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

2024-07-19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共12篇)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 篇1

1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的特点

要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 首先需要了解生态城市的特点。与传统的城市建设相比较而言, 生态城市具有几个特点。

1.1 和谐性

生态城市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和谐, 这种和谐是一种比较广泛的和谐, 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由于自然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人类与自然的发展, 都要体现和谐的概念, 在生态城市的绿化过程中, 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1.2 可持续性

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对城市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利用, 同时要考虑到城市的使用时间, 以保证对时间与空间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使得城市的生态性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又能兼顾到下一代。

1.3 高效性

传统的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导致各种资源出现了浪费,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 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防止出现能源危机, 比如太阳能就是一种新型的能源, 生态城市的绿化过程中, 应该要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 以实现物质、能量循环再生, 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1.4 协调性

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的概念, 是基于区域之间的平衡, 只有区域协调才能有生态城市的协调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很宽泛,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应该要加强区域与整体之间的协调, 加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 以提高生态城市的舒适性。

2 当前城市绿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绿化设计千篇一律

城市绿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 城市绿化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很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开始加强绿化工作, 但大多数城市绿化设计思路都类似, 没有将城市的特征体现出来。

2.2 城市绿化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意识比较欠缺

当前很多城市的城市绿化设计行业都缺乏相应的规范要求, 而且城市绿化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良莠不齐, 因此使得城市绿化设计过程不够科学、合理。比如在城市绿化设计过程中对树种进行选择时, 很多城市的城市建设都选用国槐、白蜡、毛白杨等树种, 使得城市绿化设计呈现出颜色比较黯淡、缺乏地方特色的现象。再比如有的设计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 多种树, 最终导致绿化密度过大, 植物的生长空间较少, 随着树木的生长, 还有可能出现相互拥挤的现象, 使得植物的城市绿化作用有所降低。

3 城市绿化设计的建议

3.1 加强生态城市绿化过程中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的建设

生态城市绿化管理理念的建立, 要以符合我国生态城市绿化实际情况为基础, 比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员工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态度、道德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 最终提高小区绿化工程质量。此外, 加强管理体系的完善, 还应该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部分进行充分考虑, 比如对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所需材料的采购、施工人员的配置、施工程序设计等, 都要进行相应的考虑和管理, 从而能够保证生态城市绿化有序进行, 防止由于不合格的施工组织设计对生态城市绿化质量带来影响。

3.2 加强植物的选择

植物是城市绿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过程中应该要形成季相变化, 为了保证在一年四季都有植物花草可以观赏, 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以及搭配过程中应该要合理搭配植物的品种, 展示植物的枝、干、花、果等元素的观赏特性, 以丰富的绿化环境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3.2.1 城市绿化中的颜色运用。

在城市植物城市绿化中, 颜色是植物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冲击人们视觉享受的关键。一般都将常绿针叶树的叶色作为城市以及城市绿化过程中的主要色彩, 比如石楠、香樟、黄杨、侧柏、柳树等有嫩绿、绿色、银灰绿、黄绿等各种颜色。在城市植物城市绿化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绿色配置出生动的图案, 不同季节叶色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不仅会丰富城市绿化的内容, 也能给居民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从而给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2.2 加强生态城市绿化过程中植物的正确选择。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植物的选择是否合理对于绿化效果有重要影响。比如挺拔的杨树和水杉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感觉, 棕榈形的棕榈、蒲葵则给人带来热带的风情, 而飘柔的垂柳随风起舞时给人缠绵、柔婉的感觉等。不同的树形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因此, 在生态城市绿化过程中要尽量选用乡土植物, 充分把握乡土植物的各种姿态, 根据生态城市绿化的不同要求创造出不同效果的绿化景象。在生态城市绿化中主要选择常绿植物, 但也要相应地选择一些落叶植物, 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

3.3 加强绿化植物的养护

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是提高城市绿化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城市绿化植物养护过程中, 要加强养护队伍的建设, 比如定期对其进行浇水、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定期对植物喷洒杀虫药剂等, 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从而可以提高城市绿化景观效率。

4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 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促使对城市设计的要求逐渐提高。生态城市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建设目标, 建设生态城市, 离不开城市的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是根据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将各种景观要素与城市建设进行融合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城市绿化设计过程中应该要加强个性化设计原则的体现, 并且加强城市绿化质量控制, 针对城市绿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摘要:近年来, 城市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 城市生态设计逐渐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景观品质与城市绿化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加强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城市绿化, 可以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对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城市绿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旨在促进生态城市建设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绿化,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庆费.城市生态绿化的概念和建设原则初探[J].中国园林, 2001 (4)

[2] 朱庆华.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J].林业调查规划, 2002 (02)

[3] 王雁.我国城市绿化理念探索的回顾与发展趋势[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03)

[4] 陈慧.城市生态绿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 (S2)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 篇2

实验报告

姓名:

学院:建筑学院

学号: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

——明远教学楼区风实验

摘要:风环境是指室外自然风在城市地形地貌或自然地形地貌影响下形成的受到影响之后的风场,包括城市的风向,风速以及影响城市风向风速的因素以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建筑形体及布局和不同下垫面对城市(区域)风热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群和构筑物会显著改变近地面风的流程,室外风环境对建筑防风和自然通风起着决定性作用。建筑规划设计应该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区域的微气候,通过周密的规划布局以及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从而达到良好的风环境。

关键词:学校环境

风环境

建筑布局

风速

温湿度

一、实验名称:

不同建筑布局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

建筑物周围的近地风即建筑室外风环境对行人舒适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建筑室外风环境除与当地来流风相关外,还取决于建筑物外型、朝向、间距、建筑群布局及不同下垫面等因素。通过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明远教学楼区域周边的测试实验,掌握不同建筑布局形式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情况及其测量、评价方法,并对所处环境的风环境质量做出定性分析。

本次实验通过测量明远教学楼5个点位的风速及温湿度来探究建筑物布局对周围风环境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

智能热线式风速计

四、实验条件:

1.风象:实验当天西安的风向为西北风,微风。

2.地理位置:所实验点具体位置如图,即明远一区南侧底层架空处(1)、明远三区中庭处(2)、明远三区连廊处(3)、明远e段三角平台处(4)及明远d段东侧外廊处(5)。

3.人流:实验时间避开上课人群,但11点05分后学生陆续出现。

五、实验内容:

测量校区明远教学楼区域内不同建筑布局对周边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及对通风风道的影响,整理分析测量结果。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测量选取明远教学楼区域5个点(如上所述),按点1—5的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分别从早上9:00-9:42,9:55-10:37,10:45-11:27,11:55-12:37,11:56-12:38,每隔3分钟测得一组数据,每个点测得并记录15组数据,并依次编号,其中包括瞬时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

七、实验原始数据及数据分析总结:

八、风环境评价:

1.相关原理

①风吹过地面时,受到地面上各种粗糙元产生的摩擦阻力作用而使风的能量减少因而风速减小,减小的程度随离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形成上大下小的风速剖面,这一层受地球表面摩擦阻力影响的大气层称为大气边界层,建筑物均处于大气边界层中。而不同的地面条件产生的大气边界层具有不同的特征,大气边界特征主要包括平均风速剖面、湍流结构和温度层结等方面内容。

②造成局地性风速差异的原因:A:当由于街道的走向、宽度、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和朝向不同时,各地所得的太阳辐射有差异。(局地热力环流)B:盛行风吹过参差不齐的建筑物时,因阻碍效应产生的不同风向风速。

③紊流:空气各质点不规则地运动,测定紊流的速度和压力必须取一段时间间隔的数据进行平均,而对紊流各质点的瞬时速度很难准确测定。

④风场实例表明,对建筑物绕流特性影响最显著的是近地面风,而近地面风是有着显著的紊乱性和随机性的。

2.实验过程中出现风向改变的现象

分析认为是在明远一区背风面形成了涡流区(如下图),又由于建筑进深较小,开间较大,所以其后的涡流区很大。这和实验过程中风向的改变相吻合,而实际情况中湖面上零散地飘落着一些垃圾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当风吹向参差不齐的建筑物时会产生不同的风向风速。

3.不同建筑布局对城市(区域)风环境影响的结论

⑴并列式、斜列式、错列式的布局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风环境,而周边式的建筑布局不利于自然通风。

(2)气流吹向同一排建筑的迎风面,在穿过建筑之间通道时风速增大,有利于建筑群自然通风。气流在前排建筑的角部发生绕流,风速较大。

(3)在大部分建筑物的背风面,产生了风速较小的区域,可以通过增加建筑前后间距、调整建筑左右位置、改变建筑朝向的方法来布置建筑,以改善建筑背风面风环境。

九、风环境设计策略初探

⑴建筑物内部的自然通风是由于建筑物的开口处存在着空气压力差而产生的空气流动,室内外气流交换造成空气压力差的原因有两个,热压作用和风压作用。热压取决于室内外的空气温差导致的空气比重差和进出口的高度,风压是由于风作用在建筑物上由于各部分的风压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影响建筑物出入口风压的因素有很多,如建筑物的体量、来流风速的大小以及与建筑物的夹角、周围其他建筑物的影响等,因而规划设计中应综合考量上述建筑设计形式等方面的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做到自然通风。

⑵城市热环境的高温化、干燥化和通风不良等城市气候特征的形成,其症结所在是城市中外部空间的不足,即无建筑物覆盖的土地包括裸地、广场、绿化地带、森林地、草地即湖泊水面等的不足。因而在城市(区域)风环境设计应宏观综合考虑建筑物布局形式、不同建筑形体和不同下垫面对区域风环境的影响,合理预留城市风道,利用城市绿道、蓝道等在通风导风同时利用水系及绿化的作用来改善城市大环境气候。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 篇3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化;可持续发展;榆林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11-0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与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美的生活环境,新鲜的空气,绿化生态的城市,不仅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衡量标准,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设计与规划,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态绿化环境,协调人类、自然、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多方面关系。榆林市,又名“驼城”,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带,是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区,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从2000年开始,榆林市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能源、城市、生态、区域为4大经济发展板块,打造绿色生态名市,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森林面积,增加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调整公共绿地均匀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城市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措施,走城市可持续道路。

1 城市生态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1.1 城市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 城市基础设施中包含道路、通讯、桥梁、绿化、水、电、气等,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与其他基础设施一样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城市生态绿化根据城市功能和布局位置可分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道路中间的分隔带、公园及各类广场绿化、小区绿化建设、工业区绿化隔离带等,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舒缓了人的身心,更起到了美化环境,营造美好生活氛围,净化城市空气,防风防沙,固水稳土,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因此,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1.2 城市绿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衡量指标 随着国家能源、重工业、化工基地的确立与建设,煤、汽油、盐的大力开采和利用,榆林市凭借自身拥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48种能源矿产资源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进入快速轨道。但是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也就越严重,而生态问题则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城市绿化从根本上决定着着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的状况,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广大居民身心健康的保证,是现代化城市良性循环的保障,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城市绿化系统的完善和发达则成为人们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必然方式。为了避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的设定已经成为城市绿化水平和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改善和提高城市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建立和建设适宜城市生态和人类居住的环境,调节城市绿化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因此,城市绿化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指标。

2 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2.1 城市生态绿化 城市生态绿化是充分利用种类繁多的绿化植物,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层次结构复杂的生态进程以及多样化的绿地系统。城市生态绿化根据生态结构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广场、公园、花园、庭院、小游园等镶嵌体,街道绿化带和城市周围绿化带等廊道式,城市其他部分如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社区等基质,它们共同组成了城市生态绿化体系。城市生态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在谋求经济发展和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道路中走出的一条新路,是在反思重美化、轻生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人们意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着手去建设绿化系统时,遇到问题和困难,例如生态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城市生态失衡;绿化建设不合理导致绿化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仅没有改善城市绿化环境,反而造成城市空间的紧缺与浪费。因此,人们逐渐发现城市绿化应该侧重城市规划设计和绿化设计,走绿化生态环境的路线,将人们重新与城市融为一体,共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榆林全面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计划3a投资23.35亿元,开展城区园林绿化和郊区生态绿化工程建设,专门成立了昌汗界空港生态区,加强了榆林城区西北主风向区和榆林机场周边的生态治理,规划区域建设投资达15亿元;加大了公路、铁路、街道的绿化治理力度,已完成绿化面积2 800hm2,投资达3亿元;扩大环城周围生态建设,完成绿化面积400hm2,投资达6亿元,为榆林市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休闲憩息场所。

2.2 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城市生态绿化在满足改善城市的小气候、净化城市环境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欣赏价值。人们需要在以生态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和绿化设计对绿地整体空间进行合理的生态配置,构建多样性景观,以起到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作用。绿地格局应结合气候特征、城市位置、城区功能分区,客运量、交通运输等诸多因素布建生态绿林,应考虑建设在城市长年主导风向上。根据城市的土质特征、气候条件、地质水文、历史文化对城市实地绿化进行建设,通过对乔、灌、草的复合群落结构安排,以增加自然生态要素,增强生态生产与调节能力,应考虑叶面指数、叶面宽厚、营养面积、光合效率等因素。还要根据城市主要污染源、功能区特性,环境污染程度、生态绿化需求程度等进行规划,以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减少持续性生态污染,应考虑使用耐污染、吸收和同化功能强、生命力旺盛、适生能力好的绿化作物。与此同时,城市生态绿化还应重视种群和群落的设计。从生物的本性来说,植物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植物与地质水文存在着制约与适应的关系,群落之间存在着密度与频度的制衡关系,结合生物特性调节群落间、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的共存关系,既能避免生物对营养元素的基本需求,又能充分利用阳光、水分、土壤、地力、人力等资源,通过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构建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从而实现生态绿化的生产力、自我更新能力、发育能力、繁殖能力以及稳定性、抗逆性、规律性,最终实现生态功能的完善。生物的多样性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生物多样性不仅是生物进化的要求,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因此要提高品种意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和变种的筛选与驯化,构建合理植物群落。在既保护乡土植物、珍贵物种的同时,还可适当引进国外或外地的适生优质、特色品种,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促进绿地自然化、生态化,保持生态平衡。从榆林城址的大环境来看,榆林生态体系基本形成了“一河两山”的生态格局。以西沙大墩梁、东沙石庄梁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区和榆溪河湿地公园景观区,北有红石峡水库及周边的水源涵养林,这个良好的生态格局为榆林城区的空气净化、水系循环提供了可能。榆林城区内部分区来看,已建成广场公园3个,生态景观游园3个,共完成绿化面积720hm2,其中,园林绿地面积158hm2,建成河岸、道路防护林564hm2,行道树绿化逾90km,园林绿化栽植的植物共有25科45属55种86个植物品种,品种不断丰富,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初步显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要走可持续道路,而城市生态绿化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拥有丰富能源而被誉为中国“科威特”的榆林市,正在建设成为国家能源的重化工基地,实现科技融入资源型的中国“能源硅谷”。经济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大面积的开采与挖掘,但是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榆林要可持续发展,更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要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人文资源、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营建城市的生态绿化,改善城市人文居住环境,促进城市良性生态系统循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万瑜兰.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C].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2003.

[2]严玲璋.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化[J].中国园林,2003(5).

[3]卢素英,刘靖.现代城市应与自然共存——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5(1):77-78.

[4]沈清基.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城市生态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6(5):33-38,65-66.

[5]王颖光.保护植物多样性建设城市生态园林[J].福建热作科技,2009(2):45,48-50.

浅谈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 篇4

1 城市生态化及其发展对策

城市生态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 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 蕴含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 城市生态化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 以下几点建议对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是重要的:

1.1 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 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 倡导生态价值观, 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 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 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

1.2 制定行动计划, 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

城市生态化应作为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并与《中国21世纪议程》结合起来。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 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 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 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 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1.3 加强生态立法

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 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 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这样城市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 有法可依, 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 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1.4 设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

在城市各机构中可通过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 组织、协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

1.5 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城市生态化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 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 积极选择“适宜技术”, 推广生态产业, 保证发展过程低 (无) 污、低 (无) 废、低耗,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 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基础。

1.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 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 技术与资源共享, 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2 走向生态城市

2.1 生态城市释义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 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 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 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2.2 生态城市主要特点

2.2.1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 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自然、人共生, 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 自然融于城市, 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 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2.2.2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 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 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 废弃物循环再生, 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2.2.3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 兼顾不同时间、空间, 合理配置资源, 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 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 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2.2.4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 或自身的繁荣, 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 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 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2.2.5区域性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 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 是建立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 而且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3 生态城市创建策略

建设生态城市可分“三步走”, 即三个阶段:

第一步:起步期 (初级阶段) 大力宣传、倡导生态价值观, 唤起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 制定行动计划, 建立示范工程, 加强能力建设, 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功能进行初步调整, 为建设阶段作好准备、打下基础。

第二步:建设期 (过渡阶段) 重在逐步调整、改造社会经济组织结构,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重构和生态恢复, 增强城市共生能力, 进一步增强人的生态意识, 使之自觉广泛参与生态化建设。

第三步:成型期 (高级阶段) 这一阶段生态城市并不是处于“静止”的理想状态, 而是自觉地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和行为诱导的手段实现其动态平衡、持续发展, 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强。但若其正负反馈失衡或自我调控失灵也会导致衰败。

结束语

浅论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篇5

资环专业2005007班

200500727 彭直刚

摘要:城市是自然、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中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又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在各种复杂的功能活动相互争夺城市空间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给城市留下足够数量、合理布局的绿地,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打好基础,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关键词:绿地;生态;环境绿化;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概念,标准及部分结构构建方法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但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应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同时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包含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是:整体性、和谐性、高效性、多样性和全球性。从生态学角度来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概言之生态城市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包括以下5个层面:即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城市建成区的绿地有公共绿地、居民区绿地、交通绿地、单位绿地以及一些零星的植物种植,由于这种绿地面积较小,又非常的分散,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不能保证给各种生物提供一个栖息的大环境。如果没有很好的绿地生态系统这个大环境,将很难达到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城市大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以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生物多样性是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就城市而言,这种趋势尤其严峻。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干预改变了原有地域的生境,尤其是造成自然生境的片断化,导致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使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3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规划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以对自然资源的高度消费为特征,城市中的绿地急剧减少,加上城市区域原有的物种资源的流逝,将使城市逐步处于人口高度集中、自然资源匮乏的困难境地而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最主要的是要抓住其中的绿地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园林部门与规划部门应该细致地编制好绿地系统规划,科学合理的安排绿地的布局,为城市留下足够的绿地, 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绿地系统规划应该是一个整体, 覆盖整个城市行政辖区。我们要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注意把自然生境的各个片断尽量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生境,同时与城市郊区及大自然连为一体,使各种生物能在其中自由的穿梭,少受人为干扰。要做好这一点,就应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贯彻生态优先和整体优先的准则,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列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内容,改变城市绿化与郊区林业分而治之的局面,将城区内外的各种绿地视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大绿化格局;同时,重视城市景观生态结构脆弱和薄弱环节的弥补。以整个城市辖区为造园空间,将城市中一些片断的隔离的绿地串联起来,同时与城市建成区周围的大环境绿化组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

其次,在城市建成区,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绿地系统,通过绿地点、线、面、垂、嵌、环相结合,充分利用河流、高压输电线路、铁路、道路和楔形绿地等,在城市各绿地斑块之间以及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尤其在影响生物群体的重要地段和关键点修建绿色廊道和公园,建立城市生态绿色网络。尽量减少“岛屿状”生境的孤立状态,增加开敞空间和各生境斑块的连接度和连通性,确保合理的绿带宽度,不同地区和不同结构的绿带宽度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一样。

总之,绿地系统应保证城市自然生态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减少城市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改善生物群体的遗传交换条件,为生物群体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改善大气环境、水环境使之达到清洁标准,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态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生态城市要求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经济是以产业生态学为基础的生产体系,他包括生态农业的实施;实现清洁生产,以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代替末端污染处理;能源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此外,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旅游等也是生态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包括消费模式的生态化,即可持续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交通方便。

二、加强城市的生态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自然的分解功能不强。第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中人口密集,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食物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业、交通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这些也必须从外界输入,并且迅速地转化成各种产品。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的有害气体必然会飘散到城市以外的空间,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绝大部分不能靠城市中自然系统的净化能力自然净化和分解,如果不及时进行人工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由此可见,城市生态系统不论在能量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这种高度的开放性又导致它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要想建设好生态城市,必须加强城市规划,其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而是将其思想渗透于各个方面和部分,使城市规划生态化,也就是既考虑到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又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以使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三、加强城市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将大多数野生生物限制在越来越狭小的范围内,同时也将自己圈在钢筋水泥和各种污染构成的人工环境中,远离了人类祖先所拥有的野趣盎然的生活环境,产生了种种文明病。因此,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生态环境越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就会朝着人们理想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就会不断改善。

四、生态城市评价方法及研究重点

目前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城市代谢方法(urban metabolism method)、生态足迹法(Foot print method)、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模糊数学方法(fuzzy method)、单指标评价(individual indicator assessment)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等。目前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

根据城市化发展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生态学研究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应当着重于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城市生态学理论的探索,特别是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第二,扩大城市科学研究的范围,即从单一的城市为对象的研究,转变为对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和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群的研究。

第三,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适用技术体系,促进现有技术的生态化。

第四,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生态景观规划和生态文化的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令和奖惩制度,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第六,加强教育、培训和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增强生态意识。

城市生态学论文

浅论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班级:资环专业05级7班

城市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 篇6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发展是以保持自然,使生态良性持续发展为基础,与人口、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事实证明城市的环境恶化,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自然环境的丧失,也将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必备基本条件的丧失。近年来,面对城市环境的恶化,国际社会发出了“城市必须与自然共存,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的强烈呼声。它深刻地道出了城市环境建设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提高一个城市自然环境的比重,无疑是关系到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实质及其管理部门所肩负的职能来看,城市园林绿化是我国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改善城市生态,防治污染的任务。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部分的合理维护与提高,也是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的系列措施和模拟自然环境的再创造。是对园林植被(乔、花、灌木、藤、草)这种能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绿化是环境建设之本,城市园林绿化的空间也是城市中主要的自然空间。园林绿化是城市自然空间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其发展规模与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未来。

2 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

2、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

2、2 美化人居环境和美化市容

城市里高楼林立,車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自然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其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最适合人群需要。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桥的绿化搞好了,会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能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城市周边、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2、3 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当整个社会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还不那么强烈,到了小康阶段后就变得日益强烈了,这是个规律。例如目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

2、4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园林,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园林的建设势必要扩展到郊区。郊区的农田和山地是归农民所有的,是农民赖以为生的,简单地让农民改种粮为种树种草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惟一可行之法就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加强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在抓好深山远山造林绿化的同时,关注和重视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认真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制,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向纵深发展。将美化环境和增强生态功能紧密结合,努力建设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不断提高绿化水平,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重点抓好铁路、高等级公路等旅游干线和旅游村寨的绿化、美化,促进全省旅游景观的整体改善。

3 创建园林城市的措施

3、1 做好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设计。

3、2 创新设计园林文化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绝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要从狭隘的园的圈子中摆脱出来。不仅点能成园,线也能成园,面也能成园。放开眼界,则是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园林是环境的主体,环境中除有由植被、山石、水体、建筑构成的园林外,还有雕塑、道路、灯光、游乐设施以及标志物等物体,并且还要联系每一个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要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从位置、体量到色彩,处理得和谐,与园林浑然一体。放开眼界,就是不仅要注重平面绿化,还要注重立体绿化,不仅要进行地面绿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力争搞好屋顶和阳台的绿化。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景观,扩大了观赏面,更重要的是由于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园林的作用。园林城市的设计要讲求风格。风格是由地理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及造园所使用的材料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而且是经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形成的。其中地理气候条件是最大限制因素,而文化艺术则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

3、3 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园林绿化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绿地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园林的。

3、4 加大园林人才培养的力度

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要加强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制意识。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3、5 构筑园林事业建设平台

多年来,园林系统都是按事业单位加以管理,这种局面、这种管法很不适应大园林的需要,应该根据政事分离、政企分离、重心下移的原则进行体制改革,从体制上、机制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应该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兴办园林事业,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和苗木经营等活动。创建园林城市,即建成适合人们高质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态环境,也称为绿色城市。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走进世界先进行列。

4 城市绿化环境对城市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益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园林绿化是生物圈中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整的、不能完全实现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是,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城市园林能够进行初级生产,产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城市生态系统中这种珍贵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城市园林绿地。城市园林植物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生态效益;通过植物景观美化城市环境,并为人们提供休憩空间,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效益显著,并有创造减灾条件和提供避灾场的城市生产安全效益;以及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所派生的多项经济效益。这些都是城市生态文明提供的不可替代的效益。从城市园林的不可替代性来认识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应当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衡量这一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替代性,加上城市绿化所创造的综合效益,理所当然地应赋予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的地位。

5結束语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7

1 城市河道现存的主要问题

1.1 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城市内的一些工厂、企业、个体作坊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及牲畜粪便直接排放于河道之中, 形成了严重的污染, 黑水臭水横流, 而部分村镇河道河面上固体漂浮物泛滥, 岸边垃圾随意丢放, 同样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1.2 河道岸堤及河底生态环境退化

城市河道护岸主要采用施工快, 寿命长的混凝土桩板结构, 它的坚硬结构使湿地面积减小, 割断了土壤和水体的联系, 同时岸上生物与水生生物无法直接接触, 又割断了自然河流的生物链。甚至, 有的城市在河道里铺上水泥板, 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性

1.3 规划河道破坏了水体代谢功能

很多城市中的河道被整齐划一走向笔直, 这的确富有现代都市的时代气息, 然而却与生态化河道的理念背道而驰。自然环境中的河道迂回婉转, 除了美观外更为重要的是其在弯转的过程中加大了水流动力, 加快了水体代谢的速度。而现今城市市区内的河道网络无论从河道走向还是建闸设计方面都缺乏合理规划, 造成河道水流不畅, 降低了水体自净的能力。水体在人工河道中得不到即时的代谢交换, 严重的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

2 生态化河道整治原则

2.1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人类文明的任何一次进步都是顺应自然, 改造自然的结果。老子认为:天法道, 道法自然。正是说明人们应当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并对其加以应用, 从而达到改造自然, 为我所用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即是在当今时代对“道法自然”的现代化诠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们需要在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的同时, 更为有效地保护自然。这是站在生态环境的总体高度对河道整治规划所确立的指导性原则。

2.2 贯彻“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上善若水。古人曾将最高的伦理标准赋予水。由此可见,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价值早已不局限于具体使用功效, 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品格的层面。在当今时代, 对于河道整治规划同样不应仅从经济, 社会效应方面考虑, 而应在人文背景的支撑下深入的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人水和谐”的统一理念, 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人与水的关系所作出的深刻思考。只有深入的贯彻这一理念, 才能使城市河道真正造福于百姓。

3 河道生态化整治规划的具体措施

生态化城市河道的整治, 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休闲环境。同时也应强化其在防洪排涝, 城市水环境整体调节方面的作用, 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

3.1 顺应河道自然地势, 抓好防涝泄洪;改善水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现有城市河道的弊端在于其早期建闸规划不合理, 由此产生了水道代谢缓慢, 水流不畅的问题。因此在生态化河道的整治与规划过程中, 应当注意顺应河道自然的地势特点。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表明: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有利于减少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因此, 本着“人水和谐”的原则, 在生态化河道的规划上应该注意其自身的合理性。河道整治的基础任务, 就是改善水质, 也是生态化河道建设的前提。所以一方面要对河道沉积的淤泥进行清理, 清黑除臭, 畅通水流通道, 给洪水以出路。同时禁止在河道保护管理范围内搭建建筑物和阻水设施、填堵河道, 加强河道及沉砂池等设施的养护管理, 对涉及河道的建设工程强化防汛排涝要求, 确保河道畅通和行洪安全。

另一方面, 要突出抓好截污治污。河道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污水大量排放, 导致水质恶化, 因而恢复河清水澈, 截污治污是根本手段。应将所有排河污水全部截流并网, 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 保护水体环境。

3.2 建设生态堤岸, 设立亲水设施, 严把材料关

在人工型生态护岸的建设中, 要注意选材的问题, 最大限度的避免水体污染。采用人工护岸时, 要尽量减少钢性结构, 增强其在护岸中的“软效果”, 即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同时还能促进水道的自身修复能力。在必要的钢结构工程设置时, 尽量使用自然材料, 避免二次污染。

亲水设施则必须保证两点, 一是亲水台阶适宜;二是水位变化不宜太大。同时为了让人们能更多的接触水体, 可以结合周围的景观, 适当安排一些水上喷泉, 地面喷泉等娱乐设施。

3.3 优化河岸植被配置, 遵循植大树, 配小树、布花草, 建草坪的原则

植树有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作用。大树雄壮, 小树秀丽。二者参差而立, 不仅美观, 更加拉近了人与河道的距离。随着植被树木的增加, 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同时, 布置花卉, 草坪, 可以增强城市河道水体系统的亲民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人文效应,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花卉经典布置应以几何图案为主, 植物种类不宜过于单一。可以根据植物特定的习性及作用, 综合搭配, 达到视觉上错落有致的效果。期间可以配以草坪, 草坪面积约占总绿化面积的30%左右。

3.4 理顺机制, 落实职责, 坚持长效, 细化管理

对市区河道的管理责任分工进行调整和理顺, 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 对市区范围内河道防汛清淤、卫生保洁、排污整治、河岸景观绿化和设施维护管理等全面实施环境管理, 并建立日常检查考核机制和责权利相统一的投资分担机制在河道管理中借鉴城市园林绿化、环卫等管理模式, 全面落实河道管理目标责任制, 成立专业化队伍, 分区、分河、分段, 定岗、定点、定人, 每天由河道保洁人员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全方位巡视检查和管理, 并做好巡查纪录, 将巡查发现的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管理和执法部门处理。广泛开展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增强全社会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的意识,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河道管理, 最终在齐抓共管的大环境下,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市民齐心共建文明生态城市。

总之, 城市中的河道, 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 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 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 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生态城市已成为众多城市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恕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J].中国三峡建设, 2004, (05)

[2]李淑杰.浅析生态化河道整治规划[J].陕西水利, 2010 (4) .

园林绿化与生态城市 篇8

一、生态城市

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中诸多问题将会暴露出来, 比如人口迁徙、环境污染、交通及城市资源的分配等问题会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困难。早在20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P·盖迪斯在《城市开发》和《进化中的城市》中, 第一次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城市研究。1971年, 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第16届会议上, 首次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 因此“生态城市”概念应运而生。“生态城市”是顺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 也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人类居住区。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 园林绿化就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切入点。

二、现代园林绿化应有的特性

(一) 公共性

现在城市园林绿化要求在整个城市中, 其中包括城区、郊区、近郊区及远郊区, 形成主体主要为绿色植物的生态系统, 提供给城市居民生产、工作、生活及学习环境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总体上来说园林绿化是以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可以发挥净化空气、调温保湿、涵养水源、防风防灾、优化环境等的作用, 并且园林绿化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可以同时提供给多人使用价值的功能, 服务一个人同时还能供应其他人使用, 而且能够在同一时间, 同一场所, 使大家同等使用, 满足人们同样的生存及享用需求。

(二) 无界性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客观上打破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狭义的范围, 大大超过局限于公园、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的传统概念, 它还包括有从社会单位绿化、城市郊区森林、农田林网、桑园茶园等所有能发挥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植物群落, 能够实现城乡一体化绿化建设, 改善绿化和调节生态环境的目标, 形成点、线、面、网、片的生态系统, 进而扩大到国土治理, 使范围最大化, 使得园林绿化发展成为人类环境工程中相对独立性的一个系统。

(三) 协调性

现代园林绿化是可以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植物群落, 具备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比如植物可以净化城市大气、改善城市的小气候, 防尘、防风、减弱噪音,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保护土壤及水系及改善自然景观等;绿色植物还可以协调周围的环境给城市中的人们创造安静、舒适、优美的环境;各种各样的植物合理搭配又充分能显示出季相的变化, 并将城市建筑衬托得更加美观优雅;使生态景观、建筑景观及文化景观完美统一起来。

(四) 生态性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是在城市及其市郊内形成的人与自然共存的生态空间, 具备保护和修复区域性的生态系统。园林绿化应顺应生态学的原理, 创建合理的复合植物群落, 保护多样性, 建成人类-动植物三者和谐共存的生态系统。比如海口市为建设生态城市构建“一网、两带、两廊”的主城区园林绿地生态系统, 形成区域绿地系统框架, “一网”即城市建设区人居景观绿化网, 构筑相互联通的“园林生态化”的绿地系统;“两带”即海岸线绿化景观带和城郊森林公园绿化景观带, 构建城市生态防护屏障, 形成城市的重要旅游景观带;“两廊”即五源河-石山生态廊道和南渡江水系生态廊道, 形成组团间的绿色隔离廊道, 发挥生态、景观功能。

三、创建生态城市中的园林绿化

(一) 生态设计规划思想的先行

传统的规划设计一般是以人的各种需求为前提, 满足的是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及自尊的需求。生态规划设计则更多地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 即满足当代人需求, 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发展。将传统的规划设计手法结合起来, 在满足近期城市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及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形成一种要求更高的设计方法。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哲理应该受到传统哲学思想的支配, 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人和自然是不能分割的整体, 提倡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我们应该把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观念融入城市园林的设计中去。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他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哲理与现代生态学观点是内在统一的。

(二) 注重植物造型、搭配的协调

植物的搭配设计首先要强调观赏性, 提高城市景观视觉效果, 要具有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作用, 做到美化环境与生态保护。栽种本地植物可以体现地方特色, 引入外地树种则能呈现异域风情, 丰富了本地植物的资源, 呈现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绿化植物要以本地植物为主, 配置上重视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原产于热带的植物引进后抗寒差, 冬天容易死去, 再美丽光也只不能是昙花一现。要依据当地自然植被中的群落种类, 使建设的人工群落中各植物的数量比例合理, 各品种的栽植密度更科学, 形成由乔木为主, 乔、灌、草、藤相结合的生态体系。

(三) 注重常绿树种、落叶树种及彩叶树种的合理搭配

要注重常绿树种、落叶树种及彩叶树种的合理搭配。在城市景观中季节性的景观表现在植被的季相变化上, 它能让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风景的生命轮回。色彩的搭配合理, 季相变化明显是园林绿化发展的大趋势。有的植物在叶子落光后树干所呈现的姿态又是不可多得的景观。

植物的一叶知秋, 是自然生命轮回的体现。我们要尽力创造出丰富的季相景观。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色彩应该向彩色景观转变, 在绿化树种中加大彩叶树种的比例以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园林景观。

(四) 园林绿化以乔木为主, 空间上提高生态效益

当前我国城市绿化用地紧缺, 提高城市生态效益的做好方法就是种植乔木, 乡土树种是首选。比如泡桐, 杨树, 适应地域广, 值得我们大力提倡。此外还要大力提倡垂直绿化及屋顶绿化。在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中, 我们应选具有浅根性、耐贫瘠、耐干旱、耐水湿、对阳光有高度适应性等特点的植物。比较常用的有地锦、牵牛、山荞麦、紫藤、美国凌霄、蝇子草、过路黄等。

(五) 绿化建设和养护工程并重

绿化建设和养护并重, 巩固园林绿化。绿地建设完成, 也就意味着养护工程的开始, 养护工程是绿地建设的后续工作。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征与特性, 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可以改善环境质量, 也是展示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窗口, 体现了城市人们文化素养和道德风尚。本文首先以生态城市为切入点, 分析了现代园林的特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现代园林绿化的措施。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 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化,融合

工业化在上个世纪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环境恶化也是不容小觑的, 人类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便产生了城市生态化这一新概念。城市规划开始从工业化向生态化进行转变, 在转变的过程中要注意原则和方法。

1 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的简单理解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 是一种住宅形式的体现, 他是通过社会, 经济效益和生态三者之间和谐共存而体现的。生态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和人的和谐以及自然系统的和谐。实现自然系统的和谐是基础,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状态是追求, 而人际和谐是生态城市发展和规划的根本目标。生态城市, 换句话说, 可以自然的自给自足, 也能满足人类发展和进化的要求, 从而达到“人和”的目的。

生态城市的概念,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生态哲学的观点研究, 城市生态是指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是一种价值取向, 它的前提是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 达到一定的水平。从生态经济学看, 生态城市, 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模式, 通常为“集约内涵式”, 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自然保护价值, 而且对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创造也很有利。以建立生态产业系统的生态城市的方法, 将逐步改变物质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像太阳能, 风能, 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以主要能源方式体现, 然后把不可再生资源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一个城市的科学和技术, 法律, 道德和制度等系统均需要生态化才会成为生态城市。所以我们必须倡导的生态价值观, 让人们自觉树立生态意识, 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 平等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2 生态化城市规划的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学习政治知识我们可以知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可长期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最初在1972提出的,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是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生态城市是一个展示社会的蓬勃发展, 生态保护成果和经济稳健发展, 自然和技术充分融合, 城市环境整洁, 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的地方。生态城市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还需要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战略方针, 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然需要解决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制定部门的阶段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及阶段实施效果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2.2 以人为本, 综合利益原则

以人为本是指:现代生态城市规划主要是对人类的生存和长期发展计划提供协助, 从短期来看是使人性亲和获得和大自然的亲近感;从长期来看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将逐步将脱离了自然的人从新拉回到自然环境, 保证人类长期生存。综合效益是指:在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 应该协调好经济, 社会, 文化, 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确保和谐共存的局面长期存在。

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

3.1 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采取有效措施, 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发展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 严格界定绿色的土地面积, 科学安置绿化布局, 加强城市绿化带建设, 乔、灌、花、草的形成点、线、面结合, 建设环相连接的绿色空间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从当地的实际情况, 选用适合气候的树木品种。城市绿化将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中水回用技术, 降低绿色空间维护的成本。惩罚那些各种破坏城市绿色空间的行为, 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 尽快提高城市绿化建设水平。

3.2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加快旧城区有机更新。重点放在中心城区开发强度过大, 人口密度太高, 公共设施短缺, 交通拥堵, 环境问题, 坚决关闭或迁移城市污染严重的项目, 坚决拆除违法建筑。大力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 改变城市居民家用燃料结构, 减少和控制城市空气污染。以低污染, 低能耗为目标, 通过对城市交通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促进现代通信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推进城市交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每一个家庭, 每一个人都是直接相关的, 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 密切合作, 相互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不仅是建设和改善物质条件, 更要将文化精神, 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互促进, 均衡发展。

3.3 突出地方本土特色

设计应根植于地方。任何设计的问题, 设计师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在哪里?性质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改变?我们经常为桃花源式村庄布局的美丽房子感到惊讶,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设计师的功劳, 需要的是长期居于此的当地居民, 在理解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创意设计而成。城市的形成是“逐水草而居“规则的结果。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基础, 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才可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

4 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

4.1 制度的保障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单一的问题。鼓励资源重复利用, 节约能源过程中, 不仅依靠政府的参与, 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也参与到其中。因此, 政府应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加强制度的保障, 对一些进行资源回收再造的企业应适当的激励, 同时, 在一些化学公司发生无序排放污染物的现象要严厉惩罚他们, 力争建立绿色环保城市建设体制, 从而为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运行提供好制度保障。

4.2 资金的保障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工作, 同时可以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如水污染防治, 水土保持等国家专项资金和城市生态建设结合进行, 一起作用于环境保护, 进行财务统筹安排从而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4.3 科技人才的保障

人才和科学技术是驱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科学技术的提高才可以带来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生态城市的早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中会遇到很多如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再利用问题, 节水系统, 废物回收利用, 清洁用品开发等问题都需要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关注。因此, 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潜在因素, 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但我们应当牢记的生产力水平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依靠于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4.4 思想意识的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为人们所熟知, 逐渐深入人心。生态城市规划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 并投射于城市发展中。在对城市生态发展的过程要求我们的思想转变, 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引导行为的转变。因此, 转变以往单纯的物质主义向经济和生态共同发展的思路上引导, 将片面的追求现代化向环保和现代化并存互利共生的思路上引导, 我们必须加强公民的生态意识, 努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引导公民正确的消费习惯和行为。

5 结束语

城市生态建设中涉及的各种复杂的项目, 人与自然是其发展的核心, 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的过程、, 这一过程有巨大的创造力,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维持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健康运行的相辅相生, 在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斌, 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7) .

[2]张艳新.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6) .

[3]杨希.关于城市规划与生态化探讨[J].城市建筑, 2013 (16) .

“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 篇10

本文基于这样的思考, 首先从城市如何与自然共生入手, 并认识到这是人类文明史持续追求了数千年的梦想, 由此提出共生城市的理念 (Symbiocity) 。其次, 将“共生城市”分成三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集, 这三个协同集自身的共生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共生性就能影响城市生态脚印的大小。最后, 本文论述培育“共生城市”自演化成长机制。也就是说, 要造就有共生理念的生态城市, 不仅需要从上而下的规划, 更重要是培育一种让城市共生效应自动演进的成长机制。如果只有城市规划, 但没有这种自发机制, 生态城市是难以成功的。

1 城市与自然共生——人类五千年的梦想

1.1“共生”是大自然最普遍的现象

众所周知, 远在人类出现之前, 地球上的万物生长无处不在发生着共生现象, 无数的生物之间构成紧密无间的共生系统 (Symbiosis) , 物种之间相互频繁地交换能量、信息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从而形成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获取生存和壮大自身的共生系统, “共生”是大自然最普遍的现象, 也是大自然演进和多样化的摇篮。但是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却长期被忽视, 至今为止, “共生效应”方面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但还远远未见到终点。实际上, 人类身体的肠道就是一个与千千万万的微生物共生的系统。科学已经证明:人体内肠道的微生物不仅决定着此时此刻人的生理健康, 而且会影响人的基因的变异, 从而影响下一代。无比复杂、丰富多彩的共生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和身体内部展现其奇特的效应, 但许多人并没有感觉到。

1.2 中西方历史上的理想城市观

中西方历史上有不同的理想城市观。我国作为与农耕文明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理想的人居环境就在持续不断的“桃花源记”这类图景中反复展现, 这就是中国人的理想城市梦。而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主的西方文明由于狩猎文明与商业的发展, 较早形成挑战自然的理念, 进而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的创新, 发展出一套能够快速建设城市, 快速占领一个地方来普及自己的文明的理念。因此, 两千多年前, 快速扩张的古罗马军队到处建设方格型的城市, 千城一面, 这种基本的城市建设格局至今还在沿用。而基于文艺复兴的现代科技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兴起, 又放大了人类轻视自然的雄心壮志, 这种藐视自然、逢山开山、遇海填海的方式, 尽管挑战和“战胜”了自然, 但最终却受到了自然的报复, 也把地球的生态环境破坏得濒临崩溃, 资源濒临枯竭, 连大气层中的CO2浓度也濒临极限了。所以, 人类文明需要转型, 城市更需要转型。

我国古代的风水理论, 其科学合理的部分是古人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 研究城市和建筑的人居环境如何与自然共生。大到城市、小到村庄的规划, 人们都在追求一种共同的理想环境, 那就是“枕山、环水、面屏”、“洞天福地”和“藏风聚气”的图景, 这是人类在长期的农耕文明生活经验积累中发现能够繁育后代、保障安全、风调雨顺的微环境。经验表明, 凡是生物多样性越好的环境, 人类就越容易满足自身的繁育需求, 生活舒适度也更好, 并由此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等“天人合一”的理念。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 “城市的建设应该因天才、就地利, 城廓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尽管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体系在早期也经历了“自然中心阶段”, 但其以人类为中心的“两分法”思维模式逐渐兴起, 形成了“挑战自然”的行为模式, 催生了人类史上空前的工业文明。以最早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英国为例, 工业文明以前所未有的威力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 也带来了空气污染、疾病丛生、生态衰退、贫富悬殊等严峻的问题。这在当时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的《双城记》一书中有详尽的描述。正如他在该书扉页上所写的那样,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十九世纪末, 英国规划师霍华德提出人类要抛弃那种乌烟瘴气的城市建设模式, 而应追求一种自然乡村共生的田园城市。他认为城市规模不必太大, 中心城市应该由若干的卫星城围绕, 卫星城之间以农田绿地分隔, 并通过快捷的交通连接起来, 而且把人的生活和就业岗位的安排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城市的土地利用上要追求公有公平等等, 在他撰写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展现了他对工业文明以及相应的城市发展观的全面深刻反思。

中华民族在数万年的农耕文明和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学会了城市怎样与周边山水和谐共处。明末清初的杰出剧作家李渔就提出过:“何为山水?山水者, 才情也, 才情者, 心中之山水也。”正因为受“天人合一”思维的影响, 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过去几千年建城史中, 没有改变城市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的格局, 山、水、城依然是这样的协调。

但是西方国家在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之后, 不断膨胀的“人类中心论”和“挑战自然”的偏见所致的工业暴力却力求将城市变成机械式的居住机器。比如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 第一眼往往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充满机械美的城市, 但是很快就会让人感到视觉疲惫, 这是因为在这里人与自然关系被分割, 城市不是一个连续流动的空间。所以, 古人说, 什么叫山?什么叫水?山者, 万物之瞻仰也, 草木生焉, 万物殖焉, 飞鸟集焉, 吐生万物而不私焉;水者, 万物之本原也, 诸生之宗室也, 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基础上, 中国古代规划师把城市与山水之间的共生模式, 至少分为九种:“山环城、水抱城;山环城、水穿城;山环城、水含于城;城包山、水抱城;城包山、水穿城;城包山、水含于城;山是城、水抱城;山是城、水穿城;山是城、水含于城。”这么丰富多彩的分类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奠定, 这是一种何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啊!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只有传承和弘扬这种与大自然休戚与共持续数千年的文明, 体会到天人合一理念的精妙, 才是创建现代生态文明可贵的精神良药。

1.3“共生城市”与“机械城市”的比较

第一, 共生城市必然是资源能源节约的城市、物质循环利用的城市、遵循生态学原则发展的城市;而机械城市以经济效率置上, 必然是掠夺自然资源、低成本排放、遵循物理学原则。第二, 共生城市必然是功能混合的、高度紧凑的、相互之间能共生的空间结构、多样化的, 因为多样化能够持续繁荣, 是尊重地方文化、尊重自然的, 但是又是包容的;而机械城市往往是严格的功能分区, 是标准化、同质化、千城一面的。第三, 共生城市是扁平化、组团式集群、新城代谢性、内部基因传承为主的;而机械城市是层级制、服务于中心、平等性、外部设计强加为主。第四, 共生城市系统内各元素是共生的、感性和理性共存、对异质文化是包容的;而机械城市是二元论、非黑即白的, 是欧美文化占主导地位。最后, 共生城市是生态文明的依托, 以信息化服务业为主动力的;而机械城市是工业文明的依托、以工业化为主动力。由此可见, 共生城市或者共生理念基础上建设的生态城市是今后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摇篮,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见表1) 。

1.4“共生”设计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

“共生”基于丰富的“多样性”, 源于无数的“微循环”, 是任何物质能源都可以相互利用的高效循环。“共生”所产生的协同作用能够使能效和物效的提高有可能超越物理学定律。“共生”是自组织系统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而自组织系统 (Self organizing system) 是一切生命演化基本模式, 这种城市必然是向自然索求最少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而“阴阳互补”是“共生效应”的最高层次。不同生物和基础设施之间是功能互补的, 不是相互排斥和抵消的, 而是互相在贡献着自己的信息、能力和资源, 是一种高层次的“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就是“阴阳互补”, 中华民族五千年前就得到这个智慧, 但是现代人很少能够领悟和应用。

2“共生城市”的三个主要协同集

2.1 能源和资源的协同集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和运行, 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梯下降能、废弃物转化为沼气能, 都在一个建筑内完成协同转化利用, 使建筑不仅是人类居住的空间, 也是能源的发生集。如果城市的基本单元——建筑可以与能源共生, 那么城市也就可能实现与自然生态环境共生。

如果把垃圾回收利用按对大自然不同的干扰程度分类, 从传统的垃圾填埋一直到好氧和厌氧堆肥, 垃圾利用越接近三角形高端, 浪费的资源就越少。最后, 没有东西会浪费, 一切来自于土壤, 再回到土壤中去, 垃圾就变成了燃料和肥料、变成了自然生态所需的养料, 这样一种循环利用方式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类与自然间的共生模式之一 (见图1) 。

再者, 在城市中一切可再生的能源资源都得到均衡分配, 在空间、时间上均衡地分布、循环利用。雨水收集与水循环利用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两百年前的西方世界或三十年前的我国各地的状态, 当时所有的城市河流都是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 这就意味着水体有着很强的自净能力。由此可见, 只要修复城市水生态, 水的循环利用, 人、城、水和谐也就为期不远了。

在城市建设中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 也就是模仿大自然的共生理念, 使城市各类构建物、各个层面都能收集雨水, 使城镇水体能够和千万种生物相互之间共存、共生、循环利用水资源。这种模式是西方发明的, 但是却贯穿着东方的智慧。

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景观协同。通过一体化和多样化的设计, 使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巧妙利用组成一种新的城市景观, 能将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电板所产生的单一景观和光污染减少到最低的状态的同时, 又能增加独特的现代形象, 从而使分布式能源产生器与城市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和谐相处。

再者, 不同产业的企业间资源共生。即前面一个工厂所产生的废物变成后一个工厂的原料, 这样就能实现废水、废弃物的零排放。

2.2 城市服务功能与产业协同

首先, 要追求土地混合使用。只有把各种各样的功能分区多维度混合布局, 使得稀缺的空间能够高效利用, 使得城市能够紧凑型发展, 居住和就业能够共生。即把居住、就业和各种不同的产业布局之间共生起来, 这种新规划模式就必然会打破现代规划师们熟悉的明确分区的规划, 然后就能创造出立体型的不同的结构的混合单元, 这种新单元可称之为集约式的城市综合体, 这类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单元实质上是使用功能混合的大型绿色建筑, 其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工作与休憩的机会。采用这种单元组合起来的城市当然就是一种共生的生态城市, 但需要城市规划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与之相适应, 澳大利亚率先推行的绩效规划 (Performance zoning) 就代表了这类进展。

例如南方有一些大学园区内的学生只有两三万, 校区占地面积却有好几个平方公里, 相比地处老城区的紧凑式校园, 用地明显偏大, 例如香港理工大学是一个有近四万学生的大学, 它的校区仅占地176亩, 校园和周边有像蜘蛛网一样的步行道, 仅六米宽的步行过道, 却能够承受最高峰时的人流量, 因为一辆汽车占用的空间相当于五六十个行人占用的空间, 所以, 这种未经事先规划, 但基于交通流量变化而“自组织”延伸建设的微型交通步道既是以人为本、便利民众的, 又是环境友好的, 与建筑也能高度协同。

通过在轨道或快速地面公交BRT交通站口设置自行车停放点, 实现快交通和慢交通的协同。从城市规划历史来看, 西方城市最典型的空间结构是广场, 而中国城市最典型的空间结构是街区。从现实效果来看, 凡是将人性化的街道与休闲、交流、购物、步行等功能协同起来, 从而满足市民与游客的需求, 这类功能的协同就会产生宜人的场景。

2.3 气候、自然与景观的协同集

如果把城市中建筑归于“阳”, 那园林绿地就属“阴”, 这种阴阳共生观造就了中国五千年园林发展的原动力,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原则是:一切都源自模仿自然, 力求展现自然美的精妙境界, 园林与建筑往往是高度融合、相互包容的, 如建筑的回廊、屋檐、门台等都是面向园林和水体的开放空间, 而亭、榭、假山、廊道等建筑小品又自然地点缀在园林绿地和水体之中, 这就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阴阳互补”精髓。

而西方的园林与建筑却是分开布置的, 园林仿佛就是一个被征服、被奴化了的假自然, 这种“自然”在建筑面前就像一个臣服的奴隶, 其空间结构虽然是机械的、对称的, 但却是不自然的。这种园林景观远远没有我国园林与建筑的共生来得和谐与亲切。

在我国, 从北到南, 各地的四合院空间结构差异极大。如将四合院中的建筑划为“阴”、空地归为“阳”, 南方的四合院往往是充分利用建筑物占地较大, 形成蔽阳、阴凉的效果;而北方的四合院则空地多、建筑少, 并讲究坐南朝北、呈围合空间模式, 适宜于多利用阳光能形成宜人的小环境。这样的不同“阴阳”组合就使得我国的传统四合院式建筑是适应当地气候的和适合人类居住的。在建筑群里, 充分利用园林和建筑物的协同来极大地减少热岛效应。

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景观的多样化也是匹配共生的。城市与周边山水的协同, 那更是我们要领悟的精华。中国的城市始终把山水与人居环境看成是共存、共荣、共雅的。腾子京说过, “天下郡国, 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 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 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足, 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通过把城市规划成为一个园林与建筑的复合体系, 我们的祖先早就给出了如何发展、如何规划人类聚居点的智慧。

城市与市郊农村的协同。如果城市是“阳”的话, 那么农村就是“阴”, 城乡间“阴阳互补”才能协调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奠基者霍华德曾经说过, 城市与农村应该像夫妇那样得到结合, 这样才能萌生出新的希望和新的文明。但是现在有的地方把农村建成像城市那样, 那就是阴阳不调和, 或者叫“同性恋”。

3 培育“共生城市”的自演化成长机制

3.1 作为自组织体系的生态城市“共生”演化的基本规律

首先, 共生城市必然是具有“自组织”特征的系统, 其自我演进所产生的生态效果远胜于一次性“科学”规划。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从不共生到高度共生, 通过对这类演进规律的认识, 我们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要为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的城市空间结构自演进奠定良好基础, 而不是设置障碍, 如果盲目的按照开发区这种方格型方式来设计城市, 那么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特性带来的是障碍。因而所有的城市规划, 从开始设计时就应考虑到如何有利于终极的共生关系的自演进, 考虑到城市高度演进以后的复杂的共生体的形态, 这样就有可能为城市未来的演化铺设了一条正确的轨道。

“共生城市”是他组织与自组织两种机制相结合的结果。作为他组织形式的主要承载体的生态城市的规划, 从起步阶段就不应该有结构性的错误来妨碍城市自组织功能的发挥, 如果有了结构性的错误, 而且妨碍甚至破坏了共生关系, 那就说明这个规划有硬伤。这种硬伤往往表现在对三个协同集的共生性造成破坏。

生态城市作为自组织系统的重要节点, 其交通结构、可再生能源应用、水循环等这些节点越强大、越自主, 系统整体就越能够应付外来的干扰, 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共生效益就能够顺利地形成, 这些自然的演进过程对整个系统的演进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 某生态城原来的道路结构就像一个开发区, 这样不利于交通系统和街区活动的共生, 后来就进行了设计改进, 将路网加密, 这样使得步行、机动车能够和谐共生。

共生系统演进的主体、主动力在于市民。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及由他们组成的能动性、创造性是城市朝着“生态化方向”演进的最基本动力。以著名的德国生态城“弗莱堡范例”为例, 该市从可再生能源应用开始、到资源循环利用、再到绿色环保, 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向前进, 完全是基于共生理念。

工业文明时代的集中化、大型化、刚性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设计旧思路, 非常容易形成城市的“共生陷阱”。资源循环利用越微距化, 共生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和复杂性就越容易得到高度演化, 越容易达成生态城市的目标。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往往迷恋于把一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到一起, 或盲目崇拜巨大无比的集中式的能源系统, 这样就会妨碍城市的能源和资源与其它功能的共生, 更为重要的是, 此类集中式、中心式的污染处理和能源系统也将风险高度集中了, 一旦受到损坏或人为破坏, 就无疑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启动了“定时炸弹”, 这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认识缺陷所造成的恶果。

3.2 生态修复——让城市生态系统自我演化

通过截污、扩大湿地、培育水生动植物、增强水动力、生态驳岸 (去除传统的三面光) 、减轻初期雨水污染冲击等等, 使水生态能够恢复到原来具有自净功能的状态, 水循环利用就自动能够取得成效。所以, 水生万物、水容万物, 但关键在于人怎么对待水。

在景观设计中强调把自然生态引入到城市空间中去, 十分注意保留城市中的自然斑块,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城市生态景观更好的原因。因为风景名胜区条例限制了这类城市不能以开山和填湖来建设开发, 无意中就为城市和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新建的城市公园绿地, 也应该通过愿景性规划 (Scenario Planning) , 来引导人工工程以正确的方式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生成, 而不是相反。这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妙之处, 也就是为什么园林能和建筑“阴阳互补”, 师法自然、虽为人工, 但宛如天成。如果我们的公园也像西方的公园那样呈现阳刚之美, 那就不能实现阴阳互补之美。

城市社区小块绿地的乔木和藤本植物为社区的生态景观和小气候改变带来持续性的改进, 从而产生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能动性的正循环。

3.3 持续优化——过程性地景观设计

比如多伦多的“树之城” (Tree City) 方案, 这种方案以持续成长的树木来取代持续开发的建筑物, 不断丰富的绿色景观逐步形成反混凝土化的自然力量, 随着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的建立, 建筑物与园林的互补协同性就会越来越好。

政府通过精心的绿街规划与建设, 例如改建和新建1000条步行绿道计划, 诱发了市民由下而上的自发性参与行动, 这种共生活动就产生了城市多样化和共生复杂性的自动演进路径, 逐步形成人在绿荫中步行或骑车的绿道网络。

城市的空间景观的形成并不完全由规划师的空间设计来决定, 而后者只是提供一个不阻碍自发演进的框框, 而它最终的构成理想与否在于过程和市民参与机制的设计, 这种机制的设计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植物、人与水景观之间丰富多彩的互动关系的展现和深化。作为开放性景观形成结果的设计跟终极的设计常常是完全不一样的, 只有把所有东西都看成是有生命的、相互联系作用的, 最终就会形成高度复杂的共生系统。

历史表明, 当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了50%, 也就是进入后城镇化的时期就会涌现出美丽城市建设的强烈需求, 或者叫“社区魅力再造计划”。杭州开展的最佳社区与最差社区的评选, 使市民了解“绿”和“美”在何处, 如何改进, 调动了市民参与美化社区的积极性, 结果“集腋成裘”, 渐渐地使城市的基本单元日益美丽, 从而促进了城市整体的共生性。这种共生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组织特性与日俱增就导致了城市生态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大幅度提高。

4 小结

第一, 自然界无处不在的“共生理念”是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的新基础知识。

第二, “细节决定成败”, 城市生态系统各节点的微循环特性决定了生态城市自组织特性和共生关系塑造的成败。

第三, 生态城市往往是“它组织”与“自组织”——基于“共生理念”的组织机制——两种系统相互耦合的结果。

第四, “共生城市”效能的提高实际上是基于系统的自我演进, 而不是一次规划定终身。

第五, “自我演进的共生效应”源于市民、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第六, 现代智慧信息网络是各自系统的协同整合的纽带。它用赛博 (Cyber) 空间把各个子系统的空间整合在一起, 使得它们之间能够共生, 这种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共生的关系, 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思路。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 篇11

关键词:城市生态与城市环7境;教学改革;改革内容;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4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是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我校为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实训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基本功能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于城市规划实践,学会以城市生态学的视角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具体实践中去。与时俱进,我们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完整的城市生态伦理观,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其贯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中,规范自己,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

随着近30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入了加速阶段。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预测,2030年从规模上来看,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1]。

2011年末,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27%。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中国国务院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称,2020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精神,结合贵州省发展实际,制定的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和规划及建设有关,都需要城镇规划等专业人才。我们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服务于地方特色的专业人才,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但是目前“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的教学模式还与高职学生培养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进行《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的教学改革非常必要。

1.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实践教学需加强

我校是2012年才开设的城市规划专业,在《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教学中以传统的填鸭式理论教学为主,但高职院校应该更注重实训。“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是城镇规划专业的专业技能课,本应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受教学实践基地短缺、教学时间少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课程教学向实践性方向的改革难以力行。如何运用有关的生态规划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何培育学生生态伦理观,推行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新一代理性生态人,是值得探讨的教学问题[2]。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轻视了实践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当前实际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该课程第二部分的城市环境部分,各种城市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需要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观摩,实践性强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实践教学在城镇规划专业教学计划中应占较大的比重。目前,我院的“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属于专业技能课,教学计划已经由最初的72学时纯理论教学,调整为 36学时理论加36学时实训,其教学计划安排如下图1。但是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进一步调整。

1.2教学模式需改革

本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概念抽象、理论知识较难记忆,加之学生无普通生态学的基础,学习起来较吃力。

我校由于为民办大专院校,共设有46个多媒体教室。在课程教学安排时,由于受到教学成本等的限制,学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一般不设置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就未设置在多媒体教室。

1.3学生缺乏普通生态学的知识基础。

普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是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学习普通生态学可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形成宏观的生态思维,提高对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把握水平。但是,在我校并没有将普通生态学列入“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先修课程。

鉴于,当代中国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面临着伦理缺失的困境[3]。建议将普通生态学作为一门基础课。

2.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加强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此环节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增加城镇规划实训基地。但是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与选择时,应按需选择,而不是盲目布点。"校外实训基地应尽可能给城镇规划专业的学生创造实际动手的机会。如学校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一般来说,规划设计系列课程在理论和实践学时的安排上,应形成三分

理论七分实践的黄金比例[4],而我校城市规划设计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比较只有 1:1,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力争将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提高至1:2.

2.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2.2.1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适当应用

目前,我校城镇规划专业的“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没有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具有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助于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等优势[5]。在教学中应适时地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目的。学校可采购些投影仪器,让少数教师将投影仪移动地带到需要的教室,灵活应用。如今年的学生人数较少,笔者常在小教室用笔记本电脑教学,把一些图片放映给学生看。“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的“生态”部分概念抽象,又较多,适合用多媒体课件。如在给学生讲述“能量金字塔” 时,放映能力金字塔的图片给他们看,很形象,容易理解。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克服其不足,才能全面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2.2.2借鉴 MOOC教学方式

我校为大专职业学生,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学生参加实践。陈旧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早已过时。结合贵阳的规划,贵阳将于2017年实现免费WIFI的全域覆盖,免费WIFI建设的工程第一期正在建设当中,恰逢我校正在加强“智慧校园”建设的契机,理论课程的教学可考虑借鉴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教學方式。中国教育部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合作推出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OOC平台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MOOC提供中国985高校的免费课程,首批加入高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二十多所高校[6]。endprint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没有把“生态学”作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的先行课程,我校学生在学习“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时候,同样缺乏普通生态学的知识基础。我建议利用MOOC ,来弥补。学习网址://study.163.com/mooc/find.htm#/mclist,注册登陆后,搜索“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由吉林大学包国章教授讲解。

2.3 考核机制的改革

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该门课程的考核同时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和期末试卷考核“结果”两方面。“过程”即教师要根据学生出勤率、作业和课堂互动效果给出平时成绩,“结果”即期末学生提交的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考核,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二者綜合决定学生期末成绩。这就要求教学需在教师的主导下开展多样化的授课,如课堂提问式,学生回答后记录在授课积分册中;对一些教学内容可采用研讨式以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出勤率和注意力,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我校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真正满足高职院校对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培养符合一线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城镇规划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效科,欧阳志云,仁玉芬.城市生态系统长期研究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9,24(8):928-935.

[2]周 凯,王智芳,雒海潮,王建伟.试论城市规划专业《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的课程改革 [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3]许小主.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的伦理缺失[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1):93-96.

[4]华晨,叶艇.突破城市规划本科实践教育瓶颈[J].高等理科教育,2008

[5]郭玲,江斌.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

生态城市理论与发展 篇12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学,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eco-ci t y)概念是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首先提出来的[1]。但是,到目前为止不仅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态城市,而且对生态城市内涵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

1 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

1.1 国外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萌芽,最早可追溯到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的“乌托邦”。由于这种思想理念过于超前,完全脱离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没有提出完整的生态城市概念。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古罗马建筑师威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总结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城市建设经验,提出应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考虑城市的选址、形态和布局[1]。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在城市用地的选择和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的建城思想都加大了对环境因素的考虑。这些前人的成果,对以后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起到启蒙作用。

国外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直接起源于霍华德(Edwar d Howar d)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理论为我们展示了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生态魅力[2]。霍华德之后,其追随者雷蒙·恩温阐述了“卫星城镇”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应用于大伦敦区域规划中;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利在编制纽约区域规划方案时,提出了“邻里单位”理论,它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1942年,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提出了缓解城市过分集中的“有机疏散”理论,这一理论对二战以后大城市向城郊疏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三种理论是继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之后,对生态城市理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两次城市生态学高潮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城市生态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得到重新认识和反思。

1.2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

我国古代哲学中有“天人合一”论,这一思想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并在传统的天人关系论中居于主流的地位[3]。这种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关注环境,顺应自然的朴素生态观念,对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我国早期的生态城市理论,为我国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我国城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态理论研究的正式开始。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90年代,我国生态城市理论已形成了一套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指导的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例如1986年,江西宜春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正式开始生态城市试点。随后,各地在生态城、生态县、生态示范区、生态村、生态小区等层次上建立了一些很有推广价值的示范点,对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94年,上海明确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一个清洁、优美、舒适、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重庆正式把“21世纪生态城乡大都会”作为重庆未来发展目标的最佳定位。与此同时,我国在与生态城市建设紧密相连的“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清洁生产城市”等专项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都是建立在我国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加快了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

2 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城市认识的深入,在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认同生态城市理论的先进性和发展必然性,但研究大部分停留在概念的探讨、理论的分析上,且研究领域单一,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理论依据。生态城市理论在指导实际建设中并没有统一的定式,因地域、社会基础、自然等条件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方式和解决途径,且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亟待解决[4]。

在生态城市创建方面,存在下面的误区:忽视城市本身的生态结构,盲目发展;忽视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重视基础建设,忽略城市生态文化建设,阻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忽视城市自身情况及特点,不从实际情况出发,只是为了装饰门面,吸引投资或出政绩,盲目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却不从深层次上进行规划发展[5]。

当前,我国正掀起第二次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高潮,许多城市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发展目标。但在实际建设中,却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盲目的照搬国外的一些生态城市模式,完全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生态城市的建设方面走了弯路,没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应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实际经验,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相应对策及措施,使我国生态城市理论和建设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例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市中心城区北部。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原有的土地面积已不能满足现有城市的发展需求,需要向周边地区进行扩展。烟台开发区新区区内的土地主要由山丘和滨海平原构成,山丘区多为森林用地,山前地带部分为园林用地,山前及滨海平原区多为农田用地。

规划在功能定位、规划构思、用地评价、布局方案等方面始终贯穿生态优先的理念。在以生态模式构思规划的指导下,建成的烟台开发区新区各区域将充分发挥自己的生态优势。其具体做法包括: (1) 发挥开发区海河交融的自然优势,顺应自然规律,建成具有生态优势的蓝海湾、生态河; (2) 绿地生态系统形成带网状格局,让绿色充分融入开发区内部,构成开发区景观安全格局,形成具有生态优势的绿带网; (3) 做好滨海地区休闲旅游规划,强化以金沙滩为主体的滨海生态休闲带,建成一个休闲海滩,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为开发区居民提供休闲的良好场所; (4)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形成现代科技园区; (5) 注重地域文化特征与开发区新文化的融合,通过建设文化新城,塑造历史文化、现代创业文化、外来文化的融合,建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区; (6) 建立现代化港口,并且配套现代仓储、临港性工业、服务业,建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港、山海城。

4 结束语

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的。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发展模式。但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先驱者亦对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理念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一些方面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借鉴国内外成功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我国实际,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城市理论,引导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交国, 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12) , 23-6.

[2]Regi s t er R.Eco-ci t y Berkel ey:Bui l di ng Ci t i es for A Heal t hi er Fut ure.CA:Nort h At l ant i c Books, 1987.13-43.

[3]赵建平.生态城市理论与实例研究——以西递镇总体规划为例.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D].2007.

[4]陈勇.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J].新建筑, 1999 (l) :12-14.

[5]朱锡金:21世纪人类生态住区规划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 1994 (5) .

上一篇:社交网络之大同世界下一篇:阅读教学模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