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部组织缺损

2024-06-01

足踝部组织缺损(精选8篇)

足踝部组织缺损 篇1

随着交通与工伤事故的增多, 外伤致足跟与踝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该处软组织缺损易致骨、关节外露, 创面修复困难, 是临床骨科修复难题之一,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此类缺损的理想来源[1,2,3,4], 我院对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期间15 例因车祸外伤而致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及1 例外院足跟部黑色素瘤皮肤溃烂植皮术失败者予以创面彻底清创、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创面,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6 例, 男9 例, 女7 例;年龄32~65 岁。其中外伤患者15 例, 外院足跟部黑色素瘤皮肤溃烂植皮术失败者1 例 (见图1~2) , 踝关节周围创面6 例, 足跟及足背近端创面10 例。缺损面积最大为13 cm×8 cm, 最小5 cm×6 cm,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 本组15 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 伤口一期愈合, 1 例术后皮瓣远端出现表皮坏死, 经换药1个月后愈合。

1.2 皮瓣设计和手术方法

a) 设计皮瓣:于小腿后方上2/3处设计皮瓣, 以外踝与跟腱的中点至窝中点连线为皮瓣旋转轴, 在该中轴线的外踝平面5 cm以上设计皮瓣的血管筋膜蒂旋转轴点, 根据创面情况设计皮瓣形状与大小, 可为圆形或网球拍形, 血管筋膜蒂的长短为旋转轴点至创面的距离 (见图3) 。b) 切取并游离皮瓣:沿皮瓣近端及两侧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 找到并切断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 切断并结扎伴行的小隐静脉, 深筋膜下锐性剥离逐渐游离皮瓣, 可带少许腓肠肌纤维, 以“0”号线间断缝合皮下与深筋膜以免皮肤与浅静脉剥离影响皮瓣血运。切开并向两侧分离皮瓣远端蒂部及轴中线皮肤, 保留中轴线上皮肤宽度2 cm, 勿损伤其下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蒂, 为确保蒂部血运安全, 筋膜蒂宽设计为2~4 cm, 蒂长直达旋转点, 注意观察游离皮瓣血运并以湿盐水纱布包好;自旋转轴点至创面近端切开并向两侧分离皮肤形成明道以容纳皮肤筋膜蒂。c) 处理创面并转移皮瓣:创面彻底清创后, 将皮瓣逆行转移至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 旋转轴点处放置引流条, 冲洗皮下血块, 缝合创缘 (见图4) , 保留受区丝线打包加压, 暴露皮瓣中央以观察血运, 供区直径6 cm以内可直接缝合, 超过6 cm缝合困难, 以全厚皮片游离植皮。d) 术后处理:肢体制动固定, 常规显微外科“三抗”药物治疗, 注意保暖, 抬高患肢, 观察皮瓣血运。

2 结 果

本组16 例皮瓣逆行修复小腿下段和踝周、足跟、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1 例皮瓣因术后肿胀明显致皮瓣远端边缘浅表坏死, 经换药1个月后延迟愈合, 其余皮瓣全部存活良好 (见图5~6) , 随访时间为2个月~1年, 皮瓣外观颜色稍深, 足踝功能恢复良好, 行走正常, 无跛行, 皮瓣耐磨性良好, 转移皮瓣均有粗触觉保留, 供区愈合良好, 对功能无不良影响。

3 讨 论

3.1 腓肠神经皮瓣成活解剖基础

1992年Masquelet[5]在64 例新鲜尸体标本上对隐神经, 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进行解剖观察, 发现这些浅表神经周围或者有一确切动脉血管伴行或者存在纵横交错的丰富血管网, 从而确保了神经的血管化。我国学者钟世镇[6]通过41 例成人尸体标本下肢皮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发现神经干的血供呈多源性节段状分布, 主要有节段血管, 营养血管, 外膜血管和神经干内微血管网, 不同部位进入神经干的营养血管之间的上下行支互相吻合组成“链状”外膜动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上段来源于■窝中间皮动脉, 下段来源于腓动脉肌间沟穿支, 其营养血管不仅营养腓肠神经, 同时发出众多皮支营养小腿后方皮肤, 故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该皮瓣最大切取范围据报道可达12 cm×17 cm[7]。

3.2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特点

优点:a) 皮肤筋膜蒂长短可调节, 皮瓣范围大, 从而修复范围广。b) 不损伤主干血管, 对肢体血供影响小。c) 皮瓣解剖层次表浅, 厚薄适宜, 血供丰富, 可有一定保护性感觉功能。d) 操作简单, 无需显微血管吻合技术, 即使基层医院也能开展。局限性:可因腓肠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足背外侧感觉麻木, 小腿后面下1/3及踝后损伤则不宜应用该皮瓣。

3.3 术中注意事项

a) 旋转轴点不能过低, 以免损害腓动脉下方肌间沟穿支而危及皮瓣血运, 条件具备时应以超声多普勒探测腓动脉下端肌间沟穿支位置, 旋转轴点应位于其上方。b) 皮瓣下深筋膜不要与皮下分离以免影响皮瓣血运。c) 筋膜蒂要足够宽以保证血供充分及防止血管神经受损, 一般不能小于2 cm。d) 筋膜蒂要松弛, 不可受压。蒂部勿过于扭曲, 筋膜蒂皮下隧道要宽松, 明道安置较皮下暗道安全可靠。e) 止血要彻底。

参考文献

[1]蔡晓斌, 刘云健, 吴凌峰, 等.远端蒂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J].实用骨科杂志杂志, 2008, 14 (7) :398-400.

[2]周立义, 洪光祥, 董谢平, 等.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7, 30 (4) :301-302.

[3]王华柱, 赵建勇, 田文, 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7, 30 (3) :179-181.

[4]刘宏滨, 宋一平, 雷会宁, 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 2004, 10 (3) :201-202.

[5]Masquelet AC, Romana MC, Wolf G.Skin islandflaps supplied by the vascular axis of the sensitivesuperficial nerves:anantomic stud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leg[J].Plast Reconstr Surg, 1992, 89 (6) :1115-1121.

[6]钟世镇, 徐永清, 周长满, 等.皮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小腿后部逆行皮瓣的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98, 16:176-177.

[7]戴善和, 潘明德.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 (4) :255-256.

足踝部组织缺损 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2-0237-02中图分类号:R 683.420.6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2.042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多有报道[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沙柯教授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较多,认为皮瓣血供良好,而触觉及压觉效果更好。2005年至2009年我们应用腓动脉及穿支血管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例,效果令人满意。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0~56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车祸致伤4例,重物压伤2例。软组织缺损部位:外踝2例,足背3例,内踝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5 cm×4 cm~10 cm×9 cm。

2.手术方法常规术前准备,确定腓动脉及穿支位置,并沿腓动脉轴线设计皮瓣。气囊止血后行皮瓣游离。切开并游离皮瓣,分离并保留2~3支腓动脉穿支于皮瓣内,游离穿支及腓动静脉主干,结扎周围肌支及腓骨营养支,完全掀起深筋膜皮瓣。于保留的最近端一支腓动脉,穿支发出处近端结扎切断腓动、静脉,向远端游离至外踝尖上约5 cm并以此为旋转点,以远端腓血管及穿支为蒂,通过闭合或开放的皮下隧道,皮瓣向远端逆行转移覆盖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区。包含于皮瓣内的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分别于远、近端结扎切断。供区创口的两端直接缝合,中部残留创面从大腿取游离皮片移植覆盖。结果6例逆行腓动脉及皮穿支血管蒂皮瓣术后经抗感染、抗凝、活血化瘀等治疗,全部成活。全部病例获12~24个月随访,均未见坏死。仅2例皮瓣术后出现轻度静脉回流不畅现象,但术后24小时恢复并保持正常,考虑为逆行皮瓣转移后初期静脉未完全开放所致。供区均Ⅰ期愈合且无并发症。所有患者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患足及踝关节屈伸及行走功能不受限。讨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以前常采用小腿筋膜皮瓣或皮神经营养的筋膜皮瓣,比较实用且简单,不足之处是其旋转和修复范围有限,蒂部外形臃肿且易受压迫。近年来,在腓动脉皮肤穿支解剖研究的基础上,改良的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皮神经营养筋膜皮瓣见诸报道[2]。而单纯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皮神经营养筋膜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受制于腓动脉的穿支长度有限,一般不超过3 cm,且口径细小,皮瓣易坏死。Yang和Morris仍建议蒂部需要带至少2 cm宽的深筋膜,将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包含在内。

解剖表明,腓动脉在小腿外侧中下段发出约3~7支皮肤穿支[3],大多数皮支分布在腓骨头下7~20 cm范围内。我们在设计皮瓣时,以此区穿支作为基本供血血管,在皮瓣面积较大时,尽可能多保留穿支在皮瓣内(2~4支)。应用以远端腓动脉及穿支为蒂的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逆行转位后,血供主要来自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通过内踝前、后动脉,外踝前、后动脉组成的踝关节血管网,与腓动脉远端间形成交通支,逆行营养皮瓣。静脉也通过腓动脉伴行静脉逆流及丰富的无瓣膜交通支回流。本组皮瓣的旋转点设在外踝上约5 cm,血管蒂长,足以转移覆盖踝至前足的任何部位软组织缺损。

逆行腓动脉及穿支血管蒂皮瓣的主要优点有[4]:①血管蒂部较长,皮瓣转移距离较远;②蒂较小,易旋转,皮瓣移位后可随意方向放置,随意性强;③其抗压、抗扭转能力更强;④以腓动脉主干供血,皮瓣内包含2~3支穿支血管,其血供充足,回流确切,皮瓣可切取面积大大增加;⑤与小腿内侧岛状皮瓣相比,该皮瓣不损伤胫后动、静脉,虽牺牲小腿腓动、静脉,但对小腿及足部影响相对较小。腓动、静脉解剖位置较深,分支较多,分离血管蒂时采取侧卧位,对显露腓动、静脉及术中操作有帮助,操作要精细。腓动脉及穿支血管蒂皮瓣,腓骨及腓骨肌虽然失去来自腓动脉的部分血供,根据随访及查阅文献未见到肌肉坏死及腓骨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的报道。

小腿外侧腓动脉及皮穿支血管蒂皮瓣的厚度、质地与足踝部皮肤相似,用于修复后者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时,血运可靠,可供皮瓣面积大。有文献报道小腿外侧皮瓣最大切取面积为30 cm×10 cm~25 cm×23 cm[3],效果满意,优于其他皮瓣。

参考文献

[1]彭涛.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胫骨开放性骨折较皮肤组织缺损20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2):167169.

[2]翁雨雄,王发斌,黄启顺,等.重建感觉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的临床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9,25 (6):378380.

[3]宋修军,邵旭建,曲永明,等.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4):252255

[4]高慧,胡建群,章宏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腓动脉穿支皮瓣血管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484487.

(收稿日期:2012-02-17修回日期:2012-04-09)

(编辑:崔群飞)

足踝部组织缺损 篇3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皮瓣,足踝,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严重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越来越常见,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感染率高,愈合时间长,严重者患足不保。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滕南医院骨科自2007年以来共收治创伤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66例,其中33例成功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皮瓣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6例患者,男52例,女14例;年龄15~61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2例,重物砸伤26例,机器挤伤6例,坠落伤2例。32例合并开放性骨折。皮肤缺损部位:内踝部22例,外踝部7例,足背25例,足跟8例,足底4例。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外露或肌腱外露、组织坏死及不同程度的感染。VSD组33例,行吸引1~2次,每次5~7d,伤口新鲜后行内踝上皮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8例,外踝上皮瓣(腓浅动脉皮瓣)修复15例。常规换药组33例治疗13~22d,待创面新鲜后行内踝上皮瓣16例,外踝上皮瓣17例。皮瓣大小5cm×6cm~16cm×20cm。VSD材料大小10cm×10cm×1.5cm,内置一多孔引流管,有冲洗管,生物半透膜,中心负压,压力为-120~-150mm Hg。

1.2 方法

1.2.1 VSD操作

一期彻底清创,按照清创标准,有骨折者行钢板、克氏针或螺丝钉固定,彻底止血。按创面大小修剪高分子泡沫材料,大的创面应用2块,泡沫之间用缝线连接,将泡沫边缘与周围正常皮肤简单缝合固定,将周围皮肤擦洗干净并用酒精脱碘,干纱布擦干,以生物半透膜封闭,引流管处用系膜法封闭(是一种常用的半透明膜对封闭引流管的方法,是海绵和管子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能保持负压,像一种胶布浇管子一周黏贴,多余的部分黏到一块就是系膜法),接通中心负压,调整压力,可见高分子泡沫明显瘪陷,薄膜下无积液,持续吸引压力-120~-150mm Hg,持续1周,感染或坏死严重者再次引流,如引流出较多渗液者可用生理盐水自冲洗管冲洗,必要时可用敏感抗生素冲洗[1]。

1.2.2 常规换药组

给于常规换药,换药时经常扩创去除坏死组织,可附加紫草油换药,一般2d换药1次,渗液较多时随时换药,至伤口新鲜为止。

1.2.3 皮瓣设计

根据创面部位大小选择皮瓣,术前用多普勒探测仪了解穿支的位置,做标记。内踝上皮瓣,以胫骨内髁和内踝后缘与跟腱中点连线为轴线,以内踝上4~6cm处为旋转点,上界达小腿中上1/3交界处,前后缘可达正中线[1]。外踝上皮瓣,外踝上5cm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出皮支血管位置,于胫骨脊及腓骨后缘之间根据创面大小设计皮瓣,如需增加血管蒂长度要在发出升降支前的外踝上动脉主干处切断结扎,沿降支血管向远侧分离,可至跗骨窦等其他动脉吻合支处。

2 结果

VSD组经5~14d后创面新鲜无渗出,行皮瓣转移,该组18例胫后动脉皮瓣及15例外踝上皮瓣全部成活。常规换药组治疗13~22d后创面新鲜无渗出行皮瓣转移,该组16例胫后动脉皮瓣15例完全成活,1例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2例皮瓣有窦道形成经常渗夜,又经20余天换药应用敏感抗生素后治愈。17例外踝上皮瓣有1例边缘出现坏死,多次换药后痊愈,有1例出现皮下积液有渗出,经引流换药应用敏感抗生素后痊愈,有感染者均行细菌培养加药敏。术后经6个月至1年的随访,皮瓣外形良好,感觉有部分恢复,足底负重区行走良好。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感染率、抗生素应用时间,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于1992年首创,经过十多年研究,现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能够充分引流清除创面细菌,去除积液及水肿液里的乳酸,避免对细胞产生有害的作用,能够提供湿润的愈合环境,VSD能促进创面血管新生、促进肉芽的生长,负压吸引不仅能提高创面微循环血流速度,扩张微血管,而且能显著增加急性创面毛细血管密度,从而改善创面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的生长[2]。能抑制慢性创面中基质金属蛋白酶信使RNA及蛋白表达而使其抑制剂表达,两者形成复合物抑制胶原和明胶的降解,而且能降低慢性创面中胶原酶活性阻止胶原蛋白大量降解,利于创面愈合[3]。传统凡士林换药引流不充分且不能及时引流出渗出液体,渗出较多时需医生及时换药,增加人力、财力的消耗,增加患者痛苦,且有时容易增加医源性感染[4]。VSD可持续吸引及时清除创面渗液及坏死组织,有时医生可能清创不彻底,高能量伤致组织逐渐坏死,需不断排出坏死组织,高分子泡沫有可塑性充分覆盖创面,避免死腔,泡沫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持续负压提供动力使引流更充分,效果强于传统换药组。

严重创伤致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使骨组织、肌腱外露,经VSD治疗肉芽不能完全覆盖,需皮瓣治疗,内踝上皮瓣及外踝上皮瓣穿支位置恒定,操作简单且皮瓣较耐磨擦,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黄继锋,王正涛,郭德亮,等.胫后动脉皮支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14(4):217-219.

[2]Weed T,Ratliff C,Drake DB.Quantifying Bacterisl-bioburden during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does the woundVAC enhance bacterial clearance[J].Ann Plast Surg,2004,52(3):279-280.

[3]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82.

足踝部组织缺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例, 男8例, 女4例;年龄10~62岁, 平均36岁。损伤部位:右足9例, 左足3例。右足后跟软组织缺损伴感染6例, 左足后跟软组织缺损伴感染2例, 右足背皮肤合并第2~3跖骨部分骨质缺损3例, 左足背皮肤合并第1~3跖骨部分骨质缺损1例。受损原因:交通伤7例, 轧砸伤5例。皮肤缺损范围为10 cm×5 cm~15 cm×8cm。择期实施带腓肠肌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位修复, 皮瓣面积12 cm×6 cm~18 cm×10 cm, 带有腓肠肌的范围为1.5cm×3.0 cm~3.0 cm×5.0 cm。病程10~58 d。

1.2 手术方法

a) 皮瓣设计。以梋窝中点与外踝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皮瓣的中轴线, 两点连线的外踝上5 cm为皮瓣的旋转点。根据受区创面大小设计皮瓣。所切取皮瓣大小一般比创面大20%左右, 若皮下脂肪较厚可相应增加组织瓣切取的面积。b) 创面的处理。清除失活软组织或骨组织, 同时对其周边的炎性瘢痕要彻底修剪, 对其周边组织进行适当的分离, 便于缝合。c) 皮瓣切取。按皮瓣设计线, 先“S”形切开皮瓣近侧达皮瓣的近端, 在深筋膜中于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找到腓肠内侧皮神经及其周围的小隐静脉, 将小隐静脉切断后结扎, 切开皮瓣的一侧, 在深筋膜下锐性剥离并缝合皮瓣边缘的深筋膜与皮下组织, 在小腿中上段切取部分腓肠肌, 分离肌瓣同时结扎肌皮血管, 远端逐渐解剖至外踝上5 cm。松止血带后, 观察皮瓣及肌肉的血运情况, 见皮瓣及肌肉面渗血活跃, 将其以温盐水纱布覆盖备用。d) 蒂部处理。根据受区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的大小, 决定蒂部保留的宽度, 一般保留3 cm以上, 将蒂部转移路径上的皮肤切开, 将肌皮瓣逆行转移至足部受区创面缝合, 并将腓肠内侧皮神经与创面远端的皮神经进行吻合。覆盖创面后的肌皮瓣完全充填死腔。供区创面以中厚皮片植皮。e) 术后处理。负压引流球常规引流24 h, 抬高患肢, 并予以抗凝、抗血管痉挛、抗炎治疗7 d。

2 结果

本组12例皮瓣完全成活。其中1例患者皮瓣下腓肠肌出现部分坏死, 二次手术清创愈合。术后10例随访5~18个月, 平均9个月, 肌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满意。两点瓣别觉为8~11 mm。供区植皮成活。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4。

3 讨论

3.1 应用解剖

腓肠内侧神经自胫神经发出后, 沿腓肠肌内、外侧头间下行至小腿中段与发自腓总神经的腓肠外侧皮神经交通支汇合成腓肠神经, 穿出深筋膜与小隐静脉伴行, 继续向下行于外踝下方[1]。发自梋窝的梋窝中间皮动脉, 发出深支与腓肠神经伴行下降至踝部, 并在下段延续成网, 自上而下梋窝中间皮动脉与腓肠肌肌皮穿支、神经内血管、腓动脉肌间隙穿支广泛吻合, 并发出分支营养相应区域皮肤。在腓肠肌内、外侧腱腹交界近侧2~4 cm内, 恒定有1~3支肌皮穿支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轴相交通吻合。腓动脉在外踝后上方4~10 cm的肌间隔中发出1~7个皮穿支出深筋膜, 腓动脉肌间隔穿支在外踝上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恒定吻合, 是腓肠神经下段营养血管的主要来源。腓肠肌瓣获得动脉血供的途径是:远端腓动脉穿支-浅层腓肠神经筋膜血管轴-腓肠肌肌支或肌皮穿支的吻合支-腓肠肌营养血管。

另外, 起自腓动脉的腓肠浅动脉, 发出2~3 cm后到达腓肠神经, 发出皮支营养小腿上部。腓肠浅动脉与神经伴行, 有规律地向神经发出小支, 但在小腿的下2/3才发出到皮肤的小分支, 65%的人此动脉下降到踝部, 其余35%的人在小腿远侧1/3变为网状。腓肠浅动脉与腓动脉有恒定的吻合。皮瓣的回流静脉主要通过小隐静脉、深筋膜静脉网、蒂部的穿支动脉的伴行静脉和深、浅筋膜的交通来完成。这样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系统通过与邻近的多个供血网的联系, 成为小腿后面纵贯全长的皮肤供血轴心。

3.2 皮瓣特点

a) 腓肠神经解剖位置恒定, 血供可靠, 手术操作简单方便。b) 皮瓣应用灵活, 能顺行、逆行移位。同时可根据受区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设计成各种形状。c) 该肌皮瓣蒂转位方便, 修复范围广,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更显突出。d) 皮瓣携带的腓肠肌肌瓣血供丰富, 既可填充死腔, 同时抗感染力比单纯皮瓣效果更明显, 特别是对于伴有骨感染的病例。在后期因带有的部分腓肠肌呈失神经支配, 臃肿的肌皮瓣会显得平坦。e) 该肌皮瓣不损失主干血管。f) 该肌皮瓣携带的腓肠神经便于与创面内的神经吻合, 恢复感觉功能, 对于足底尤为重要。g) 手术可在同一麻醉、同一术野内进行。h) 手术简单, 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3.3 手术注意事项

a) 创面清创要彻底, 不留炎性瘢痕组织。b) 在实施皮瓣转位时, 皮瓣的旋转轴点在外踝上5 cm, 此处为腓肠动脉皮支穿出点, 该点的高低存在个体差异, 在手术分离时要注意[2]。c) 手术中根据创面情况设计蒂部宽度和旋转点。增宽的蒂部可增加皮瓣的血供和静脉的回流, 但蒂部增宽后皮瓣转位扭转程度加大, 反而影响皮瓣的血供, 具体情况根据临床损伤情况而定。在保证皮瓣能够彻底覆盖创面的前提下, 将旋转点尽量向上设计, 旋转点向近端上移, 减少了蒂部交通支血管的损伤, 利于皮瓣的成活。d) 保证无张力下缝合, 针距不宜过密。必要时可植皮覆盖。e) 先切取皮瓣的近端, 根据小隐静脉后和腓肠神经的走向调整皮瓣的前后缘切口, 保证小隐静脉包含在皮瓣内。f) 特别在切取腓肠肌肌瓣时注意腓肠内、外侧动脉的肌皮穿支血管的入皮点, 若偏离范围比较大, 术后可导致肌肉坏死, 失去手术的意义。另外, 肌肉与皮瓣边缘缝合固定, 保证腓肠肌肌瓣与神经血管蒂及皮瓣不分离, 切取的范围根据供区创面的大小而定。g) 皮瓣及创面止血要彻底, 引流充分, 预防皮瓣下血肿的形成。h) 术后石膏固定位置要保证皮瓣张力最小化, 以皮瓣的皮纹存在为标准。

总之, 只要熟悉腓肠肌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和血供特点, 术中根据小隐静脉的走向调整皮瓣的轴向, 手术简单, 便于开展, 是修复足跟及周围复合性组织缺损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陈绍宗.手足创伤感觉重建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36-38.

足踝部组织缺损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8月1日-2013年1月1日期间共收治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90例, 其中, 男50例, 女40例, 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 (45.4±3.3) 岁;本组患者的病程为2d~30个月, 平均 (12.3±2.6) 个月。本组患者的致病原因:外伤、感染伴溃疡和恶性黑素瘤等;足踝部缺损面积:4cm×7cm~7cm×15cm之间;皮瓣修复面积:5cm×8cm~8cm×16cm之间。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组的9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分组, 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 男25例, 女20例, 其平均年龄为 (45.1±3.1) 岁;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 男25例, 女20例, 其平均年龄为 (45.6±3.5) 岁。本文中,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面积和致伤原因等均无明显差异, 即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先为患者控制感染, 后进行手术治疗。皮瓣合计:在患者的胫骨内侧至其内踝前划出一条直线, 并将其作为皮瓣中轴, 以患者平内踝或内踝上部分的3cm为中心轴线, 皮瓣上缘到其膝关节, 下缘到其轴点, 前缘到胫骨嵴内部的1cm线, 后缘到小腿后方的正中线, 具体的皮瓣切取范围约为14cm×20cm左右。以患者创面的形状与大小为主要依据进行皮瓣的设计, 皮瓣的大小应比患者的损伤部位大10%~15%左右。切取方法:先将患者的皮瓣近侧缘充分显露, 在切开其皮瓣附近的皮肤组织, 皮下切断并积极结扎其大隐静脉和隐神经近端, 运用0号丝线间断缝合患者的皮下组织, 最大限度的避免其深筋膜与皮下组织的分离和损伤。以患者的大隐静脉为轴心, 切取其两侧的皮下组织, 并逆行向患者的远端将皮瓣与蒂部掀起。运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仔细清洗患者的受创部位, 待其皮瓣完全掀起之后, 经明道将其转移至受区进行缝合即可。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的分析和处理, 在结合了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众多检验方式的基础上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 优24例、良13例, 优良率82.22%;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21例、10例和68.89%, 差异具有显著性。

3讨论

现阶段, 我国骨科临床中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病人数明显增多, 然而, 由于患者经常并发肌腱与神经、血管等大面积外露等症状, 致使单纯的植皮手术成功率较低,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2]。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是临床中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方式, 然而, 当患者的外踝部伤情较重、血液供应不稳定时, 此种治疗方式则不能使用。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随即成为治疗此疾病的首选方式, 其具有手术适应证广泛、操作安全、简便、治疗成功率高等特点, 受到临床的一致认可与好评。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患者的胫后动脉肌间隙支, 经患者的趾长屈肌表面, 逐渐向前斜行而下, 并最终达到患者的小腿内侧。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为患者切取皮瓣蒂部的时候一定要保留一定宽度的皮下组织, 以保证血管蒂的完整。

通过本文分析, 总结出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1) 在设计皮瓣的时候, 为了有效防止缝合的张力过大, 在切取皮瓣时应将创面放大10%~15%后再取; (2) 皮肤的血液供应是由深筋膜提供的, 故而在切取皮瓣时, 应防止患者皮肤和深筋膜的分离, 应一边切取、一边将皮肤和深筋膜进行缝合; (3) 皮瓣切取之后可以直接缝合, 若张力太大, 则可进行打包植皮, 即在患者的健康肢体中取皮, 以避免加压包扎对患者血液循环的影响; (4) 蒂部不需要细解, 以免对蒂部周围的血管网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5) 若皮瓣较大, 则可进行大隐静脉的远端结扎, 以免由于血流障碍而对患者的皮瓣造成不良影响[3]。

本文结果显示, 对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而言, 运用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十分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8月1日-2013年1月1日期间共收治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9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的45例患者运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组的45例患者运用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 优24例, 良13例, 优良率82.22%;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21例、10例和68.89%, 差异具有显著性, 即P<0.05。结论:对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而言, 运用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十分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值得应用。

关键词: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李伟.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J) .吉林医学, 2011, 32 (4) :715

[2]任静.隐神经皮瓣转移对修复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观察 (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5) :115.

足踝部组织缺损 篇6

关键词: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皮神经血管蒂,修复足踝部

由于足踝是经常受损的部位且部分位置脂肪覆盖量极少,血运功能较弱,所以怎样进行足踝软组织修复成为了一直探求的难题。近几年的总结经验和对临床的探究[1,2,3],人们寻找到了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并且不损伤血管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满足组织修复需求的治疗方式,利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岛状皮瓣对足踝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06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4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25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38岁。其中由于烧伤导致足踝内部外露11例,发生车祸发生碾压导致骨折骨断并伴有软组织缺损19例,8例跟腱外露长期不愈,8例内外踝和小腿下段胫前区皮肤缺损,2例摩托车车轮钢丝绞伤,工农业生产机器伤6例, 5例糖尿病并发症的足底溃烂创面以及8例外来压力的软组织缺损。

1.2方法

1.2.1手术过程需知及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使用探头寻找并确定皮瓣的关键点。以外踝和跟腱的中心点到腘窝中点的连线作为皮瓣的轴心线,旋转点通常在外踝上五至七厘米处。旋转点到皮肤缺损近端的距离伸长1cm作为皮瓣蒂的长度,面积则为实际缺损面积的基础上外延伸1cm宽。根据所选定的设计线,逆行切取皮瓣,依据所选定的位置在靠近腘窝侧将皮肤切开,切开深度需要达到深筋膜以下,在腓肠肌的内外两侧间找到腓肠神经以及小隐静脉,将其结扎然后切断并保留在所处的皮瓣内。锐性的切开神经和营养血管的近端处,缝合起皮肤边缘与皮下的组织以及深筋膜。同时还需要确保其内外两侧的发支都在皮瓣内部,直到分离手术前可以确定外踝上的营养血管的穿出部位,两侧均达到内外侧的中线,并可以对神经筋膜蒂的保留达到3cm以上,必要时刻也可以保留住部分皮桥,有利于在切开隧道皮肤边缘缝合时候减少血管所受的压力。如果患者的创面面积较小,可以直接缝合,若是较大面积的创面则需要先缝合边缘进而算小创面后在进行游离植皮的修复工作。

交腿皮瓣手术的主要操作方法:根据创面的大小设计皮瓣,以胫后血管为蒂,主要截取小腿内侧中下部分的皮瓣, 若创面面积较大可以酌情向上延伸。皮瓣的截取大约40至15cm,上至小腿上中三分之一交界处,下至小腿下三分之一中点,前至小腿前中线。首先在比目鱼肌和趾长屈肌的缝隙处寻找动静脉,然后用血管夹在皮瓣的近端处的血管加闭, 时间掌握在十分钟内。观察血液的循环流动情况,当供血规律稳定时可切断血管的近端,同时逆行向远端游离,到蒂部为止。

1.2.2手术后处理方法逆行排肠手术后需要对患者的患足进行固定,利用外固定架并抬高患足。按照皮瓣修复手术后的常规对患者进行处理,如抗炎,抗凝以及抗痉挛等,同时需要注意保温和禁烟。根据伤情的恢复情况酌量的安排下地活动,若无禁忌,可将在手术后的5周到6周进行保护性的负重。临床结果的评价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等级。优等:皮瓣在一期时愈合,没有坏死现象,无需进一步进行手术的需要。中等:一段时间后皮瓣出现部分边缘坏死情况,需要药物愈合或手术处理。差等:皮瓣基本完全坏死。而在进行了逆行排肠手术的52例患者中,仅有3例患者为中等等级,在经过处理后已经愈合。

在进行交腿手术后的约28d后患者便可以进行皮瓣夹闭测试,观察皮瓣是否有发黑,苍白,或麻痹疼痛等症状,直到达到标准才可以进行夹闭,在此期间可以先进性脚部部分关节的伸屈运动,以便更早的进行断蒂。在断蒂后,需要加强关节的运动,逐步加强运动幅度和运动量,尽快恢复正常运动机能。在进行了交腿手术的12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为中等等级,在经过处理后已经愈合。但依然存在坏死的几率,有4例患者手术后出现皮瓣坏死现象,手术失败。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所得的数据一律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比较用t来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交腿手术与逆行腓肠手术后皮瓣情况比较(见表1)

注:与两种手术相比较,P<0.05时表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术后患者恢复状况统计(见表2)

3讨论

随着外科的显微技术逐步发展和对游离状态的皮瓣修复利用技巧的逐渐成熟,使得对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需要牺牲主要的血管,同时手术也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而另一种交腿皮瓣的治疗方法的病程很长,固定相对复杂,对患者来说是个很痛苦且漫长的过程[4]。

3.1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原则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下肢下三分之一处已经足踝部的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式方法的选择应从具体情况分析从而运用简单的非吻合血管或神经的皮瓣、肌皮瓣去修复软组织的缺损。避免了复杂的血管神经移植手术,在可以使用非主要血管皮瓣修复的情况下,尽量不采取主要血管皮瓣的使用, 尽量不使用游离皮瓣修复[5,6]。

3.2皮瓣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

足踝部组织缺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0 0 5年1 2月至2 01 1年1月我科收治足踝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患者21例, 作为VSD组, 男14例, 女7例, 年龄17~63岁, 平均3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 (57.1%) , 坠落伤4例 (19.0%) , 机器挫裂伤3例 (14.3%) , 重物砸伤2例 (9.5%) 。合并伤:皮肤缺损部位骨折12例 (57.1%) , 其他部位骨折、脱位5例 (23.8%) 。9例 (4 2.9%) 创面经细菌培养证实存在感染。创面范围5cm×7cm~15cm×21cm。受伤至入院时间2h至23d, 平均7.1d。以同时期收治的21例类似部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 男15例, 女6例, 年龄15~65岁, 平均3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3例 (61.9%) , 坠落伤5例 (23.8%) , 机器挫裂伤1例 (4.8%) , 重物砸伤2例 (9.5%) 。合并伤:皮肤缺损部位骨折15例 (71.4%) , 其他部位骨折、脱位4例 (19.0%) 。创面范围4cm×7cm~15cm×20cm。两组患者的年龄、创面大小等方面大体一致。

1.2 治疗

1.2.1 具体操作

V S D组患者所有创面在使用V S D装置 (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前均彻底清创, 将医用泡沫材料修剪至略大于创面后覆盖创面, 生物透性薄膜贴牢, 保证封闭装置不漏气。有无效腔的创面给予开放, 将材料按无效腔大小修剪后填入, 从距创缘约3cm正常皮肤处将医用泡沫材料上的引流管引出。注意事项:生物透性薄膜需完全覆盖医用泡沫材料、软组织缺损区域及周边正常皮肤区域, 确保封闭装置不漏气。术毕持续负压吸引, 负压200mmHg左右, 随时根据引流情况调整。有无效腔患者间隔3~4d逐渐向外拔出引流装置, 使无效腔逐渐缩小并最终消失。无感染创面术后给予头孢呋辛2~3d, 有感染创面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5~7d。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式, 将油纱覆盖创面无菌敷料包扎。

1.2.2 二期处理

对无肌腱、神经和骨组织外露患者, 采用二期植皮彻底修复创面。对存在肌腱、神经或骨组织外露患者, 二期采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两组二期处理相同。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用表示, 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或无效腔均愈合, 无感染, 无全身及局部毒性、过敏反应。VSD治疗时间7~15d, 平均10.1d。对照组治疗时间11~25d, 平均18.3d。感染创面经清创VSD治疗后细菌培养均转为阴性。VSD组采用游离植皮14例 (6 6.7%) , 皮瓣修复7例 (3 3.3%) ;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9例 (42.9%) , 皮瓣修复12例 (57.1%) 。由表1可见, VSD组患者创面缩小程度、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治疗费用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为高能量创伤所引起, 存在胫腓骨或踝关节等骨折, 且其本身皮肤软组织挫伤亦较重。足踝部组织缺乏血供丰富的肌肉, 且肌腱组织较多, 易导致肌腱和骨组织外露, 而在骨折手术后, 再次加重缺损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破坏局部血供, 这是临床修复面临的巨大挑战。VSD技术作为修复创面的新技术, 由Fleischmann等首创, 进行创面的负压治疗, 真正实现可控负压、封闭创面和持续引流, 应用于开放骨折并取得成功, 其应用效果很快得到肯定并作为一种替代疗法被推荐到各种软组织缺损和感染的临床治疗中[2]。VSD技术特点为: (1) 封闭。创面的封闭是保持负压的前提, 使创面与外界隔绝, 暂时恢复皮肤组织完整性, 防止外部细菌入侵, 利于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 加快创面愈合。 (2) 负压。较强的负压吸引使创面渗出物及时被清除, 消除创面潜在腔隙, 强烈刺激肉芽组织增生, 改善创面微循环。 (3) 引流。通过敷料的孔隙和硅胶管的管腔对创面进行主动、全方位的引流, 减少了局部细菌繁殖和有害代谢产物的吸收, 避免器官功能的损害, 孔隙的过滤作用使硅胶管不易堵塞。 (4) 术后不必频繁换药。这样明显减轻患者传统换药时的痛苦, 同时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5) 易于观察患者创面是否感染。

近年来, 国内将VSD技术成功用于骨科和普外科患者, 取得初步疗效,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有巨大优势, 已有相关文献[3,4,5]报道。VSD也可应用于糖尿病等患者, 能够促进伤口愈合, 并取得显著疗效[6]。本文结果显示, 通过应用VSD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 能够明显减小创面面积, 利于感染创面的早期愈合, 缩短二期皮瓣移植或植皮时间、住院时间, 明显减少换药次数。

笔者体会, 采用VSD引流7~15d后, 肉芽新鲜, 无肌腱、骨组织外露创面给予二期植皮;创面有肌腱、骨组织外露部分肉芽生长较差, 应尽早给予二期皮瓣修复术, 即便延长VSD引流时间培养出新鲜肉芽植皮后也会形成瘢痕, 导致肌腱粘连, 影响以后粘连肌腱的松解。由于贴骨瘢痕血运差, 易致骨皮质坏死或慢性骨髓炎发生, 还可造成踝关节运动障碍。此外, VSD无法提供血供, 长时间覆盖于肌腱、骨组织、神经等上可导致这些组织坏死的可能。因此, 经过VSD治疗7~15d后创面组织肿胀消退、坏死组织分界清楚、肉芽新鲜、创面面积缩小, 是选择皮瓣移植或植皮永久闭合创面的最佳时机, 如果继续延长修复创面时间, 外露的肌腱及骨组织感染、坏死风险会明显增加。应用VSD技术注意事项: (1) 彻底清创、止血; (2) VSD材料应根据创面形状裁剪和拼凑给予创面均匀负压支持; (3) 粘贴半透明薄膜前用75%酒精清洁创周皮肤, 便于粘贴薄膜; (4) 绝不能用手术保护膜代替半透明粘贴薄膜; (5) 维持合适负压。笔者认为, 维持负压在200mmHg比较理想; (6) 根据患者体位特征调整引流管方向, 以利于引流; (7) 注意观察和管理, 避免引流管堵塞, 及时发现并处理。笔者认为, 皮瓣类型选择应注意: (1) 能够用临近皮瓣修复时不用远位皮瓣转移修复; (2) 创面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 有皮神经血管网损伤时, 不宜用皮神经营养皮瓣; (3) 优先选择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或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4) 尽量避免应用交腿皮瓣和游离皮瓣移植, 除非无其他皮瓣可用。

总之, VSD技术用于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明显刺激创面肉芽生长, 缩小创面面积, 减少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 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且该技术操作简单, 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郑金文, 岑石强, 黄富国, 等.足踝深部创面的修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7, 21 (11) :1209-1212.

[2]Stannard JP, Robinson JT, Anderson ER.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to treat hematomas and surgical incisions following high-energy trauma[J].J Trauma, 2006, 60 (6) :1301-1306.

[3]吴刚, 喻爱喜, 祝少博,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显微外科中应用的探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9, 32 (5) :420-422.

[4]唐继全, 甘干达, 陶智刚, 等.负压封闭引流后应用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骨折创面[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1, 34 (2) :154-256.

[5]段小军, 杨柳, 戴刚,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1, 23 (1) :97-98.

足踝部组织缺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我院骨科收治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22例, 女12例;年龄19~58 (33±3.4) 岁。损伤原因:机械绞伤10例, 交通事故15例, 重物砸伤4例, 热压伤3例。受伤部位:小腿中下段12例, 小腿中上段5例, 足踝部11例, 足跟部4例。其中伴有骨折骨外露患者12例, 伴有神经肌腱外露6例。皮肤缺损面积约为5cm×8cm~20cm×40cm;对照组中男25例, 女7例;年龄18~60 (34±2.9) 岁。损伤原因:机械绞伤8例, 交通事故17例, 重物砸伤3例, 热压伤4例。受伤部位:小腿中下段14例, 小腿中上段3例, 足踝部12例, 足跟部3例。其中伴有骨折骨外露患者14例, 伴有神经肌腱外露5例。皮肤缺损面积约为4cm×9cm~22cm×39c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伤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应用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具体操作:患者入院后予以基本的创面处理, 合并有骨折患者, 行清创并对骨折进行有效固定。之后再根据创面面积, 将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 (VSD材料中) 覆盖创面, 与皮肤缝合固定后, 将聚胺甲酸乙酯薄膜封闭整个创面。术后持续负压引流,

负压维持在0.04k Pa, 仔细观察引流量、引流液颜色、肢体肿胀程度以及全身状况, 7~10d后去除VSD。待肉芽生长良好, 可行皮瓣移植。股前外侧皮瓣设计:患者取平卧位, 以髌骨外缘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为中心设计并切取皮瓣, 所设计皮瓣面积应大于缺损面约10%, 可有利于无张力缝合皮瓣界限。首先做皮瓣蒂部切口, 在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间隙, 找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并向远侧解剖, 寻找其向前下发出的第一肌皮支。然后切开皮瓣上缘, 寻找并向近端游离股外侧皮神经约4cm以备吻合用。切开皮瓣下缘及外侧至阔筋膜, 分离至皮穿支血管处, 分离基底肌肉与血管束, 切断并缝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近断端, 皮瓣切取完成。供区缺损区行减张缝合, 不足时植皮覆盖;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操作同观察组中股前外侧皮瓣设计方法。术后均予以抗感染、抗凝、抗痉挛等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缺损愈合时间及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3]

下肢功能评判:优:患处外形完全恢复、运动功能正常并无疼痛, 能够适应负重行走;良:患处外形稍异常, 但患者满意, 且能适应一般负重行走, 无痛感;可:患处外形臃肿需再次手术, 痛感明显, 影响负重行走;差:患处臃肿严重, 无感觉但周围痛感严重, 无法负重行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和缺损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缺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VSD技术可使传统的开放性创面改为闭合性创面, 可均匀分布压力, 全方位持续引流, 可有效改善创面的微循环, 降低水肿及感染发生风险,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4]。因此, VSD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及控制感染、降低伤残率、恢复患肢功能[5]。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缺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 缩短缺损愈合时间, 加速下肢功能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勋永, 周钢, 王和驹, 等.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足背伸肌腱移植修复腕背复合组织缺损[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1, 27 (3) :144.

[2]龚振华, 姚建, 季建峰,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损伤合并感染创面[J].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 (1) :76-77.

[3]杨帆, 白祥军.负压封闭引流 (VSD) 技术在各类创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 2011, 13 (1) :82-85.

[4]裘华德, 王彦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18 (4) :233-234.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业问题思考下一篇:框架式无砟轨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