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2024-09-10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共12篇)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篇1

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丛书》经过一年多的汇编、整理、编辑, 已于2011年7月出版。丛书分为《写在教育边上》《那些岁月那些人》和《教苑漫笔》三册。

◆《那些岁月那些人》 (人物集) , ◆《写在教育边写的是一个个教育工作者和他们的教上》 (评论集) , 作者笔育教学故事, 折射出的是甘肃教育人法独具个性, 观点犀的精神, 时代感强烈, 具有极高的史料利, 见解独到, 文章既价值。有理论深度和教育智

◆《教苑漫笔》 (随笔集) 紧贴当时慧, 也充满睿智和思教育教学实际, 关注热点、焦点和难想, 耐人寻味, 引人深点, 文章观点鲜明, 情感真实, 表达了思, 彰显着一个教育对教育的忧思和爱心。人的良知和担当。

本套丛书突出教育性、思想性和资料性, 是《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年来的精华, 丛书既有评论和人物纪实, 也有随笔和杂文, 内容丰富, 是一套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文集, 凝聚着全省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 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教育事业发展艰辛历程的见证。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也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因而, 本套丛书除了精品荟萃, 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外, 更具资料收藏价值。丛书装祯精美, 书型为16开本。

本丛书每套订价145元。也可分别征订 (《写在教育边上》订价45元, 《那些岁月那些人》52元, 《教苑漫笔》订价48元) 。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篇2

时光如梭,转眼澳门回归祖国已有十年光景了,此时不免有些许的兴奋,也勾起了自己很多尘封的回忆。

记得十年前的自己还上小学五年级呢!也就在这隆冬的时刻我们听着那“你可知MACO,不是我真姓···”熟悉的旋律,怀着一颗幼稚童心参加了一次全乡的作文大赛,此时还清晰的记得那次作文的题目是《写给澳门小朋友的一份信》。那场面有些让人惊讶,因为在以前自己从未参加过任何大型的比赛。还清晰的记起那时我们来自不同学校的一百多人齐聚一起拿着手中的笔给澳门小朋友写信的场景,钢笔沙沙的在纸上不停的作响,除了写字的声音,再听不到其他的声音······怀着稚趣,怀着一份对澳门小朋友的企盼心情,我们尽情书写着自己的心声。记不清当时自己具体写了些什么,但有一点还是可以记清楚的,我写了“欢迎澳门的小朋友来到我们家乡游玩,希望澳门的小朋友们给我们介绍一下澳门的美景等等······”

时光匆匆流过,距童年的记忆已有十年了,不觉感慨万千,岁月蹉跎,又有何新的变化呢?十年前自己是一名小学生,如今快要结束学生时代了,不免心中多了些思绪,也多了莫名的压力,前途是否一片光明,显得一切都是未知数···

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似曾相识的一代人都已站在了时代的前端,正准备着或即将准备着踏入人生的又一个十年或几十年。曾经的小孩,做事需要父母的一再叮嘱,如今我们都已成了顶在前面的弄潮儿,或早或晚的创造着自己的人生,我们不再有哪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我们已被现实的残酷所洗礼,生活变得是那么的清晰,不再有童年不切实际的幻想了。我们知道了用理性的头脑思考问题,不再是盲目,不再是意气用事。

过去的已尘封,成为永久的记忆。不必过分的回忆过去,我们需要的是展望未来,做好今天的自己,不必和别人比较什么,做到比以前的自己更好,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我们不必伤心,为了看得见的未来,相信我们未来的路会在我们不懈努力下会变得平坦。

“任何困难是大不了的,只有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篇3

1香港在我国的位置是()。

A、广东省珠江口西岸

B、广东省珠江口东岸

C、临广东深圳特区

D、临珠海特区

2香港在国际上的地位是()。

A、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

B、最大的工业城市

C、人口最多的城市

D、世界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

3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

B、赌博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C、重工业发达

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

4关于香港的土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少,平地多

B、山地多,平地少C、基本没有绿地

D、保留大片绿地

5香港人多地少,扩展城市用地的主要方式是()。

A、移民搬迁

B、建设高层建筑

C、将农业用地逐渐用于城市建设

D、填海造陆

6香港和祖国内地在经济发展中优势互补,香港的优势是()。

A、资金雄厚

B、自然资源丰富

C、劳动力丰富而低廉

D、管理经验丰富

7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跨海交通,主要依靠()。

A、海底遂道

B、跨海大桥

C、直升飞机D、渡轮

E、缆车

8回归后,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方针政策,最主要的是()。

A、充分利用

B、“一国两制”

C、“港人治港”

D、代议政制

E、高度自治

9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的充分自主地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权力,主要包括()。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外交权D、独立的司法权

E、终审权

10香港现在仍然每天出版的以本港市民为主要对象的英文报纸有()。

A、《工商晚报》

B、《南华早报》

C、《明报晚报》

D、《华侨晚报》

E、《虎报》

【答题须知】

答题者请按照题目序号,选择出正确答案(多选题每个题目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填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将在本刊第6期上登出)。

请参赛者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所在学校、通讯地址等,待全部填好后,把答题卡沿边框剪下放入信封,于2012年6月30日前(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寄至: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学与玩》杂志社(邮编100035),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纪念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全国中小学生知识竞赛”(答题卡复印无效)。参加活动的同学可以自己邮寄,也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邮寄。

【奖励办法】

中国儿童中心《学与玩》杂志社向组织此次竞赛活动的优秀单位及个人颁发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奖状;向在此次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获奖证书;向组织50名以上的学生参赛的单位及个人颁发组织工作奖证书;向组织200名以上的学生参赛的集体颁发先进集体奖状。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篇4

◆《那些岁月那些人》 (人物集) , ◆《写在教育边写的是一个个教育工作者和他们的教上》 (评论集) , 作者笔育教学故事, 折射出的是甘肃教育人法独具个性, 观点犀的精神, 时代感强烈, 具有极高的史料利, 见解独到, 文章既价值。有理论深度和教育智

◆《教苑漫笔》 (随笔集) 紧贴当时慧, 也充满睿智和思教育教学实际, 关注热点、焦点和难想, 耐人寻味, 引人深点, 文章观点鲜明, 情感真实, 表达了思, 彰显着一个教育对教育的忧思和爱心。人的良知和担当。

本套丛书突出教育性、思想性和资料性, 是《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年来的精华, 丛书既有评论和人物纪实, 也有随笔和杂文, 内容丰富, 是一套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文集, 凝聚着全省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 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教育事业发展艰辛历程的见证。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也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因而, 本套丛书除了精品荟萃, 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外, 更具资料收藏价值。丛书装祯精美, 书型为16开本。

本丛书每套订价145元。也可分别征订 (《写在教育边上》订价45元, 《那些岁月那些人》52元, 《教苑漫笔》订价48元) 。

邮购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雁宁路399号甘肃教育社联系电话:0931—8580308 8583566

与见发证

展甘荟历肃萃程教精。育华

三, 记十录年历改史革,

邮政编码:730010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篇5

两位老师首先回顾了澳门回归的历程。他们讲道:“十七年前,一首《七子之歌》曾让多少澳门同胞潸然泪下,在那个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经过艰难而漫长的谈判斗争,澳门终于解脱了殖民统治的束缚,投入了祖**亲的怀抱。她的回归开辟了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这十七年,是澳门稳定发展、繁荣的十七年,其经济、文化、社会治安等都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这些年,澳门人创造了两大奇迹:经济从回归前的连续4年‘负增长’变成回归后年均两位数的跨越式增长;社会治安从回归前公认的‘不靖’转变为现在众口一词的‘良好’。”

其次讲了几代人为了澳门回归做出的不懈努力及其中的爱国故事。他们讲道:“站在世纪的巅峰回首,百年沧桑,我们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就在半殖民地年代,在我们国家的公园大门之上竟悬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曾出现过这样的一幕:一个闹市区的大街上,一位黑头发黄皮肤的大汉,气势高昂地走在一片蓝眼睛白眼球丛中,胸前挂着一块未加任何修饰的木牌子,上面赫然闪耀着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我是中国人!’这时,有的蓝眼睛斜目注视他说:‘没听说过什么中国’,有的中国人低垂着头劝他不要在那儿说自己是中国人。这一幕景象,让每个中国人感到凄凉,但更觉得悲壮。那位汉子便是革命先烈吉鸿昌。那不甘屈辱、奋发图强的志气正是我中华民族历经劫难、前仆后继,生生不息的精神!像吉鸿昌这样的革命烈士举不胜举。正是这些革命先烈用他们满腔的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中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遍神州,响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响在世界人民的耳中,并使得那音符越来越高,那旋律越来越强!”

最后,两位老师号召全体实小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希望同学们不负祖先、先辈的教诲,同心同德、自强不息、再接再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强国之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20第十七个澳门回归纪念日活动总结

2.第十七个澳门回归纪念日活动总结

3.澳门回归纪念日活动总结

4.2016年澳门回归纪念日活动总结

5.开展澳门回归纪念日活动总结

6.小学澳门回归纪念日活动总结

《断背山》上映十周年纪念 篇6

正文:

电影史上的佳作不少,但要成为传奇,往往是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外在的舆论传播交相作用的。《断背山》细腻克制的叙事手法、利落洒脱的节奏推进和唯美诗意的镜头运用,奠定了它成为经典的基础,而它在片外所遭遇的各种悲情,又加深了其传奇性。彼时的2005年,同性恋话题还是一个禁忌,人们对同志电影的印象也停留在肉体猎奇上,而《断背山》突破常规,从人性深处最本真的情感出发,构建出主人公超越性别的爱恋,具有了普世价值的表达。但同时,它也遭到许多保守国家和宗教团体的抵制,在奥斯卡最佳影片评选中意外败给了《撞车》,引起一片哗然。

三年后,影片主演希斯·莱杰突然去世,年仅28岁,对应于片中离世的爱人杰克,仿若是一次隔世的赴约,让人唏嘘不已。

拍摄《断背山》时的李安正处在事业低谷期,他没有预料到影片会如此走红;两位主演杰克·吉伦哈尔和希斯·莱杰抛弃之前的明朗形象,甘愿投身到这个危险的项目中;艳丽甜美的安妮·海瑟薇凭借本片,改变了花瓶形象……当我们回顾影片创作历程,细数那些机缘巧合的台前幕后故事,会发现一切似乎在冥冥中已经注定。正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诞生了这部合适的电影,改变了一个时代,也引领了一个时代。《断背山》是一个起点,未来的时光越长,这个起点的意义便越重。

从获奖小说到电影剧本

《断背山》原著《断背山》原著作者安妮·普鲁是一位颇具传奇性的女作家,她大学时学习历史,后来从事新闻业,做过多年的记者,50岁后开始创作小说,凭借着丰富的经历写出了各种人物的生活困境,迅速成名,是各大文学奖项的常客。

普鲁对美国西部的乡村生活很有感情,尤其是沉醉于怀俄明州那山脉、草原和湖泊交织的自然环境中,其创作《断背山》的初衷是为了研究西部牛仔中存在的“同性恋恐惧症”问题。作品发表在1997年10月的《纽约客》杂志后,她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纷纷表达他们的感动,第二年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好莱坞女编剧黛安娜·奥萨纳看到这个小说后也很震惊,连读两遍,并推荐给了搭档拉里·麦克默特里,后者曾经创作过西部片《原野铁汉》的剧本,看完后只叹自己为何没有想到这个故事。他们立即给普鲁写信,询问改编电影事宜。普鲁自己不觉得能拍成电影,但让他们试试。三个月后,剧本完成,传到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手上,他当时正在经营一家名叫Good Machine的电影公司,这个公司以出品李安的处女作《推手》起家,之后便包办了他的所有作品,但届时规模还比较小。

沙姆斯开始寻找投资,却四处碰壁,得到的最多的回答是“你是在开玩笑吗?”与此同时,在确定导演方面也遇到阻碍。著名独立片导演格斯·范·桑特本来要拍,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而作罢。之后又找了几位文艺片导演,都觉得剧本不错,但就是没有勇气签约,足见同性恋题材在当时的敏感性。2002年底,沙姆斯把剧本给李安看,李安也为故事所感动,但他之前因为《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名声大噪,此时正在筹备更大投资规模的《绿巨人》,便没有考虑。

《断背山》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与导演李安几年后,Good Machine已成长为Focus Features(焦点电影公司),出品過《美丽心灵》、《缺席的人》等文艺片,有“新米拉麦克斯”之称(米拉麦克斯是九十年代最炙手可热的独立电影公司)。沙姆斯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拍这部片了,于是这个项目重新上马。而此时的李安正处于创作事业低谷期,《绿巨人》的反响平平让他极为失落。五年下来,高强度的工作也使他疲惫不堪,甚至有了想退休的冲动。这时,老东家找他商谈《断背山》,他也想通过创作重新振作情绪,于是便走马上任。

之后,李安还特意前往怀俄明州呆了两天,拜见作者安妮·普鲁,就小说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沟通。普鲁原作的风格比较粗硬直白,李安用自己向来的细腻手法赋予了故事更加温和伤感的味道。在选演员方面,他设想了几对组合,都是绑定在一起的,其中有马克·沃尔伯格和杰昆·菲尼克斯,但是他们拒绝了,直到最后确定为杰克·吉伦哈尔和希斯·莱杰。

“断背山”真的存在吗?

影片除了故事本身的动人之外,其浓厚的感染力还体现在那美到让人窒息的西部景致。如棉花糖般的白云飘荡在天际,挺拔壮丽的山头直插云霄,夕阳下的火烧云点燃原野……如此迷人的画面,我们在李安之前执导的《与魔鬼共骑》、《卧虎藏龙》中都曾见识过。可以说,李安对如何展现自然美景已经驾轻就熟。

电影拍摄时,李安选择在最好的时节进行拍摄,他对于色彩和构图的理解,更得到了剧组专业摄影师的敬服。《断背山》的故事虽发生在美国怀俄明州,但那里并没有“断背山”,只是原著作者安妮·普鲁虚构的。

影片的实际外景地是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这里西靠落基山脉,湖泊纵横,植被茂密。也许,我们更愿意相信“断背山”是无迹可寻的,它清冷幽寂、不知所终,只存在于两位男主角的内心深处。谦逊儒雅的李安,并不知道他自己敏感的内心情感和天才般的艺术思维交相辉映,造就了这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当年他只是把它定位成一部面对小众的文艺片,当看到电影在影院里宣传时,他甚至为这个题材的公诸于世而感到紧张,更没有想到会获得成功。

当结果出现后,他把成绩归功于片中那深刻的、令人心酸的爱情。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片子不用预设一个立场,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你喜欢就拍就是了。”

奥斯卡史上最大冤案

2006年3月5日,洛杉矶的柯达剧院(现名杜比剧院)华灯流彩,众星云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正在举行。由于前一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主席进行了换届,面对颁奖礼收视率逐年下滑的趋势,锐意进行改革,让本届金像奖备受瞩目。《断背山》以8项提名领跑,而希斯·莱杰也以26岁的年龄刷新了奥斯卡影帝提名的最年轻纪录。

nlc202309031913

四位主演合影在此之前,《断背山》已经俘虏了全球观众的心,并得到影评界的高度称赞。影片也在2005年9月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又于2006年1月获得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可谓一路风顺,凯歌高奏。在这个颁奖季的最后一站,它同样获得了极高的呼声。

颁奖礼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氛围中向前推进,《断背山》相继获得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导演奖。此时,时间来到了颁奖礼的重头戏,老牌影帝杰克·尼科尔森走上舞台,准备颁发最佳影片奖。当他打开信封,看到名单时,表情似乎有些吃惊,以不可思议的语气宣布:获奖者是《撞车》。

接下来,《撞车》打败《断背山》的新闻几乎占据了所有媒体的头条,有不少人为此感到不平。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当时的时代氛围和奥斯卡的评奖规则,这个结果似乎又在意料之中。在美国,同性恋和种族歧视一样都是敏感话题,同志片也常被视为洪水猛兽。《断背山》只在北美600多家影院上映,还受到一些宗教团体和反同性恋人群的抵制,很多人根本没有看过这部片,包括不少奥斯卡评委们,但惯性思维已经让他们把影片视为另类。

而奥斯卡金像奖本身也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撞车》团队更积极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压制了16万张《撞车》的DVD,派发给好莱坞的工作成员,包括5600多位评委,获得良好印象。同时,《撞车》的主题也更安全,因此在颁奖之前就有人预测它会成为最大黑马。

结果出来之后,《断背山》原著作者安妮·普鲁很是愤慨,她在英国的《卫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红地毯上的鲜血》的文章,吐槽奥斯卡:“与改变中的大文化潮流和美国的社会动荡脱节。只是一个小城市的才艺展示晚会而已”。反倒是主创们情绪比较平和,李安当初拍片就没有报期望,也并未感到多大遗憾。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还把公司人员集合起来,鼓励大家不要灰心,他为制作团队和李安感到骄傲。

颁奖毕竟只是某个时刻的荣誉,艺术口碑才是永恒的见证。十年过去,《断背山》的经典地位愈加稳固,而《撞车》虽也优秀,却已很少被人问津。即使《撞车》的导演保罗·哈吉斯也在受访中坦言,如果他是评委,也会把票投给《断背山》。而在今年年初,《好莱坞报道者》邀请数百位评委就奥斯卡历史上的几场著名冤案进行投票,《断背山》名列第一。可见,尽管事实无法改变,公道却自在人心。

《断背山》的幕后点滴

李安拜访原著作者安妮·普鲁,感觉她很严厉,有点怕她。共进晚餐时,李安点了一道名叫“落基山牡蛎”的菜,普鲁尝了一口后说:“女人们不应该吃这个。”说着露出了笑容,之后他们的交流就变得融洽了。

拍片中的情爱戏时,李安把整個戏拆解成13个部分,并写出每一个部分的要点,逐段进行拍摄,尽量考虑技术性的展现,避免让大家感到害羞。

拍吻戏时,希斯·莱杰有次几乎弄破了杰克·吉伦哈尔的鼻子。不仅如此,米歇尔·威廉姆斯觉得这段吻戏棒极了,还在一旁开玩笑说:“来啊,伙计们,为我再亲一次吧!”最终,两人的表演赢得了MTV电影奖的最佳吻戏。

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在海报设计上参考了50部史上最浪漫的电影,最终从《泰坦尼克号》中得到灵感。同时,《断背山》的票房走势也和《泰坦尼克号》相似,都是低开高走,逐步升温。

片中本来有一个场景,一群羊去溪边饮水,但这些绵羊除了池塘和水坝中的水以外,不饮用任何其他活水,李安拍了一天也未完成,最后只好放弃。

希斯·莱杰参加试戏时,李安花了45分钟观察他,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让莱杰说什么,但已经意识到他是最佳人选。拍戏过程中,李安为营造压抑氛围,故意把演员看成是道具,让缺乏自信的莱杰很孤独,倍感压力。

奥斯卡颁奖礼上,李安在获得最佳导演时,没有感谢演员,其实他想把把感谢演员的话放在获得最佳影片时再讲,可惜因为败给《撞车》而没有机会。希斯·莱杰还为此感到不满。

吉伦哈尔回忆说,在片场,有一次希斯·莱杰和米歇尔·威廉姆斯演一场对手戏,感觉他们看彼此的眼神有些神秘兮兮的。等到他离开两周后回来,发现两人已经在恋爱了。

李安当初没有想到《断背山》会引起轰动,当他的弟弟请求购买《断背山》在台湾的发行版权并在自己的电影院放映时,他害怕弟弟亏本,便拒绝了,结果《断背山》在台湾走红,使弟弟错失了一次赚钱良机。

片中,杰克有一段骑野牛的戏,非常危险,剧组特意安排了两个替身,并为吉伦哈尔制造了一头机械假牛,避免他受伤。

《断背山》的配乐由阿根廷音乐家古斯塔沃·桑托拉拉操刀,他根据原著小说的意象,创作出意蕴深长、简洁隽永的旋律。李安后来认为,配乐是他对这部影片最满意的部分。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篇7

浪漫的个人主义思想经倡导以后,一致主张材料的正用、构造的真实表现,于是产生所谓构造派,如Behrens、Berlage(注:中文译名为H·D·伯拉基,1856~1934,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到瑞士从学于森珀,因而思想上和莫因拉斯金等倡导的手工艺运动发生联系),Josef Olbriet、Adolf Loos、Hans Poelzig、Van der Uolde、Perret(全名Auguste Perret)、Kurtoa and his pupil Cocor等辈,均致力构造的新样式的创造。他们认为建筑的新表现之必然性,应适合无先例的构造之形式。建筑艺术的价值并非追求美丽装饰的样式,在实际上你需要构造的实在性与适合目的性者始认为有建筑艺术的价值。

他们的主张和态度,及其本身的地位是极有影响于建筑的直接背景的。可是当时还没有“样式”的成功者,及至欧战以后,促成种种的失败,加重经济的需要,此时益见构造对建筑是不可分离的。

但当欧战时期,荷兰是一个中立的国家,它和其他国家一样先后发生政治的革命。此时艺术绘画家盛倡所谓表现主义,而影响于建筑的构成,反对建筑的抄袭主义采用几何式、色彩和直线。此种思潮大抵由Dudok和Rietveld影响。他们的工作做成了新华贵及前代装饰的基础,表示直线及几何式平面的价值、空间及比例的新意义。其后由欧战惨痛的结果,引起自然主义的倾向,其目的在求自然的解放,以完全发挥其个人自由思想为前题,而构成另有深刻的意味的建筑。

欧战后十年间(1918-1928),鉴于大战后的疲弊状态,从新奠定建筑与科学及新生活的基础,进而达于单纯化的时期由Le Corbusier氏所影响,新建筑的表现是基于科学的实施和机能性的忠实的分析。这种思潮是以法兰西为中心经1925年巴黎工业艺术博览会后,新建筑正蓬蓬勃勃的,以最快的速度向前迈进。但此时国际对于建筑的意见仍未统一,故于1928年6月有国际新建筑会议的举行,其于欧洲大陆,而国际新建筑的重心从此奠定。时间过得真快,国际新建筑会议到现在瞬间又过了十周年了。欧洲新建筑的成果当然获得长足的进步,而且还创立了不少新的纪录,如意大利由Leonardo Lusanna氏计划的停车场,Pagamo氏计划的美术宫,Le Corbusier氏计划的苏维埃中央议事场及苏维埃之宫(Le Palaise Du Centrosoyus,Moscou)及巴黎的安息区(La Citéde refuge,Paris),三百住户的新公寓,John Burnel Vait&loaue的伦敦国立医院等。如此种种合理的机能性的新科学建筑实在不胜举述。新建筑今后的发展与进步实在是未可限量的。

我现在把1928年的国际新建筑会议的经过及其宣言译成中文,介绍给我国的青年建筑家们。虽然这是过去的史实,但是它影响的重大,在十周年的回顾,我们认定今日新建筑的美满成果的获得,是由这次会议所赐与的。并且盼望我们从事于新建筑运动的同志们和政府当局对于新建筑在国际的情况,更能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这不特是作者的愿望,亦是我国文化的曙光。

国际新建筑会议举行于瑞士Conton de Vaud城沙拉斯公署。

此次为第一次国际会议,其目的在组织实施的普通章则。有从旧式建筑的末路解放出来的对象并把它提高到社会的及经济的真实的中心,此次会议应由领袖们的精神及其讨论问题的范围的需要。至其细则则由最近建筑的新会议完成之。此次会议以组织汇集章则的纲要为其使命。

此次会议的纲要章则解释如次:本会议有把建筑提高到实在的计划的使命,即社会的计划及经济的计划。

大部分世界共同的意见集中于新建筑的因素,在世界各国虽有特性的表现,而其表现尚非一时的时髦的动态。新建筑由于一种精神活跃着,和有机的进化同时并进,盖以此进化推动整个社会,并把我们强迫到创作的信念。新建筑存在于一切的基础当中——一种新的均衡的状态。

然其因果应从一种情况之下区别之,大部分建筑业务的集团和大部分的指导者,在本分上应有领导都市或国家的责任,而他们还要立于真实问题之外,系于旧习惯的思想。他们只以一种不能收效果的响导,并常以反对论断定其应达之目的,这种混乱的思想还是流行着。

建筑问题在今日,系基于社会的均衡。它将来是很危险的。由于旧习惯旧法规蒙蔽,所以我们的责任应令社会认识新建筑的知识。

解答国际意见的一个问题,建筑界的领导们,由第一次计划的人格的最高爱护所驱使。曾召集各国多数著名建筑师们会议于沙拉斯公署(Conton de Vaud,Suisse),由Mme.de Mandrot盛意的款待。工作正紧张实现的时候证实他日保管的课题与责任的一种认识。

沙拉斯会议在三天内工作中,一致主张演述下次会议的课题,组合建筑最高的要素,社会与经济的组织与事业。

各种问题均能确认各国专家的因遇而解答之,各种问题关系于新情况的研究,从现代新艺所倡导,在工作的、纯理学的、市政法规的。对各问题均有联系的研究。

会议从6月26日至28日,三天内共讨论6个问题,即:1.现代艺术的建筑结果。2.标准化论。3.普通经济问题。4.都市计划。5.小学与家庭教育。6.建筑与国家之关系。以上问题分别由一位建筑师主持讨论。会议讨论后,发表修正的总章则和关于建筑革新方案。

此次会议,12个国家派来的新建筑家48人,各提案均经全体观察,对各国立场加以讨论。因主持者之爱助及忍耐,故得完满解决。在4日雄辩中,各建筑家虽各有所见,然于友谊上极为融洽。讨论终结后,发表宣言如下:

我们要特殊注意于事实,构造是人类的一种初步活动性。此活动有密切联系于进化及人类生命的进展。建筑师们的天职应与其时代的趋向相符。其作品应表扬其时间的精神,所以我们郑重的明确的反对,在我们作法中采用过去社会的原则。在反面说:我们承认建筑的新观念的需要,满足现在生命的物质的智力的精神的需要。由机械主义良心的根本改革达到社会的组织,今后认识秩序的革新与社会生命的革新,是不可幸免的联系于建筑的实现的相关改革。本会的明确目的,在求实行对于现在的要素的和充性及统一性,并把再建筑放在真实的计划中,即社会的计划及经济的计划,并同时打倒禁锢的无意义的过去方式的古典式保守者。

共同努力于这种信条下,我们宣告一致联合,并务求在精神上物质上的互相呼应,在国际计划上树立光明的基础。

新建筑的初次正式会议,其意义震动于全世界,具有不可辩论的肯定的新倾向之存在性。

感言——我国向来文化落后,一切学术谈不到获取国际地位。建筑专门人才向无切实联合,即过去十年间建筑业略算全盛时代,然亦只有各个向私人业务发展。盲目的苟且的只知迎合当事人的心理、政府当局的心理。相因成习,改进殊少,提倡新建筑运动的人寥寥无几。所以新建筑的曙光,自国际新建筑会议后已成一日千里,几遍于全世界。而我国尚无相应响应,以致国际新建筑的趋势适应于近代工商所需的建筑方式,亦几无人过问。其影响于学术前途实在是很重大的。

更以近年国民政府极力提倡中国固有建筑形式,据首都南京市计划所发表: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的衙署,有新商业区的商店,有新住宅区的住宅,其他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演讲堂等,要以采用中国固有形式为最宜。所以采用此种形式之故,其中最大理由如下:

一、所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

二、颜色之配用最为悦目;

三、光线空气最为充足;

四、具有伸缩之作用利于分期建造。

以上所举理由,稍加思度,已知其无一合理者,且离开社会计划与经济计划甚远,仅适足以做成“时代之落伍者”而已。

自去年七·七事变以来,全面抗战,举国民众,同仇敌忾,军民合作,努力支撑,在战时建筑。除国防及交通工程外,其他当然暂告停顿,各大都市受轰炸者举目皆是。战后创痛之余,经济与社会当必有一番变化,工业艺术亦应同时改进,则对于建筑亦有一番新景象。希望我们青年的建筑师们,以十二热诚,爱护适合时代需要,以机能性为目的的新建筑,努力前进,领导社会人士,务使中国的新建筑提高到国际建筑的水平线上,共同信念1928年的国际新建筑会议宣言,则我国学术定有着很光明的前途。

1938年5月10日

附记:

(一)抗战爆发后,作者已身陷困境,但仍不忘CIAM在同年6月成立10周年,特抽空写本文,按时脱稿,望于在纪念日问世。但因战乱,由作者任编辑顾问的《新建筑》已停刊,广州沦陷后,在重庆复刊。本文1940年5月20日刊出于《新建筑》第7期。作者当时在越南避难,事后才获悉稿件已刊出。原书藏于重庆市图书馆。

(二)本文似属首次以中文在国内介绍CIAM的专著,详尽可信。在感言中结合当时实际,对中国建筑当时状况,及应予改进之处提出建议。因当时发行量极少,故现整理重刊。

(三)因发表时条件困难,纸张及印刷很差,附图模糊不清,无法再现,只能割爱。现将原插图目录开列如下:

(1)新建筑的鼻祖奥托·瓦格纳;

(2)新建筑权威勒·柯布西埃在计划时的神态;

(3)巴黎安息区计划;

(4)巴黎安息区计划的一部;

(5)伦敦国立医院的外观。

(四)原文注释均为法文及德文。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篇8

一、纪念鲁迅精神

鲁迅以其卓越的成就和伟大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鲁迅的精神人格永远鼓舞着人们。对于鲁迅同时代的年轻人来说, 可能鲁迅精神人格的魅力要大于文学的魅力, 那是一个战斗的时代, 人们更容易吸收的当然是战斗的精神, 鲁迅激发的是人们对人生、对社会、对民族的担当精神。一个读者从哪些方面认识学习了鲁迅的精神人格, 就等于在哪些方面理解了鲁迅。

文艺理论家以群青年时期和鲁迅在上海文艺界的集会上见过几次面, 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以深情的回忆写了纪念文章《由衷的话》, 从个人经历和亲身感受出发, 谈到鲁迅的神情、鲁迅的话、鲁迅的战斗精神。文章举了两件自己生命中重大的事件, 一个是自己被捕以后身体受到折磨的时候, 一个是出狱回到上海精神迷茫的时候, 他都是从鲁迅那里获得了力量, 坚定了立场, 直面压力, 战胜困难。

鲁迅人格的伟大在于认识他不认识他的人都被他的精神所鼓舞。青年作家韦芜并不认识鲁迅, 但他的《不投降》谈到正是鲁迅的不投降的性格, 教会了他怎样克服困难以及怎样和黑暗作艰苦的斗争。当他在中学里因抗击黑暗被开除的时候, 父亲的埋怨, 亲人的不理解, 外人的嘲弄, 使他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里, 是鲁迅的“只要不投降”时时在耳边响起, 时时鼓舞着他做韧性的反抗, 最终他才没有沉沦、没有气馁。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在无形中影响着年轻人、帮助着年轻人。

作家程造之的《鲁迅的人格》, 从抗战的角度分析了鲁迅人格的现实意义。鲁迅的“倔强”给人印象最深刻, 倔强不拔、刚正不阿、毫不妥协、坚持到底的性格代表了一种民族精神, 正是这种民族性格、民族精神, 使八年抗战最终走向胜利。鲁迅指引着千千万万的人, 也使得人们自觉地将鲁迅精神与全民族的解放联系起来。“他有力量, 他摇旗呐喊———鼓励了万千到了战争前夕的青年, 直接或间接, 用许多坚固的‘固执’筑起不拔的精神的工事。”[1]

所以, 作家劳荣直接以《民族魂》为题, 从一个民族脊梁的精神世界之中, 感受什么是鲁迅精神。他感慨地写道:“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的良心, 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 新文化的拓荒战士, 为民族争生存而奋斗的人民的导师”, 所以英名永存, 精神不朽。“鲁迅先生以他分明的憎与爱, 以他锋利的笔, 对中华民族的子孙指示了应走的道路, 争得做人的条件, 只有从异族与同族的奴隶主与奴才的手中争得做人的条件, 走在死亡路上的这个古民族才能真正走上更生的道路。”[2]

鲁迅给了一个民族以力量, 鲁迅给了每一个个体以力量, 他的精神人格往往能在艰难险阻的时刻、困惑迷茫的时刻, 照亮正在寻找出路的人们, “时间的迁流可以改变和抹杀世间的许多事物, 但是, 在人性深部点燃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只是燃烧, 燃烧, 一次又一次地从覆盖中升腾起来, 在黑暗与深寒中显示出初始的意义”[3]7。

二、把纪念鲁迅与国共内战的现实联系起来

鲁迅精神是多方面的, 每次对鲁迅的纪念都强调要继承、发扬鲁迅精神,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强调的方面也随之变化, 鲁迅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 使刚刚结束八年抗战渴望休养生息的中国人, 重新陷入战争的阴影中, 争取和平民主成为当时的迫切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 纪念鲁迅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鲁迅的战斗精神再次召唤人们团结起来, 争取和平与民主。

在纪念鲁迅的文章中, 许广平的《十周年祭》是写得最为沉痛的一篇, 对于别人来说, 失去的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导师, 对于她来说, 失去的还是一位挚爱的爱人, 尤其好不容易盼着抗战结束, “而生灵涂炭, 烽火复仍, 战祸之惨, 战场之阔, 较之八年, 难与比并”。可是因为鲁迅带来的光亮, 活着的人“坚定步伍, 绝不怠懈, 紧随真理, 执著存在。民主自由, 是所信赖, 必期有成, 再行告慰”[4]。

王冶秋是较早研究鲁迅的作家, 鲁迅晚年挚友之一, 从1930年起, 王冶秋就与鲁迅保持联系, 并书信往来, 曾著《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和关于鲁迅的《序跋集》。他在《纪念鲁迅先生》中沉痛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满目疮痍, 民穷财尽, 两干戈又起, 搜刮如昔, 一片捐税声, 一片征兵征粮声, 漆黑一团, 老百姓看不见天日, 就在这种情形之下, 吸血虫当了民的主人, 于是此种民人之主, 越来越胖, 主人之民, 求生不得, 求死不能———由南京到了这偏僻乡野的屠场, 耳闻、目睹、身受, 使我更认清了一切。然而纪念导师的文字, 我却写不下去了。”[5]王冶秋和鲁迅交往密切, 因此他既能把握鲁迅的精神世界, 又能理解鲁迅的精神期待。

鲁迅离开十年了, 年复一年, 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纪念, 在民族的血泊中纪念, 在死的威胁和生的意志的搏斗中纪念, 在无穷的苦难和不绝的希望中纪念, 蒋天佐的《周先生, 你知道不》, 渴望在和平的环境、在解放的欢呼中纪念鲁迅, 但战乱频仍、不能实现, 抗战结束, 踵接着庆祝的爆竹, 内战又开始了。“周先生, 你知道的!你都知道的!你早预言过了。你昭示我们韧的战斗。你自己一生几十年的长期奋斗就足以使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反帝及封建的双重任务的艰巨, 光明终于要来, 可并不是那么轻易啊。”[6]蒋天佐是诗人、散文家、翻译家、评论家, 左联成员, 与左翼作家交往密切, 他指出纪念鲁迅, 就是要直面现实, 勇于担当, 要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要像鲁迅那样坚持战斗。

这几篇文章表达出人们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强烈愿望。鲁迅坚决斗争、争取民主的精神激励着人们, 纪念鲁迅, 最终是要发扬鲁迅精神, 为理想社会的出现而奋斗。鲁迅曾是抗战文艺界的一面旗帜, 也成了民主革命战争中的一面旗帜。

三、关于鲁迅资料的收集

出于对鲁迅精神人格的特别景仰和作品的喜爱, 一些青年作家积极从事鲁迅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对鲁迅生平创作史料、所处时代的背景资料、鲁迅与周围人物关系史料等方面大力挖掘、考证, 是进一步深入鲁迅研究的基础, 同时收集整理鲁迅史料是从另一个角度传播鲁迅、继承鲁迅的表现。

王冶秋的《纪念鲁迅先生》谈到要全面了解一个作家, 要看专集、年谱、传记、时代背景、当时的一些历史资料, 才能系统、深刻地对这个作家作出判断。“鲁迅先生———这光辉着中国与世界文坛的作家, 这思想界的先驱, 这在人类争取自由和幸福的斗争中的大旗手”, 就更需要广泛搜集详细的资料。1936年5月王冶秋编辑完成鲁迅的《序跋集》, 对于这部90余篇、20多万字、抄写了半年时间的著作, 鲁迅很关心, 几次复信, 并答应联系出版、赠送照片、添补许多外界不易找到的材料。著作编好后, 王冶秋寄给鲁迅, 鲁迅正在大病之后, 1936年7月11日致信王冶秋:“事情真有凑巧, 当你的《序跋集》稿寄到时, 我已经连文章也无力看了, 不会写。”“你的稿子, 只好等秋末再说了。”[7]394没想到秋末鲁迅与世长辞, 书稿最终未能出版。《纪念鲁迅先生》还提供了鲁迅想写一部四代知识分子长篇的一些史料。

左翼作家、评论家欧阳凡海发表了《鲁迅的博与专》, 从学术角度归纳整理了鲁迅一生伟大的贡献:鲁迅既博又专, 对世界各国的文化知识相当丰富, 对中国历史、文学、社会、思想等有着卓越的批判和继承, 知识渊博、识见广大。尽管他博学多闻、触类旁通, 但把文学当作严肃的终生事业, 以一生的精力贡献给文学, 始终不渝。文章进而指出, “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博, 同时也要学习他的专, 而学习他的专, 要同时学习他的博。博要以专为方向, 而专要以博为基础, 此二者是互为表里的。精深博大这四个字, 鲁迅先生受之毫无愧色。其深, 其大, 都可与海洋譬美”[8]。这篇文章应该是欧阳凡海研究鲁迅的切实感受。

《大公报》是一份自由主义报纸, 抗战前因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游离于国共之间, 抗战胜利后, 《大公报》坚持所谓“第三条道路”, 既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 又不赞成共产党的人民政权, 希望在中国建立一种理想的民主政治。这样一份报纸能够展开对鲁迅的纪念, 说明鲁迅的影响不仅仅在左翼阵营, 不仅仅在无产阶级队伍, 他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甚至属于全人类的。

作家的去世, 往往是文坛的一大损失, 因此自然也会纪念他们。一个人反复被纪念, 说明他有影响, 值得纪念, 在某个方面作出了极大的成绩, 如果天假以年, 还会作出更大的成绩。正因为鲁迅这样的为人, 这样的学术成就, 他的早逝引起人们极大的惋惜, 极大的悲痛。鲁迅的被纪念, 除了和鲁迅的巨大影响有关外, 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鲁迅是青年导师、被压迫民族与民众的代言人, 纪念鲁迅, 最终是要整理鲁迅文化资源, 发扬鲁迅精神。对鲁迅不间断的纪念, 体现了鲁迅精神的内蕴丰厚, 是人们永远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参考文献

[1]程造之.鲁迅的人格[N].大公报·文艺, 1946-10-26.

[2]劳荣.民族魂[N].大公报·文艺, 1946-11-4.

[3]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引言[M].东方出版中心, 2006.

[4]许广平.十周年祭[N].大公报·文艺, 1946-10-26.

[5]王冶秋.纪念鲁迅先生[N].大公报·文艺, 1946-10-26.

[6]蒋天佐.周先生, 你知道不[N].大公报·文艺, 1946-10-29.

[7]鲁迅.1936年7月11日致王冶秋《, 鲁迅全集》第13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篇9

省联社党委书记蒋兆岗主持了座谈会。座谈会上, 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蒋兴明宣读了省委、省政府致省联社成立十周年的贺信。省委、省政府通过贺信对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表示热烈祝贺, 向全省农村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问候。贺信指出, 十年来,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团结带领全省农村信用社, 不断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加强产品服务创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推动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发展, 取得了“年年新增一千亿, 三年存款翻一番”的佳绩, 创造了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经验, 为支持我省“三农”、中小微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省委、省政府希望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持之以恒做强做大, 当好全省金融改革的先锋, 为云南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积极贡献。

原副省长、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程映萱在会上讲了话。她深情回顾了参与省联社筹备和组建工作的有关情况, 谈及推动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艰辛, 以及亲眼见证农信社由“草根金融”发展成云南金融“排头兵”的喜悦。她说, 十年来农信社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省联社带领全省农信社成功闯出一条跨越发展之路格外欣慰。她说, 农信社十年改革发展成果证明了:只有正确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改革部署, 矢志不渝加快改革创新, 坚定不移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之路, 农信社才能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只有始终坚持省委、省政府对农信社的领导, 坚守体系完整、体制统一的根本优势, 农信社才能体魄强健、体量庞大;只有坚守风险底线, 农信社才能在金融风险冲击下勇往直前、越行越远。最后, 她充满期待的对农信社改革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坚持上下求索。二是希望坚持内外兼修。坚持对“外”拓展业务有声有色, 同时坚持强化对内管理, 筑牢防控屏障, 实现业务、质量、效益齐头并进。三是希望坚持前“呼”后“应”。希望省联社紧密追踪市场需求, 加强后台建设特别是信息支撑和产品研发能力建设, 一线有需求, 后台就要马上跟进、给予有力支撑。

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副行长于华、云南银监局副局长马驰在座谈会上讲话, 她们分别代表本单位对省联社成立十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回顾了省联社成立前后人行、银监对农信社深化改革的支持和推动, 对省联社成立后农信社制度建设、合规经营、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 表示将继续做好监管服务工作, 希望省联社团结带领全省农信社继续深化改革, 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省联社党委书记蒋兆岗讲话时说,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自2005年3月28日正式成立, 十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省联社团结带领全省农信社走上了一条“四体要勤” (体制统一、体系完整、体魄强健、体量庞大、勤于改革创新) 的金光大道, 实现了从草根金融向金融改革发展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他代表省联社对省联社十年成长过程中给予关心、支持、帮助、指导、信赖的有关省领导,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省直各委办厅局、各州市党委政府, 人民银行、银监局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同业及2400多万客户表示由衷感谢。他强调, 省联社将加快改革步伐, 结合政策导向和省内外成功经验, 在维护全省农信社体制统一、体系完整的基础上, 探索以股权为纽带、资本为核心的体制机制改革路径, 加快组建云南农村商业银行, 进一步挖掘改革红利。同时主动创新、改进服务, 以“贷、债、票”的组合方式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力度, 真金白银支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 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关心和厚爱, 不辜负领导、客户的支持和信赖。最后, 他指出, 成立之初的省联社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经过十年历练, 现在已经是“映日荷花别样红”。他相信, 在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客户的爱护、培育和浇灌下, 再过十年, 农信社这朵金融之花一定是“花枝不断四时春”。

省联社理事长万仁礼代表省联社党委、理事会、经营班子详细介绍了省联社成立十年来服务实体经济及改革发展情况。他指出,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 省联社将从五个方面推动发展:一要全面深化云南农信改革;二要全面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继续做好支农支小金融服务, 大力支持特色农业、现代农业,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围绕我省战略定位, 通过投放信贷资金、购买地方政府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 继续做好全省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的建设支持工作, 全力支持全省“4个100”和各州市“4个100”重点项目;三要全面加快产品服务创新;四要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质效;五要全面加强信息科技运用。

省联社主任罗敏代表省联社致答谢辞。她说全省农信社铭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厚爱, 铭记老领导的耕耘, 铭记委办厅局、监管部门的力挺, 铭记广大客户岁岁年年的陪伴。未来十年, 农信社将努力发展成为“规模更加庞大, 管理更加精细, 创新更加强劲、风控更加严密, 后台更加雄厚, 支农更加突出, 服务中小微更加有力,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更加得力”的云南金融改革发展“排头兵”。

原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梁希勇发言时, 感谢对省联社成立时期给予帮助的单位和领导, 回顾了省联社成立之初的艰难局面和工作状态, 感慨省联社跨越式发展取得成绩的不易, 赞赏省联社新一届班子的拼搏精神, 并对省联社今后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 紧盯组建云南农村商业银行目标前进;二是要坚持立足“三农”, 支持中小微企业,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定位, 加快发展;三是进一步精细化管理, 防控风险。

省政府参事, 原省联社党委副书记、理事长任树云发言时, 回顾了参与农信社改革的过程, 认为省联社坚持自加压力、敢为人先、勇于拼搏的精神, 成就了艰苦奋斗、辉煌业绩的十年。他总结成绩的取得, 得益于“五个好”:一是中央政策好, 二是省委省政府领导好, 三是发展环境好, 四是两届班子好, 五是职工队伍好。并对省联社今后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创新, 相信创新是一条永恒的路;二是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科技发展;三是挖掘新的优势, 加快传统经营向全渠道、特色经营转变。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篇10

从与《现代零部件》杂志的相识到相知到成为杂志的忠实读者,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非常自然的过程, 其主要原因在于杂志的自身魅力和影响力。

作为20世纪90年代初的毕业生, 我本人经历了从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到大型企业高管、总经理的一个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所需要的关键支撑, 我个人觉得最急需、最欠缺的就是行业的大量信息和专业知识。《现代零部件》杂志恰恰能提供我这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由于本人也担任国内多个期刊的编委及审稿人, 在工作之余也经常在一些杂志投稿, 对机械行业的很多杂志并不陌生。但是, 《现代零部件》杂志的办刊模式、专业栏目设置等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正是因为杂志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由一名忠实的读者转变为一名杂志作者, 在工作闲暇之余将专业技术的一些心得拙作进行总结并在杂志上发表, 风风雨雨十余年这个习惯一直未改变。

《现代零部件》最大特色就是行业针对性和通俗性, 对于汽车、工程机械、热处理等行业或专业以专刊的形式进行报道和宣传, 介绍上述行业相关发展趋势、技术经验和管理理论。文章实用性强, 语言言简意赅, 非常适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同时, 文章海纳百川, 鼓励大家对有争议的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各抒己见, 从而引起众多读者、作者的共鸣与讨论。

《现代零部件》杂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编辑的随和、严谨与认真。首先, 随和。每次与编辑人员沟通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每位编辑都是那么平易近人、善解人意, 消除了作者的紧张情绪, 容易拉近作者、读者与杂志之间的关系, 使作者、读者有一种把杂志当家的感觉。其次, 严谨。每位编辑都会对文章中的每一个说明, 每一个公式, 每一种解释, 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等都认真审核, 如有疑问及时与作者沟通并充分论证, 使文章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同时也减少了作者的失误和笔误。第三, 认真。认真体现在编辑老师的敬业态度和专业素养, 使得杂志的专业和方向符合读者、市场的需求, 杂志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从而使杂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联合国纪念和平文化十五周年 篇11

The daylong event, scheduled to take place Tuesday, is being viewed as an opportunity for UN member states, UN system entities, media and civil society to discuss ways and means to promote the Culture of Peace.

联合国·2014年9月7日(IPS)——联大主席约翰·阿什召开为期一天的和平文化高级别论坛,以纪念《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动纲领》一致通过十五周年。

该论坛于星期二召开,为期一天。此次论坛被视为一个机遇,可以使联合国成员国、联合国系统机构、媒体和公民社会共同探讨推动和平文化的方式和途径。

"This is a great occasion for all of us to renew and rededicate our efforts and energies for the full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norm-setting documents," Ashe said in a statement released here.

The landmark resolution was also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declared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Culture of Peace and Non-Violence for the Children of the World (2001-2010).

“这是一个绝佳的场合,让我们重申各自努力的决心、再次调动所有的力量,以更全面有效地执行那些制定规范性的文件”,阿什在一次讲话中这样说到。

那一标志性的决议也成为实施“为世界儿童建设非暴力与和平文化国际十年(2001-2010)”的驱动力。

Asserting and re-affirming the commitment of the totality of the member-states for building the culture of peace, the UNGA has adopted every year since 1997 resolutions on the subjec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Bangladesh, the General Assembly, through its annual substantive resolutions, has highlighted the priority it attaches to the full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visionary decisions which are universally applicable and is sought after by the vast majority of all peoples in every nation, according to a U.N. press release.

自199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每一项有关和平文化主题的决议,以维持和重申其调动所有成员国共建和平文化的承诺。

在孟加拉国的带领下,联合国大会通过年度实质决议,强调了要全面和有效执行这些高瞻远瞩的决策,而且这些决策具有普遍适用性,被各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民所欢迎。

“The world must build a culture of peace,” insists Ambassador Anwarul Karim Chowdhury, a former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of Bangladesh to the U.N. and the prime mover of the 1999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that adopted the U.N. Declaration and the Programme of Action (PoA) on the Culture of Peace and the subsequent procla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Culture of Peace and Non-Violence for Children of the World, 2001-2010.”

Asked about his role, Chowdhury told IPS, “Yes, it was my sole initiative, and that initiative was possible because at that time I was the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 happened to represent Bangladesh.

nlc202309020946

“I chaired the General Assembly drafting committee that prepared the declaration and Programme of Action after nine-month-long complex and intense negotiations,” he said.

“世界必须建设和平文化”,前孟加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安瓦鲁·K·乔德哈瑞大使坚持认为。他是1999年联大会议通过《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动纲领》的主要推动者,也是随后的“为世界儿童建设非暴力与和平文化国际十年(2001-2010)”的主要发起人。

在被问起他当时所发挥的作用时,乔德哈瑞大使告诉IPS记者:“是的,这个倡议最初是由我提出的,而这个倡议最终能实现是因为当时我是一名驻联合国大使,代表孟加拉国。”

“我主持了联大起草委员会,为《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动纲领》做了长达九个月的准备,期间经历了很多复杂且激烈的协商”,他说。

In 1997, Chowdhury proposed to the secretary-general the inclusion of “Culture of Peace” as an agenda item to be deliberated upon in the General Assembly plenary.

In 1998, he also proposed the U.N.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Culture of Peace and Non-violence “at the request of all living Nobel Peace Laureates made to me,” he added.

And since 1997, Bangladesh has remained the focal point for the Culture of Peace agenda item at the United Nations.

1997年,乔德哈瑞大使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和平文化”应作为一个议程项目被纳入联大全体会议的研讨中。

1998年,他提出了“联合国和平文化和非暴力十年”。“这是应所有在世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的要求”,他说。

自1997年起,孟加拉国一直在联合国和平文化议程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篇12

殿科六师铸造丰碑

吴殿科先生出生于形意拳发祥地——山西太谷。祖承清代著名武术家吴本忠(太谷吴氏十八世,境内四大高手之一,人称“神弹子”)、吴登魁(太谷吴氏十九世,人称“怀先生”);启蒙于兄长吴耀科(字华亭,太谷吴氏二十世);进修于名师布学宽;投帖于名师刘铁柱(名俭,字守业);再兼李广亨、李复祯、车兆俊(车毅斋次子)等前辈名流的指点,通晓拳理、拳法、拳史,形意真功日趋成熟。只可惜军阀混战、日寇入侵、三年内战,以及1949年之后不间断的政治运动,更兼“文革”浩劫,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形意拳濒临断代和失传的危险。幸而国家体委及时号召抢救和挖掘整理武术文化遗产,令年近古稀的老人看到了形意拳发展的曙光。十余年间,他为省、地、县体委撰文数百万言。他整理文献,走访同门,核对套路,请教方家,于1992年以八十二岁高龄,完成中国形意拳史第一部鸿篇巨著——《形意拳术大全》。这是一部自四十年代起背负着刘俭、布学宽、吴华亭、宋铁麟等师辈的重托,历经四十多个春秋,奔波数千公里,发函数百份,走访百余人,凝聚了几代形意人集体智慧而成的心血之作。它澄清了许多被误传的历史沿革和诸位大师的师承关系;对形意拳十二形某些“形”拳的创编与传播过程中音讹笔误等进行了解析,特别是对行将失传的许多形意拳基本理论、基本功法、基本套路,与当时健在的师兄弟,甚至师侄,反复切磋、核对、研讨,赢得共识,方最终定稿成书。在几近青黄不接的时代,该书对于形意拳的继承和传播,起到了难以替代的历史性作用。因此被誉为继李老农、车毅斋、孙禄堂之后,形意拳发展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

古人有句俗话说,干一行,厌一行。因此而“改换门庭”者居多,继承家传者鲜见。不过吴先生的家规则不然。目前,他的祖传拳术已至五世,辈辈人才济济,叶绿花红。

武文俊儒诚传衣抹

老人育有四男二女。长子吴连俊(字秀峰)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形意“唯”字辈拳师,系该门掌门人。虽年逾八旬,仍精神矍铄,传拳撰文,为弘扬形意拳文化,培养形意拳新秀发挥着余热。他文武兼修,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桃李芬芳。三十年前易职做了地方志编纂工作,涉猎和研究了大量的藏书及古谱墨本,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省内外专家、学者来访,他都一一耐心作答,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不仅如此,秀峰先生以耄耋之龄,仍能完整演示形意拳十二路弹腿、五行拳、十二形拳,六个单练套路,十个对练套路,七十二技法以及刀、枪、剑、棍等器械套路,实属难能可贵,不能不说这是七十余年修炼形意拳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秀峰先生为国家、省、市、县撰文数百万言,许多形意拳专论屡见各类武术刊物。与徒侄孙石轩编著的《形意拳发展史略》,已于200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他主编的《传统形意拳器械术》也即将付梓。作为《形意拳术大全》的副主编,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常对门人弟子说:“我以继承父志、传播形意拳为天职,将学到老、练到老、教到老,否则,愧对列祖列宗。”

三子吴连儒,上世纪四十年代即随父从形意“十二路弹腿”学起,入门较早。因读书、供职常年在外,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加入到系统研习形意拳的行列。他协助父兄整理形意拳相关资料,为培养新人指点门径。策划编辑了《中国形意拳名家吴殿科大师百年诞辰纪念册》、《形意拳专稿专论集》以及《中华传统形意》(太谷县中国传统形意拳研究协会会刊)等书刊。而今,七十五岁高龄的他,仍然致力于宣传推广形意拳。他甘为绿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志在做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中的“拾柴工”,为形意拳的宣传发展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吴连儒先生现任“太谷县中国传统形意拳研究协会”法人代表。

英杰进迪弘扬推广

吴殿科先生有孙辈十五人(九男六女),习武出类者当推五孙吴会进和九孙吴会迪。

吴会进,在殿科先生的男孙中排行第五,自幼体弱多病,腰带佝偻,幼时常因“避冬寒”(当地民间对一到寒冬时节就“咳嗽不止”的俗称)而无法读书。父亲和祖父商量,身体第一,文化第二,要不就让孩子学拳吧!

迎寒送暑,十易春秋。1983年,吴会进居然身体和文化样样“棒而棒”,在十选一的激烈竞争中考入了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大学时代的吴会进已有十余年“拳龄”,而且来自祖与父的真传,身手不凡。二十岁那年即在《搏击》等武术刊物发表形意拳专稿专论。但他为人低调谦恭,经常虚心向全国武协委员陈盛甫教授等前辈讨教,与太原的武界诸多同仁切磋技艺,武功得以再次进阶。在任山西大学武术协会会长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武林同道,就连深谙空手道的日本留学生对他的功夫也挑指称赞。1991年到1992年间,他协助祖父和父亲整理编写《形意拳术大全》。期间,他还演示拍摄了形意拳入门功“十二路弹腿”的全部拳照。

现在,年方半百的吴会进,已度过了四十余年的习武生涯。在榆次、太谷有两大帮年轻人经常聚集在他的周围,谈拳论道,披星戴月,摸爬滚打,营造出了浓厚的形意拳文化氛围。

小有名气了,拜访、切磋者时来时往。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太原、吕梁、晋中等地的同行慕名前来,其中不乏武功佼佼者。前来切磋较技者,不是被他送出数米,就是被弄得东倒西歪,难以站立,但从不伤及他人。问其所以,会进总是从形意拳的发功机理和物理学中的杠杆力学原理,和生物力学理论予以深入浅出的解释,从不保守,令来访者无不叹服。

“没有理论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不懂理论的“武者”,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介莽夫。经过四十多年的苦行修炼,吴会进不仅通晓形意拳的历史沿革和拳理、拳法、拳技,还能把形意拳艺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与少林、太极、八卦,以及佛家、道家、儒家的渊源交叉关系,以大清历史和晋商发展史为两大背景,对各种复杂现象予以阐释。难怪接触过他的不少形意同仁称他为“中国形意通”。

现在,吴会进正致力于将“中国形意拳”这块蛋糕做大。新西兰、美国、法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地的朋友,不时以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形意拳的国际影响将会不断扩大。

吴会迪,系殿科先生男孙中的老九。《形意拳术大全》里的“十五打法”与“七十二技法”图照,就是中学时代的会迪与祖父陪练时拍的。他自幼受家庭武术气氛的熏陶,骨子里都渗进了浓郁的形意拳气息。

他擅长抖大枪,舞起来呼呼作响,一趟枪术演示下来,驰骋数十米,稳稳收势,气不长出。与大伯父“打对子”,手眼身法步,轻盈而准确,刚柔相济,不温不火,每每得到伯父的称赞。

大学期间,会迪坚持练拳,练就了一身上佳功夫。他善于钻研爱思考,刻意在形意拳理论领域游淌。发表在《武魂》杂志1997年第七期的“形意拳的拳法体系”就深得祖父赞许。

吴会迪现任太谷武术运动中心主任。2012年,在国家体总武管中心和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在副县长、太谷县武协主席武晋杰和副主席王保利等多名首长的鼎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远威杯’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会议的组织,程序的安排,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及会场气氛,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代表队及广大观众的称赞。如今,年届不惑的他,阅历丰富,思路开阔,正策划为宣传和发展形意拳推出富有成效的举措。

吴家三士 智勇新秀

吴殿科大师的曾孙有二十余人。被太谷武术界誉为“吴家三士”者最为突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三士”经常随祖父秀峰先生陪同曾祖父殿科先生参加武术界的一些活动。小家伙们练起拳来一个个生龙活虎,堪比初生牛犊,均属实力型拳手,令同行们羡慕不已。

吴士琛,殿科先生长曾孙。五六岁习拳,以“身轻如燕”著称。1996年,年方十八的他,受曾祖和祖父之托,赴山东淄博传授形意拳,博得当地武界一致好评。2000年,在太谷宾馆为曾祖父九十大寿举办的庆寿活动中,他演练了形意十二形中的“龙形”,只见他起伏、升降、跳跃、跐踩、抓击,神发于目,威生于爪,把个龙形演练的活灵活现,令省内外来宾大开了眼界。一位老拳师激动地告诉吴老说:“真的多年没看到这么棒的龙形了!”如今,三十有五的吴士琛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拳师了。他经常协助祖父和叔叔传拳授艺,以其扎实的功底、轻盈的身法,为前来学艺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吴士琪,殿科先生次曾孙。他自幼习练形意拳,以“灵活多变”而出名。1997年,年方十七的他肩负重任,到山东淄博传播形意拳,结识了不少武界同仁。他以朴实无华、风格独特、劲力精巧的形意拳,在淄博武术界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不少同行对这位来自山西太谷的形意少年称羡不已。新世纪以来,士琪多次参加各类形意拳比赛,每次都能取得优异成绩。进入运输行业后经常外出,难免遇到麻烦之事。有一次,他开着大货车驶入某地的大山中,突然发现前方有人设路障挡住了去路,心想遇到抢劫贼了。他一边小心停靠,一边琢磨对策,一下车即被三个面涂墨汁手持“家伙”的壮汉围住了。士琪眼疾手快,以“其形似闪的钻拳”,打倒了靠前的一个,另外两个猛扑过来举棒就打。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俩贼子被机灵而善战的士琪猛一侧身,运使一记“掏心捶和堵门腿”,打倒在地,仨贼连滚带爬的抱头鼠窜而去。如今,年过三旬的士琪得暇即帮助爷爷教授前来学练形意拳的来访者和当地的孩子们,为形意拳的传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吴士玮,殿科先生三曾孙。他从小喜欢舞枪弄棒、学练形意拳,以“智勇双全”而闻名。中学时的吴士玮,常随祖父秀峰先生外出参加武术活动。与他人较技时,动能御掉对手之力突然将其举起,然后轻轻放下,动作之迅捷、力量之大,实令同行们为之惊叹。2001年,在平遥举办的“古城杯”形意拳国际邀请大赛上,十九岁的吴士玮展示了自己较为扎实的形意拳功底,赢得不少老拳师的赞许。在中北大学读书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武界前辈和同仁,吸收了营养,充实了自我,功夫日渐大增。如今,已逾而立之年的士玮就职于北京某公司,工作之余,他与当地同门师兄弟一道为宣传和发展形意拳文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吴殿科大师一生致力于形意拳的研究,长达八十余年的习武生涯,可谓德高艺高寿高。老人家生前不仅亲传子孙、曾孙和弟子们拳艺,而且还经常指导再传弟子、三传弟子们练功。杨江波、卢永红、邹安刚、孟勇儿、赵吉勇、普茂宏、杜宏志、王忠智、赵玉斌、张海斌以及吴连根、郝建东等,均为活跃在当今武术界的形意明星或形意新秀,他们分别是大师指教过的徒孙和徒曾孙。第五代传人中的张燕、武慧敏、王乾翼和杨林等人,已在省内外青少年组比赛中摘金夺银;就连仅有六岁的吴建铤(吴士琛之子),小胳膊小腿也比划的像模像样,这新的一代让我们有理由对形意拳的未来充满信心。

上一篇:癫痫病人护理下一篇:公务卡消费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