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城区

2024-09-19

澳门历史城区(共4篇)

澳门历史城区 篇1

一.导言

澳门历史城区位于澳门半岛, 沿着山脊线自由延展, 由一系列的教堂、前地和公共建筑连接组织而成, 居住区见缝插针的排列生长其中, 道路连接各个重要的建筑和城市节点, 漫步其中, 仿佛置身于一座优雅的欧洲小城。在澳门历史城区中游走体验, 能够很强烈的感受到近人尺度的街道对于活跃城市具有十分有益的贡献, 它与这里的建筑、广场一起, 为这座城市保留了生生不息、活力十足的空间气质。

二.澳门历史城区街道的空间尺度特点分析

1.多数街道基于步行的尺度。

澳门历史城区历经三百余年自下而上的缓慢建设, 至今仍然保留着以生活居住为主的功能属性, 即使在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之后, 它也未经过所谓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与肆意的商业开发, 街道维持着步行的尺度 (图1) , 而非机动车行驶的尺度。例如:澳门半岛有名的美食街——福隆新街宽4米, 街道两侧商铺林立, 行走在这里可以兼顾到临街的店面招牌和小吃信息;大三巴附近的关前后街宽3米, 沿街两侧店铺商业居住两用, 一些商铺的货物临街摆放占用了一些道路面积, 居民停放交通工具如摩托车、电动车也占用了约30cm—50cm宽的道路, 故留给通行的道路宽度其实不足3米, 这仅是供两三个人并排行走的尺度;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 (新马路) 是澳门历史城区里最为繁华热闹的一条主干道, 而它的宽度也只有10米, 街道两边的骑楼宽2.5米, 行人行走在被骑楼保护下的人行道中, 尽可以欣赏马路对面的街景。而延伸到居住区的道路则更为狭窄, 通常只能允许两人肩并肩的通过。例如“麻子街宽2米, 沙梨头斜巷宽1.5米, 家冷巷宽1.5米, 惠爱里宽1.2米”[1]。穿梭漫步于这样的街道中, 不用担心来往的车辆带来的危险, 人可以自由地、缓慢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城市体验和自己的脚与地面接触的感觉上。

2.路面地铺石材尺度恰当。

澳门历史城区中的道路地铺延续了葡萄牙本国城市街道地铺的传统, 以几乎5cm×5cm见方的碎石打桩铺路 (图2) , 小尺度的石材以及所铺成的图案让人感觉到人行步道与柏油马路气质的不同。以小块碎石铺出具有别有意趣的纹样, 或是世俗气息浓重的圆形钱币图案, 或是带有航海风情的海洋动物图案, 或是自由曲线的波浪纹……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 用脚触摸这些图案, 体验着当下的澳门, 想象着她的过去, 这比简单粗暴的大块砖石铺路有趣的多。同时, 由于石材的尺度相似, 又基本都是较为规则的正方形, 满铺于路面, 似乎还有些马赛克拼贴的意味, 这也削减了街道狭小的尺度带给人的紧张感, 以一种更细小的尺度平衡了街道的尺度。另外, 碎石的质感与沿街建筑斑驳的墙面相得益彰, 让人除了用视觉、更可以用触觉去体验和感受。澳门历史城区的道路是温和的, 它历经几百年的时光流转, 越来越沉淀出步行街的厚实与温情。

3.近人尺度的街道与生活空间高度结合。

由于澳门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弹丸之地, 土地资源极为匮乏, 居住空间也非常紧张。而历史城区的街道仿佛是流转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毛细血管, 与鳞次栉比的居住空间高度融合贯通。更重要的是, 狭窄致密的道路还促进了生活区活跃点的形成, 在一些道路的汇合处与交叉点常常出现人气汇聚、热闹非凡的场景。举例来说, 在澳门关前后街的露天排档——强记秘制羊腩煲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图3、图4) 。这家店甚至没有一个门脸和店面, 它位于关前后街与草堆街的交叉点, 是一个塑料棚子搭成的小吃摊。夜色上来, 这里聚集了众多食客, 不仅所有的座位均已坐满, 还有不少站着等座的客人。就餐的环境简陋至极, 折叠桌、塑料圆凳靠街墙而设, 人们你挤我挨的聚在一起, 享受着的美味的羊腩与炉火的暖意。仅这样一个街摊, 就活跃带动了整个关前后街和草堆街的居民区, 成为附近居民解决晚餐与宵夜的好去处;仅这样一个路口, 就成了该区块的核心, 并让人们产生情感的认同。可以说, 狭窄的街道一头连接着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 一头连接着澳门人茶米油盐的当下生活。

4.临街建筑高度与道路宽度比例适当。

对澳门历史城区的保护不仅仅要做到对重点历史遗留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维持街道两侧建筑的原本风貌对于保留澳门印象也极为重要。“要保存街道立面的延续性, 就应该尽量保存与市民记忆和生活最为相关的部分”[2], 而与人的生活记忆最为相关的除去街道的功能与走向, 最重要的便是街道的空间比例, 它包括沿街建筑的高度、楼层数、楼层的高度、建筑的面宽与开间、檐口高度等等。“人们对于街道这种线性空间的感受离不开街道的宽度 (D) 、建筑外墙的高度 (H) 及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当高宽比D/H=1时, 高度与宽度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 形成一个舒适的空间。显然, D/H=1是空间性质的一个转折点。”[3]通过比对澳门的街道, 可以发现, 在有历史遗留建筑的区块 (如议事亭前地、亚婆井前地) , 以及发展的较早的著名街巷 (如福隆新街、疯堂斜巷) (图5) , 建筑立面基本保持着单开间、面宽约三至五米、楼层数为二至三层、建筑高度控制在十米以内、门窗形式比例细长等特点, D/H (建筑外墙高度/街道宽度) 的比值相对舒缓。而在居住楼房比较密集的区块, 临街建筑则多数为6—7层, D/H的比值较小, 街道更给人以狭窄悠长之感。对街道空间比例有重点的予以保留, 在核心区块控制容积率, 对于保存了澳门街道的历史记忆具有重要义。

三.结语

澳门历史城区街道的近人尺度对于城区历史风貌的保留具有极大益处, 街道似毛细血管一样在密集地流转于城区之中, 它使得当地居民的生活与历史遗产高度结合, 同时又激发着生生不息的空间气质。通过实地体验与分析可以得出其街道在空间尺度方面具有四点特征:一、多数街道基于步行的尺度;二、路面地铺石材尺度恰当;三、近人尺度的街道与生活空间高度结合;四、临街建筑高度与道路宽度比例适当。在现今社会, 尊重历史、保护遗产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而保留现在仅存不多的历史城区对于延续城市文脉、发展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澳门对历史城区的保护可以说是完整的、成功的, 保存历史遗迹, 同时又不剥离生活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的。希望本文分析与总结的这四点特征可以为其他城市的历史城区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尧[葡]樊飞豪[日]是永美树:《拼合记忆——澳门历史建筑的发展与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王维仁张鹊桥编:《围的再生——澳门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研究》.[M].澳门.澳门文化局文化财产厅编制.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出版.2010.12

[3]王维仁:《澳门阅读——城市空间的双城记》.[J].建筑杂志.1999.39.10

[4]童乔惠.澳门城市环境与文脉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5][葡]布朗科:《19世纪最后一年的澳门》.[J].文化杂志.1997.32:131

[6][葡]文德泉 (Manuel Teixeira) :《澳门的日本人》.[J].文化杂志.1993.17:73

澳门历史城区 篇2

澳门汗青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焦点的汗青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毗连而成,包罗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眷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楼、那边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墓地、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0多处汗青构筑。澳门汗青城区于按照文化遗产遴选尺度 Ciiiiiivvi 被列入《天下文化遗产目次》。

澳门汗青城区生涯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换的汗青精华。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月最远、局限最大、生涯最完备和最齐集,以西式构筑为主、中西式构筑相互辉映的汗青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域撒播汗青重要的见证;更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换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

多元共存 调和领悟

16世纪中叶,因应中外商业的新形势,明朝当局划出澳门半岛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工钱主的外国贩子栖身及举办商业,澳门由此成长成19世纪前中国首要的对外口岸,也是亚洲地域重要的国际口岸。商业x当的昌盛吸引了天下各地的人前来,一个融合欧、亚、非、美四洲人民的“华洋杂居”的国际都市由是降生。葡萄牙人将这个用城墙围起的都市定名为“上帝圣名之城”,我们本日的澳门汗青城区就是它的焦点部门。

四百多年间,在这块城区内,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东瀛鬼子、瑞典、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朝鲜乃至非洲地域等等差异处所的人,带 著差异的文化头脑,差异的职业武艺,差异的风尚风俗,在澳门汗青城区内盖屋子、建教堂、修马路、筑炮台以至闢建墓地,睁开多姿多彩的糊口,包罗种种文化x当。在这种机会下,澳门得民俗之先,成为中国境内打仗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处所,是其时中国打仗西方文化的桥头堡。与此同时,栖身在澳门的外国人,也以各类方法,向天下各国先容在澳门见到的统统中国文化头脑与糊口习俗。澳门,也是一道外国熟悉中国的派别。

随著外国人的定居,他们把本身的构筑传统越洋带到澳门,使澳门成为近代西洋构筑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尤其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构筑物,无不显暴露与葡萄牙本土构筑的亲近相关。究竟上,文艺再起后的一些首要构筑情势、气魄威风凛凛,团结亚洲其余地域差异的构筑元素在澳门发生了新的变体,形成独树一帜的构筑气魄威风凛凛。

开创很多中国第一

明末清初,大量上帝教传教士以澳门为传教基地,起劲从事远东地域的传教事变,并由此缔造出中西文化交换的光辉篇章。这些传教士来自差异的修会,他们为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能及人文艺术,又向西方先容了中国的文化成绩。而作为基地的澳门,在各修会的全力建树下,开创了很多“中国第一”的奇迹,如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中国第一以是西方金属制版和印刷拉丁笔墨的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隶属印刷所)、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A Abelha da China 等等。由耶稣会在澳门创办的圣保禄学院(现已不存)及圣若瑟修院,为上帝教在远东和中国的传教奇迹作育了大量人才,同时也作育了大批中国籍的传教士,为中西文化交换作出卓越的.孝顺。

到19世纪,随著第一位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大陆,基督新教也以澳门为基地之一,起劲开展传教x当。好比中国第一位新教徒蔡高就是由马礼逊在澳门为其洗礼;另外,由马礼逊编写的《华英字典》也是在澳门出书。而由新教徒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校”更快要代西式学校教诲模式引入中国,作育出容闳等闻名门生,对中国教诲的当代化作为孝顺。

另一方面,澳门民间的妈祖崇敬,示意了澳门与中国闽粤沿海住民妈祖信奉一脉相承的相关。可是,因为社会和汗青情形的非凡性,澳门的妈阁庙在中国浩瀚的妈祖庙中又别具特色。它既有中国以至外洋妈祖崇敬撒播和组织的典范特性,又因澳门是近代中国与西方打仗最重要的商港,使妈阁庙成为最早向欧洲撒播妈祖文化的处所。

澳门历史古城区 篇3

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0多处历史建筑。

对话谭明

记者:与中国其他的世界遗产相比,澳门的特殊性在于它曾经被葡萄牙人统治,这样的历史给澳门带来了什么?

谭明:澳门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经过四百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的重要历史见证。历史城区包括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澳门历史城区的存在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

记者: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澳门历史城区的评价是“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也见证了向西方传播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渊源”,这个特征在澳门老城区中,有哪些体现?

谭明: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所以澳门文化是有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明和以葡萄牙文化为特质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正因为中西文化共融的缘故,城区当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或保持着原有的功能。澳门曾经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释、道等古老的东方宗教,也有后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门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大三巴牌坊就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精华,是东西方宗教互相包容的杰作。

记者: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其中最有特色的建筑有哪些?

谭明:澳门历史城区中最具特点的建筑是有“东方梵蒂冈”之称的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它的建筑风格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附属于圣保禄学院,该学院于1594年成立、1762年结束,是远东地区第一所西式大学。而圣保禄教堂创建于1580年,两次大火将学院及教堂烧毁仅留下教堂的正面前壁,自此成为世界闻名的圣保禄教堂遗址。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国传统牌坊,所以称之为大三巴牌坊,在世界范围内的天主教堂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东西方宗教互相融汇的典范。其他历史城区的建筑有妈阁庙,妈阁庙前地、港务局大楼、圣老楞佐教堂、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议事厅前地、大炮台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

记者:澳门的教堂非常多,最有特色的教堂有哪些?应该如何选择拍摄角度?

谭明:最有特色的教堂是圣母玫瑰堂教堂,整座教堂建筑富丽堂皇,其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祭坛更是精致典雅。每年5月13日会举行花地玛圣母像巡游活动,当天下午先在圣母玫瑰堂举行弥撒,接着由一身素白的妇女们抬着花地玛圣母像由这里出发,信徒跟随其后,将圣母像送到主教山上的圣堂,举行露天弥撒。如果能赶上巡游会有更多的创作空间,即使赶不上也可以对教堂进行拍摄创作。首先在富丽堂皇的大堂进行拍摄(当然要在保安人员许可的情形下),拍摄时要注重整体效果,尤其要注意它的穹顶是否有彩绘,是否要选择广角镜头尽可能多地包容主体内容,同时我们的位置也应该相对高一些,以免造成图像变形严重,影响影像的品质。

另外,我们还可以拍摄专门供奉圣母玛利亚的大堂(主教座堂),现为澳门天主教堂。该教堂建于1622年,其主祭坛空间深远,设计虽简单仅以彩色玻璃窗为背景,但不失为一大特点。祭坛下面埋着16-17世纪的主教和圣徒遗骨,为教堂带来无限的光荣。教堂的花窗,多为天主教故事,我们可以对花窗进行细致的拍摄。记住一定要控制好曝光,因为光的强弱对再现花窗的故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记者:华灯初上的澳门街景非常漂亮,拍摄夜景时应当注意什么?

谭明:澳门是一个灯红酒绿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它的夜晚非常美丽,各种奇特建筑都有不同的造型光来妆点。针对历史街区进行拍摄的话,可以选择市政厅前地(也就是议事亭前地),本地居民称其为“喷水池”,这里自开埠至今一直是澳门的中心,许多节日庆祝活动都在此举行。前地两侧的建筑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93年,前地一代铺设黑白色碎石地面,并砌成破浪图形以烘托周围颜色鲜艳的历史建筑,也使得前地一带显出浓郁的南欧风情,同时会使我们的图像更加精彩。需要注意的是,拍摄时尽量选择高机位,在太阳落下半小时内天空泛起蓝色时启动快门。由于前地四周环境的暖光源较多,要随时调整色温,这样不至于太偏色,还能保证图像的质量。

旅游贴士

推荐线路:妈阁庙→港务局大楼 (位于妈阁庙左侧的妈阁斜巷)→(往前经妈阁街)郑家大屋 →亚婆井前地→(往前经高楼街至风顺堂街)圣老楞佐教堂 →(往后至三巴仔横街)圣若瑟修院圣堂→(右折至岗顶前地)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和河东图书馆→(新马路旁边)民政总署大楼→(对面)议事亭前地→(左边)三街会馆(关帝庙)→(右边)仁慈堂大楼→(转左)澳门主教座堂(大堂)→(到大堂巷)卢家大屋→(板樟堂前地的左边)玫瑰堂→(大三巴街的尽头)大三巴牌坊→(右边)大炮台→(旁边)澳门博物馆→(左边)旧城墙遗址→哪吒庙→(往左拐出花王堂街)圣安多尼教堂→白鸽巢前地→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灯塔→圣母雪地殿圣堂(澳门半岛的最高峰东望洋山的山巅上)。

最佳旅游时间:澳门属季风区,全年气候温和,平均气温约20℃,全年温度变化在16℃-25℃之间。1月和2月是澳门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接踵而至,经过华中、华南进入澳门,带来寒冷干燥的北风,气温最低,市区有时会降至摄氏10℃以下,降雨量及降雨日数也较少;3月和4月是季节交替期,南中国沿岸吹东或东南风,气温及湿度上升;秋季(10-12月)是到澳门旅游的最理想季节。

当地节日:澳门特区无论中西节日都有庆祝活动。本地华人对于传统的民间节日非常重视,如农历新年、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赛龙舟会等都热闹非常,其中尤以春节最为热闹。由除夕晚开始,至翌日凌晨时分,大批善信涌往妈阁庙还神及祈求来年顺景,庙内人声鼎沸,前往上香的市民又可在指定范围内鸣放炮竹烟花庆祝,到处洋溢着一片欢乐气氛。另外,一些与宗教、习俗有关的节日,例如“娘妈诞”、“醉龙醒狮大会”、“圣母花地玛出游”等也有庆祝活动,如在户外架搭临时戏棚,上演粤剧折子戏;教堂内举行宗教弥撒和圣像出游等,形形色色,充分表现了澳门中西文化相融的特色。

特色饮食:金钱饼、竹升面、葡国鸡、猪扒包、大菜糕、芝士蛋糕、水蟹粥、木糠布甸等。

澳门历史城区 篇4

澳门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博彩业中心。澳门也正借助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向世界旅游休闲城市转型之中。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澳门的建筑与文化资源是当前澳门历史城区的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

澳门历史城区位于本岛中部及南部, 总面积约280ha,占本岛面积的30%,是澳门历史和文化的心脏地带。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世遗区、缓冲区和旧城区三部分。其中世遗区由民政总署大楼、河东图书馆大楼、大三巴牌坊等22 座世遗建筑物和岗顶前地、喷水池前地等8 块世遗前地构成,很像一串由南向北连在一起的“链珠”。缓冲区则是包围世界文化遗产区的区域,旧城区在缓冲区的外侧没有被划入缓冲区的区域,这是此次工作的主要区域(图1)。

在一百多年前,这个研究区域主要是澳门的华人聚居区。随着近年澳门经济的腾飞与发展,这个区域出现了很多城市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的极度稀缺、世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老城区居住密度极高、世遗区游客分布严重不均、内港码头区复兴规划实施缓慢、老城区道路交通满负荷、老城区功能与周边旅游产业脱节、老城区环境破败等问题,这些都为旧城发展带来很高的难度。有能力的年轻一代都开始在别处置业安家,区域内人口老化严重,住宅空置率不断升高,房屋也自然因年久失修而不断败落。而与街道房屋等的衰败相比,逐渐消失的城市活力更让人忧心(图4)。这就造成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同为历史街区,大马路北部的喷水池前地至大三巴炮台一线,人流量极高;而大马路南部的岗顶前地及周边教堂区却鲜有游人踏足。其实从世界遗产的分布来看,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北侧的世界遗产数量少于南侧(图1)。这种人流分布严重不均的原因是很广泛的。作者认为至少有下面三条:大马路北侧有地标性遗产,譬如大三巴等,南侧的历史遗产的地标性远不如北侧。第二是北侧有标志性的公共空间,如大三巴前广场和喷水池前地,但南侧没有。第三,大马路北侧的商业的声望很高且集聚,譬如最富声望的钜记手信店在北侧很小的区域内就开了好几家分店,但南侧就很少。

图 1 澳门本岛

图2 研究区域 (红线范围内)

图 3 重点研究的 9 条街道

图 4 历史城区内的街道

北侧世遗景点的人流量非常巨大,在节假日期间非常饱满甚至超负荷,而南侧则人流稀少。多年来,特区政府一直希望能提升南侧的游人数量,平衡整个区域的发展,并“活化”南侧这个不断衰落的区域,希冀能以较小的代价实现旧城更新并刺激该区域中的土地拥有者自发进行区域的自我更新。本课题组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筑师协会的委托下,围绕历史城区的活化策略和更新机制、方法等问题进行一次探索性研究。在澳门建筑师协会的帮助下,课题组选取了位于世遗区与内港码头之间的老城区中心地块为重点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本岛大三巴牌坊—喷水池前地—岗顶前地一线中段,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两侧的一片历史文化街区。该区域北至喷水池前地及周边建筑,南至岗顶前地及周边建筑群,西至内港码头边界(图2),东西向的新马路为区域内的主要道路。该区域夹在世界文化遗产区和博彩区之间。

2 研究目标、程序和方法

本研究试图探索影响游客人流分布的影响机制,以此出发找到旧城“活化”的突破点。课题组在现场观察到历史城区中,游客人流分布严重不均,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北侧的拥挤不堪,而南侧即使在世遗区也是人流偏少。本研究试图寻找可能影响人流分布的环境、土地和空间要素同人流分布之间的关联,建立能够预测人流分布的数学模型。为此,研究策略分为三步:首先要找到现状人流的分布情况;其次要挖掘影响人流分布的环境、土地、空间等因子,揭示这些因子是如何影响人流分布的;最后希望在划定区域内,找到发展的项目和初步的发展策略。

调查选取了区域内的九条街道作为研究重点,它们分别为:大街(1)、新填巷、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苏雅利医生街、天通街、东方斜巷、大街(2)、福隆新街、夜呣斜巷(图3、4)。

3 历史城区人流分布的调研与分析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将影响人流分布的要素包括分成以下三类:第一类为街道自身的物理和空间属性;第二类为土地利用的功能吸引因素:包括街道的观光吸引力、街道两侧的业态吸引力以及街道联系的目的物(街道连接的目的地的吸引力);第三类是街道与其他街道的空间关联,即空间的可达性。

3.1 人流分布及其调研

历史城区中的人流分布是极不均衡的。我们选择了研究区域中的上述九条街道进行人车通过量的数据收集和研究,并用单位时间进入街道的人数来表示人流分布的情况。人流数据的采集在2012 年的4 月2 日(工作日)、4 月3 日(工作日)、4 月4 日(休息日)完成。总共对九条目标街道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了六次人流数据的取样。每次记录时间为5 分钟,将6 次取样的数据取平均值即可作为人流在区域内的分布情况。

3.2 街道的空间属性

街道自身的物理和空间属性,包括街道宽度、街道的宽高比(D/H)以及街道的空间愉悦性。街道的这些因素反应了街道自身的尺度和比例等物质和美学特性;其中街道的空间愉悦性就取决于来到这里的人对街道界面形式、色彩以及整洁程度的综合感受。以上三个因素反应了街道自身的尺度和比例等物质和美学特性。

图5历史城区的建筑现状

图 6 地块现状功能

图 7 澳门世遗区域及历史街区局部整合度分析图(r=3)

我们面前的这片澳门历史城区呈现的是在上世纪初澳门华人为了生存和居住,自发进行地块划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高密度的城区格局。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特异的建筑现象,比如“钉子楼”和“片儿楼”等(图5)。

由于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澳门老城区内部道路均十分窄小(平均宽度很少超过4m),且起伏较大,大部分为单行道。这种交通道路现状决定了澳门老城区主要交通方式为步行、私家车和摩托车。起伏狭窄的道路,严重限制了现代公交的可达性;也不适应自行车的骑行。于是,澳门历史城区的道路现状与不断增长的私家车及其带来的停车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3.3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的功能吸引力类似人流吸引的重力模型,这些因素包括街道两侧的业态以及街道联系的目的物(街道连接的目的地)和街道的观光。

由于老城区的房产多用于居民的自住(目前有一些已经逐渐开发成私人旅社),而只是将建筑的底层开发出来用于商业用途,且经营的往往只是社区型的小规模服务业。受限于落后的商业设施,成千上万的游客的消费只能被紧紧地束缚在世遗区内以及新马路两侧的店铺内,而作为腹地的老城区却鲜有人问津。游客群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缓冲区商业等业态缺乏自我更新的动力,同时面积占比不大的世遗区也难以释放游客潜在的巨大消费力(图6)。

街道吸引人流,不仅仅是因为两侧的建筑的功能、和街道的观光吸引力,也可能是因为街道联系了两端的重要的人流吸引点(如大型超市、著名景点和大型赌场等。)街道的观光吸引力指的是街道两边建筑物的价值、形式以及纪念性对人们的吸引。人们来到澳门旅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来欣赏亚洲唯一保存完好的具有南欧风情的建筑物群。所以,人们既可能因为街道上有吸引他们的事物而来到这条街道上,也可能因为去往他们的目的地需要通过这条街道。因此,街道连接的目的物的品质也是影响人们在道路上分布的重要因素。

3.4 街道之间的空间关联

空间句法提出的“组构”理论认为,空间自身的形态决定了人群在空间中的集散。即街道连接的其他街道越多越直接,那么人们选择来到这条街道的概率就更大,而公共行为,如购物、餐饮等,也会跟随人流的分布而更多的发生在这条街道上,这愈发的使该街道上的人多起来。反之,街道与其他街道连接的越少,越曲折,公共的行为就越少会在这些街道上产生,人们来到这些街道只可能为了固定的目的,比如居住。街道之间的空间关联,即街道的空间可达性。

3.5 影响因素的数值测量

为了量化分析上述三类影响因素同人流分布之间的关系,首先就得测量所有影响要素。在这三类影响要素中,九条街道的宽度、街道的宽高比(D/H)数值可以直接在总平面图和测绘计算得到;街道空间的可达性也可以通过空间句法软件的数理计算得到,具体方法为:在空间句法软件中绘制能够表达研究区域步行道路结构的“轴线图”,并选取半径为3 的局部整合度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更接近步行行为下街道的可达性)。图7~8 分别是空间句法计算的研究区域和九条研究道路的局部整合度值(r=3)。

街道的空间愉悦性、街道两侧的业态吸引力以及街道联系的目的物(街道连接的目的地)吸引力和街道的观光吸引力这几个要素不能直接用数值表达,研究采用了定序的方式对这几类影响因子进行了转化。具体方法为:先将各个因素细分为五个等级,同时赋予每个等级对应的数值。然后针对具体的影响因子分别对每条街道进行等级评定,并获得该等级的赋值。

五个评级如下:世界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世界文化遗产区域;体现澳门作为世界博彩中心的建筑和区域,譬如喷水池前地和周边商业(世界文化遗产),赋值为5;准世界级:这些建筑和区域虽然没有世界遗产的名号或是世界闻名的大赌场,但是非常接近于它们并提供给了游客或市民独特的体验,譬如沿大马路附近的商业,赋值为4;城市级:提供给了游客或者市民丰富而多样的体验,较多体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譬如福隆新街,赋值为3;社区级:给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社区性的生活服务,或者体现了社区性的特征,赋值为2;尽端级:几乎不提供公共性的活动,赋值为1。 其中图9 和图10 是商业与景点的评级。这五个等级的评定采用专家法,并使用了两个方法来减小主观评级存在的偏差:(1)邀请澳门项目组专家参与分类的制定和等级的评定;(2)每个评级都会给出一个澳门当地的街道或地点,作为本研究区域内各街道评级的参考标准。以此为标准,对街道联系的目的物品质、街道的观光吸引力、街道空间愉悦性、街道两侧的业态吸引力分别进行定序量化。值得说明的是,对“街道联系的目的物品质”这一因素赋值的方法为:对街道两端通向的吸引力点的赋值的平均值。人流分布数据和各街道影响要素的值整理成表1。

图8调研的九条街道局部整合度分析图(r=3)

图 9 现状商业分级评价

图 10 现状景点分级评价

3.6 统计结果

使用SPSS对人流分布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将“进入人数”视为“因变量”,“各影响因子”视为“自变量”输入模型,并使用逐步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分析结果可知:(1)在所有影响因子中,“街道联系的目的物品质”和“街道宽度”两个因素对人流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他影响因素则与“人流分布”的相关性不大,被移出了模型。(2) “街道联系的目的物品质”和“街道宽度”两个影响因素对进入人流的决定系数为89%。模型拟合程度相当高。

回归模型的结论是,街道联系的目的物品质是影响人流分布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标准相关系数高达0.723,街道宽度为第二重要影响因素,标准相关系数为0.343。其他影响因素被踢出了模型,显示为相对不重要。

4 澳门历史城区活化策略

游人分布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的关键因子是吸引点的品质和道路宽度。所以,在本调查区域内的进行城区发展更新,首选应该围绕这两点展开。最核心的策略有两点:努力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和价值,以此打造若干个高等级的吸引点,提升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品质,同时对游客进行广泛的宣传。其次,道路宽度的提高虽然也能提高人流量,但是道路两侧的土地和建筑的产权都属于居民,因而大规模拓路的可行性很低,所以应该选择其他手段优化道路交通,为新增的吸引点提供道路交通的支持。

图11内港码头现状

图 12 内港码头建筑现状

4.1 打造高等级的吸引点

为了解决新马路南北侧游客人流严重不均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策略之一就是,针对南侧的关键吸引点进行分析,寻求改进方案。研究组确定在研究区域内选择了福隆新街和内港码头两片区域进行了刺激性改造设计。

4.1.1 内港码头改造

澳门特区一直有重整内港码头的计划,但受开发理念及运作模式的影响,至今效果甚微。该区域位于澳门旧城改造示例区边界处,地块面积2.4ha,涉及建筑30 栋,主要为老旧码头建筑和旧城居住建筑。地块整体交通便利,但发展相对滞后,现状旅游吸引较低。研究组主要从业态转换、旧建筑修缮与改造、交通改造、环境改善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内港码头的改造(图11~14)。

业态转换:现状西区主要为传统码头物流区,东区则是围绕一片公共绿地的居住区。在改造内港码头的设计中,研究组提出“花市·渔场”的发展概念策略。集中发展鲜花贩售,海鲜饮食、水上游憩活动等。

旧建筑修缮与改造:保持区域内的建筑格局及整体形态不变,对其进行功能的置换,并结合具体的建筑立面现状,进行立面整治。

交通改善: 在满足区域交通系统环线通畅的前提下,增加大量停车,提升交通的便利性。

环境改善:主要针对功能置换之后出现的公共开放空间,对其进行硬地铺装、灯光、绿化等的改造。

4.1.2 福隆新街改造

福隆新街紧邻世遗缓冲区,北通十六铺赌场,南接岗顶教堂群,东临新马路、喷水池前地。福隆新街初为红灯区,后在澳门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被打造成中国风的美食街,但一直都经营的不景气。

图13内港码头改造方案

图 14 内港码头改造方案

图 15 福隆新街现状

图 16 福隆新街改造方案

图 17 福隆新街改造的空间策略

研究组通过对旧有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同时拆除福隆新街的几幢老建筑,打通福隆新街和福荣里,使其从原本的一条餐饮休闲街,提升成为空间层次更为丰富的特色美食街区( 图15~17)。

4.2 打通战略通道,改善区域步行与机动交通

交通系统本身的问题制约了该片区地块的发展。但大规模的拆迁新建是不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因此,在对整体路网的空间句法分析基础之上,集中力量对全局战略性部位进行整治——打通新填巷,与夜呣街相接,以达到大幅度提升交通的便利和可达性,激活全局路网的目的。研究组现场测量发现,如果拆除1 栋陈旧的六层居住楼,就可以打通新填巷与夜呣街的连接,提升整个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并可以将其内部的院落整理并开放出来形成小广场,使之成为其连接的三条小巷的小的节点空间,改善步行品质。

对比打通战略通道前后的道路整合度可知,区域内的几条道路颜色均由冷转暖由暖转红,表示这些道路的可达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图18、19)。

4.3 区域发展蓝图

新形成的“内港码头区”和“福隆新街”这两个高等级的吸引点和标志性的公共空间,将通过规划的绿色交通环线同大三巴景区、喷水池前地景区、岗顶前地景区等连接起来,既在功能业态这一方面实现互相补充与互相促进,又能够实现澳门世遗区与澳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也能更好的服务于当地居民和游客。该片地区将形成由大三巴、喷水池前地、福隆新街、码头区构成的自世界遗产区核心地带区一直贯通至内港码头带的主轴线,整合优势资源,强有力的拉动老城区的旅游发展。新设立的绿色交通圈穿插于各个主要游赏点、世界遗产和景观廊道之间,促进老城区游客的积极流动,增大有效旅游接触面积(图20~22)。

图 18 现状步行道路整合度值

图 19 打通后的步行道路整合度值

图 20 步行游憩交通系统

图 21 机动游憩交通系统

图 22 区域发展蓝图

5 总结

如何保护利用历史城区的建筑与文化资源,从博彩之都向世界旅游休闲之都转型,是澳门历史城区各种发展规划的重点。本研究以人流分布的视角展开调研,通过研究找到提升历史城区人流分布的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规划基础和依据。澳门历史城区有自己的分布特点,有旅游区,也有平民居住区。对于平民居住区就不宜开发旅游。从最后提交的规划蓝图来看,规划策略的重要部分是沿新填巷的两边商业,将东北侧的喷水池前地大三巴等世界遗产与西南侧的滨海地区联系起来,在尽力保留老建筑形态的基础上,从业态转换、旧建筑修缮与改造、交通改造、环境改善四个方面着手,推出两个高等级的大型商业项目和公共空间,作为这片历史城区活化发展的策略,目前来说这是阻力最低的方案。

图、表来源

图1:澳门特别行政区运输公务司,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澳门总体城市设计研究[R].2010:简介.

其余图表均为作者绘制或拍摄。

参考文献

[1]比尔·希利尔.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M].杨滔,张佶,王晓京,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简·雅克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卢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5]封晨,王浩锋,饶小军.澳门半岛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J].南方建筑,2012(4):64-72.

[6]龚恺.“内”与“外”的改造——对澳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一次城市更新设计[J].城市建筑2009(2):62-64.

[7]黄文,邵丽青.交通分布建模理论综述[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4):162-165.

上一篇:硬质景观设计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