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2024-08-28

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共7篇)

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篇1

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霍仲英朱 江

〔内容摘要〕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市建市以来房地产业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为社会了解我市房地产业发展实际和积极为我市房地产业建言献策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 键 词〕 房地产 发展 回顾

〔作者简介〕 霍仲英 六盘水电视台朱江 六盘水市房产管理局

六盘水市的房地产业是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发展历程相适应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经历了由计划经济的实物分房向市场经济货币化分房转变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需求日益的增强,房地产业作为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的新兴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循序渐进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制度

以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为标准,我市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2年的实物分配阶段、1992年10月至1999年6月的有偿分配阶段和1999年7月以来的货币分配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体现了不同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特征,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共同致力于住房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具体如下:

(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实物分房阶段。(1978年-1992年9月)。我市建立于1978年,建市之初,住房建设工作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仅为3.8平方米,住房分配制度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实物分房制度,全部房屋由国家(单位)统建、统分,充分体现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住房分配特征。

(二)符合转型期特征经济体制特征的有偿分房阶段(1992年10月-1999年6月)。1992年,根据《贵州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法规要求,我市成立了六盘水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当年10月1日全面启动住房制度改革工作。针对我市经济落后、职工收入偏低、购买力不足、承受能力低、人均住房面积较少、住房环境相对较差、成套率低等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六盘水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六盘水市公有住房分配管理实施办法》、《六盘水市解决居住困难户住房实施办法》、《六盘水市公有住房分配管理实施办法》等16项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并通过提高租金、稳步出售公有住房部分产权、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按成本价补交房款出售住房全产权、鼓励职工集资、合作建房、房地产开发等多种方式,积极向符合的行政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出售住房。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出售住房71193套,面积572.28万平方米,为货币化分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的货币化分房阶段(1999年7月以来)。一是于1999年6月30日停止了我市住房实物分配工作,本着按劳分配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资产职工分头算帐,过去将来两相衔接,存量按工龄补偿,增量分步理入工资,租售价格统筹调整,多种支付并存过渡的总体要求,于7月1日在全市全面实行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模式,对各单位所收取的住房款项和住房租金由产权单位统一存入建行房地产信贷部专户,实行专款专用。截至目前,共兑现离休干部住房存量补贴103万元,已基本完成市直离休干部存量补贴的兑现工作,正积极着手启动兑现市直单位剩余人员存量补贴工作。二是为进一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工作,鼓励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积极活跃住房二级市场,于2004年对已出售的房改住房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至2007年底,全市共办理房改房上市准入证6150户,收取土地收益金3100万元。

二、持续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

2000年以前,我市商品房开发投资力度相对较小,全市房开企业仅有20余家,每年商品房开发面积不足5万平方米。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蓬勃发展,尽管受消费者预期心理、房地产经营企业投机心理、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投资下降、需求不

足、房价攀升等现象,但随着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日益趋于规范和平稳,开发力度总体上仍不断加大,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物业服务业务进一步拓展,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总体上正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壮大。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数迅速发展到134家,物管企业55家、房屋中介企业12家。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总体呈增长态势。2000-200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51.84亿元,其中:2000年为0.49亿元,2001年为1.59亿元,2002年为3.36亿元,2003年为5.03亿元,2004年为4.32亿元(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6.6亿元,2006年为11.88亿元,2007年为16.2亿。除2004年外,各年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至2007年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占全市固投130亿的12%,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二)商品房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一是商品房施工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2000-2007年,全市施工商品房总面积1100.30万平方米,其中:2000年为6.79万平方米,2001年为33.97万平方米,2002年为89.71万平方米,2003年为130.98万平方米,2004年为122.43万平方米,2005年为11.41万平方米,2006年为270.22万平方米,2007年为434.77万平方米。2000年至2003年持续增长,2005年至2006年呈下降趋势,至2007年迅速回升达历史最高水平。

二是商品房竣工面积总体呈增加态势。2000-2007年全市工竣工商品房总面积186.18万平方米。其中:2000年为2.42万平方米,2001年为6.98万平方米,2002年为17.69万平方米,2003年为49.20万平方米,2004年为37.54万平方米,2005年为18.54万平方米,2006年为17.74万平方米,2007年为36.07万平方米。2000至2003年持续增加,并于2003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于2004年开始回落,而2007年则又迅速回升至近3年最高水平。

三是商品房销(预)售势态良好。2000-2007年,全市共销(预)售商品房总面积259.66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总金额38.87亿元。其中:2000年为2.54万平方米,0.28亿元;2001年为6.05万平方米,0.55亿元;2002年为14.16万平方米,1.17亿元;2003年为41.68万平方米,3.81亿元;2004年为30.82万平方米,2.59亿元;2005年为17.9万平方米,2.33亿元;2006年为54.66万平方米,8.92亿元;2007年为91.85万平方米,19.22亿元。2000年至2003年,我市商品房销(预)售总面积和总金额均呈不断增长态势,2004年至2005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以后两年持续增长,至2007年两项指标均达到历年最高年水平。

(三)房产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工作成绩明显。我市房屋权属管理工作起步于1987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各项工作日趋规范,成绩逐步显现,得到了上级部门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至2007年底全市管理的产权产籍档案已达 132600卷,档案管理水平达科技事业档案管理国家二级标准。

(四)物业服务管理业务逐步拓展。我市物业服务工作起步较晚,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再到逐步规范的过程。截至目前,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共有55家,接管物业总面积已达500余万平方米,累计归集住宅共用部位设备设施维修基金2037万余元,共举办物业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三届。

(五)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我市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于2001年全面启动以来已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几年来,共制定和出台了各项地方性文件、法规和管理制度30余;共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102份,批准拆迁房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2000余户,涉及拆迁补偿资金近3亿元;共组织当事人调解40次,下达行政裁决12份,申请法院强制拆迁1宗;共解决长达2-8年的拆迁遗留案件20宗,接待信访咨询150余件次。

三、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工作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工作是党和政府注重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同时,也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是缓解住房市场化过程所带来房地产市场内部供求矛盾、结构矛盾的重要手段。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工作被写入了

政府工作报告,纳入2008年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成立了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了市人民政府对各县、特区、区政府的目标考核范畴,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纪律和组织保证。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作正常开展。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作主要是通过国有大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组织修建的职工集资建房为主的方式进行建设。几年来,全市共完成安居工程开发建设投资4.3亿元,面积61.89万平方米、5898套;共有98家单位通过合作建房的方式建设合作建房51万平方米、4204套。

(三)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工作逐步深入。我市廉租住房建设工作启动于2004年4月,工作开展之初,主要是采取以发放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方式,对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也称“双困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以解决其住房困难问题。2007年,根据国务院和贵州省关于解决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相关精神,制定出台了我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施方案和廉租住房保障规划(2007—2011年),明确提出了至2008年底前,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城市低保家庭做好应保尽保;至“十一五”末,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的工作目标。截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向符合条件的1663户发放廉租补贴108.61万元,实物配租家庭686户,享受租金核减家庭376户,共引导大企业建设廉租住房1.5万平方米,争取到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812万元,有力促进了工作深入开展。

我市房地产业今后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突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工作重要性,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从开发投资总额、供给结构、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力度,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房地产行业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指导和监管,严厉打击房地产经营过程中的面积缩水、虚假广告、屯积房源、恶意欺骗、违规拆迁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引导房地产经营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的强强联合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房地产经营企业经营管理手段,增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篇2

1 六盘水市钟山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1.1 六盘水市得天独厚的核桃产业发展条件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建设, 六盘水市钟山区将大湾镇作为了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重点阵地, 并将核桃产业作为该镇的特色产业之一。其气候类型主要是低纬度高原型气候, 冷凉干燥, 有着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在12.3℃, 气温极值-11.7~33℃, 月平均最低气温2.9℃, 月平均最高气温19.9℃;冬季降雨时往往在标量1800m以上形成凝冻, 全年平均凝冻日23d。土壤以黄壤、棕黄壤、紫色沙壤土为主, 土质深厚肥沃。该地区各项特征都显示出其适合核桃生长的特性。

1.2 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大湾镇核桃产业有着非常悠久历史, 当前保存最久远的树树龄高达200多年, 其单株产量依然保持在250kg上下。过去以实生苗木种植的方式, 培养了大量的地方特色品种, 也逐渐形成了种植片园, 但由于管理较为粗放, 种植片园较少, 使得核桃质量较差、产量较低, 与当前市场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1.3 核桃产业发展的特点与经验措施

至核桃产业项目推进以来, 通过在栽植方式上, 结合立地条件、栽培品种和管理水平的特点, 以单位面积获得高产、稳产、便于管理为原则。加强对早食核桃的培育, 并结合其结果早, 树体较小的特点, 采用5m×6m的方式进行种植。并在栽植技术上下功夫, 将发育阶段作为重点环节, 通过: (1) 整地:提前进行土壤深翻熟化增强肥力工作; (2) 选苗: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的一级苗木; (3) 栽植:在核桃确定苗木后, 首先将苗木的伤根及烂根除去, 再将其进行侵泡, 亦或者通过泥浆蘸根来确保根系水分充足, 便于植物成活。再通过在坑中部打窝定植, 并在定植时尽可能地使苗正、根系舒展, 最后通过分层填土埋实, 再灌入适当的水分。在苗木栽植后7天内再进行1次灌水, 并严格按照每株25kg农家肥、0.5kg过磷酸钙、0.5kg复合肥的底肥标准进行移载, 每株浇足20kg定根水, 用1m2的地膜进行覆盖, 保证核桃苗木的营养供应和成活率。

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 加大对良种的推广力度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推进, 大湾镇核桃产业逐步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但在由于核桃树的生长、生育、季节等特点, 未能够充分满足核桃果农的需求。因此, 今后应当尽可能地结合地区特点, 种植更多优质、高产、早挂果的品种, 使广大果农更加受益, 核桃产业发展更加迅速。

2.2 进行科学种植管理

积极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措施, 加强对传统种植方式的改进, 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使核桃产业从种植、管理上更加成熟, 逐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规范化及市场化管理。

2.3 投入项目配套资金

加大对项目配套资金投入力度, 并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 进行更加合理的资金安排, 使树苗、地膜、肥料以及农药等基础物质更加符合项目所需, 从而有效促进核桃产业的快速成长。

2.4 建种苗基地

要使核桃产业实现万亩的规模, 应当按照大湾镇的具体情况, 深入调查研究, 精心挑选土壤肥沃、运输方便等更加符合核桃产业发展的地区, 将其培育成为周边地区的苗木繁殖基地。

2.5 加大技术指导力度

大湾镇的核桃资源非常丰富, 但其栽培技术还欠成熟, 多为自生自灭的粗放管理, 还出现了部分品质良莠不齐的树木, 使得经营效益得不到提高。针对该情况, 通过聘请农业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产业发展地农民进行培训, 不断提高栽培管理水平。为此, 将来应当加大对核桃产业发展项目的开发力度, 增加技术含量, 增加资金投入, 更换低产苗木, 选择更加适合发展的树种, 以此来提高核桃产量, 改善核桃品质。

参考文献

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篇3

关键词:果品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2001503中图分类号:S66-33文献标识码:B

秦州区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苹果之乡”和“中国优质甜樱桃生产基地”,果品产业是该区农村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产业现状

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秦州全区干鲜果总面积3万hm2(结果面积1.36万hm2)、产量16.97万t、产值9.6亿元,其中:苹果2万hm2(结果面积0.98万hm2)、产量13.93万t、产值5.2亿元;大樱桃0.46万hm2(结果面积0.29万hm2)、产量2.004万t、产值4.008亿元;核桃0.51万hm2,绝大部分为幼树园;其他梨、桃、杏、花椒等0.05万hm2、产量1.02万t、产值3 598万元。

全区果品基地分布情况为:苹果基地重点分布在中梁、玉泉、太京、藉口、关子、皂郊、天水、汪川、华岐等9个乡镇,主导品种为“花牛”系列,富士和金冠系列品种占一定比例;大樱桃基地主要分布在藉河流域的中梁、玉泉、太京、藉口、皂郊等海拔较低、光热资源丰富的浅山区和川区;核桃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藉口、杨家寺、秦岭、牡丹、华岐、汪川、大门、齐寿、皂郊等气候相对冷凉区域。总体来看,北部中梁、玉泉、太京、藉口等乡镇果园面积所占比重较大,果品产业助农增收贡献率较高。在西南部乡镇中,华岐海池沿线苹果基地已形成较大规模,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区上全力打造古集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同时在西南部各乡镇全面加大核桃基地建设力度,为该区域农户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果园管理水平不高

太京、藉口、中梁等乡镇部分果品重点生产村果园管理水平整体较高,但总体来看,全区果园管理水平较为粗放,与实行精细化管理的高产园相比效益低下。相当一部分大樱桃园品种良莠不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尤其是近年来果树建园力度大,相当一部分新建园分布在原先没有发展过果树的区域,农民果园管理技术缺乏,加之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作务果园的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观念落后,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新建园区域技术普及和标准化管理难度相当大。

2.2果品基地分布不均

从全区现有果品基地分布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挂果园分布在中梁、玉泉、太京、藉口、关子、皂郊等北部乡镇。而全区西南片区10乡镇特色果品产业规模偏小,果品基地摆布不均匀,自然资源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发展核桃、苹果等特色果品产业的空间还较大,实现适宜区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5(2)

果品全覆盖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

2.3灾害防御能力不强

近年来春季低温霜冻灾害频繁发生,对我区大樱桃等果品生产形成很大威胁,从2007年到2013年,4月份共发生危害程度较重的低温霜冻3次,2010年和2013年4月上中旬的低温降雪灾害造成全区大樱桃几乎全部绝收,今年4月下旬和5月上中旬又出现降雪降温灾害天气过程。频繁发生的低温霜冻灾害严重影响果农稳定收益,挫伤了果农种果积极性,成为制约全区大樱桃等特色果品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华岐海池沿线近几年连续遭受冰雹袭击,农户损失惨重。

2.4产业体系建设滞后

果品商品化处理水平低,除几家规模较大的果品营销企业外,其他一些零散的收购场所都没有配备必要的采后处理设备。果品经纪人信息相对闭塞,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较为落后,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果品交易市场建设除藉河川道区和罗玉沟发展起步较好外,其余各果品产地大多没有正规的交易市场。对外市场开拓乏力,信息网络对果品营销的引导支撑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发展思路

3.1盯紧既定目标,突出果品产业发展

通过全面分析全区耕地资源现状,全区适宜于发展苹果、大樱桃、核桃等特色优势果品的面积为5.3万hm2,其中:苹果3万hm2、核桃1.3万hm2、大樱桃0.67万hm2,其他果品0.33万hm2。要紧密结合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及布局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连片成带、填空补白”的建设要求,每年高标准建设0.4万hm2左右的特色果品基地,争取在“十三五”末期实现特色果品基地适宜区全覆盖的目标,为实现产业富民奠定扎实基础。

3.2构建服务网络,提升果园建管水平

逐步完善区、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通过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果业专业合作社和果农协会在果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其在科技培训、技术推广、果品营销、生产物资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逐步引导其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使合作社内成员逐步结成利益联结体。在做好结果园提质增效技术推广普及的同时,把新建幼树园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及时查漏补缺,深翻培肥土壤,确保园貌整齐,生长健壮,管理科学,结果早,收益高。按照布点、连线、成片、建园的基本思路,着力打造秀金山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古集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罗玉沟大樱桃产业示范区、藉河流域放牛片区果品产业示范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做好市、区、乡镇三级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打造特色亮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区果品产业提质增效。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和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培训成效,为提升全区果园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地制宜推广果畜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果品产业和畜牧产业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3强化品牌推介,健全完善营销体系

继续保护利用好“秦州大樱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授权使用该商标的区内相关企业和合作社加大管理监督力度。积极参与国内举办的果品鉴评、展销及推介活动,加大“花牛”苹果品牌宣传力度。认真实施果品营销战略,积极开发国内主流市场和高端市场,确定稳固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不断探索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方式,确保产销两旺。引导支持果品重点营销企业采购大樱桃分选生产线,最大限度地减少运销环节品质减损,实现多方共赢。在全区4万t果品贮藏基础上,结合果品基地布局,5年内在汪川、天水、华岐、关子、中梁、藉口、皂郊6乡镇建设6处果品交易市场,新建6处总库容18万t的果品贮藏库群。

3.4坚持多措并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要针对目前春季低温霜冻、冰雹、干旱等灾害天气频发的气候特点,积极探索实施各类行之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和政策。市、区要进一步整合相关项目,切实加大对各类防灾减灾示范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继续执行补贴优惠政

石进昌:天水市秦州区果品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策,扩大果树防霜机的应用范围。大力宣传果品保险政策,积极引导动员果农参加果品收获保险,确保灾害年份果农基本收益。要大力引导华歧海池、中梁沿线等苹果主产区果农搭建防雹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较大范围内示范推广多种类型的“简易多防棚”及配套的防灾减灾技术,以有效防范低温冻害、果蝇、裂果、鸟害,促进果农稳定增收。

3.5立足生产实际,努力攻克技术难题

区科技、果业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力度,立足生产实际,对制约全区果品稳产优质丰产的春季低温霜冻、樱桃果蝇、樱桃各类根部病害等主要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尽快探索出有效的适宜于不同立地条件和管理体制的低温霜冻防御措施,有效控制樱桃果蝇、根癌等各类重点病虫害的危害。

3.6按照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拓展基地规模

六盘水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篇4

陈 霖 左 娟

〔内容摘要〕 作者通过调研,总结了2008年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在实施我市“菜篮子”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市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关 键 词〕 蔬菜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果树蔬菜站钟山区大河镇农业服务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市蔬菜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生产规模小,较分散,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充分发挥我市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商品蔬菜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摸清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状况,我们对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全市总人口301.8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8.5万人,农牧渔业产值457558.4万元,种植业产值242617万元,蔬菜总产值49417.4万元,耕地面积216.55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66.66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727元(同比增加390元),农民人均种植蔬菜纯收入387.33元(同比增加39元)。2009年,预计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蔬菜总产值5.07亿元,农民人均种植蔬菜纯收入845元。

二、蔬菜种植业发展情况

(一)全市蔬菜生产和销售情况

2008年,蔬菜种植面积33.45万亩,产量48.784万吨,产值5.8亿元,销售量29.72万吨,成交额2.37亿元,与2007年相比,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近9万亩,产量增加10万吨,产值增加1.4亿元,销售量增加7万吨,成交额增加1亿元。2009年,预计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45.352万吨,产值5.07亿元,销售量36.12万吨,成交额3.07亿元。蔬菜种植品种主要有: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14类40余种蔬菜。

(二)蔬菜设施发展情况

2008年,全市已安装镀锌管及钢架结构大棚1430个,438.8亩,竹木结构大棚1719个,约586亩,小拱棚9405个,约141亩,喷滴灌棚室55个,15亩。棚室育苗株数4700万株,产值470万元。2009年,安装镀锌管及钢架结构大棚1470个,449.82亩,竹木结构大棚1903个,约674亩,小拱棚10405个,约156亩,喷滴灌棚室55个,15亩。棚室育苗株数5100万株,产值510万元。

(三)蔬菜采后处理和加工情况

我市现有盘县玉祥油脂有限公司、六盘水益康食品有限公司和钟山区魏老妈辣椒厂3个蔬菜生产加工企业,产品主要以辣椒为原料生产销售辣椒食品。2008年,3家企业共生产辣椒食品290吨,销售产品290吨,产销率为100%,形成销售额464万元情况。企业消耗

新鲜辣椒原料1000吨。吸纳技术人员20人,管理人员12人,常年用工量38人,用工日数320日。

(四)蔬菜产业发展新品种引进情况

2008-2009年,在蔬菜新品种引进方面,全市引进水生蔬菜新品种21个,试验示范60余亩,商品茭瓜示范面积500亩,68户。引进以色列系列,金罗汉系列,长江系列等多系列的西红柿和辣椒优良杂交品种。在夏秋反季节蔬菜高效栽培和周年模式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方面,每年示范2500余亩,种植模式有“西瓜-速生蔬菜-马铃薯”和“甘蓝-西红柿”两种模式等。复种面积3305亩,平均亩产3497公斤,总产1155.76万公斤,亩产值5201元,总产值1718.93万元,投入产出比1:2.51。其中夏秋反季节西红柿、速生蔬菜完成面积2510亩,亩产量2811公斤,总产量705.56万公斤,亩产值4657.5元,总产值1169.03万元,投入产出比1:2.27。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高度重视,齐心协力促进基地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市蔬菜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为大力推进我市商品蔬菜规模化进程,决定以建设六枝郎岱市级10000亩蔬菜基地、水城县蟠龙法那5000亩蔬菜基地作为突破口,加强六枝平寨镇、大用镇等地,盘县西冲镇、红果镇、鸡场乡等地,水城县发耳乡、滥坝镇等,钟山区大河镇等二线蔬菜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大其他乡镇特色蔬菜的开发,带动全市蔬菜产业全面发展,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专门召开蔬菜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蔬菜生产,细化了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同县、区(特区)政府签订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目标责任状,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和办法。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随时关注和重视蔬菜基地建设,多次深入基地督促检查指导。市及县农业部门和六枝郎岱镇、水城县蟠龙乡都将蔬菜基地建设作为考核的重要目标任务,组建了工作班子,抽派了技术人员,明确了工作责任,制定了工作措施和考核奖励办法,将蔬菜发展规划到田块,充分发动群众,培训技术和物资供应,确保了基地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

为加快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市政府2007年12月制定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意见》等相关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特区)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及县、区(特区)农业局,负责指导全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技术服务等职责。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蔬菜产业领导机构并制定实施方案,乡(镇)长亲自挂帅,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蔬菜产业办具体抓落实的措施。

(三)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引进蔬菜种植大户,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基地建设中,在市及县、区(特区)相关领导和涉农部门的领导专家多次调研后,提出了把六枝郎岱建成市级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水城县蟠龙乡建成5000亩无公害蔬菜

生产基地,并责成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规划和组织实施。积极引进蔬菜种植大户,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作用。2009年全市共有蔬菜专业合经济组织17个,人数1050人,生产(采购)大白菜、番茄等蔬菜23173吨,销售量21075吨,销售额2132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六盘水中心城区、各县(区)中心城区和乡镇农贸市场,以及贵阳、昆明、重庆、广州和广西等外地市场。

(四)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到位,提高了蔬菜种植户的种菜技术水平

蔬菜生产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需要进行精耕细作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在技术服务方面,市及县、区(特区)农业局技术人员做到蔬菜栽培技术课堂讲座,播放光学影视资料,深入田间地头作现场培训、技术咨询和发放资料等工作,指导农户严格按要求生产,逐步引导农户专业化,规范化种植;调动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种菜缺乏技术的难题,提高菜农种菜的积极性,为蔬菜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制定优惠的财政资金扶持政策,扩大农村信用社小额资金信贷投放力度,为基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为加快商品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8年至2010年三年内每年安排扶持资金90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安排450万元,县、区(特区)配套450万元,按每亩200元给予补助给予扶持。六枝郎岱镇还对基地蔬菜种植户按每发展每亩商品蔬菜给予1000元小额贷款扶持,2008年已发放小额贷款326.5万元。

(六)制定相关奖惩政策,鼓励公职人员参与蔬菜种植

对参与种植蔬菜的公职人员,政府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扶持,给予一定的贴息贷款,帮助他们发展蔬菜生产。公职人员包村包技术的,完成任务的根据实际面积数和种植标准化程度给予适当奖励;完不成任务不给于奖励;对技术指导人员工作到位、指导效果较好的也给予一定奖励。

(七)积极探索新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实行土地规模化统一流转,为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进一步抓好蔬菜基地的发展,提高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尤其是蔬菜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市及县(特区、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蔬菜种植重点乡镇积极探索,引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民摒弃“恋地”情结和小农意识,本着“合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农户原来地块和面积,实行土地规模化统一流转,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

(八)做好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

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的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蔬菜产品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走出六盘水,就必须做好蔬菜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才能在大中城市站住脚,并被市场认可。据2007年11月26日贵州农业厅发布的《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目录》资料记载,目前我市已通过“贵州省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认证的无公害商品蔬菜产品产地有:盘县响水镇鲁楚蔬菜协会750亩蔬菜产地;水城县蟠龙乡、阿戛乡、米箩乡计7村共5600亩黄瓜、茄果类产地和7200亩蔬菜产地;六枝特区大用镇5村1200亩蔬菜产地。六枝郎岱市级万亩基地、牛场辣椒的无公害产地认定认证已经申报,正在办理过程中。

(九)加强市场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时掌握和发布蔬菜市场供求信息

在蔬菜栽培品种选择和产品供求关系上,市及县(特区、区)农业部门和各蔬菜种植重点乡镇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组建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明确专人负责蔬菜品种选择和商品菜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发布,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指导农户生产和销售,为蔬菜生产和销售提供服务。

四、存在的问题

1、商品蔬菜生产基地范围内的基础配套设施滞后,特别是交通设施(机耕道)、水利设施,产地批发市场和低温贮藏保鲜库等建设未完善。

2、农民种植粮食习惯还未完全转变过来,普遍缺乏蔬菜种植技术,商品质量意识淡薄,重视产量忽略质量,缺乏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等体系,制约了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不完善,产地批发销售成交量较小,进入的大型中介组织和运营公司少,未形成配套的“运销型”机制,外销难度大,缺乏对全市蔬菜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4、商品蔬菜基地融资困难,蔬菜生产周转资金投入较大,农户获得贷款较困难。

5、市场信息网络闭塞,获取的信息滞后于市场变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民很难及时了解掌握市场行情,生产盲目性大,存在着产品规模小,数量少、质量差、价格低和产销脱节等现象,极大挫伤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

6、龙头企业建设环节薄弱,缺乏“龙头”带动作用。商品蔬菜的产品精加工和包装销售严重滞后,产品档次品位低,市场销售渠道狭小,严重制约了蔬菜产品效益的转化增值。

五、建议

1、各级政府部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和整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扶贫等项目资金,加快商品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2、加大蔬菜基地种植农户的培训力度,提高种植农户的科技素质和积极性。培训工作中做到:一是加强蔬菜栽培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优势,采取办培训班、专家讲座、典型报告、现场指导、农民相互传授和交流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二是加强科技交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引进外地先进的技术、土专家、种植大户、管理人才、优良品种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组织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到先进地区观摩考察;三是抓好生产示范点展示工作。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城镇居民“菜篮子”正常供给,促进蔬菜种植农户增产增收。

3、加强农业科技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积极引进一批名、优、特蔬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增加花色品种,推广特色种植。以当地资源优势为前提,以提质增值为目标,积极注重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加快品种筛选和更新,形成主导产品,突出价格优势,延长供应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蔬菜品种的种植结构,增加品种的多样性。

4、制定优惠金融政策,加大财政、信贷资金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解决农民生产资金缺乏的困难。同时加大对蔬菜协会和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高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5、加强网络建设,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政府部门应当把乡镇和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有序进入市场。开发区域内信息资源,及时反应全市商品蔬菜供求状况,引导农户根据市场信息做好生产规划,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增加农民种植优质商品蔬菜的积极性,为蔬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我市蔬菜产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篇5

一、产业发展主要历程

建国以来,长岛县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关键时期:①1949年至1984年,粗放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海洋捕捞,后期逐步发展海水养殖。②1984年至1997年,经济发展腾飞阶段。随着1984年山东省海岛工作会议召开,我县在全国率先实施“耕海牧渔”发展战略,实现了单一的捕捞业向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战略转移,构建了海带、扇贝海珍品养殖新格局,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92年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小康县,有8项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居全国14个海岛县之首。③1997年至2002年,经济发展困难阶段。1997年以后,由于主导产业栉孔扇贝连续大面积死亡,捕捞资源日趋衰减,海岛的两大支柱产业严重受挫,经济急剧下滑,在全国14个海岛县中,长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已经由过去的首位降到下游水平。④2002年至2007年,经济平稳恢复阶段。2002年8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在长岛召开现场办公会,为长岛提出了三年大发展、大变样的奋斗目标。长岛立足海岛自身实际,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多品种养殖格局初步形成,海岛旅游、风电产业得到快速发展。⑤2007年至今,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山东省和烟台市全力支持长岛科学发展,长岛县立足资源优势和海岛特色,确立了一个目标、两大布局、三大产业、四大工程的“一二三四”发展思路,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县和山东海上明珠,全力打造富裕、魅力、和谐长岛,两大布局就是统筹发展南五岛和北五岛两大板块,三大产业就是做大做强生态渔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四大工程就是营造100万亩海底森林、发展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开发100万kw海上风场和引进100万进岛高端游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展开规划,聘请了中科院、同济大学等单位一起搞好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和生态渔业、陆岛交通、电力发展等规划。二是推进项目,围绕四个一百万工程开工建设了县医院改扩建、悦海假日酒店等7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6亿元,其中产业项目41个,基础设施项目39个。三是借助外力、争取政策支持,累计争取各项支持政策29项、支持资金4.27亿元、各类借款9600万元、贷款2.7亿元。四是启动内力,围绕发展稳定两大主题和财政群众收入双增两大目标,通过培植风电、旅游、航运和加工业拉动财政增收,通过发展生态渔业和服务业拉动群众增收,长岛经济发展步入发展速度最快、结构最合理的新时期,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2亿元,年均增长19.5%;财政收入突破亿元,达到10018万元,年均增长25.6%;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05元,年均增长13.5%。多方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08年10月16日中央军委、国务院批准长岛局部对外开放。2008年2月4日国家宗教局批复建设庙岛大型妈祖露天塑像,成为全国第四座也是唯一道教塑像。2008年11月

9日蓬长大桥及跨海通道经温家宝总理批示、进入国家层面。2010年8月15日成思危、龙永图、蒙代尔等国内外50为专家学者在海岛经济论坛上就海岛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转方式、调结构重大问题进行论道。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中国绿色名县”等称号,第五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

二、产业发展现状

在100万亩海底森林和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工程上,海底造林和生态养殖达到49万亩、71万亩,捕捞业向海洋物流和海上旅游转变,海底造林和生态养殖引起媒体和上级强烈关注,新闻联播用2分40秒专题介绍,新华社内参和瞭望杂志等均予长篇报道,回良玉副总理专门作出批示,科技部将长岛列为生态养殖集成技术研究基地,农业部在全国推广10个长岛模板、每项补助1500万元,社科院专家认为这是海洋经济一项革命性工程。两个100万工程建成后,年水产品产量100万吨、优良种质1.3万吨、产值360亿元。

在100万高端游客引进工程上,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一般游客向高端游客转变,重点建设南北长山岛母港和庙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螳螂岛、砣矶岛等子港,南北长山重点建设五星级酒店、分时度假地产、岛陆连接大桥、邮轮港口、公共机场、游客中心和海岛论坛基地,庙岛建设妈祖文化公园,大黑山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小黑山建设特色风情度假区,螳螂岛建设

高档度假区,砣矶以北五个岛建设休闲渔业基地。长岛旅游引起上级高度重视,市委提出建设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将长岛定位国际休闲度假岛,省委研究室专门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呈报打造长岛高端旅游岛调研报告。吸引100万高端游客来岛后,年门票收入1亿元、直接收入40亿元。

在100万kw海上风场开发工程上,在全国第一个完成了100万kw海上风场规划、正在进行500万-1000万kw论证,这一资源引起国家发改委和省市政府以及国内外大企业高度重视,我们已经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和维斯塔斯、西门子公司等洽谈,成立长岛新能源开发公司进行风能、海流能、波浪能等新能源开发,并在科技研发、装备制造、整机安装等方面进行链条性引进配套,海上风电进入开工前准备阶段。整个工程投资1000-2000亿元,一期100万kw建成后,年发电28亿kwh、收入30亿元、利税13亿元,年节煤102万吨、节水840万吨,减排CO2和SO2273万吨、烟尘灰渣48万吨。

三、发展规划目标

——2015年发展目标。到2015年,南五岛休闲度假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服务标准逐步接轨,逐步形成构建以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国际著名的休闲度假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5万美元;以休闲度假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年均提高3个百分

点。

——2020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健全的国际化水准的休闲度假产业体系和世界知名品牌的旅游精品,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综合环境满足中外休闲度假游客需求,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休闲度假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万美元;以休闲度假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

四、重点发展产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构建海陆空交通网络,海上建设中心渔港、邮轮港口和游艇码头,陆上开工建设南北长山大桥,启动蓬长大桥、西三岛连岛和环岛公路工程,空中建设大黑山岛小型机场;二是搞好电力保障,建设全域双回路输配电工程;三是改善供水条件,推进万吨级海水淡化站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

提速增效、转型升级,将休闲度假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一步促进与文化、渔业、新能源和海上航运等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突破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全力推进整岛开发,投资90亿元开发星级酒店、度假公寓、游艇俱乐部等高档接待设施,发展海上旅游、度假疗养、美容养生、邮轮游艇、免税购物等休闲度假产品,打造休闲度假产业集群;二是着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重点抓好投资20亿元妈祖文化公园、大型妈祖

塑像、“渔家乐”民俗风情园等标志性文化项目,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三是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渔业。投资27亿元加快推进100万亩海底森林和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工程,在提供旅游特色美食同时发展渔事体验、渔区观光等休闲渔业,推动渔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投资100亿元开发500-1000万千瓦海上风场,为国际休闲度假区建设提供能源保障;五是积极发展海上航运物流和修造船业。大力发展海上航运业和修造船业,同时依托国际邮轮港建设,开辟国内国际海上邮轮航线,发展邮轮经济;依托国际游艇母港、休闲渔港建设,发展游艇产业。

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篇6

一、发展饲料作物产业的现实意义

㈠发展饲料作物是高效利用当地水、光、热、土资源的需要干旱是制约天水种植业发展的最大自然灾害。选择能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资源和光热土资源的作物是关键之一。饲料作物的玉米其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区农作物抗旱增产最适用的技术, 地膜玉米也是旱区充分利用集雨窖水进行关键期补灌最可行的作物之一。玉米地膜栽培技术不光有保墒抗旱作用, 还有十分明显的增温效果, 能把玉米种植的区域至少提高200米的海拔高度。目前甘肃全省推广的全覆膜栽培技术, 则更能高效地利用旱区有限的自然资源, 实现旱区作物尤其是饲料作物的高产。另外, 在旱区, 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物, 如耐旱性强的苜蓿、谷糜、高粱等均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因此大力发展饲料饲草作物是有效利用旱区水热光土资源的需要。

㈡发展饲料作物是服从大局, 支持大局域农业发展的需要甘肃天水、陇南是我国冬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重要策源地, 在条锈病越夏区不种或少种小麦, 将大大减轻整个黄淮海麦区的锈病压力, 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做出巨大的贡献。小麦面积调减下来后, 一般认为有三条利用途径, 一是增加林果、蔬菜的种植面积, 二是增加药材、马铃薯、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三是增加饲料、牧草种植面积 (适种区广) 。饲用作物面积扩大后, 种植业的粮、经、饲三元结构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饲料作物生产将逐步从粮食生产中分离出来, 成为专业化生产。

㈢发展饲料作物是天水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长期以来, 由于地方经济条件和发展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种植业一直沿袭着“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种植模式。虽然在不断地调整优化, 但总是局限于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的增减, 饲料作物种植始终没有从中分离出来, 口粮与饲料粮不分的现象一直滞留于今。这种人畜共粮的种植结构, 既限制了粮食品质的提高, 又加剧了粮食的供需缺口, 增加了粮食压力;既制约了饲料产业的发展, 又造成了大量饲料损失浪费和成本的提高;既限制了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 又制约了非粮食作物和动物性食物的发展。因此, 必须对种植业结构进行根本性改革, 建立相对稳定的、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 才能彻底解决饲料资源的稳定供应, 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这是种植业宏观调整的必然方向, 是推进种植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根本性转变的需要。

㈣发展饲料作物是天水建设畜牧大市的需要2006年天水市做出了建设畜牧大市的决定, 政府计划到“十一五”末, 全市大家畜、猪、羊、家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79万头、216万头、66万头和1270万只, 肉、蛋、奶、鱼产量分别达到12万吨、4.6万吨、1.7万吨和1505吨, 种植优质紫花苜蓿10万公顷, 全市牧业产值增加到18亿元, 人均牧业收入增加到805元。政府支持为饲料作物生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发展饲料作物生产, 是天水发展畜牧业自身的需要。

㈤发展饲料和饲草作物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在不宜种粮的地方退耕种饲草迎合了党和国家再建生态秀美大西北的政策。退耕还林草, 国家不仅在政策上鼓励, 还给农民发退耕还林草补助款, 因此发展饲料饲草作物是一举多得、利在当代、功在后世的好事。

二、饲料作物主要资源的生态选择

㈠玉米为高产的C4作物, 水分利用效率高, 适应性广, 在天水几乎各个区域均能种植, 目前玉米籽粒主要作为高能精饲料, 玉米秸秆还未得到有效利用, 只有部分城郊种植的鲜食玉米, 在收获青穗后, 其嫩绿的茎叶被用来喂牛, 效益明显。现阶段, 面对天水粮饲供需矛盾的双重压力, 为实现粮饲安全, 一些“多功能”作物, 特别是粮饲兼用作物, 将优先得到发展。在目前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 玉米即是一个优先发展的作物之一, 它是最理想的粮饲兼用作物, 丰年可供饲, 歉年可作粮。

㈡紫花苜蓿苜蓿产量高而稳定, 耐旱, 但在高水肥条件下产量更高, 几乎在天水各区域均能种植, 草质优良, 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 为优质高蛋白牧草, 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在侵蚀强烈的陡坡农田上扩种苜蓿, 既可有效地替代粮食, 补充饲用蛋白质不足, 又可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增加后茬作物产量, 还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之功效。

㈢大豆大豆的饼粕是畜禽蛋白质饲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其粉碎后的秸秆也是优质的饲料。在天水川区一般复种种植, 旱地梯田和山坡种植则与玉米等作物间作套种较为普遍。大豆是良好的固氮作物, 在保证氮素良好循环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非豆科作物增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是生产氮素的“天然工厂”。

㈣马铃薯和胡萝卜是汁多适口、非常优良的块茎块根类饲料, 在天水种植面积较大, 但仅有少部分作为饲料, 大部分作为蔬菜和加工原料对待。在高肥疏松温凉的土壤中生长最好。

㈤糜谷耐旱性很强, 其秸秆和糠是优质饲料, 在天水市旱区种植风险较小, 即使干旱年份绝收的可能性也较小。

㈥高粱耐旱性强, 是水分利用率高的C4作物, 目前天水生产上种植较少, 但高粱是干旱地区干旱年份产量较高的作物, 其大多数被用做饲料饲草。

除上述饲料饲草作物外, 像饲用大麦、小黑麦等都是种植业三元结构中理想的饲料饲草作物, 有待进一步试验, 确定不同区域的优势栽培类型, 因地制宜选种。

三、发展饲料作物产业的对策

㈠确立玉米和苜蓿在饲料作物中的主导地位天水畜牧业中以猪和鸡为主的耗粮性杂食家畜, 对饲料粮消耗大, 养殖规模的继续扩大, 有赖于饲料粮产量的大幅增长, 而玉米因其高产量和广适性就成了目前优先发展的饲料作物。玉米是粮、经、饲集于一体的三元作物, 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更是畜牧业的支柱作物和工业的重要原料。20世纪90年代后, 全世界用于饲料的玉米占总产量的75.55%, 用于粮食的占12.5%, 用于工业的占12.0%。用于粮食的比例趋于下降, 用于饲料的比例还在上升, 因此, 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 不应再把玉米看作粮食作物, 应将玉米定位在主要饲料作物上而大力发展。近期内, 在天水城郊应以发展青贮专用型玉米杂交种为主, 推广生物产量高、品质好的青贮专用型玉米杂交种, 在山地应大力推广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

天水市畜牧业中以牛羊为主的草食性家畜, 主要依赖于牧草的充足供应, 而苜蓿因其优质高产成为目前另一优先发展的饲料作物。苜蓿是草食动物的粮食, 草质优良, 各种家畜均喜食, 无论是青草、干草或是青贮产品都具有品质优良、适口性良好等优点, 饲喂家畜可以替代部分粮食, 1.6千克苜蓿干草相当于1千克粮食的能量。苜蓿草捆、草粉等草产品作为商品流通, 是农牧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在旱作条件下苜蓿每公顷产干草7.5吨, 有灌溉条件时, 每公顷产干草15吨以上, 同等条件下比种植粮食作物增收1500元~3000元。苜蓿是重要的粮草轮作养地植物, 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 据测定, 每公顷每年可固氮100千克~300千克。苜蓿还可以起到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功能, 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天水地区的农民素有种植苜蓿的习惯, 苜蓿无论从群众对其深刻的认识, 还是从其饲用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看, 都将对推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起到巨大作用。

㈡大力推广青贮饲料技术, 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天水每年约有16亿千克以上的农作物秸秆可以过腹转化增值并可以大力推广青贮饲料生产技术, 利用好这一巨大的资源, 将对天水的畜牧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㈢积极推进混合饲料和饲草加工业的产业化发展培养壮大饲料加工产业和饲草加工产业, 是进一步优化天水农业产业结构, 实现天水农业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㈣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筛选更多适宜种植的饲料作物以及配套栽培技术、种植模式和产品加工方式等。

㈤建立和完善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种植业和畜牧业是人类食物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 种植业是第一性生产, 畜牧业是第二性生产并依赖和受制于第一性生产, 两者相互依赖, 密不可分。农牧结合的核心是饲料问题, 因此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农牧结合种植制度, 饲料作物自然就纳入种植业的正册中, 种植业结构才能实现由“二元”向三元的真正转变, 天水才能实现建设畜牧大市的美好规划, 也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摘要:本文论述了天水发展饲料作物产业的现实意义, 分析了当地生态对饲料作物资源的主要选择, 提出了发展饲料作物产业的对策。

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篇7

关键词 处州白莲;产业发展;经验;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2

1 莲都区处州白莲产业发展的成果

1.1 莲都区处州白莲产业规模化发展情况

自2011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处州白莲产业扶持政策以来,莲都区白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白莲产业作为莲都区的一大农业特色产业,在2011-2013年短短的3 a时间里,共发展白莲种植面积233.3 hm2。比2011年86.7 hm2增长了62.9%。2013年底止着力发展了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加工机械化、营销品牌化及功能社会化的白莲产业精品园。2013年全区总产量210 t,总产值达1 260万元。生产规模和产量效益同步大幅度增长。

1.2 莲都区白莲良种推广应用情况

2008年,处州白莲列入了浙江省种子种苗保护工程,建设“处州白莲”种质资源繁殖保存圃,建设面积2.3 hm2,现已收集保存有长形和圆形两种单瓣花和一种重瓣花处州白莲3个老品种,并进行提纯复壮、扩繁保存和综合利用。同时,自2011年起又陆续引进了“十里荷”1号、建选17号、建选35号等优新良种,通过试种后获得成功推广,截止2013年底全区良种白莲种植面积达233.3 hm2,良种率达100%。

1.3 莲都区白莲精品园设施建设情况

继2012年由浙江六江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丽水白云山土特产有限公司实施建设的2个处州白莲精品园基础上,今年我们立足休闲观光旅游发展,建设精品园2个,即处州白莲周坦精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处州白莲马村精品园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61.7 91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个,即沙溪处州白莲基础设施建设、蒲塘处州白莲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4.152万元;老竹处州白莲休闲观光养生园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额187.4 636万元,由丽水市莲都区农业特色产业办公室承建,主要建设内容是廉政长廊、石材铺设、游步道、葡萄架、景观亭、景观桥、小木屋、生态公厕、广场级接待室等基础设施建设。

1.4 新产品研发及三新技术推广情况

2013年,处州白莲特色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有8个,即处州白莲醋新产品开发、处州白莲甜品组合关键技术研发、处州白莲新产品(莲子废弃物新产品)研发、莲壳生态循环综合利用、莲副产品栽培食用菌技术引进与推广、处州白莲莲壳栽培香菇综合利用试验示范、处州白莲综合开发利用—全莲养生宴研发及荷叶茶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及制作技术引进与推广;三新技术、品牌建设营销、技术推广项目有4个,即处州白莲公共文化品牌推广应用、处州白莲“三新技术”示范推广培训、莲子-草莓高效轮作模式试验机推广、白莲-泽泻轮作高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2013年,在处州白莲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实施上,一改往年的做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实施,真正促使项目实施做在实处,做出亮点。

2 主要实施措施与经验体会

2.1 出台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莲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恢复和发展我区处州白莲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自2011年到2014年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加大了对处州白莲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上给予一定的扶持;二是根据产业建设需要,新建白莲休闲观光养生园一个,体现白莲文化和“五养”文化。三是对处州白莲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扶持,新建处州白莲周坦精品园区、马村精品园区、沙溪和蒲塘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是对集中连片种植3.3 hm2以上,并并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示范带动处州白莲产业发展,经验收合格的,每个示范基地以奖代补5万元;对2010年起新发展3 335 m2以上(要求良种密植,密度大于100株/667 m2)的实际种植户,经业主申报,乡镇自验,区级复验合格后,按规定给予每667 m2一次性补助500元;对有效降低采摘、加工勞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推进适度规模集约生产,且发展基地6.7 hm2以上的企业、生产大户购置先进的白莲采摘、加工机械,按购买总额给予一次性50%补贴。五是在处州白莲区域公共文化品牌建设上给予扶持;六是对处州白莲新产品开发和“三新技术”试验示范,给予政策扶持。通过以上相关扶持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发调动了莲都区处州白莲产业企业与农户发展和投入白莲产业的积极性。

2.2 加强科技投入,推广优质良种

积极实施良种工程,使处州白莲产业发展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一是确定主推品种。根据品种的特点及适种性,主推 “处州白莲”、“十里荷1号”。二是建立品种展示区。在老竹镇老竹村老竹畈建立0.7 hm2白莲品种展示区,通过示范基地品种展示提高社会影响力,对周边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建立处州白莲种质资源繁殖保存圃,开展优质种藕的繁育工作。四是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引进“金芙蓉1号”、“太空莲36号”等优良品种在老竹镇老竹村、西岸村等开展试验示范。

2.3 建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一是莲田选择应符合GB/T18407.1的规定,即应选择有灌溉条件,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水田,土壤以pH值6~7为宜;二是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治理原则,构筑生态莲田,进行科学种植,减少用药,提高园区内白莲的品质;三是实行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自检,推行产地产品检测合格准入和准出制度。从种植、采摘、包装和营销等方面建立白莲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2.4 鼓励规模经营,推广先进技术

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处州白莲产业的发展,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高产高效模式的推广。一是鼓励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承包、入股等各种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重点抓好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积极推广莲子去皮脱壳一体机等先进加工机械的引进利用,探索莲田套养套种模式,如“莲田-田鱼”、“莲蔬-套种”等农作新模式。目前,在碧湖、老竹、丽新等种植园区内开展了莲田套养田鱼(泥鳅、憋)、“莲田-草莓”、“莲田-泽泻”等试验,进一步提高了莲田种植综合经济效益。

2.5 打造区域品牌,拓宽销售市场。

实施优质名牌战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开展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申报认定,积极参加各类评比、节庆活动等提高知名度,宣传“金色名片”。在处州白莲品牌建设方面:通过2013年处州白莲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处州白莲”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并在丽武公路沿线的后坑地块上设立巨型广告牌,进行品牌宣传及形象展示,提升处州白莲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同时,拓宽销售渠道。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基础上,以市内及长三角地区车载广告和网络为载体,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处州白莲经销商,创新处州白莲的营销模式,积极开拓周边大中城市销售市场。鼓励生产大户、企业、合作社通过设立直销摊位、合作销售等方式,在市区以及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加强市场经纪人队伍建设,形成有效营销网络,为莲农增收扩展销售渠道。

2.6 挖掘产业潜力,促进产品研发。

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采取技术引进、合作加工等方式,开展处州白莲根、茎、叶、花及芯等加工,延伸处州白莲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目前,以处州白莲为原料的系列产品不断得到开发,继去年开发的莲子酒、莲子脆片和藕脆片,荷叶茶的基础上,2013年又开发了莲子醋、“早生贵子”莲子罐头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同时,利用处州白莲废弃的莲壳、莲蓬、莲叶及莲杆等莲副产品进行莲副产品菌棒生产代替技术的试验示范,提高种植综合经济效益。

上一篇:英文证明信范文下一篇:二年级吃年夜饭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