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城区

2024-10-24

孝感城区(精选3篇)

孝感城区 篇1

1 概述

孝感市作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全市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文化事业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 其对城市影响力、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城市管理水平, 甚至经济增长等方面有明显的推动力。公共文化设施作为推动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其规划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1]。孝感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旨在通过对现状公共文化设施的分析梳理, 从公共文化设施的分类体系和分级体系2个方面入手, 明确中心城区内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建设配置标准等。为孝感市未来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2 公共文化设施现状概况

2.1 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分析

孝感市一直较为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 中心城区现状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现状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主要为小区 (社区) 级设施, 居住区级设施较为缺乏。

在空间分布上, 现有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城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商业较发达, 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 呈现出西密东疏的格局如图1所示。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不完善

长久以来文化设施建设缺乏系统性规划, 设施建设全凭经验或横向比较确定, 往往造成了项目建设的随意性。目前文化设施的建设大多仍停留在经验层面, 缺乏量化指标体系。

2) 文化设施布局不甚合理

以往的城市发展中由于未制定系统性的文化设施专项规划, 没有为设施建设预留相应用地, 导致目前项目选址难度大, 用地得不到保障, 布局不够合理。

3) 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缺乏经费支撑

由于地方财政对公益型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量偏少、总体缺乏力度, 原有设施大多比较陈旧、功能落后。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 经常性开支往往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 也限制了文化设施功能的发挥。

2.3 存在问题总结

1) 现状社区行政辖区与现状社区公共服务规模不匹配, 社区级概念模糊。

2) 现状社区级文化设施规模基本都为居住小区级别。

3) 在区级和社区级之间跨度太大, 缺乏一个过渡环节。

3 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目标、原则和策略

3.1 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目标

3.1.1 总体目标

到2030年, 将孝感市建设成为文化综合实力领先同级城市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文化特点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在中心城区形成“十五分钟居住文化圈”, 发展地域特色文化, 构建“中华孝文化名城”。

3.1.2 分目标

1) 到2030年, 规划人均文化设施用地0.8㎡以上。

2) 在保证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的同时, 重点发展基层文化设施, 让文化融入生活。

3) 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 贯彻落实“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 构建文化软实力平台。

3.2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原则

1) 旧城区以现状保留改造为主,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可适当降低标准;新城区以新建为主, 公益性文化设施按照相关标准建设。

2) 在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 按照控规要求设置, 在没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地块, 按照总规要求设置公益性文化设施。

3) 具备条件的基层文化设施, 宜依托大型文化设施设置, 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4) 在一定用地范围内相对集中的几个小区 (社区) , 可统筹考虑设置文化设施用地, 集中布置文化设施。

5) 在旧城区现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可利用存量房分散设置基层文化设施。

3.3 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策略

1) 新建

主要是对现状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半径不能覆盖到的地区, 在规划的新址上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2) 保留

保持原状或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 适当进行改造。一般近期建成的文化设施用地充足, 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较好, 采取保留的方式;老城区中的公共文化设施用地没有扩展余地的也可以采取保留的模式。

3) 扩建

对于现状占地面积不足, 有扩建余地的用地采取原址扩建的模式;或在原有用地范围内扩建。

4) 迁建

在选址与规划用地性质冲突或原区域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布点过密, 需要异地搬迁, 满足新区域公共文化设施用地需求的, 可采取异地迁建和扩建的方式。

5) 改建

由于不能满足规划功能需求或急需搬迁改造的现状公共文化设施, 通过原地改造或新建, 建设成为规划所需的其他公共文化设施。

6) 撤并

现状公共文化设施机构规模小、分布密集、建筑质量较差, 规划中予以撤并归入其他公共文化设施范畴。

4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

孝感市中心城区文化设施分级体系按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 (社区) 级等4个层面进行配置, 形成相互结合、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4级网络体系。

4.1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标准体系

1) 市、区级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的基础上, 再根据政府意愿和城市发展需求规划其他类别公共文化设施。

2) 居住区级、小区 (社区) 级文化设施配置主要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来制定孝感市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标准。总体上老城区采用标准下限值, 新区采用标准上限值。同时, 考虑现状已建成居住区 (居住小区) 补建配套文化设施可采用控制指标中的下限值, 新建居住区配套文化设施的规划布置应尽量高标准建设。

4.2 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老城区、南城新区、高新区、东城生活区和临空经济区5个片区, 文化设施规划中按照5个片区进行服务的功能分区。孝感市文化设施整体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核5片多点”[2]。

“一核”:通过位于东城生活区的东南侧的市级文化中心, 包括孝感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一系列大型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 打造孝感市新的城市文化核心, 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孝感市现状文化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的状况。

“五片”:考虑均衡布局的要求, 在老城区、南城新区、高新区、东城生活区和临空经济区五个片区内集中布置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 形成区级文化中心。

“多点”:通过社区级文化设施的建设, 形成若干供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文化活动中心。

4.3 公共文化设施分级规划

1) 市级文化设施用地主要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用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是孝感市区域性文化中心的重要空间载体, 可辐射整个孝感市及周边地区。

规划市级文化设施8处, 主要分布在老城区、高新区和东城生活区, 老城区主要为现状保留, 其他两个区以新建为主, 总规划用地面积为53.72公顷。

2) 区级文化设施用地主要服务于各区范围, 是承上启下的一级文化设施用地, 近期建设的区级文化设施用地主要满足不同区域内的群众文化需要, 缩小地区差距, 体现文化服务的公平性[3]。

规划区级文化设施9处, 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南城新区、东城生活区和临空经济区, 规划有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老城区主要为现状保留 (部分调整为区级) 和迁建, 其他区以新建为主, 总规划用地面积为0.2062km2。

3) 居住区级文化设施用地主要服务于居住区, 以文化活动中心等用地为主要依托, 结合孝感市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单元的划分, 适当集中配置, 服务基层群众文化需要, 构建“十五分钟居住文化圈”的基本单元。

共规划居住区级文化设施25处, 分别分布在老城区、南城新区、高新区、东城生活区和临空经济区, 规划以新建为主, 总规划用地面积为0.2589km2。

4) 居住小区 (社区) 级文化设施, 是居民进行日常文化活动的场地, 是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 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区内及社区周边居民, 是居民小型文化活动的场所, 包括小型展览室、俱乐部、书店、文化站、文化室、文化小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

5 结语

在“文化兴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必将成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重点之一, 这就要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要适应转变, 创新机制, 积极拓展公共文化设施的范畴, 重点发展亲民、近民的基础化、大众化的公共文化设施。

通过建设与孝感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强化文化设施的建设来提升城市品质, 完善城市职能, 增加城市活力, 形成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谭砢.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研究——宁波城市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案例[J].人口研究, 2002 (6) :67-69.

【2】翟坤, 谭春晓, 徐芃.滨海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索——以公共文化设施为例[J].城市, 2011 (7) :121-123.

【3】朱峻声.成都市公共文化设施特征及规划布局研究[J].四川建筑, 2015 (2) :45-47.

孝感城区 篇2

孝感市城区道路交通现状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框架的扩大,道路交通拥堵已成为世界乃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弊病。孝感市是我国中小城市的一员,当前城区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特别是新城区城市建设的全面提速,使得市区道路交通需求急剧膨胀,道路交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孝感城区交通秩序现状

在孝感市城区交通管理工作中反映最突出的就是“平常乱”、“高峰堵”、“停车难”。

(一)“平常乱”,即除上下班、上下学等高峰时段外交通秩序混乱

孝感城区交通看到的第一乱就是车辆种类繁杂,公交车、小客车、货运车、电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燃油助力车、拖拉机、畜力车等相互拥挤相互干扰;第二乱是交通秩序乱,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无序,行人走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行人和非机动车横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不观察过往机动车、通过路口不看信号灯现象普遍。机动车在没有交警或电子警察的路口乱停乱放、乱掉头、闯信号时有发生;第三乱是摊点占道乱,道路上特别是支路交叉口的固定摊点、流动摊点比比皆有,马路市场长久占道,使得原本不宽的道路成为 1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交通节点。

(二)“高峰堵”,即上下班高峰、上下学高峰、夜间购物高峰交通拥堵

上、下班高峰时间,长征路文化路口、电力路口、广场北路口、乾坤路口、等交叉口出现规律性拥堵;上下学高峰时玉泉小学门口、文昌中学门口、楚环中学门口、实验小学门口、十五军幼儿园门口等大量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占道停车,造成学校门前及周边道路交通拥堵,并呈向周边道路区域性蔓延态势。

(三)“停车难”,即停车泊位严重不足造成孝感市城区停车困难

突出表现一是大型商业、餐饮业繁华场所附近没有停车场或停车场被挪用,造成附近停车难,比如乾坤酒店地下停车场没有使用,时代广场地下停车场被挪用为超市,保利广场地下停车场没有建好,乾坤购物地下停车场被挪用超市,孝感商场地下停车场被挪用为超市等,这些区域门前大量占道停车,并在周边支路、小巷都存在占道停放问题。二是没有公共停车场或者公共停车场被挪用。目前孝感没有一个大型公共停车场,原有的后湖游乐场的公共停车场已被挪为他用,董永公园门前的公共停车只能停10辆车,因此城区到处都是乱停乱放的车辆;三是公共单位停车难,孝感市许多公共性单位因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不足或不准外单位车辆进入,直接把停车的负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共同停车 2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资源的紧张,削减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表现比较突出的有城站路电信公司、城站路礼堂、城站路公安局、文化路各单位、建设路各单位等;三是学校门前停车难。许多中小学因建设年代较早,校区内无停车场规划,或考虑学生安全,禁止车辆入校,造成上、下学时间大量接送学生车辆在校园周边道路停放,表现突出的就是玉泉小学门口和文昌中学门口。四是住宅小区停车难,孝感市的一些老的住宅或小区因配建停车泊位不足致使居民车辆在周边道路占道停放,尤其是夜间占道停车现象特别突出,此状况将随车辆的发展会更加严重。

二、市区道路交通问题原因分析

孝感市交通拥堵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与许多国内城市相同的共性原因,如道路建设落后于机动车的增长、路网结构先天不足、停车设施严重短缺、交通组织上还存在不科学的地方等,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孝感市目前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车辆和中心城区交通量增长速度迅猛

根据车管所数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市大型汽车11668辆,小型汽车67218辆,农用车12128辆,摩托车453155辆。孝感市城区及孝南区大型汽车4637辆,小型汽车25235辆,农用车2241辆,摩托车106334辆,合计136447辆。据交警支队车管所统计,孝感市区机动车数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①

① 摘自孝感城区近期交通规划【2011-2015】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其中不含大量的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

(二)交通基础、结构及布局不合理

1、交通基础建设滞后。一是城区道路过窄导致行车不畅,例如老城区道路及文化路,建设路等通车量较大的支路。二是公交站台设臵不合理,目前城区大部分没有公交专用停车点,而且城区公交车有停车等客的恶习,因此公交站台的路段车辆行驶比较缓慢,特别是槐荫大道、城站路、长征路等主干道上。三是的士停靠点和机动车调头转弯等交通标志不足,城区道路经常因的士随意停车,机动车随意调头转弯出现短暂交通滞留。

2、支路分担率较低。孝感旧城区道路拓宽改造的空间已经很小,例如解放街、环城路、书院街、文化路等。而支路在改造时路面没有拓宽,违章建筑和摊点占道普遍,机动车不愿走支路,例如长征一路、长征二路、建设路、宇济商贸城路、八里街、支路等。主次干路与支路连通性低、无法成网,不能发挥分流作用,造成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集中在主干道上,致使主干道交通问题进一步加剧。

3、路网布局不合理。孝感市老城区原为南北向带状结构,现为东西向带状形态,城市生活中心、行政中心、大型商场财物中心明显。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孝感市老城与现城区南北向通道数量较少造成道路拥堵,例如环城东路、环城西路;造成现城区与开发区东西向通道数量较少造成道路拥堵,例如文化东路。城市道路均为平面交叉,缺乏城市快速路系统,市区主干道路面狭 4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窄(机动车道最多为双向四车道)、断头路多(如:长征路、航空路、玉泉路、黄陂路等)。同时,部分主次干道等级模糊、功能不清,小区、商场、宾馆等交通发生点分布主次干道上,导致行人过街和车辆进出分布整条道路沿线,严重影响了主次干道交通功能,降低了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例如槐荫大道、交通大道、长征路、文化东路等。

4、停车泊位不足过多依赖道路停车,导致道路通行压力增大。近年来,孝感市私家车保有量飞速增长,外地过境车辆不断增加,而公共停车场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配建停车场泊位不足、原本未建或被挪为它用现象严重,如保丽广场、乾坤酒店、实验小学门口、玉泉小学门口、中心医院等停车泊位严重不足;长征路中百仓储、孝感人家、简朴寨、城站路中百仓储等未配建停车场地,孝感商场、人民广场、乾坤购物广场等停车场被改为超市,全市中小学校门前未预留停车车位,东城区建设中没有规划公共停车问题等。目前,孝感市现有公共机动车停车泊位7800个,其中小车泊位7407个,大车泊位393个。配建停车泊位的比例仅为29%,根据国家试行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和机动车保有量估算,孝感城区的停车泊位需求量为45066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需求量为7511个,基本停车泊位需求量为37555个。参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11年版)》规定,同类城市同等管理水平最下限孝感市停车泊位应达到20000个,孝感市仅满足规定要求的39%,5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加之城市没有专用货运物流集散地,造成大量停车必须依靠占道,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动态交通,同时也造成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根治。

(三)公交分担率不高导致城市交通运输效率降低

2010年底孝感市公交线路9条,公交停保场6个,公交车辆总量为253台。在居民出行中公交承担的出行比例低,只占出行总量10%,在同等中小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公交场站及换乘枢纽严重不足,布局不尽合理,且场站规模过小、场外停车普遍(如长途汽车中心站、人民广场等公交场点,均存在车辆场外停车现象),城区几乎没有标准的公交车台,基本上是随叫随停,同时公交候车时间过长,甚至有熄火等客现象。老城区外围公交服务覆盖范围不足,城市公交整体运营能力不高,城区客运市场无序竞争,秩序混乱。

(四)交通工具结构复杂,混合交通依然严重

孝感市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与周边武汉相比相对落后,居民收入普遍不高。除了小汽车之外,摩托车、助力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机动三轮车、农用车等各种交通方式经常驶入城区。特别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机动三轮车队伍庞大,据调查,孝感市居民出行中,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占居民出行方式的48.9%,步行为29.3%。由于大量道路隔离性差,部分道路机非混行,加之在拓宽机动车道时忽视非机动车道和行人的通行空间,非机动车和行人不得不进入机动车交通干道行驶,加剧了交 6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通干扰。

孝感市“残麻”、电动三轮车辆增加较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约100余辆“残麻”从事客运,2000余辆机动、电动三轮车在市区从事货运。由于投资小、费用低、交通需求有一定空间,数量仍呈上升趋势。车辆驾驶人员身份繁杂,素质普遍不高,不遵守交通法规,不服从管理,甚至与执勤民警发生群体对抗。

各种交通方式的混合行驶,既降低了道路使用效率,也带来诸多安全隐患,给交通管理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

(五)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系统规划不完善

因孝感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难免造成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相互脱节,建设和开发中过分强调项目的价值和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缺乏对交通需求规模、结构和分布特性等交通影响评价定量分析,忽视建设对周边的环境、交通等社会成本的影响,造成现城区土地利用强度过大及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过度集中。

(六)马路市场占道严重,得不到根治

1、城区夜市、早市数量多、分布散,大量占用道路。如:孝感学院周围、玉泉路、长征一路夜市,长征一路、长征二路、环城路、园林路、八里街、建设路、广场北路、孝感学院周围等路段严重占道,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2、货运汽车、三轮车、板车等长期占用道路资源。如:长征一路、长征二路、长征路化肥厂门口、香澳路步行街、长征北 7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路、黄陂路、槐荫大道后湖公园门口。货运市场占用道路,使孝感市的一些支路不能有效发挥分流作用。

3、临时摊点占道严重。由于传统意识和习惯孝感市摊点占道经营非常普遍,特别是路口和支路的占道经营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许可,从管理上引导了占道摊点的泛滥,例如环城路、北门口附近白天花板、文化路。

(七)交通管理方面的因素

1、执法不严格。少数民警执法不作为,作为不到位,不依法履行职责,见章不纠,该整治的不整治,该管理的不管理,执法效率低下导致辖区交通违法突出,交通秩序混乱。

2、执法管理水平不高。一方面,在交通秩序管理工作中,重处罚、轻教育,重高峰、轻平峰,重突击、轻长效,特别是一些民警习惯于机动车交通违法的查处,习惯于外地车交通违法的查处,以罚代教、以罚代管,而对非机动车、行人、三轮车等影响交通秩序突出问题重视不够、查处不力,甚至存在畏难情绪,导致交通违法不断回潮反复。另一方面,交通管理勤务模式单一,交通警情分析研判能力不足,针对性、时效性措施不力,快速反应和路面处臵能力不足,交通管理措施总是处于滞后和被动的局面,往往是上级领导批示了、新闻媒体曝光了、群众反映了,才能引起对某些问题的重视。

3、科技应用水平偏低,路口渠化、信号灯配时、交通组织不精细。城区交通管理总体上仍处于简单粗放式的管理状态,不 8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能根据路口交通流量、交通结构等不同情况,及时科学渠化路口、调整信号灯配时。同时,智能化交通指挥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功能有待于发挥。

4、警力严重不足。目前孝感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管理城区交通秩序,2001年孝感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有在职民警66人,协管员20人,2011年直属一大队有在职民警52人,协管员33人,主城区路面交通民警25人,平均年龄41岁,孝感主城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90余条道路,360余个路口路段,可见警力是严重不足。

三、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交通拥堵问题是供需矛盾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会越来越突出,并成为城市建设的瓶颈。交通管理工作涉及道路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更是系统工程,政府工程。交通拥堵很难单单靠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就能得到有效缓解,必须按照“立足长远,狠抓当前,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从创新道路交通管理理念,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革新道路交通管理方式,强化政策引导和综合管理,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经过相当时期的艰苦努力才能有望得到改善。

(一)创新道路交通管理理念

孝感市应当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交通管理长效机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采取加大配套交通设施 9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的投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开放单位停车场、优化道路通行环境等措施,共同谋求道路交通管理的合理渠道。加强调查研究,制定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科学实施交通组织。

1、邀请有关专家,制定《孝感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对道路交通和管理的发展做出系统总结,并对城市交通现状进行合理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科学预测规划年份道路交通发展趋势,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今后交通管理工作的具体发展规划。

2、利用现有科技手段改善交通环境。充分利用孝感市已建成使用的交通指挥控制系统平台,加大前段设备如电子警察、视频监控的增设,及时采集交通地理信息、交通信号信息、交通路况信息、停车场现状信息、交通违法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等与交通有关的信息,通过后台信息系统将这些信息筛选、加工、分析后,形成一系列有效的、可用的数据供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向社会及时发布交通诱导信息、对警力快速合理调度,最大限度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

3、深入研究交叉口信号灯设臵和配时,提高路口通行能力。一是发挥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根据流量特征及时调整路口信号灯。二是完善信号灯绿波带功能。三是按照有关标准对路口加装信号灯,如高峰期已趋于饱和的金明广场环岛、物流通道上的宋城广场以及老城区流量增大的路口。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二)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供给质量

孝感城市建设要将交通管理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形成和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综合协调机制。同时,按照实施“畅通工程”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明确道路功能,尽量实行机非分离;二是在现有的路网和道路条件下,提升道路等级,拓宽道路宽度;三是改造现有路网道路,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四是实现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切实改变城市道路建管脱节的局面。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的指导意见》,起草孝感城区《停车场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单位适当开放内部停车场加强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缓解目前停车车难的现状。

(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运营能力

市政府应当确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核心地位,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实施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模式,推动政府落实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用地划拨、资金投入、财政补贴等政策,科学优化布局公共交通线网。在孝感城区目前不大的情况下,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以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公共交通场站、枢纽、智能调度及监控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减少公共交通车辆占路停车现象,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

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四)革新道路交通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

第一,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推行“大宣教”格局,各级政府、机关牵头,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拓宽文明交通宣传渠道,改变传统宣传方式,不断提高宣传水平、开拓宣传思路、创新宣传方法,可以创立“交通安全示范社区、村、校、单位”。

孝感城区 篇3

关键词:孝感城区,健身,太极拳,研究

0前言

太极拳作为一种健身方式、修身方法, 它已上升到了一种文化形态, 它“形神兼备, 内外合一”的养生思想, 成为我国社区体育中最具代表性的健身运动之一, 被视为终身锻炼的首选项目。因此展开对太极拳发展研究, 是为太极拳更好服务于大众健身, 同时推动太极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

孝感市城区健身太极拳。孝感市后湖公园、街心公园、董永公园、孝感市人民广场、湖北工程学院、体育馆和三江航天新村等地。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太极拳研究著述、全民健身文件档案、学术期刊论文以及网络材料等资料。

2.2 访谈法

走访社区有关管理人员和部分太极拳爱好者。

3 分析与讨论

3.1 太极拳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太极拳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人体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 各器官的新陈代谢是不同的, 对血液供应量的需要不同。由于太极拳以缓慢、均匀和细致柔和的动作逐步展开, 经常坚持太极拳运动, 能够使人心搏有力, 皮肤毛细血管大量扩张, 导致面色红润, 精神焕发。同时也可降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对冠心病患者有着积极地治疗作用。

太极拳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太极拳运动要求动作与呼吸相配合, 以腹式呼吸为重要形式, 做到匀、细、深长。经常练习太极拳能保持肺部组织的良好弹性, 可发展呼吸肌, 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 增加肺活量, 提高肺部的通气能力和换气功能, 降低呼吸频率, 从而使呼吸肌能得到改善。

太极拳运动对消化系统和物质代谢的影响: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 由于神经系统机能的显著提高, 自然而然地改善了对内脏器官的调节过程。同时也由于太极拳的深长呼吸动作使膈肌和腹肌的运动幅度加大, 这无形中对内脏器官如肝脏和消化道等起到了积极的“按摩”作用, 从而加速了肝、肠和胃组织的血液循环, 明显地提高了代谢能力。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者, 可使吞食量激增, 便秘减少, 血液内胆固醇含量降低, 对高血压病患者和消化系统疾病都有明显的疗效。

太极拳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 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尤其明显。由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改善, 便导致了运动中枢调节能力的显著提高。同时也由于肌肉毛细血管的大量开放, 就延缓了肌肉的萎缩进程, 从而保持了肌肉的收缩速度, 维持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防止骨质及早变性和松弛变形。因此, 经常从事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人, 可以保持步履稳健, 动作灵巧, 精神振奋, 青春长存。还可预防骨质疏松和脊柱生理曲线异常的过早发生。

太极拳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太极拳不但对身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而且还能使人的心理平静下来, 太极拳的演练本身也是一个意志行为过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不断提高水平的同时, 也不断发展自己意志水平。太极拳活动还能增加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的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人忘记烦恼和痛苦, 消除孤独感。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 心与身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 能改善人的抑郁、焦虑和紧张。

3.2 太极拳在孝感城区健身中的作用

在孝感城区中健身已成为一种风俗, 健身的方式和方法也多种多样:跳舞、慢跑、快步走、空竹等;太极拳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健身方式。孝感市是以“孝”而闻名,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 太极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长期的锻炼, 可以全面增强人的体质, 调节人的心理, 改善人的精神面貌, 进而促进孝感市“孝”的进一步体现。符合社区大众身心协调发展的目的, 同时也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深受孝感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孝感城区健身和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中起着主要的核心作用。

3.3 太极拳在孝感城区健身中发展现状

孝感市的太极拳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 无论是在人群拥挤的城市马路边, 还是在风景幽静的公园里, 到处有太极拳飘逸的身影。太极拳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一项有益的休闲运动项目。太极拳在孝感城区人群中的发展现状:

在性别上看, 女性成员占53%, 男性占47%, 女性人数略多于男性,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孝感男性健康娱乐的空间比女性稍大。但根据调查数据看出, 男性人数有增多趋势, 这也说明太极拳越来越受男性所喜爱。

从年龄上看, 老人 (60岁以上) 占43.23%, 中年人 (40岁以上) 占36.92%, 青少年 (40岁以下) 占19.95%, 根据数据显示, 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 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时间较为充裕, 对健康的渴望更强烈, 能扩大社会交往, 消除孤独与寂寞等, 另外, 中年和青少年也占有较大比重, 这说明中、青少年对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认识正在逐步提高。

在职业上看, 在职人员占36.73%, 无业人员占12.03%, 离退休人员占51.24%。无业人员占的比例最小, 因为无业人员流动性较大, 练习太极拳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偶然性;而在职人员也占较大比例, 这表明了孝感工作压力大和在职人员健康水平在下降, 他们意识到练习太极拳健身的重要性。从上面表中数据还可看出太极拳的发展还不是很均衡, 老龄化趋势严重。

4 措施与对策

4.1 加强宣传力度, 改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

依靠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齐宣传, 共同为太极拳在孝感市的发展做贡献。让青少年认识太极拳不仅有“柔和、缓慢、轻灵”的一面, 也有“重、快、刚、猛”的一面;不仅是老年人可以练的, 青少年也可以练。只有让群众了解太极拳, 认识太极拳的作用, 才能吸引他们, 才能使他们参与到太极拳运动中来。

4.2 冲破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界限, 吸取先进经验

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老师以及体育设施优势, 增进学校与社区相互之间太极文化交流, 作为双重身份的学生以及学校教师是社区太极文化蓬勃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同时, 在学校体育中, 积极利用必修课、选修课, 大力推广太极拳运动, 使其在学校普及开来。从“终身体育”角度出发, 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之后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发挥工会职能, 大力开展青年职工太极拳运动

代表职工利益的各级工会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 在保证工作、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下, 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太极拳活动, 千方百计地提高青年职工群众的参与面, 如聘请太极拳教师对喜爱太极拳的青年职工进行培训, 培养出太极拳活动骨干力量, 然后把这些骨干放在基层, 放在车间科室、班组, 组建起太极拳活动兴趣小组, 依据其自身的场地、时间等条件, 开展形式多样的太极拳活动。

4.4 开展城区太极拳运动, 提高居民身体素质

各级体育局应加大太极拳的推广力度, 培养和建立一支有太极拳专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分散到各社区, 为社区居民的太极拳活动提供指导, 不断提高社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水平。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自身条件, 充分动员和组织社区内有太极拳专长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和太极拳爱好者兼任社区太极拳指导员工作, 组建街道办事处一级的太极拳协会、指导站、俱乐部等, 形成在街道办事处领导下的街道、居委会和单位多层面的太极拳活动网络, 以满足社区广大成员的体育需求, 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王锁贵.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J].体育世界, 2008 (12) .

[2]周宝芽.论太极拳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 2006 (02) .

[3]郭志禹, 姜娟.中国太极拳健康文化系统的研究.中华武术, 2005 (10) .

[4]朱有源.太极拳健身功效的机理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2 (04) .

上一篇:抚恤制度下一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