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模式

2024-09-24

生态治理模式(共12篇)

生态治理模式 篇1

引言

河道的基本功能是行洪排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工作时间的缩短和交通手段的改进, 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大大扩展, 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 通过改善环境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1 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1.1 人与自然相协调原则

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根本所在, 是人们认识上的回归。河道在大自然的演变中慢慢形成, 是大自然的造化, 人类随后选择在此休养生息, 在经历漫长的适应自然环境之后, 人类实现了膨胀发展, 不断按自己的需要对环境进行改造、再改造。直至现在, 人们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互动关系, 主动与自然相适应, 以抑制和改善河道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求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2 水利服务社会原则

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属于人口资源环境的范畴, 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水利始终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 在农业社会,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当今社会, 水利则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 应该把水利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 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

1.3 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原则

在工程措施方面必须认识到, 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 在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方面同样大有可为, 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对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保障作用。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 以水利工程建设带动水生态的改善可谓一举多得。

2 生态水利方法分析

生态水利是建立在“健康的河流应该是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的骨干动脉”这样一个理念的基础上, 要求在满足人对水的开发利用的需求的同时, 还要兼顾水体本身存在于一个健全生态系统之中的需求, 需要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轻重关系。生态水利在方法上体现亲自然的特性不但要掌握水在气候系统、水文循环中的运动转换规律, 还要研究其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 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河流湖泊治理的目标既要开发河湖的资源功能性, 也要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既要研究水体的物理特性, 也要照顾到其系统循环特性。在开发利用河流时, 将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置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考虑, 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在对江河湖泊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 在满足防洪安全和其它兴利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 保留或恢复其多样性, 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和浅滩。为当地野生的水生与陆生植物、鱼类与鸟类等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方便条件, 提供相应的技术方法和工程材料。

生态水利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固定的方法, 不同地区适应不同的生态水利方法和材料工艺。其中利用植物技术护滩固堤就是平原地区切实可行的生态水利方法之一。此项水利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在防洪堤围外迎水面的滩地按一定规格方式种植水松、水杉等水生或半水生植物, 在河道纵横面形成防护带, 通过其发达的根系、树干对水力冲刷和波浪吹袭起消减、缓冲作用, 从而保护堤围安全。实践证明, 此方法不单对河道固滩护岸、防浪护堤作用效果明显, 同时, 通过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规模种植经营还有可观的经济收益, 更重要的是防护林及其系统对维护良好水生态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和营造怡人景观等生态环境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 江河堤围滩种植适生防浪树在一定程度上缩窄了原有泄洪断面, 对河道行洪的影响颇值得关注, 应视不同的水文条件和不同的河道形态进行具体分析。河床长期适应水沙变化的结果造就了不同形式的河槽断面, 不同的地质地形和水文条件形成不同的断面。对于不同的水文条件, 其洪水特征、河道形态特征不同。带有滩地的复式河槽, 洪水期形成的漫滩水流有其特殊的规律性。

3 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

3.1 水安全体系构建

安全防御系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撑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主要包括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用水安全。系统须具备信息采集、预警、过滤分析和决策支持等要素功能, 涵盖水危机管理过程中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等环节过程。预警功能主要包括对水文、潮汐、气象、水质、地理及社会信息的采集、传输、整理和判断。分析功能主要是运用机理法和统计法, 借助数学模型进行情景分析。决策功能是在情景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自身己经具备的能力, 拟订防御措施, 供决策参考。

3.2 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控

中国的水资源是充沛的, 通过各项节水和资源配置措施的落实, 水资源承载能力应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如果不及时开展相关研究, 不从整体上考虑强化监督管理的措施, 前景令人担忧。现阶段, 有些地方存在水质性缺水, 就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降低有关。流域的自然条件, 包括气象水文、河道地形地貌以及水动力条件决定了其水环境的基本承载特征。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切不可盲目乐观, 而且, 确实已有了下降的趋势, 对水资源进行节约、保护和配置是提高和改善这种承载能力的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措施。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 改变目前用水的粗放方式。通过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通过强化流域调度, 地区协调, 甚至于做好雨洪资源化利用, 做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水生态系统的保护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体现在堤围及护岸工程、清淤清障工程、控导工程和滩涂围垦开发等。

(1) 堤围及护岸工程。各种标准的堤围是河道治理中最重要、最普遍的水利工程设施, 对保证水安全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多数堤围需要实施新一轮的加固建设。在设防标准上, 应根据保护地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或适当超前的标准, 但切不可片面追求高标准。在非城镇化河段, 堤防要采用缓坡式设计, 具体型式要因地制宜, 避免千篇一律, 护岸工程要选用抛堆或干砌方式。

(2) 清淤清障。疏浚清淤一般工程量大, 水下作业强度大, 应做好各种控制措施, 必要时可与环保型清淤和航道维护型清淤结合。清障应是对河道堤防范围以内影响河道行洪的人工构建筑物按一定的设计洪水标准进行清理、拆除。

(3) 控导工程。控导工程主要指节点上各类水闸、船闸等对水沙分流、河相变化起主动调节控制作用的水利枢纽设施。此类工程措施, 特别是关键节点上大型控导工程因改变河道分水分沙条件, 牵一发而动全身, 必须充分论证, 遵循河流动力、潮汐作用主泥沙冲淤的规律特性, 统筹兼顾考虑包括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工程上下游的消力池、护岸设施既要确保工程安全和维护河床河势的稳定, 还要有利于人与水的亲近和水生物的生长活动, 要照顾到水生动物的洞游特性, 并采取适当措施提供方便。在可能的情况下, 要考虑工程措施的可逆性, 为可持续利用打下基础。

(4) 滩涂围垦。人类的发展, 泥沙的淤积都要求土地的增长, 滩涂围垦开发不可避免, 关键是要趋利避害, 做好规划、技术指导和协调管理, 强化湿地保护功能, 严格控制规模, 并以围垦开发面积不超过新成滩面积为底线。围垦造地一方面增加土地资源, 另一方面开发土地意味着湿地的消亡。在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要达到一个平衡, 按照湿地淤积增长的速度考虑围垦的规模, 是较现实的选择。同时, 对已成围土地, 要先从水产养殖, 农业种植和其它特色产业入手, 做好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和保护, 尽量延长其湿地生态环境功能。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加快, 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因此, 水资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了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对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生态水利模式

参考文献

[1]浦德明, 何刚强.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J].江苏水利, 2003.

[2]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 2003.

[2]孙宗风.生态水利的理论与实践[J].水利水电技术, 2003.

生态治理模式 篇2

大沟头小流域地处通辽市奈曼旗土城子镇西北部哈日干图村境内,属大凌河中游水系牤牛河支流,属黄土丘陵与沙化漫岗结合地貌。大沟头小流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半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雨343.3mm,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年平均气温6.4℃,年蒸发量1750mm,蒸发量为降雨量的5倍,≥10℃积温为3151.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52.2小t,无霜期150d。该流域流域总面积26.74km,有一个行政村,治理前的1992年有农户179户,850人,劳力264个,人口密度31.8人/km,人均耕地0.72hm,森林覆盖率仅为18%,全部为坡耕地,土地地力较差,过去长期处于“以粮为主、广种薄收、自给自足、生产经营粗放、靠天吃饭、结构单一”的格局,自然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大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1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

该流域进行结构调整,利用水平梯田和沟坝地等措施,以发展高效农业和经济林果为突破口,结合水源工程、舍饲措施,开发渔业、副业、农区畜牧业,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草、灌、乔结合,提高植被覆盖度;采用雨水集流、节水灌溉,推广普及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修筑塘坝水库,发展养鱼,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

1.1梁峁顶建立水源涵养林

山顶坡度大于25º,土壤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建立以水源涵养为主要目的的生态林体系。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鱼鳞坑等高布设,坑呈半圆形,长径1.5m,短径0.75m,坑深0.6m,坑距1.5m,行距4m。树种选用当地自然条件、抗逆性强、郁闭快的当地高效树种,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树种选用杨树与柠条混交,一行杨树,一行柠条,立体栽植。以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配套来蓄水保土,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配套,最大程度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1.2梁峁坡布设防护林带

主要布设在山坡上中部,坡度在15º~25º之间,立地条件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层较薄,含水率较低,采用大犁开沟等高布设林带,设计12行为一带,行距5m,带距20m,带间种草或农作物。林带为南北走向,与主风方向夹角为75º,这样的布设,首先是坡度较梁顶缓,大犁开沟节省人力物力,可操作性强,提高了工程治理标准和效率。大犁开沟改变了土壤的通透性,土壤由硬固板结而变松软,由于大气循环和光和作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生长。其次,在土层较薄,土壤含水率较低的地带,采用随开沟随造林的方式,结合使用保水剂,可使土壤水分不易蒸发,保证造林的成活率。第三,大犁开沟深为0.5m,宽为2m,行距3m,能够满足20a一遇最大24t降雨。第四,带间种草和农作物即能蓄水保土,还可充分利用和调节土壤有限的水源,来保证林木的生长。1 222

这样的布设即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又能达到通风通气透光,形成了小气候,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拦蓄了降雨径流,促进了林木及农作物的生长。

1.3缓坡坡面栽植生态经济林网

主要布设在坡度为5º~15º之间的缓坡地带,立地条件较好,土层较厚,采用机械大犁开沟整地建设生态经济型林网,设计规格为200m×200m,由四乔三灌围成,乔木行距5m,灌木行距3m,网内栽杏树,杏树栽植的规格为株距3m,行距4m,840株/ hm,产杏核1260kg,产值2520元,现在流域内杏树规模已达到1万亩,而杏树行间又可种草及经济作物,形成了套栽套种。草的品种主要有沙打旺、紫花苜蓿。小杂粮和经济作物品种主要有荞麦、大豆、绿豆、打瓜等。由于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土地类型为Ⅲ类地,土壤侵蚀为中度侵蚀,风水复合侵蚀,面积较大,营造防护型乔灌混交林网,灌木林涵养水源,围封保护乔木林生长,防止人畜进入林地,促进植物自然生长封育。而主副林带乔木林不但保持了水土,还起到防风作用,保护了大面积农田,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小气候,使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质变得越来越肥沃,农业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形成了既有生态防护功能又有经济增长功能的立体式生态经济型林网模式。

1.4缓坡的坡脚发展梯田高效农业

主要布设在距村屯较近、土质较好、土层较厚,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连片,坡度在5º—10º左右,交通方便的坡耕地,梯田田面宽度控制在8~10m。坡改梯工程和水源工程相结合,利用水库资源修建高位水池,建设低水高调梯田管灌工程。基本农田建设上突出小片水地,向节水高效型方向发展。梯田内种植玉米、葵花、豆类、芝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埂上栽种黄花菜。利用农业新技术,选择新品种,生产多种绿色产品,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经济型种植业体系。现流域内基本农田面积人均0.35hm2,坡耕地面积已全部达到梯田化。

1.5沟道综合治理开发

选择水土资源较好的沟道,修建水库、塘坝,留住天上水,利用地表水,发展多种经营。在水库两岸建果园,水库下游改河造田,开发水稻,建立育苗基地。沟坡上修建台地,利用水库引水自流灌溉,种植蔬菜及经济作物。水库发展养鱼、虾、鹅,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1.6种草发展舍饲养畜

在流域内通过植物措施的配套建设,特别是人工种草,大力发展养殖业,通过饲料基地、饲草基地建设及饲草与秸杆的加工转化来发展舍饲养牛养羊;这样就把种植业、养殖业及生态资源的利用结合在一起,促进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现流域内养牛重点户3户,发展养牛24头;养羊重点户5户,发展养羊180只。

根据上述六项综合治理模式开发建设内容,大沟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可归结为:以大规模生态经济林网和梯田节水灌溉为主导,“梁峁顶,水源涵养林→梁峁坡,生态经济防护 2

2林网→缓坡坡脚,经济林草、高效农业→沟道塘坝,上游水产、下游苗木基地→村屯,舍饲养畜,立体经营”。

2治理模式实施的新技术

2.1草瓜套种技术

大沟头流域现有草田林网219个,有人工草地368.4 hm,整个流域土壤较贫瘠,不经人工培育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要求。多年来,当地群众探索了一条草瓜套种的种植模式,即能达到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又能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业,同时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草瓜双丰收,达到了水保综合治理的最终目的。

具体方法:在播种草籽的同时,将打瓜籽混播在垄中,采取株距40cm,行距40cm留打瓜苗,每穴留一棵,一垄草一垄打瓜套播。

2.2杨树枯立木平茬更新技术

由于近几年持续干旱,致使大沟头小流域内的速生杨林成片干枯死亡,为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探索与实践,逐步发现通过对杨树的平茬复壮,不但可以逐年对枯立木进行更新,另外将当年生的萌条剪成插穗进行扦插育苗,可以产出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实践,一棵枯立木平茬后第二年春可发5~8支萌条,保留3条做为预留主杆,其余2~5条可以剪下做为插穗,可剪成成品插穗10~25根,以20根计算,出苗率为80%,则可以产成品杨苗16株,每株杨苗价格为0.20元,单株枯立木可以取得额外效益3.20元,每亩地枯立木为65棵左右,可发挥出额外效益208元。另外市场上每棵枯立木价格在7.00元左右加上育苗所得,每亩地就有655.00元的经济收入。目前流域内有近200hm2类似的林场。通过上述方法逐年改造,不但可以将低产林转化成正常林,而且为荒山造林提供了充足的种苗。对枯立木的平茬更新,萌条扦插育苗,不失为流域治理特别是枯立木资源的再利用的一条好途径。

2.3山杏高接换头技术

大沟头流域有较为丰富的杏树资源,总面积666.7hm2,但山杏杏仁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较好的途径就是对山杏进行就地稼接,换成质优丰富的仁用杏品种,即俗称“高接换头”,这种办法适用于:砧木过粗,且各大枝均有较好骨架时采用。高接大树改接前,10年生山杏仅产杏果5~10kg,改接后株产大扁杏果15kg,提高产量1.5~2倍。达到了结果早、成型快、收效快的目的。改接前没有效益的杏园在高接成功后,两年可实现亩效益400元左右。

高接换头的优点:可以利用原有骨架,高接换头的接头多,能迅速扩大树冠,提早结果;可以充分利用树冠内部的光秃部位插枝补足大量生枝,结果面积大,提早丰产。一般来说,第一年换头,第二年可以部分成花,第三年可以丰产;可节省培育砧木的时间,建园快、长势旺、早丰产;可灵活采用多种办法稼接。

3治理成效

大沟头小流域经20年的综合治理与巩固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

2创建了奈曼旗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成功地将生态效益与当地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广大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群众致富达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土流失程度明显降低,蓄水保土效益显著。该流域在综合防治上既注重工程措施,又注重植物配套,从山头到沟边,从沟边到沟道内,层层设防,节节拦蓄,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侵蚀模数变为951 t/ km.a。

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栽乔植灌种草,满山皆绿。树成网,草成块,田成片,林草覆盖度为85%,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形成生态结构良性循环。

政府治理生态化 篇3

结合如今的“互联网+”热潮,一边是万众创新的蓬勃生机,一边是政府治理创新的小心谨慎。面对这个风口,政府治理做好准备了吗?

管理者的小心翼翼

8月初,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开始进入调试阶段。过去企业要专程到北京申报的投资项目,现在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通过这个互联网在线平台,就能实现申报,每个项目都有一个编码,企业通过这个编码,就可以对项目审批进行全程跟踪,了解项目审批进展情况。

正在调试运行的全国审批监管平台就是利用互联网,促使政府效率和效能提速的一个大变革,在这个审批平台上,16个中央部委都纳入进来,项目核准与各部委审批由过去的串联改为并联,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项目申请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受理,其他部委同步办理,并且对办理期限进行监督提醒。

要在政府部门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述案例体现了政府面对“互联网+”的积极探索。但是我们也看到,更多的是政府的谨慎和犹豫。我们不妨从最近比较受关注的典型事件分析。

首先是互联网彩票销售的治理。7月29日晚间,500彩票网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该公司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0元,而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880万元,上年同期为1.56亿元。据公司方面称,之所以营业收入锐减,是因为今年3月份以来,财政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工信部、民政部、央行、国家体育总局、银监会8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坚决制止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的行为,严厉查处非法彩票,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业务必须依法合规。

暂且不论以往互联网彩票销售的种种弊端,但是利用互联网售彩是未来彩票的重要发行方式之一,政府要做的是“疏”,而不是“堵”。

第二是对互联网用车软件的监管。互联网用车软件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出租车行业存在多年的发展掣肘,是典型的利用互联网打破固有利益的代表,受到一致赞许。但是,最近,包括滴滴快的、Uber、神州专车等互联网用车软件公司又被国家有关部门挨着约谈。事实上,特别是在广州、成都、天津等多地曾经发生过出租车围攻专车司机的事件出现之后,政府对于互联网用车软件的监管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显然,我们的政府体现出来的是局促、犹豫,并没有从行为和理念上完全准备好。往往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关了之,这是典型的“懒政”。为了保障更多人的利益,政府有效监管很有必要,但是一定不要扼杀创新。

政府治理变革

互联网已经融合金融、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政府治理如何和互联网结合起来,“互联网+”政务是重要抓手。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认为,现代化政府应该包括两个结构,第一个结构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支撑的政府体系。这个政府体系应该具有四个特征: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智慧政府。具备这四个特征的政府完全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来支撑,“互联网+”首先要打造这四个特征类型的政府,使其在网络世界是无缝对接、开放、透明的。

第二个结构是借助于前述四个特征类型政府的构建而达成的现代政府目标。通过网络流程再造,在网上进行跨部门协同,最后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进而实现现代化政府的目标,即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

对社会公众来讲,他们对政务信息的消费不断增长,对政务信息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公众提高了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诉求,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简便、更低廉的公共服务。

那么,“互联网+”政务的实现路径是什么?汪玉凯认为,一是树立信息化和互联网思维至关重要。政府治理正面临一场革命性变革,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必然趋势,电子政务将被用于解决政府的全方位管理和服务问题。

二是借助行政体制改革的强大推动力,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体制条件。电子政务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体制障碍。过去一直说“三分技术、七分政务”,所以现在开始大刀阔斧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表面上,我们做了很多简政放权方面的工作,但实际上都是被动接受改革。所以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这一点不容小觑。通过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电子政务创造体制机制条件。

三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改变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但其前提是通过立法推动数据开放。

面对“互联网+”的热潮,作为资深业内人士,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政府集众多身份于一身,需要扮演好新商业生态系统的助推者、优秀商务环境的建设者、和谐宜居生活环境的设计与推动者、公民全面自由发展氛围的维护者等角色。因此政府必须在管理理念、职能发挥方面与“互联网+”的要求相吻合。

首先,从观念上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其次,推动电子政务向云计算模式迁徙,并夯实政府数据基础。第三,构建、创新良性循环平台,以服务创新的姿态,为创业者培育生态并致力推动“创业、生态、社会”三者的良性循环。第四,进一步简政放权、扶持小微企业成长。第五,用数字看世界的能力是领导干部服务、监管经济的必备能力。

“在一个创新、转型、升级的环境下,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生态系统。治理者不应该奢望这个生态是横平竖直、井井有条、按部就班的。生态就像一推杂草,看似杂乱,但却最有生命力。治理者的目标不应该是把这堆杂草剪成草坪,看上去很有条理、很规矩和舒服,而应只是去除掉里面的害虫就行了。所以,未来的政府治理可能是生态化治理的模式。”高红冰认为。

生态治理模式 篇4

1 间、混、套作模式下的害虫生态治理

不同作物的间、混、套作使得田间植物多样化, 而植食性昆虫从个体的品种行为到整个种群的数量动态对植被的这一变化必然有所反应。因此, 植株的密度、植被结构复杂性、环境在空间上的规模大小和植被组成种类的多样性都是影响田间昆虫种群数量和活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1.1 间、混、套作的概念

间、混、套作指的是作物种植在耕地平面上的分布方式, 与间、混、套作相关的种植方式还有单作、混作等。

近年来在水稻上开展了一些利用间、混、套作控制水稻病虫草害的研究, 尤其利用不同品种混植控制水稻病害的研究较多, 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在害虫控制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尝试, 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1.2 间、混、套作控制害虫的机制

不同作物的间、混、套作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植被盖度和结构, 改变田间植物的化学信息物质组成, 同时也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即微生境。而作物结构、化学气味背景和微处境是联合抗性的重要组成方面, 这些因索在害虫种群抑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的将间作影响害虫种群数量的因素归结为3点: (1) 作物的间作改变了环境, 更有利于天敌的活动及其繁殖发展, 从而促使了天敌数量的增加。当然, 生境的改变对天敌的影响也有可能是负面的。 (2) 作物间作直接影响了害虫的活动, 如由于视觉上或嗅觉上的遮掩作用导致害虫侵入的减少或增加。 (3) 间作作物影响了害虫主要寄主作物的品质 (昆虫的适口性) 。

不同作物间作可以明显降低害虫的种群数量, 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侵入的减少、存活率的下降或生殖力的下降。但究其根本、各个作物耕作系统的间作模式在生态学效应——即控制害虫机理上有所差异。随着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 人们提出了多种假说来阐述这些机理。

1.3 水稻间、混、套作类型及控害效果

(1) 玉米旱稻间作。是高秆作物和矮秆作物相搭配的一种间作模式。可以来用1行玉米间种6行早稻或2行玉米间种12行早稻两种形式, 能够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 还表现为抗风、抗倒、抗灾能力, 但该模式对害虫控制效果还未见报道。 (2) 水稻品种间的间作。将不同水稻品种在相邻地块条播或移栽的方式称为间作, 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混栽的比例在不同稻区有所差异, 以6:1为主。高杆和矮杆的水稻品种在田间形成空间上的差异, 存在抗性植株的障碍效应, 也可能减缓了病原袍子的运动和传播, 从而降低了病害的发生。

2 轮作模式下的害虫生态治理

2.1 轮作的概念

种植业是需要持续发展的产业, 对耕地的利用是连续的。对于同一地区可种植的作物种类通常很多, 因此, 在一块农田上就存在先种什么作物, 后种什么作物的顺序安排问题。

轮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采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一年一熟条件下的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作, 这是在年间进行的单一作物轮作。一年多熟条件下既有年间的轮作, 也有年内的换茬。水旱轮作指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水稻和旱地作物的种植方式。这种轮作对改善稻田的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地力和肥效有特殊的意义。

连作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取相同的复种方式的种植模式。而在同一田地上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连年种植的称为复种连作。

2.2 水稻轮作种植类型

我国耕作制度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是以轮作换茬为基础的轮作制,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土壤耕作制和用养结合的施肥制。轮作换茬是维持地方常新的基本手段, 但是,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对可耕地面积需求的不断增加, 连作也越来越普遍, 只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产品总量基本平和和结构性、地区性相对过剩, 连作比重有所回落。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逐步由自给为主的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变, 经济作物面积比例增加, 主要粮食作物处于轮作并存发展。目前, 我国稻区主要连作模式有一熟区水稻作物连作和二熟或三熟的复种连作, 即主要有小麦-水稻、油菜-中稻、冬闲-双季稻、绿肥-双季稻等。而轮作模式主要是水旱轮作, 根据旱地作物的不同, 水旱轮作的主要种植方式包括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绿肥、水稻-蔬菜、水稻-马铃薯等。

2.3 轮作控制害虫的效果及机制

同种作物连年种植在同一块田地上, 会导致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恶化, 营养物质偏耗和有毒物质的积累, 不利于同种作物的继续生长。从生物学方面, 作物连作的障碍主要是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某些专一性病虫害漫延加剧以及土壤微生物种群、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等。轮作可以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水分,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调节土壤肥力。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点, 在轮作中前后茬作物搭配协调、茬口衔接紧密,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还可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在同一田块连年种植同一作物, 容易使害虫种群数量逐年积累, 而某些情况下, 轮作起到切断食物链的作用, 特别是对活动能力有限的土居害虫作为有效。

参考文献

[1]罗应祥.水稻病虫防治与生态调控对策措施[J].北京农业, 2012 (6) .

河道生态治理 篇5

1.河流是指在一定气候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泄水输沙通道。2.深泓线:是指沿程各断面河床最深点的平面平顺连线。

主流线又称水流动力轴线即沿程各断面最大垂线平均流速处的平面平顺连线。中轴线是指河道在平面上沿河各断面中点的平顺连线,一般依中水河槽的中心点为据定线,是量定河流长度的依据。第二章

1.河川径流的影响因素:气候,下垫面,人类活动影响 2.水系的形成及其发展阶段:

a初期阶段:河网密度小,地面切割深度不大,支流短小,数量不多。

b繁盛阶段:谷道伸长,集水面积扩大,河网密度增大,地面切割深度不断增大。c并夺阶段:因各条河流发展的不平衡,出现大河袭夺,兼并小河现象,使水系原状改观,河谷地面高程降低,冲积层加厚,水系密度减小,干支流年渐分明。第三章

1.河流径流的度量方法

2.洪水三要素: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历时。

3.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两相性;三维性;不恒定性;非均匀性;不平衡性;紊动性;阻力复杂性;流态特异性 第四章

1.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的泥沙质量。输沙量:一定时间段内某断面的泥沙数量。

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泥沙数量。

2.河流泥沙按运动态势分类:悬移质,推移质,床沙。

3.推移质的运动:推移质的运动来源于床面泥沙的起动。当床面泥沙由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或称启动并达到一定程度后,床面往往会出现起伏不平的沙波,而沙波运动又往往是推移质运动的主要形式,沙波的运动态势是迎流面冲刷,背流面淤积,从纵剖面看整个沙波在水流的作用下往下游缓缓爬行。第六章

1.河流的地质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2.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输沙不平衡。

3.河相关系:冲积平原河流的河床在水流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与所在河段具体条件相适应的某种均衡的河床形态,这种均衡河床形态的有关因子和表达来沙来水条件及河床地质条件之间常存在某种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称为河相关系。(可写少

点)

5.河型分类及其演变规律(论述):

A河型分类有:顺直型,蜿蜒型,分汊型,游荡型。

B演变规律a顺直型:河身较顺直,犬牙交错状边滩分布于河道两侧,在洪水期,边滩整体向下游缓缓移动;深槽与边滩相对,深槽位置也随边滩位置缓慢下移而下移;上下深槽之间的浅滩,洪水淤积,中·枯水冲刷,深槽则相反,洪水冲刷,中枯水淤积。b蜿蜒型从平面变化看,随凹岸冲刷和凸岸淤长进程的发生,其蜿蜒程度不断加剧,河长增加,弯曲度随之增大;横向变形特点表现为凹岸崩退和凸岸淤长;纵向变形特点是弯道段洪水期冲刷,枯水期淤积,过渡段相反,洪水期淤积,枯水期冲刷;突变现象是可能发生自然裁弯,凹岸撇弯,凸岸切滩。c分汊型:其共同的演变规律汊道外形的平面移动,洲头洲尾的冲淤消长,汊道内河床的纵向冲淤,以及主汊的易主。d游荡型:多年平均河床逐步抬高。b内汛期主槽冲刷,滩地淤积;非汛期则主槽淤积,滩地崩塌。主槽平面摆动不定,河势变化剧烈。大水出好河,中小水容易发生横河斜河和形成畸形河湾。第七章

1.河道治理规划设计的要素:设计流量与设计水位;整治线;河槽横断面

2.4种典型类型的河段整治措施:a蜿蜒型的整治措施:一是稳定现状,防止其向不利的方向发展;二是改变现状,使其朝有利的方向发展。b游荡型:主要有险工和控导工程组成。c分汊型:汊道德固定,改善和堵塞。d顺直型:稳定边滩不向下游移动多采用淹没式丁坝群。第八章

1.生态平衡:如果生态平衡的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趋于相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或在轻度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第九章

1.生态治河:是河道生态治理或生态型河流建设等说法的简称。它是融治河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园林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系统水利工程,是综合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景观营造等多项技术措施而进行的多样性河道建设。2.生态河道治理规划设计要求:确保防洪安全,兼顾其他功能;增强河流活力,确保河流健康;改造传统护岸,建造生态河岸;营造亲水环境,构建河流景观;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栖息地。

3.生态河流的设计内容包括生态岸堤和生态河道两方面。生态河道的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剖面设计;水边处理。

4.生态护岸技术措施:固土植物护坡;网石笼结构生态护岸;土工材料复合种植技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多孔质结构护岸;自然型护岸

其他补充

1.河堤的分类:干堤,支堤,民堤

2.对河堤渗流控制措施包括:

(一)临河截渗措施:防渗铺盖;防渗斜墙;堤基截渗墙

(二)背河导渗措施:压渗盖重;反滤排水槽;减压井

3.蓄滞洪区:指河道周边辟为临时贮存洪水的湖泊洼地或扩大行洪泄洪的区域。

4.蓄滞洪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内容包括:蓄滞洪区的规划;水工建筑物的布置;区内安全建设;以及非工程防洪措施安排等 1/2m2(2)向量模法(平均和的平方根法)SSii1此法所求某监测点的综合评价指数S可表达为

式中,S-在某监测点的综合评价指数。

Si-污染物i在某监测点的标准指数。S(6)内梅罗指数法已知多项水质参数的监测数据,计算与x

计算步骤:

1、计算各项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即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

2、使用各项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采用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S1。

用生态化治理养殖污染 篇6

山东省诸城市庭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发明的“七位一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就是一种用生态化绿色养殖治理养殖污染的有效模式。2014年10月,该合作社还拿到了建社以来的首个专利。据了解,庭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发明的生态循环种养阴阳温室大棚及配套设施,可实现棚内种菜种菌产沼气,棚外养猪产肥产饲料。不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据合作社理事长田玉伟介绍,双坡面温室七位一体农业生态循环种养是综合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的新型农业绿色生态模式,已在合作社示范基地进行了实施。该模式利用阴阳棚设施的建造及生产、技术等综合优势,对日光温室、背光温室种植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创新,使种植和养殖达到了完美融合,并结合能源沼气、生物饲料、有机肥料综合开发利用等新型技术,将“果蔬(喜阳)—食用菌(喜阴)—生物饲料(果蔬废弃秸秆和食用菌废菌棒综合利用)—畜禽养殖—沼气池(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生物有机肥(沼液、沼渣综合利用)—能源(沼气利用)”七位结合在一起,实现各个环节互补共生、相互依存,形成了一套和谐、高效的生态循环体系。

据笔者了解,该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是双坡面日光温室的日光棚处于向阳面,充分利用其光照好、采光时间长的特点,种植喜阳的各类水果、蔬菜,满足了作物对温度、光照的要求。双坡面日光温室的背光棚处于背光面,温度相对较低,用于种植喜阴的食用菌类作物,充分利用了温棚的背光面积,不但扩大了种植品类,增加了经济效益,还大大节约了生产场地和生产成本。

二是对废弃秸秆和食用菌废菌棒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后,通过添加生物菌种,将农业废弃物发酵制作成高蛋白生物饲料,用来喂养温棚禽畜舍内的禽畜。这种新型生物饲料安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喂养的禽畜品质上乘。不但节省了饲料成本,还避免了因焚烧处理废弃秸秆而造成的空气环境污染、火灾安全事故,以及土壤结构破坏、耕地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等问题。

三是阳棚一侧建禽畜养殖舍,进行动植物混合种养。禽畜呼出的二氧化碳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而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又改善了禽畜养殖舍的空气质量,粪便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肥料,有效实现植物产业(培育和收获绿色植物的产品)、动物产业(饲养动物及收获蛋、奶、肉等产品)与微生物产业(培育和收获食用菌)的适宜搭配和合理布局,形成理想、合理的混合农业组合。

四是在温棚禽畜舍内,同步建造沼气池及相关设施,禽畜的粪便、腐烂物、污水等可直接排到沼气池中,作为产生沼气的主要原料。大量随原料进入沼气池的病菌、寄生虫卵等,在沼气池密闭发酵的环境中被杀死,避免农业垃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对禽畜、农作物和人的健康都有好处。

五是沼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用途非常广泛。可通过沼气灯等设备,提高棚内温度、增加光照、补充二氧化碳、提高农作物光合效率;可用做生活能源,如照明、采暖、取代天然气等;可驱动沼气发电机组进行发电,不但节约了常规电能和煤炭,还缓解了工业用电供应压力。沼气池发酵沤制产生的沼液、沼渣等,是很好的优质有机肥料。施用这些有机肥料,不仅扩大了有机肥料的来源,而且增强了作物抗旱防冻能力,既提高了秧苗的成活率,还可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改善果蔬品质和土壤结构,有利于生产绿色有机食品。

生态化绿色养殖的含义,并非局限于养殖场内外环境的洁净上,还体现在所养殖的猪、鸡、鸭等畜禽自身机体内部环境的改善中。当前,由于抗生素滥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畜禽疾病防治难度加大,食品药残超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专家们看来,抗生素对于人类医学以及动物医学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抗生素应用时间的延长产生了许多弊端。在目前养殖环境下,完全取消抗生素使用并不现实,因此,寻找能够替代或部分替代抗生素的制剂势在必行,其中,微生态制剂是替代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首选。

当然,无论是庭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七位一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还是台湾地区的微生态制剂健康养殖方法,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生态健康型绿色养殖方法。专家分析认为,微生态制剂是一种调节剂,与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畜禽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不会产生副作用,不像抗生素那样,用多了畜禽机体会中毒。所以,就健康养殖而言,养殖场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畜禽机体菌群会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不容易发病,生产出来的畜禽产品安全、无药残。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发展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替代抗生素是大势所趋。这样,不仅养殖场内外环境无臭无味,整洁干净,生产出来的畜禽产品也因不含抗生素而安全无害,是一种健康型食品。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水田路水田小区5号楼三单元信箱 邮编:276002)

生态治理模式 篇7

一、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现状

(一) 极端干旱和缺水导致绿洲沙漠化

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极端干旱, 缺乏地表径流, 年均降水量只有40-200毫米, 而蒸散量高达655-1459毫米。水资源不足、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不合理利用导致绿洲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 整个绿洲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当前, 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地区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已有部分活化, 突破原有界限而呈互相连接态势。

(二) 严重风蚀沙化造成植物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严重的风蚀沙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使该地区草场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度降低。贺兰山西坡森林带、北部梭梭林带、额济纳胡杨林带等阿拉善地区三大生态屏障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退化。50年代长达800公里、面积达11330平方公里的梭梭林目前仅剩3860余平方公里, 减少65.93%;额济纳旗胡杨林面积由5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94平方公里, 减少41.2%;草场退化面积达334万公顷以上, 占全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3.4%;植被覆盖度降低了30%-80%, 大面积的草场已无草可食;180余种野生动物 (包括国家一、二、三类珍稀动物) , 或迁栖他乡, 或濒临绝迹。

(三) 沙尘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

阿拉善地区与我国南疆、河西走廊、北方农牧交错带共同构成四大沙尘源地, 而该地区面积最大, 影响最为严重。在风力的作用下, 乌兰布和沙漠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前移, 巴丹吉林沙漠也以每年20米的速度扩展。沙尘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总体上增强的态势明显。近年来, 还出现了沙尘天气开始时间提前、影响范围扩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

二、阿拉善盟生态综合治理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 生态综合治理成效

1.坚持“转移发展”战略, 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阿拉善盟在生态综合治理中提出并实施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 即将生产力要素向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集中, “人口向城镇集中, 农业向绿洲集中, 工业向园区集中”, “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将居住在生态重点保护区和生态环境恶化且已失去生存条件的农牧民, 搬迁转移到资源相对富集和生存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通过移民搬迁, 全盟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退出的草场得到休养生息, 植被覆盖度和牧草产量明显提高, 草群中优良牧草比例有所增加。草原特有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据测定, 植被覆盖度已由过去的1%-8%提高到目前20%-30%。贺兰山荒山荒坡及丘陵植被覆盖度由过去的不足12%提高到31.4%, 野生动物数量增加, 植被生长繁茂。同时, 移民搬迁后, 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受到了较大压缩, 集约化高效生态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 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 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2.重点工程相互促进, 治理区域成效显著。阿拉善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 (草) 、“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退牧还草、天然草原保护、牧草种子基地建设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与生态移民、扶贫工程相互配合, 互相促进, 使得部分重点治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围栏、禁牧、休牧、飞播、种草、治沙等工程措施, 总计完成造林12.9万亩, 飞播造林65.52万亩, 封育40.52万亩 (包括退耕还林工程以封代造5.5万亩) , 工程区全部实现禁牧, 保护治理面积达到118.94万亩, 重点治理区林草覆盖率达到35%以上。2009年, 全盟草原保护建设总规模累计达到6553.05万亩, 生态建设面积首次大于沙化土地扩张面积, 防沙治沙步入新阶段。

3.生态建设格局科学合理, 生态治理后续产业实力提升。在生态建设实践中, 阿拉善盟摸索、总结、确立了适合自身实际的“以灌为主, 灌乔草相结合;以封为主, 封飞造相结合”的治沙技术措施, 逐步形成了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林业生态建设格局, 并积极发展壮大生态治理后续产业, 生态综合治理效果明显。目前, 阿拉善盟人工梭梭林苁蓉接种面积近6万亩, 人工接种锁阳面积1.5万亩。天然及人工苁蓉年产135吨, 锁阳年产1561.8吨。人工接种技术基本普及, 初步形成肉苁蓉、锁阳、甘草种植三大沙草产业, 产业化发展初具雏形。全盟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林业产业企业达到5家。森林沙漠旅游发展迅速, 初步形成了以贺兰山、额济纳胡杨林为主的森林旅游, 以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为代表的沙漠探险旅游等观光旅游产业, 旅游人数逐年增加, 年接待人数超过50万人次, 年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

4.资源保护力度持续稳定,

生态建设成果不断巩固。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持续稳定, 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达1960万亩, 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451万亩, 成灾率控制在6.5‰, 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 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扎实推进, 取得了两大林区60年无森林草原火灾的成绩。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完成贺兰山三期, 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一二期工程, 国家和自治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991万亩。森林公安查处各类森林案件844起, 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10.5万元。同时, 各方面防沙治沙, 植树造林, 绿化国土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各种社会成分踊跃投资、投力进行造林绿化、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活动, 先后建起了军民共建林、青年林、金融林、民营个体林、妇联林、中日友好林等义务林地, 极大地巩固了阿拉善盟生态建设成果。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转移发展战略”的实施, 是一个动员全社会的综合体系, 既有社会问题, 也涉及到各旗县区、百姓的发展富裕等经济问题。从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 迁入区的经济发展和百姓安置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阿拉善盟农业主要集中在黄灌区、井灌区以及额济纳沿河绿洲。该区域曾是移民重点安置区和移民后产业发展区, 但阿拉善全区域的生态环境都比较恶劣, 尤其是受水资源限制和调整, 井灌区需要逐步压缩面积, 限制耗水量。从事种植业的人员也基本饱和, 不宜再安置人口。二三产业安置一方面, 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 只愿接收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工人, 不愿接收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低、缺乏生产经验的牧民, 而且也解决不了搬迁户的住房、社保等问题;另一方面, 牧民过惯了自由的放牧生活, 承受强度劳动和严格管束的能力较差, 缺少符合企业要求的生产技能, 心理压力大, 常出现往返现象。实施过程中, “牧民要生存、要发展, 政府和社会要生态”, 这其中的政策矛盾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协调。自治区西部是我国极端缺水的地区之一, 目前水资源利用最多的行业仍然是第一产业, 阿拉善农区种植业占用水总量的90%以上。贺兰山西麓及其它井灌区,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采, 已经出现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黑河9年调水, 正义峡下泄水量仍欠账7.79亿立方米。巴彦浩特集中居住了约占全盟40%的人口,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急需远距离调水解决城市供水。包头、乌海等地的生态建设区大量使用滴灌, “每木必灌”也需要大量的非计划用水维持, 一旦国家严格水资源管理, 水将成为西部社会、经济、生态的严重制约。

在生态建设上, 阿拉善盟每年沙化土地扩张357平方公里, 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每年以10-20米的速度扩展前移, 已呈联手会师态势, 每年有近1亿立方米的流沙倾入黄河, 生态建设面临严重考验。防沙治沙任务十分艰巨, 治理难度很大。经过长期治理, 下一步待治理区域的立地条件远较以往艰苦, 由于干旱少雨, 使得后续管护费用高。而生态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重点工程, 国家补助投资标准和地区造林费用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从而形成巨大的投资缺口。与此同时, 森林、草原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高发、草原鼠害面积增加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林草资源管护难度加大。

上述问题, 无论是移民搬迁还是生态综合治理, 仅仅依靠各盟市自身的力量, 确实难以完成。

三、西部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 搭建“转移发展战略”的平台, 实施跨盟市安置

要加快农牧民搬迁转移步伐, 需要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城镇经济来夯实“转移发展战略”的基础;同时, 针对自治区西部实际, 结合生态环境治理, 适度开发西部沙漠、岩画、航天、生态、地质、历史、黄河以及民俗等旅游资源, 从而拓展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空间, 提升城镇化水平, 搭建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平台。在转移安置区域上, 需要从自治区的高度, 破除盟市之间的行政界线, 实施跨盟市安置, 尤其是考虑整村 (嘎查) 迁移, 既保持村屯居民之间的社会联系, 又能够消减对原驻地生态压力, 提高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成效。

(二) 扩大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自治区西部现有生态恶劣地区, 因自然条件恶劣, 草原生态面临崩溃, 已不能继续进行传统放牧, 因而必须采取“一退永退”的办法。但退出后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继续生态建设和对建设的成果进行维护, 因此, 对阿拉善等地生态极端脆弱地区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 是从根本上解决自治区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根本之策。建议借鉴“天保工程”的做法, 推动自治区西部生态脆弱区建设“生态特区”。在生态特区内, 将生态建设作为区域的主要生产活动, 将留在当地的劳动力转换身份, 使之成为生态工人, 通过生态建设和保护活动获得收入。同时, 将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扩大到草原、荒漠区的生态维护。

(三) 建立水资源约束制度,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组织专门力量, 设置专项工程, 尽快摸清西部生态脆弱区地下水资源动态状况, 对地下水资源赋存储量、补给量、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资源与产业开发的相互关系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评价, 在科学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 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规划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将水资源利用评估作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产业发展、城市规划、项目实施环境评估并列, 并纳入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之中。鼓励实施生态综合治理节水措施, 提高节水植被在绿化、生态建设中的利用水平, 逐步消除生态建设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

(四) 建立生态环境预警制度, 完善生态监测系统

生态治理模式 篇8

山西省近年来生态状况令人堪忧, 主要是由于煤矿的过度开采带来的影响。2013年, 山西省进一步加强省重点工程———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建设, 而在2014年5月份则是推进了生态脆弱区水生态修复。下面重点对这2种生态脆弱区的治理展开叙述。

2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建设

2.1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简介及进行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吕梁山区域在山西省相对贫弱, 亦属于国家级连片贫困区, 经济不够发达, 同时又面临着森林绿化不够、生态脆弱的生态环境。虽然山西省通过2014年的林业建设使省内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8.03%, 对于生态持续恶化得到了初步的遏制, 但在吕梁山生态脆弱区, 绿色植被依旧稀少。目前,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建设重点工程区宜林地面积78.73万hm2, 占据全省的32%, 但水土流失面积却也达到292.6万hm2, 年输入黄河泥沙量占黄河年均输沙量的1/4, 是全国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这片区域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一代女皇武则天、唐宋名将郭子仪和狄青、唐代诗人宋之问、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的故里均在此地, 翻阅近代, 吕梁亦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在这里, 相继涌现了贺昌、刘胡兰等革命代表。此外, 吕梁山区是一旅游参观的好地段, 游客们来此可观赏宁武关、天龙山石窟、则天庙、乡宁千佛洞等著名景点。但若是吕梁区域的生态一直保持脆弱状态, 这些资源又如何能够长而久之地发展下去。

2.2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区林业建设

本次山西省将吕梁山区的3个市、23个县作为“两山”造林绿化的重点, 做出新的林业重点工程的规划, 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山西。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是6大工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 这一工程的开展可带动山西省在生态建设上迈上新台阶, 由此, 省委、省政府将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建设作为了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工程, 在加强林业建设的活动中, 主要表现在改善区域生态状况, 进一步提高人民居住环境质量, 关注民生, 兴林富民, 建设干果经济林经济, 并将其作为6大工程中的最重要环节。《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建设重点工程总体规划》指出, 此项工程涉及3市、23县、4个林局、44个林场。工程规划从2013年起至2020年, 实现工程49.07万hm2, 其中, 至2015年3年期间, 实现每年8万hm2, 而2015~2020年, 则按照每年4.67万hm2或5.3万hm2的进度进行, 实现其绿化率在工程完成后可以达到62%, 森林覆盖率达到26.5%, 工程最终目标要实现对水土流失的有效遏制和对生态环境的显著提高。

为了更好地执行该项规划, 省林业厅针对工程建设的组织和技术两方面提出了4个注意点。首先是要注重县级规划设计, 其次是对工程组织实施的注重, 第三是对工程技术服务的重视, 最后是要注意对于抗旱技术的应用。

3 采煤区等生态脆弱区水生态修复

3.1 采煤区等生态脆弱区水生态状况

据悉, 每开采1t煤, 将会消耗2.48t水资源, 若我们将山西煤矿年产按照5亿t计算, 那么, 每年将会有12亿t水资源遭到破坏, 这12亿t水资源几乎相当于山西省整个引黄工程的总饮水量。2010年, 山西曾公布环境状况, 结果显示全省地表水水质近一半处于重度污染状态, 近年在不断治理的状态下虽有好转, 但仍然存在着严峻的问题。水生态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旦山西地区水生态系统处理不好, 将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用水需求, 还会给农业、工业等生存之本带来严重影响, 进一步恶化人们生活质量。

3.2 采煤区等生态脆弱区水生态修复规划

为了进一步修复生态脆弱区水生态, 山西省政府要求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尤其要加强对于省内重要生态保护区如水源涵养区、河湖源头和湿地的保护, 对于采煤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则要进行水生态修复, 整治内源污染。为此, 山西省正不断开展多项保护水域和修复水生态工程, 对于地下水的管理, 山西省正预计实行地下水取用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制定出严格化凿井审批和加强地下水保护等相关文件, 禁止农业、工业建设项目使用地下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4 结语

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人们的生活, 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期盼山西省推出的这些治理生态脆弱区的方式能够起到效用, 也期盼全国其他生态脆弱区亦能获得重视, 实现有效治理, 但我们更期望, 在日后的发展中, 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不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元甲.探究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3)

生态治理模式 篇9

民乐县北部滩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部的洪积扇缘,西北与甘州区相接,东至山民两县之交界的锯条山,南与本县六坝镇耕地相连。土地面积4.89 万hm2,其中:天然草场1.16万hm2,沙化土地1.12 万hm2,干燥剥蚀残山0.34 万hm2,荒漠戈壁2.27 万hm2。本区的特点是地势平坦,无坡度分级,沙砾地面,土层较薄,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春秋风沙多,夏季炎热,冬季酷寒,生长有多种典型荒漠沙生植物,覆盖度达15%~20%。该区系典型的戈壁荒漠风蚀区,海拔高度在1 589m~1 850m之间,年总辐射量达140~149Kca/cm2,年平均气温4℃~7℃,年降雨量150mm~253mm左右,而年蒸发量则高达1 638mm~2 770mm,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灾害性气象要素主要有干旱、霜冻、干热风和沙尘暴;区内荒地资源面积大,地下水资源蕴藏丰富,为县境内洪水河、童子坝河、海潮坝河、大堵麻河等河流尾闾,热量充足,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区内土壤主要由灰棕漠土、风沙土和壤质灌耕土组成。天然植被稀疏,类型简单,主要有珍珠、红砂、白刺、枸杞、沙兰刺头、籽蒿、沙米、戈壁针茅、苦豆子、沙葱、麻黄、沙棉蓬等。造林树种有白杨、小叶杨、新疆杨、沙枣、箭杆杨、花棒、梭梭等。

二、区域水土流失存在的问题

1.生态用水资源短缺。随着全县人口的增加,北部滩开发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本来就有限的水资源,只能灌溉农田,当年植树造林也不能保证灌溉,造成林木生长不良或部分枯死,保存率为36%,水资源不足是造成林木及沙生植物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2.超载放牧,破坏地利,导致植被稀疏。北部滩风蚀区的锯条山丘陵放牧亚区和沙生植物保护亚区,草场面积达2.22万hm2,占该区面积的58.72%,植被覆盖度较低,在夏秋季节牧草生长旺盛,草质良好,是本县边缘地带乡村群众放牧羊只、骆驼的主要区域,趋于经济利益和无序管理,草场超载放牧,牲畜践踏草场,致使地表土层破坏,草场得不到恢复,造成局部区域沙漠化程度更加严重。

3.滥采野生植物资源现象严重,植物种类减少。北部滩荒漠区域生长着一些稀疏的野生甘草、麻黄、黄参、发菜、地卷皮、锁阳、蒲公英、茵陈蒿、紫苜蓿、车前草、艾蒿等,由于药用价值高,成本较低,风味独特,因此每年都有一些群众夏秋季拔青沤绿肥,冬季打黄柴、捡拾发菜、乱采滥挖中药材等破坏沙生植物的不良行为存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导致植被种群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据调查,每挖40~60kg中药材活野菜,便会造成1hm2草地荒漠化或沙化。

4.生态意识淡薄。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够强,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急功近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效益的现象仍有发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

三、治理对策与配置模式

(一)治理对策

北部荒漠风蚀区综合治理的思路要首先明确规范人类对水、土、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行为,使其向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应当以绿洲保护为中心,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以荒漠化治理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综合治理,自然修复,政策引导,技术示范的治理原则,建立多层次、阶梯式防护体系,维持其现有生态系统的稳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1.防风固沙林带体系建设。在风蚀区和绿洲边缘的缓冲地带营造以旱生灌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带,而在绿洲与沙漠、戈壁的交界处要先设置阻沙带后再建立防风固沙林带,适当发展人工草产业。

2.混交林带体系建设。在风蚀区内部的沙化重点区域以乔灌草相结合,建设高标准的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体系,并改造和完善农田防护林,适当种植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发展生态农业。

3.封禁育草带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戈壁荒漠地带天然植被为主的封禁育草带体系。主要采取封禁放牧、樵采和封育保护措施,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调节机制来实现荒漠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增加植物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植被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

(二)典型配置模式

1.防风固沙林带建设模式。主要以民乐县与甘州区边界地带、县化工大道两侧及北部滩与周边农村耕地的缓冲区地带,东西走向,设立三道林带防线,面积1 200hm2。项目区大部分土地为砂砾石滩地,树种选择以乔灌混交相结合,林带宽度视土地利用条件而定,一般在20m~100m之间,均采用开挖水平沟方式栽植。营造以旱生灌木和乔木混交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带,灌木树种选用红柳、花棒、柠条、骆驼刺、沙枣、白刺、梭梭等;乔木树种易选用新疆杨、二白杨、臭椿、刺槐和国槐等。

2.人工植被工程治理模式。以国道227 线两侧、植被保护站周围及县化工大道南边区域为主,面积1 450 hm2。以种植耐干旱、耐寒冷、耐碱盐、喜光照的毛苕子、苦豆子、草木樨、冰草、籽粒苋、星星草、苜蓿草、麻黄草等为主。

3. 生态自然修复治理模式。以开发区至东乐路两侧,东至锯条山,西至国土局农场的荒漠戈壁滩为界。植被以野生荒漠植被保护为主封育面积17 500 hm2,设置围栏95km,禁止人为破坏和放牧,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生态自然修复。

4.机关农林场及企业治理模式。在风蚀区和绿洲边缘的缓冲地带,以国有机关单位划片包区开办农林场+龙头企业的形式治理,面积达2 500 hm2。农林场采取以土地平整,种植农作物,四周设置围墙,沿围墙栽植防风固沙林网,田间渠路林田配套,工程设施完善,地埂种植苜蓿等草种的模式。企业采取以荒滩地为场地,厂区四周栽植防风林带,道路用混凝土硬化,发展草畜产业和中药材种植等高效农经产业,厂区空闲地带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

四、风蚀区治理的成效

(一)形成了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

自成立北部滩风蚀区植被保护工作站以来,确定了以综合治理,重点防护,高效开发,注重效益,建设生态示范工程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大力发展植树种草,封沙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使自然面貌有了大的改观。至目前,已完成国道227 线和开发区道路两侧植树95km,栽植各类树木38 万株,形成了一条条纵横“绿色长廊”种植防风固沙林带1 360hm2,经济林2 980 hm2,完成自然植被保护19 600hm2,人工育草2 560 hm2,基本农田2 500 h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9 万hm2,治理程度达到59.30%,植被覆盖率达到了63.58%,初步形成了以小区建设为主,工程、生物、农耕措施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综合防治体系,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防风固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综合治理效益显著

1.改善生态环境面貌,减少了风沙危害程度。通过综合治理流沙、防风固沙林带建设、人工种草、结构调整、封禁治理等措施,初步形成了以阻沙体系、固沙体系、封沙育林体系和农田防护体系有机结合的综合治沙体系,达到治理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面积1.12 万hm2,降低风蚀程度25%。

2.实施高效节水工程,节水效果显著。在项目区农业及生态用水中,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实行喷灌、滴灌和管灌等高效节水工程和常规节水措施,亩用水定额控制在80m3~100m3,达到亩节水20%~40%,单方水经济效益提高了15%。

3.注重生态自然修复,环境质量明显好转。通过治理,风蚀区林草面积由实施前的1.16 万hm2增加到2.65 万hm2,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5.64%增加到63.58%,气温有所下降,年气温距平在-0.5~ -0.9 之间;降水有所上升,年降水总量比历年偏多15%;蒸发基本持平,有效地促进了小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转变。

4.发展区域经济,促进了社会协调发展。至目前,北部滩荒漠区已建立机关农林场36 家,发展工业企业50 家,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已建成甘肃省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现打成机井107 眼,种植面积0.43 万hm2,林果面积达0.26 万hm2,农林业年产值达0.68 亿元,增加收入0.32 亿元;工业企业年总产值达35 亿元,工业增加值达8.5 亿元,实现利税0.88 亿元。

五、结语

北部滩荒漠风蚀区生态修复及水保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今后要以建立生态环境安全体系为目标,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依托,以生态保护为纽带,以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为根本,研究风蚀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探索风蚀区治理的模式和技术推广,根据现有的资源基础,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生产布局,以实现区域资源的最佳组合,发挥区域资源的最大生产潜力。按照新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思路,全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三大战略,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提升农业单方水产值,初步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确保北部滩风蚀区的治理。

摘要:甘肃省民乐县北滩荒漠风蚀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在西北地区及内陆河流域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项目以促进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为根本,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防风固沙效益明显增强,水土流失强度显著减小,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现已被确定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地。对北部滩风蚀区治理项目成功模式进行总结和提炼,试图在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合理配置生产格局等方面,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为主导的荒漠区治理模式更具推广前景的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生态治理模式 篇10

1 研究区概况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的石羊河流域下游, 平均海拔1400m, 介于东经101°49′41″至104°12′10″和北纬38°3′45″至39°27′37″之间, 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所包围, 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内陆荒漠区, 是我国较为典型的沙漠绿洲地带和荒漠生态类型区[2]。区域土地总面积16016km2, 以沙漠、绿洲、戈壁为主, 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445208.3hm2。

2 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的成因一般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 而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成因中所占比例较大。

2.1 自然因素

2.1.1 气候条件

荒漠化的形成与区域气候条件关系密切, 围绕气候的变化, 荒漠化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民勤县具有较为明显的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 气候干旱, 降水少, 蒸发强, 昼夜温差较大, 大风多, 风力较强, 多风沙和沙尘暴天气。其中年平均气温7.8℃, 年平均降水量127.7mm, 年平均蒸发量2623mm, 昼夜平均温差15.5℃, 恶劣的气候条件也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自然营力,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使得区域的气候愈加干旱, 荒漠化日益加强。

2.1.2 物质条件

我国西北地区经过历史上漫长的地质变迁, 沙漠多, 以砂粒为主的一些疏松沙质沉积物广泛分布。从地质历史角度来看, 第四纪时期, 大多沙漠均埋藏有古风成沙 (如腾格里、毛乌素沙漠) , 这些古风成沙为地质历史时期沙漠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沙源[3]。民勤县处于沙漠腹地, 风沙肆掠, 水资源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壤发育度差、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形成荒漠化的基础条件。

2.2 人为因素

2.2.1 人地矛盾

民勤县土地总面积为16016km2, 人口平均密度17.2人/km2, 由于荒漠干旱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 随着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不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等原因, 导致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破坏, 增加了土壤风蚀,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进一步激化了民勤县的人地矛盾。

2.2.2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是民勤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瓶颈。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以及地下水的大幅度开采, 使得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不断减少,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涵养能力逐渐减小、地面植被大幅度枯死与破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另外, 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大量井水灌溉造成盐分集聚, 形成大范围的土地盐渍化;加之当地对水资源的管理欠缺, 民众节水意识薄弱, 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

2.2.3 植被破坏

林草植被破坏严重加速了荒漠化的产生, 近几年, 由于石羊河流域上游人类的滥砍滥伐、民勤盆地的开荒垦殖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 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恶化, 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并影响到区域的水文循环过程, 造成民勤防风固沙植被和荒漠绿洲的逐渐萎缩, 自然灾害频发, 荒漠化产生速度加快, 风沙危害加强。

3 民勤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3.1 生态环境基础脆弱, 荒漠化治理任重而道远

民勤作为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荒漠区,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植被覆盖度低,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 加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土地承载力持续下降, 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张, 生态危机严重。近几年来, 民勤县人民以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为目标, 走生态立县之路, 坚持与荒漠化做斗争, 积极探索荒漠化防治新模式和创新管理机制, 荒漠化防治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 根据民勤政府工作网站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年底, 民勤县在408km风沙线上建成防护林带300多km, 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5.32万hm2, 工程压沙造林面积2.74万hm2, 其中封育的天然沙生植被面积21.67万hm2, 封育成林面积5.2万hm2, 荒漠化面积从2009年的150万hm2减少到2013年的142.8万hm2, 净减少3万hm2, 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11.21%增加到2013年的12.32%, 提高1.11%。尽管如此, 民勤县仍然是我国荒漠化危害较严重的区域之一, 荒漠化治理的征途依然漫长。

3.2 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人为因素导致的荒漠化比例较大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慢, 尤其是民勤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比较落后, 教育资源欠缺, 大部分人口的文化水平较低, 法律意识不足,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淡薄, 荒漠化治理的社会参与度低, 总体治理能力欠缺, 只顾着追求眼前和片面利益, 忽视生态效益, 违背生态规律, 未能处理好荒漠化治理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由于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乱砍滥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诸多人类活动的加剧, 造成的沙尘暴等自然环境灾害频繁发生, 荒漠化面积扩张并局部逆转, 危害严重, 损失巨大。

3.3 投资和扶持力度不大, 荒漠化防治效率与效果不高

民勤自然生态环境恶劣, 且荒漠化范围广, 因此治理的难度相对较大, 荒漠化及生态环境的治理, 需要耗费大量的财政资金, 也需要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政策扶持。民勤荒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由于治理过程的时间周期长, 资金投入的滞后以及政策措施的不健全, 导致治理的效率不高, 效果不显著。

3.4 法律与政策体系不完善, 未形成严格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民勤县在荒漠化的治理的过程中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治理措施, 荒漠化蔓延速度得到了部分缓解, 但是治理的理念和方法缺少创新性和彻底性, 没有从源头和根本上有效遏制荒漠化的产生, 另外, 由于管理机制和防治力度的不完整, 导致荒漠化防治的措施严重落后于荒漠化恶化的速度, 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对后续的治理带来更多困难和挑战, 也带来昂贵的治理费用和代价。

4“生态+”模式的基本原理

4.1“生态+”的概念

“生态+”是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是在发展经验中形成的理念升华, 是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全过程及各行各业各元素之中, 以人、自然、社会等方面和谐共生、循环发展为前提、以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为基本点, 以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的, 是推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及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关键和本质。

“生态+”的理念运用到民勤荒漠化治理中, 需要转变旧的发展理念和方式, 是荒漠化治理和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等的协同发展。

4.2“生态+”的理论体系

4.2.1 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新常态下一种新的产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是以生态理念为主线, 贯穿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各个领域的经营管理观念。它与传统的产业有明显的特征差异, 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4]。

人类社会发展要遵循生态生产规律, 落实生态生产必须要发挥产业生态优势, 实现生态化发展。生态产业是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循环经济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 要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 相互促进, 着力进行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循环经济, 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方式。建设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且严格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加强扶持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推进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 形成形式多样的生态产业链。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的稀缺性, 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保持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平衡, 人类的生产要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合理范围之内, 形成人、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生态化产业发展模式, 生态+“产业”就是要根据产业自身的发展机理, 充分考虑其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范围, 协同工业、现代农业、三产等方面,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 对各类产业系统进行转型优化, 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创新, 学习并建立具有生态理念的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体系, 提高产业生态化竞争能力[5]。

4.2.2 生态+“现代化建设”

生态+“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思维的创新与提升, 是现代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耦合优化, 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生态转型[6]。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的有机融合, 要以生态经济, 生态社会和生态意识为切入点, 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从而有效达到现代化建设模式的生态转型。

生态+“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重点围绕绿色发展, 结合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 广泛普及绿色生活, 绿色城镇化和发展绿色经济, 进一步增强和提高生态现代化水平, 努力实现生态现代化建设方式和生态治理机制的转型和创新, 做到科学发展, 从源头扭转自然生态环境对现代化建设的制约, 通过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 达到现代化建设生态化的互利模式,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现代化建设新格局[7]。

4.2.3 生态+“科技创新”

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 传统的科技创新观念将经济利益摆在第一位, 忽略了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当今时代, 随着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矛盾的日益深化, 各种生态危机愈演愈烈, 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已不再现实, 生态化的科技创新或者科技创新的生态化是对这一矛盾解决的关键和重点[8]。生态+“科技创新”是将具有生态型的科技创新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 追求和谐的发展关系。其实质是要在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中引入生态的理念, 正确引导科技创新向着有助于资源环境保护, 有利于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等因素之间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9]。科技创新发展要以生态价值为衡量指标, 有效实现科技创新的生态化改造和转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创业创新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使得科技创新在生态发展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生态+“科技创新”是要依靠这些有利平台和空间, 落实和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以发展生态化科技创新为契机, 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力, 构建完善的生态化科技创新模式, 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 在追求科技创新经济效益的同时, 严格遵循生态规律和理念, 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营造良好的生态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环境, 把生态发展提升到新的发展轨道上, 努力实现人—环境—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

4.3“生态+”的特征

4.3.1 系统性

“生态+”强调将生态发展理念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它把自然界和整个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并依据其自身系统化的生态理念贯穿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 它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理念、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式, 通过各方面深度叠加, 从各个层次及部分之间来对其的发展进行优化及重塑。产生成倍的效果促进发展。

4.3.2 循环性

“生态+”核心在于调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形成良性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大循环的和谐统一, 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4.3.3 和谐性

和谐是“生态+”的保障, “生态+”是社会、经济、政治、文明、生态和谐统一的有机体, 是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的伦理形态, “生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协同生态制度, 生态安全, 生态环境, 强调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公平高效, 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4.3.4 多样性

“生态+”并不是单一的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 其内容全面涵盖着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各方面, 其参与主体的多样性, 不仅包括各类自然环境生态系统, 还包括各类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其目标的多样性, 不仅限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而且还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10]。

5“生态+”模式下的民勤荒漠化治理途径

5.1 加强流域用水管理,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民勤县荒漠化恶化的最主要因素和根源就是水资源的退化, 民勤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解决水资源问题, 荒漠化治理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政策法规建设作为生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民勤县的特殊情况, 则应该建立健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 制定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政策规程, 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实施严格的管理和调度, 做好流域内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和规划, 公平合理处理好上下游之间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利益。开源节流, 做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民勤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 应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 形成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和循环型农业, 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坚持封育保护的原则, 依据民勤县荒漠化的不同程度, 划定不同级别的封育保护区, 将造林治沙面积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扩大封育区范围, 对封育区实行严格管理, 禁止一切人类经济活动, 并逐步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治沙与治水并肩齐进, 还要注重市场经济对水资源利用的调节作用, 采用经济杠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5.2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保护荒漠区林草植被

民勤县荒漠化程度大, 治理难度较大, 应因地制宜, 协调各部门, 综合多方面规划及治理措施, 积极落实防沙治沙规划, 实施荒漠区和流域生态修复, 使民勤县荒漠化生态修复区林草植被和水土资源得以恢复和保护。通过综合分析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和民勤荒漠生态系统, 转变产业结构, 生态移民、生活方式, 采取有效的人工整治的生态修复方式对民勤荒漠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 从而减轻荒漠化程度,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5.3 发展荒漠生态产业, 促进荒漠生态经济

发展荒漠生态产业是治理荒漠化的有效途径, 生态+“产业”就是要求努力打造民勤荒漠区特色产业, 在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同时也利用好荒漠化自身丰富的资源条件, 大力发展荒漠区特色种植业, 充分利用荒漠区太阳能和风能, 例如民勤绿洲荒漠化地区具有其独特的风景和优势, 打造民勤荒漠绿洲旅游线路, 不仅可以推动荒漠区旅游业不断发展, 带动荒漠区民众经济提升, 而且还可以加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民勤县现阶段需要不断创新荒漠化治理新机制, 在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的同时不断推进沙漠经济的发展, 从而打造一批特色的荒漠区生态经济产业。

5.4 完善荒漠化治理扶持政策和管理机制

民勤荒漠化治理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机制, 需要建立健全荒漠化治理政府扶持政策以及完善的金融财税体系,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各部门相互协同, 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形态。提高荒漠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精确性, 严格落实责任制, 充分发挥监察监督作用, 限停或整改区域内各类高耗水高污染生产建设项目, 严禁各种弄虚作假及腐败现象发生, 从而保障民勤荒漠化治理顺利实施。

5.5 科技创新与科技扶贫推动荒漠化治理

民勤荒漠化的治理要依靠现代科技的力量, 要按照生态+“科技创新”的具体思路, 在生态领域内进行荒漠化治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增效。需要鼓励区域民众在总结前期荒漠化治理技术模式和经验的同时, 积极探索荒漠化治理新模式并不断进行创新, 为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和荒漠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强化科技扶贫, 将生态环保技术和林苗栽培管理技术深入到区域每村每户, 提升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 提高贫困民众的生活水平,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推动民勤县社会, 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6 结语

解决民勤荒漠化的问题, 提高民勤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本质, 推进民勤荒漠化治理,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荒漠区社会经济发展, 应该坚持“生态为本”的治理理念, 结合“生态+”理论模式, 运用各种荒漠治理措施和治理工程, 遵守自然规律, 遵循科学治理, 循环可持续的原则, 将生态治理作为区域联动发展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和完善政策措施, 严格荒漠化治理立法执法, 从根本上改善民勤荒漠区生态环境, 改良区域民生经济, 保障生态安全, 加快促成美丽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董光荣, 吴波, 慈龙骏, 等.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 1999, 19 (4) :318-332.

[2]张学杰.遏制民勤沙漠化趋势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5, 41 (4) :320-321.

[3]魏海燕, 胡方彩.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贵州科学, 2014, (6) :83-87

[4]毛德华, 郭瑞芝.我国生态产业发展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3, 26 (3) :90-93.

[5]陈柳钦.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趋势——产业生态化[J].未来与发展, 2006 (5) :31-34.

[6]孔繁德, 王连龙, 谭海霞, 等.《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述评[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7 (3) :1-5.

[7]邓翠华.在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建设生态文明[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6 (1) :12-16.

[8]舍娜莉, 何颖利.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化及其发展举措[J].人民论坛, 2013 (11) :156-158.

[9]傅晓华.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透析科技创新生态化[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24 (3) :41-44.

生态治理模式 篇11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英格·安德森女士等一行。汪洋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愿加强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全球生态系统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希望论坛能充分发挥国际交流平台作用,推动完善全球生态系统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亚太森林组织董事会主席赵树丛、联合国森林论坛秘书长米诺·索伯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主持开幕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英格·安德森主持了开幕式后举行的生态系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嘉宾访谈。

张建龙说,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然而,不断加剧的人为干扰使全球生态系统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变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将可持续发展原则全面纳入国家政策和规划,实施了一系列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包括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正在扭转自然生态资源减少和退化的趋势。今后,中国将更加注重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全面保护天然林,全面保护湿地,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

张建龙就全球生态系统治理提出三点倡议。一要树立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摒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传统思维,从全球和战略的高度,共同谋划、同舟共济,稳步推进全球生态系统治理进程。二要健全全球生态系统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把生态系统治理纳入政府工作的优先议程,创新全球和国家层面的生态系统治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国际生态系统治理规则,认真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生态系统治理能力转型升级。三要搭建互动平台,促进国际合作。着力搭建全球生态系统治理互动平台,开展科学技术交流、政策对话和项目实施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护、修复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章新胜说,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人类文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我们面临的挑战就规模、范围来说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从前,我们保护环境,都是抓住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一个物种、一片森林、一条河流,目光始终放在生态系统局部。随着对生态系统认识的加深,我们应当越来越重视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治理,树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成立时间最久的关注生态保护的国际组织,一直强调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注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今天我们相聚一堂举行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生态系统治理,特别希望政府部门将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

赵树丛说,生态系统治理问题关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乎人类社会繁衍生息,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土地退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亚太森林组织成立以来,重点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试点示范、能力建设、政策对话和信息交流等活动,为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增加民生福祉,让森林更好地造福人类,我们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对话,倡导并支持区域和全球林业高层对话,将森林生态系统治理纳入区域和全球重要合作机制,协同推进森林生态系统治理。二是加强试点示范,开展森林恢复和示范项目,指导推动森林生态系统治理。三是加强能力建设,重点加强林业机构能力建设、人才培训和林业教育,适应森林生态系统治理需要。四是加强信息共享,总结交流各国在森林生态系统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借鉴,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治理水平。五是推动论坛机制化,探讨相关机制安排,将论坛机制化、平台化,以深入讨论生态系统治理问题。

米诺·索伯拉说,众所周知,在今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通过了一个新的议程,也就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议程展示了这样一个未来愿景:希望到2030年,全球对所有自然资源的消费都是可持续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意义重大。联合国森林论坛致力于全球森林的保护及可持续经营,为地球的健康和人类的福祉积极努力。希望通过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的举办,大家能够凝聚共识,携起手来,为提升包括森林在内的全球生态系统治理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林克庆说,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垃圾处理等多个规划,推进百万亩平原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河道生态修复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有效缓解了生态系统的快速恶化,生态治理取得良好成效。但是,北京的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与首都的功能定位和广大市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为此,我们将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纾解非首都功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划定生态红线,深化生态领域改革,用生态约束力和环境承载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在北京召开意义重大,衷心希望大家将自己在全球生态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介绍到北京来,为北京提供生态治理的有效方法和解决方案。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依赖于生态系统,无论是我们人类,还是陆地和海洋里的动物,甚至所有的微生物都依存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提供了各种服务,包括我们生存所依赖的水、空气、食物、衣服,还有调节气候、减缓灾害等服务功能。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生态系统服务,都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于我们的下一代和整个人类的未来。

针对这一议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生态系统管理项目主任埃德蒙·巴诺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欧阳志云,发表了题为《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的主旨演讲。发言中两位专家提出,没有生态系统的保障,就无法确保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福祉。但由于对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治理结构正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世界各国必须意识到生态系统在满足经济需求方面所扮演的基础性角色,社会各方也应当重视生态系统带给人类的服务,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治理生态系统。

开幕式上,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英格·安德森主持了题为生态系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嘉宾访谈。中科院院士李文华等从各自研究方向出发,发表了不同的真知灼见。正如专家们所说,生态系统为社会和经济的稳定提供了保障,为人类提供了可靠的自然服务。但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服务需要我们正确良好的治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对生态系统进行良好的治理。美丽的地球只有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承载着可持续发展,能够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和繁荣的经济。

生态治理模式 篇12

一、山西省城乡生态化的基本内容

山西省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省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明确实施城乡化策略。山西省城乡生态化就是要遵循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 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 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1]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还含有自然和社会两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产业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生态产业注意到了自然生命生态系统中本无废物的事实, 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生态调控原则, 而生态产业协调了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复合生态系统在某一发展阶段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得以持续发展。[4]基于城市和农村生态系统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农村生态系统中, 存在着农业、农民和农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 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看, “三农”实质上分别对应着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 即农村→自然、农业→经济、农民→社会, 可见, 三农现象不只是经济或社会领域内的问题, “三农”之间形成了“社会—经济—自然” 的复合生态关系, 相互作用, 协同发展。[4]

二、城乡生态化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分析

建立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可以作为山西省城乡生态化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根据榆次区20个村、灵石县14个村和保德县16个村的调查,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

村建立水源保护区占调查村总数的100%, 村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占调查村总数的38%, 基本上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村委能主动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 而且有30个村地下水资源受到煤矿区的影响, 占调查村总数的60%, 农村主动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

2.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 在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城周边村污水没有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距离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城较远、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 没有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村尚未做到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 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村垃圾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 垃圾无害化处理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 直接倒入深沟和深坑内;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2%, 但各村推广的户数并不多。在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方面, 能够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 发展户用沼气村达到调查村总数的100%, 但各村发展的户数并不均衡;村综合利用作物秸秆, 推广“猪-沼-果”、“四位 (沼气池、畜禽 舍、厕所、日光温室) 一体” 能源生态模式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6%;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 秸秆发电等措施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

3.企业对农村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

村周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已经建立, 有效地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村周边不存在污染问题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在拥有煤炭资源丰富的灵石和保德县, 由于煤矿企业的开采, 村内存在一定面积的土地坍陷问题, 村内存在坍陷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48%。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 村内已经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 艺、设备, 占调查村总数的100%。

4.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各村能推进健康养殖, 在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方面, 已经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 力求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 %;但人畜混居现象彻底改变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已经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力求提高养殖的规模化水平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 %;能够通过养殖小区发展沼气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 %;能够通过养殖小区生产有机肥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 %。但不能有效地进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0 %;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 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

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按标准化生产, 强调采取技术、工程措施,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 在种植区域普及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 %;实施田间合理灌排, 发展节水农业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 %。

6.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村对农产品种植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均为0;村对煤矿废弃地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均为0。但所调查的村均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占调查村总数的100%, 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灌溉,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7.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村能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 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 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重视自然恢复, 保护天然植被的力度不够, 村庄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庭院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2%;通道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64%。

三、城乡生态化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1.公众参与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基于主动自愿原则, 以农民个体为主导, 农民具有科学的环保意识, 按照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农民自身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 农民在构建良性生态环境中自觉参与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行为。推广秸秆免耕覆盖栽培、秸秆还田、生产沼气、用作食用菌生产等成熟技术。严禁露天焚烧秸秆污染空气, 或者将秸秆随意堆放在公路沿线、林盘、院落, 或者抛入河道堵塞沟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为。有效地进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重点治理规模化 畜禽养殖污染, 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农村沼气建设行为。大力推广“一池三改”,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要与改厨、改圈、改厕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充分利用沼气综合技术, 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粪便、污水进行处理, 产生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 治理农村养殖污染。农业循环经济行为。开展“节水、节药、节肥、节种”等清洁生产技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 农药施用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控防技术, 农膜要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 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规模化生产。农村河道疏浚行为。配合水务部门全面疏浚镇村河塘沟渠, 清除河塘淤泥、杂物垃圾、杂草飘浮物, 严禁向河道沟渠倾倒农业生产垃圾, 建立河塘长效管理维护机制。村庄容貌整治行为。按照“清洁、秩序、优美”的镇村整治标准, 村庄要集中清理乱搭建、乱堆放、乱贴画等现象, 农户房前屋后保持整齐洁净, 做到村居整洁, 庭院绿化, 村庄秩序井然, 环境优美。资源环境保护行为。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 重视自然恢复工程建设。

2.法律管制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制定环境法规, 对农民个人的行为进行限制。

排污限制。根据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实施意见》, 在已划定的畜禽养殖禁养区、适度养殖区基础上, 加强监督管理, 禁养区内不得从事畜禽养殖。适度养殖区内要引导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对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治污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 (三同时) ”制度, 逐步实现畜禽粪污治理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规范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日常监管, 禁止畜禽养殖场直接向河流、水体排放粪污;对未采取有效措施, 致使畜禽粪污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以及向水体超标排放、倾倒畜禽粪污等违法行为, 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及庭院养殖户要根据污染的影响程度分类进行指导与治理。对分散的小规模庭院养殖, 主要依靠加强宣传, 推行人畜分居, 实行畜禽圈养或拴养, 鼓励建设沼气处理设施, 配套“一池三改”等技术措施, 引导粪污还田利用。对规模化养殖场, 要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种养结合、达标排放的要求, 指导养殖业主进行综合配套治理——采用节水措施, 减少污水排放;铺设污水管道、实施雨污分流、完善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建造与养殖量相匹配的防雨水冲刷 (流失) 的干粪堆仓和污水处理池, 保持养殖场整洁卫生等措施, 强化养殖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

技术限制。严格限制高污染的生产技术。开展正确施肥、科学用药、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推广生草栽培、秸秆覆盖等环保技术, 提倡使用可降解薄膜;推广可循环技术, 制定果、菜无害化清洁化生产技术规范, 鼓励果农、菜农使用秸秆或可降解地膜覆盖等技术;推广合理施肥。鼓励农民沟施化肥和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特性和肥料效应, 制定出所需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比例和用量, 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在果、菜主要产区,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鼓励使用生物农药, 并示范推广农业生物综合防治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如推广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

3.经济激励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针对煤矿企业对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 通过经济激励理顺资金渠道, 增加治理收入。要用足用活上级资金, 把采空区土地塌陷治理列入重点工程。加大对煤矿企业土地复垦费征收力度, 多年来土地复垦费一直沿用十年前的标准征收,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现状和满足治理投资需要, 依据“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可适当提高土地复垦费征收额度。激活民间资金, 依据“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尝试由工矿企业、政府、公司、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等参与者结成“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积极投入采空区土地塌陷治理。

摘要:根据山西省城乡生态化的基本内容和2010~2011年山西省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3县区50个村新农村建设的抽样调查数据, 对其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一定的严峻性和严重性。结合山西省城乡生态化背景, 提出“公众参与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法律管制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和“经济激励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关键词:城乡生态化,农村,环境

参考文献

[1]牛慧娟.浅谈城乡建设的生态化策略[J].科技资讯, 2008, (1) :134.

[2]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www.docin.com/p-52208852.html 2011 8 4.

[3]城乡生态化的核心是“四个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五.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201087.

上一篇:头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下一篇:信息披露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