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恤制度

2024-10-24

抚恤制度(精选5篇)

抚恤制度 篇1

自古以来, 有战争就意味着有伤亡。军人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 往往面临着极大的生命危险, 故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抚恤, 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本质上看, 军人抚恤是国家以法令形式和政府行为对军人及其家属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1]255。作为军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残疾军人的生理与心理均需要承受长期的苦痛, 成为重要的抚恤对象。清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 对军人抚恤问题亦有所关注。在这里, 笔者想对清代的残疾军人抚恤制度做一个初步的梳理和总结。

一、清朝前期:赏依伤定重视战功

清朝前期, 其正规军事力量主要由八旗和绿营构成, 两者被称为经制兵。因八旗与绿营的军事体制相对独立, 故两者对残疾军人的抚恤政策和保障措施并不统一。

清王朝对八旗残疾军人的抚恤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首先, 抚恤金的数额依伤残的轻重来确定。八旗“出征被伤残废之人”应得的赏银将以“阵亡恤赏各等次”的一半作为基数, 再根据各人具体的伤残情况, 进行相应的增减。例如, “双目不见或两手不能展动或两足不能行走及声哑者, 加银三十两;一手一足脱落者, 加银二十两;伤一目或两目或一手不能展动或一足不能行走或两耳聋蔽者, 加银十两;若一手有一、二指不能屈伸难以持弓或足瘸或齿折一半言语不清者, 不加”;“伤手一、二指尚能持软弓或伤足未瘸或折伤三、四齿或一耳聋蔽者”, 减银十两。其次, 抚恤的程序也有相应安排。八旗军人伤残之后, 将由本旗的都统、副都统“取具佐领、骁骑校保结, 参领印结验明, 兵部分别具题恤赏”[2]597。同时, 清朝统治者也发现:“受伤残废兵丁, 虽给一半阵亡恤赏, 但不得钱粮, 难以生理。”可见, 一次性的抚恤, 无法满足残疾军人长期生活的需要。因此, 清政府在对八旗残疾军人进行抚恤的同时, 也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障他们残疾之后的生活。例如, 康熙三十二年 (1693) , 清廷发布上谕称:八旗伤残兵丁“虽不能执弓, 犹可行走;著以看守南苑仓库等处兵丁补用。其曾为护军校、骁骑校, 犹可行走者, 著以各馆厩长牧副补用”。乾隆二年 (1737) , 清廷又议准:“八旗兵丁曾在军前得过军功, 后因患病退甲或伤残退甲……交该都统等详覆验实, 无论有无房产及子孙现在食饷者, 均每月给银一两、米一斛, 以养余年;若在军前行走, 并未出战立有军功者, 亦交该都统等覆实;如该兵既无房产又无子孙食饷, 无可倚藉者, 每月给银一两, 以养余年。”乾隆二十九年 (1764) 朝臣奏准:“绿、旗出征效力兵丁被伤、患病致残废或年老辞退, 该督抚查明, 如有子孙在营食粮者, 月给饷米三斗;无子孙食粮者, 给予守粮一分;均以离营之日支给。”嘉庆五年 (1800) , 清政府对曾经立有战功的八旗伤残退役土兵的抚恤, 依照年龄作出统一的规定。“八旗兵丁出征立功因病废解退者, 统以年至五十以上作为定例, 令该管大臣查验, 造具打仗事迹, 声明年岁报部。覆其年在五十以上, 著有劳迹, 汇题请给养赡。若年未五十, 而以病废告休者, 虽曾在军前立功, 仍令该管大臣查明该兵实无房产子嗣可倚, 始照例每月给银一两, 以资养赡。若尚有子嗣现食粮饷者, 即可毋庸给予。”但到了嘉庆十一年 (1806) , 情况发生了变化。伤残士兵的抚恤不再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因鉴于“出征打仗效力兵丁, 年老与残废, 自系两种情节, 其年在五十以上者, 固当无论曾否残废给以养赡。若残废而年未五十者, 均属出师效力, 以致残废, 不能别谋生计, 自未便限以年岁, 致令向隅”, 清政府决定:“嗣后受伤患病致成残废兵丁, 无论年在五十上下均准给予守粮。”直至道光年间, 八旗伤残士兵也没有因为自身的年龄而受到限制。如道光二年 (1822) 奏定:“军营得有残疾驳回之人, 若系打仗杀贼受伤得有功牌者, 该管大臣准其办给整分钱粮。”[3]58八旗伤残军官退休之后也会获得相应的待遇。一般说来, “旗员二品以上, 以老疾乞休者由本旗稽其服官岁月、军功等次请旨给以恩俸。三品以下, 年逾六十曾经出征者, 给半俸, 临阵得有功牌者, 给全俸;年逾五十曾出征得功者, 给半俸, 由部覆实疏请。旗员任直省武职者亦如之”[4]876。八旗内外三品以下官员“五十岁以上病废告休, 有曾经出征打仗得有功牌者, 准其原品休致, 将可否赏给半俸之处, 具奏请旨;虽经出征, 并未打仗及无功牌者, 准其原品休致, 毋庸议给俸禄”[3]59。

绿营官兵的伤残抚恤也是清政府着力要解决的问题。例如, 康熙五十二年 (1713) 议准:“官员兵丁有擒拿盗贼中伤平复能当差者, 仍照阵伤例给赏。若中伤残废不能复当差者, 照八旗兵丁例减半给赏。”[3]57在生活保障方面, 嘉庆四年 (1799) 奏准:绿营“告休人员遇有杀贼、捉生、受伤各项功绩俱全者, 年至五十以上, 请旨令其原品休致, 给以全俸;若仅止出征二、三次, 并未打仗, 亦未得功牌者, 虽年在六十以上, 亦止准其原品休致, 毋庸给予俸禄”[5]588。绿营伤残兵丁的抚恤则分为征战致残和患病致残两种情况。继乾隆十二年 (1747) 出兵金川之后, 清政府于乾隆三十六年 (1771) 再次发兵攻打大、小金川[6]28。前后两次金川之役, 清军付出了巨大代价。仅第二次出兵金川, 清军的伤亡总数就高达十五万余人[7]80。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 乾隆皇帝对参加平定金川受伤致残的绿营士兵的抚恤作出新的安排。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发布的谕旨称:“此次征剿金川, 调到各省绿营官兵, 屡著劳绩。今以残废回营。若遽将伊等名粮开除, 使其不能藉升斗以自给, 殊非所以示体恤。著谕令查明此项因伤遣回残废兵丁, 如实在不能操演技艺者, 不妨令其充当看守门库等项差使。如并此不堪驱遣者, 即令其子弟顶补名粮。若无子弟可补者, 仍给予守粮一分以赡其家, 俾得共资饩给, 安养余年。”[3]60上述绿营伤残士兵不再单纯依赖朝廷发放粮饷, 他们或被安排适当工作, 或能由家中的子弟来军中顶补名粮, 生活有了更加可靠的保障。绿营士兵中如果有人因病致残而被解退名粮, 则“无论年在五十以下, 该督抚查明, 如有子弟在营食粮者, 月给饷米三斗;并无子弟在营食粮者, 给与守粮一分”, “以离营之日起支”[8]682。

二、晚清时期:多规并存趋于完备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后, 清廷根本无力应对太平军的攻势。面对此危急局面, 咸丰皇帝命令各地组织团练武装, 以配合官军的征剿行动。曾国藩以丁忧在籍侍郎的身份, 建成湘军。实际上, 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是一支“自成系统的由士绅统带的, 以朴实山民为勇丁的新型军队”[9]。作为军队, 湘军也有着自己的伤残抚恤制度。按照湘军的恤赏制度规定, 其军人“受头等伤者赏银十五两, 二等者银十两, 三等者银五两, 成废者另加”[10]11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 清廷为挽救自身统治, 开展了洋务运动, 努力向西方学习。北洋海军就是由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亲手创建的一支新式海军, 于1888年正式成军。从《北洋海军章程》的内容上看, 北洋海军伤残抚恤的重点对象是军中各级官弁, 其抚恤的主要方式为发放一次性抚恤金, 并使之退役回乡。其具体规定如下:凡提督以下守备以上官员临阵受伤成废或因公受伤成废或在海军供职逾十五年积劳受伤不能做官当差者, 均于开缺后给予一年官俸以资养赡, 并按原籍省份、道路远近, 酌给川资银两。凡千总、把总、外委人员临阵受伤成废或因公受伤成废或在海军供职逾二十年积劳受伤不能做官当差者或未满二十年而曾经著有战绩积劳受伤不能做官当差者, 均于开缺后给予一年官俸以资养赡, 并按原籍省份、道路远近, 酌给川资银两[11]13。

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清政府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军事上的落后;从而决心仿照西方的军制, 编练出一支新式陆军。1894年底, 清政府命令胡燏棻编练新军十营, 号称“定武军”, 一切训练、规章均按照西法。次年, 定武军移驻小站, 由袁世凯接办, 改称“新建陆军”。1901年, 清政府下令永远停止武科考试, 督促各省裁汰旧军, 改练新军。1905年, 清政府将各省新军一律改称“陆军”。1906年, 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 将练兵处等机构并入其中。到辛亥革命前夕, 全国共编练新军十四镇、十八混成协、四标和一支禁卫军[12]71。有些新军在各自的军制或规章中, 已经涉及了残疾军人抚恤问题。例如, 袁世凯指挥的新建陆军就规定:“兵丁积劳成病及打仗受伤者, 医局诊治给药, 分等优赏, 仍支原饷。”[13]47江西新军对军中受伤士兵的恤赏为“受伤头等者赏银二十两, 二等者赏银十五两, 三等者十两, 成废者另加”[14]6976。

随着新军编练工作的进行, 建立新的军人抚恤制度, 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 清朝原有的抚恤制度已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正所谓:“时至今日, 承平日久, 良法寖失。”另一方面, 西方国家 (包括日本) 的抚恤制度正显示出其优越性所在。在军人抚恤方面, “东西各国此义绝重, 官兵因战因公暨平时殁亡者均有扶助金, 伤废者均给养资。官弁头目在营十一年以上退休者均给恩俸。其养资恩俸及其终身扶助金及其妻之终身, 子则及冠。用意周浃, 尤无遗憾。以故士气振奋, 赴汤蹈火, 视死如归, 有由然也。”所以, 当时“中国整顿戎政, 亟宜申明定章, 以励军心而作士气”[15]62。1910年, 清政府公布了由陆军部制定的《恤荫恩赏章程》。《恤荫恩赏章程》“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一部最完整的封建制度下的优抚条例。它对了解研究清朝的优抚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6]62。

《恤荫恩赏章程》以国家法律的形式, 建立起了一套军人抚恤制度。该章程对残疾军人的抚恤在制度上堪称是当时中国最为完备的。首先, 军人的伤残等级有了明确划分。此前, 人们对军人伤残的情况的认识往往属于对残疾现象的简单描述。《恤荫恩赏章程》则依照残疾的轻重程度, 区分为“头等伤、二等伤、三等伤”, 为残疾军人抚恤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其次, 伤残鉴定更具科学性。根据《恤荫恩赏章程》的规定, 官兵若有伤病, “须经军医诊视之后, 定为何等伤, 给予证书, 出具切结, 转咨陆军部核办”。最后, 伤残抚恤合理化, 生活保障长期化。《恤荫恩赏章程》中的伤残抚恤与军人的军阶高低以及伤残等级相关联, 残疾军人不但能得到一次性的“伤赏金”, 而且可以终身领取“恩赏金”。这样不仅能解残疾军人一时之困, 还使其生活有了长期的保障。但应当承认, 《恤荫恩赏章程》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 该章程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 仅仅是适用于新军, 八旗和绿营并没有采用, “仍各按各例核办”[17]43。另一方面, 这一章程的出台, 恰逢清王朝崩溃的前夕, 其在当时的实际效力也是不可高估的。

综上所述, 清朝前期对残疾军人的抚恤, 主要依据其自身的残疾轻重程度和是否立有战功来给予相应的待遇;对残疾官兵不仅有一次性的抚恤补偿, 而且对其生计问题的解决亦有所安排。晚清时期, 残疾军人抚恤呈现出多规并存的局面。除了八旗、绿营这些传统的国家经制之兵, 湘军、北洋海军、新军等军队也制定了各自的残疾抚恤规章。《恤荫恩赏章程》的出现, 使得军人的残疾等级有了较为明晰的划分, 残疾鉴定不再仅仅依赖于身体的表象, 而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终身恩赏金的发放则会让残疾军人退役之后的生活有长期的保障。这标志着残疾军人抚恤制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从抚恤内容上看, 除了给予残疾军人钱物的赏赐, 也在设法维持残疾军人的日常生活。另外, 残疾军人抚恤的具体形式也是多样的, 或是发放钱粮, 或是由家属子弟顶替职务, 或是安排适当工作。但从总体上看, 清代残疾军人抚恤制度的主要出发点是解决残疾军人最根本的生存问题。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措施, 其水平层次还是比较低的。

抚恤制度 篇2

作者 陈小勇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金标准的不断提高,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诸如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参照军人规定执行的规范性文件被申请合法性审查;公务员申请评定因公致残的数量不断上升,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每年以100%-200%的增幅上升;公务员申请评定因公致残的情形不断增多,工作中出现的不慎滑倒受伤、参加文体活动受伤等都要求评残;公务员及有关单位在因公致残评定程序中出现造假情况;民政部门的不予评残决定在复议、诉讼中接连出现被撤销的情况等。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影响了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的正确理解和执行。现实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研究该制度的历史背景、剖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一、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的历史沿革

建国以后,公务员在不同时期分别有革命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等称谓。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自1950年确立以来,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一)1950年-1988年,革命工作人员因公致残褒恤制度时期。1950年11月,经政务院批准,内务部发布《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其中第一条规定:“凡革命工作人员因公伤亡者,依本条例之规定褒恤之。”该条例正式建立了我国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制度,规定对因对敌斗争负伤致残的革命工作人员按照《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评定残疾等级并发给抚恤金;对因公负伤致残的革命工作人员按照《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评定残疾等级并发给优待金。从此,革命工作人员因公致残褒恤制度建立,革命工作人员因战、因公致残的残疾等级评定和抚恤金、优待金发放按照军人的规定执行。

(二)1988年-2004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公致残抚恤制度时期。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了军人的抚恤优待,同时赋予民政部解释权。民政部根据解释权限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公致残抚恤工作的延续性,于1989年8月下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如何办理的通知》(民〔1989〕优字34号),明确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评残条件与范围、伤残抚恤(保健金)标准、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抚恤关系转移等参照《条例》及民政部解释《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从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公致残抚恤制度参照军人的规定执行。民政部门根据民政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的通知(民[1989]优字19号,以下简称《条例解释》)第“九”部分规定的情形认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公致残。

期间,1995年2月28日,《人民警察法》施行,该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规定:“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与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抚恤和优待,从法律上明确了享受与现役军人同样的待遇。之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公发[1996]18号)、《国家安全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1997]国安发(人)5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抚恤办法》(法发[1998]6号)相继出台,均规定了警察的因公致残的评定范围,范围与《条例解释》中的因公致残情形一致。1997年4月1日,民政部发布《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第二条第(四)、第(五)项明确了“国家机关行政编制工作人员”和“授予警衔的行政编制人民警察”为民政部门评残对象;该办法没有规定评残的条件和情形。

在这个阶段,人民警察因公致残情形依据《人民警察法》及相关规定由民政部门认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公致残情形,由民政部门按照民〔1989〕优字34号的规定参照《条例》及《条例解释》认定。

(三)2004年至今,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和工伤保障制度并行时期(公务员工伤问题在本文不做详细阐述)。2004年8月,《条例》修订实施后,依据国务院“三定”规定确立的民政部职责,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函〔2004〕334号),再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其伤残性质的认定和伤残等级标准、伤残抚恤金标准、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抚恤关系转移等,参照《条例》及民政部《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2004年1月,《工伤保险条例》施行,该条例附则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事故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但至今具体办法没有出台。2006年1月,《公务员法》施行,该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工伤保险制度;第二款规定,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

在这个阶段,人民警察因公致残评定依据是《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及相关规定,因公致残情形根据《人民警察法》参照军人的规定执行;其他公务员因公致残评定依据是《公务员法》、《伤残抚恤管理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废止),因公致残具体情形由民政部门参照《条例》关于军人的规定认定。公务员的工伤评定依据是《公务员法》、《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具体情形认定没有相关规定。

二、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几经变化,但保持了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在保障、激励公务员履行职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公务员褒扬和保障制度也随之相应改变。在新时期,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面临诸多问题:

(一)制度方面。公务员因公致残情形是根据民政部的一个规范性文件(民函〔2004〕334号),参照军人的规定执行,即《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援引的第九条的情形,包括“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件致残的”、“因患职业病致残的”、“因医疗事故致残的”以及“其他因公致残的”等(情形不包括“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因病猝然致残”。医学上没有“猝然致残”的说法,因此“猝然死亡”情形不能被援引)。这些条件是基于军人身份和活动的特殊性而设定的,并不完全适用于公务员。因此,公务员因公致残情形参照原则和参照方法没有明确。有一种意见还认为,民政部规定公务员因工致残抚恤参照军人的规定执行没有上位法的依据。由此,有公民还以民函〔2004〕334号无权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抚恤,属越权规范性文件,向国务院申请合法性审查。

(二)公务员方面。一是公务员将所有与工作有关的致残情形都申请评定因公致残。由于前述制度方面的不明确,公务员认为只要是“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原因”致残的,都应当评定为因公致残。如果没有被确认,则诉诸复议、诉讼或者信访。二是公务员在因公致残评定过程中时有造假问题。为获取因公致残评定,个别公务员出现伪造致残性质和致残经过,造成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受影响。三是个别公务员利用身份和地位优势,以“人情关系”疏通,获取因公致残抚恤。

(三)公务员所在单位方面。目前,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采取中央财政负担原则,地方财政不承担责任,公务员所在单位也不承担责任。这样的经费渠道安排,导致没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从而会增加地方及相关部门办理因公致残评定的积极性,从而出现公务员所在单位不严格审核其工作人员的致残性质和致残经过的现象。有些单位将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理解成一种福利待遇,努力帮助其工作人员争取,甚至出现出具违背事实的致残性质和致残经过证明等问题。

(四)评残机关方面。一是评残机关负责评残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根据《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的办理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即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后报送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最终再报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这三级民政部门都没有专职从事公务员因公致残评定的工作人员。二是评残机关对涉嫌造假行为制约薄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作为公务员因公致残最终评定机关,面对有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配合,调查取证压力大,制约手段少。

(五)复议和司法机关方面。一是与民政系统分歧意见较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公务员因公致残评定的复议、诉讼案件中,对因公致残认定上,坚持 “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保护”原则,对“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件致残的”情形从文义、法理上理解。而很多地方民政部门从制度本意的褒扬性进行答辩,与法制机构、人民法院意见不一致,导致了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一些不予评残决定被撤销,因公致残抚恤工作相对被动。二是个别地方法制机构、人民法院对公务员因公致残情形的理解采取“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的评判标准。极个别地方出现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评判,即审理案件者将案件的情形假设在自己身上,得出的结论是“我如果遇到这种情形,我也应该被评定为因公致残”。

三、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存在问题的原因

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制度的原因,也有执行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

(一)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转型时期立法制度没有科学衔接。一是2004年《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施行后立法制度没有科学衔接。2004年,《条例》修订实施,此时我国立法制度相对完善,已有《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等法律法规。民政部仍沿用1989年做法,以规范性文件(民函〔2004〕334号)规定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参照军人规定执行,是不规范的。此时,国家应该从整体制度设计考虑,在制定《条例》规范军人抚恤的同时,完善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二是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施行后立法制度没有科学衔接。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公布施行,其中附则对公务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问题作了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部门、财政部门规定。该条例第一次明确提出公务员工伤的规定,但至今相关部门仍然没有制定具体办法。三是2006年《公务员法》施行后立法制度没有科学衔接。2006年,《公务员法》施行,该法第七十七规定第一款、第二款分别规定了公务员工伤保险和因公致残抚恤。但至今,在公务员工伤方面,国家仍然没有对公务员工伤保险作进一步的规定。在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方面,民政部于2007年制定《伤残抚恤管理办法》,明确了“因战因公负伤时为行政编制的人民警察”和“因战因公负伤时为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伤残抚恤对象,但也没有对致残情形作实体规定。

(二)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的褒扬性质没有形成共识。一是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的初衷时有被曲解。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源于建国初期革命工作人员褒恤制度。所谓“褒恤”即褒奖并抚恤,是带有褒扬性质。该制度的初衷是褒扬,是一种激励,是对因公致残公务员给予的政治上和精神上的优厚待遇,是对足为楷模行为的宣示和指引。这种褒恤不是公务员因公负伤的治疗和康复保障,而是一种奖赏。褒恤与建国初期严峻的革命斗争形势是相适应的。这种褒扬鼓励的是正确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中的楷模行为;而不是鼓励公务员“蛮干”、“蠢干”负伤致残。二是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的作用在执行中逐渐变为褒扬和保障并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务员因革命斗争致残的情形越来越少,公务员致残一般是由于执行公务或者上下班途中因意外事件,或者其他工作原因导致。在公务员工伤制度建立之前,民政部门难以区分因公和因工的差别,大都只能予以评定因公致残。以数据为例,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7年12月31日,民政部门评定的优待抚恤伤残人员共计86.5万人,其中革命伤残军人818779人;伤残国家机关人员28953人,约占3.4%;,伤残人民警察11575人,约占1.34%;伤残民兵民工5350人(数据来源于《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8》)。在伤残公务员(包括国家机关人员、人民警察)中,因在执行任务中由于意外事件负伤致残的人数仅占少部分,其他大部分是由于上下班途中因意外事件负伤致残或者其他工作原因致残。三是各地在如何参照因公致残情形理解和运用不一致。有些地方认为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是一种保障制度,应当从宽认定;有些地方认为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是一种褒扬制度,是具有激励、鼓励性质,是足为楷模的才给予因公致残抚恤,应当从严认定。于是出现有的省不予评定率仅为千分之一,而有的省不予评定率则高达65%。

(三)公务员因公致残情形与工伤评定条件没有区分界限。一是各地公务员工伤保险制度已经逐步建立。虽然我国没有一个完整、可行的公务员工伤保险制度安排,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3个省、直辖市的部分地区建立了公务员工伤保险,公务员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已达78万人,其中海南省、上海市的公务员已全部参加工伤保险(信息来源于人民网()2008年12月22日报道)。如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制定了《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该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是调整范围;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分别规定了认定工伤的情形和视同工伤的情形,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无异。其他地方的规定也基本一致。二是公务员工伤保险的性质是保障。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职工因工而致伤、病、残、死亡,依法获得经济赔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目的是分散风险,因此工伤认定实行“无过错原则”,即只要是与工作有关的情形一般都可以认定为工伤。公务员工伤保险建立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公费医疗等制度,用以解决公务员的医疗保障等问题。公务员工伤保险建立之后,公务员因“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致残都应当可以获得工伤保险保障。三是公务员因公致残情形与工伤认定情形交叉、混同。公务员因公致残情形参照军人的规定,即“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件致残的”、“因患职业病致残的”、“因医疗事故致残的”以及“其他因公致残的”等情形。而各地公务员工伤认定条件中也有“患职业病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此外还有区别于因公致残情形的于“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发生的多种致残情形。面对制度上的这种交叉、混同,公务员存在选择,评定机关也难以把握依据的适用和性质的认定。

(四)公务员因公致残实行定期高标准抚恤是直接原因。一是抚恤构成和标准的变化。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由中央财政保障,与军人实行同样标准,数额比较高。2004年10月1日以前,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由抚恤金和保健金组成,且只有三等乙级(现为八级)以上才能享受;特等(现为一级)的抚恤金加保健金11910元/年,三等乙级的抚恤金加保健金1810元/年。2008年10月1日起执行的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金标准,一级的抚恤金21960元/年,八级的抚恤金3960元/年,十级的抚恤金2160元/年(参见民政部网站,《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表》等)。由于公务员工伤国家规定实行所在单位支付费用,且保障标准相对较低、经费渠道时有不畅通。公务员因公致残与公务员工伤的制度不完善、不衔接,使得公务员往往选择因公致残评定的程序,使得因公致残的性质被淡化。二是因公致残的公务员与工伤的企业职工待遇差别过大。因公致残的公务员待遇,在公费医疗时期是“公费医疗+抚恤+工资”,退休后是“公费医疗+抚恤+退休工资”;在公务员工伤保险确立之后出现“工伤保险+抚恤+工资”。因公致残的公务员待遇享受,是不区分残疾等级,从一级到十级都完整享受各种待遇。而工伤的企业职工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是区分级别享受不同待遇。一级至四级工伤的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手续之前的待遇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伤残津贴”,办理退休之后的待遇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五级、六级工伤的企业职工,待遇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资(五级为正常工资的70%,六级为正常工资的60%)”。七级至十级工伤的企业职工,待遇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资”。因公致残的公务员享受的待遇比工伤的企业职工在种类上、标准上都要优厚。如果公务员工伤享受因公致残待遇,显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

四、完善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针对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的制度不完善、性质不清晰等问题,结合历史和现实,必须改变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参照军人办理的现状,建立一套独立的、科学的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

(一)通过军人的因公致残待遇保障制度研究设计公务员因公致残待遇保障模式。《国防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实行军人保险制度。”;第六十二条规定:“国家和社会抚恤优待残疾军人,对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医疗依法给予特别保障。因战、因公致残或者致病的残疾军人退出现役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接收安置,并保障其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军人保险具体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伤亡保险暂行规定》(1998年8月1日起施行)执行,军人抚恤具体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执行。可见,因公致残的军人待遇是“保险待遇+特别抚恤+工资”。

公务员与军人有一定可比性,但在活动性质上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公务员因公致残待遇保障方式不能完全照抄军人的模式。公务员工伤保险是广覆盖、分散风险,作用是对公务员伤残的治疗和康复进行保障。公务员因“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负伤致残,根据《公务员法》和《工伤保险条例》享受公务员工伤待遇,待遇为“保险待遇+工资”。而公务员因公致残的待遇保障,应当是“保险待遇+特别抚恤+工资”。其中,保险待遇是救治和康复的基本保障,特别抚恤是体现国家的褒扬。

(二)通过较高位阶的立法确立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国家应当建立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在现阶段,必须改变以一般规范性文件(红头文件)形式规定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参照军人办理的现状,采取立法的方式对该制度予以明确。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可以由职能部门民政部制定部门规章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部门规章;也可以由国务院直接制定或者在条件成熟时制定行政法规;必要时也可以在相关法律中进一步明确。无论是部门规章还是行政法规,都应当明确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的目的、管理体制、适用对象、认定条件、评定程序、抚恤方式、资金保障、法律责任等内容。

(三)进一步明确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的性质和目的。从建国初期的革命工作人员褒恤制度确立,到《公务员法》确立的公务员因公致残与公务员工伤两项制度并行,国家一直坚持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的性质为“褒扬”,目的是“激励、鼓励”。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的性质和目的不能改变,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应当回归其制度本意。公务员因公致残的褒扬,应当与烈士的褒扬具有类似性,是一种足为楷模的褒扬。以烈士评定为例,2005年全国批准烈士数为314人,2006年265人,2007年168人(数据来源于《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8》)。公务员因公致残的情形远比牺牲的多,但不应该是如前述的4万多人的庞大数字;其中属于一般的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应当分流,由公务员工伤制度保障,只享受保险待遇而不是既享受保险待遇又享受定期抚恤。

(四)进一步明确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的管理体制。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是民政部门承担的一项传统工作,加之民政部门的抚恤职能,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民政部主管全国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地方民政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在职能范围做好相关工作。公务员因公致残情形认定具有复杂性和严肃性等特点,该项工作必须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从事。在明确管理体制的同时,还应当保障专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五)进一步明确公务员因公致残的适用对象。《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规定了“因战因公负伤时为行政编制的人民警察”和“因战因公负伤时为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申请因公致残评定。目前,有些地方提出我国事业单位正在改革过程中,各地在确定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规定不尽一致,参照的范围过大、过广,导致一些不应属于公务员范围的工作人员纳入因公致残评定对象。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各地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以申请人是否在《公务员法》施行后被人事部门重新统计、登记为公务员作为评判标准。

(六)进一步明确公务员因公致残的认定情形。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的褒扬性,决定了因公致残评定应当从严审核。因公致残情形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规定。一是明确因公致残的含义。因公致残是指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负伤致残。“因公”必须强调履行公职、执行公务,非因履行公职、执行公务的情形不能认定为“因公”性质。二是列举因公致残的具体情形。因公致残情形根据性质可以从以下方面确定:1.执行侦查、逮捕、维护社会治安等高风险公务活动负伤致残的;2.执行抢险救灾等突发性事件负伤致残的;3.其他行政执法过程中负伤致残,足为楷模的情形。原有参照军人的“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件致残”、“因患职业病致残”、“因医疗事故致残”等情形,都不应再适用,而应属于公务员工伤的范畴。

(七)进一步明确公务员因公致残的评定程序。公务员因公致残评定程序应当从两方面予以加强。一是加强公务员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对公务员资格、致残性质和致残经过的审核。公务员因公致残评定是依公务员本人申请而启动,但本人申请必须附有相关证明,即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单位的有关证明。二是加强民政部门的审核评定程序。民政部门对残疾和等级的对应应当依据医疗卫生专家小组意见作出决定,民政部门审核的重点与公务员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审核重点基本一致,即对公务员资格审核进行形式审查,对公务员致残性质和致残经过进行实体审查。在完善程序的同时,还应当明确申请人、相关单位在每个程序、每个环节应当提交的证明材料。

(八)进一步明确公务员因公致残的抚恤方式和资金保障。国家对因公致残公务员的褒扬,体现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对物质上采取的抚恤,应当改变不分残疾等级一律实行定期抚恤的方式。可以区别等级,对一级至六级的,实行定期抚恤;对七级至十级的,实行一次性抚恤。基于公务员因公致残的褒扬性和社会示范性,抚恤资金保障仍应维持现行的由中央财政支付的体制。

(九)进一步明确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中的法律责任。针对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工作中监督管理弱化、法律责任弱化的情形,必须从三方面强化有关单位及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一是公务员方面,必须明确其骗取因公致残抚恤的行政责任;二是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单位方面,必须明确其审核的行政责任;三是评残机关方面,必须明确其审核的行政责任。

综上,只有明确了公务员因公致残的性质和认定情形,明确了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和工伤保障的区别,建立科学的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才能真正强化政府公信力,才能真正激励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

抚恤制度 篇3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中小学教师,养老抚恤制度

近年来,随着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教师群体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视点之一,尤其中小学教师群体成为民国史研究领域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笔者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教师群体相关成果梳理发现,目前学界研究多集中于教师群体的任用制度、管理制度、薪俸制度及生活状况等方面的研究,而对教师养老抚恤制度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中小学教师养老抚恤政策及实施情况进行剖析,以期对民国教育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一、中小学教师养老抚恤制度的法律建构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之传统,对于教师的优待抚恤也不乏其例。 但是以法规的形式对教师给予优待应始于清末。 1909年,清政府颁布的《 优待小学教员章程》 是我国较早的关于教师养老抚恤的教育法规。 1910年,清政府又公布了《 优待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教员章程》,但是这些措施还未来得及实施,清政府便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覆亡了。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呈现出一派新气象,然而对于教师养老抚恤问题却迟迟未能出台一个全国性的法规文件。各省参酌地方情况自行拟定教师养老抚恤法规。 1918年7月,黑龙江省拟定的 《 学校职教员恤金暂行章程》 可谓是民国时期教师抚恤立法的最早萌芽。 1919年江苏省拟定《 小学教员遗族扶助金条例》,迈出优待小学教员的第一步。 1920年,奉天省颁布推行《 小学教职员退隐金及慰劳金章程》, 对于年逾五十岁并在职十年以上荣誉休职的教职员给予一定数额的退隐金。 1921年,安徽省出台《 安徽省立专门暨中等学校职教员优待暂行条例》,对于继续任职二十年以上,并年满六十的教职员给予特别休养金。 1923年,湖北省颁布《 湖北省教师优待条例》,对省立各级学校教师因劳病故者给予一定的抚恤金。这对于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均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时局不稳,国力贫弱,这些措施并未能切实推行。

20世纪20年代中期 ,由于军阀混战 、社会动荡 、教育经费不足,致使中小学教师生活日益窘迫,减薪积欠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许多地区爆发了教师索薪罢教运动。 为了安抚教师情绪,缓解教师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广东国民政府在参酌各省相关法规及西方国家有关教师养老抚恤的法规之后,于1926年11月2日颁布了《 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 这是民国以来第一部全国性的关于中小学教师的养老抚恤法规。 12月21日又颁布了《 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施行细则》。 该《 条例》和《 施行细则》 可以说是南京国民政府实施中小学教师养老抚恤制度的雏形。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 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中小学教师数量日益增加,教师的养老抚恤问题日益凸显。 但是这一时期的教师养老抚恤制度基本上承袭了1926年的《 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 。 该条例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对教师实施养老抚恤的主要法律依据,尽管这十年间不断对该条例进行修正和完善,但是始终未能有新的超越和制度性突破。

二、中小学教师养老抚恤制度的主要内容

1.对《 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 的继承。 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小学教师的养老抚恤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养老金发放对象及标准。 首先,领受养老金的条件。 条例规定:凡年逾六十并连续在一校服务十五年以上之职教员或年未满六十而身体衰弱不胜任务者均可领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其次,领受养老金的标准。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教员主要分专任和兼任二种,两者养老金的标准不尽相同。 根据教员的最后月薪级差和在职年数,可领取相应数额的养老金,任教年限愈长,享受养老金的金额愈高。 如专任教员未满20年, 最后月薪在200元以上, 每年领养老金900元, 最后月薪在150—200元之间,每年领养老金735元。 兼任教员的养老金则照最后三年内年俸的平均数的20%发放。 如广东省省立第五中学校教员黄宝鉴在校连续服务二十八年,虽年龄未满六十,但是身体衰弱, 无法胜任教学任务,因此申请退休,根据条例规定,黄宝鉴可领养老年金五百四十六元[1]122。 二是抚恤金发放对象及标准。 中小学教师凡连续在一校服务十年以上死亡时均可领得一次性抚恤金。专任和兼任教员在领受恤金时也有区别。 专任教员恤金标准分三个等级:连续在一校服务十年以上死亡者,可照最后年俸的半数领受;连续在一校服务十五年以上死亡者,可照最后年俸的额数领受;连续在一校服务二十年以上或因公因病致死亡时, 可照最后年俸的倍数领受。 兼任教员的恤金标准则视服务年限长短,按照最后三年内年俸平均数之百分比发放。 如睢宁县高作中心小学会计员刘兆启,因公被匪戕杀,与条例规定相符,照年俸二百十六元加倍给予四百三十二元的抚恤金[2]7。 再如1937年,天津市市立第十八小学教员陈震声在职病故,并连续在校服务二十年以上,根据条例,发给恤金1680元[3]27。 总体而言,专任教员的养老金及恤金标准要比兼任教员的标准高。 此外,对于养老金和恤金的来源,条例明确规定:国立学校所发养老金或恤金,由国库支给;省立学校,由省库支给;市县区立学校,由市县区教育经费支给。

2.对《 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 进行修正。 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小学教师的养老抚恤虽然未能超越《 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的主体框架。但是该条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调整。( 1)明确领受恤金的时限。根据教育部的一项调查发现,自《 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 实施以来, “ 各校按期呈报者固多,而迄未举报者亦复不少”,有些学校对于符合请领恤金的教职员一再延缓申报,有的“ 竟或迟至各该员死亡后两载有奇始行补请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 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虽然规定了承领恤金的条件、标准及程序等,却没有对请领恤金的时限给予明文规定,因此一些学校对于符合请领恤金的教职员往往不能及时呈报。针对这一疏漏,教育部于1933年11月专门发出训令 ,要求“ 此后各该校依例为职教员请领恤金者 , 须于各该员死亡后六个月内按照法定手续呈请核办”[4]53。 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呈请,教职员则丧失领取抚恤金的权利。( 2)对于特殊情况,给予明确解释。 1932年福州师范学校一教员经核准,可领受给养老金,然而未达发给日期便死亡“, 其人实未尝领得养老金之利益”,其家属认为该教员还未领得养老证书就死亡,属于在职,应按照要求领受抚恤金。 其校校长吴则范将此情况呈报教育部,教育部对此专门给予解释:“ 应照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第十六条之规定办理,除应得养老金外,得再次依照该条但书之规定请领恤金。”[4]54( 3)各省市除遵照中央规定外,纷纷出台地方法规。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养老抚恤条例,地方教育行政机关认为教育部所订门槛过高,符合规定的对象极少,不足以鼓励教师各安其职,因此各地自行厘订标准和实施办法。如1931年南京市颁布《 南京市立学校职教员恤金简章》,其中规定:连续服务三年以上职教员死亡时,便可领受最后月俸二个月之恤金;连续服务满五年以上者死亡时,便可领受最后月俸三个月之恤金[5]266。 这与中央规定的“ 连续在一校服务十年以上”相比,条件相对降低,这样可扩大受众面,使更多的教师享受优待。

三、中小学教师养老抚恤制度实施效果的考量

教师的养老抚恤制度是否健全不仅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更关切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养老抚恤政策,从教育法规层面反映出对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然而,这些法规大多流于形式,实施效果难尽人意。 首先,受众人数极少。 虽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十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黄金期,中小学教师人数不断增加,但是教师结构以青年教师为主,能够享受养老金及恤金优待的教师尚占少数。 依国立学校为例“, 全国国立学校教职员人数,按照战前统计,为四千五百十六人,受领养老金或恤金者只四十九人, 仅占总额百分之一强。 如按年度计算,则每年平均只有四人至五人受领养老金或恤金”[6]72。江苏省省立中学,自1927年改组以后,合于 《 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 规定,得领养老金者,只有苏州女子中学教员周之耆,扬州中学教员马炳元二人[7]19。其次,从实施范围来看,实行养老金抚恤金制度的省份较少“, 只有江西、湖南、福建、 青岛、上海等省市,已遵照中央所规定的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抚恤金条例办理,其余如浙江、云南、广西、山东等省市,只少数县份实行此种制度,教师在职时待遇既极微薄,年老或死亡又无相当赡养或抚恤,这自然不能使教师安心供职,而师范生毕业后之不愿服务教育界”[8]128。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教育经费短缺。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极为重视教育经费的筹集和投入,认为“ 教育为立国之本,而经费为教育命脉,教育经费若不确定,则教育难谋其发展,则国基难以巩固”[9]52。 但是南京国民政府从其成立之初就深受财力困乏之扰,再加上战事频仍,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相当大比例,据统计1927—1936年,政府军费开支平均每年占财政支出的45.82%[10]523。 而教育经费在国家总预算中所占比例在1935年以前,一直徘徊在2%—3%的低水平线上,最低的年份仅1.46%,最高也不过4.8%[11]。 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极其有限。

2. 中小学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体。 由于我国新式教育起步较晚,历史较短,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以青年教师为主体。 1936年郑西谷对全国中学教师的年龄情况进行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34岁的教师为293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4.37%,35—45岁的教师有1166人,占25.58%,45岁以上教师有458人,占10.05%[12]193。 由此可见,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构成中小学教师的主体, 也就意味着能够享受养老金及恤金的受众基数很小。

3.师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师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群体缺乏稳定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一由于中小学教师的任用采用聘任制。 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的《 中学法》和《 小学法》中规定中小学教员均采用聘任制,由校长聘任,聘期多为一学期,长则一年,期满之后是否继续聘用,由校长定夺。 虽然政府曾颁有“ 训令”,不得随意解聘教师,但事实上,校长在聘用教师时,往往视派系亲疏、礼品厚薄而定夺,教师为求得一席教职,四处奔走求人。这种不正当竞争和不健全的用人制度致使中小学师资流失严重,这极大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二由于教师待遇极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职业的稳定性。 1933年,李锡珍对江苏松江地区和福建全省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之经济收入每不及劳动工人,尤以小学教师为甚;合中小学计算,教师之收入尚不如中等待遇之工厂工人,三十九位中居二十二位。 减薪积欠成为教育界之普遍现象[13]28。 由此可见,教师工资待遇不仅微薄,而且减薪积欠现象严重,迫于生计,他们不得不另择他业。

抚恤金规定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军人抚恤优待工作,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军人抚恤优待工作的领导,建立抚恤补助标准科学增长机制,保障军人的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县(含县级市、省辖市的区,下同)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本级人民政府负担的军人抚恤优待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军人抚恤优待经费应专款专用,抚恤优待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

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军人抚恤优待事业提供捐助。

第三条 县以上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抚恤优待工作。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履行各自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全社会应当关怀、尊重抚恤优待对象,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军人抚恤优待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死亡抚恤

第五条 现役军人死亡被批准为烈士、被确认为因公牺牲或病故的,由收到军队通知的县民政部门向确定的持证遗属(1人)分别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病故证明书》。

持证遗属由死亡军人遗属协商确定,并将协商结果书面告知发证的县民政部门。协商不成的,按下列顺序发给相应证书:1.父母(抚养人);2.配偶;3.子女,有多个子女的,发给长子或长女;4.兄弟姐妹,有多个兄弟姐妹的,发给其中的长者;5.无上述遗属的,不予发给。

持证遗属确定后,发证机关不再更改持证人。

第六条 现役军人死亡后,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由持证人户籍所在地的县民政部门按照下列方式核发,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一)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且对分配数额协商一致的,按照协商确定的数额核发;协商不成的,按照人数等额核发。

(二)无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为两人以上且对分配数额协商一致的,按照协商确定的数额核发;协商不成的,按照人数等额核发。

(三)无上述遗属的,不予核发。

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现役军人死亡的,其一次性抚恤金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增发。

第七条 要求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应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县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民政部门审核后,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遗属凭证领取定期抚恤金:

(一)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或子女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无后代、无生活费来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

定期抚恤金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死亡的,增发6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其领取定期抚恤金的证件。

第三章 残疾抚恤

第八条 现役军人致残,应按《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由所在部队审批机关负责评定残疾性质和等级,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

服现役的残疾军人退出现役的,应在规定的报到期限内,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退出现役的相关证明,到接收安置地县民政部门办理抚恤登记手续。接收安置地县民政部门应对退伍档案中的申报、鉴定和审批等评残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办理抚恤登记,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逐级报省民政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对不符合评残范围,条件及手续不符合规定,证件、材料不完备的,民政部门不予办理抚恤登记手续。

第九条 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未及时评定残疾等级的,退出现役后,符合评残条件且有档案记载或者原始医疗证明的,可向户籍所在地的县民政部门申请补办评定残疾等级,民政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原定残疾等级与残疾情况明显不符,且符合调整残疾等级条件的,可向户籍所在地的县民政部门申请调整残疾等级,民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 残疾军人退出现役后,接收安置地县民政部门从办结抚恤登记手续的次年一月起按规定核发残疾抚恤金;对补办评定残疾等级或调整残疾等级的残疾军人,从批准次月起按补办评定的残疾等级或调整的残疾等级核发残疾抚恤金。

县以上人民政府对依靠残疾抚恤金生活仍有困难的残疾军人,可以增发残疾抚恤金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予以补助,保障其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第十一条 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致残的残疾军人因旧伤复发死亡的,经县民政部门认定后按照因公牺牲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其遗属按照规定享受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抚恤待遇。

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对其遗属增发12个月的残疾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其中,因战、因公致残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其遗属按规定享受病故军人遗属抚恤待遇。

第十二条 退出现役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原征集地或配偶居住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接收安置,国家供养终身。

分散安置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享受护理费待遇,由县民政部门核定标准,所需经费由当地县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符合规定条件,需要安排到光荣院或其他社会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由安置地的县以上民政部门批准,其中需要到省荣军医院集中供养的,由省民政部门批准。集中供养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不再向其本人发放护理费。

护理费的标准,由省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确定。

第十三条 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需要配制假肢、代步三轮车和规定范围内的其他残疾辅助器械的,由省民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解决,具体办法由省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第四章

优 待

第十四条 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入伍时户籍所在地县人民政府发给优待金或给予其他优待,优待标准和办法由市(自治州,下同)、县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五条 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入伍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含合同制人员)的,退出现役后,允许复工复职,并享受不低于本单位同岗位(工种)、同工龄职工的各项待遇;服现役期间,其家属继续享受该单位职工家属的有关福利待遇。

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入伍前承包的耕地、山林、水面等,应当继续保留,确因建设需要征用的,应按规定程序报批审定后给予补偿;退役后户籍迁往异地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凡征集地在本省的,征集地县民政部门应在发给《优待安置证》的一个月内,将《优待安置证》的存根和证书一并寄往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民政部门,由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按规定落实优待措施。

第十七条 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由户籍所在地的县民政部门给予定期定量补助金,补助标准由省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享受定期定量补助金的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死亡后,增发6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定量补助金,作为丧葬补助费。

第十八条 一级至六级残疾军人的医疗费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相结合的保障制度,具体办法由省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七级至十级残疾军人旧伤复发的医疗费用,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解决;没有工作单位的(含已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由所在地县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第十九条 一级至六级残疾军人以外的享受抚恤补助金的优抚对象,在城镇就业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缴费,所在单位确有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通过多渠道筹资帮助其参保;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可按规定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确有困难的,由优抚对象所在地民政部门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等帮助其缴费;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参加上述医疗保障制度但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享受城乡医疗救助和优抚对象医疗补助。

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凭县以上民政等部门制发的有效证件,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免收普通挂号费。

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在指定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由县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后解决。

第二十条 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优先购票乘坐我国境内运行的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以及民航班机;残疾军人享受减收正常票价50%的优待。

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和轨道交通工具。

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游览本省境内的公园、博物馆、名胜古迹。

第二十一条 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合征兵条件的,优先批准服现役。

第二十二条 抚恤优待对象及其子女,按照《条例》和有关规定享受教育方面的优待。

义务兵和初级士官退出现役后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服役期视同为工作年限。

第二十三条 城镇抚恤优待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购买现承租公有住房时,可对其适当优惠售房价格;继续承租公有住房的,享受减少租金20%的优惠;申请廉租房或购买经济适用房时,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办理房屋产权证、房屋土地使用权证时,可按规定适当减免收取的各种税费;在确认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资格时,所享受的抚恤补助金不计入其家庭收入。

因城市建设规划需拆迁残疾军人房屋时,应当本着方便残疾军人生活的原则妥善进行安置。发放拆迁临时安置补助费和停业补助费时,对特困残疾军人按高于规定20%的标准发放。

享受抚恤补助的农村优抚对象,其家庭无能力改建现有危房的,由县人民政府优先纳入危房改造范围;因自然灾害造成房屋损毁的,由县人民政府优先帮助解决。

第二十四条 经军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随军的现役军官家属、文职干部家属、士官家属,对非个人原因不能就业的,可按有关规定在当地缴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档案可由当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接收保管,并减免各项管理费用。

第二十五条 对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军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减免注册登记费、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管理费。

残疾军人个体从事劳务、修理和其他服务性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增值税;从事商业经营月销售额未达到5000元的,经税务部门核准,免征增值税。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光荣院、优抚医院建设。光荣院集中供养的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费由县人民政府按规定标准足额列入财政预算。

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优先接收安置抚恤优待对象。

光荣院、优抚医院、烈士陵园、军休所等优抚事业单位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按国家规定在税收上给予减免优惠。

第二十七条 优抚对象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其按照规定享受的优待金、抚恤金、定期定量补助金不计入家庭收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条例》已规定了处罚办法的,按《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拒不执行《条例》和本办法关于军人抚恤优待的规定,或者挤占、截留、挪用、贪污抚恤优待经费,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或主要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负责军人抚恤优待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第三十二条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抚恤优待,按照本办法有关现役军人抚恤优待的规定执行。

因参战伤亡的民兵、民工的抚恤,因参加县以上人民武装部门或预备役部队组织的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伤亡的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的抚恤,有工作单位的,按所在单位的因公伤亡办法办理;无工作单位的,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三条 领取抚恤补助金的对象户籍迁移的,应同时办理抚恤补助关系转移手续。跨省、市、县迁移的,分别由其原户籍所在地的省、市、县民政部门在抚恤补助关系转移证明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印章。户籍迁出地的县民政部门负责核发当年的抚恤补助金,户籍迁入地的县民政部门应凭户籍迁入地落户证明、抚恤补助关系转移证明和抚恤补助档案等材料,从次年一月起按当地规定核定抚恤优待待遇。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复员军人,是指在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在乡复员军人是指在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自退出现役后从未经组织安排或本人申请被录用到国家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复员军人。

本办法所称的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是指在服役期间患病、尚未达到评定残疾等级条件,在退伍档案中有部队军以上单位指定的医院作出的相关医疗结论或原始病历记载,且回乡时尚未治愈的退伍军人。

本办法所称的遗(家)属是指军人的父母、配偶、子女,依靠军人供养的18周岁以下的弟妹,以及军人曾依靠其抚养连续7年以上、现在又必须依靠军人生活的其他亲属(本办法简称抚养人)。抚养人须经乡(镇)人民政府证明或依法公证,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条例》实施前已经承认并享受抚养人待遇的,不再变更。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1992年9月1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湖北省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

民政部民〔1989〕优字19号 1989年4月17日

为了贯彻执行国务院1988年7月18日发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进一步做好军人抚恤优待工作,根据该条例第四十三条“本条例由民政部负责解释”的规定,现就若干具体问题作如下解释:

一、第二条所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正在服现役的军官(含由现役军官改任的文职干部)和士兵。保留军籍的军队离休干部按现役军人对待。

“革命伤残军人”,是指经规定的审批机关批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的人员。

“复员退伍军人”,包括复员军人和退伍军人两部分人员。复员军人,是指1954年10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经组织批准复员的人员。在乡的红军失散人员也按复员军人对待。退伍军人,是指1954年11月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持有退伍或复员军人证件的人员。

“革命烈士家属”,是指经规定机关批准,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的家属。

“因公牺牲军人家属”,是指经规定机关批准,取得《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的家属。

“病故军人家属”,是指经规定机关认定,取得《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的家属。

“现役军人家属”,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正在服现役的军人的家属。

二、第三条所称的“军人自幼曾依靠其抚养长大现在又必须依靠军人生活的其他亲属”,是指军人出生至18周岁期间,因丧失父母或父母无抚养能力,其他亲属自愿或受托连续抚养军人逾7年以上,经乡(镇)人民政府证明或法律公证,由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批准者。其他亲属以外的人员符合规定的抚养人条件的,也按抚养人对待。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承认和享受抚养人待遇的,不再变动。

三、第七条所称的“革命烈士”,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并经规定机关批准的人员:

(一)对敌作战牺牲的;

(二)对敌作战负伤后因伤死亡或对敌作战负伤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一年内因伤口复发死亡的;

(三)在作战前线担任向导、修筑工事、救护伤员、执行运输等战勤任务牺牲,或者在战区守卫重点目标牺牲的;

(四)因执行革命任务遭敌人杀害,或者被敌人俘虏、逮捕后坚贞不屈遭敌人杀害或受折磨致死的;

(五)为保卫或抢救人民生命、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壮烈牺牲的;

(六)因在边防、海防执行巡逻任务被反革命分子、刑事犯罪分子或其他坏人杀害的;

(七)因侦察刑事案件,制止现行犯罪或逮捕、追捕、看管反革命分子、刑事犯罪分子,被反革命分子、刑事犯罪分子杀害的;

(八)因维护社会治安,同歹徒英勇斗争被杀害的;

(九)因执行军事、公安、保卫、检察、审判任务,被犯罪分子杀害或被报复杀害的;

(十)因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革命原则,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被犯罪分子杀害或被报复杀害的;

(十一)部队飞行人员在执行战备飞行训练中牺牲或在执行试飞任务中牺牲的;

(十二)死难情节特别突出,足为后人楷模的。

革命烈士的批准机关:

符合以上

(一)至

(三)项条件的,现役军人是团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其他人员是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

符合以上

(四)至

(十一)项条件的,现役军人是军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其他人员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符合以上第(十二)项条件的,现役军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其他人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公布实施前牺牲,符合以上

(一)至

(十一)项条件的,申请追认革命烈士均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因公牺牲军人”,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并经军队团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的军人:

(一)在执行任务或上下班途中,遇到非本人责任或无法抗拒的意外事故死亡的;

(二)因战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因伤口复发死亡的;

(三)因公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因伤口复发死亡的;

(四)因患职业病(参照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修订颁发《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死亡的;

(五)在执行任务中因病猝然死亡的;

(六)因医疗事故死亡的,也按因公牺牲对待。

“病故军人”,是指在服役期间因病死亡,并经军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确认的军人。军人因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自杀身亡,或非因执行任务遇意外事故死亡,也按病故军人对待。

《革命烈士证明书》、《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发给的顺序是:

(一)有父母(或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

(二)有配偶无父母(或抚养人)的,发给配偶;

(三)既有父母(或抚养人)又有配偶,由其自行商定,商量不通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

(四)没有父母(或抚养人)、配偶的,按下列顺序发给其他亲属:(1)子女;(2)兄弟姐妹。

(五)无上述亲属的,不发。

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不符合规定的批准或认定条件、权限的,民政部门不予办理抚恤登记。

四、第八条规定军人死亡时发给其家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

革命烈士,40个月工资;

因公牺牲军人,20个月工资;

病故军人,10个月工资。

原规定的病故一次性抚恤金最高不得超过3千元的限制,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予以取消。

本条所说的军人“死亡时的工资收入”:现役军官的工资收人,是指职务薪金、军衔薪金和军龄(含工龄)薪金三项之和;军队文职干部的工资收入,是指职务工资和军龄(含工龄)工资两项之和;未参加工资改革的军队离休干部的工资收入是指职务薪金、行政级

别薪金、军龄(含工龄)薪金和生活补贴四项之和;参加工资改革和授予军衔的军队离休干部的工资收入,具体标准按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本条所称“义务兵和月工资低于正排职军官工资标准的其他军人死亡时,按正排职军官的工资标准发给其家属一次性抚恤金”,是指按基准军衔为少尉的正排职军官的职务薪金(第二档次)和军衔薪金两项之和计发一次性抚恤金。本条所称的“其他军人”,是指志愿兵(包括专业军士、军士长)、取得军籍的军队院校学员。

一次性抚恤金按规定由持证的死亡军人家属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发给,其顺序是:

(-)有父母(或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

(二)有配偶无父母(或抚养人)的,发给配偶;

(三)既有父母(或抚养人)又有配偶的,各发半数;

(四)无父母(或抚养人)和配偶的,发给子女;

(五)无父母(或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18周岁以下弟妹;

(六)无上述亲属的,不发。

五、第九条规定,立功和获得荣誉称号的现役军人死亡按一定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是指荣立多等或多次功勋的,按其中最高等功勋的增发比例计算;不累计折算提高功勋等次。虽在服役期间荣立功勋,但在退出现役后死亡的,不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六、第十条所说的“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家属,按照规定的条件享受定期抚恤金”,其条件是:

(一)父、母、抚养人、夫、妻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收人的,或虽有一定生活收入,但不足以维持当地一般群众生活的;

(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虽满18周岁因读书或伤残而无生活来源的;

(三)弟妹未满18周岁,且必须是依靠军人生前供养的。

领取定期抚恤金的对象户口迁移时,应同时办理定期抚恤金转移手续,户口迁出地的民政部门负责发给当年的定期抚恤金。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应凭转移手续,按本地规定的定期抚恤金标准,从第二年一月起予以抚恤。

本条所说的“孤老”,是指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其中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且无儿女者。

本条所说的“孤儿”,是指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且丧失父母(抚养人)者。

本条所说的对孤老、孤儿的定期抚恤金“应适当增发”,其增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应领定期抚恤金的20%。

七、第十一条规定的定期抚恤金标准的确定原则,是指由民政部、财政部按照定期抚恤应与城乡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人民实际生活消费水平参照中央制定的基本标准制定具体标准,在中央制定的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允许高于基本标准。

八、第十二条规定的“享受定期抚恤金的人员死亡时,加发半年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是指享受定期抚恤金的优抚对象死亡后,除发给应领定期抚恤金外,另加发半年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定期抚恤金领取证件。

九、第十四条所称的“因战致残”,是指对敌作战负伤致残,经医疗终结,符合评残条件的,其具体范围是:

(一)对敌作战中负伤致残的;

(二)临战前在战区执行潜伏、侦察(包括巡逻、执行后勤保障)等任务,遭敌人武器伤或其他意外伤致残的;

(三)平时在边境线执行潜伏、侦察、巡逻、后勤保障等任务,遭敌人武器伤或误伤致残的;

(四)对敌斗争中被俘不屈负伤致残的。

本条所称“因公致残”是指在执行公务中致残,经医疗终结,符合评残条件的,其具体范围是:

(-)在从事军事训练、施工、生产等任务和上下班途中,遭到非本人责任和无法抗拒的意外伤致残的;

(二)在执行任务中被犯罪分子致残的;

(三)在维护社会治安,抢救保护人民生命、国家和集体财产,被犯罪分子致伤或遭意外伤致残的;

(四)因患职业病致残的;

(五)因医疗事故致残的,也按因公致残对待。

本条所称的“因病致残”,是指义务兵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病以外的疾病,经医疗基本终结、符合二等乙级以上病残条件的。

十、第十七条规定,“现役军人在服役期间致残,由军队规定的审批机关在医疗终结后,负责评定伤残等级,发给《革命伤残军人证》,退役后一般不再办理”,是指下列三种情况外,一般不再办理:

(一)本条例施行后退出现役的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有档案记载和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二等乙级以上者可予以补办评残手续,士兵需经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批;军官需经军区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批;

(二)本条例施行以前退出现役的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有档案记载或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二等乙级以上者可予以补办评残手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审批;

(三)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医疗终结后未及时评残,三年后申请补办评残手续的,有档案记载和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二等乙级以上者,可予以补办评残手续,由军队规定的机关审批。

对不符合评残范围、条件及审批权限的,不予办理抚恤登记手续。

十一、第十八条规定,参加工作领取伤残保健金的革命伤残军人当前是指:

(一)在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有正式工作的;

(二)在全民企事业单位为正式职工、合同制职工的;

(三)在县以上管理的集体企事业单位为正式职工、合同制职工,生活有保障的。

上述领取伤残保健金的人员所在单位不应因其伤残而解聘。必须解聘经征得当地民政部门同意,其生活低于当地职工生活水平的,可改领伤残抚恤金。

十二、第十九条规定的伤残抚恤金标准的确定原则,是指由民政部、财政部根据伤残性质的伤残等级,参照全国一般职工的工资标准,按一定比例制定全国统一的伤残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标准。

伤残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从评残发证之日起计发。现役的革命伤残军人(含由现役军官改任的文职干部和按规定由军队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的伤残保健金,由其所在部队发给;退出现役的革命伤残军人的伤残抚恤金或伤残保健金,由其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发给。

革命伤残军人户口迁移,应同时办理伤残抚恤转移手续,现役的革命伤残军人伤残抚恤关系转移后,伤残保健金如何发放,由总后勤部自行规定。退出现役的革命伤残军人伤残抚恤关系转移后,其户口迁出地的民政部门负责发给当年的伤残抚恤金和保健金,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应凭《革命伤残军人证》和转移手续,从第二年一月起按规定予以抚恤。

十三、第二十条所说的“退出现役的特等、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是指:

享受离、退休待遇的,按规定发给伤残保健金,并由发给离、退休费的单位发给护理费;

不享受离、退休待遇需分散供养的,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抚恤金和护理费;需要集中供养的,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抚恤金,不发护理费。

本条所说的“需要集中供养的”,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一)因伤残后遗症需要经常医疗处置的;

(二)生活需要护理不便分散照顾的;

(三)独身一人不便分散安置的。

十四、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革命伤残军人死亡的有关待遇,具体是指:

(一)革命伤残军人死亡后,停发伤残抚恤(保健)金和护理费,同时注销证件,留作纪念。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丧葬补助标准发给丧葬补助费;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所在单位按规定发给丧葬补助费。

(二)因战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一年内因伤口复发死亡的,由民政部门按照革命烈士的抚恤标准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革命烈士家属待遇。

(三)因战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一年后因伤口复发死亡和因公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因伤口复发死亡的,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因公牺牲军人的抚恤标准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的待遇。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所在单位按因公(工)死亡人员的规定予以抚恤。

(四)革命伤残军人因病死亡,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另增发半年伤残抚恤金,作为一次性补助,其中因战因公致残的特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的家属,享受病故军人家属的待遇;原领取

伤残保健金的,其抚恤按本单位有关病故人员的规定予以办理。

十五、第二十三条规定,对服现役的义务兵家属的优待,其优待金应按下列原则办理:

优待金按照兵役法规定的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发给。超期服役的,部队团以上单位机关应及时通知地方政府,可继续给予优待;没有部队通知的,义务兵服现役期满,即停止发给优待金。

优待金由义务兵入伍时的户口所在地政府发给,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义务兵,不予优待。从地方直接招收的军队院校的学员及文艺体育专业人员的家属,不享受义务兵家属的优待金待遇。

十六、第二十六条规定的革命伤残军人医疗待遇是指:

(一)领取伤残保健金的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其所在单位的医疗待遇;

(二)领取伤残抚恤金的二等乙级以上(含二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卫生部门的公费医疗待遇;

(三)领取伤残抚恤金的三等革命伤残军人因伤口复发治疗所需医疗费由当地民政部门解决,因病所需医疗费本人支付有困难的,由当地民政部门酌情给予补助;

(四)因战因公致残,领取伤残抚恤金的革命伤残军人伤口复发,经批准到外地治疗或安装假肢的,其交通、食宿费用和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费由县、市、市辖区民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助;领取伤残保健金的革命伤残军人伤口复发医疗和经批准需到外地安装假肢的,其交通、食宿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按公(工)伤待遇办理。

十七、第二十九条作出的革命伤残军人因伤残需要配制的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械的规定,其审批权限及辅助器械的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民政厅(局)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自行规定。

十八、第三十条作出的革命伤残军人乘坐交通工具减收票价规定,具体是指: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减收票价50%;国内民航客机减收票价20%。

十九、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家居农村的革命烈士家属符合招工条件的”,是指符合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的招工条件的。

二十、第三十八条所说的未参加工作的复员军人“按照规定的条件享受定期定量补助”,是指:

(-)孤老的;

(二)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

(三)带病回乡不能经常参加生产劳动,生活困难的。

在部队期间立功受奖、服役年限长、贡献较大的,定期定量补助标准应适当提高。

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病故后,其配偶生活困难的,可给予适当定期定量补助。

十一、第四十条所说的“停止抚恤和优待”,是指优抚对象被判处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通辑期间停止抚恤和优待。其服刑期满,恢复政治权利后,经批准可予恢复原来享受的抚恤和优待。本条所说的“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是指经司法部门认定为“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

二十二、第四十二条所说的“其他人员”,是指参加县、市、市辖区以上人民武装部门或预备役部队组织的军事训练的人员。其伤亡抚恤,有工作单位的,按所在单位的因公(工)伤亡办法办理;无工作单位的,按伤亡民兵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十三、本解释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抚恤制度 篇5

民政部、财政部27日下发的通知显示, 调整后, 一级因战、因公、因病残疾抚恤金标准为每人每年26080元、25250元、24430元, 分别比2008年提高了3400元、3290元、3190元, 一级因战残疾抚恤金标准达到了2008年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的90%。

居住在城镇的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940元, 达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居住在农村的烈属提高到每人每年4760元, 达到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0%。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及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 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18080元、18080元和7820元。

上一篇:协作学习工具下一篇:孝感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