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区化

2024-07-05

城市郊区化(共12篇)

城市郊区化 篇1

美国城市郊区以其田园诗般的梦幻色彩而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在一些学者看来, 那些由舒适的住房、修剪整齐的草坪和绿荫如盖的街道组成的社区不仅是居民梦想的实现, 也是其恐惧的反映。美国学者福格尔森 (Fogelson) 在其著作《布尔乔亚的恶梦:1870-1930年的美国城市郊区》一书中依托对城郊住宅小区限制性契约 (条款) 的研究, 为人们展示了郊区居民的种种恐惧, 包括对邻居、少数族裔和低收入群体的恐惧, 对自身所处的社会阶级、对迅速繁荣的市场以及归根结底对变化的恐惧, 并解释了其形成的根源。除从传统的政治、经济、人口等角度观察城市郊区化的演变外, 福格尔森的书更多地从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方面揭示了人们恐惧的原因。

有美国学者认为郊区化早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以前就已经产生, 是伴随着大城市的加速发展就开始的一种自然行为, 人们逃离城市无外乎出于寻求安宁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闲暇舒适、减轻经济负担以及拓展自身休憩空间等方面的考虑。在福格尔森书中也同样提到了人口拥挤、自然环境恶化、居住地嘈杂混乱等现象给人们心理上甚于实际利益带来的恐慌和损害, 套用费西曼 (Fishman) 的话可说是“中产阶级相对于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城市工业世界的异化”。学界也提及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对美国郊区化运动起到了促进作用。“田园”这个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牢固以及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其的追求, 可说与人类天性就向往自然有关。如果从文化心理层面出发, 郊区化和人们对“田园”的向往就如超越了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舒适生活的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尽管不能将人的心理作用视为推动一个城市郊区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却不能忽略对郊区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原因作更深入的分析。费西曼强调郊区纯粹是中产阶级的居住区, 它代表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理想, 排除一切工商业等经济活动, 也与工人阶级的居住区相隔离。这种经过严密规划设计的生活社区不仅建筑形式新颖、环境优雅, 而且可以经由制定限制性条款的手段将中产阶级不乐见的工人阶级、其他族群排除在外, 实现中产阶级文化的价值观念。这种具有田园诗一般吸引力的郊区与环境恶劣、拥挤不堪的中心城区形成了鲜明对比。当然这种“浪漫的社区”并非完美无暇, 它同时也是中产阶级做出的一种自我隔绝, 是一种对于工业世界的异化和反叛行为。在福氏书中, 各个历史时期面向各社会阶层服务的社区中, 限制性契约的制订经历了从发源到逐渐完善乃至变得繁琐冗长的过程。书中还渐进地强调了中产阶级不仅害怕黑人等少数群体或工人阶级, 甚至害怕和他们一样的人, 即富有的白人中产阶级自身。在他看来, 这种恐惧归根结底来源于对变化的恐惧, 并因此转化为对持久性的追求, 从而促成中产阶级发动一波又一波对变化、发展的抵抗。即使在郊区化的历史进程中这种心理和精神上的影响隐藏于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结构改变和城市生态结构演进等表象之后, 却不能掩盖其对城市郊区化同样施加了影响的事实。

在谈到美国城市郊区化运动的原因时, 有学者强调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是其深层动因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进, 学界也意识到除了技术进步、经济结构演变、联邦政府政策和民族矛盾这些传统关注因素之外, 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美国人心目中即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反城市传统和乡村理想。人们认为城市是藏污纳垢之所, 是暴力的发源地, 而乡村则代表了安稳和美德。其时歌颂田园而贬抑城市的思想家有很多, 他们对城市的批评多集中于对制造业、城市生活和文化工业等现代人工痕迹颇重的方面。或许如学者所言, 美国人对城市的不信任感与他们心中怀有的对故乡的意象 (即英国乡村生活) 和向往是相符的。居住于乡村的人们依靠宗教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能够在精神、道德和物质需求上得到满足, 这种生活具有连续性、持久性和传统性, 固定的价值观念、不变的习惯和特定的职责, 是一种同质性的生活并使人有“根”的意识。就传统美国人的态度而言, 城市意味着堕落腐败, 乡村才是民主理想的见解深入人心。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快速便捷的、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的同时, 多少在以一种或许自己也未察觉的方式反抗工业文明造成的人的异化与冷漠, 表达内心向往自然的理想。当然, 美国城市的高度异质性也是推动其现代城市郊区化的一大原因, 这种异质性包括种族、民族、文化、阶级等几个方面。移民带来的文化多元性和对个人自由的强调无时不刻不在制造着城市各族群之间的冲突, 并因此造成城市生活的动荡。以追求稳定和持久性为己任的白人上层、中产阶级因而倾向于向郊区转移, 以求自身安全得到保障。同时该阶级较为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优势也使他们有理由成为迁移的主力。

早期美国人心目中对城市的见解大部分源于对英国乡村生活认同, 因此20世纪初英国的“田园城市”运动也影响着美国的城市郊区化。城市现代化带来的便捷的城市生活对人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而美丽安宁的乡村环境又可说是人们永恒的心灵家园的写照, 试图将二者融合至和谐统一状态的想法不足为怪。而美国城郊比英国田园城市更为激进与严厉的一点在于它试图完全隔离富人与穷人、白人和其他族群, 因而这种“花园郊区”是完全封闭而同质性的, 这样似乎更加剧了中产阶级对住宅区限制性契约完善性、持久性的执着甚至歇斯底里,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对工业世界可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化的不安。自工业革命以来, 由资产阶级创造出的工业世界在为世界带来巨大的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与困扰, 这种困扰反映在不同国家和阶级中有不同的面貌。城市生活的优越性使人们不可能真正放弃城市化的居住环境回归乡村, 然而在郊区尽可能地实现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无疑是调剂心灵的最佳方式。无论美国城市郊区化现象是如福格尔森所说反映了人们对“不希望改变”这一问题的根深蒂固的担忧, 并造成了恶梦般的困扰也好, 抑或证明了“布尔乔亚的乌托邦”根本无法实现的事实, 它都是出于人类对于反自然、反自身天性的事物最深刻的担忧。福格尔森曾将“一个国家的人如何对待这些恐惧的经历, 是否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是一种经验教训”这个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决定, 在笔者看来这种共通的恐惧不仅反映了超越国别的人类天性, 亦有必要作为经验教训加以参考, 以期人们能更好地克服愈发猛烈的城市郊区化趋势带来的复杂现实问题, 毕竟只有从心理层面克服恐惧、适应现实, 方称得上真正为面对现代化浪潮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罗伯特·M·福格尔森著, 朱歌姝译:《布尔乔亚的恶梦:1870年-1930年的美国城市郊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2]、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3]、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7月第28卷第4期

[4]、孙群郎:《美国大都市区生态组织结构的形成及其成因》, 《世界历史》, 2000年第2期

[5]、孙群郎:《美国近代郊区化及其原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年09月第25卷第5期

[6]、孙群郎, 韩宇:《美国近代城市郊区化的的历史演进》, 《长白学刊》, 2002年第6期

城市郊区化 篇2

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及其政策探讨

郊区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既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延伸,又是城市地域结构的进化,本文试图科学地定义郊区及郊区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现状及其特点,并比较了中国郊区化不同于西方的地方,同时试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 者:徐琳 XU Lin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州,350007 刊 名: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4) 分类号:P902 关键词:城市郊区化   现状特点   对策建议  

诸城市农村社区化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

农村社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两公里服务圈

收稿日期:2010-02-2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编号:YHSCX2009-119HSD)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洪斌(1985-),男,山东诸城人,哈尔滨商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2008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研究。

2009年8月18日,民政部召开的“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新闻推介会,山东省诸城市被命名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全国一共有7个县(市、区)获此殊荣。2007年以来,诸城市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原则,开展农村社区化服务。在全市1257个村庄规划建设208个农村社区,每个社区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打造了“2公里服务圈”,到2008年6 月已全部建成运行。诸城市的农村社区化模式有效整合了城乡各类发展资源,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一、诸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诸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13处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7万人口。农村人口70万。改革开放以来,诸城人民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民服务联动、改制企业党建等一系列闻名全国的“诸城经验”。 2009年8月,在民政部召开的“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新闻推介会上,山东省诸城市被命名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全国一共有7个县(市、区)获此殊荣。

二、农村社区化模式的实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首次完整的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国务院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着力建设城市和农村“两个平台”。民政部在2006年7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民函[2006]288号),对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诸城市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针对公共服务在农村缺乏的问题,创造性的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

(一)打造“两公里服务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逐步解决了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问题。但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也很难得到全面落实,必须探索建立一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机制。诸城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有1337个村(居),其中村庄1257个。农村经济条件千差万别,部分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并且有限的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区和乡镇(街道)驻地,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严重不均衡,一些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2007年初,诸城市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加大行政区划调整,向后将原来的23处乡镇(街道)撤并为13处,近千名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在此基础上,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村庄,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村庄密集度高的可适当增加村庄个数。把全市1257个村庄规划成208个“两公里服务圈”。[1] (P.11)确定这样的空间布局,主要是考虑服务半径过大,必然导致服务效率不高、服務水平低下;服务半径很小,容易导致公共服务成本过高或公共服务资源浪费,公共财力难以为继,服务力量难以保证,最终难以长久运行。

(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区化服务,重点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产品缺乏的问题,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由城市向农村平衡;诸城市农村社区化建设,则是要在丰富社区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推进社区自身的全方位发展,为公共服务资源顺畅流动提供平台。

在208个农村社区设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内设一个办事服务厅和若干个服务站室。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是服务,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它不能干涉村级内部事务;它也不是以生产经营为主的经营性组织。同时,在每个农村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围绕社区化服务发挥协调指导作用,与社区内村庄及其他单位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村庄对乡镇(街道)的隶属关系不变。

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主要为农民群众搞好三大类服务:(1)基本公共服务。将城乡部门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延伸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在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司法调解、人口计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2)开展生产性的服务。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设立社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市场化的便民服务。(3)建设“数字诸城”发展规划,按照“政府主导、全市统一、资源共享、分级负责、发展社区”的工作原则,开发完成了覆盖全市 20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1329个村的网站群,为农资行情、社会供求和各社区(村居)农特产品的信息发布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长效机制

推进基层党组织联建,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组织保障。近年来,诸城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联建,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方式,建立起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的长效机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为确保社区长期高效运行,主要是健全完善四项机制:(1)资金投入机制。以市镇两级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到目前市镇两级财政投入 1.3亿元,社会捐款达3800多万元。(2)人员保障机制。乡镇(街道)机关、医院和站选派专职工作人员到社区服务。同时,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到目前,全市建立志愿者队伍 1700多支,志愿者达 12270多人。(3)内部运行机制。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办事特点,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将社区化服务规范化。(4)督查考核机制。市委、市政府不间断地进行督查,确保规范运行,将农村社区化服务列入乡镇(街道)重点工作考核内容。

三、农村社区化模式的创新与启示

200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2.6亿元,比2006年增长3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3.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3∶1,远低于山东的2.89∶1和全国的3.36∶1。诸城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证明,诸城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基本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农村社区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次新跨越,是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了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基层组织既是党的重要执政基础,又是一笔宝贵资源。但长期以来,基层党建存在“就城市抓城市、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思维模式,造成基层党组织设置城乡分割,党的组织优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不够明显。2007年以来,这种局面在诸城明显改观,改变它的,是一种新型党的基层组织形式——城乡联合党总支。2009年5月8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诸城考察时,对诸城建立社区党员联系困难户制度、服务联系卡制度、公开承诺制度和志愿者服务制度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创新党在基层的组织形式,最根本的是要有利于巩固基层政权,服务群众,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你们的做法对基层党建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社區内党组织资源的整合,实现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扩大了农村干部选人视野,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巩固了农村基层政权。

(二)实现了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建立农村社区及社区服务中心,使大批机关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开展农村社区化服务,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和困难群众,为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向基层延伸搭建起高效平台,打造“2公里服务圈”,实现了对现有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这个平台,越来越多的部门将服务职能延伸到农村社区,改变了长期以来政府在农村的公共服务被“边缘化”的问题,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三)依托大产业,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诸城市依托社区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完善了农业产业化链条,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通过增强社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了农民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通过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种养水平,加快了农业实用技术和最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打造新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

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既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又加快了社区中心村的发展壮大,不断吸引周边村的群众向社区中心村融合聚集,打破了“以家族为圈,以村庄为界”的传统,农村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雏形已在诸城农村社区出现。[2] (P. 49)

农村社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事物。从诸城实践看,农村社区化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以增进农民福祉、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诸城实践还表明,农村社区化投入少、成本低、易操作、易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普遍性。当然,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按照一个模式建设新农村。不管采取什么模式,都需要从农村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把握规律,科学规划,创新机制,注重实效。只要这样,农村社区化这一新趋势,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茁壮成长,成为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共同取向。

参考文献

[1]李成贵.造福农民的新机制——山东省诸城市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的实践与成效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邹庆忠.以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促城乡统筹发展[J].求是,2008,(18).

[3]迟福林, 殷仲义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詹成付,王景新.中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城市郊区化 篇4

关键词:城市,郊区化,进展,展望

城市郊区化是由于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中心区地价昂贵、人口拥挤、环境恶化等, 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中心区人口、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扩散过程, 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20年代[1]。自1980年以来, 郊区化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 这是由于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使商业、贸易、金融等向中心区集中, 而工业、居住开始向郊区扩散。

1 国外城市郊区化研究进展

城市郊区化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 因此西方国家城市郊区化的研究较为成熟。

1.1 郊区化出现的成因和发展机制研究。

Thomas M.Stanback Jr和Richard V Knight探讨高速公路系统、航空运输系统和工业园、购物中心对郊区化的促进作用[2];奥沙利文 (O'sullivan) 从制造业、人口、零售业等要素分析了郊区化的机制[3];Kwon.Yongwoo对首尔的城市居住变迁空间模式的研究表明:足够的就业机会、实用的住宅供给以及各种地域政策的影响导致首尔的大都市区的居住郊迁移[4]。

1.2 郊区化的定量度量方法

1.2.1 最早有克拉克 (C.

clark) 1951年对大都市区的人口密度函数的探讨, 提出了单中心大都市区的人口密度函数:

其中D (r) 为离市中心r英里处的人口密度, D0和b为参数, e为自然对数的底。如果D0趋向减少, 说明城市密度逐渐下降;b称为人口密度梯度, 随b值减少, 可以说大都市区逐渐郊区化了[5,6]。

1.2.2 在1971年Newling等用二次曲线代替

了Clark模型的一次变量, 提出所谓的二次指数式模型[7], 是负指数模式与常态模式的一般比:

当b为负, c=0, 则此为负指数模式;当c为正, b=0, 则此为常态模式

b是衡量市中心密度率的改变, 而c是用来衡量市中心外密度斜率的改变。

1.2.3 米尔斯 (E.

S.Mills) 1986年提出一种联立方程模型估计法以及1992年的新模型[8], 用以模拟一个样本大都市区的中心市区和郊区内人口和就业增长:

Pc为中心城市的居住人口, LC为中心城市的土地面积, P为大都市区总人口, α, β为纯数, A为依赖于度量单位的一个比例参数。当α, β和A的值变小时, 就可以说一个城市逐渐郊区化了。

1.3 郊区化的理论研究。

美国的格拉姆·罗迈·泰勒于1915年提出了应在大城市郊区建立类似卫星般的小城市的卫星城镇理论[9];美国著名建筑学家E.沙里宁 (E.Saarinen) 在1942提出的有机疏散论[10]等都是对城市郊区化发展的早期理论构想和描述。最经典的郊区化理论还是Peter.hall在1984年发表的城市演变模型:他认为城市演变由六个阶段构成, 依次是“流失中的集中”、“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和“流失中的分散”[11]。

1.4 郊区化的社会影响研究。

Sonya.Salamon认为郊区化面临的挑战是:让小城镇的居民抵制大农业区所认同的生活方式并防止同质化现象发生[12];EDWARD S.SHIHADEH研究了美国郊区化过程的黑人问题, 结果发现大都市区的郊区化程度和城市中心区的黑人严重犯罪行为成正比关系;John F.Kain对德克萨斯州大都市区黑人孩子入学情况的研究表明:黑人孩子的入学方向开始由内城相对差的学校向郊区高质量的学校扩展[13]。

2 国内城市郊区化的研究进展

国内学术界最早从人口迁移现象开始, 然后是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现状特点、不同类型的郊区化现象、郊区化的动力机制以及郊区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展开相应的研究。

2.1 人口迁移现象。

周一星利用1964、1982和1990年三次人口普查资料, 分析北京在两个时段的人口变动, 确定北京在1982~1990年期间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14]。魏清泉、周春山利用广州市的统计数据对城市各个区的人口变动做了详细的分析, 认为其变动的主要方面是市内迁移, 迁移特点表现为短距离、蔓延式向外扩散[15]。高向东、张善余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上海人口郊区化现象作出详细研究, 认为1990年以来, 上海进入了城市人口郊区化阶段[16]。

2.2 住宅郊区化。

陈烈、丁焕峰以南海市黄岐区为例, 详细分析了广州城市住宅郊区化与大城市边缘小城镇发展的关系[17]。刘晓颖在分析1992~2000年北京地区住宅用地统计资料的基础上, 针对北京日益突出的住宅郊区化现状, 找出其扩展的规律, 预测近20年的发展趋势[18]。邹卓君认为我国住宅郊区化进程中存在着空间布局无序、土地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 认为郊区化应该注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19]。

2.3 工业郊区化。

周一星、孟延春认为北京市工业的郊区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下, 城市中心区的污染扰民工业向郊区搬迁;二是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工业企业外迁[20]。高向东、江取珍指出1993~1999年间, 上海市中心城区企业减少580个, 占中心区工厂的30%, 而近郊区增幅达125%[21]。

2.4 城市郊区化动力机制研究。

国内学者对中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较为统一, 一般都认为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住房改革、旧城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等因素是城市郊区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3 城市郊区化研究展望

在目前我国的城市郊区化现象依然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对城市郊区化的研究也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在结合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以下一些在以后研究中应该重视的方面。

3.1 人口、住宅、就业、商业等郊区化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研究。

现有的郊区化研究资料多是分别对人口、住宅、商业等单方面的研究, 而针对这几种郊区化形式的空间上的关系和时间上的关联以及相互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 只有加强对这几方面的综合研究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城市化的实际影响。

3.2 郊区化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关系研究。

城市空间结构会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城市郊区化的这个时段里城市空间结构和其它时段相比的特殊性、郊区化的过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的影响等方面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3.3 郊区化与郊区社会以及中国特色的农民工之间的关系研究。

郊区化在社会意义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 包括信仰、习惯、衣食住行的方式等等都开始慢慢改变, 因此, 郊区化对我国目前相对闭塞的郊区社会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应该详细的研究。

3.4 郊区化的理论和方法创新研究。

在城市郊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近年来,全市改革与发展的势头很好,郊区的形势也很好。抓机遇、求发展的热情十分高涨,找差距、赶先进的氛围十分浓烈,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牢牢把握富裕农民的工作主线,郊区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代农业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三产业迅猛发展,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退耕还林和综合开发取得新的成效,山区建设出现新的可喜局面;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郊区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郊区的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结果,是郊区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全市各条战线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单位和同志表示祝贺!向在郊区工作的同志表示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就如何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郊区的各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从巩固工农联盟、加强国家的政权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系统阐述了党的十六大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奋斗目标、基本纲领和主要任务,深刻剖析了农业农村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的突出位置、客观要求和重要意义,提出了做好农业农村工作需要把握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这篇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大纲。胡锦涛同志春节前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要求我们发挥好首都信息、技术、市场、人才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做好郊区工作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胡锦涛同志的这些重要讲话精神。

一是要深刻认识做好郊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北京是特大型城市,郊区农业的规模、份额不大,农村人口相对也不多,但郊区面积很大、资源很多、发展潜力很大,随着首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充分发挥郊区在首都经济中的作用越发急迫,发挥郊区支撑首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地位越发重要。从郊区发展的水平看,长期以来,郊区农村围绕着服务首都、建设首都,为保证首都人民的吃粮、吃菜、喝水等基本生活需求,满足首都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为提高首都城市道路、交通、能源等承载能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郊区社会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郊区现代化建设的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人均GDp从11000元到24600元之间),城乡之间的种种差别还存在,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郊区。加快郊区的发展是郊区群众的迫切需要,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全市上下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郊区的发展,自觉地支持郊区的建设。从全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全市1.68万平方公里面积,规划市区只有1040平方公里,郊区的面积占到90%以上。郊区广阔的发展空间,较低的投资成本,丰富的发展资源,蕴藏着加快首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发展区。抓住奥运机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发挥好郊区的诸多优势,是缓解首都人口、交通、环境压力,提高城市运行质量,解决城市运行中诸多难题的重要出路;也是发展首都经济,加快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从首都发展的需求出发,必须把郊区作为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形成“新北京、新奥运”投资建设的热点、亮点。首都的现代化起步在城区,实现在郊区;没有郊区的现代化,首都的现代化就无法完结,只有把郊区更快的发展起来,首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才能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二是统筹协调,加速郊区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中央农村工作会对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做了具体部署,胡锦涛同志到北京考察工作时特别强调,要突出抓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作。统筹协调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推动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两个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我市郊区具有许多发展优势,包括资源优势、空间优势、区域优势。市区则集中了更多的智力、资金、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些优势都是首都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必不可少的条件。城乡协调发展就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资源集成、整合,通过统一规划,同步推进,提高优势要素的发展空间,促进社会财富的更快涌流。如,把城区的教育、科研资源与郊区的产业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高新技术的发展空间;发展现代制造业、城区工厂搬迁,在城乡整体规划,统一布局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可以发挥出有限资源的更大潜力;各区县的发展,通过打破城乡禁锢,跳出区域束缚,推进优势互补,产生新的发展优势,可以形成最佳的经济布局。要充分发挥好市区与郊区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发挥好市中心区的辐射作用,运用好郊区的承载能力,使首都的各种资源优势在郊区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要运用好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不断地提高郊区经济的科技含量、发展水平和产业档次。要用好首都的开放型优势,更多地吸引外商投资、更多地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要充分利用好郊区的优势,为发展现代制造业,调整改造传统工业,奥运场馆的投资建设和旅游休闲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要研究这些优势,挖掘新的发展潜力,开拓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城区工作的同志,还是郊区工作的同志都要跳出地区、部门的局限,探索新的出路,在城乡结合中寻求新的发展,依靠统筹协调,实现新的跨越。

三是要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推进郊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把关心农民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农民问题核心是收入增长缓慢。郊区工作要特别注意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围绕着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主题,第一是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在这个问题上各级党委政府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当前,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随着郊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而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多。不解决好土地流转问题,不解决好农村征地补偿问题,不解决好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计问题,就难以保证郊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对于这个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给予高度的重视。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认真研究郊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首都发展需要、维护广大农民权益、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和征用制度。第二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要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措施,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根据中央的精神和市财政状况,逐步减轻以至完全取消一些不应当或不需要再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要认真搞好专项治理工作,强化减负工作的责任制。要根据北京的特点,在减轻农民直接负担的同时,认真研究减轻农民间接负担的问题,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第三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按照中央确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郊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和鼓励农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广开农民的就业门路,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活跃和繁荣郊区经济。在加快郊区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郊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郊区的社会进步。

二、努力实现郊区经济的加速发展

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键是认清形势,找出不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加快发展。最近,农工委、农委的同志通过分析研究,概括出了郊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提出郊区经济存在“不足、不强、不活、不深”八个字。他们的概括是准的。北京郊区近些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如何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出差距,看到不足,认清奋斗的目标,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农工委、农委的同志在胜利的时候、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没有沾沾自喜,这种精神应当肯定。我们在市委九届二次全会上确定了加快发展的总的基调,并且把郊区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原因就是郊区有潜力、有条件,可以发展的更快一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郊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农业落后问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郊区农村稳定和社会进步问题。加快发展,目标就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郊区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最终实现郊区的现代化。为了加快实现这个目标,农委的同志把郊区的工作概括为: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建设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形成四个产业带,即以中关村一区五园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以汽车城、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光机电一体化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四大基地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带,以绿色生态农业为标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以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为特征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等四大产业带;建立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中心城区——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郊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郊区工作的重点: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新跨越。农业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要围绕着农业结构调整这个主线,不断加大调整农业结构的力度,要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养殖业的结构,种养业的结构,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要不断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要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行区域化生产,形成林果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带。从北京的发展看,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重点是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运用工业化的管理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靠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靠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程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靠农业产业化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用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改变农业生产传统落后的生产组织、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关键是抓好龙头企业。要落实好国家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市和区县都要研究相应的办法,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特别要注意扶持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的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推进郊区工业化的新突破。发展二、三产业是扩大郊区经济总量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市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振兴现代制造业的要求,最近,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振兴现代制造业的规划。振兴现代制造业,郊区大有可为。郊区要抓住这个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为首都现代制造业服务。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过程中,完成郊区工业化的任务。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改进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到郊区落户,使郊区成为首都的制造业基地。要进一步加大乡镇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的力度,通过资产重组、企业转制,实现引进资金、引进产品和技术、引进管理人才的目的,增强郊区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在发展大企业的同时放手发展中小企业。要围绕现代制造业的大型龙头企业,扶持和发展一大批服务配套的中小企业。要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无论什么所有制形式,只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符合安全和环保标准,都要鼓励发展。要把发展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作为解决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事来抓。每个区县都要完善政策,让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能够充分地享受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一切应当由企业享受的政策。

三是推进郊区城市化的新发展。郊区城市化是九次党代会确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郊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郊区面貌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相比,郊区城市化的差距仍然很大,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工作重点还不够突出,分散投资、分散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标准不高、水平不高、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跟不上,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投资政策、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等等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北京的实际出发,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在卫星城与中心镇的建设中要突出卫星城的建设,在14个卫星城建设中,也要注意突出重点。要组织力量,搞好卫星城建设总体规划的修订工作,按照城乡一体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考虑卫星城的道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当集中力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卫星城能够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并且有一定数量二产、三产企业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成为首都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郊经济实力比较强,应当加大力度,加快改革,使城市化的速度更快一些。要重点支持有一定规模、基础条件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建设,发挥好小城镇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推进郊区非农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现郊区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工作上要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工作部门一定要切实关注郊区,研究郊区,把发展郊区的各项工作做实。要逐步理顺郊区农村工作的管理体制,加大郊区工作的力度。农委作为市委市政府主管郊区工作的部门,要成为市委市政府郊区工作的参谋部,研究问题,反映情况,提出决策建议,组织协调各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郊区工作的各项决策。搞好郊区工作不仅是各区县的事、农委的事,各个部门都有责任。教委要对郊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负责,科委要对提高郊区经济的科技含量负责,规委要对郊区的建设发展规划负责,各部门都要对郊区相应事业的发展负责,加强对郊区的支持力度,主动与郊区的同志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各部门、各区县在相互支持和分工中,实现郊区的快速发展,增强城市发展的整体实力。

加快发展要注意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各区县资源条件不同,发展优势各异。市委市政府在发展郊区工作中不搞一刀切,允许各区县在加快发展总基调的要求下,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近郊、平原地区、山区,不同的区县都应当认真研究自己的优势、劣势,找出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论是农业、二三产业还是城镇建设,都应当力争形成自己的特色,增强本区县经济的竞争力。

三、营造促进郊区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实现首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完成“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全市各条战线的同志都要按照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的要求,按照加快发展的总基调,加倍努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当前,制约发展的瓶颈是投资环境还不如人意、不够宽松。土地价格过高,收费项目过多,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一些大企业在这里感觉有诸多不便,想投资的一些企业觉得其他地区的条件可能更好,正在办理投资的一些企业常常反映办事效率低、政策不透明,甚至存在吃拿卡要,有意刁难。这些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是它打消了许多企业的投资意向,干扰了许多企业的投资信心,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和形象,破坏了首都的创业环境,影响极为恶劣,问题极为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力量加以解决。

优化环境的内容很多。从全市工作看,当前亟需加强五个方面的环境建设。一是要加强政策环境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企业投资、创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目前,各部门积极性都比较高,许多区县、委办局都提出了优化环境的一些措施。要在这个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优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要综合研究,防止出现新的政策部门化的现象。同时要加大各项政策的落实、执行和督促、监督力度。二是要加强服务环境建设。必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规范政府行为,完善“一站式”服务,为投资者提供更方便的服务。进一步研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三是要加强法制环境建设。要加强社会治安治理,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地方法规规章,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公务员要依法行政,保证公正司法,不断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规范有序的治理环境。四是要加强市场环境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的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健全中介体系,形成符合资本运行规律的、有利于发展的市场氛围。五是要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增强首都的文化教育科技氛围,完善的社区管理体制,搞好绿化美化,完善生活设施,创造更便利的生活条件。

优化环境的主体是各级党委政府。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提高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合理配置各种环境要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工作上要三管齐下。一是要深化改革。积极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发展创业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二是要用好现代科技手段。采用电子政务、网上审批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三是要转变作风。要通过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学习教育活动,从转变作风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很重,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亟需解决的是,规范市和区县的职能和权限,改革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项目,解决政府机构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多头执法等问题,不断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在放权上还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最近看到新华社的一篇文章,讲浙江的发展。其中几个观点引人深思,提出来请大家共同思考。一个观点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只有让区县、乡镇、村发展起来,全市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第二个观点是,特色就是优势,个性就是竞争力。北京郊区各区县的特色是什么,优势在哪?如何把特色、优势发挥出来?第三个观点是,放权就是解决生产力。萧山区委书记讲,政策是发展的“加速器”,放下来的权力就是生产力。放权的直接效应是,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使萧山走上快速发展之路。萧山从2000年到2002年9月工业技改投入高达200多亿元,没有“扩权”,报批拐来拐去,肯定没有这么快。现在,萧山乡镇都可以批1000万元的项目。把这些观点归纳起来,加快郊区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放权,解放区县的生产力,让区县放开手脚发展,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自的特色,把城区那些长期没有得到很好配置的资源,在郊区重新集成,产生新的效益。希望全市上下在这个问题上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拿出具体办法。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重要任务,但是必须从现在开始,找出一个突破口,确定阶段性的工作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使首都的发展环境能够在近期有一个较大的改善。郊区发展的形势很好,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发展相对充分,具有政策操作便利的优势。全市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要以郊区为切入点,力争取得更多的突破。郊区在环境建设方面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鼓励郊区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政策。加大引进大型外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力度。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引资办法,鼓励更多的外资企业在郊区落户,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郊区的建设,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郊区企业的重组转制。要在市场准入、税收、土地使用、上市融资、进出口、引进人才等方面,使民营企业享有与其他类型企业同等的待遇。调动民营企业的发展积极性,让他们为郊区的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加强对引入企业的各项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投资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特别注意加大对投资企业的后续服务。决不能只关注企业是否投资,不管企业能否正常经营、能否取得合理的收入。各区县都要制定相应的办法,帮助企业尽快投产运营,帮助企业解决投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由于我们现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十分规范,因此各级政府都有责任主动地去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要根据各区县的实际,对重点企业,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出面,亲自帮助企业协调各方,排忧解难。一定要树立主动为纳税企业服务的意识,决不允许出现刁难企业,吃拿卡要,“关门打狗”(企业投资前怎么都行,企业投资后到处刁难)的现象。

二是下放一切可以下放的审批权。审批手续复杂、周期长、透明度低是影响发展环境的一大难题,也是基层和企业反映最为强烈、又长期没有能够得到解决的顽症。特别是在土地审批、规划审批、建设项目的审批方面尤为突出。许多审批办法所耗时间之长,涉及部门之多,程序之复杂,内行都不一定能够清楚,许多企业、外商根本就摸不着头脑。对这种只增加企业负担,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繁琐的审批办法必须坚决改革。要进一步明确市区县的管理分工,把更多的权限下放到区县,由区县负责审批,市里负责监督。改变不了解情况盲目审批、乱审批的现象。规划部门已决定公开已审定的郊区规划图则,对已批准的郊区卫星城和工业园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下放审批权力,并公布限建区的范围。市级主管部门要管宏观、管规划,行使监督权。把权力与责任最大限度地一致起来,谁审批谁负责,实行责任追究。

三是解决好企业在郊区发展的用地问题。吸引大企业到郊区投资,除了要提高办事效率外,我们还必须给企业必要的创业空间,让这些企业有用武之地。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必须在节约使用土地的前提下,改革现行的管理办法,把土地资源用活、用好。今年要在土地使用和管理方面有所突破,要尽快拿出土地流转和异地置换的办法。要认真总结通州、大兴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出租等形式解决建设用地的经验,逐步推广这种农民欢迎、投资者满意、又符合国家土地使用政策的办法。

四是切实帮助投资企业降低投资成本。许多企业不愿在北京投资、在北京发展,原因是北京各方面的成本太高。应当说,北京的投资成本高是有客观原因,但是不能说没有改善的空间。今年在降低企业投资费用方面要研究一些政策。可以研究采取减、免、缓的办法,先把费用降一些,企业发展起来后,再采取其他形式补上。总的原则是蓄水养鱼,降低门槛,从长计议。

五是加快郊区基础设施建设。郊区基础设施落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要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加大力度,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郊区基础设施有明显的改善。工作的重点是,加快各卫星城与市中心区的路网建设,使郊区交通畅通起来。加强郊区水、电、气、热等设施建设,提高供应能力,改善郊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强郊区污水、垃圾的处理能力,搞好郊区卫星城、小城镇的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打破部门垄断,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外资、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管理基础设施。采取多元投资的方式,加大盘活资产存量的力度,优化配置资源。引进竞争机制,探索新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机制,规范权力与义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和费用。

六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郊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最大差距是社会事业发展落后。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加大财政对郊区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比重。针对目前郊区社会事业建设明显滞后的情况,把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作为工作重点,每年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郊区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今年在郊区农村的教育、卫生和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上要有新的突破,确立发展目标,研究发展规划,增加必要的投入,尽快改变郊区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落后的面貌。

七是研究农村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农村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的呼声很高。这项改革涉及的问题很复杂,解决起来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石景山区搞了全区非农化的试点,要认真总结经验。今年开始,先从减少增量入手,农民新生子女可以登记为城镇户口,18岁以下各类在校学生也可以办理农转非手续。要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途径,逐步把农民转为非农人口,通过减少农业人口来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

八是制定郊区吸引人才的政策。加快郊区发展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要下力量帮助郊区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我市作为全国的教育中心,每年有大批学生毕业,组织部门要拿出一个办法,采取一些政策,安排一批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郊区、到乡镇、到村里去,发展生产,锻炼自己。具备条件的可以安排在乡镇中挂职。让更多有知识的年轻人在郊区这个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注意安排好他们的工作生活,使到郊区工作的青年学生能够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

另外,还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如农村低保问题,城区与郊区不同,郊区各区县之间条件差距也很大,一个政策显然不合理,应当尽快调整。又如农村集体资产处置、拆迁政策严重地制约着郊区的发展,都要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做实,要采取“折子工程”的办法,每项任务都有责任单位,任务要求,完成时间和督促检查单位。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加快郊区的发展,实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一是围绕着加快发展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使郊区干部群众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跳出狭隘的部门、地域限制,跳出小农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改变“人上楼,思想上不了楼”,“富而土”、“穷而土”的落后观念,落后现象,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区域发展意识,现代化意识,在郊区干部群众中牢固地树立起加快发展的观念。要把发展的观念融入郊区各项工作之中,研究问题、制定规划、部署工作都要把加快郊区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找差距、谋思路、定目标、立措施、抓落实,深化改革,优化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郊区的大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责任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群众观念,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把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创业热情和不懈奋斗的积极性引导、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三个解放出来”和“三个坚决”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形成有利于干事,鼓励干事,保护干事,能干成事的发展环境,使郊区成为一切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进发,一切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大舞台。

二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郊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郊区农村基层组织是国家政权的根基。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完成。实践证明,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组织必须成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郊区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郊区的发展。要紧紧围绕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来开展工作。

要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要按照十六大精神提升创建活动标准,丰富创建活动内容,创新创建工作载体,增强创建工作实效,坚持创建和整顿并举,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使更多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进入“六好”、“五好”行列。

要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党的建设要根据郊区工作的特点,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今年,要在继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以及社区、机关、学校党的建设的同时,注意加强合作经济组织中党的组织建设。宣传党的政策,发挥党员作用,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搞好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的各项工作,要积极推动“村帐乡管”的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不断加强民主监督。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在郊区形成奋发有为、健康向上的发展氛围。

要加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干部队伍建设。围绕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增强活力的要求,在干部引进录用、培养选拔、教育管理、监督激励上大力创新,有所突破。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工作。帮助郊区干部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金融知识、依法办事的知识和群众工作的知识,切实提高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要制定和完善人才政策措施,开辟郊区人才的“快车道”,鼓励和选派一批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改善基层干部结构。今年各区县都将开始换届的准备工作。要结合区县换届工作,选好班子,配齐干部,把政治上强、懂业务、熟悉农村工作、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郊区工作的领导部门。

三是以好的作风来促进发展。一个地方的工作好坏,干部的作风至关重要。郊区基层干部工作在农村的第一线,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作风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一个村、一个乡镇的发展与稳定。

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做好工作就要扎扎实实地抓落实。各级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定决策、做规划、干工作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要和现实条件;要克服浮躁情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通过我们的工作,让郊区的农民群众手中的钱更多一点,致富的速度更快一点,生活环境更好一点。要建立健全“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要健全各项工作的责任制,通过责任制的形式,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地区、单位、岗位,落实到人头。

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艰苦创业的精神、吃苦实干的精神、勤俭节约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切实加强“两个务必”的教育,不断提高郊区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水平、政治水平,抵御铺张浪费、挥霍奢侈的歪风。广大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做到顶得住歪风,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

要加强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对每一个党的干部来说,忽视了群众就会迷失工作方向,忘记了群众就失去了生存之本,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一事无成。要坚持发扬民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千方百计地为广大群众谋利益。要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树立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的自觉性,提高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能力。要继续在郊区开展“民心”工程和“便民”活动,多花一点时间研究群众的需要,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要经常想想群众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我们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切实加深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调动农民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郊区与环保 篇6

《乡村里的推土机》着重探讨了一九四五至一九七○年郊区蔓延与美国环保运动兴起之间的联系。作者认为,“一九四五至一九七○年间关于住宅建筑业的环境批判对环境保护主义的出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前言》)。在这本书中,“郊区蔓延”与“住宅建设”几乎成为可以通用的术语,这是因为郊区化总是伴随着人口向郊区的大规模流动及郊区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乡村里的推土机》除导言和结论外,其主体部分由七章组成。前四章分析了一九四五至一九七○年间郊区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人们对一些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批评,而后三章则论述了公众保护郊区环境的斗争及各级政府的环境管制。

郊区化与环保运动兴起是美国现代史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它们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呢?这是《乡村里的推土机》要论述的主要问题。战后,为缓解城市住房紧张的局面,房地产开发在郊区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为了迅速平整地基,开发商用推土机移山填谷,清除植被,完全改变了数百万英亩土地的自然面貌。为节省建筑成本和增加电器销售,房地产商及电器商联合起来,开发高能耗的住房,阻碍节能房屋的研发。郊区约半数住房只有很简易的化粪池,由此造成的生活不便、地下水源污染和疾病流行等问题备受关切。另外,郊区住房开发对农业用地、野生动物栖息地、自然景观及户外活动空间的破坏,也使很多人深感忧虑。郊区化引发的环境问题激起了一连串的政治反应:越来越多的公众抗议在湿地、山坡及洪泛区等生态敏感地带进行房地产开发,公共卫生管理局、国家地质局、土壤保护局和鱼类及野生动物保护局也开始对郊区开发的环境后果开展调查。尽管联邦政府出台国家土地利用政策法的努力遭到了失败,但许多州却通过了相关的土地利用管制法令。

《乡村里的推土机》作为一部成功的环境史著作,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该书对美国环保运动的新解释,以及它对环境史研究领域的拓展。

在美国环境史领域,有关环保运动史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新见迭出。关于这一主题的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至少包括:海斯的《资源保护与效率的福音》、《美丽、健康和永恒:美国的环境政治,一九五五——一九八五》、纳什的《荒野与美国精神》、戈特利布的《呼唤春天:美国环保运动的演变》、罗斯曼的《一九四五年以来美国环境主义的发展》、里格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及资源保护运动的起源》、贾德的《共同的土地,共同的人民》、塞勒斯的《职业风险:从工业疾病到环境健康科学》。这些著作从政治史或思想史的角度,对环保运动的演变进行解释。环保运动总是会被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的资源保护运动。一般而言,资源保护运动强调的是对森林、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与明智利用,其背后是对科学、理性的尊崇,及对专家治国的拥护,与普通公众缺乏直接的联系。而战后兴起的环保运动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的理论基础是强调事物之间存在广泛联系的生态学。但环保运动如何发展成为一场群众运动?环保运动的源头除了乡野山区的资源保护运动外,它与工业城市社会是否存在、并具有何种联系?此外,在分析环保运动的兴起时,美国学者往往各执一端,或者将其视为战后生产变革所引起的反应,或者视为消费社会形成的结果。但生产变革又如何对消费需求构成威胁呢?这些问题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即便偶尔涉及,也大都语焉不详。

《乡村里的推土机》则在多方面深化了环保运动史研究。战后环保运动兴起于郊区,是《乡村里的推土机》提出的一个非常新颖、独到的见解。既然如此,环保运动与工业城市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将郊区住房建设作为探讨环保运动的一个切入点,可谓匠心独具。早在一九二○年,美国就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郊区人口开始超过中心城市人口,美国发展成为一个郊区化国家。郊区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多数的特点,以及住房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能够令人信服地解释环保运动何以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郊区住房建设作为纽带和桥梁,将生产与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人们对二者统一对立关系的逐步认识,解释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人们对郊区住房开发的态度转变。

《乡村里的推土机》拓宽了美国环境史的研究范围。诚如作者所言,“环境史研究一直主要关注农村地区的生产——农牧业、采矿业、林业、渔业、狩猎”,而对城市环境史关注不够,这是美国“环境史著述的严重不足”。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唐纳德·沃斯特倡导的“农业生态史”模式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城市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城市化、郊区化所导致的环境变迁,城市存在的污染、健康与公共卫生问题,都意味着环境史不能将城市排除在外,城市在美国环境史研究中不可能长期处于边缘位置。在塔尔、梅洛西、克罗农、海斯等学者的努力下,城市环境史研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渐渐受到了重视,并诞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著作。有学者认为,塔尔的《寻找污染的最终去向》、赫尔利的《环境的不平等》等作品的问世,标志着环境史的出现,而麦乐西的《流动的美国:城市、工业、能源和环境》、罗姆的《乡村里的推土机》等著作的出版,则昭示着城市环境史日臻成熟。作为研究郊区化环境后果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乡村里的推土机》将郊区纳入到城市环境史的研究范畴,对城市环境史也是一个有益的延伸。

在某种程度上,《乡村里的推土机》可以被视为城市环境史研究的一个成功范本。作者成功地将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作者在第一章中对战后美国郊区房地产业为何能获得迅速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战后,美国住房短缺的矛盾非常尖锐,只有40%左右的城市家庭拥有住房。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房地产业被政府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柱,不仅增加就业,还带动房地产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鼓励人们购房,联邦政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通过了《全国住宅法》,对购房者提供住房抵押贷款,同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采用先进流水线作业,希望借助于科学技术,像生产汽车一样批量盖造住房,使住房能像汽车一样为普通人所拥有。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自有住宅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个人主义、进取心、独立自主和精神自由的一种物质表现”,关系到人们对“民主、自治、自由和自主”的信心,是防御社会主义的有效手段。由于郊区的土地价格较低,而自然环境相对城区要好,因此,郊区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乡村里的推土机》的价值还在于,它对美国土地利用管制的失败进行了反思。郊区住房开发导致的环境后果足以显示,在土地利用方面,美国政府要加强管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历了一场“土地管制的静悄悄的革命”:从一九六一到一九七五年,美国有二十三个州出台了某种形式的土地利用管制法令;一些地方法院也做出了加强土地利用管制的裁决;尼克松总统在一九七○年的一份政府报告中也提到:“任何人都无权滥用土地,相反,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权关注土地的合理利用。”但国家土地利用管制法案最终未被国会批准。土地利用管制法案的夭折,离不开七十年代美国的经济衰退与石油危机这一不利背景,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缺陷。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产权被视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为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企业或个人都将财产权作为规避管制的理论工具,企图将环境成本转嫁给整个社会。

土地利用管制的失败,与强大的反管制联盟也有密切关系。在这一联盟中,既有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商,也有广大的购房者、房屋持有者和土地持有者。他们更重视经济因素而非环境因素,不愿意因为管制而使地产和房产贬值。对地产所有者而言,对土地开发的管制,限制了土地的使用方式,将降低地产的价值;而对房产所有者而言,管制将使得他们的房产较新的房产相形见绌,从而导致贬值。而对购房者而言,他们希望市场能够多一些选择,提供一些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住宅。另外,在很多地方,政府官员都希望房地产能带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环境管制反对势力的广泛存在,将长期制约环保运动向纵深发展。

《乡村里的推土机》在表达手法上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该书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可读性强。它采用编年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在探讨郊区住房开发的环境代价时,不求面面俱到,只选择进入公众视野并激起广泛辩论的那些方面。另外,这本书采用了多幅很有代表性的图片,生动地展现了郊区住房开发的环境代价及由此引起的舆情变化。这里仅举一例,第十幅图是一九六二年加利福尼亚一个只有七岁的小朋友用稚嫩的笔迹写给肯尼迪总统的、引起轰动的求助信: “亲爱的总统先生:当我们想要在峡谷中玩耍的时候,我们无处可去,因为那儿要盖很多房子。你能留出一些地方让我们玩吗?谢谢你的关注。爱你的斯科特。”这封信反映的是小朋友的心声,但表达的却不只是他们的不满。

相对环境史领域占绝对优势的个案研究而言,《乡村里的推土机》比较宏观,其地域范围涉及整个美国,对系统把握和整体了解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郊区化的环境影响很有帮助。这就使这本书的学术影响力能辐射到历史学以外的很多学科,《美国历史杂志》、《美国研究》、《美国社会学》、《景观与城市规划》等十九种杂志都先后发表了书评,从二○○一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了三次。这本书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明,还需要继续加强环境史的中观和宏观研究。

《乡村里的推土机》或许能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启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城市人口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愿望,将继续推动郊区与小城镇的住房开发。在此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合理规划,防止无序开发。同时,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保护耕地免受城市化的侵蚀依然任重道远。

城市郊区化 篇7

北京市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对搬迁和住宅的需求意愿是什么、存在问题是什么, 能否通过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 为达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供给建设用地;二是北京市明确提出要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 强调其多功能性, 除了生产、经济、社会功能外, 还包括非商品生产, 如景观价值、生态服务教育等。建立良好的乡村景观将成为未来农业-农村工作一项重要任务。

城镇化过程中, 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应当是一个由不同利益相关方相互合作进行分析、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为了征求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的意见, 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目标和战略要求, 基于参与式理论和方法, 开展了对农民和市民的抽样调查, 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提高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

二、研究方法

2007年4-5月课题组进行了入户调查, 对海淀、大兴、通州、门头沟、丰台、延庆、房山、昌平8个区县的部分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入户调查选取了相关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重点了解农村居民点住房用地情况, 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及其意愿。调查以入户调查和办公室面对面询问调查为主, 以发放问卷由调查者自主填写为辅。共发放539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519份。

2007年1月, 针对都市型现代多功能农业乡村景观建设目标要求, 课题组在高速公路可视范围内对其沿线的顺义、怀柔和密云三区县的农民和北京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调查299人, 男女人数分别为185人和114人;市民和农民分别为143和156人。针对当地居民和北京市民, 问卷分2个版本, 调查问题涉及被调查者对目前景观的满意程度、乡村景观建设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农业走廊景观建设意见、农业生产存在问题以及建设需求等问题。

同时在研究分析过程中, 还参考了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有关的统计和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和问题分析

2004年, 北京村民委员会3978个, 北京农业人口 (农业户) 为308.2万人,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265平方米, 远远高于国家标准150平方米的高限 (GB50188-93) 。宅基地面积超过北京市农村宅基地标准[户均0.3亩 (宅院) ], 建筑用地比例也超过国家村镇规划标准对中心村居民建筑用地比例 (55-77%) 的规定 (见表1) 。在农村居民点中, 居住用地面积占92%, 公共建筑用地面积占1%, 道路广场用地面积占5%, 公共绿地用地面积占0.8%。如果将村庄内的企业用地考虑进去, 建设用地的用途结构大致是, 居住用地占66%, 企业用地占22%, 管理机构用地占1%, 服务设施用地占8%。

如果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定和文件规定的人均用地标准 (1) 和未来规划人口数量来考虑挖掘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潜力, 全部京郊农村居民点的容积率也仅为0.15。在2015年可以最终实现全北京农村地区节约500平方公里的目标, 用于城市、工业发展的建设用地。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 实际上农村居民点整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面积占全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趋于减少, 但总量在增加, 面对未来城市建设要求大面积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严峻挑战;非村民住房用地是农村居民点居住用地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北京郊区土地利用方式的高速非农化转变中, 将农民纳入城市服务体系的进程相对来说是严重滞后。

(二) 农村居民住宅现状和需求分析

1. 农户的家庭收入和住房面积

在抽样调查中, 人均家庭年收入水平最高的是海淀, 为8785.62元, 延庆最低, 为3061元。八个区县的被调查农户的人均家庭年收入为5915.56元, 海淀、丰台和昌平的被调查农户人均家庭年收入超过这一水平。被调查农户的户均宅基地面积平均水平为236.34平方米, 延庆最高 (343.40平方米) , 门头沟最低 (105.15平方米) , 其中延庆、大兴、通州、房山、昌平的户均宅基地面积均超出平均水平。各区县被调查农户户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水平为121.57平方米, 人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水平为34.76平方米, 与1980年的人均10平方米比较, 增长了两倍多。

2. 农户住宅类型现状

在所调查的519户农户中, 共有447户填写了住宅形式, 其中平房独院的有423户, 所占比重高达94.63%;1-2层楼房有19户, 楼房3-6层有5户 (见表2) 。

3. 农户期望的住房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

被调查的农户都期望增加其户均住房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 平均增加户均住房面积56.05m2、平均增加人均住房面积16.15m2。其中门头沟和昌平的农户更为突出, 前者期望增加的户均住房面积为86.02m2, 后者期望人均住房面积增加25.01m2 (见图1) 。

4.农户对住宅现状的满意程度

在调查的519户农户中, 共有489户填写了“对住房现状的满意程度”一项 (见图2) 。被调查农户对居住现状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共占44%, 一般的占30%, 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共占26%, 总体上看来, 被调查农户对居住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部分被调查农户对当前家庭居住状况不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住房面积小, 需翻新、重建扩大、装修房屋, 改善厨卫条件;道路和交通条件差, 生活不方便;取暖、上下水条件;解决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卫生问题, 治理噪音和其他污染, 改善周围环境;街道应规划;治安不好;健身、娱乐设施太少, 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等。

5. 农户愿意居住住宅类型及不愿搬迁上楼原因

在调查的519户农户中, 有516户填写了“愿意居住的房屋类型”一项。其中50%的被调查农户愿意居住在平房, 43%的农户愿意住低层楼房, 而只有7%的农户愿意住高层楼房。愿意住高层楼房主要是远郊区生活条件差等原因。对于“是否愿意搬迁上楼”的选择, 54%的农户愿意搬迁上楼, 不愿意和不太愿意的农户分别占25%和21% (见图3) 。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不是农民自愿动迁而是由政府动员农民搬迁上楼, 农民要求政府所支付的成本是较高的。农民需要政府落实提供稳定的城镇工作 (40%) 、提供社会保险 (35%) 、在子女就学方面提供帮助 (21%) 等政策。调查也显示:各区县农户对拆迁或旧改补偿方式的选择, 更多地倾向于按照宅基地面积给与楼房的面积补偿和部分现金补偿, 这部分比重占到58%。

(三) 乡村景观现状和需求分析

1. 乡村农业景观满意程度及原因

调查中, 97%的市民和90%的农民认为乡村农业景观一般或不好 (见表3) , 说明目前道路两侧农业景观质量较差, 客观上也反映了北京郊区整体景观的状况不容乐观。

导致市民和农民对公路两侧景观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虽然比较分散 (见图4) , 但“脏乱差”在两个群体中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是土地利用比较混乱, 景色单一和景观多样性较低, 村庄建筑与农田背景基质景观不协调等。从半访谈调查中可以看出, 农民和市民普遍认为脏乱差集中表现在废弃地、废弃河道、垃圾堆放和管理混乱等问题。

2. 乡村景观建设需求及特征

在被调查的143位北京市民中, 在被问到郊区旅游的问题上, 经常、不多和偶尔到郊区旅游的各占约1/3的人数, 其中有92%的市民会在途中关注道路两侧的景色。有69%的市民会偶尔在空闲时间选择到郊区观光旅游, 只有16%的市民会从不选择到郊区旅游观光。89%的农民认为对公路两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景观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1%为无所谓的态度。

在5种具有不同特征的景观图片中, 纯自然景观得到了更多市民的青睐 (占39%) , 其次是有较少人为干扰的田园景观 (大片农田, 占23%) 和整片草地 (占19%) 。而农民的选择则更贴近他们现实的生产状况, 整齐完整的大田景观 (占44%) 仍是他们的首选。

3. 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模式选择

在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建设所提出的四种农业生产模式中, 农民和市民主要选择了大田作物和观光农业, 市民选择大田作物和观光农业模式分别为41%和38%, 农民选择大田作物和观光农业模式分别为21%和52%, 而设施农业和苗圃菜园在两个群体中都不太受到重视。但农民和市民不选择的原因却截然不同:市民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模式中体现出的人为干扰而相对排斥, 而农民则是因为投入过高。市民对大田作物的选择几乎是农民选择该项的2倍, 反映了市民对田园景观的偏爱。而更多的农民在这两项中更倾向于发展以果园采摘为代表的观光农业。

4.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

在都市农业发展的调查中, 62%的市民认为北京的农业发展不应以生产为第一要务, 而是以维护首都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20%的市民则认为北京应发展具有北京传统特色的农业, 用来维护传统生态文化;只有18%的市民认为高度集约化的设施农业 (如大棚蔬菜) 是北京农业发展的重点。

大多数农民 (81%) 认为乡村景观建设十分必要。调查同样也显示, 尽管农民对农业生产失去了兴趣, 但其对土地、土地利用的生产属性仍十分看中, 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依然是他们利用土地的首要考虑因素。对农业生产失去兴趣的农民, 在可能的情况下希望得到一定的补偿而告别土地从事其他行业的生产, 这部分农民占调查人数的65%。

四、主要结论

被调查农户对居住现状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共占44%, 不满意的则主要是道路、上下水、取暖、环境和娱乐设施等方面。目前, 郊区农民的住房形式大部分是平方独院, 占被调查农户的94.63%, 人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水平为34.76平方米, 而且所有被调查农户仍希望增加住房面积。但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远远高于国家和北京市规定, 居民点土地利用率较低、存在不同的浪费现象, 表明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 50%的农户愿意居住在平房, 43%的农户愿意住低层楼房, 而只有7%的农户愿意住高层楼房。不愿意搬迁上楼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费用高、活动空间少、老人上下楼不方便、生活不习惯、没有生产所需空间等。因此在郊区城镇化过程中,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和住宅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农民的经济条件、就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因素, 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将其尽可能地纳入城市服务体系中, 分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各种建设。

北京市民和农民对乡村景观的满意程度普遍较低, 97%的市民和90%的农民认为一般或不好。两个群体都认可景观改造的必要性并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乡村景观的建设。脏乱差、土地利用不齐整、缺乏特色仍然是满意程度低的最主要原因。应加大废弃地、河道、田埂、农田等工程的综合整治, 村庄自身的村容村貌整治。

宜居城市背景下的北京农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正在逐步消退, 而景观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等正在日益扩大。从长远看, 应结合北京土地利用规划、农业优势产业布局规划, 做好都市型现代农业景观整体规划, 并保持长期性。应当考虑市民和农民的意愿, 保障其权益, 构建不同类型的开闭结合空间、集中分散结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农村景观。

摘要:本文在对农民和市民参与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等, 对农民和市民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 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 简本》, 2005

[2].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年) 专题, 2004

[3].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村镇建设统计年报, 1985-2006

[4].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农村居民用地调查、评价和布局调整研究, 调研报告, 2005

[5].宇振荣, 农村人居环境和景观建设.2006

城市郊区化 篇8

1 城市郊区自然植物景观的价值

1.1 生态价值

本文所指的自然植物景观主要是指一切不具明显人类利用特征的景观, 如自然形成的草地、湿地、森林、河流等。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 有些植物还能吸收特定的有害气体, 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在水土保持方面, 植物参与土壤形成, 同时储存大量的水资源, 为生物创造栖息场所, 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经研究表明, 本地原生的自然植物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是外来物种或人工培育的植物数倍甚至数十倍, 其生态价值巨大。

1.2 经济价值

随着当前人们的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生活节奏的加快, 过惯了都市生活的城里人、那些曾经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们, 总希望亲近、回味或复归自然。城郊的有自然植物的地方,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 建起了一座座度假村落, 迎合城市人的需求,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1.3 美学价值

自然植物景观的价值, 也来源于亘古未变的审美。很少雕琢与修饰, 它是自然的原生态展示。当看到那纵横的阡陌上的山茶、蜿蜒的河流里的芦苇芽、无边的起伏坡上的狗尾草、成片的金黄的野生油菜花, 以及点缀于田野的黝黑挺拔的树丛和散落的向日葵, 很少有人能不被这样的景观打动。

2 盐城地理和城市化特征

盐城市季风盛行, 四季分明, 雨水丰沛, 日照充足, 无霜期长;全市地处下河水网地区, 地势平坦, 河流纵横交错, 蜿蜒曲折, 数量众多, 水乡特色显著, 号称“百河之城”和“东方湿地之都”。这种地理气候特征, 既有利于稻、麦、棉的种植, 也有利于蒲苇, 莲藕等野生自然植物的生长, 培育了具有盐城特色的自然植物景观。

蟒蛇河、串场河、皮岔河、小洋河与通榆河等河流是盐城主要的生态水脉和生态走廊。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 盐城将以快速干道和主要河流为界划分六个片区, 构成比较典型的水网城市格局, 试图通过滨水地区的开发与景观建设, 增加亲水性场所, 实现“人、水、城”相伴而生。但这一机械分割城市的举措, 给城效的自然植物景观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因为盐城的城市化本质上还是以建筑为先导的外延式和飞地式, 建筑和人工大道、人工改造后的河流相结合的“机械城市”, 对盐城原有城市基质造成了破坏, 改变了自然植物景观的生存种类和聚落结构, 特别是对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自然植物景观的保护

3.1 加强城市化内涵建设

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 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作为中小型城市, 盐城应该注重城市化内涵建设, 转变城市化类型, 先实行“集中化”。加强对旧城区的改造, 由过去单纯的“旧区改造”转向“旧区再开发”:缓解道路交通矛盾, 建成完善的道路网络;平衡公用配套设施供需, 优化服务供应结构;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 提高旧城市区土地利用率, 扭转住宅长期短缺状况;控制建筑斑块盲目扩张, 调整内部结构, 提高新区土地利用率, 减小对城效自然植物景观的空间挤压。同时, 注重对旧城区河流、湿地的再造与保护工作, 为野生的本地植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

3.2 加强自然植物景观区域的保护

首先, 注重对河流的保护。以不改变河道的走向为大前提, 在河道与建筑群之间建立缓冲地带, 疏理和补偿原生的植物, 尽量不引进外来物种, 不改变原有河堤特征, 通过河道和缓冲地带的“双道”来增强景观廊道的生态传输的负荷能力;

其次,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 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 生长着很多湿地的植物。城市发展规划应杜绝建筑或道路对湿地的大面积的侵占, 关注城市发展对湿地的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土壤条件、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利用和发展新技术, 把湿地的保护范围从局部扩大到整个流域, 最终实现景观水平上的保护;

最后, 对自然景观的开发 (主要是休闲) 应坚持以点的形式, 即嵌入块体。合理规划区域块体的大小、形状以及组合形式, 注重往来于块体之间的交通的规划, 以河流与道路并重, 以小型船只和噪音、污染较小的车辆为主要交通工具, 减少对生态通道的分割。

3.3 加强自然植物景观的再造

已成为建筑区或道路的城效区域, 要合理的重建植被斑块, 因地制宜地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的自然斑块, 以当地原生的植物为主, 补偿和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 为城市整体生态系统服务。

建成区周边的湿地、河道的退化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 以明确造成该湿地、河道退化的原因、恢复潜力, 对湿地、河道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 为自然植物的生存提供原始条件, 最大限度地恢复湿地、河道的生态与审美功能。

4 结论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郊自然植物景观的生态演替具有单向性, 因此, 对它的保护与恢复要贯穿于整个城市化过程中, 应实施城市化与自然植物景观保护相结合的办法, 在不破坏大的自然景观斑块和生态通道的前提下促进城市道路、建筑的有序建设。

摘要:盐城的城市化以外延型和飞地型为主, 在内涵方面建设不足, 这给城郊的自然植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导致其生态、经济、审美价值的流失。因而, 对城郊的自然植物景观的保护应注重城市化内涵的建设和自然植物的临时或永久性保护;同时, 要对破坏区域实行自然植物景观再造,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盐城市,自然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门坤玲, 鲁晓军.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景观的价值与审美[J].环境艺术, 2009 (7) :81-84.

[2]陈彩虹, 胡锋, 张落成南京市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 (8) :1363-1368.

城市郊区化 篇9

饱和度是指彩色的纯洁性, 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彩色[6,10]。Flitcroft[6,11]发现, 多色彩刺激 (宽带) 比窄带或者单色刺激使调节更加准确。随着光谱带宽度增加, 调节量增加, 调节滞后减少, 故眼睛对于光谱带较宽的视标的聚焦更精确[6,12]。

“红点黄本”为黄色页面上散布特定数量、大小、色调、深浅的红色点状视标的书写页面, 其“红点”可能与天然纸张的“杂质” (深色斑点) 正好相吻合。王智勇等在采用远视力、近视力和主观感觉等指标, 证实了18种色调 (颜色) 与饱和度 (深浅) 纸张中, 黄纸最佳的基础上[6,10,13], 又根据随机、对照、大样本、长期追踪 (前瞻) 和双盲等循证医学的原则[14], 以初中生、城市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证实了红点黄本对远视力的保护效果优于黄纸[8,9]。本研究是这个系列研究的一部分, 研究对象为城市郊区的小学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大连市甘井子区庙岭小学二年级全体学生作为试验对象。在毗邻的沙河口区选取学习成绩与试验组相当的学校作为对照。为减少抽样误差, 在尽量增加样本量的同时, 按1∶4比例抽取对照学校[9], 被抽取的4个学校分别为南平小学、马兰小学、北甸小学和书香园小学。2002年入选的试验组90人, 对照组524人。在剔除失访、无效以及排除遗传性疾病后, 最后纳入分析评价的受试者试验组60人 (120只眼) , 对照组465人 (930只眼) 。

1.2 方法

试验对象所用簿本全部为红点黄本设计[8,9], 对照组用的簿本均为普通黄本。2种簿本上均印有“防近视”的字样。簿本分别由校方统一直接向定点厂家订购。各校均统一要求学生的书写用墨水颜色为蓝黑色。动态追踪受试者双眼的远视力变化, 观察期3a。所用视力表执行标准为GB 11533 - 1989[6,7]。检查时每个视标的被检时间限为3 s, 鼓励被测者尽量读出尽可能小的视标直至一行中有半数的视标读错, 记录该行的上一行[7,8,9]。期间抽取5%进行质量控制, 误差率不得大于5%[8,9]。

试验期间各校均未采取其他特殊防近措施。经调查, 各校的采光、照明、课桌椅等卫生状况均符合卫生学要求[8,9]。

2 结果

2.1 远视力变化行数构成比比较

对远视力变化动态追踪观察3a, 将右、左眼分别加权后合并, 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由表1可见, 试验组远视力以保持“不变”的为主 (55.8%) , 远高于对照组。3 a后远视力提高的试验组为17.4%, 对照组为30.9%, 但大部分集中在“提高1行”;3 a后远视力下降的相差不大, 但“下降3, 4, 5行”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 “下降6, 7行”的2组接近, “下降8行及以上”的试验组 (2.5%) 明显多于对照组 (0.2%) 。

2.2 远视力下降均值比较

经统计, 试验组右眼远视力3 a间平均下降0.043行, 而对照组平均下降0.088行, 经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70, P=0.146) 。试验组左眼的远视力平均下降0.060行, 对照组平均下降0.081行, 经检验, 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t=0.774, P=0.442) 。

3 讨论

与先前对初中生、城市小学生的研究结论不同[8,9],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尚不能得出红点黄本对城市郊区小学生的远视力也有保护效果。可能的原因有:⑴样本偏小, 试验组只有60人 (120只眼) , 而先前初中生、城市小学生的试验组分别为246和131人[8,9]。⑵试验组的失访率偏高 (32.22%) , 而先前研究中, 城市小学生试验组的失访率仅为5.67%[9], 反映出城市郊区小学的学生流动性较大。⑶本研究的试验组中, 抽样误差可能较大, 而样本偏小导致对结果的影响更大, 表现在试验组的病理性近视可能超过了人群的正常比例 (1%) , 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城市郊区小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于城市小学生较小。学习用眼时间特别是指接触作业本的时间较少。

尽管本组研究没有取得有显著性意义的结果, 但从绝对值上来看, 试验组的结果还是反映出红点黄本对城市郊区小学生的远视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特别是右眼。

综上所述,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红点黄本对城市郊区小学生远视力的保护作用, 可以扩大样本, 延长观察时间, 或从三年级开始观察 (用眼时间增加) , 以获取更有说服力的资料与结果。

城市郊区化 篇10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统筹城乡、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高度对各地探索实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给予了肯定。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全社会文明进步, 还是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山东诸城市农村社区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之下, 山东省城市早在2011年就打响了全域城镇化的战役, 作为城镇化重头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全市已经开工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有35个, 涉及175个行政村, 已经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村有85个, 近4000户农户巳搬进新居, 提前享受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来的成果, 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也促进了诸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 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建设之前的资金筹措、社区规划的问题;建设过程中的建筑质量监督的问题, 社区建成之后配套设施的跟进以及农村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自主性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附加的道路、暖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之后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社区建设之后许多农户出现了主楼房种地、养殖不方便的现象, 也存在楼房建起来了但是没有配套的取暖等基础设施, 这些都应该引起全国其它地方在进行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视。

对于诸城市农村社区建设无论从经验还是理论都取得一些成果, 但是这些农村社区化建设的经验和理论并不一定适应全国各地的农村社区建设。因为不同地区的资源占有不同、国家给予的资源分配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决定了我们不能一味的套用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而是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农村社区化建设模式, 只用这样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才能实现理想的建设效果和高效的建设效率。从诸城的农村社区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只有运用先进的农村社区化建设的理论对当地的农村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和深入的调查研究, 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农村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农村社区化建设鉴定坚实的基础, 同是这也是实现农村繁荣和农民富强, 分步实施和因地制宜是保证发展方向准确和发展结果理想的根本办法, 也是未来农村社区建设势在必行的手段。诸城市在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 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诸城市农村社区化建设的经验。

2.1 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 实行市镇帮扶共建。

积极加强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实行市领导牵头四大班子领导挂牌联系和市直单位分包帮扶制度, 确定几名市级领导和几个市直单位分包帮扶具体几个乡镇, 要求各分包领导和帮扶单位要深入到基层乡镇, 了解乡镇社区建设和拆迁情况, 及时研究解决新社区建设和乡村拆迁中出现的问题, 实行一对一的帮扶。

2.2 市镇政府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社区建设氛围。

通过在拆迁镇村开设宣传专栏、在电视台开办专题节目、并邀请领导座谈和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 在拆迁乡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3 坚持科学规划, 集约节约用地。

用先进思想科学规划全市新型农村社区的编制工作。全市所有新型农村社区的修建性详规要求按时完成统一公示, 并由市财政承担全部规划费用以减轻乡镇经济负担, 全力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4 调整农村生产结构, 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发展现代化农业, 规模化经营, 大力发展园区化、生态化、现代化农业, 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外资解决村中闲杂人员的就业问题。

2.5 强化巡视审计考核, 依法实行奖惩制度。

将农村社区建设的乡镇纳入全市巡视组和审计局重点巡视和审计的行列, 对于违法现象发现一批严惩一批。

3 山东省诸城市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意义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 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 对于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晚, 管理上难免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 需要一种科学高效的社区管理模式来指导实践。农村社区管理模式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 因此本文从山东省诸城市农村社区建设研究有着较大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4 结语

当今我国城市化和小城镇化发展迅速,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城市化相比发达国家较低等特性, 使得农村社区化建设成为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繁荣和农民富强, 分步实施和因地制宜是保证发展方向准确和发展结果理想的根本办法。诸城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方法为我国社区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一手资料。对我国关大农村来说, 农村社区化建设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而且将彻底改变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让更多的国民共享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昌寿, 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 2012 (1) :55-58.

[2]《华南乡村生活》, 美国出版, 1925年;《城府村调查》,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4年

[3]冯月根.20世纪中国社区研究.中国乡村发现网, 2015年

江西婺源天堂的郊区 篇11

穿越最美 乡村古镇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黄山以南,既是茶乡重镇,也有中国最美丽乡村古镇的外号,不过到这里骑单车的最大收获,并不是明信片上可看到的油菜花田,而是未被旅游化、最“原汁原味”的农村风情。骑单车最怕人多,放弃三月人头涌涌的“黄金油菜花田”,选择淡季与朋友到访,方便悠闲深入乡间,还顺道游览另一古镇宏村。九天旅程没有预先规划,住宿都是找当地人家叩门,单车在当地租,路也是到了那边之后才边探边走,过程冒险,但这才是真正的游历!

宏村:

离婺源县城不到2.5小时车程的宏村也是传统徽式建筑古村落,独特之处是整个村的“牛”形布局,后面靠着的雷岗山是牛头,村口两棵树是牛角,中央的半月池塘“月沼”是牛胃,贯穿全村小路旁的水道是牛肠。由于是《卧虎藏龙》取景点,村子出了名,旅行团很多,清早出发骑行最写意。

大理坑:

由婺府县城的旅游中心到大理坑要骑车超过100km,这里大有名堂,不但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历朝出过不少大官,村内两边都是“尚书第”、“司马第”等白色官邸宅群,中间有条自山上流下来的小河贯穿而过。

大理坑 住快乐农家

优美风景可以从相片看到,不过当地淳朴人家才让人大开眼界。在大理坑的农民家住宿,屋主都会将客人奉为上宾。收60元一晚,他们给你最大的房间,每晚加菜同台吃饭,都是粗茶淡饭,尤其是那道“水勒菜”,口感粗得要命!原来都是婆婆特别走到山边采摘的,她说怎么也得让我们试试这里的特产,听后感动得立刻“硬啃”整碟粗菜!出外看风景,一排排的白色徽式小屋沿着小河两岸而立,没有修葺过的建筑带点残旧,反而更具生活气息,加上村前的小狗、河边洗衣服的婶婶,看人简单、风景也简单,如此质朴的人物情景就只有这些未被旅游化的小村才找得到。

大理坑位于婺源县城北面的深山之中,现有约400多户农户,大部分村民都是种水稻为生。

除了油菜花,田间还有这些又白又紫的不知名小花,夏季时作为一片鲜绿的点缀,也很好看。

这条村明清年间出过三十多位大官,连村民养的狗都有书卷气,喜欢赏花扑蝶,不会大吼大叫。

村前有一棵千年老樟树,不但成为村子标记,也代替了公车站牌,每天出村的客运面包车都会停在树下等客。

图1、村民饮食吃得清淡,一碗米粉加蛋就是村内最常见的早餐,胜在够健康!

图2、婺源山水清甜,制出来的豆腐更是特产,这里有一道叫“糊豆腐”的名菜,就是以切碎的豆腐制成。

图3、村内都是最传统的徽式建筑,有些房子残旧得白色的墙身几乎完全剥落,露出一块块红砖头。

图4、大理坑现时住了近千人,里面不是老人家就是小孩子,年轻人都走到景德镇或杭州市打工。

图5、除了小型面包车,村民都以单车来往附近村庄,因此连小孩都是单车高手。

图6、婺源在秋季傍晚6时左右太阳便会下山,有心向山上古道挑战,就要计算好时间,别摸黑下山啊!

图7、村口有题字写上“山中邹鲁”之名,纪念南宋儒学家朱熹这位老同乡,连在村口等人的村民都手执着一份报纸。

图8、沿途也有不少美术学院的学生,来到大理坑骑单车兼写生。

图9、大路每隔数百米都有这些省道的路标,最远可连接到安徽及浙江省。

宏村 漫游现成写真馆

游大理坑外,还有另一著名古镇宏村,其前靠“月沼”后靠山的宏大徽派建筑,和婺源县一带的清新绿田园又是另一种风格。整个村的布局就像一只牛,如果从飞机上看,设计其实比麦田圈上画公仔更神奇,千里迢迢来到,当然立刻租单车于村内漫游,这里日租¥5的单车虽然刹车偶有失灵且不能转换档位,但畅游村庄绝无问题。村子的灰白建筑简约而精致,穿梭于黑瓦白墙的小巷之中,走的都是几百年前的石板路。来到村口水塘“月沼”,除了游客,都会见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手拿木椅,在湖边架起画板就开始写生。原来这里是国内40多间美术学校的指定写真地点,学生说随意挑选一个位置都可画到好东西!宏村有多美,可想而知。

走远一点,宏村周围就是田园,3月的时候这里都会种满油菜花。

游览宏村唯一的不满就是游客太多,中午的时候湖边水泄不通,骑单车很不方便

小巷穿插很易迷路,只要顺着水流方向就可以走回起点南湖。

屋顶一级一级的墙又称为马头墙,古时用来防火,后来成为身份的象征,越多级代表人家地位越高。

村外田间都是泥泞路段,不宜踩得太快。

村内没有大型食肆及酒店,吃得最多的就是蒸蛋及简单的面食,几块钱已可吃得饱饱的。

水塘四周都种满高大的树木,无论是写生的学生还是环湖骑单车的,都有大树好遮荫。

竹是宏村一带的特产,而宏村附近的竹海与村内的月沼,都是《卧虎藏龙》的取景点。

夜间骑行 山路摸黑

在婺源逗留的4天里,我们就以大理坑为中心,每天由早踩到晚向周边探路,当地更有多条上山古道,最远可踩到黄山,翌日投宿后向村民打听,便大胆向地图没有显示的古道进发,结果预算一小时行程以迷路收场,多用了一倍时间, 踩到天全黑还在一个不知名的山上,眼看都是大斜坡及急弯路段,而且水也没带、山路险要。总之十分危险,但领队反而庆幸有这难忘经历,只是对农家婆婆有点愧疚:“村民入黑就会睡觉,要她等门口到晚上8时多,还怕我们饿坏,煮了鸡粥给我们吃。”

晚上村子只剩几间酒馆挂着大灯笼,卖的不是寻常啤酒,都是自家酿制的竹筒酒,夏先生说酒性烈得不得了。

山上的路牌样子都像墓碑,一不留神就会看走眼!

大理坑沿路路况其实非常好,上下山都铺设了柏油路,新手不一定要像夏先生专抄山上崎岖不平的古道。

实用资料

当地骑单车注意事项

1单车质量参差,所以就算当地租车都要带备可以修理单车的“六角螺丝栓”,方便有螺丝松脱时即时维修。

2 乡郊山路多,路牌指示不清晰,好些地方GPS都无法显示,必备指南针。

3 婺源一带村与村之间最少相距十数公里,途中没有补给点,准备充足才好出发。

门票及住宿

门票:婺源:套票5天内可以畅游婺源各大景点,每人¥180。

大理坑:需另购¥60门票。

宏村:旺季¥80(连导游),淡季¥65

住宿:婺源:住宿小型民宿,每晚约¥240。

大理坑:住宿农民家,每晚¥60,伙食另计。

宏村:1住宿村内小型民宿,每晚约¥160,伙食另计。

城市郊区化 篇12

关键词:城市郊区,空心村,灵水村,规划策略

“空心村”的出现是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相联系的。农业不再是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因此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运行,城市化加剧发展最终导致农村越来越衰败。[1]因此只有赋予农村新的内涵、新的功能,通过景观改造的策略逆转农村的现状。本文以功能空间一体化理论为基础,以北京郊区空心村问题的研究为背景,进而找到解决灵水村空心村策略,将空心村问题通过参与“功能—空间—体化 (过程)”的景观手法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1.功能空间一体化理论

龙迪奈李等学者将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增长中心与社会功能连接成一个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区域体系,提出了一种交通的空间战略即“功能一空间一体化战略”。龙迪奈李认为应该在大的中心地和乡村之间建立各种基础设施、服务机构,建立可以把增长极与乡村腹地联系起来的次级中心地。在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区位集中投资,建立必要的社会功能,让居民越过瓶颈,进而发展区域经济。[2]

景观本身具有“功能—格局—过程”特征, 是一个地域性、生态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系统,通过景观语言参与到城市“功能—空间—体化(过程)”中,是解决城市建设问题的重要手段。

2.整治规划案例调研分析——以京郊“空心村”灵水村为例

2.1研究背景

由于农村没有固有的经济来源,农村的基础设施并未得到改善,农村物资缺乏、交通闭塞,村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这样使得北京市郊区大量农村逐渐成为空心村。

灵水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是一个有千年以上建村史的古老的山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图1)建国以来,山区的发展远远落后城区,导致灵水村的产业结构和当下所需产生冲突, 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农村空心化给居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带来诸多问题。

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1空心村的扩大伴随着大量农用地被侵占,造成土地的浪费和多重占用;2空心村伴随着精壮劳动力的流失,农田多为老年劳动力管理,削弱了农村的生产功能;3空心村带来公用设施配给困难,增加了配给成本;4空心村缺乏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 生态环境脏、乱、差,亟需修复。[2]

灵水村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对于本地农业发展没有太多优势,留在村里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上小学的儿童,(图2)因此大量的农田闲置,荒草丛生。

(作者自绘)

(作者自绘)

农村原有的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被打破,导致农村的文化形成断层,农村的农业景观破碎化。而且许多城市问题是由于农村地区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产生的联动效应。[3]

随着灵水村的人口大量流失,村内的房屋大量空置,年久未修,很多房子慢慢成为空房。(图3)近年来大量到灵水游玩的游客、来灵水村拍摄影视的剧组等对灵水村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灵水村的空心村问题和北京市其他农村相比较,具有共性但是也有自身特点。灵水村的空心并不是真正的“空”,因为灵水村的文化历史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固有人口在不断地流失,但是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灵水村“空心村”的问题逐步改善。

2.2.以功能为主体的策略——通过对灵水村的基础设施及原有住房条件进行改善留住村民

灵水村的道路系统较为完善,但是整个村落内部绿化率约为10%,道路材质、建筑材质均取自山中石材,建议在道路整修时拓宽村子街巷或者在街巷边角栽植植物。

时代的变化赋予农村新的内涵,农村更多地被传言和故事取代,被前来看的“农村”取代,因此人赋予农村的功能角色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农村从提供物质食粮的角色转变成了提供精神食粮,我们更多的人通过前往农村感受更原始的感动和纯粹。因此农村的景观也应该相应地改变。我们尊重农村文化,因此对于农村固有的景观不需要做太多干涉,只是在一定距离增加休息交流的场地和设施,一方面便于村民日常交流活动,另一方面,提供游客和村民交流场地以及游客自身休息场地。下图中场地为村落的重要交叉路口,在闲暇时间常有村民聚集聊天、休息,路口旁边有一个小商店。此处的设计既要满足交通的流畅,又要满足居民停留、交流。设计意向主要是设计一处由植物围合、略微抬升的广场,内部设置该村庄特有的毛石制作的坐凳供人休息。(图4)

(黑色建筑为空房)(作者自绘)

(作者自绘)

(作者自绘)

通过将道路进行梳理、设置休闲娱乐的节点以及创造不同空间形态的场地,将农村景观多元化地展现出来。在灵水村北部制高点,现为废弃小学,因此利用其较好的景观视线,作为一观景平台使用。将广场中央留出一处较大的场地作为村民的活动场地,用草池和文化墙将该场地划分出两处较小的休息空间,亦可做为俯瞰整个村落的场所。(图5)

灵水村四季少雨,气候干燥,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因此村内水道常年干涸,雨季到来时只有汇水防洪的功能。灵水村内现存三条水渠作为村落的主要排水渠道裸露在外,3号水渠因为直通村外,现已成为村落的排污口。(图6) 在对灵水村现有的雨水系统研究中,

发现雨水只是顺势流走,并未得到高效利用。因此将水渠1设计为湿地雨水收集花园,以绿带水,为干涸水渠赋予新功能。将水渠2的底面改造成粗糙的阶梯面:每个阶梯面都有顺着水流抬升的坡度,两层梯面之间可以滞水,而粗糙的阶梯面也减缓了水的流速。通过透水的工程处理,使得水在滞留过程中充分下渗。1、2号水渠的改造使得水渠具有汇集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的作用。 (图7)水渠3通向村外,曾经是臭水流出村庄的出口,现在成为村里的排污渠。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这里流出村外,垃圾也随意倾倒在水渠中。将水渠3改造成可以净化污水的自然人工湿地,集中回收村庄污水,经过人工设施的初级处理后排入湿地,利用湿地动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净化污水,并且在村口部分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图8)

2.3改造空间的策略——通过对灵水村山体修复和水土保持以恢复生态格局

空心化村庄外扩过程中占用的多是具有食物供给、原材料生产、景观愉悦、气体交换、气候调节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的耕地、林地等。[4]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大量田地的搁置,经过调研发现,灵水村土壤质地不适合普通农作物生长,而且可使用的土壤层很薄,因此农田被开垦过后就一直闲置。之前作为绿肥的废水废渣等在街巷边角以及农村边界肆意堆放,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农村形象。使用工业化产品产生的垃圾废品也无处堆放, 形成大量的垃圾堆,污染了水源,形成臭水沟。经过查访得知,在过去若干年间,灵水村村内水沟常年有清泉流水,冬季干涸,自从工业化进程开展以来,只能看到裸露下沉的河床和从居民住所流出来的废水,这些废水最终汇集到农村最低处的臭水沟中。

(作者自绘)

(作者自绘)

(作者自绘)

(作者自绘)

针对目前调查发现的问题,设计中主要针对灵水村山体土壤过度开垦,未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对山体进行植被恢复,固土养山(图9)。 灵水村的乡土树种中乔木主要以柿树、核桃树、银杏、刺槐、原柏、国槐等为主,灌木以酸枣、沙棘等为主,草本植物种类丰富。现状山体大量闲置的农田可以以乡土植物为主进行乔灌草的配植,保留山体下部分农田, 继续种植农作物,结合中部原有的核桃树、枣树增加树木种植量,使中部山体成为采摘园。上部分山体种植柏树、胡桃树等涵养雨水。

2.4塑造一体化格局——将古村落打造成以旅游观光为主的村落发展当地经济

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进步,物质资源的不断累积,人们开始将对物质层面的追求逐渐转移到精神的享受,人以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表达与他人共存的生活世界。[3]过对灵水村近几年旅游人群的调查,发现来此旅游的人主要是市区退休职工、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外国游客(图10)。如何将灵水村打造成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能提供良好住宿餐饮的旅游农村是吸引更多回头游客和新游客的最佳途径。

10 | 灵水村游客分布图(作者自绘)

11 | 举人旧址(作者自绘)

12 | 举人旧址分析(作者自绘)

13 | 戏台及戏台前广场翻修示意(作者自绘)

14 | 石磨和古井的修复景观(作者自绘)

灵水村内环境格局存在局限性,在我们对灵水村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除了发现餐饮住宿较为简陋外,村内没有任何可供人休息停留的场所,也没有能够吸引人去研究探索的景点,旅游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灵水村的形象不能完整地被游人认识到, 吸引力自然下降。因此,只有将灵水村的历史和文化更完整完善地展示出来,才能打造成旅游古村落,在不破坏原有村落形态环境的基础上带动村落经济发展。

首先,发掘灵水村文脉根基。灵水村自古以出举人闻名于世,而且现在灵水村也逐渐将举人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展示给游客。然而,不论是通过文字的表达还是影视综艺的宣传,举人文化真正的内涵并未得到展现。在灵水村内,留有多处举人文化的旧址(图11),如何保护并且开发这些旧址应该是展示举人文化的重中之重。

旧址主要是通过住在其内的村民进行保护,旧址本身在战争期间经历了炮火,损坏严重,加上年久未修,房屋已经有倾倒之势,所以第一应该保护现有遗址(图12)。因为中国人自古崇尚“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推崇进士文化。在查访途中,旧址村民会说有很多来访的游客带着儿女来到举人旧址沾沾灵气,因此第二需要考虑对举人文化进行解读和宣传。

除了灵水村的举人文化,灵水村的宗教文化和戏曲文化也为大众熟知。灵水村内有三处寺庙,一个戏台。据村内老者介绍,原本的寺庙已经在文革期间被拆,现有的是近年翻修新建的。今年香客逐渐增多,但大多主要只是来参佛拜庙,并未进行其他活动。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对灵水村其他方面的宣传吸引拜庙香客拉动旅游产业。现有戏台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已不再使用,而且从现状形态来看,戏台过于老旧和破败,因此可以通过翻修戏台使游客感受农村风俗文化(图13)。

结合农村特色景观打造公共空间也是保护农村文化吸引游客参与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农村,石磨和晒谷场是经常见到的。据调查,灵水村村民聚集场所一般有这样几个地方,一处是公用石磨,一处是戏场,还有晒谷场。离村子入口最近有一处废弃石磨和废弃古井,石磨并未受到破坏,但是古井已经残破不堪,严重影响农村形象,因此将石磨和古井通过景观处理打造成农村风俗文化载体,展示农村生活景象(图14)。因石磨已经不再使用,旁边有一株百年古槐,可将石磨基础抬高,做成上升广场。广场边缘设置花池树池,围合出小型交流休闲空间。此处水井位于村子重要位置,但打水器具已经破旧,水井内有净水,井边未做任何防护处理, 因此将水井周边用硬质广场围合打水器具换置,对水井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

3.灵水村空心村问题解决初探总结

上一篇:孵化器商业模式下一篇:老年胃溃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