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景观模式

2024-09-27

商业景观模式(精选11篇)

商业景观模式 篇1

摘要:本文在分析商业景观5大要素及传统商业景观“3E”模式的研究基础上, 以大数据为时代背景, 构建了一个由景观类型分析、功能价值创新和推广营销设计三大模块组成的商业景观模式创新机理的二维分析框架。文中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分析了3种创新型商业景观模式的构成要素。研究结果表明, 创新经营模式是商业景观营造的触发动因, 景观主题性、体验性、数据性是衍生传统再深化、传统再创造、传统再变革模式的内在机理, 创新、数据因素是形成新型综合商业景观模式的重要纽带。

关键词:商业景观,模式,大数据时代,理论框架

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 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 包括思维、商业、管理三大领域变革。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各行业开始了量化进程, 大数据催生的数据服务意识与能力逐渐从最初的商业科技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 如医疗、教育、经济、人文等。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企业的决策不再局限于以往传统的经验和直觉, 而应利用大数据时代4V特征在原有数据基础上进行创新变革与分析。

一、商业景观模式简介

基础设施的巨大飞跃, 数据储存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互联网服务和云计算技术的大背景下, 数据思维的变革颠覆了传统商业格局, 比起线下购物人们更愿意花较少的时间在线上从众多货物中选取自己最为满意的商品, 便捷、快速、时尚等字眼冲击着商业现有经营模式。与之联系的商业景观模式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 商业景观如何迎合大数据时代并站稳脚跟, 是当前商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商业景观元素类型

(1) 建筑要素。商业除商品、顾客外还需一个可供活动发生的商业空间场所, 即商业建筑。建筑要素是商业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直接制约着与之配套的景观设计。人们进入商业空间, 第一印象便是建筑本身, 建筑的风格、形式、体量、色彩与质感、功能的选择必须在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地域气候、商业文化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与安排。一个好的商业建筑可从芸芸商家中脱颖而出, 直接带动顾客消费欲望, 激发顾客购物兴趣, 甚至可作为该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起到映衬辅助作用。如新加坡PARKROYAL酒店凭借创新的花园酒店概念及多样化节能设计, 获得BCA绿色建筑白金奖与太阳能先锋奖两大殊荣。

(2) 设施要素。商业建筑奠定商业空间基础, 设施小品营造商业空间氛围。按顾客使用功能区分, 设施要素大致可分为服务设施、安全设施、装饰设施3类。其中, 服务设施指标示物、指示牌、休憩座椅、铺装要素等使用类设置。安全设施除安全标识外主要指照明要素。装饰设施指雕塑、小品等展示类设施。在商业空间中的设施要素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统一中变化, 变化中统一。二是相互依存, 互为一体。三是科技与艺术、功能与情感的结合, 设施的功能性与艺术性二者缺一不可。如以照明要素为例, 必须在满足最基本照明功能原则的基础上具有艺术美感, 给人感官享受。

(3) 地域要素。地域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 其中, 自然要素主要指气候条件、地理变化等外在因素。具体讲, 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光照、温差等, 地理变化包括地形、地势、海拔等。自然要素是商业景观设计中最具局限性的要素, 它会影响商业建筑设计 (如成本造价、材料选用、结构形式等) 与景观元素设计 (如水景、植物要素等) ;人文要素指一个地域长期积淀的文化、承载的地区记忆。将商业景观设计融入人文地域要素, 不仅是对过去文化历史的继承和发扬, 更是对自身的一种宣传、档次的一种提升。

(4) 植物要素。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 大致划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坪、蕨类6大类型。商业景观缺乏植物要素, 景观便失去了生命。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特征从生态角度改善空间环境, 软质景观更柔化建筑物外轮廓的硬朗, 使空间活泼, 通过合理设计种植植物可起到划分空间、组织交通等标示引导作用。当今商业化社会, 本着在有限空间将生态补偿最大化的初衷, 植物要素设计正逐渐从二维平面传统绿化模式 (如花钵、花坛、盆栽等) 向三维立体新型绿化模式 (如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 转变。如巴塞罗那Replay服装店景观设计, 繁茂葱郁的绿色植被为整个空间营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深色木质地板搭配金属质感的墙面与衣架, 浓厚的自然原味与牛仔服粗犷自由的特质相吻合。

(5) 水体要素。水是自然界中最灵动的物质, 自然景观中的水体按动静区分, 包含河、湖、海、池塘和溪流、山川、瀑布等。商业景观中的水体要素, 由于空间限制, 其体量、表现形式、展示效果往往受人为因素控制。商业景观中的水景设计有跌落、喷涌、平静、流动4种形式。水景除欣赏装饰功能 (如水幕墙、喷泉、水池等) 外, 另有参与体验、吸引引导作用, 前者以汀步、戏水池、旱喷为代表满足人们亲水天性, 后者利用水体活动产生的声音、倒影等特征达到引人入境的目的。如迪拜购物中心人造瀑布景观, 设计师大胆创新将室外自然瀑布景观引入室内, 扩大一般水幕墙体量, 将弧形的瀑布墙从景观背景一跃成为商业中庭主景。

2、传统商业景观“3E”模式

(1) 生态效益模式 (Ecological) 。商业空间硬质景观, 如商业建筑本身、商业小品设施为商业活动提供场所与功能服务。与之相对比的商业软质景观, 如商业植物要素、水体要素则是改善城市人群生活质量、激发自然向往的主要动力。现代商业空间的设计理念对商业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仅只局限于将生态环境理念引入商业的初级阶段, 更需要将景观生态效应放大化、极致化。商业室内室外空间整体以“商”为主, 以“景”为辅, 应确保遵循生态原则, 注重生态平衡, 符合降温、减噪、净化空气、改善商业环境小气候等生态要求。

(2) 情感心理模式 (Emotional) 。现代商业空间利用建筑、设施、地域、植物、水体5大商业景观要素体现商家对消费者群体的人文关怀。如以服务设施铺装为例, 以前消费者往往只通过指示牌被指示, 如今人性化的铺装将区位划分, 具有方向感和方位感的平面设计使得标示更为准确、更便于理解。另外, 基于使用人群方便、舒适、安全角度考虑, 商业空间内承载交通的地面材质尽可能避免选择光滑铺装以免行人摔倒, 需在合适位置提供方便残疾人或老年人使用的残疾人盲道或无障碍通道。商家可根据消费者生理需求、心理情感等方面, 对商业景观的尺度、材质、色彩、数量等进行针对性地设计。只有人性化的商业景观设计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来此休憩消费, 才可能将潜在消费群体真正转变为实际消费群体。

(3) 经济带动模式 (Economic) 。现代商业地产设计师和开发商们愈发认识到商业景观设计应承担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责, 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前往消费。琳琅满目的商铺、品种齐全的商品在商业空间内多如牛毛, 生态化、人文化、个性化的商业景观设计无疑成为吸引消费者, 促进消费的一剂良方;一家成功的企业必定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迪尔和肯尼迪将企业文化概述为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文化网络5个要素。其中, 企业环境一栏就包括外部环境, 即好的商业景观可通过增强商业空间的凝聚力塑造出企业的自我品牌;商业作为经济领域的分支, 结合地域文化、具有创新意识的商业景观对商业空间的最终作用功能为使该商业空间成为当地社会活动中心, 全面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综上观点, 商业景观经济带动模式可归纳为吸引顾客消费 (浅层目的) →塑造自我品牌 (深层目的) →带动社会经济 (最终目的) 3大层次。

(4) 传统商业景观模式分析。基于上述结论, 将传统商业景观模式做出进一步分析, 具体如下 (图1) :

一是商业景观元素类型相互作用, 因果联系构成商业景观体系。建筑作为购物消费场所为商业空间奠定基础, 与之相配套的设施要素必须在建筑大环境下对风格、体量、形式、功能等各方面进行考虑 (建筑要素→设施要素) 。服务、安全、装饰设施要素往往与商业其他景观统一设计, 以求达到和谐的商业空间氛围 (设施要素→植物要素+水体要素) 。自然要素, 如气候、风向、土壤、湿度等对建筑结构设计、植物选材组合、水景形式搭配起到直接作用。人文要素, 如风俗习惯、历史宗教、文化教育等则起到间接作用 (地域要素→建筑要素、地域要素→植物要素+水体要素) 。合理出彩的植物、水体景观设计能较好诠释建筑设计初衷, 并服务于商业空间景观环境营造 (植物要素+水体要素→建筑要素) 。

二是商业景观体系衍生传统商业景观“3E”模式。硬质景观 (建筑、设施、地域要素) 结合软质景观 (植物、水体要素 ) , 满足功能需求同时注重生态理念, 形成生态效益模式。5大景观元素类型应以人为本, 从大环境设计原则到小景观设计功能应结合消费者生理、心理2大需求体现商家人文关怀, 形成情感心理模式。商业景观最终目的是带动商业消费, 促进经济发展, 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形成经济带动模式。

三是“3E”模式。从生态、人文、经济角度构成闭环作用链, 生态效益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 推动情感心理模式;对情感心理的关注可吸引潜在消费群体, 增加实际消费几率, 带动商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加快城市节奏, 消费者更加向往绿色商业空间, 商业景观需重视强调生态环境表达手法, 即“生态效益模式→情感心理模式→经济带动模式→生态效益模式”闭环作用链。

3、创新商业景观模式启示

随着时代推进、技术发展, 不难发现, 一是传统商业景观模式与现有经营模式存在隔阂, 二者暂无较大联系。二是传统商业景观模式已到达瓶颈期, 可能面临淘汰危机。三是传统商业景观模式未意识到时代改变, 缺乏时代 特征。针对以上现象, 必须创新商业景 观模式。

(1) 商业景观化 是迎合商业 运营模式的 有效手段。在大数据时 代背景下, 8、90年代出生的人 群正逐渐成为消费主流, 该群体熟悉互联网使用操作系统, 更易接受电子商务经营模式, 即线上 (互联网) 购买, 线下 (实体店) 体验。大数据正改变商业领域, 引起商业变革。其4V特征, 即规模化 (Volume) 、类型化 (Variety) 、价值化 (Value) 、时效化 (Velocity) , 将商业变得透明可视化、个性定制化、效率高效化、完善统一化。消费者基于上述优势更倾向于线上消费, 商家因此失去大量客源。商业景观强调体验、感受、人文、生态等线下服务理念, 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网络缺乏因素, 从而提升商家吸引力, 推动运营模式发展。

(2) 商业景观模式创新是缩短旧模式与新时代差异的唯一出路。互联网最有价值之处不是自身产生新概念, 而是对已有数据的再开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更便利、更关联、更全面的网络数据商业系统正冲击传统商业模式。马云说, 对新生事物千万不要:第一, 看不见;第二, 看不起;第三, 看不懂;第四, 来不及。换言之, 商业景观模式应意识到以下几点:第一,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新变革、新思维将颠覆传统商业景观体系。第二, 传统商业景观模式无法与时代背景相结合, 需加深商业景观创新意识。第三, 明白传统商业景观模式与大数据时代存在哪些差距, 有针对性地对商业景观进行创新;第四, 在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 应及时、有效地创造商业新景观。

(3) 创新商业景观模式是大数据时代特征的主要体现。一是迎合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新趋势。互联网的特质重构传统商业供应链系统, 将企业文化产业与业务组织逐渐向数字化模式转变。二是满足“极致化”、“长尾化”要求。商业产业链、利益链的重新调整对商业模式提出变革要求。“长尾效应”与传统二八定律相对, 要求在保留带来80%销量的20%品种外, 更应关注80%部分的品种。通过对众多冷销商业市场进行景观创新, 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力。三是适应“个性化推荐达成完美匹配”。在互联网虚拟世界, 人人都是设计师, 人人都是生产者, 人人都可以决定产业的未来。因此, 未来商业景观具有个性化、定制化特征, 消费者可以创造景观。数据是消费者的情感转化, 未来商家可根据数据判定消费者情绪、喜好等, 从而为特定消费者定制相对应的个性景观。四是增强商业空间“活性”、“颗粒度”、“情绪 ”、“时空延伸”和“ 维度多元”。大数据时代商家利用数据对5大维度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制定商业景观模式。

二、商业景观模式创新机理的理论框架

基于传统商业景观模式分析与创新商业景观模式启示, 结合大数据时代特征, 以商业模式 (用户模式、产品模式、推广模式、收入模式) 为蓝本, 构造商业景观模式创新机理的理论框架。

1、景观类型分析是商业景观模式创新的前提条件

(1) 用户定位。用户定位是商业景观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 对应商业模式中的用户模式 (即确定用户群体) 为商业景观提供数据。用户定位可从消费行为、属性分析、心理评估3方面考虑。首先, 消费行为包括消费额度、消费频率, 可分为中低端消费群、高端消费群或中低频消费群、高频消费群。其次, 属性分析包括外在属性、内在属性, 前者指用户的地域分布、组织归属等不易明晰层面, 后者指用户性别、年龄、爱好、收入、性格、价值取向等可分析层面。最后, 心理评估包括主观心理、消费心理, 前者指与商业景观直接相关的心理类型, 如猎奇心理、怀旧心理、追求自然心理等, 后者指间接相关类型, 如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偏好等。

(2) 主题风格。主题风格是商业景观模式创新的属性定位, 对应商业模式中的产品模式 (即奠定设计基调) 为商业景观确立方向。主题风格可分为季节节日类、文化综艺类2类。按春夏秋冬四季划分, 商业景观大致以春节、情人节、中秋节、圣诞节为主要节日主题;按文化综艺划分, 商业景观大致从历史、民俗、影视、漫画等方面营造现代简约、复古、欧式、中式、田园等设计风格。针对商业室内空间、灰空间、室外空间可分别按照主题确定风格, 设计空间内部景观、中庭吊挂景观及空间外部景观等。

(3) 元素选择。元素选择是商业景观模式创新的具体表现, 是产品模式第二环节, 旨在实际塑造商业景观。在完成用户定位及主题风格基础上, 对建筑、设施、地域、植物、水体5大商业景观要素的体量、色彩、质感、造型、材质等从功能、文化、心理各方面加以考虑形成商业景观初步体系。如在西方文化影响下, 商业企业确定情人节主题, 商业景观用户定位为情侣群体, 功能为营造浪漫温馨氛围, 则商业景观元素具体表现为:红粉暖色调灯光 (色彩) 、爱心、蝴蝶结小品 (造型) 、玫瑰插花盆景 (植物) 等 (图2) 。

2、功能价值创新是商业景观模式创新的基本任务

(1) 组织艺术。根据用户定位、主题风格确定景观元素单体, 仅完成商业景观模式传统步骤, 将元素单体以全新角度诠释组织, 是形成完整商业景观结构体系的创新实践。商业景观各要素搭配成景的传统组合模式 (如植物+建筑、植物+照明+小品、植物+树体+设施等) 是元素的价值实现, 符合满足功能使用、增加艺术审美的基本需求。另外, 将各元素择优合并、融为一体是元素价值实现的再创造, 即将多种学科跨界交叉、融合创造新景观。从建筑学、工程学、人文学、生态学、景观学等学科领域入手, 旨在推动综合化景观向个性化发展, 如仿生建筑、树形灯等奇异化景观。

(2) 技术运用。过去的商业景观仅对元素单体造型、体量、色彩等外在因素进行创新, 而缺乏内部对应技术的支持, 因此往往会造成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只有人为理念与工程技术同步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元素创新化。技术运用大致分为生态环保节能型、信息技术科技型2种。前者包括废物利用、能源开发、低碳理念等, 如巴黎“防烟雾”大厦, 建筑原料均为可回收可降解材料, 并采用太阳能发电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后者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 如由韩国艺术家Choe U-Ram制作的金属花雕塑, 利用电脑对机械装置进行控制, 产生花瓣、花蕊收缩闭合动感视觉效果, 赋予装饰新语言。

(3) 感观体验。商业景观作为商业空间的不可或缺部分, 如同产品本身一样对消费者产生感官方面的吸引。消费者从色彩、声音、质感、气味、味道5方面分别感受视、听、触、嗅、味5感, 达到浅层感官体验, 如灯具的光效色调、水体的流动碰撞、铺装的质感变化、植物的自然芳香、果实的味觉暗示等。商业景观氛围营造与商家文化品牌, 均促使消费者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知, 商家企业借助商业景观获得消费者认可, 树立口碑, 达到深层文化沟通, 如中秋节主题设计中的“圆月”小品呼应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迎合游子团圆心理, 表达商家对消费者的理解与关怀 (图3) 。

3、推广营销设计是商业景观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

(1) 营销策略。大数据时代下, 通过借鉴商业推广模式、对应4P营销策略、结合时代特征等一系列分析可知商业景观模式与经营模式的联系契合点为“一个思维, 一种模式”。其中, “一个思维”指数据思维。根据大数据时代4V特征 (简单概括为数据数量大、类型多、处理速度快、时效要求高, 但价值密度低) 做到重视数据全面性, 弱化数据精确性, 侧重数据相关性。大数据时代最大的思维转变为放弃对因果关系的苛求, 多关注“是什么”, 而不是“为什么”。如消费者在网购书籍时, 电商网站会一并推荐该消费者同时喜欢的其他书籍, 大数据通过数据整合统计, 全面分析关联, 从而建议消费者购买。同理可得, 商业景观可通过数据统计学分析发现“关联物”, 创造消费者心仪景观, 迎合消费心理。“一种模式”指020模式 (Online To Offline) 。将线下商务机会与线上互联网相结合, 即商家线下服务利用线上前台揽客, 消费者利用线上数据筛选线下服务。020模式通过对传统行业信息聚合与分发方式的表层重构简化了中间推广渠道, 将线上消费者直接带到实体店中, 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如消费者来到陌生地方, 无法选择消费场所时可通过大众点评等APP搜索功能推荐周边商业空间, 通过商业景观环境图片、顾客评价的预先查看做出消费决定。

(2) 竞争意识。经济迅猛发展, 对于商业领域, 产品同质化已无可避免。同理, 商业景观在景观设计大类中从元素选择、组合技术、营销手段上互相模仿, 也逐渐发生趋同现象。同质化竞争的出路为具备竞争意识, 创新商业景观模式。景观竞争意识包括自我价值体现、团体合作共赢, 前者创造“极致化”、“长尾化”的个性商业景观, 后者创造“品牌化”、“连锁化”的大众商业景观。其中, “极致化”指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将合适的信息提供给合适的人群 , 即将商业景观做到最佳意境, 达到最高程度 。“长尾化”指仅迎合小部分消费群体喜好创造的冷门景观 , 如猎奇景观、 民族景观等个性化商业景观, 同样可积少成多、化零为整占据市场份额。“品牌化”指结合商家实质价值、企业文化, 打造能代表企业本身形象的商业景观。“连锁化”指将独立商业景观组合成整体景观, 利用协同效应原理, 取得规模效益, 形成较强市场竞争能力。

(3) 数据互动。利用互联网, 消费者可获取商家发表的数据, 同时商家也可收集消费者推送的数据 (商家消费者 ) , 因此消费者与商家二者之间存在数据互动关系。第一, 配合互联网大数据, 将进行个性化整合推送。依赖云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的成熟, 对透明化数据分析判定消费者性格、心情、喜好, 进入精准投放模式, 使景观模式兼具一对一精准个性化, 同时形成通用大众化规模。第二, 数据建立的问责机制促进商业景观竞争优化。商业景观的评价会直接通过互联网显示给消费者, 对商业景观的优胜劣汰督促商家创造更完美、更人性、更恰当的景观模式。第三, 网络数据为商家提供五大维度, 挖掘潜在消费群体。020模式线上交易的特点是推广手段可查询, 交易记录可跟踪, 营销效果可监测。商家利用数据的显示信息定位消费者, 判断商业景观模式实行成效。如评价类数据可发现商业景观不足或改进之处, 情感类数据可洞察商业景观对消费者的心理暗示作用, 消费记录数据可归纳消费流量与商业景观的联系等 (图4) 。

三、商业景观模式创新机理的研究总结

商业景观模式创新机理主要由这些内容组成:一是3大商业景观创新模块。二是创新模块侧重核心环节, 构成要素为景观体系服务。三是构成要素体块聚焦核心主体, 衍生商业景观传统模式。具体如表4:

1、主要结论及研究启示

在解析5大商业景观要素与“3E”模式构成传统商业景观体系的基础上, 根据大数据时代变革的必要性, 初步总结商业景观模式价值创新系统分析框架, 提出3大商业景观模块, 并采用创新实践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商业景观模式创新的机理进行深入探讨, 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1) 大数据时代引发商业经营模式变革 , 经营模式触发商业景观创新。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将涉及各个行业领域, 快速简易搜集的大规模数据、低投资多利润的销售渠道促使零售业、批发业等线下实体店纷纷开办线上电子商务虚拟店, 这一现象是新时代特征对传统商家企业经营模式的思想冲击。在新时代下, 创造新思维、新经营模式是传统商业应对时代变革的最终产物。建筑、设施、地域、植物、水体5大商业景观要素构成 的“3E”传统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大众消费者购物需求, 不能紧跟时代变更、无法体现大数据特征的商业景观终将被现实淘汰。另外, 传统商业经营模式与景观模式缺乏契合点也是导致商业景观失败的原因。故在大数据背景下, 针对迎合时代特征的创新经营模式创造对应的、与之有联系的商业景观是带动商业经济的必经途径。

(2) 商业景观创新模块可单个衍生深化 , 也可相互作用共成体系。从生态、人文、经济角度考虑的“3E”传统模式所构成的商业景观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达到饱和状态, 无法再深化创新, 且很难与大数据相结合。利用构成要素将传统商业景观模式划归为“景观类型分析”、“功能价值创新”、“推广营销设计”3大模块, 从主题、体验、数据3个环节着手深化、创造、变革传统商业景观体系, 即在传统商业景观模式基础上单个衍生深化。3大模块演变手段逐层递增, 可两两组合、互相穿插, 即模块互相作用共成体系。如采用科学技术、全新组合理念, 具有感官体验性的景观元素能将主题风格更全面更优化地进行演绎。符合用户定位的鲜明主题性景观能将商业景观系统化陈列, 形成感官冲击同时带动文化感受与娱乐体验, 为感官体验环节服务 (景观类型分析功能价值创新) 。又如感官体验为主的功能性景观是商业企业推广“线上消费、线下体验”020模式的前提条件, 重视数据全面性、弱化数据精确性、侧重数据相关性的数据思维为感官体验环节提供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方向定位 (功能价值创新推广营销设计) 。

1) 景观类型分析 :用户定位←主题风格→元素选择, 侧重主题性, 形成传统再深化模式。

2) 功能价值创新 :组织艺术 +技术运用→感官体验, 侧重体验性, 形成传统再创造模式。

3) 推广营销设计 :营销策略→竞争意识→数据互动, 侧重数据性, 形成传统再变革模式。

(3) 衍生商业景观3大模式结合创新、数据因素组合形成综合模式。 由模块衍生的传统再深化、传统再创造、传统再变革的3大模式其连接纽带为“创新”、“数据”2大因素。在大数据引发思维、商业、管理领域变革趋势下, 保留传统精华、聚焦创新理念、体现数据特征才能创造与当今时代经营模式相匹配的商业景观。本着“生态效益模式→情感心理模式→经济带动模式→生态效益模式”景观体系的设计初衷, 利用组织艺术、技术运用的创新手法将传统再深化模式中元素选择奇异化体现, 利用精准用户定位、创新主题风格将传统再创造模式中感官体验极致化强调 (综合模式1) 。创新组织艺术、技术运用的个性化景观满足“极致化”、“长尾化”竞争意识中自我价值体现要求、符合 “个性化推荐达成完美匹配”的数据互动, 重构传统行业供应链的020模式、具备时代特征的数据思维拓宽感官体验适用范围及受用人群 (综合模式2) 。商家企业利用数据提供的五大维度挖掘潜在消费群体, 确定用户定位, 制定对应主题风格景观。主题化模式强调商业视觉景观外更注重企业文化表达, 具备“品牌化”、“连锁化”竞争合作意识, 数据化感官体验优化营销策略020线下模式 (综合模式3) 。

1) 综合模式1=传统再深化模式+创新+传统再创造模式

2) 综合模式2=传统再创造模式+数据+传统再变革模式

3) 综合模式3=传统再深化模式+创新+传统再创造模式+数据+传统再变革模式

(4) 综合模式协同其他因素完善经营模式 , 形成商业景观体系闭环作用链。商业景观模式创新必然与外部环境、时代变革、其他企业商业景观模式等因素保持互动。商业景观模式创新不单涉及商业景观5大要素及3大商业景观模式的内部创新, 更强调景观模式与经营模式的外部契合, 即更好地服务于随大数据时代调控的经营模式是景观模式的创新本质。其他因素, 如新型技术、全新理念等可强化“创新”因素, 时代特征、经营理念等可变革“数据”因素。又如本企业商业景观模式可以利用外部资源协调与其他商家竞争合作机会等。只有以创新经营模式为起始点, 与时代同步、与技术理念同步的商业景观模式才能真正适应大数据环境要求, 从而创造最新最适宜的综合景观模式, 形成商业景观体系闭环作用链。

基于上述结论, 将商业景观模式创新的机理做出进一步总结, 见图5。

2、研究总结

“大数据时代→商业经营模式→综合商业景观模式→创新经营模式”的商业景观体系闭环作用链是基于3种商业景观模块创新实践分析的最终理论。将景观模式主题化、景观元素创新化、功能价值体验化、推广思维时代化、营销设计数据化是商业景观综合模式的创新节点。本文仅对商业景观模式创新提出初步机理分析, 其挖掘深度、适用广度、时间长度仍有待考证与加强。未来的研究可在本文分析框架基础上, 采用深入细致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创新机理可实施性, 从而获得更具一般性的结论。

商业景观模式 篇2

景观设计总体说明

一、总体思路

1、城市人文、建筑风尚,定格景观方案---新古典主义与现代景观的完美结合。

2、景观要突出尊贵、典雅、艺术、生态优美的设计定位。

3、创造雅致、时尚、健康和谐社区气氛。

4、设计突出3号楼和4号楼南侧组团景观、入口中心水景、台地景观的别致感观,通过架空层、景观对景、绿化延伸等设计手法使之与建筑设计相互融会贯通。

二、设计理念

华贵与品位的重新诠释,欧洲古典园林的全新演绎。

1、“尊贵”——体现古典园林艺术对称,规整,和气派的环境。

2、从主入口中轴线上面体现几何感和气势感,雕塑喷水池,花坛和修剪整齐的灌木带,灯柱小品。

3、中心开放式的台地绿化,对景的轴线上有一系列的灯柱和景亭,形成优美的绿色地毯空间。

4、商业广场上的铺装形式也是几何形图案构成的,体现节奏感和韵律感,停车位的设计将其固有的车场的形式虚化,广场上的铺装划分了停车的空间,这样不但能保证功能的需要,并且能达到美观的要求。

5、“典雅”——自然的曲线穿插其中,道路的流线,曲线的种植带,自然岸线,浪漫的小径草坡疏林。

6、尊贵和自然的结合,打破传统的古典美学,过渡自然,界限模糊,完美融合。

为彰现本案“新古典主义与现代景观的完美结合”的总体设计概念,我们将其与地方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考虑,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出景观效果的时尚性、品质感等诸多因素,以创新的角度从“色彩、细节、材质”几个方面来阐释本案的景观设计。

色彩——金色派为基调,并加入灰色、棕色的辅助色彩,使硬景的色彩呈现出明快、亮丽的时尚性元素,丰富而不零乱,整体而不单调,并在商业广场营造一种灰色韵律的浪漫基调。

细节——丰富硬朗的细节元素,构成新古典派的景观设计风格,强调直线与几何形体的运用,使之形成一种硬朗而富有韵律的动态美,细部的工艺则精益求精,工艺不输细节。

材质——充满现代感的明快、律动气息。透水砖、喷涂、花岗岩、太阳能砖、砾石甚至彩色沥青的结合,共同谱写出一曲现代气息的华彩乐章。

三、住宅区域景观设计说明 在本案设计中,呼应新古典装饰主义的建筑风格,园区设计整体采用现代简欧庭院规则式风格,以纵横的线条变化构建整体框架和高雅时尚的庭园环境。通过细节,打造亲和的人居环境,同时也延伸了设计的质感,使人切身感受高品质的环境景观。

1、人行主入口

在高低错落的喷泉和跌水的旋律中,入口圆形的水景奏起一曲曲欢乐颂。与背景拓展的欧式古典门廊相映成趣。

2、中心庭院——新古典风格庭院的完美再现。

中心庭院以精致的景观亭为中心,以欧式花钵、陶罐、景墙、艺术雕塑等小品点缀,营造高雅、尊贵的居住环境。

3、架空层开放空间

本案大部分住宅建筑底层架空,作为室外景观的一个延续,使空间上相互渗透,扩展了室外空间视野,充实小区内景观环境,同时结合小区功能配套需要,考虑棋牌阁、书画廊、茶艺吧、儿童嬉戏园、老人健身广场、游艺园等功能。通过荫生植物以及建筑本身的墙体美化来分隔和形成空间,同时适当点缀园林雕塑活跃空间。

4、停车坪:结合绿化处理形成生态型停车坪,在车子较少压到的位置上尽量种植草坪,增加小区的绿化面积。

5、其他:对于场地中出现的配电间、地库天窗、排风口等隐蔽主要依靠垂直绿化来弱化其生硬的感觉,在架空层内场地比较受限的位置,则结合木格栅等形式来精细化处理,使之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四、商业区域景观设计说明 为体现现代时尚的理念,我们将最具有特色的时尚元素抽象出来,通过各种景观元素的比拟、呼应以及功能分区、商业流线的串联组织,使时尚的气息弥散在商业区的各个角落。

景观设计结合商业建筑空间,在保证消防和商业人流顺畅的基础上,设置中心商业广场,为商业宣传促销活动提供场地,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一个开放的活动空间。在商业广场布置阵列的树池和座椅,提供遮阴和休息的场所。同时又软化整体建筑与环境的硬朗。

在硬质铺装形式的设计上,我们采用简洁大方的分隔线条作为整体铺装的肌理。通过在铺装上嵌入条形的地埋灯引导人流和创造活跃的商业气氛。

强化商业区域的四个主要入口处的景观设计,通过点式的水景,高大的景观灯柱和商业标志牌来彰显东方商业广场的时尚和活力。

五、植物设计

商业街绿地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篇3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随着商业的繁荣发展,商业街作为商业发展的较高形态和繁荣象征,成为城市的窗口和形象标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末,我国县级以上城市商业街已超过3 000条,总长度已超过1 800公里,总面积已超过1.5亿m2。

久居都市的人们都向往自然,有回归自然的要求。商业街的绿地景观可以把更多的自然景物引入城市,让城市的阳光更明媚、空气更清新。在这种需求下,对商业街绿地景观的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与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指由城市道路绿地范围内的乔木、灌木、草花、植被等绿化植物和绿地范围内的喷泉、座椅、花坛、亭廊等小品组成的以视觉观赏为主同时兼具游憩功能的景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日常活动的场所。

根据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及行人的视觉需求和道路绿地景观的构成要素,可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划分为交通性道路绿地景观、生活性道路绿地景观、风景区道路绿地景观、步行商业街绿地景观等不同类别。这就涉及一个重要概念——植物配置。所谓植物配置,就是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对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栽植成多种类型的植物群落,形成人为的植物组合,进而达到预想的景观效果,供人们欣赏。

二、商业街绿地景观改造的必要性

1.商业街功能需求的改变

从经营趋势上分析,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区域中心的商业街、步行街,其购物功能呈下降趋势,而旅游、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则呈上升趋势。因此应根据人们的需求变化对商业街的经营范围进行重新调配,并创造良好的绿地景观环境,以满足人们的娱乐与休闲需求。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到处可见空中花坛、绿植装饰等景观。在中国,人们已意识到绿色空间的宝贵价值,并尝试着在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高层间隙之间有规划地进行绿植配置。街道的绿植既能优化环境又能赋予环境以艺术生命力,重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消除工业化环境对人的压抑感。如南京夫子庙步行商业街区,规划将“T”字形的商业街扩展为近乎“田”字形的商业街坊,形成四通八达、容量较大的商业街区,同时保留大面积的土质地面,为人们创造良好的购物与休闲环境。

2.商业街购物环境的改变

中国历史上的商业区在长期的渐进式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着传统的建筑与空间布局——以建筑围合空间,建筑覆盖密度明显大于外部空间,形成一种具有人性尺度的“积极的空间”和“物化的空间”。目前,有的商业空间改造却反其道而行——以空间围合建筑,致使商业区的主导空间呈垂直方向发展,原本连贯整体的外部空间随之消失。这种主导空间缺乏文化蕴涵,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空虚感和孤独感。

当前,我国的商业街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数还保持着传统面貌,道路多是硬化路面,植物只能采用盆栽或花坛等形式,有树的商业街较少,街面缺乏游憩气氛。其症结除了经济与现实条件外,关键在于对人的行为心理缺乏研究,未能从提高商业街空间环境综合质量的角度上去考虑。

三、商业街绿地景观的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是一种立体空间艺术,它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不是单纯的平面构图和立体构图。在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无论是布置一个植物的空间布局还是一个园林小品,都应考虑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与人的关系。设计师应该通过一系列关系的合理安排来充分展示物体最吸引人的特征,调整人对物体的感知行为(角度、方式),因为景观与人的关系往往比景观本身更重要。总之,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与空间组合,突出主体,为人们设计出适宜的空间环境。

1.植物的形态配置

植物按茎的形态分类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4类。植物是一种有生命的软性材料,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将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栽植成多种类型的植物群落,形成人为的植物组合,可优化景观画面,达到预想的景观效果。一般来说,“乔木+灌木+草坪”这种结构创造小气候效应最为显著,其次是“乔木+灌木”、“乔木+草地”、“灌木+草地”。这种混合配置方式不但富有变化多端的林冠线和林缘线,而且提高了顾客容纳量,可多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物的线条一般多平直,而植物枝干多弯曲,植物配置得当可使建筑物旁的景色取得一种动态平衡的效果。

2.植物的色彩配置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五大感官形成的,在视、听、嗅、触与味觉中尤以视觉和听觉最为重要,其信息摄取量占五官总信息摄取量的90%以上。人们对视觉美感有着强烈的需求,而色彩在园林中最能引起视觉美感。纵观我国的造园史,不难发现色彩在园林造景艺术中的作用十分突出。表1是植物配置中几种常用的颜色及其给人的心理感受、情绪反应、联想反应、象征反应和知觉反应。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人们的反应也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空间的功能和美学特征进行商业街植物的色彩配置。

第一,根据商业街的经营内容选择植物。现代商业街的经营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的搭配和色彩是否能与特定的环境及环境中的人的心理感受相适应。一般大自然的绿色在人的视觉中达到75%以上时,会使人的精神感到舒适,所以在餐饮区可以多用绿色植物,使人们在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休息就餐。而在服装区,为让人们在安静、愉快心情下享受购物的快乐,常绿的比例占1/4~1/3较为合适,并配置一些活泼明快的花卉。

第二,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植物。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遵循“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视觉色彩应能引起人们对冷暖的心理感受。根据植物的配置原则和颜色的冷暖倾向,选择四季不同的植物配置。按季节变化可选择: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棠棣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四季景观各异,能使人们感到大自然的生气与变化。但有些颜色的植物只能做点睛之用,如红色、蓝色等。红色花卉过于艳丽、热情,长时间观看容易使人疲劳。若由于环境需要配置暖色调的花坛,可以设计多种植物配置的花坛,这类花坛给人的视觉冲击力不要太强,整体感觉要柔和,虽然花坛是人工建造,但无论是植物的颜色还是植物的种类配置都应给人一种“虽由人做,宛如天开”的感觉,使人愿意逗留其中。

总之,商业街的植物配置除要考虑植物形态的组合,还应该随季节的不同并根据花期和花色,选择适合商业街经营类型和人们心理的植物。

表1 植物色彩搭配引起的心理感受和反应

3.植物的空间组合

绿地景观由多种景观元素构成,各种景观元素的作用、地位都应恰如其分。在对植物进行空间组合时,绿地应与环境中的其他景观元素相协调,单纯作为行道树而栽植的树木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道路绿地的设计应符合审美的要求,且要考虑人的活动规律。

人同时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在生理、心理及精神上有多种需要:人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需要嘹望,看别人而又希望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人需要安全,同时需要挑战;人需要庇护和阴凉;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等。关注人的这些需求才是商业区绿地景观的应有取向。所以在街道的绿化中,既要考虑到公共的交往区域,又要有小型的安静空间。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到:“人们决意要维护基本的隐私,而同时又希望能与周围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和相互帮助,一个好的城市街区能够在这两者之间获得令人惊奇的平衡。”应注意商业街设计中的沿边效应,图1中颜色重的部分为人们逗留时间较长的位置。这说明人们喜欢在广场边缘地带的半围合空间中停留。所以在商业街的设计中要注意设计相应的阴角空间,即封闭性强、有亲切感的空间,一种把人包围在里面的温暖、完整的空间。图2是某商业街的一角,为了维护人们的基本隐私同时满足人们的交往需求,在线性空间的适当位置设计了一个小型的广场空间,并加以围合,形成一个半私密空间,在这个小空间中放置了一些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休息设施,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有一个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商业街已不再是纯粹的购物场所,在进行商业街的绿地空间组合时,要考虑如何通过植物的围合使人们在喧闹、开放的商业街区能有一个相对安静的休息与交流空间。

四、结语

商业街是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空间,它的绿地景观设计需要综合运用色彩心理学、环境行为学与植物配置的知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有丰富的空间环境,又要避免色彩产生负面的心理反应。只有商业街的植物配置与空间关系处理得当,才能给人们创造出一个美的视觉空间,使人留连忘返。

[1] 正华.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

[2]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1.

[3] [日]芦原义信.街道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57.

[4]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生,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商业区与步行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现代商业需要融入景观 篇4

上海市民人均支出也在逐年的增高,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整个上海来看或者是长三角来看,这样一个休闲时代是不是已经来临了?如果来临了,那么我们的商业房产,我们的商业发展该怎么办?我觉得这个是值得大家探讨的。所以我感觉到,商业房产也好,商业业态也好,或者说商业的形态也好,形式也好都必须要走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只有做到多元化,我们才可以做到好生意、好商家,才有好心、情。

如何在商业地产开发中的景观化呢?第一讲究情感性,比如上海的新天地,上海的田子坊,大家都认为是一种成功商业地产的模式,之所以成功,主要是情感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我们到新天地去,为什么去呢?很简单,因为它是一种海派文化,田子坊也是按照这种方法做起来的。第二文化性。我觉得文化性的东西特别值得商业广场开发的部门,或者说经营的部门要值得注意,因为我们发现至少有三点,第一,我们说不同的文化,缔造出是不同的商业模式,我在这个图片当中拿出两种,一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肯德基,另外是大家比较熟悉中国的茶馆,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它是不一样的。从我们景观的角度上来说,大家更能够深刻的感觉到它的不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和外国人的思维完全不是一码事。所以在看中国戏曲的时候和看百老汇艺术的时候,他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外国人看不懂中国的戏曲表演方式,所以我们说不同的文化,它会缔造出不同的商业模式。因此我们看到的,类似于中国国画的广告艺术,我们也看到好莱坞的广告艺术。实际上商业模式的成功,在文化纷繁当中抽出简明的商业模式,阿里巴巴的成功,大家分析它,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阿里巴巴是从美国引进过来的,阿里巴巴所赋予广大年轻顾客的感觉是什么?是中国文化,大家感受到它是中国文化。第三,我们说好的商业模式,还能够传递出文化的故事性,所谓文化的故事性,就是整个人类对于生活的一种追求,比方我们讲到生态性,图片里面,一个是中国的街道上的沿街大排挡,我们也看到大弄堂。但是一抹绿色给我们带来宽广的胸怀。第三艺术性,上海有大拇指广场,我们从它的建筑和雕塑来看,它实际上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的。我们也可以从娱乐性考虑,比如广州的星行城、上海的美罗城。另外是景观性,人天然就对自然,对可持续发展有着追求,有着骨子里的追求,所以我们说日本的榉树广场、六本木,他们都是完成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建造的。另外我们说缤纷数字花园,澳门的威尼斯人,把国外的景致搬到了澳门。很多地方都是利用一个故事来创造崭新的商业模式,用现代技术创造的光影法,我给大家看一下日本的三个例子,它非常的漂亮,人行道那么的优雅、浪漫,有机会再给大家介绍,包括我们上海的外滩,它的光也是利用光影法来吸引人群。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运用 篇5

关键词:美;美学;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美是在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见仁见智没有绝对的标准和参考。美学讨论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美学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外美学史上许多重要的美学理论都是通过对艺术的研究而提出来的。景观设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周围环境美的追求,从美学角度分析,对环境美化的过程就是对环境中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各种美的潜在客体进行精神化再创造的过程,进行对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挖掘和升华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普及,人们更加注重景观设计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在景观设计中科学合理地引入美学理论,设计出美的景观,是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美学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表现途径。

1 美学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步行街不单纯是为了满足商业需求的目的,它已成为现代城市中一种特有的景观,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设和展现文化与历史的舞台。它不仅具有商业意义,更具有作为城市景观的价值。

美学是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重要创作源泉。当美学被合理地利用在一草一木、亭台楼阁、雕塑小品等景观建设之中时,景观就会处处彰显形式美、色彩美和意境美等美学特性,这些美学特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一个城市或地域的历史文脉、审美情趣、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突出景观作品独特的内在个性,这样的设计才会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也才能使商业步行街的景观有机地融入整个区域景观和文化之中,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不仅对设计者重要,同时对审美主体——“人”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第一时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例如,随着季节的变化,景观的形态、色彩等随之变化,会让人体验到自然界自身变化的神奇魅力,加深对其周围环境的感悟,使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随之提高和升华。

审美是人和景观环境沟通的语言,通过审美人们得以解读景观环境中蕴涵的精神,景观环境又通过美的可感性、可愉悦性陶冶人的情操,传递着当地文化精神的韵律。

2 美学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景观是通过景观要素来表现的,景观设计的美感和艺术性重点体现在景观要素的运用上,其艺术性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景观方案整体美学目标的实现。商业步行街景观要素主要包括植物、水景、雕塑、照明等,它们贯穿于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全过程,是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2.1 植物景观

植物是自然的体现,是最能直接反映街道景观环境的景观要素。“春花、夏荫、秋实、冬干”反映了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产生的不同的景观效果,这是其他人造景观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植物是景观设计中具有生命力且最具特色的要素,景观因植物的生命力而更富有色彩和生机。

商业步行街的植物景观设计,要遵循色彩美、形式美等美学原理,并且尽量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乔、灌、藤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在商业步行街中,植物可以将街道分割成步行、休憩等不同的区域;草坪和地被植物可以形成软质铺地,并限制行人的活动范围,形成框景和障景;乔木和灌木可以屏蔽不良景观,也可以通过季节的变换影响人的情绪;色彩鲜艳的花卉可以渲染热烈的商业气氛;对受保护的建筑和对视线有特殊要求的地段,还应该控制绿化,以免屏蔽视线。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和色彩,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这正是植物景观设计与美学关系的体现。

2.2 水体景观

将水体融入美学是国内传统美学的自然之道。在景观设计中,水是最有灵动的造景要素。笔直的水道,几何形的水池,千姿百态的喷泉等等,这些众多形式的水景动静相连、高矮变幻、既可显示静态美,又可显示动态美,同时还可发挥声效应和光效应给人以境界美的感受。

商业步行街的水景主要是人工水景,如喷泉、人工小湖、小型瀑布等。它们以水流灵动的态势给环境空间带来生机与活力,也带给人们感官上的美感和享受,尤其是在炎炎夏日,一处水体景观顿时能给疲惫的购物者带来清爽,心情得到放松。在水景设计中要善于运用美学法则,赋予水景艺术美,创造出既有历史文化美感,又符合当代人心理需求的水体景观。

2.3 雕塑景观

雕塑的特点是以静示动,以无声示有声,它通过自身的形态来寓意哲理,纪念历史人物,表现生活习俗、生活场景,以其生动的造型与景观环境完美结合,使观者受到美的熏陶和人文教育。

一般来说,商业步行街多采用具体形象的情景雕塑来表现活灵活现的画面。因此,商业步行街景观中的雕塑创造要以历史文脉为基础,注重文化的地域性、时代性,加强景观设计与本土文化的共荣,彰显其特有的文化象征和美学特征。同时,又需要采用先进的材料与技术手段,与时俱进,使其产生个性美。例如,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中轴景观大道,是一条1500米横贯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观步行街,其上分布着盛世帝王、历史人物、英雄故事、经典艺术作品等九组主题群雕塑,立体地展现了大唐帝国在政治、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至尊地位,很好地营造了地方历史文化景观,使人们产生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感悟,透过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让人回味,使人流连。

2.4 照明景观

夜间照明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项特殊要求,其美学意义是其他任何景观形式无法替代的。营造丰富多变的灯光环境,不仅能丰富城市的夜景空间,增加城市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感受,而且能加强商业步行街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感。

商业步行街景观照明的规划和设计,要尊重灯光色彩的美学原理和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选择适宜的灯型、光源与光色,充分利用光和影、虚和实、动和静等现代照明技术手法展现一个有别于白天的商业步行街夜景。用艺术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确定合理的景观照明方式和布置方案,运用灯光的艺术表现力,使商业步行街的景观环境达到理想与美的意境。例如,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的两旁霓虹流转,缠绕在树上闪亮的灯饰不断变换着色彩,流星雨一样的灯管垂吊在树梢,让人不禁想起一句古诗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而当开元广场上的八根LED灯蟠龙柱在夜色中点亮时,不夜城更加焕发出“不夜”之魅力。蟠龙柱上面LED环360度的高清大屏幻化出丰富多彩的光芒,一下子龙腾飞跃,一下子柔情似火,成为西安富有魅力的城市地标。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美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商业步行街作为当今人们购物休闲的驿站和城市景观,其设计与创作也在随着人们对生活和艺术中美的追求而不断发展变化。如何把美学理论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使两者完美结合,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叶郎.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子川.艺术设计与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徐盼,张晓玮.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探究[J].城市建筑,2014(2):177.

[4] 王南,鲍妍驰.基于地方人文资源的城市街区景观美学营造[J].现代城市研究,2012(2):40-46.

商业景观模式 篇6

二战以来, 美国经济更加迅速地攀升, 稳居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基础建设, 许多美国城市面临城市发展新老交替的问题。城市更新运动也随之展开, 形成了一些经典的做法, 美国城市规划设计的脚步领先全球, 他们在城市设计中的许多经验都被他国广泛借鉴。

美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为了保护老城文化、建筑, 选择在老城边上新建新城的做法, 新城新老两个城区的城市规划, 这种方法也被中国广泛运用在城市建设中。而新建的新城区基础设施相对老城有明显的优势, 所以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都被转移到新城, 造成老城相对萧条的局面。而在带动经济方面商业步行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有意识地限制机动车通行的现代步行街就源于美国, 其目的是为了将顾客从钢铁包裹的汽车中吸引进入大型购物中心购物, 这种做法正解决了新老城交替的问题。将老城的传统社区景观改造成商业步行街, 带动老城的经济发展的同时, 可以宣传美国传统文化, 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形成城市的名片。

美国的圣地亚哥老城区与旧金山渔人码头便是在传统历史街区人居退化后, 被赋予艺术风格与商业气息的美国传统商业社区景观的代表。

2 美国传统商业社区景观的性质与功能

随着文明的进步, 人们需要更优秀的城市基础设施与更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而两者并不矛盾。圣地亚哥老城区与旧金山渔人码头就是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留, 对艺术风格的再现, 以商业元素的融入使人居退化问题得以解决的美国传统商业社区景观。

圣地亚哥 (San Diego, 又译圣迭戈) 是美国的一座新兴城市, 滨临太平洋, 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 近年来该城市发展迅速, 已跃居美国第七大城市。港湾良好, 一直是美国西海岸的海军基地, 由于气候温湿和干爽, 冬暖夏凉, 冬季最冷不低于10℃, 夏季最热一般不超过25℃。但无论冬夏, 中午气温总在22℃左右, 适宜人居, 吸引了大批工商业者来此谋生存发展, 不仅造就了新城与工业区, 也推动了现在的圣地亚哥老城区的改变。

圣地亚哥VISTA居住区等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齐备的新兴居住区的诞生, 使老城的人居退化严重, 但是老城还是保留了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美国原住民与墨西哥人的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这激活了老城的经济体系, 圣地亚哥老城商业步行社区景观的建成, 意味着一个新的城市名片的出现。如今其通过特有的原住民文化、墨西哥文化及西部牛仔文化景观带动着整个老城的旅游与经济。

旧金山的美国朋友说, 要认识旧金山, 应该先到渔人码头转转。可见其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城市名片与城市缩影。渔人码头过去曾是意大利渔夫的停泊码头, 如今是旧金山最热闹的休闲地。渔人码头的成功不仅是对意大利船舶文化与渔业文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更重要的是融入商业步行街, 从而形成具有文化气息的传统商业社区景观。

3 空间、色彩与文化风格

3.1 美国传统商业社区景观的空间分析

美国传统商业社区景观在空间上也有其丰富、独特的文化特点。圣地亚哥老城区作为圣地亚哥原本的城镇中心, 保留了市政中心、传统居住区、广场与社区公园绿地。在空间上圣地亚哥老城的街道, 都是由底层集合住宅构成, 4条南北、东西向的主干道将社区划分成块状区域, 但是每个区块间并没有明确的几何边界线, 而是运用绿化作为区块与主干道间的边界。主干道没有明确的道路边界与铺装, 可以推测以前的道路就是泥土路延伸至建筑下或绿化下, 非常具有美国西部的感觉。区块中的建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排布和形状规则, 而是随意、松散地建立在区块之中。区块中除去建筑的区域便是绿地与小路联系着。连接建筑间的小路都铺设比较精致的铺装, 以红色的铺装规则式的铺制, 而建筑与建筑间的这些街道、社区并不是根据城市规划或者建筑法规的规定而出现的, 而是根据多年来不成文的规定自发产生的, 是规划的城市中所看不到的, 是人的智慧与自然条件共同产生的美丽结晶 (图1) 。

圣地亚哥气候条件虽好, 土质却很差, 整个城市原本都是一片荒漠。在老城区住户与住户之间用绿地围合成小小的庭院, 摆着椅子和花钵。这些观赏植物大多是经济的盆栽植物, 大抵是过去人们房前屋后、窗台上放置的破盆与小容器所栽植的观赏植物。社区景观绿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栽植方式, 大体都是居民在自家门前屋后栽植的花园。圣地亚哥气温温和, 亚热带和温带植物都能露天生长。热带的鹤望兰、四季海棠、何氏凤仙、大岩桐、苏铁、油棕, 也都开花茂盛, 南非的马蹄莲、君子兰, 东亚的朱槿、南天竹, 欧洲的风信子、三色堇等都已落户本地。

在社区内还拥有几处院落式的区域, 原本是居民演出与集会的场所, 现在成为一个以建筑围合式的广场空间。四周的两层式建筑以餐饮与商业为主, 两层高的建筑因D/H≈1, 给了广场内的人一种安全与亲切的感觉, 而站在二楼也可以观看院落内的表演。在分隔建筑内商铺、餐饮等商业气氛与广场内表演空间时, 运用了1~2m左右的各种多浆类植物组成的花境式的景观绿篱。

如果把由于内部原因自发产生的街道称之为“内部秩序”的街道, 把按照规划从外面建造的街道称之为“外部秩序”的街道, 那么, 就会深切感到, 在这种“内部秩序”的街道上, 可重新发现大城市居民所看不到的人情味与自然的爱抚。

这种小空间的价值也体现在了旧金山渔人码头。这里以其最著名的39号码头区域为例子, 渔人码头在空间布置上采用了立体双层的方法, 通过在木质建筑二层之间架设连通的木平台步道和联系对面建筑的天桥, 形成上下交流的空间, 来达到不同的空间体验, 使原本狭小的码头社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空间 (图2) 。木质的码头街道并非笔直地布置, 而是沿着建筑的排布蜿蜒曲折地前进, 形成了相对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 并与建筑组合成多种多样的建筑阴角, 形成独特的交往空间, 为人们提供休闲的空间, 这样构造更可以避免海风在社区形成“弄堂风”。在一层、二层街道两旁都有连接海边步道的小巷, 可以方便行人出入商业步行街, 形成良好的渗透作用。渔人码头在空间布置上同样更找不到一丝城市规划与建筑法规的规定的影子, 其建筑的排布更随意与松散, 但是这使其小空间的围合尺度有着更好的亲切感。

在码头靠海的一侧都建有防风的玻璃墙, 为在海边边喝咖啡边看风景的游人提供场地。码头的观景平台的风景相当迷人, 站在码头可以远眺旧金山的地标金门大桥与知名岛屿恶魔岛, 起到良好的借景效果。渔人码头另一个吸引着游客前来的景观, 就是为海狮歇息搭建的人工木平台, 上面躺着大大小小数十头野生海狮, 这也成为了渔人码头的标志之一。为海狮的生存提供了空间, 这样的景观并非人工所建, 而是大自然的独特景观, 在建设码头的同时保护生物栖息地是非常重要的案例 (图3) 。

3.2 美国传统商业社区景观的色彩与文化风格分析

在色彩运用上, 美国传统商业社区景观并未打破其所属地区在传递国家、地域和文化印象的配色。

当走在圣地亚哥老城的街道, 真有种说不出的感受。以湛蓝的天空为背景, 白色的墙面与红色的屋顶的建筑, 沿着灰色的主干道排布在绿色的植物, 金色与黑色的小品, 深深地让人感受到美国西部风情带来的震撼 (图4) 。自然的存在可在社区城镇里感觉到, 在强烈阳光下, 城镇里灿烂的红色、洋红色、橙黄色以及九重葛的粉红色, 可以与黄桔的盛开并置在一起。墨绿色高大的仙人掌上开满了绿、黄、红的花, 在建筑白墙的映衬下格外醒目。一天中的光线变化, 通过一分钟一分钟记录的话, 色彩的光谱排列从深蓝到蔚蓝到紫到火红到金黄, 对视觉来说真是过于华丽。

在观察圣地亚哥老城出售的商品与城市景观小品中也同样发现了浓厚的文化与色彩。充满着印第安文化色调的黑色铁质太阳、青蛙等饰品出现在白色的外墙上, 纳瓦特尔人的民间艺术与手工制品充分触入进社区景观中。街道旁与宅前屋后的陶瓷器、科约特佩克黑陶、编结与纺织、普埃布拉的瓦、阿卡特兰的大烛台与陶瓷雕塑、锡器、塔克斯科的银制品等艺术品及手工制品提升了圣地亚哥老城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也凸显出陶斯印第安人的建筑风格。这里想表达什么?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 这里同样有着西部牛仔的文化元素, 壁挂的猎枪、马车与水桶组成的雕塑、鲜艳的牛仔的雕塑花境、马蹄铁与车轮、随处可见的灰色酒桶也成了小品之一。这些小品都是源自于当地人的生活劳动之中。渔人码头的色调相对轻快, 与圣地亚哥整体的暖色调相反运用了大量的天蓝色, 如标识牌、阶梯的扶手、树池、花坛、遮阳伞、雨篷和部分店面都运用了这一色调, 让人觉得很愉快、很清凉。蓝色具有净化人的心灵、使人镇静的功能。改变冷色系的明度与纯度后, 纯度越高, 清凉感、清爽感就越强;明度越高, 温和、安逸的印象越强烈。夏日晴空和映照着阳光的海水, 以及清爽、健康的印象则随之产生, 容易使人联想到海洋与天空, 感受到自然的清凉感与爽快感。除海洋提炼的蓝色元素外, 还运用了较多灰、褐色, 这是因为码头传统商业社区是以木质结构搭建的, 木头经海水浸泡后形成这种稳定、安逸的颜色。灰褐色可以使人心情平静, 并且接近自然, 有质感, 充分体现渔人码头传统历史悠久贴近自然的特点。

在观察中, 运用在码头的小品能体现出码头以前传统生活中的文化, 如主入口处都布置了醒目的雕塑, 类型包括螃蟹、舵、鲨鱼牙、鹈鹕等, 还在雨篷、墙面上绘制了各种螃蟹、海贝、海狮、鲨鱼的LOGO, 街旁公交车都设计成快艇的外形, 绿化也有修建成海马的盆景, 这些都是和当时生活在海边码头的渔民们密不可分的事物。

渔人码头在绿化上并未栽植高大的乔木与灌木, 而是运用盆栽、垂直绿化、花境和立体型花坛的形式, 城镇建筑与海边, 海水的pH值并不适合栽植植物景观, 而且都是木质结构, 比较难做花坛的水土保持, 而小的花钵悬挂在空中、垂直绿化, 还有格式盆景等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使码头绿意盎然, 更添情趣。

4 结语

传统商业社区景观是特定区域的土地上的自然与文化的特征, 包括由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有一定历史的景观, 也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

本文以美国圣地亚哥老城与旧金山渔人码头为例, 强调传统文化景观在商业社区景观营造中的作用, 总结出适合应用于传统商业社区的景观元素。

(1) 建筑:平面布局、色彩、细部雕刻等;

(2) 植物的生长特性, 地域性等;

(3) 小品:可以反映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及生活习惯等;

(4) 铺地:其材质能体现地域特征, 如渔人码头运用码头的木板, 圣地亚哥运用当地的红色石材铺路;

(5) 水体等景观元素;

(6) 在城市进程快速调整的时代, 城市建设中并非一定要拆除老城区, 建造新城市, 而应该合理地规划老城区, 保护文化特色浓厚的社区, 并加以改造形成以步行为主的传统商业社区景观, 从而解决老城区人居退化、基础设施落后等使老城区落寞的问题。合理地运用当地的文化与自然资源, 开发成商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传统商业社区能够使老城起死回生, 并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最终成为城市的名片。

摘要:指出了美国城市规划的脚步领先全球, 在传统商业社区景观上也值得中国借鉴。通过此次美国景观规划设计的体验之旅, 对美国的传统商业社区中的圣地亚哥老城区与旧金山渔人码头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 重在了解其历史街区的景观艺术风格、文化遗产、空间与色彩上的特点, 及如何应对老城区人居退化的问题。学习其文化、设计手法等方面经验, 作为今后此类设计的参考依据。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分析 篇7

1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决定因素

1.1 自然因素

(1) 地域环境:商业空间本身并不能脱离地域环境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地域环境是景观设计的基础, 主要包括设计场所在城市中的位置及地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依据不同的场地环境进行科学的设计是城市商业空间景观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设计就要尊重场地环境并创造丰富多变的地形, 在场地上对空间中各景观要素进行垂直方向的布置和处理。山水、植物、建筑、景观小品等要充分满足城市商业空间的特点。

(2) 气候因子:气候特征是影响城市商业空间景观的决定因素之一。如何科学的布置空间内的景观要素以及如何利用景观要素来减缓气候的影响是景观设计时要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充分了解我国的气候分布规律并进行不断的景观设计创新, 才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目前, 我国进行的“海绵城市”建设, 就是充分利用城市中的雨水, 进行景观再设计, 形成环保生态的城市景观;通过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营造城市森林等, 都可以反映气候变化的景观要素。

(3) 生物因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应该是一个生态与景观相结合的优美环境。在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中, 场所内的植被是重要的景观因素之一, 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力保留和利用植物的多样性, 创造出自然景观特色, 使游客感觉到都市商业空间的购物愉悦感。花、草、树木是一个完整的植被空间, 要通过植物造景手法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观, 通过空间生态品质的完善能对商业空间的生态状况起到积极的作用, 使之成为生态城市的精品工程。

1.2 人文因素

(1) 文化背景:文化并不是环境, 而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景观设计对文化因素的重视体现在对空间内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延续;从传统或地域特色中挖掘灵感, 继而体现场所的文化特色, 从而使各城市的商业空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成为城市的标志。

(2) 设计观念与风格:当前, 我国城市商业空间的业主和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使用者发生了变化, 由单一的政府部门发展成为政府和私人两种类型。两类使用者的开发目的不同决定了两类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走向, 政府部门是为了在城市开发中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 把城市居民吸引到特定的空间中来;而私人是为了在商业目标, 以景观为依托, 通过各种景观设施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由于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出发点及侧重点不同, 设计风格也不尽相同。

(3) 行为与环境:商业景观反映着城市居民使用主体的行为, 使用主体可以通过商业景观的认知达成与景观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设计者要再造一个空间环境, 通过使用者实现行为与环境的结合, 同时也要限制某些行为的发生, 这就是对商业空间进行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景观的设计既不是单纯的功能空间设计, 也不是纯粹的空间环境美化, 应从人的行为心理和活动特点出发, 体现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2]。

1.3 社会因素

城市商业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景观形态, 政治对商业景观的影响主要来自政策、规章制度等影响。经济的影响主要主要是商业建筑的投资、规模、休闲设施等方面, 也是决定商业空间景观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商业空间景观设计与管理中, 应树立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理念, 在设计中主动地节约用地、能源、材料、人力和资金, 取得建筑空间、寿命、环境、形式、利润以及社会等方面的最佳效益。

2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构成要素

2.1 绿化

绿色空间是城市环境的基本空间之一, 它使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能够实现。植物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景观美化等功能, 有些植物还具有经济价值, 是商业空间景观要素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此外, 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分隔空间、减少噪音的作用, 也是商业景观的必然选择。商业空间的植物配置, 要考虑空间使用性和人流活动性, 一般以规则式配置为主, 尤其是线形结构的商业步行街, 往往是线形绿带结合空间节点的林荫设计成整齐划一的规整绿化系统, 在商业广场等局部面积较大的区域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法达到较好的生态效果。

2.2 色彩

色彩是用来创造商业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优质色彩处理的商业空间, 可以给使用者带来无限的享受, 使商业空间产生良好的氛围, 增加了商业性和生活性。在空间中, 如果周围建筑色彩用了同一基调, 有助于空间的整体感、协调感, 有助于创造商业空间良好的空间尺度感。在设计中, 色彩间的协调搭配非常重要, 也是商业景观设计的点睛之笔。

2.3 水体

水是城市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 商业空间环境中的水体主要设置在公共的地方, 水体经常成为视觉与活动的中心。由于水体具有天然的美感, 因此水体的设计与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水不仅仅能带给人感官上的美感, 而且还有许多实际的功能。在空间意义上, 水体还可以用作区域的划分, 可以拓宽空间, 将有限的空间距离加大, 丰富了空间层次。水体还可以作为景点, 成为区域中心, 创造富于趣味的空间。水体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有三种形式, 即整体布局、局部利用和辅助设计, 不同应用形式可以传达不同的商业信息, 局部利用和辅助设计通常使用较多, 结合城市雨水利用的技术, 可以体现商业空间的科技感、生态感和人文感, 是值得提倡的一类商业空间景观设计手法。

2.4 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一直是景观设计中的核心要素, 不同的铺装材料和铺装方式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人的行为意识告诉设计师, 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更倾向于注视眼前的地面、人物和建筑物底部, 所以地面铺装中的一切建筑小品设计都非常重要。地面不仅提供了活动场所, 而且有助于限定空间、标志空间、增强识别性, 可以通过地面处理给人以尺度感, 构成整体的美感, 增强商业空间的景观效果。同时, 利用色彩的描述性拼成各种有实际意义的图案, 如路标、书法、传统故事等, 结合材质使地面成为城市商业环境中最富表情的景观要素。

2.5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设施体量小巧、造型新颖、富有艺术特色, 直接贴近和反映人们的生活, 是商业空间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要素。在商业空间中, 常见的景观小品设施有雕塑、休憩设施、广告牌、服务设施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小品设施具有浓厚的工艺美术特点, 所以一定要突出特色, 以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 切忌生搬硬套和雷同。在商业空间内, 尤其应体现时代精神, 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宜, 充分考虑地域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 应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 体现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和城市文化。

3我国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现状分析

在我国几乎每一座大城市中都有步行商业街或商业广场性质的商业空间, 其用途主要是满足市民日常的购物行为, 但不论经营者还是管理者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在街道及广场上除了拥挤的人群外, 就是周边的广告牌及一些简单的装饰物, 缺少美化环境的设施, 不能从顾客的生理、心理角度出发对购物设施进行设计, 其中主要问题是:

(1) 商业空间内缺乏整体设计, 风格不统一, 没有文化内涵, 反映不出时代的气息, 很难形成商业空间的整体环境印象。

(2) 缺乏让人愉悦的视觉景观形象。建筑形象没有特色;招牌、广告等不能反映时代特色;雕塑、小品乏善可陈, 艺术性不高;环境小品设施种类、分布不合理。

(3) 绿色景观严重不足, 生态质量不断下降。不注重绿地经济性、均衡性和生态效益, 机械的追求绿化指标, 过分强调“城市形象”的塑造, 建成的大片绿地城市居民可望不可及, 绿地所发挥的生态功能极其有限。

(4) 缺乏公共活动场所。现代社会人们对购物之余的休闲活动有更强烈的向往, 人们渴望交流和抒发情感。而现实中却发现环境的设计很少考虑为市民提供交往场所, 不够人性化。人们在空间内很难找到可以安全停留的场所, 体会不到购物的喜悦。

(5) 缺乏明确的主题及个性特色, 千篇一律、千街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 不管城市历史背景, 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 景观设计缺乏新意和地方特色, 景观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 缺乏可识性, 使得场所失去了个性。

综上分析, 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决定了商业空间的布局、性质和品位, 我们的城市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景观设计, 要突出不同商业功能的同时, 还要充分调动设计师的创作灵感, 以求丰富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实践。因此, 需要今后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基于地域环境、传承城市文脉、依托地形地貌、合理配置植物, 只有全方位的了解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 才能创造出属于每个城市的文化印记。

摘要: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已成为完善城市职能和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适应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趋势, 营造出反映城市独特风貌的商业空间景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决定因素、景观构成要素和景观现状, 并对我国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为完善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特征,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大亮.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10, (1) :19-21.

浅析当代城市商业景观设计与发展 篇8

国内现阶段商业空间环境设计的设计语言较为单一, 大多数是对于国外优秀设计的借鉴与改良, 缺少国内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考虑。随着城市商业的兴起, 商业景观成为了城市景观的最重要组成之一, 越来越受到设计行业的重视, 商业空间景观设计的优秀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选择和消费活动的疏密。而在商业环境设计中, 设计师和甲方往往更注重的是商业建筑本体设计和内部环境设计, 容易忽略了外部空间的特色创造。

2. 现代商业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商业景观设计是一个需要整体考虑的设计, 涵盖室内与室外设计、目的除提升购物环境的体验外, 还有改善城市商业生活环境、优化人和自然环境的功能。那么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推力, 换句话说就是影响此设计的要素都有那些呢?归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社会经济

过去的十几年, 国内商业经济爆发式增长带来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 城市居民购买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催生了大量商业建筑的出现与升级, 既舒适高雅又科学实用的商业建筑及景观成为了人们娱乐、游憩、购物、休闲的首选场所。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市场进行了激烈竞争, 不断提升实力, 持续性的经济投入与市场需要的刺激使得商业景观设计的地位与日俱增。商业景观不能直接产生利润, 但是优秀的商业空间环境是吸引消费者的高效手段, 前期商业景观的投资在后期转化为利益回报, 形成了一条投入到产出的利益链条, 由此可见商业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2.2 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发展、融合使得现代景观设计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愈发活跃, 商业景观设计的理论依附于现代景观设计, 国内的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主要来源于国外, 从1932年英国莱丁大学 (Reading University) 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 到现在成为我国主要的艺术设计课程之一, 当代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设计思维也对商业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包括尊重环境的自在性、尊重物种多样性、尊重地域历史文脉、发挥可持续性。

2.3 功能扩展的影响

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的功能要求不断扩大, 以此来适应人对不同层次的商业活动需求。反之, 这种功能的区分又促成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习惯。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商业消费体验而更加青睐综合的多样化消费体验。现代商业功能的扩展使得商业建筑功能与空间环境重组, 商业活动与休闲娱乐结合使得购物变得轻松愉悦, 提高了购物环境的吸引力, 产生了更多购买行为和利润。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需求的增多, 未来对于商业空间功能的要求, 都影响着商业环境设计的方向。

3. 现代商业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向

3.1 生态设计和绿色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思维在未来无疑是商业景观设计的最主要设计理念, 在全球“绿色设计”的潮流中, 强调绿色环保, 低碳节能, 生态技术应用是首选。这意味着商业景观设计也要把握时代脉搏, 体现绿色生态理念。区别于早期的绿化景观概念, 现代商业景观的绿色设计更注重“生态绿色”的设计内涵, 主动结合自然, 保护自然, 调节人与自然的共存环境。

3.2 主题性设计理念

主题性设计有着积极的主题, 有利于造就有性格内涵、有独立设计语言的景观环境。景观设计主题即来自有型城市自然禀赋和建筑个性, 也来自于无形的地域文化、人文精神。

3.3 尊重并注重历史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性格基础, 商业景观设计应体现历史文化的底蕴, 在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之间寻求和谐统一。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注重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 “使用”的历史建筑街区才具有生命活力。“注入历史”即包括传统商业街的改造, 也包括修建历史街区的功能置换, 他们都成为城市最具吸引力的商业空间区域。

3.4 体验与参与

现代商业运作十分懂得抓住顾客的心理, 提供多种消费服务于一体的消费场所, 将顾客带入一种全新的体验过程。通过视觉与听觉将舒适感和美感传达给顾客, 吸引人群, 引领流行的生活方式。进一步, 通过表演式的营销手段, 将商业气氛和时尚消费理念推向高潮, 从而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商业景观设计不仅要创建一种符合商业行为活动和感官心理需求的场所, 更要令人们感觉到心情舒畅, 获得轻松愉悦, 有趣快乐的体验。

结语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大型商业空间高标准设计的需求, 显示了商业建筑景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并重的时代。商业景观设计作为现代景观设计的一种类型, 未来的发展具有生态、人性、多元、创新几个特征。

摘要:近几年商业综合体在我国大中城市快速发展, 已成为了市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活动空间, 带给了城市居民新的活动参与体验。这种源自“城市综合体”的新概念已被我们熟知, 并引导了现代商业地产的升级与变革, 形成了以业态多样化、消费享受化为特征的休闲商业聚集。除了对于城市形象改善之外, 其营造的室内外空间也为城市居民活动拓展了新的场所。所以当代影响商业景观设计的因素以及它未来发展的方向都成为了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商业景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消费活动,商业建筑

参考文献

[1][美]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林耿, 周锐波.大城市商业业态空间研究[M].商务印书馆, 2008.

数字技术下的商业景观视觉新趋势 篇9

数字化时代的数字世界已深入了人们生活的各方面:越来越多的日用品被流水线上生产出来, 制造起来方便快捷。文字、声音、图片、录像从互联网络上编辑、存储、处理在一起的数字读物也已经出现。信息量的单位从百千万文字的字数, 变成了M (兆) 、G (千兆) 、T (千千兆) 字节数。高清晰度的数字商业景观让人赏心悦目, 美妙动人的数字音乐使人无限享受……现时代的数字产物正不断地造福我们人类, 商业景观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为商界所重视。

这些表述只是说明了数字化的一部分以及数字化发展的某些方向。数字化还应包括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结合以及数字视频的普及。视觉仍然是人类主要采集信息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是, 过去人类无法将音视频信息像今天这么容易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今天有了数字化的手段, 使视频信息成了随手可执住木棍写字画画一样简单容易, 可以从世界任何地方, 任意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大多数的机构、企业有了自己的网页, 半数以上的个人有了自己的网页、主要信息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和传播, 其中音视频信息成为了重要信息形式。由于平面介质的纸张在音视频应用中无能为力, 因此只有音视频信息才真正改变了人们使用纸张的习惯, 彻底改变了媒介的介质形式, 数字化才真正被标志出时代的分水岭。

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快速转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网络方向发展, 这些数字类视觉语言载体被广泛运用在通信、影视、游戏以及各种电子广告、电子商务、商用视频柜、网络等商业环节中, 成为现代商品流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作为人类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内容产业, 如电脑动画、影视广告、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网络艺术、多媒体、数字摄影、数字音乐、录像及互动装置以及D V (数字视频) 等已经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

数字信息内容的制作、传输、产品开发与艺术设计领域相结合, 借用数字化的语言, 形成现代商品流通日益普及的新一代商用传播载体。在大商场、邮局里是电子导购触摸屏也是数字视觉载体的一例, 它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正因为如此, 许多有眼光的企业看到了这一形式, 纷纷运用其做企业宣传之用甚至运用其交互能力加入了电子商务, 自助式维护, 教授使用的功能, 方便了客户, 促进了销售, 提升了企业形象, 扩展了商机, 在销售和形象二方面都获益。

数字技术下在商业中的运用

现今数字技术在商业中的运用大致可以有以下几大类趋势:

1、各种多媒体视听广告

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 它是一种把文本 (T e x t) 、图形 (Graphics) 、图像 (Images) 、动画 (Animation) 和声音 (Sound) 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 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 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所谓媒体, 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 通俗的说就是宣传平台, 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 至于媒体的内容, 应该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 结合广告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 确保其可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此前, 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此外, 还应有户外媒体, 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逐渐衍生出新的媒体, 例如:I P T V、电子杂志等, 它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质的区别。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看, 可划分:报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广播应为第二媒体;电视应为第三媒体;互联网则应被称为第四媒体;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

但是, 就其重要性、适宜性、有效性而言, 广播的今天就是电视的明天。电视正逐步沦为“第二媒体”, 而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虽然电视的广告收入一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广告蛋糕”正日益被互联网、户外媒体等新媒体以及变革后的平面媒体所瓜分,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 平面媒体已经涵盖了报刊、杂志、画册、信封、挂历、立体广告牌、霓虹灯、空飘、L E D看板、灯箱、户外电视墙等等广告宣传平台;电波媒体也已经涵盖了广播、电视等广告宣传平台。

基于此, 就其目前适宜性来讲, 媒体应按其形式划分为平面、电波、网络三大类, 即:平面媒体: (主要包括印刷类、非印刷类、光电类等) 、电波媒体: (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广告等) 、网络媒体: (主要包括网络索引、平面、动画、论坛等) 。

也就是说, 如果按其形式予以适当调整后, 明确划分“媒体”, 那么, 我国目前现行的媒体就只有“三大媒体”。

多媒体广告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定义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组硬件和软件设备;结合了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 能够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效果。在视觉媒体上, 包括图形、动画、图像和文字等媒体, 在听觉媒体上, 则包括语言、立体声响和音乐等媒体。用户可以从多媒体计算机同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媒体来源。也有人定义多媒体是“文字、图形、图像以及逻辑分析方法等与视频、音频以及为了知识创建和表达的交互式应用的结合体”。概括起来就是:多媒体技术, 即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 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 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 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可以给观者留下更深的视听享受。

2、网络电子商务

网络艺术是产生于数字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环境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 它融合了数字处理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学科知识, 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杂交”的形态, 它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通过数字图形和声音信号在国际互联网上来传播。

一是首先它必须要具备能在网络上传播的可能性, 这里面我们把它区别于一些不能经过数字压缩技术来实现在网络上的自由传播, 而只能用CD—ROM的形式来储存与播放的数字艺术形式。但是, 网络技术 (这里面包括硬件与软件的技术) 与网络环境的发展日新月异, 所以说这个标准也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 也就是说, 今后在网络上能实现什么样的传播可能性, 我们目前无法估计。所以, 我说的这个标准只能是依据目前的网络技术条件, 能在网络上自由传播的内容。

二是它要具有一定的“互动性”。所谓“互动性”, 简单的说, 我们每天上网点击相关链接, 而弹出新的浏览窗口, 就是最简单的“互动性”。但是, 我们这里所说的“互动性”不是仅仅指这种简单的互动性, 而是要能通过参与者的加入, 影响到作品的呈现过程以及最终的呈现方式, 从而最终实现自由的联结性和转变性 (也就是观众的参与性) 。

三是作品要具备一定的观念性, 要表现作者独特的社会体验和生存体验经验。这里是要区别于一般的在网络上具有一定互动性的、简单的游戏类作品。在视觉经济的时代, 大众和商家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积极开发的是作为“消费性浏览”的互动性多媒体。

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Internet为核心的现代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在商务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其中又以电子商务的运用倍受关注。电子商务是以电子手段为基础, 运行在网络基础上的商务运作, 在电子商务运作中, 企业是电子商务的主角, 因此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受到各企业的重视。电子商务网站是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前提, 没有电子商务网站作为基础, 任何商务活动都将失去支撑,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重要性, 但是网站建设好后不是给企业自己看的, 电子商务网站不仅是一个门面, 更多的是一个有效的营销工具, 要进行营销首先应该让顾客找到企业的网站并愿意浏览企业网站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进行电子商务的开展。因此让更多的人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企业的网站显得更为重要, 要做到这些, 就必须进行有效的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推广, 下面本人将对现代电子商务网站就如何进行推广进行详细的介绍,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推广出去, 更好的实现电子商务。

要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推广, 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网站推广, 网站推广有什么作用, 只有在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才能够针对这些做出有效的网站推广决策。网站推广简单来说就是提高网站的排名, 通过提高网站排名让尽可能多的潜在用户了解并访问网站, 通过网站获得顾客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信息, 并最终形成购买决策, 实现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

以时下当红的电子商务网站为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逐渐渗透到现代商业的各个领域。最为常见的是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商场, 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购物方式。由于互联网这种媒体的特殊性, 网上购物和传统的购物方式在许多方面有很大差别。通常由客户驱动转为系统驱动, 借助特别制作的网页、系统引导客户输入一定的个人信息, 如家庭住址、信用卡号码等, 同时告诉客户可供选择的付款方式和送货方式。在这一阶段, 反馈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必须及时、准确;否则, 客户会因为不了解自己进行的各种操作所产生的结果而感到不安全;尤其是缺乏上网经验的客户, 常常会担心自己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一旦客户觉得有风险, 就很可能选择放弃交易, 甚至直接关掉浏览器退出网站。因此, 在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人们的使用要求。

在现代社会, 信息传播的途径日趋增多。多媒体光盘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载体, 有着其它宣传途径无可比拟的优势。发布企业专题片较之电视广告有更高的性价比:

1) 低成本实现高价值技术;影视广告、网站、企业专题片都不能轻松实现大量信息的人机交互, 更不能实现如虚拟现实、模拟游戏等复杂、信息量非常大的交互操作。然而, 多媒体光盘却可以轻松实现, 多媒体光盘可利用专业三维造型技术、模拟技术、图片管理技术、使一些不在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屏幕上予以提前落成。并可随时打印成效果图。

2) 光盘体积较小, 重量轻, 信息量大 (突破网络带宽的限制) ;一条数十秒的广告片只能诉求单一的信息, 而一部多媒体光盘却能根据具体内容, 将需要告诉受众的和盘托出, 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 使客户对企业状况、产品特性、功能、机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能得以全面、清晰的展示, 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的亲和力。

3) 方便有效, 效果显著;由于多媒体光盘诉求详尽, 又可像广告一样添加用户的反馈与功效的对比, 例如医疗器械, 健身器材等企业形象或产品推介片, 具有极大的煽动性, 不仅能有效地传达企业的品牌价值, 又可有效地唤起受众的购买欲望。

4) 省时、省心;有了企业介绍或产品推介的多媒体光盘, 企业领导和营销人员再不用反复向经销商或直接客户作不厌其烦的介绍了, 只需将光盘一放, 就可替代絮叨, 真正起到省时省心的作用。

5) 企业价值的有效体现;作为一种全新的视听营销模式, 采用多媒体光盘是企业自身价值的有效体现。多媒体光盘就好像是企业的名片, 代表着企业形象, 在展会、洽谈会、以及招投标中, 一个携带方便、设计精美、信息量完整、视听冲击力强的多媒体光盘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其增加了人机交互性而更具亲和力。

6) 费用低廉;企业形象光盘 (其间可包含广告、培训形式的产品演示) 只需制作费几万元, 比较几十万。所以如何使电子商务网页设计适合于不同的特殊群体?这不仅涉及到Web浏览器及其他辅助程序与设备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是人机工程学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3、商用视频柜

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涌现, 使得现代商业展示设计的工艺手段不断革新和提高, 商业的展示的形式和风格也不断随之创新。我们把这种展示手段统称为商用视频柜。有以下几种种类:

1) 多幕电影与组合录像

多幕电影在展示活动中, 多以球形全景式电影出现, 使人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多用于商业展台的媒体效果处理。

组合录像在近几年应用较为广泛, 多以幕墙的形式由多个人屏幕投影式电视单元组成。具有分屏显示, 画中画等多项特殊功能。电视屏幕能够显示高水准的连续的图像片断, 综合音乐的效果, 可以塑造极佳的展示现场效果。

这些技术, 以其特有的音、像、色、光的组合和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量, 深受展示界的重视。要取得较好的视传递效果, 在进行影视辅助商业展示设计时需注意:多媒体影视幻灯的效果与周围空间相互的明暗反差效应, 以及整体环境的节奏和谐关系;音响之间避免产生干扰和啸鸣;在展示空间中, 影视机需选择适当的数量, 不易过分集中.还有一点必须注意, 商业展示中, 影视效果只是辅助手段, 作为补充调节气氛的手段。

2) 电子光学显示

商业展示光电效果的制造, 从最初的霓虹灯、塑胶管灯带和光导纤维技术的应用, 发展全电子屏幕显示技术和声光同步的激光技术。L E D电子屏, 集成、光、字、画为一体, 可以产生变化无穷的视觉效果。

L E D电子显示屏是由几万--几十万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像素点均匀排列组成。利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制造不同色彩的L E D像素点。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红色、绿色、黄色。而蓝色和纯绿色L E D的开发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L E D显示屏 (LED panel) :LED就是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 简称L E D。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 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

L E D显示屏分为图文显示屏和视频显示屏, 均由L E D矩阵块组成。图文显示屏可与计算机同步显示汉字、英文文本和图形;视频显示屏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 图文、图像并茂, 以实时、同步、清晰的信息传播方式播放各种信息, 还可显示二维、三维动画、录像、电视、V C D节目以及现场实况。L E D显示屏显示画面色彩鲜艳, 立体感强, 静如油画, 动如电影, 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医院、宾馆、银行、证券市场、建筑市场、拍卖行、工业企业管理和其它公共场所。

LED显示屏可以显示变化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不仅可以用于室内环境还可以用于室外环境, 具有投影仪、电视墙、液晶显示屏无法比拟的优点。L E D之所以受到广泛重视而得到迅速发展, 是与它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分不开的。这些优点概括起来是: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小型化、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L E D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目前正朝着更高亮度、更高耐气候性、更高的发光密度、更高的发光均匀性, 可靠性、全色化方向发展。

3) 电脑喷绘系统

全彩色电脑喷绘系统, 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全彩色喷绘技术集成的系统产品。使用电脑手段替代手工设计与制作,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多用于橱窗海报。

喷绘所用的材料有:照片式即时贴、灯箱式即时贴、柔性灯箱布。可裱在各类板材的表面。如果是从内打光的灯箱, 则需要使用透明质地的板材。灯箱一般用灯片, 里面一般用日光灯照出, 这样从外面看就非常漂高, 在大商场就非常常见。还有的灯箱用广告布 (俗称灯箱布) , 墨水使用油性墨水, 喷绘公司为保证画面的持久性, 一般画面色彩比显示器上的颜色要深一点的。它实际输出的图象分辨率一般只需要30~45DPI (按照印刷要求对比) , 画面实际尺寸比较大的, 有上百平米的面积。其实灯箱还很多种, 现在有的也有用圆形吸塑灯箱, 有时到商场的进口入, 注意一下, 有时就可以看到了。

随着成型灯箱的深入推广和市场的竞争不断的加剧以及新材料的不断涌现, 成型灯箱的工艺也会不断的改进, 表现力也会不断的丰富。我们有理由相信成型灯箱一定会在更多的空间展示出更美的特质!

智能转画灯箱不同于一般的灯箱, 智能转画灯箱能够在一个灯箱内装设多幅的广告图画, 可以在设定的时间内, 自动转换画面。此功能使被展示的广告内容更生动, 大大提高了宣传效果。智能转画灯箱的外壳有优质木材、不锈钢、专用铝材、锔漆等多种样式, 且机箱款式也多种多样可供客户选择, 机身美观, 视窗特大, 坚固耐用, 适用于门面招牌、户外、室内。

智能转画灯箱内置多种自动设定功能, 如自动开机及关机系统、自由设定更换画面幅数、自由设定画面停留时间、自由选择展出不同画面组合等等。智能转画灯箱作为展示高手适合各大小公司及各行各业, 可为客户降低广告成本, 美化市容。

商业景观模式 篇10

关 键 词:传统招幌 现代商业 城市形象 景观特性 景观价值

一.招幌的起源及其主要形式

招幌的出现源于古代最原始的实物广告。最早的商品交易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为了方便人们交换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商人们摆出商品,以供买家更直观地观看及挑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易的日益频繁,市集和城市逐渐形成,贾商也随之增多。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商人就有行商和坐商之分。班固《白虎通义》曰:“商贾何谓也?商之为言,商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贾之谓言固,固有其用物以待命来,以求其利者也。行曰商,止曰贾。”可见,贾就是有固定场所的坐商。由于贾商的增多,招揽顾客的广告形式也随之增多,招幌广告便应运而生。

我国古代的招幌广告,主要分为幌子和招牌两种基本类型,幌子主要表现商品的种类或服务的项目,是一种行业标记。而招牌则是在木牌上题写了店铺的名号,多用以指明店铺的名称和字号,起品牌标识的作用。

幌子的种类在历代的发展中,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主要类型有实物幌、模型幌、象征幌、图画幌四类。实物幌是将经营的商品直接悬挂在外的一种形式,也是最经济、最赤裸的一种宣传方式,如图1为日杂店实物幌,即挑挂日常用的筛子为幌。模型幌是将实物商品加以放大缩小、夸张或变形处理后的一种招幌形式,如织袜铺门前悬挂巨型袜子模型为幌(图2)。象征幌是将与商品相关的特征加以物化、形象化,以此来象征商品的一种招幌形式,如酒店悬挂的酒葫芦(图3)等。图画幌是指将经营内容和商品形象用图画的形式描绘出来。如刀剪铺也是在门首悬挂一中空的木框,中间填上绘有刀剪形象的图画等,如图4。

招牌一般只是简单的标写店名、行业、经营范围,其主要形式分为竖招、横招、地招、墙招、冲天招、青龙招等。主要是以悬挂、镶嵌或砌筑等方式固定于门市的匾、额、联、壁等书有特定广告文字或绘有相应图案的招徕标识,如老字号前门大街36号“都一处”的招牌(图5)。

二.传统招幌的发展历程

传统的招幌广告在古代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夏商周时期,商业的广告形式主要以口头叫卖和实物展示为主。战国之时,广告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悬挂广告、旗帜广告都已出现。随唐时期,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商业文化日渐繁荣,招幌广告也取得很大发展,当时的茶楼、酒店生意兴隆,为招揽顾客,商人们纷纷设置酒旗幌帜于店外。两宋时期是招幌的迅速发展时期,宋代,对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取消了官府办市的传统限制,市场交换随时随地可为,商人可以自由发展,这一时期,招幌的名目增多,广告上已经能见到很多装饰性、夸张性的手法,与此同时,招幌的各种广告形式也已经遍及各地。元代的招幌在表现形制上逐渐成熟,许多招幌开始形成了特定的行业标志,这一时期人们的广告意识进一步提升,品牌意识也已经初步建立。明清时期,招幌的种类空前丰富,当时的画作和文字记载中便可略见一二,著名画作《南都繁会图卷》中描绘了当时南京繁华的商业街景(如图6),画里的招幌广告就有109种之多,让人目不暇接。

然而,民国以后,招幌广告逐渐衰落。近代中国受西方殖民侵略被迫打开国门,西方的文化、经营方式、店铺的装修风格传入我国,国人对自己民族的广告文化不予重视,招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千篇一律的店牌所取代,广告箱、霓虹灯等新鲜的广告形式代替了传统的招幌广告。中国式的街巷之美正在悄然消失。 近些年,随着“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招幌再次受到民俗学家及相关学者的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招幌又重新出现在一些颇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商业旅游区中,有些是修旧如故,有些则是简单地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但这些借鉴大多是在形式上。若是能将传统招幌所特有的景观特性中的文化性、艺术性、技术性,吸收运用到现代商业景观中,相信能够更好地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

三.招幌的景观特性

城市景观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是整个城市最好的名片。传统招幌是随着城市的形成而产生,是城市景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自身作为社会、商业、文化、艺术和科学的混血儿,有着其独特的景观特性。

1.招幌自身体现的文化性

首先,招幌的图案设计直接体现了人们求吉求利的心理。这些图案多采用中国古代的吉祥图案,如象征吉祥的如意纹、锁云纹、覆莲纹、夔龙纹、聚宝盆等吉祥纹饰,表现了人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古代工匠充分利用这种吉祥图案的寓意,并运用双关、借代、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对其进行符号化的诠释,塑造出各式各样集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吉祥寓意于一身的招幌形制,受到商家和老百姓的喜爱。

其次,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如巴蜀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招幌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就像城市建筑、街道一样,是一段时期一定个地域文化的表现。为了达到商家招揽顾客的目的,招幌借助于简单的视觉符号传递复杂的信息。而这些符号是由人创造的,且离不开人的解释,而不同区域的人群有不同的心理共识。所以不同地区的招幌广告展现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比如杭州的招幌广告惯用淡雅色调,柔美的图形体现了江南水乡的优雅休闲和温馨惬意;西安的户外广告则多用深沉浓烈的色彩和古朴的文字,体现七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基础。

2.招幌作为景观元素的艺术性

传统招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演化为了一种综合复杂的艺术形式。它集绘画、书法、雕刻、泥塑、建筑、纸扎等诸多民间艺术于一身,成为街市上亮丽的民俗风景。招幌作为店面的招徕标识,既可直观地展示行业信息和商品内容,又可作为一种门面的装饰。它的主体部分由帘、牌、实物、模型、图画等构成,形式或写实、或抽象。在幌子制作的过程中,民间艺人往往就地取材,因材施艺,自然物质如土、木、草、竹、石、棉、麻、金属等等无所不用,有些甚至直接以商品实物作为主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招幌作为景观元素的技术性

传统招幌的结构一般都包括幌杆、幌挑、幌挂、幌盖、幌架、幌体、幌座、幌坠等部分(如图7)。幌杆是用于悬挂招幌的杆子,木质或铁质结构,一般放置于店铺外空地上,并设基座,杆头常雕作龙首、宝盖、如意、卷云、圆头等形。幌挑固定于幌杆或檐头等处,用以悬挂幌子,其材质为木质、铜质或者铁质不一,幌挑多雕作“龙”的造形。幌盖一般以云头形、如意形和蝙蝠形居多,一方面是象征着“吉庆”、“如意”、“福寿”等。幌座是幌体下端的承托物,通常与幌体相连,起到与幌冠相呼应的作用,装饰上多取吉样图案的造型,如莲花底或荷花底。幌坠是垂挂在幌座或幌体下端的饰物,一般为红色的绸布、穗子,与金色的幌体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喜庆色彩。

四.传统招幌在现代商业中的景观价值启示

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店面标识的简单雷同和缺乏地域特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招幌多样的形制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现代商业景观的营造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1.整体意识对现代商业景观的启示

传统招幌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整体商业环境中的一部分,其形式、色彩、材质都是统一于城市商业景观的大环境中。就像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商业街景,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众多商店招牌招幌,还有当时城市的市井文化和人民的生活环境。现代商业中的招牌及户外广告不能摆脱周边环境而独立存在,应注重与环境中各元素相互协调统一,从而产生整体的美感和更有效的传递商品信息。因此,现代商业中的户外广告要适应和体现城市景观环境的风貌,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风格相一致,并从尺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环境相配合,为人们营造一个既舒适又方便的空间环境和视觉环境。

2.招幌在商业氛围中的艺术点缀

传统招幌作为店面的招徕标识,不仅直观地展示行业信息和商品内容,更是商业门面的艺术装饰。为了吸引消费者,很多商家都非常重视招幌的加工和制作。不论是立于地面的坐幌还是悬于檐下的挂幌,不论是以商品实物或模型展示的写实幌还是以图画为主的写意幌都极其重视它们的视觉感官效果。而现代商业中的广告形式虽然大量运用了科技的手段,却在招牌的形式上、材质上极少下功夫,大多招牌只是拥有自己店名及平面logo,缺少独具匠心的立体设计,没能很好地起到装饰门面的作用。

3.结合地域特色

无论站在城市的哪条街道,店铺的招牌永远是最先印入眼帘的,它的形象直接代表了该商业街道的景观形象,也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形象。一般而言,城市的景观特色与它的文化个性是相统一的,只有这样才会对内实现自我认同,对外获得身份识别。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没有品牌的城市就缺乏魅力和竞争力,而这种个性魅力通常是由城市的地域文化所体现。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和接受程度也就不同,这种不同的心理特质酝酿出的艺术空间也就不同,创造出的审美意境也就不同。

小结

招幌是古代广告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以其多样的形制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商业景观中焕发光彩。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它所形成的风景线已从人们的视线中渐渐淡去,但它所特有的文化属性及景观特性将继续存在于新时代的商业景观中。

参考文献

[1] 樊清熹.传统招幌在当代商业设计中的价值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06)

[2] 杨梅.论中国古代的招幌广告[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3] 舒小坚.古代招幌广告媒介的艺术[J].文艺争鸣.2011(08)

商业景观模式 篇11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如今螺蛳湾商业片区因脏乱差、交通拥堵、治安混乱等问题面临商业业态的升级改造, 螺蛳湾中央商务区 (二级CBD) 建设项目不断推进, 升级后的螺狮湾将会成为昆明城市的又一张“城市名片”。螺蛳湾中央商务区总用地面积约782亩, 净用地面积约605亩, 其中, 商务办公占42%, 住宅约20%, 还有38%的商业部分。

现阶段, 商业景观策划将在如下三个方面对螺蛳湾CBD项目的成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项目整体定位分析

周边商业项目的商业形态较低端化, 均是个体批发零售产业, 所辐射区域及消费习惯目前阶段不支持高端商业形态的进驻。

1.1整体规划定位如下:

1.1.1城市副中心商业中心。昆明螺狮湾位于老城区, 紧邻昆明火车站, 该区域商业用地密度大, 人流量大。本项目是在原址的基础上进行拆建, 将现有的商业资源进行功能性整合, 提升其商业空间品质。整个项目规划设计需最大化的利用寸土寸金的土地, 同时又要满足商业景观中对绿化面积的要求, 使室内与室外商业景观空间、竖向与顶部商业景观空间有机结合。

1.1.2以主力店的进驻为主导, 配合商店的零售百货业态的经营, 将商业配套组合, 形成集餐饮、娱乐、文化休闲、金融服务等多业态为一体的购物中心。

1.2总体布局的主要考虑因素如下:

1.2.1按功能划分不同, 围绕重点物业之间解决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俗话说金角银边, 紧邻主要街道附近商业价值更高, 所以在前期规划设计时, 将商业的主要人行入口设置在两条街道的交叉口, 提高商业人气。同时为了吸引人流量, 将沿街商业区打造成螺狮湾商业的形象展示区。

1.2.2有购物中心的综合体, 购物中心是第一重点展示建筑。满足购物需求的同时, 娱乐休闲附属产业的配置也格外重要, CBD中将办公、购物、商铺、酒店、餐饮集合为一体来满足人们不同的生活需求。在室外空间的布局上, 规划设计出公园绿地、商业休闲绿地、屋顶绿地以及各个节点的绿色景观, 带给人们一种别样的购物、休闲、娱乐氛围。

1.2.3各物业使用时动静需要不同。商业属于动区, 写字楼酒店属于中性空间, 酒店属于半公共空间, 住宅属于静区与私密空间, 应注意动静分离条件下的人流导引和控制。如酒店、写字楼人员可便利进入商业物业, 而商业人流无法随意进入酒店、写字楼。

1.2.4下空间可以联通但要分区使用, 地上地下车流、货流动线要考虑消费和商业使用高峰时段的流线合理性、可行性。地下或地面空间的局部区域可以考虑增加商业经营用途, 与地面商业加强互动。

2优势项目深度挖掘

2.1 A.S.A模式的成功再现

优秀的景观设计能够对商业项目的成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帮助创建良好商业氛围,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2]。为打造昆明标志性的中心商业街区, 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提升螺蛳湾的整体城市形象, 提出三点景观设计对应策略———ATTRACT吸引, STAY驻留, ACTIVITY活跃。通过采取ASA景观综合措施, 吸引大量的城市消费人群, 为螺蛳湾商业价值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

吸引:旺盛的消费人群是一切商业价值的根本来源, 对于螺蛳湾CBD项目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综合业态的商业复合体而言, 商业成败取决于能否全方位吸引各种消费人群。

驻留:大量的商业消费群体被吸引进场地后, 让他们愿意长时间停留是不断产生附加商业价值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场地内以各种造景手段设计一系列停留空间, 它们与商业空间相结合, 使人进得来, 留得住。

活跃:场地内消费人群往来穿梭的购物休闲活动本身就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大量的立体交通设施将人群快速地分散或集中到相应的商业空间, 一系列商业推介活动前人头攒动。

2.2顶层商业空间价值挖掘

多达9万平方米的屋顶面积在昆明绝无仅有, 放置全国也几乎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空中广场。充分利用屋顶广场, 使其商业价值最大化是项目成功的点睛之笔。规划中不仅将顶层商业空间打造成屋顶花园, 而且将底层商业吸引来的人群最大限度地往屋面引导, 促进消费欲望, 提升项目竞争力。

9万平方米裙楼屋顶有潜力提供近4万平方米可供各种商业经营的空间, 按每平方米产生1万元的商业价值估计, 仅此一项即可产生4亿元的直接经济收益。比如在屋顶设置高尔夫练习场与无边际泳池作为五星级酒店配套设施, 提高酒店档次, 将会增加入住率;将屋顶运动场地与体育运动相关产品的批发零售业态结合;屋顶设置露天生态美食广场, 商务写字楼配套裙楼屋顶设置咖啡、水吧、绿色氧吧等休闲服务空间, 提升办公环境商业附加值;设置室外烧烤、啤酒场所, 观景台, 与ktv影院等形成互动, 最大地延长经营时间, 创造商业价值等。

2.3垂直交通分析

商业业态中设置多部地面直达商业裙楼屋顶的观光电梯, 将人流往屋顶引导, 在主入口显眼处设置观光电梯, 配合明显的导视牌, 引导人流, 增加裙楼高层卖场的人气。

商业裙楼建筑之间设置天桥, 便于分散消费群体。除电梯外设置扶梯或景观楼梯,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便于疏散人群, 并且在明显位置设置清晰的导视牌。

空中连廊设计与景观相结合, 配合竖向绿化, 增加植物的覆盖率, 调节室内外空气质量。

3环境景观分析

3.1商业外部环境

国际品牌商家在国内、国外开店的物业标准有许多不同。在品牌商家国内开店评估中, 市民广场、公园、步行街是减分项目而不是加分项目, 其原因是国内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人 (目标顾客) 不会在步行街和市民广场上休闲或消费。

景观设计的景观点 (小品、绿化) 应该是商业空间的功能节点和人流集散点, 在形成景观的同时应该有引导消费的商业辅助功能, 而不能阻断人流或者遮挡商业内容。

多数有国际一线品牌进驻的高端购物中心中, 不会配置大面积下沉式广场或连接市民广场, 小型的下沉式广场是为满足地铁客流的需要而配置。据此特性, 中高档零售商业室外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应侧重凸显商业的氛围和进入商业建筑内部消费的聚集效果, 适当弱化广场上中低端客流无消费驻留。若定位为大众化的零售商业就需要强化下沉广场的作用。

3.2商业内部环境

共享空间:中庭和公共走廊, 统称为“共享空间”, 由于其空间构成元素的多样性及空间尺度的独特性, 往往用于营造商业氛围。和室外广场一样, 它是一种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为商场聚客和多物业间的联系互动提供多种可能性。

中庭地面的设计:位于主要交通节点、空间与视觉中心, 主要作用是空间联系和举办各类活动。

中庭顶部的设计: (1) 顶部主要自然采光, 采光条件好, 室内能耗大, 有眩光, 需有遮阳设施, 易污染且不便清洗, 不方便布置悬吊及照明设备。 (2) 侧面主要自然采光, 采光条件好, 顶部易于布置悬吊及照明设备。但增加了商场的能耗, 若采用特殊材质处理侧面采光, 将增加前期投入。 (3) 无自然采光, 便于设计照明设施及悬吊设备, 易增加封闭感。

奢华如果不能照顾到每一份人居感受, 那么所谓的尊贵也不过是一些高贵材料的堆砌[3]。因此, 螺蛳湾CBD项目在使用极致材料时一直注重体验性, 无论是商场氛围, 还是公寓及写字楼, 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感受到人性化的标准。通过上述三方面的进一步营造, 将极大提升螺蛳湾CBD项目的商业景观价值, 使项目口碑得以远扬。根据城市CBD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发展的客观规律, 通过与业主及合作方的沟通, 在场地内局部地区预留改造升级的空间, 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 李杨.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J].环境与生活, 2014 (14) .

[2]朱晓阳.鱼肉昆明螺蛳湾——权力与资本的欢宴[J].共识, 2009 (2) .

上一篇:放弃是一种得到下一篇:冶炼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