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

2024-09-13

城市生态系统(精选12篇)

城市生态系统 篇1

(一)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生态系统

1.城市旅游

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作为旅游吸引物 (可以是城市整体或城市景观) 招徕游客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实质是对都市文明的向往与追求。一般来讲,城市文明的程度越高、越有特色,城市就越有吸引力,城市旅游也就越有发展的潜力。可以认为,城市旅游是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它既包括了城市建成区的旅游活动,也包括了城市郊区的旅游活动[1]。

城市景观实质上是城市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人文环境的综合体,也是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组成的以自然美为主、人工美为辅的特殊旅游景观。这些特殊旅游景观与城市旅游发展关系密切,使城市旅游不局限在游览市容、市貌及进行商务、业务、购物等活动上,不仅仅是参加游乐场、主题公园等娱乐场所的各种娱乐活动等,还可在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水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少数民族村落、郊区休闲农园,乡村生态农业区等地拓展城市旅游的活动范围。

随着城市旅游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土壤破坏、生物物种的迁徙、生态环境容量等问题,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也因城市旅游系统的介入而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2.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含义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包含着大大小小各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ecosystem) 一词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 (1871~1955) 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更基本的概念……是整个系统 (具有物理学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生物复合体,而且还包括了人们称为环境的各种自然因素的复合体。……我们不能把生物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分开,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而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时,强调了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了生态系统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在功能上的统一,把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当作一个统一的自然实体,这个自然实体——生态系统就是生态学上的功能单位。马世骏等在探讨人类生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模型。该模型反映当代许多社会问题,或多或少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真实情况。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以及特点外,由于有旅游者参与,并以城市旅游活动为目的,使得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有别于一般城市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学最基本的命题“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所组成具有一定格局,借助于功能流 (物种流、能流、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 而形成的稳态系统。”这样一个基本点出发,可认为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由旅游人口、当地居民、动植物和城市(包括城市郊区)生态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借助于旅游客流(人口流)、物种流、能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而形成稳态的生态系统,其中旅游客流异地高流动性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特点。

(二)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1. 旅游城市人群(旅游者、当地居民)

城市旅游活动是以旅游者为主体,没有旅游者便没有城市旅游活动,旅游者包括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当地居民则为居住在城市规划区域建成区内的一切人口以及城市郊区人口,包括在城市生态系统内从事各种工作、享受着城市公共设施的城镇居民。

2. 旅游城市生态环境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要素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并与城市人文环境一起,组成与自然生态系统环境有较大区别的旅游城市生态环境[4]。

(1)生物环境

旅游城市生物环境是由城市植被、城市动物、城市微生物组成。

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溉、绿篱、花坛、草地、树林、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4]。作为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被的第一性生产者作用属于次要地位,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旅游城市绿化实体与城市其他自然条件、城市街道和建筑群体配合,可以增添景色,美化街道、市容,给城市带来活泼生机,并能把城市的地方特色与风格体现出来,构成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城市植被的功能之二是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条件的生态效益,包括降温增湿、调节环境条件、吸收有毒气体、滞留烟尘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音和杀菌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创造经济价值的绿化产业。城市植被空间大小及其生态效能等也是旅游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并在旅游城市发展规划中加以利用。

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大都是原地区残存下的野生动物,或是从外部迁移进入城市的野生动物,或是通过人工驯养和引进的动物,一般称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为城市动物,而把与人类共同 (常年或季节) 在城市环境中而不依赖人类喂养,能够自己觅食的动物称为城市野生动物,含原地区残存下来的野生动物和从外部迁移进入城市的野生动物[4]。城市动物在城市居民与城市旅游者的生活中起着调节作用:清晨的鸣禽歌唱,夏夜的阵阵蛙鸣,春天的燕子飞翔,公园里的松鼠跳跃,可使旅游者与城市居民暂时忘掉城市生活的紧张压力而感到心情愉快,心旷神怡。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既是许多疾病的病源,又是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处理,不仅可以实现减量化和无害化,使废弃物变为资源加以利用。

(2)非生物环境

旅游城市非生物环境即指城市生态系统中除生物组分以外的一切组成要素的总称[4]。主要有城市大气环境与气候、城市水文、城市土壤、城市地貌、城市噪声等组成,也包括城市人工环境中的物质环境。

大气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气圈。由于城市的形成,城市化、工业化进展的加快,在城市或城市群中由于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大,人口密集,其空气的组成成分和其他地域有较大的不同,形成了城市大气环境,城市大气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大气污染严重。城市气候是指城市内部形成的不同于城市周围地区的特殊小气候。深入了解城市气候的特点,了解城市的温度、风、降水、湿度、雾、太阳辐射等气候要素的时间分布规律,对于合理进行旅游城市规划布局,避免和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改善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城市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水库、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等,构成一个城市的总体水资源,其中与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居民、旅游者关系最密切的是具有一定质量和足够数量的淡水资源。此外,城市水环境可构成旅游城市的旅游景观如杭州西湖、昆明滇池,武汉长江、兰州黄河、广州珠江和桂林漓江等。

城市土壤是在地带性土壤背景上,在城市化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城市化、工业化对城市地表所覆盖土壤的改造,不但破坏了自然土壤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改变了原来的微生物区系,同时还使一些人工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因土壤的污染引起农作物受害和减产。

噪声从广义意义上来说,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也可指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律的声震动。就城市噪声而言,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此外,旅游城市人工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也属于非生物环境的一部分,即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交通道路、生产设施、生活设施、技术设施、环境净化设施、资金、加工业产品、生产生活废弃物等。

(3)人文环境

城市人文环境即为人工环境中的非物质环境,是指以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物质设施为载休,以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为核心的城市社会环境。城市人文环境是使整个城市活跃起来的灵魂,城市人文环境中的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主体,城市文明在现代文化中的纽带作用,不仅表现在城市内部的多元化文化交汇和交流,也表现在城市与周围区域、城市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城市在现代全球文明网络系统中成为一个个结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绎。在旅游城市中保留的许多古建筑如北京故宫、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旅游城市绚丽多姿的人文环境与人文景观。

由此可知,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人文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是旅游城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旅游城市中都具有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所组成的、以自然美为主、人工美为辅的特殊旅游景观,如以其城市近郊的名山及其相应的林木花草等构成的旅游景观:北京市 (香山) 、泰安市 (泰山) 、黄山市 (黄山) 、九江市 (庐山) 、青岛市 (捞山) 、福州市 (鼓山) 、南京市 (钟山) 等,由市内外特殊地形地貌构成的旅游景观:如昆明市远郊的路南石林、黑龙江五大连池、桂林山水等。

(三)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流

1.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旅游客流。旅游客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功能流之一,其具有从客源地到旅游城市双向流动的特点,由于旅游城市的客源来自于四面八方,旅游客流的方向是全方位的;而且旅游者消费水平、旅游目的、文化素质、年龄、民族、职业差别很大,因此,旅游客流又是多层次、多需求的;此外,旅游客流在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流量大,不仅是其他功能流的载体和驱动力,也会干扰、加速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流。

2.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物流。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物流属于人工物流,如食物流、旅游商品流,因此,在旅游城市中,有较大一部份物流是从旅游城市到旅游者的单项流动。人工物流可以参与或叠加到自然物流之中,如旅游城市一定时间内废弃物的排出量可以进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而废弃物质流能否通过人工技术或依靠自然环境本身对其净化与吸收,能否得到控制、降解或转移,与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几乎所有的旅游城市,废弃物的产生量都超出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净化与吸收能力。

3.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一样,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可分为自然能流和人工能流。自然能流主要包括太阳辐射能、热能、水利能、重力势能、风能以及各种养分物质所储藏的化学能。人工能流包括旅游城市服务行业生产过程的能流,如电能、机械能、人畜能以及各种无机化学能等,以及随着旅游者的食物消费以及畜牧业的饲料消耗而携带的有机能流。在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的能量是在非生物之间变化和流转,反映在人力制造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之中,并且有一部分能量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受到污染。

4.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物种流。物种流是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扩大和加强了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种流包括有规律的迁移和无规律的生物入侵。在旅游城市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的迁移是物种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旅游客流的跨区域流动和跨国流动可将一个地区的物种带入到另一个区域,引起生物入侵和病虫害、病原微生物等传播问题。

5.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资金流。资金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资金流通常伴随着旅游客流的旅游消费,伴随着能流和物流而形成的,是劳动价值的形成、增值、转换和实现过程。足够的资金流动,有助于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布局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城市废弃物和城市噪音治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命脉,只有增强资金流及其利用效率,旅游城市的旅游产业的扩大再生产以及旅游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才会由足够的资金保障。

6.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信息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建立密切联系的纽带,信息流分为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流两大类。自然信息流即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的信息流,如地貌信息、生态群落信息、景观信息等。自然信息流主要发生在自然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游客与自然环境之间。人工信息流即人类文化活动所产生的信息流,包括历史资源信息,艺术、科技、人居环境与景观等文化信息,风俗、礼仪等生活信息,促销、旅游指南,交通食宿等经济信息。人工信息流发生在游客与游客、游客与旅游服务者、游客与当地居民等之间。人工信息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者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更好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优化旅游城市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对旅游客流、能流、物流、资金流进行调控,信息流在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以及城市旅游系统的管理和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结构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不独立的生态系统,维持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所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从系统外的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随着旅游城市的发展,能量、物质供应地区越来越大,从城市的郊区、城市的邻近地区、到整个国家,直到世界各地。为了体现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可用圈层式结构表示,由旅游人口、当地居民组成圈中的核心、城市的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内圈,城市郊区生态环境在内圈之外,最外圈为外部环境即区域环境。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圈层式结构中,旅游客流、物流、能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功能流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并将其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五)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生产功能与旅游服务功能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一般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费和还原三种基本功能,可利用城市内外系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等资源生产产品的能力,可进行生物生产与非生物生产。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物质生产的有形产品与服务构成旅游城市居民生活、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生活以及开展城市旅游活动的支持体系。而非物质生产的产品如哈尔滨的大型冰雕、桂林阳朔的大型山水实景歌舞剧《印象-刘三姐》等,可以满足旅游者的高级精神文化享受,拉近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距离,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教育以及精神上的愉悦。

此外,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与旅游服务功能的相互关系密切,见表1。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在人工的调控下,通过生物初级生产的农田系统、森林、草地系统在城市空间所占的比例不大,但仍能发挥旅游生活服务功能与旅游生态服务功能。利用城市郊区农业生态环境开展农业生态旅游,利用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建设“天然森林氧吧”,利用城市植被开发旅游观赏景观等,都是对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并转化为旅游服务功能,使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不断升值,旅游活动的生态质量不断提高。

(六)小结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是由人参与和调控的, 以旅游客流异地移动性为重要特征的生态系统, 也是高度人工化、高度开放、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而脆弱的非自律性生态系统。对旅游城市以及郊区, 乃至区域自然资源 (包括旅游资源) 的合理开发利用, 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源的治理, 对旅游客流的调控等, 均有利于维持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此外,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动力是系统内外连续的、强大的、高效率的旅游客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等功能流运动, 这些功能流也是影响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任何环节的失控状态, 都会引起系统的失调, 使系统成为无序状态;系统完全的开放状态可保证正常的功能流输入、输出;系统内部组成要素质量的不断提高, 系统结构合理的组建、系统功能高效有序地发挥, 可促使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有序、协调, 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有利于发挥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旅游服务功能, 提高旅游城市生态化水平, 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旅游城市, 以实现旅游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一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俞晟.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3]马世骏, 王如松.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规划笔谈会[J].城市规划, 1991 (1) :5-6.

[4]扬小波, 吴庆书, 等.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5]朱能船, 范海森.城市旅游学[M].上海:百花出版社, 2002.

城市生态系统 篇2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鲜。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29tCO2放出22tO2。针叶林为22tCO2和16tO2,落叶阔叶林为14tCO2和10tO2。另据管东生等人对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计算,广州城市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量的1.7倍,而绿地的放氧量为2242788t/a,相当于城市人口耗氧量的1.9倍。

(2)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城市森林对粉尘颗粒有着很好的过滤、吸附和阻挡作用,故能减少城市空气的粉尘污染。据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了22%。在用大叶榕树绿化的地段则含尘量减少18.8%。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如SO2、HF、Cl2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城市中的森林植物带还能消减城市噪声,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绿篱、乔灌草混合结构带可以降低噪音3至5分贝或6至8分贝。

(3)调节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叶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有研究表明,在片林和林荫道下,夏季能够降低气温3℃左右,缩短高温持续时间3-8小时。

(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市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使城市的风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深圳、珠海、中山等三个城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城市森林的阻挡、截留雨水,减弱风速和根系的固土功能,起到贮水保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可拦截20%。

(5)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尤其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城市在人才、技术、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义务也有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城市森林范围较广,所以它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真正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

3结语

“城市森林”这门学科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所受到的重视却是空前的。这说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城市森林的发展和建设。波兰的华沙在市郊营造了6.7万hm2的城市森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引进我国的泡桐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建成了长150km、宽115km的环城森林绿带;朝鲜的平壤和我国的香港城市森林面积已分别达到城市总面积的86%和40%。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已达到28.15%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m2。城市森林的这种发展形势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较多的。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仍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J].学通报,,44 (5):464-477.

[2]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5:33-40.

[3]阎志平,秦素玲等.城市森林发展的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41.

[4]董文福,管东生.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研究[J ].生态经济,,8:45.

城市生态系统 篇3

关键词:生态系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S718.5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6-0028-05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中国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过程,将在未来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对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承与创新[2]。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次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目标的完善、是文化观念的提升、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生态系统理论将人类社会看成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从而把城市发展过程所涉及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有机结合,这正是我国现阶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但如何运用生态理论知识和实践,提升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并自觉自愿地参加与环保行动,对话生态文明,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之美好愿景,这已经成为时代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全新课题。

1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1.1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4]。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生态系统最显著特点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结构越复杂,物种数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因此,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缺一不可。相对与人类社会而言,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多级复合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受自然作用力和社会作用力的驱动尽管各子系统发展变化分别受不同的规律制约,但子系统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依存、协同共生,并以各类正、负反馈的形式协调着各子系统在质和量上的关系。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人类复合生态系统除了生物、环境外还包括社会经济属性和人类的文化。系统的调控方式除了自然规律的调节外,还存在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调节[5]。

从上可以发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生态文明所倡导的正式这种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1.2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概念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同时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6]。它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湖北林业科技第43卷第6期胡承辉 等:生态系统理论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探究1.3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的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关系,人和自然如何才能实现和谐发展,只有把人与自然如实看成一个生存整体。首先,人类是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第二,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所需衣、食、住、行及水、空气皆来源于生态系统;第三、人是生态系统中最具积极能动的因素。人类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及生活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第四、生态系统必须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实现生态平衡,维持稳定。因此,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本质在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保证自然环境良好的基础上,使得自然资源不断注入、流入人的生产活动之中而发展[7]。

2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物质文明不断提高,人口、资源、环境与各种自然灾害已逐渐成为人类不得不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我国在复兴民族工业,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由于工业多数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的经营发展模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1)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400 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50 %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 3.6 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3]。

(2)大气污染严重: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 个城市中,70 %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大中型城市空气污染是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严重造成环境空气污染面积广泛,治理难度加大。

(3)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超过484.74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1.1%,涉及近千个县,每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为45.2亿t,占全球总量的1/5[8]。

(4)土壤污染加速: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导致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9]。环保部周生贤部长2011年10月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环境污染情况时提到,我国现有受污染耕地约有0.1亿hm2。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土壤污染远未得到有效遏制,大量被污染的耕地仍然继续种植着与食品有关的农作物。

(5)耕地面积大量缩减:中国每年人口大量增加,受生态环境影响,耕地不断减少。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增加至16亿,由于耕地减少,粮食不够吃,必然到国际市场去抢购粮食,引起粮价上涨,造成粮食恐慌,引起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粮食种植面积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需要多进口500万t,我国粮食进口量增加或减少5个百分点,国际商品粮市场的价格就上涨或下跌30%左右,从而影响到3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

同时,还包括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生态问题的恶化,不仅事关中国自身,也事关世界安全,更事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究

要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必须针对目前生态现状,正源清流,找准发力点和着力点。就目前而言,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人为干扰破坏较少,相对比较稳定;而人工生态系统,特别是城市生态系统,人口高度密集,生产要素高度集中,人的活动十分明显,对自然依赖和破坏作用较大,同时也是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重点就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探究如下:

3.1加大生态系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竖立全民生态哲学观从分类、构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而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在许多人眼里,将其等同为植树种草,纯属以偏概全。因此,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必须加大生态系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竖立全民生态哲学观。生态哲学观是从广泛关联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的主要特点是从人统治自然发展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超越了机械论的世界观而引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宇宙观,形成对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原则的正确认识:我们是自然界的-部分,而不是在自然之上。生态世界观决定了生态城市是在人与自然系统整体协调、和谐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人、自然的局部价值都不能大于人与自然统一体的整体价值。只有将生态哲学观深入人心,提升整个民族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大有希望。

3.2编织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加大各生态系统复合力度,强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绿色植物作为城市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载体,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它生产着人类需要的O2,消费着人类呼吸出的CO2,同时对减尘、降噪、吸收、分解有害气体和物质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相对于城市高度密集的人口、建筑物、工厂,同有限的城市生态系统自身绿地面积及植物数量而言,不过杯水车薪,需要其它生态系统进行补充。根据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物种数量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理论。有效建立各生态系统有效衔接和复合网络,强化其自我调节能力。

比如,南京市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实现“建筑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推进同步,加强城乡绿化建设,优化城乡绿化布局,推进城乡绿化统筹发展,编织出了一条圈层式、放射状,以主城区绿化为心,以绕越高速绿化带、绕城公路绿化带、明城墙绿化带3个环城森林圈为环,以农田林网和江、河、湖、路防护林为网,以郊县连片规模造林为片,以森林镇村和郊野公园为点的“心、环、网、片、点”相交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通过生态系统之间的联接、复合,充分发挥城郊及农田林网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余,而消费者不足的优势,让城市生态系统和郊县生态系统优劣互补,起得了良好效果。

3.3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构成,实现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主要组成有: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大要素,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它们来达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缺一不可。而城市生态系统,其主要构成是消费者,其赖以生存的由生产者生产的粮食、疏菜、水果等主要来源于其它生态系统,分解者缺失,或严重不足,因此,目前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健全,不平衡的生态系统,必须完善、修复。

(1)加强城乡生态要素互补,建立和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平衡体系

我国实行取消农业税,以工业反哺农业,进一步加强城乡在经济领域交流与互补,有效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在生态上,城市和乡村,一个以消费者为主,一个以生产者为主,物质分解互不流通,循环的链条被切断。比如,农民生产稻谷,不断的消耗地力,因缺乏循环渠道,无法实现土壤要素平衡,尽管使用工业化肥作补充,但其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微量元素补充不全或不足,破坏土壤结构,致使土壤板结,导致地力下降,这是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最主要的成因,严重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必须建立二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通过生态廊道建设,让能量流动畅达的同时,物质循环得以实现。

(2)划定生态承载红线,控制城市规模,均衡布局城市,保持生态系统局部动态平衡

城市规模的设置,除考虑城市自身的定位和发展外,还应考虑其自身及其周围环境承载能力。在不断扩张的城市,不是建几个广场、修几个公园、栽几株树,就是宜居,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绿色生态不足,是城市生态永恒的话题。不能以小面积的生态来替代大范围的城市生态。而应站在生态平衡的高度,科学统筹城市规模和生态要素的流动和平衡的关系,根据城市自身及周边生态最大可承载能力,来限定城市规模。城市越大,生态要素的流动就会越困难,局部生态环境调节和改善就会越难。鼓励大城市,通过发展高速交通,合理布局、发展卫星城镇或通过城市圈等方式,来达到城市规模和工业生产扩张的目的,让大城小镇,都有各自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交换和平衡的便利通道和空间。从而实现自身的动态平衡。

武汉“1+8”城市圈以武汉为龙头,以黄石、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为组成单位,通过统筹产业布局,避免生产要素过渡集中,城市规模过渡扩张,在各城市,通过自身生态保护、建设,来强化生态系统,起得了一定成效。让各自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生态得到保护。

(3)统筹科学安排经济带、城市圈布局,让经济和生态发展同步协调

国家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设立了诸如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长江经济带等经济发展区域,各地方也相应建立如武汉城市圈等一系列加强经济建设重大举措,建议在划定经济带、城市圈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态平衡体系的论证。一般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生态条件较差。统过经济发展和生态统筹,让其协调发展,形成生态圈和经济圈一体和谐格局。

3.4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系统自身修复和完善

在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因素气候因子中,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因素,这些因素一方面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特别是城市生态系统,如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热岛效应等,对非生物环境因素产生较大影响。如排放的废气中SO2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被吸收,就会产生酸雨,危害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灰尘得不到固定,就会产生雾霭,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热岛效应不能得到有效化解,就会导致自然气候异常,引发自然灾害。

因此,从生态理论出发,着眼我国当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严重过剩的现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科技兴国的发展道路,将工业生产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在城市分解者严重不足和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倒逼机制,强化人工分解废水、废气等工业生产和生活剩余物,变废为宝。从而减轻超负荷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让其自身得以修复完善,不断造福和服务人类社会。

3.5多措并举,创新生态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建设,除传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等理念外,更加注重生态在“五位一体”中自身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建设。牢固树立和谐整体、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建立和发挥生态示范县、市、区域引领和市范作用;实施生态富民、生态补偿、生态廊道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加强生态要素流动平衡体系的研究和规律的把握;制订谁污染、谁补偿,谁生态、谁受益的机制;广纳社会资金,广集天下智慧,调动生态建设和维护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绿满九州,展现美丽中国,造福后代子孙。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着眼当前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应是:以巩固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以强化和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为纽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理念为着力点,普及生态理论知识、树立全民生态哲学观,以满足人们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清地净,能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安全食品等最基本的生活诉求。只要认真惯彻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重大决择,落实好生态文化观、生态政治观、生态经济观,随着“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生产资料,就是生产力”,“绿色决定生死”等一系列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相信美丽中国,和谐地球一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亚力,吴云超.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下的城市化现象透视[J].宏观经济,2014,5:34-36.

[2]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9.

[3]于晓霞,孙伟平.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40-44.

[4]郝云龙,王林和,张国盛.生态系统概念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353-356.

[5]陈剑锋.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31(1):3-5

[6]闫丽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制度维度与生态文明建设[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112-115.

[7]苗启明.论人境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9-13.

[8]李智广.中国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J].中国水利,2009,(7):8-11.

城市生态系统 篇4

城市绿地是一个城市的心肺, 承载着一个城市的环境净化、再生功能, 已成为现代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城市生态角度看, 城市绿地的作用大致如下:城市绿地能够改善环境,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CO2, 释放出O2, 对粉尘和风沙能够起到阻挡的作用。绿色植物的过滤作用可以使市民能够呼吸新鲜空气, 使人赏心悦目, 达到良好的感觉享受;绿色植物能够美化城市, 提升城市形象, 丰富城市景观, 从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清新和乐趣;绿色植物有强大的蒸腾作用, 能够不断向空气中输送蒸汽, 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 植物叶面能够起到调节气温和湿度、吸收辐射的作用, 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我国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由于市民的需要、政府的重视, 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从生态角度看主要如下:

2.1 城市绿地构建缺乏整体系统性, 只注重特定区域的局部绿化

当前很多城市的绿化片面注重城市中心及城市公园的建设, 而市郊、道路及湿地、河流的绿化微乎其微, 使得城市绿化的区域缩小、范围受限, 没有按“斑块—廊道—基质”有效结合的绿化原则进行绿化, 而城市绿地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更是无从谈起。

2.2 城市绿地建设中出现绿化盲目性、绿化途径单一等诸多绿化问题。

当前, 我国大多城市广泛推行的城市绿化主要是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道路绿化2种。这2种绿化方式不仅不够经济灵活, 而且需要占用大量城市用地,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并就绿化效果来看, 往往出现绿化不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绿化物种选择盲目、空间性综合性绿化不够、绿化单一等问题。

2.3 城市绿地建设缺乏经济性的综合考量

就当前的城市绿化来看, 公园绿化、道路绿化、社区绿化在城市绿化中占得的比率较高, 个别地区甚至是城市绿化的全部。这些绿化确实在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外观美化、市民生活娱乐环境构建中起了主要作用, 但这些常规绿化忽视了绿化的经济性考虑, 忽视了相应的社会效益。

2.4 绿地保护法规不健全, 城市绿地不能得到妥善的保护

在我国, 大部分城市的绿地保护法规是不健全的, 执法层面也相应漏洞百出, 再加上绿地建设没有引起有关领导及广大民众的重视。这就导致本来是法定的绿地建设指标, 因为没有经过绿化主管部门的有效审核, 没有良好的验收制度, 一旦碰上问题, 诸如经济利益的驱动, 容易造成绿地的少建、停建, 漏建, 甚至建好的绿地也会被随意破坏。

3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对策

3.1 城市绿地建设应形成有效结的环网式布局

环网结构的绿地生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可以使绿地景观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因此, 把自然景观作为城市中绿化的基础, 把公园绿化、城郊农业用地、风景林、苗圃、果园、郊野山林与之结合, 环绕城区、道路、河道布置成绿色生态廊道, 使城市内外的绿地斑块形成连续的、合理的整体, 城市内形成良好的生态环网格局。

3.2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应多层次、多途径、多样化

城市绿地建设要尊重当地客观自然环境, 定位建设人工与自然和谐结合的绿地生态系统。在进行绿地建设过程中, 尽可能保留当地原有自然景观、地形地貌, 特别是当地原有湿地、林地, 建立本地自然植被环境保护园区, 使之成为自然景观绿地的核心区, 并成为重点保护对象。

在绿化物种的选择中, 要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因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出现环境的异质性, 并进一步出现其他物种的多样性。因此, 在城市绿地建设中要根据植物的适应种植环境来决定植物的种类。另外, 要注意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比例, 速生树与慢生树的搭配比例, 各种植物之间的平面距离, 立体结构及其轮廓线变等。

在城市绿地系统构建中要考虑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系统的推广。传统的城市绿化只要是规划性的城市绿化, 一般指公园绿化、社区绿化及道路河流两侧绿化, 主要是水平生态系统的绿化, 忽视了垂直生态系统的构建。多层次的绿化注重植物的立体分布。这样植物群落中的组合不单只是简单的乔木、灌木、藤本、地被配置, 而是从城市或者自然界中去寻找健康的、稳定的组合, 从而增强垂直生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对城市绿地进行布置时, 要结合城市的规划进行合理的安排, 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使整个城市的山水格局保持系统和完整, 使绿地的规划与交通组织、环境改善、景观生态稳定等综合考虑;绿地廊道、道路廊道、水系廊道相结合;单位专用绿地成为开敞绿地, 使之与商业街、街道与人行道、各类广场绿地相联系, 构成统一绿化街景。发展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 丰富垂直绿化景观, 提高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3.3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 要相辅相成

具体来讲, 一个城市的绿化系统构建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城市当前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特性、城市形象定位和城市地域自然环境等相适应。一般情况下, 城市绿地指标有:城市绿化覆盖率指标、城市总体绿化率指标、城市公共绿地指标等。这些指标都是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 换句话说, 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并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所以, 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大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努力做到“花尽可能少的钱办尽可能多的事”。这就要求, 园林行业主管部门加大监控指导力度, 使城市绿化在绿化设计、项目施工实施等方面能得到有效的监管。而在绿化植物引种、种苗繁殖、大规格苗木培育上充分发挥绿化植物科研所、植物园、大型专业苗圃、专业户的各自优势, 取长补短。在已建成的绿化养护方面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宣传、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养护。

3.4 健全城市绿地保护法规, 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要健全立法。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要保证法制的先导性, 要有完善的立法体系。在国家及各级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基础上, 各地方还要根据当地城市绿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己的城市绿地生态建设及保护规范。要严格执法。再完善的立法如果没有严格的执法保证, 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政府部门可以和各地方部门、社区等确立绿化管理合同并明确绿地建设保护责任, 并广泛开展活动, 宣传绿地相关知识, 进行绿地达标比赛, 评定优秀单位集体, 给以表彰。要与公安、林业、工商、城管、交通、建筑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对毁坏城市绿化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坚决杜绝牺牲绿地换取经济行为的发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环境质量的追求越来越迫切, 因此, 城市绿化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能够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实现良性循环。这也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根本所在。本文从城市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 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的意义、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绿地建设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生态,城市绿地系统,城郊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邬建国.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俞孔坚, 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 2007.

浅析城市公园的生态系统建设 篇5

浅析城市公园的生态系统建设

分析城市公园生态建设应考虑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目标、方法、途径与步骤,进一步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中应用的重要性.对今后城市公园生态建设具有可操作性.

作 者:周颖悟 Zhou Yingwu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 刊 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OR ETHNIC MINOR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X2 关键词: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与恢复   城市公园  

城市生态系统 篇6

摘要:本文介绍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和景观要素在城市绿地中的涵义,并论述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探讨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应用与重要作用。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城市生态功能的核心,也是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主体。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带来极大物质财富和享受的同时,也给区域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生态失衡、人居环境恶化、城市绿地缺乏、景观多样性丧失、城市生物匮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障碍。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城市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大多是由于城市景观的组成、结构和格局不合理以及景观要素在结构、功能和空间关系等方面不协调造成的。本文通过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重建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景观符合生态学意义,并有助于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1 景观生态学及相关的景观生态学原理

1.1 景观生态学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态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的资源、环境经营管理。

1.2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基本理论

1.2.1“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指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的非限性地表区域,其大小、形状及边缘效应等理论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公园、广场、小游园的定位、定规、定形提供生态学依据。廊道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一方面将景观不同部分隔开,对被隔开的景观是一个障碍物;另一方面又将景观中不同部分连接起来,为城市道路、滨河等线状地带提供科学依据;基质是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接线最大的背景结构,作为背景,它控制影响着生境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同时控制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之间物种的迁移。

1.2.2景观连接度与景观连通性。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连通性是区分本底与斑块的标准之一,是组成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联系,用来测定景观的结构特征,可从斑块大小、形状、同类斑块之间的距离、廊道存在与否、不同类型树篱之间的交互频率和有树篱组成的网络单元的大小得到反映;而景观连接度是景观中各元素在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用来测定景观功能特征,景观连接度要通过斑块之间物种迁徙或其它生态过程发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廊道是景观连接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生物群体之间的个体交换、迁徙和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

1.2.3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景观组分和要素在景观中的不均匀分布构成了景观异质性,景观异质性的存在促进了景观格局的多样性。而景观多样性是景观单元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

1.2.4景观个性化与生态关系协调化。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它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关系协调,是指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人与自然及生态与生态间的协调。

2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2.1坚持整体优化原则,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城市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或嵌块体)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城市建设中,应把城市景观视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和管理,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首先,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应当与城市建设同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填补空白式的进行规划。其次,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要通过水系、道路、建设防护林带、林荫大道,形成绿色廊道,把各个孤立的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绿岛”连接成绿色立体网络结构。再次,应将城郊的自然环境与城内的绿地景观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景观系统。

2.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创造自然舒适的人居环境

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的设计都应坚持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努力为居民营造舒适美好的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城市景观建设实质上是对人居生态环境的建设,其产生的“生态效益”是从改善人体生理健康的角度服务于人类;“景观效益”是从改善人的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上服务于人类;“社会效益”和“游憩效益”则是从改善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质量上服务于人类;“经济效益”是从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服务于人类。

2.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城市绿地系统地规划设计,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循环过程作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应将认为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道路。

2.4 坚持地方特色原则,凸显城市园林的文化魅力

每个城市绿地景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景观规划设计不能简单套用、沿袭旧模式,否则个性的魅力将散失殆尽。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使城市绿地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达到与周围的环境融合,符合人们的审美及心理需要。

3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3.1 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

景观结构是景观要素(地形、水文、气候、土壤、植被、动物)和组分(森林、草地、农田、果园、水体、道路等)的种类、大小、形状、轮廓、数目和它们的空间配置。景观的功能是指要素和组分的相互作用,即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组分之间的流动[1]。故景观结构决定着景观功能。现以景观生态学的观点来分析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其结构是:公园、花园、小游园、广场相当于“斑块”,街道绿化、城市滨水绿带相当于“廊道”;城市的其它部分,如: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为“基质”[2]。希望通过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来最大地体现其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所以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构造应是: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立体化的种植方

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目标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景观生态[3]。

3.1.1斑块的合理分布。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可依据面积大小,把绿地斑块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大中型的绿色斑块作为城市的“绿肺”,不仅具有多种的生态功能,同时也为景观增色不少[4]。小型的绿色斑块则可以作为物种迁移和再定居的“踏脚石”,改善城市景观的视觉效果,提高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因此小型的绿地斑块可以为景观带来大型斑块所不具备的一些好处,应当看作是大型绿色斑块的有益补充,但不能取而代之。大中型绿色斑块虽然数量少,但总面积却比小型斑塊大,故应以大中型绿色斑块为主,小型绿色斑块为补充,相对均匀地分布于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绿地系统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7

对城市中自然要素或生态要素的关注, 打破“人类中心主义”, 充分考虑绿色城市、绿色设计, 是现代城市建设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城市绿化的关键是生态绿地的形成。生态绿地系统, 是人居环境中具有生态平衡功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空间, 即规划上常说的“绿地”空间。它是“人化自然”的物质空间的统称。“人类生存离不开维系生态平衡的绿地”, 这是一个普通的、却又常常被忽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影响生命体单位的外界条件总和, 生态学上统称为环境, 而把覆盖地球表面薄薄的生命层称之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功能系统, 在这里进行能量的固定、转化物质迁移与循环过程, 而绿色植物在其中最具有核心作用。

所以, 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来重新考虑城乡规划中遇到的各类绿地问题时, 就不难明白:它们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景观美化装饰物, 或是仅供满足休闲活动需要的游憩地, 而是维持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环境空间[2]。规划师的任务, 应是努力去了解这些绿地长期以来自然演进的生态规律, 在绿地空间的生态保护价值与经济利用价值间作出适当的利益选择, 引导城市和区域的用地空间布局朝着符合人居环境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

从本质上讲, 绿色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实践中的绿色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遵循建筑综合论原则。

一、绿地发展与绿色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城市群”的形成和“大城市区域”的扩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给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便是城镇绿地与传统耕地的关系、自然生态与城市发展布局的关系、生态绿地与生态美学的关系、城市人工建筑系统与生态绿地系统的关系, 等等。概念的认识与认同已不再是现代城市居民或规划师、建筑师所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有国情和生活水平却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我们在进行绿色设计时, 首先要了解我国现有城乡现状和问题的所在, 才能针对这些问题, 用绿地系统生态观进行设计。

(1) 目前, 我国的城市绿地生态原则虽已有所建树, 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 城镇扩张造成耕地面积减少, 农业绿地效益降低;

(2) 乡村工业的无序发展,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

(3) 城市园林绿地数量被非法侵占而减少;

(4) 森林减少、草原退化, 造成城乡生态平衡的破坏;

(5) 陆地河流与湖泊面积缩小、水利工程失修, 造成效益锐减和自然生态损失。

(2) 在绿色城市设计中, 针对城市或城乡整体设计的生态概念, 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

(1) 绿地与绿化在生态观上的认识问题;

(2) 整体实现和局部操作在可持续发展上的问题;

(3) 利益驱动的社会问题;

(4) 评价体系多学科复杂性的建设问题;

(5) 理论建构与实证操作的脱节问题;

(6) 学识理想和职业利益的矛盾问题。

(3)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城市设计带来很大的障碍, 因此, 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设计环境成为未来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这需要社会整体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相应制度的建立, 需要更好的社会保障和行业技术保障。在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中, 一般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1) 尊重自然的原则。尊重自然、生态优先, 建立新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

(2) 整体优化的原则。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环境利益, 一时性利益服从于持续性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 集约化原则。绿色设计应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高效的集约型创作转变, 追求高效空间, 重视建筑节能和生态平衡。

二、绿色生态设计的运用

城市建设的绿色设计, 一般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 城市层面。要打破以往城市建设的陈旧观念, 真正从城市自然生态角度出发, 以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 协调好城市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这是国家环保总局在中国环境状况报告中提出的环保原则。其二, 城市改造和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层面。即在四维时空框架内, 整合城市机能, 化解城市功能需求和生态网络完整性间的各种矛盾。其三, 建筑层面。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利用并强化自然要素及结构。建筑层面的绿化设计可以是多途径、多手段、多创造地进行。

城市——分区——地段, 也要从绿色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 根据整体优先、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准则进行。城市建设应充分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 使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协调和谐, 形成科学合理、健康完美的城市布局。对城市人工建筑系统的建设, 要注意自然景观、格局、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以形成城市景观形态的丰富变化。在城市建设中, 在整个城乡或“城市群”格局范围内, 应创造一个整体连贯且有效的自然开敞绿地系统, 形成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群落、“绿道”“蓝道”的网络设计形态。

城市绿地和绿色城市设计, 不论从概念上还是原理上, 在当今城市建设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也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它是设计群体应当始终坚持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敏.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建筑学报.1996.2

[2]王建国.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建筑学报.1997.7

[3]韩冬青.浅析绿色设计及其在城市建设实践中的难点所在.建筑学报.1999.5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研究 篇8

为此,本文将探讨智能城市建设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改进三螺旋模型和未来互联网络的内涵,着重讨论智能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为我国城市向智能型生态城市迈进提供决策参考。

1 智能城市

1.1 智能城市的概念特征

智能城市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世界各国智能城市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日本和韩国的智能城市发展主要基于u-city的概念,其特征是以创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电子装置可以随时获得信息和服务的环境系统为发展目标。u-City是指在一个具有智能功能的城市中,信息可以基于泛在网络,在人、物体和环境中,方便地进行交换。u-City是通过建立以市民为中心,通过发挥市民的力量来推动城市发展,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2]。

欧洲的智能城市(多称为smart city)则更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智能经济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特征[3,4]:①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互联的基础设施,改善经济和政治效率,使社会事业、文化事业和城市得到持续发展。②面向商务的城市发展。主要思想是建立商业友好型城市来吸引新的企业。③强调公共服务中对于各类居民的社会包容。

1.2 智能城市发展与城市创新

在现阶段,智能城市的发展需要与生态系统,绿色系统,和谐共处等概念相关联。要实现这种关联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智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未来互联网络的研究已成为智能城市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建设的主要内容[5]。同时,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的而进行的ICT应用研究也成为了重点研究的内容。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是关于如何协调城市人力资本,产业资本,以及城市环境等要素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城市创新,是在特定的区域经济环境下,考虑城市自身经济、资源、文化等特点,以当今世界前沿的发展趋势为导向,对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性变革,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轨迹,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社会第二、三产业的载体,而城市创新能力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正在逐步凸显。目前欧盟的FP7-ICT计划和CIP ICT-PSP计划将创新实验纳入到了智能城市概念的范围之内,智能城市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创新环境。

2.1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某个城市内部,城市创新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以及城市创新群落内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6]。创新群落包括该城市中各类企业和各种服务机构。欧洲创新研究小组(GREMI)将创新环境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与集体学习而建立的非正式的复杂的社会关系[7]。城市创新环境的基本构成分为城市创新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1)城市创新政策。政策法律环境对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创新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部门制定的创新相关政策涉及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利益;相关法律则是维护科技创新者合法权益,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的保证。同时,政府凝聚人才、激励创业的科技人才政策直接影响城市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与城市的创新氛围。

2)创新基础环境。创新基础环境是一个城市中各种创新活动的载体,包括各类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知识信息性基础设施如数据库、科技情报检索系统等,以及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创新基础平台的建设。

3)创新文化环境。城市的人文环境是对创新活动影响最深远的因素。城市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它也需要城市市民和各类城市组织的支持与协助。各种创新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直接影响创新组织的融资来源,这些对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起到关键作用。

2.2 针对智能城市发展的改进的三螺旋模型

三螺旋(Triple Helix)理论研究了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是由Etz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的研究产业创新方法的国家创新体系[8]。

为了进一步探究智能城市的功能,一个针对智能城市发展的改进的三螺旋模型被提出了[9,10]。该模型进一步关注了由大学和政府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知识和由产业和大学给予专利的作为智力资本指标的创新成果。该模型假设原始的三螺旋在一个复杂的城市环境(公民社会)中运行。在该环境中,市场需求,城市系统的管理方式,市民的参与和市民的特征,和城市文化以及社会资本一起,塑造了原始三螺旋模型中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该研究结果显示了智能城市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双重角色:首先,智能城市是智力资本的生成者,财富的创造者和城市政策的调整者;同时,智能城市支持满足该城市创新系统要求的社会学习能力和知识扩散能力。

改进的三螺旋模型描述了城市创新系统和智能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由大学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知识的储备促成了两者建立起合作关系,而且作为未来学习活动的基础;大学和政府之间共同作用来建立有效的公共教育方案,公共机构通过教育主体模式来学习知识,进而提高它们的功能,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产生了社会层面的学习机制;最后,一个有效的市场,需要明确的市场规则和功能机构来实现,市场机构和参与者的数量和效率是与产业与政府交换信息的效率、产生创新产品和创新过程的效率紧密相关的。因此政府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知识和创新的积累过程是通过本地市场的潜能来实现的,同时反过来又能促使城市创造、知识传播和更新。

2.3 未来互联网络的发展

关于未来网络对智能城市的发展的支持,目前主要关注3个基于互联网络的技术[11]:①云计算;②真实世界中使用者与传感器的交互界面,标签和RFID技术;③语义网和关联数据。

2.3.1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传递计算资源的新的方法,而不是一个新的技术。它为互联网提供了可以传递的计算服务和一系列新的外包商业模式。文献[12]讨论了云计算对于智能城市的发展的影响。从短期角度来说,云计算主要应用于大型商业云,政府云对于较大规模的城市来说是个比较好的应用模式。建立城市云可以有效的降低IT的成本,为小规模的商业应用和电子服务提供平台。

2.3.2 交互界面、标签和RFID技术

物联网(IoT)包括传感器网络和RFID技术,是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技术可以解决市场分散和智能城市应用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并对整个城市提供统一的信息支持。在物理世界中进行传感器和设备网络的实施,产生一种新的类型的空间智能,进一步提高Web2.0的应用以及社会媒介和众包所发挥的能力。物联网的使用可以较好的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数据交换,它可以创造较大的经济利益。

2.3.3 语义网,关联数据

在OVUM关于智能城市的报告中[12],认为云计算和物联网作为开放公开数据和作为快速决策的高级分析层面的基础支持层。来自各种数据源,政府,传感器,市民和商业机构的开放数据,为提高城市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语义网和关联数据的技术可以使用户更加有效率的获得和访问各种开放数据从而充分的利用这些信息。

3 基于改进三螺旋和未来互联网络的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3.1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

3.1.1 智能城市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合作

根据改进的三螺旋理论,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是智能城市创新的实际执行机构和创新产品的生产者,如表1所示。他们是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要素,他们从事创新相关的活动的数量、频率和水平是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政府需要在提升和发展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关系上加大工作力度。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研究机构从事关键和共享技术的发展,企业的重点是将合作研发的成果商业化,政府应在三者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此作为解决创新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联系,引导了城市社会层面学习机制的建立,是社会学习的主要推动力量。

3.1.2 智能城市创新主体间的技术扩散

在我国目前的创新体系中,技术扩散一般是从研究机构和大学向企业扩散,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是很少的。我国的技术扩散主要包括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市场和企业孵化三种方式。

政府可以组织定期的技术交流使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分享技术信息,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等,也可以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进行委托研究以及合作研究。政府通过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互动合作,达到技术扩散的目的,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3.2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环境

3.2.1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ICT基础设施建设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参与者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来实现共享研究成果和创新资源。一般来说,被分享的研究资源和创新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合作模型(方式)将会构成未来智能城市创新环境的主体架构。智能城市能有效的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安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短缺等问题,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ICT基础设施是创建智能城市的基础,也是建设的重点。

智能城市ICT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建立一个宽带网络环境来支持数字技术应用,实现对城市创新系统长期的支持。包括:①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中的居民和组织提供高效的信息处理功能。②城市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如嵌入式系统,智能设备,传感器等,提供实时的数据管理,预警和信息处理过程。③创新性应用,可以实现数据收集和处理,基于Web的协作以及市民集体智慧的合作。其次,与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开始大范围的可供分享的用于应用创造的创新过程,该过程可以运行和改进活动个体,城市群和基础设施的每个部门。最后,建立满足市民需要的开放和用户驱动的创新生态环境,由政府和产业来建立相关的商业模式来实现持续长期的智能城市的发展。

3.2.2 智能城市创新产业发展政策

创新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为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而采取经济、法律和财税相结合的政策手段,以调整资源的配置,促进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产业创新的激励机制。政府应挑选出技术上领先的,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或者具有出口导向的创新型企业作为资助的目标群体。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目标群体的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等方面向这些企业倾斜。政府创新政策的重点是激励这些企业在新产品和工艺的特定发展上,以及它们产品的商业化过程。政府的激励型政策主要包括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分配政策,信息政策,专利政策和其他政策。

2)创新人力资源发展政策。创新人才竞争政策包括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人才吸引政策等,是许多国家多年来一直重视的政策工具。近年来的主要趋势是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吸引。随着发达国家不断加强人才竞争政策,国内许多城市相继提出人才战略。因此,在城市创新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政府对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关键领域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3.2.3 智能城市创新文化环境建设

城市创新环境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也需要市民和社会机构的参与来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智能社区[13]的方式,来实现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很强的促进或约束作用。政府在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突破不利于自主创新的传统文化的束缚,弘扬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创新的精华;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创新文化,着眼于世界创新文化发展的前沿;加强创新教育等。

4 结语

作为城市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式,智能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在本质上有着内在统一性。构筑智能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政府首先需要正确处理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其次,积极进行未来互联网络的建设和支持城市创新的政策,建立良好的公民社会,充分调动市民的参与,以实现良好的城市创新环境的形成,为我国智能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拓宽了新视野和新思路。

摘要:探讨了智能城市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给出改进三螺旋模型和未来互联网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总括出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实现机制,构建了以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为主体要素的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提出了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途径和政策保障,为深化我国城市向着国际生态智慧型城市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理论分析 篇9

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就是恢复绿地之间被人类活动中止或破坏的相互联系, 以绿地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建为基本手段, 改善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 提高其基本生产力和稳定性, 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生态、形态、文态、心态四位一体的绿地生态系统, 是当代理想人居环境的生态基础。

2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基本理论

2.1 生态原理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既包括自然生态系统, 又包括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 还包括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宏观上研究廊道、缀块、基质之间的组合、结构、过程与格局的规律, 并以此规律进行其空间的重新组合, 这种组合与空间的调整, 既要为人服务, 还要为自然界的生物服务, 同时考虑非生物的因素。中观上, 构建天人合一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使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处于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微观上, 营造以人为核心的绿地空间, 合理组合山石、水体、植物群落和景观建筑, 使其达到和谐自然。因此, 绿地生态系统规划是沟通人与自然的途径和手段, 是生态学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理论延伸与技术应用。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包括如何通过整体结构的协调而实现人工生态系统的高效能;如何通过绿地景观格局设计来保持生物多样性;如何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 使其形成一个种群分布合理的整体;如何将城市外围的生产绿地纳入绿地生态系统规划, 建立一专多能的生态防护体系;如何打破各单位附属绿地的界限, 增强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将被城市割断的绿地元素重新建立联系或增加连接度。

2.2 形态原理

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常以“负阴抑阳, 冲气以为和”为指导思想, 取背山面水为基本格局。其核心是创造人与自然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绿地形式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绿地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具体形态, 二是人与绿地构成的整体以及由此引发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特征。绿地的形式美, 体现空间构成的合理性与尺度、比例、色彩、韵律的适度性, 绿地文化体现在人们畅游于其间得到心灵的升华与精神的超脱性。

绿地形式美是具体的, 直接诉诸人的感知形式, 它既不是对象的物理、化学结构, 也不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逻辑结构;绿地形式美是一种合乎规律的形式, 绿地形式美虽然有主客、内外关系之分, 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规律本身, 但却是同这种规律相适应的;绿地形式美是一种合目的形式, 绿地是与人类生命活动的目的及人类生存需要的满足相关的形式。因为绿地是人类为生存或生存得更好, 并寄托人类心灵的现实生活境域;绿地形式美是显示了人的创造智慧和才能的有无限多样变化的形式。比之于建筑, 绿地不是一种固定不变、机械的形式;绿地形式是人类的欲望、情感、理想的形式, 是求美、求真、求美的过程。

2.3 文态原理

文态是一个地域或城市文化的总体特征与内涵, 包含着地域物质形态与人文风貌。文态环境就是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一体, 形神兼备, 凝聚历史和积淀文化的地域环境。以绿色植物为主体构成的绿地空间在塑造地域文化风貌方面则是其他任何要素或空间无法替代的。绿地是文化的载体, 是保护历史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绿地的灵魂和内涵, 没有文化的场地是不能吸引人类去解读的。绿地规划的动机在于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在现实中筑造出来, 这些行为直接而强烈的反映了行为主体的绿地美学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几乎涵盖了风景园林的所有形式, 从城市公园到郊野游憩地、从城市广场到历史文化遗迹、从城市山林到森林公园。所有这些, 构成了绿地系统的文化内涵, 丰富了绿地系统的文化内容。绿地是通过生境的营造、环境的改造、意境的创造和环境构架实现其物质转化为精神的桥梁。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肩负着生态恢复与历史文化景观的重建双重使命。

2.4 心态原理

城市绿地建设一个重要功能是人类身心健康的保护与整个人类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绿地设计有三:一是从社会学角度关心与分享的思想, 探讨绿地环境如何设计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关爱的空间;二是人性化的设计, 探讨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下的空间环境的特征设计;三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绿地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即尊重自然的设计。就绿地设计现状而言, 很多设计作品给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多种类设计间缺乏必要联系和沟通。为此, 进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慰藉功能。一方面, 人们在享受优美空间时可以净化心灵、减轻压力、抚慰焦躁情绪、舒缓疲惫。另一方面, 绿地系统规划为达到这一目的采用适应人类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绿地系统规划在创造物质空间的同时, 必须考虑其空间的精神慰藉功能。当绿地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或魅力在特定的场所精神追求中产生共鸣时, 绿地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实现。绿地的慰藉功能最终必须通过造园各要素的物质手段表现出来, 绿地系统规划就是要创造人类寄托心灵的理想场所。其次, 城市绿地空间的交往功能。引起人们心理体验的不仅是空间的物质实体, 还有使用空间的人和人的活动。绿地设计任务之一就是为开展人类活动提供优秀的空间场所。绿地设计需要创造各种各样的空间场所, 诸如公园、广场、街头小游园等各类绿地。人们在同一户外空间中徜徉、流连, 就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绿地溶解了城市、建筑及公园, 增加了城市可达性, 评价绿地规划空间情境的优劣, 要综合考虑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尺度的适宜性、比例的恰当性、色彩的协调性、质地的和谐性。最后, 城市绿地规划要合理发挥作为游赏空间过程的“路径”、融合绿地与环境的“节点”、划分绿地界限的“边缘”、强调功能分区的“区域”、位于功能区核心与构图中心的“标志物”。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在支持创造生态、形态、文态、心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上构筑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 使其产生良好的生态功能;形态上创造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绿地空间, 使人居环境掩映于绿树丛中;文态上以绿地为载体使人类的优秀文化通过绿地景观形式向后延绵;心态上塑造体现地域意象的绿色环境, 使人居环境趋于人性化。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应从创造城市公众赖以生存户外活动空间出发, 为城市居民提供大量开敞空间, 预留城市发展弹性绿地。以区域的角度探讨城乡绿色空间互动的理论与方法, 为城市与乡村、新城与旧城和谐共生乃至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S

摘要:在总结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概念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基本理论, 以期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绿地形式

参考文献

[1]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 2002 (2) :40-42.

[2]刘家麒.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J].风景园林, 2005 (4) :13-15.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建设 篇10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 创造出既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又能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的自然景观。在大量栽植乔、灌、草绿色植物, 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 根据城市的河湖水系, 自然地形、气候、土壤条件和建筑景观的要求进行植物造景和群落结构设计, 达到生态上的科学性、功能上的综合性、布局上的艺术性和风格上的地方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还应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效益, 这就要求人们从环境效应、美学价值、社会需求和经济合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步聚、方法和措施。

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从地质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条件到布局形式和环境状况都有不同的特点,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也是多种多样的。按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的用地类型、规模及位置来划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按使用性质和功能特征来划分为防护型绿地、保健型绿地、观赏型绿地、科普型绿地、生产型绿地、文革型绿地。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

(一) 绿地施工现场的调查

1. 地形与土壤调查

地形条件多方面影响生境因子, 与绿地施工关系极大。对于绿化地块的地形状况要有充分的了解。城市用作绿地的地块在大多数情况下土质往往较差, 因此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与测试, 决定土壤是否需要改良和换土以及选择适生的植物种类。

2. 小气候状况的调查

除了应了解当地的大气候条件外, 还必须考虑到局部地点的小气候。由于这里密集的建筑和人群, 高强度的土地利用方式已改变了城市的小气候状况, 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日照时数、辐射强度等等都与开阔地不同, 这些都与选择绿化植物有关。

3. 地上地下管网及水源地调查

城市地区地上地下管网纵横交错, 因此必须详细了解地上、地下管线的走向、类别、埋藏深度、安全距离等。

(二) 植物种类选择与群落设计

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生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时, 一般以当地的乡土植物为主, 也可适当采用一些引种驯化成功的外来优良种类。在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土壤条件, 小气候条件及环境污染状况等的情况下组成群落。

群落设计除应强调结构、功能和生态学特性的相互结合外, 还应特别注意绿化地点的特点及其环境条件, 使植物群落不仅具有景观价值, 而且根据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效应, 以适应不同绿地地区的特殊要求。例如, 工厂区绿地群落的设计是以改善和净化环境为主。防护林带的群落设计要求起到防风、防燥、阻尘或作绿色背景、分割绿地空间、屏遮杂乱景物的作用, 因此林带的群落应有乔、灌、草组成群落复层结构, 以充分发挥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效应。居住区绿化的群落设计中, 要选用宜生长、耐寒、耐湿、耐贫瘠、树冠大、枝叶茂密、易于管理的乡土植物, 避免有刺、有毒、有刺激性的植物。

三、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的实施方法

(一) 种植形式

种植形式主要有: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规则式绿地多使用形体规整的树种, 采用多层次行列式种植, 可多布置些整齐的绿篱、花坛和草坪, 常绿树占较大比例。规则式绿地的特点是绿地中道路一般为直线和规则的曲线, 常与花坛、水池组合而成各种组合图案, 植物的配置呈现有规律、有节组的排列变化或组成一定的图形、图案, 给人以整齐、贤明之感。

自然式绿地植物的种植要求结合地形、水体和其他自然条件, 依形就势, 注重反映自然群落结构特点。

混合式绿地是自然式与规则式绿地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城市中大型的绿地多采用这种形式。

(二) 种植方法

城市绿地的种植方法可归纳为:大树搬迁、苗木种植和直接播种。

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的实施措施

建立植物造景为主的设计思想。利用一株或多株乔灌木采取孤植、丛植等方式组成植物景观, 通过修建, 形成球形、柱形等多样化的造景。以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为主, 同时配小品、雕塑、散石, 构成造景。利用各类色彩不一的按设计要求满载, 形成圆形、三角形、孤形、椭圆形等, 达到平面板块式植物造景的目的。

加强对于大树引入城市的观念。高大乔木的生态效益高于灌木更高于草坪。由于城市中高大建筑的大量涌现, 只有大树才能与其相匹配, 使城市景观更加壮丽。

增加对于城市园林生物的多样化。“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生态学认为, 城市园林绿地生物种类越丰富, 园林绿地结构越复杂, 园林绿地系统也就越稳定。

建立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采用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通过带状绿地的连接, 使园林绿地组成为一个完整的绿地网络系统, 让城市和绿地可以融为一体, 保持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我们要在城市这个有限的居住环境里, 尽可能的多科学设置绿地, 增加绿地量, 使绿地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摘要:城市园林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 而且其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习性也随着人居环境的恶化, 显得优为重要。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效益, 这就要求人们从环境效应、美学价值、社会需求和经济合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步聚、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培勋.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福建热作科技, 2005.

城市生态系统 篇11

(1.河北联合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国家安监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 培训基地,河北 唐山 063009)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产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现代生态城市观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乡发展而建立的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1]从概念上看,城市可以视为一个由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共生的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和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要实现“生态”的城市,就必须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机制,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以确保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自生态城市理论创建以来,国际上城市生态的研究得到蓬勃发展,世界上许多城市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国际经验,表现在:一是减物质化设计的运用;二是闭环制造的运用;三是向服务业转向的运用;四是向自然资本再投资的运用。[2]瑞典、美国、波兰等西方国家在以上的城市生态管理实践中均有不俗的表现。中国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与实践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当前许多中国城市建设规划的生态模式主要有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文明城市、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等。尽管取得了成绩,但中国城市生态还存在诸如环境、人口等许多现实问题。正如《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到21世纪,如不合理控制,我国城市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城市生态病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2]

一、城市生态治理理论的提出

(一)城市治理

“治理”已经日益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这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3]治理理论对传统的以城市政府统治为主导的权力分配模式提出了挑战。城市权力分配模式由政府一元向社会多元的转变是对城市管理权力分配转型呼声的回应。源于“精英论和多元论”的城市管理模式争论,体现了现代城市治理内涵要求从行政统包的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合作促进的治理模式的转型。

在城市中,从统治到治理概念的转变往往被理解为资源分配、利益整合方式的转变,治理就是通过多个利益主体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实现利益关系双赢的利益调节机制和过程。[4]从广义角度讲,城市治理涉及到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主要是处理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狭义上的城市治理主要涉及到治理主体的组织形式、利益冲突、利益整合,着眼于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本文对城市治理的理解选择狭义视角,基于城市治理的权力体系构成。

在全球化经济结构转型和市场化推动下,城市政府的权力已经突破了行政区域,发生了各种转移,包括向上、向下、向外、平移等多维分解,趋向于形成一种多元的城市权力体系,并将导致城市权力的新运行方式。这种新的城市权力多维体系的建构就是城市治理理论的本质内涵。西方治理概念涉及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权力多中心化,由此引发主体多元化、结构网络化、过程互动化和方式协调化。加拿大学者吉利斯帕奎特提出,“政府、工商界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正成为民族国家竞争力和国家繁荣的基本构成要素”。[5]联合国人居署和一些学者对城市治理概念的界定都支持了这种观点。城市治理主体多元化最终形成了当前普遍认同的“三因素”基本结构,即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组织。

1.城市政府。城市政府作为传统城市管理的主体,在现代城市治理机制体系中承担着主导责任。它通过提供制度规范来协调各利益主体间合作协同关系的建立,以此为不同利益方规划共同的发展战略,规避传统治理模式下的各主体间各自为政、行动不统一、目标不明确的不足。城市政府拥有法律天然赋予的行政权力,能够克服诸多城市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现象,从而使得政府在整个城市治理体系中拥有比其他利益主体更大的权力,也相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城市政府成为治理体系形成的引导者和维护者,具有其他行为主体难以替代的核心作用。

2.企业。企业是城市的基本经济细胞,城市间的竞争更直接表现为城市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提升城市品牌和竞争力。可以说,企业的活力决定着城市最终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是经济领域的主导者,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状况决定着地方发展的速度甚至决定城市的兴衰。城市中的私营企业参与城市治理,既是企业社会责任和伦理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具体措施。现代城市中的大企业,尤其是跨国的大企业集团对城市治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跨国公司有时被看作是城市中的“私人政府”,城市治理既需要它们在经济方面的强劲推动,也需要它们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总之,城市企业作为现代城市治理的另一主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市民组织政府与市场在经济领域中被认为是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手段和方式,城市治理理论认为解决政府与市场在利益分配中出现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整合二者之间利益差异的基础工作是培育良好的城市市民组织。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已经导致市民社会开始出现并在形成之中,由此而来的城市间竞争的加剧、利益主体的多元,对传统城市治理的政府一元模式提出了挑战。从根本上来讲,市民社会出现的意义在于社会组织和社会功能的进步,是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进程。因此,有学者提出“社区自治是城市治理的基础”的观点不无道理。

城市治理的要素构成决定了政府、市场和市民组织是城市治理行为的主体。政府通过强大的组织体系、政治规则来调整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其中权威是行动的准则;市场通过价格组织供求来调节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市民组织则通过价值、标准、信念和信任来调解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三类组织已经成为资源分配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无论哪一方均无法独立承担资源分配的任务,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它们之间必须通过相互交换信息和资源,从而达到利益分配的融通,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满足。

(二)城市治理的生态机理与内容

生态学的原理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们一般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所共同遵循的生态学的原理包括胜汰原理、拓适原理、生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瓶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主导性原理、生态发展原理和机巧原理。其中,“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贯穿于这些原理中的基本生态学思想。[6]运动与平衡的统一是生态系统及各因子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一种平衡被打破,经过运动后达到新的平衡,是每个生态系统的基本发展规律。

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机制运作,即“多元互动”是治理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生态观的根本特征。这种机制特别强调治理主体用于分配权力、管理公共资源以及形成和执行政策的方法。城市的生态化形态本质地决定了对其治理手段的生态模式选择,城市生态治理机制强调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组织这三种治理力相互交织联系,组成治理力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城市政府处于权力体系的主导地位,企业与市民组织对城市政府的权力起到乘补、分化、替代等作用。三者之间通过不断的力量博弈运动,打破一种平衡,又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三者始终寻求在城市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各自合适位置。对于城市的不同生态因子,生态治理系统的不同权力分别“对号入座”,自觉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在适位施权的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也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从而真正实现了生态城市目标下的治理生态机制的不断完善。

二、生态城市目标是城市生态治理的必然选择

现代城市是一个具有生产、流通、居住、交通、水源、行政、文化、教育、管理、信息等内容的系统,这些系统下又有各自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现代城市已经形成了内部、外部各因素间的持续运动的庞大的生态系统。这里的生态是联系人、生物与环境的一种动态关系,是一种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未来城市治理目标就是保障各因素、各子系统间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协作关系,达到各种力量的均衡和各内容结构的稳定,最终实现整个城市系统的生态稳定与可持续性。

城市生态治理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生态承载能力的要求,旨在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很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体制、规章等渠道来协调城市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各类资源,最终达到公共利益的最优。总之,城市生态治理机制必须体现生态学的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7]

三、唐山市生态治理的实践

基于以上若干理论的探讨,本文选取了唐山市作为典型城市进行例证分析。唐山市是传统资源型城市,“十二五”伊始,被称为“钢城”、“煤都”的唐山,毅然选择了奋力突破发展过于依赖资源、能源的束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

(一)唐山城市生态治理的历史实践

唐山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采取了以下城市治理实践:[8]

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从经济“统治”走向经济“治理”。这一时期,唐山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三级架构,即市政府作为市级国有资产管理者;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控股公司或者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经授权后,作为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所投资的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通过改革,1997年唐山市生产总值达到大幅提高,提前完成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为城市治理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治理。1994年开始实行第四次税制改革,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并成立了国家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以分设国税和地税。通过分税制,地方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独立的地方利益开始形成,城市政府的博弈能力进一步增强。

3.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社会管理。社会的转型对单位制为主体的二元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构成了巨大挑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唐山市自1987年开始试行企业职工退休费社会统筹,1988年3月颁布了《唐山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实施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机制。到1997年底,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达到78.4%。同时,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引导下岗工人再就业、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形成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重心。

4.发挥城市社会中间组织作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1998年以来,进入城市管理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开始,公众和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开始参与城市管理,城市社会中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受到重视。1998年,唐山市开展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的权力进一步下放,确立了“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四级网络(市、区、街、居)”的管理体制。

(二)唐山城市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生态治理实践,使得唐山在城市治理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城市政府剥离、转化了大量不应由自己负担的职能,形成了“双肩挑”的治理格局,即城市政府既要完成规定的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又要承担大量的公共管理的职能;城市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分级分权管理的改革思路使得管理重心下沉,市级管理机构得到精简,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实际效果有所加强;城市治理的机制从主要以政府政策为主转向不断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在整体上仍是以政策为基础,完善的城市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城市治理的手段日趋多元化,即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都在城市治理中加以实施,同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然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城市治理技术上因为具备了较先进的硬件,并采用了一定数量的软件,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的效率,但城市治理技术的整合有待提高;在对城市治理的投入方面正逐步增加。“十五”以后,唐山的城市管理投入比“九五”时期有所增加,但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上的投入相比,缺口仍很大,不能满足需要。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不能回避唐山城市治理改革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第一,城市经营中政府的利益定位不准。对城市经营的片面理解把城市政府定位为政府经营、政府受益,而忽略了市政府同时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代表和监督者。这样在缺乏对政府的有效约束条件下,城市经营必然对城市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市政府会将自己掌握的城市资源转化为经营资源,以谋求城市发展甚至是政府自身利益的满足。第二,城市经营容易诱发城市政府中的腐败现象。城市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执掌者,一旦像企业那样从事经营活动,由于不具备企业那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会存在更高的道德风险和机会成本。如一些政府机构为了本部门的利益在城市经营中人为设租,从而导致各种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使政府违背了自身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定位,出现“执政道德”方面的问题。第三,城市经营过程中其他利益主体参与的缺失。强调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正是基于城市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从唐山城市管理体制上来看,存在明确的二级政府(市政府、区政府)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社区)体制与各级责任都不很清晰的矛盾。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管理主体的缺位。

(三)唐山生态城市的目标与生态治理机制的完善

在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取得辉煌成就,并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唐山市政府编制了《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规划了“十二五”时期唐山市努力创建生态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实现突破;资源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9]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确立,与之对应的城市生态治理机制模式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和创新。这些变革表现在:第一,改革政府行为。唐山市政府作为城市治理的核心,改变过去的行为方式,权力有了很大回缩,为城市其他利益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提供了空间和可能。第二,加强企业地位。唐山市通过加强各种企业地位、提升企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城市治理中地位的差别逐渐缩小。第三,发挥城市社会中间组织作用。城市社会中间组织的官办特征明显,实力较弱,缺乏统一的管理,在城市治理中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亟待加强。

[1]陶飞.沈阳市建设生态城市指标及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4,(12):62.

[2]高峰.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EB/OL]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fzzl/52634.html, 2011-12-18.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4]王佃利.城市管理转型与城市治理分析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

[5]【加拿大】吉利斯帕奎特.通过社会学习的治理[M].奥特瓦:奥特瓦大学出版社,1999:214.

[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1.

[7]王如松,李峰.论城市生态管理[J].中国城市林业,2006,(4).

[8]王胜本.利益分析视角下的城市治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59-161.

[9]段彩芹,等.矿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接替主导产业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4).

浅谈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规划 篇12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帕克在1925年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之后这个理念得到了飞速发展。城市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他们的人口, 资源与环境通过各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建立起来的自然综合体。生态城市理念的形成, 是对我们传统城市理念发展的反思, 使我们从城市形体到城市功能的转变、也是城市生态和城市人文理念的转变, 是由一般物质满足需要到更高的多元化需要, 如经济、社会、生态等多元复合要素的深化, 从可持续发展来看, 是粗放外延的城市增长观, 逐步转向集约内涵建设, 完成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

自然生态系统是生态研究中心, 城市生态系统已成为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和重点。人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核心, 这个中心融合了自然, 经济和社会。人类生态学是指生态系统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通过自然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 最终导致的城市生态系统。虽然城市生态系统发展历史很短, 但对整个人类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体。

2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建设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性很强, 以人为中心的复合型的生态系统。人是系统主体外还包括自然、经济与社会三个系统。我们日常所提到的生态系统观, 它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生态机理是这种组成方式最大特点, 我们可以了解城市建设深层次生态规划问题, 进行合理的城市生态建设。城市建设规划整理,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 分别对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 合理进行配套建设, 分别对用地结构进行优化配置, 进行合理布局。挖掘土地潜力并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进行生态建设规划的合理安排和布置。在社会学中, 我们将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两部分。城市社会包括居民和组织, 而城市空间包括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

系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包括太空天气和自然资源;人工环境融入到身体和心理环境, 这个环境是更广泛的。严格遵守相关因素、人口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在城市里, 生物自然增长, 其发展和其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在城市里一个干预, 这很大程度上决定生物物种群落结构, 人类的空间分布。

3 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规划问题

3.1 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

城市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适应规划方法、生态原理和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的同时, 需要社会学的多学科知识和应用等各种技术手段, 海洋生态系统在城市地区和制订, 应对生态建设、识别、模拟、设计和管理城市和在各种空间资源, 资源合理配置。虽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在规划框架内, 表明对生态平衡的想法或规划能协调机构的时间和空间, 这三大要素能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外层空间造福于人类, 能使城市生态系统更灵活、更稳定, 环境自然和人类和谐。

3.2 城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以及设计, 需要关注社会和生态的原则。规划设计应注重社会整体利益, 反映社会整体发展, 能够反映社会对人的尊重和宽容, 还有生态规划考虑社会发展规划应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 需要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进化基本规律, 加强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 增强自然再生自净能力, 提高社会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自然环境内的承载能力是首要考虑的, 之后再考虑是否保留人为活动。

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 适应并重和改革,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规划设计必须将所有有机结合了三个加在一起, 使整体效率最高。规划和设计使用这三个互补、协调彼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试图寻求一个平衡三个。和谐是这个原则的核心价值。这些原则是普遍存在的, 但这个城市是区域、特殊性, 在自然地理、再由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 特定应用程序的原理和需求的空间、时间和人的不同, 在特定的空间里有不同的应用程序。

3.3 城市生态系统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内容包括要建设高质量的环保系统、高效能的运转系统、高水平的管理系统、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现代城市发展已经呈现出生态化和人文化的建设发展趋势。各地都陆续提出要建立“生态城市”、“山水城市”, 这些都体现了现代城市规划中对于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顺应了这一趋势和潮流, 反映了人们对良好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注与向往, 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 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的客观规律, 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 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 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 不仅要建立一个大的环城绿色生态圈, 还要在绿色环抱中的城市空间分层次形成无限细分的小的生态圈, 营造一个个具有亲和性的田园风光, 使人与自然在环环相扣的生态圈中和谐地共生共存, 就是要充分利用珍贵的城市山水给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休憩场所, 充分地塑造宜人的都市空间。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 必须有高人口素质, 良好的社会氛围, 有序的社会秩序, 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高度、生态环境意识, 这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能引起一些特定的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看, 这个城市有合理人口规模、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从土地的角度对城市结构合理、有序、土地资源得到的最适分配;从空间的角度来看, 城市空间和其携带的城市功能相适应, 效率高, 能耗低, 空间分布特征, 城市空间及多样性的异构使城市在两个动态发展的形势保持稳定;从环境的角度为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不超过其环境容量限制, 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最后的分析中, 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居民在城市作为主体, 在生态规划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

城市生态市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生态道德建设, 使生态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扑面而来的新世纪, 要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城市地域文化的优势, 挖掘城市地域文化资源, 恢复与保护名胜古迹,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实现城市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市的建设对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光宇.生态城市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 2004年06期.[1]黄光宇.生态城市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 2004年06期.

[2]侯爱敏.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 2006年03期.[2]侯爱敏.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 2006年03期.

[3]黄肇义, 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 2001年01期.[3]黄肇义, 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 2001年01期.

上一篇:成套技术下一篇:学生经验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