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盈利模式(通用12篇)
商业盈利模式 篇1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念及类型
所谓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就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环境下, 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根据划分标准不同, 有着不同的类型, 本文根据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结构来看, 将盈利模式分为传统业务型和非传统务型两种。
(一) 传统业务型
传统业务型顾名思义就是以传统业务为主导的盈利模式, 即收入来源中以信贷利息收入为主, 而利息收入中又以批发业务利息收入为主。这类盈利模式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以资产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 以存贷款规模的增长来维持利润的增加。自然, 由于更多的关注信贷, 其所提供的服务品种就相对比较单一, 银行之间服务的差异化较小。我国商业银行无疑是这类盈利模式的典范。
(二) 非传统业务型
顾名思义, 就是非传统业务收入占较大份额的盈利模式。这里的非传统业务主要指:
1. 零售银行业务。
零售银行业务是相对于批发业务而言的, 批发业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公司、集团, 而零售业务面向的是零散的消费者和小企业。就提供的服务而言, 批发业务主要是信贷, 零售业务除了贷款外, 还包括信用卡、财产管理、个人理财等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具有客户广泛、风险分散、利润稳定的特点, 但同时也需要商业银行具备完善的机构网络。
2. 中间业务。
所谓中间业务, 就是商业银行除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以外, 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 仅动用自己的少量资金, 为社会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参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并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 中间业务大体可分为代理性中间业务、结算性中间业务、服务性中间业务、融资性中间业务、担保性中间业务、衍生性中间业务六种。目前银行的金融创新大部分在中间业务, 其触角涉及到资金清算结算、基金托管、现金管理、代理买卖、财务顾问、企业银行、理财服务等;也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外汇买卖、理财、汇款、代发工资、缴交公用事业费等等。中间业务是目前大多数国际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 例如美国花旗银行, 存贷业务带来的利润占总利润的20%, 其余80%的都是由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个人财务顾问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大量中间业务创造的。
3. 私人银行业务。
私人银行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客户按重要性分层管理, 为重要的客户群提供个性化、差别化、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银行业务。其具体服务内容包括:财富管理业务、信托产品、咨询服务、遗产规划、托管业务等。私人银行业务与零售银行业务相比有三大特点:一是要求较高的准入门槛;二是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一种综合解决方案;三是私人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顶级的专业化服务。私人银行业务位于商业银行业务金字塔的塔尖, 它以资产管理业务为基础, 已成为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原因及问题分析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近几年来, 为了改变利息收入比重过高的盈利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致力于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零售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中间银行业务和混业经营盈利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但应该看到, 截至目前为止, 传统的盈利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利息收入依旧占到各商业银行全部收入的80%以上, 而非利息收入不到20%, 与国际先进银行差距还很大。另外在20%的非利息收入里边, 又以低技术含量的代理手续费收入为主。而各种创新业务, 中资银行却少有涉足。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形成的原因分析
1. 间接融资占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
长期以来, 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始终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的发展来看, 银行贷款占比实际上始终高于80%。近年来, 随着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逐步壮大和完善, 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有所提高, 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而在间接融资中, 银行贷款又是其最为主要的融资途径, 这种金融结构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维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环境。
2. 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 在过去的30年中, 我国的投资率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 由于投资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度很高,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经济发展阶段, 积累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需要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改革开放以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资金是发展的原材料, 高速的发展形成了我国长期以来资金供不应求的基本格局, 而这种格局为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由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充分享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 能够保持高速的贷款扩张。近十几年来, 我国银行业的贷款平均增速都以2倍于GDP的增速在增长。多年以来的贷款快速扩张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居高不下, 传统批发信贷业务非但没有减弱, 甚至有进一步强化的情况。
3. 利率管制与高利差。
当前, 我国仍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虽然我国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但是直到今天为止, 利率市场化进程并没有完全结束, 特别是存贷款利率, 依旧受到央行严格的管制。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 我国一直保持了平均3%到4%的息差水平, 虽然这一息差水平相对于其他转型国家6%的息差而言还不算高, 但与成熟的工业化国家2%的息差相比, 还是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利润来源。
4. 高储蓄率。
受历史、文化及经济状况影响,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 与高储蓄相对应的是低消费水平。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投资市场的逐步完善, 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居民投资于股市、债市的支出日渐增加, 但高储蓄的根本格局依旧没有改变。高储蓄率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成本低廉、稳定性高的资金来源, 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5. 其他金融市场的不发达。
我国金融市场改革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步伐, 金融市场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 但总体而言, 我国的金融市场依旧处于初级阶段, 金融机构还显得较为单一, 金融产品还不够丰富, 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足。而像综合理财、投资银行业务、衍生性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的开展需要一个完善的外部金融环境。企业的多样化融资以及家庭收入的理财投资实现都离不开一个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 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 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企业融资渠道严重单一, 居民投资渠道短缺。在这种环境下, 个人将储蓄更多地存入银行而不是去投资、企业向银行借钱而不是发行债券、银行更多地依靠信贷业务而不是其他业务便成了各个金融活动参与者自然的选择。
6. 商业银行的成长历史。
我国商业银行从改制至今, 仅仅经过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商业银行虽然已不再是计划体制下的财政出纳, 但也没有完全转变为现代金融体制下的新型金融机构, 其整体的经营体制、人力资源、客户结构以及发展理念依旧深深地打着“传统信贷模式”的烙印。这种现象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虽然目前各大商业银行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 将中间业务等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领域, 但可以看到, 在传统因素占主导的经营环境下, 信贷业务依旧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盈利来源。
(三)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缺陷分析
1. 传统业务的不可持续性。
首先, 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新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利率市场化是未来我国利率改革的必然趋势, 而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 银行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 银行间激烈的竞争使存贷款利差有缩小的趋势, 利差的缩小将对银行的盈利状况和经营状况造成巨大的挑战, 传统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型面临不可持续的风险。
其次, 金融脱媒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客户日益减缩。近年来, 随着股市、债市及大型财务公司的快速发展, 我国金融也渐渐出现“脱媒”状况。以财务公司为例, 目前中国已有许多家财务公司, 资产规模庞大, 资金调配能力加强, 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 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 已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2. 单一收入来源缺乏稳定性。
传统盈利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业务以批发信贷业务为主, 而批发信贷业务与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差收窄及利率波动风险的影响, 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缺乏相对的稳定性, 呈现出被动的周期性波动特征。
3. 新型业务发展“千行一面”。
我国大多商业银行已经在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及私人银行业务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也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就目前而言, 这些新型业务的发展依旧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已开发的新型业务和新型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普遍缺乏有自身特色的差别化产品, 缺乏对中间业务整体发展真正起到核心、支柱作用的重点产品;另外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开发创新力度仍然不足, 吸纳型和模仿型创新较为多, 自主式创新较少。高附加值产品少, 在一些新业务、新产品的种类与功能拓展方面, 还不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与客户需要, 导致在一些低层次的中间业务上出现了销售为主、尽先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直接制约了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能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趋势及不利条件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不可持续的局面, 转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已是不争的事实, 商业银行也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积极的尝试, 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在金融危机面前, 大家依旧只有靠打“信贷”这张牌来度过危机。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变身”的信念不坚定, 而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只有对这些因素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才能明确我国商业银行要不要转变盈利模式, 如何转变盈利模式有更好的解答, 这些因素包括:
(一) 非传统业务具有时滞性
由传统业务到非传统业务,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业务的转变而对自身的人力机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以及客户群体进行全方面的更换, 同时非传统业务相对与成熟的传统信贷业务而言, 具有高投入低回报的特征, 盈利能力并不强, 而且商业银行很难足够快地建立与新型业务相应的规模和技能来迅速产生新的利润, 这些业务需要数年才能产生足够的利润, 投入与回报之间有着较长的时滞性。
(二) 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发达
目前, 我国的金融体系市场发育程度依旧不是很高, 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畸形金融体系, “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表现并不明显。商业银行依旧可以通过扮演资金媒介依靠存贷利差的商业模式而存续。这在一定程度上, 抑制了商业银行发展业务多元化、去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内在冲动。同时, 投资银行业务、综合理财业务、金融顾问、私人银行业务等非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无一不是建立在资本市场高度成熟的基础上的, 我国资本市场的欠发达, 导致这些业务开展缺少良好的产品设计环境, 从而直接抑制了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
(三) 存在着严格的金融管制
目前, 我国依旧对利率、汇率以及金融产品等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 在监管模式上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模式, 这直接限制了商业银行发展风险资产交易、股票基金买卖等交易业务的发展, 也限制了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空间。而交易业务收入往往正是西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 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非传统业务的发展呈现出高度同质化趋势。缺乏核心创造力是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非传统业务需要的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特征, 导致在研发、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作为支持, 涉及到许多专业性知识、现在科技手段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规, 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 而国内商业银行员工一直从事单一的信贷业务, 普遍远离信托业、证券业, 缺乏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财务顾问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这是导致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现有盈利模式的发展建议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 一方面都意识到传统模型的各种弊端, 都在通过各种努力希望改变现有的单一而又传统的盈利方式;但另一方面造成目前盈利模式结果的各种决定性因素依旧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商业银行在短期内实现盈利模式的大变身并不现实;而与此同时, 外部经济、金融等各方面的积极发展变化又为其实现盈利模式转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条件。因此, 商业银行的变身过程, 在这种微妙的现实情况约束下, 将是一个曲折、渐进而又略显漫长的过程。在机会不断闪耀而基本面仍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的这个时刻, 商业银行在发展新型业务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就会显得异常重要。
(一)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旧坚持传统业务为主的发展策略
虽然长远来看, 传统业务具有不可持续性, 但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增长对间接融资体, 具有高依存度, 以及较高的利差水平可望在较长时间内保持, 传统业务还将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就目前而言, 传统业务更加适合目前我国经济现状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 全面发展非传统业务的条件还不具备, 时机还不成熟,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需要依靠公司银行业务来实现盈利水平的提高。
(二) 坚持渐进式发展思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发展的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要使我国商业银行达到国外银行其他业务收入占50%的程度还为时过早。可以看到, 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商业银行内部结构的转型及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累积渐进的过程。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会对商业银行发展非传统业务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 同时也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因此,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既不能放弃非传统业务的发展, 也不能超越条件的限制过快的发展。目前情况下, 更应该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试验, 通过渐进式发展, 始终保持与外部条件的同步向前。
(三) 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 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领域非常广泛, 内容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 不可能所有的银行在所有的非传统业务领域都齐头并进, 也没有一家银行有能同时在所有非传统业务领域都处于领先。非传统业务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转变盈利模式的时候必须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 尤其是对于众多的中小商业银行, 由于在规模上存在绝对的劣势, 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又需要高的投入, 在投入产出间还有较长的时滞性。因此, 在判定发展哪种非传统义业务时, 必须对外部条件和发展趋势及自身实力和优势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或几种非传统业务进行重点投入和发展。而不是盲目地随大流, 以致出现一窝蜂现象, 等到投入了许多才发现自己完全不具有优势的时候, 其他业务往往已经错失了最佳的发展时机, 而且再次转型往往比第一次转型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存在更多的风险。由此可见, 在目前非传统业务发展程度还比较低, 发展趋势还不明朗的时候, 各商业银行更需要注重投入前的评估和规划, 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 用有限的资金和时间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商业银行还处在由传统盈利模式向非传统业务类型的盈利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 处在发展变化的十字路口。商业银行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盈利模式, 但在各项条件还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 依旧要坚持传统业务为主的发展策略, 同时在发展中坚持渐进式发展道路和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 实现盈利模式的成功转型。
商业盈利模式 篇2
(3)其他电子操作服务,是联合外部工作室进行的,从合作单位处利益分成获得利益。运作方式:我们与其他电子传媒工作室达成协议,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凡是我们介绍的会员均可享受合作单位的会员价服务,我们 也在从中收取5%的提成。(4)广告收入,每月制作一个电子广告期刊,在每次向顾客交付ppt时,一并发送当月期刊宣传,可将广告版面招租。运作方式:每期电子期刊都会宣传我们团队的经营业务,也可将外部广 告放入,向广告租赁商收取一定的广告费用。我们的四种主要盈利模式并非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这样更有助于盈利的稳定性,确保公司的长远发展。篇二:网站盈利模式商业策划书范文 网站盈利模式商业策划书范文(2009/06/25 21:49)目录:公司动态网络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伴随自身营运的实践,对赢利模式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传媒业投资经营的关键,是寻找到正确的赢利模式。网络媒体与其他网站相比,它应该有更大的优势,别人没有的优势,媒体网络有,别的网站能做的,媒体网络同样可以做。很多传媒投资经营失利,都是因为没有找到或者不知道什么是赢利模式。在网络的战国时期,媒体网络必须有敏锐的商业眼光,谁抢占了先机,谁就跑到了前头。吸取经验教训,紧盯市场动态,调适盈利模式,确保网络媒体经营处于安全轨道。中国网络媒体,尤其是那些今天已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且已公司化运作的网站,更是不断有所创新。下面,我们就网络媒体赢利模式进行细分。
一、常见的信息内容收费 2002年底至2003年初,一些媒体陆续报道了同一新闻:美国研究机构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media consulting group进行的调查显示,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的118个新闻网站,亏损的有36%、赢利的有38%、持平的有26%,将赢利与持平加总,显示已有64%业者不但不亏钱,甚至已经获利。预计亏损的部分业者2003年下半年或2004年上半年可望达到收支持平。转亏为赢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网络媒体经营者和上网用户已逐渐接受信息内容有价的观念。综合目前中外网络媒体信息内容营收模式看,大体有以下三种:
1、新闻和信息内容打包向其他网站或媒体销售;
2、用户付费方能浏览网站;
3、用户付费进行数据库查询。内容收费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必须信息质量高,内容独特性高(即替代性要低),付款机制方便完善,消费者付费观念健全,上网费率要低、速度要快,明确的市场区隔,内容不易被仿冒及复制等因素。
二、网络专供信息 网络专供信息是指根据有关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特殊需要,网络媒体为其定制的一种专业性
很强,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实效性的电子读本,订购者通过网络媒体所给的网络通行证(密码)定期收阅。比如分别针对金融系统、房地产系统和汽车、建材、化工、环保等行业编辑的各种参考电子文本,这种文本还可以配合印刷品出现。订阅者一般一次订阅就是半年或者一年,这种专供信息的收费一般都比较高。人民网、新华网目前都有了这项业务,像人民网的一种最新政策信息电子读本,销售势头就很不错。办好这种专供信息的要点是,市场定位要准确,编辑内容要有独特性,即消息内容不是在网上和一般媒体和资料上能找到的,同时,一个有水平的发行主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网上直播 这种营销模式是从电视和广播那里引进发展而来的。它根据政府部门或企业的需要,网络媒体派人到现场对其活动进行网上现场直播,文字、图片或是音像内容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上网,与其他媒体相比,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不需要电视直播昂贵的设备,不需要庞大的直播队伍,收费也比较低,它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与读者进行现场交流,直播的内容还可以多次阅读,很久以后,你还可以随时调阅。网上直播的这种方式正方兴未艾,新浪、搜狐和人民网、新华网都在开展这项业务,它们对各地的一些节会和企业举办的各种活动进行现场直播,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好评。
四、与政府和企业联合开办网上专题 网络媒体提供发布和技术平台,与政府和企业联合开办其业务范围内的网上专题,这里面的空间很大。这种想法是基于网络媒体的品牌和影响力而长生的。政府和企业借助一个更大更好的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信息,扩大自己的影响,推销自己的产品,比他自己的网站效果要好得多,人力和费用也节省许多,它何乐而不为? 开办网上专题成功的关键如果把人才的因素除外,就在于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网站的定位,有目的地寻找合作伙伴,你提供给它的必须是它十分需要的。比如你与一个人才交流中心和是一个中介机构合作开办一个网上专题,你这个网站的用户一定是有很大一批与此相关的关注职业岗位的青年网友。
五、辛迪加稿件 辛迪加稿件在国外已经很发达,世界上最大的稿件辛迪加网站有isyndicate、screamingmedia和yellowbrix等。稿件辛迪加是网络媒体资源共享最简单的途径和方式。新闻稿件、深度报道、专栏作家稿件供各网站的联合刊登或购买。这种稿件可以是面向大众市场的,也可以是面向小众市场的(niche markets)。比如,中青网就中国今年夏天高校招生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深度报道和信息库,这种信息和稿件可以通过辛迪加形式提供给其他网站。稿件的辛迪加不仅可以丰富内容、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还可以通过点击辛迪加稿件,增加点击量。辛迪加标题比网站的标示更容易增加点击量。
六、把传统媒体内容变成网络媒体的财富来源 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常常担心把传统媒体上太多的内容放到网上会对印刷媒体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会影响传统媒体最有商业价值的资源内容的保护。但是,如果过分限制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在网上发展,“会让网民产生失望,因为网民们对网站的内容要求越来越挑剔,胃口越来越大。” 而事实上,大多数的新闻媒体网站的浏览者并不是该媒体印刷版的订户。反对把印刷版内容放到网上的人多半来自报社的出版发行等营销部门,而不是来自报社的编辑部门。读者购买一份杂志或报纸,付的不是内容成本,而是印刷和发行成本。网络媒体把媒体的成本降到了零,而且把大门向新的受众敞开,向那些过去没有机会阅读你的内容的读者敞开了大门。这些新的受众将会成为你财富的新的来源。
七、实用消费信息功能收费 互联网拥有强大的多种实用信息服务功能,以往为了吸引用户,大多将诸如电子邮件、主页
空间等免费提供给用户。但目前付费享有服务或付费享有vip服务已成为网站经营的出发点。对于具有巨大公信力、影响力的网站,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企业、机构都会想到利用其传播平台,因此,服务收费或以各种合作取得“双赢”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例如,香港从2002年3月18日起为台湾旅客提供入港“网上快签”服务,以往需要7到10天才能完成的签证手续,如今只要台湾居民资料齐备,上午上网传资料,获通过后下午即可入香港,办理费用也大为降低。至2004年4月1日,香港特区已签发了16万多张快证给予台湾旅客。
显然,网络媒体的信息在带动消费并产生价值链后,才能更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并带来经济收益。随着数字化进程,诸如数字摄影在线冲扩、电子相册等新的消费领域及价值链势必形成。
八、手机短信收费 如今,手机不仅是双向语音沟通的通信工具,而且成为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第五媒体”的称谓似乎已非它莫属,我国手机短信的增长是蔚蔚大观。在这一新兴领域和市场中,除了移动电信运营商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各类内容提供商。如今手机短信息收入已成为网络媒体营收的一个重要来源。手机短信营收给我们的最大启发是要对新技术新市场要有及时、准确的判断。早在2000年6月19日,人民日报网络版(同年8月改称“人民网”)日文版、英文版imode手机网站在日本正式开通,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手机上网向订户发送短信息的网站。但是,时隔两年后,到2002年5、6月世界杯足球赛时,人民网才在国内大推手机短信新闻订阅。新闻媒体网站往往由于赢利意识的淡漠和自身机制不灵活,十分遗憾地失去了发展的良机。
九、电子商务平台 大洋网是国内第一个具有明显电子商务性质的新闻媒体网站,且做到相当规模。其标志就是2000年所建立的“大洋书城”。目前除广州总站外,还建有上海、北京两个分站。大洋书城接到顾客的网上订单后,工作人员会通过电话确认,然后利用《广州日报》自办发行网近3000人的配送队伍,短时间内把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在支付环节上,大洋书城与广东银联合作建立了一个包括12多家银行支持的网上支付系统,加上货到付款、邮局汇款等手段,读者支付方式的选择比较灵活方便。解决了电子商务中配送与支付两大难题。大洋书城目前可提供10多万种图书及光盘、软件等出版物,2001年网上销售额已近一千万元。个体消费者出于相同的购买意愿而实现“团体采购”现象,是2002内国内经济生活中新出现的市场现象和购买现象。它的出现与网络传播有着密切联系,且后者是前者最理想的中介和沟通平台。2004年第1季度,主要从事机电产品业务的大连某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状况不好。于是在4月下旬尝试着和国内一家大型网站建立了关系。不料只一个星期,就相继收到韩国、澳大利亚2个买家发来的邮件,说他们急需一批机电产品。经过网上商谈,双方预定了30多万美金的产品。这是电子商务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电子商务走过很长一段的“烧钱”期,终于开始回暖,已可通过许多方式进行赢利。如实行会员制就是其中的一种。行业网站会员费五花八门,有的可收到上万元。如中化网,每个会员?入网费?为1.2万元,另外每年需交6000元服务费。仅此一项,该网站年收入就达4000多万元。还有的网站通过收取加盟费赚钱。就是在网上开设加盟店,或一起共享资源并取得相应比例的回报。如8848网站,就开设了网上联盟,客户可以随时在上面开店,最低的每天只收1元钱。有的联盟店或收租金或收入门费,多少不一。由于靠的是规模赚钱,一般费用都比较低。以b2c(商家对个人消费者)为主的易趣网等网站,主要靠收取平台使用费。如商家物品登录费、底价设置费、物品推荐费、交易服务费等。此外,收取差价费也为一些网站所看好。如卓越、当当等,通过网上物流配送,客户购买后,送货上门,赚取价格差价。
从整个形势看,电子商务已从前两年只为“创造眼球吸引力”等误区中走出,开始赢利。2003
年中国网上购物的交易额大约为7.9亿元,比上年增长率116.2%.有专家预测,今年将会达到16亿元左右。阿里巴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云预言:“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格局将有巨变!中国互联网将由”网民“时代转入”网商“时代。”
十、网络接入 网络接入最大的经营者是电信和广电两家。也就是说,电信传输网络和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技术和市场规模决定了目前adsl和cable modem的消长。cablemodem市场迅速扩展到一般拨接及adsl领域,等于通吃了所有isp网络接入业务,与其他对手展开了强有力的竞争。(注:台湾称“网络”为“网路”;称“宽带”为“宽频”)
十一、多种经营 网络媒体如同其他媒体一样,可以进行与本身相关或无关的多种经营业务。相关业务如可以提供网络广告制作、域名注册、主机托管、空间租赁等业务,也可以利用自己成熟的技术向其他客户提供建设网站服务。2001年4月,上海东方网利用品牌优势推出“东方网点”工程,同年12月,上海东方网点连锁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02年内东方网点连锁店形成规模,目前,已拥有连锁加盟店238家,占上海网吧总量的三分之一。此举不仅将备受社会批评的“网吧”问题找到了一条妥善解决之道,而且也为东方网开辟了新的营收领域。总之,如何开拓线下业务领域,也在网络媒体当察之列。
十二、宽带新服务 宽带网络能够提供更丰富且多元化的内容及服务模式。对用户而言,宽带网络最初的卖点当然在于高速上网,但高速上网实现后,马上将面临着用户更高更多的要求,服务商能否提供用户需求的内容和服务将是关系到其成长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一句话,宽带上网的价值不在于上网本身,而是在于其内容提供和服务提供。宽带网络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是网络的娱乐性功能得到极大提高。目前最明显的体现是在线游戏和影视作品在线观看及下载活动两大热潮。2000年韩国在线游戏产值高达1.1亿美元,这一数字足足是1999年的6倍。韩国在线游戏业产值的高速增长就是与网吧业的繁荣、宽带网络的普及形成强劲互动后创造的一个奇迹。目前韩国在线游戏正大举进军国内市场。不少网站已认定在线游戏是继手机短信之后又一个赢利增长点。广播电视媒体是音视频节目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应该在市场上扮演宽带内容主要供应者的角色。更何况今年1月,广电总局发布了15号令,对市场准入有着严格的限制。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利益驱动下,今天已涌现出众多提供音视频节目的网站,其内容或为色情、新奇、刺激,或为侵犯版权,但用户需注册付费则是这类网站经营上的普遍做法。当广电网络媒体正在讨论如何面对市场时,这些另类网站却正在敛钱,并正偷着乐。不管在宽带网络接入上,还是在宽带网络内容、服务提供上,广电部门及媒体均占有先天的优势,但不能不承认,如何找准市场入口并尽快有所收益,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商业精髓:盈利模式 篇3
企业盈利的公式其实很简单:如果不考虑企业资产负债表右项的负债和资本运作的因素(这恰恰是企业经营经常忽略的地方),那么,盈利 =(收入-成本)X 数量。
就此引申出企业发展的三大战略——成本领先战略、规模化战略,以及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很可以理解——同样价格的东西,你的成本比别人低,自然就比别人赚钱;“规模化战略”也可以理解——同样差价的东西,你卖得比别人多了(当然数量多了,成本也会相应地下降),自然就比别人多赚钱;至于“收入”项,那就大有文章可做了——凭什么同样成本的东西,你还要卖得比别人的贵卖得比别人多赚钱?这就是所谓的“差异化战略”了。
产品本身不是盈利模式,运作产品载体就会形成盈利模式——
【模式第7招】
独门绝技——“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所能容纳液体的水平,取决于构成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便是管理学上赫赫大名的“木桶理论”。
于是,我们盯住了自己的“短板”,对那些突现的“长板”,反倒有些视而不见了;于是,“短板”们因其“短”倍受重视,“长板”们因其“长”反招冷落,“短板”们为了能获得持续关注,会有意无意地护其“短”,“长板”们为了能融入集体大家庭,会自觉不自觉地掩其“长”;于是,磨去了“长板”的“太冒进”,加固了“短板”的“会哭闹”,整体“木桶”的水平,并没有出现理论上的因为“短板”的提升而提升,反倒因为“长板”们羞见其长,“短板”们争相比短而日见其短,抑或成就了一个个面面俱到毫无特色的“庸桶”。
为什么就一定要去补“短板”?何必动辄就“产业链一条龙”地做个“大而全”的“矮木桶”?既然擅长的就是这“长板”,何不干脆拆掉那些“短板”,专心致志竭尽天份地把这“长板”做得更长,做成市场上赫赫声名的“长板”——我就是专业做这“长板”的!再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以他人的“长板”替代自己业已拆掉的“短板”。
这便是现在流行的所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中国老话叫做“有所为有所不为”。
餐饮业有说法,叫做“一招鲜吃遍天”。不必“满汉全席”,只要有一招过人,照样可以宾客盈门。全聚德因烤鸭而闻名,但店里卖的不止是烤鸭;永和豆浆以豆浆命名,但它做绝不只是豆浆;且不说各家知名餐馆总会有那么几朵招牌的“金花”几道看家的“名菜”,即便是稀松平常的包子、馒头、水饺、馄饨、小笼、生煎、锅贴,甚至鸭脖鸡爪之类,照样可以“大娘”“吉祥”地卖得风生水起卖成百年老店卖成全国连锁卖得连狗都不敢不理。
网络里有“垂直门户”——专注于某一领域,特色就是专一,力求成为该领域粉丝上网的第一站(甚至唯一);咨询业有“明星模式”——卖点就是某位明星,特色便是唯一,独家经营别无分店。管理学上的描述叫做“专业深耕”——并不追大求全,只做自己熟悉领域的事,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名声就比别人大,成本就比别人低。盈利模式也称为“经验曲线”——因为聚焦,容易熟能生巧,也就拥有了超凡脱俗能在别人不能盈利处盈利的“经验曲线”。
难怪传统江湖里经常为“秘笈”争得昏天黑地,难怪现代社会中必须为“专利”建立保障机制。敢把“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仅需要专注于某一领域,而且还必须保持创新速度的领先,据此,专注于厨具的方太,两天一项专利的华为,保持持久的盈利性和惊人的增长率,也就不足为怪了。
【模式第8招】
利润乘数——“无处不在的米老鼠”
不能不说的迪斯尼。
一提起迪斯尼,涌现在眼前少不了当年的米老鼠、唐老鸭、美人鱼、狮子王,后来的人猿泰山、功夫熊猫,还有《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尼莫、《星际宝贝》里的小狗史蒂奇、《木偶奇遇记》里小木偶匹诺曹。
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伴随着一个个趣味盎然的哲理故事,在专业化鸣锣开道推波助澜中,在你几乎无法回避的状况下闯进你的世界,通过席卷世界掀起一波波观看热浪,通过发行、票房、销售拷贝和录像带,迪斯尼赚到了第一轮收入,基本解决了大制作的巨额成本回收问题。
接下来,米老鼠唐老鸭美人鱼狮子王们纷纷现身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主题公园内,这些陪伴一代代人成长的经典迪斯尼不朽的明星,近距离地亲切地与你交流互动与你拥抱合影,让孩子们欢乐不已,让成人们重拾童真,在弥漫着童趣欢乐童年梦想的气氛中,迪斯尼赚走了第二轮收入。
这还远没有完,米老鼠们又纷纷出现在迪斯尼在全球各地授权建立了大量连锁经营的品牌产品专卖商店里,出现在玩具、文具、食品、礼品、服饰、皮具……等等的上面,米老鼠几乎已经无处不在。通过那一个个卡通在各类消费产品上形象专有权的使用与出让,迪斯尼又赚到了第三轮收入。
然后还有电视频道和媒体网络的运营,然后还有品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然后还有相关书刊、音乐乃至游戏产品的出版发行……,从动画片制作到电影发行,从主题乐园到消费品授权,从游戏开发到媒体网络运营,迪斯尼构筑一个不断渗透、发展、扩充、升级,层层递进“轮次收入”的商业运作体系!
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一个个可爱的卡通形象、那一个个童话般的故事。
借助已广为市场认同的形象或概念,延伸至相关领域进行产品包装,赋予该产品相同的文化内涵,引发目标消费人群的共鸣,借势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很像是做乘法,于是这种盈利模式就叫做“利润乘数”。
利润乘数的基点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是一个生动的形象,可以是一则美丽的故事,可以是一条有价值的信息,甚至可以是一枚直观的符号、一个流行的词汇,她被以利润化的方式,反复地叙述反复地使用,不断地创造价值。迪斯尼正是“利润乘数”模式的缔造者和充分实践者——米老鼠的形象以不同方式出现在了视频、书刊、服装、背包、手表乃至午餐盒上,为迪斯尼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之重构 篇4
1.发展现状
当前的商业银行从盈利模式角度看, 发展方向和重心主要在于利差型模式, 而导致这一盈利模式现状的主要原因, 包括中间业务的单一化、市场准入政策的限制、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等。如果不解决这些限制性因素,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结构将很难有更长远的发展。
2.营运特征
第一, 由于商业银行的系统化发展起步晚、起点低、发展阻力大, 导致目前商业银行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人才队伍、经营效率、管理机制、激励政策等各个方面因素都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和盈利水平。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效只停留在形式上的改造完成, 而核心方面的思想、体系等还远远低于商业银行权责明确、自主经营的改革目标。
第二, 通过研究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现, 国外银行、证券、保险这三大金融领域的很多资源, 都已在一定程度成熟的市场进行交流和共享。但是, 我国商业银行系统由于发展水平不足、相关市场不完善、没有合理的法规政策的保障, 仍然实行风险较低的分业经营制度, 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始终无法与整体的金融发展体系很好地融洽为一体, 不利于更高水平的发展。
第三, 尽管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 商业银行在风险监控、利润导向、产品营销、内部激励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当今国际经济市场情况瞬息万变, 而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很好地应对这些变化。
第四, 商业银行的盈利来源主要依靠于利差收入, 其份额占银行利润高达66%左右, 这表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单一, 通过多样化渠道盈利的能力较弱, 业务发展范围仍然有待于扩展。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之重构
1.发展战略转型
第一, 树立合理的资本约束观, 摒弃以存贷款为盈利核心的单一经营方式, 把银行整体绩效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 以资本约束观念指导银行发展。
第二, 树立长期绩效观, 将市场、风险、成本、利润等经济要素整合统一起来, 制定银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努力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资本结构最优化、银行发展可持续化的目标。
第三, 树立现代化的金融服务观, 始终将客户的利益放在工作核心的重中之重, 从金融产品设计、产品营销推广、金融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 努力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 树立服务口碑, 不断提高市场覆盖程度。
在转变管理观念的基础上, 商业银行还要努力创新经营理念并改革经营体制, 使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符合市场化的金融市场的要求。以更加优化的资源配置, 实现最大化的自身价值;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构, 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 使银行的经营结构和盈利模式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中间业务发展
第一, 加大中间业务拓展的资金投入。商业银行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种类较为单一、业务整体规模较小且质量与先进银行质量水平差距较大。因此, 必须加大对中间业务发展的资金投入。在进行中间业务投入扩展之前, 必须做好合理科学市场调研, 通过分析不同层次客户的切实业务需要, 进行有针对性的中间业务投入, 防止资金浪费。同时, 在金融产品宣传、推广、服务等方面也需要不同程度的资金供给, 使银行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 并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和盈利来源。
第二, 创新中间业务经营理念。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时刻秉承创新的经营理念, 这样才能在较为饱和的市场寻找业务发展的缺口。比如, 银行卡办理业务, 除了结合自身的存取款等业务, 还可将业务领域拓展到其他范围。以企业资产管理业务领域为例, 商业银行应重点推广资产管理业务, 同时推进投资银行业务及现金管理业务, 将资产管理业务重点转移到丰富产品上,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 针对具体化的客户意愿来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资产管理产品方案, 优化资源配置, 使企业各项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用。
第三, 创新代理和租赁业务。在代理业务的创新方面, 主要注重两种业务的重点发展:一是代收代付业务的整合管理, 努力提升其专业管理水平, 降低业务成本, 实现规模化收益;二是创新代理业务产品的发展, 将业务发展的长远眼光发展到外汇业务领域, 努力深化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发展跨境资金业务, 利用资金杠杆与金融工具为银行以及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 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提升银行利润空间。
我国在租赁业务发展方面还不完善, 但是商业银行相比于民间租赁企业, 拥有不可比拟的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因此, 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合理利用资金杠杆, 开展经营租赁、商业租赁等业务, 提高银行闲置资金的利用率, 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3.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第一, 细分客户市场, 提供差异服务。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 几乎所有类型客户的需求都有一定的满足, 因此在这种竞争背景下, 如果想占领市场, 就必须对客户需求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更加精准的细分。比如, 按照财务状况细分、按照年龄层次细分、按照工作性质细分、按照风险承受能力细分等, 努力寻找还未饱和的“蓝海”市场并抢先占领该市场, 为该细分市场的客户根据具体需求“量体裁衣”, 制定符合其要求的金融产品, 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努力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防止其他银行跟风进入该市场后导致市场份额和利润份额流失。
第二, 金融便利推广, 提升服务水平。金融体系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的越来越紧密, 导致居民出行也越来越依赖于银行系统的服务。为了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必须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化程度, 使所有的客户群都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银行服务, 如在商业繁华区设立服务时间更长的金融便利店等。在居民社区设立面向居民和中小商业企业的社区银行, 使居民和商业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办理个人贷款业务、个人理财业务、金融咨询等初级业务, 这种方式有利于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扩展业务范围。
第三, 打造品牌特征, 明确自身定位。随着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同质化的服务已无法使银行在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因此, 商业银行必须参照商业企业竞争的模式, 合理精准地对本银行做出市场定位, 并加大宣传、树立品牌形象的力度, 在客户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口碑, 使客户在产生办理该相关业务的意向时第一时间能够想到本银行, 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比如, 兴业银行的“钱大掌柜”, 通过一系列的媒体推广、营销运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使客户在产生理财意愿时能够在脑海中反映出兴业银行的产品和品牌, 大大提升了兴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市场领域的市场份额。
4.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与国外的银行相比, 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市场活跃等因素在资本金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但是这种优势并未转化为核心竞争优势。即便是商业银行占比最大的存贷款业务, 也只是局限在国内发展。而在国际资本市场方面, 由于资金成本限制、地域政策保护、境外机构的缺乏, 都导致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难以在广阔的国外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能力。
商业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改造固有的价值链结构, 充分结合外部市场环境, 在过去以盈利能力发展为目标的单一发展体系的基础上, 添加“竞争能力增长”这一发展目标, 形成价值双链结构, 对外提供优质服务, 对内实行科学管理, 内外结合推动双链目标的实现。
商业银行还要制定详实的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 并以此为指导, 以市场分析为导向, 制定本银行的发展重点核心领域, 提升战略管理水平。同时, 还要注重从产品研发到金融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创新, 占领竞争“制高点”, 扩大业务市场覆盖范围, 提升盈利能力。
摘要:发展战略转型、加强中间业务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 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重构的重点。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重构
参考文献
[1]吴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4.
[2]曹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3.
商业盈利模式 篇5
一、阿里巴巴网站
1、线上与线下营销推广:吸收各个网站,搜集商业机会,使各企业交一定的费用才能运行。
2、淘宝商城:淘宝商城属阿里巴巴门下,所以淘宝商城的收入一定量给阿里巴巴上缴。
3、b 2b 模式:消费者对消费者的企业模式。
二、百度网
1、竞价排名服务一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用少量的投入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大量潜在客户。
2、搜索引擎,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全球10大网站之一,覆盖95%的中国网民,是最具价值的企业推广平台。
三、天猫网1、2、3、从经商中收取中介费 在网页上放广告 交企业诚信费用
四、淘宝网
1、b2c模式:就是他们只提供平台,真正在上面卖东西的都是个人,您一定要看清楚信誉以及支付方式,大件的产品务必要问清保修等售后问题,避免交易后出现意外纠纷。
2、包括商品登录费、成交手续费、底价设置费、预售设置费、额外交易费、安全支付费、在线店铺费
3、特色服务费(包括字体功能费、图片功能费、推荐功能费),增值服务费(信息发布费、辅助信息费),以及网络广告等
五、拍拍网1、2、c2c模式就是个人对个人模式,更真实,更贴近。靠广告、收取佣金,排名收费等等。
六、团购网
1、o2o模式:线上订单和线下消费结合,消费行为均可以准确统计,吸引更多的商家。
2、3、价格便宜,购买方便,且折扣信息等能及时获知。通过线上资源增加的顾客并不会给商家带来太多的成本,反而带来更多利润。
七、当当网
1、当当网也推动了银行网上支付服务、邮政、速递等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
2、以图书为例,在为消费者服务的同时,当当网还帮助出版社提
高了单本书的销量、并有效地延长了出版物的寿命。
3、当当网不受上架周期的和顾客地域性偏好的限制,为出版社尤
其是专业、学术出版提供了窗口支持和读者,使知识传播变得更加有效。
八、网易网
1、游戏道具费用,比如魔兽、大话西游等游戏道具费用
2、网易商城、话费充值,游戏充值,电影票等销售。
3、一些网上冲印,彩票等等。
九、苏宁易购
1、b2c模式:企业对个人的商业模式。苏宁易购是苏宁电器旗下
新一代B2C综合网上购物平台。
2、促销活动:抢购、八联版,惊喜无限、实惠无限。
3、折扣模式:使人们消费增加。
十、国美
1、靠进销差价,还是说他只是给制造商提供了场所让他们自己来
卖产品,然后收取各种费用。
2、国美和制造商是先拿货,压一段时间再付款,降低财务费用,并利用这些资金扩张。
3、大量发展连锁店,以量取胜,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牌和形象标
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资金结算
快速响应的商业模式驱动品牌盈利 篇6
【摘 要】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重组资源的方式减少资金的投入,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甚至凭借其品牌战略,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方式使重组时间缩短,对企业有利的循环机制。总部位于西班牙的Inditex集团旗下的ZARA品牌就是具备这一特征的典型代表。ZARA,作为快时尚的鼻祖,其快速的销售模式和优质的品质使其在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有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快速;商业模式;盈利
ZARA在1975年成立,现已在世界各地设立超过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而身为总部集团的Inditex也是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是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2010-2015年,Inditex的销售收入从138亿欧元增长到209亿欧元,增长率在51.4%。
一、定性分析ZARA商业模式
ZARA的商业模式在其经营活动中采用快速积极反应的企业战略,已经形成特有的商业模式,其有效性反映在:
1.“快速反应”是ZARA制胜的有效手段, ZARA的商品从设计、试做、生产到店面销售,平均花3周左右,最快的只要一周的时间,其快速、高质量的特征使得其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2. 清晰的顾客时尚定位。表现为对顾客定位的精准把握,其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为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所以,在产品的设计和价格的制定侧重于时尚感,满足顾客对服装的潮流追求。
3. 别具一格的品牌策略。ZARA除了快速对市场的反应使得成本降低外,在品牌也对其产品的畅销起到了作用。一方面,通过将选址接近于奢侈品店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ZARA的产品种类虽然多,但是单个产品在店铺的时间并不长,通过饥饿营销的方式提高产品的内在价值感。
二、财务指标定量分析ZARA商业模式
1. 选择EBIT作为衡量ZARA盈利能力的指标。这主要是考虑到EBIT剔除所得税和利息,可以分析时不用考虑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率和融资成本。所以,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之间,无论所在地的所得税率或是资本结构有多大的差异,EBIT指标都能准确的比较盈利能力。
由上表3-2,我们可以看出,ZARA的盈利能力较为稳定,虽然在2013年时略有下降,但是整个数据基本维持在2000~2250之间,同时与其他品牌进行比较,ZARA具有十分明显的盈利优势。这不仅得益于其是集团公司最早建立的品牌而拥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也与ZARA不断通过供应链的管理形成独有的商业模式从而树立品牌价值,创造了平稳的利润。
2. 选择投资回报率作为衡量ZARA获利能力。因为从短期来看,现金流对于反映公司绩效的用途不是很明显,可以通过延迟现金支付或者降低研发费用来改变现金流。但是资本回报率是可以直接反应企业的业绩,对于再投资具有指导意义。
由上表3-3我們可以看出,ZARA的投资回报率逐年下降,从2012年的37%一直下降到2014年的29%,也就是说其未来盈利的潜力可能会下降。与其他品牌进行比较,ZARA的指标比率较低。虽然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进入成熟期会导致这一现象,但也说明ZARA若是希望保持稳定的盈利趋势,需要在现有的商业模式下进行更为深入的精细化与创新化,使其能在国际竞争市场上保持更长久的时间。
三、 ZARA商业模式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1. 区域环境阻碍。ZARA的采购和产品销售等渠道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口和地区政治情况的不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发展。如何才能够更好的打入各个目标市场,这是ZARA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2. 扩张的过大。虽然企业扩张是企业发展趋势,但一味的增大也不符合市场规律。从分析能看出,ZARA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在逐年下降,是否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投资发展已经遭遇弊端。淘汰业绩差的店铺,充分考虑扩张的风险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ZARA的成功确实值得服装企业学习,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只有不断优化其商业模式才能形成更具价值的品牌,所以,无论企业处于什么发展模式,是领先还是落后,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带动企业品牌的价值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葛星,旺建斌,赵静.快胜-极速盈利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巴迪亚,恩里克. ZARA引领快速时尚= ZARA and Her Sisters[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年.
[3] http://www.inditex.com/home;jsessionid=oAjaIHKZjF8GiS4cX5d zkem.
作者简介:
李光辉(1991—),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分析 篇7
中国的银行业的信贷业务的利润80%都是来自企业, 但是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已经被挤压, 为了进一步扩大信贷业务的范围, 发展个人信贷市场业务是必然趋势。而在现阶段, 个人信贷市场除了住房按揭和汽车信贷以外, 信用卡业务俨然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看好的第三大个人信贷业务。
根据2011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 截止到2011年12月, 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分别为3029万张、3678万张、7079万张。中信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也超过了千万张的发卡规模, 分别为1267.96万、1941万、2805.6万、2859万张。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深圳发展和浦发银行的发卡量也都超过了400万张。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 2011年我国信用卡新增发行量5500万张, 累计发行量已达2.85亿张。而在2003年, 信用卡的总发行量仅为300万张。短短的10年间, 信用卡发行数量增加了将近90倍, 爆发式的增长源于各家银行“跑马圈地”的结果。尽管各银行的发卡量急剧上升, 但是目前在我国信用卡市场, 有统计显示, 休眠信用卡的数量超过信用卡总量的60%。因此, 目前信用卡是否能够盈利成了未知数, 仅有招行、中信等少数的银行公开表示在信用卡业务中获得盈利。所以各大银行单纯追求发卡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何增加活卡量诱导消费者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费才是目前各大银行应该关注的焦点, “精耕细作”的时代已经到来。
2 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性分析
2.1 信用卡业务的成本分析
(1) 运营成本主要由信用卡系统建立和维护成本组成。无论发卡量的大小, 银行都必须投资庞大的信用卡的固定投入, 包括投资建设高科技的授信、前台营销和信贷审批、风险管理、后台管理、数据仓库、对账单、收款、管理信息和报表系统等, 同时也需要拥有一批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和分析人员及业务人员。对于一家银行的信用卡部门来说, 150万张 (流通活卡) 是经营基础, 200-250万张可以保证收支平衡, 超过300万张以上, 信用卡部门的创收能力将会持续得到保障。
(2) 营销成本是指发卡银行为促使信用卡用户办理和使用本行信用卡所付出的促销成本。我国目前正处于信用卡市场发展初期,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信用卡的规模, 各家发卡银行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信用卡营销, 使得营销成本大幅增长。
(3) 资金成本是指发卡行为持卡人透支消费所垫付资金而付出的成本。信用卡资金成本是信用卡业务的主要成本之一, 持卡人消费信用卡金额越高, 银行为之垫付的资金量就越大;持卡人的透支期限越长, 银行资金占用的时间就越长;银行为获取资金的储款利率越高, 信用卡资金成本也就越高。
(4) 风险成本是指持卡人信用卡透支后, 不愿归还或者没有能力归还银行信用卡的欠款, 给发卡银行带来的损失。
2.2 信用卡业务的收入分析
(1) 年费是指持卡人因获得使用信用卡的权利而向发卡行缴纳的费用。在年费方面银行的收入很低, 这是因为受“跑马圈地”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银行采用的还是刷卡免年费的优惠活动。而部分发卡行, 通过细分客户、研究客户消费习惯等为高端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与优惠, 从而收取多则上万的年费。
(2) 商户佣金收入是指信用卡发卡行为商户处理消费单据和提供消费信用, 给它带来了便利, 同时也对有益于商户的销售, 商户因为受到了银行的帮助向发卡行返还一定比例的佣金, 作为资金和劳务付出的一种补偿。以下是信用卡的消费流程。
来自POS机的收入即商户回佣。一般来讲, 信用卡消费的全过程由发卡行、银联、收单行、商户、持卡人五者构成。如上图所示, 持卡人通过刷卡付账的方式从特约商户处购买商品;收单银行收到由商户提供交易凭证 (电子化的凭证) , 商户付给收单银行交易金额;银行卡组织收到来自收单银行提供的电子发送交易凭证, 银行卡组织在确认发卡银行后把交易凭证发送到发卡行;发卡银行结算后扣除商户回佣中的一部分, 最后收单银行收到由银行卡组织扣除商户回佣中的转接费用后的金额。以下是我国部分行业的商户佣金费率表, 下面以零售行业为例解释上面的过程。
如果商户安装的是招行的POS机, 扣率为1%, 招行持卡人在该商户消费1000元, 产生回佣10元, 则招行同时作为发卡行和收单行, 且无跨行交易, 因此10元回佣全部归招行;
如果商户安装的是其他行的POS机, 扣率为1%, 招行持卡人在该商户消费1000元, 产生回佣10元, 则招行作为发卡行分得7元, 其他行作为收单行分得2元, 银行卡组织即中国银联分得1元 (由于产生了跨行交易, 银联作为结算组织协调, 需要收取费用) ;
如果商户安装的是银联的POS机, 扣率为1%, 招行持卡人在该商户消费1000元, 产生回佣10元, 则招行作为发卡行分得7元, 银联同时作为收单行和结算组织分得3元。
(3) 利息收入是指如果持卡人已经透支并且没有在在约定的免息还款期内向发卡行全额还款, 持卡人就要向发卡行支付入账日起累计的透支利息, 在成熟的信用卡市场中, 利息收入是主要的信用卡业务收入来源。目前我国各大银行信用卡免息期的长短由银行卡消费发生时的具体日期和银行每月记账日来决定, 一般为20—56天。在免息期内, 如果信用卡持卡人还清透支余额, 那么就不产生透支利息, 也不需要考虑计息期限。
(4) 手续费收入包括取现手续费、挂失手续费和超限费, 是信用卡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取现手续费是指用户到ATM机或者银行柜台提取现金, 或把别的信用卡未清偿贷款余额转移到这张信用卡账户所应该支付的费用;超限费是指持卡人在一个账单周期内, 累计使用的信用额度在账单日当天超过该卡实际核准的信用额度时, 账户内所有的应付款项不享受免息还款期待遇, 持卡人须对超额部分按一定比例缴纳。
(5) 惩罚性收入主要指持卡人违反用户协议后发卡行对其所收取的惩罚性费用;包括超额透支费、迟付费、惩罚性利息费、支票被退回费等。
(6) 增值服务收入则包括广告、交叉销售、越界销售、资产证券化、信用报告等。
在我国当前信用卡市场中, 利息收入、商户佣金收入和年费收入是信用卡收入的最主要部分, 约占信用卡总收入的90%以上。
3 中美信用卡业务的对比分析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 许多国际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利润是由信用卡业务提供的, 比如美国运通公司的运通卡业务利润大约占其公司全部利润的70%, 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大约占其银行利润总额的33%, 对比在中国, 信用卡业务处在发展初期, 整体盈利水平还较低。下面将从信用卡收入构成方面来分析中美信用卡业务的差异, 下图为我国商业银行及美国银行发展初期与目前的信用卡各收入占比情况:
注:左边为中国, 中间为美国初期, 右边为美国现在。
(1) 年费收入。
在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初期, 年费和商户佣金收入在所有收入中处于领先位置, 资产业务形成的利息收入会因为业务的发展使得其比例不断的上升。在美国, 信用卡业务发展初期其商户回佣占到信用卡整个盈利的30%左右, 利息收入大约占25%, 其余的由年费和其他收入组成。如今美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发展成熟, 它的盈利的主要来源由资产业务来支撑, 它的利息收入已经占到70%, 商户回佣和其他收入分别占盈利的15%。但是中国银行在规模和效益之间, 国内大部分银行将规模摆在了首位, 为了能够抢占到信用卡的市场份额, 各家发卡银行迅速扩大发卡规模, 进行激烈的竞争, 其中免年费是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使用吸引持卡人的策略。这样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收入中的年费收入所占比列仅为3%左右, 与美国市场初期的45%相比相差太多, 其占比比较接近与美国现在的比列。
(2) 利息收入。
虽然现阶段中国发卡行信用卡业务收入中最大组成部分就是利息收费, 但是其却远远没有达到目标, 主要的原因是持卡人在在免息期内持卡人能够还清所有的款项, 那么就不形成利息, 透支行为只是具有短期垫付的性质。但是由于中国大部分信用卡持卡人都保持着“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 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免息期归还所有欠款, 使利息收入这一重要利润来源很难能够发挥它的优势。因此, 目前我国信用卡利息收入占比大约仅为45%, 与美国银行的70%的比列还有很大的差距。
(3) 商户佣金收入。
在中国特有的卖方市场, 又由于中国商户对持卡人的质量数量都持有保留态度, 使得回佣收入与成为成熟的市场还有一定差距。并且发卡行在现阶段, 为了让更多的用户办卡, 必须让用户完全感受到使用信用卡的实惠和便利, 但是商户在信用卡规模尚未形成之前, 也不愿意付出的较大代价, 同时商户本就是发卡行的优质存款客户, 所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存在, 目前银行所收回佣相对比较低。由上图可知, 在我国信用卡市场上, 商户佣金收入是银行仅次于利息收入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其占比达到近40%, 而在成熟的美国市场上这一比例仅为18.9%。这组数字进一步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利息收入水平较成熟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以至于商户佣金收入占比还较高。
综上, 中美信用卡盈利的差距的因素除了中国信用卡行业刚起步不久初始成本较高之后, 其主要集中在透支利息的巨大差别上, 这与我国消费者“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是分不开的。在免息期内, 我国许多信用卡持卡人都会在还清消费透支余额, 这种方式使得我国信用卡的循环信用使用率远低于西方国家, 据麦肯锡公司的数据表明, 目前中国平均仅14%的信用卡持卡者使用循环信用, 远远低于西方成熟市场50%—60%的循环信用使用比例。所以, 诱导我国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 促进消费者利用信用卡合理消费, 对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一飞.我国信用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 2009, (16) .
[2]杨保东.我国信用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市场, 2012, (5) .
[3]张娇.基于对信用卡成本收益各因素的分析探讨我国信用卡盈利状况[J].财经视点, 2012, (4) .
[4]梁万泉.我国信用卡盈利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 2009, (10)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分析 篇8
我国信用卡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 1979年中国银行广东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 开始代理国外信用卡业务, 信用卡从此进入中国内地。截止2012年底, 我国商业银行已累计发行3.3亿张信用卡, 2012年全国信用卡交易总额达到10万亿元, 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8.26%, 但至今对外宣布信用卡盈利的银行仍属少数。本文对比国内外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以及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挑战, 对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二、国内外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分析
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为收入扣除相应成本部分, 信用卡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商户返佣、年费以及其他收入, 信用卡的成本主要包含资金成本、运营营销成本、坏账风险损失等。
(一) 国外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
美国是信用卡最早普及的国家之一, 也是信用卡专业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根据益百利公司2007年调查结果显示, 美国人均拥有4张信用卡, 超过14%的人持有至少10张信用卡。美国的发卡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银行, 如花旗银行、美信银行等, 另一类是独立的信用卡公司, 主要包括运通、大莱等。美国信用卡业务开展已超过50年,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盈利模式。
美国信用卡行业的盈利主要是资产类业务, 美国信用卡业务收入主要利息收入, 占整个收入的66.76%。商户回佣是第二主要收入, 占17.27%。其他收入主要是惩罚性收入、取现费、年费等。而美国信用卡行业的盈利模式也是市场导向型的, 第一类发卡机构, 如美信银行, 其盈利来源主要是利息收入, 2011年美信银行利息收入比例超过50%, 手续费仅占0.1%。而与此不同的是, 第二类发卡机构, 如运通, 其收入主要来手续费收入, 占总收入比例达到45.6%, 利息收入仅占18.1%。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
我国信用卡行业从2002年发展至今, 整体上从规模和质量都有很大改善和提高, 但整体盈利能力仍较低。我国数百家银行中, 对外宣传信用卡业务开始盈利仍不多。另外, 除招商银行外, 绝大部分银行均未在年报中公布信用卡业务的盈利状况。
我国信用卡行业收入主要由利息收入、商户回佣收入、惩罚性收费收入和年费收入组成。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主要收入来源商户回佣占41%, 高过利息收入, 并且惩罚性收费收入达到近15%。国有四大行中GS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73%, 而较早开始进入信用卡市场的ZS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利息收入, 占53%。
虽然我国居民提前消费意识有所增强, 但整体还仍偏保守, 导致银行信用卡业务只能过多的依赖商户回佣业务, 由于信用卡业务门槛较低, 各大商业银行竞相开展信用卡业务, 使得商业银行在和商户的议价中逐渐处于劣势, 导致整体信用卡业务收入偏低。
资料来源:根据银监会网站资料整理
三、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 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冲击
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兴起, 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创新支付业务层出不穷, 银行在支付中的绝对主导作用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也使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新的挑战。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数据显示, 2012年电子商务交易金额达到6万亿元, 占GDP的比重上升到13%, 网络零售超过7500亿元, 占到国民消费的4%。从支付方式来看, 根据人民银行2012年支付体系报告, 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付方式, 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用户数分别达到3.95亿户和2.45亿户。
而银行信用卡业务主要是商场等实体特约商户支付业务开展的, 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 第三方支付将进一步吞食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利润, 特别是在银行依靠商户回佣的盈利模式下, 这种冲击将进一步放大。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二) 电商信用支付业务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冲击
虽然目前我国尚不允许第三方机构发现信用卡, 但2013年阿里金融“信用支付”业务上线, 标志着第三方正式进入信用支付行业, 虽然该“虚拟信用卡”业务资金仍来自于银行, 但是信用分析、授信业务以及预期催收完全由阿里金融承担, 与此同时罚息收入也由阿里金融独享。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 电商信用支付业务将会对银行信用卡业务形成强力冲击, 一方面将分流部分客户资源;另一方面, 将分享部分个人贷款业务的利润。
四、对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一些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消费信贷进行提前消费, 信用卡业务功能要从消费支付逐渐转移至消费融资转变, 通过更多的产品创新, 进一步促进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 改善信用卡业务收入结构。与此同时要从线上、线下两方面打造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优势。
(一) 加强线下业务优势
加强对银行拥有的客户海量数据的分析, 寻找客户消费特征, 对客户进行有效分类, 从而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 既可以提高营销成功率, 也可以降低营销成本。并且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客户风险特征, 从而达到精准授信, 降低风险成本,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另外, 应该提高客户满意度, 打造品牌优势, 特别是在各银行信用卡业务定价差异化不显著的情况下, 品牌和服务将是影响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因素。
(二) 主动开拓线上业务
商业盈利模式 篇9
1.“免费”:电子出版产品的定价困境
电子出版产品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 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上, 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电子出版产品是数字产品中较为特殊的一种, 数字产品是用计算机加工生产、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无形产品, 包括数字化产品、狭义的数字产品和信息产品, 电子出版产品的原始形态并不是数字格式, 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转化为数字格式, 因此属于数字化产品。
1.1经济属性
电子出版产品作为数字产品, 与一般的数字产品一样具有与传统商品不同的经济属性。
1.1.1公共物品性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 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当一个人拥有或者消费了这个物品而其他人将无法消费或者使用, 这就构成了物品的竞争性;当一个人付费购买了这种物品的使用权利, 就可以将其他人排除在外这是物品的排他性。数字产品并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 例如, 当你拷贝了一个电子图书, 并不会影响拷贝者和原所有者的使用, 当你付费购买了一本电子图书, 并不会影响其他人付费或者不付费地使用。从这一点上, 数字产品更像是公共物品而非私人物品。
1.1.2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是指随着消费同一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时, 对于每一个单个消费者而言, 从消费本产品中所获得效用会增加。当Windows系统的人数增加时, 对于每个使用者的效用会明显的增加。梅特卡夫认为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 将会带动用户总所得效用的平方级增长。
1.1.3经验性
传统的实物产品由于可分割和抵押性, 可以通过试用和预付抵押金的方式进行交易, 而数字产品并不具有这样的属性。首先, 数字产品不可能通过预售一部分的方式让消费者尝试, 其次, 如果消费者预付抵押金的情况下, 即便消费者对数字产品并不满意, 数字产品的销售者也不可能通过收回产品 (复制品的存在) 的方式抑制购买者的欺骗的机会主义行为。
1.1.4对于个人偏好的依赖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数字产品本身并不是“可消费”的产品, 我们消费的数字产品是消费了数字产品所代表的思想和实际功能带来的效用, 被消费的思想和功能会因人而异, 具有较大的不同, 例如, 一个喜欢玩游戏和不喜欢玩游戏的人对游戏软件的偏好大相径庭。
1.1.5短期效用与累计效用
数字产品的价值具有明显的时间性。例如, 低版本的软件或者过时的数字新闻产品降低了我们现在使用的价值, 一些数字产品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价值损失非常之快, 而有些数字产品可能仍然具有价值。
1.2物理属性
电子出版产品作为一个数字产品与普通的商品不同, 具有独特的物理属性。这一物理属性决定了电子出版产品的独特经营模式。
1.2.1不可破坏性
传统的商品无论是耐用消费品还是非耐用消费品, 无论是消费品还是资本品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消费者的不断使用而磨损, 甚至消耗殆尽。但电子出版产品本身不能磨损, 一旦被创造出来, 必将永远的存在。电子出版产品不论使用多少次都不产生任何损耗。
1.2.2可变性
电子出版产品作为数字产品, 非常容易被人复制、修改。普通商品的结构和内置于其中的知识产权, 人们很难轻易“打开”, 而数字产品都是数字结构, 随着人们对数字结构的破解, 数字产品非常容易被“篡改”。
1.2.3可复制性
电子出版产品是以数字格式保存在或者硬板或者存储设备中的数字产品, 具有无限复制特征。例如, 如果你的电脑中拥有了一份电子文件、软件或者数字形式的电影, 每个你熟悉的朋友和家人都可以拿着存储设备到你的电脑上进行无限拷贝, 而不会对你的文件产生任何“损伤”。
由于上述电子出版产品的独特属性, 为电子出版产品的经销商带来了定价和盈利的困境。首先, 电子出版产品的公共物品性使得电子出版产品营销企业难以通过传统定价方式扩展市场业务。某一个消费者购买了电子出版产品, 可以无偿地拷贝给其他消费者且具有“永久耐用性”, 因为其他消费者获得本产品不会影响购买者的使用。这样销售出去的电子出版产品与销售商实际上展开了竞争。电子出版产品虽然投入了一定的固定成本, 但生产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 完全竞争的结果是电子出版产品只能以免费的方式赠送。其次, 电子出版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特征相比较于其他数字产品较小, 通过扩大市场规模锁定消费群体, 利用“短期亏本, 长期获利”的经营战略似乎也行不通。再次, 电子出版产品本身也是经验型产品, 加之对偏好的依赖性较强, 在消费者未消费产品之前对其偏好存在信息不对称, 将电子出版产品给消费者试用, 往往导致“消费者说不喜欢, 而销售商无法清除备份的电子出版产品”的情况发生。
2.物理属性与经济属性:非线性定价选择
电子出版产品的定价困境来源于电子出版产品本身的经济特征和物理属性, 电子出版产品的物理与经济二重属性形成了电子出版产品的特殊属性。
2.1传输模式与捆绑销售
立即可以下载或者每天不断升级的数字产品可以称之为“递送产品”。交互式服务需要实时技术, 能够连续请求和响应。传输模式决定数字产品定价能力的重要指标, 电子出版产品的传输模式一般为递送式数字产品, 这与其他数字产品具有非常不同之处, 因为电子出版产品 (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书籍和杂志等) 一般不需要实时协作。数据库的预约服务也不是交互性产品而是定期递送式数字产品。分期下载服务和逐步下载服务同样也是递送式数字产品。由于递送式的电子出版产品对于不同消费者而言具有不同的偏好, 这为电子出版的捆绑销售创造了条件。
2.2实时性与分期销售
电子出版产品是“超级耐用品”, 因此有些人认为电子出版产品一旦销售给某个消费者将永远占领一部分市场,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电子出版产品具有明显的实时性, 例如电子报刊, 随着时间的流逝, 电子报刊贬值的非常快。这本身就限制电子报刊未经授权的转手和传播。更新和预约销售成为此类电子出版产品维护其价值的主要手段, 销售商也因此而获得了控制权, 能够建立排他性而获取收益。有些电子出版产品 (例如电子书籍) 是不依赖于时间的, 但是电子书籍的经销者为了获取利益, 同样能够增加其时间依赖性, 不断升级或者更新的电子版本或者分期销售。
2.3使用强度与个性化服务
有些电子出版产品仅使用一次, 例如电子报刊, 而有些电子出版产品可能使用多次, 例如电子图书。一次性使用的电子出版产品类似于我们使用的非耐用消费品, 多次使用的电子出版产品类似于我们使用的耐用消费品。例如, 新闻或股价信息产品通常人们只会使用一次, 而软件等数字产品人们通常会重复使用。从商业战略上考虑这一问题, 销售者可以将电子出版产品进行个性化处理, 因为具有个性化处理的数字产品其倒手价值会大大降低。把购买者的偏好纳入一次性数字产品不仅仅是一项好的服务项目也是大多数预约式数据库服务的良好商业战略。
2.4操作用法与增加消费依赖度
电子出版产品本身是一个传递式文本, 但电子出版物也可以进行可执行程序转化。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化呢?实质上经销商可以利用此转化加强对出版产品的控制能力。例如将电子出版产品书写为特定格式, 只有在特定的阅读工具下才能进行浏览。销售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使用的使用成本从而增加了购买者对本产品的依赖性, 达到捆绑消费者的目的。
2.5外部性与客户锁定
有一些电子出版产品购买的人越多, 其价值越大;而另外一些电子出版产品其价值并不会随着销售数量的增加而明显地增加。这是由不同电子出版产品的网络外部性大小所决定的。电子出版产品的外部性大小会影响产品消费者对产品的依赖度, 从而达到锁定消费者的目标。例如, 电子书籍会随着使用其阅读器人数的增加而达到使用人数增加, 电子书籍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 从而实现使用效用的提高。
虽然电子出版产品的物理特征决定了电子出版产品很难通过边际成本原则定价, 但电子出版产品的传输特性、时效性、使用强度特征、操作方式和网络外部性特征也为其经销商进行非线性定价创造了条件。
3.电子出版产品的盈利模式再造
影响电子出版产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 消费者可以购买电子出版产品集成库, 也可以按照消费数量进行“零售”。电子出版产品的定价可以根据机构的潜在用户及并发用户数来确定。具体的电子出版产品提供商针对其产品提出的定价模式主要几种模式:
3.1按电子出版产品集成库进行捆绑销售
电子出版产品集成库由提供商预先将电子出版产品进行汇总, 消费者 (各研究机构和高效图书馆等) 如果要购买这类集成库, 只能购买整个数据库, 而不能根据需要选择单种电子出版物加以订购。这一模式是典型的捆绑销售方式, 能够为销售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消费者愿意选择这一模式的目的是, 可以减少一些使用率不高的电子出版产品的购买, 通过资源分享实现资源的大范围整合。电子书籍、电子期刊非常多的采用这一模式。
3.2单一购买
单一销售原则是消费者可以不购买整个集成库, 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所需的单种电子出版产品, 这对于需要个性化消费的消费者而言,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计划建立具有独特模式的图书馆, 需要特定资源的个人等等, 这对于个性化消费方式较为适用。
3.3逐年订购
逐年订购模式使得购买者只能通过电子出版产品提供商的系统平台进行访问和使用, 支付价格按照消费数量或者支付消费年费, 一旦停止付费, 资源的使用权限也即终止。此类销售模式对于时效性较短的电子报刊等产品有一定的优势。
3.4一次性购买
一次性购买即一次性买断电子图书的使用权, 图书馆需要一次性支付购买费。通过这种方式购买完电子图书后, 如果图书馆选择通过该电子图书提供商的系统平台为读者提供访问和使用, 通常还需要支付一定的平台维护费。当然, 图书馆也可选择自建服务系统为读者提供电子图书访问服务。
3.5基于用户数量的定价
此模式是根据机构的潜在用户数量和引致数量来确定的一种定价模式。销售企业在确定某一电子出版物资源的用户数和引致消费数越大, 定价也就越高。在基于用户数量的定价模式, 销售商应该对电子出版物的复制型使用进行控制, 控制方式可以通过传输模式, 特定阅读器等手段。
3.6混合型定价模式
由于电子出版物的特殊性质, 很少有提供商采取单一的定价模式。为了更好地满足购买需求同时获取利润, 提供商更倾向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定价模式进行组合, 这就是混合型定价模式。常见的混合型定价模式:“集成库+逐年订购”模式、“按本购买+逐年订购”模式、按内容费用出售等。
3.7两步收费制模式
如果使用者不仅要订购电子出版产品, 还要订购相应的印本, 电子出版提供商可以选择两步收费制。例如, “基础费+电子访问费”模式或者“内容费+电子访问费+可能发生的印本订购费”模式。
4.商业模式的未来
提供双赢的盈利模式是定价能力的来源, 这需要电子出版产品提供商必须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进行细分。对提供商而言, 对市场的开发、细分和相应的战略管理是谋求盈利的第一步, 通过对需求的把握才能通过各种非线性定价策略盈利。电子出版产品的实际利用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销售商对产品的控制能力。电子出版产品提供商只要提供产品有限的使用权, 使得电子出版产品易于传播的性质得以控制, 从而达到限制用户的目的。只要电子出版产品提供商提供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再加之提供商对传播的控制, 双赢的模式顺理成章地得以实现。
协作是制定双赢定价模式的主要推动力, 电子出版产品定价模式正在发展, 哪种定价模式能够成为未来的主流仍有待市场验证。电子时代的商业模式并非一成不变, 正如熊皮特所言, 技术革命在创造性毁灭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同时, 也创造了新的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 只要电子出版产品提供商能够根据提供产品的物理属性和经济特性建造盈利模式, 并根据社会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电子出版产业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171-186.
[2]麦克莱特等.创造性毁灭——全球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生存战略[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7.
[3]Soon-Yong Choi.电子商务经济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4]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147.
[5]Analyzing e-book pricing options and models based on Fin ELib, 2007, (2) :http://www.ifla.org/IV/ifla72/papers/154-Mikkonen-en.pdf.
[6]Shy, Oz.The Economics of Network Industri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7]Arthur, W.Brian.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J].Economic Journal, 1989.
商业盈利模式 篇10
一、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大多进行传统业务的经营,收入来源中以信贷利息收入为主,而利息收入中又以批发业务利息收入为主。“这类盈利模式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以资产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存贷款规模的增长来维持利润的增加。”[2]我国商业银行更多关注信贷产品,提供服务品种相对比较单一,银行之间服务的差异化较小,使得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大致趋同,对风险的抵抗能力也较弱。
相比之下,国外银行除传统信贷业务外,挖掘用户信息,开展大量中间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例,其存贷业务带来利润占总利润的20%,其余80%都是由承兑等大量中间业务创造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私人业务成为西方诸多银行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业务的主要方式,也成为其盈利大幅增长的主要方式。
二、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不可能得到根本转变,因此,结合信息社会化背景,要重视用户信息的价值和地位,应向五个“对称”转变。
1. 业务上供给与需求对称
商业银行提供业务更多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角度出发,根据用户所需开展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进一步挖掘客户信息的价值,注重客户意愿是否得到满足。信息的高度发达,使得用户有更大信息获取权力也有了更大的选择权。这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深度挖掘已有用户信息,提供丰富业务,可以极大地拓展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和盈利潜力。
2. 信息间的对称
信息间的对称可以分为商业银行间信息对称和商业银行与客户间信息对称。重视信息的价值也即对数据信息的充分利用。
通过数据库的构建和完善,可以实现商业银行间信息共享和交换。通过标准化的共建达到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和信息补充。商业银行间“各自为政”,阻碍了更好的用户服务体验。同时,对保密信息的加密和保护关注,有必要引入分层权限制度。
商业银行与客户间信息对称,至关重要。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使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进行客户资料的深入挖掘,找出用户潜在需求和意向,推出相关服务和活动。做到银行与客户间信息对称,才能游刃有余的提供服务以满足用户所需。
3. 政策上对称
政策上的对称是说商业银行中观与国家宏观政策相匹配、商业银行内部从上而下的政策匹配。
商业银行中观政策与国家宏观政策紧密结合,才能为其赢得更好发展空间。我国对于金融业的管制较为严格,给商业银行限制,但又给其通过挖掘自身价值,通过改革创新实现进一步盈利的机会,以及有序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要通过合理合法改革创新谋求发展;商业银行大多为自上而下的科层经营方式,如何能确保上层的政策落实,防止尾大不掉造成的指挥不灵,需要尤其关注。
4. 合作上的对称
适当合作已成为大趋势。商业银行创新盈利模式中应灵活采用外部合作与内部合作。外部合作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客户进入,如同IT企业合作,可以建立更符合本银行应用的系统和数据库,用于保存重要客户资料,进一步挖掘信息价值。同相关服务部门合作,通过活动方便客户、回馈客户;内部合作可以发生在各个商业银行间,可以发生在本银行的上下级间,可以发展在本银行的不同支行间,即为基于业务联系的内部合作。合作的重点是要做到相互匹配,有的放矢,相互互补,充分发挥分工优势。
5. 内部结构设置上的对称
虽然我国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较多,但高端人才却缺少,如精算行业中的精算师等。相反,在一些设置中都存在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的现象。商业银行中做到内部职位设置得当,使得人尽其才人岗匹配。通过创新盈利方式获取效益,就必须发挥智慧优势。改进盈利方式就必须要提高效率。提高效率中又会涉及到人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商业银行的发展已日渐精细化。对细节的注意,能极大的提高办事效率、工作效率。结合信息社会化背景下,在盈利模式创新中,哪些部门和岗位需要集中力量,而哪些需要精简,都需要不同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审慎抉择。
三、总结
在社会环境更为复杂,用户需求更为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单一以信贷业务赚取利差方式盈利显然已经落伍,需要创新和变革。一些商业银行已经看到这一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谋求新的“生路”。正如笔者所述,我国商业银行主体盈利模式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转变,彻底变革需要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经验的积累。
信息社会化背景下,需要重新重视信息的价值和正视信息的地位。在银行经营中,就如何挖掘和组织信息还需进一步商榷。综合来看,商业银行的创新行为以盈利为目的,如何能使客户进入,并使客户心甘情愿接受服务,使得供需匹配,在这过程中仍要重视信息的价值。
摘要: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发挥着至关主要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实现在信息社会化背景下长期的持续盈利,仍待商榷和探讨。本文拟对信息社会化下商业银行创新盈利模式的方式方法进行阐述和论证并尝试提出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龚勋.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效率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商业盈利模式 篇11
根据相关公司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已经上市的Velti、Millennial Media、Augme和Opera等四大移动广告公司中,只有Opera盈利,而其他公司都面临亏损。实际上Opera的盈利也并不是来自其移动广告业务,而是依靠其浏览器业务。
数码营销机构eMarketer预测,到2012年底,美国移动广告市场总额将从去年的14.5亿美元增至26.1亿美元。从理论上来说,移动广告业务公司应该从中获取高额利润,但是事实却是亏损。
移动广告市场本应是盈利且规模较大的,为何却出现与理论相背的现实呢?
亏损不间断
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较大,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而且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销量不断上升,移动广告市场的扩增更加迅速。
但是美国的四家上市移动广告网络公司并没有在巨大的市场中捞到好处,在憧憬无限美好的未来时,却要面对亏损的现实。
今年第一季度Velti营收为5180万美元,亏损880万美元。Millenial Media第一季度营收为2150万美元,亏损400万美元。Augme第一季度营收500万美元,亏损750万美元,Opera第一季度营收4700万美元,利润1140万美元,但是来自移动广告业务的营收只有1140万美元,目前Opera并未公布数字表示其移动广告业务已盈利。而这几家上市公司,不止今年亏损,去年也处于亏损状态。
Millennial Media成立于2006年,主要为发布移动广告的客户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由纽约《Advertising Age》评选的2010年美国广告支出排名前25名的企业中,有23家已经与Millennial合作。而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DC提供的数据显示,Millennial是美国第二大移动广告展示平台,该公司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16.7%。
如此大的市场份额并没有给Millennial Media带来可观的利润。根据Millennial公布的财报显示,2011年Millennial的营收为1.0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一倍;毛利率从2010年的34%提高至39%;净亏损从2010年的710万美元缩小至28.7万美元。在今年第一季度,Millennial的收入增加了53.2%,达到3290万美元,但是,公司亏损却比去年同期多了几百倍。去年Q1亏损2.3万美元,今年却达到400万美元。顶着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广告公司光环的Millennial Media,盈利却成了公司最大的痛楚,到底原因何在?
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Velti和Augme这两家移动广告上市公司身上,它们上市前后一直处于亏损中。但是这几家公司所在的移动广告领域都是藏着“金山”级别的市场。
移动广告美好的未来
根据谷歌公布的数据,69%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每天上网;2011年美国人使用的数据流量飙升了89%。而eMarketer推测,到2016年,美国移动广告市场的营收将接近110亿美元,远高于今年的26.1亿美元。
eMarketer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有65%的美国受访市场营销机构表示,将在2012年增加针对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广告资金。其中,很多广告主已不再停留在考虑“为什么我要投放移动广告”,而是在进一步思考“我该如何投放移动广告”,“如何利用移动广告来增加我的品牌宣传或促进我的产品销售”。
无独有偶,全球最大的独立手机广告联盟InMobi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用户查看媒体内容,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通过移动设备,高于电视(22%),但在全球每年近5000亿美元的广告费中,仅有约2%的金额投向手机,约40%被电视吸引走了。也正是用户在移动设备上所花的时间与实际广告费用投入不足的巨大反差,表明移动广告市场还充满发展空间。
并且经过几年的培养,美国广告主在移动设备上投广告的意识已经较为成熟,从好莱坞电影的预告片到地产经纪的小广告,大大小小的广告主都已经将移动市场看作一个不可忽视的战场了,这种意识的形成其实才是移动广告行业获得发展的真正推动力,毕竟只有市场有需求了,移动广告行业才会向更高处努力。
眼看着移动广告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企业都在各显神通。但是在目前市场资金涌入、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美国各大上市移动广告公司的盈利与市场的成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盈利尚需时日
虽然目前处在淘金热期,但移动广告交易的成本也远远大于企业从中所获得的收益。当企业在考虑移动广告下个阶段的潜在生意时,尤其要注意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当前,谷歌、Facebook、Twitter等众多企业都进入移动广告领域,并且有一些公司正在准备IPO,这些都表明近期会有更多资金进入移动广告领域,而这将导致那些最好且最受欢迎的发行商从交易中撤出来以防止广告版面价格的下降。
对此,美国评论人士认为,“发行商很清楚在网页广告市场将会发生什么。越来越多的版面会被以竞拍为基础的市场所控制,供给过剩,价格就会下降。对于发行商来讲,它们很难从网页广告中获得体面的收入。它们不想这种情况再发生在移动通信领域。”有业内人士透露,那些具有足够市场力量的发行商,有可能就会从交易和网络上退出来,直接向买家提供它们的广告库存。这将会把最便宜、最不需要的库存留在网络上,这预示着未来将有不好的收益和利润。
而且谷歌、Facebook、Twitter等拥有巨额用户群体的企业涌入移动广告市场,进一步加剧该领域的竞争。在小屏幕或小平台的移动广告之前,很多人都是移动广告行业的专家,他们常常通过谷歌与出版社和杂志商保持合作。这一次,他们会更加小心。而这导致他们更加难以从处理或者应对发行商和出版商处获得些许利润。
有趣的是,仔细研究Millennial Media近两年财报就可知道:从去年到今年,收入增加50%,员工增加100%,收入模式却明显陈旧,Millennial通过雇用大量销售人员进行电话轰炸以获得盈利。很明显可以看出Millennial收入不稳定,时好时坏,成本却一路飙升。但其CEO Paul Palmieri仍旧很乐观,称其第一季度的表现已经超过了预期,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得快,在Millennial Media平台的独立用户以及应用数量也越来越多。
确实,这是一个具有潜力的业务,但遗憾的是,它并不适合公司的商业模式,所以无法盈利。
这些企业的亏损并不能说明整个行业的疲惫,互联网女皇米克尔表示,移动广告存在“大幅上涨空间”,因为与在总媒体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相比,移动广告的收入份额是失衡的。
商业盈利模式 篇12
关键词:低碳经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信用贷款,投资理财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 开展碳排放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不仅可以促进环境内生型绿色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 增强商业银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对于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盈利模式
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盈利模式主要有:1.授信业务。即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资金。2.中间业务。在中间业务上, 商业银行可拓展的业务领域比较广泛3.结算业务。碳交易活动通常涉及资金在参与主体之间的跨境转移, 商业银行凭借自身强大的交易结算体系, 可以帮助客户实现资金的高效而安全收付。
二、主要业务
碳业务实际上存在一条价值链, 这对商业银行来说隐藏着很多商机, 商业银行要善于捕捉商机, 开展业务。
1. 信用贷款方向的盈利模式分析。
商业银行要积极参与CDM项目的贷款业务。从全球来看, CDM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规划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 提供给诸如工业领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专项贷款作为资金支持以帮助其发展低碳项目。然而有鉴于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 商业银行务必要做好在信贷资格审查方面的工作。这项工作主要分成三个部门, 其一, 可由贷款调查评估人员负责对某项贷款申请的调查评估, 主要涉及对贷款申请人所提供的资料的核实。其二, 由审查人员对此项贷款进行专门审查。在调查部门人员所做出的评估报告基础上, 加入风险测定, 重新进行评估。其三, 对于通过贷款资格审查的贷款申请由专项贷款发放人员进行发放和清收。最后,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担保抵押是防止贷款资金不能回收的最后一道防线。
2. 投资理财方向的盈利模式分析。
商业银行要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权交易的中介组织的建设, 努力探索发展提供与碳排放权挂钩的咨询服务、理财产品、受托管理碳基金等业务。
银行推出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 作为一个重要的募集基金方式, 支持环保企业的发展, 这种理财产品前景广阔。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专门的碳金融投资管理咨询部门, 主攻碳金融的发展战略, 以CDM咨询为切入口, 包括项目规划以及相关申报材料的准备, 开展CDM业务的开发。同时推出有关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金融及金融衍生品的投资组合, 创新金融产品, 供人们投资选择。此外, 商业银行也可作为碳排放权证交易的中介, 为最终交付的减排数量提供信用担保。当然这会涉及到更多的风险, 这便要求银行要加强对交易双方的信用审查。
三、借鉴与措施分析
在碳金融领域, 商业银行不仅要考虑如何建立未来服务框架以获得竞争优势, 更要立足于实际, 在现有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下考虑使自身资源得到最优利用并以此实现银行效益的最大化。下面对商业银行碳业务发展的战略举措作进一步的思考。
1. 以可持续发展观充实企业的使命和愿景。
碳金融要求将环境和社会作为金融服务和内部运作的主要指标。在实际经营中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时, 要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 调整单纯以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营运思路和模式履行广泛的社会责任。
2.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增强组织保障。
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离不开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和必要的组织保障。商业银行必须在公司治理制度和组织安排方面, 对环境事务的管理、协调职责有所安排。
3. 制订实施碳金融业务政策。
碳金融要求商业银行将环境因素整合到核心业务中, 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商业银行业务政策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因素纳入各项业务政策, 提出清晰、完善的业务环保准入门槛要求, 有利于为经营机构客户选择、信贷投向提供长期指导。
4. 切实把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到风险评估和管理流程之中。
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标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流程中, 建立环境风险管理体系, 是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必要举措。
5. 促进碳金融专业化队伍建设。
碳金融业务涉及到较深层次的技术领域。商业银行可选择业务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产品经理、授信决策分析师, 组成团队, 参与项目评估、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环境风险管理方案拟订和实施, 积累经验、学习技术, 力争短时期内在特定的业务领域, 储备一定数量的业务人才。
6. 加强市场营销以提高经营绩效。
在国际上, 金融机构已将碳金融作为市场营销手段, 来寻求业务机会、拓宽业务领域、增加盈利来源。商业银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 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两个途径积极发展碳金融, 推进碳金融营销工作, 力争在业务模式建立, 碳金融产品开发方面有所成就, 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7. 披露环境绩效和社会责任报告。
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己经成为国内外主流和负责任企业展现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流行做法。商业银行就其碳金融发展和其他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编制环境绩效和社会责任报告, 主动定期披露, 不仅利于碳金融理念的传播, 有利于碳金融实践经验的交流, 促进碳金融更好更快发展, 更有利于商业银行树立和保持良好公众形象, 吸引更多的客户。
参考文献
[1]叶岩.温室气体催生的碳金融[J].海外投资和出口信贷.2006 (2)
[2]王晓佳.从中国经济发展看国际“碳交易”[C].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第六届学生学术交流会论文, 2006.
【商业盈利模式】推荐阅读:
商业模式盈利模式10-23
十大主流B2B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09-04
电子商务盈利战略与商业模式重构培训班09-15
广告盈利模式10-25
运作模式与盈利模式10-05
盈利管理模式06-03
网络广告盈利模式11-19
金融市场盈利模式08-27
电子商务盈利模式07-18
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