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城区郊区

2024-11-02

驿城区郊区(精选7篇)

驿城区郊区 篇1

一、大学郊区化信息沟问题的提出

信息沟, 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这种信息的传达与交流实际上就是“交际”。信息沟本身是一个中性词,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 信息沟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必备条件。但是信息沟如果超过一定限度, 就会成为一道横亘在人们之间的鸿沟, 会导致信息沟通不畅。以下笔者主要从近年来我国高校郊区化趋势的浪潮出发, 剖析城区学生与郊区学生之间信息沟产生的因素及程度。

以上海市松江大学城为例, 从2003年开始, 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七所高校陆续搬迁到松江大学城, 实现了郊区化。这些高校完善了自身办学条件, 扩大了学校的规模。但是, 大学郊区化所致的负面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被学生群体背负。

二、大学郊区化, 城郊区大学生之间信息沟已经形成

为此笔者进行了问卷调研, 从学生实习的比例、学校附近实习单位的数量、师生交流频率、讲座和文化艺术活动等举办的周期及质量等具体指标出发, 深度调研大学郊区化信息沟的深度情况。

调研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 分别在松江大学城选取了100个 (有效收回95份) 学生、在上海相应的城区①选取了100个 (有效收回91份) 学生进行调研, 以保证调研数据的合理科学。调研显示, 城郊区学生在具体信息获取方面确实存在明显的差异。

以松江大学城为例, 有85.6% 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实习活动, 这些实习活动中, 22.8% 的实习信息来自于老师的推荐或者同学之间的口耳相传;约58.4% 的实习信息来源是受访者通过互联网等线上途径获取;仅有4.4% 的人是通过学校周边活动的举办等方式获取的第一手实习信息。而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则有所不同, 有89.8%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参加过短期工作, 这些实习信息的来源则与郊区学生不同:大约有近32.5% 的受访者表示其实习得益于校园周边的活动宣传和公司的实习招聘;有32.4% 的城区受访者通过互联网等线上方式获取实习信息。值得思考的是, 大学的地理位置因素对实习信息获取有重大影响。城区学生与各类实习接收单位距离更近, 因而能通过线下途径获得第一手可靠及时的实习信息, 而郊区学生则更多的是通过老师或者同学获取实习信息, 难免因为传播的误差或者不及时, 导致实习机会的缺失。城郊区学生在实习信息方面的信息沟差距明显。

学生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式之一, 来自于老师的课堂以及与老师的课后交流中。据调研, 城区的学生与老师的线下交流频率明显高于郊区学生, 城区的受访大学生有近29.6% 每周与主要授课老师进行过课堂后的交流, 而郊区大学生的这一比例是22.9%。通过访谈, 笔者得知, 大学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意愿很强, 但往往授课老师的家庭住址在城区, 而校内班车较少, 老师们不得不匆忙赶校车回城区, 使得师生交流时间较少。因而城郊区的大学生从与老师交流中获取信息表现得不同。

而讲座和相关文化艺术活动举办频率及层次在城郊区大学及周边也表现不同。在松江大学城, 以东华大学为例, 校园品牌活动, 东华大学“周周讲”每周举办一次, 企业高管、文化艺术家、学者、专家都参与其中, 给学生带来各不相同的文化体验。但在松江校区活动几乎都是短期性的, 而且质量相对不高, 尽管松江大学城倡导资源共享, 但高校间彼此信息较为闭塞。而在长宁校区, 周边的文化设施较为齐全且层次较高, 周周讲、周边文化馆、戏剧院、展览馆等定期举办的活动让身处城区的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最新的信息。

三、大学郊区化信息沟形成的因素分析

笔者在分析总结调研数据及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信息沟形成问题进行因素分析。

(一) 距离与交通问题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

1. 距离问题挫败学生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随着互联网及个人自媒体的发展, 学生在获取实习、讲座及艺术活动信息的需求明显增强, 尽管城郊区在获取相关信息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 但总体而言这种差异较小。而实际阻碍学生实习最大的因素是交通与距离。以上海松江大学城为例, 从大学城出发, 到徐家汇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到陆家嘴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 即学生如果在市区实习, 每天花在上下班的时间保守估计在2~3小时, 加上早晚高峰的地铁拥挤, 严重挫败了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相比而言, 城区学生实习信息的获取与实习实践更加方便快捷, 大量的学生能迅速获得实习信息,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就近参加实习实践活动, 更好地走进职场, 了解职场。这样的经历, 让他们迅速融入现代职场生活。

2. 老师以班车为中心的生活阻碍师生交流。另一方面, 师生交流时间偏少, 交流频率不高的问题也逐渐引起关注。笔者为此走访了大量的教师, 从这些教师的讲述中, 明显地反映出郊区化导致师生交流的障碍。大学郊区化趋势, 使一部分教师形成了以班车为中心的生活, 为了搭上班车, 老师们不得不提前上课, 提前下课, 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思考。甚至没课的时候, 因为郊区距离较远, 老师们也不会专程来学校。大学郊区化所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成为阻隔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屏障, 再难见到老师与学生从容地在校园中一起探讨问题的情景, 更多的是匆忙的背影。学生原本可以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收获知识与信息, 现也因此成为一种奢侈。如何在大学郊区化的浪潮下, 真正实现大学教育的再回归, 重新塑造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实质, 促进思想火花的燃烧与碰撞, 成为难以绕开的沉重话题。

3. 路途遥远让活动举办方望而却步。高质量讲座活动和艺术活动的举办, 也是大学生汲取社会知识、丰富人生阅历的重要途径。调研显示, 城区与郊区学校在举办讲座、文化艺术活动的频率和讲座的质量方面差异明显。相比较而言, 城区学校举办讲座及文化艺术类活动频率高, 而且活动的规格与质量一般都较高, 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知识、信息与文化体验, 而郊区的学生对于讲座和文化艺术类活动的选择较少, 因为数量有限。鉴于空间上的距离, 很多活动主办方没有条件到郊区开展活动, 因而造成了城郊区在文化艺术、学术活动上的“冰火两重天”。

(二) 城郊区校园周边文化资源数量和层次差异较大

城区校园周边集结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场所, 而郊区校园场所附近的同类资源略显单薄。以松江大学城为例, 附近有松江图书馆和松江七校的图书馆, 但各个图书馆仅接纳本校的学生, 不对外开放。大型的剧院、剧场和展览活动的举办场所几乎没有。而处在长宁区的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则完全不同, 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著名的文化单位都在学校周边10公里范围内, 这些场馆会定期举办相关的活动, 大学生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与其中。与此同时, 一些名人也会受邀到学校开办相关讲座, 十分便捷。城郊区文化资源的密集程度及层次的差异性, 让学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的体验与经历, 使得城郊区学生之间的信息沟进一步加深。

(三) 郊区大学城集聚效应优势未凸显

郊区大学城的建立, 本身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郊区化趋势的大背景下, 为有效应对地理位置劣势而创设的, 以实现抱团取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集聚效应。但据笔者观察发现, 大学城内各高校的交流并没有预期中的频繁。以松江大学城为例, 在资源共享方面, 没有较大突破, 一直到现在, 每个学校的图书馆都只对本校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并不对外开放。讲座资源也没有实现共享, 讲座信息只在本校范围内发布, 很少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向其他学生发布信息。学校的官方微信平台也很少向学生介绍其他学校的讲座活动信息, 彼此之间信息的交流互通很少, 没有发挥大学城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集聚优势, 应该说这是非常遗憾的, 希望大学城未来的发展能更多地考虑资源信息共享、协同进步。

四、合理管控信息沟深度问题的几点思路

(一) 大学郊区化的新思考——配套文化资源的同步转移与建设

大学的郊区化进程, 固然要考虑服务于城市建设, 但还应从大学和学生的角度出发, 尽量将大学郊区化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目前, 我国高校郊区化发展的现状是:单单大学校园向郊区转移, 而配套的设施和资源的移转与建设未跟上大学郊区化的步伐, 导致在这时间段中, 郊区学生与城区学生之间信息沟不断加深。大学向郊区转移, 不仅是学校本身的简单物理空间的变换, 随之向郊区转移的, 还应包括相应的文化艺术资源, 即以学校为中心的文教功能区要实现整体的移出与融入,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 既不能过多削弱原有城区本身的资源力量, 也要注重与所迁入目的地的对接与融合。

(二) 增加教师在校时间——实现教师、学校与学生权益的动态平衡

如何密切教师与学校、学生之间的联系, 同时又不损害教师家庭关系及衍生出来的其他关系, 成为实际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 要逐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和学校班车系统, 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拉近城郊区距离。第二, 要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合理分配师资等。以东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为例, 据悉, 该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全部由处在松江校区的人文学院承担, 人文学院的教师要奔波两地给学生上课。第三, 继续完善目前给予教师优惠使其迁至郊区的政策, 这一政策有前述的弊病, 如果能将教师家庭整体搬迁工作纳入大学郊区化的体系中考虑, 或许更为合理。从政府的层面, 给予教师家属工作调动的便利与优惠如果不能实现, 应从经济层面予以补偿。

(三) 郊区高校协同发展——推动大学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机制

郊区大学城的建立, 其初衷就是要发挥各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优势, 但实际并未完全发挥其优势。前面笔者已经提及, 目前很多大学城各高校的图书馆资源是相对封闭的, 不对外开放, 而且讲座信息与资源也没有实现共享。未来应该充分发挥大学城管委会的职能作用, 促进大学城内各高校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例如, 推进大学城内高校一卡通建设工作, 大学城学生只需要持有一卡通, 即可借阅大学城内所有高校的图书, 也可以在大学城内任何一家食堂、书店等进行消费, 促进实现大学城一体化建设, 让资源共享落到实处。另外, 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 大学城各高校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等应开辟相应的专栏, 介绍近期其他学校的讲座、就业、科技活动等信息, 活动举办学校也应积极邀请友校的学生参与活动, 密切大学城内高校间的联系与往来, 以抵消郊区化趋势所带来的信息沟加深的劣势。

五、结语

大学郊区化是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探索, 不可忽视的是, 我国大学郊区化背景下, 鉴于交通、文化资源覆盖、师资分配等方面的原因, 城郊区学生之间的信息沟有进一步加深的可能。大学郊区化的进程应该同步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希望学校、社会和政府三方主体协同合作, 在郊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资源布局及郊区大学城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方面开辟道路, 有效解决大学郊区化信息沟加深的问题。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中国大学的郊区化趋势逐渐显现。即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大背景下, 位于城区的大学校区容纳学生数量有限, 于是掀起了大学郊区化的浪潮。大学郊区化能够减轻中心城区的巨大压力, 为郊区的经济发展带去活力。同时, 也可以让大学在郊区重新布局, 优化办学条件, 提升办学水平。然而, 大学郊区化导致大学生脱离城市, 远离社区生活, 产生了较大的信息沟。本文试图从大学郊区化的趋势中, 基于城郊区的对比分析, 去思考信息沟产生的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 从大学郊区化趋势的文化资源同步转移、大学城各高校协同发展等维度出发, 寻求克服信息沟加深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郊区化,信息沟,因素,思路

参考文献

[1]黄艳.我国城乡信息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2 (4) :5-8.

[2]范龙, 王潇潇.试论课堂中“信息沟”的形成与消减——以传播和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6) :63-64.

[3]张小良.独立与共享: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分析——我国大学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3.

[4]顾建民, 王爱国.大学城:我国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24 (7) :30-34.

[5]何蓉蓉, 付亚萍.郊区化高校中大学生角色错位现象探究—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学生“在学言商”之困[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3) :231.

[6]陈越, 吴志明.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居住环境城市化的推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 (3) :87-88.

[7]赵玲.新开发大学城用地布局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6.

[8]曹鸿雁.高校大学生的出行行为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 2008.

[9]王玥, 吴志明.高校郊区化对郊区人力资源流动影响思考[J].时代人物, 2008 (5) :57.

驿城区郊区 篇2

关键词:郊区城镇,产业,发展战略,旅游小镇

大城市郊区的小城镇处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 受到大城市的辐射、扩散影响, 加之其自身的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 它们的发展对区域城镇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解决人口城镇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促进作用。郊区小城镇作为大城市周边重要的未来发展空间, 具有同类远郊城镇不具备的区位交通优势, 合理利用郊区城镇的资源环境优势, 科学制定郊区小城镇未来产业发展战略、是实现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1年,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为了贯彻首府打造“京津夏都”的发展定位, 高起点地修编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提出把大青山前坡打造为“旅游新区”的战略构想。2012年, 呼和浩特市政府全面推进大青山前坡的生态景观绿化、休闲观光农业、草原民族风情与旧村综合改造建设, 通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建设新型草原度假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城市、国家级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与华北地区重要的自驾车旅游目的地。草原旅游小镇与草原马汇等项目一起, 成为先行启动的重点招商项目。本文重点结合草原旅游小镇项目的地理区位、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定位与业态组织等, 探讨如何合理制定郊区型小城镇产业发展战略, 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1 发展机遇

1.1 发展机遇

1.1.1 城市扩展外围疏散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呼和浩特的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拓展, 紧邻城市北部的大青山前坡开始进入开发视野。2011年, 新城区政府修编了全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范围覆盖全部辖区700平方公里, 以591平方公里的大青山前坡为核心区域, 大力推动大青山前坡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积极构建极具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见图1) 。大青山前坡开始了旅游综合开发的新纪元, 作为重要节点的草原旅游小镇获益匪浅, 不仅区域交通地位迅速提升, 周边环境极大改善, 还将成为中心城区一些重要服务功能对外疏散的承接地, 进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1.1.2 文化、旅游的带动

我国正在进入经济转型调质时期,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及特大城市的呼和浩特开始追求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为着力抓手, 文化繁荣、旅游发展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规。文化凸显城市特色, 旅游助力三产联动, 文化旅游发展将持续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的转型升级。随着新城区旅游规划的贯彻实施, 作为重点项目的草原旅游小镇将率先建设, 成为引领大青山前坡旅游开发、加速呼市环城游憩带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

1.1.3 大青山前坡生态改善

大青山是整个呼和浩特市的后花园与生态屏障, 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 适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对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 唤起呼市市民的认同感, 筹措资金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等,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特色发展的创新路径。

1.2 旅游总规解读

新城区旅游总体规划通过“产业集聚、资本聚集”的核心战略和“精品驱动, 总量增加”的总体发展思路, 建设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健康运动、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城市旅游新区, 努力构建世界草原文化中心、未来城市创新实验区与呼和浩特市新增长极 (见图2) 。

旅游总规提出, 提高和强化旅游产业作为新城区支柱产业的定位, 以旅游核心吸引为引擎, 重点发展旅游六大要素产业, 努力发展文化休闲、高效农业、会展博览、景观地产、高端体育、商务娱乐、康疗养生、创意设计等八大产业的联动发展, 使旅游产业成为新城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产业”、“支柱产业”。根据新城区空间资源配置, 规划形成“一核、一带、八区”的空间结构, 整个旅游区东西向拓展, 南北联合 (见图3) 。

本次草原旅游小镇规划, 其实是旅游总规的实施支撑与发展探索。草原旅游小镇紧邻产业集聚核, 是山前休闲产业发展带上的主要链接点, 是南北合力、东西聚集的重要节点, 承担着区域旅游集散与综合服务等职能。结合规划前期分析研究, 本次规划拟从发展机遇、现状研判、目标定位、路径指引、业态组织、效益评估几方面着手, 贯彻“宜业、宜居、宜游”的规划理念, 科学谋划草原旅游小镇未来发展。

2 现状研判

2.1 区域发展条件

呼和浩特距离首都北京约440公里, 对外交通便捷, 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发达, 有“塞外枢纽”之称。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是统领呼包鄂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城市, 是连接蒙古、俄罗斯的对外开放门户城市, 经济增长稳健, 城市配套健全, 发展前景广阔, 客源市场宽广。草原旅游小镇所处的大青山前坡就位于城区北侧, 是呼和浩特市整体旅游资源轴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呼和浩特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越野旅游的重要节点, 这里自然资源品位优良, 整体风貌景观极高 (见图4) 。

2.2 基地区位环境

2.2.1 交通区位——青山门户

草原旅游小镇紧邻京藏高速与机场高速出入口, 南与大学城接壤、临近中心城区, 是城区进入大青山的门户, 交通可达性极强。

2.2.2 景观区位——观山揽绿

草原旅游小镇地处大青山前坡的中央地带, 主体位于讨思浩村, 部分位于古路板村, 北面仰观宏伟大青山脉, 南面坐拥万亩生态农田, 东面是建设中的草原马会与万亩草场, 生态环境与景观资源条件极佳。

2.2.3 文化区位——大汉驿站

“讨思浩”是蒙古语, 意为“迎接处”。阿拉坦汗曾在此设驿站, 专事迎接从京城来归化城的官吏。清代, 本村蒙古族明二厚祖先, 始居于此;后有山西“走西口”的刘、陈、杨姓人家先后租地定居, 逐渐形成村落, 仍以”讨思浩”命名。

2.2.4 基地认知——新城窗口

大青山前坡是呼和浩特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草原旅游小镇正好处在中心城区城市核、大青山生态景观核、总规旅游产业集聚核这“三核”的中心位置, 位置特殊而敏感。本次规划立题为草原旅游小镇, 就是要将呼和浩特悠久的传统人文历史与大青山绝佳的生态景观资源进行完美交融, 并以暂新的面貌、高端的品质, 为蓄势待发的新城区旅游开发建设提供“示范模板”, 成为展示呼和浩特与新城区形象的创新窗口和品牌名片 (见图5) 。

2.3 旅游客源市场

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民休闲时间的增加, 呼和浩特及周边的包头、大同、集宁等短程游客休闲度假需求迅速增长, 特别是团体、亲朋、家庭、情侣、单身结伴等外出旅游需求日益增多。数据显示, 呼和浩特市旅游接待人数占全自治区旅游接待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30%。2011年, 呼和浩特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05.44万人次, 同比增长22%, 其中国内过夜旅游者931.9万人次, 一日游游客663.31万人次, 入境旅游者10.23万人次 (见图6) 。

从旅游市场分布看, 草原旅游小镇区位优势明显, 紧邻客源市场, 如何开拓相应的健康休闲旅游产品, 满足本地市民及区域游客近距离游憩的需求, 是摆在草原旅游小镇开发建设面前的重点问题。

2.4 规划应对策略

通过对区域发展条件、基地区位环境及旅游客源市场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规划提出相应的草原旅游小镇发展策略, 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见图7) 。

2.4.1 核心功能

草原旅游小镇作为统领大青山前坡区域旅游发展的一个中心, 绝不能孤立发展, 应该按照相互拉动的思路, 同时具备旅游、行政、文化三大核心功能, 拓展和完善产业体系, 构建一个功能复合化、品质高端化的综合型城镇。

2.4.2 特色塑造

在空间格局与风貌形象上, 草原旅游小镇应该凸显其门户地位和山水园林特色, 通过对自然本底的利用和与周边片区的有机串接, 合理组织空间, 支撑产业布局, 形成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区域。

2.4.3 可操作性

草原旅游小镇对于新城区及大青山前坡旅游开发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 其内部的业态组织与项目布局必须做到目标明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控制好保护与开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3 目标定位

规划首先对草原旅游小镇的区位环境和内在职能进行了综合考虑, 草原旅游小镇未来应该兼具居住、旅游、集市与行政四大职能, 可以简称为旅居集镇 (旅游、居住、集市、镇治) 。

在职能梳理的基础上, 规划提出了指导草原旅游小镇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 并细化为主题定位和目标定位 (见图8) 。

3.1 主题定位

青山古驿、新城之光。传承和延续草原旅游小镇自阿拉塔汗皇家接待处开设以来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风韵, 进一步强化区域文化交流, 推动区域旅游联动, 建设生态宜居住区, 打造大青山南麓休闲度假新天地、呼和浩特新城区旅游开发新地标。

3.2 目标定位

以大青山前坡山水生态景观及草原风情、民族文化等为依托, 以旅游集散、休闲度假、游憩娱乐、镇村安置等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山水文化旅游城镇。努力争取把草原旅游小镇建设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与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4 路径指引

通过参考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 规划选择运用大区小镇产业复合型发展模式和综合驱动模式, 推动草原旅游小镇产业延伸及跨越发展。

4.1 发展模式

“大区”是指大的景区或旅游区, “小镇”是指距离“大区”较近、有地方风情和文化特色的小型城镇或度假区, 将“大区”和“小镇”一并纳入规划, 以“大区”带动临近“小镇”建设, 两者互动互补形成全新业态, 是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完美结合的新型模式。就本次规划而言, 大青山前坡旅游区就是“大区”, 草原旅游小镇就是“小镇”, 通过延伸产业链, 相关产业互动, 推动草原旅游小镇产业转型和升级 (见图9) 。

4.2 驱动模式

通过借鉴和分析核心驱动力模式、文化驱动模式、生态驱动模式、休闲驱动模式等四种模式, 规划采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驱动模式, 通过山岳、生态、文化三位一体, 形成多元生态、多元文化、高端品质的产品特征 (见图10) 。

5 业态组织

5.1 产品体系

紧扣产业转型升级主线, 依托产业导入和多元互动策略, 实现旅游产业和配套产业不断完善, 相互促进的产品体系。以欧亚之星、青山古驿、新城之光三大项目集群为龙头, 组织相应休闲度假、旅游接待、配套设施及居民安置点建设 (见图11) 。

5.2 业态布局

根据功能需求与基底空间环境, 形成“一脉三核, 群组相生”业态布局, 打造青山生态绿脉与公共生活、生态文化、旅游集散三个中心核, 布局生态空间与旅游接待、核心功能、服务配套三大板块。其中旅游接待板块配套建设分时度假、酒吧、购物街及居民安置点等;核心功能板块配套建设度假酒店区、康体养生区、文化展示区、休闲购物区、运动拓展区五个主题功能区;服务配套板块依托讨思浩居民安置点, 以行政服务中心为核, 配套高尚生活区及智能养老社区 (见图12) 。

5.3 开发时序

5.3.1 开发初期阶段

利用土地资源、交通优势, 启动欧亚之星、旅游集散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发展温泉旅游和养生养老旅游, 打造核心旅游吸引物, 巧妙借助周边景区知名度, 实现自身提升, 同时积极进行旅游产业平台建设, 打下良好的基础。

5.3.2 市场扩张阶段

重点拓展休闲度假市场的市场份额, 基本完成旅游重点项目的建设, 树立草原旅游小镇旅游品牌, 实现旅游功能的迅速提升, 让草原旅游小镇的运动拓展、文化、健康、休闲等要素深入人心。

5.3.3 旅游目的地形成

适时进行城镇改造和旅游地产的建设, 加快相关产业发展, 形成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同时应大力规范市场秩序, 确保品牌和区域竞争力持久增长。

6 效益评估

6.1 直接经济效益

草原旅游小镇整体运作需要10年完成, 总投资约9.31亿元, 经营性收入约12亿元, 物业销售收入约9亿元, 预计投资回收期为5.5年, 静态投资利润率为18.1% (见图13) 。

6.2 旅游综合效益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结果, 旅游业收入增加1元, 可带来相关产业增收4.3元。草原旅游小镇一期项目旅游经营收入约为60亿元, 可带来254.5亿元的综合效益, 实现22.65亿元的直接税费收入, 并吸引大量投资, 带动相关行业增长。

6.3 社会环境效益

草原旅游小镇开发能够促进整体环境改善, 提高农业生态品质和效益水平, 并在涵养及净化水源、生态保护等方面产生有利影响。

草原旅游小镇开发, 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增加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改善能力, 促进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草原旅游小镇开发, 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一期工程建成后, 直接从事旅游区经营、服务与管理的就业人数可达3200余人, 可以带动本地区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 将有效缓解本地农村及城镇居民就业问题, 切实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7 案例分析与总结

7.1 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方向

作为郊区型小城镇, 草原旅游小镇选择旅游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是基于对基地资源、交通、政策、区位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获得良好预期收益。说明主导产业的选择要与自身的地理位置、环境资源和市场条件相匹配, 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 增加产业的持续发展力。同时, 主导产业的选择还要注意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 以对其他产业起到带动作用。

7.2 注重吸纳人口

旅游小镇现状以农业和农村人口为主, 如何有效引导农民参与到旅游小镇建设与发展中来, 合理安排农民再就业, 是本次规划重点考虑的问题。把旅游产业作为基地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是实现农民安置和再就业的有效举措。因此,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要确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可以优先考虑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将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增加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度。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 要注意及时调整或更新主导产业, 使产业与市场的需求动态协调, 增加小城镇的持续竞争力。

7.3 注重生态保护

大青山前坡良好的生态资源, 为打造草原旅游小镇提供了天然的生态基底, 反过来, 草原旅游小镇在项目设置和业态选择上, 也充分考虑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为此, 在确定主导产业上, 要注意保护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8 结语

如何破解城镇发展的困局, 是一条漫长艰难的探索之路, 草原旅游小镇的规划建设迈出了一条产业升级的创新之路。本文通过对草原旅游小镇规划建设的系统梳理, 从现状研判、目标定位、路径选择与业态布局等方面探究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思路和做法, 希望对同业提供借鉴思考。

参考文献

[1]章政.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2005 (9) .

驿城区郊区 篇3

北京市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对搬迁和住宅的需求意愿是什么、存在问题是什么, 能否通过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 为达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供给建设用地;二是北京市明确提出要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 强调其多功能性, 除了生产、经济、社会功能外, 还包括非商品生产, 如景观价值、生态服务教育等。建立良好的乡村景观将成为未来农业-农村工作一项重要任务。

城镇化过程中, 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应当是一个由不同利益相关方相互合作进行分析、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为了征求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的意见, 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目标和战略要求, 基于参与式理论和方法, 开展了对农民和市民的抽样调查, 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提高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

二、研究方法

2007年4-5月课题组进行了入户调查, 对海淀、大兴、通州、门头沟、丰台、延庆、房山、昌平8个区县的部分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入户调查选取了相关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重点了解农村居民点住房用地情况, 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及其意愿。调查以入户调查和办公室面对面询问调查为主, 以发放问卷由调查者自主填写为辅。共发放539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519份。

2007年1月, 针对都市型现代多功能农业乡村景观建设目标要求, 课题组在高速公路可视范围内对其沿线的顺义、怀柔和密云三区县的农民和北京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调查299人, 男女人数分别为185人和114人;市民和农民分别为143和156人。针对当地居民和北京市民, 问卷分2个版本, 调查问题涉及被调查者对目前景观的满意程度、乡村景观建设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农业走廊景观建设意见、农业生产存在问题以及建设需求等问题。

同时在研究分析过程中, 还参考了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有关的统计和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和问题分析

2004年, 北京村民委员会3978个, 北京农业人口 (农业户) 为308.2万人,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265平方米, 远远高于国家标准150平方米的高限 (GB50188-93) 。宅基地面积超过北京市农村宅基地标准[户均0.3亩 (宅院) ], 建筑用地比例也超过国家村镇规划标准对中心村居民建筑用地比例 (55-77%) 的规定 (见表1) 。在农村居民点中, 居住用地面积占92%, 公共建筑用地面积占1%, 道路广场用地面积占5%, 公共绿地用地面积占0.8%。如果将村庄内的企业用地考虑进去, 建设用地的用途结构大致是, 居住用地占66%, 企业用地占22%, 管理机构用地占1%, 服务设施用地占8%。

如果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定和文件规定的人均用地标准 (1) 和未来规划人口数量来考虑挖掘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潜力, 全部京郊农村居民点的容积率也仅为0.15。在2015年可以最终实现全北京农村地区节约500平方公里的目标, 用于城市、工业发展的建设用地。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 实际上农村居民点整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面积占全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趋于减少, 但总量在增加, 面对未来城市建设要求大面积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严峻挑战;非村民住房用地是农村居民点居住用地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北京郊区土地利用方式的高速非农化转变中, 将农民纳入城市服务体系的进程相对来说是严重滞后。

(二) 农村居民住宅现状和需求分析

1. 农户的家庭收入和住房面积

在抽样调查中, 人均家庭年收入水平最高的是海淀, 为8785.62元, 延庆最低, 为3061元。八个区县的被调查农户的人均家庭年收入为5915.56元, 海淀、丰台和昌平的被调查农户人均家庭年收入超过这一水平。被调查农户的户均宅基地面积平均水平为236.34平方米, 延庆最高 (343.40平方米) , 门头沟最低 (105.15平方米) , 其中延庆、大兴、通州、房山、昌平的户均宅基地面积均超出平均水平。各区县被调查农户户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水平为121.57平方米, 人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水平为34.76平方米, 与1980年的人均10平方米比较, 增长了两倍多。

2. 农户住宅类型现状

在所调查的519户农户中, 共有447户填写了住宅形式, 其中平房独院的有423户, 所占比重高达94.63%;1-2层楼房有19户, 楼房3-6层有5户 (见表2) 。

3. 农户期望的住房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

被调查的农户都期望增加其户均住房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 平均增加户均住房面积56.05m2、平均增加人均住房面积16.15m2。其中门头沟和昌平的农户更为突出, 前者期望增加的户均住房面积为86.02m2, 后者期望人均住房面积增加25.01m2 (见图1) 。

4.农户对住宅现状的满意程度

在调查的519户农户中, 共有489户填写了“对住房现状的满意程度”一项 (见图2) 。被调查农户对居住现状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共占44%, 一般的占30%, 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共占26%, 总体上看来, 被调查农户对居住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部分被调查农户对当前家庭居住状况不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住房面积小, 需翻新、重建扩大、装修房屋, 改善厨卫条件;道路和交通条件差, 生活不方便;取暖、上下水条件;解决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卫生问题, 治理噪音和其他污染, 改善周围环境;街道应规划;治安不好;健身、娱乐设施太少, 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等。

5. 农户愿意居住住宅类型及不愿搬迁上楼原因

在调查的519户农户中, 有516户填写了“愿意居住的房屋类型”一项。其中50%的被调查农户愿意居住在平房, 43%的农户愿意住低层楼房, 而只有7%的农户愿意住高层楼房。愿意住高层楼房主要是远郊区生活条件差等原因。对于“是否愿意搬迁上楼”的选择, 54%的农户愿意搬迁上楼, 不愿意和不太愿意的农户分别占25%和21% (见图3) 。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不是农民自愿动迁而是由政府动员农民搬迁上楼, 农民要求政府所支付的成本是较高的。农民需要政府落实提供稳定的城镇工作 (40%) 、提供社会保险 (35%) 、在子女就学方面提供帮助 (21%) 等政策。调查也显示:各区县农户对拆迁或旧改补偿方式的选择, 更多地倾向于按照宅基地面积给与楼房的面积补偿和部分现金补偿, 这部分比重占到58%。

(三) 乡村景观现状和需求分析

1. 乡村农业景观满意程度及原因

调查中, 97%的市民和90%的农民认为乡村农业景观一般或不好 (见表3) , 说明目前道路两侧农业景观质量较差, 客观上也反映了北京郊区整体景观的状况不容乐观。

导致市民和农民对公路两侧景观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虽然比较分散 (见图4) , 但“脏乱差”在两个群体中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是土地利用比较混乱, 景色单一和景观多样性较低, 村庄建筑与农田背景基质景观不协调等。从半访谈调查中可以看出, 农民和市民普遍认为脏乱差集中表现在废弃地、废弃河道、垃圾堆放和管理混乱等问题。

2. 乡村景观建设需求及特征

在被调查的143位北京市民中, 在被问到郊区旅游的问题上, 经常、不多和偶尔到郊区旅游的各占约1/3的人数, 其中有92%的市民会在途中关注道路两侧的景色。有69%的市民会偶尔在空闲时间选择到郊区观光旅游, 只有16%的市民会从不选择到郊区旅游观光。89%的农民认为对公路两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景观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1%为无所谓的态度。

在5种具有不同特征的景观图片中, 纯自然景观得到了更多市民的青睐 (占39%) , 其次是有较少人为干扰的田园景观 (大片农田, 占23%) 和整片草地 (占19%) 。而农民的选择则更贴近他们现实的生产状况, 整齐完整的大田景观 (占44%) 仍是他们的首选。

3. 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模式选择

在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建设所提出的四种农业生产模式中, 农民和市民主要选择了大田作物和观光农业, 市民选择大田作物和观光农业模式分别为41%和38%, 农民选择大田作物和观光农业模式分别为21%和52%, 而设施农业和苗圃菜园在两个群体中都不太受到重视。但农民和市民不选择的原因却截然不同:市民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模式中体现出的人为干扰而相对排斥, 而农民则是因为投入过高。市民对大田作物的选择几乎是农民选择该项的2倍, 反映了市民对田园景观的偏爱。而更多的农民在这两项中更倾向于发展以果园采摘为代表的观光农业。

4.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

在都市农业发展的调查中, 62%的市民认为北京的农业发展不应以生产为第一要务, 而是以维护首都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20%的市民则认为北京应发展具有北京传统特色的农业, 用来维护传统生态文化;只有18%的市民认为高度集约化的设施农业 (如大棚蔬菜) 是北京农业发展的重点。

大多数农民 (81%) 认为乡村景观建设十分必要。调查同样也显示, 尽管农民对农业生产失去了兴趣, 但其对土地、土地利用的生产属性仍十分看中, 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依然是他们利用土地的首要考虑因素。对农业生产失去兴趣的农民, 在可能的情况下希望得到一定的补偿而告别土地从事其他行业的生产, 这部分农民占调查人数的65%。

四、主要结论

被调查农户对居住现状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共占44%, 不满意的则主要是道路、上下水、取暖、环境和娱乐设施等方面。目前, 郊区农民的住房形式大部分是平方独院, 占被调查农户的94.63%, 人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水平为34.76平方米, 而且所有被调查农户仍希望增加住房面积。但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远远高于国家和北京市规定, 居民点土地利用率较低、存在不同的浪费现象, 表明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 50%的农户愿意居住在平房, 43%的农户愿意住低层楼房, 而只有7%的农户愿意住高层楼房。不愿意搬迁上楼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费用高、活动空间少、老人上下楼不方便、生活不习惯、没有生产所需空间等。因此在郊区城镇化过程中,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和住宅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农民的经济条件、就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因素, 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将其尽可能地纳入城市服务体系中, 分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各种建设。

北京市民和农民对乡村景观的满意程度普遍较低, 97%的市民和90%的农民认为一般或不好。两个群体都认可景观改造的必要性并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乡村景观的建设。脏乱差、土地利用不齐整、缺乏特色仍然是满意程度低的最主要原因。应加大废弃地、河道、田埂、农田等工程的综合整治, 村庄自身的村容村貌整治。

宜居城市背景下的北京农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正在逐步消退, 而景观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等正在日益扩大。从长远看, 应结合北京土地利用规划、农业优势产业布局规划, 做好都市型现代农业景观整体规划, 并保持长期性。应当考虑市民和农民的意愿, 保障其权益, 构建不同类型的开闭结合空间、集中分散结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农村景观。

摘要:本文在对农民和市民参与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等, 对农民和市民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 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 简本》, 2005

[2].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年) 专题, 2004

[3].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村镇建设统计年报, 1985-2006

[4].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农村居民用地调查、评价和布局调整研究, 调研报告, 2005

[5].宇振荣, 农村人居环境和景观建设.2006

驿城区郊区 篇4

城镇郊区是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的首选之地, 但是, 郊区农业难以依靠自身的市场力量保护住基本农田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需要利用规划制度解决农田保护问题。

在城镇郊区拓宽郊区农民的增收渠道, 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确贴近消费市场, 但是, 单纯依靠小规模农田所获农业收入和从事单一种植业或养殖业经济活动都不可能使多数郊区农村家庭达到中等收入水平, 需要实施农户农田用地注册登记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农田经营价值评估制度, 解决农田经营规模狭小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 同时, 逐步改变郊区劳动力就业结构。

在城镇郊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十分关键, 但是, 单纯依靠各项涉农补贴和占地补偿难以解决郊区城乡利益冲突, 需要运用民主参与、规划、仲裁和法律制度。

城镇郊区是城镇建成区周边那些建有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小区, 却以非建设用地为主的区域。例如, 那些建有城镇饮用水源、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场、绿色屏障和通风廊道等基础设施的农田林场, 建有城镇油库、粮库、冷库、机场、火车站和公园等公用设施周边的农田林场, 甚至那些用来疏散中心城人口的城市居民小区周边的农田林场, 都是城镇郊区。因为城镇建成区不能没有一个数倍于它的非建成区而存在下去, 所以, 保留相当比例农田林场的城镇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而郊区是否能够存在下来决定性地影响着城镇整体的健康。

城镇郊区也是城镇建成区周边那些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上直接依赖于城镇中心的区域。例如, 那些到城镇中心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居住地, 那些需要在城镇中心出售新鲜食品而获得收入的农副业生产地区, 以及那些需要在城镇获得各类日常服务的地区, 就是城镇郊区。因为郊区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上不能离开城镇中心, 所以, 对城镇中心依赖程度越高的郊区, 经济和社会活力就越大。

按照我国的情况, 从城镇中心出发, 城镇郊区可以分为近郊区和远郊区两个部分。近郊是城镇中心建成区周围以二、三产业、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景观形态为主的区域, 城市人口、住宅和企业以环状布局;远郊是近郊之外的更大的环状地区, 土地以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的非建设用地为主, 乡村景观为支配性景观形态, 新鲜副食性农产品在农产品供应中居于主导地位, 同时也可能会有沿交通走廊布置的大型独立工矿企业或混合型商业中心。

我国目前有655个建制市, 包括852个市辖区和6152个街道。少数区和街道属城区, 多数区和街道属郊区, 无论如何, 655个城市都有郊区, 而且, 郊区面积和人口都超过城区。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统计, 我国有19391个建制镇和15365个乡;这些乡镇一般都有一个承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功能的建成区, 它们中100%有乡镇政府机关, 98.8%有医院或卫生院, 88.4%有储蓄所, 81.1%有邮电所, 72.3%的有集中供水, 68.4%有综合市场, 66.6%有敬老院, 36.7%有垃圾处理站, 19.4%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所以, 在这些城镇建成区周边至少有40000个或大或小依赖于它的郊区。当然, 这些小城镇可能再成为最近大中小城市的郊区城镇。这大体就是我国城镇郊区的数量。

如果以大城市100公里半径、中等城市50公里半径、小城市25公里半径、小城镇10公里半径范围内来计算, 或者以它们向民政部申报城镇建制时所使用的面积和人口来计算, 除了城镇核心区即旧城镇部分外, 中国城镇的郊区至少覆盖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最容易和最可能开发的土地面积。我们可以拿出一张1∶900万的地图, 在每一个有县以上地名的地方画上一个绿圈, 半个中国都绿了。在这样一个土地面积内, 郊区的人口规模可能占到城镇人口的90%, 也就是说, 大约有5亿城市人口实际上生活在周边有农田林场的郊区。这大约可以描述我国城镇郊区的规模。

城镇郊区是比较富裕的农村。在发展上, 它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经济实力和发展积极性, 也具有一定的市场盲目性、不可持续性, 甚至生态环境破环性。这些城镇的核心区大多是在中华民族5000年建设历史中逐步积淀而成的, 需要在发展和建设中格外珍惜。这些城镇核心区周边近郊区的布局结构是在最近60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形成, 在最近30年改革开放中填充起来的, 需要依据新的土地资源和环境形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做更新改造和再填充。这些城镇核心区周边远郊农业地区因为最近10—20年人口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延伸和土地市场开发压力, 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尽管人口城镇化将继续维持在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跨越50%的水平, 但是, 吸收这一部分新增人口数量的地区主要不再是城镇核心区和近郊区, 而是远郊农业地区。人口郊区化不仅将按比例吸收掉全部新增城市人口, 还可能导致城镇核心区和近郊区人口出现负增长;工业分散化不仅使工业和一部分商务服务业可以通过使用远郊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而维持其竞争力, 同时也让乡村地区付出了巨大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商业服务业将会尾随人口的郊区化和乡村的城镇化而沿远郊交通走廊发展, 从而可能打碎曾经成片的农业地区, 改变乡村自然景观, 同时也改变传统的城镇生活方式和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所以, 继续在郊区蔓延开来的城镇可能是我们给地球留下的最大的印迹, 可能是我们丧失最优良农田的地方, 也可能是引起社会不公平和激化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 我们甚至正在“寅吃卯粮”, 需要在城镇化和郊区化中特别慎重。

理想的郊区, 如“花园城市”、“区域城市”、“边缘城市”、“繁荣的郊区”、“城市村庄”或“技术郊区”, 是城镇和乡村交织在一起的郊区, 是被规划师设想为既具有城市功能, 也具有乡村农业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地区。但是, 在现实中, 在发达国家和我国, 郊区的农业和环境功能正在因为城镇人口的郊区化和乡村人口的城镇化而下降。城镇人口增加、发展第三产业、向郊区转移一部分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都需要在郊区开发一些非建设用地, 这就是所谓城镇的郊区化。同时, 郊区原有的产业结构也在从第一产业为主向二、三产业为主的方向调整, 郊区经济社会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以缩小城乡差别, 这些都需要借助一部分土地资源优势, 从而也会改变一部分郊区非建设用地的性质, 这就是所谓乡村的城镇化。两种倾向都是不可逆转的。

但是, 究竟如何改变郊区的土地使用性质?按照何种比例改变土地使用结构?在哪些位置上改变土地使用功能?以何种比例在郊区保留持续发展农业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如何在满足就业和土地市场需求的同时, 合法、合理和可持续地开发郊区土地和环境资源, 科学地实现城镇化和郊区化?如何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郊区经济增长?建设郊区乡村是在建设乡村还是正在建设一种21世纪的区域城镇本身?对此需要权衡利弊, 谋划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和郊区化的发展道路来。

如果中国特色城镇化和郊区化的答卷做得不好, 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环境资源再次分配的过程中, 郊区可能成为城乡社会矛盾最容易激化的地方;在改变环境敏感地区土地使用性质的过程中, 郊区可能成为环境最不可能持续的地方;在产业发展和居住区发展过程中, 郊区可能完全丧失掉它最为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 郊区可能不再具有它与自然景观和乡村风情相联系的独特文化遗产;最后, 在天灾人祸不期而至时, 城镇人口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距他们最近的避难所。这些并非杞人忧天, 而是忧患意识。

发达工业化国家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的确存在“好”、“较好”和“不好”的差别, 在城镇化、郊区化和郊区乡村发展上留下了许多值得汲取的教训和经验。我们需要树立世界眼光, 加强战略思维。概括地讲, 美国人在都市郊区发展上做得最不好, 战后以来城市正在以失控状态蔓延, 以致创造了一个“无边的城市”。正因为如此, 他们才编制出各式各样的规划设计方案, 特别是新城市规划, 试图纠正其郊区发展上的错误。相比较而言, 欧洲人要做的好得多。这里简单举例加以说明。

案例一郊区以有偿方式为市区维护生态环境

虽然两德统一和德国首都移至柏林曾经使柏林面临巨大的土地开发压力, 但是, 自1990年代以来, 柏林市为了给柏林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清新的空气、绿地和娱乐空间, 维持柏林郊区的自然和文化特征, 一直与勃兰登堡州一起, 以“合作、整合、景观识别和区域行动”的发展战略, 在柏林市周边以“区域自然公园”的名义投资保留和正在建设一个总面积达2866平方公里的远郊区, 其中60万人相对集中在138个聚落中居住和工作。他们采用内城和远郊政府合作投资建设的方式, 有偿地维持农业、林业用地和环境保护用地, 帮助远郊区开发新的服务经济, 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增长之间的矛盾。英国人也一样, 在战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他们坚持在城市周边建立大规模的绿带, 不仅大伦敦都市区有它的绿地, 其他城镇甚至村落都有它们自己的绿带。这些绿带不仅建立在公共土地上, 也建立在私人土地上。建立绿带的目的之一是给城市发展划定一个形体的界限, 阻止城市的蔓延。在这一点上, 英国战后的城乡发展明显不同于美国蔓延式的发展模式。到目前为止, 英国共有14个大规模绿带地区, 英格兰的绿带总面积为16716平方公里, 约占英格兰土地面积的13%, 苏格兰则有164平方公里的绿带。

案例二都市区内部按人均分享全部税收以维持郊区市政最低运行标准尽管从财政收入上讲, 比

利时都市区的郊区有富有穷, 但是, 郊区社区日常市政运行费用的50%是按照都市区内部人均分享税收的方式得到的, 这样, 至少可以维系一个最基本的市政运行水平, 不会因为社区贫穷, 从居民那里征收不到足够的房地产税费而导致整个市政运行低于都市区最基本的市政运行水平。

案例三保留占都市总面积75%以上的远郊区, 其中包括70%以上农业用地即使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特勒支市等12个城市在内的兰斯塔德多中心都市区的农业型远郊区面积在欧洲都市区中最小, 它也依然在5473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保留着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远郊区, 称之为“绿色核心”, 其中70%的土地用于养殖、谷物种植和花卉种植、民俗旅游产业, 30%用于居住。整个兰斯塔德都市区劳动力中还有3%在从事第一产业。同样, 尽管99%的巴黎都市区产值来自第二、第三产业, 仅有1%的产值来自第一产业, 然而, 在巴黎11963平方公里的都市近郊和远郊土地中, 农业用地依然占50%, 林地占23%, 建成区仅占25%。在农业用地中, 各类农作物用地占97%, 草场、果园和花卉用地占3%;在农作物用地中, 谷物类农作物用地占60%, 油类占11%, 甜菜占7%, 土豆和蔬菜类占1.4%, 草料占0.4%, 闲置农田占7.5%等。所以, 巴黎人还是习惯把郊区称之为“乡村郊区”, 而不是只具有居住功能的睡城式郊区。

案例四维持人均0.01个农民和1.2亩以上基本农田可能是郊区食品自足和安全的底线虽然

马德里都市郊区用来耕种的土地大致相当于都市区人均1.2亩耕地, 但是, 即使风调雨顺, 马德里都市区的农业生产也只能在粮食、水果和蔬菜上大体满足自身的需要, 而肉类、奶类、鸡和蛋还需要进口, 所以, 1.2亩的耕地或许不够, 或许要投资提高农业生产强度。同时, 马德里只有15994人, 即占都市总人口0.26%和全部劳动力0.5%的都市农民在为都市区608万人提供食品原料, 这也是不够的。按照马德里都市区食品终端年销售价值82亿欧元计算, 至少还有大约75%的农业原料价值来自都市之外。所以, 真正可以满足都市食品需求的农民总数应当占总人口1%和全部劳动力的2%。另外, 2005年第一产业对马德里都市区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仅为0.13, 低于其他都市区1%—2%的一产贡献率。所以, 99个人1个农民, 人均1.2亩以上土地, 一产贡献率至少占到1%时, 一个城镇郊区的农业才能大体保证城镇基本食品消费自足。

案例五把传统乡村转变成为工商城镇, 维持周边农业生产不变, 保证三次产业在郊区并存虽然米

兰大都市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已经接近都市区土地面积的50%, 在欧洲大都市区中居首, 然而, 米兰城镇化的基本倾向是分散化, 即在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日益扩大的基本倾向下, 米兰市本身的规模并没有变得越来越大, 而是都市区中的传统农业型村庄转变成为第二、第三产业工商城镇的越来越多。如果说美国人的中心城市和郊区凝结成为一个“大饼”绵延百里, 那么米兰人是在1984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楔入了包括新城、集镇和中心村在内的规模不等的城镇。在这些城镇周围, 环绕着982平方公里的农业用地和森林。这样, 就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郊区经济增长创造了可能。

案例六单一农业不可能使农民富裕起来, 他们必须从事非农业的经济活动尽管多伦多注册农场

平均有1516亩的农田, 但是, 2001年统计的每亩土地的平均产值约157加元 (按照2008年的6.48的兑换率, 约合人民币1017元) , 除去生产成本, 农户的纯收入只能达到多伦多都市区平均家庭收入的59%。如果按照国际低于平均收入40%为贫困线的方式计算, 多伦多都市区的农民平均农业收入正在贫困线以下。所以, 他们必然要从事其他经济活动, 或者扩大经营规模, 或者增加农业强度, 而后两种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投入。郊区农业一般都有类似的困境。当然, 他们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机会要比非都市区农民大许多, 特别是从事非种植农业经济活动的机会要大。他们收入的主体不是来自种植业农业活动。

案例七社会矛盾最终通过法律来解决虽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不是私人房地产市场上的自由交易者, 可是, 宪法赋予它们拥有强制征购私人土地和房产的权力。从公共事业的发展目标出发, 政府有权通过规划的方式和法律的手段, 强制征购私人房地或地产以建设公共道路、公共建筑、公共给排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虽然利益冲突在所难免, 但是, 社会矛盾最终通过法律来解决。

较之于30年前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龙头的农村改革, 目前农村改革发展的紧迫战略任务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 要在城镇郊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在城镇—郊区范围内坚持使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把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地和创造性地转变成郊区发展的具体政策, 在一些郊区特殊问题上重点突破:

1.为城镇划分发展边界和从城镇—郊区整体上制定生态分区规划;

2.建立城镇有偿使用郊区土地、水和林业资源的制度, 以补偿郊区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3.编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毫不动摇地保护城镇边缘地带非建设用地的分区规划;

4.按照发生重大天灾人祸时还能满足本城镇全部人口食品安全需要和对各类基本农产品需求的比例, 在郊区留够农业用地和建设好相关的农业基础设施;

5.对郊区现有乡村居民点实施整治和更新改造, 以便在居民点内部为二、三产业发展储备建设用地, 逐年释放, 以转变郊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增加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

6.对这类建设用地的使用做出分区规划, 评估土地使用权市场价值, 最终允许土地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7.建立城镇—郊区财政分享制度;

8.郊区政府以物业管理方式和公共事务代理制大规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论城市郊区的“新镇”建设 篇5

“镇”在中国属于乡级行政区, 为区别于村镇、集镇或市镇, 常被称为“行政建制镇”或“建制镇”。“镇”是比城市小的人口聚居区, 居民多从事非农职业。而本文所要讲到的“新镇”与前面提到的“镇”大不相同, 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新意:其一“在地里位置上, 全部位于城市郊区, 即不属于城市, 也不属于乡村, 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于一体, 有全新的城乡社会结构形态, 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其二, 在居住条件上, 远远超过一般镇甚至优于市区住房, 有配套齐全的工商业、文化教育和娱乐设施等, 有城市人向往的生态环境, 使居民能够满意的生活在那里。其三, 在设置功能上, 具有与市区优势互补的作用。建成的“新镇”, 要么颇具历史文化特色或生态环境优美, 能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旅游, 既能增加郊区居民收入, 又对市区具有“后花园”的功用;要么原材料供应丰足, 劳动力价格低廉, 即能够成为市区的加工基地, 又能增加郊区的就业率;要么具有其它互补作用。总的来说, “新镇”就是集居住、工作、商业、娱乐等于一体, 与市区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社区。这种新型社区整体面积具有一定规模, 生活配套非常完善, 文化具有自身特色, 环境追求自然生态, 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 “新镇”建设的意义

2.1 “新镇”建设是部分城市郊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合理途径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党中央高度重视, 多次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导农民住房向中心村镇集中, 要提高村镇建设用地利用率。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而“新镇”模式正是从提高村镇建设用地利用率的角度, 引导有条件的郊区农民自愿向中心村镇集中居住, 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潮流中结合部分郊区特点产生的。

2.2 “新镇”建设是节约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 是不可再生的主要资源之一。我国人多地少, 耕地资源稀缺, 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要长期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严防盲目大拆大建, 侵占耕地, 损害农民利益。“新镇”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节约土地资源, 不是盲目拆建和扩张。因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度推进村庄合并工程, “新镇”建设作为其配套工程, 可以有效促进退耕还田。例如, 山东省兖州市近几年, 将原有的495个行政村, 逐步合并成了100个近似“镇”的大行政村, 这些“新镇”里设施配套向城市看齐, 有农民公寓楼和小康住宅楼, 有超市商店、学校、医院, 也有公共绿地, 预计到2010年底, 全部改造完成将为该市增加耕地10万余亩。

2.3 “新镇”建设是发展二、三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驱动力

“新镇”建设将从产业布局调整的高度带动发展二、三产业。一方面, “新镇”建设过程中的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将为城市郊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 建成后的“新镇”与市区具有优势互补作用, 将为郊区商业、旅游、文化娱乐、信息中介特别是招商引资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此过程中, 小城镇已经成为继大城市后吸纳农村流动人口、富余劳动力的新载体, 尤其是郊区农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从事二三产业, 其收入也将因此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加。

3 “新镇”建设的前景

3.1城市郊区的比较优势能为“新镇”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郊区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过度地带, 相对农村而言, 能较早的接受城市文明的辐射, 能直接分享城市的人才、资金等资源, 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品流通较为活跃, 产品结构具备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条件;相对城市而言, 它发展空间广阔, 拥有较多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 土地开发和拆迁安置成本相对较低, 有利于规模开发和经营, 能够承接城市的许多转移功能, 如居住功能、服务功能、交通运输功能和仓储功能等。“新镇”建设模式在城市郊区这种天然优势下产生, 必将成为部分城市郊区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3.2从社会需求的角度, “新镇”建设能适应多数购房者的要求

目前, 我过房地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一边是老百姓昼夜排队抢号, 对经济适用房极度渴望;一边是经济适用房投放量逐年缩减。事实上, 东部有些城市已经停建了经济适用房。此处暂且不谈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从解决老百姓住房难问题的角度出发, 本文认为“新镇”建设是一个有效途径。因为“新镇”地处城市郊区, 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房价自然不高, 能够让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可以说, “新镇”建设也是在普通老百姓住房比较困难的形式下营运而生的。

3.3国内先进地区对“新镇”建设进行了探索

近年来, 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济南等城市进行了“新镇”建设的有益探索, 许多“新镇”相继建成, 为城市郊区发展走出了一条新的合理路径。例如, 广州市增城新塘镇在建设时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和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 确保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协调发展, 绿化覆盖率达70%左右。建筑物的高度, 街道的布置、尺度, 以及整个绿化景观环境, 都符合现代社区的邻里关系, 体现着一种亲切的人文关怀。

3.4国外发达国家为“新镇”建设提供了经验

近年来,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加快“新镇”建设, 目前已取得十分瞩目的成就, 为我们建设“新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例如, 新加坡在利用“新镇”建设解决国民居住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国土面积仅有600多平方公里, 人口400多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新加坡新建了几十个郊区新镇, 有效解决国家人口的居住问题。新加坡的新镇建设之所以成功, 是在政府“居者有其屋”政策下, 遵循了公交导向、人性化设计、就近就业、更新发展以及多元混居等原则才取得的, 这对我们建设“新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进行“新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4.1结合村庄整治工程, 实现农民住宅的公寓化

城市郊区自然村规模较小, 居住分散,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也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所以可以在部分城市郊区通过旧村改造、村庄合并等措施, 与“新镇”建设有机结合, 引导原郊区农民向“新镇”的公寓适当集中。实行新建与改造并举的方针, 在城市郊区适度进行撤并自然村庄的规划和建设, 加快建造“新镇”居民新型住宅区。可以首先对不承包责任田转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 以及在“新镇”规划区内的农民, 逐步引导其进入“新镇”内的公寓区居住, 率先实现农民住宅的公寓化。

4.2借鉴社区建设经验, 实现管理的制度化

把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带入“新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要求, 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新镇”的管理中, 一定要因地制宜, 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创新“新镇”管理模式可尝试将原村委会的建制和农村管理体制自然撤销, 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管理社区事务, 并陪套设立公安、卫生、教育等各部门, 实行制度化管理。

4.3做好占地合理补偿, 实现保障的社会化

在“新镇”建设过程中, 尽量减少郊区失地农民数量。对于被占地农民,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给予合理补偿, 并确保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及时、足额落实到村和农户。在操作中, 可将补偿金、安置补助费标准额度及资金到位农民情况进行公示, 严禁被拖欠、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建立健全郊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使其能够获得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重点解决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问题。保障基金根据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原则。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合理筹资。国家和集体应出大头, 个人出小头, 个人应交纳的费用从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中一次性扣除。可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承受能力为不同年龄层次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障体系。总之, 对待郊区失地农民必须保证其原有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降低。

4.4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实现服务的全面化

不断建立健全各种公共基础设施, 集聚各种服务资源。对“新镇”进行各项基础设施配套, 建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 并配套专门的商业点和主题公园, 使“新镇”居民能够在生态环境优美的条件下, 更能感受到求学、就医、娱乐休闲、购物等城市般的全面服务。在建设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同时, 也可以分担一部分市区的承载功能。

4.5广开渠道, 实现居民就业的工商化

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新镇”居民特别是郊区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渠道。为此, 政府应采取各种办法和途径促进其就业。一是鼓励用地单位和其他工商企业尽量消化郊区失地农民;二是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对“新镇”居民特别是郊区失地农民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 使其具备从事工商业的各种技能;三是参照原来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郊区失地农民发展二、三产业, 使其通过自主创新推动就业。

5结语

“新镇”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思路, 它的发展初见端倪, 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为城市郊区建设指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途。

摘要:“新镇”建设是城市郊区发展的突破口, 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镇”建设能节约土地资源, 增加农民收入;“新镇”建设前景广阔, 有城市郊区的比较优势, 有社会的强烈需求, 有国内外成功经验;“新镇”建成后要对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新镇”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镇,建设,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潘锦云.基于和谐视角的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J].生产力研究, 2008, (24) :35-37.

[2]王建军.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与消费需求扩张[J].经济与管理, 2006, (8) :13-16.

[3]姚聪莉, 任保平.论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J].理论导刊, 2007, (12) :12-14.

[4]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 :11-15.

长治市郊区煤炭运销公司 篇6

长治市郊区煤炭运销公司组建于1 984年1 1月,地处长治北漳泽西街1 30号,西邻309国道,东接长北火车站,榆黄公路贯穿全区,交通便利。主要肩负着全区的17个煤矿,370余万吨煤炭运销和管理工作。公司下设财务科、公路科、铁路科、计统科和综合办公室,并有一个煤炭集运站和三个公路煤焦销售营业站。公司党支部下设三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4名,占职工总数20%,公司设置工会组织,全体职工全部入会。继1999年市委、市政府、市分公司授予我公司“双文明”单位称号后,我们连续6年获此殊荣,连续三年受评,2004、2005、2006、200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双文明先进单位”。

2008年,长治市郊区煤炭运销公司紧紧围绕山西省人民政府94次常务规定关于地方煤炭“统一价格、统一销售、联合竞争”的政策,积极推行驻矿管理,不断提高全面经销力度,充分利用关村集运站优势,采取横向联合,积极扩大和巩固对外经销,确定了煤运公司在煤炭销售市场的主体地位。

这些成绩取得,是在省、市公司领导和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完成的。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精心谋划下段时期工作,周到安排,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才能实现煤运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郊区路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篇7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加速发展,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是区域之间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星罗密布。而屹立在道路两边的路灯更是数不胜数, 夜幕降临后,一片辉煌极其壮观。工业园区一般处在郊区,且附近无居民居住,这些路段上夜晚很少有行人及车辆通过,如果让路灯彻夜点亮,不仅造成了国家电能的极大消耗,同时大大缩短了灯泡使用寿命,增加了路灯维护的难度和成本[1]。在建设环保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国家的大前提下,从实用角度出发设计一种既能满足交通需要,又能节能的路灯控制系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3]。

本文所设计的路灯控制系统利用光敏传感器自动识别白天夜晚,利用超声波检测过往车辆,再配合高精度的震荡延时电路,实现白天关灯,天黑开灯, 深夜有行人或车辆通过时,间歇式开灯的智能化控制。

1系统的实现方案

该路灯控制系统以MSP430G2553单片机为核心,外部接有光照度检测模块、超声波模块、无线发送/接收模块及大功率切换开关等,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的控制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本系统的控制器分为主机和从机两种型号,从结构上来说,主机控制器具有完整的功能,其结构如图1所示,从机控制器则没有超声波检测及无线发送功能。由于无线模块的有效通信距离为150米~ 200米,所以每隔100米安装一个主机控制器,从机控制器则安装在两个主机控制器之间的每个路灯上。工作时,微控制器根据光照度传感器反馈回的信号确定是白天还是黑夜,当光线不足时,微控制器控制大功率切换开关接通,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另一方面启动定时电路,定时电路延时时间约为5个小时,定时时间没到时,不进行车辆检测及无线控制。 也就是说系统认为天黑后的前5个小时还是正常活动时间,这时应保证正常的交通进行,不进行节能控制。定时时间到了后,当超声波模块检测到车辆或行人时,控制切换开关点亮路灯,同时将控制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出去,这样主控制器无线覆盖范围内的全部路灯都会打开,确保司机有足够的视野。 在控制板上用两位拨码开关作为方向识别,这样可以防止道路对面或其它临近路段的路灯误触发而动作。

2系统硬件设计

该系统设计的出发点是在现有路灯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升级,使其既能满足交通照明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考虑到郊区路灯数量十分庞大,路灯安装、维护及检修人员不一定具备专业的电学知识等客观因素,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坚持了原理简单、功能实用、工作稳定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具有通用性的原则。

2.1主控制芯片选择

该控制系统选用TI公司MSP430G2553作为控制核心,这是一个16位的、具有精简指令集的、 超低功耗的混合型单片机,处围只有20个管脚, 内置功能模块丰富,价格实惠市场货源充足,设计开发资料丰富全面,相关调试及开发工具丰富易用[4,5]。

2.2光线强度检测模块设计

这部分电路的功能是检测外界光线强度,以此判断白天和黑夜,当夜晚光线强度下降时,系统控制大功率切换开关接通,路灯工作,同时在芯片内部启动软件定时功能。由于天刚黑的前几个小时,路上还有行人活动,所以这个时间段里不进行节能控制; 到深夜后,行人及车辆几乎没有,此时关闭不用的路灯,一旦路上有行人出现,车辆检测模块获取到有效的信号后点亮路灯,并利用无线发送模块将这一信号传到前方150米范围内的每一盏,保证司机在行车过程中有足够的视野。光强检测模块采用硅光电池,它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制成的光电转换器件,设计中根据硅光电池的光照特性,将其输出电流通过I /V转换电路变换电压信号,经过低通RC滤波电路,送入单片机ADC通道。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

2.3车辆检测模块设计

车辆检测模块的主要作用是行人及车辆的识别,设计中采用了超声波模块,其原理是通过计算发射声波与接收声波之间的时间差,利用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计算出距离。当有行人或车辆通过时,反射距离缩短,时间差变短。通过实验验证,本设计中选用的模块,其有效距离可达4米,视角约15度,通过对比数据,当有汽车从正下方通过时,时间缩短约为9ms,这个时间足够单片机响应和处理。超声波模块及其接线方式如图3所示。

2.4无线发送接收模块

传统的通信方式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其中无线的方式因其安装方便、工作稳定,还具有快捷的特点,在户外广为采用。近年来,基于GPRS、Zig Bee等技术的无线通信发展迅速,应用广泛[6,7,8],但考虑到交通行业中安装、维护过程及人员结构等特点,本设计中采用了PT2262、PT2272的通信方式。这是一对带地址、数据编码功能的无线遥控发射/接收芯片,具体电路设计如图4-5所示,电路中用声表面谐振器代替传统的LC振荡器,再配接特性阻抗为50欧姆的天线,通过实验验证,工作稳定、通信可靠、户外可达150米的距离,完全满足了系统的需求。无线信号在空间向四周传播,为了防止影响到道路对面或附近其它道路上的路灯,根据道路的南北及东西走向分为四种模式,在控制板上设置了两位拨码开关,其四种组合刚好与这四种模式对应,系统在每次发送无线信号前只需要读取拨码开关的值,就确定了发送的命令格式,这样就省去了复杂的组网过程及地址设置、识别过程。

3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自动开关路灯,到达深夜后进行节能控制,即当有车辆通过时才打开路灯,并通过无线控制及时打开前方路灯, 确保司机夜间行车视野的开阔。光线检测及车辆检测由传感器完成,主控芯片通过读取传感器的输出值并进行逻辑判断,决策下一步的执行动作。考虑到节能控制动作并不频繁,所有的操作都放在中断中完成,主程序中只完成各模块的初始化并启动定时器,然后就进入睡眠模式。中断程序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流程图如图6所示。

4结束语

本文从节能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郊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该系统能根据外界光线的明暗变化自动开灯和关灯,深夜根据行人及车辆通行情况进行智能控制。该系统功能实用、可靠稳定、通用性强、安装、调试及维护方便,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邵子扬.新型智能节能路灯的设计[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9(2):78-81.

[2]陈静,周雷,等.一种模拟路灯控制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21):186-188.

[3]胡开明,李跃忠,等.智能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9,32(9):143-145.

[4]秦龙.MSP430单片机常用模块与综合系统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赵建.MSP430系列单片机系统工程设计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蒋建平,陈辉.基于CC2530的Zig Bee无线城市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J].测控技术,2012,31(9):56-59.

[7]张俊华.基于GPRS和Zigbee的无线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7):200-201.

上一篇:青光眼患者的护理对策下一篇:优秀竞走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