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生态模式

2024-06-05

商业生态模式(共12篇)

商业生态模式 篇1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2015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会议确定了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脱贫攻坚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光伏项目具有经济收益安全稳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运营维护成本低廉等特点, 在精准扶贫, 即帮扶丧失劳动能力和脱贫能力的贫困人口上更具优势, 光伏扶贫因此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青睐。光伏扶贫在聊城可谓方兴未艾,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光伏企业的广泛参与下, 聊城市已经在东昌府区、临清、东阿、阳谷、莘县等地建成光伏扶贫示范项目, 其示范效应开始显现。作为国内早期光伏扶贫项目、聊城部分光伏扶贫项目的承建方, 我们发现聊城市当前的光伏扶贫仍处于相对粗放的传统模式, 存在位置分散、规模小、成本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在大规模光伏扶贫项目涌来之际, 寻求一种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相对集约的光伏扶贫新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聊城市光伏扶贫的现行模式

近几年, 聊城市在光伏扶贫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基于在聊城市光伏扶贫项目中的实践, 将聊城市光伏扶贫的现行模式归纳总结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政府分配扶贫资金。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 政府加大了扶贫的力度, 扶贫资金的渠道正在多元化, 扶贫资金的总量正在增加。大量的扶贫资金经由省、市、县、乡镇等各级政府, 最终分散给省、市、县等各级包村书记或村书记, 他们成为政府扶贫资金的“代理人”, 从理论上讲, 他们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具有决策权。

第二阶段, 政府选择扶贫项目。拿到扶贫资金的“代理人”在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做什么”, 即扶贫项目的选择。这一过程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

(1) 获取信息。“代理人”通过工作会议、新闻媒体、熟人关系等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信息渠道获取关于扶贫项目的信息; (2) 考察项目, “代理人”自发地或者有组织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项目考察; (3) 比较项目。“代理人”根据党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 对种植、养殖、光伏等可能的扶贫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比较; (4) 选择项目。由于光伏项目更加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经济效益更加安全稳定、社会效益更加持久显著, 所以往往成为扶贫项目的首选。

第三阶段, 政府选择光伏企业。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 紧接着就会迎来“谁来做”的问题, 即光伏企业的选择。这一过程可以细分为四个环节:

(1) 考察企业。“代理人”除了通过电话、网络了解企业, 还通过座谈、观摩等形式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以获取关于企业的真实信息; (2) 拟定方案。“代理人”会让几家意向性企业进行场地勘探并拟定光伏扶贫方案; (3) 招标谈判。“代理人”通常采用政府采购招标程序、竞争性谈判等形式选择合作企业; (4) 签订合同, 光伏企业拟定合同, 经与“代理人”协商无异议后, 双方签订合同。

第四阶段, 各方践行契约精神。合同签订之后就是各利益相关方履行合同约定、践行契约精神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六方面的工作:

(1) 并网申请。项目业主委托光伏企业向电网企业提出并网申请, 电网企业在受理申请之后进行场地勘探并制定接入系统方案, 经项目业主确认后, 出具接网意见函; (2) 项目备案。光伏企业持接入系统方案和接网意见函到发改委, 由发改委出具项目基本建设备案证明; (3) 项目申报。项目业主或者电网企业在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上进行项目申报; (4) 项目建设。光伏企业施工建设光伏电站; (5) 并网验收。光伏企业向电网企业提出并网验收和调试申请, 电网企业受理申请、安装电表, 进行并网验收及调试, 并与项目业主签订购售电合同及并网调度协议; (6) 运营维护, 光伏企业配合项目业主进行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

二、聊城市光伏扶贫现存的问题

剖析聊城市光伏扶贫的现行模式, 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按照光伏扶贫涉及的政府、光伏企业、其他相关单位等不同的主体将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较低

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较低指的是扶贫资金的使用成本较高而收益较少。成本较高不仅表现在政府为扶贫资金的使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还表现在随着扶贫资金“代理人”的增多, 政府选择项目和选择企业的成本也在加大。收益较少表现在:

(1) 扶贫资金的分散使用大大降低了规模效应; (2) 由于一些“代理人”缺乏选择项目的知识和经验, 以及项目自身收益的不确定性, 导致一些扶贫项目的决策质量不高、收益较低; (3) 由于一些“代理人”缺乏鉴别优质光伏企业和精品光伏电站的专业知识, 以及当今市场上的光伏企业鱼龙混杂、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导致一些光伏电站的收益较低; (4) 光伏扶贫电站一般选择在村支部屋顶或地面、村集体荒地、农户屋顶进行建设, 选择“全额上网”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全额上网”模式当前面临政策的不确定性, 此种形式的“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相对于工商业屋顶的“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收益较低, 此外, 有的贫困村电网质量和屋顶质量较差, 电站收益无法得到保障。

2. 光伏企业的经营成本较高

(1) 项目前期的沟通成本较高。在政府选择扶贫项目和选择光伏企业阶段, 扶贫资金的“代理人”越分散, 光伏企业与之沟通的成本越高。分布式光伏市场尚处于开拓阶段, 客户相对分散, 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光伏企业一户一户地代办并网申请、项目备案、项目申报等手续, 由于分布式光伏属新兴业务领域, 电网企业、发改委、能源局等相关单位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存在流程不顺畅、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这就使得光伏企业与电网企业、发改委、能源局等相关单位的沟通成本较高。 (2) 项目中期的建设成本较高。由于分散到每位“代理人”身上的扶贫资金数额较小, 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规模普遍较小, 导致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成本较高。 (3) 项目后期的运维成本较高。光伏扶贫电站的规模较小、位置分散还导致了项目后期的运维成本较高。

3. 其他单位的工作成本较高

相对于一次性集中受理业主的并网申请、项目备案或项目申报等业务, 电网企业、发改委或国家能源局等相关单位一户户分散受理业务的工作成本较高。为此, 聊城市东昌府区电业局率先采用了集中时段受理分布式光伏业务。

三、聊城市光伏扶贫的模式创新

政府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较低、光伏企业的经营成本较高、其他单位的工作成本较高等问题体现了当前聊城市光伏扶贫的粗放性, 同时也表明了聊城市光伏扶贫的模式创新具有无限可能。分析现存问题背后的成因, 我们认为, 要实现从“粗放式光伏扶贫”到“集约式光伏扶贫”的转变, 需要对现行模式进行三点创新:

1. 扶贫资金的使用从分散到集中

扶贫资金的分散使用是产生扶贫资金规模效应较低、使用成本较高等一系列现存问题的根源。政府可通过整合各种渠道的扶贫资金、利用金融工具撬动更大规模的扶贫资金, 注册成立一家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具有扶贫性质的公司, 集中管理和使用扶贫资金, 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规模效应、降低扶贫资金的使用成本。

2. 光伏电站的选址从村庄到企业

光伏电站的选择从村庄到电网质量、屋顶质量等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 既符合政府的利益需求, 又符合企业的利益需求。居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中, “自发自用”部分的度电收益是1.01元 (=居民用电0.54元+国家补贴0.42元+山东省补贴0.05元) , “余电上网”部分的度电收益是0.889元 (=标杆电价0.419元+国家补贴0.42元+山东省补贴0.05元) 。由于居民消费电量较少, 所以整体而言, 政府的度电收益位于0.889~1.01元, 趋近于0.889元。政府使用企业屋顶建设光伏电站, 选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企业因此可享受折扣电价, 这种情况下“自发自用”部分的度电收益是1.28元 (=企业用电0.9元×售电折扣0.9+国家补贴0.42元+山东省补贴0.05元) , “余电上网”部分的度电收益0.889元不变, 由于企业消纳的电量较大, 所以整体而言, 政府的度电收益位于0.889~1.28元, 趋近于1.28元。如果企业不享受折扣电价而享受屋顶租金收益, 那么政府的度电收益将会趋近于1.37元 (=企业用电0.9元+国家补贴0.42元+山东省补贴0.05元) 。如此一来, 政府得到的电站收益将会大幅增加。此外, 这一举措也满足了企业自身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需求, 可谓一举两得。

3. 光伏电站的建设从产品到精品

光伏电站质量是稳定收益的基本保障。权威机构鉴衡认证中心近期的一份调查报告却显示, 国内建成3年以上的电站很多都已开始出现质量问题, 有些电站的设备衰减率竟高达68%, 光伏电站的质量引人担忧。为此, 国家能源局对进一步做好光伏扶贫工作提出了加强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

(1) 光伏扶贫工程由国家认可的具备光伏电站设计资质的机构出具光伏电站设计方案。比如, 设计方需要提供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发输电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建设部核发的设计乙级以上资质、新能源工程乙级以上咨询和设计资质等。 (2) 光伏扶贫工程要采购经国家检测认证机构认证的先进设备。比如, 光伏组件、逆变器需要选用近期由权威机构确认的世界或中国品牌排名前几位的产品, 支架需要选用耐腐蚀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的铝合金材质。 (3) 光伏扶贫工程要选择具备资金实力、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企业承担光伏扶贫工程建设和运维。通过严把设计、采购、建设和运维等关键环节, 打造出精品光伏扶贫工程, 确保扶贫资金的投资收益。

我们致力于帕累托改进, 即在不损失任何一方利益的前提下, 使至少一方的利益得到提升, 聊城市光伏扶贫模式创新的意义就在于此。首先, 它有效地解决了政府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较低、光伏企业经营成本较高、其他单位的工作成本较高等现存问题。其次, 它将引导更多企业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 帮助聊城实现能源转型、蓝天碧水的美梦。

商业生态模式 篇2

一、公司概况

四川省鱼凫部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 ,注册资本 万元。拥有自有品牌“鱼凫部落”有机农场,试开发了生态养殖获得成功后 ,公司决定将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创立成都市场有机农业的第一品牌。

目前公司员工名,其核心管理团队成员人。

鱼凫部落位于彭州地区桂花镇三圣村,1620亩农地 年经营权。规划蔬菜、粮食、瓜果种植面积 亩,配套面积 亩。目前种植面积 亩获得“有机认证”,预计 亩将于 年 月完成土壤转换。

附图:标识该基地的具体位置

二、行业情况

(一)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定义

1、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

有机农业是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

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通过轮作、间作和各样种植,农业生产系统的多样性得到改善;通过利用作物秸秆还田(或制作堆肥以后还田),促进了农田养分循环; ? 较好地利用了周围生态系统的有机物质; 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改善了养分的管理水平。

2、有机食品

(1)认证

有机食品由独立的专业认证机构认证,证书有效期一年。有机食品认证条件严格,生产的基本要求如下:生产基地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种子或种苗来自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生产单位需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保、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 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及其他环境问题;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未受化学物质的污染; 从常规种植向有机种植转换需两年以上转换期,新垦荒地例外;生产全过程必须有完整的记录档案。

(2)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

目前,我国食品认证分为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技术标准和要求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即是普通食品都应当达到的一种基本要求。

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部门在90年代初发展的一种食品,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从本质上来讲,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产品。

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而其他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技术,且不禁止基因工程技术的使用。如绿色食品对基因工程和辐射技术的使用就未作规定。

生产转型方面,从生产其他食品到有机食品需要2-3年的转换期,而生产其他食品(包括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没有转换期的要求。在种植方式上,有机农产品不能采用农药,一般采用避开虫害发生季节种植的方式,因此会造成其产量减少。

(3)有机食品的优势

1)健康

研究显示有机产品含有较多铁质、镁质、钙质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维C,而重金属及致癌的硝酸盐含量则较低。长期食用有机食品,可以明显感觉免疫力增加,体质提升,这是体内毒素逐渐排除的正常现象。

2)味道好 、口感好

有机农业提倡保持产品的天然成份,因此可保持食物的原来味道。

3)避免家禽、畜牧爆发传染性疾病

密集式的动物饲养方式令疾病很容易散播,而有机农业要求开放的动物饲养方式则可以令动物有空间伸展活动,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减低疾病散播机会。

新型商业生态圈 篇3

如果说传统的商业模式拼的是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新的商业模式无疑将是生态圈的竞争。生态圈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需要怎样打造?它的更新换代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在新型商业生态圈中,互联网又将起到哪些作用?

“互联网+”怎么玩?

李铁|中国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现在推广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有两方面:首先,最大问题是怎么样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对大数据的依赖没那么强烈,对大数据也不太肯定,原因是没有显著的效果。政府一年中使用大数据并不多,而市场中摸爬滚打的企业家掌握了大数据,效率就比较高。

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怎样对所有的用户提供服务,服务靠的是“互联网+”,在家庭和社区周边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尝试着用互联网连接。

智慧城市起源于智慧家庭、智慧社区和互联网的关系。社区中的房地产,社区的物业管理,我们都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连接,这是一个方面,只有面对市场,面对用户,才有更大的需求。

第二是企业。现在的互联网是碎片化和单一化的,企业和企业之间侧重不同的方面。你看微信朋友圈,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房地产行业,利用了大数据,嵌入一个模式进去就会马上发生变化。智慧城市总得有一个好的规划,认清自己的优势在哪,然后去找合适的企业合作。

傅军|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

实体经济这两年很难做,特别是今年,现在可以说是在煎熬期。因为我国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现在的实体经济基本上都进入了微利时代。特别是化工、煤炭、有色金属,包括粮食、棉花,现在都是最近15年来价格的最低谷。

这两年实体经济利润的净资产回报率大概在2%-3%。但金融、投资一般的净资产回报率都在15%-20%以上。

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企业是不是要转型,怎么转型。这两年新华联也学习联想、学习复星的经验,我提出一个口号,要实现“实业+投资”的商业发展战略。

一个民营企业,特别是比较大型的民营企业,真的应该拿出一部分利润做投资的业务。投资还要有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不是短期的证券投资。我们要有股权投资、战略投资,而不完全是财务投资。

我们的转型升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拿出50%的利润做投资;二是向高科技的领域进军,争取有所作为、有所突破。但新华联还是要搞实业,实体经济才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实体企业生产产品,互联网卖什么?我们民营企业一定要坚持做实业。

郭为|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做智慧城市对我来讲,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所有的积累都在这方面,比如今天讲的“互联网+”,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在技术上去解释。

现在做智慧城市,通过我们的方式重构一些城市的形态,这才是智慧城市。不是简单的,拿一个GPS,这是“互联网+”的智慧城市。

“互联网+”从我的角度看,就是如何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在数据采集、数据应用这两个做好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把所有的数据拿回来,通过虚拟重构、优化新的方法,这才是“互联网+”。

现在的工业4.0,很多理解非常概念化、口号化。真正的工业4.0要解决什么问题?真正的工业4.0,不是像现在这样投十几个亿,上百亿建大工厂,而是变成分布式的,分散式的。

我希望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能够为城市的规划、城市的管理、城市的服务,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个平衡性的发展之路,这是未来城市必然的方向。城市就是人类生活最幸福的地方,城市的建立就是以此为目的。

多元玩法

张晓松|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

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现都转身成为金控集团。中国长城资产控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以及基金公司、金融评估公司等金融平台,但并不是说我们要把银行做的像工行的规模,证券做的像中信,这也不是我们的优势。

过去我们处置资产的时候,一个通俗的比喻是“三打”,也就是所谓的“打折、打包、打官司”,这是政策性时期的资产处置模式。现在的情况则迥然不同,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独特的多元化金融手段和综合性的服务功能,特别是并购重组工具与手段。

与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有一家上市公司欠多家银行贷款,由于不能按期偿还,本息越滚越大。企业发展陷入困境甚至面临退市风险,贷款也面临不能偿还的风险。一般来看,这可能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通过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综合经营手段和功能,可以实现“点石成金”。首先,利用我们的估值技术优势,为企业进行价值诊断和财务咨询。

在前期价值诊断和财务咨询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基本面和未来价值有了精准的判断。其后,按照本金价格把多家银行的本息一揽子全额收购。之后,我们对企业进行财务重组,优化资产负债表,实现扭亏为盈、满足恢复上市的条件。最后,企业恢复上市,实现互利多赢。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并没有完结,我们又充分利用集团的功能优势和“组合拳”优势,为企业在后续的融资、并购等方面提供了服务。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长城资产利用自身协同优势,依托“大资管、大投行、大协同”的业务特色,发挥“组合拳”优势,支持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张维功|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保险本身管理的资产规模非常大,同时资金的规律性非常强,包含不同的期限,这样大规模的资产怎么样去合理配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保险资产去进行海外配置,我觉得这是必须的。从大的机构投资者来讲,资产结构需要多元化,国内企业全球资产配置规模的增长也非常快。过去在一级市场,在海外投资基本上没有,这正是现在欠缺的一方面。

nlc202309030306

我们现在做的海外投资,其实才是刚刚开始破门的东西。我们的海外投资,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追求稳健同样也是最重要的,其中包含三个方向,一是先做资产,二是后做金融,三是要有眼光更要有胸怀。

另一方面,我们做投资一定要有重点,医疗健康领域是目前阳光保险非常重要的战略。从空间布局来讲,保险在这方面大有作为。未来10年我们会拿出非常多的投资到医疗产业和健康产业。

之前我们做了一只医疗基金,成立这只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让整个投资计划更加市场化,基金和保险管理不太一样,基金既是市场化的东西,保险资金可以给它强大的支持,不是完全受监管的,所以运作起来更加方便、灵活和市场化,更能吸引人才。

打造生态圈

赵学军|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嘉实基金做了16年的二级市场,走到今天应该是说面对着一个新的情况。现在中国经济非常想实现转型,同时也有稳增长的压力,所以会有相对宽松的刺激政策,用时间换空间。

16年中,嘉实基金主要的投资是在国内的二级市场。但是从2012年我们开始转型,重新定义整个业务模式。

我们的原则是把资源投资给好的企业。无论是股权,还是债权,如果不是上市企业,我们就在一级市场做。如果这个企业在境外上市,或者是国外的一家上市公司,我们也可以投。我们重新定义业务后,我们的战略就完全不一样。

嘉实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有战略合作,嘉实基金已经是深圳力合创业投资公司新的战略股东,因为我们非常看好未来。中国经济的改变、转型是要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最核心的是科技,当然也有创新。

我想通过对这样一个平台的投资,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重要的科技创新的方向,能够把资本投给好的企业、企业家,投给劳动生产率好的企业,这是嘉实在科技领域的一个进步。 用资本驱动科技的发展,这是未来嘉实十年的使命。如果能够把嘉实和科技投资结合起来,就达到了目的。

赵令欢|弘毅投资董事长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各行各业都有投资的机会,但是从趋势的角度讲,新兴产业的增量比现有存量更让人心动。做新兴产业烧钱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有人愿意去烧。

我们更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包括中国在世界格局里突出的地位,中国本身出现的自发性的产业结构转型,或者模式的转型,以及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中国人的冲击,这三大维度造成各种各样的阶段性的投资选择。

机会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创新型的企业、“互联网+”的企业等,都可以整合。像并购企业,考虑的要素又不一样,现在生产制造企业不一定要去投很多钱新增产品的产能,而是可以去国际市场投资使自己变成世界型的公司,在90%的互联网泡沫公司都死掉了以后,它仍然站立。

吴鹰|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

今天讲的生态链,对大的平台公司当然很重要,它可能就是一个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到最后核心是什么,就是谁能够做好2C。谁对消费者最了解,就最有可能做得好生态圈。

比如说我们要去出差,几点去,什么时候回来,要订什么酒店,秘书对这些太了解了。教育、医疗、资产管理、社交、购物、电商这些事,谁最了解其中做的事,谁就有可能成为生态圈。这是从C的角度来考虑。

另外,做好B2C,最终对B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大数据要怎么用?智慧城市是B2C,利用大数据服务老百姓,而这些大数据政府也是完全可以受益的。英国最近提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刺激政策,一个星期就看到了效果。这个政策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的,所以大数据小到一个城市,大到国家层面都可以很有价值。

现在市场还有机会,今年双十一,阿里912亿的销售额非常好。所以不管在B2B还是B2C领域,能提供核心价值就能获得市场。

创新生态体系

孟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长

生态链并不是想做就可以做好。有些公司创立的时候就提出了要做生态链的口号。但很多时候,生态链需要的因素是顺理成章的,包括运气、技术、积累等。高通15、18年前就开始做生态系统,我觉得跟所有高科技行业一样,能活下来大概是最重要的。

从做生态链来看,要满足有几个条件。一是你要在这个领域里做出突出或者说杰出的贡献,并不是说你只是搭一个班车,迎合这个浪潮。二是能够有很多上下游的公司,大家形成一个圈子。在这个生态链,能跟你一起挣到钱,能跟你一起成长。第三个要考虑的是,如果明天没有你了,你所在的生态圈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没有你了,一点影响都没有,这证明公司的价值很低,这当然是不行的。

所有的产业都在变,没有一成不变的,高通是从第一代有线互联网,到第二代移动互联网的得益者。但是现在整个产业朝物联网的方向发展,一个公司怎么样能够继续不断地创新,继续成长,这对高通公司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赵威|华夏幸福基业发展集团总裁

在推动“技术商业化”的道路上,华夏幸福正在构筑“创新生态体系”。这一创新生态体系可以归纳为三有、四创新。

“三有”:有抓手,具有明确行业属性的产业园是最小业务单元,我们最早提出了“一个产业园就是一个产业集群”的理念。有载体,集约用地,形成四港一基地五大产业载体。有服务,构建了企业发展各阶段所需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四创新”:环境创新,以环境创新构建区域发展绿色生态底板,提升区域价值。平台创新,聚合全球创新资源,构筑全球孵化平台。金融创新,以金融创新形成区域发展强有力保障。产业创新,推动产学研融合,以产业创新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

“金融创新”也是四大创新的核心元素。资本是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重塑价值链的催化剂。

华夏幸福的金融创新体系从债权和股权两方面切入,债权创新方面,通过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创新债权服务模式,将债权服务打造成为招商利器。在股权创新方面,积极整合产业金融资源,形成多元产业投资基金合作体系。

由此可见,华夏幸福所倡导的通过构筑“创新生态体系”,来实现“技术商业化”的理念,与“新型商业生态圈”,可谓是不谋而合。

商业生态模式 篇4

1 相关理论基础

1.1 云计算经济相关理论

云计算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61年, 当时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约翰·麦卡锡 (John Mc Carthy) 就指出:计算机的分时技术使得将来的计算能力, 甚至特定的应用程序有可能按公共服务的商业模式来销售, 就像自来水和电力一样。但迄今尚未有对云计算概念的权威定义。Jaakko J[2]通过对已发布的出现在Scopus数字图书馆的不同主题域的云计算文章数量进行研究, 发现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领域大约占52.2%, 工程 (Engineering) 领域大约占26.1%,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领域大约占8.7%, 材料科学 (Material Sciences) 领域大约占7.2%, 经营、管理和会计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领域大约占5.8%。而当前研究主要专注于云计算构架、可扩展性、故障弹性等功能, 集中于云计算技术方面[3,4], 很少从收益或者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云计算服务。

王洪革和王守安[5]认为云经济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 云经济具有资源积聚、成本节约、效率提升的效应, 即具有“经济性”;另一方面, 通过云计算方式, 信息计算资源商品化及云服务专业化、行业化等将促进社会生产与服务的变革创新, 创造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云经济的本质是通过互联网与通信网, 把超大规模的云服务中心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以低成本、高效能、高可用的方式提供给全球的政府、企业及个人消费者, 以实现数据的分享与交换。在此, 本文主要是参考第二层的含义, 将云计算经济定义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 以云服务的生产、交易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1.2 商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

1993年, 詹姆斯·弗·穆尔在其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论文《掠食者与猎物:新的竞争生态》中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 (Business Ecosystem) ”的概念, 并将商业生态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商业世界的有机体。在其1996年出版的著作《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一书中, 穆尔[6]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规律。Power和Jerjian[7]强调了网络的重要性, 认为商业生态系统中遍布世界范围的网络系统包含相互作用的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是所处环境的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实体系统。Iansit和Levien[8]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占据不同但彼此相关的生态位的企业所组成。Kim K等[9]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众多具有共生关系的企业组成的经济共同体, 并且在这个系统内部, 成员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创造单个企业无法创造的价值。Zahra S和Nambisan S[10]将网络生态系统看作一种为企业提供资源、合作伙伴以及重要市场信息的网络。我国学者钟耕深和崔祯珍[11]将商业生态系统的含义概括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互相联系的组织成员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系统, 这些组织成员可能是企业、非营利机构 (例如高校、研究机构、公共部门组织) 及其他各类与系统有关的组织。

1.3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商业生态理论是自然生态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而根据生态学理论, 演化的主要机制是生物的可遗传变异, 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物种间的竞争。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呈现出逻辑斯谛增长模式[12]。戴卫明和肖光华[13]借鉴种群生态学的理论建立了产业集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假设在无限环境中集群规模的增长表现为指数型增长, 具体增长模型为:

其中:K代表产业集群的规模, rm设为集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而当集群处于有限环境时, 考虑到增长率随规模上升而减少对规模增长的影响, 加入一个修正项, 所以, 当集群处于有限环境时, 其增长方程为:

其中:K值受区域所拥有的资源和市场需求规模的影响, rm受产业集群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等的影响[13]。陈晓涛在戴卫明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集群内核心产业的发展也符合逻辑斯谛方程[14]。

2 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詹姆斯·弗·穆尔[15]根据系统内成员关系的紧密性和重要性, 将商业生态系统分为核心生态系统、竞争系统、支持系统、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系统等4个子系统。扬西蒂M和莱维恩R[16]根据企业在商业系统中的地位和特点, 将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分为网络核心型、支配主宰型、坐收其利型和缝隙型4种不同的类型。钟耕深和崔祯珍[11]将上述商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的两种方法整合到一个模型之中, 将商业生态系统分为核心型企业、缝隙型企业、竞争企业、顾客子系统、支持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本文将核心型企业、缝隙型企业和竞争企业整合为核心生态系统, 将商业生态系统分为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顾客子系统和核心生态系统。

2.1 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环境子系统都是企业为顾客子系统提供服务的基础, 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宏观要素, 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等。具体来说, 政府、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构成了环境子系统内容。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投资者、物主、贸易协会、标准制定组织、行业协会和工会等构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支持子系统。

核心生态系统包括网络核心型企业、竞争企业与缝隙型企业。网络核心型企业不但能使庞大且分散的商业网络如何与顾客联结的难题化繁为简, 而且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可资利用的“平台”, 还能促进整个生态系统改进生产率、增强稳定性, 并有效地激发创新, 能够积极改进生态系统的总体健康, 并从此举中受益, 使企业自身获得可持续的绩效;支配主宰型企业则是纵向或横向一体化, 占据和控制网络的大部分节点的企业;坐收其利型企业是从网络中抽取尽可能多的价值, 但不直接控制网络;缝隙型企业拥有使自己区别于网络其他成员的专业能力, 并将自己独特的能力集中在某些业务上, 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关键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这种视角有助于企业判断自身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从而采取相应的战略;有利于成员企业认识协同进化的重要性, 共同为整个系统的繁荣做出贡献。

顾客子系统之于商业生态系统, 正如大地或者海洋之于自然生态系统, 顾客为商业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存的动力, 是整个系统利润的源泉。这一视角将顾客作为一个子系统来分析研究, 突出了顾客作为利润源泉的重要性。

2.2 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成员分析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 云计算产业的相关企业、投资者、行业协会和政府社会环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云计算商业系统中的企业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对应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 对云计算产业商业生态系统内各成员进行分析。

2.2.1 环境子系统

在云计算经济系统的商业生态系统中, 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环境、自然条件构成了环境子系统。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 政府对云计算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在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中,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科技、信息技术行业管理部门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是与云计算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府管理机构, 这些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制定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规范, 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社会环境也对云计算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文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政治和法律都会对某一行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对于知识密集型的云计算经济产业来说有某些间接的影响, 比如在人才吸引方面。

2.2.2 支持子系统

在一个云计算经济的商业生态系统中, 投资者、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构成了云计算经济系统的支持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对云计算经济具体支持机制如图1所示。

在云计算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行业组织和政府管理机构具有不同的职能和作用。目前, 我国云计算产业中的主要行业性组织是: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协会云计算专业委员会, 中国云计算基地 (中心) 联盟、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以及各省市云计算产业联盟等。这些组织是由云计算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自发、自愿组建的开放式、非营利性技术与产业联盟, 他们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从行业角度规范管理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市场, 为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与云计算技术及产业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促进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推动最终用户全面、正确理解云计算相概念、技术和服务, 引导用户正确应用云计算服务;主导、推动和参与云计算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形成和制定, 推动创建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 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 突破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共同提升云计算行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促进中国云计算相关产业的发展。

云计算的投资者涉及为云计算服务以及其他知识服务的业务发展提供资金的融资机构, 为云计算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及科研机构通过培养体系和研究主导, 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技术的人才支持;此外, 还有媒体、专业咨询机构等为云计算发展提供支持。

2.2.3 核心生态系统

从整个产业层面分析, 本文将云计算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生态系统理解为云计算的产业链。根据诺达咨询[17]的《云计算产业链研究报告2011》显示, 目前云计算产业链主要有10大关键环节:硬件设备制造商、云平台开发商、系统集成商、云应用开发商、云资源服务提供商、云平台服务提供商、云应用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终端供应商以及最终用户。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18]将云计算产业体系分为云计算服务业、云计算制造业、基设施服务业以及支持产业等。根据以上研究, 做出云计算的核心产业结构图如图2所示。

2.2.4 顾客子系统

云计算经济的顾客子系统包括个人、政府和企业用户三类, 其中个人用户包括普通消费者、Web应用开发者, 企业用户包括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私有云[19]。顾客的结构及其对云计算产品、服务需求为云计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3 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及其发展动力机制

通过对各子系统成员进分析, 构造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模型, 并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研究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3.1 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

通过对云计算经济的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顾客子系统和核心生态系统进行分析, 构造了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整体结构模型, 如图3所示。

3.2 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发展动力机制

商业生态系统强调成员企业的关系及其发展动力。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Moore[20]指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功主要基于竞争和合作;Iansiti和Levien[21]认为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包括竞争和合作;Mirva Peltoniemi和Elisa Vuori[22]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适应性系统, 其基本特性表现在涌现性、协同进化、适应性、自组织等4个方面;赵湘莲和陈桂英[23]认为商业生态系统具有系统成员的多样性、企业生态位的分离和整体竞争特征;杜国柱[24]认为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企业的协同演化是系统环境快速变化的必然结果,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只有企业相互协同演化才能保障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

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可以得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动力来源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共同努力、协同进化。根据动力学模型, 系统内各要素间协同运动[25], 云计算经济商业系统的发展可理解为:

其中CS为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 E为环境子系统, C为核心生态系统, B为支持子系统, D为顾客子系统。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动力机制如图4所示。

4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云计算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对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 得出了云计算经济的商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和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发展动力机制, 而云计算产业作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最核心部分, 其发展模式应立足于其商业生态系统, 从整个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中剥离出核心生态系统中核心产业的发展模型。

4.1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云计算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模型

根据商业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性质, 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和顾客子系统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支撑部分, 通过对云计算核心生态系统来影响云计算经济的发展, 同时云计算核心生态系统结合其内部企业的状态、竞争机制、协同机制直接影响云计算经济发展绩效。我们特提出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云计算经济发展理论模型, 如图5所示。

4.2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的云计算经济发展量化模型

商业生态系统是与集群相似的概念, 借鉴陈晓涛的研究, 对于核心系统的云计算产业发展, 根据逻辑斯谛发展模型, 设核心系统中云计算规模为Y, L为增长极限, R为增长速度系数, 则有:

其中:N取决于市场需求、基础资源等指标, 市场需求越大, 所拥有的资源的总量越大, 核心产业规模越大, N越大, 产业规模的发展速度就越快;R取决于核心产业将各种资源进行组合而形成的能力, 包括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等, 也与要素投入结构和投资相对盈利率等因素有关, R越大, 最大瞬时增长率越大[13]。

但在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下, 云计算产业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获取资源, 同时其市场需求也受顾客子系统影响。在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中, R取决于整个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的能力。由上述理论模型可知, 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和顾客子系统共同作用于核心生态系统, 同时核心生态系统又结合内部能力来最终实现云计算经济的发展, 所以可设其商业生态系统能力R为:

其中:k设为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和顾客子系统对核心生态系统的影响力系数;λ设为核心生态系统能力系数。

同时, 在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核心生态系统内除了云计算产业外, 还有n类其它产业。设其它产业对云计算产业的影响系数分别为ωn, 产业的产量为Yn, 则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模式为:

5 结语

本文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对云计算经济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做了详细的分析, 从而构造了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整体模型和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然后根据商业系统的特征做出了商业生态视角下的云计算经济理论发展模型, 云计算核心生态系统在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和顾客子系统的共同影响下提高其核心能力, 最终实现云计算经济绩效的发展, 并结合产业聚集中逻辑斯谛发展模型构造了商业生态系统下的云计算经济发展模式数学模型。本文从产业经济角度对云计算进行了研究, 为以后云计算经济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指导;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定量化的数据确定系统内影响云计算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 所以作者接下来将对商业生态系统中云计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元素影响因子进行研究。

摘要:云计算经济是伴随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而兴起的, 对其发展模式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新的领域。从商业生态的视角对云计算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首先借鉴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 设计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提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发展动力机制;最后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设计商业生态下云计算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

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篇5

一、项目简况:

1、区域及地理位臵

蚁蜂镇位于驻马店西南部,西与泌阳县相邻,南与竹沟镇、瓦岗镇毗邻,北与遂平县接壤,东距驻马店市2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达。全镇地貌为三面环山中部平原,有“豫南小盆地”之称。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均气温14.8℃,年平均降水量为900毫米,全年无霜期为216天—230天。土壤为黄棕壤,地下、地表水丰富,水质均较好,适合农作物生长。

蚁蜂镇2000年10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百强文化乡镇”。2000年11月金顶山风景区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非常丰富。2010年蚁蜂镇下辖13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总人口3.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98万人。

金鼎新型社区座落于驻马店市西部新区现代生态宜居区蚁峰镇蚁峰村委,社区分南北两区,建设用地38.48公顷,规划建筑面积335112平方米。项目地块一:位于商桐路以南、金顶山路以西的原确山县(现驻马店市驿城区)蚁峰镇蚁峰村委张楼村民组,四至东邻蚁峰镇林场,西至蚁蜂镇,南至张楼村,北邻商桐路(现改为汝河大道);地块二:位于商桐路(现改为汝河大道)以北,东邻佳兴石材厂,北邻原部队操练场,西邻浩昌公司,南邻商桐路。

2、该项目附近主要景区介绍

(1)金顶山景区

金顶山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河南省确山县蚁蜂镇境内,距驻马店市、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20余公里,面积约71平方公里,境内大小山峰6座。景区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度地带,系河南省保护较好的省级森林公园,有“ 天然氧吧”,“绿色家园”之美誉。

(2)铜山湖景区

铜山湖、铜山风景区被誉为“中原北戴河、天中大森林”,山水画廊休闲胜境。是发现中国十大水怪出没湖泊之一,铜山一度曾被称为中原小武当,是著名的佛道合一圣地。山势以奇、险、秀、幽著称。2007年经过县政府和旅游局努力,铜山、铜山湖景区通过国家A级景区验收评定,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总之,天桥岭高耸入云,挺拔险峻,景色优美,慕名前来游览的人越来越多。

二、编制依据

1、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农用地整理折抵和农村建设用地臵换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5】105号)

2、《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实施管理办法》

3、《确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4、《确县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0—2010年)》

5、《确县县土地臵换规划(2004—2010年)》

6、《河南尚和臵业有限公司金鼎新型社区文件汇编》

第二章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日趋兴旺。我省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已成为我省的先导性支柱产业。我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自然资源品位高,人文资源更是独具一格。我县正在实施“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旅游名县”三大战略,旅游业将成为带动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朝阳产业。

森林旅游,主要是通过增加和丰富森林植被,从而达到改善和优化、美化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开展森林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优美的森林环境,碧水青山、鸟语花香,是人们的普遍向往和人类的高层次追求。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生态旅游,能满足人们求新、求知、求美、猎奇、休闲、探险、娱乐、疗养、保健为多种需求,是集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综合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云梦山森林公园自一九九三年省业厅批准建立以来,经过十余年来的建设,森林资源不断扩大,自然环境极大改善,但各项旅游要素建设还相对落后,制约了我县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为加快我县森林旅游的发展步伐,以金牛岭为重点,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金牛岭森林公园是十分必要的。金牛岭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对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我县旅游业发展,带动我县服务业发展,对景区内村民的致富,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

1、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景观配套性好、品位高

*****位于河南省殷商文化旅游的中心,北有安阳殷墟、汤阴美里城;南有卫辉比干庙、郑州商代遗址。*****古称朝歌,曾为殷末帝都、卫国古都,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金牛岭景区南有云梦山国家4A级景区,北有朝阳寺、古灵山等著名景区,这些景观相互配套补充,有利于带动金牛岭景区的发展。

2、地理位臵和交通条件优越

*****位居中原咽喉要道,京广铁路、京深公路、京九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山前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南水北调运河傍山而过。金牛岭距*****县城和107国道仅7公里,山前有淇灵路向东直通县城和107国道,有扶贫路将*****云梦山、金牛岭、朝阳寺、古灵山等各景点南北相连接,交通十分便捷,为省内外,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方便。

3、景区内开发条件好

金牛岭景区中内,仅有两个小自然村,住户很少,项目开发不涉及住户的搬迁,现有村庄还可作为景点加以利用;景区内荒山草坡、林地、属集体所有,并与公司签定的50年的承包开发合同,不存在土地征用问题。景区内现有一条10米宽大路从景区东部直通西部,景区内各道山岭均有盘山小道直通大路,大路南侧有一条山沟常年有水,通过建坝蓄水,可作为很好的游乐场所。景区内山泉众多,通过地埋管道引至各个山岭,可解决旱季植物的灌溉。

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国内市场预测

1、市场方位预测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旅游业已蓬勃发展,河南省为旅游大省,周边旅游市场的开放和繁荣,对*****旅游业的发展造就了有利的背景。

*****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迅速,年接待游客已超过120万人次。*****正在实施“旅游名县”战略,旅游业将成为我县的一个朝阳产业。金牛岭森林公园建成后,与我县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相互补充配套,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都有较大的吸引力。

项目开发前期,以安阳、濮阳、新乡、焦作、鹤壁等豫北地区为第一客源市场。因周边地区无森林公园,可开发周边地区青少年周休日、节假日森林旅游活动。景区建设逐步完善后,通过与*****各景区合作,可以开辟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等为第二客源市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周边各景区联手,争取客源组团游览,也可以通过与各大旅行社联营,组织到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团队,到*****及金牛岭游览。

2、游客量的预测

据统计,近几年,我县年接待游客人数在120万人次以上,随着我县“旅游名县”战略的实施,到我县游览的人数将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考虑到本景区建设初期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和知名度较低,近期内(2008-2010年)到本景区浏览的人数可占全县游客人数的5%左右,年接待游客规模预计在5万人次左右。中期(2011年-2013年)由于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对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人数将有大幅度的提高,可达到全县游客人数的10%以上,年接待游客规模预计可达到15万人次,远期(2014年-2020年)由于基数较大,增长率将有所下降,预计年游客接待规模在20万人次。

二、国际市场预测

古都朝歌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许多姓氏与朝歌有缘。据考证,有61个姓氏来源这里,不仅居全国之最,而且全世界也绝无仅有。有据可查发源于*****的中华姓氏有:林、卫、康、商、殷……等六十一姓,现有人口有数万万之众,分布在中国、朝鲜、韩国、新加坡、越南和世界各地。近年来,随着我县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每年到我县寻根部问祖的国外华人达数万人。该景区建成建成后,美丽的森林风光与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相互配套补充,再通过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将有更多的国外游客到*****及本景区游览。预计年接待国外游客可达到数万人次。

第四章 景区建设

一、景区建设原则

把保护和扩大景区森林资源放在首位,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对景区内历史文化遗迹,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原有风貌,对景区内的自然景观要绝对保护,精心培育,防止一切可能毁坏自然景观的行为。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按主次轻重,统一规划,分期逐步开发、建设和发展。

二、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金牛岭旅游开发应始终贯彻以自然保护为第一的原则,突出自然景观的质朴与完整性,重点搞好文化建设和配套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在林业开发上,景观林和经济林要合理分布,达到以林养林的目的,在景点安排上,要寓景于林,协调景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真正达到突出森林、建设园林、重视文化、完善游乐、培养野趣的目的,将金牛岭景区建成一个集游览观光、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养殖旅游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城郊型森林公园。

三、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结合金牛岭旅游资源特点,旅游产品的初步设计构想为:①利用森林资源,以森林疗养和度假休闲为目的,开展狩猎、森林浴、森林探秘活动。②利用景区内峻峰险岭、天然溶洞和历史文化遗址,可开展攀登奇峰,追溯历史,溶洞探险的专线旅游。③利用景区内的水资源优势,在此可开辟游泳、钓鱼、冲浪、漂流等水上娱乐。④利用景区内的两个自然村庄,可开发山村民俗风情旅游项目。⑤利用景区内得天独厚的无核枣、柿子等林产品资源优势,开展游客亲身体验摘无核枣和柿子等林果活动,免费品尝,有偿带回。⑥景区内有山韭菜、等天然绿色野菜,可开展挖野菜、吃绿色食品活动。

四、景区建设规划

金牛岭景区建设分二步实施,近期规划(2007年-2008年)主要进行荒山绿化造林、水资源保护和布局调整,主要景点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远期规划(2009-2014年)主要进行历史文化遗址恢复、休闲疗养院和居住别墅建设、美术写生基地及青少年学雷锋基地开发、土杂鸡及野兔养殖、林产品加工厂建设等项目。休闲疗养院和居住别墅规划位臵在水泉沟上部及小南岭下半坡的西小沟,林产品加工厂规划位臵在大南岭。

五、近期建设项目及规模

近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要集中有限的财力,搞好荒山绿化,扩大森林资源,调整水资源布局,建设水上游乐和跑马场等主要景点,修建相应服务设施,使游客进得去,留得住,使到此游览、观光过的游客都成为金牛岭景区的宣传人。

2007—2008建设项目有:

1、荒山绿化造林

森林公园建设要遵循“森林旅游,生态为先”的原则,在加强各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的基础,尽快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一方面满足人们对旅游环境的需求,一方面实现蓄水保土,防风固沙,调节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美化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绿化原则

科学造林: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物”的原则,实行多林种、观赏林、防护林、经济林相结合的绿化方法,绿化树种本地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适于本地区生长的优良树种,提高绿化效果。

以迅速恢复生态群落为主:把提高森林复盖率,控制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放在绿化首位,同时在浅山坡土壤地带尽可能发展经济林树种提高绿化效益。

服务发展森林旅游大局:增强森林资源的可观性、多样性、风景林设臵要以一沟一景,一岭一貌的原则,实现山中有景,四季有色道,增强绿色效果。

(2)绿化规划

根据目前园区森林资源状况,拟规划新造林任务5000亩,其中:经济林3500亩,防护林带500亩,风景观赏林1000亩。(3)具体造林设计

a、充分利用原有的野生酸枣嫁接无核枣树,不够造林的中下坡面点播杏树、柿树等。与景区外围交界的分水岭上种植1米宽的花椒篱笆带,沿外围沟地的乔木防护林以杨树为主。

B、黄道李沟:西岭上步行道两边为两行侧柏,再向外为两行火榉树。

C、水泉沟:沟地以核桃树为主,西岭和中间各小岭的步行道两边为两行侧柏,再向外为两行火榉树。

D、小北沟:沟地为核桃树,东南坡上为侧柏树,西北坡上为五角枫树,北沟西岭步行道两边为两行侧柏,再向外为火榉树和北沟五角枫树。

E、长尾巴岭:岭上为无核枣、坡上为侧柏和桑树林。F、东沟和北沟:两沟以冬雪为主,两侧各岭的步行道两边为三到四行侧柏或松柏。

G、榆树沟和大北天沟:保留原有树林,补造松柏、侧柏、槐树、刺槐等适宜树种。

H、大平岭:为拟建的跑马场,跑马场四周种植各种风景树。I、尖山沟:以杨树林为主。

J、前岭:坡上用花草、常青树以及其它风景树组成的螺旋式图案。

2、水资源保护和布局调整利用

景区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每条沟都有四季常流的水源,但季节性较强,部分沟的水源不能满足造林、饮用和游乐需求,应对景区内水资源加以保护和调整布局利用。

主河道水流量大,拟在泻滩修建拦河坝蓄水,用地埋管往黄道李沟、水泉沟、小北沟、北沟、大北沟、榆树沟、长尾巴岭等各道山岭上,并在水泉沟、北沟、榆树沟修建3个1500M的蓄水池。

3在主河道蔡庄村南侧建一拦河坝,村西侧主河道上修建一风景艺术型小桥,在此开展水上游乐项目。

将毛草泉泉水用地埋管引到大平岭、小南岭、大南岭上,并分别修建一蓄水池。

在黄道李沟中部两小沟交汇处、在水泉沟下部各小沟交汇处各建一水坝,在郭家沟的中部和下部各建一水坝。

利用黑石头地下边的一股泉水,在此修建一个大型水塘,供游客观光垂钓和开展水上游乐。

改造主河道,河底全部铺鹅卵石,河道两侧修建步行道。

3、拓宽、改造由景区入口到景区西端的主干道4km,改造后道路路幅宽8m,柏油路面,靠河道一侧设臵护拦。

4、改造由主干道至各道山岭的步行道10Km,步行道宽1.5 m,石块路面,并在步行道傍设臵休息石凳、石几100套。

5、入口标志大门及收费站1个,设于景区入口八七亩地处。

6、在山门口和蔡庄村边各修建一个停车场。山门口停车场单位停车面积:35m²/车,停车数50辆;蔡庄村边停车场单位停车面积:25m²/车,停车数30辆。

7、在黄道李沟西岭的小尖山上、长尾巴岭北端山头上、郭家沟前岭上、小北沟铧地岭山头上、尖山沟尖山上,修建风景观光亭共5个。

8、配臵水上游乐设施若干。

9、在大平岭上修建跑马场,面积50亩。

10,蔡庄民居整修,主要对村内的破旧房屋进行整修,统一规范厅院布局,修复、配臵原始的山民生活、生产工具等。

11、景区设臵一变配电所,配100KVA变压器。

12、护林防火值班室设于长尾巴岭上,面积40m²。

13、厕所3个,山门、长尾巴岭、大平岭各一个,每个40m²。

14、果皮箱、指示牌、景观说明牌等。

第五章 环境卫生及安全

一、环境卫生

1、在景区管理机构下设环卫管理监察队,定员、定人、定片区包干,并将环境卫生的好坏和环卫管理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加强环境卫生的监督力度。

2、搞好环卫设施建设,在各景点及游览道路边相应地设臵果皮箱,各景点相应设臵垃圾集中处理场地,以确保环境卫生。

3、在景区内设公共厕所若干个,厕所外观与景区的建筑风格协调,但内部应干净,均采用水冲式,不得使用旱厕,并有专门的环卫人员管理。

二、安全管理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景区管理机构要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并采取有力的安全防护措施,定点、定人、定区域巡逻,以确保游人的安全。

第六章 组织机构

一、项目法人

*****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项目法人,徐林山为法人代表,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经营和债务偿还实行全过程负责。

二、组织机构

1、*****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设专门的管理科室,分别管理景区内森林防护、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治安等工作。

2、县太行旅游发展公司,应对景区实行严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三、劳动定员 根据公司组织机构设臵情况和项目正常营运后各项管理、服务等工作需要,公司正常营运所需劳动定员共50人。

第七章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2007-2008年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764万元,见附表一。

二、资金来源及筹措计划

1、*****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自筹:764万元

2、争取银行贷款:1000万元

三、资金使用计划

第一年(2007年)预计工程建设投资为700万元; 第二年(2008年)预计工程建设投资为1064万元;

第八章 经济效益分析

一、测算说明

1、项目计算期为12年,其中建设期2年,经营期10年。

2、项目基准收益率取10%。

二、经营收入预测

本项目经营收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旅游收入,第二部分为林果产品收入。

1、旅游收入

根据项目市场预计,当建设项目完成后,预计第3年-第4年游人数将达到平均每年5万人,第5年-第7年游客人数将达到平均每年15万人,第8年-第12年游客人数将达到平均每年20万人。按每人次综合收入 30元计算:

第3年-第4年可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 第5年-第7年可实现旅游收入450万元; 第8年-第12年可实现旅游收入600万元;

2、林果产品收入

根据项目设计种植无核枣等林果规模, 第3年-第4年按亩产鲜枣100公斤,每年收获鲜枣350万公斤,市场价格按10元/公斤计,第3年-第4年每年林果收入达350万元。以后年份按亩产鲜枣200公斤,每年收获鲜枣70万公斤,市场价格按10元/公斤计,以后每年林果收入达700万元。

三、经营成本预测

本项目经营成本包括景区营业和管理费用、森林维护和基础设施维护费用,职工福利费用等。通过对国内同类项目的运营情况调,本项目经营成本按营业收入的30%计算。详见附表2 税金:营业税按旅游收入的6%计,林果税不计,所得税按企业利润总额的25%计。

二、财务分析

详见附表3《利润表》和附表4《现金流量表》,由于某种原因表中可知:

1、基准收益率lc=10%,财务净现值FNPV=1680万元

2、财务内部收益率FTRR=24.5%。

3、投资回收期=6.2年(包括建设期2年)

第九章 结论、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结论

*****金牛岭森林公园开发项目经以上可行性研究分析表明,该项目区域位臵优越,景区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该项目建成后,与*****其它景区相互配套补充,对国内外游客都具有潜在的吸引力,市场前景乐观。项目不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带动景区内外农民致富等明显的社会效益。因此,*****金牛岭森林公园开发项是可行。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按照景区规划,近两年需要建设资金1764万元。由于*****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当前的实力尚不够强,向金融部门融资也会有一定难度,资金保障将是影响项目顺利实施,尽快形成规模效益的一个制约因素。建议企业在争取银行贷款的同时,要采取对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筹集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发挥效益。

3、企业组建时间不长,管理人才短缺,对经营运作森林旅游的管理经验还有待提高。建议企业积极吸纳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并聘请专业部门对企业动作经营模式进行全方位策划,以提高项目投资效益,避免企业经营失误。

技术营销如何改变商业生态 篇6

陈特军(对话主持、蓝莓会会长、汤臣倍健公共事务部总监):技术渠道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尤其数据营销,请各位讲一下所在公司的数字营销策略和战略。

黄良水(王老吉数字运营总监):第一,技术只是一种实现手段,数字营销只是一种渠道,尤其对于我们王老吉这种快消品,要做的首先应是内容营销。第二个,产业链营销,今年王老吉与《万万没想到》进行跨界整合营销,不仅包括整个电影产业的营销,比如最核心的定制视频,也包括了我们公司内部整个产品体系的打通。第三个,做营销要敢于否定自己,很多过去营销成功的经验都来自以往失败的案例。

李嘉聪(尚品宅配总经理):自2004年成立,尚品宅配始终把数码化、数码技术作为一个技术平台,成立移动互联事业部,专门负责微信的服务平台,将营销推广主动从PC端向手机端转换。

我们这个相对冷门的家居业微信号有700多万粉丝,因为我们提供持续的家居咨询服务,比如定期提供从设计到保养在内的家居资讯。当消费者需要更专业建议时,也可以到实体店里提供免费量尺、免费设计和咨询服务等。

我们也有把传统家居品牌搬入购物中心,比如正佳、万达等。在购物中心,我们可以接触更多的消费者,而且时间更早。消费者到建材卖场购买装修建材,是在交付房子前后,但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刚有购房的意愿,刚交了定金,可能一年半载才交房,但如果无意中到购物中心里面去,就能到我们的店铺体验到免费设计服务,有利于我们更早吸纳客户资源。营销学里面,谁首先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消费标准,你就会取得先机,就是这个意思,更能有效做线上线下O2O引流。

宋悦(TCL品牌管理中心数字营销负责人):数字营销对于TCL首先是内容,其实就是我们很多大的IP,我们在好莱坞有大剧院,比如《侏罗纪》、《变形金刚》,依托这些我们如何去产生和消费者的互动,是我们营销中的重要工作。

数字营销第二个是依托于技术充分挖掘消费者信息,做消费者的关系重构。我们搭建了整套的用户管理系统,这一部分是帮我们去维护客户的。

第三部分是基于数字营销上的,包括最后如何收口。2015年,我们天猫去做整体的“双十一”合作,马上会和京东做春节期间年货主题的营销,这部分是希望运用数字营销的手段,去帮助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产生好感。数字营销既是内容产出,同时也是我们的手段和渠道。

夏卫华(雷盎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大家都在说“互联网+”,但是“互联网+”怎么做呢?一部分叫“+互联网”,另一部分要用“智能+”作为工具,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2015年,雷盎提出把“智能+”作为互联网当中的工具,来改造传统产业,有了互通互联的技术,才能够把数字营销,甚至精准营销变成现实。

前面十年,是个人数据的年代,BAT、360 胜出,那从2016年开始,大概是家庭数据最有机会。家庭数据一定是基于家庭里的可互动平台,只有从那个点出来的数据才是有效数据,在这里,我也有两个观点。

第一个叫基于场景叠加的增量效应,碎片化的场景整合在一个爆发点上去,一个场景再叠加一个场景,最后形成增量,第二个是基于互联互通而成型的市场合围效应,如果要形成一个综合的市场,必须要借助互联互通而形成的合围效力。

翟红亮(Xbed集团CTO):我们是做分享的互联网酒店,酒店其实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从新龙门客栈就有酒店这个行业,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去做这块业务呢?Xbed的CEO以前是“7天” 的创始人之一,做了很多年的酒店。今年我们重新出发再做市场的时候,发现其实原来传统的酒店基本上模式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研究了很多国外新的方式。

第一,在分享基础上,酒店可以满足我们很多方面的要求。传统酒店基本都是工业化、批量化生产的,很难做到个性化。但是分享之后,每个房间都可以做到更高的个性化,比如我们在医院旁边可以针对陪护的病人,来做他们的房间和特点。Xbed的互联网业务,从产品规划、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房间开发以及营销,都是几条线同时运行的。

第二,Xbed产品投资规模在一到五万,非常低,原来一个传统的酒店投资规模可能在五百万到一千万,所以房间可投资人数会数以百倍的上升。我们可以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每一个股东的力量、每一个房间投资者的力量,让他们帮我们去营销。我们未来也可能会考虑房间的投资竞争化。比如在医院旁边的房间,护士长可以投资一份,因为是专门针对陪护病人设计。

第三,重要策略是游戏化,Xbed作为互联网产品,本身具有非常大的个性化,无论是APP产品还是房间产品,都希望加入更多游戏元素进来,和客户一起来玩。

陈特军:刚刚几位分享嘉宾更多从技术对整个商业模式产生重大的改变做分享,还不只是应用在营销方面,但技术对营销有哪些影响?我个人理解最大应该是提升效率。体现在两方面上:第一方面是让企业跟人的连接,变得更容易更精准。以前企业触达到用户并不容易,都需要通过第三方的平台去做,不管是渠道也好传播也好,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第二个是传播层面,自媒体的出现也是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以前只能用第三方的力量,现在通过自媒体把跟用户的沟通变得更直接了。这些都是我理解的技术对于营销的驱动。那王老吉和TCL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更直接的沟通与传播,甚至实现销售的转化?

黄良水:“互联网+”是互联网企业提出的,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是“+互联网”。比如淘宝和万达,消费者去淘宝购物,手机号、家庭住址,所有的信息都会知道,但是去万达之后,信息却都不知道,这是传统企业困惑的地方。我们和微信合作扫条码的功能,就是以产品为入口,现在产品就是最大的营销入口。王老吉全国有600万个终端,每个产品以UV来算,就有60亿UV,哪个互联网活动可以有60亿的UV?马云说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平台的竞争,相信我们以这种技术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宋悦:精准投放的最初阶段,定义一个人不是真的人,而是一台终端,比如电脑、手机、iPad等,但是这样用户量非常庞大。TCL本身有很多精准用户,他们是完整的,我们可以拿到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去看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以公司为单位,定向寻找散落在各地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看这个人的完整行为方式。长此以往,我们可以知道他什么时候要换房、什么时候要买家电。这种广告投放,我们是希望你有相同需求时,我们再把有效的信息卖给你,更加精准。

商业生态模式 篇7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下文简称“上音社”)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音乐出版社之一, 对上海乃至中国音乐的发展都有深厚的影响。

然而作为传统专业出版业, 在面临数字出版浪潮来袭之时, 如何把专业出版的潜力转化为商业发展的动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搏得优势, 是专业出版社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拟运用SWOT法对上音社发展数字出版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对上音社在新媒体生态下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给予建议, 以期为国内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SWOT分析

新媒体利用企业内部分析法 (SWOT分析方法) 对上音社数字出版进行分析, 找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S代表strength (优势) , W代表weakness (弱势) , O代表opportunity (机遇) , T代表threat (挑战) 。S、W是内部因素, O、T是外部因素。

2 新媒体生态对专业出版社探索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启示

2.1 新媒体技术促使数字内容传播转型为应用产品开发

专业出版社自转战数字出版领域, 虽已积累多年的实战经验, 但大多数出版社依然秉承了“内容为王”的思想观念, 仅仅将数字出版作为手段和形式。然而, 从数字内容创新到应用产品开发, 不仅是称谓的改变, 更是观念的革新。基于内容创造高附加值的应用产品将是今后专业出版社的核心业务。

2.2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催生创新型消费群体的日益壮大

新媒体传播相较传统媒体, 有更好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正因为这种媒体、技术与人的交互, 使得传统媒体时期的读者已开始向创新型消费群体转型。读者可通过媒介与产品有更好的互动, 并能参与产品的创新和创造, 这也是新媒体为数字出版带来的启示。

2.3 新媒体产业推动“渠道为王”转变为社交网络营销

传统专业出版社对于发行渠道的重视和依赖, 在新媒体产业不断推进的状态下已渐渐松动。社交网络的发达和无所不在, 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有着很深远的影响。Facebook、微信、微博都成为了新媒体生态中的传播渠道和平台, 如何对其加以利用, 是专业出版社找到自身发展赢利模式的契机。

3 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探索

根据新媒体生态对专业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启示, 笔者将对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商业模式进行探索, 以上音社为例。

3.1 构建专业数据库

建立在上音社的特色内容基础之上的源数据是发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关键资源, 专业出版社开拓数字出版业务必须有完整规范的数据库。专业出版社整合资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3.1.1 整理上音社专业源数据

对文字、音乐、图像、视频内容的源数据的整理, 从而实现对己有资源的管理和优化, 便于内容的查询、阅读和应用。

3.1.2 以源数据资源为基础建立资源数据库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专业领域的专家资源库, 通过信息分类组织专家的资料, 其中包括专家的学术研究领域、专业研究方向、主持科研课题、近期研究动向、相关媒体报道、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等, 以便日后组稿时的查找与联系。 (2) 发展数字出版业务需要获得作者的数字版权, 专业出版社可以数据库建设为契机完善出版合同以获得出版物的数字版权。并将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归整到数据库中, 以便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

3.2 独立和整合数字出版业务

数字出版不只是单纯的纸质出版物的电子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传统出版有着很大的区别。同时, 数字产品可以实现纸质图书无法提供的多种服务, 对纸质图书是一种有益补充。

3.2.1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独立与并存

将数字出版业务和数字出版编辑工作独立出来创立新的部门, 使传统和数字两块业务内容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运营, 进而探索出适合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企业文化、流程和机制。

然而, 数字出版部门的独立运行是相对的, 并不与传统出版对立。两者以不同媒介形式形成互补, 需鼓励双方在市场拓展和激励机制上紧密合作, 以期实现“双赢”的整合目标。

3.2.2 基于专业领域的业务整合

从传统专业出版社独立出来的数字出版部门具有较高的灵活度和自由性, 因此基于专业领域的资源和业务整合势在必行。在遵循专业出版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 对已有专业音乐出版资源:如文字、音像、视频等进行大规模整合。同时, 根据专业出版社自身的优势, 清晰定位目标受众和目标市场, 在细分的专业领域中保持优势, 并能根据消费者需求拓展、研发服务与产品。

3.2.3 跨行业的合作交流

跨行业的合作交流能扩大上音社的影响力与市场。在内容上, 以音乐为核心, 和广电、教育等行业的互相渗透。比如和SMG音乐栏目、音乐学院的合作, 出版发行与之相关的数字产品或大型活动的衍生产品, 可以整合和开发资源, 并利用新媒体技术, 将出版产品延伸到各个领域。

而技术层面, 可利用移动开发平台、网络技术平台, 通过技术手段的助推, 更好地完成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工作。

3.3 搭建数字出版技术平台

技术平台按功能来划分可以分为很多类型, 上音社已有的网络技术平台主要是为传统出版产品的展示与销售, 网站实现了三层架构的后台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销售功能。

在此基础上, 对数字出版技术平台的其他功能也是可以深入挖掘与开发的。以上音社“音乐图书·音像制品目录”中的“钢琴考级与辅导”版块为例:如今, 钢琴考级与辅导是提高学习者演奏技巧, 检验其钢琴学习水平的一种有效的阶段性考核手段, 但很多考生在临考前, 对乐曲在整体结构的认知、细节的处理以及演奏情绪的把握上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假如建立一个在线学习平台, 或者制作一款数字钢琴考级辅导教程, 实现声音、视频与乐谱的结合, 让学习者对于所演奏的乐曲有更深刻和完整的认识。

3.4 力推移动数字出版业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移动商务迅猛发展, 更关注用户体验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获取。手机从单一的通讯工具变为移动媒体终端, 如此变革使得手机出版的赢利空间极大扩张。移动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潜力和规模最大、传播效力最强的数字出版类型, 其将是未来数字出版业务的时代里程碑和强势发展方向。

上音社凭借着专业领域的权威性和品牌口碑, 完全有实力在数字出版业务上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可以拓展移动数字出版业务, 利用移动数字出版技术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手机平台的建设, 不能简单地应用传统出版中的内容和服务, 而是要从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和消费需求出发, 进行开拓和创新。以开发应用产品为目标, 巧用社交网络营销手段, 实现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和实时互动,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挖掘和真正的数字化。

3.5 设计个性化数字出版应用产品

大众化信息服务正在向个性化的、按需定制的信息服务发展。顺应时代发展, 上音社须突破传统专业出版的惯性思维和服务模式, 在自身长期积累形成的专业内容资源建成的数据库平台上进行数字产品的策划、设计与推广, 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以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为开拓市场的核心, 进行传统与数字业务的双重运转。以创品牌、创口碑的数字出版产品为主打, 不断研发新的数字出版产品, 更好地满足细分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从而探索出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数字出版业务还可以涉及动画、游戏、视频等具有交互功能的产品, 尤其在幼儿音乐教育中, 进行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化个性设计, 能很好地提升产品的服务供给能力。

3.6 坚持数字出版品牌化路线

上音社在传统出版中, 已经建立了音乐专业领域的权威品牌。但是数字出版领域还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 因此数字出版的品牌化路线是建立长效、可持续商业模式的重点。必须完成“策划——确立——推广——维护 (延伸品牌的后续研发) ”的轨迹。精选策划、创立独树一帜的数字出版物, 以标志性数字出版产品为起点, 精心打造、维护和开发自身的数字出版品牌。并依靠品牌价值的力量, 不断提高在数字出版市场的占有率和品牌声誉, 进而通过品牌扩张和附加值的提升, 获得品牌效应, 形成相对灵活、稳定的商业模式。

上音社在发展数字出版品牌化路线上, 对同一出版产品可以进行多次开发、整合与创新, 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多重出版途径, 进一步增加出版产品的附加值。分别利用媒介与技术终端, 实现多线发展、网络型发展的全新格局。

3.7 培养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市场份额的重新洗牌, 出版业越来越倚重既能把握市场动向, 又能胜任编辑工作, 且熟悉数字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出版业全面转型和快速发展的时代, 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出版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传统专业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从人才储备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出版物内容的数字化, 还是数字应用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都急需一批熟悉数字出版的优秀编辑。

浙江卫视就在频道内部设立专业研发机构, 专门从事“中国蓝”的品牌推广、营销、新节目的制作与研发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上音社在综合考虑发展规模的前提下, 也可设立研发团队, 对整个数字出版的发展动向及赢利模式等进行研究。

专业出版社若能根据自己的定位, 统筹考虑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加快数据库的建设, 并根据资金状况以及终端消费需求, 确定产品形态;搭建与内容资源和产品形态相匹配的技术平台;大力发展移动数字出版业务并设计研发与之相应的应用产品;逐步培养起一支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队伍, 便可以稳健地发展数字出版业务, 开辟新媒体生态下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并创立数字出版品牌。

摘要:针对新媒体生态下的专业出版社生存现状, 本文以上海音乐出版社为例, 从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传播、新媒体产业特性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探索发展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途径。以期为国内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数字出版,新媒体生态,商业模式,专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辛文婷.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6) .

[2]任翔.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创新[J].数字时代, 2012 (2) .

[3]张宏.媒介融合与数字出版——关于数字出版内在基本模式及路径寻找的另一个视角[J].数字时代, 2012 (1) .

[4]庞沁文.数字出版的七大商业模式[EB/OL].转引自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wdia/2011-10/19/c-122175668.htm.

[5]庞沁文.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与数字出版的未来[EB/OL].中国出版网, http://www.chuban.cc/rdjj/13zhyth/tpxw/201108/t20110811-92181.html.

[6]顾金亮.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J].出版与印刷, 2014 (1) .

商业生态模式 篇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企业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与资源相关企业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商业生态系统。Moore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联合体,具体由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供应商、投资商、竞争者、互补者、企业所有者或股东,以及有关的政府机构等构成,涵盖了企业开展商业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1]。骨干企业( Keystone)、主宰企业( Dominator) 和缝隙企业( Niche player) 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 “物种”[2]。面对动荡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企业及系统的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是指,当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外部条件发生较大变动时,系统能维持经营不受重大影响的能力,以及外部影响因素消除之后,系统恢复原经营状态的能力。生态位理论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生物体之间的竞争性等问题的重要理论[3,4,5],为研究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应用生态位理论分析我国 ×× ( 整车生产企业) 商业生态系统中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度,从企业生态位的视角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1 企业生态位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物种都占有自己的生态位,它是生物不断进化形成的,在一定范围的时间和空间中稳定拥有的生存资源(包括食物、栖息地等),使其获得最大生存和竞争优势的特定的生态定位[6]。处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受多维因子的制约,其中时间、空间以及资源是3 个主要维度[7]。企业生态位是生物生态位隐喻而来,指在特定时期和生态环境里,企业能动地与其他企业以及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地位和功能作用。它既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和环境的生存位置,也反映了企业在该环境的社会、经济、自然等资源生态位因子上的梯度位置,还反映了企业在生存空间的资金、物质、信息、技术和人力流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8]。与生物生态位不同的是,企业生态位是由企业管理者选择决定的,并且可以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变动或跃迁[9]。

生物学家通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等一系列的指标对生态位进行刻画,形成了生态学中重要的生态位重叠理论和生态位分离理论。生态位宽度是指在生态位空间内,沿着某一特定路线所通过的 “距离”[10]。如果不同物种需求同一资源( 捕食的时间、生存的空间、食物类型等),将导致物种间对同一资源的争夺,即发生生态位重叠。各物种为了生存,会主动采取生态位分离策略以降低彼此之间的竞争程度,并逐渐找到适宜繁衍和生存的实际生态位。类比于生物生态位宽度,企业生态位宽度是指企业所利用的各种市场资源的总和,即对市场环境资源适应的多样化程度[11]。从单维的角度考虑,即表示企业在该资源中所占据的长度。一般来说,生态位越宽,企业更能够表现出多元化,适应能力越强;反之,企业发展越单一,应变市场的能力越弱[11]。若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成立的时间,以及企业控制的各种资源等因素存在相似,则企业生态位一定会发生重叠[12]。

若仅从资源维度考虑,根据重叠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企业生态位重叠分为4 类: 即生态位完全重叠、生态位基本重叠、生态位部分重叠、生态位完全分离(如图1 所示)[13]。生态位重叠的部分越多,则表明企业相似性越高,竞争越激烈[14]。在这4 种状态中: a. 企业竞争相当激烈,企业应当采取生态位分离战略; b. 表明两个企业生态位都较宽,存在严重的重叠,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应当适当的将生态位分离; c. 这种状态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企业之间只有小部分重叠,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 d. 企业的生态位比较狭窄,虽然企业彼此能够和平共存,不给对方造成伤害,但是难以应对市场的突发变故从而保持企业稳定发展,应当适当扩宽生态位,谋求多元化发展。

2 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生态位

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位最重要的3 个维度是时间、空间以及资源。时间维度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时间的先后、决策的及时性以及捕捉机会的能力等; 空间维度一方面是指其在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个价值网络当中的所属位置; 另一方面是指在市场中企业地理分布的广度; 资源维度是指企业拥有并且能够控制的资源状况,主要包括资本、人力、市场、技术等方面[14]。在商业生态系统中,除骨干企业外,其它企业生产的中间产品通常不能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而是将中间产品逐级供应给上一级企业,最终由骨干企业生产为成品投入市场。由此可见,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根据它们提供产品的类型( 即零部件、子系统、成品) 被分成了不同的层级。不同层级里的各个企业在系统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资源。所以,每层级之间企业的生态位是完全分离的;同一层级里的企业提供不同的中间产品,即系统中企业在 “产品” 资源维度上的生态位存在差异。因此,每个企业在系统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如图2 所示)。在这个 “金字塔”层级里,位于低层级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改变核心资源使生态位跃迁到上级,它们只有通过战略调整扩大或缩减生态位宽度,甚至移动生态位以应对外界的变化。因此,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生态位布局相对稳定,能够保持系统结构的相对稳定,从而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营。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生态位大多为完全分离、少数为部分重叠、极少企业生态位完全重叠。企业生态位分离,可能是生态位彼此相邻,也可能是生态位完全分开,这两种情况下企业之间都没有竞争,系统中各个企业各司其职、和谐共处,自觉维持系统秩序保持系统稳定。企业生态位相邻可能是企业彼此主动回避竞争的结果;企业生态位的完全分离,虽然两个企业没有竞争,但企业生态位彼此之间的空白地带表示资源是不完全被利用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位重叠会产生竞争。这是因为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发展终究要受到各种资源的限制,企业的数量总会达到商业生态系统的 “饱和水平”。当资源都被占用时,生态位重叠将产生竞争。如图3 所示,纵轴表示资源的数量,横轴表示商业生态系统处于不同时间点的企业数量,当资源总量一定时(即k所在的位置),只要系统中企业的数量不超过A,都可以被系统容纳。若企业无限制地加入系统,必将导致企业之间产生激烈的竞争,甚至使部分企业退出系统。当某种资源稀缺时,系统中企业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争夺该资源上。例如同样为争夺骨干企业 “产品”资源的一级供应商,一旦一家 × 企业成功获取某一类全部 “产品”资源,且 × 企业的规模正好满足骨干企业的需求,那么该骨干企业就无法容纳第二家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除非骨干企业为了防患于未然希望有两家企业提供),任何想与 × 企业竞争的企业都会发现,当系统无法接纳也没有计划接纳生产同样产品的两家企业时,执意参与其中只会两败俱伤。因此,企业之间适度竞争,能给予企业适度的压力,促进企业积极效力于商业生态系统,有助于系统稳定。企业之间过度的竞争可能导致系统原本稳定的结构遭到破坏,倘若该企业为构成系统结构中关键的一环,那么很可能导致系统结构瓦解,难以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企业想要长期与骨干企业保持合作,保持系统的稳定,与其与同一层级的企业之间相互争夺有限资源,不如通过改变自身的方式来开拓广泛的未被利用的资源空间,即避免生态位重叠,充分开发未被利用的生态位,尽可能使每个层级的企业生态位相邻。

3 企业生态位测量模型

3. 1 研究对象和生态位因子的选择

我国XX整车生产企业,有着较长的历史并且经历了复杂的变迁。通过对整车生产技术不断升级,扩充产能,引进更多新车型,建立发动机工厂, × × 整车生产企业不再仅仅是一个汽车组装厂,而是一个有研发能力的现代化汽车商业生态系统。选取 × × 商业生态系统生产企业网络中企业的生态位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为我国汽车制造商提供借鉴。

通过对我国 × × (整车生产) 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整个系统的成员企业都长期稳定的将 “产品” (零部件) 提供给骨干企业,由骨干企业生产出最终产品投入市场。因此,可以认为该商业生态系统中每一层级供应商企业的生态位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基本相同,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扮演基本相同的角色,但在资源维度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 × × 整车生产企业对零部件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相同 “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对 “产品” 资源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有必要从资源维度对 × × 商业生态系统的一级供应商企业的生态位进行分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多种资源的支持,而企业生态位在资源维度上则表现为对资源的占用情况。对于 × × 商业生态系统的一级供应商企业而言, × × 整车生产公司是供应商赖以生存和成长所必需的 “食物”资源。当 × × 公司购买供应商企业的零部件产品时,该企业就获得了骨干企业 × × 公司的资源,也就是对其资源形成了占用。对于不同供应商企业,由于提供的 “产品”有所不同,因此占有骨干企业资源类型不同。

3. 2 构建企业生态位测量模型

在生态学中,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别是描述物种的生态位和物种间生态位关系的重要指标,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测量方法主要有Levins公式、 Hurlbert公式、 Pianka公式、Petraitis公式等[14]。由于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点及缺陷,在实际的应用中可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在上述公式中,Levins的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可以借助资源矩阵(利用物种所占据的资源状态,即资源类型和资源数量构建的矩阵) 估算出,并能客观的反映出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以及与另一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度。如果物种占有的资源越相似,那么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越接近于1,反之越接近于0。由于选择的是一级供应商提供给 × × 公司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符合Levins的生态位宽度测量方法和Pianka的生态位重叠度测量方法在生态学的应用要求,并且测量结果能够真实和客观的反映供应商之间对资源的占有程度和对资源的争夺程度。因此,选择Levins的生态位宽度测量方法和Pianka的生态位重叠度测量方法用于XX商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的研究。

供应商企业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测量计算步骤如下。

3. 2. 1 构建 “产品” 资源矩阵———零部件矩阵

以 × × 商业生态系统中成员S个一级供应商为行,R种零部件类型作为列,形成表示一级供应商对骨干企业 “产品”资源利用状况的零部件矩阵[15,16]。

其中,Nij为一级供应商i供给零部件j的数量; Yi是一级供应商i占有产品资源的总数; Xj为零部件j的总数; Z是 × × 商业生态系统中所有产品的总数。

3. 2. 2 计算企业生态位宽度

利用公式(1) 计算企业生态位的宽度[17]。

式中,Bi为一级供应商i的企业生态位宽度。Pij= Nij/ Yi是一级供应商i供给零部件j的数量占该企业占有零部件资源总数的比例。Bi越小,企业生态位越窄; 反之,越大。

3. 2. 3 计算企业生态位重叠度

利用公式(2) 计算企业生态位重叠度[18]。

式中,αmn= αnm,αmn表示一级供应商m与一级供应商n的企业生态位重叠度; pma和pna分别代表一级供应商m和一级供应商n提供零部件类型a (a = 1,2,…,R) 的数量占它们提供给整车生产企业所有类型零部件的总数量的比例。企业生态位重叠度数值的范围在0 ~ 1 之间,生态位重叠度为0 表示企业生态位完全分离,生态位重叠度为1 则表示企业生态位完全重合,即 αmn数值越大,生态位重叠度也就越大。

4 实证分析

4. 1 企业的选择及数据采集

在生态学中,衡量物种生态位都采取的是时间点数据,那是因为通过对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的测量反映当下物种之间的生存状态和竞争状态。同理,对于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位的度量只需选取时间点数据,不需要考虑企业之间合作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因此,选择2014 年 × × 整车生产企业MEQS型发动机的21 家一级供应商为研究对象,原始数据如表2 所示。为了保护 × × 商业生态系统的权益,供应商企业名称用字母表示,即表2 的第一列所示,第一行为构成MEQS型发动机零部件种类的名称。表2 中的数据为每家一级供应商提供给 × × 整车生产企业MEQS型发动机相应零部件的数量(个/台)。

个/台

4. 2 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度的计算

2014 年 × × 整车生产企业的21 家一级供应商分别提供给 × × 公司的零部件总量= 每台MEQS型发动机需要该零部件的数量 × 搭载MEQS型发动机汽车的生产量。由于每年 × × 公司生产的汽车总量是一定的,也就是生产的汽车总量是一个常数,所以对于每个零部件总量的考察可以化简为对每台MEQS型发动机需要该零部件的数量的考察。由于MEQS型发动机是定型产品,构成部件相同,对各种零部件的种类、型号和数量需求是一定的(表2)。

由表2 可知,21 家供应商中7 家的企业生态位相互重叠,以相应的9 个 “产品”资源———零部件类型作为列,形成如表3 所示的零部件矩阵。利用公式(1) 计算7 家供应商的生态位宽度。如表4 所示,供应商J的生态位最宽,为3. 0000;供应商S和供应商U的生态位最窄,宽度均为1. 0000,余者在1. 0000 ~ 3. 0000 之间。

利用公式(2) 计算7 家供应商的生态位重叠度。如表5 所示,供应商R与供应商Q的生态位完全重叠,重叠度为1. 0000; 供应商A与供应商J的重叠度最小为0. 2243, 余者在0. 2243 ~1. 0000 之间。

个/台

注: 表中空白处表示企业之间生态位分离,没有重合部分。

4. 3 计算结果分析

7 家供应商的生态位宽度在1. 0000 ~ 3. 0000之间,生态位重叠度在0. 2243 ~ 1. 0000 之间。生态位的宽度反映了供应商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生态位的重叠度反映了供应商对骨干企业零部件产品资源的占有程度。供应商之间重叠度越大,则其生态位相似性越大,之间的竞争也越大。图4 是7 家供应商的生态位分布图,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客观地反映了这些供应商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之间的竞争程度。

由上述分析可知,MEQS型发动机的21 家零部件供应商中,14 家供应商的生态位分离,5 家有一定程度的重叠,2 家完全重叠,客观、准确地度量了相关供应商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刻画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程度。 × × 整车生产公司为了应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将会调整和开发新的车型,并会要求商业生态系统中零部件供应商进行相应的配合,对于某些应变能力、研发能力较弱的供应商或者规模达不到要求的供应商,系统会引入提供相同零部件的供应商,这是导致 × × 商业生态系统中某些企业生态位产生重叠的原因。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1) 由实证结果可以看出, × × 商业生态系统中供应商之间生态位分离、部分重叠、完全重叠的状况并存,说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对相同资源的争夺,有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还非常激烈。作为实证对象的21 家供应商均从2005 以来与 ×× 整车生产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能够反应 × × 整车生产公司的一级供应商之间生态位的实际状态。二级及以下供应商以小企业为主,无法采集到实证研究所需的数据,缺少这一层面的实证结果是本文的不足。

(2) 企业生态位的重叠表明企业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竞争有利于促进供应商改进产品质量和提升生产效率。商业生态系统是互利共生的经济体,系统中的所有企业都有其生态位,各司其职,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协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整车生产企业作为骨干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者和领导者,应采取有效的策略使每一层次的供应商之间具有合理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来促进供应商之间进行有效的竞争,在不断提高系统整体竞争力的同时,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浅析商业生态系统运行的机理 篇9

关键词:商业生态系统,生产分割,苹果公司

现在的商业环境正如Moor(1996)所言,原来的边界分明的商业已经让位于新的商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的商业反叛了传统,它们藐视传统行业的范式和划分。因此,企业逐渐明白创造出消费者感兴趣的价值是公司运营成功最重要的因素。1993年Moor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一文中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正是迎合了这样背景提出新的战略逻辑和实施方法,认为企业应该与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化,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更有价值的活动和服务,使得整个商业网络的健康发展。在新旧交替的市场环境中竞争,企业不仅要争取建立最有利的商业生态系统,而且还要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占优势地位。

一、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背景

1、市场从惯性转向非惯性。

技术发展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摩尔定律(单位面积芯片的存储量每18个月增加一倍)和吉尔德定理(主干网的宽带将以每6个月增加一倍)清晰的展现这种加速度趋势;技术的动态变化也带来了市场的快速多变,使得以往惯性市场变成非惯性市场,造成市场环境越来越接近于Kirland等(1997)所描述的第四种状态。正如Alto研究中心的主任John Seely Brown所言“商界正在经历着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变化步伐实际上在加速……伴随着这种变化,我们发现很多背景假设和逐渐被确认的业务模型已经不能充分地帮助我们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更不用说如何帮助我们去竞争了。”1以电信业为例,传统运营商面临着以VoIP等互联网应用的分流和冲击,使传统骨干的语音业务节节下;新兴的跨平台即时通信软件KIK又可能对另一骨干增值业务——短信、彩信产生替代性的颠覆,这无疑将大大冲击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收入。

2、生产从集中、集权转向分割、分权。

生产分割是指企业将产品研发、制造和营销等连续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可以相对独立进行的阶段,这些阶段可以布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可以根据要素消耗结构和价格以及不同场所的生产协调、质量控制、产品运输条件等因素决定生产地点。(刘戒骄,2011)生产分割裹挟了几乎所有的国家,也是近二十年世界经济最显著的变化。以苹果公司为例,根据苹果公司2010年年报可以知道其所有产品及其零部件均由第三方企业制造,产品运输和后勤管理也采用外购方式,公司最终产品组装目前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得克萨斯州和中国、捷克、韩国。可见,苹果公司生产分割与其他相关企业形成共同体控制生产成本,获取更大利润。

3、权力从生产者转向消费者。

现在国内绝大部分行业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各行业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价格竞争成为大部分企业进行争夺市场的主要工具。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对600种主要消费品的调查显示,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28.3%,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再加上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不再单一,企业不是相关信息的绝对权威发布者。而2007年IBM调查,53%的消费者是通过互联网查找信息的,25%的消费者在商店里面是直接通过自己的移动设备信息进行比较的,10%的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向朋友或家人发送信息以获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资讯。2在这样的背景,愈发助长了消费者的权力,激发了消费者心理的自主倾向发展。因此,Moor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观念迅速引起学界和理论界的关注。

二、商业生态系统运行的机理分析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商业生态系统涉及到四个变量,即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价值收益f(cv),系统成员企业的协调成本f(cc),系统成员企业的机会成本f(oc),系统成员企业的运行成本TC。其中协调成本f(cc)是指系统成员企业进行价值、资源等共享时产生的成本,机会成本f(oc)是企业进入此商业生态系统后所放弃的单干或进入其他商业生态系统产生的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益,TC是系统企业成员进入商业生态系统所产生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新员工招聘以及培训、组织架构设计以及与生态系统成员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成本等。下列表示在(t0-t1)周期内商业生态系统运行的公式表示:

表示在(t0-t1)周期为顾客所创造的价值;

表示在(t0-t1)周期系统成员企业的协调成本之和;

表示在(t0-t1)周期系统成员企业的机会成本之和。

TC表示在(t0-t1)周期系统成员企业的运行成本之和。

系统的价值

从这公式中可以看出:

(1)当R<0时,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在毁灭价值,系统难以持久发展,成员企业将纷纷用脚投票;当R=0时候,商业生态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难以获得系统发展动力。

(2)当R>0时,生态系统在创造价值,它将吸引众多企业成员投入到该生态系统中,也只有这样才能留住生态系统的参与企业。只有当R>0的时候,系统才有新价值出现并且新价值在系统成员中合理分配,才能实现系统成员的“利己又利他”的互惠共生的原则。

以上模型简单的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运行自我循环和发展的内在机理,系统能否维持下去就要看价值R是否处于正值状态。如果处于正值状态,那么系统是健康的,所有参与者都能繁衍生息;如果处于第一种情况,则系统所有成员将深受其害。以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为例,2000年左右的时候中国电信作为商业生态系统的主体,没有考虑到生态系统其他成员特别是ISP(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的发展状态,业务模式增加了系统成员企业的和以及TC,导致ISP收取用户的费用还不抵交给中国电性的主干网使用费用,用户访问国外站点的时间越长,ISP赔钱就越多。结果,一些有名的ISP如瀛海威、东方网景公司相继倒闭。反观中国移动,2000年推出移动梦网集合数千家服务提供商提供增值服务如短信、彩铃,降低系统成员的和以及TC,推动了整个系统的发展,也让中国移动获得爆炸性发展。以2010年财报可以看出,从收入规模上看,2010年营运收入中国移动分别为4852.31亿元,中国电信则只有2193.67亿元;从盈利能力上看,EBITDA利润率和净利润率中国移动分别为49.3%和24.7%,中国电信分别为7.0%和40.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移动无论从收入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上都已经超越中国电信。

三、商业生态系统运行的典型案例:苹果的商业生态系统

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5年之后苹果公司的收入开始稳步增长,特别是从2007年之后销售收入开始大幅度增加,2010年已经达到652亿美元。以手机为例,2010第一季度中苹果已经超越老牌的手机企业诺基亚,成为按营收计算的全球最大手机厂商。

其实苹果公司的成功,正如Strategy Analytics的总监Neil Mawston所言“苹果所建立的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生态系统,使得ipod、iPhone流行起来,并获得了巨大利润。”以全球热卖的i Phone为例,iPhone热销背后的推动力量是apple store。正是因为apple store的建立,降低了和,建立了iphone健康的生态系统,紧紧将提供存储硬件的公司(如三星)附件生产商(如iCase)和内容提供商(如软件开发商)以及消费者联系在一起,这个生态圈暂时还没有竞争者能够与之相匹敌。Apple store没有资质限制,任何软件开发商或者个个人都可以在Apple store上销售软件。但是苹果公司拥有审查和批准在Apple store发售的软件质量唯一裁定权。苹果公司通过打造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为自己打造更加持续、有效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林青,雷昊,谭力文.从商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以苹果公司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9).

[2]刘戒骄.生产分割与制造业国际分工——以苹果、波音和英特尔为案例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3).

[3]国研网行业研究部.中国移动继续惯性增长但已难掩“疲态”[R].通信行业月度分析报告.2011.

[4]范保群,王毅.战略管理新趋势: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J].管理科学.2006(6).

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综述 篇10

1 商业生态系统:来自生态学的隐喻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每一个物种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彼此之间通过食物链关系构成生态网络, 共同推动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同时, 通过“优胜劣汰、差别保存”的自然选择规律, 实现了协同进化。

这种现象与商业世界何等相似。因此, 很早以来, 就有学者借用生物学或生态学的知识来研究经济运行和组织管理的问题。比如, 生态学发现, 生物共同体的形成遵守集合定律, 即一个新物种只有等到其食物生长到可以为它所吃的时候才会加入。商业世界同样如此, 当然, 商业世界的这种关系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早期的商业机会刺激了一些企业联合起来, 当他们证明这些商业机会前景有利可图时, 其他企业和支持者也会积极地参与进来, 商业生态系统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商业生态系统概念最早由James F.Moore提出, 这个概念类似的表述很多, 比如联网组织 (施振荣) 、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网络等。

商业生态系统借喻于自然生态系统, James F.Moore说,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间的关系和各生物体处理这种关系的做法与商业世界中的企业很相似, 我们可以把从这种关系和做法中发现的知识为我们所用, 但“严格的生物学的隐喻并不适用于商业”。商业生态系统是社会系统, 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 社会系统由人组成, 其主动性、预见性和选择性是其重要特征。

2 商业生态系统:一个复杂巨系统

James F.Moore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提到, Gregor y Bateson一生致力于复杂系统工作的研究, 对其在商业生态系统方面的思考影响巨大。Biggiero和Wysocki Jr.等提出复杂巨系统的理论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来思考组织的管理[1,2]。如果组成系统的成分数量庞大且种类众多, 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 还形成多种层次结构, 那么我们称这类系统为复杂巨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复杂巨系统, 社会系统也是复杂巨系统。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 社会系统由于人的意识作用更复杂。商业生态系统是社会系统, 因此, 商业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n Genera Insight智库董事会主席、著名新经济学家Tapscott Don在《Macrowikinomics:Rebooting Business and the World》一书中提到,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 与消费者一起组成共同体, 对公司的决策经营非常有好处。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 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等, 吴建材利用自组织理论研究商业生态系统进化机制, 认为只要条件满足, 商业生态系统也可以以超循环的方式实现自组织进化。Backers[3]认为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分析企业与竞争者、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非常有效。

3 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 所谓的商业生态系统, 其实就是一个基于自然生态系统思想精心创建起来的企业网络组织。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的是, 商业生态系统也是复杂巨系统, 在条件满足的时候, 同样能实现自组织的进化。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的是, 参与系统的成员是被精心选择发展的;与普通企业网络组织不同的是, 它具备生态系统的特点, 通过企业生态位的分离, 创造协同进化的条件。同时, 它又符合复杂巨系统的特征。

根据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看, 目前针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向和复杂系统研究的方向。

3.1 引用自然生态系统知识方向

从这个方向开展研究的学者认为商业世界中的企业组织就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 企业与企业之间既存在着竞争, 也有合作的关系, 它们之间在竞合过程中形成了类似于自然界中食物网的价值网络。每个企业是这个价值网络中的一个成员 (结点) , 承担了这个价值网络中的一个功能, 比如苹果移动生态系统中的富士康科技公司, 其主要功能就是为苹果公司生产iphone手机, 一旦富士康科技公司的生产出现大面积的问题, 将严重影响苹果公司iphone手机品牌的声誉。因此, 商业生态系统关键企业 (结点) 的缺失将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造成重大的破坏。

从自然生态系统方向开展研究的学者, 特别重视对生物学和生态学中关键知识的延伸理解和使用。比如在商业生态系统的创建形成方面, James F.Moore认为, 如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主要是“集合定律”的作用一样, 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同样适用这个规律;Eric Schmid相信“企业组织与自然界的生物体一样具有DNA”, 这种组织DNA (即企业文化、企业行为和企业精神等方面) 主要来自于组织最初的创立者或组织强有力的领导者;Daniel Z.Sui研究发现, 自然界中, 生物间的竞争导致其生态位的分离, 并最终形成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现象[4], 也才有了今天我们见到的如此缤纷绚丽的世界。商业世界也有相似的情况, 同一条食街的酒家选择了“回避性定位”的策略, 减少了彼此间的竞争, 而且群集效应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消费者, 实现了“协同进化”。

3.2 复杂系统研究方向

从复杂系统方向开展研究的学者认为, 基于线性思维的理论并不适用于现实的商业世界, 现实的商业世界运行错综复杂, 不可预测。李志坚[5]等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 具有适应性、协同进化、自组织、涌现、反馈和有意识选择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刘健辉[6]认为商业生态系统通过自我组织、突发性和协同进化而得到发展, 并以此获得适应性。吴建材运用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超循环理论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及其动力问题, 指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的方式是协同进化, 具体来说, 是通过内部各子系统的竞争实现协同, 形成系统发展的序参量, 并支配着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Biggiero和Lucio[2]强调自组织过程在创建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3 存在的问题

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崭新的研究领域, 在体系上还没有完善, 需要更多的学者和专家来补充和发展, 任何一个有益的方向都是值得探索的。总的来说, 自然生态系统方向的研究更注重商业生态系统在实践上的运用, 尤其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生态学理论早已深入人心, 故这个方向的研究更容易让人理解。不过, 该方向的研究未能很深入到商业生态系统的基础问题。复杂系统研究方向则不同, 它从系统演化发展的角度, 引入包括序参量、熵等概念, 深入理解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进化的条件、动力和方式, 有助于整体把握商业生态系统的本质和内在机制。随着信息通信技术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 的发展, 企业组织将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迎来企业组织结构的大变革时代, 管理和任务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进行集成, 自组织管理模式将会是未来组织管理的一个研究方向。

4 商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领域

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发现, 目前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4.1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研究企业的竞争战略

像美国苹果公司一样, 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商业生态系统是所有渴望成功的企业梦寐以求的追求。因此, 研究商业生态的开拓、领导和创新就成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James F.Moore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写道, 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依次是生态系统的开拓、生态系统的扩展、对生态系统的领导和自我更新或死亡。关键企业必须做到能开发比现有系统更有效的、新的首尾相接的价值创造系统、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并保持系统成员的多样性、处理各种内外部冲突、持续地为系统注入新的思想和创造新的机会等。

4.2 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和评价体系

吴建材[7]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本质是协同进化, 其演化机制是系统内成员通过功能耦合实现自组织进化, 竞争和协同在进化过程中扮演着动力的关键作用。杜国柱、王娜、李爱玉[8,9,10]等构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模型, 并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评价体系, 认为所谓商业生态系统健康是指能高效将原材料转变为有生命的有机体, 面对环境的干扰与冲击, 能持久地生存下去,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功能。

4.3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研究地区经济和产业集群

黄昕和潘军[11]从商业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关键物种等角度, 提出我国汽车工业缺少成熟和有力的关键企业的观点, 而且汽车工作处于长期封闭和孤立的状态, 导致了汽车企业竞争力不强、配套不完善、产业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吴建材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研究广州服装专业批发市场, 提出专业批发市场已进入协同进化的时代, 应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构建专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Harald Mahrer和Roman Brandtweiner[12]运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奥地利国家电子商务产业现状, 认为奥地利电子商务发展正处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第二阶段。

4.4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在多领域中的应用

胡岗岚[13]等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研究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集群化现象, 并给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定义, 同时认为我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过程包括开拓、扩展、协调、进化等四个阶段。张蓓[14]运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我国零售业, 提出建立健康零售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思路, 建议走协同进化的道路, 建立共赢的商业社会。郭哲[15]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 提出构建无线城市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型, 并给出了三种发展战略, 即网络核心型战略、支配主宰性战略和缝隙型战略。

5 结语

3W咖啡:另类的商业生态 篇11

在中国,咖啡馆更多被人们作为休闲会友的场所,随着星巴克、COSTA、太平洋咖啡等大型连锁咖啡店不断攻城略地,独立的主题咖啡馆开始崭露头角,它们或主张一种生活态度,或营造特别的交际氛围。

3W咖啡馆看起来是个异类,不仅它的三个联合创始人有互联网背景,而且股东多达180多个;一楼是传统的咖啡馆,接待散客,而且备有HP打印机等办公设施;二楼是会场和VIP区,主要举办与互联网相关的论坛、沙龙、培训、讲座和活动等,两年时间做了500多场,平均下来三天两场;三楼则“蜗居”了19家创业公司,是“创业孵化器”。目前,它形成了咖啡馆、3W创新传媒、互联网垂直领域招聘网站“拉勾招聘”,以及孵化器“NextBig”、猎头服务等多元化发展的品牌。

与其说它是个咖啡馆,不如说它更像一个互联网人的“圈子”。

3W咖啡:互联网人的圈子

3W咖啡馆的三位创始人马德龙、鲍艾乐和许单单都出自腾讯,在做3W之前并不认识。腾讯的一个离职员工曾建了一个QQ群叫做“永远一家人”,当时想把互联网行业的人聚在一起开个咖啡馆,在QQ群里发了信息之后,三个志同道合的人凑到了一起。

“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征召一百个互联网人士开办一个专门为互联网行业聚会沙龙提供场地的咖啡厅。”鲍艾乐说,这个想法提出来之后,立刻得到“很多行业大佬”响应。“当时是2010年下半年,是微博最火的时候,在微博上提出这样的想法,就有很多CEO、高管响应,觉得投个几万块钱做个股东也不错,我们的第一批钱就这么来的。”

第一笔钱筹集得还算顺利,但第二步,摆在3W面前的是如今咖啡馆普遍面临的困境,就是怎么赚钱,收回投资。“3W刚开起来时我们很开心,做了很多小清新的事情。开了之后,痛苦与日俱增。3W咖啡馆亏欠严重。创业初期一个月30天,我们至少25天待在咖啡馆里,晚上11点才回家,几乎一年都是这么干下来的。想努力赚钱,但赚钱很困难。那个时候面临很大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把它关了?”许单单曾回忆说。

当时鲍艾乐在搜狐,许单单在华夏基金,三个人都有着不错的工作。盈利艰难让他们不得不做出抉择:是辞职专心做咖啡馆,还是关掉咖啡馆继续工作?经过不断摸索、调整,3W咖啡馆走了过来。

3W咖啡馆的第一批股东为104人,后来想成为股东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三个人商量了一下,设立了一些门槛,比如最低投入6万元,比如职业要求主要是上市公司高管、基金合伙人、初创公司CEO和知名媒体人等四类人。到2013年9月,3W咖啡馆一共有183位股东。

“这些股东进来后,很多创业公司的人来咖啡馆找我们,问是不是可以在这里介绍投资人、融资等等。其中最突出的需求就是找投资、找人,比如有的人有创业想法,但没人一起干。因为3W咖啡馆是互联网人的聚集地,很多人希望我们介绍人脉,包括办公地点、注册公司、做行业交流等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我们整合资源,做了很多事情。”鲍艾乐说。

比如“投资人下午茶”,3W咖啡馆把投资人请来,与创业者聊天,提供指导。再比如开公开课,请大公司高管演讲,与草根创业者接触。3W还成立了专家俱乐部、股东俱乐部等。“请大公司的高管,每周给创业者们培训一次,比如‘如何建立APP和外部渠道’、‘屌丝心理学’、‘律师培训知识产权’、‘产品设计运营’等,已经安排到今年12月份了。”马德龙说。

NextBig:下一站大佬

如今,3W走得更远,开始提供创业孵化服务NextBig——明日之星,马德龙开玩笑说,缩写就是“NB”。

3W咖啡馆为一些创业公司提供有限的、相对便宜的资源,比如房租。”我们从房东那里拿下房子是一平方米3万块,我就以这个价格转给创业者,你想在中关村找到一平方米6万块以下的房子根本不现实。我们这里是公用,一个人就是5平方米,如果他自己租的话,怎么着也要20平方米,我们这里因为是公用所以就更便宜。相当于10万块只需要花1万块在这里,9万块可以花在其他地方。”马德龙说。

再比如一些基本的办公设备。“你知道创业公司初期需要支付的费用有哪些吗?要租一个像样的工作场地,要有网络带宽,要注册公司,要有打印机、云主机等办公设备,要有行政、财务、法律咨询等。但如果只是一个两三个人的小团队,就不值当匹配得那么完善,而在3W孵化器里很多东西可以共享。”

为了得到这些便宜甚至免费的资源,马德龙联系了很多办公设施企业,比如惠普。前不久3W加入惠普的“打印热商计划”, 由惠普免费提供一台智能七合一多功能激光一体机,让创业者或顾客即使身处咖啡厅也能享受文印服务,通过无线热点、无线直接打印、云打印、AirPrint打印文件资料。

“跟惠普一样,我们做这些事情一分钱不赚,相当于做公益,现在我们能够利用3W品牌影响企业,让它们以免费的方式响应我们。比如无线设备部署,除了带宽我们花了钱,所有的设备一分钱没花,都是免费从企业拿到的。现在我们的服务供应商有几十个。”马德龙认为,孵化的意义就在于大家一起培养孵化,把蛋糕共同做大之后再划分利益。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除了网络、服务器,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法律。马德龙请通商律师事务所的一个合伙人每两周过来一次为创业者解决问题,比如大家都关注的股权问题等。“初期架构对创业公司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日后做大出了问题会非常麻烦,facebook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找来的人了解大量案例, 能够提供非常好的帮助,可以避免未来做大后因股权问题而分崩离析。因此,每当创业者融到资金后都会过来咨询意见。”

nlc202309011158

“基本上一周给这19个团队举办两次活动、一次培训、一次团队创始人聊天,我们希望3W咖啡馆三层的这些创始人就像同学会一样,‘牛逼一期’。”马德龙笑着说。

对于创业团队,3W咖啡馆有着自己的挑选标准。

首先,人数严格限定在2人~10人之间。“10人以上就要出去。因为1个人创业我们觉得不靠谱,而一个团队发展到了10个人的话,我们认为它已经具备抗风险的能力了,因为我们是给相对脆弱的团队提供抗风险能力的,而且我们和配套的基金、咨询聊过,一个团队在七八个人的时候,基本上是处在相对稳定的时期,之后就会进入快速成长期,所以说,我们希望一个团队发到到10个人就出去,因为10个人的团队占用的是两个团队的空间,你出去之后其他人进来,我们希望把这个地方给更需要的人,所以孵化器也叫‘早期项目流转中心’,进来就是‘入孵’,6个月后必须完成孵化。我们希望在创业最脆弱的环节,用我们最优惠的成本、场地帮助创业者成长,完成从鸡蛋变成小鸡的过程。”马德龙说。

其次,要看整个团队的背景是否相符、认知是否相符、趋势是否有问题等。这就需要面试,马德龙曾经在面试中遇到跟自己吵架的。“不合适的创业者有几个共同点,比如不懂创业就是想创业,自我认知不足,或者项目完全是零可能方向,还有一些背景很牛逼但是与其实际背景不匹配等。”

马德龙介绍说,最终有19个团队入孵,自2013年7月开始(创新孵化器7月20日开始在3W运行),其中一个已经成功的团队“似颜绘”,达到了10个人,“马上要走出去了,它不仅有足够的投资,而且形成了现金流”。

拉勾:不一样的垂直招聘

目前3W咖啡有60多个员工,设立孵化器、传媒、电脑、拉勾、猎头五个部门,决策通过微信群发出去,“大家庭一样”。

“一直做互联网圈子,预计这个店一年参加活动的为2万人次,加上深圳店就更多,还有邮件组、微博、微信、官方APP等,所以我们覆盖互联网人士至少20~30万。”在这个前提下,三个人萌生了做互联网招聘网站的念头,经过一些挫折和“感觉不对”之后,拉勾网(lagou.com)逐渐成型。

说起近几年跳槽频繁的行业,互联网排不上第一也一定能排得上第二(第一大概是基金公司)。“现在互联网行业平均3年跳槽一次,流动率太高了。”马德龙说。

“拉勾网的定位和普通招聘网站不一样,第一是专注于互联网,第二是专注于中型和早期公司。”因为主要负责拉勾网事务,马德龙现在被戏称为“拉勾CEO”。“到目前为止效果非常好,上线才几天,现在有1200多家企业在这里招聘,每天能收到800多份简历。”

目前拉勾网免费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服务,到今年年底将尝试向企业用户收费,“未来是要赚钱”,但马德龙表示具体怎么收还没有想好。

“拉勾网有一个很好的体验,绝对是那些破烂的传统招聘网站没有的。”马德龙举了个例子,以往传统招聘网站登记的都是公司注册名称,而不是企业品牌名称。“比如美团网,你绝对搜不出来美团,你就看美团网的公司注册名称--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你就想:我靠这是什么公司啊,谁会投简历?这样的东西在传统的招聘网站上比比皆是。再比如,以前我要发一份简历,要填一大堆东西,半天也填不完一份简历。”

“而现在是,我就告诉你是美团网,我还告诉你美团网的创始人叫王星,你可以去看他的微博,告诉你关于美团网主要的新闻报道,一般选5篇,除了王星,其他创始人都会列在下面,包括这家公司是谁投资的、是不是上市公司……全都列出来,这些都是传统招聘网站没有的。”马德龙说。

互联网垂直招聘的定位,加上影响力已经有了,拉勾经常收到一些互联网“牛人”的简历,比如“百度工作3年,技术;腾讯工作3年,设计师;某知名公司的运营总监等,这三个简历,我们的猎头可以直接用”。马德龙每天都翻拉勾网里的简历,遇见不错的简历就发给3W咖啡的猎头公司。

此外,2012年3W在深圳做了第一届互联网企业家年会,2013年10月举办第二届。“这个年会是封闭的,我们把股东和互联网企业家全部叫过来,是无听众的聚会。基本上是互联网的大佬坐下来,内部沟通一些事情。”

目前,3W咖啡创办两年多来,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马德龙说,如果不算装修的硬件投入,今年差不多会实现盈利,“其中负责活动的传媒部分特别赚,活动量非常之大,猎头部分也经营得不错”。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竞争优势 篇12

詹姆斯·摩尔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与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书中, 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规律, 并用系统论反思竞争的含义。在1998年穆尔进一步强调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性。供应链最初出现于1983年, 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都强调了供应链的系统性、共享性、协调性以及供应链成员间的共同发展。基于供应链管理与商业生态系统的耦合性, 胡辰光将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是以供应链各成员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 为核心的相互关联的企业组织及个人,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通过联盟形式集合成的有机整体, 他们以各企业组织及个人的资源 (人力、物品、资金、信息) 为输入, 以为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提供产品及服务为输出, 相互作用影响, 并与其系统周围的环境相互能动。”[1]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结合了供应链管理以及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构造了更稳定、更有经济效益的系统, 为系统内的物种带来了竞争优势, 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演化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环境适应力以及竞争力。本文将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下, 从竞争优势角度分析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

一、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竞争优势产生机理

对于竞争优势的来源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观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行业, 不同的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都不同。关于竞争优势来源的主流观点有三种:从产业组织视角探究、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视角探究、从企业内部外部联系角度探究。以下将从这三方面来探究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竞争优势产生的机理。

(一) 从产业组织视角看

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1980) 从产业角度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自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企业可以拥有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 即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2]。从成本方面看,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使得核心层内各商业物种间的信息传递成本降低, 并且为了谋求共生核心层从支持层所获得资源的交易成本也必然大大降低。从差异化来看,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由于其物种的多样性, 使得系统有较高的独特性, 比起单一的市场交易, 具有难以模仿的特性, 任何竞争对手试图模仿任意一个环节都可能是徒劳的。同时Porter提出了群簇 (cluster) 的存在对竞争优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群簇可大大的降低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 同时有利于创新。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群簇特性, 使得物种之间通过相互作用降低成本, 同时创新, 获得熊彼特租金, 使得整个系统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二) 从资源和能力的视角看

沃纳·菲尔特 (1984) 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 提出了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获利和维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随后C.K.Prahalad和Garry Hamel (1990) 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 这一概念, 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当中, 由于物种的多样性与异质性使得整个系统内资源丰富, 并能形成互补性资源, 为创造独特性提供了有力保障。系统中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 当它们以独特的方式结合各自的资源与能力, 而其竞争者不能或不愿这么做时, 他们就能取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该优势使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中合作企业享有关系租金, 即源于商业物种间联系异质性的超常利润。

(三) 从内部与外部联系的视角来看

国内学者付晓蓉 (2005) 提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连接点———顾客[3]。应该从围绕顾客培养企业洞察能力、资源整合能创新能力。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输出即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 同时顾客偏好作为系统环境的一个要素也参与系统的演进与进化, 使得系统很容易从顾客方面获得竞争优势。Stephan Duschek (2004) 认为企业将从企业间的联系中获取竞争优势资源[4],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内部有效的联系成为催生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要素。王晓玉 (2005) 提出社会资本可以使企业在内外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合作租金”和“位置租金”, 从而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5]。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资源网络, 系统内的商业物种很容易利用区位优势和合作获得“关系租金”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的产生是由系统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且系统具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 使得所形成的优势难以模仿, 并且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和历史依存性。

二、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模型及特征

通过从产业组织视角、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视角、从企业内部外部联系角度探究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产生过程分析, 本文认为都对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有着正向影响。参考吴金南 (2007) 提出的分析框架[6], 本文基于能力与关系租金提出了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持续竞争优势模型。

下面将基于模型来分析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特征如下:

(一) 系统的开放性

普利高津指出:“社会和生物的结构的一个共同特性是他们产生于开放系统, 而且这种组织只有与周围环境的介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生命力。”同样一个好的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一定是满足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保证系统能在更大范围内构建合作伙伴关系, 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自由地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 形成吐故纳新、良性循环的新机制、新成员、新思想。

(二) 进化协同

“共同进化”是指系统中多个共生关系形成一个利益交换价值网。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中所争夺的是有限的资源, 各成员应该以其异质性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协调发展, 通过为特定的顾客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为目标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中每个物种在进行自我改善与进化的同时, 必须关注系统中其他成员的进化情况予以配合。这种配合保证了系统的建立以及优化, 为系统的各个成员形成了“共赢”的局面。

(三) 衰落更新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时间和空间的异质性, 为了适应环境和资源的改变总是处于动态的过程当中。各个种群也处于不断地交替演变当中, 系统相应的组织结构以及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企业通过资源的整合过程不断对核心能力进行更新, 在此过程中系统将围绕核心能力把不符合系统整体发展的成员剔除, 收纳符合条件的成员以提高整体的效率。

(四) 知识供应链的形成

Jay Lee博士在“关于未来制造业的战略思考”一文中提出知识供应链是整合工业界和学术界核心价值的机制, 其目的是提供获取利润以及可持续教育与训练雇佣人员和企业伙伴所需的信息与智慧。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中能力的培养来自于对知识的动态管理, 系统中以核心层为中心形成了多点式知识供应链。系统通过将新增知识与现有知识整合进行创新的能力, 随着知识供应链的良性互动不断递增。

(五) 关系租金的形成

Dyer和Singh把关系租金定义为在一种交换关系中联合创造的收益, 是通过特定的联盟成员的共同的异质性投入创造的。Dyer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间的联系能够带来可观的关系租金和竞争优势。通过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可以进行成员之间的成本进行转移并且各个成员会产生租金贡献。通过价值链加深与价值链重构可以带来资源的重新组合和配置, 继而创造租金。

三、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构建

明确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我们继续分析如何才能利用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来构建竞争优势, 从而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能力。

(一) 有效的资源整合

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就是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 而在实践中,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拥有其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 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寻求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以其自身的特点能够通过“关系租”迅速获得系统需要的资源, 当然这要通过核心层的种群通过游说与谈判实现, 让支持层明确知道资源投入的预期回报。同时需要以为领导种群为核心的核心层对输入系统的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把握核心资源与优势资源有效的将输入转换为输出, 实行双赢。

(二) 能力的更新与培养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在对资源的有效整合过程中获得资源整合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洞察能力等, 系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空间所需要的能力是动态变化的。核心能力将演变为竞争优势, 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企业洞察能力将通过关系租金间接对竞争优势产生影响。能力的更新与培养依赖于对知识供应链的管理, 整个系统应该通过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将分布于不同组织之间的重要数据能够实时、有效、快速地在系统之间共享和传递。有效的系统不仅要求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 而且要求系统对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做出灵敏快速的反映。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于显性知识的管理, 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系统内成员也需要给予注意。

(三) 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通过对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整体外部环境的分析, 系统中各个成员可以分析得到自己所处的生态位以及该系统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风险。通过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企业可以指定相关的战略以及经营模式来以最大化关系租金的方法来提升系统的竞争优势。同时可以及时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应, 在与竞争对手进行争夺客户的过程当中, 掠夺竞争对手相应的资源, 提升关系租金。对于外部环境的敏感性有助于提高系统对机会以及危机的及时反应能力, 可以最小化系统的损失并且可以使企业利润得到最大化。

(四) 良好的信任及分享机制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之间各商业物种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样才能共生共赢。这意味着成员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 目标一致, 重视共同利益, 遵守共同的操作章程, 系统内部信息、知识充分交流、互动与分享, 降低交易成本, 使整个系统的绩效不断提高, 从而进一步稳定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从而降低沟通成本, 形成沟通无障碍的竞争优势。对于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而言, 系统内合作关系的管理不再是对单个合约的管理, 而是对企业系统整体发展和提升的管理。

(五) 各方关系和利益的协调

与传统的其竞争方式比较,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超越了机构、企业之间的边界, 把相关利益方都联系起来, 形成以利益导向的共生同盟体, 从而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竞争能力, 共同与竞争者展开较量。这就需要领导种群能够很好的协调各物种之间的利益与关系, 使得系统的持久性得到保证。并且合作双方之间应订立合理有效的契约订立, 为解决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内各物种的矛盾和利益纠纷, 同时也是对已产生的破坏性结果的一种弥补和处理。即使发生冲突也有良好的解决措施。使得系统能够正常健康的发展, 形成持久优势。

(六) 有效的评价体系

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内的各商业物种需要建立一系列评价指标体系和度量方法, 分析和评价系统的绩效以及系统的健康状况。绩效评估系统必须能够对每个商业物种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做出合理的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其带来的利益。因此绩效评估体系所涉及的指标必须合理, 所用到的分析方法必须科学定性与定量结合, 并合理分配各指标的权重。明确分配的概念, 正确分辨各成员企业所做的贡献。科学的分配方法, 能促进各成员之间的合作, 达到整个系统畅通无阻地运转。

四、结束语

本文提供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产生机理、特征以及构建方案。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 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将能有效利用资源, 达到整个系统成员共同发展的目标。

由于时间以及知识面的限制, 本文只给出了研究思路以及理念性的知识。今后需要与实践结合, 将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的构建相关理论运用到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具体应用当中。

参考文献

[1]胡辰光.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模型、特点及运作机制[J].市场周刊, 2010, (04) .

[2]Michael E.Porter著, 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付晓蓉.顾客关系导向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导刊, 2005, (01) :92-94.

[4]Stephan Duschek.Inter-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Management Revue, 2004, 15 (1) :53-73.

[5]王晓玉.基于企业社会资本的竞争优势探索[J].商业研究, 2005, (05) :45-48.

上一篇:高等院校审美教育论文下一篇:内容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