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商业模式

2024-07-05

孵化器商业模式(精选6篇)

孵化器商业模式 篇1

1 引言

孵化器作为培育自主创新企业和企业家的载体, 已成为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强劲动力, 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发展的同时, 我国孵化器事业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比较国内外孵化器的运营模式, 汲取其有益的经验教训, 可以针对我国孵化器运营存在的不足提供重要借鉴。

2 国外孵化器运营模式的发展现状

2.1 美国

美国的孵化器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阶段、系统孵化阶段、企业化运作阶段、孵化集团阶段, 各个阶段发展的目的、运营特征及功能都有明显的区别 (见表1) 。

通过对美国孵化器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可以看出, 该国的孵化器已基本进入全面企业化运作时代, 一切运作都围绕着市场需求去开展。将孵化器视作一个真正的企业来经营, 吸引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开展孵化器的日常运作, 为在孵企业打造符合实际需求的创业环境, 保证一个个成功孵化的企业能够经受得住市场的洗礼。

2.2 以色列

以色列的孵化器作为科技兴国计划的一部分, 出现在1991年, 它帮助技术专家将有潜在市场化价值的创新理念转化成商品。然而, 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孵化器的私有化改革, 逐步引入风险资本和私人资本。私有化主要内容包括: (1) 增加私人公司和个人在孵化器中所占有的股份, 孵化器由非盈利性组织变为盈利性公司。经孵化器与在孵企业的创业者协商, 30-70%的股权可以由孵化器拥有, 剩余股权由创业者拥有,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孵化器的风险激励机制问题。 (2) 孵化器就每个项目与以色列工贸部下属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OCS) 签订协议, 明确双方之间责任关系。孵化器作为项目投资基金的管理人直接支配资金的使用, OCS作为政府部门履行托管人职责, 就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3) 新建的孵化器由私营公司以竞标方式承担建设、经营和管理, 政府在孵化器董事会内不派驻代表, 不干涉孵化器管理人员任命。孵化器管理决策受董事会监督, 孵化器享有独立财务权, 政府仅对其投入到项目公司的资金进行监督。

截至2010年底, 以色列23家孵化器全部完成私有化改革, 孵化器资金总额中来自于政府的比例越来越少。孵化器改革后, 在功能和运作上更加类似于风险投资公司, 每个孵化项目由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 孵化项目共享控股股东的商业网络和市场资源, 通过孵化器的管理团队和咨询委员会获得企业发展、战略、市场、人力资源、规章制度及其他支持服务。自私有化改革以来, 以色列每年约有80家初创企业进驻孵化器创业, 同时约有70家企业从孵化器毕业。

3 国内典型孵化器运营模式的发展现状

从1987年第一家孵化器出现以来, 我国的孵化器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截至2012年末, 纳入全国火炬计划统计体系的企业孵化器达到1239家, 其中国家级435家, 孵化面积为4375.8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已超过7万家, 其中累计毕业企业达45160家, 同时为社会创造了143.7万个就业岗位。目前, 我国孵化器运营模式多样, 主要以事业型、政府主导公司型和民营孵化器为主, 三种运营模式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

3.1 事业型孵化器的特点与不足

事业型孵化器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 大部分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或高新技术开发区下辖的事业单位。政府指派孵化器的管理人员, 全额或部分拨付孵化器运营费用。我国孵化器从建设伊始就带着浓厚的政府色彩, 早期没有一家孵化器完全从组织机构上与政府分离, 基本上要么是政府机构, 要么就是政府派出机构。

在孵化器行业发展的初期, 事业型孵化器的确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政府出资兴建、提供优惠政策与补贴、积极宣传和倡导, 提高了孵化器的信誉和资金实力,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就业、鼓励创业精神、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这种运营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政府对事业型孵化器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这限制了孵化器与资本市场的结合, 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孵化器产权投资的多元化。而且过多的政府指令参与到孵化器的运作中, 阻碍了孵化器与市场相联系, 孵化的创新企业与市场脱轨。

事业型孵化器由政府全额或部分拨款, 政府直接参与孵化器运作, 一般只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招商任务, 不会依照市场的需求去选择入孵项目, 更没有为在孵企业提供相应创新服务的动力。而且孵化器收入主要以场地租金为主, 政府补贴和租金收入在孵化器运营费用中占了绝对比重, 其持续发展易受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事业型孵化器的人事任免由上级指定, 过于僵化的人事制度缺乏激励机制, 阻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终导致孵化器服务水平低下。事业型孵化器的管理人员缺乏企业管理经验, 大多依靠政府力量吸引新创企业, 没有运用企业营销手段挖掘客户资源的意识。而且孵化器的管理人员之前大多在政府部门工作, 对特定的高新技术产业缺乏足够认识, 也就无法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创业扶持。

事业型孵化器提供的服务相对单一, 缺乏提供多元化创业服务的能力, 如创业辅导、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对接、项目推介、行业沙龙等。为满足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申报要求, 许多孵化器都建立了创业导师制度, 但实际执行与制度相去甚远, 导师未能给在孵企业提供持续的创业指导。事业型孵化器在专业化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方面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 但是平台运营能力较弱, 欠缺完善的运营机制。

3.2 政府主导公司制孵化器的特点与不足

政府主导投资的公司制孵化器一般在创建初期给予部分资金, 形成创业环境所需的完善服务和支撑条件 (包括固定资产) , 并且委托某个企业经营或政府自行组建公司来管理。为了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 不能仅靠政府投资, 需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 而公司制孵化器的组织形式正好为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孵化器采取现代企业制度, 意味着孵化器本身具备了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激励机制, 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去不断调整孵化管理能力, 以市场为导向去寻找高价值的孵化项目, 更好地实现在孵企业与市场的对接。

但是, 政府主导的公司制孵化器也不是完美的, 企业化经营导致孵化器的“经济性”必将削弱其“社会服务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经济利益的驱动虽然带来了孵化器的高效率运作和强有力的激励动力, 但也可能会就此造成其社会创新功能的弱化。由于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指引下, 孵化器在选择入孵企业时难免出现“非理性”行为, 为了避免资金风险、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那些应用前景不明确的高创新技术项目往往不易被扶持, 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新技术的产品化。“经济利益”和“社会功能”的冲突直接阻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背离了建立孵化器的初衷, 如何解决好孵化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功能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了孵化器运营模式改革的关键问题。

3.3 民营孵化器的特点与不足

民营孵化器主要由个人、企业、风险资本等多种主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投资建设, 按照企业化方式运营。大多数民营孵化器将资金投向了某个专业的领域, 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促进了孵化器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为了调整产品结构、获得新的盈利增长点, 或为品牌产品提供产业链的上下游支持, 投资兴建了与自身行业相关的专业型孵化器。大型企业运营孵化器具备了健全的企业制度和优越的人才储备等先发优势, 其参与到孵化器行业, 既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也有助于技术创新项目迅速商品化。

然而民营孵化器与政府主导的公司制孵化器相比, 必定在场地、财政税收、专项基金等优惠政策上处于绝对的劣势。政府对于一些在建的民营孵化器的政策支持缺乏持续性, 政策申报过程中导入路径不明晰, 这些无疑增加了民营孵化器的发展压力。政府直接参与的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无偿提供创业支持服务, 甚至包括零税收和零房租, 这些过度的优惠使得民营孵化器失去了盈利空间, 减弱了民间资本进入孵化器行业的积极性。

部分民营孵化器以科技地产的名义获得土地, 使得租金和售价都比同类别商业楼宇便宜得多, 这些孵化器甚至只以楼宇租售为主要经营业务, 基本没有符合在孵企业发展需要的创业服务, 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基本没有作用。

4 建议

鉴于国外孵化器正朝着企业化运作方向发展, 而且我国的三种主要孵化器运营模式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足, 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由于事业型孵化器在我国孵化器的总量上占了较大比重, 且这种运营模式孵化出来的企业过度依赖政策的扶持, 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事业型孵化器应该逐步进行公司制改革, 有利于其他社会资本的进入, 并且保证孵化器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激励机制, 使得孵化器运营管理人员能够利用最少的投入去创造最大的价值。

政府应该改变对孵化器的扶持方式, 只在新的孵化器建设初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而孵化器随后的运营管理支撑则通过资金补贴的方式给到在孵企业, 并且为在孵企业设定了获取补贴的里程碑。这样将政府从孵化器的运营管理中剥离出来, 作为需求的购买者为在孵企业提供创业服务, 而孵化器有了提供高价值孵化服务的动力, 保证了孵化器的自身效率和社会功能都能实现。同时, 政府应加强对孵化器在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做出贡献的奖励, 激励孵化器管理人员创新孵化服务方式, 提高孵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政府应制定针对全体孵化器的扶持政策, 只要孵化项目符合国家或地区高新技术的产业发展方向, 无论在国有还是民营孵化器中孵化, 都应同等享受政策在财税等政策的支持。同时, 政府应提高孵化器建设者的准入门槛、加强孵化器的效率考核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成果奖励机制等, 保证我国孵化器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平凡.孵化器运作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对策[J].管理世界, 2000, (6) :78-84.

[2]吴汉荣, 耿燕.以色列技术孵化器私有化模式的理论分析及启示———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18) :93-96.

[3]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孵化器模式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篇2

【关键词】孵化器;能力;培养

“孵化器”,作为一个形象的概念引入经济领域始于1987年-1998年,全国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应运而生,各个大学也纷纷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在这里,我们借用“孵化器”这一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延展出比较适合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课题,下面,我就这一课题的科研内容及成果进行汇报,在这一课题中,我们把就业能力培养分为了五个环节。

一、专业兴趣培养环节

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目的,很明确——进行专业知识储备,锻炼能力,进入职场,这是大多数学生理解的最初期的自我实现,但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往往是茫目的,他们自我认知不准,专业认识不清,甚至有很多的学生是由家长一手包办式的选择了学校和专业,那更谈不上专业兴趣及职业发展的方向,兴趣往往又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走向,而学习兴趣对学习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是学生进行知识储备的前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学生入校初期采用专业知识介绍和为学生介绍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以及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单位介绍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对口职业方向和自己可能将要从事的工作种类。从而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就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自己做一个以实际为根据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不是搭建一个职业生涯的空中楼阁。

二、自我探索环节

自我认知被定义为一种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提及,自我认知的准确与否是学生合理定位、确定目标的一个基准,也是就业准备的一个起点,在这里我们要求学生在个人兴趣、能力、个性、价值观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认知,主要方面有:

1、360度评估

这一评估(见图1)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自我,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在自我评估时,往往夸大了自己的长处或者短处,产生过分的自信和过度自悲的现象,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而有些学生则认为自己一事无成。这种360度的评估方式可以学生能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特别是加入了父母家人的评估,有的时候,我们会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对我们的性格养成上尤其重要。而且孩子在父母面前是最没有伪装的。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也更为全面和深入。同学们结合各个方面的评价和对自我的认识,可以相对客观和理性的进行自我评价。

2、利用霍兰德类型论的基本观点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进行分类,以确定学生的职业走向

在这里,我们根据霍兰德提出的职业兴趣类型理论,把学生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第一类:现实型(Realistic)。

具有这类倾向的个性,往往身体技能及机械协调能力较强,沉浸于工具与技术的世界。稳健、务实的他们喜欢从事规则明确的活动及技术性工作,甚至热衷于亲自动力进行创造,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不善言谈,对人际交往及人员管理、监督等活动不太感兴趣。他们倾向于选择的职业领域有:需熟练技能方面的职业、动植物管理方面的职业、机械管理方面的职业、生产技术方面的职业、手工艺能方面的职业、机械装置与运转方面的职业等。

关键词:机械、技术、物体。

第二类:研究型(Investigative),又译调查型。

具有这类倾向的个体,喜欢理论思维或偏爱数理统计工作,能对解决抽象问题投入极大的热情。他们通常倾向于通过思考、分析解决难题,而不一定落实到具体操作。他们多半是好奇的、聪明的、内省的、具有批判性的,喜欢具有创造性、挑战性的工作,不太喜欢固定程式的任务。对于人员管理及人际交往也非情所愿,独立倾向明显。他们倾向于选择的职业领域有:分析员、设计师、生物学家、数学家、实验室工作者等。

关键词:教学、分析。

第三类:艺术型(Art)。

具有此类倾向的个体,对具有创造、想象及自我表现空间的工作显示出明显偏好。他们和具有研究型倾向的个体相同之处在于创造倾向明显,对结构化程度较高的任务及环境都不太喜欢,对机械性及程式的工作了无兴趣,特立独行。但两者所不同的是,艺术倾向明显的个体喜欢自我表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直觉力较好,敏感而开放。他们倾向于选择的职业领域有:各类艺术创作的工作,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职业。

关键词:表现、独立。

第四类:社会型(Social)。

具有此类倾向的个体,喜欢以人为对象的工作。他们通常言语能力优于数理能力,善于表达,随和,乐于与人相处,给人提供帮助,具有人道主义倾向,责任心也较强。习惯与人商讨或调整人际关系来解决面临的问题。不太喜欢以机械和物品为对象的工作。适合从事咨询、培训、辅导、劝说类工作。他们倾向于选择的职业领域有: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方面、社会福利事业、医疗与保健方面、各种直接为人服务和商品营销方面的职业等。

关键词:人际、热情。

第五类:企业型(Enterprising)。

具有些类倾向的个体,喜欢制订新的工作计划、事业规划以及设立新的组织,并为有效发挥组织作用而积极地进行活动;喜欢影响、管理、领导他人;自信,精力充沛、支配欲和冒险性强,具有较高的成就需求。他们不喜欢具体精细、或需要长时间集中心智的工作。他们倾向于选择的职业领域有:推销员、企业经理、政治家、工商与行政管理人员等。

关键词:冒险、影响。

第六类:事务型(Conventional),又译传统型、常规型。

具有此类倾向的个体,喜欢高度有序、要要明晰的工作,对于规则模糊、自由度大的工作不太适应。不喜欢承担领导者的责任,习惯于服从,一般较为忠诚、可靠,偏保守。在工作中与人交往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工作仔细、有毅力、有条理、责任心强。对社会地位、社会评价比较在意,通常愿意在大型机构做一般性工作。他们倾向于选择的职业领域有:银行职员、图书管理员、会计、出纳、统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人员、办公室职业等。

关键词:有序、细节。

3、拓展培训增加能力外延,成就团队中的自我

团队这个词越来越多的被广泛用于企业中,一个成功的企业便是由一个又一个小团队组合成一个大的团队而产生的。所以企业对于学生在于团队中的表现也越来越看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冷淡,不合群,纪律性差,已经成为制约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这里,我们把拓展培训的内容引入到就业能力培养中来。我们通过形式各样的拓展培训使学生在集体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得到提升。同学们反映在拓展活动中,同学之间的信任、互助、配合、理解、责任感和团队成员的集体推进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团队中,没有个体,只有集体,没有突显,只有全体的成功。我们相信,通过这一训练使学生们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尽快融入到职业生活中去。

三、求职准备环节

1、树立目标

每一个想要进入职场的人都必须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且要为这一目标做好充分的心理和能力的准备。所以根据对自我的探索结果为自己树立一个附合自身特点的目标,是进入职场前的必要前提。下面我们用目标树(见图2)的方法进行事例演示:

指导学生,做一个这样的目标规划图,并按照这一个目标图自主的进行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从而使自己能够一步步的迈向自己的目标。这样,学生们就不会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为自己树立一个假、大、空的目标,然后束之高阁。要让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每一个进步,从而增加自己的信心。

2、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一个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个员工能够开心工作,高效工作的前题,才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找到自己能够认同的企业文化的企业是学生能够成功就业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一次就业率的关键。下面,我们把企业文化分为以下四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进行归类。

(1)科层官僚文化。这里的官僚文化并非贬义词,而是重视正式化、规则、标准操作程序和等级协调的组织文化,关注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高效率和稳定性,这一般是政府机构应持有的组织文化类型。这种组织文化里,各种行为规则一般都是正式的,员工的任务、职责、工作流程和方法都有较为明确的定义,要按“规定“办事。

(2)团队型文化。每个员工都高度都认同单位和同事,有较高的自我管理水平,能自愿为同事和单位付出额外劳动,相信自己对单位的忠诚一定会得到单位的长期肯定,对单位有很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而单位也能以员工为本,照顾员工的长期发展,也关心员工的工作外生活,为员工提供全面、优质的福利待遇。

(3)创新型文化。高度的冒险、富有动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型文化的特征。每个员工的首创性、新变革都会受到赞扬和鼓励,墨守成规、怕犯错误、谨小慎微是被这种文化所拒绝的。这要求新员工有积极乐观的品质、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很多中小企业或者高科技企业拥有此类组织文化。

(4)市场型文化。在这种文化里,员工和单位的关系是契约关系,员工被赋予一个具体可测量的目标,比如以财务或市场为基础的目标——销售额、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单位要在这些目标完成后给予相应的回报。单位并不承诺契约约定之外的回报,如长期雇用或者晋升,员工也对单位表示忠诚。双方的关系就是市场关系。

四、建立就业信息平台

目前,我们使用的就业信息平台,主要是利用QQ群的方式,及时发布各种就业信息,使所有的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就业信息,这样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传达,或者错传达的情况。学生根据单位要求和自身的需求,进行自主选择,避免了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能及时报名参加应聘等现象。

五、单位信息反馈

单位信息反馈是验证学生在工作期间的现实表现的唯一途径,毕业生在工作中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能通过单位的信息反馈进行了解。同时通过单位信息反馈的了解,确立学生的培养方向。我们主要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在单位中表现进行了解。此项活动正在进行中。

总之,在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方面,我们主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单位的人才要求为出发点。尽量细化我们的工作内容,结合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最终实现我们的学生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就业,从上岗后适应单位到上岗前了解单位,从而悦纳单位的各项人事及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1]林蕙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

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模式探讨 篇3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进行企业孵化的专门场所, 指为经严格筛选的新成立的中小型科技创业企业, 根据其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需要, 提供相应的孵化场地、共用设施, 以及一系列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服务支持和资源网络, 以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的专门场所。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核心内容, 作为连接高新技术创新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座桥梁,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科技资源高效整合、创业人才茁壮成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 随着科技企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并逐步发展壮大, 其对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融资功能是科技企业孵化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也是影响孵化器内在孵企业成长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对包括在孵企业在内的孵化器体系的社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那么, 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对策来促进孵化器体系的融资, 已经成为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资金对孵化器绩效的影响分析

资金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而建立的专门为科技型创业小企业的创业期进行服务的机构。进驻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孵化的主要是创业期的科技型小企业, 这些企业大部分已有自己的技术和经营方案, 在创业期间不仅需要外界提供必要的经营场所, 而且需要提供足量的启动资金。资金是这些企业共同欠缺的最主要投入要素。由于这些创业企业本身的自有资金非常欠缺, 因此,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融资”服务功能就显得相当重要。从理论上看, 资金在企业在创业期越充裕, 对企业的发展将越有利, 企业的成长将越顺利。因此, 融资功能越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其绩效越大。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融资功能主要是对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进行的资金融通功能。融资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之一, 也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提供一项主要的服务。

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这些创业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资金是其最为缺乏的要素。这些被孵企业不仅需要孵化器提供必要的经营场所, 而且需要外界提供一定的运营资金, 甚至企业的启动资金支持。企业的建立以及日常的周转都需要资金的注入, 有些生产经营项目甚至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 这些资金仅依靠企业的自有资金可能远不能满足。而大多数项目本身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却可能会因为资金的制约而失败, 资金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 促进对在孵企业的融资、增加孵化器的“孵化基金”是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社会绩效的重点, 要完善融资制度、拓展融资方式和途径, 从而增加对在孵企业的融资量。

三、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对策———机制和创新模式

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融资制度、拓展孵化器的融资方式和途径, 增加对在孵企业的融资量, 其对策可以从制度体制和融资途径两方面考虑。

(一) 建立和完善促进对在孵企业融资的体制

任何对策的实施都需要有一定的体制制度作保障, 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体制制度,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信用和信息是投融资关系建立的基础, 没有信用基础就没有投资主体敢于进行投资。关于信用体系建立的重要意义, 各研究已经给予太多的探讨, 其意义不言而喻。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投融资双方对相关情况的知情了解, 以做出正确决策。信息披露机制是促进交易、防止和降低道德风险的主要途径。

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严格失信惩戒制度、依法进行信息披露、完善自律维权功能、发展信用机构和倡导社会信用观念等几方面进行。

其次, 发挥孵化中心的纽带作用, 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中心是连接内外的纽带, 对内了解在孵企业及其项目的好坏和经营状况, 对外拥有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社会关系, 是投融资的最好中介者。因此, 应发挥其中介作用, 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 在孵企业应能方便、快捷地了解投融资信息、联系各投融资机构、获得投融资的培训服务以及各项最新扶持政策等。

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 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是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与政府、风险投资、银行、信托等机构的合作, 建立畅通的政策性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渠道, 公布业务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办理的时限以及最新信息等, 方便在孵企业办理各种业务;二是加强在孵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需的各种配套服务, 如资产评估、知识产权评估、法律咨询、产权交易等;三是积极开展在孵企业融资培训、上市辅导、专业咨询等服务。

再次, 建立和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很多资金供给方在提供资金时都要求有抵押担保。而初创期的在孵企业由于其特殊性, 往往没有足够的有形资产做抵押, 更多的是不能作为担保的无形资产, 而且处于创业期的在孵企业通常不具备较大的资产规模, 也不具备良好的历史经营业绩记录等其他获得资金的条件。因此, 建立融资担保体系, 为有发展潜力的在孵企业和良好的项目进行融资担保就十分必要。

建立融资担保体系, 首先要解决资金来源, 担保基金可由政府或孵化器提供, 也可建立以盈利为目的的担保机构或建立再担保的融资功能。其次要建立一定的风险补偿机制, 为风险损失设立补偿准备金。

最后, 建立投融资主体的退出机制。投资的退出是投资者对资金的收回, 只有存在资金退出的机制, 投资者的投资活动才更有自由、自主权, 这有助于促进融资。

投融资资金的退出可以通过IPO、股份转让、股权回购、债券回收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

(二) 拓展对在孵企业融资的方式和途径

促进对在孵企业的融资, 必须拓展融资的方式和途径。对在孵企业融资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种, 除了自有资金外, 银行贷款、风险投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借债、政府扶持资金、孵化器中心的投资、民间借贷、其他投资主体或企业的投资等都可以成为其资金来源, 另外, 私募股权、公开上市、发行债券等也可以成为其经营后期的后续融资渠道。这其中很多方式前人已有较多的研究, 此仅就几种可以考虑创新拓展的方式进行简要探讨。

1、知识产权抵押。

很多资金供给者都要求在孵企业提供一定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 而在孵企业多为科技型的中小企业, 并不具有固定资产优势, 其固定资产的量往往不足以满足抵押的要求, 而另一方面在孵企业又缺乏信用记录, 因此获得融资较为困难。但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却是在孵企业的优势所在, 如果能利用其自主拥有的知识产权作为质押获取资金, 则不失为一条符合在孵企业实际情况、有效解决其融资难问题的新途径。2007年, 南京某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与南京某银行成功达成据称为首例无抵押、无担保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交易, 从实践角度验证了该融资方式是可行的, 因此可予以推广。

2、在孵企业联保。

在孵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单独申请资金较为困难, 但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相互之间更为了解, 特别是在产业较为聚集的时候, 同行业企业之间相互熟悉, 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其他成员企业的有关信息, 可组成联保小组申请资金, 即以满足一定条件的在孵企业组成联保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金的申请和审查。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小组联保, 即当一个组员出现还款困难时, 小组内所有其他成员有义务敦促该成员还款, 如果该成员确实无力还款, 整个小组负有连带责任, 即其他组员要代替还款困难的组员还款, 若不能清偿欠款, 整个小组将被认为拖欠而得到惩罚。企业自愿联合, 依约贷款、还款, 风险共担。由此, 联保成员互助互惠, 资金供给方也减少了风险, 增加了资金供给的意愿。

3、借款保险基金。

促进融资的方式, 往往是通过提高资金供给方供给资金的意愿。资金供给方不愿提供资金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风险———即资金的回收不能保证。因此, 可考虑建立“借款保险基金”, 交由孵化中心经营管理, 为资金供给方提供的融资资金提供保险和还款保障。该保险基金的初始资金可由政府或孵化中心提供, 后续资金可来源于该基金经营的收费和利润。该基金向资金供求交易双方收取一定的保险费用, 提供还款保险, 在借款的在孵企业无力归还借款时, 由借款保险基金保证偿付, 并获取资金供给方对借款在孵企业追索债务的代位求偿权。由于基金管理者———孵化中心更了解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及其项目的好坏, 他就更容易审查借款风险, 从而更好地决策可以对哪些借款项目提供保险服务。该保险基金对在孵企业的融资可以起到很好的中介作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Farid·Ullah&Peter·Taylor, “Are UK technology-based small firms still finance constrained”, The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Volume3, Number2, 189-203 (Jun.2007)

[2]崔琳琳.风险投资为何不能与企业孵化器“联姻”[J].经济管理, 2001.

厚德创新谷 另类孵化模式 篇4

在厚德创新谷的背后,是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不仅因为李竹出自清华校园,在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上,清华校友总会互联网及新媒体协会成立,之后,协会与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创立了厚德创新谷。

“我们要做的是一个给创业者更多专业性增值服务的机构。”自成立之初,厚德创新谷天使开放平台发起人李竹,就对厚德创新谷的定位有着清醒的认识,“能真正帮助创业者降低失败率,帮他们找到正确的产品方向、对接所需要的资源;当他们的产品要上线时,帮他们找人推广合作,帮他们获得融资。

此外,新型的孵化器还应具备种子期项目的投资功能,而不仅是简单的创业服务。”简而言之,厚德创新谷希望能做到“创业者拎着电脑进场就开始了创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场地,协助完成注册;法律公司、财务公司的驻场办公人员帮助创业者解决这些陌生的问题;能帮助创业者提前两个月进入创业状态。”

独特的创业导师机制

厚德创新谷定位于最早期的、移动互联网与文创领域的创业项目。与传统孵化器低价租房、高价出租,靠日常运营盈利不同的是,厚德创新谷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技术实力与产业资源,及清华校友在创业、产业、投资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国际化资源,结合清控科创专业优质的企业孵化及培育能力,为创业团队提供360°创业服务和全过程的资金支持,促进其快速成长。

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厚德创新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早期项目“导师制+种子投资”孵化模式。创业导师是厚德创新谷的重要部分,在借鉴 YC、500 Startups等硅谷孵化器的基础上,厚德创新谷创新建立了创业导师的机制,外聘有成功创业经验、资深产业经验或丰富投资经验的创业导师,一对一、手把手地为创业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在产品、运营、市场、融资等方面给予关键的支持,让创业者少走弯路,尽早成功。

目前,厚德创新谷签约了近百名创业导师,签约的创业导师多数来自互联网公司高管、VC。这些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建议指导,如果双方相互认可,创业导师将得到1%~1.5%的股份,这也是对导师的认可和激励。与此同时,厚德创新谷还为投资机构及高校创业指导部门等创业服务机构提供定向式孵化服务。创新谷先后与趋势投资、新浪微博基金、清华大学校团委、中关村私募股权协会等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作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专业孵化器,厚德创新谷还与微软、英特尔、IBM、诺基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对接关系,为入驻团队提供强大的产业资源支撑。为了给创业企业提供实质性、全过程、多层次的资金支持,厚德创新谷建立了专项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和配套的跟投基金,并与上百家国内外天使投资、VC/PE、上市公司等紧密互动和合作,全程跟踪和优先投资创新谷项目,有效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投资价值。

助种子长成大树

在李竹看来,厚德创新谷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所谓开放的平台,首先是指厚德创新谷对创业者开放。没有接受厚德投资的创业团队,也可以得到厚德在办公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其次,厚德创新谷也对投资人和互联网其他行业的企业开放,所有项目都可以与投资者沟通,厚德也会和微软、腾讯、百度等联合举办创业大赛,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是对国际开放。今年2月,厚德创新谷与西班牙电信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后者在12个国家有自己的孵化器,如果创业者想去这些国家开拓市场,同样能免费入驻。

对创业团队的选择,厚德创新谷有一套既定的标准。“首先看团队,是不是正确的人在做正确的事。人靠谱,做的事适合他们,自己也喜欢,这是起码的。第二是团队所做的项目方向,应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而不是一个很小的事,只解决了少数人的需求。”李竹表示,“只有深入到创业者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发现好项目,全心帮助和服务创业者,这也是孵化器倡导的精神。”

自筹备运营以来,厚德创新谷先后被认定为北京市级孵化器、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海淀首批集中办公区和创新型产业孵化器及文化科技孵化器等,累计孵化百余家企业。因为有着“东城”这一特殊基因,厚德创新谷还是东城区政府最关注的企业,而李竹则是东城重点企业家,兼政协委员。

发展最快的颗豆游戏,是2013年才入驻的,当年就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利润,创始团队来自北大,原来在游戏公司工作过,现在已经从孵化器毕业,估值已达数亿元。37健康则是北航研究生毕业后创业的项目,团队原先擅长做智能硬件,主打产品血压管家,软硬结合。入驻孵化器后,厚德创新谷在37健康团队快速启动公司注册和运营、商业模式优化、路演辅导、融资对接辅导等多方面给予了服务支持,并配备了一对一创业导师进行辅导,安排其多次参加创业路演、创业类电视节目录制、创业大赛、媒体采访等一系列活动,使得其创始人和团队在短时间内得以快速成长和提升。今年3月,37健康完成了A轮千万元融资。

李竹强调,孵化器的升级,已经在厚德创新谷的创新模式上有所体现,未来的创业孵化器,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创业园区,而是一个多元化整合的创业服务体系,应该包括:场地服务、对创始人的教育服务、 融资体系、天使投资培训、创业企业的团队建设、创业媒体、创业咖啡馆等。对创业者进行全方位支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机会,而这个创新模式,正在厚德创新谷里逐一实现。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篇5

⑴ 在建设主体上,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都可以成为孵化器的建设与投资主体;

⑵ 在管理机制上,出现了事业型、企业化孵化器,二者分别属于盈利、非盈利性质;

⑶ 在经营领域上,有专业孵化器、综合孵化器等,一些孵化器还兼有产业园、投资等功能;

⑷ 在服务范围上,位于孵化器内、孵化器外的企业都可以享受到孵化器的服务。当位于孵化器外的企业也能享受到服务时,这样的孵化器就具有虚拟孵化器的功能了。

⑸ 在服务主体上,由孵化器直接提供服务、孵化器与外部专业机构联合共同提供专业服务、孵化器委托外部机构提供服务等形式都存在。

以上几个方面均涉及到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具体来说与孵化器的建设模式、孵化(服务)模式、自我管理模式、发展模式等相关,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孵化器的运营模式。本文选取特定的孵化器——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例,对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及其创新进行探讨。

1 研究问题

孵化器的运营模式牵涉面较广,除上面提到的设立主体、管理机制、服务范围外,还涉及到具体的服务活动内容、服务形式、绩效评价等[10,11,12]。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孵化器的服务也在不断创新,从而推动着孵化器的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创新过程中需要了解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等。为了使本文的分析具有理论高度和实践特征,我们选取一个典型的孵化器作为案例,以案例的形式对孵化器运营模式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本文的讨论与分析来源于实践,所得到的结论就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我们拟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

⑴ 孵化器的运营模式有哪些?它们具有哪些特点?

⑵ 孵化器的运营模式是如何发展的?其中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⑶ 孵化器应该如何进行运营模式创新?

上述三个命题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第一个命题在基础,从中可以引出第二个命题。当进一步分析第一、第二个问题,尝试解决其中的困难与问题、找出其中蕴含的深层内涵并拟把新的思想付诸实践时,便产生了第三个命题——运营模式创新。

2 案例: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2.1 南山创业中心简介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或“南山创业中心”)成立于1999年末,是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兴办的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属于非营利、公益性的为初创型科技企业服务的机构。南山创业中心的宗旨和目标是贯彻南山区建设“大孵化器”经济发展战略、营造民营科技企业的良好创业氛围、推动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

截止2009年底,南山创业中心已经建立7个孵化基地(每个孵化基地相当于1个子孵化器),总孵化面积近2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400家。中心拥有5个多功能厅、10个会议室、15个洽谈室、2个培训室以及数码影院、展厅、专利产品展示和交易中心等公共设施,以及大型食堂、风险投资俱乐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为在孵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服务设施。表1列出了南山创业中心的基本概况。

2.2 南山创业中心的发展历程

1999年8月,中心的第1孵化基地——知识服务大楼成立,面积8688平方米,该基地由政府无偿提供。当年11月,科技型初创企业开始入驻,3个月后,入驻该孵化基地的在孵企业就达到20余家,连同楼外在孵企业超过80多家。

2000年10月,第2孵化基地——汇高科大厦成立,孵化面积14343平方米。目前有30余家企业入驻,主要是IT业、医疗器械类企业。

2001年10月,第3孵化基地——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南山软件园)建成使用,总计75000平方米,共有200余家企业入驻,主要是软件、数字、动漫网游等企业,目前该基地已成为中心主要孵化基地,拥有中心大部分服务设施。

2002年第四届高交会期间,第4孵化基地——佳利泰嵌入式软件孵化基地成立,孵化面积9000余平方米,是专门服务嵌入式软件在孵企业的孵化器。

2006年4月,第5孵化基地——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以及配套的南山医疗器械孵化器成立,目前该孵化基地已投入作用的孵化面积13000平方米,是深圳市首个医疗器械科技企业专业化孵化器。

2007年10月,第6孵化基地——深圳硅谷大学城创业园成立,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该孵化基地入驻的重点在孵企业是创意设计、高端医疗器械和数字多媒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并主要吸收处于研发和设计阶段的初创企业,同时结合深圳大学城以及香港几所高校具备的高水平科研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构建一个产学研合作的研发和产业体系。

2009年9月,第7孵化基地——深圳市军工科技产业园成立,孵化面积20000余平方米。定位于军工配套型初创企业,目前已经开始运营,部分企业逐渐入驻。

另外,南山创业中心也在规划第8、9、10、11、12孵化基地,并且牵头进行南山“大孵化器”规划与建设。所谓“大孵化器”,即把南山范围内的所有孵化器联合起来,组成规模化、区域化的孵化器联盟,服务南山区内所有的初创型科技企业,再进一步,通过这一措施,把整个南山区都变成了适宜初创型科技企业发展的“大孵化器”。

2.3 南山创业中心的运营模式

南山创业中心能够快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深圳市的良好创业创新环境、南山区政府的大力投入、初创型科技企业自身具备发展能力等都是重要的原因,另外,南山创业中心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良好建设与运营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创新的各种服务活动也是重要的因素。下列是南山创业中心各个孵化基地的建设与运营模式的一些表现[4],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第一种模式:政府投资、政府管理。中心下属的第1孵化基地采取的是这种建设与运营模式。由政府投资建设,建设成功后由政府(南山创业中心)进行管理,实行“半事业型+半企业化”管理,即在运营过程中由政府补贴一部分房租等费用。

第二种模式:民间投资、政府资助、政府管理。中心下属的第2、5孵化基地是这种运营模式,该模式也广东省首创。通过多年的摸索,该运营模式获得了稳定发展,基地内的企业孵化成功率较高,企业入驻率高。该基地逐渐由事业化管理转变为企业化、市场化运行。

第三种模式:完全由民企与政府共同投资,政府政策扶持和服务支持。第3孵化基地属于这种模式,该模式下,企业投资,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与服务支持。除政策外,该孵化基地以事业化管理为主,主要目的是在政府扶持下实现企业与产业的快速成长,形成示范效应。

第四种模式:企业投资,政府与投资方联合成立企业孵化器管理公司。第4、6孵化基地采用这种模式,孵化基地的建设由企业完成,但管理和服务由创业中心与企业共同承担。在管理过程中也以企业化管理形式为主。

第五种模式:企业投资、企业管理、政府监督。第7孵化基地采取的是这一形式,并且即将成立的第8、9、10、11、12孵化基地也将采用这一形式。该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完全实行企业化、市场化管理,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南山创业中心的孵化与服务作用,使服务形式与内容得以延伸。也配合了深圳市南山区的“大孵化器”战略。

3 分析与讨论

南山创业中心的发展显示,如果以发展的先后顺序和时间为主线,中心下属的各孵化基地的建设与运营模式如图1所示。

结合图1中表示的内容和第II节案例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以南山创业中心为代表的孵化器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是:

⑴ 投资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变为企业为主。由政府是投资主体逐渐演变为企业是投资主体,并且后期建立的孵化基地基本由企业投资,政府只是承担管理责任与义务,这样一来,政府将不会过度地利用职务的便利为在孵企业谋取私利,结果是营造了一个更有利、范围更广的创业环境。一些文献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5,8]。

⑵ 管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变为企业为主。从图1中看出,政府在孵化基地的管理中扮演的角色的变化为:直接管理者→共同管理者→监督者。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角色的变化相当于从运动场上的“裁判兼运动员”转化为“裁判员”,虽然短时间内企业的成长会受到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政府与企业二者的良好发展。这个变化过程中,需要借助专业服务机构的帮助,即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发挥了专业的作用,帮助了企业的发展[3]。

⑶ 管理形式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从“政府投资、政府管理”到“企业投资、政府与企业共同管理”,再到“企业投资、企业管理、政府监督”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政府对孵化器的管理形式已经从“直接管理”转变到“间接管理与监督”的形式。这种变化使得政府从日常的事务性管理中脱身,从而有更多时间关注政策制定、创业环境建设等关系到区域经济宏观发展与环境建设上,反过来将更有利于初创型科技企业的发展。一些学者关注到的事业性孵化器的企业化运作等现象与此相同[2]。

⑷ 服务内容由基础服务为主转变为高端服务为主。在南山创业中心发展的初始阶段,因为其代表政府管理由政府投资的孵化器,有可能会更多关注投资的直接回报、孵化器的日常管理、政府交给的任务是否完成等具体事务,而较少关注孵化器发展机制、运营模式的探索,也会较少关注创业环境的建设,这样是不利于区域环境的建设的。南山创业中心后期的发展已经克服了上述困难与不足,已经从直接管理日常事务转变化监督日常事务,这样一来,有可能更多关注孵化器的长远规划等,举办的一些活动也不再是针对某一个孵化器,而且针对下属的全部孵化基地,或者针对区域内的孵化器。这与一些研究观点相同,如认为孵化器是为初创企业提供共享空间、共享支持服务、专家意见、商业支持、网络支持的组织[6,8]。即孵化器这个组织向企业提供了各种服务。

综上所述,南山创业中心在对在孵企业服务的过程中,上述几个方面都产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一个总的趋势是:从涉及范围上看,在投资、管理、扶持上都从微观层面转变到了宏观层面;从影响途径上看,已经从直接管理与服务转变到了间接扶持上。因为南山创业中心具有文中介绍的一些典型性,同时,它下属有10余个子孵化器,它的运营模式及其创新代表了许多孵化器的模式。因此,对南山创业中心的分析结论具有普遍的意义,能够适用于其他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及其创新特征与发展。

4 结论

孵化器与在孵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发生变化。在投资主体上,由政府投资为主转变化企业投资为主;在管理主体上,由政府管理为主转变为企业管理为主、政府政策扶持为辅;在管理形式上,由直接管理转变为直接与间接管理相结合,以间接管理为主;在管理内容上,由具体的事务性管理转变为以创业环境建设与政策制定和执行为主。

伴随以上转变,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发生的其他变化有:从以往的事业化管理转变化企业化管理;从微观层面为主的管理转变化中观、宏观层面的管理为主;从单一综合孵化器的专门管理转变为多个专业孵化器的协同管理。

参考文献

[1][美]海豪.企业孵化器实用指南[M].王鸣,王红卫,姜敬萍,等,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

[2]黄涛.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化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林强.基于新创企业绩效决定要素的高科技企业孵化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王红卫,林德昌,黄小荣,等.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

[5]郑孝国.企业孵化器竞争力及其持续创造就业能力的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ABDUH M,SOUZA C D,QUAZI A.et al.Investigating and classifying clients’satisfaction with business incubator services[J].Managing Service Quality,2007,17(1):74-91.

[7]AERTS K,MATTHYSSENS P,VANDENBEMPT K.Critical role and screening practices of European business incubators[J].Technology,2007:254-267.

[8]BERGEK A,NORRMAN C.Incubator best practice:a framework[J].Technovation,2008,28:20-28.

[9]HANNON P D.Incub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building practitioner and professional capability[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6,12(1):57-75.

[10]LALKAKA R,ABETTI P A.Business incubation and enterprise support systems in restructuring countries[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9,8(3):197-210.

[11]SCHWARTZ M,HORNYCH C.Specialization as strategy for business incubators:An assessment of the central german multi-media center[J].Technovation,2008,2:1-14.

孵化器商业模式 篇6

[关键词]群众文艺团队 孵化模式

越秀区是广州市的中心城区,总面积33.8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117万,区内有一定规模的民间文艺团队有400多支,他们分别活跃于全区的各街道和社区,呈蓬勃发展景象,虽然在量的发展上有基础优势,但在质的提升方面发展缓慢,尤其在团队的特色化、品牌化以及资源优化整合方面呈现“短板”。

一、当前制约群众文艺团队发展的突出矛盾

(一)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机构。群众文艺团队一般是群众自发组织而成的,团队组织之间大多“各自为政”。而文化馆、文化站对群众文艺团队也只是业务指导职能,不存在管理关系,团队自身主要靠自治管理,团队之间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机构,难以“粘合”,更别提整合提升,产生化学反应。同时,由于缺乏管理的规范约束力、良好的服务指导,使群众文艺团队难以进一步壮大,形成品牌。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扶持机制。经费来源、活动阵地与发展平台是制约群众文艺团队进一步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团队扶持的重要内容。虽然我们加大了对团队扶持的探索实践,但尚未形成运作规范、行之有效的机制体系,团队扶持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是团队经费不足依然是难点。目前团队服装费、道具费、活动费等主要靠政府资助、企业赞助、团员自费等多种渠道来解决。二是团队活动阵地问题有待缓解。文艺团队活动的基本场所是以文体广场以及文化馆、文化宫、文化站、社区活动中心为主,由于场地有限,大多数群众文艺团队的文化阵地难以固定,超过50%的团队表示活动阵地不足。三是团队发展平台亟待搭建。团队发展平台是提升壮大的重要桥梁。大多数的群众文艺团队都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这也有团队自身水平的客观因素,根本原因是提供这样重要平台的机会也不多。

(三)缺乏专业指导和有效的发展引导。群众文艺团队的成员大多为退休教师、退休干部、家庭主妇等,团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性人才,指导老师紧缺。在团队发展定位方面,由于专业指导和发展引导不足,大多数团队缺乏抓特色、抓品牌的意识,以致很多团队之间未能形成差异化发展,风格、水平都大同小异,在品牌提升、特色化发展上显得捉襟见肘,缺乏活力和生命力。

二、创建民间文艺团队孵化基地,探索团队扶持机制

为破解群众文艺团队发展难题,越秀区把企业孵化器的理念应用于社团组织孵化探索实践,在广州市率先创建民间文艺团队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让群众文艺团队也有自己固定的“大本营”,使团队的建设、管理、扶持有一个可以落地的实体机构,专门解决群众文艺团队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实现了创新突破。

(一)筑巢引凤,全面提供孵化服务。越秀区将6000平方米的区文化艺术中心大楼打造成孵化基地,内设基地接待厅、团队办公室、展示厅、排练厅、小剧场和会议室,用多元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团队和个人提供活动场地、专业辅导、展示平台、项目资金扶持等各种个性化服务。基地成立以来,共吸引了30多支文艺团队共500多人进驻,团队成员年龄跨度大,从几岁到80岁不等,涵盖了器乐、歌舞、书画、摄影等不同类别,既提高了阵地的使用效能,又激活了团队的发展。

(二)完善管理机制,打造孵化网络。基地制定了“通过建设孵化点实现从最初的团队孵化到文化项目孵化,再以项目带动团队成长及品牌的提升,最后通过孵化点的复制推广,形成辐射全区的社区孵化网络”的思路,以区文化馆为中心,再发散到区辖18个文化站孵化点,最后构成了覆盖全区的孵化网络。基地通过制定《越秀区基层文艺团队孵化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孵化目标,对进驻的团队在场地管理、业务培训、展示交流、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每年由基地管委会牵头对团队进行一次考核和评估,对优秀团队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对不符合条件、未能完成孵化目标的,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继续扶持,整改不合格的,实施退出机制。

(三)制定扶持奖励办法,激活团队活力。为激活团队活力,基地制定了《越秀区民间文艺团队孵化基地资金扶持办法(试行)》,按照参赛项目、项目采购、志愿服务、定点项目四大类对团队的发展进行项目扶持。例如:代表越秀区参加市级以上比赛的文艺团队,可以获得由基地统一安排培训指导、排练场地及交通补助等相关参赛扶持,给予相应的奖金奖励;具有优秀文艺项目的团队,每年向基地申报扶持,通过审批的,由基地以项目采购形式向公共文化提供服务,给予相应的经费扶持;参加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的团队,达20人次以上登记在案的,由基地按照原定标准,按人次为团队提供相应的经费扶持;针对团队需要推广的弱势项目,经项目申请、基地评估、主管部门审批等程序,将给予通过者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定点扶持。越秀区民间团队孵化基地通过这四项扶持奖励办法,大大激活了团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他们在公园、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掀起了群众文艺团队大联演的热潮,对越秀区社区文化艺术节、广府庙会等品牌活动的蓬勃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精心培育特色团队,提升品牌影响力。基地结合团队特色,制定详细的扶持计划,邀请专家团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孵化出特色文化项目,再通过文化项目的培育提升品牌,一步步将特色团队打造成品牌团队,同时还通过精心策划,利用网络、报刊等宣传媒介,系统宣传报道,不断扩大团队的品牌辐射力。目前,基地先后孵化出了广府歌剧沙龙、儿童故事会、脱口秀等10多个公共文化品牌项目,其中,由广州鳟鱼歌剧团品牌团队原创的首部以《诗经》为载体的写意式歌剧《诗经·乐图》,唱进了国家大剧院,并开展全球巡演。基地的首个男声组合“太阳演唱组合”在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艺术表演家邓韵女士的指导下,经基地的重点培育,终于飞上枝头变凤凰,足迹遍布广州大剧院、深圳大剧院等,深受观众喜爱。

nlc202309082257

(五)搭建团队展示平台,反哺公共文化。基地通过搭建团队展示平台,提供各类文艺参赛表演、展示交流、社区巡演、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志愿服务等有组织、有影响的更多发光发热的机会,让团队直接与公共文化对接,反哺公共文化。进驻基地的团队,经过孵化成长,每年以藝术沙龙、艺术讲堂等方式深入基层,带动了社区文艺的发展。如鳟鱼歌剧团三年来为社区、学校举办歌剧演出活动,举办了古诗词专场、意大利专场、音乐剧专场、电影音乐专场等专业演出30多场,开展讲座10多场不断为区内群众奉献精彩的歌剧艺术盛宴。其中讲座参与人数就多达上千人次,反响热烈。

三、未来进一步完善群众文艺团队孵化模式的思考

(一)优化未来公共文化设施的配套规划。政府要重视未来的做好合理规划,以“区三级公共文化网络优化”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探索政府统筹文化设施的建管用机制,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结合城市更新改造,配套新建或改造一批基层文化设施,从源头改善公共文化总量设施不足的问题,为团队孵化服务提供更多的免费阵地。

(二)探索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通过充分调动整合一切有利于团队发展的资源,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有效解决团队扶持机制中的持续性投入问题。一是建立社会资金引入机制。政府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捐助、赞助、战略合作、合办等方式,投资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融资机制,为团队孵化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资金保障。二是推进社会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积极探索社会文化资源向公众开放机制,鼓励剧团、部队、教育、企业等社会文化资源参与公共服务,向公众开放,做到共建共享,甚至将来可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充分整合和利用好这些分属不同级别、不同单位的文化设施资源,使之更好地惠及民众,缓解团队活动阵地紧张的问题。

(三)促进团企共建,增强团队造血功能。群众文艺团队扶持经费除依靠政府奖励和专项资金补贴外,还可通过团队与企业文化相结合,通过为企业提供文化服务、文艺宣传的形式获取企业资金,增强团队自身的造血功能。为更有效地推进团队与企业联合共建,文化部门也可以通过工商联先物色一些有意向的企业,向他们推荐优秀团队,结对共建,团队获得了一定的经费资助,企业也通过团队文艺活动提升知名度,丰富企业文化。

(四)以年度考评奖励为手段,鼓励积极创新。为了进一步增加团队的活力,可以通过各种比赛、考评来建立激励机制。如设立文化艺术队伍的奖励资金,每年年底由文化部门对各团队进行业务考评,综合活动情况、团队管理、志愿服务以及参赛获奖情况等多个方面,评定各团队的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激励各团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艺团队孵化模式的创新实践,因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新时期群众文艺团队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考。我们相信,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必将有利于破解团队发展难题,形成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并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公共文化中来,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兰文.甘肃省兰州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创建纪实[N].中国文化报,2014年12月24日;

〔2〕何静.团队建设中的激励机制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03;

〔3〕程莉娟.扶持民间文艺团队 促进民间文艺发展[J].大众文艺,2015。

作者简介:柯林海(1983--),男,本科,馆员,曾获2015年中国文化馆年会论文评选一等奖、2010年第十五届“群星奖”戏剧决赛金奖等,现任越秀区文化馆副馆长。

上一篇:应用文教学创新之浅见下一篇:城市郊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