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消费模式研究

2024-10-06

贵州生态消费模式研究(共5篇)

贵州生态消费模式研究 篇1

生态工业是以生态原理为基础,结合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系统工程理论来经营和管理工业企业,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特征的一种现代工业发展模式。工业企业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就必须探究低成本、高环保的工业绿色物流发展模式,把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降低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未来的工业发展应该树立绿色物流理念,运用与生产环节相对应的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一、贵州工业与物流发展现状

贵州作为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规划目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贵州省已形成安顺、新添、金阳、小河一孟关、福泉、开阳、赤水、遵义、桐梓、毕节、六盘水、盘县、黔西南、兴义、黔东、长田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工业聚集区。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南、毕节等地区,其中遵义、都匀、凯里等是我省连接南下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东部发达省份的重要交通枢纽。贵州工业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2012年贵州省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0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22%。目前的工业布局和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水路和民用机场的建设,增强了贵州物流业发展的硬件条件和运能基础。贵州几家大规模物流企业在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也逐步在向现代物流模式发展,特别是绿色物流的理念和技术的推广,为提升贵州省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贵州省在西南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贵州省工业物流绿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制和基础设施滞后。

物流业的发展它必须牵涉到国家税务、海关、相关产业政策以及交通运输部门等各类政府职能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在物流管理方面又相对独立,每个单位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各不相同,信息不能相互共享,各部门协调能力差,不同的管理方式决定了矛盾的存在。贵州受到地域、地形的限制,铁路线路少,速度慢;公路因为地理环境,公路等级不高,运输里程长;水路运输中码头等。

基础设施落后,船舶运输能力不足。同时物流基础设施装备、装卸搬运技术装备配套率低、兼容性差。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模式应用率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物流活动的机械使用率和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呈现工业的产能和工业物流的服务能力不能匹配,造成了物流运输环节中大量的迂回、空载运输,增加了物流运输成本。

2.2 绿色物流技术水平及标准落后。

物流技术装备在减少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方面突显不足。大部分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保证资金周转率而没有及时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从而难以实现绿色化生产,导致资源消耗过多、排放的废弃、废水、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包装材料浪费,利用率低,缺乏循环利用等问题。物流业相关法规不健全,行业标准还未订立,存在技术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的状况,特别是技术规格、质量定级、信息协调的标准化不确定,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2.3 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工业企业提供规范的物流服务平台缺乏。

工业企业的物流需求大,在需要物流服务的时候,又找不到满足需要的物流企业。贵州大多数的物流公司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货运公司,单纯的货运降低了物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目前稍具规模的物流企业有商储、穗黔、山水等少数几家具有信息、仓储等配套功能,部分企业甚至是对口服务,很难满足其它工业企业的物流需求。

2.4 工业废弃物物流利用率低。

我省工业中高能耗产业比重较高,高新技术产业欠发展,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产业链短,节能降耗任务艰巨,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本改变。能源、原材料能耗过重,资源利用率不高,再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未能充分处理和利用。

2.5 信息化程度低、缺乏高素质物流人才。

贵州省的中小型企业和地方企业,规模小、独立管理,信息技术在管理活动中应用程度低,信息孤岛交普遍。处理信息、数据主要是人工操作和分析为主,缺乏相关的系统化处理。同时物流技术装备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周转率不高,使得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例如:条形码、RFID、EDI、GPS和GIS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程度还比较低。除此之外,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与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匹配的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严重制约了绿色物流的发展速度。

三、基于生态工业的绿色物流发展模式

贵州工业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计划,以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为手段,加快贵州工业朝着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早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走出“科技含量高、经齐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09年贵州省已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建设绿色贵州,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不论是生产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还是供应链中各企业间的物资能源流动,甚至到整个社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不能脱离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对传统物流的提高和完善,绿色物流注重资源的利用率、环境生态等问题,是对国家新型工业发展的积极响应,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需要绿色物流的支撑。

绿色物流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物流模式的基础之上,弥补了传统物流在各项职能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不足。绿色物流的废弃物物流不仅提高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且逆向物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缓解了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的压力[2]。绿色物流模式包括了:绿色化正向物流一废弃物分类回收—无害加工处理—形成新资源等。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四、工业绿色物流发展策略

4.1 增强绿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

贵州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正处于起步阶段,建设过程中要以降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好为发展目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身作则都要转变观念,通过强大的网络媒体宣传绿色物流,增强人们的绿色物流意识。其次,政府要按照“十二五”规划,完成村村通公路的要求完成公路建设,并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和网络;第三,企业要加大生产工业改革、更新生产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促进绿色物流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增强企业环保节能能力。

4.2 合理选择物流节点,降低物流成本

贵州省工业企业目前存在规模小、产业分散、整体实力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分散的布局造成的高物流成本、高能耗、运输效率低的难题。要以现有的工业园区、交通网络为基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运输线路进行有效的设计、根据货运要求安排配车计划,达到缩短运输距离、减少重复运输、迂回运输及对流运输,提高车辆实载率、降低物流成本。对黔中经济中心要加快物流中心的建设速度,加大对货运枢纽的投入,可将贵阳市建设为贵州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毕节市、六盘水市、遵义市、都匀市是新增的四个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以公路为基础规划为物流的重要园区。都匀的物流园区可以为农资产品和工业产品提供物流服务,六盘水和毕节的物流园区将为贵州省的煤炭资源,矿产等各种能源产业提供物流服务,遵义市物流园区则主要负责黔北地区的特色轻工业的物流活动。结合物流系统理论和贵州业企业的分布情况及货运需求,对运输路线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降低运输成本,为州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为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促进提供了动力。

4.3 优化产业结构,资源集约化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由粗放型生产方式向资源集约化发展,同时延伸产业链的经济价值。工业企业必须对采购、生产、包装、仓储、销售、废弃物回收等一系列资源进行整合,根据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制造资源计划(MRPII)对采购活动进行合理计划和预测。再生产过程中采用看板管理方式,减少物资浪费、降低企业能耗。采用绿色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包装废弃物。在仓储过程中,合理布局企业的仓库,实施动线优化,提高仓库利用率,缩短搬运距离。废弃物资回收利用可以节能环保、减轻对环境资源消耗的负担,加强废弃物资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才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善环境。

4.4 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有机结合

工业企业实施物流基础理论学习,树立绿色物流观念。由于我省工业物流缺乏大型的、有权威的物流服务平台,资源难于共享,企业物流成本较高,因此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注重企业内部物流人才的选拔培养,同时共同建设物流资源共享平台,使物流效率最大化。当企业内部物流难以满足业务需求的时候选择第三方物流提供专业服务,工业企业还可以与物流企业签订业务合同,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交流,信息共享程度。

4.5 加快信息化建设,培养物流人才

工业信息化发展是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下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可以为工业提供技术改造和提升服务速度。加快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可以委托第三方软件开发公司或自我开发出适合企业专用物流信息系统,满足企业收集数据、处理订单等业务。同时加快工业企业和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工业企业和物流业行业间的信息共享。工业企业引进现代物流技术,如集装单元化、电子交换、射频识别、自动分拣、货物跟踪等。降低产品在包装、装卸搬运、仓储、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委托培养或和大专院校达成协议,由大专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直接输送到相关企业在,加大物流人才的引进。企业内部注重员工的岗前技能培训,采取举办物流知识技能讲座和培训等措施,提高物流人员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可以选拔优秀员工到高校进修。

总之,贵州省生态工业化的发展就要加强工业与物流业的结合,运用绿色物流技术促进我省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升我省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将缓解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袁天志.全省工业经济两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任务成定局[N].贵州日报,2012-12-28,(01)

[2]夏春玉,李健生.绿色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252

[3]徐天亮.运输与配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189

[4]夏卫红.现代物流集群化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08.(5):18-19

贵州生态消费模式研究 篇2

一、新形势下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形成了“大生产—大消费—大量废气”的局面,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使得社会面临难以逆转的污染后果。经过几十年的奋力赶超,中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令全球瞩目,但是在巨大成就的背后,很多是不计成本的大量浪费的低效率生产,进而使环境面临严重污染和健康受损的后果[1]。

(一)不合理的消费异常突出

据统计,国内每年因生产1 000万箱一次性木筷,会失去500万立方米木材,需要砍伐2 500万棵树木;2013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容量达到创纪录的2 170亿美元,全年增长率为11%,其中,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为1 02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人买走全球47%的奢侈品[2]。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构建和谐的生态消费模式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的发展势必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不断加大,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往往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产生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会造成能源、原材料的巨大浪费,产业和产品比例失调,经济效益低下,进而使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加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三)能源开采量大但能源利用率低

如今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和德国的3.4倍,是日本的4.1倍,是加拿大和英国的6.3倍。同时,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占能源总量70%左右,而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最高不超过25%[3]。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平均值高出近一倍,中国GDP占全球12.3%却消耗全球21.5%能源。中国每年消耗的煤炭占全球的50.4%[3]。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其中,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即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消费革命,即由黑色、高碳向绿色、低碳转变,由粗放、低效走向节约、高效转变。

二、生态消费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从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入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4]。生态消费是一种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等特征,这种生态消费模式是符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社会良性发展文明形态,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是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的出现,人们不仅对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环境容量,危机到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5]。当前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大环境下,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用较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价值。提高生态消费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消费需要,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大多为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

(三)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实现人民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人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消费需要和精神文化消费需要,还包括生态消费需要。满足生态消费需要,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全面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保护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对培育和提高生态消费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只有生态消费力提高了,人的生态观念牢固树立了,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态需要。而只有更高的生态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使人们享受生态之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6]。

三、生态文明视阈下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路径选择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众多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其中政府、消费者是最重要的两大主体,它们缺一不可,并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互动的关系。

(一)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用价格杠杆、法律等手段价格调控力度,引导和规范民众的消费行为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有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政府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微信平台等各种媒介,将生态文明消费思想传达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人们的重要性,进而在生活中自觉形成文明的消费的良好氛围并转化为行动。

第二,利用价格杠杆原理,推动生态文明消费[7]。按照价格影响供求的关系原理,通过价格来调节消费者选择适当的消费方式,例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实行梯度价格机制;提高一次性产品的购买价格;对节能环保的企业,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加以支持。

第三,制定相关生态文明消费的法律法规。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不仅仅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约束,还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生态文明消费法律细则。例如,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惩罚力度。

(二)消费者应树立勤俭节约、可持续的消费观

消费者要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坚决摒弃互相攀比、追求虚荣的不良风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树立适度、绿色、科学的可持续消费消费观,同时消费要符合我国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一个人的财富越多就应该消费越多的产品,消费应该将个人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第一,要坚持适度消费原则。一是消费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二是消费与家庭支付能力相适应;三是消费与科学合理的积累比例相适应;四是消费与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8]。

第二,要坚持绿色消费原则。一是要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意识,选择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品。二是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时,要注重环保和节能。三是消费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分类,不要造成环境的污染。四是坚持循环再利用,如在生活用水方面,尽量地循环使用。

第三,要坚持科学消费原则。一是消费要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消费要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相统一;三是反对低俗愚昧无知的消费,如吸毒、赌博等方式消费。

摘要:生态消费模式是当前中国消费转型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合理的消费模式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文明视阈下探析生态消费模式,试分析构建生态消费方式的必要性和消费方式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并从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出发,提出构建生态消费的路径。

贵州生态消费模式研究 篇3

1 发展“蔗畜 (禽) 模式”的条件

册亨县是南北盘江甘蔗产业 (扶贫) 示范园核心区, 自2011年规模推广甘蔗种植, 目前已达到8000hm2种植面积, 计划到2015年建成甘蔗基地10000hm2, 其中建成相对集中连片的甘蔗产业园区1334hm2。园区推行标准化种植, 在生产甘蔗作为产糖原料的同时也生产甘蔗尾叶等副产品, 年产甘蔗尾叶12万吨以上, 全县畜牧业产值24796万元 (现价) , 占农业总产值52460万元 (现价) 的43.46%。现有成片及零星草地面积68667hm2, 建立标准化羊养殖示范小区14个, 以湖羊、杜泊绵羊、简阳大耳羊为主, 年产值17496万元。目前实施的“蔗畜 (禽) 模式”突出的重点是标准化养羊技术、甘蔗尾叶的青贮技术/氨化技术以及林下养鸡的细菌和寄生虫防治技术。此模式在贵州省尚属首例, 是一种对山地畜牧业和种植业进行有机结合的生态养殖的探索。

2“蔗畜 (禽) 模式”健康生态养殖现状调查

2.1“蔗-羊-蔗”模式

甘蔗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册亨县的两大支柱产业, 而且种植甘蔗历史悠久, 甘蔗尾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较高的糖量, 是一种良好的牛羊养殖饲料资源。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用氨化和微贮处理后的甘蔗尾叶养羊、养牛, 实现了种养一举两得, 形成了“甘蔗-蔗梢青贮 (氨化) -养羊-沼气池-沼渣 (液) 还蔗”为主的循环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 提高免疫水平。利用采集的甘蔗尾叶通过青贮/氨化的方法饲喂羊, 保证了羊全年的粗饲料需要, 提升其自身的机体免疫力;加之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 有效提高羊的免疫水平。 (2) 提高甘蔗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甘蔗尾叶青贮/氨化养羊, 既能节省羊饲料, 也提高了甘蔗利用率, 增加甘蔗副产品值。 (3) 解决羊群饲料不足矛盾。枯草期利用甘蔗尾叶作青贮/氨化粗饲料, 不仅可以解决羊群越冬度春饲料不足矛盾, 而且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能够提高其生产性能, 降低饲料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

2.2“蔗-鸡-蔗”模式现状

县草地中心根据过去林下养鸡的经验和对生物防治害虫技术的探索, 在丫他镇巴金村和板街村选择48户甘蔗种植农户作为试点, 按每户200只的标准投放土鸡和绿壳蛋鸡苗, 鸡苗在甘蔗林中吃虫和青嫩杂草。甘蔗林下养鸡能够利用空间优势降低养殖的密度, 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由此逐步形成了“蔗-鸡-蔗”模式。

该养殖模式具有许多优点。 (1) 节约空间。利用甘蔗林下的空闲土地立体养鸡, 解决了鸡舍占用大面积的土地。 (2) 生物防治甘蔗林病虫害。农药的使用不仅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也使很多害虫产生抗药性, 利用禽类进行生物防治, 可开创绿色环保的防病虫害的方法, 并降低成本。 (3) 为禽类提供优质饲料和活动空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自然生态产品特别是吃杂草和虫的散养鸡备受欢迎, 因此甘蔗林下养鸡, 是环保生态的养殖模式, 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

2.3“蔗畜 (禽) 模式”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甘蔗收获期 (11月至翌年4月正值枯草期, 利用甘蔗尾叶作青粗饲料, 可以解决牛羊群越冬度春饲料不足的矛盾。通过“蔗畜 (禽) 模式”的推广, 将甘蔗尾叶通过氨化和微贮等处理后饲喂牛羊, 能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甘蔗尾叶资源。2013年全县种植甘蔗8000hm2, 2015年种植甘蔗将达10000hm2, 每亩产蔗尾叶平均按照2t计算, 每年可产蔗尾叶30×104t。将80%蔗尾叶加工利用, 可利用蔗尾叶24×104t, 年可舍饲养羊18.75万只 (每只羊每天平均食青贮饲料3.5kg, 1年可食1.28t) 。以每户养羊30只为例, 可受益620多户。每只羊年产1.75~2.00胎, 每胎1.7~3只, 成活率在90%以上, 年平均产羔羊3只以上。经过1年的饲养, 商品羊最低可达40kg以上, 按当前羊市价30元/kg计算, 1年1只母羊产值达3600元。30只羊按75%的产羔率, 年产值达8.1万元以上。除去饲养成本每只羊每天为2元, 30只羊1年为2.1万元, 1个人工人工资2万元, 疫病防治0.5万元, 共计成本4.6万元。饲养30只羊, 户均增收纯利润为3.5万元。种植10000 hm2甘蔗可让农户增收2170万元q。

(2) 生态效益。该县的牛羊一直以放养为主, 对草山草坡和森林破坏大, 加之桉树、油茶和核桃种植等项目的实施, 开发利用大量的宜牧草山, 使得天然草山缩小, 失去放养优越条件。随着全县大规模发展甘蔗种植, 年产生30×104t甘蔗尾叶, 利用甘蔗尾叶氨化养殖牛羊, 既节省牛羊饲料也增加甘蔗副产品值, 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和谐发展。通过推广高效甘蔗尾叶饲料, 实行甘蔗尾叶过腹还田, 不仅可以减少农作物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而且能够增加有机肥, 促进农作物增产, 形成“甘蔗尾叶-羊-粪-甘蔗”的生态循环模式, 有效防止因过度放牧对草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治理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有积极作用, 生态效益显著。

(3) 社会效益。通过推广“蔗畜 (禽) 模式”, 能够为蔗农解决甘蔗市场价格风险问题, 提高甘蔗的附加值。当甘蔗收购价低时, 农户可以直接将甘蔗及甘蔗尾叶加工成高效羊饲料饲养羊, 保证蔗农不因甘蔗收购价格低而受到损失, 缓解甘蔗供需矛盾。可以提高甘蔗的利用率, 使甘蔗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可以提高肉羊个体生产能力和出栏率、商品率, 提高农户养羊效益。可以通过发展优质肉羊生产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满足城乡人民对优质羊肉的需求,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4“蔗畜 (禽) 模式”存在的问题

(1) 粗纤维含量较高, 利用率不够。由于甘蔗尾叶中粗纤维含量较高, 适口性较差, 羊群采食、咀嚼、消化和排泄所需能量超过其本身所能提供的能量, 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

(2) 技术力量薄弱。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 学历结构偏低, 技术服务落后, 严重影响了草地生态畜牧业“蔗畜 (禽) 模式”的进一步推广。

(3) 甘蔗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许多蔗糖生产大国依托他们在蔗糖种植和生产方面的优势, 加大出口的力度, 这对国内的蔗农势必使原先的蔗糖市场出现更加难卖的现象, 农民增收更加困难。此外, 由于中国蔗农存在组织化程度低、素质不高、经营规模小及生产成本高等不利因素, 加剧了蔗糖国际贸易价格扭曲对中国甘蔗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4) 饲养管理粗放, 劳动力成本高。在羊养殖过程中, 存在饲养粗放、舍不得投入和精料供给不足等问题, 导致羊只营养水平低下, 影响了生长性能。有的农户自己不养而雇人饲喂, 出现饲养人员责任心不强、喂养不好、管理不善和养殖效益差的问题。

5 册亨县“蔗畜 (禽) 模式”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册亨县“蔗畜 (禽) 模式”生态养殖提出发展对策。

(1) 制作糖化饲料。针对甘蔗尾叶粗纤维含量较高、适口性较差的问题, 可以采取制作糖化饲料的方法, 利用糖化酶发酵粗饲料, 经糖化作用后可提高饲料糖分8%~12%, 使饲料变得软、熟香、甜, 提高了营养价值、适口性和消化率。用糖化饲料喂羊, 成本低、增重快。

(2) 加大技术培训。加强养殖技术培训, 促进养殖模式向良种、良法、规模化和组织化转变,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县畜牧部门特邀贵州大学教师团到该县开展动物疫病防治、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和畜牧技术推广等畜牧业相关培训, 全面提高畜牧技术员、村级防疫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3) 加强兽医队伍的建设做好“蔗畜 (禽) 模式”推广的技术服务保障工作, 继续加大对村级畜牧兽医队伍的培训力度, 每年确保有3~5天的专业培训。利用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扶持村级防疫员及养羊辅导员发展养羊业, 使其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调动他们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进一步稳定畜牧兽医队伍。

(4) 推动产业化发展推进产业化经营, 稳定甘蔗价格, 调动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 发展规范化的股份制龙头企业, 帮助甘蔗产业发展壮大, 通过规模化的运作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发展蔗农合作组织, 帮助蔗农建立甘蔗生产与加工的基地, 同时联动相关的企业, 进行相互挂钩合作, 使得糖厂与蔗农共同承担风险与利益, 并在这个过程中实行公平交易, 保障农民的合法与合理权益, 不仅实现蔗农的增产和增收, 帮助农民实行全面的发展, 而且帮助国内制糖企业的发展壮大。

摘要:为了对贵州省册亨县实施的“蔗畜 (禽) 模式”生态养殖现状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搜集相关资料, 结合自身工作对比分析, 对册亨县“蔗畜 (禽) 模式”形成的条件、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册亨县,“蔗畜 (禽) 模式”,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严立东, 邓远建, 李胜强, 杜巍.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霍友民.宝鸡产业农业化发展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大学, 2012.

符合中国特色的生态消费模式探析 篇4

一、我国建立生态消费模式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人类共同的话题,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中国都必然经历一段从污染到环保, 从资源消耗到生态建设的过程。地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唤起了人们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在本世纪, 人类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全世界的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如果不及时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人类将会面临更大的威胁。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l世纪议程》指出:“全球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传统的消费模式是粗放型和内耗型, 其最终结果是耗尽资源, 破坏生态, 阻止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 必须由新的生态型消费模式来代替传统的耗竭型消费模式, 才能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主要针对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具体作为。在生态文明的呼吁下, 我们倡导的消费模式就是生态型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要求人们节约资源, 走绿色低碳环保路线, 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遵循生态系统演化规律而形成的特定的消费内容、水平、结构、方式和规范的消费系统。只有在全社会建构起生态消费模式, 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型消费模式倡导全社会的消费者用环保的自觉性来节约资源, 购买生态产品。尽量使用无污染产品, 对可回收物品循环利用, 全民自觉遵守生态保护规定, 宣传生态理念和生态知识, 共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能够鼓励全社会参与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 既能改善我国人民生存的环境, 又能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态消费模式驱动下的人的生活习惯的改变, 对于中国来说, 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政府主导型生态消费模式构建

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构建起生态消费模式, 但受到我国国情限制, 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的一条新的生态消费主导模式。从我国的国情分析, 现阶段我国消费者、NGO、企业和媒体等社会主体尚不具备成为生态消费主导力量的条件, 在中国要依靠政府牵头和组织, 自上而下的实施生态消费政策, 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社会各种力量, 组织协调各种关系, 普及生态消费观念。我国政府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模式的原发动力。所以, 我国现阶段应以政府为主导, 由政府向社会逐步推进, 构建政府主导型生态消费模式, 以此推动我国生态消费进程的加快。具体来说, 政府在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消费模式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 积极开展生态消费理念的教育和知识普及。要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生态意识, 宣传是主要手段, 通过媒体、网络等传播途径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到生态消费对于改善人民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要让人们了解, 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是保护环境的作为, 是每个人的事, 促进人们生态理念的形成, 把生态消费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逐渐成为生活习惯。

第二, 制定一整套的生态消费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生态消费模式可以作为环保的一个主要措施着力推行, 政府通过引导企业开发生产低能耗、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产品, 同时, 推行优待政策鼓励科技创新。企业是推动生态消费发展的生力军, 企业生产越多的生态产品, 市场才能有更多的生态消费。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依靠政府引导, 企业推动, 社会配合。另外, 政府还要主导培育生态消费市场, 在教育体系宣传生态消费的重要性, 鼓励科研机构加强生态产品的研发, 努力降低生态产品成本和市场价格, 积极开展生态营销, 营造有利于生态消费的市场条件。

第三, 组织以宣传生态消费为目标的民间协会和社团, 发挥中坚作用。这一点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生态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也可以培育生态协会和以保护生态为工作内容的非政府组织, 政府加大扶持政策使这些组织快速成长, 成为倡导社会生态消费, 宣传生态理念的中坚力量。生态协会等民间组织也要壮大自身, 积极参与制定生态政策, 辅助政府环保工作, 监督企业环保工作, 到街道、社区中大力宣传生态消费, 鼓励使用生态产品, 扩大生态消费的影响力, 推动生态消费模式尽快形成。

第四, 发挥我国媒体和网络的力量, 普及生态消费知识。生态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 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是极为陌生的, 人们在生活中的日用品、饮食都可以生态化。媒体和网络要承担社会责任, 尽快普及生态消费的概念、意义、方式, 让人们自觉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 通过生态商品的需求来促进企业对生态商品的研发和制造。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需要全体人民的参与, 生态消费应是未来普及的消费模式, 中国应早日构建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生态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新标.循环经济理论:从古典到当代[J].北方经贸, 2013 (08) .

[2]王国锦, 张洁.分析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溯源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导刊, 2013 (Z2) .

[3]吕福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生态模式——基于“浙商”的新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2 (12) .

国内游客贵州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篇5

国内外学者对游客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通过来贵州旅游的国内游客为研究对象, 利用在贵州旅游市场所做的问卷调查资料, 探讨了到贵州旅游国内游客旅游消费行为, 期望能够为贵州旅游消费市场的开拓提供参考。

1 国内游客人口特征分析

国内研究中, 游客的个人特征一般包括游客所属省份、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家庭结构以及身体状况等, 游客的旅游消费偏好受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 这些因素成为国内划分旅游市场的基本标志。人口学特征分析是旅游消费市场研究的重要工作, 是研究旅游者旅游消费行为的基础。调查数据如表1:

从人口统计特征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贵州旅游市场主要的客源地是华东和中南地区, 这符合全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并且以上地区空间分布与贵州比较近;东北、华北、西北游客构成比例比较少, 主要集中在该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西南地区在自主进入贵州比较方便的情况下, 多以自助游形式入贵州, 客源个体特征构成主要为机关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主要表现为都是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也与统计分析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 以及工作年限分布一致, 客源特征的单一反映了贵州旅游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广大游客对贵州旅游资源特点还不很了解, 旅游形象, 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不强, 游客多以工作或职务之便进行旅游。大量潜在游客缺乏对贵州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特点、旅游服务情况的了解, 那些需要高端旅游休闲;有充足旅游时间的老年游客, 以及爱好新奇探险的青年游客还未发现他们喜好的旅游产品, 未积极投入到贵州的旅游过程中。

2 国内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可以区分为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 作者在深入理解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统计调查数据, 分析了消费者在贵州旅游消费过程中旅游动机、信息获取、旅游时间选择、出游方式、旅游项目偏好及消费购物偏好方面的内容。

2.1 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游客出游的原始驱动力, 反映了游客对旅游产品吸引情况的了解, 同时也反映出游客的消费水平与目的, 从调研对象出游动机的统计分析来看, 出游动机中休闲/游览/度假的比例最高为58.8%。第二是商务/会议为14.2%, 居第三位的是了解民族文化为11.2%, 其余旅游动机分布为探亲访友6.5%, 健康/疗养5.8%, 文化/体育 (包括探险) /科技交流2.2%。调查统计反映, 来黔国内游客主要停留在以自然资源为特点的观光旅游消费, 主题性、个性需求、民族文化体验为主的深度旅游消费仍然不足。

2.2 信息获取

旅游产品信息是激发游客旅游动机的基础, 多渠道, 好的口碑对地区旅游发展有更好的的宣传效果。统计分析表明, 游客在决策时所需的信息, 来自旅行社推荐的比例最高为30.5%, 其次是电视/电台为19%, 居第三位的是亲友介绍为15.8%, 报纸/杂志为13.9%, 网络为12.1%。统计结果显示, 游客对贵州旅游消费信息的获取渠道比较分散, 一方面说明了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 另一方面说明贵州当前的旅游发展过程中缺乏一个主流的媒体渠道, 宣传介绍旅游资源特色, 树立贵州旅游品牌形象。

2.3 旅游时间选择

旅游时间的选择反映游客自身的旅游消费特点和安排, 同时反映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该时间段旅游产品的了解和接纳, 也反映出对其他时间旅游产品的认识不足或不认可状态, 消费者在贵州旅游中对旅游时间的选择, 从问卷结果统计分布来看, 以夏季最高为55.8%。其次为秋季20.1%, 第三是春季为16.6%, 最后是冬季为1.6%, 未选择的有5.9%。统计显示贵州旅游的季节性特点, 也说明了当前贵州夏秋季旅游产品得到游客的广泛接纳和认可。而在冬春季的温泉及民俗文化体验的旅游产品还未得到充分认可。

2.4 出游方式

出游方式的选择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服务、安全保障以及对景区景点交通、住宿了解的基本反映, 从问卷调查各项统计频率分布来看, 居第一位的为旅行社安排好的旅游线路比例为43%。第二为基本构成加自由选择的旅游线路为29.4%, 第三位是完全自主式的旅游线路为15.8%, 最后为临时组合, 现场包装的旅游线路为11.7%, 统计显示游客对贵州旅游发展的状况和服务以及已开发的景区景点仍不充分了解与认可, 为避免旅游过程中的不便, 多以选择有旅行社参与设计的线路出游为主。

2.5 旅游项目偏好

旅游项目偏好是游客在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态度倾向的表现, 反映出个体消费倾向及群体消费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在贵州旅游中喜欢的旅游娱乐项目, 从问卷调查各项频率分布来看, 第一是民族歌舞比例为34.8%, 第二为漂流31.9%, 第三是民族仪式为15%, 选择民族体育项目为5.6%, 选择其它为7.2%, 不感兴趣的为2.2%。统计结果说明在贵州的旅游项目中, 民族歌舞的参与体验, 以及漂流项目是游客主要的兴趣点, 如何做好, 做出特色, 形成品牌以便更好的吸引游客是未来开发的重点。

2.6 旅游购物偏好

旅游购物可以满足消费者实用性, 纪念性及展示性需求, 也反映游客对旅游商品的代表性、特点及纪念意义的认可。从调查结果各项频率分布来看, 以喜欢特色食品的比例最高为35.6%。其次是民族工艺品为30.4%, 第三是民族服饰为19%, 选择其它为5.1%, 表示不感兴趣的为7.8%。统计结果说明, 特色商品对于提高旅游消费者消费的重要性, 突出特色是旅游商品开发和设计的基础, 形成知名度和品牌是今后发展的要求。

从旅游消费者总体旅游消费情况分析, 游客到贵州旅游的消费选择主要还停留在初级的观光游览阶段, 对贵州旅游产品的了解主要还是自然地理和气候资源, 表现出对贵州旅游产品的了解比较单一, 消费中的季节性因素比较明显;在游客的消费过程中, 自然资源产品, 民族歌舞及文化风俗相关产品得到认可, 但消费中民族歌舞及文化风俗产品在消费选择中缺乏显著优势, 对以民族文化旅游的体验需求还未得到充分发掘;旅游商品消费注重特色, 但对旅游商品缺乏认知, 消费目的性不强, 消费所占比重不高。

3 促进贵州旅游发展的策略

3.1 强化旅游宣传, 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贵州旅游尽管有其资源和文化优势, 但养在深闺人未识, 就当前发展阶段, 应该注重主流媒体的宣传, 扩大消费者对贵州旅游资源和产品的了解, 提升贵州旅游的整体认知度。在打造贵州旅游整体形象中, 分阶段分时间的宣传各地区旅游特色, 有计划有安排的促进各州或各景区旅游特色的相继体现, 更有利于消费者对贵州旅游产品产生好奇心, 同时应该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营销策略, 如针对北方地区以自然气候资源宣传重点, 使之成为该地区夏、秋季节消暑纳凉的首选之地, 针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分部较多的特点, 做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资源的宣传, 以民族文化比较的好奇心吸引游客。

3.2 巩固经营好现有旅游产品, 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决定, 当前贵州旅游中观光旅游产品消费仍然占主导地位, 随着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旅游消费经验的丰富, 对旅游目的地新鲜感的丧失, 以体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商务休闲和各种专题产品为主的深度旅游将成为今后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采取优化组合的策略, 提高其品味和文化内涵, 不断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同时注重特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品牌建设, 如对广大游客喜欢的贵州漂流产品, 针对不同年龄、喜好的游客需求, 实时地在产品营销和包装过程中进行产品细分, 推出以老人、家庭为消费主体的“温馨漂流”, 以情侣消费为主的“浪漫漂流”, 以单身或个体游客消费为主的“激情漂流”, 以及为哪些富有挑战和探险精神的消费者准备的“探险漂流”。同时不断发掘贵州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优势, 创新一些以体验民族风情为主的旅游产品, 合理开发特色民族村落, 加强民族民俗用品的开发传承, 注重产品时效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使游客对民族文化产品可进入性、可识别、可认知、可体验, 满足游客对体验、求知和文化理解的需求, 促进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3.3 宣传季节特色, 充分调动各个季节的客源

当前到贵州进行旅游消费的游客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具有独特特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 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民俗活动, 以及地热温泉的开发, 是当前旅游产品开发的弱项, 充分发掘这方面的旅游资源, 注重季节特色, 着力开发推出冬春季“温泉游”“民俗活动游“旅游产品, 充分调动各个季节的客源, 促进贵州旅游发展。

3.4 加大旅游商品开发, 改善旅游购物环境

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缺一不可, 特色旅游商品的消费是其中重要的项目。做好旅游商品开发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打好特色牌, 将地方、民族特色恰当地融入旅游商品开发, 注重商品品牌建设, 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度和识别性。同时, 要积极改善消费者购物环境, 使消费者在贵州游得开心, 逛得舒心, 买得放心, 回到家觉得称心, 给朋友宣传介绍时有信心。

参考文献

[1]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贵州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009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3]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人口学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8~83.

[4] (英) 约翰.斯沃布鲁克, 苏珊.霍纳著, 俞慧君等译.旅游消费者行为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37~139, 158~160.

上一篇:英译标示语下一篇:德育评估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