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业问题思考

2024-06-01

中国房地产业问题思考(共12篇)

中国房地产业问题思考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房地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带动GDP的增长, 根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 房地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年率2005年达到了14%~18%;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其他众多行业拉动作用明显, 每100元的房地产投资, 能带来其他经济部门约286元的产出;3、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按保守估计房地产每投资1亿元能直接提供2, 500个就业机会, 按2005年房地产投资约1万亿元计算, 则能提供2, 500万人的就业机会, 这还不包括由于带动其他有关产业而增加的就业。由此可见, 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房地产业在带动经济增长, 促进就业的同时, 还对有效地维持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然而, 事实上房地产业在30年来的发展中经历过几个大起大落。尤其最近几年,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直线上升, 很多地方的房地产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其中, 很大一部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不是因为普通市民对住房的需求造成的, 而是由于房地产投机导致的。这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房地产投机的主要资金集中在外资和热钱中。但是, 这些外资和热钱的大量涌入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很不利。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不仅不能改变反而会加剧中国房地产市场供应的不合理结构, 同时还会产生挤出效应。对我国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一、韩国房地产业情况及其经验借鉴

我国的邻国——韩国也都曾经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韩国在处理房地产投机情况的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因此, 我们可以从韩国针对房地产的政策措施中得到一些启发。

韩国政府和专家们分析, 造成房价连年飙升有四个主要原因:一是地少人多加上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是房价持续上涨的基础性因素;二是大量投机者涌入房地产市场, 是房价飙升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三是媒体对房地产投机津津乐道的舆论“力量”, 产生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四是政府对投机活动的“不作为”, 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韩国整治房地产投机的主要举措:

1、态度鲜明地宣布政府要直接“整治”房地产投机。

2、大造舆论, 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

3、采用逐步升级的办法, 用重税打击投机。2006年对出售第二套或第三套房产的卖主征收30%的资本收益税, 从2007年起, 将改为对出售第二套房产的卖主征收资本50%收益税, 对拥有第三套住房的卖主征收60%的资本收益税。同时, 调整房地产所有税 (一种财产税) , 2006年已把房地产所有税的起征点, 由过去的9亿韩元下调到6亿韩元, 计划从2008年起, 每年以5%的速度提高房地产所有税的税率, 直到提升到适当的税率为止。

4、有压有保。在打击投机的同时, 要大力帮助无房户和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对无房户购买住房, 把银行的贷款利率由现行的5.2%下调到4.5%。对年收入在2万美元以下的贫困户购房, 可贷给占房价70%的贷款, 利率也下调到4.5%。而对于已经拥有住宅的居民如要贷款再买房, 一要把利率调到5.2%以上;二要降低贷款占房价的比例。这样的办法, 体现了区别对待的政策。

5、加快公寓住宅建设。

6、对整治成果的预期。

二、对我国房地产业投机的思考

我国的房地产业与韩国的情况有一些相似, 因此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 同时还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

1、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现在我国地方政府出的政绩很大一部分就是靠搞房地产。在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 地方税制体系还不是很完善, 还没有自己的主体税种的税收收入, 而在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不完善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而现在我国的地方政府解决财政收入问题的一个主要办法就是卖地。卖地的钱是不交中央政府的, 只交一点税, 大部分是归地方政府。所以, 我国的房地产不是中央在支援, 而是地方政府必须要卖地, 卖地之后的收入维持省、市、县一级地方政府的运转, 那样他们才出政绩。正是由于地方政府大量的卖地, 而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又是不敢恭维的, 他们在进行过程中又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的制约, 难免出现“权力寻租”的现象。而且在前一段时间, 有报道称, 中国房地产业的利润有40%进入了政府部门。这主要是通过很多的收费、人情、交际等形式进入政府部门的。

2、我国之前房地产业很火的一个大背景是现在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由于我国现在外汇储备过大, 而且还是持续不断的有国际贸易顺差, 人民币不断受到外界要求升值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有大量的国外资金涌入我国。而这些外资进入我国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赌人民币升值。赌人民币升值的投机性外汇流入主要奔的是房地产, 因为其他投资工具尚未对外资完全开放。房地产成了外资赌人民币升值的最重要的投机载体。于是, 国内和海外的购房者在我国某些城市展开了一场“先下手为强”的购房竞争, 彼此都认为“我买后你再买, 我就升值”。这是典型的泡沫经济的前奏。这些地区房价的飞涨促进了当地GDP的增长, 也给当地财政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使其他地区甚为眼红。在地方政府各种形式的参与或支持下, 许多地区刮起了一股房地产开发风。

针对我国房地产业内投机现状, 我国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主要有: (1) 开征不动产税 (物业税) 。 (2) 开征一级级差税。 (3) 限制外资进入我国。 (4) 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和税收制度, 规避金融风险。 (5) 完善政府制度, 加快政府制度改革。加快地方税收立法和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机制。

笔者认为, 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 除了上述办法以外, 还要考虑一下其他的方法, 毕竟在现在条件下, 我国房地产投机的情况也是比较严峻的, 有必要实行“重锤”政策。比如, 尽快在房地产业内实行限价政策。虽然,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来说, 政府不应该对市场进行太多的干预, 但是我国现在的房地产的情况其实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好, 并不是供过于求了, 而且是由于大量的投机行为造成的, 而还是有相当多的市民没有能力买房。毕竟对于国民来说, 房子虽然重要, 但它不是全部, 不能把国民所有的储蓄都花在房子上。国民经济要健康发展, 各个行业的全面发展才是必要的。在美国, 国民花在住房上的消费才占国民生产净值的50%~60%。如果, 把国民生产净值的大部分都消费在房地产上, 国民经济就会畸形发展, 是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

在房地产业实行限价政策, 不能只是简单的一个文件。首先, 价格的设计要考虑充分。虽然价格的制定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但是在我国现在情况下, 考虑过多的因素, 倒不如采用简单的成本加基本法定利润的方法。 (1)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成本价的确定, 在对房地产限价的同时, 对建筑材料和建筑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等的价格管理也要同步进行。否则, 开发商、建筑商就会通过提高建筑材料的价格等成本上升来提高最终的房价。 (2) 在考虑成本的时候, 要把现在可以通过某些途径进入政府部门的40%的利润直接取消。要坚决执行, 杜绝地方政府通过收费等其他手段插手房地产市场, 进而获取收入的行为。不给地方政府以任何可乘之机。其次, 政策制定以后, 要严格执行。中央在制定了政策后, 要有专门的部门来严格执行和监管全国的执行情况。只有政策和执行双管齐下, 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宗华.《韩国“整治”房地产投机的启示》.中国房地信息.2006. (01) .

[2]包宗华.《韩国这样整治房地产投机》.城乡建设.2006. (01) .

[3]沈悦, 刘洪玉.《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指标关系的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 (08) .

中国房地产业问题思考 篇2

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经济举措.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我国属后起国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文化产业面临起步晚、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低、资源缺乏等不利因素,但同时我们拥有后发优势、传统优势,市场优势等利好因素,力争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作 者:马玉秀  作者单位:新蕾出版社,300051 刊 名:现代商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1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  

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观察与思考 篇3

第一次产业发展时期是1922年—1937年。上世纪20年代,资本家瞄准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纷纷投资。张石川、郑正秋、黎民伟等电影先驱者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的创作、制片及发行、放映几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的数量迅速增长,到1926年,中国共开设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就有141家。经过大浪淘沙,进入上世纪30年代,“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浮出水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与此同时,三大公司不同的制片策略也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明星”是“长篇正剧”的鼻祖,“联华”是“文艺片”的源头,而“天一”则把“稗史、神怪片”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影片的类型至今仍在延续。

与三大公司作为制片业代表同步的是,发行放映业的不甘落后。出现如“华北王”罗明佑等垄断发行放映的大亨。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电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炮火中戛然而止。

中国电影第二次产业时期是从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国家电影制片厂和私营电影制片厂完成了大规模体制建设和调整,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导演和影片: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林家铺子》、凌子风的《红旗谱》、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芙蓉镇》等等。

中国电影第三次产业时期是从1978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电影业首先针对自身的产业痼疾进行了改革,并重新审视市场的作用和力量。进入21世纪后,对于电影业市场化的确定和自觉认知,已经在全行业达成了思想的统一。中国电影市场化的方向确定以后,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产、供、销关系亟待重新“洗牌”。而在电影行业本身,打破了国有企业的单一主体,民营资本和境外资金开始进入,从制片业逐步扩展到发行放映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001年,华语电影《卧虎藏龙》冲进奥斯卡,斩获多个奖项,这给了中国人制作华语大片以前所未有的机会和信心。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海外资金的大量涌入;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实施与国家的重视扶植;需求旺盛的市场环境;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的介绍等等,都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业也要面对全球电影的竞争,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竞争,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美国人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将其视为一种产业发展,并由此积累了很多的生产和营销经验,好莱坞才以几乎80%的覆盖率而独具世界电影的霸主地位。中国电影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其他国家几十年才走完的路而成为电影生产大国。但是量变并未带来质变。题材过于集中,类型过于单一,创造力和想象力贫乏,造成了观众审美疲劳乃至排斥心态。

同时,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年轻人是主流观众群体,他们受好莱坞电影熏陶,习惯好莱坞电影的审美趣味,而国产电影类型化不成熟不健全,难以有效支撑市场,势必难以抗衡国外电影的冲击,呈现颓败之势。抛开外在因素,造成国产电影溃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电影本身的质量问题。对此,中国电影迫切需要向市场、向观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电影,即是高质量的电影。

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挖掘民族文化精华,提高中国电影的竞争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精华亟待更深入的挖掘。中国电影若想在世界舞台展示自己的风采,必须充分利用好民族文化资源,汲取民族文化精华,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打造民族电影品牌。电影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而且是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的外在形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电影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电影有着鲜明的美国文化烙印,展现美国的民族精神。功夫作为中国文明的特有元素在电影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证明了这一点。1928年,中国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其票房和社会人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引发了中国电影的第一次“武侠热”。20世纪60—90年代功夫片成为香港、台湾电影业的支柱,涌现出一批代表这一时期武术功夫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员与导演。如李小龙、成龙、洪金宝、徐克、李连杰等。2001年,李安导演凭借《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使中国武术亮相全球影坛,对中国电影整体形象的提升和世界电影市场的定位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其次,加强实施人才战略,重视电影专业人才的培养,构筑电影产业发展人才库。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产业,是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体,生产过程需要多种人才的参与,创意难度较大。好的创意出自优秀的头脑。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是中国电影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现阶段中国电影的主要从业人员高端的编剧、导演、摄影等达千人,低端的从业人员达到万人之余。从业人员不可谓不多,虽然也有一些电影人坚守艺术理想和现实精神,执着于电影艺术的美学探索,推出了一批有较好口碑和艺术品质的影片,如《钢的琴》等;但另一方面,一些电影惟票房马首是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以空洞的内容、扎堆的明星、娱乐至死的信条推出远离生活,脱离本土文化的作品。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当然是故事。中国电影“讲故事”存在问题,我们的电影人在创意和思维上出现了问题。福克斯电影娱乐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吉亚诺普洛斯就说:“中国有很多题材可以推向世界,我们与中国的合作要想取得重要进展,需要创造力、更好地讲故事的能力,让银幕中出现更现代的元素。”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是中国电影产业化之路上的重中之重。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电影正在争取成为世界电影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眼下,成熟和新兴市场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争夺世界电影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希望发挥电影的产业和文化力量提振“软实力”的国家而言,如何整合自身优势,制作出能有国际吸引力的电影,成为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课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国际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加深文化的沟通融合,开阔眼界,提高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培养专业人才,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2001年到2003年,有着海外、本土双重投资背景的《大腕》、《英雄》、《天地英雄》、《手机》相继问世,《英雄》赢得了2.5亿票房,其他影片也是大获好评。2004年,具有同样资金组合方式的《十面埋伏》、《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及《功夫》,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影片的成功都在向我们展示国际合作的巨大优势。

未来的电影市场竞争必然是激烈而残酷的。而中国电影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有这样一个天然的优势,加之我们用更明确的经营意识和市场化手段去不断开拓,中国电影必将迎来他的再次辉煌。

1、《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蓝莓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4

一、蓝莓简介

1. 蓝莓生产特点。

蓝莓生产有别于其他的水果, 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较长的周期, 蓝莓种植户必须掌握从种源的引进、种植技术到保鲜加工等各项技术。

2. 蓝莓产品种类。

从目前的国际和国内市场情况看, 蓝莓产品主要可分为4大类型, 分别是: (1) 鲜果采摘后通过保鲜等技术直接销售, 但其储存期较短, 室温条件下仅贮存1周; (2) 鲜果通过发酵等技术制作成不同酒精含量的酒类制品; (3) 鲜果通过冷冻等技术制作成冷冻果 (储存期较长, 可实现周年存储) ,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业链条, 可以加工成冻干果、果酱、果汁、糖果等, 而冻干果又可作为奶制品和烘培类食品, 如面包等的添加成分; (4) 基于蓝莓的高营养价值以及医学价值的特点, 可从蓝莓中提取花青苷色素、原花青素等化合物质, 作为药品、保健品以及化妆品等的主要成分, 对于人类泌尿系统、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以及延缓衰老都有其特殊的功效。

二、蓝莓产品需求现状

1. 总量上供不应求。

随着世界各地消费者对蓝莓的认知, 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对蓝莓产品营养价值及其药用价值研究的不断深入, 国际市场对蓝莓的需求呈快速递增的趋势, 但由于蓝莓在栽培面积、技术、生长周期、各产区生长季节等方面的差异和限制, 使得供给总量严重不足。

2. 蓝莓生产组织模式现状。

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蓝莓协会组织, 它是农业实行行业自我管理的非盈利性社团组织, 协会采用农场主自愿参与制, 会员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 而协会向各农场主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服务、协调各成员内部关系、共同预测和抵御市场风险, 增强了群体竞争力。

三、中国蓝莓产业发展对策

1. 构建合理化的生产布局

我国目前正处于蓝莓产业发展的初期, 依托吉林农业大学的核心技术, 辽宁、吉林、黑龙江的蓝莓产业带已经初具规模, 其辐射效应日益增强。

2. 产品开发

针对国际以及国内市场的供需状况, 我国蓝莓产业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 迅速增加蓝莓鲜果的产量, 以满足较大的供需缺口。

3. 蓝莓产品的营销策略

(1) 产品策略。市场营销对于产品的研究发展较快, 而且强调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理解, 应该深入研究蓝莓产品的整体内涵, 其核心产品包括果品的口感和外形, 所含丰富的营养成分, 以及对人体极高的保健作用, 另外还有作为高档水果带给消费者的荣耀感和满足感。

(2) 定价策略。由于蓝莓生产的技术壁垒较高, 且需求量较大, 短时期内很难达到供需平衡, 因此蓝莓产品定价应采用产品导入期的撇脂定价法, 而且要保证其价格的长期稳定, 满足消费者对高档水果的心理价格预期。

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分析与思考 篇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基本思路

[作者简介]戴年昭,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文军,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中图分类号] F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1-0085-0002

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一个新的环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提升我国经济结构水平,提高农业竞争力,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焦点和关键。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评析

农村产业结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即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了它的形成、改变或发展。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的农村产业结构,它是建立在农村的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的基础之上的。第二阶段是自给、半自给为主的产业结构,它以自给半自给经济和极不发达的商品经济为基础。基本特征是以种植业为主。第三阶段是农村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初期的产业结构。这一时期,农村手工工具逐渐为机器取代,农业的经验逐渐让位于农业科学。这也就是农村工业化、商品化和产业革命阶段。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农―工”结构,三类产业顺序是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第四阶段是农村商品经济完全代替自然经济的产业结构。这一阶段农业生产力较为发达,社会分工较为深化,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已形成为基础,其基本特征是“工―商―农”结构,第二产业大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农业主体地位进一步下降。第五阶段是高度协调型的农村产业结构。它以生产力发达,社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实现为基础,其基本特征是“商―工―农”结构。第三产业最大,工业次之,农业最小。可见,生产力水平不同,农村产业结构也就不同。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处于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的第三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8.6%下降到2005年的29.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26%上升到54.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5.4%上升到16.3%,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2.在农业内部,改变了长期以来“种植业独撑天下”的局面,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其特点是:(1)种植业比重明显下降,养殖业比重上升。1978~2008年,种植业比重从80.0%下降到48.0%,畜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从15.0%上升到35.9%,渔业从1.6%上升到9.0%。(2)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下降,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比重明显上升。粮食作物比重从1978年的80.4%下降到2008年的68.3%,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19.6%上升到2008年的31.7%。(3)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有所改善,农产品质量有了一定提高,卫生状况不断改善。

3.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调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应该看到,这种调整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所作出的适应性调整,它对于实现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我国农村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低质农产品大量的供给与优质农产品的广泛需求产生矛盾,大量低质农产品积压;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与生产的区域性结构雷同产生矛盾,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低素质的农业劳动者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产生矛盾。所有这些矛盾,不仅造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疲软、农民增收乏力,而且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利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优质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化、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从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结构来看,我国农产品供给体现出“四多四少”的特征,即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原始产品多加工产品少。

2.部门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在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与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例失调,种植业的比重依然偏高,而其他行业的比重偏低,特别是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具体到粮食生产上,我国粮饲不分,粮食既是口粮,又是饲料,这样做不仅不经济,也不科学,还增加了土地和粮食供给的压力。而在饲养业中,畜牧业结构长期偏重于耗粮型的养猪业生产,节粮型的草食畜牧业和饲料报酬率、蛋白质转化率高的禽类生产发展不足。

3.区域结构趋同,布局不合理。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要素禀赋差异显著,由此决定了农业区域布局应各具特色。随着改革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区域布局已有所改观,并出现北粮南调,棉区向新疆自治区集中等可喜变化。但从整体上看,各区域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有关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除渔业产值因地区不同而显示出差异外,其他产业结构差异并不显著。

4.产业加工链条较短,农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不充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仍停留在鲜活原料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形式上,加工水平很低,并且加工和再加工率也很低,农产品加工增值幅度很小,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以农产品出口为例,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口占80%左右,深加工品仅占20%,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的荷兰,其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为1∶3。

5.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威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方面可以使农业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农民增产增收;但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环境质量的恶化,已经影响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6.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农村第三产业都占农村GDP总值的30%以上,而我国到2008年才达到16.3%,发展明显滞后,这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7.农民这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制约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户。因为农户具有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最终决策权,并且承担由此造成的风险,享受由此带来的收益。但是,我国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独立自主地根据市场变化自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能力比较弱,加之中介服务组织不发达,政府往往深度参与。这既增加政府的负担,加大了结构调整的成本,也使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受到侵害。

三、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同于过去一般的适应性调整,而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不仅要解决农民增收乏力的困境,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着眼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对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调整农村产业的发展重点,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对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其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总体要求是以解决二元结构矛盾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由此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质是结构质量的提高,升级的关键就在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的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以量的扩张为基础,以质的提高为根本。

2.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政府的有效启动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应该充分运用计划、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价格、市场、信息等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规划,指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3.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和社会更快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当前,要彻底排除科技通向农户的各种障碍和约束,如信息约束、科技转化能力约束、风险约束等,在加强农业科研的同时,把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教育结合起来。

4.调整和优化农业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条件差别很大,具有发展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区域优势。应该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区域优势,从本地区各资源的性质、数量和组合方式的实际和市场的需要出发,发展相应的产业和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发展特色农业。

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推进农业产业化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快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要吸引社会资金,尤其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围绕农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扶持和培育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扶持,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6.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是制约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支持和鼓励农民建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或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由这些中介组织来提供诸如信息、技术、运输、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各方面的服务,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这样既保证了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自主地位,又充分发挥了这些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根据有偿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推动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生产规模水平;或者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入股,或土地使用权租金化、“反租倒包”等形式,将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要引导大中型工商企业进军农业,在妥善处理工商企业与农户关系的基础上,对农业实行企业化经营。

[参考文献]

顺德信息产业的问题与思考 篇6

关键词:信息产业问题对策

0引言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信息产业对促进工业化有着强大的动力。信息产业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及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等多重优点,是带动性极强的经济增长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信息产业通过产业间的渗透来实现对其他产业生产率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信息产业的机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开发核心信息技术,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提升传统产业,为顺德的发展开辟新天地。本文结合顺德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理论,系统地研究顺德发展信息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具体措施。

1顺德信息产业发展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以及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突飞猛进,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化带来了技术创新、商务模式转变和新的资本市场,形成了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1991年4月以来,在信息产业的带动下,美国出现了在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的情况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2004年初,信息产业部提出要走信息强国战略,强调以需求为主导,以应用促发展,全面提高社会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水平,构建国家公共信息服务网。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年前,顺德充分发挥政策、地缘和人文优势,改革创新,励精图治,围绕信息化发展制造业,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工业为主、以骨干企业为主”著名的顺德模式,营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区域经济环境。目前,顺德经济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竞争压力,竞争优势已不明显;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相对发达国家来说处于弱势,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脆弱性。最近,源于美国的金融海啸而引发的全球经济不景气,给顺德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引进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产业的促进作用,快速提升顺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摆在了顺德人的面前。

2顺德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近二十年来,顺德信息产业获得较快的发展。顺德信息产业主要由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软件(含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与服务、信息服务业等组成。出现了一批如美的集团、广东格兰仕集团及广东东菱凯琴集团等拥有较强信息技术的企业。2005年,国家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顺德区设立“国家(顺德)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目前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及顺德科技园已形成产品制造、元器件配套及物流一条龙。

2.1产业发展环境日趋完善为了强化顺德信息产业的建设,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主持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建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3年成立电子信息商会。2005年,由区政府牵头,企业为主体建立了华南家电研究院、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顺德软件园等一系列产业公共技术研发机构。到目前为止,拥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3家,省级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11家,区级企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企业50家,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业的企业400多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软件产品生产企业4家,有11家通过了广东省软件企业认定。2006年3月成立“顺德软件行业协会”,2006年11月成功举办“2006中国顺德嵌入式系统应用展示交易会暨中国嵌入式系统年会”。制度建设与政府支持极大地提升了顺德信息产业的区域品牌,促进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2.2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近年来,随着嵌入式软件业的异军突起,形成了由基础信息产业(或核心信息产业)、制造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组成的信息产业链。根据顺德信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顺德地区的系统集成及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35亿元,同比增长12.9%;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5%;应用电子产业销售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66.67%;以电信、移动为代表的电信服务业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85%;基础元器件业销售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1%;计算机及外设硬件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155亿元,同比减少14.84%;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11亿元;其他家用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6亿元。数据表明,不断走向高端技术研发为顺德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7强有力的基础。

3顺德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顺德信息产业具备了持续发展能力,为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地区,顺德信息产业发展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作为顺德人,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正视问题。

3.1信息产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从整体上看,顺德电子信息企业虽然重视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但由于起点较低,除个别企业和少数领域已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外,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的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上,主要还是依靠中低档产品竞争,产品的利润率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积累,由此导致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不足,而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不足又导致企业向高端产品升级的进程缓慢,赢利能力和积累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低水平循环的不利局面。就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而言,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的发展远远无法满足下游整机行业的需求,一些关键件和核心技术环节上只能依赖进口,产业规模在短期内很难赶上中国台湾和韩国,更不用说赶上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西方国家了。

3.2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从国际上看,美国、日本等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知识密集型为主,掌握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标准和核心技术,产业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知识积累、信息处理和智力投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技术密集型为主,掌握了某些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产业增长凭借主要产品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目前,产业链研发环节薄弱造成的产业基础不稳固是顺德电子信息产业的突出问题,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知识产权拥有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大多数产品附加值低,使得企业无法保证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也没有能力深度开拓自己的品牌。

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思考 篇7

Q版英雄公仔、英雄配件U盘、雷神的铁锤、鹰眼的弓弩、钢铁侠的面具等, 都是近期和影片《复仇者联盟》一起火起来的电影衍生产品, 且掀起的玩具总动员风暴丝毫不亚于影片本身。

电影衍生品源于电影, 是除银幕放映以外一切增加电影产业下游产值的产品, 包括各类玩具、音像制品、图书、电子游戏、纪念品、邮票、服饰、海报甚至主题公园等等。衍生品可以在电影放映过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继续为电影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衍生品“金矿”待开掘

电影衍生品的概念和生产来源于美国, 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但在中国是近十几年才渐渐为人们所熟知。中国的电影衍生品市场存在巨大的空间。

在开拓电影衍生品市场方面, 美国的好莱坞经验丰富, 很多影片在开拍前就已经做好了衍生品的生产和营销计划, 以确保衍生品能够同步甚至早于电影而问世, 以争取足够的市场空间。在所有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中, 《变形金刚》无疑是衍生品中做得最成功的一部。1983年在东京玩具展上, 美国孩之宝玩具公司与日本特佳丽公司联姻, 推出了变形金刚玩具。玩具推出后的第二年正式推出了《变形金刚》动画片的第一集。20多年以来, 变形金刚的玩具已经风靡全球, 好莱坞的派拉蒙公司才推出了迈克尔·贝执导的电影《变形金刚》。电影的上映使变形金刚玩具再度火爆, 电影和玩具, 在《变形金刚》这里已经融为一体, 究竟谁是谁的衍生品已经不重要了。

在中国, 虽然近年来少数国产电影也曾对衍生品全面开发做过一些尝试, 如张艺谋的贺岁片《三枪拍案惊奇》上映后, 其网络游戏《麻子面馆》也随之上线, 《建国大业》也推出过打火机等衍生产品, 然而这些零敲碎打的努力对电影收益的贡献微乎其微。同样, 2011年一部《让子弹飞》让姜文“站着就把钱赚了”, 曾被众人所羡慕。其实, 姜文没有赚到的钱还有很多, 最重要的就是电影衍生品开发乏力。

电影衍生品的开发需要有深入人心的原型及富有远见的市场开发人员。国内电影企业多数只有发行权, 没有原授权, 因此不具备开发衍生品的条件;或者有授权, 但没有开发意识;或者是有开发意识, 却没有独立开发的能力。目前, 国产电影收益几乎全部靠票房, 电影衍生品大多是配合电影宣传活动的摆设。总之, 从整体看国内传统的电影衍生产品产业还处于低端、初级, 在衍生品市场的主要表现是不够规范, 市场开发和销售渠道也不够完善和通畅。但即便这样, 随着我国对文化产业的越来越重视, 对电影衍生品价值的认识不断提升, 中国的电影衍生品产业犹如一个巨大的大金矿, 亟待开发, 前景诱人。

衍生品开发有软肋

与世界电影的发展相比, 中国的电影也不应该单靠票房“一条腿走路”, 而是要依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运作体系, 形成电影产业的多元化支撑。然而, 对于国内大部分电影公司来说, 电影衍生品市场仍旧是缺失的。人们对电影的关注点大多还集中在票房上, 忽略了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利用。

那么, 制约中国电影衍生品开发的软肋在哪?首先, “制约中国电影衍生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盗版横行, 不仅压缩了正版产品的盈利空间, 还侵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集编导演于一体的一线明星徐静蕾如是说。除此以外, 还有两个因素更不可忽视:一是电影产业和衍生品市场需要的是精耕细作, 需要的是流水化的完整产业链, 但目前国内电影衍生品市场不仅缺乏资金、人才、经验, 理念也是急功近利的;二是国内地面院线资源的短缺, 电影衍生品发展受到了场地、渠道等多种因素制约。在国外, 地面推广在衍生品市场占很大比例, 而国内电影衍生品的推广目前主要依靠电商的线上运营。

衍生品版权保护要跟上

前不久, 北京东城法院开庭审理华谊兄弟传媒诉广州千骐动漫公司网络游戏侵权案, 引发业界关于对电影衍生品开发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关注。由华谊兄弟传媒出品的谍战电影《风声》, 曾以悬念、曲折的剧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而由广州千骐动漫公司开发的以《风声》命名的在线游戏、桌面游戏、纸牌游戏等网络游戏近期也风靡网络。然而, 作为电影出品一方, 华谊兄弟发现这款游戏的开发方并没有获得授权, 于是以该游戏侵权为由, 起诉并索赔50万元。由此可见, 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来说, 侵权盗版无疑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虽然, 很多电影公司在影片开拍前, 就已经做好了衍生品的生产和营销计划, 以确保衍生品能够同步甚至早于电影上映问世, 占领足够的市场空间, 但盗版产品的生产商往往以正版产品为原型进行模仿, 在电影上映档期快速仿制生产, 并依靠批发市场和网络等渠道投放出货, 迫使制片方对这部分收入基本放弃, 只制作少量产品以起到宣传或礼品作用。盗版产品压缩了正版产品的盈利空间, 侵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不仅导致正版经营者竞争压力加大, 还会产生逆向挤出效应, 制约着中国刚刚起步的电影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据统计, 在目前国内的电影衍生品市场中, 盗版产品占80%, 主要来自粗劣的手工作坊和批发市场。一个重要原因是, 制度保障的缺失, 使电影衍生品盗版成本低收益大。

中国房地产业问题思考 篇8

关键词:房地产,营改增,税率选择,税收征管

一、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必然性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2012年1月1日,上海率先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试点改革,拉开了“营改增”的序幕。2014年1月1日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的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目前,我国对房地产业课征5%的营业税,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规定,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属于地方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全国营业税收入17 217亿元,其中房地产业营业税5 411亿元,占当年全国营业税总收入的比例为31.43%。 房地产业贡献的税收收入决定了其在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对房地产业课征营业税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征税问题。

按照当前的房地产销售定价来看,销售不动产所收取的全部款项和价外费用不仅包括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应赚取的利润,更包括了对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弥补部分。 而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开发成本在整个房地产收入中的占比巨大,如土地费用、建筑安装成本、材料费用、人工成本等。除了一级市场出让取得的土地不承担营业税外,建筑安装工程、工程材料费用等都是在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后,又在房地产销售的时候再次征收营业税,流转次数或环节越多,重复征税的问题就越严重。尽管目前房地产业普遍采用总包负责制的开发模式,但是总包单位所承担的重复征税部分也必然会转嫁到房地产业,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轻房地产业所承担的重复性税负。 同时,单位或个人购买的房屋在后续交易过程中,亦无法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在当前营业税和增值税并行征收的模式下,企业承担着沉重的税负,征收营业税也造成了上游和下游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的断裂,不利于增值税中性作用的有效发挥。

到目前为止,房地产发展链条上的诸多行业已经被纳入增值税征收行列。工程设计、工程物资、工程勘察、交通运输、广告创意、有形动产租赁等都属于增值税征收的范围,随着后续“营改增”的继续推进,建筑业、金融业也将被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其实施“营改增”也是顺理成章。

二、房地产业“营改增”的税率选择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要求,“营改增”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现的基本目标是: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那么,房地产业的“营改增”也需要坚持这一条原则,在税务改革之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税负不能增加,并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实施征收增值税一段时间后,房地产业的整体税负应有所下降, 形成良性的税收环境生态。

当然,“营改增”后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出现税负增加的状况,但是整个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应该是税负降低或与以前持平。如何实现房地产业税负不增加,具体来说就是在生产经营规模不变、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按照增值税计算的税负小于等于按照营业税计算的税负。由于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收入×增值税率进项税额。为了实现“营改增”的减税目标,必须确保应纳增值税额(收入×增值税率-进项税额)小于等于应纳营业税额(收入×5%),即:收入×(增值税率-5%)≤进项税额。 从这个关系式中能够很明显地看出,“营改增”的实施效果完全取决于增值税率和可抵扣进项税额,即房地产业 “营改增”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好税率的选择和相关抵扣链条的联接,需要通过科学的税率测算和完善的相关安排,保证税率的准确选择和进项税额抵扣链条的通畅。本文不再研究进项税额抵扣链条问题,主要研究税率的选择。

日前,有消息称财税部门已经着手房地产业“营改增”的调研工作,房地产业“营改增”后税率很有可能为11%。按照目前增值税税率的分布来看,主要由3%、6%、 11%、13%和17%五档税率,为何选择11%作为房地产业的税率,相关专家学者认为房地产业应该与建筑业保持同样的税率,保证上下游抵扣的同步性。下面,本文通过数理推导和数据分析两个方面来测算房地产业“营改增”后的税率选择。

(一)房地产业“营改增”税率的数理推导

假定某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收入为R,进项业务发生额 (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采购项目金额,含增值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C,进项可抵扣综合税率为k,“营改增”后适用税率为i,保证“营改增”后总体税负不增加,则:

R×5%≥R/(1+i)×i-R×C/(1+k)×k

目前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增值税率为11%,除有形动产租赁业外的相关服务业增值税率为6%,原材料的采购增值税率为17%,未来金融业可能按照6%的税率,建筑业按照11%的税率进行“营改增”改革,考虑到房地产业进行可抵扣范围中材料成本和建安成本比重较大,所以设定k=11%比较合适,那么,以上不等式可以转换为:

R×5%≥R/(1+i)×i-R×C/(1+11%)×11%

此时,按照6%、11%、13%和17%进行测算,可得到以下结果,如表1:

测算结果表明当房地产业“营改增”分别选择6%、 11%、13%和17%税率时,必须分别保证C大于等于6.66%、 49.55%、65.64%和96.17%的取值才能使得“营改增”后房地产业的税务不增加。

根据2007年全国4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及当前我国增值税征收范围,房地产业的主要中间投入情况及增值税进项税额能否抵扣情况(如表2所示)来测算房地产业进项业务发生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多少,即C值。考虑到部分部门占中间投入比重低,此处仅列示前十大上游行业,其余上游行业按照是否属于增值税应税行业进行大类划分。由于2010年投入产出表作为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延长表存在数据的不完整性,考虑到研究的谨慎性,本文选择2007年投入产出表作为研究数据来源。

由表2可知,目前房地产业中间投入总额中能够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上游产业投入比例为58.91%,即立即实施房地产业“营改增”时,可有58.91%的中间投入可以直接形成进项税额抵扣。按照“营改增”的改革预期, 下一步金融业、建筑业会先于或同步于房地产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届时房地产业中间投入中能够形成进项税额抵扣的比重将会增加到86.55%,这一比重已与当前试点的航空运输业和仓储业的抵扣比率不相上下。同时, 通过严格的数据测算,张伦(2014)研究发现房地产的中间投入水平为58.2%,与交通运输业的中间投入水平接近。

综合以上数据,本文得到中间投入总额中可以形成进项税额抵扣的部分占房地产业总体收入的比重即C值近似为50.37%。所以,测算结果表明,房地产业“营改增” 后选择按照11%的税率比较合适。

(二)房地产业“营改增”税率的数据分析

上文已经从整体层面进行了数理推导和测算,得出实施11%的税率比较可行,不会增加房地产业税负。接下来,本文将从具体的房地产企业着手,通过相关数据来分析“营改增”对实体的影响。

在现行的营业税税收征管过程中,房地产企业的预收收入作为当期税负的计算基数,保证了税负与收入的配比平衡。“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独特经营模式会使得项目前期产生大量的进项税额,即便预售收入形成一定量的销项税额,但在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仍将大于销项税额,造成房地产企业的增值税纳税额呈现着由少到多的变化过程。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核算流程是,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在“生产成本”科目归集后最终进入“库存商品”科目之中,收到的预售款项在“预收账款”科目中核算,当项目竣工验收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会逐步地将“预收账款”中的销售款项结转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中去,并按照收入结转的部分准确的结转主营业务成本,以符合财务核算要求的配比原则。

基于此,本文认为利用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来分析房地产企业的增值税改革影响较为合理,所以,下文通过对样本公司的年报数据进行整理,从“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测算。

由于房地产企业应纳增值额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其中,销项税额=主营业务收入/(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目前尚未对房地产企业的增值税率进行确定,因而此处的增值税率取值可能为6%、11%、13%和17%。

又由于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大部分都会在“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中进行核算,所以本文以企业公布的主营业务成本为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计算进项税额,本文设定进项税额=主营业务成本可抵扣进行税额+新增固定资产可抵扣进行税额+土地出让金可抵扣进行税额。

下面本文将通过选取样本公司来研究房地产“营改增”前后不同税率下的税负差异,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样本公司的选择。本文选取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作为样本,同时按照以下条件进行筛选:1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5%以上;2非ST类公司;3数据可获得,无缺失数据。最终从符合条件的筛选结果中按照收入、社会声誉度以及各机构的综合排名选择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2. 样本数据来源。本文样本公司的所有数据均取自各样本上市公司2012 ~ 2014年年度报告。

单位:百万元

注:税负差异率=(增值税税额-营业税税额)/营业税税额×100%。

3. 研究结果分析。表3列示了样本公司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选择6%的税率时,所有样本公司各年度的税负均有大幅度的降低,平均降幅达到100%;选择11%的税率时,除华夏幸福(600340)2012年税负增加外,其他结果均显示税负降低,平均税负降低幅度为10%;选择13% 的税率时,除保利地产(600048)2013年税负略微降低外, 其他结果均显示税负增加,平均税负增加幅度为14%;选择17%税率时,所有样本公司各年度税负均显著增加,平均增幅达74%。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6%的税率会显著降低房地产企业的税负,但是会大幅度地减少国家税收收入,而与此相应的是,17%的税率会大幅度增加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提高国家的税收收入,所以这两个税率都不应该是房地产业“营改增”时选择的税率。按照“营改增”改革想要实现的目标,11%的税率是合适选择,在降低房地产业税负的同时,也不会造成国家税收的大幅下降,而且可以通过实现房地产业的“营改增”来推动我国税收结构的调整,实现各行业抵扣链条的畅通,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

参考文献

完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理性思考 篇9

为了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 2010 年4 月17 日,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国发 (2010 ) 10号) , 文件明确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临时性措施, 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1] 。此后, 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杭州、厦门、宁波、南京、福州等各地政府以此为依据, 纷纷出台了限制购买房屋的规范性文件。

最近, 随着住建部公布新一轮楼市限购令的5项建议标准, 以及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的发布, 二三线城市限购名单也即将出炉。以北京市为例, 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含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 、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在本市没拥有住房且连续5年 (含) 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限购1套住房 (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 (含) 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2] 。

“限购令”出台后, 对房价的过快上涨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以2011年7月份为例, 与上月相比,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 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4个, 持平的城市有17个。与6月份相比, 7月份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5个。在价格上涨的城市中, 环比涨幅均未超过1.0%, 涨幅比6月份缩小的城市有15个。与去年同月相比,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 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 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6个。7月份, 同比涨幅在5.0%以内的城市有39个[3] 。

然而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于限购令的认识, 王雪慧认为限购令已经不再是一种市场调控手段, 而是对市场的直接行政干预, 这不是调控市场, 而是直接用行政手段这只看得见的手代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这无疑不符合市场规律[4] 。王思锋等认为限购令本身的合法性还值得商榷, 因为从主体角度看, 各地人民政府以“通知”、“实施意见”等政府规范性文件限制公民购买房屋, 主体上是不合法的。从内容来看, 房屋限购令是对民事主体不动产物权和缔约自由权的直接侵犯, 也在事实上违反了《物权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从程序上讲, 房屋限购令的出台缺乏公众的广泛参与。因此, 房屋限购令的出台本身是缺乏法律依据的[5] 。那么在争议与思考背后, 我们该如何认识限购令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呢?这恐怕要从深层次分析, 从中国土地及房地产市场谈起。

二、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再认识

现行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是随着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而开始的, 陆续在城市进行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房地产生产方式改革。中共十三大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房地产市场, 确立房地产市场的地位, 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房地产市场的诞生。200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发【2003】18号) 要求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指出房地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6] 。

同其他市场相比, 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它的特殊性。从竞争与垄断的角度讲, 不仅不是自由竞争市场, 而是一种垄断市场。因为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土地所有制下, 城市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中央政府又没有能力行使这种权利, 只能是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 地方政府垄断了城市土地一级市场, 但由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利益视角上的不一致和严重的“土地财政”, 政府有一个很大的逐利空间, 出让土地获得巨额出让金已经成为了很多政府主要财政收入。这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在土地的使用上不是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分配土地而更多的是和开发商勾结, 靠卖地求发展, 致使开发商囤地的现象普遍存在。

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仅125家内地上市房企就手握高达近4亿平方米的未开发土地量。而20家香港上市房企拥有的土地储量更是高达4.2642亿平方米[7] !也就是说, 中国上市房企囤地逾8亿平方米。地方政府对如此严重的囤地视而不见, 而是暗自窃喜, 等待房价的上涨。理论界从许多方面也证实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垄断的市场。由于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行业, 因而在某些区域往往能拿到土地使用权的也就那么几家资金雄厚的公司, 往往存在价格合谋, 这样开发商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性作用[8] 。2004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的价格越来越在很大程度上由少数开发商决定, 他们凭借其垄断地位, 结成价格联盟, 哄抬房地产价格[9] 。中国商品房市场在2003 年前后的勒纳指数均在0.4 以上, 表明商品房价格严重偏离了边际成本, 表现出垄断市场的特征[10] 。

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的新自由主义学派, 均认为只要满足完全竞争条件和理性人假设, 自由竞争的市场就能自动地趋于和谐与稳定, “看不见的手”就能有效地指导经济运行。只有在市场价格无法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作用即所谓“市场失灵”的时候, 政府才可以进行干预。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也初步建立了房地产市场, 出于房地产业具有不可移动性、资金量大等特殊性, 再加上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中国房地产市场所表现出的垄断特征, 决定了单靠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有效指导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因此, 政府在合理的时机介入干预是必须的。

三、调控是否过度

认识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种垄断市场, 在房地产市场自身不能平稳运行的时候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后, 人们更关心的就是这种干预应该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出现呢, 这种干预就可以无限制了吗, 当前出台的“限购令”又合不合理呢?

一般来讲, 对房地产的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又包括金融、财政、税收、货币等政策;法律手段包括完善相关专业法律法规和规范, 使各项行为有法可依。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计划手段、规划手段和行政管理手段, 计划手段主要是制定年度供地计划和年度信贷计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调整房地产市场结构等;规划手段主要是从项目用地、建筑要求、环境容量、设施配套方面从严控制。而行政管理手段包括房地产产权管理、产籍管理、中介服务的规范与监管等一系列活动。

以上这几种手段各有所长, 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但都是在以市场为主的前提下实施的, 即这几种调控手段都没剥夺市场机制的主导地位, 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市场机制。比如税收手段, 通过房地产收益的再分配, 达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目的。再看“限购令”, 通过这一纸行政通知, 就限制了公民购买商品的权利, 这样“赤裸裸”的规定, 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更是剥夺了公民自由买卖的基本权利。所以这样的限购令实在是“调控过度”或“非法调控”。

行政手段不是不能用, 它具有强制性、见效快的特点, 往往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长期看它的弊端又非常明显, 而且政府容易对行政手段“上瘾”, 在经济运行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对行政手段产生依赖症, 那将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倒退。比如一旦“限购令”结束, 市场重归自由, 在目前投资渠道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那些资金又会卷土重来, 掀起新一轮的抢购热潮。所以从长远来看, 合理运用其他调控手段远比过度偏爱行政手段来的好。

四、市场为主, 有限干预

一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建议都应在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前提下, 脱离这个前提去谈私有制下的房地产市场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负责任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国家有限干预下的市场自主调节为主的房地产市场, 一方面政府要彻底转变角色, 从房地产市场的获利者真正地转变为市场的监督者和协调者, 从房地产市场的参与者真正转变为市场的服务者。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让市场自主运行, 在所谓“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进行有限干预, 以保证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

(一) 改革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角色

1.改革土地财政政策, 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渠道。

在土地出让中, 应根据每年的年度计划用地有计划、有条件的出让。对于出让后未开发的土地应设置时限, 到期收回用地。此外, 在竞价中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设置价格上限, 防止造成过高的土地成本, 同时完善招拍挂机制, 合理设置准入门槛, 适当扶持中小开发商, 增强市场竞争。转变靠卖地为生的收入格局, 拓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渠道, 可以适当考虑增设试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并进行严格监管。另外, 对财产税以及部分地区实行遗产税的征收, 以扩大财政收入来源。

2.加快保障房建设, 构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 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与商品房相比,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 为此, 我国已经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未来五年, 全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 600万套, 这需要政府有很强的管理能力, 对保障房的 土地供应、选址、定价以及销售对象严格把关。目前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数量供给有限, 二是销售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大逐利空间, 说明了我国政府疏于管理, 相关退出机制没有建立, 这样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滋生了腐败和不公平分配。相比之下, 廉租房制度可操作性更强, 政府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看, 廉租房是保障性住房一个主要形式, 如新加坡有大约6万户家庭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住房内, 约占全部家庭的8.6%[8] 。

3.加强监管, 稳定市场秩序。

政府负责稳定房地产市场秩序, 房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 对囤积房源、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土地出让价款的收缴, 加强对闲置土地的调查处理。价格部门要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 依法查处在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中介服务中的价格欺诈、哄抬房价等行为。

(二) 完善市场机制, 市场自主运行

1.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建立自上而下的房地产行业协会, 围绕行业重点、市场热点问题积极开展政策调研和专题研究, 定期举办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 组织开展各类经验交流和研讨活动, 向政府提出关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和立法建议, 定期发布有关行业信息, 及时反映会员要求, 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加强会员的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教育, 举办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 推动行业发展, 提高全行业的整体素质。

2.推进信息公开透明。

改变消费者在房地产交易中的弱势地位, 消除容易引发消费者群体恐慌的虚假信息。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 加强对房地产特别是商品住房市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 增强市场透明度, 通过互联网同步公布本地各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销售状况, 如期房和现房总套数、已销售量、待销售量等数据。建立有效的部门工作联动机制, 联合发布本地商品房成本的参考信息, 如地价、主要建筑材料价格、税费等,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地商品房的基准价格。这些信息应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途径广为传播, 便于市民获得。增强房地产市场透明度, 既整肃了房地产市场秩序, 又提高了人们购房选择的理性程度。

3.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 诚信为本。房地产业作为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切身利于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 诚信建设尤为重要。建立“中国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 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 推动了企业自身的诚信体系信用文化建设, 规范房地产市场中的企业行为。

(三) 政府要进行有限干预调控

1.供应政策。

土地供应政策的核心是土地供应计划, 土地供应计划中土地供应的数量和结构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开发的规模和结构, 科学而透明的土地供应计划能有效抑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冲动, 帮助市场参与者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 减少盲目竞争和不合理行为。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过程中, 主要可以通过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 改变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下手。比如市场价格上涨趋势比较大的时候, 拟定供应结构中增加作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比例。政府在土地供应审批环节上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 相应减少高档房的土地供应。

2.金融政策。

房地产信贷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立下悍马功劳。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价值比率的调整, 能明显影响居民购房支付能力。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信贷规模、贷款方式以及推出金融衍生品等, 都可以影响居民购房的能力, 进而起到干预房地产市场的作用。

3.住房政策。

政府的住房分配和消费政策, 对商品房市场的调控作用非常明显, 1998年国家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以来, 商品住房在全部新增住房供应中的比例, 已经从1998年的297%上升到2007年的724%。在住房政策方面, 政府控制着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供给和分配政策, 这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如果政府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供给和分配政策控制不严格, 就会使商品住房收到冲击。

4.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 可以指导房地产业的发展, 城市规划对房地产业的开发影响相当大, 它不但限制了开发土地的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 还限制了楼盘的立体效果及外观的造型。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起着指导作用, 城市规划决定了城市土地配置的合理程度、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以及城市建设总体容量等条件, 这些又直接影响了城市土地价值和房地产市场。

5.税收政策。

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政策之一, 正确运用税收杠杆不但可以理顺分配关系、保证政府土地收益, 还可以通过税赋差别体现政府的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 进而对抑制投机、控制房地产价格、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起到明显的作用[11] 。适时开征房产税, 加大房地产保有成本, 在上海、重庆两地试点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进行全面调研, 就征税范围、税率、税收用途以及房屋估值等认真研究, 适时全面开征房产税。在开征房产税后, 取消其他相应税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国发 (2010) 10号) [Z].

[2]《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 (京政办发[2011]8号) [Z].

[3]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10818_402748028.htm.

[4]王雪慧.住房“限购令”的经济学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35) :81.

[5]王思锋.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府规制——兼评“房屋限购令”的合法性[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48-153.

[6]《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发[2003]18号) [Z].

[7]http://house.qingdaonews.com/gb/content/2010-11/03/content_8550380.htm.

[8]邹冬初.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J].时代金融, 2011 (11) :16-17.

[9]许经勇, 马原.当前房地产价格走势与宏观调控策略选择[J].经济学家, 2005 (5) :80-85.

[10]汪浩, 王小龙.公共产品供给与房地产市场调控: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11) :40-44.

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思考 篇10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确立了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的地位。从规模上看,1998年其文化产业产值就已超过了航天航空业,位居军事工业之后,是美国第二大产业。2001年,美国文化产业产值达1万亿美元,相当于我国1999年的GDP总量。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的一些成功做法,我们从中可以择优选取。

自由发展。美国倡导自由主义理念,这也成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调。美国政府不设文化部,政府也没有文化政策。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体现在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与严格的法律保障。

包容态度。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共同熔铸着美国多元的“文化共同体”。在美国文化发展中,无论是来自非洲的美国后裔,还是来自拉美和亚洲的移民,都功不可没。在美国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出对外来优秀文化汲取的痕迹。

投资主体多元化。美国的文化艺术团体的主要社会资助来自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其数额远远高于政府的资助。美国文化产业依赖于跨国公司的投资,而这些跨国公司的大部分都不以美国为主体,却又受美国文化的支配,美国仍是最大的收益者。

成熟的市场运作。首先,非常重视文化市场的调研。其次,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庞大、细密的产品销售网络,文化产品一经推出,就可以通过这些网络迅速分销到全世界。

科技支撑。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如百老汇音乐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之高,是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无法比拟的。

人才支持。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是美国能够在文化产业领先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从世界各国搜罗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移民对美国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见贤思齐,审视自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

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发展十分成熟的国家不少,如美国、日本、韩国等,我国正在奋力追赶,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非在短期内能够解决。

(一)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总体规模小

当代中国文化产业获得合法地位,经历了渐变的过程。1991年,国务院文件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战略被正式提出,“文化卫生事业”被当作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的说法也出现在这一年。2001年明确提出计划发展文化产业;2002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为了“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同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也被界分开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问题被凸显出来。可见,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提倡,这与韩国政府的文化产业国家战略是类似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迅猛发展,这种市场与政府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面而今愈演愈烈。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很小。

(二)文化产业社会化程度低,资金来源缺乏

部分应该改制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还拘泥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从资本构成看,某些可以开放的文化经济领域的投资主题还是比较单一。资源配置上,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方式,市场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重复建设和“软小散滥”现象,存量难以盘活,增量不能有效扩张。从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看,文化产业的发展最需要的是资本。金融资本的介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风险资本为一些不确定产出的文化产品提供了资金,从而使其有面世的可能。

《哈利波特》面世后风靡全世界,成为了文化产品成功策划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当作者拿着《哈利波特》的书稿从出版商那里得不到认可而灰心时,恰好遇到从事社会风险投资的经纪人,经过经纪人从中努力,《哈利波特》终于得以成功,风险资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三)出版等传统行业面临新型文化产品的冲击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出现,出版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轻点鼠标,强大的搜索引擎会为你提供海量信息;打开手机,可以浏览新闻、看电视、听歌曲;一本薄薄的电子书,能装下上千部图书……这场数字化革命,不仅推动传统出版业的升级,延伸无限的发展空间,更给传统出版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最严峻的挑战。》转77页

三、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哲学、创造力和生命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自觉地植根于这个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它不仅可以为中国的文化产品赋予鲜明的民族、思想、内容、形式和美学特色,而且能为中国文化产品提供特殊的文化魅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我们应该自觉坚持和弘扬民族文化在文化产品中的主导因素,使中华文化传统为中国文化产业注入鲜明的民族精神和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将会对目前仍是西方故事一统天下的国际文化市场增添极具精神和经济价值的文化内容和产品形式,这将对丰富和完善国际文化市场、向各国人民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切实推动世界文化多元化、建立更趋合理的国际文化贸易格局做出贡献。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应该充分利用我国文化产业所处的历史阶段优势。

首先是时代创造的科技水平优势。21世纪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得文化产品的创造、制造以及传播和贸易变得更加便利和快捷,为文化产业在创意和发展方面提供其次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后发优势潜力。我国文化产业,比较发达国家而言,虽然起步晚,基础弱,但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以及可以直接吸纳先进技术和其他国家不同发展模式的经验,速度和规模可能要快得多,只要认识清晰、目标明确、机制科学、勇于创新,则完全可以形成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第三是走新兴工业化道路,使文化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复兴的重要环节。中国的发展思维已经从过去以经济指标为核心发展到今天的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阶段。文化产业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特点,已经被纳入许多地区的整体发展战略中,特别是一些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旅游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更可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第四是我国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带来的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以及国际上对中国文化产品兴趣的增长为我国文化产品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

在内容上,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我们既要坚持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传统,又要不断使历史的传统富于新的时代气息,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创造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使中华文化充满旺盛的时代感染力和生命力;在表现形式上,我们应该善于创新,创作出今天的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形式,确立中国自己的品牌战略。品牌代表着质量效益和形象,意味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我们要力求创造出被国内外观众所接受、所喜爱的知名中国文化产品品牌。例如,像春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庆,能否经营成一个广受中国甚至世界人民欢迎的民族文化品牌,形成国内外相连的春节文化产业?除了传统,我们现代的中国人能否创造反映现代社会的新的文化形式和品牌产品?这些都是对我们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的挑战。在文化市场的开发取向上,中国可以走出一条开发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并重的新路,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看到广大的农村和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需要文化产品这样一个现实,我们要研究制定两个不同市场的发展战略,在开发的同时甚至之前,还要多做文化市场尤其是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工作;在发展模式上,我们应该创造一条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政府、企业、消费者各方功能,并使这些功能良性互动的道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张晓明,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

[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加快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11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文化市场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16-03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所以它们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①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继续深入,文化发展异军突起。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例如: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排在出口贸易额的第二位;日本的娱乐业也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1]3-4。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各方面基础薄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产业仍有很大的潜力等待挖掘,文化产业仍有很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只要我们能制定出一个好的战略规划,文化产业必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由此可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我国促进经济增长、繁荣文化市场,还是对增强文化传播力、提高国家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加快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也没能幸免,沿海制造业出口出现困难,大批货物堆积,工厂由于收不回货款而纷纷面临倒闭,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而在此时,我国文化产业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基本态势,中国电影产业持续七年高速增长,增幅达到49.3%;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动漫网络以40%左右的速度上升;中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取得重大进展,网络音乐用户数较上年增长6700万,网络视频用户量比上年同期增长4000万[2]260。从这些数字里面,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文化产业不仅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的精神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增加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具有重大意义。

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我国文化产业的起步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的,在这三十多年里,我国文化产业已从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为翩翩少年,一路荆棘,一路坎坷,但也收获颇丰,尤其是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使用“文化产业”一词,表明文化产业已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最近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2005年以后,文化产业的增长率已经超过GDP的增长率,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进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潮中。②这个规划描述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指明了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产业来对待,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未来十年,文化产业也必将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提高经济的增长,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3],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未来社会局面的殷切期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人民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实质的提高,尤其在近十年,中国人民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此时此刻,我们本应该在享受经济改革的成功所带来的胜利果实,但由于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在这个时候突显出来,文化建设的不同步导致一部分人贪污腐败,诚信缺失,炫富、权色交易等不知廉耻的社会现象时有发生,精神上的空虚也使得封建迷信、吸毒贩毒到处泛滥,这些丑恶现象如不及时制止,必将损害社会、毒害人民、危害国家安全。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重要途径[2]56。文化产业在被国家提到战略层面的同时,也在政策上保障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社会主义文化更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触,更容易被人民大众所吸收,从而形成“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局面,让人民能思想、能说话、能创造,这不仅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而且还满足了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文化广泛传播对抵制社会不良思想有重要作用,在追求“真善美”的同时,也积极拒绝“假恶丑”等思想毒瘤,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主流文化传播和普及的保证,是社会呈现积极向上局面的保证,是国家稳定发展、繁荣富强的保证,也是人民自由、积极、进步的保证。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我国文化传播力的重要途径。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文化和文化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美国作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国家,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总体实力没有任何国家可以与其抗衡。美国文化产业所创造出来的辉煌业绩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4]161。在美国主导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上合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并成为这些组织里面的主要成员国,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使中国对外将变得更加开放,因此中国文化产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古老的中国曾经孕育出中华文明,但在近代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虽然是文化大国,但已经不是文化强国,而且中华文明有被世界边缘化的危险。面对这种状况,中国急需要发展文化产业来增强我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力度。

二、当前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定,国家目前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都是围绕着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文化产业将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搞文化产业的人应当认真研究的问题。在目前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糟粕仍然在阻碍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体制的不完善、文化市场的不健全、文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原因。

1.文化体制不完善,文化体制改革缓慢。主要表现在:(1)所有制结构面的问题。单一公有制,演员生存没有压力,干与不干待遇一样,做多做少工资一样,没有形成竞争机制。在人事上,没有奖惩制度,演员没有竞争意识,做事没有积极性。以上两方面导致文化机构僵化,没有活力,很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2)文化市场开放及文化市场主体问题。文化市场不够开放,限制性条款比较多,没有能够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一些老旧思想得不到及时创新。市场主体不明确,没有清晰的市场概念,一味追求大、多,而忽视文化建设的质量。(3)文化行政职能问题。文化行政部门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行政化、机关化严重,对文化工作不够重视。文化部门行政职能划分不清,责任不明确,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这使得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很难发挥,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2.文化市场不健全。(1)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市场来看,国内文化市场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具有浓郁乡土人情的文化产品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消费者,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长江以北具有很高的收视率,而长江以南却并非如此[5]231。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也不平衡,过度重视城市文化而忽略农村文化,农村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开发,而白白浪费了资源。(2)文化体制改革中,没有很好地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有的过分看重经济利益。一些文化产品样式追求新奇刺激,价值内涵流于庸俗,甚至明显背离道德底线,但由于可能获得颇为可观的市场效益,便呈现泛滥的趋势。无论是曾风行一时的某些“选秀”,还是当下炙手可热的“相亲”,一波接一波的热潮过后,反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失衡;(3)文化产品的出口渠道单一,没有完整的配套产销链,文化产品不能及时走出国门,展现在国际舞台上。对国际市场文化的走向关注不够,跟不上世界文化潮流,抓不住国际市场的脉搏。

3.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1)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失衡造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十分明显,尤其是城乡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文化资源闲置、开发不足,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一些地方文化资源紧缺,满足不了人民大众的日常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已经是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2)生产成本高,利润空间小。由于生产效率的低下,科技含量的不足,我国文化产业的利润空间非常小。所赚得的利润很难满足企业的日常开支,或者仅够维持文化企业的日常运转,一旦市场出现大的波动,这些企业就会面临倒闭的危险。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1.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1)构建“公有、非公有、股份制”等多种文化企业共同竞争、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积极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做好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要积极建设文化公共事业。例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人均购书量、观赏戏剧和电影场次、电视覆盖率等[6]244,都应该一一加强落实,最后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3)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保持企业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政府尽量做引导工作,不要经常参与文化企业的工作决策,给文化企业一定的自由度,增大文化企业的发展空间。

2.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产业效益。(1)大力发展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文化要素市场。文化要素市场是文化生产所必需的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进行交易的场所,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包括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建立和完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的制度等;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产品市场。要鼓励发展城镇各类书店和农村各类发行点,拓展城乡出版物市场,提高文化产业效益;(2)拓展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7],提高文化竞争力。中国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给我们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001年,台湾导演李安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在好莱坞电影节上赢得“最佳外语电影”、“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最佳原创音乐”四个奥斯卡奖项[8];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在北美放映的头三天,票房收入达1780万美元,成为北美票房的新冠军[9]。这些例子说明,中国的文化产品只要创新好、制作好、营销得当,必然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3)构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体系。文化产品的消费价值是其文化内容和精神因素对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影响,这种价值很难在文化产品市场交换中进行等价计量,它包含着一种超经济的价值诉求。因此,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除了以其经济价值指标进行衡量外,还要建立与社会价值相匹配的评估体系,以保持和促进社会精神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优质的文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提高优质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3.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发展文化支柱产业。(1)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合理分配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打破原有的行业分类,文化与旅游、文化服务与文化休闲、文化与娱乐结合,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扶持地方带有特色的文化企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做到资源分配合理最大化,从而带动文化企业利润最大化;(2)大力发展文化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消费实际上是观念、理念和价值观的传递,需要借助一定形式和媒介来实现。当代文化产业链条上众多行业,包括文化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包括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光纤通信设备制造商等都将随着文化产业大发展而获益,使文化产业能够为相关产业扩大规模、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供发展机遇和支撑。

参考文献:

[1]向勇.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2]张晓明,等.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邹广文,等.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6.

[5]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熊澄宇.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苗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扩大文化消费[J].经济日报,2011,(11).

[8]《卧虎藏龙》获奖:好莱坞阴谋?[EB/OL].中国新闻网,2001-04-09.

[9]《英雄》北美票房逞英雄——3天坐收1780万美元[N].晶报,2004-08-31.

[10]邹广文,任丽梅.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文化产业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关于中国高尔夫产业的若干思考 篇12

我国高尔夫产生于20世纪初上海的英租界, 到了30年代上海准备建一所高尔夫球场, 但是因为抗日战争而停止, 这是高尔夫产业在中国的萌芽。我国正式建立的第一个高尔夫球场是在广东中山, 到目前为止, 我国高尔夫企业已经有300多家, 高尔夫运动爱好者有60万人左右, 其中主要是企业的中高层成功人士。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缓慢发展阶段, 时间为起源到1995年, 这个阶段的投资方式主要为中外合资、合作。在这一阶段高尔夫产业发展享受很多的优惠政策, 但是其发展非常缓慢, 主要集中地在北京和珠三角地区。

第二阶段:中期加速发展, 时间为1996年到2001年, 这个阶段高尔夫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 投资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更具有多样性。

第三阶段:在限制条件下的发展, 时间为2002年至今, 由于经济发展条件因素、自然资源因素和球场建设存在很多问题, 政府开始对高尔夫产业进行限制, 严格控制其发展, 但是高尔夫产业的发展仍在迅速发展, 主要是因为市场有需求。

2、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2.1、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成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提高, 我国参加高尔夫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高尔夫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 对环境改善和招商引资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改善了投资环境, 也带动了房地产、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的投资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来中国投资的主要是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及美欧一些国家, 这些国家对高尔夫运动的发展都非常成熟, 这些投资者也热衷于高尔夫运动, 他们选择投资不仅关注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也十分看重所在区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这就是高尔夫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的具体表现。

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房地产、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它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 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首先高尔夫球场就如同一座公园, 与生态发展要求相符合, 大面积的草坪和树木有助于净化空气, 为球场周围的居民带来优越的生活环境, 这就是高尔夫产业社会化属性的生态优化作用。这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优越条件,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生活品质、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都希望居住在生态很好的小区, 因此, 这就使得球场附近的商业价值不断攀升, 成为了房地产商竞争的目标。

2.2、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 我国的高尔夫产业起步晚, 缺乏宏观控制和管理, 虽然高尔夫运动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 但是还是没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还不够重视其发展。在高尔夫产业发展中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够, 这就使这个行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环境。政府和社会对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重视, 主要表现在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清晰的定位, 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比如, 在高尔夫球场建设的审批中, 其权限不明确, 没有固定的审批部门, 这就造成了行政管理的混乱局面。

其次, 缺乏社会的认知度, 大部分人对于高尔夫运动的传统和文化不了解, 不能形成良好的高尔夫球文化氛围, 社会的认知度偏低, 还有其价格高、相关媒体对高尔夫运动的负面影响, 使得公众对高尔夫球运动存在很大的偏见, 因此, 有很多人认为高尔夫运动是权贵群体的活动, 无法在中国展开。

还有, 高尔夫球场建设过快, 从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以来, 其数量在不断增长, 但是高尔夫运动参与者的人数增长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长时间的竞争下, 很多球场打开了价格战, 而依靠旅游人群维持经营的球场也没法保证客源, 因此其经营的风险过大。

3、解决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3.1、加强理论和科研技术的研究

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都必须有其理论支撑, 而理论是来自于实践, 再由实践反馈的结果。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明确发展的方向。加大科研开发力度主要在荒废土地的利用、草种开发技术以及无污染化肥和农药技术的开发。

3.2、政府合理进行调控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导, 但是政府的调控也是必不可少的, 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处于发展的初期, 市场还没有拓展开, 因此, 政府的调控力度对于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影响非常大, 例如在相关税费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帮助高尔夫产业健康发展。

3.3、构筑产业格局,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尔夫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行业, 形成产业格局有助于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例如, 高尔夫运动器材、建材行业、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房地产业、广告业等, 这些都是围绕高尔夫运动展开的产业, 只有形成行业发展的合力才能在市场中快速发展。

4、总结

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正处于初期的拓展阶段, 很多人对于这项运动还不是很了解, 在发展中遇到很多的问题, 这些都需要认真进行分析, 制定科学的方案, 明确其发展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使高尔夫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摘要:高尔夫产业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体育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尔夫运动也逐渐发展壮大, 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我们从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因素、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深入研究, 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方案。

关键词: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因素,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孺.我国经济发展对高尔夫产业的推动[J].中国流通经济, 2012, 1 (1) .

上一篇:网络仿真模拟模型下一篇:足踝部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