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产业发展

2024-09-19

贵州生态产业发展(精选8篇)

贵州生态产业发展 篇1

发展贵州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份

从循环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论述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及国内外现状,并在贵州省实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上分析贵州在生态立省的战略背景下实施循环经济的历史必然性与重大意义,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作 者:马红梅 MA Hong-mei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25刊 名: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57(2)分类号:F127关键词:贵州 循环经济 生态环境

贵州生态产业发展 篇2

产业园区已成为全球产业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和世界银行的调查结果表明, 全世界产业园的环境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产业园区环境规划明显滞后[1], 而这些产业园区的环境影响对地区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在公众环境意识转变和严格的国际环境标准共同作用下, 园区企业不得不寻求有成本效益的生产方式以提高它们的环境行为能力。产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由此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2], 通过模仿自然物质循环系统来规划与管理园区产业系统以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3]。产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发展要求园区企业通过共同管理经济和环境事宜, 实现整个企业社区获得的效益大于个体企业行为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4]。

贵州规划在未来五年建成10个年产值超过200亿元、20个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国家重点、省重点及其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的生态产业园区。根据2008—2011年《贵州统计年鉴》数据, 产业园区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 综合利用率不高, 浪费严重, 环保机制不健全, 环保意识淡薄, “三废”排放速度有加快的趋势。显然, 产业园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亟待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而发展生态产业园区被认为是推进当前贵州经济可持续的最佳发展模式。因此, 从生态的视角构建产业园区经济系统结构模型, 对有效推动新形势下贵州产业园区生态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产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内涵

Indigo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首次提出“生态产业园区”的概念, 认为生态产业园区是通过资源和环境管理, 寻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 实现企业社区总体效益大于个体最优效益之和, 并通过改进园区内企业的经济行为, 把对环境的负面降到最低[5]。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和Indigo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将生态产业园区定义为:它不仅是一种单一的副产品交换模式或交换网络或一个回收产业群, 还是一个环境技术公司的集合体、一个制造“绿色"产品的公司集合体, 是围绕某单一主体而设计的产业园, 是一个具有大量环保型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园区, 更是一个产业、商业和居民混在一起发展的综合园区[6]。Low认为, 生态产业园区是在环境和资源管理方面产业和服务业相协作的社区, 目的是追求更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利益。Low后来对其定义进行了修正, 强调园区内成员间的相互作用、社区与社区的关系、社区与环境间的关系和作用, 认为生态产业园区的要素包括园区基础设施和工厂的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量效率、公司的内部合作等, 同时还要追求与邻近社区的综合效益, 以确保其发展的净影响为正影响[7]。Pierre认为, 生态产业园区是一个交换和利用彼此的副产品或能源的具有相对独立空间范围的共生社区, 它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能产生较好的环境效益, 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8]。Lovelady认为, 生态产业园未必是部分同类企业或不同类企业形成的集群, 但它们可以共同分享园区专门设计的基础设施, 其根本目的是园区企业形成资源交换、废物处理和污染排放的集成系统, 通常参与到产业园区进行产品生产比当前单独企业生产模式更具经济性和其他方面的优势。由于生态产业园区需要提供高水准的交互平台, 必须采用系统集成方法设计公共基础设施, 制定最优的物流配置[9]。生态产业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资源的管理, 并结合当地区域发展, 达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三赢"局面。生态产业园的主体是企业群落, 涉及该区域内的农业、服务业、居民及基础设施等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整合企业与周围环境, 使整个区域的信息、物质、能量、基础设施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0]。

综合以上观点, 笔者认为生态产业园是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三次产业集群的地域综合体, 是根据产业生态学和食物链原理设计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 是生态产业集聚的场所。它通过园区企业之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的多级利用、基础设施和科技信息的共享而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3 产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驱动力

3.1 生态需求驱动

现代经济出现的不可再生资源濒临枯竭和环境严重恶化现象, 构成了一个具有全球性问题——生态需求, 正日益紧迫地摆在人类面前[11]。人类社会愈进步, 人类对生态需求的质量要求也愈高, 这种生态需求包括洁净的空气、水和无污染的食物;无污染、无噪音的生活空间;优良的人工或自然植被环境、数量充足的环境资源和生态景观三种形态[12]。伴随着后工业文明时代绿色浪潮的到来, 人类生态意识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自发的公众行动。一方面, 他们要求产品质量好、安全性高, 并且较环保;另一方面, 他们自身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倡导节约资源, 反对浪费, 减少污染。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推动着企业必须通过树立绿色企业形象在市场上获取相对竞争优势。在改善与投资者的关系方面, 企业的环境表现已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未来绿色投资者投资的依据是既注重公司的财务业绩, 也看重其环境业绩。只有实现产业生态化, 才能转变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 从“黄色道路"和“黑色道路"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满足人们的生态消费需求, 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13]。

3.2 企业利益驱动

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的节约是推动产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生态产业园区共生网络共生驱动机理主要体现在:①企业群落空间的集中性大大节省了交易费用;②通过互补性差异化合作, 实现资源的共享、能力的集成以及内部购销平衡, 形成资源相互补充的园区集群式供应链体系, 形成竞争性互补优势, 通过分享企业集群的资源优势来集中治理污染源, 降低园区制造企业治理污染的费用, 提高合作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③通过共享园区道路交通、生产生活用水、输气管道, 避免园区企业各自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率;⑤园区内信息、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高度集中, 节省了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投资, 杜绝了规模不经济[14]。此外, 园区内的产业集聚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园区内企业的面对面接触、信息相互交流、原材料和副产品交易及产品与服务的充足供给, 为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增加了企业的内在优势,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3 政策驱动

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大力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 倡导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我国在制度安排上从2012年开始对污染排放实行强制性的“申报和收费"政策, 这使污染物的排放成为一种成本要素, 迫使企业少排放污染物。贵州生态产业园区的发展, 政府既是开发者, 也是协调管理者, 同时是服务提供者和项目推动者。在生态产业园区发展初期, 根据清洁生产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 政府对生态产业园区的选址、景观设计、共生系统构建、管理与服务等进行了规划;其次, 政府将更多地运用宏观调控和服务的方式, 引导、支持、监督园区的发展;第三, 政府制定各种制度和规范来约束, 鼓励企业社区的清洁生产和消费行为, 建立现代网络信息平台、专门管理机构来促进生态产业园区高效运作和有序管理[15]。

3.4 环境压力驱动

根据《2004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 随着人们不断加快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其速度早已超出地球资源再生能力的限度。企业参与生态产业园的项目, 实现节约资源和副产品交换, 已成为应对资源紧缺的合理选择。贵州矿产能源丰富、喀斯特分布面积较广、生态环境脆弱, 若继续保持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和污染控制力度, 到 2020 年在实现经济增长翻两番的同时, 资源投入和污染排放量也将翻两番。显然, 在环境保护日益严格的背景下, 企业仅靠自已的力量采用末端治理的办法很难达到环保标准, 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 在这种环境压力驱使下, 企业只有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互相关联, 不断追求产业系统内各生产过程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 实现资源、能源和投资的最优化。

3.5 科技驱动

随着生态产业理论的发展, 生态产业技术不断得到创新, 产业污染防治技术由过程末端处理向清洁生产转变, 对产业发展中产生的废弃物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进行重新利用, 为实现产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科技进步对产业园区生态化贡献主要表现在:①拓宽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 提高利用效率, 从而缓解或解决资源枯竭问题;②优化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手段和条件, 强化生态补偿机制和遏制生态恶化;③改善生产工艺, 减少生产中的资源使用量和废物排放量, 并能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处理;④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 为集群生态化的各方面进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16]。

4 产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原则

4.1 “4R"原则

4R (Reduce、Reuse、Recycle & Reorganize) 原则实施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重组, 其目标是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产业结构优化手段, 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减量化"是指在能源和资源上, 在不减少产量和降低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消耗量减少;“再利用"是指在加工或制造的全生产过程中能源和资源的重复性利用, 如根据能量品质的不同实现梯级用能, 回收生产过程的废热或利用废弃物充当能源;“再循环"是指生产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能全部或部分地被作为“资源"重新利用,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 另一种是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他产品的原料;“再重组"是指针对产业链的全过程, 通过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 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 实现园区经济体系向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功能性服务的生态化方向转型[17]。

4.2 “食物链"原则

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的本质和突破口在于设计, 其特点是对资源的综合利用。食物链设计是生态建设和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 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园区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大小。首先, 考虑园区企业之间在物质和能量上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企业之间形成匹配的供需关系和供需规模, 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和废物最少化。其次, 在园区内外寻找能建立废物流动关系的企业群, 通过专家分析, 筛选出类别、规模、方位上相匹配的设计或改造方案。第三, 根据园区中不同产品、不同生产过程和不同的企业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差异, 建立原料链上下游各企业间灵活高效的合作关系[18]。

4.3 关联原则

产业高度关联是建设园区生态产业链网结构的基础。园区产业链结构优化可通过物质集成、水系统集成、能源集成、技术集成、信息和设施共享等措施, 建立和加强产业园区内及其园区之间产业的共生耦合关系, 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提高产业关联度, 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使生态产业园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完善。要实现园区产业快速持续发展, 首要问题是要根据园区资源、能源和废弃物形成关联产业链条, 确保产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耦合性和适应性。在园区建设中, 可引进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过程和不同的企业, 利用它们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差异, 实现优势互补, 形成灵活高效的合作关系。园区成员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要紧密, 且要有创新性, 这样才能保证产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4.4 统筹兼顾原则

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综合统筹各种影响因子, 做到“软硬件"并重。硬件包括:①全面的景观建筑评估和规划。利用植被进行景观、防风和屏障设计;利用环境设计技术进行局地风向、局地气候分析;利用自然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休闲娱乐活动提供空间。②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须可靠, 具有吸引力, 视觉效果好, 容易维护;设施尽可能埋于地下;在选择铺设材料时尽可能以内部间的传输方式;提供诸如通勤车、餐馆、药房等基本服务;生态产业园区被认为是雇用者与被雇用者的社区, 应为雇用者提供建立友情的基本空间;综合利用水资源。③建筑尽可能利用循环材料[7]。软件方面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信息支持系统、各种政策 (尤其是奖惩政策) 、人才培养和储备、先进生态技术等。

5 产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模型构建

5.1 园区产业链结构

在整个园区中, 存在着各种要素, 要素之间关系十分复杂, 既有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副产品交换, 能源、信息、价值和资金的流动关系, 也存在当地政府、园区管理者的政策和管理活动以及市场的竞合关系, 还存在着以相关环保设备、服务提供为目的的绿色产业, 以相关行业技术、信息提供为主的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按照食物链的分析方法, 本文将园区中各种要素分成三类[19]:一是共享公共设施类, 即支持园区企业发展的公共设施, 包括物质集成、能量集成、信息集成和废水集成以及生态交通、生态物流、生态旅游、消防、能源 (电、热、气) 设施的共享等;二是生态产业链, 是指园区三次产业企业按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分别处于产业链条的不同节点上, 并按照食物链的运动规律进行物质循环、能量传递、信息流动和价值增值;三是支持服务, 包括政府、园区管理者、市场和法律、金融等, 这些因素将从政策、资金和市场的角度来影响园区企业。这三类要素除了内部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外, 三者之间也有很强的依存性。

5.2 园区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模型

贵州将建成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冶金、建材、有色金属、化工、名优白酒、特色食品和民族医药等产业为主导, 具有一定规模、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各具特色的100个产业园区, 重点依托30个100亿元产业园区, 打造中国精品生态产业基地,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及其延伸产业等, 使生态园区内具有研发、生产、加工、服务、贸易、物流、生态休闲等功能。通过对园区各要素的分析, 综合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现代科技, 从宏观上使产业园区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 促进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合理运转;在微观上做到产业生态资源的多层次物质循环和综合利用, 提高产业生态经济子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效率, 建立起产业生态经济的动态平衡, 从而构建贵州产业园区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模型, 见图1。

5.3 园区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

公共设施共享:它可提高园区的资源和生态效率, 是构成企业生物群落的基础。首先, 信息交换平台是实现企业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集成的前提条件, 这些信息包括园区有害和无害废物的组成、废物的流向和去向信息, 相关生态链上产业的生产信息、市场发展信息、技术信息、法律法规信息、人才信息, 相关产业生态其他领域的信息等[19]。其次, 新技术集成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从产品设计到引进和改进现有企业的生产工艺, 应用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园区内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建立最小化消耗资源, 极少产生废物和污染物的高新技术系统。第三, 加强生态环境监控, 防止产品生产过程生态环境问题出现, 建设各种生态环境工程设施, 保证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第四, 配套基础设施共享, 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避免重复投资。共享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生物化学还原系统、消防设施、公共绿地、道路交通、仓储设施等。

生态产业链条:它是按照食物链原理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之间以副产品交换、资金和人才的交流为纽带相互联系在一起, 在园区内实现材料、能源和水的循环流动, 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首先, 在种植业系统, 通过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将物质和能量转换为高粱、小麦、玉米、大豆、烟叶、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一部分作为轻、重工业系统的原材料, 如用于生产茅台酒、贵州香烟、贵州特色风味食品;另一部分被生态旅游系统消费, 农副产品作为饲料输送到养殖业系统, 养殖业系统生产的有机产品可输入到生态旅游系统供游客消费或输入轻工业系统进行加工增值, 部分作为重化工业系统原料。其次, 在工业系统, 通过系统加工制造和运用外部输入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转化为工业制成品和电力, 少部分可供园区系统使用, 大部分产品向市场输出, 而轻工业系统依赖第一产业的原材料和重工业原料及能源向市场输出白酒、香烟、特色食品、药品等。第三, 在生态旅游系统, 依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系统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开展生态观光、修学、保健、购物、娱乐等参与性体验。生态物流通过对系统内产品或副产品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和流通加工等, 实现园区产品的内部循环使用和向外部输出。第四, 在生物化学还原系统, 通过生物化学作用, 对三次产业系统所产生的废物经过废弃物处理、污水处理、湖塘净化处理、沼气发酵处理亚系统的处理, 将废物转变成资源输向各个系统实现循环利用。

管理与服务:它构成了园区企业生物群落生存与发展的软环境, 对生态园区内的各要素都将产生影响。园区必须参照文献[20]的相关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验收, 以确保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园区除了主导企业实施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自我生态监管外, 还包括副产品交易、清洁生产以及废物再循环公司、环评技术公司、生态技术研发和集成中心、信息集成中心的生态生产和服务;而园区内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能量与废水梯级利用、基础设施的提供都设置专门机构来协调, 以制度和政策来保证生态产业园区的高效运转, 强化市场化运作, 政府的作用只局限在制定规划、政策和产业向导, 注重产业园区开发体系的建设和相关发展, 把企业化运作机制注入产业园的运作全过程。

摘要:产业生态学是近年来产业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 以其为理论指导的生态产业园区在世界很多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介绍了生态产业园的内涵, 以贵州为个案, 对生态产业园发展的驱动力和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构建出产业园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模型, 以期对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生态文明助推贵州发展 篇3

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改革总体部署面世,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成为三中全会后重要的改革议题之一。

继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任务后,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这为贵州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契机。近年来,贵州省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目标,发挥独有优势,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渐次破题。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贵州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升值,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贵州的发展优势就会越来越凸显。贵州会更加珍贵。”贵州省省长陈敏尔说。

2012年初,陈敏尔从浙江省调往贵州省工作,出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不到一年,他当选为贵州省省长。近日,陈敏尔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对贵州省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以建设生态文明助推发展发表了看法。

一方面以良好的生态助推贵州加速发展,一方面用环保要求倒逼贵州转型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一名“新贵州人”,你对贵州现在的发展有什么感受?

陈敏尔:到贵州工作后,对“多彩贵州”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感到,贵州的省情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一个是“多”,一个是“欠”。

“多”字体现在:一是能矿资源的多样性。贵州素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矿产资源达128种,28种储量居全国前五位。二是生物生态的多样性。贵州是我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中药材四大产区之一,发展民族制药和食品工业潜力巨大。三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49个民族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繁衍,劳作生息。

“欠”字体现了贵州发展的“差距”。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贵州这块“富饶”的土地还处在欠开发、欠开放的状态。

所以,现在突出感受有两点:一是责任。贫困与落后仍是贵州的主要矛盾。按照2300元的国定标准,全省贫困人口还有923万人。这份责任是沉甸甸的。二是信心。中央十分重视和支持贵州发展,去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号文件,把贵州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经过近三年努力,贵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改善,贵州資源红利、生态红利、劳动力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正叠加释放,我们对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充满信心。

中国新闻周刊:“5个100工程”是当前贵州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陈敏尔:贵州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路径。贵州是山区省份,建设用地相对比较少,现实情况决定了我们发展要有章法,要优化空间布局,优化生产力布局,把生产要素集聚到重点区域,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规划了“5个100工程”,即:100个产业园区,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

之所以规划建设 “5个100工程”,因为目前是贵州发展的重要时期,搭建良好的投资平台也是我们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措施。抓住、抓好了这“5个100工程”重点平台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快推进“四化”同步进程,而且能为全省发展集聚更多要素,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在贵州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影响广泛。贵州已经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践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你如何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

陈敏尔: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今年起,已成功举办4年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正式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贵州将进一步提升论坛层次,扩大论坛影响,不断拓展制度性研究领域,更加注重成果分享,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贵州力量”。

对贵州而言,良好的生态是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我们要把优势用足,把品牌打响,让生态文明既成为发展的方式,也化作发展的成果,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一方面,以良好的生态助推贵州加速发展。良好生态能够助推贵州加速发展,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现在的投资者、旅游者来分享贵州的发展机会,不光是来赚钱,来观光,还要分享这里的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分享这里的生态与环境。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种下的常青树,就是未来的摇钱树。

另一方面,用环保要求倒逼贵州转型发展。要在实现金山银水的同时保住青山绿水,发展就必须是有质量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作中,贵州正逐渐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既提速又转型、既发展又保护,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

当前,按人均GDP水平排位,贵州在全国挂末,但如果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贵州排第26位;按国家统计局景气监测中心与有关单位关于各省区市绿色发展指数排位,贵州排第13位;《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贵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幅位列全国第二位。这意味着,只要我们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完全可能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人们眼中青山绿水的贵州,将怎样保存良好生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陈敏尔: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1年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贵州发展的两块“短板”。贵州的欠发达,很重要的表现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欠发达。我们感到,在贵州,现在不是要不要搞工业的问题,而是搞什么样工业的问题。

贵州土地稀缺、生态脆弱的属性决定,我们必须走特色化、集聚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特色化方面,就是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和特色轻工业。重点发展煤电铝、煤电磷、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打造酒、烟、茶、食品和医药“五张名片”。同时,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撑能力。集聚化方面,就是坚持走产业园区发展路子。大项目可以独立选址,一般的工业都应该集聚起来发展,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和传统分散的工业项目向产业园区、标准厂房集中,让关联的企业、关联的产业、关联的产品形成产业群,实现集聚、集约发展。绿色化方面,就是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尽量少用资源,用了之后尽量“吃干榨尽”、再生利用。加快产业园区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把环保设施的欠账补回来。同时,绝不引进污染项目,把新的污染源管住,千方百计保护贵州的青山绿水。

城镇化不走“摊大饼”的老路,而是多下“蒸小笼”的工夫

中国新闻周刊:贵州提出,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在城镇化建设上,贵州又将如何凸显生态优势?

陈敏尔:山多地少是贵州的基本省情,城镇化是最具潜力的内需。所以,贵州非常重视城镇化。推进我省城镇化建设,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求大、不求洋,只求特,不走“摊大饼”的老路,多下“蒸小笼”的工夫,走组团式发展的山地城镇化道路,带动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

“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多彩贵州”是贵州未来城镇化的蓝图和愿景。其中,建设“绿色小镇”是贵州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工业化是龙头,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信息化是支撑,城镇化就是推进“四化同步”的重要融合点。我们正在按照建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城镇的要求,围绕“绿色”这个主题,依托贵州独特资源,加快建设一批既富有个性、又具有共性的绿色小镇。

中国新闻周刊:贵州提出将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贵州将如何打造这一“升级版”,从而将生态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陈敏尔: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既是贵州加速发展、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扩大开放、提升形象的需要,更是改善民生、扶贫开发的需要,是贵州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当下之需和长远之策。

过去五年,全省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年均增幅分别达29.4%、27.9%,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第二方阵。2012年,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7.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6.5%。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贵州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旅游热点地区。

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我们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基本依据是国发〔2012〕2号文件对我省旅游发展的定位,即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

我们的重点抓手是100个旅游景区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精品旅游景区,引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的路径是“六个升级”,即:着力在理念上升级,用现代理念引领贵州旅游业发展;着力在产品上升级,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着力在业态上升级,推动旅游由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着力在格局上升级,形成众星拱月、月照群星的格局;着力在营销上升级,构建全媒体时代立体营销系统;着力在服务上升级,增强贵州旅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我们的目标是“四个转变”,即推动旅游市场供给从浅层观光旅游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变,区域旅游竞争从点线突破向旅游目的地竞争转变,旅游产品从观光产品向多业态转变,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旅游大省,到2020年全面建成旅游强省。

需要强调的是,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树立生态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我们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旅游发展全过程,以保护、利用、美化、建设青山绿水为目标,尽量多利用、少开发,打造绿色休闲度假的目的地、示范地,让“多彩贵州”为“美丽中国”增光添色。

中国新闻周刊:不久前,贵州提出了学习借鉴瑞士经验,努力打造“东方瑞士”的构想。你对这一构想有什么样的考虑?

陈敏尔: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先生时说过,“中国正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贵州地处中国西部,地理和自然条件同瑞士相似。希望双方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山地经济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这为贵州学习瑞士、绿色赶超,指明了方向。

瑞士享有“世界花园”美誉,贵州拥有“公园省”之称,两地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地均属内陆山地地区,平均海拔1100-1400米,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均超过90%。瑞士是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贵州也正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热土。如果说瑞士能对地理决定命运的论調说“不”,那么,贵州也有理由通过长期的努力,借鉴学习成为“东方瑞士”。

我们可以借鉴瑞士工业化、企业发展、城市建设等经验,尤其是借鉴瑞士生态保护的经验,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底线,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和谐统一。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瑞士是西方发达国家,贵州是中国的西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瑞士。贵州打造“东方瑞士”,实现绿色赶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新闻周刊:未来,贵州将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陈敏尔:尽管这些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贵州与全国的发展差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前贵州发展的最大任务。贵州的同步小康,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赶”,就是要保持较快并稳定、持续的发展速度,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 “转”,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 篇4

人民网贵阳2月16日电(记者 张惠惠 刘又塽)记者从贵州省旅游局了解到,2012年,贵州省旅游工作将围绕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为战略目标,确保接待旅游人数达2.12亿人次,同比增长25%以上,旅游总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26%以上。

在16日召开的贵州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王富玉强调,2011年,贵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宏观环境的新趋势,旅游形势的新变化,使贵州既面临良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为此,贵州未来将以国务院国发2号文件为指导,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围绕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战略目标,以品牌建设促管理创新,以项目建设促产品创新,以客源拉动促消费增长,以规范管理促质量提升,推动旅游业加快转型、创新发展。

届时,贵州将从旅游产业规划体系建设、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区域合作、服务质量、人才建设等10个方面,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另外,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贵州省承办2013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并将黔中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纳入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将有助于贵州进一步发挥旅游优势、促进贵州及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推动中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文化旅游发展新区

全国最佳避暑度假基地七大旅游基地

贵州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贵州省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规划

黔中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

贵州省生态旅游规划

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篇5

2.1 空气环境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现象突出

9市的能源结构均以含硫量较高的煤为主,城市空气呈现出煤烟型为主的复合型污染:①SO[,2]的污染极为突出。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0.1mg/m[3]),其中都匀高达0.36mg/m[3];②氮氧化物(NO[,x])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05mg/m[3])的有3个市;③悬浮颗粒物(TSP)年均值有6个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mg/m[3])。而同年,非喀斯特区的赤水市其SO[,2]、NO[,x]和TSP含量分别为0.017mg/m[3]、0.012mg/m[3]和0.116mg/m[3],是贵州12个市中最低的;④9市的降尘量年、月均值范围为4.1-13.1t/km[2]月,其中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南方城市限值标准。

表1 九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Tab.1Presentstateecoligicalenvironmentin9cities

附图

资料来源:①贵州省区域地理信息项目领导小组编:《贵州省地理信息数据库》。贵州省人民出版社,.8.

②贵州年鉴,1996-.

地形封闭,废气扩散困难,废气与空气中的水气混合形成酸雨。9市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酸雨。酸雨率平均为57.08%,其中有4市高达80%以上,且强度大。地形的封闭性和城市内的山丘,孤峰,引起局部气流复杂,下垫面又是人工建筑,导致小气候环境变异,其中以“热岛”最为突出――城市中心区温度比郊区高1-3℃,它使人感到闷热,还诱发流感等疾病。

2.2 水体污染严重

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9市的底部低地几乎全部被人工建筑占据,部份河流阶地和一些低山丘也被占掉,这就使城区水文循环发生不可逆的变异,如加大了城区河流的洪峰,降低平水期的流量等。最为严重的是,多数废水和废物未经处理就排入环境;农田施放化肥,农药和污灌都造成水体污染,尤其是浅覆型的地下水,隔水能力差。而9市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天然落水洞等排污和倒废物,造成地下水严重受污染。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取进入城市,经使用后的污水又进入地下,这样反复循环,污水得不到很好处理和自净。目前,各市的中心区和工业区附近的水体污染最严重。据1926条河段的监测结果,除铜仁和凯里两市河段的水质分别达到Ⅱ级和Ⅲ级外,其余均在Ⅳ级和Ⅴ级。对城市中6个湖(库)监测的结果,有72%的水质达不到使用功能规定的水质标准。除贵阳的阿哈水库外,其余湖(库)均呈现富营氧化趋势和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

2.3 地面塌陷

喀斯特地面塌陷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也是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采地下水,能使水体呈良性循环,但9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集中,过量地抽用地下水,不但使水位下降,一些泉水断流,也造成地面塌陷,如六盘水市的水城,在5km[2]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地段,发生塌陷800多处,造成房屋开裂,倒塌80多座等,经济损失大。

2.4 噪声污染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根据1998年噪声监测:①交通噪声范围值为69.3-82.2dB(A),除遵义外,均超过国家标准[70dB(A)];所监测的163.29km路段中,有109.14km的噪声超过70dB(A),与19相比呈上升趋势。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为52.5-66.6dB(A),有5个市超过国家2级标准[60dB(A)]。③对5市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中,1类区(居住、文教)均超过国家标准[55dB(A)];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有4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0dB(A)];3类区(工业区)有2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5dB(A)];4类区(交通干线两则)有3个市超过国家标准[70dB(A)]。与相比,1类、2类和4类区噪声呈上升趋势,3类区变化不大。

2.5 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1950年初,除毕节外,其它8市的森林覆盖率都在30%以上。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覆盖率迅速持续下降,就连城市中心的许多残丘、孤峰上的植被也被砍光,成为荒坡或采石场。至今仍有六盘水等6市的森林覆盖率达不到30%。19,9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41m[2],比1996年减少1.6%。在建城区,随着建设用地增加,9市均紧缩绿地,故建城区的森林覆盖率均低,年9市平均为19.6%,比1996年减少1.1%,而1998年又下降到19%以下,有的市仅5%。植被破坏,加速了水土流失,9市水土流失率在500t/km[2]・a左右,毕节高达t/km[2]・a。现9市水土流失面积均占本市总面积的15%-55%(见表1),多数市还有加剧的趋势。

2.6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是城市职能在空间上分配土地资源的结果。城市土地利用是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反映,它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城市主要职能的发挥,以及城市的形象。长期来,城市土地的无偿使用,一些企事业单位多占土地,重复征用土地的现象严重,加上土地管理层次未完全理顺,更缺乏科学的用地规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①9市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小,其中工业用地占的比重大,且各市均有半数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市中心区,与居住区商业区混杂,这对各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极为不利,要把这些工业迁到市区外围或郊区还需要较长时间。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贫乏,9市都缺少大众性的公共娱乐和休闲场所。③交通用地比重低,均占本市总面积的0.5%以下,这与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多地少,地形封闭、地势起伏大有关。④环境生态用地少,因为在经济和教育水平低的状况下,人们对直接生活条件的改善要求超过对环境生态质量改善的要求,加上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少以及法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保护环境生态用地的`重要性未被广泛接受,导致绿地紧缩和新的污染源。

附图

图1 岩溶区城市人地系统和环境恶化示意图

3 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3.1 建立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立法

这是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前提。①把城市环境保护纳入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②根据喀斯特环境特点,建立符合本省情况的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③加大立法,对污染源尽快治理,规定治理好的期限,对治理无效,排污严重的企业单位应计划搬迁或淘汰。④对新建的生产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主体工程和防污染设施同时进行和投产,切断经济发展与污染加剧的联系。⑤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如煤气工程,集中供热,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等。⑥遵循城市喀斯特环境特征,建设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城镇。应加速中小城镇的发展,同时控制贵阳建城区的人口数量。

3.2 加强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①对落水洞、地下河和市中心区污染重的河段进行工程疏通,严禁利用洞穴排污。②提供各市水源的水库应禁止或减少旅游活动。③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合理布局,适当分散。

3.3 建立城市绿地体系

加强教育和宣传,充分认识城市绿化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衰减噪声、调节居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等功能,以得到人们对绿化城市环境的广泛支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喀斯特区城市周边均为山峰,丘陵或谷坡,应充分利用这种“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进行植树造林,形成环抱城市绿化地带。建城区中心孤峰,残丘和荒坡均不要开荒采石,而应种树或作公园。②充分利用城市的再生空间(即人工建筑实体的表面积,它大于该实体占地面积的空间)进行绿化,能收到“快、省、美”的功效。③“见缝插针、挤地造园”,发展小花园、街心绿地,居民区配套的小游园。

3.4 发展城市的生态旅游和城郊生态农业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各种造型美,组成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人文景观,9市均是本省重要的旅游地或著名风景区的依托城市,所以应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和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推行生态旅游。城郊农业结构应作调整,大力发展洁净蔬菜、果树和花卉,严禁污灌。

4 结语

4.1 贵州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表现在:水土源贫缺、平地少,地形封闭,旱涝和地貌灾害频繁等。

4.2 科技、经济和城市管理滞后,环保意识差,“三废”多数未经处理就排放,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相联,加上先天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造成城市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煤烟型空气污染,水体有机污染和交通噪声污染为主。SO[,2]污染极为严重,酸雨污染,城市河段及湖(库)污染普遍存在;4/5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国家标准;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较重。

贵州生态产业发展 篇6

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的开工建设,公路周边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逐渐严重,施工过程中的`开挖、爆破、水污染、失火等时刻威胁着生态环境,西部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公路施工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在公路施工的同时做好公路两侧的防护和绿化工程,形成公路沿线的绿色长廊,努力把公路建设与周边环境改善结合起来,使之协调和谐地发展.

作 者:冯伟  作者单位: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刊 名:中国水运(下半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2009 9(5) 分类号:U415.6 关键词:生态   爆破   防排水   防火  

贵州生态产业发展 篇7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应经过“系统辩识、系统诊断、系统设计、生产项目确定及时空配置、输入与输出种类及数量、配套技术系统设计、模型的选择及构造、系统评价和方案优选”,最终确定其发展方略。

1 系统辨识

资源考察和环境分析是生态农业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工作,系统辨识不仅包括对系统内自然生态、社会经济资源和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而且还包括对系统外的环境进行分析,这是因为我们所设计的系统是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的运行直接受系统外因素或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1.1 松桃县生态农业发展资源概况

本区域地处武陵山坳陷褶皱束中,梵净山东麓,向东缓慢过渡到湘西丘陵斜坡地带;全境平均海拔650m,地势整体东西部高、南北略低,中部呈现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国土面积3400km2,其中耕地面积5.06万hm2,天然草场9.87万hm2,森林面积19.73hm2,退耕还林还草1.33万hm2;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县年平均气温12~16.8℃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1220.2h,历年平均降水量1378mm;县境属长江流域的沅江水系和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松江、河界银河、甘龙河等,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够均衡,田高水低,开发利用困难;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2.63kWh,地下水可开采量1.18亿m3,储量丰富;土壤分布区域特征差异显著,垂直带谱明显,依次有黄棕壤、黄壤、黄红壤、冲积潮土和水稻土;本县属亚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带,由于地形起伏,气候分异,生物环境复杂,所以生物种类繁多。已经形成传统东部低山丘陵粮、经济林、茶、桑、牛、羊、鱼区,北部低山沟谷用材林、经济林、粮、牛、羊区,中部丘陵河谷粮、油、果、蔬、茶、桑、猪、禽、鱼区,南部低山沟谷经济林、粮、油、牛、羊区,西部中山、中低山峡谷用材林、粮、油、烟、药、牛羊区的农业综合规划格局。

1.2 松桃县生态农业社会经济条件

地处黔、湘、渝三省交界,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的美誉。它是武陵山文化沉降区至今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显著的一个自治县。总人口69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93.7%,全县围绕一带两线”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以下核心示范带:以蓼皋镇为中心,沿“松桃一大兴”“松桃—迓驾”、“松桃—孟溪”三条公路为轴心展开,总面积0.4万hm2,核心示范带内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提高到75%以上。“大兴—正大—盘信”要围绕现代观光农业园区依托茶叶加工企业、油茶加工企业、百合加工企业重点以茶叶、油茶、蔬菜、百合等经济作物为主;辐射示范线:以县际公路为重点,沿“干串一寨英”、“孟溪一乌罗”、“长兴—木树”“蓼皋—世昌—黄莲—长坪—盘信”“黄莲—巴茅”四条主轴公路展开,总面积0.33万hm2,辐射示范线内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提高到65%以上。重点以蔬菜、茶叶、油茶、百合、中药材、经果林、楠竹等经济作物为主;拓展示范线:以通乡公路为重点,沿“瓦溪—永安—石梁”、“田坝—大路”、“和平洞—天心坡”、“普觉—沙坝”“世昌—花溪”“新民—石梁”“大坪—平头”展开,总面积0.33万hm2。拓展示范线内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提高到60%以上,重点以蔬菜、茶叶、油茶、楠竹、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为主。区域构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茶叶产业体系科技示范县”、“全国茶叶科技示范基地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100个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等。全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和睦,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1.3 松桃县生态农业体系外围态势

产业体系处于铜仁地区整体发展“两圈两带”大格局的核心区域,毗邻“成渝经济圈”,在“黔中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地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腹地,其外围经济圈对本县农业发展或形成“虹吸效应”,将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技术、资金、人才、资源吸纳形成锅底,或融入其间纵横摆阖,博弈取胜,获得支撑与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2 系统诊断

在系统诊断阶段,必须对系统的增值潜力和限制因子做出正确的估价,并考虑环境允许度的变化范围以及系统的承受力,为下一步系统设计和提出开发方案打下基础。

2.1 松桃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限制因子

2.1.1 自然环境限制因子。

本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立体农业发展条件好,人、地关系矛盾不凸显,相对土地资源丰富,但耕地分散,且地块小,坡度大,岩溶地区基石裸露,土层厚薄不均,沙页岩地区土壤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山地森林破坏严重,耕地日趋恶化,土地荒芜,土质衰退,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农作物和禽产品品种退化,野生生物大都濒于灭绝,气温稳定性差,年际变化大,春播常受“倒春寒”影响,秋季抽穗扬花受“秋风”影响,整体传统农业受自然水旱灾害影响较大。

2.1.2 社会经济条件不利因素。

劳动力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滞后,农业技术装备不到位,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农业投资较少,农业信息化水平低,农业文化意识落后,农耕传统文化封闭性与市场经济开放性矛盾、保守性与农业经济开拓创新的矛盾、自私狭隘性与社会经济兼容性和市场双赢的矛盾、闲散性和激烈市场竞争的矛盾、小农经济与大市场观矛盾。

2.2 农业优势和潜力

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光、热、水可利用潜力较大,农业科技兴农前景广阔,无论是农作物生产潜力,畜牧业发展潜力,生物资源开发潜力,还是发展生态农业长期远景市场潜力,生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发展态势潜力,均具有时空重组配置、产业系统整合、农产品品牌锻造等优势发展潜质。

3 系统设计

其一,目标分析与确定。在系统诊断阶段已提出初始目标,经进一步分析、预测及总体设计的协调,应再次明确系统的发展目标,这里还要对外部环境或母系统作进一步分析,明确其要求和具体的约束条件。其二,生态经济农业分区。生态经济农业系统内在的地域分异规律,决定了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的地区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方向的差异。

3.1 松桃县生态农业目标体系确立

3.1.1 生态有机优质茶叶产业基地。

依托梵净山麓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茶园,松桃有机茶“翠芽”、“春毫”,以“色绿、香高、味醇、形美、天然无污染”的独特品质,闻名全国。十二五规划将从现在0.66万hm2基础上,加快提速发展到2万hm2,把松桃打造成“中国绿茶出口基地”。

3.1.2 特色养殖产业体系。

进行农业产业体系整合,实现“规模增效”,十二五规划时期,全县兴建“大鲵”(俗称娃娃鱼)养殖场20个,养殖量10万尾以上,兴建野猪养殖场20个,养殖量10万头,兴建养殖英国贵妃鸡、美国七彩山鸡、珍珠鸡、德国绿头野鸭养殖场,养殖量100万头,兴建良种猪场20个,年提供良种猪仔50万头,兴建种羊场20个,年提供良种羊100万只。

3.1.3 特色农业生态园区体系。

十二五期间,围绕“一区三园”和20个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正大乡建农业经济园,在大坪场镇建经济园,在黄板乡建农业观光园,在盘石镇建农业生态园,在普觉、寨英、大兴等20多个乡镇建20个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把生态农业精品工程与现代农业技术和富农工程紧密结合,整体提高松桃县现代农业科学发展水平。

3.1.4 生态果园产业基地。

松桃经果林栽培面积已达1.4万hm2,十二五期间,实行“政府推,公司引,部门带,农户种”措施,加快提速发展以脐橙、金秋梨、巨峰葡萄、冬桃、空心李、核桃等为主体的经济果林3.33万hm2,同时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深加工延伸,把松桃打造成贵州省重要经果林生产基地。

3.1.5 县域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的整合、转型、升级。

十二五规划期间,全面实现“生态茶叶品牌化,特色农业园区化,马铃薯种植规范化,水稻、玉米、油菜种植杂交化、经果林种植产业化、特种养殖生态化、种草养殖标准化、整体农业产业体系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使松桃县域农业产业经济体系全面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3.2 生态体系的分区

“一个中心,三条主线,全面推进”和“东茶、西药、南果、北烟”。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区域,围绕东、西、北三条公路主干线,布局生态茶产业带、生态油茶产业带、生态中药材产业带、生态经果林产业带、优质粮油产业带、立体观光农业园、乡村旅游经济带。以各乡镇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结点,衔接产业带,覆盖全县各个点,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网络体系,构筑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4 配套技术设计及发展方略

一方面是控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结构、功能和效益的优化过程,同时也是整个系统优化设计的技术可行性论证过程;最后对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及实现系统设计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审查,从而选择适当的可能实现的方案,确定发展方略政策措施保障。

4.1 配套技术设计

以草地生态畜牧业为例,采用五种模式。“草+果+畜配套模式”,形成草、果、畜配套立体发展;“常规畜禽+特种畜禽配套模式”,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良性健康立体发展;“集中连片开垦+分散连线发展模式”,形成畜禽配套、整体发展;“围栏放牧+林下放养+舍饲圈养模式”,根据草食动物不同生活、生理特性实行科学养殖发展;“养殖+旅游+餐饮+休闲配套模式”,利用松桃高山峡谷坡典型喀斯特岩溶绿毯和生态绿色农场,打造养殖休闲混融发展模式。设计生态配套技术模式必须遵循生物与环境适应性原理、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协调性原理、生物互利共生及相互制约原理、能量分级利用和物质再生原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性原理。

4.2 发展方略和政策保障措施

县域生态农业产业系统,是一个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流动具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属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不连续、离散的耗散结构系统,是一个双向调控净生产力高的智能系统,是一个体现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要素发展相协调、相统一的复合系统,是一项涉及到多种因素、多重过程、错综复杂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体系,所以不能“以农论农”。

4.2.1 首先必须树立大农业观,以创新理念、开拓精神,构建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建成生态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先进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和抗逆性,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提高松桃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

4.2.2 以生态畜牧业,农田经果林生态工程,生态家园、生态观光农业工程,生态能源为建设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形成物质、能量闭合“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循环”生产体系。

4.2.3 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必须从政府组织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投入保障体系中获得支撑。农、林、水、环保、计划、科技、财政等相关部门在政府协调下,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完善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工作体系。制定实施详细工作规则,设立目标管理工作体制,建立高效的管理系统。在实践中,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乡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产业集聚化、农产品品牌化、营销网络化、融资体系化紧密结合,最终实现农民勤劳致富、科技致富。

“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国务院在关于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中规划了整个贵州发展的空间布局,明确了推进武陵山地区经济协作和扶贫攻坚政策保障,做为黔东北武陵山腹地重镇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应该抓住历史发展的契机,以生态高值农业奠定其产业发展之基础。

摘要:以生态经济农业控制系统理论为指导, 通过对松桃苗族自治县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系统辩识、系统诊断、系统设计、生产项目确定及时空配置、配套技术系统设计和模型的选择及构造, 确定其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方略和政策措施保障, 达到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系统控制

参考文献

[1]金自学等, 生态经济农业导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3:125-138.

[2]文叶飞、唐永明等, 松桃:产业结构的调整书写现代农业传奇[J].当代贵州, 2011 (11) :18-21.

生态贵州的“绿色”实践 篇8

6月 27日,由农民日报社主办、贵州省农委承办的 “生态农业与农业国际化的模式创新”分论坛在贵阳举办,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致开幕词并作主题演讲。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论坛围绕中国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有机农业规范发展等问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为全球生态农业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各国间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凝聚共识,更好地推动全球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为生态大省,贵州是如何在“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中找到发展的平衡点, “生态文明,6月23~27日, 美丽中国——走进贵州”全国农民报采访团的 40余名记者深入贵州省,寻找“生态贵州”的实践秘密。

“靠山吃山”谱新篇

贵州多山,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大部分群众居住于林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林区的人民依山而居、伴林而存,积累了许多森林利用与管理的传统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生态文明观念。

苗、侗、布依族采用本民族语言记音、汉字记录的方式,把林政乡规、经济林木乡规、神山龙树保护乡规、造林育苗乡规和森林防火乡规等关于生态保护的条款、规约撰刻在石碑、木牌上,誊写在纸上,要求后代子孙遵守。

贵州少数民族林区世世代代积累的独特的生态保护文化,是贵州生态文明观念源远流长的根基所在,也是贵州省林业新时期生态文化的价值观的重要传承。

2015年 2月 13日,贵州省林业厅提出:用三年时间,到 2017年,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916万亩,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 50%以上,林业产值突破 1200亿元,这是“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

从 2月下旬到 4月 15日,不到两个月,贵州省完成宜林荒山造林 382万亩,完成退耕还林 54.6万亩。

目标和实际行动,是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精彩呈现。

49%的森林覆盖率,“生态大公园”“文化大观园”“天然大氧吧”“天然药物宝库”……地处祖国“绿色大空调” 西南腹地、 的贵州,养在深“八山一水一分田”因山阻隔,闺;因山而贵,储存了巨大的“绿色财富”。

如何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贵州在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和“两加一推”中,探索出了“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宝贵经验:寓生态建设于“以经济开发促生态建设,经济开发”。通过发展山地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畜牧业等产业,绿水青山不断变成群众存本取息的“绿色银行”

咬定生态不放松,化绿为“金”,贵州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为目标,从 2009年开始举办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开始,到 2013年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至今,不断拓展全球视野,谋划和落实自我发展之路。

2013年,贵州省“5个一百工程”实施,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100个旅游景区探路绿色发展,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在此基础上,去年下半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五大新兴产业”,其中大健康医药产业、山地农业、生态旅游业与山关联。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舞动“产业链”,成为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赢的重要路径。

依托品种全国第二的中药材资源,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一年时间,贵州全省上百个大健康医药产业开工,一座座医药产业园拔地而起,标准化种植基地遍布全省。

依托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全省茶叶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湄潭翠芽、都匀毛尖、 “乌蒙山宝·毕节珍好”一批特产形成品牌,生态畜牧业、辣椒、马铃薯等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

依托生态气候、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业,着力构建生态旅游产品、交通、资源保护开发、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产业体系,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一处处旅游景区游人如织,宾馆和餐饮业生意火暴。

扛起生态文明的旗帜,贵州绿色产业频传佳音,奔小康信心满满: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提高到 80%以上;到 2020年,以县为单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5000美元以上。

绿色农业正当时

走进贵州省遵义县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连体大棚沿山而建。棚内,观光菜廊吊着金瓜、苦瓜、西瓜等,棚内无土栽培的草莓、硕大的南瓜、浅紫的茄子,像是一盘巨大的什锦拼盘;自动喷灌的塑料管道布满了棚顶,错落有致。

这是遵义县 2014年 7月招商引资的山东寿光九丰集团公司,投资 2.6亿元建设集研发、繁育、种植、经营、配送、加工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该项目当月考察洽谈、当月签订协议、当月动工建设、当年建成试产,创造了农业园区建设的“枫香速度”。占地 300亩,建设 13000平方米的超大智能温控展示大棚,通过展示作用,让周围老百姓看到高效农业的魅力,引领带动改变原来的传统种植模式。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引领周边 9个乡镇 2.6万农户种植露地蔬菜 5万余亩的辐射带动区,预计可实现年产值 4亿元,带动群众亩均增收 8000元以上。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在贵州山区,推进智能化、自动化成套装备技术集成应用,降低农业资源消耗,提高土地产出率,是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

高山、峡谷、瀑布、森林遍布,素有“公园省”之称的贵州,森林覆盖率已达 49%。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农业污染源少,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天然之地。

牢牢守住生态发展两条底线,贵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于现代农业发展之中,坚持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近年来,立足山地资源禀赋,贵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形成了贵州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4年,贵州省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连续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增加值增长 6.6%,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13.1%,增速均排在全国第一。全省 213家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农民合作社 2771家,从业农民 332万人,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县域平均水平高出 40%以上。

一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结构调整效果开始显现,全省确定的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精品水果、马铃薯、中药材、核桃、油茶、特色食粮和特色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一些产业逐步在全国占据了一定地位,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苡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中药材居第三位,蓝莓种植居第四位,大鲵存池量居第四位。

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形成。目前,贵州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1881个,认定产地 1706个,贵州农产品绿色生态、品质安全、营养健康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大方皱椒、织金竹荪、罗甸火龙果、修文猕猴桃、威宁洋芋、从江香猪、黔北麻羊、关岭黄牛、长顺绿壳鸡蛋等 83个农产品获地理标志认证。

以“多彩贵州·绿色农业”为统领,“乌蒙山宝·毕节珍好”、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遵义红茶、黔山牌蔬菜等一批公共品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不断成长,产品知名度、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贵州农产品商标累计注册数达到 1万余件,占全省商标注册总数近 30%。

绿色,是贵州农业奋进的底色,也是贵州农业的潜力所在。

城乡统筹生态新画卷

走进黔西南州的万峰林下的纳灰村,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厚爱,在喀斯特地貌的特殊地质形态,安顺市龙宫镇的桃子村、遵义枫香镇的花茂村,葱绿的山脉、白色的富有文化气息的房舍,这里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让人游人流连忘返。

据统计,2012年 5月,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目前已累计投入百亿元,搬迁安置 17.2万人。

开展生态移民,是贵州决战贫困、攻克小康路上“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为了让山更青、水更绿、百姓更富,贵州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位一体”为抓手,在宽广的发展平台上既“赶”又“转”,统筹城乡新发展。

新型工业化,以“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为纲领,杜绝污染企业进入,设立“绿色门槛”;抢先出招,发展以大数据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农民家门口就业。

新型城镇化,实施产城互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依托公路、风景区,建特色村寨,把美丽乡村作为城市“后花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从山东引进织金县工业园区的东伟服装厂,两年来生产价值超过10亿元的牛仔系列服装,解决就业1万多人。

大方县经济开发区,上海雪榕集团去年年底入驻生产食用菌,目前已经解决 1000多农民就业,规模正在扩大。

以富、学、乐、美为主题,生态广场、危房改造、民居亮化、通村公路油化、连户路硬化、环境卫生整治在广大农村齐头并进, 美“四在农家,丽乡村”建设全面展开,教育、卫生、低保等民生事业同步进行,美丽乡村与城镇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贵州之贵,在于山贵。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贵州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后发赶超靠山。

上一篇:预售许可证调查报告下一篇:毛都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