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

2024-10-04

郊区(共8篇)

郊区 篇1

2015年上海人口将达2140万 打造十大郊区新城

2010年07月23日10:19第一财经日报胥会云我要评论(3)

在外环线之外,上海将不再进行中心城区的外扩,而是通过打造郊区十大新城,以卫星城的形式来容纳上海未来的产业发展和人口导入。

记者日前从临港新城管委会专职副主任顾晓鸣处获悉,这十大新城分别是崇明城桥新城、宝山新城、嘉定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金山新城、奉贤南桥新城、临港新城、川沙新城、高桥新城,其中后三个新城均位于浦东新区。

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徐毅松做客“同济汇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时称,上海目前的发展正遇到四大瓶颈问题。包括:城市用地呈现“外延式增长”,全市的建设用地已接近2020年规划用地的上限指标,其中,工业用地占到33%,远高于国际城市15%~17%的正常比例,城市建设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有限;城市空间结构亟待优化,外环线已形成5~10公里宽的连绵带,这一情况以宝山和闵行最为突出;人口空间分布不尽合理,中心城区已有1000万人口;产业经济转型压力大,第三产业没有明显提升„„

为了避免困局,徐毅松称,上海考虑世博后大力发展郊区新城的建设,一方面使其综合功能更加明显,不再仅仅是以往或居住或工业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人口扩张的问题。据上海市人口计生委预测,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将达2140万人。

而现在,郊区新城开始探索产业与城市融合的新途径,由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集聚。通过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加快产业集聚和升级步伐,为城市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顾晓鸣称,将在10~15年时间内,努力集聚人口,积聚人气,实现40万的人口数量。目前临港新城包括两所大学的师生以及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只有不到10万人口,而居住人口则只有三四千人。

临港新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口号:打造世界健康之都。顾晓鸣表示,在加快航运、贸易、会展、旅游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快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科研产业、教育产业等,并将其纳入健康城市建设的发展轨道。

与此同时,为了让远郊变近郊,连接临港新城滴水湖和市区龙阳路站的11号线南段工程也有望在2012年建成,如果一站式直达的话,只需30多分钟。/ 1

郊区 篇2

我们拟分三个层次介绍英国人的郊区:首先从一个实际的郊区案例出发,具体考察它的现实发展问题;然后从区域的角度考察英格兰的郊区,从历史上理解英国现实郊区发展问题的缘由;最后,概述英国郊区的特征。

一、伦敦的郊区:埃菲尔德

这里以伦敦远郊区埃菲尔德自治市(Enfield)为例,从都市郊区的就业结构了解它的产业结构,从都市郊区的财政状况了解郊区的外部经济条件,亦即“城市化经济”状况、从它现在面临的问题了解他们的选择。

埃菲尔德自治市是伦敦都市区33个自治市之一,距伦敦市中心20公里。是伦敦的一个远郊区(2006年,远郊土地面积为1253平方公里,人口454.7万人),伦敦北部的三条对外交通走廊M25公路、A 10公路和伦敦的北环路(A406)经过这里,以致300年以来,它一直以伦敦最北端郊区的身份存在,同时在整个区域内有四个伦敦地铁火车站、18个区域火车站以及公共汽车和电车。

2006年的总人口为285300,其中劳动力为181600人,占总人口的63%,相对低于伦敦大都市区67%的平均数,也就是说老年人和0-14岁的人口相对比较大。

这个行政区的土地面积81平方公里,其中27平方公里为建设用地,27平方公里为伦敦的绿带,还有27平方公里为开放空间,包括城市公园、运动场、高尔夫球场、学校运动场等。这样,整个区域接近60%的土地都是绿地,实际使用的建设用地只有30%。另外,在规划中,这个市共有16个保护区和大量在保护之列的历史性建筑。2003年的人口密度为3468人/平方公里。

在历史上,由于它地处伦敦通往剑桥的交通走廊上,所以,它从一个市场镇、两个市场和5个村庄发展成为伦敦的市场镇、工业镇、睡城,乃至今日以商务服务为主要产业的郊区。埃菲尔德在18世纪就开始经营制造业。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因为电力的使用,埃菲尔德曾经是一个电器产品制造中心,后来又成为政府的武器制造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传统制造业逐步衰退,那里成为伦敦的一个“卧室”;30年以来,新型产业在这个传统工业镇逐步恢复起来。目前,共有17个工业簇团,包括150万平方米的工厂和仓库空间,产业发展倾向还是以商务服务业为主。

2006年终,在这个自治市注册的企业有7345个,共提供就业岗位90000个,主要从事商务金融服务业。这个市拥有伦敦都市区第二大的工业园区,这个园区依然在原先的工业旧址上,现在的品牌企业有可口可乐、雀巢、宜家等,它们沿M25号公路布置。较之于伦敦的其他市来讲,这个市还具有一定的工业能力。当然,那里几乎没有簇团式办公园区,办公分散在市镇中心里。现在,这个市共有5个市镇中心,由60个大中小购物中心和三个零售市场组成零售网络。那里还有三所大学的校园。

(一)郊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

2006年,这个市的实际就业人口为133200人,其中打工人数为116200人,自我就业者有17000人,仅占总就业人数的12.7%。自我就业者一般从事农业、建筑、维修以及零售、餐饮、医疗、法律、财会等商务服务业。

2006年全市劳动力总数中,在这个市就业的为40%;其实际具有的工作岗位有90000个,占2006年实际就业人口的67%。换句话说,还有30%以上的当地劳动力需要到别的地方就业。

按照英国职业划分标准,2006年劳动力分布如下:

1. 在Scol-3组就业的劳动力为66400人,占总劳动力的49.9%,低于伦敦都市区52.3%的平均数;

2. 在Sco4-5组就业的劳动力为25700人,占总劳动力的19.3%,略低于伦敦都市区20.4%的平均数;

3. 在Sco6-7组就业的劳动力为18900人,占总劳动力的14.2%,略高于伦敦都市区13.6%的平均数;

4. 在Sco8-9组就业的劳动力为21400人,占总劳动力的16.1%,高于伦敦都市区13.3%的平均数,其中,机械操作劳动力为4700,仅占全部劳动力的3.6%,农业和建筑等职业的劳动力为1660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2.5%,其中从事农业的为0.1-.2%。

如果按照三个产业划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83.4%,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仅为3.6%,而从事农业的大约在0.1-0.2%。

(二)郊区财政状况和外部经济条件

1. 收入

埃菲尔德自治市2006-2007财政年度的财政收入为3.99亿英镑。除房地产税外,其他收入均直接来自中央财政,包括学校资金1.85亿英镑,占总收入的46%;为了增加税收而获得的项目资金为2100万英镑,占总收入的5%;按比例获得的商务税收入为8100万英镑,占总收入的20%;房地产税收入为1.06亿,占总收入的26%。

2. 支出

埃菲尔德自治市2006-2007财政年度实际财政支出为3.99亿英镑。其中用于成人社会服务的为7260万英镑,占总支出的18%;用于儿童社会服务的为2890万英镑;用于文化、娱乐和青年服务的为1300万英镑;用于社区和住宅服务的为1370万英镑;用于环境服务的为3900万英镑,占总支出的9%;用于教育的为2.12亿英镑,占总支出的53%;用于社区事务及民主参与的为620万;用于地方政府行政办公的为1500万英镑。

3. 建设性投资

埃菲尔德自治市2006-2007财政年度财政支出中的17%即6800万英镑被用于建设性投资,包括维修学校2300万英镑、市政府公共住宅维护1800万英镑、改善道路960万英镑、改善其他公共建筑460万英镑、城镇开发190万英镑等。

4. 房地产

2006年这个市住宅存量为117137套,其中独立住宅74000套,其余为高层住宅楼和其他;70%为自住房,11.9%为私人租赁房。这个地区的住宅均价为24万镑。英国地方政府保持着一定数量的公共租赁住宅。这个市政府和住宅协会拥有总住宅存量17.5%的公共住宅,约为11885套;整个公共住宅运行收支平衡,这一年的租赁收入和支出均为5300万英镑。市政府无需也没有权力从中盈利,它只是使用这些住宅来以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如无家可归者、老年人的看护等。

(三)郊区问题和埃菲尔德的未来

根据这个市近年来所做的各项发展研究,埃菲尔德人认为,他们面临五大问题:

1. 人口

郊区不再是富裕阶层单独拥有的社区,人口构成正在变化,经济贫困和社会不平等明显存在。按照这个市的统计,它的人口流动相当大,每年约有6%的人口在更换,有些学校甚至经历了50%的学生更换。实际上,伦敦郊区都有这个问题,有些郊区的人口变动甚至比这个比例还要高。同时,郊区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单亲家庭的数目持续增加;郊区的人口构成正在变化,人口正在走向老年化和民族多样化。他们预计,2007-2011年间,人口会增加6000人,这些人大部分会居住到最为贫困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据2001年以来有关平均收入、失业、健康和寿命、犯罪、居住状况的数据,这个市认为,他们“进口了贫困”是这些指标向负面转化的原因之一。

2. 社会

贫困正在导致郊区的社会分化。对于这个市来讲,主要是富裕的西部和贫困的东南部之间的社会分化。这个市有30%的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伦敦贫困排序中,这个市位于17位。

3. 环境

这个地区有33%的土地处于严格保护状态,33%的土地规划用于开放空间,所以,环境保护集中在土地使用、建筑材料的使用、水和能源的使用、垃圾处理等方面。

4. 经济

这个地区公共行政管理、公共工程管理和制造业的就业正在衰退,金融和商务服务的就业正在增加。2001——2016年,伦敦需要增加68万个工作岗位,北部郊区需要增加26000个工作岗位,而这个市需要增加9000个工作岗位。

5. 技术

信息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郊区的工作和生活。虽然技术变化正在减少对一定类型土地开发的压力,但是,新的经济活动正在产生对新的土地开发的需求。伦敦日益增长的绿色经济正在要求这个地区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向环境产品和环境服务方面发展,以便在伦敦2015年460亿英镑的绿色经济产出中占有一定份额。

面对这些问题,这个市提出了“绿色埃菲尔德”、“新型埃菲尔德”和“核心埃菲尔德”三个未来发展方向,确定了它们的空间位置;

“绿色埃菲尔德”的目标是,改造过去和今天都是交通和工业走廊的LeeValley地区,维护这个工业发展地带顶部的绿色地域;

“新型埃菲尔德”的目标是,改造东南部相对贫困地区的面貌、增加通往公园和河流水岸的道路、在那里创造有特色的社区;

“核心埃菲尔德”的目标是,维护和提高郊区社区的特征,如居住特征、公共场所的特征、和谐社区的特征。

贯穿这三个目标的核心是,保持郊区的“郊区特征”,特别是英格兰几乎所有郊区所特有的乡村风貌和景观。

郊区的风貌实际上,这个市1/3的土地已经规划为伦敦的绿带,绿带里的大部分土地为埃菲尔德市政府所有,所以,保护它们是埃菲尔德市政府的直接责任。那里的土地(约3000公顷)租赁给了农民耕种。但是,目前的农业规模太小,不利于保护,农场正在合并中。埃菲尔德政府十分明确,农业在郊区发展中特别是对维持伦敦的环境至关重要。绿带的使用不可更改,也没有必要更改,因为,有机农业产品市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农业教育都在扩大。除开绿带,在伦敦郊区还有一个特殊种类的保护土地“都市开放空间”。这类开放空间在建成区内使城市建筑不可能连成一片,而是相互分离,这样的土地在埃菲尔德有535公顷。当然,这些开放空间可以用于运动和娱乐目的。另外,埃菲尔德还有304块面积在0.4公顷以上的开放空间,合计2005公顷,公共公园占35%,私人开放空间占22%。所以,市政府计划按照2.43公顷/1000人的标准继续购置土地用于建设社区公园;按照0.8公顷/1000人的标准建设儿童游戏场。

郊区的居住居住功能始终都是英国和美国郊区的核心功能。按照这个市的研究测算,他们需要每年建设395个住宅单元,累计到2017年,新增3950个住宅单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采用不同的建筑密度和住宅混合方式。他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密度标准,如在城镇中心采用“城市密度”,在道路沿线和公共交通可达地区采取“郊区密度”等。这个市政府特别提出,在任何一项住宅开发中都要有35%的经济住宅单元。居住不完全等于住宅,它还包括社会设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的社会设施。

郊区的产业据预测,进入21世纪以来,伦敦制造业的长期衰退正在减缓,仓储业正在郊区发展。所以,在新一轮伦敦都市规划中,允许埃菲尔德和伦敦北部郊区有限度地把老工业用地转为其他具有就业目的的使用。

根据就业增长预测,从2001-2016年,伦敦北部可以改变100公顷老工业土地的使用,而埃菲尔德大约需要26-31公顷土地来满足它的就业增长需求。

过去30年以来,这个市逐步从制造业的衰退中恢复过来,但是,未来20年就业增长率只有4%,而伦敦为22%,其他郊区有21%和16%的。主要原因是埃菲尔德的企业多数是低增长产业,少数为高速增长的金融、商务服务业和为人提供服务的企业,如旅馆、餐饮和其他服务(个人服务和职业服务);知识性和技术型经济相当弱小。

这个市政府按照企业对周边环境要求的不同,划分了两类产业发展战略区位:需要交通支持的布置在主要交通走廊沿线;其余组团布置在伦敦第二大工业园区和另一个已经建成的工业园区内。同时,为这些战略就业场所划定确定的边界,确保土地的就业使用。同时,这个市还没有形成办公簇团;日益增长的仓储和运输业没有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却占用了大量的工业用地;中小企业没有适当的簇团空间,尤其是当它们开业的初始阶段,没有100——500平方米的空间。

对于就业发展来讲,土地和空间是一个基本条件,就业者的训练水平也是一个基本条件。2003——2006年以来,这个市经历了最高的失业率增长,18——24岁的青年中有40%成为失业者。他们缺乏专门的训练,所以,这个市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实际上,这是郊区的一个普遍现象,很难实现当地人在当地就业的理想状态。

郊区的交通

实际上,这是与当地就业相矛盾的问题。有了便利的交通,人们才有了对工作、居住和教育的真正选择;交通便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当地就业可能面临极大的竞争,环境会发生问题,时间和能源的消耗增长。这是郊区经济研究的一个特殊课题。

汽车交通创造了现代郊区,也彻底改变了郊区:

道路货运交通:郊区发展仓储业必然产生道路货运交通问题;

停车场:私人小车是伦敦郊区的基本交通形式,2001年调查表明,这个市30%的家庭有两辆以上小车,所以,停车场始终是一大郊区问题;

公共交通:这个市还有26%的家庭完全没有小汽车,在它的贫困地区,甚至50%的家庭没有小汽车。所以,郊区的公共交通是英格兰郊区的一大问题。

以上,我们描述了英国伦敦的一个郊区,特别提出了他们关注的当今郊区的一系列经济发展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二、英格兰的郊区:发展特征与发展动力

英国人一般都宣称,在20世纪初,英格兰已经有3/4的人口生活在城镇里了。我们应当注意到,第一、当时英格兰的城镇水平不能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城镇水平同日而语;第二、直到今天为止,英格兰人把聚居的村庄都称作城市,所以,他们所说的城市并非完全是我们理解的城市,他们所居住的城市未必都像北京上海,实际上可能都是郊区,甚至我们理解的乡村;第三、从就业来讲,作为老牌工业化区域,当时可能会有3/4的劳动力在从事非农产业;第四、按照狄更斯和恩格斯对英格兰工业城市恶劣环境的描述,当时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的确不会选择居住在城市中心,而是居住到郊区去。事实上,直到今天为止,英格兰的郊区一般都是中产阶级居住区的代名词。

(一)英格兰郊区的发展特征

20世纪初,英格兰的郊区城镇规划模式影响着美国的郊区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末,美国人的城市化模式对英格兰的城市边缘增长有了相当的影响。美国战后的郊区发展模式:大规模住宅建设、都市区的郊区化、低密度的蔓延式发展,都没有真正在英格兰出现。英格兰始终还是按照1920——1930年代的郊区发展方向走。这是因为英格兰的郊区发展始终受到城镇规划的严格控制,英格兰没有足够的土地来蔓延,英格兰没有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没有美国战后的人口增长速度。

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产阶级领地的英格兰郊区已经因为便利的公共交通而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对贫穷的人口也住进了郊区,特别是大都市周边的郊区。美国、法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也都是这样。现在,富裕的人住进了乡村。

相对于中心城市而言,英格兰的郊区只具有半独立性,因为英格兰的公共交通始终相当发达,首先是马拉的轨道车,然后出现的火车,使郊区和城市中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连接从来就没有阻断过。

尽管英格兰的郊区没有像美国郊区那样独立,但是,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分散化也同样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不再是发生在中心城市里,而是发生在郊区的城镇里。所以,与美国一样,英格兰的郊区正在成为经济和技术增长的基本区域。当然,英格兰的都市郊区在财政上多半处于半独立性状态,如伦敦郊区为伦敦都市区代征房地产税,再从都市区政府获得财政支出;中央财政使用项目拨款对郊区的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直接干预。

1. 从伦敦人口变化看到一些郊区化的特征:

(1)从1971年以来,伦敦的郊区并没有“人口爆炸”,从1971年到2006年,伦敦远郊区人口仅增加了70万人;

(2) 1971年至2006年,伦敦的人口为负增长,从752.9万减至752.1万;近郊区人口从306万减至297.4万;远郊区人口从447万增至454.7万,净增7.7万人;

(3)来自国际人口的增长在伦敦为正值,而本国人流入伦敦的人数总是负值,甚至达到2003年的负114%;

2. 交通模式对伦敦郊区发展的影响

(1) 2002年,伦敦完全没有汽车的家庭占总家庭数的38%,有一辆车的家庭为42%,有两辆车以上的家庭为20%;就整个英国看,完全没有汽车的家庭占总家庭数的26%,有一辆车的家庭为44%,有两辆车以上的家庭为29%;伦敦的郊区化程度远不及美国都市区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伦敦还不是一个私家车导向的城市;

(2) 2002年,伦敦道路车辆状况以每天每公里千辆车计算,伦敦高速路为96400辆;乡村主干道为29100辆,乡村次干道为1500辆;城市主干道为28800辆,城市次干道为2700辆;

(3) 2002-2003年,伦敦每人每年总出行里程为8425公里,其中步行为343公里,占总出行里程的5%;私人汽车为5479公里,占总出行里程的65%;公共交通2603公里,占总出行里程的30%;

3. 从伦敦郊区的就业状况,我们也可以大体了解大城市郊区的产业结构:

(1)伦敦都市区2006年的总人口为752万人,其中内城和近郊区人口约为297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0%,远郊区人口约为44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0%;

(2) 2003年,伦敦的总劳动力为353万,其中内城和近郊区劳动力约为135万,占总劳动力的39%,远郊区约为218万人,占总劳动力的61%;

4. 从伦敦经济实力分布状况可以看到,城市核心区依然主导着郊区,郊区没有根本改变其睡城的特征:

2002年,伦敦的GVP (即GDP)为1700亿英镑,其中城市核心区及近郊区为1061亿英镑,占GVP的62%,人均GVP为36711英镑;远郊区为638亿英镑,占GVP的38%,人均GVP为14256英镑,仅为城市核心区及近郊区人均GVP的38.8%;

5. 如果我们进一步按产业来划分劳动力的话,2002年伦敦都市区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中就业的分布状况如下:

(1)远郊区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的占0.1%,这个数字在内城和近郊区为0,在英国为1%;

(2)远郊区劳动力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就业的占13%,其中制造业为7.8%,建筑业为5.3%;内城和近郊区劳动力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就业的占6.9%,其中制造业为4.8%,建筑业为2.1%;在英国,这个数字为18%;

(3)远郊区劳动力在服务业中就业的占85%,其中金融和商业服务占22%,教育和医疗服务占20%,而内城和近郊区劳动力在服务业中就业的占92%,其中金融和商业服务占40%,教育和医疗服务占14%;在英国,这个数字为80%;

(4)城市和郊区的企业规模大小分布基本一致;

6. 从产业区位分布我们可以了解到,伦敦远郊区虽不具有支配性地位,但是,到了2003年,城内外企业布局正在向平分秋色的方向迈进,这似乎与经典地租理论发生冲突。

(1) 2003年,伦敦都市区企业总数为38.5万,其中内城有20.5万家企业,为总企业数的53%;而远郊区也有17.9万家企业,占总企业数的47%;

(2)远郊区有27.3%的企业为仓储和批发业,35.7%为金融和房地产业,9%为建筑业;

(3)伦敦共有农业企业490家,其中内城有25家,远郊有465家。

(二)英格兰郊区的发展动力

人对郊区的选择是郊区发展一个基本动力。无论在英格兰还是在美国,在郊区有一所自己的住宅是成千上万人的梦,他们宁愿花费25年的借贷来实现这个梦想。不是汽车火车把人们推出城去,而是人们选择使用汽车火车到他们选择的郊区去。交通技术只是一个载体,现代建筑技术也是一个加速器,它们都不是引起人们做郊区梦的原因。

技术进步推动了工业向郊区发展。

经济转型推动了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调整。英国的经济学家ColinClark在对战时经济发展倾向的分析中就已经指出,发达的资本主义从农业生产开始,然后转向以制造业支配的第二产业,最后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当然,英国的制造业基础并不是简单地拂袖而去,在两次大战期间,轻工业和汽车制造业兴旺起来。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的经济转型需要有城市化的支撑。直到1970年代早期,英国的许多社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才看到,城市英格兰必须把“经济的分散化”看作一种推动经济转型的力量。“经济的分散化”表现在办公空间向郊区的扩张,新型工业向绿色田野上的扩张,就业岗位在区域上的分散。在1970年代,当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开始增长起来时,“去工业化”①开始加速。劳动力中的操作性工作岗位开始大规模萎缩,而专业型、管理型和办公室工作岗位开始增加,这个发展脉络基本上与美国一致。到了1984年,英国人把“城市外”这个字眼用到英格兰南部地区、大伦敦都市区和东南部地区的高科技发展区,而北部地区的制造业和煤矿业始终困扰英国经济。

零售业推动了郊区生活条件的改善。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零售业在英国的经济转型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当然,这不意味着英国的郊区零售发展模式与美国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学者Robert Graves的著作“The Long Weekend”谈到了1920——1930年间的社会历史。他认为,郊区发展不仅仅是在伦敦和米德尔塞克斯郡建立中产阶级的庄园,而且包括零售业开始从街头小店向大型和更为综合的商店发展。

这些零售业通常选择在火车站或汽车站的地方布置。除开杂货店外,还有各类专卖店如肉铺、烟酒店、牛奶店、家具店、裁缝店等,同时,还出现了银行营业所和专门为中产阶级提供住宅借贷的机构,帮助他们搬到郊区来。许多在郊区开业的大型百货店保留了在城市里的主店的名字,甚至它们在城市里的街道门牌。

随着战争的结束,零售业向郊区的蔓延自然得到了延续,但是,在规模上要比美国小得多。事实上,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2006年布莱尔政府甚至提出补助郊区和乡村居民点杂货铺的计划,条件是在这个店铺中设置邮局、货币机和地方政府和社区通告栏之类的设施,每年由政府提供6000英镑来维持这些小店的生存。

之所以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之一是英国人特别是英国妇女的流动性要比美国人小。流动性不仅与零售有关,也与工作出行有关。这项研究还揭示,在哥伦布郊区居民点,没有谁乘公共交通去上班,而在布里斯托尔郊区有15%的人使用公共交通去上班;在哥伦布郊区居民点只有2%的步行去上班,而在布里斯托尔的郊区有25%的人步行去上班。这就意味着英国郊区人的就业岗位更靠近居住区。进一步讲,英国的郊区居民点与周边的中心城镇的距离相当近,可以使用公共汽车或火车到达。

1970年代以前,英格兰郊区的购物中心无论在绝对数目还是相对数目上都远不及美国,而且,英格兰大部分大型购物中心选择的建设区位不是郊区,而是城镇中心。由于这类购物中心在城镇中心的建设,城镇中心的特色商店进入购物中心,而街头杂货店逐步消失。这种发展保护了战后发展起来的地方商业街,它们依然是郊区零售商业的主要场所,继续商业分散化的模式。在1961年至1971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52个都市区的人口增加了25%,在这些郊区小镇里,商业空间的租赁费用还是比中心城镇便宜,有时每平米商业空间的租赁价格要低6英镑。所以,有的英国人认为低廉的租金导致了消费需求在空间上的分散化。

1970年代,英国人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大型郊区购物中心,导致了零售商业的扩散,也刺激了对小汽车的使用。其中最具像征性的有1976年开张的伦敦北部郊区“Brent Cross”购物中心。这个购物中心地处三条主要公路的交叉路口,与地铁相连,又有成千的停车位,计划服务人口约在125万左右。

尽管人们对英格兰城镇中心商业的衰退普遍持悲观态度,然而,事实上,这种衰退不能与美国城镇中心的商业衰退相比。

无论在哪里购物,英国人也还是乐于使用汽车,但是,英国人的城镇并没有像美国人的城镇那样蔓延开来。对于英格兰来讲,这并非一个历史的偶然,因为它从1930年代就有了“反郊区的”规划管理,始终坚持发展中心城镇的政策和围绕伦敦的绿带政策,最终制定了1947年的“城镇规划法”,战后初期还推行过新城建设,希望阻止无规划的郊区发展。所以,新城始终是英国土地使用政策的核心。

(三)英格兰郊区的发展问题

现在,摆在英格兰人面前的首位发展问题是:如何在改善城镇和乡村状况的前提下在25年里为400万个新家庭提供住宅,如何把60%的新住宅建设在已经开发过的土地上。他们认为,假定按照1997年采用的土地使用标准:25个住宅/公顷(400平方米一个住宅单元),必然会有超出40%的新住宅会建设到现存的绿地上,这既是环境不可承受的,也在社会经济上不可接受:侵蚀乡村、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消耗资源、破环生物多样性、增加城镇的社会贫困。

由于郊区发展所带来的城市核心区社会衰退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改观,郊区的发展模式需要改变,如增加土地的混合使用、重新设计郊区的中心、重新开发郊区被遗弃的场地、适当增加建筑密度、发展紧凑型社区、改变交通模式、建立郊区——城镇的区域系统、鼓励郊区居民参与郊区发展、改善环境和绿色空间、增加和改善公共服务设施。

事实上,他们提出的这些变化方向就是目前英格兰郊区存在的问题。每一个郊区发展问题都涉及到选择,而选择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其中包括经济价值判断,例如保护绿地是个环境问题也是公共经济问题,它需要从整个区域来考虑。

三、英国郊区的特征

郊区是绝大多数英国人居住的地方。据2003年的人口统计,英国全部人口中有9%居住在城市核心区、有5%居住在乡村、而86%的英国人生活在如下三类郊区里:

1.23%的人生活在近郊区,英国人把它们称为“郊区/城市”或19世纪的郊区,距离城市核心区只有步行距离,或1——10公里范围内;

2.43%的人生活在远郊区,英国人把它们直接称之为“郊区”或20世纪的郊区;距离城市核心区10——30公里;

3.20%的人生活在城乡结合部,英国人把它们称为“郊区/乡村”或“开放空间里的零散庄园”,距离城市核心区30公里以外。

除开这种按圈层地域对郊区作出划分外,他们还按主导交通模式把郊区划分为:公交导向的郊区和私人汽车导向的郊区:

1.公交导向郊区的特征是:中密度、中等水平的私有产权、居住和社会服务混合,如伦敦的郊区;

2.私人汽车导向郊区的特征是:低密度、高水平的私有产权、居住和社会服务分离,如英格兰东南部的赫特福德郡。

在英国人的历史记忆中,郊区是城镇中最稳定和最安全的部分,那里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却有着乡村的风貌,中产阶级一般聚居在那里。但是,今天这一切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近郊区衰败了,成了低收人甚至穷人居住的地区,成为城市社会中最不稳定的地区。远郊区“兴旺”了,高速公路、私人汽车和购物中心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三大件。不同民族和不同收入的人混合居住在一起,似乎一个小世界,但是有些郊区的社区公用设施短缺,地方中心衰落,人口老化,失业者增加,住宅价格昂贵,各种因素导致它们难以持续发展。城乡结合部成为了富人的天堂,以致社会分化严重。

21世纪的英格兰人正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如何在25年里为400万个新家庭提供住宅,又可以改善城镇和乡村的状况;如何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和全球变暖。

郊区与环保 篇3

《乡村里的推土机》着重探讨了一九四五至一九七○年郊区蔓延与美国环保运动兴起之间的联系。作者认为,“一九四五至一九七○年间关于住宅建筑业的环境批判对环境保护主义的出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前言》)。在这本书中,“郊区蔓延”与“住宅建设”几乎成为可以通用的术语,这是因为郊区化总是伴随着人口向郊区的大规模流动及郊区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乡村里的推土机》除导言和结论外,其主体部分由七章组成。前四章分析了一九四五至一九七○年间郊区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人们对一些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批评,而后三章则论述了公众保护郊区环境的斗争及各级政府的环境管制。

郊区化与环保运动兴起是美国现代史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它们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呢?这是《乡村里的推土机》要论述的主要问题。战后,为缓解城市住房紧张的局面,房地产开发在郊区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为了迅速平整地基,开发商用推土机移山填谷,清除植被,完全改变了数百万英亩土地的自然面貌。为节省建筑成本和增加电器销售,房地产商及电器商联合起来,开发高能耗的住房,阻碍节能房屋的研发。郊区约半数住房只有很简易的化粪池,由此造成的生活不便、地下水源污染和疾病流行等问题备受关切。另外,郊区住房开发对农业用地、野生动物栖息地、自然景观及户外活动空间的破坏,也使很多人深感忧虑。郊区化引发的环境问题激起了一连串的政治反应:越来越多的公众抗议在湿地、山坡及洪泛区等生态敏感地带进行房地产开发,公共卫生管理局、国家地质局、土壤保护局和鱼类及野生动物保护局也开始对郊区开发的环境后果开展调查。尽管联邦政府出台国家土地利用政策法的努力遭到了失败,但许多州却通过了相关的土地利用管制法令。

《乡村里的推土机》作为一部成功的环境史著作,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该书对美国环保运动的新解释,以及它对环境史研究领域的拓展。

在美国环境史领域,有关环保运动史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新见迭出。关于这一主题的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至少包括:海斯的《资源保护与效率的福音》、《美丽、健康和永恒:美国的环境政治,一九五五——一九八五》、纳什的《荒野与美国精神》、戈特利布的《呼唤春天:美国环保运动的演变》、罗斯曼的《一九四五年以来美国环境主义的发展》、里格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及资源保护运动的起源》、贾德的《共同的土地,共同的人民》、塞勒斯的《职业风险:从工业疾病到环境健康科学》。这些著作从政治史或思想史的角度,对环保运动的演变进行解释。环保运动总是会被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的资源保护运动。一般而言,资源保护运动强调的是对森林、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与明智利用,其背后是对科学、理性的尊崇,及对专家治国的拥护,与普通公众缺乏直接的联系。而战后兴起的环保运动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的理论基础是强调事物之间存在广泛联系的生态学。但环保运动如何发展成为一场群众运动?环保运动的源头除了乡野山区的资源保护运动外,它与工业城市社会是否存在、并具有何种联系?此外,在分析环保运动的兴起时,美国学者往往各执一端,或者将其视为战后生产变革所引起的反应,或者视为消费社会形成的结果。但生产变革又如何对消费需求构成威胁呢?这些问题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即便偶尔涉及,也大都语焉不详。

《乡村里的推土机》则在多方面深化了环保运动史研究。战后环保运动兴起于郊区,是《乡村里的推土机》提出的一个非常新颖、独到的见解。既然如此,环保运动与工业城市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将郊区住房建设作为探讨环保运动的一个切入点,可谓匠心独具。早在一九二○年,美国就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郊区人口开始超过中心城市人口,美国发展成为一个郊区化国家。郊区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多数的特点,以及住房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能够令人信服地解释环保运动何以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郊区住房建设作为纽带和桥梁,将生产与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人们对二者统一对立关系的逐步认识,解释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人们对郊区住房开发的态度转变。

《乡村里的推土机》拓宽了美国环境史的研究范围。诚如作者所言,“环境史研究一直主要关注农村地区的生产——农牧业、采矿业、林业、渔业、狩猎”,而对城市环境史关注不够,这是美国“环境史著述的严重不足”。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唐纳德·沃斯特倡导的“农业生态史”模式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城市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城市化、郊区化所导致的环境变迁,城市存在的污染、健康与公共卫生问题,都意味着环境史不能将城市排除在外,城市在美国环境史研究中不可能长期处于边缘位置。在塔尔、梅洛西、克罗农、海斯等学者的努力下,城市环境史研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渐渐受到了重视,并诞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著作。有学者认为,塔尔的《寻找污染的最终去向》、赫尔利的《环境的不平等》等作品的问世,标志着环境史的出现,而麦乐西的《流动的美国:城市、工业、能源和环境》、罗姆的《乡村里的推土机》等著作的出版,则昭示着城市环境史日臻成熟。作为研究郊区化环境后果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乡村里的推土机》将郊区纳入到城市环境史的研究范畴,对城市环境史也是一个有益的延伸。

在某种程度上,《乡村里的推土机》可以被视为城市环境史研究的一个成功范本。作者成功地将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作者在第一章中对战后美国郊区房地产业为何能获得迅速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战后,美国住房短缺的矛盾非常尖锐,只有40%左右的城市家庭拥有住房。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房地产业被政府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柱,不仅增加就业,还带动房地产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鼓励人们购房,联邦政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通过了《全国住宅法》,对购房者提供住房抵押贷款,同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采用先进流水线作业,希望借助于科学技术,像生产汽车一样批量盖造住房,使住房能像汽车一样为普通人所拥有。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自有住宅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个人主义、进取心、独立自主和精神自由的一种物质表现”,关系到人们对“民主、自治、自由和自主”的信心,是防御社会主义的有效手段。由于郊区的土地价格较低,而自然环境相对城区要好,因此,郊区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乡村里的推土机》的价值还在于,它对美国土地利用管制的失败进行了反思。郊区住房开发导致的环境后果足以显示,在土地利用方面,美国政府要加强管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历了一场“土地管制的静悄悄的革命”:从一九六一到一九七五年,美国有二十三个州出台了某种形式的土地利用管制法令;一些地方法院也做出了加强土地利用管制的裁决;尼克松总统在一九七○年的一份政府报告中也提到:“任何人都无权滥用土地,相反,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权关注土地的合理利用。”但国家土地利用管制法案最终未被国会批准。土地利用管制法案的夭折,离不开七十年代美国的经济衰退与石油危机这一不利背景,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缺陷。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产权被视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为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企业或个人都将财产权作为规避管制的理论工具,企图将环境成本转嫁给整个社会。

土地利用管制的失败,与强大的反管制联盟也有密切关系。在这一联盟中,既有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商,也有广大的购房者、房屋持有者和土地持有者。他们更重视经济因素而非环境因素,不愿意因为管制而使地产和房产贬值。对地产所有者而言,对土地开发的管制,限制了土地的使用方式,将降低地产的价值;而对房产所有者而言,管制将使得他们的房产较新的房产相形见绌,从而导致贬值。而对购房者而言,他们希望市场能够多一些选择,提供一些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住宅。另外,在很多地方,政府官员都希望房地产能带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环境管制反对势力的广泛存在,将长期制约环保运动向纵深发展。

《乡村里的推土机》在表达手法上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该书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可读性强。它采用编年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在探讨郊区住房开发的环境代价时,不求面面俱到,只选择进入公众视野并激起广泛辩论的那些方面。另外,这本书采用了多幅很有代表性的图片,生动地展现了郊区住房开发的环境代价及由此引起的舆情变化。这里仅举一例,第十幅图是一九六二年加利福尼亚一个只有七岁的小朋友用稚嫩的笔迹写给肯尼迪总统的、引起轰动的求助信: “亲爱的总统先生:当我们想要在峡谷中玩耍的时候,我们无处可去,因为那儿要盖很多房子。你能留出一些地方让我们玩吗?谢谢你的关注。爱你的斯科特。”这封信反映的是小朋友的心声,但表达的却不只是他们的不满。

相对环境史领域占绝对优势的个案研究而言,《乡村里的推土机》比较宏观,其地域范围涉及整个美国,对系统把握和整体了解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郊区化的环境影响很有帮助。这就使这本书的学术影响力能辐射到历史学以外的很多学科,《美国历史杂志》、《美国研究》、《美国社会学》、《景观与城市规划》等十九种杂志都先后发表了书评,从二○○一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了三次。这本书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明,还需要继续加强环境史的中观和宏观研究。

《乡村里的推土机》或许能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启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城市人口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愿望,将继续推动郊区与小城镇的住房开发。在此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合理规划,防止无序开发。同时,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保护耕地免受城市化的侵蚀依然任重道远。

农村郊区热门创业点子 篇4

绿色干洗店只需一台质量过硬的熨烫机3000元和一台普通洗衣机800元即可。洗涤原料200元当地商店均可购得,配方简单易学,配好比例即可操作。

洗一套衣服只需2元左右的成本,收费10元,翻新、清洗一件皮衣成本1-2元,收50-80元,日收活在50件以上,加上各种疑难问题衣服处理,扣除工商、税务、水电、房租等费用,年利润可达8万元以上。

郊区大力推进文化发展繁荣 篇5

一是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利用郊区资源条件,发掘各种有特色、有影响的民间文化艺术,培植2—3个特色文化品牌。大力提升大通美食文化节、灰河乡葡萄文化节、桥南文化活动月等文化品牌效应,促进特色文化的发展。

二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区直部门积极开展农村文艺调演、社区文化活动月、文化艺术节、文化下乡和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家园、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阵地,积极引导群众组织歌咏、舞蹈、曲艺、书画、摄影等表演和展示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引导和促进全区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

三是着力开拓产业发展空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项目资金,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引导社会力量自办、协办各种文化活动,拓展先进文化建设平台。以大通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抓手,加强对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抓住城乡一体化和南部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将文化产业发展同现代物流、汽车贸易、房地产、影视动漫、交通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融合。

长治市郊区人民医院院领导 篇6

院领导绩效考核办法

为强化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的公益性及院长的管理职责,树立正确的办院宗旨,使我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坚持把注重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区医疗卫生单位实际,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成立考核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考核办公室设在:

二、考核原则

采取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注重实效坚持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

二、考核对象

区医院院长、书记及副院长

三、考核范围

院长基本素质和管理能力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院服务、医院绩效、医院建设等。

四、考核方法

考核采取季度考核与不定期考核、日常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具体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查阅资料。查阅院长的工作总结、党支部、院长办公室会议记录、中心组学习记录、院周会记录、培训记录、主持制定的文件、重要会议上的讲话稿、综合目标责任状完成情况。

2、采集核实有关数据。从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采集、核实反映院长工作实绩的有关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汇总。

3、实地考察。结合医院管理评价工作通过现场察看、访问患者和医务人员、召开座谈会、暗访等形式了解、核实院长工作情况和群众反映。

4、征求意见。由考核组以发放问卷调查表、面谈等多种方式征求相关部门、纪检部门、其他医疗卫生单位、本院干部职工的意见。

五、考核内容

1、考核细则见附表

2、考核结果的评定和运用

医院院长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69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与奖金发放的依据。良好以上绩效工资全额拨付,合格拨付绩效工资,不合格只给拨付基本工资。

医院领导经考核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建议评定为不称职。

(1)内医院有大医疗安全事故发展,通过鉴定有一起一级医疗事故主要责任或两起一级医疗事故次要责任,或发生医疗纠纷年内会计赔款额过超过10万元。

(2)凡各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因决策失误或未经集体讨论决定或未

经充分考察论证,使单位在购置药品、医疗器械和基础建设等工作中造成严重损失的。

六、其它

考核小组接受举报、检举,经调查,凡举报事实成立,考核小组按考核表考核事项规定给予相应扣分处理。

长治市郊区卫生局

论城市郊区的“新镇”建设 篇7

“镇”在中国属于乡级行政区, 为区别于村镇、集镇或市镇, 常被称为“行政建制镇”或“建制镇”。“镇”是比城市小的人口聚居区, 居民多从事非农职业。而本文所要讲到的“新镇”与前面提到的“镇”大不相同, 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新意:其一“在地里位置上, 全部位于城市郊区, 即不属于城市, 也不属于乡村, 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于一体, 有全新的城乡社会结构形态, 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其二, 在居住条件上, 远远超过一般镇甚至优于市区住房, 有配套齐全的工商业、文化教育和娱乐设施等, 有城市人向往的生态环境, 使居民能够满意的生活在那里。其三, 在设置功能上, 具有与市区优势互补的作用。建成的“新镇”, 要么颇具历史文化特色或生态环境优美, 能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旅游, 既能增加郊区居民收入, 又对市区具有“后花园”的功用;要么原材料供应丰足, 劳动力价格低廉, 即能够成为市区的加工基地, 又能增加郊区的就业率;要么具有其它互补作用。总的来说, “新镇”就是集居住、工作、商业、娱乐等于一体, 与市区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社区。这种新型社区整体面积具有一定规模, 生活配套非常完善, 文化具有自身特色, 环境追求自然生态, 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 “新镇”建设的意义

2.1 “新镇”建设是部分城市郊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合理途径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党中央高度重视, 多次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导农民住房向中心村镇集中, 要提高村镇建设用地利用率。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而“新镇”模式正是从提高村镇建设用地利用率的角度, 引导有条件的郊区农民自愿向中心村镇集中居住, 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潮流中结合部分郊区特点产生的。

2.2 “新镇”建设是节约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 是不可再生的主要资源之一。我国人多地少, 耕地资源稀缺, 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要长期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严防盲目大拆大建, 侵占耕地, 损害农民利益。“新镇”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节约土地资源, 不是盲目拆建和扩张。因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度推进村庄合并工程, “新镇”建设作为其配套工程, 可以有效促进退耕还田。例如, 山东省兖州市近几年, 将原有的495个行政村, 逐步合并成了100个近似“镇”的大行政村, 这些“新镇”里设施配套向城市看齐, 有农民公寓楼和小康住宅楼, 有超市商店、学校、医院, 也有公共绿地, 预计到2010年底, 全部改造完成将为该市增加耕地10万余亩。

2.3 “新镇”建设是发展二、三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驱动力

“新镇”建设将从产业布局调整的高度带动发展二、三产业。一方面, “新镇”建设过程中的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将为城市郊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 建成后的“新镇”与市区具有优势互补作用, 将为郊区商业、旅游、文化娱乐、信息中介特别是招商引资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此过程中, 小城镇已经成为继大城市后吸纳农村流动人口、富余劳动力的新载体, 尤其是郊区农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从事二三产业, 其收入也将因此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加。

3 “新镇”建设的前景

3.1城市郊区的比较优势能为“新镇”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郊区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过度地带, 相对农村而言, 能较早的接受城市文明的辐射, 能直接分享城市的人才、资金等资源, 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品流通较为活跃, 产品结构具备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条件;相对城市而言, 它发展空间广阔, 拥有较多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 土地开发和拆迁安置成本相对较低, 有利于规模开发和经营, 能够承接城市的许多转移功能, 如居住功能、服务功能、交通运输功能和仓储功能等。“新镇”建设模式在城市郊区这种天然优势下产生, 必将成为部分城市郊区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3.2从社会需求的角度, “新镇”建设能适应多数购房者的要求

目前, 我过房地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一边是老百姓昼夜排队抢号, 对经济适用房极度渴望;一边是经济适用房投放量逐年缩减。事实上, 东部有些城市已经停建了经济适用房。此处暂且不谈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从解决老百姓住房难问题的角度出发, 本文认为“新镇”建设是一个有效途径。因为“新镇”地处城市郊区, 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房价自然不高, 能够让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可以说, “新镇”建设也是在普通老百姓住房比较困难的形式下营运而生的。

3.3国内先进地区对“新镇”建设进行了探索

近年来, 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济南等城市进行了“新镇”建设的有益探索, 许多“新镇”相继建成, 为城市郊区发展走出了一条新的合理路径。例如, 广州市增城新塘镇在建设时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和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 确保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协调发展, 绿化覆盖率达70%左右。建筑物的高度, 街道的布置、尺度, 以及整个绿化景观环境, 都符合现代社区的邻里关系, 体现着一种亲切的人文关怀。

3.4国外发达国家为“新镇”建设提供了经验

近年来,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加快“新镇”建设, 目前已取得十分瞩目的成就, 为我们建设“新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例如, 新加坡在利用“新镇”建设解决国民居住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国土面积仅有600多平方公里, 人口400多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新加坡新建了几十个郊区新镇, 有效解决国家人口的居住问题。新加坡的新镇建设之所以成功, 是在政府“居者有其屋”政策下, 遵循了公交导向、人性化设计、就近就业、更新发展以及多元混居等原则才取得的, 这对我们建设“新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进行“新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4.1结合村庄整治工程, 实现农民住宅的公寓化

城市郊区自然村规模较小, 居住分散,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也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所以可以在部分城市郊区通过旧村改造、村庄合并等措施, 与“新镇”建设有机结合, 引导原郊区农民向“新镇”的公寓适当集中。实行新建与改造并举的方针, 在城市郊区适度进行撤并自然村庄的规划和建设, 加快建造“新镇”居民新型住宅区。可以首先对不承包责任田转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 以及在“新镇”规划区内的农民, 逐步引导其进入“新镇”内的公寓区居住, 率先实现农民住宅的公寓化。

4.2借鉴社区建设经验, 实现管理的制度化

把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带入“新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要求, 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新镇”的管理中, 一定要因地制宜, 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创新“新镇”管理模式可尝试将原村委会的建制和农村管理体制自然撤销, 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管理社区事务, 并陪套设立公安、卫生、教育等各部门, 实行制度化管理。

4.3做好占地合理补偿, 实现保障的社会化

在“新镇”建设过程中, 尽量减少郊区失地农民数量。对于被占地农民,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给予合理补偿, 并确保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及时、足额落实到村和农户。在操作中, 可将补偿金、安置补助费标准额度及资金到位农民情况进行公示, 严禁被拖欠、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建立健全郊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使其能够获得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重点解决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问题。保障基金根据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原则。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合理筹资。国家和集体应出大头, 个人出小头, 个人应交纳的费用从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中一次性扣除。可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承受能力为不同年龄层次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障体系。总之, 对待郊区失地农民必须保证其原有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降低。

4.4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实现服务的全面化

不断建立健全各种公共基础设施, 集聚各种服务资源。对“新镇”进行各项基础设施配套, 建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 并配套专门的商业点和主题公园, 使“新镇”居民能够在生态环境优美的条件下, 更能感受到求学、就医、娱乐休闲、购物等城市般的全面服务。在建设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同时, 也可以分担一部分市区的承载功能。

4.5广开渠道, 实现居民就业的工商化

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新镇”居民特别是郊区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渠道。为此, 政府应采取各种办法和途径促进其就业。一是鼓励用地单位和其他工商企业尽量消化郊区失地农民;二是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对“新镇”居民特别是郊区失地农民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 使其具备从事工商业的各种技能;三是参照原来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郊区失地农民发展二、三产业, 使其通过自主创新推动就业。

5结语

“新镇”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思路, 它的发展初见端倪, 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为城市郊区建设指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途。

摘要:“新镇”建设是城市郊区发展的突破口, 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镇”建设能节约土地资源, 增加农民收入;“新镇”建设前景广阔, 有城市郊区的比较优势, 有社会的强烈需求, 有国内外成功经验;“新镇”建成后要对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新镇”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镇,建设,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潘锦云.基于和谐视角的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J].生产力研究, 2008, (24) :35-37.

[2]王建军.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与消费需求扩张[J].经济与管理, 2006, (8) :13-16.

[3]姚聪莉, 任保平.论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J].理论导刊, 2007, (12) :12-14.

[4]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 :11-15.

巴黎“郊区危机”的警示 篇8

今年10月底,法国巴黎发生骚乱。从巴黎郊区开始的骚乱持续了两周,并蔓延至其他至少20座城镇,是法国自1968年学生暴动(“五月风暴”)之后最严重和规模最大的骚乱。据报道,事件的导火索是巴黎北郊克利希苏瓦镇的两名非洲裔穆斯林少年,10月27日因为躲避警察不幸触电身亡。于是,愤怒的年轻人开始到处焚烧汽车,打砸学校,洗劫商场,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无政府状态。而暴力事件最严重的地方是巴黎东北的塞纳—圣但尼省,那是法国有名的穷人区。据说,这一场骚乱的主角汇集有三个共同特征:一是外来移民居多,二是以青少年为主力,三是穷人居多。如果说当年法国学生“五月风暴”的主要诉求是个性解放,那么此次骚乱则主要表现为对贫富差别和城乡差别的不满。

社会草根阶层的移民(合法和不合法移民)尤其是白手起家的青少年移民的际遇、心境不难理解,他们陷入绝境或被逼至绝境时的激烈反弹是可以估计到的。法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是有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福利国家,有着相对注重公平公正的社会管理制度与机制,相当部分的移民及其子女具有合法身份,享有公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待遇,但骚乱依然一触即发,而且反弹意识如此激烈,如此具有破坏性,不能不引人深思。

两少年死亡这一偶发事件只是骚乱的诱因,而根本动因在于没有解决好社会公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场骚乱不是欧洲通常发生的极右翼分子或新纳粹分子的寻衅闹事,而是郊区移民聚居区青少年的非理性的反社会举动。移民的经济地位低下,其子女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这些在本族群内成长的年轻人相对封闭,融入社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社会对他们的歧视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正如法国就业机会平等部长贝格贝所说:“只有通过消除歧视,而不是部署更多防暴警察,才能重新恢复秩序和平等。”法国社民党发言人朱利安·德雷对媒体记者说,“对富人区实施安全政策,忘记了普通大众”也是教训之一。这些见解都触及问题的关键: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不要忽略普通大众。在法国,一些地方未曾真正关注和解决城乡差距、贫富悬殊乃至移民和种族的融合问题。在闹事的巴黎郊区,民众失业率达10%,为法国其他地方失业率的两倍。要体现照顾“弱势群体”,就要缩小贫富差距,否则无法确保社会稳定。

法国的骚乱充分说明: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存在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如果社会群体的利益失衡长期无法矫正,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全运行。巴黎骚乱事件令人联想到国内的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从这一事件中吸取带有预警意味的教训:

一是积极主动地构建农村城市社会保障支持体系,保证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顺利实施。我国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过程,它以农村人口城市化为核心内容。鉴于国力有限,对跋涉在人口城市化道路上的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工大军的最大支持,除提供就业机会外,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构建更完整和更大覆盖面的、以养老和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这个体系的作用不仅在于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而且是确保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根本措施。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远比我们完整,尚且深藏这么多的民怨,如果我们不采取积极主动的对策,就等同置重大隐患于不顾。依靠市场机制最终解决人口城市化问题的思路是对的,但政府可以在市场化道路上采取更积极的姿态———民生不可怠慢。

二是重视城市移民人口群体的社会融入,构建和谐城市社会。提供以养老和医疗为核心的社会保险支持,是保证农民工生存权益、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物质方面的基础性行动。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迁移流动人口面临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从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变,是农村道德、价值观向城市道德、价值观的转变。这里有一个移民人口自身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也有一个城市市民社会与其磨合、接纳的过程。因此,更为深层而艰巨的任务是构建以建立和谐城市社会为目标的、促进城市社会各阶层人口群体融合的城市现代社会管理体系和环境。轻视任何一个群体的融合都将自酿恶果,造成城市社会的缺损———民情不可怠慢。

三是给青年迁移流动人口群体以更贴心的关怀,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切实扶他们一把。改革开放20多年的人口遷移流动出现两种景观:留驻城市的迁移流动人口的后代已逐渐长大成人,他们是在非平等环境中成长的一代,有另类人生观并不奇怪;回到农村的流动人口后代长大成人,很多又成了第二代农民工,但他们不再是背着麻袋出门谋生的一代,而是拉着拉杆箱闯世界的一代,他们有着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追求和憧憬。政府的政策应该给他们以更大的关怀,如职业的培训教育、就业机会的指引、城市生活的指导,让他们生活容易些———民心不可怠慢。

巴黎骚乱事件的教训具有普遍意义,迁移流动人口群体的生存权利、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应纳入政府和社会的议程,应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移民,他们往往处于弱势,易受伤害,而伤害青少年就是伤害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身心更不可怠慢。

上一篇:新年祝福语:爱情下一篇: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