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

2024-06-24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共12篇)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 篇1

近年我国城市“看海”窘况频现,引发了对城市水危机的新一轮关注和对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反思的热潮。在相关行业和学术领域对城市雨洪综合管理利用方面先进理念的呼吁和中央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思想指导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并发布相关指南,全国各省市纷纷响应出台相关建设计划;这是我国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政策引导的城市理念后出现的新概念。本文致力于海绵城市的深层内涵的剖析,明确该理念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切实引导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解决我国城市建设的困境。

1 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

1.1 我国城市水生态危机现况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迈入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大国[1]。快速城镇化引发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

近些年,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屡遭暴雨而频现内涝灾害,如2010年广州“5·7”暴雨,2011年的南京“7·18”暴雨,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今年4月7日,长沙再现暴雨袭城,湘府变泽国,重启“看海”模式。内城“看海”的景象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众多遇难的生命和惨重的经济损失,雨洪问题已被推到了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面前,发人深思。然而,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而人均水资源严重贫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南多北少”,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而水资源量仅占19%,[2]可见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水土组合极不平衡。目前我国每年平均缺水约500多亿m3,2/3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500亿元[3]。

与此同时,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生态环境,向有限的水资源环境任意排放污染物,导致我国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间,我国城市水污染事件多不胜数,贵州都匀矿渣水污染、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松花江重大水污染、广东北江镉污染事故等重大化工水污染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其次,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甘肃徽县血镉超标事件等水质问题,以及2009年以来多地频频曝出居民(儿童为主)血铅超标事件[4],映射着我国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岌岌可危。

图1我国海绵城市概念形成时间轴

我国严峻的水环境污染形势,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透过这些数据和事件,凸显了我国城市水安全问题亟需有效的解决之道。

1.2 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不足

反观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的能力却存在明显不足,无法有效缓解和改善城市水生态问题,呈日趋恶化之态。这主要归咎于传统城市工程管道式灰色排水基础设施、防洪规划和排水工程规划的落后及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意识的薄弱。

我国传统城市排水基础设施采取的是工程式管道方式,依赖钢筋水泥现代技术建立起的保护模式,体现的是西方工业时期人力战胜自然的思维方式。然而,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忽略自然力量的思想,导致了滞后的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暴雨灾况,暴露了我国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存在建设之初的标准过低,改建成本巨大,以及对雨污混合污染问题的忽视等不足,内涝、污染、水环境等问题接踵而至。

从相关规划编制来看,我国城市普遍缺少雨洪控制利用相关专项规划,仅在排水规划、防洪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中有所涉及[5];在进行城市排水规划时,[6]也没有确立雨水是资源以及要先合理利用再排放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意识薄弱,对天然雨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不到10%[7],大量雨水资源被直接排走,白白浪费,与我国水资源紧缺形成突出的矛盾面。

城市水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问题,对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人民生存、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城市水生态危机和城市建设模式的落后,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存问题,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始反思城市雨洪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急切呼吁转变防洪减灾思路,与洪水为友,变废为宝,从过去单一控制转向综合管理洪水的生态型控制方法[8]。

因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挥城市水生态服务功能,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2 海绵城市概念内涵剖析

2.1 概念发展

海绵城市(sponge city),顾名思义是借海绵的物理特性来形容城市的某种功能。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外多有学者运用该概念来形象比喻城市吐纳雨水的能力。

通过国外文献研究发现,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被澳大利亚研究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9,10]。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将建设海绵城市作为形容城市与水文关系的研究。Ignacio F.Bunster-Ossa用海绵城市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处理雨洪自然事件问题的弹性能力,并以三个案例说明了从规划到设计不同尺度的具体雨洪管理设计方法,包含雨洪滞留和过滤等景观手法的应用[11]。台湾学者Chung-Ming Liu等提出建设海绵生态城市以适应水文气候灾害,而台湾环保团体也积极宣传“打造海绵台湾计划”[12]。今年1月,美国《晨报》(Morning Edition)也展开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讨论[13]。

国内关于海绵城市讨论的源起和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大致可分为概念雏形、实践探索、概念发展和概念形成四个阶段。

根据相关资料,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俞孔坚和李迪华教授共同出版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14]一书中最早将“海绵”的概念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

随着我国城市水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员开始在实践中探寻解决城市雨水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在此实践探索阶段,俞孔坚教授及其土人景观规划设计团队成果突出,从2008年的天津桥园到2010年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创造了许多雨洪管理实践的成功范例;其次,深圳市在2004年开始率先引进LID理念,不断探索适应该地区的应用模式,并推动创建光明新区成为全国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15]。这些实践进一步推动着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相关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许多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努力探讨适应于我国城市雨洪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大力推动了我国海绵城市概念的发展。在学术期刊中,市政领域以董淑秋等[16]为代表,于2011年首次在理论研究中结合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建构“生态海绵城市”的规划概念。此外,还有许多相关行业人员和研究学者也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思路[17,18,19]。如现任常德市江北水系综合治理办公室项目协调员的刘波,在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全会和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分别通过九三学社和湖南代表团罗祖亮向会议提交了共两份关于科学利用和管理城市水资源的提案和建议,均提到“建设海绵体城市”的建议1);俞孔坚教授在2012年北京遭遇“7·21”特大暴雨灾害后,致信北京市委书记,提出“建立‘绿色海绵’解决北京雨洪灾害”的建议2);国际著名水文气象专家林炳章教授在2013年10月于厦门召开的极端暴雨事件和防洪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建议,可借鉴美国经验,建设一座“海绵城市”[19]。

由此,“海绵城市”相关概念成为了近年我国行业内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而中央政府的进一步关注和推动则促进了该理念的正式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的,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到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在其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海绵型城市设想;同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上提出新时期治水思路“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战略,同时再次强调“建设海绵家园、海绵城市”。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正式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文简称《指南》)。同年12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受到全国各省市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领域人员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20]。

总体来看,在我国海绵城市概念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概念名称叫法,主要有绿色海绵、海绵体城市、生态海绵城市等,这些概念在改变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提高城市自然蓄水排水的能力、运用生态途径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等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研究,与海绵城市有着异曲同工的紧密联系,最终在国家政策层面确定了海绵城市概念的统一和完善。

2.2 概念内涵

我国《指南》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1]。该简单概念背后隐含的深层内涵[22,23],笔者认为可以具体分解为:一是,海绵城市面对洪涝或者干旱时能灵活应对和适应各种水环境危机的韧力,体现了弹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二是,海绵城市要求基本保持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不变,主要通过低影响开发(LID)的开发思想和相关技术实现;三是,海绵城市要求保护水生态环境,将雨水作为资源合理储存起来,以解城市不时缺水之需,体现了对水环境及雨水资源可持续的综合管理思想。

2.2.1 弹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

弹性(resilience)作为学术名词,最早由生态学家C.S.Holling于1973年提出,指一个系统吸收克服干扰,保持其自身功能和结构稳定的能力。弹性城市(resilient city)是指城市系统能够吸收干扰,在被改变和重组之后仍能保持自身特征,同时从干扰中总结学习和提升自身的能力[24]。对比传统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等外界干扰时呈现无法应对风险的脆弱性,弹性城市在灾害防愈、气候变化适应和风险管理方面更具综合性和前瞻性。其中,建立具有适应性和弹性的城市水系统设施是弹性城市的重要组成内容[25],我国哈尔滨两处城市公园——文化中心湿地公园和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正是土人景观设计团队将水弹性与景观相结合应用到城市建设实践中的成功探索3)。

传统城市在面对暴雨灾害时,往往存在径流量大、排水管网容量有限、雨水可下渗界面少,雨水无法自排而在城市路面滞留形成积水,水量急剧增长形成洪涝灾害,导致工程失事、交通瘫痪、地下设施受损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国民经济损失。

海绵城市正试图改变传统城市防洪排水系统在应对灾害时一触即溃的现状。海绵城市要求“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功能”[21]。

海绵城市这种强调城市在面对水文类自然灾害时快速吸收灾害干扰,排除干扰的同时还具备净化和储存的增效功能,灾害过后不改变自身结构并变废害为资源的内涵,完整体现了弹性城市特征和思想。

2.2.2 低影响开发系统实现雨洪控制的思想

海绵城市的核心目标是维持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从水文循环角度看,主要从源头、中途、末端采取控制手段,要实现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就得源头多面滞吸,中途多线引导和末端多点蓄积,以达到良好水文循环。

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之初只是强调源头控制径流,随着各国理论和实践发展,该理念内涵和技术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为更好地解决我国城市现状复杂的水环境问题,《指南》中明确低影响开发“是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21]

因此,低影响开发系统是海绵城市实现低开发强度和雨洪控制的核心思想和实现手段,将统筹城市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

2.2.3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雨水资源利用之可持续管理的思想

传统城市缺乏水生态系统保护和雨水资源合理循环利用的综合管理思想,一方面体现在传统雨洪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安全地排放雨水[26],市政工程的排水模式属于简单粗暴的快排式思想,只考虑如何让雨水排得越快、越多、越通畅,白白浪费大量的天然水资源。另一方面体现在传统城市建设的高强度土地利用开发模式,忽略并破坏水生态环境:具有透水功能的绿地被大量不透水的人工硬质地面代替,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途径;生态河道被截弯取直,加上裸露的水泥垂直驳岸,降低了河流蓄水能力;高密度建筑群导致生态系统破碎化,阻隔了生态绿地与河流间的水循环。显然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无法适应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资源和环境压力。

海绵城市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城市开发建设应保护现有水生态敏感区;合理地控制开发强度,选择低技术生态措施,维持可持续的水生态循环功能;强调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和利用的综合系统[21]。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实现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27],将极大程度缓解我国城市用水短缺的问题。

由此可见,区别于传统城市单一的雨洪管理思路,海绵城市理念对待水生态系统保护和雨水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之生态综合管理思路,体现了其对待城市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建设管理的思想。

3 讨论与分析

3.1 海绵城市内涵的思考

纵览《指南》内容,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但是全篇核心内容更侧重于低影响开发,包括副标题和设计章节的引导,加上通常人们对低影响开发的一般理解,包括政府和建设示范点的宣传都侧重于中小尺度的城市开发建设技术和城市雨水管理,这些都容易导致读者或实施者将海绵城市建设重心落在低影响开发设计部分,而忽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指南》中关于区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的规划前提,即保护和修复区域水生态系统以及考虑地区和流域范围环境的规划建设原则。

因此,《指南》中内容较全面,但是偏重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的推广,而未对该定义进行详细诠释,不易有效传达其中海绵城市的综合内涵;在此提出加强低影响开发的内涵层次和海绵城市统筹区域水生态系统安全内涵的思考建议,以实现具有科学观、全局观和生态观的城市建设模式。

3.2 海绵城市和雨洪管理的关系

雨洪管理(stormwater management)的概念是一个舶来词,也可译为暴雨管理,一般是指对城市雨水的控制和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该理论的实践与研究[28],并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形成了较完善的城市雨洪管理体系,较典型的主要有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及低影响开发(LID)体系、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LIUDD)等。

相对而言,我国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起步较晚,且现有城市雨洪规划和管理体系较为落后。本世纪初,面对我国城市化带来越来越严峻的雨洪问题,不少学者开始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城市雨洪管理先进技术和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展开相关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未形成适合于我国城市雨洪综合管理问题的系统理论,难以推广和普及。

究其原因,如车伍教授所言:“雨洪管理被直译为暴雨管理,从该领域的发展及内涵看这显然都不够准确且容易引起误解”[28];即“雨洪管理”作为外来词汇的中文直译,对其词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语境局限性。从字面概念来看,中文的“雨洪”或者“暴雨”特指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但是对于雨洪管理理论而言,其研究对象则不仅限于暴雨,还包含中、小级别的所有降雨形成的雨水。另,“管理”一词在中文语境,也是特指非工程性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过程。但是对应雨洪管理理论内涵,则包含着相关的工程性技术和非工程性管理两者。可见,单纯雨洪管理的概念,不能准确体现城市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完整内涵,适用性有限,难以在我国学术和实践领域广泛推广和传播。

为了更清晰全面地反映该理论研究的内涵,许多学者尝试提出新的概念来替代,比如雨洪控制利用[28]、生态海绵城市[16]、绿色海绵[17,18]。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海绵城市概念脱颖而出,其形象的字面意义展现了城市如海绵般自由控制雨水的能力,被大家广为传之。如前文所述,《指南》的定义,更是较完整诠释了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的生态内涵,在指导我国城市建设实践的有效性方面具有相对较大优势。

因此,海绵城市是城市雨洪管理理论上的内涵发展和进步,明确了生态型城市雨洪综合管理思想和途径。海绵城市理念的确立和推广,为推动我国城市雨洪管理体系建设和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生态问题指明了道路,意义重大。

3.3 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关系

城市的快速发展常伴随着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探索理想城市发展模式,我国学者和政府相继提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等城市概念,现在又推陈出新海绵城市。今天提生态、明天讲低碳、后天谈海绵,看似有些变化无常,其实概念虽不断出新,各内涵确环环相扣,紧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对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概念的异同进行辨析,有利于提高各概念实践的有效性,发挥综合效益。

三者概念内涵各有侧重。生态城市(Eco-city)4)的概念最早从生态学角度提出,是全球生态危机下的产物,侧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协调城市人工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是人类城市化进程中里程碑的发展理念,标志着人类从工业文明进入现代生态文明阶段。生态城市内涵丰富,属于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5)的概念在21世纪初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和城市领域,侧重城市交通、建筑、生产与消费等领域的发展与化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形成脱钩(Decoupling)6)的目标,强调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如前文所述,侧重于城市建设与水文生态系统的关系,强调城市应对水文自然灾害的弹性和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洪综合管理思路。

从三者概念来看,生态城市具有最为宽泛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是一切生态系统关系和谐发展的总和。低碳城市是以二氧化碳排放为量度,阐述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社会经济系统)与化石能源消耗(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强调生态的资源利用和产出。海绵城市较具体地从城市与雨洪管理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关系发展,其低影响开发和雨水资源循环利用不同于传统高碳型排放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碳排放,体现了低碳城市理念。

因此,海绵城市和低碳城市都属于生态城市范畴,是城市发展的具体生态途径。同时,海绵城市践行了低碳型建设理念,属于低碳城市范畴。三者存在理论递进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完善,成为政府实施可持续建设事业的得力抓手。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海绵城市的概念经过一段发展过程,较清晰完整地诠释了城市雨洪管理在雨洪防治、雨污控制、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生态内涵,对水量、水质、水利用提出综合要求,体现了其概念的先进性;其次,海绵城市概念的思想内涵符合我国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获得中央政府的确定和推广,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发展,成为全国城市雨洪管理建设的标杆和重要方向,是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水安全的重要保障。

同时,作为新的城市建设模式,海绵城市的理论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亟待在准确解读其概念的深层内涵基础上展开进一步思考,研究符合我国不同地域特色的具体实施策略和规范标准,以促进该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成熟;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规划上,加强各专业和部门协作,科学分析水文特征为先,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技术上,各地区应制定符合其地域条件和要求的专用技术指南,避免照搬模式;法规上,制定完善的法规政策和管理体系,做到开发有法可依,管理有法可循;实施上,辅以经济调节手段,加强政策支持与示范宣传,提高企业和市民减污、水体保护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和行动力。

图片来源

本文图片为作者绘制。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 篇2

(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李健编辑提供)

土工材料与海绵城市完美结合试点:大观湿地公园利用自然地形改造的连串“海绵泡(水塘)”,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水处理措施,将7 0 %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成为具有“水弹性”功能的城市雨洪廊道。

公园内建有网球场和篮球场等配套。周围用植草格、种植袋和透水管建造的花园环境会更美!

用种植毯和绿化毯形成的植被带固沙力强、吸污力强,能过滤大颗粒悬浮物、细小沙砾和易沉降的污染物。而生长出来的植物也会起到净化病原体作用。即绿化又健康!

稳定塘蓄存经过一系列过滤净化后的水体,保持水质稳定。

行人的木栈道绕“海绵泡”而建,已成为天河智慧城上班族休闲跑步健身的热门场所。

公园既发挥了生态雨洪廊道功能,又为周边居民和企业员工提供了一处休憩游赏、科普健身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踏步在新型建筑模版上,空气更加清新!

“海绵体吸收雨水,使得雨水不能直接进入河道,经过过滤沉淀以后才能进入河道和我们的湖里。如果把雨水和地面的污染都截流了,我们的湖泊里就不会富营养化、不会有污染,水就会变得很干净。”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这样描述海绵城市的美好图景。那么,何时能成为广州的现实?

武汉遭遇暴雨,城市看“海”再次拉响警报。7月14日,湖北省内第二大湖永久性退垸还湖,将过去填湖平壑的城市建设用地交还给大自然。城市内涝如何破解?建设“海绵城市”成为最新热门话题。本月初,广州首个海绵城市试点———位于天河区智慧城的大观湿地公园首期建成并对外开放。这片海绵城市长啥样、如何发挥作用来帮助广州摆脱“落雨大,水浸街”的窘境?

大观湿地公园长约3公里,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水塘顺着地势高低逐级错落分布,中间是亲水平台、景观盒及多个小广场,由花谷栈道相连。水质清澈、花木葱茏、鸟鸣虫唱、游人如织,让公园显得生机勃勃。

原来的这里是片杂草丛生的烂地和淤泥臭水的鱼塘。从2012年起,天河区开始规划建设长度约55公里、占地约5.7平方公里的天河智慧城水系规划研究,并于2013年开始建设大观湿地公园。倘若不建设海绵城市,会按照过去城市建设用地追求一马平川的传统思维,山被推平、鱼塘被填掉后,天河智慧城将建大片高楼,变成硬地。

改造时,大观湿地公园保留了部分鱼塘,并重新再挖新水塘。多个水塘形成十几级落差的“海绵泡”,每个水塘深1米~1.5米,挖多深、挖多宽严格按照防洪要求精密计算。雨水在流经高低错落的“海绵泡”后,变成涓涓细流。项目南北两头分别是新兴广场和思观广场,以新塘水库为中心,顺沿大观路建设,连串湿地泡为海绵蓄水体中心,与可渗透广场、可循环材料栈道、透水绿道乃至高压线下方的空间,共同构筑雨水收集净化系统,成为集水质净化、雨洪调蓄生态循环的城市设施。公园上游为初级净化区,下游包括深度净化区和生物栖息区,最终经杨梅河下游汇入车陂涌,有效形成雨洪缓冲带,缓解车陂涌防洪排涝压力。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 篇3

摘 要:基于当前城市水问题,结合城市规划发展要求,海绵城市的理念得以产生,这为应对城市水问题提供了契机。该文就海绵城市理念进行了解读,并就海绵城市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从相关保障政策、建设形势、设计规划以及项目管理等角度就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 城市规划 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c)-0102-02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了好转,经济总值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就在人们为经济的进步而欢呼雀跃的时刻,以水资源稀缺以及污染问题为代表的环境问题却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能够更好保障城市水安全,打好保护水安全的攻坚战,以《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下文简称为《指南》)为代表的相关文件得以发布,“海绵城市”理念走进公众视野,并深得民心。而当下将“海绵城市”深入贯彻到城市规划中,加强其应用成为了新时期应对城市水生态问题的关键。

1 “海绵城市”理念的解读

海绵城市理念的表面理解为在城市规划中使城市能够具有同海绵一样的弹性,对水能够进行很好地吸收,同时也能净化水质,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城市环境,实现涝时排水、储水并实现水资源净化,在城市生活或建设需要时为城市提供水资源。结合《指南》可以看出,所谓海绵城市指的是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应用绿色科学技术建立起能够实现城市水资源储存、净化、供给的水资源循环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在优化城市排水问题的同时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就海绵城市理念的本质来看,其建设对于实现城市雨水控制,实现科学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其必将会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重点。

从世界角度而言,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以及水资源利用一直都是热点话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人口密度大,水资源需求大,过去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主要是从河道修建、水资源引入、水体净化入手,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水问题,但是很难根治,因此多年水问题一直缠绕着城市建设者。海绵城市的提出之所以让人们眼前一亮,主要是因为其建设原则是与城市实际环境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使自然规律、自然条件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应用。可以说海绵城市理念颠覆了人们对于城市水问题应对的思考,使人们在城市水生态系统构建中获得了新的思路。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013年习近平在相关会议上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这对我国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新时期城市规划中水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新的思路。就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而言尚处于布局谋篇阶段,多数城市已经开始结合理念进行实际系统建设的构思规划,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建设方案。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作为海绵城市试点,池州市城市建设部门做出了3年规划(2015—2017),其中涉及了117个建设项目,总建设资金达到221.6亿。其规划内容包括以道路交通、建筑小区、水生态水安全、能力保障、园林绿地为代表的五大系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城市水问题的解决。

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一直是我国多数城市需要去面对的尴尬问题,以济南、武汉为代表的部分城市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城市内涝的代表,同时该部分城市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却很大。基于海绵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进化”优势,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其必将会大展拳脚,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就此而言,海绵城市理念不仅在国内城市规划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在国外多数城市其也毕将会备受欢迎。

3 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做好相关政策研制工作

任何一项方案的实施都需要得到相应保障,而以完善城市建设为目的的海绵城市理念要想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很好地应用将必须从政府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而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由于海绵城市提出时间较短,相关理念还处于完善阶段,尽管以《指南》为代表的相关文件得到了发布,但是很大程度上只是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建议,并没有实际支持力度。从海绵城市建设构想来看,在建设过程中将会涉及土地的规划利用、城市现有设施的改建等内容,而这些内容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其管理上涉及不同的部门单位,为了便于城市建设部门能够更好地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相关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快进度,力争在海绵城市理念投入实际应用之前颁布相关政策,增强支持力度。

3.2 积极采用试点建设策略

从理论角度来看,海绵城市的构建确实具有较大地可行性,同时对于城市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其建设经验目前世界各国均缺乏。为了使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在我国城市规划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探索其可行性,了解其实际效果,获取建设经验,采用试点建设策略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来看,目前还是以试点建设为主,但是在试点区的选择上代表性不够,试点区选择不够全面,为此提出下列建议。一是选取水问题严重城市的部分区域作为试点。从目前我国水问题严重的城市来看,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上,而选其为试点是最好的抉择。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城市经济建设任务多、城市压力大,试点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为了能够兼顾,选取其部分区域作为试点区最好不过;二是试点区选择在大中小城市分布上保证一个合理的比例。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城市建设现状差异性较大,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参照,进而展开设计规划,因此将试点区合理地分布于大中小城市上更具科学性。

3.3 做好海绵城市设计规划

想要使海绵城市理念得到更好地体现,在海绵城市设计规划方面需要做足功课。从海绵城市理念上来看,其建设工作与城市内涝、水资源管理以及城市水生态环境等方面内容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因此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深入贯彻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设计规划工作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开展:一是把握“政策引领,生态优先”的规划原则。海绵城市设计规划工作需要在相关政策指导下开展,从而保证相关建设工作能够得到政策支持,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此外,海绵城市理念本身便是以遵循水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因此在实际设计规划中,要以生态为前提,做好城市区域现有河道、湖泊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二是全面规划,就规划细节给出具体指标。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将会涉及多方面因素,从空间到主体,从地上到地下,因此全面规划,综合考虑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对于一些具体建设细节,设计规划中要给出详细的指标,比如铺装路面的透水率、下沉式绿地率等。

3.4 把握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海绵城市建设难度主要体现在其涉及面广,所牵涉的部门单位较多,为了保证具体规划得以实施,建设成果得到实现,把握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是必要之举。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批过程中要做到重点项目重点审查,细节规划指标核准。其中建设内容类别属于重点审查项目,再次审查中能够充分了解建设工作将会涉及的城市环境,以及为其所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铺装路面的透水率、下沉式绿地率等属于涉及规划细节,是审查人员需要去进行指标核准的,要保证指标与城市总体规划标准相符合,降低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环境的不良影响,使海绵城市的优势得以体现。

4 结语

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保障城市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任务。新时期,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为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方向,为此做好相关工作便显得尤为关键。全面规划、政策支持、试点建设、严格审批,在各方面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海绵城市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中必将会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龙,车伍,易红星.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9(14):6-9,16.

[2]苏义敬,王思思,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J].南方建筑,2014(3):39-43.

[3]容艳媚.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问题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5(1).

关于海绵城市的思考与应用 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集蓄利用,下渗减排

1 项目背景

烟台市2015年城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重点项目之一为, 探索制定“海绵城市”规划实施技术导则, 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存蓄、缓释作用, 建设海绵城市。

2 规划理念—低影响开发

规划通过生态廊道构建、水质环境提升及低影响与循环发展策略, 最大限度平衡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将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体现在城市的产业、生活和市政建设等方面, 具体指标分解落实到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住宅小区等工程项目, 并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各项工程措施来保证低影响开发建设的有效推行。见图1、图2:

3 建设目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

根据《指南》中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分区,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第Ⅳ区 (见图3) 。

综上, 建议开发区总规修编提出开发区低影响开发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

4 实施途径

4.1 目标分解

根据《指南》低影响开发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将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即开发前后综合径流系数尽量控制不变。如图4:

开发前综合径流系数φ通过加权平均计算求得。如表1:

开发后, 需控制年径流总量:V=10HφF=16.5782万m3

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 m3;

H———设计降雨量, mm, 由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 查附录2;

φ———综合径流系数, 由上表得0.36;

F———汇水面积, ha, 八角范围面积为1369ha。

4.2 下渗减排控制

开发后, 需控制年径流量主要通过下渗减排途径控制, 对下沉绿地、透水铺装两个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进行指导性控制:需控制径流量V=渗透设施渗透量Wp。

需控制径流量:V=10HφF=16.5782万m3

渗透设施渗透量:Wp=KJAsts=K1JAs1ts1+K2JAs2ts2

其中As1=绿地总面积F1×下沉式绿地率a

As2=人行道、停车场、广场总面积F2×透水铺装率b

式中:Wp———渗透量, m3;

K———土壤 (原土) 渗透系数, m/s;

J———水力坡降, 一般可取J=1;

As———有效渗透面积, ㎡;

ts———渗透时间, s, 指降雨过程中设施的渗透历时, 一般可取2h。

根据方案代入数据并结合八角发展情况, 求得指导性单项指标:下沉式绿地率a≥60%透水铺装率b≥40%。

4.3 集蓄利用控制

开发后, 需控制年径流总量主要通过下集蓄利用控制, 可采用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进行指导性控制:即需控制年径流总量V=调蓄设施调蓄水量Wx。

根据方案代入数据并结合八角发展情况, 求得综合指标:单位面积控制容积V单位面积=10Hφ≥121m3 (即在城市中每开发一公顷土地, 应附设121立方米的调蓄水体) 。

4.4 指导性指标

八角片区低影响开发总体目标可通过单项指标或单项指标结合综合指标指引来实现。如表2:

4.5 容积率奖励

低影响开发的实施能有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 也需要投入相当的开发成本, 包括:初始投资、设计与额外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等。

鉴于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的成本及周期, 为推广并鼓励建设单位大力实施低影响开发, 建议相关部门除了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同时制定低影响开发的容积率奖励政策。原则上奖励上限不超过地块核定容积率的20%。见图5。

容积率是调控城市建设发展的有效工具。在实际的容积率奖励机制应用中, 还必须考虑片区内不同的密度分区和用地性质, 以及低影响开发具体设施的规模等诸多方面。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推导出更合理的容积率奖励指标。见图6。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的通知 (建城函[2014]275号) [Z], 2014-10-22.

[2]仇保兴.海绵城市 (LID) 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给水排水, 2015. (03) :1-7.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 篇5

目前,城市水安全中普遍存在城市河湖、湿地萎缩,河湖水生态空间被严重挤占,水生态恶化,水灾害加剧等问题。加强城市河湖综合治理,实施水生态修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海绵城市建设“渗、滞、蓄、净、用、排”各项措施发挥系统治理效益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其河流治理目标,以上海崇明陈家镇河道设计为案例,阐述城市河流水系的具体设计思路、方法及技术方案,为城市河道治理建设,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提供借鉴和参考。

1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是以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为基础,以防洪排涝体系为支撑,充分发挥绿地、土壤、河湖水系等对雨水径流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和缓释作用,实现城市雨水径流源头减排、分散蓄滞、缓释慢排和合理利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减缓或降低自然灾害和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城市水系是城市内降雨径流自然排放的重要通道、受纳体及调蓄空间,河湖综合治理是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水利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工作总目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指标,河湖水系综合治理的目标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四个方面展开。水安全方面,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合理安排洪涝水出路,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水环境方面,加强城市河湖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控制河流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水生态方面,保护和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提升河流自净能力;水资源方面,加强雨水、再生水等水源利用,提高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水环境承载能力。

2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是关键

河流治理规划设计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出发,抓住城市河流面临的关键问题,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方案,实现多目标控制、多专业协调,发挥河流综合效益。河流治理设计首先要在科学规划、系统布局的基础上开展,关键点在于多目标体系制定,河流总体布局,生态治理与修复,水景观建设等方面,其中河流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是重点工作之一,针对特定的河道,需具体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受损程度,再根据水质水文条件、河流地貌特征,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治理、物种恢复等具体治理措施。

3案例分析

以崇明陈家镇四号河、琵鹭河项目为具体案例,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河道综合治理内容和模式。

3.1项目概况

陈家镇位于上海市崇明岛的东部,与崇明东滩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相邻,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四号河和琵鹭河是镇域内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家镇—东滩地区规划配置十大生态功能区,四号河将穿过镇域内的2大生态功能区(裕安现代社区、国际论坛商务区)和3块公共绿地(森林公园、生态体验园、体育公园),河道总长5.23km,其中约2.8 km需实地开河。琵鹭河位于实验生态社区,河道全长约2km,其中玉叶湖及东侧长约1.lkm的河道需实地开挖。陈家镇水系规划。

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河道规模小且不贯通,岸坡坍塌、河床淤积,河道的蓄泄能力不足,影响陈家镇地区的防汛安全;河道内水体浑浊,且含盐度较高,对水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与陈家镇地区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区的要求不相适应。针对上述问题,将通过水域保护、水系沟通、水生态修复、增设湖泊湿地等措施,提高防洪排涝能力,达到改善镇区生态环境的治理目标。

3.2河道综合治理目标

该工程综合治理目标主要为保障区域防汛安全,改善河流水质,既满足河流的自身功能又满足景观、生态功能及多功能开发的要求。

3.3总体布局

项目位于崇明陈家镇生态建设的核心区域,生态景观要求较高,河道布局需在河流生态学理论基础上,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满足河道防洪除涝标准的前提下,将河道设计成自然生态型的河道。

3.3.1设计原则

(1)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平面上尽量保持河流蜿蜒形态,沟通现有水系,依托现状地形因地制宜的布置湿地、人工岛,断面尽量采用复式断面;

(2)通过河道整治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重点在水域和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建设;

(3)充分考虑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功能;

(4)陆域岸坡营造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保留河道天然的美学价值。

3.3.2河道平面布置

河道的平面布局,通过对河道周边环境的分析,根据镇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水文、地形等特点条件,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琵鹭河以面积3.34万m2的玉叶湖为中心,沟通周边的骨干河道,局部区域适当布置生态湿地;四号河结合周边的生态功能区,形成“一廊、二带、三区”的平面布局,一廊即生态水廊,二带为两岸生态护岸带,三区则在陆域布置生态氧吧区、河流湿地区和彩叶林带区。

3.3.3典型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首先满足行洪要求,局部区域通过地形改造适当布置湿地、岛屿、浅滩、林荫、鱼礁等为生物提供不同的生境,为生物多样化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垂直空间领域,充分保证水生动植物和陆域动植物生物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考虑岸坡的透水性和植被率,达到水、岸、陆三位一体的效果。

3.4生态修复方案

3.4.1河道生境改造

河道生境改造主要是营造适宜水生生物生长的环境。通过对现有河道的疏拓及实地段河道的开挖,湖底形态设计和微地形改造,满足种植不同水生植物的适宜水深。岸坡作为水陆交接面,适当布置生态湿地、岛屿、浅滩等,有针对性地设置适合生物(微生物、鱼类、底栖生物等)生长的护岸结构,如生态石笼、生态鱼槽砖、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斜坡式鹅卵石大缓坡等,形成适宜不同水生动、植物生存的连续而又富于变化的生境基底。

3.4.2生物多样性构建

河道的生态建设。在改善及优化的河道生境及护岸改造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水生植物系统和滨湖的湿生、陆生乔灌草系统,以及滨岸带及河道主槽的生物配置及恢复,形成一个完整有序、自然过渡的河道生态系统。

在水体中种植对污染物吸收能力强、耐受性好的植物,应用植物的生物吸收及根区修复机理(植物一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去除污染物或将污染物予以固定,从而实现修复水体的目的。根据水位变化由岸边向河内梯次布置挺水、沉水植物,采用块状或带状混交方式配置,使水岸线曲折变化有序,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根据上海地区的气候及水质特点,植物品种选择夏绿型、冬绿性和常绿型搭配,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黄葛蒲,浮叶植物如睡莲、萍逢草,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苦草、范草、金鱼藻等本地种,营造四季常绿的天然水环境效果。

该项目设计的河道为开放式河道,水生动物放养以螺、河蚌等迁移较慢的底栖动物为主,可摄食藻类,促使河水中悬浮物质絮凝,并利用食物链关系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资源,取得水质净化和资源化、生态效果等综合效益。

3.4.3生态湿地

生态湿地重点布设于琵鹭河东段南侧岸边,其他河段零星分布,湿地控制水深为20—40cm ,属于表流人工湿地。污水从湿地基质表面流过时,通过植物根茎的拦截作用以及根茎上生成的生物膜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在较宽的河道中错落有致的安排一系列生态岛(岛I、岛II),不仅增加水生植物种植面积,还起到将河水分流、改变水流方向和减缓水流速度的作用,使含有污染物的水体更多的与水生植物接触,更好的起到固定、过滤、吸收的作用。

3.5景观绿化

景观设计以“人文——生态——节能”为主旨,与镇域规划的功能区分布相结合。实验生态社区、裕安现代社区和商务活动区,人文活动较为密集,河边间隔设计亲水步道和木栈道,增加人与水的互动,营造出健康向上的城市氛围。生态体验园和森林公园段,两侧陆域带以乔木为主,整个森林公园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市绿肺,不同树形、季相、色彩的品种错落布置,以形成高低不平的林冠线、颜色丰富的彩叶林。

3.6河道水动力及水质分析

为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分析护岸防冲流速,对采取生态修复后的工程效果进行分析,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MIKE11的HD(水动力)和AD(水质)模块,以四号河为例进行计算分析。

河道流速分析了引排水不同工况,计算结果显示河道内的最大流速约为0.65m/s,结合工程区的地质条件分析,确定河道的防护范围,并选择满足抗冲流速的、透水性好、植生能力强的护砌材料对河道边坡进行保护。

河道水质改善分析,模拟水资源调度时的排污引清过程,以及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后水体的自净恢复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有面源污染、无生态修复的情况下,河道水体的氨氮7天后超标,总磷9天后超标,恶化为W类水;有生态修复的情况下,氨氮在15天后超标,总磷在13天后超标,且浓度变大的速率明显低于无生态修复的情况。由此可见,生态修复减缓了面源污染对水体的恶化速度,对四号河的水环境改善有较好的作用。

3.7综合分析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 篇6

刘波是湖南省常德市环卫处宣教中心的一名普通干部,却怀抱改变中国城市规划、城市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的理想。

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刘波给记者翻看他2012年5月4日向七大流域干流城市市长寄出80封信的邮局存根,脸上显出失望和无奈。“把上面的条形码输入中国邮政的主页就能查到,寄过去的信没有丢,都已经被签收了。”

2011年两会期间,刘波曾通过常德市一位九三学社代表提交了《关于建立完备的城市流域管理水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关于建设海绵体城市,提升城市生态还原能力》等7个方面内容的提案。水利部回复了近10页纸,但除了列举水利部多年来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可实质性操作的内容不多。

这条路没走通。2012年,刘波想起给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淮河、松花江、辽河七大流域干流的80座城市市长写信,千字左右的《中国七大流域干流城市市长宣言》中明确写出了他的改造构想:七大流域干流各城市政府以2012年城市硬化面积为基准,从2013年起,每年减少城市硬化面积3%至5%;从现在起,以建立“海绵体城市”为切入点,有步骤地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

按照刘波最初的计划,在2012年5月30日前,如有超过60%的城市回复同意,此宣言生效,他会将宣言交给国务院及国家有关水资源管理组织备案,并拟建议第三方机构对宣言中的实践内容进行跟踪评估。

然而,至今无人回复。

全流域管理

刘波关注水资源利用始于2000年他在湖南省环卫协会任职期间。那时他到湖南省各城市开会调研,看到许多地区垃圾场都是露天堆放,直接污染了当地水源,农村就地取的地下水基本不能喝。这些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当地官员的关注,请来德国专家对湖南省负责垃圾管理的技术人员做培训。水资源管理的理念也是在当时湖南和德国的合作项目中被引入的。

2005年,在一位旅居德国的常德人牵头下,德国汉诺威市、荷兰乌特勒支市和中国常德三座城市联合向欧盟提交了城市水资源环境对话项目的申请。尽管申报材料并不十分完备,但水资源环境话题得到了欧盟的重视,在同时申报的100个项目中,唯独这个通过了。

欧盟提供了50万欧元的经费,项目于2006年3月在常德启动。在频繁往返于欧洲调研的过程中,刘波真正领会了欧洲的水资源管理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欧洲上世纪80年代曾经态势严重的德国鲁尔工业区、巴黎塞纳河的水资源污染问题都得到了有效治理。

“他们最主要的理念是全流域管理。大的流域管理是国家级的,地区性的流域管理要成立管理委员会,一二三级流域,形成树状结构,从根部管到每一片树叶。而我们现在不是树状,是碎片化管理。”刘波指出国内水资源管理理念中不科学的因素。

欧洲国家的水资源管理都是在《欧盟水框架指令》的指导下进行的,水框架指令的核心要点是强调整体流域系统的概念,所有河流改善计划的细节都要公布、让民众自由发表看法,所有国家都要定期向欧盟报告工作进展,配合以严格的惩罚条例,对无法完成指令的国家进行惩罚。

我国虽然有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等组织,但是它们并没有行使流域管理的职能。我国《水法》中强调行政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实际上就无形中削弱了流域管理的作用,地方政府搞开发的时候,不会向流域管理系统申报开发项目对当地水资源造成的破坏和修复办法。”刘波解释。

打造“海绵体城市”

在严格的水框架监督下,欧洲的水资源管理、污水治理、城市生态修复在最近30年内“脱胎换骨”。

“完备的流域管理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机构;注重流域管理规划和城市建筑开发中的水土保持;按就地处理的原则收集和处理雨水和污水;重视河流的生态保护和尝试亲水型防洪策略。”刘波对欧洲经验做出了总结,这其中,他对法律强制城市建筑小区蓄水的做法尤为印象深刻。

德国上世纪80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90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当地在新建工业、商业建筑和住宅区前,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设施费和排放费。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敏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德国法律要求每个建筑开发后限制排出来的水量,强制蓄水。上世纪80年代,全球水价最高的是德国,一吨水4马克,其中1马克是上水,脏水回到干净的水,处理费要3个马克,这就是在水价上做引导。而目前欧洲水价平均是1. 75欧元一吨。”

与德国重视雨水管理的方法类似,美国提出了雨水最优化管理方法BMPS,日本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雨水流出抑制型下水道”,采用各种渗透设施截留雨水并收集利用,该计划纳入国家下水道推进计划,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借鉴上述经验,刘波将城市生态修复的理念概括为打造“海绵体城市”: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开发、改造城市社区建筑物、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蓄留雨水的生态功能,尽可能恢复城市原有河道、水塘、沟渠,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提高雨水渗透率,重视地下管网的普查、检测和修复工作,防止地质灾害。

“要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有时能吸水,有时又能挤出水。”刘波说,“这里说的吸水和挤水,几乎都是运用自然排放和收集的方法,实现雨水和绿地间的自然交换,不依靠抽水泵等高耗能高排碳的人工方法。实现从人工化城市向自然城市、生态城市的转换。”

从居民楼的屋顶开始改装

nlc202309012313

北京“7·21”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让城市蓄水排水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数据显示,在原始森林的天然流域状态下,98%的雨水都可以下渗和蒸发,只有2%从地表流走。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路面硬化率增高,失去了自我消化能力,雨水无法下渗,径流量超过50%,北京甚至达到90%,雨水流走后,地面蒸发马上产生热岛效应。

“怎样有效留住雨水,又在需要的时候挤出水,成为中国城市特别是北方缺水城市要重新考虑的治水观。”刘波说。

“7·21”暴雨过后,北京水务局和设计院专家也和赵敏华讨论过,认为是北京的排水标准太低。赵敏华说:“这种找原因的方式,还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对症下药。北京地势高低不平,广渠门的积水是从上游流下来的,客水为洪,才造成了人员伤亡。改变‘只排不蓄’的概念,从蓄水到排水到用水,系统考虑才能治理好。”

雨水在数千年前就被人们利用,进入工业化时代,城市快速发展,雨水反而成为一种负担,被当做需要解决的“废水”。“北京团城的排水系统,是古人遵循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观念修建成的,都江堰这样成功的水利工程也是因势利导的结果,成功治水,要顺应自然。”刘波说。

刘波建议,“海绵体城市”首先从小区居民楼的屋顶开始改装,屋檐做成凹形槽,雨水通过管道流下,在与地面交汇处堆上鹅卵石缓冲水流下泄压力,然后将雨水引到小区中央的生态湿地,湿地下面连接蓄水箱。“或者像德国一样,一些建筑物屋顶直接改装成生态绿地。但渗透速度必须经过科学计算,如果遇到暴雨,能不能满足最大的暴雨径流,这些都跟草皮下面的沙子直径有关。”刘波向本刊记者展示德国某小区内部的人工湿地资料,小型湖泊旁设置了瀑布景观,瀑布的水就是雨季蓄水。

用收集到的雨水补充地下水,是防止地陷、天坑现象的有力措施。在干旱季节,能够维持小区景观,调节小区的微气候,绿地土壤含水量较高,可以自然给小区降温。

“而单体建筑做了雨水收集处理,就是健全了城市的蓄水细胞,如果每个细胞都这样处理,那么城市生态必定大为改观。”刘波说,停车场和道路两旁也做同样的改装,做成下凹式绿地。绿化带路面稍有倾斜,水都流进绿化带设置的缺口里。初期雨水含有汽油等油污,含铅量比较高,土壤和草皮可以对前10分钟的雨水进行自然的净化过滤。

“通过海绵体城市建设保存好地下水,10~20年后收效会非常明显,100年之内,地下水基本恢复正常。”刘波说。

最近刚从杭州出差回来的刘波惊喜地发现,2001年开放的位于杭州市元宝街的胡雪岩故居,古宅建筑的屋檐采用了和欧洲一样的排水蓄水管道,雨水经过这样的系统收集到一个大水缸里,形成了天然的人工湿地。

“古人有‘天水不外泄’的观念,我正在考证这个系统是胡雪岩家里本来就有的,还是故居后期修缮加上去的。如果是早期就有的,那古人在很久以前就理解了‘海绵体’的意思,并把它运用到自家住宅当中,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刘波说。

“从飞机往下看处处是刀痕”

一些发达国家的停车场本身就具有储水排水的功能,对比中国式的道路绿化,刘波直言很多时候是做表面功夫,“绿化带的植物用托盆高高挂起,完全起不到涵养雨水、调节气候的作用。天安门广场那么大面积,如果结合湿地改造的功能,对调节北京城中的气候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快速修建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桥、立交桥的同时,城市与乡村的天然河道被切割成碎片。“从飞机往下看处处是刀痕。”刘波说,“最典型的就是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被公路割成碎片,大熊猫的活动区域因此进一步减少。”

理想的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应该紧密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一些德国的案例显示人工桥梁下面就是步道,河流下面可以交流,河岸的生态廊道也不会被桥梁阻隔。而当地河流沿线布置着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积水通过公路下的缺口流下,硬化路面下面是沟通的。梯形拦水设施顺着道路坡度修建,一级一级流下来,水流的冲击力也得到缓解。

在中国许多地方,河道经历了由自然坡度向90度垂直大坝演变的过程,刘波的海绵体城市构想要做的,还包括把这个趋势逆转回去。

“修建大坝截断了河道,阻断了鱼类的回游产卵通道,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生物链条阻断后,自然净化能力就变低,即使不向河里排污,水质也会变差。”刘波说,“建防洪堤都是堵的方法,应该改成生态堤岸,建生态水库、湿地,用柔性波岸代替硬性河床,可以减缓水流冲击力,还能恢复生物多样性。”

三峡大坝现在就在修复鱼类洄游的生态廊道。对于年久失修、已经丧失功能的病险水库,刘波建议直接打掉,把加固资金节约下来用于生态投资。

“生态产业在中国还是朝阳产业,将来它创造的GDP含金量非常高,产业分工明细后还能带动就业。目前我国的生态修复研究往往停留在纸面研究上,产业化程度比较低。”刘波说。

“阳光谷”和鸟巢模式不适合推广

幅员辽阔的中国,不同地域城市做雨水收集都有不同的考虑重点,据赵敏华介绍,北京、武汉、广州等容易形成内涝的地区,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而昆明雨水利用则要从水资源的角度切入,上海的初期雨水规划,要从提升水质和建造水环境的角度切入。

国内的雨水利用方面,昆明走在了前列,昆明市政府2009年颁布了《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规定》,提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建筑物占地与路面硬化面积之和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广场、绿地,城市道路及高架桥等市政工程项目都要建设雨水收集设施。

nlc202309012313

2011年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建设用地地表径流控制办法》。而早在十年前,北京就着手建立各类蓄水池、人工湖和下凹式绿地等集雨工程,但收集率却不到1%。

“7·21”大雨过后,北京市出台雨水利用奖励政策,凡小区内建设储水能力达一吨的蓄雨池,政府补贴500元,1000吨补贴50万元。

对收效明显的世博会集雨工程和北京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赵敏华分析说,两者在技术上都套用了国外先进技术,但理念上还是没有脱离人工化的框架。

上海世博会的“一轴四馆”,集水屋面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雨水收集主要用于景观水体补充、绿地浇灌和道路广场清洗。只“阳光谷”收集的雨水,就补给了世博园几十个厕所用水。

但是参与设计规划的赵敏华也承认:“这一套造价太贵,成本非常高,水价超过3元,而目前上海的水价是2元多,这种模式向市场推广,操作非常难。”

北京鸟巢的雨洪综合利用工程最大储水能力高达1. 2万立方米,鸟巢70%的用水都来自回收水,每年可节约400多万元的城市防洪费。

鸟巢附近的龙形水系,虽然是人工湿地,但下面没有与蓄水、回收利用的系统连接,草坪也没有集雨设施,仍然是独立的单元,没有系统化。

“‘阳光谷’和鸟巢这些工程的质量肯定是确保的,后期管理也跟得上,而普通城市小区的集雨工程管理跟不上,效益不大,做好了也只是个摆设,所以政府和公司都不愿意做。集雨工程可能是房子的卖点,但卖出去就没人管了。”赵敏华说。

刘波也不认为“阳光谷”和鸟巢模式具有可复制性:“阳光谷太人工化了,为了收集雨水而收集雨水,是大型的收集工程,不是生态处理方法。用自然的方法做地表的雨水收集才适合推广发展,大工程需要维护费用,本身就是高碳的。”

目前,刘波式“海绵体城市”正在他的家乡常德“试水”。

通过与德国的欧盟合作项目,常德请德国专家做了“水城常德”的重新规划方案。以水为中心,第一步是恢复古护城河;第二步治理穿紫河,穿紫河沿线有六座污水基地,从前的露天污水池改为封闭式,通过污水管道引到污水处理中心,新的河道只承接雨水,与柳叶湖打通,雨污分流;第三步建设城市外围的生态廊道,把整个城市用水沟通起来,上游农业地区要控制农药污染,水质在未来3~5年内得到彻底改观。

为此,常德市政府投资了50个亿,20亿用于工程建设,30亿是拆迁费用。

在做“水城常德”规划的时候,刘波与德国汉诺威大学教授安琪儿有个约定:8年后在清澈的穿紫河里游泳。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 篇7

每当盛夏时节, 多地便开启“雷雨模式”, 降水量一年年突破新高, 地下排水面临巨大的考验。但排水管道或排洪道的修建却赶不上来势汹汹的降雨量, 这便导致城市内涝频发。近年经常看到诸如:北京“雨后看海”, 深圳“车道变河道、城市变水城”, 长沙变“泽国”等有关城市内涝的新闻标题。据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数据, 2012年以来, 我国每年有上百座城市发生内涝。城市内涝影响城市经济建设和市民出行安全, 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卫生问题, 甚至破环城市周边生态环境, 长期的洪涝和浸泡也将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体系受到严重影响。

城市内涝频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 同涝频繁且来势汹汹;二是钢筋混凝土般的城市化建设, 在遇到暴雨时排水困难, 增加了内涝的产生。目前城市地面大多硬化且透水性差, 地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 使得地表径流增加, 当遇到暴雨或降雨激增情况时, 城市排水管网和雨洪系统无法及时排水导致内涝。虽然雨水量大, 但无法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使得地下水资源枯竭, 城市热岛效应严重。以上现象周而复始将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系统, 破坏生态平衡, 阻碍城市化发展。

1 海绵城市概述

为改善生态环境, 缓解城市内涝, 自20世纪80年代, 陆续有国家研究控制雨洪的方法。目前美国的低影响开发 (简称:LID) 、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 (简称:WSUD) 、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管理 (简称:SWDS) 、新加坡的ABC计划等都是针对城市内涝提出的雨洪管理计划。我国根据以上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实践, 学习并提出“海绵城市”概念, 于2015年国办发[2015]75号文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1]中明确阐明:“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雨洪管理措施, 降低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 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通过道路的透水铺装、绿地空间来增加地表粗糙度, 形成渗水层, 实现雨水储存、过滤和净化, 从而有效减少暴雨期间的径流量, 降低城市雨量峰值, 在雨水下渗、净化过程中补充城市地下水。

2 现状分析与透水方式介绍

2.1 现状分析

20世纪末期, 我国开始大量投入对城市地表渗水、透水的研究和实践, 但该领域大多局限于对透水材料本身的研发, 并未对渗水、透水结构方式和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导致在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时, 规划设计留于表面, 具体实施过于粗糙, 故少有高品质的建设出现。致使透水性设计落后、材料品质低端、样式单调乏味、与环境协调性差、生态功能缺乏、节能环保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 以上落后现象在与各国关于雨洪规划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学习下逐渐得到提升, 并借鉴了许多先进的规划管理经验, 将国外的理念、技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 形成符合国情、结合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办法。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途径的分析, 形成原有生态系统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三个方面建设途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关系到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 涉及城市建设各层级, 根据目前公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进一步明确了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及管理流程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内容。现确认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等。而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的设计实践较为广泛, 实施效果比较明显, 下面将详细介绍海绵城市概念下,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城市道路与绿地的透水性设计。

2.2 透水设计方式介绍

海绵城市中, 城市道路、绿地的建设途径是将道路中的雨水快速地、有组织地汇流与传输至道路内线、绿地内, 再通过绿地内的吸纳、蓄渗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 其透水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设计主要考虑因素包括: (1) 透水性铺装材料, 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 如机动车道可选用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 (2) 透水模式设计, 人行道、广场通过透水材料与透水性结构模式的配合, 实现城市降雨的下渗和储存, 道路边界与绿地通过横向断面设计, 优化绿地边界排水能力, 达到径流雨水快速、有序汇入的目的。

2.2.1 材料透水

目前常用的透水材料按其面层材料不同分为:透水沥青、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嵌草砖、景观卵石等, 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 对透水性材料的种类、性能、成本作了如下比较。

1) 普通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 其透水性良好,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较差, 无色彩变化且图案变化少, 成本较低,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2) 彩色混凝土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公园, 其透水性良好,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较差, 色彩较单一, 图案变化少, 成本较低,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3) 彩色透水混凝土:适用于运动场、非机动车道, 其透水性良好, 铺装整体成型, 连续铺设、结构稳定, 图案变化少, 成本适中, 气流自然交换流畅, 温度调节迅速。

4) 生态砂基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公园, 其透水性一般,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一般, 色彩丰富, 质地细腻, 图案多变, 成本较高,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5) 透水沥青:适用于机动车道, 其透水性一般, 铺装时整体成型, 稳定性高, 但色彩单一, 无图案变化, 成本适中, 气流自然交换流畅, 温度调节迅速。

6) 陶瓷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公园, 其透水性一般,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一般, 色彩丰富, 图案多变, 成本较高,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以上透水材料尽管都具有一定的透水性, 但仍有局限和缺点。如透水砖, 虽强度够, 但在施工时也会受基层平整度、强度、稳定性的影响, 从而导致局部松动脱落。另外, 透水度与基层透水情况有关联, 面层透水但基层不透水也不能达到将降雨蓄渗的目的。

2.2.2 设计透水原则和适用范围

通过材料透水的方式能使部分雨水被地表吸收并下渗至地下层, 但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需要铺装基层透水、引流汇水、组织排水等多种设施配合, 这关系到透水模式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根据区域和性质不同, 将透水模式分为:全透水与半透水铺装、结构层透水模式、下沉式绿地透水模式三类, 它们充分结合, 发挥了海绵城市建设雨洪管理措施中的“渗、滞、蓄、净、用、排”等, 下面逐一介绍各设计模式的运用原则和适用范围。

1) 全透水与半透水铺装:该铺装方式主要适用于道路、广场等交通集散区域, 道路与广场按其使用功能分为人行道、车行道和广场步道三种。

人行道和广场步道承担通行、停留、休憩等功能, 铺装选择时需将美观性、透水性、实用性有机搭配, 可选用半透水铺装, 如透水材料与花岗岩组合, 并结合渗水明沟, 在视觉效果上既有变化又保证了铺装后的品质和效果。车行道承担车辆驶经的功能, 铺装选择时需具备排水、透水、抗压、耐磨等特性, 可选用全透水铺装, 如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抗压性, 能完全满足车行道使用要求。

2) 结构层透水:铺装透水在设计初期还应搭配结构层透水同时设计, 纵向结构主要分三大部分, 包括铺装面层、垫层和基层, 这三层结构配合不同的材料及组合方式又分为排水型和透水型。排水型是指水通过渗水孔或缝排至预埋的万孔管或渗水沟中, 通过坡度最终排至雨水井。排水型结构层主要用于铺装品质要求较高的广场和人行道, 再搭配花岗石和透水材料, 从而达到减少地面径流的有效排水, 这种方法是透水材料与排水管网结合, 完成后美观度高, 但对该区排水管网系统要求较高。透水型是指铺装面层、垫层和基层都透水, 雨水通过透水材料渗透至地下补充地下水。透水型结构层由于排水性好, 适合于地势低洼且降雨量大的地区, 同时搭配不同的透水性材料应用于人行道、车行道或街巷。

3) 下沉式绿地透水模式:下沉式绿地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200 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 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 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1]。本文主要介绍狭义的下沉式绿地透水, 适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小区等绿地类型, 通过分类比较将下沉式绿地透水分为生态树池、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三类透水模式。

生态树池是根据植物耐淹程度和土壤渗透性能, 将树池下沉100~200 mm, 并在池壁上间隔性地留出雨水溢流口, 最后形成具有渗水、蓄水能力的树池, 生态树池对削减雨水径流、净化初期雨水都具有显著效果。雨水花园是低于地面的浅凹式绿地, 浅凹式的地形能迅速汇聚和吸收雨水, 通过植物、土壤的净化雨水, 雨水花园调蓄容积大, 下渗雨水能涵养、补给城市地下水。生态滞留池是在大量雨水流径时, 将其滞留于系统区域内, 生态滞留池与生态树池类似, 都是通过下沉空间让雨水滞留并下渗。

下面按照透水设计原则,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将透水结构模式设计进行剖析说明。

3 透水结构、组合模式详细设计

3.1 全透水与半透水铺装组合模式设计

3.1.1 半透水铺装组合

半透水铺装组合是将不透水路面铺装材料与透水性路面铺装材料合理组合, 不透水材料可选用美观度高、饰面丰富的花岗石, 如毛面小石料、拉槽花岗石等;透水材料可选用透水性能好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砖、陶砖等。将以上材料搭配、组合、拼铺所形成的铺装路面, 既能满足美观需求、提升铺装品质, 又能在雨量激增的暴雨季节有效排水、透水并减少路面积水 (如图1所示) 。另外, 为了更高效、快速地减少地表雨水径流, 配以透水混凝土基层、级配碎石垫层、渗水沟或万孔排水管引水、排水, 这样可不单靠土壤透水, 还配合了管道排水, 有效地增加了排水量, 提高了排水速度。

3.1.2 全透水铺装组合

全透水铺装组合是透水路面铺装材料之间的搭配组合, 如彩色透水混凝土与素透水混凝土的组合, 这种搭配在区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经常采用;再如各种颜色的透水砖与景观石料 (卵石、瓦片) 组合, 在仿古气氛营造和地面传统拼贴时有所选用。其他常用的组合包括:透水砖与嵌草砖搭配, 透水砖与彩色陶砖搭配, 透水混凝土与碎石料搭配等组合常用于停车场或绿地景观交界处。无论透水铺装材料之间如何组合, 都应配以透水混凝土基层、垫层和渗水沟, 从而切实、高效地减少地表积水, 加快雨水渗蓄。

3.2 结构层透水设计

结构层透水设计根据组合方式分为排水型和透水型。

1) 排水型结构层通过透水、不透水材料组合铺贴, 结合渗水沟或预埋管, 使雨水能迅速下渗, 并通过渗水沟引入排水系统, 形成立体实用的透水结构层。

2) 透水型结构层通过选用完全透水的面层、垫层和基层材料, 让雨水自动渗透至地下, 从而达到补充城市地下水的目的。透水型结构层是直接将雨水过滤和渗入地下, 这种方式对恢复城市生态系统,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构建城市及周边环境体系具有促进作用。

3.3 下沉式绿地透水模式设计

3.3.1 生态树池

生态树池根据植物耐淹性能, 将绿地下沉、池壁提高, 搭配雨水溢流口, 形成具备渗水、蓄水功能的树池, 并将提高的池壁与休憩坐凳结合, 既能涵养地下水, 又可作为景观设施, 同时还兼顾美化环境的作用, 多功能、集约型效果于一身。

3.3.2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利用低洼地势或人工挖掘浅凹绿地, 从而达到汇聚、吸纳地表雨水径流的目的, 通过植物、蓄水层、种植土壤层、砂层、砾石层的过滤净化, 使雨水渗入土壤, 涵养地下水或通过蓄水设备收集雨水, 待需要时补充景观用水或其他方式利用。雨水花园能有效缓解城市暴雨积水, 是城市雨洪管理的有效措施, 并被广泛运用于雨洪控制, 视为生态可持续雨水再生设施。

4 意义与结语

在国家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下, 将其中道路透水与绿地透水以模式设计的方式体现, 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合理运用, 能加快透水性城市建设步伐, 更系统地指导透水性道路和绿地的建设。如果模式运用合理、得当, 能显著缓解夏季暴雨时该区域的积水、漫水现象。道路、绿地透水设计的组合搭配丰富, 其操作灵活多变, 功能广泛多样, 只要搭配得当、合理, 不但能在暴雨时减缓雨洪对城市的影响, 而且能迅速调节区域生态,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改善人居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家事业, 虽然前期道路、绿地建设相较于传统建设投资较大, 其注重的是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 强调的是因地制宜的生态设施, 这对改善城市环境、避免内涝, 实现生态调蓄和生态平衡都有很大促进作用。故从长远来看, 非但不会增加城市建设投资, 反而会节省成本, 且效果明显、意义非凡。

[ID:003431]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5〕75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S].

[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Z].

[3]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Z].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 篇8

建设海绵城市, 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 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 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 往往造成逢雨必涝。在市政道路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 保障路边排水性能的同时保障地下储水性能的稳定。既解决排水, 又满足雨水“储存”。

城市快速发展, 人口急剧增长, 对水资源需求非常大, 造成对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 与此同时城市建设中过度硬化造成降雨形成水资源外排, 使地下水得不到充足的补给;使城市水资源短缺成了普遍现象, 缺水制约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应对水资源短缺危机, 我们需要进行海绵城市建设, 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蓄”集自然降水, 一方面满足地下水平衡, 另一方面满足城市发展用水。如何在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 保障路边排水性能的同时保障地下储水性能的稳定。本文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探讨。

1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中应用

目前城市道路多采用沥青以及抗渗混凝土路面, 而且下面垫层多采用水泥稳定层, 道路过硬, 而且具有防水防渗功能, 改变了原有自然路面的生态和水文特征。因此, 要把自然降水“蓄”起来首先要加强道路自然渗透性。这样做的优点在于, 减少自然降水从水泥地面、柏油路面随地下排水管网流失, 既能补充地下水, 还能通过土壤的净化作用, 净化水质, 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渗透雨水的方法是多样化的, 核心是通过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料, 有效的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以往, 在城市开发建设中, 无论是市政道路, 还是公共场地铺装中经常采用透水性差、防水性强的材料, 导致自然降水难以自然渗透,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渗透性强的铺装材料实现自然降水的渗透, 例如使用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 增加自然降水的渗透力度, 减少地表径流流失, 经渗透后的自然降水可以在地下储蓄池内经净化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 减少了直接性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在采用好的透水性材料的同时, 要运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 如果材料质量不过关, 那么就会增加施工难度, 造成道路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必须要满足道路工程强制性质量标准, 其次在主要材料上的透水性与排水性能上要具备海绵城市的标准要求。在传统道路工程中原材料多为柏油或者水泥等较软的材料, 这些材料透水性和排水性能通常不能满足海绵城市的标准要求。在机动车道路建设中原材料选择应为:第1层应选择碎石块, 因其有较强的透水性能;第2层选择渗水土层, 选择这种材料的目的在于对自然降水的过滤作用;第3层选择使用20 cm多的透水混凝土保障机动车路面的稳定性;第4层选择级配碎石;第5层是防渗土工布, 以保障储水性能, 最后面层选择透水沥青。在施工中, 通常混合料的拌和是在场外专门集中作业, 再运到施工现场, 所以必须有专业企业进行此项工作, 保障拌和的过程中石灰的含量比例, 因为混合料中石灰含量对路基层的质量和路基强度有非常大的影响, 路基要采用6%的灰土进行处理, 同时还要对水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要同时考虑白天和运输工程中水分流失的影响, 通常白天水量要高于平时,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及时的补水。碾压与找平过程中, 在摊铺长度超过一定面积, 且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正常值的时候, 我们必须对结构层进行全面的碾压。压路机要在保持匀速的状态下对路面进行静压, 然后通过使用振动压路机先弱后强的方式进行匀速振动碾压, 最后用光轮压路机进行静压收尾。在选择透水性沥青建成的市政道路, 具有高抗滑性能、低噪声、能抑制水雾同时减轻眩光等突出优点。在市政道路上使用级配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 可以满足市政道路的透水率、密实度以及平整度, 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这样的城市机动车道路建成后, 完全能实现“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目标。自然降水经过这样的道路渗透后可以经过地下的管道和净水系统收集起来, 在需要用水时可以用于公用实施, 如用于城市洒水、厕所冲洗、园林养护等用途。

2 人行道中应用

作为荷载相对比较低的人行道, 在材料选用上可以采用透水道板, 在其基层中可以使用透水性混凝土进行施工, 垫层应使用碎石。同时应在其范围内加设30 cm左右的碎石沟渠,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自然降水得到很好的渗流。在人行道两侧结构层施工中, 首先要确定道路的边线, 这个工作要依据道路中心线的控制桩, 使用经纬仪来进行确定, 要保证路缘石的内侧与道路边线重合。遇到弧线或曲线时, 要根据图纸设计进行放样, 以路缘石接缝处作为切点, 这样做可以保证线型圆顺。在路缘石的安装过程中, 我们通常运用双线控制的方式, 实施路缘石的安装工作, 保证上内口线平直度与高程得以有效控制。同时我们可以根据线型的变化去调整立沿杆安装的位置, 一般在路口进行分段安装, 这样可以避免对路缘石的整体切割, 同时我们还可以依据设计图纸严格进行安装控制, 保证工程的质量。

3 人车隔离带实施

隔离带通常是靠近机动车道, 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机动车道结构层不做大改动, 应虚填到立沿位置。隔离带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 在大型挖掘机无法操作实施的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先使用油锤破然后进行挖掘机工程作业。

4 路面透水砖的应用和选择以及相应铺装施工工艺

在选择路面透水砖时, 应选用透水强又同时具备透水性铺装系统的透水砖进行铺满。由于过小规格的透水砖会使铺装效果美观不足, 因此在选择上, 要同时满足使用、透水性、低成本的高性价比的产品, 所以应选择300 mm×300 mm范围的透水砖产品, 与其相应的厚度应在50 mm~60 mm范围, 透水率应在5 mm/s~10 mm/s范围, 这样规格的透水砖产品才能保证铺装后人行道, 在遇到中到小雨时能够达到即下即干的效果。在选择路面透水砖强制性指标必须满足, 在选用透水砖的时候,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认定其质量, 一是看砖面是否平整, 是否有粗细不均的针孔;二是通过敲击透水砖, 听其声音是否清脆, 声音越脆, 说明透水砖的密度高, 硬度越好, 反之则表示不过关;三是为确保工程质量, 需要经专业检测单位进行随机抽检, 对抽样的透水砖进行专业建材强度及透水性进行测试, 确保透水装的目标质量和使用年限。

在路面透水砖的铺装施工中, 为确保质量, 应遵循以下工艺:1) 必须依据设计图纸进行定位和高程标定, 再通过现场复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场地进行整改;2) 在实施透水砖铺砌前, 先找平, 通过铺一层水泥砂浆达到找平目的, 然后再进行砖的铺砌;3) 在铺设透水砖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设计样式, 对透水砖进行拼图排序和排列, 按照不同方向和角度进行铺前试拼。然后再进行编号和排列, 在正式的铺装前还要进行一次试排, 以求达到设计和美观要求;4) 铺设时砂浆的厚度应适当的高于水平线。

5 注意事项

道路工程三分建设七分养护, 在道路工程结束之后, 我们要加强对道路的养护工作, 及时修补损坏, 同时要标识限重, 保证路面到达使用年限, 最重要的一项是定时定期疏通和清理地下管网, 保障自然降水能够排出, 还要保障路面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满足行人正常的使用。

6 结语

在城市市政道路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 顺应了低碳和生态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对于提高道路质量和恢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城市生态在这样的理念中得到恢复, 既解决了城市缺水问题, 又自然补充了城市地下水, 通过利用自然力量排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才能建成真正的海绵城市。我们应及时利用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和鼓励措施, 不断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 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生态、更加美好、更加宜居。

摘要:从机动车道、人行道、人车隔离带等方面, 阐述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道路建设方案, 探讨了道路建设中路面透水砖的选择及铺装方法, 并总结了道路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从而提高道路的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河道综合治理 篇9

一、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对于市政设施的弹性理解为海绵的弹性, 在抗洪救灾、市政建设里弹性的概念很普及, 代表了一个市政设施接受了一个自然灾难或者突发事件之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海绵城市在下雨的时候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的含义主要有四大部分, 一是原有的水生环境的恢复;二是开发城市空间, 把城市空间作为一种开发模式进行;三是转变现有排水方式;四是高效利用雨水资源。

实现海绵城市的三项途径, 一是区域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这是大的概念;二是规划区海绵城市设计与改造, 这是中等层面;三是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与利用, 是从大、中、小三个层次进行的。从小海绵的角度来讲, 更多偏重于海绵城市的技术应用, 越往上越偏向于规划。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简称“水十条”)

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针对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和船舶港口等污染来源, 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

二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 以工业水、再生水和海水利用等推动循环发展。

三是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控制用水总量, 提高用水效率, 加强水量调度, 保证重要河流生态流量。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示范先进适用技术, 加强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发, 规范环保产业市场, 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水价改革, 完善收费政策, 健全税收政策, 促进多元投资, 建立有利于水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

六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和违规建设项目,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

七是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强化环境治理目标管理, 深化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 全面推行排污许可。

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科学防治地下水污染, 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加强良好水体和海洋环境保护。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九是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 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 国家分流域、分区域、分海域逐年考核计划实施情况, 督促各方履责到位。

十是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国家定期公布水质最差、最好的10个城市名单和各省 (区、市) 水环境状况。加强社会监督, 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实际上, 海绵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 因为其具备了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家层面, 它都存在市场的需求, 同时我们国家已经上升到一个国策政策的高度。海绵城市的建造成本是做前期研究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实际上海绵城市的建设比传统排水系统更节省投资, 只不过海绵城市建设的时候是以改造的角度进行的, 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一部分的工程设施。所以总体而言减少了投资成本。

LID技术在中国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海绵城市作为国家层面的要求, LID是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LID技术属于低成本和低能耗技术。中国的城市建设飞快, 这些城市的发展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同时, 在建设过程中也会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

海绵城市是完全的系统价值观, 不是功利的价值观, 是就地解决水问题, 而非将其转嫁给异地。它是分散式的民间工程, 不是集中式的集权工程, 目前还需要政府推动和投资。海绵城市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大型工程, 而是分布在每个角落, 有机融合因地制宜的技术。

_LID技术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 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

_雨水花园原理示意图。

_LID技术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

二、黑臭水体

黑臭水体, 没有严格的定义, 只是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 有轻度和重度黑臭, 但是没有严格的指标。黑臭水体的成因有工业排污、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径流、合流制管网溢流、畜禽养殖、雨污管网错接、乱排泄等。从污染源来讲, 有点源、面源、内源污染, 还有周围的环境造成, 特别是水文、水质、水生态。由于管网系统不完善, 水进入了断头网并不断积累, 变成了排污沟, 这也是引起黑臭的重要原因。针对黑臭河道的治理, “水十条”要求, 2015年底完成排查, 2017年底消除黑臭, 2020年底控制在10%以内。

三、海绵城市和黑臭河道治理的关系

黑臭水体整治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突破口。黑臭水体整治涉及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以及其他方面。控源截污是本, 必须把污染源切断, 内源是标, 最后恢复水道功能时要通过生态修复加以维持。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也有源头的消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 包含了黑臭水体的整治问题。黑臭水体依赖于海绵城市进行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也就是说, 海绵城市能够有效地控制黑臭水体的面源污染来源。

_台湾水利署也基于LID技术在新近的《流域综合治理计划》中提出构建“海绵城市”。

_整治技术有很多, 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生物缓冲带可以拦截面源污染。上图为截流橡胶坝, 下图为生物缓冲带。

_控源截污是根本, 是一个前提条件, 没有它, 在河道里进行内源治理、清淤和生态修复达不到效果。

四、黑臭河道的治理技术

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最后的目标要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导效应得到缓解的理想状态。黑臭水体, 一般是以流域为单位进行系统地治理, 包括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处理。过程阻断更多是对面源污染的控制, 源头是在管网建设、市政建设里提到的, 管网建设要降低错接率, 同时进行河流治理的过程也是源头减排的措施。

控源截污是根本和前提条件, 没有它, 在河道里进行内源治理、清淤和生态修复便达不到效果。控源截污包括了节制纳管、面源控制, 内源有垃圾处理和清淤疏浚, 生态修复是对于水质维持的办法, 其他就是水动力的办法。

整治技术有很多, 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生物缓冲带可以拦截面源污染, 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地形特点、不同的整治目标和投资情况因地制宜地对技术进行选择。

面源污染控制是黑臭水体治理的主要方面。其总的思路是源头消减、过程截留、末端净化, 进行全过程控制。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目前有了一些创新, 包括溢流控制、初期雨水分时收集、雨水旋流快滤组合处理等城市面源控制成套技术和氮磷去除功能滤料。

_左图:油松河、坂田河与观澜河干流汇合口处, 工人正在处理污水。右图:布吉河流经深圳市区的河段。

五、深圳市的黑臭河道治理

深圳市分为特区外和特区内, 在90多条黑臭河道中, 特区外的河流占70%。特区内的河流管网做的是分流制管网, 但是深圳市有大量的城中村, 城中村外面的管道是分流, 城中村的管道是错接的, 当成合流制的体现。合流制污水溢流来源于径流雨水, 雨水包括了道路、屋顶、庭院、晴天污水, 还有管道里的沉积物, 这三部分是合流制的组成。

对管道沉积物的冲洗, 也就是沉积物的来源截断, 提出了“管中管”管道冲洗技术, 这个技术在深圳市应用不多, 但是对于一些清理不到的地方比较管用。同时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 这个技术很有效, 主要是在管道预埋一条冲洗管, 位置、口径、冲洗强度以及外界冲洗的频率等都很重要。目前深圳市正在做500~600米的管道清洗。同时, 很多节制会把面源的污染冲入很多泥沙, 应对泥沙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大型冲刷, 但前提是必须把现有的管道淤泥清理干净, 并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

深圳市进行黑臭河道研究和工程方案设计时, 按政府要求做了应急技术的储备, 开发了集装箱式的应急设备, 包括微滤部分, 使黑臭物质得到沉淀、过滤。

清泥清污之后需要进行景观修复和水道维持, 这直接和海绵城市的建设相关。深圳市属于滨海城市, 雨水径流路径非常短, 经常有景观水体, 居民可以直接接触, 直接影响到居民健康。这些景观水体是海绵城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景观构建是生态构建的研究重点。深圳市目前正在做景观湖的示范, 即使是黑臭河道, 只要进行控源、截污、清淤, 依然可以构建很好的生态湖和水下渗透技术。

海绵城市:让城市回归生态 篇10

城市已经到了必须深刻反思治水用水观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体现“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4年以来,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系列关于解决城市内涝和构建海绵城市的政策要求, 并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开展试点工作。

2014年11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的通知》 (建城函[2014]275号) , 对于强化地方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工程技术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截至2015年1月, 4个省份 (福建、海南、四川和台湾) 和9个城市 (南宁、昆明、广州、巢湖、南京、西安、青岛、秦皇岛和哈尔滨) 均不同程度在海绵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营等方面率先启动。

2015年4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确定了武汉、济南和重庆等16个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据估算, 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累计总额将超过300亿元 (3年) 。

截至2015年8月底, 31省 (自治区、直辖市) 和234个曾受到内涝县级以上的城市中, 分别有51.6% (16个) 的省和32% (75个) 的县级以上城市将海绵城市工作列入政府报告或部门年度工作重点。

“海绵城市”建设的玉溪实践 篇11

近年来,中国城市“逢雨看海”屡屡发生,打造“海绵城市”迫在眉睫。2014年12月,国家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玉溪市立即开展申报,由玉溪市规划局牵头,会同玉溪市住建局、玉溪市水利局、玉溪市财政局、玉溪市发改委、玉溪市环保局等多家市直部门与红塔区政府,联合编写申报材料,最终在省级层面竞争性答辩中以第一名胜出。

2015年初,全国130多个城市参与竞争,最后经过筛选有34个进入初步名单。3月4日,全国22个城市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最后有16个获得海绵城市的资格。而玉溪市最终以国家层面竞争性答辩获得全国第17名的成绩与“海绵城市”失之交臂。

今年,玉溪市不但没有停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而是因地制宜、再接再厉、精益求精,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清晰的思路、丰硕的成果继续申报“海绵城市”,迎接这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

意识早 起步早 行动早

使命担当: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

玉溪市位居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地处昆曼大通道发展的核心功能区,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中心城市,域内包含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的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三个湖泊,自然生态基础良好。随着滇中经济圈的崛起,作为滇中“双核”之一的玉溪市城市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同时也将率先担当起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使命。

近年来,玉溪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径流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等突出问题,亟需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加以解决,并为西部高原山地同类中小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每当夜幕降临,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市区北部森林公园大瀑布宛如一道缤纷的彩虹,横贯两山之间,彰显出生态玉溪的迷人魅力。”这仅仅是玉溪自2005年开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生态立市战略,并“以低冲击开发”理念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湿地工程的一個缩影。目前,在玉溪大河、城市东部山地公园等区域,开始海绵理念的尝试,建设生态宜居幸福玉溪。

“建设海绵城市,是云南更好实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强力支撑。建设海绵城市,是玉溪市保护国家战略水资源、全面提升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迫切需要。建设海绵城市,玉溪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城市建设基础和发展优势。建设海绵城市,是玉溪市打造高原湖泊地区‘山·城·湖’海绵城市规划样板,引领西部山地中小城市发展示范的坚定目标。建设海绵城市,是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群体积极响应,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的强烈愿望。”在城市发展提“气质”的道路上,玉溪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位置,着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绿地工程。

2003年以来,玉溪市就确立了“生态立市”战略,在城市规划中顺应自然,将山、水、林、田、湖有机融合,坚持“低冲击开发”的理念,以节能减排为主线,开展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不断优化组团功能结构,全力打造“山水湖城,宜居玉溪”。

近年来,玉溪更是牢牢把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进空气、水源、土壤、森林等生态建设,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当前,玉溪市已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等一系列称号。这些成绩一方面标志着玉溪市为海绵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玉溪市结合自身实际,继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有效推进适合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实践“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规划快 建设快 见效快

生态立市:实践城市管理新概念

“海绵城市”,其实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也就是说,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又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对于市民的直观感受来讲,就是遇上小雨天,不会担心地面有积水,弄脏鞋子和衣服。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同时有效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阳春三月,在郁郁葱葱的树木的掩映下,以聂耳音乐广场为中心的独立汇水区,通过海绵提升工程实施,使其当之无愧成为当地人和游客纷至沓来休闲观光的首选地。

东近面山32公里的自行车绿道;中心城区雨污分流体系大力推进,目前建成雨水管网126公里,污水管网118公里,雨水箱涵23公里;玉溪师院、山水佳园等地方的景观蓄水池……这一切,均得益于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突出问题导向,先后成立了由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市长饶南湖亲自挂帅的“玉溪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海绵城市专项工作指挥部”,建立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以及出台《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玉溪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草案》相关配套政策。值得一提的是,玉溪市规划局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目标要求系统地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相关专项规划中,并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中的刚性约束指标,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目前,玉溪市已编制完成《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玉溪生态城市规划(2009-2030)》、《玉溪市中心城区水资源及河湖水系专项规划(2013-2030)》、《玉溪市区绿色慢行网络规划》等相关规划。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和相关技术要求,结合城市规划情况,已完成多项海绵城市相关的配套政策、办法和制度,包括规划建设管控、河湖水系保护与管理、投融资与资金管理、雨水及再生水利用、防洪防涝应急管理机制、绩效考核与监督等方面。

nlc202309012154

“基于‘水资源’视角、基于‘水生态’视角、基于‘水安全’视角,建设海绵城市是玉溪生态立市的必然选择。未来,通过整体推进建设海绵城市,玉溪可代表高原山地区域土壤,气候条件形成示范效应。”玉溪市规划局局长董金柱接受采访时表示,事实证明,玉溪市必须通过建设海绵城市,重新调整城市排涝抗旱的思路,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利用和排水密切结合,通过有效的地表渗透,依靠“自然积存”达到削峰调蓄,控制径流量的目的,利用自然净化来减少污染,真正实现水质改善和水的有效循环利用,为玉溪市实施生态立市戰略,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实现“六城同创”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措施好 配套好 效果好

绿色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实践,更是城市规划、建设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宝贵契机。

据介绍,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试点区内的水资源紧缺、雨水径流面源污染、洪涝多发易发等突出问题。玉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实施后可加大对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

同时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中心城区每年将减少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6500万元以上;提高雨水利用节约水资源,试点区内每年至少可收集约1133万立方米雨水,可节省用水成本5300万元;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年固体悬浮物(SS)总量去除率可达60%,城市面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城市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地下水位逐步得到恢复,土地升值30%以上,届时试点区范围内20万人将直接受益,试点区范围外的10万人口间接受益。

“海绵玉溪”还希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打造“海绵城市规划”样板。玉溪市将通过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努力建成高原湖泊地区“山·城·湖”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样板示范区,积极探索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研究、多规合一、控规动态维护一张图等城市规划新理念,引领和带动一批西部高原山地中小城市开启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在生态敏感地区形成一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据介绍,目前,玉溪市已经出台相关规定将海绵城市措施的管理要求落实到具体项目中,研究制定海绵建设项目推进PPP模式的实施意见,并在玉溪一小门口建设透水材料停车场,红塔大道改造中采用地下综合管廊,均采取PPP合作模式。

在推进过程中,玉溪市创新实践,结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城市公园、湿地、水体等开放空间,综合考虑竖向、景观等要求规划布局雨水调蓄设施。同时,逐步落实绿色行动计划,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森林玉溪、蓝天玉溪、碧水玉溪、园林玉溪、绿色产业、绿色文化6大工程,最大限度增绿添绿,最严举措低碳发展,最硬措施保护生态,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创建美丽幸福玉溪。

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申报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玉溪市已启动市、区、社区三级宣传工作机制,让海绵城市“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形成全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共建共享新格局,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家喻户晓。

(本文作者 云南日报社 余红)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 篇12

据悉, “传统的水泥路面、沥青路面, 雨水没办法存蓄, 但使用一些生态透水材料后, 这种情况将彻底改变。”例如, 一些公园已经使用的一些透水混凝土, 遇到雨天, 雨水通过路面缝隙, 渗透到底下的地层, 能够存蓄一段时间, “夏天气温升高, 人站在上面, 能明显地感觉到湿度、温度与其他路面的差别, 这就是海绵效果”。

透水砖、生态混凝土、彩色透水混凝土等生态材料, 目前得到广泛使用, 最有效果的就是对道路绿化带进行改造, 设置一些下凹式绿化带来接收雨水, 地下铺上沙石, 雨水经过“收、蓄、渗、排”的过程, 渗入土壤补给地下水;没有下渗的雨水排入蓄水槽, 干旱时可用于植物或景观补水, 实现雨水“慢排缓释”。

上一篇:甘蔗产业链下一篇:《古诗十九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