为推进新余市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2.3 科技发展要求

科技创新的应用扩散过程就是产业升级、跨越、变迁的过程, 在产业主导技术和产业升级的相互促进中, 科技创新起着根本性作用。企业要形成一条绿色生产的工艺链条, 涉及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水资源的重复使用, 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和资源替代技术等。所以, 科技创新的生态化是新余市推进产业生态化的关键因素, 不仅涉及到传统生产技术的生态化演进, 更要求企业和企业之间废弃物在技术上实现循环和再利用。

2.4 结构性污染解决要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产业重复建设严重, 造成宏观经济的结构性不合理。新余市宏观经济仍存在产业层次低、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低、产业结构比例不优等结构性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很容易进入效益不高、方式单一、环境恶化治标不治本的怪圈。所以, 政府在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 必须不断改变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 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产业结构性调整, 实现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3 新余市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

3.1 仙女湖区:适度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

(1) 生态渔业。

发展生态渔业, 一要合理划分生态保护与养殖区域。将湖体核心区渔业水域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增殖放流区、禁养区、适度开发利用区, 保证生态与渔业协调发展。二要优化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开展低碳渔业、碳汇渔业和低碳渔业技术试点。通过碳汇渔业的发展, 形成一批辐射广、带动强的渔业特色产业基地。三要推广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加快标准化鱼池改造和大水面生态修复进程, 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控制水体养殖容量, 推广种草养鱼养蟹, 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确保水域可承载力。四要提高良种繁育供应能力。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优化、联系紧密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良种推广步伐, 提高良种覆盖率;引进、选育、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 实现出口养殖品种良种化;建设品种保护开发基地, 强化地方良种保护与开发。

(2) 生态旅游业。

2002年5月, 江西省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景区总面积298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 湖中99座岛屿星罗棋布, 湖叉港湾扑朔迷离, 动植物种类繁多, 森林覆盖率达95%, 共有220种, 765属, 3000多种, 有各种鸟兽类76种, 拥有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景区有白鹭山庄、龙王庙、洪阳洞、花园山庄、傣家度假村等数十个旅游景点。

发展生态旅游业, 一要充分发挥仙女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以科学开发水体、湿地、渔俗等生态旅游资源为重点, 重点建设仙女湖湿地观光游览带、仙女湖候鸟观赏与科考、仙女湖水上运动项目、仙女渔俗观赏与体验等, 形成品位高、种类全、丰度好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二要建设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区内丰富的原生态资源、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质遗迹, 开发建设科考、科普教育基地, 使示范区成为青少年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立志环保的重要课堂。

3.2 渝水区、分宜县:重点发展循环型产业

(1) 循环型工业。

运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 分析产业生产流程, 重新组织生产流程, 推进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行业结构调整, 使能量和物质在闭路循环系统中进行运转;对低污染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 不断提高废弃物的处理率和回收利用率, 提升工业的生态化水平。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 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条, 依托重点企业进一步发展水产调理食品;积极建立以风能、太阳能和节能电器及配套产品开发为重点的具有特色的能源产业体系。

(2) 生态农业。

要以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健全生态农业政策支撑体系、产业技术体系和工程建设体系,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重点推进水稻、油料、果业、蔬菜、茶叶、棉花、水产等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和绿色有机品牌的创建。同时, 要重点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 加强对流失的农药、化肥和残留的农用薄膜等污染源的控制。合理布局规划区内畜禽禁养区和集中养殖区, 继续推进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利用工程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环保型畜禽养殖基地, 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通过多个农作物混合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程度, 并根据不同作物可以交叉空间结构组合的特点, 在同一单位生产面积上因地制宜的进行空间多层次、作物多元化和产品多元化的生物生产系统结构设置, 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具体模式有“种-养-沼-加”、“猪-沼-渔-牧-粮”、“猪-沼-粮-果”等等。

(3) 特色服务业。

坚持引进和整合相结合, 加快现代商贸服务向集团化、集约化、流通现代化发展。依托“水”文化的历史渊源, 大力推进地域文化向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亲水探秘体验游、观湖休闲综合游、生态农业观光游、候鸟观赏游等;依靠滨湖区域的水域优势, 以集团化、集约化、流通现代化为重心, 加快对传统商贸物流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 提升以连锁经营为特征的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

3.3 各经济开发区:重点构建产业生态共生系统

各经济开发区通过科技创新、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手段, 在区域内成员间建立起物质、能量的多层利用关系和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关系, 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最终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同时, 利用现代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 在计算机上建立成员与成员间物质、能量的交换关系, 在现实中通过合同形式将园区内外企业联系在一起, 形成地域上分散、经济上紧密的工业共生关系。虚实结合的生态工业园也是高效集约区集聚资源要素, 实现保护生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益目标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单孝虹.民生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2]董振华.市场体系结构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商贸, 2013.

房地产产业生态研究 篇8

南部生态产业区主要包括金口河县、峨边彝族自治区、马边彝族自治区, 2009年底总人口约5 376万人, 实现GDP501973亿元, 占乐山市总体的8.11%[1]。

乐山市南部生态产业区, 是乐山市发展山区经济的重点区域, 主要是承担生态农业基地、生态旅游业基地以及循环经济基地产业功能, 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 适当发展冶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磷化工等产业。

根据现有自然资源特点和交通网络, 工业主要是集中沿成昆新线铁路以及省道103布局, 成昆新线铁路横穿金口河县城和峨边县城, 沿线主要发展磷化工、农产品加工、水电、矿产开发等产业;省道103线横穿马边县城, 在省道103周围地区重点发展磷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在区内其它地区, 主要承担生态功能, 发展低碳、低耗能产业, 尤其是黑竹沟和金口河大峡谷附近, 承担起城市肺部功能, 发展林业、蔬菜、特色旅游业、种植、养殖等产业。

2 重点产业布局

2.1 现代农业

以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品牌农业”为目标, 以发展丘区商品农业、山区生态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农业布局。依托龙头企业, 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 加快农产品规模化经营, 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 开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 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 特别是金口河区的乌天麻、川牛膝、珍稀食用菌、峨边的马铃薯、高山蔬菜、马边的猕猴桃种植和魔芋生产等。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 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 特别是峨边的生态肉猪、特色肉鸡、野猪圈养、林下养蜂、野鸡、大鲵等特种养殖。利用当地优越的林业条件, 重点发展林业、竹笋、核桃、中药材、硅原林、红豆杉等特色林、农产品。

2.2 现代工业

充分利用区内所拥有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优势, 发展与其有关产业, 同时加速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的进程,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化工产业要在现有基础上, 不断加快核心技术突破进程, 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对化工产业进行改造升级,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污染率, 将本地的资源优势又快又好地向产业优势转化。马边重点发展黄磷生产和精细磷化工, 峨边重点发展磷矿和钾长石矿产资源开发。能源产业要在现有基础上, 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优势, 科学规划水电站, 加快项目落实。近期重点是在峨边积极推进二坪电站建设和大渡河龚嘴、铜街子电站的扩容改造, 抓好母举沟、三叉河等电站建设;在马边要抓好官帽舟、大鱼、高卓营、黑阻、三河口等电站建设。冶金建材产业要以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 不断做大做强冶金建材产业, 峨边重点发展铁合金、工业硅、电石和水泥;金口河区重点发展铁合金、工业硅冶炼。农产品加工业要在当地特色农业的基础上, 开发农产品加工新工艺, 延长产业链, 提高农业品附加值, 壮大山区经济。金口河重点发展牛膝、红豆杉等中药材加工;峨边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茶叶、红豆杉、马铃薯以及肉类加工。

2.3 现代服务业

利用区内优越的自然风景和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大力发展旅游业。马边要重点建设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加快建设黄连山森林公园、马边大佛、明王寺、荞坝古镇、万担坪峡谷等景区;峨边要加快黑竹沟景区旅游开发, 加快独具特色的彝族“甘嫫阿妞”品牌开发;金口河要重点做好金口河大峡谷品牌, 加快对金口河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包装。利用乐山打造交通次枢纽契机, 特别是成昆新线和成昆二线建设的机遇, 大力发展物流业, 培育或引进一批物流企业, 优化布局, 整合资源, 规范市场, 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一批物流场站建设, 在峨边县火车站附近、马边县分别布局一个二级物流场站。以马边、峨边、金口河各县城为节点, 构建交通运输、信息交流和仓储配送三大平台;推广先进技术, 扩大专业分工, 提高物流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商贸业, 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促进连锁商贸企业向社区、乡镇和村组纵向延伸, 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样的零售终端市场。以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为重点, 加快专业市场建设。以马边、峨边、金口河区为二级节点, 布局适应当地生产和消费的商业设施, 成为各县的商贸中心。马边沿S103公路重点发展林产品专业交易市场, 金口河沿成昆新线重点发展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 峨边沿成昆新线重点布局林竹、家禽专业交易市场。

摘要:乐山市南部生态产业区包括金口河县和峨边、马边彝族自治区。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空间结构也需要调整及优化, 这将有利于促进乐山市空间结构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乐山,南部生态产业区,产业布局优化

参考文献

[1]乐山市2010年统计年鉴[Z].

[2]甄峰.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M].商务出版社, 2004.

[3]张沛.区域规划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研究初探 篇9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动态,重塑,多元性

1990年代以来, 价值链概念被引入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然而, 由于艺术和创意的历史传统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确实存在的特殊性, 价值链的线性的思维模式被质疑不足以解释当代产业和经济活动的复杂性。

20世纪60、70年代以后, 艺术社会史成为艺术史研究的主流, 借助韦伯和马克思等人的社会理论, 还原艺术家所在的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同时, 文化社会学从社会组织的视角来观察, 文化产品是“通过一个由许多行动者合作的集体过程产生的”结果。这一文化生产的面向启发我们将文化创意产业看作是一个以符号生产为核心的系统, 参与者的范围和数量, 以及影响这一系统的政策法规、技术、产业结构、组织结构、职业与市场等问题都超出了价值链可以呈现的内容。近年, 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者纷纷呼吁, 应以生态的视角更全面完整地评价文化创意产业。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提供的说明, 生态系统不仅仅是各种物种的组合, 而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 以及各种互动和改变的自然力量相结合所产生的系统。因此,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生物多样性、关联性大于分野、动态与重塑。

澳洲昆士兰理工大学的三位学者赫恩、鲁德豪斯和布莱奇 ( Hearn, Gregory N. and Roodhouse, Simon C. and Blakey, Julie M) 提出了“价值创造的生态”, 用以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在三个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将以这些变化为起点, 对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研究做一次探索。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系统和参与者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共享的生存环境构成的。通过食物链, 每个生物、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发展出了依存关系, 一个交织复杂的食物网。这种网络的关系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结构和组织中也十分明显。文化经济学家大卫? 索罗斯比为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了一个同心圆模型: 处于核心位置的是传统的创造性艺术门类, 及其当代形式, 比如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等; 第二圈是非艺术类的文化商品, 如书籍、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 最外圈是非文化产品, 但具有文化的内容, 如广告、旅游、建筑和设计等。同心圆模型比之我们简单地罗列和并置这些产业门类更有意义, 它揭示了不同产业和产品间天然存在的关联性。处于外围的文化商品和非文化产品实际是以核心艺术门类为基础的综合性的成果。这种生态的视角尤其强调一种非等级化的, 而是根茎式的, 存在多重的互联与连结。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看, 文化生产是一项集体活动, 参与者们围绕一系列任务和技能共同完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这些任务包括: 构思和创作、生产执行、资金管理、分配产品、理性评价、消费、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赫恩等人根据游戏理论将网络中的参与者分为四类: 共生、合作、竞争和竞合。并强调竞合是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遗憾的是, 作者们虽然强调了竞合关系是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的新趋势, 但并未意识到, 竞合关系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是天然存在的。

首先, 文化产品间存在大量纵向和横向的竞争, 比如, 一部电影与另一部电影, 电视与电影或者任何休闲活动, 都可以构成相互竞争, 然而, 这些竞争不是排他性的。消费者为一次文化消费付出的价钱通常大大低于产品创作和生产的成本, 甚至无需付出金钱, 比如欣赏 /消费一幅画。市场调查也发现, 不同门类的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往往是同一群人。另外, 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存在于内容和意义, 而不是承载它们的媒介, 因此一旦某一种媒介上的文化产品的价值获得市场的认可, 便会迅速转移到另一种媒介上。

其次,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不同行业存在于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 彼此间除去竞争关系外, 天然地具有合作关系。在风险难以预测的传媒业, 纵向与横向整合的趋势非常明显, 有实力的大型传媒企业自然而然地会建立跨越不同行业的大型联合体。在一个集团内部就构成一个复杂的产业生态, 生产出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 彼此间存在竞争与合作, 共同开拓和占据更广泛的市场, 最大化地利用有价值的资源。

在众多的参与者中, 文化消费者的行为是最难预测的, 这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充满了风险。赫恩等作者分析认为, 如今消费者更容易受到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的影响, 他们的购买决定不完全由价值链上的环节推动, 而是受到外部环境, 尤其是周围产品的使用者的影响。因此, 如何将个体与他人联系在一起是价值创造的关键。笔者认为, 这种网络的价值不是互联网赋予的新变化, 而是文化产品的特性使然。文化产品是象征性的商品, 文化消费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化活动。消费行为表明了社会的结构方式, 揭示了社会关系, 文化消费因其符号特征具有社会身份与人际关系的表征作用。进入后现代社会, 个体的身份朝向多样性发展, 文化消费则反映着人们复杂的欲望、需求、价值观、梦想, 以及各种亚文化群体共享的规范。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消费者的任务不再是单一地给予情感或理性的反馈, 赫恩等人认为, 他们已经成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随着产品的价值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 产品的传播也由单向的信息传递转变为参与性更强的, 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传播模式; 位于终端的消费者从过去孤立的、无意识的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转变为积极的, 富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合作者和价值的创造者。原先处于终端的消费者可以在整条价值链上创造价值, 成为产业生态中最有机和最活跃的参与者。大众中出现的业余专家群体基于自娱自乐的心理, 生产出专业水平的内容, 并因为兴趣相投而自行组织在一起。在没有核心控制者干预或外部对系统施加影响的条件下, 产生出新的结构、模式和规律。

因此, 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动态的系统, “新物种”不断涌现, 参与者们自行组合或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重新分工。生态系统能够获得一种动态的平衡并不断成长是基于物种多样性。下面, 我们将深入讨论这种系统的动态发展及其结构上的重塑。

二、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动态与重塑

克里斯托弗和斯多帕记录和分析了198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由大制片厂主导模式向分散的、专业公司的灵活生产模式的转变过程。这段记录让我们清晰地看到, 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系统如何在外部环境的动荡下出现解构与重塑。现今的好莱坞由十几万个小型专业公司为生产主体, 各公司间的关系由相互依赖变得特立独行。拉什和厄里将这种主要由自由职业者和独立公司组成的, 存在大量分包关系的电影产业形容为“交易充沛的个体集结点”, 独立制作公司的产量有限, 但非常活跃, 它们通常专注于一个较狭窄的领域, 不断变换形式和内容。大公司和独立公司或自由职业者群体重新分配角色, 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小公司与大公司之间是共生关系, 小公司为市场提供更多样化和更具实验性的产品和艺术家, 大公司也往往从这些创作者中再进行选择, 或者购买那些取得市场成功的独立品牌, 将它们作为既可以与自己竞争, 又没有风险的分公司。这种灵活生产同样出现在电视、出版和唱片等产业。

除此之外, 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最外围的非文化产品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同样存在着互动和重组。研究者评价说, “传统 ( 文化) 与旅游是相互协作的产业, 传统将位置转化为目的地, 而旅游使它们变为经济上可行的展览。”代表着地方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及收藏和展示它们的博物馆, 还有保留了传统印记的社区、居民及他们的日常生活都被符号化、审美化和娱乐化, 成为旅游者凝视的对象。也难怪韩国政府将文化、体育和旅游划归为一个部门, 新加坡旅游局乐于协助新加坡艺术博览会的推广工作。

那些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 比如博物馆, 一直是作为国家或地方的高级文化的象征而存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应者, 博物馆具有公益性, 与私人市场中的商业活动保持着敏感的距离。因此, 它们的价值不是通过经济价值来衡量, 而是体现在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声誉, 即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不过, 在当代文化经济的背景下, 一些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有机会在市场中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 甚至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中非常活跃的参与者。上文中我们曾讨论, 在后旅游时代, 博物馆成为重要的观光目的地, 其经济性一目了然。而它具备的展示、研究与收藏的功能则掩盖了自身更为隐秘的经济功能。在接下来的篇幅中, 我们将讨论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一个多元价值基础上的生态系统。我们将之比作生态圈中的光合作用, 是文化资本、象征资本和经济资本间的能量转换。这个过程无法在价值链上得到清晰的观察。

三、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多元价值

在波特的价值链概念中, 价值只涉及经济的价值。他说: “就竞争角度而言, 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用总收入来衡量, 总收入则是企业产品得到的价格与所销售的数量的反映……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 并且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很显然, 价值链不能全面和准确地描绘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中独特的价值流动、转换和积累的过程, 以及真正的“总价值”。

艺术博物馆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艺术品行业的价值链上, 但却是艺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参与者。自艺术的现代主义以来, “为艺术而艺术”的规则将博物馆与追求商业目的的市场隔离开来。然而, 一件作品一旦在这个独立的领域中获得确认, 被定义为艺术, 就有可能被纳入到艺术品市场进行交易。换句话说, 博物馆以其权威评价和声誉给与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 而后才可能在市场中取得经济价值, 这就是隐藏着的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过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提供产品的内容诠释、权威认定和信誉保障, 而后, 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得以在市场体现。当然, 资本间的转换率经常是不确定的或被批评不够公正。即便是在更商业化的电影、出版等市场中也有类似的角色, 从事批评的个体, 刊登和发布这些评论的大众媒体, 学术期刊, 以及各种竞赛都起着把关人和定义的功能。

当文化产品在市场中流通, 消费者表面上购买的是产品的物质形式, 而实际上消费的是物质形式承载的, 具有个体独特性的内容、文本、意义和符号。如赫斯蒙德夫 ( David Hesmondhalgh) 所言, 这种符号的价值要比交换价值更加复杂, 富于矛盾和争议。作为经济部门的一个新成员, 文化创意产业向评价机制提出了挑战———创造性和消费者的感知, 以及不同资本类型间的转换, 该如何量化和计算呢? 或者说, 我们现在通过票房、交易额、投资回报率、参与人数、就业人数等指标获取的数据仅仅体现了这个部门所创造价值的一小部分。

在经济学中, 经济发展的概念一直以来只关注一个国家的物质条件的改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观念发生改变, 这是因为文化和精神并非存在于物质满足之后, 文化行为自始至终都伴随和影响着经济活动。经济学家指出: “……在我们思考发展的时候, ( 这个概念) 正发生着明显的改变, 那就是将人类重新作为发展的焦点, 使之既是发展的对象, 又是发展的动力。因此, 一种以商品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概念要让位于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的策略。”这一“人类发展”的标准也要求我们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物质的空间中进行观察与讨论, 即我们居住的现代城市。城市的文化生态研究关注社会世界、文化产品和建立的环境间的相互关联与作用。如今, 广义的创意经济已经构成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流, 肯定和强调了各种创意和创新实践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同时, 鼓励整个社会应更加重视人的头脑和创造性的作用, 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被看作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创意的经济最终带来创意的社会。

四、结论

在前面的篇幅中我们讨论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和运行规律。最后, 我们总结和强调以下几点:

1. 系统化地看待文化创意产业将有助于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的关系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结构和组织中十分明显。就单一门类的文化创意产业而言, 它是由不同专业和职能的个人与组织结构而成的, 各司其职完成一个独立的生态和价值流动。同时, 文化创意产业各门类之间在内容、生产、传播、消费和参与者方面存在重叠和共生, 不同的产业生态间的关联性重于分野。

2.“动态与重塑”是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要义

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平衡处于不断打破和不断重塑的过程中。首先, 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门类间的边界是软性和模糊的。其次, 动态过程体现在产业结构与功能上的平衡。再次, 通过淘汰、更新和再生维持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平衡。

3. 维护文化创意产业的多样性和多元价值是发展该产业的核心理念

多样性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生态而言同样意义深刻。首先。多样性和多元化在企业应对不确定的环境时扮演着缓冲的作用。营利和非营利性组织共存, 大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共存, 大规模生产和独立生产共存, 它们在不同的价值链上建立联系, 共同构筑了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丰富性。最后,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实现了商业和非商业价值的追求, 还将在根本上带来城市与社会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美]约翰·R霍尔, 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252.

[2][澳]Greg Hearn, Simon Roodhouse, Julie Blakey:From value chain to value creating ecology:implications〗for 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Volume 13, Issue 4, 2007.

[3][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商务印书馆, 2012.61.

[4][英]Scot Lash, John Urry.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SAGE, 1994.115.

[5][英]珍妮特·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江苏美术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8.15.

[6][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2005.

[7][英]David Hesmondhalgh.The Cultural Industries.SAGE, 2002.3.

房地产产业生态研究 篇10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创新,动力机制

一、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研究

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 具有知识外溢、交易费用低、规模经济效益等发展优势, 同类企业集聚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同时, 也带来了资源消耗紧张及集中污染等负效应, 成为集群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国外学者以工业生态学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 解释产业集群中企业互生共存关系, 并仿照生物链来建设集群或规划工业园区, 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群落中“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闭合循环, 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污染废弃物的零排放。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成为经典的实践典范[1,2]。

文献[3]最早提出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随后, 学者们从不同层面探讨了生态产业发展问题, 如文献[4,5,6]探讨了生态产业园中产业链的规划、文献[2,7]讨论了生态产业集群或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模式、而文献[8,9]则关注了区域产业的生态创新。在实践方面, 国内形成了苏州环保产业园、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等比较成熟的生态工业园区。

目前, 利用工业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新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或对传统产业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 是实践研究重点[10], 也是解决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可行方式。本文将以工业生态学角度探讨桂林市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升级创新相结合, 力图解决目前集群内研发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备、集群正效应弱等发展难题, 从而实现集群的跨越式发展。

二、桂林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桂林是著名国际风景游览城市, 拥有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资源, 保持着优美宜人生态环境, 但受广西工业整体环境影响, 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 产业链条短, 工业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上偏低的发展困境。面对生态环境约束, 桂林产业集群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 重新规划集群内部的生态产业链, 其传统产业集群进行生态创新改造的动力机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需要深入探讨。

1. 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

十一五期末, 桂林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9%。在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显著增强的形势下, 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竞争力不强的状况仍存在, 给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阻力。对此, 桂林市加大工业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大力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 桂林市将重点打造1个千亿元园区、1个千亿元产业, 培育5个百亿元企业, 即“325”的经济发展目标。

2. 绿色消费观的环境压力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 消费者对于商品生产和消费的环境影响更加重视, 绿色消费、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逐步盛行。据200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53.8%的消费者表示愿意绿色产品;37.9%的消费者表示曾经购买过绿色产品;18.5%的消费者认为国内绿色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较低, 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5.2%的消费者认为目前绿色产品的数量还不够丰富。买方市场需求压力, 必将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生产技术提出新的挑战, 采用生态技术和改善生产工艺, 无疑是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3.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的吸引力

2012年, 国务院正式批复桂林建设成为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国际旅游胜地, 这对桂林旅游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 可以实现旅游业带动城市功能提升, 可以实现城市中人、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此发展模式下, 政府推动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 通过搭建城市生态产业连网, 进而实现城市整体物质循环利用。

4. 中小企业的成长动力

中小企业是桂林工业的主体, 2011年, 桂林市6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有小型企业445家, 占72.2%。目前已经形成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医药及生物、食品饮料、光伏产业等若干集群。受生态环境限制, 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物排放量, 由于自有资金有限、技术创新缺乏, 很难达到上述目标。因此, 通过构建集群内的生态产业链, 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环境资源约束问题, 实现集群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三、桂林产业集群现状及问题分析

1. 现状条件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集群模式是桂林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 截止2010年, 桂林市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西城经济开发区和苏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以八里街工业园及各县工业集中区为支撑的集群创新发展模式, 表1列出了三大产业园区的主要发展指标。

2. 问题分析

(1) 产业集群定位雷同, 同类废物排放量大

从上表可知, 3个开发区分属不同级别, 其产业发展方向与企业类型应有明显差别, 但产业布局上结构性重复建设现象明显, 例如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及生物制品产业在3个开发区中都有分布, 而且从企业产品类型也属于同类竞争, 这将导致同类资源的大量消耗及排放, 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废弃物处理技术, 如果将废弃物直接排放, 极易造成环境污染。据不完全统计, 近年来广东受工业“三废”污染且造成减产的农田面积达77.6万亩, 其中有1.15万亩农田因严重污染抛荒或改变用途。

(2) 产业链欠完备, 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少

桂林产业链中缺乏大型核心企业, 例如2012年桂林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360家, 其中产值超过30亿元仅6家, 产值超10亿元仅19家。由于核心企业的缺失, 导致产业内分工与协作不足, 影响了集群规模效应的实现, 而企业对资源的利用也呈现单向线性循环, 即“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 无法通过上、下游企业合作进行循环使用。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例, 开发区内有以整车生产企业桂林客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福达集团, 以及万向钱潮 (桂林) 汽车底盘部件有限公司和皮尔金顿 (桂林) 公司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但从产业链的完备性上看, 还需要补充汽车服务类以及资源回收利用型企业, 对于可重复利用的材料、零件进行二次生产。

(3) 集群环保制度欠完善, 公共环保设施建设不足

各产业园区对于入园企业的环境影响都非常重视, 具有严格的环保审批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集群环境、规范企业经营企行为的重要作用。但以上环保制度只针对企业入园前, 企业入园后是否采取清洁生产、绿色经营、废弃物再生利用等环保措施没有制度引导和激励, 离开园区主管机构的扶持企业在资金少、技术实力弱的情况下, 很难主动参与到生态经营的转型中。各园区公共环保措施也存在着不足, 目前只有苏桥经济开发区采用了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环保措施, 与国内苏州工业园区、青岛新天地生态工业园区相比, 缺少从事环保、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的企业。

四、桂林产业集群生态创新设计

1. 打造生态产业链, 解决物质循环难题

运用生态产业学原理, 在开发区内同类产业中的企业间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模式, 将企业之间原料、主产品和副产品的链接进行设计和改造, 从而实现物质循环使用、废弃物质低排放。

以汽车产业为例, 苏桥开发区的重点企业主要有桂林客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桂林百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锦韩汽车附件公司等, 汽车产业未构成完整循环产业链, 需要引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汽车回收分解企业, 形成零部件制造—整车生产销售—旧车回收—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主导生态产业链。

在主导产业链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汽车回收的利废功能, 引入补链企业拓展纵向生态产业链。例如在汽车拆解过程中, 利用废旧轮胎、塑料、玻璃等非金属固体制品为原料, 可衍生出“汽车—塑料”、“汽车—胶粉”等生态产业链;利用金属为原料可衍生出“汽车—钢铁”。此外, 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经处理后, 可供或作为园区内绿化及景观用水。

2. 打造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帮扶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为了破解中小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薄弱、资金规模有限的转型困境, 各开发区可针对园区内不同产业组建公共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 为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技术创新、工艺改进、质量检测企业融资等服务。具体发展模式为:1、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组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及技术转移联盟, 共同研发关键共性技术, 实现产品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2、政府扶持创新型服务企业模式:通过政策支持, 引导专业化的创新型服务企业入园, 以专业型设备、专业化人才为产业中同类企业提供设计、检测服务。

打造公共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的同时, 提供生态创新资金支持, 鼓励中小企业向生态经营转型,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入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逐步实现技术提升, 最终向生态设计、绿色采购、清洁生产等生态化模式转变, 从而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

3. 鼓励环保型企业入园, 完善公共废弃物处理机制

对于集群生态产业链无法处理的副产品和废弃物, 可通过公共废弃物处理中心来解决。当园区内部技术缺乏的情况下, 可引进能加工处理园区主要工业废物的环保型企业, 将产业链中企业排放废水、废气、残渣等主要工业废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特别是污水处理技术、大气治理、三废综合利用、金属回收处理等领域, 应该培育一批具有高新技术的科技型环保企业。

在现有入园环保限制基础上, 规范集群内企业的生态创新行为, 以税金、补贴等多种形式激励企业实施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园区环保监控信息系统, 对于企业排污行为、园区环境状况、集群废弃物再生利用信息及时监测、发布, 可以巩固集群内实施环保措施成果, 又可以为资源再生利用搭建平台, 实现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危旭芳.生态产业集群的基本模式及其构建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08, (5) :195-199.

[2]张西玲.国内外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典型案例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 (3) :62-66.

[3]王如松, 杨建新.产业生态学:从褐色工业到绿色文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4]王兆华, 尹建华, 武春友.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 (10) :153-157.

[5]甘树福, 徐文彬, 彭晓春.构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探讨[J].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ISO/TC207) 第十四届年会暨“绿色奥运清洁发展”主题论坛论文集, 2007.

[6]曾丽君, 隋映辉.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园区建设[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2) :85-89.

[7]张柏江, 朱正国.生态产业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2000, (2) :23-26.

[8]邵云飞, 黎丽, 尹守军.产业创新的新范式:生态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2009, (6) :31-36.

[9]刘雅君.东北地区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2, (12) :67-71.

[10]李志翠, 马海霞, 朱琳.区域生态产业链规划视角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J].管理现代化, 2013 (1) :55-57.

[11]王雷.苏浙沪典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2) :51-55.

房地产产业生态研究 篇11

一、第二次经济普查中房地产投资

情况分析

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 2008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总量为30580亿元,较2007年增长5300亿元;同比增长20.9个百分点,增幅较2007年回落了近10个百分点。从占GDP比重来看,房地产业增加值为7174亿元,占GDP比重5.2%。

从第一次经济普查到第二次经济普查,房地产投资分别由2004年的13158.3亿元增加到30580亿元,5年翻了近3倍。其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9.59%、20.91%、22.09%、30.15%和20.97%,均高于20%。形成了从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的第二个房地产投资高峰期,其基本特征是2005、2006年两年受调控影响最为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紧缩。但到2007年,调控政策有所松动,投资水平又全面恢复到宏观调控之前。而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又有所下降。

二、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理论界主要采用直接计算法和投资乘数法两种定量方法来考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由于第一种方法测算时只考虑由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没有考虑投资品行业收入增加所推动的一系列次级消费的增加。投入产出投资乘数法较好地弥补了直接计算法这一缺陷。所以,本报告利用投资乘数法对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关系进行测算。

投资乘数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某一变量增加一单位数量(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通过连锁反应而最终使另一变量变化的倍数。国民经济乘数法是当今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为此,我们也可以把乘数概念引入投入产出分析中。具体地说,当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通过连锁反应而最终使各部门某一指标(如产出、收入、就业等)变化的倍数。利用投入产出表和其他统计资料,可计算出多项内容的分部门乘数,已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有力工具。

我们运用EVIEWS软件,按照投资乘数法测算出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初始效应为0.833811,其直接效应为0.063225,故间接贡献和引致消费贡献大约是1.063742。

这表明,第一,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初始效应反映了增加一单位房地产投资,所产生的基本的收入量。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初始效应为0.833811,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初始效应。从此角度分析,房地产投资较其他行业而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

第二,房地产投资的直接效应为0.063225,说明房地产部门增加投资所带动产业内部收入增加较小。房地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的产业,其产业收益的增加具有滞后性和分散性,当部门每增加单位投资时,当期内部效益额的增加有限,故房地产投资的直接效应比较低。

第三,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较大,为1.063742,大于房地产投资的初始效应和直接效应的总和。故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由房地产开发投资拉动的其他产业投资、居住消费和建筑装饰品、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其本身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故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间接拉动作用是房地产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并且,通过测算,结果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逐步上升态势,而且2007年我国房地产投资乘数为1.96078。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房地产投资大规模增加,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明显作用,贡献率不断提高。其中既有由房地产开发投资本身所产生的直接贡献,也有通过对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所产生的间接贡献。

同时,我们也发现,房地产投资增长确实有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过大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贡献。况且,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能完全归功于房地产业一个产业。另外,与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相比,房地产业的产出贡献率目前仍然较小,统计期内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没有超过5%。总之,整体来看,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乘数效应大致有1.96078左右。如果考虑到购房后对家电、家具等消费的刺激效应,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要更大。

三、房地产投资与关联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房地产业,因其产业链跨度大,产业附加值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房地产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即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环向关联。

产业关联主要分三类,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环向关联。其中,前向关联是指通过供给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后向关联是指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环向关联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中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或产业环。

本报告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来分析房地产投资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通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数学方法,我们分别测算了房地产投资与其他产业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房地产业投资诱发系数。

(一)前向关联测算结果

从前向关联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房地产与其他关联产业中的14个行业关联度较高,平均值0.003699以上。在这14个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向前关联度排名第一,关联值远高于其他行業以及42个行业向前关联度平均值,说明房地产投资对该行业的向前带动作用很大;对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向前影响小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但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对房地产业,邮政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综合技术服务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9个行业向前关联值也明显高于42个行业向前关联度平均值,表明房地产投资对这些行业的向前带动作用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二)后向关联测算结果

从后向关联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房地产与其他关联产业中的13个行业关联度较高,平均值0.006027以上。在这13个行业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4个行业向后关联度分别为:0.029025、0.026413、0.024067、0.020133,均超过了0.02,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说明房地产投资对这4个行业的向后关联影响最大;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邮政业等4个行业,它们的向后关联度虽然低于前面4个行业,但仍然超过42个行业平均值的2倍,表明房地产投资对这4个行业的向后影响仍然较大;综合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和教育等5个行业的向后关联值低于前面8个行业,但高于其29个行业,也就说虽然房地产投资对这5个行业的向后关联影响小于前面8个行业,但是相对其他29个行业影响还是会大很多。

(三)房地产业投资诱发系数测算

从房地产投资诱发系数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矿采选业,建筑业等六大行业的诱发效应最为明显,诱发系数均大于1,超过了42个行业诱发系数平均值的2倍。其中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诱发系数排第一位,诱发系数最大,而且高出后面各行业诱发系数较多,超过42个行业诱发系数平均值的4倍;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矿采选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6个行业诱发系数超过42个行业诱发系数平均值的2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农林牧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9个行业的诱发系数也超过了42个行业诱发系数平均值。综合来看,房地产投资对上述16个行业的诱发带动作用较为明显。

民族地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 篇12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 使其成为蕴含独特并且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大国。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2011 ~ 2015 年间, 国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取得重要成就, 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规划,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民族地区的重要地位。而习近平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建设目标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 中国越来越重视产业生态化问题。

二、民族地区产业生态化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惠及子孙的伟大工程, 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 莫旗结合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再次把保护生态环境摆上重要议程, 并在2014 年全旗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走生态经济化, 经济生态化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30 多年,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则由于各种因素发展缓慢, 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相比差距更大。民族地区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形势极其严峻。过去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眼前利益, 破坏山林草场开发耕地, 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给现在的生态化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三、民族地区产业生态化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产业层次较低, 发展失衡, 产业生态化建设的内在推力不足

产业生态化是依据产业自然生态内在循环机理, 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 对特定地域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 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 是自然, 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民族地区产业生态化存在的严重问题即缺乏动力, 首先表现在内在推力的缺乏。农业所占比重较大, 工业和旅游业占的比重较少, 发展极为不平衡。在产业粗放发展和发展不平衡的共同作用下, 企业间要素流动、产业内部的要素流动、产业之间的要素流动、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均不足利益驱动能力不足, 导致了产业生态化进程缓慢。

2、经济开放程度不高, 产业生态化的外在拉力不足

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是产业产品调整的助推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要素在不同的区间流动形成不同的发展格局产生不同的外部规模效应。但当前我国的民族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不足, 使外部生产要素、产品移动和技术交流无法进行, 区域的经济增粘完全依靠区域内部因素, 导致了产业生态化的进程缓慢。

3、产业生态化发展起步较晚, 缺乏健全的产业生态化机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起步较晚, 生态化进程缓慢, 推行产业生态化的过程漫长, 尚未形成健全的产业生态化机制。

4、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国家对其规划较少, 出现懒散现象

在经济发展前期, 各行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忽视了产业生态化的建设, 导致企业散漫、自由发展, 布局分散, 只注重追求企业利益, 生态化意识薄弱。

5、土地管理失控, 布局不合理

土地管理失控, 必然导致土地利用的混乱, 这种混乱状况主要表现为滥垦、滥牧、滥伐、滥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现有耕地的利用主要采用广种薄收, 掠夺式经营方式, 采取撂荒耕种制, 对土地只用不养, 造成地力耗尽后不断废弃, 新农田又不断开垦, 加速了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 对草原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不够, 人为破坏草场的现象较严重。

6、贫困程度深、人口素质低

在贫困的状态下, 教育投入不足, 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还比较缺乏, 导致观念陈旧, 生态化意识不强。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下, 产业生态化的要素嫁接能力非常弱。

四、产业生态化解决措施分析

1、树立以生态标准开发与选择创建企业的意识。按生态运行方式规范企业生产与营销行为, 依据生态化要求规范产品质量和属性。

2、丰富产业生态化转型的产业类型, 改善目前生态发展现状中存在的短板现象。产业生态化转型要实现的目标不是单个行业的生态化, 而是要形成生态化产业群, 提高整体的产业生态化水平。针对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均现象, 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完善产业分配比例。

3、强化政府领导的产业生态化意识, 并加强对其宣传推广。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领导, 科学确定企业生态化标准, 并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责任制, 层层分解任务, 明确责任;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 农业、环保、财政、国土、经贸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生态化建设协调小组, 制订发展规划, 统筹产业生态化发展工作。

4、完善用地政策。由农业和国土部门联合制定不破坏耕作层的相关标准;积极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 对符合规划要求, 建设所用的山地、林区允许企业通过租赁取得, 优先发展产业生态化配套建设, 并免收土地使用的各项费用。

5、政府应依据国民经济增长的整体及长远目标, 规划产业及各分支产业的发展。规定产业内部应严格按照生态运行方式进行生产力布局和企业组织的同时在国民经济系统内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 并通过产业的生态关系建立区域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与运行机制。

6、按照生态运行方式和生态标准建立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与资源化系统。使得企业和产业系统不仅满足生态生产和生态消费的目的, 而且对人类生存条件与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资源开采和利用的生态标准, 资源利用、再生和恢复的生态机制, 最终实现“最佳生产, 最适消费, 最少废弃”。

7、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持支持力度。继续增加对标准化生态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综合利用的单位与个人, 省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相应的资金或项目的扶持;严格执行环评费减半收取政策, 简化环评程序和办证手续;推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提高产业结合效率及资源化利用水平。

8、将企业、产业和国民经济系统建立在生态标准的平台上。以可持续发展为基准, 经济发展为目标, 科学技术为动力, 法规政策为保障, 组织管理为措施, 推进我国产业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9、培养生态文明型人才队伍建设, 普及生态化知识, 增强生态化建设的要素嫁接能力。

五、项目总结

通过对民族地区的产业生态化现状分析, 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对民族地区的综合布局和综合治理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企业和政府的一起努力, 不断增强产业生态化意识、完善产业生态化建设、加大产业生态化投资、提高产业生态化监管力度, 从而循序渐进, 逐步形成生态化产业集中群、建立产业生态化系统, 完成产业生态化的完美升级, 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民族地区产业生态化转型是新时代的要求, 文章主要以民族地区发展的生态化研究为主线, 针对民族地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现状, 严格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的要求, 分析民族地区在产业生态化转型方面存在问题, 提出综合布局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主要措施, 对其生态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政企结合,生态企业群

参考文献

[1]张洁.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5.

[2]牛桂敏.循环经济:从超前性理论到体系和制度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4, (6) :63-65.

上一篇:中老年保健下一篇:用爱发现 用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