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2024-06-20

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精选12篇)

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篇1

我国在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的同时, 环境也受到严重的损害。在全球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压力下, 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循环经济的研究,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又一次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面。我国必须加强对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思想基础是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的核心是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奠定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客观基础, 保证了人类经济行为符合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 指明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

1 工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思想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人类的物质财富急剧增长。与此同时, 地球的资源储备不断减少,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20世纪初叶以来, 人们开始系统思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20 世纪80年代末以来, 发达国家兴起了工业生态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989年9月美国通用公司的研究部副总裁Robert Frosch和负责发动机研究的Nicolas Gallopoulos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的文章正式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生态学以生态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工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考察人类社会从取自环境到返回环境的物质转化全过程, 探索实现工业生态化的途径。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物质、能量通过绿色植物 (生产者) 、动物 (消费者) 和微生物 (还原者) 循环流动, 是一个近似封闭的系统, 在其运行过程中, 物质、能量得到最充分利用[1]。因此, 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存在废料。

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 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是一种从环境中吸收原材料而将大量多余的副产品以废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的开放体系, 从采掘、加工、制造到消费, 每一环节都有废物排放, 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长此以往, 将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 无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针对传统工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工业生态学家通过类比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提出了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工业生态系统理论是基于工业生态学而产生的。工业生态学把整个工业系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待, 认为工业系统中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不是孤立的简单叠加关系, 而是可以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那样循环运行, 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形成复杂的、相互连接的网络系统。

工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范围内, 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 通过企业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功能流 (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 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生态工业体系[2]。工业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能够实现能源优化利用, 能够实现污染的源头防止, 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所谓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就是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废料最小化的原理下实现工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

像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可归并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类, 并以它们为载体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一样, 工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可以理解为三个部分, 即资源生产者、加工生产者, 还原生产者。资源生产企业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 为工业生产提供初级原料和能源;加工生产企业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将资源生产企业提供的初级资源加工成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工业品;还原生产企业则将各种副产物再资源化, 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或加工转化为新的工业品[4]。

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工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能量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动力, 也是工业生态系统能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工业生态系统内的能量传递和转化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也遵守热力学定律, 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 而工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不可更新的矿产燃料, 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生态系统应该效仿自然生态系统尽量使用可再生的能源。[5]

2 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科学基础

工业生态系统理论促进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 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在这个模式中, 每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变成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 物质资源得到了循环往复的利用, 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系统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 是一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运用工业生态学规律指导的经济活动, 是建立在物质、能量不断循环使用基础上与环境友好的新型范式。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 它融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一体, 把经济活动重组为“资源利用—产品—资源再生”的封闭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模式, 强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 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6]。

循环经济模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模式, 以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 要求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坚持生态与经济的结合, 经济学原则与生态学原则相结合。循环经济实行三项“3R”原则, 即减量化 (Reduce) 、再利用 (Reuse) 、再循环 (Recycle) 。这是循环经济最主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 从而在输入端预防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再利用”原则要求尽可能多次利用或以多种方式利用资源和物品, 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要求尽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这三项原则分别在生产消费的输入端、过程中和末端起作用, 以保证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就是基于工业生态系理论, 利用和借鉴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运行方式。在经济活动中, 以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 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 对废弃物实行循环再利用, 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7]。

3 创建工业生态系统 发展循环经济

3.1 创建工业生态系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方式

工业生态系统效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式, 系统内企业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 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 做到资源共享, 各得其利, 共同发展,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实践证明, 工业生态系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创建工业生态系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建工业生态系统能够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资源总量丰富, 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资源浪费严重且综合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资源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将处于人口负荷过重的临界状态, 并有可能超过资源承载极限。随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压力加大, 按照严格控制的人口目标分析, 在2030年我国将达到资源承载极限。我国面临的资源问题十分严峻, 迫切需要创建工业生态系统,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率, 节约资源。

从国外的实践看, 工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实行资源减量化, 再循环与回收利用, 废物的再资源化等措施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资源的使用量。通过地域毗邻的企业集群相互利用废弃物, 使物质与能源再资源化, 达到合理利用。[8]因此, 创建工业生态系统, 能够实现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 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减少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是发展循环经济又一个重要目标。创建工业生态系统能够充分保护环境,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我国的工业企业发展, 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 由于工业企业数量大量增加, 又沿用传统的粗放型工业生产方式, 它的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 所以工业污染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因此, 必须寻求循环型工业生产方式, 使废物变资源资源, 减少排放。工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改变了污染处理方式:从企业对污染的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污染预防与控制为主, 再辅以末端的污染治理方式,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工业生态系统强调以生态为中心, 工业体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区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得到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其排放到环境中的量减少, 对环境的破坏也减少。

循环经济需要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产业支撑。创建工业生态系统能够促进生态技术与环保产业的发展。由于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与担心增加成本, 目前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企业还不是很多。环保产业作为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 在中国发展很缓慢。与国外相比,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刚刚起步, 规模小, 技术落后, 在工业中所占比重很低。中国环保企业在国内外环保市场上竞争力弱。创建工业生态系统必然要求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 扩大环保企业的市场需求, 增加就业, 促进环保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工业生态系统组成布局[8]。

3.2 构建工业生态系统的现实路径

工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 进行工艺设计、工业规划及工业管理, 利用现有的工业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和相关学科的高科技手段, 按照企业生产和污染的不同种类, 通过优化、整合及重组, 使工业生产系统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新型关系。构建工业生态系统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要以工业生态学为指导, 广泛应用工业生态学于工业生产, 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 产生更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从而实现工业的持续发展。工业生态学面向工业设计, 采用一种对环境生态系统友好的方式, 利用生态学的概念、功能和过程作为原型, 使一种工业的废物变成另一种工业的原材料, 在这种封闭循环内, 只有少量的材料浪费掉, 从而大幅度削减了污染和原材料的需求。将工业生态学应用于工业生产, 可以减少投入, 降低消耗, 减少污染排放, 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优化资源的利用[9]。

第二, 推行清洁生产, 创建绿色企业。工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是绿色企业。绿色企业比一般企业能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 以较少的物耗、能耗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 并能使在一般企业中被排出厂外的废弃物和余热等得到回收利用, 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率。所以, 创建绿色企业构建工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前提。构建工业生态系统首先要求创建绿色企业。创建绿色企业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推行无废、无害、无污染的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对工业生产全过程以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采取污染预防的综合措施。清洁生产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清洁生产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实现了在生命周期内对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问题, 带来很高的环境效益, 同时还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大有所为, 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清洁生产与绿色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 与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即资源的循环利用相符合。所以, 推行清洁生产是创建绿色企业的根本手段。推行清洁生产能够变革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 创建绿色企业, 构建工业生态系统, 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 科学发展生态工业园。20世纪70年代以来丹麦卡隆堡工业共生体的出现与所取得的进展, 使工业生态学倡导者和政府部门管理者们看到了通过工业生态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希望。20世纪90年代初, 在一些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中开始出现了“生态工业园”的概念。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的工业园区。从从本质上讲, 生态工业园是一个计划好的原材料和能源交换的工业体系, 它寻求能源、原材料使用以及废物的最小化, 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合作, 实现绿色技术,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技术、生态和社会的关系。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工业共生体, 即工业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园参与者之间的合作、联系就是企业间的共生式关联。这种共生式关联组成产业链结合而成的产业系统, 就是工业生态系统。

生态工业园的最主要特征是:生态工业园区中各组成单元间相互利用废物, 作为生产原料, 最终实现园区内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学界一般认为, 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废物, 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为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 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等手段, 最终实现园区内的污染物“零排放”, 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可见, 生态工业园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从工业生产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 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 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 实现区域的清洁生产。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把传统技术改造成生态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率,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要建立健全保证和支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政府要利用政策手段, 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等, 激励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书华.工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经济布局的新探索[M]//郭贵春, 等.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2:263-264.

[2]汤慧兰, 孙德生.工业生态系统及其建设[J].中国环保产业, 2003 (2) :14.

[3]陆维福.关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考[EB/OL].http://www.7265.cn.

[4]罗宏, 孟伟, 冉圣宏.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87-89.

[5]于秀娟.工业与生态[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70.

[6]左铁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循环型社会[J].中国城市经济, 2005 (05) :8.

[7]秦书生.循环经济的生态系统观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6) :49-50.

[8]易成栋, 谢海燕.建设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分析[M]//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288.

[9]王继斌.试谈生态工业的建立和发展[J].青海环境, 2002 (1) :45-46.

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篇2

1江北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1.1发展现状

江北区现有耕地约6700hm2,山林4000hm2,是宁波市老三区唯一被誉为“米袋子、菜篮子”的区。全区农业人口8.7万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2家。尽管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进展较快,但受传统种、养殖习惯影响,目前全区种植、养殖业仍呈现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的状况。粮食复种考核面积6700hm2;葡萄、梨、柑橘、杨梅、西瓜等水果种植面积超过hm2,其中慈城产的白茶、微型盆景与洪塘产的葡萄、蜜梨等林特产品知名度较高;蔬菜种植面积近1333hm2,专业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的专业户涉及全区19个村700多户;拥有各类畜禽养殖大户400多家,年产生猪6.5万头,存栏奶牛700多头,生产各类家禽200多万羽。20种养殖业产值达4.86亿元,是全区农民纯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主要特点

1.2.1常规农业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地区集中,规模户不断出现

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全区种养殖业逐渐向慈城的乍山、妙山和庄桥的费市片集中。仅慈城和庄桥的水稻种植面积就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平原水果和花卉苗木则主要集中在洪塘和慈城;养殖业也基本集中在了这些区域。随着城郊结合部一大批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小规模养殖场先后被关闭,规模化万头猪场也随之诞生,并配套建成了沼气池、有机肥料加工厂,使昔日废弃的排泄物得到综合利用。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负责人,逐步成为全区农业生产的骨干和领头人。

1.2.2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农业害虫非农药防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大亮点。通过将杀虫灯、防虫网、性信息素、色板应用于蔬菜等作物害虫防控,改变了农民大量使用农药的种植习惯,是农业害虫防控技术的一大突破。另外,以大棚、滴灌技术为重点的设施农业,既增强了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提高了农业产出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涉农投入,一大批山、水、林、田及沟、渠、路、河道经过综合维修和整治,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抗灾能力大大提高。1

.2.3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休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全区规划建成了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其中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农业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达25家,其中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通过各项管理体系认证的.有20家,其中ISO系列认证的有14家、HACCP认证的有5家。农业品牌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有新突破,农产品品牌获得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市著名商标12个;市级名牌称号14个;完成有机食品申报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1个、无公害产地认定6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达到550hm2。与此同时,利用近郊和山水资源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都市农业园区、五星绿野农庄、三勤的白茶源、毛岙生态村、洪塘的万亩水果基地等农业企业,依托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开发出了系列休闲农业项目,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2江北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工作思路

2.1发展模式根据江北区发展规划和人多地少的现状,未来江北区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应以“促增收、求效益”为立足点,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

2.1.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生态农业模式一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通过设施改良改造、土壤地力提高及引进新品种,充分利用大棚设施种植高效率的经济作物,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二是开发冬季农业。积极利用冬闲田开发种植马铃薯、油菜等成本低、效益不错的经济作物,以及紫云英等冬季绿肥,或种植黑麦草从事畜禽和鱼类养殖,既可减少化肥用量,又可提高土壤地力;三是推广科学轮作与套种技术。如蔺草与晚稻相结合的免耕技术;利用果树冬天落叶季节,增加种植草梅、蔬菜,增加收入;四是探索低产田改良技术。如利用征用后土地的优质表土改良低产田,提高种植效益。

2.1.2农、林、牧、副、渔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规模养殖业的排泄物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宝贵资源”。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欠账很多,一是工业和生活污水对河道的污染;二是畜禽养殖排泄物未及时处理造成的污染;三是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所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因此,树立生态种养殖理念,通过建立生态农业园区等方法,开展立体、循环农业的示范园区建设,如稻鸭共育技术、稻田养鱼、茭白田套养甲鱼等。帮助农民更新观念,促进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和传统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此外,政府要加大涉农投入,如发展对大江大河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保障渔业资源生态循环和合理再生,改善水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双盈。

2.1.3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整合农耕文化底蕴和全区浓厚的人文历史、区位优势,通过深入挖潜,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体验农耕文化、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促进传统意义的农业逐步向旅游农业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如都市农业园区开展的草莓采摘、耕地出租、果树认养、农家乐餐饮、田园住宿等模式,使农产品通过加工成为农家菜;让城市的居民参与劳动体验农耕乐;并让久居城市的人们充分享受农园风光;让城市的孩子了解悠久的农业历史和生产技术。农家乐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拉长,而且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给现代生态农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带来的附加值远大于农业本身。

2.2工作思路

2.2.1规划为先,政策引导

农业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全区农业产业规划,确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区域、重点和导向,每年有重点安排资金和项目推进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宣传、卫生、旅游部门则根据历史渊源和现状开展农家乐的包装推广,培训相关接待人员,不断提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

2.2.2典型示范,科技支撑

生态农业的建设是项综合性课题,首先,应通过示范点的创建积累工作经验,旅游、科技、环保、卫生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要围绕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增强生态农业意识,并成为自觉的实践者,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最后,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及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加大科技、环保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2.3组织保障,重点突破

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经营管理 篇3

【关键词】林草复合模式;经营管理;林分抚育;牧草管理

1、林草复合系统的介绍

林草复合系统是指由森林和草地相互有机结合的多层次人工植被。在林业上,这种生态系统简单称之为林草混交、林草间作。林草复合系统主要是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应用。在林草复合系统中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并结合工程应用技术进行经营管理。这项技术体现在将多年生长的植物和农业以及牧业有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在一个单位土地上同时经营林农牧业,这种时空的分布形式有效的解决了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2、林草复合系统的作用和地位

林草复合系统最核心的内容是将林分营建、牧草建植、牧草养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到了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和草的栽植能够获取生态效益,牧草养畜能够获取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获取同时带动了当地社会效益的提高。林草复合系统不仅对环境无污染,栽植出来的食品无公害,同时森林植物的复合栽植能够有效的保证土地生產力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对林草复合系统进行各方面的更新,行之有效的维持着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在生物生态系统中,草类是作为初级生产者的,在退化生态系统的重新恢复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因此草类在这些利用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退耕还林还草中,草类因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被作为第一选择,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最重要的是将还林与还草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大呼声中,林草复合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

3、林草复合系统的经营管理

要做好林草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最关键的是做好管理,做好林草复合系统的经营管理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出发。

3.1林分抚育

在幼林和现有的成林进行管理时,应做好林分抚育管理工作。林分密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林木的生长趋势减弱,甚至出现大量的被压木、风倒木、风折木和枯死木。这些存在问题的树木很容易就成为病虫害生长和繁殖的场所,病虫害的滋生会进一步导致林木的破坏。

为了提高林木、林分的生长能力,应加强林分抚育的管理工作。对于出现问题的林木和林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问题严重的林木和林木,比如长势严重衰减的林木以及枯死木,应进行清除,保留长势良好的林木,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林分的生长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对于加强林分的抚育管理,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投入额外资金进行防治,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不破坏林分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很好的保持林分的生态系统。林分的抚育管理不需要用到化学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避免了化学剂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林草复合系统中,要加强对林分抚育管理的重视,指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投入,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

3.2牧草管理

在进行牧草管理时应充分认识牧草的特殊性,掌握科学的管理技术,才能做好牧草的管理,确保优质高程的牧草。

(1)施肥。牧草的管理先要做好底肥的施加。底肥能够提供土壤的肥力,源源不断的对牧草提高养分。底肥在施加时应保证深施、分层施、多种混合施,底肥的施加还应选择最佳的施肥季节,通常在秋耕时分。底肥施加之后,按时进行追肥。追肥以速效化肥为主。追肥的进行可分期,也可一次性完成。追肥的过程中结合灌水效果更佳。

(2)杂草防除。第一要做好预防措施,杜绝杂草种子的来源。在使用种子时做好种子的检验制度,清楚杂草种子。第二应及时对生长出来的杂草进行铲除。正确的轮作和合理的耕作,能在很大程度上消灭杂草。第三进行化学除草。在牧草播种前或者播种后施加一定量的除草剂。施加的药物可深可浅,也可以在表土上施加。

(3)灌溉。牧草蒸腾面积大,需水量比植物多。根据不同牧草的种类、生育期和利用目的合理的安排灌溉的合适时期。灌溉技术主要分为浇灌和喷灌两种,应根据具体的牧草情况,合理的选择灌溉技术。

(4)松肥、补种和翻耕。为了提高牧草的生长能力,应及时进行松肥和补种。松肥最好使用重型缺口耙反复进行几遍,在进行补种。如果松肥和补种效果不大,就应该进行翻耕。牧草翻耕通常采用犁。

3.3林地肥料的施加

林地在进行肥力的维护时,应确定施肥量和肥力的种类。对于提高幼树的生长应使用氮肥为主,同时搭配磷、钾的施加,效果更佳。应合理的安排林地的施肥时期和施肥次数。幼林施肥应早施,通常在春节或初夏季,也就是在林木生长趋势旺盛的时期。成林在进行施肥时也应考虑林木的生长规律,仍以春季或初夏施肥最佳。而对于成林施肥的龄期,通常在采伐前5到7年实施,这样能增加林分的蓄积量。应根据肥料的品种和土壤的质地进行施肥次数的确定。比如说粘质土壤对于肥料的保持能力较好,施肥间隔可相对长些。磷肥的溶解度较低,在造林时通常是作为基肥而施加的。

林地的施肥方法主要有人工施肥、地面施肥以及飞机施肥。飞机施肥效率高,不受地形条件限制,能很大的节省人工,但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在我国飞机施肥仍无法普及。相对而言人工施肥和地面施肥效率较低,但能够做到施肥均匀,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肥料。人工幼林在施肥时主要采取的办法是穴施或者沟施。

3.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的办法有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可用到微生物制剂、天敌昆虫、益鸟、性外激素等。有益生物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效果显著,并且能够节省资源,成本较低,而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可以持久的进行病虫害防治。因此生物防治值得大力提倡。化学防治在控制病虫害和减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但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很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建议使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一些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或高压灯诱捕并消灭害虫。同时还可以采用超声波、热处理等物理方法。物理方法防治也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并且效果明显,也可持久进行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因地因时制宜,在尽量小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办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结语

从工程实践效果表明,林草复合模式的生态系统经营管理,这项技术体通过把将多年生长的植物和农业以及牧业有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在一个单位土地上同时经营林农牧业,这种时空的分布形式有效的解决了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值得同行所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都智刚.中阳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复合模式的气候生态效应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5):30-31.

[2]刘学军,陈正大.退耕还林区林草复合模式土壤养分动态[J].中国科技信息,2006(21):28-34.

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篇4

1 相关理论基础

1.1 云计算经济相关理论

云计算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61年, 当时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约翰·麦卡锡 (John Mc Carthy) 就指出:计算机的分时技术使得将来的计算能力, 甚至特定的应用程序有可能按公共服务的商业模式来销售, 就像自来水和电力一样。但迄今尚未有对云计算概念的权威定义。Jaakko J[2]通过对已发布的出现在Scopus数字图书馆的不同主题域的云计算文章数量进行研究, 发现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领域大约占52.2%, 工程 (Engineering) 领域大约占26.1%,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领域大约占8.7%, 材料科学 (Material Sciences) 领域大约占7.2%, 经营、管理和会计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领域大约占5.8%。而当前研究主要专注于云计算构架、可扩展性、故障弹性等功能, 集中于云计算技术方面[3,4], 很少从收益或者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云计算服务。

王洪革和王守安[5]认为云经济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 云经济具有资源积聚、成本节约、效率提升的效应, 即具有“经济性”;另一方面, 通过云计算方式, 信息计算资源商品化及云服务专业化、行业化等将促进社会生产与服务的变革创新, 创造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云经济的本质是通过互联网与通信网, 把超大规模的云服务中心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以低成本、高效能、高可用的方式提供给全球的政府、企业及个人消费者, 以实现数据的分享与交换。在此, 本文主要是参考第二层的含义, 将云计算经济定义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 以云服务的生产、交易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1.2 商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

1993年, 詹姆斯·弗·穆尔在其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论文《掠食者与猎物:新的竞争生态》中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 (Business Ecosystem) ”的概念, 并将商业生态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商业世界的有机体。在其1996年出版的著作《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一书中, 穆尔[6]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规律。Power和Jerjian[7]强调了网络的重要性, 认为商业生态系统中遍布世界范围的网络系统包含相互作用的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是所处环境的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实体系统。Iansit和Levien[8]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占据不同但彼此相关的生态位的企业所组成。Kim K等[9]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众多具有共生关系的企业组成的经济共同体, 并且在这个系统内部, 成员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创造单个企业无法创造的价值。Zahra S和Nambisan S[10]将网络生态系统看作一种为企业提供资源、合作伙伴以及重要市场信息的网络。我国学者钟耕深和崔祯珍[11]将商业生态系统的含义概括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互相联系的组织成员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系统, 这些组织成员可能是企业、非营利机构 (例如高校、研究机构、公共部门组织) 及其他各类与系统有关的组织。

1.3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商业生态理论是自然生态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而根据生态学理论, 演化的主要机制是生物的可遗传变异, 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物种间的竞争。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呈现出逻辑斯谛增长模式[12]。戴卫明和肖光华[13]借鉴种群生态学的理论建立了产业集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假设在无限环境中集群规模的增长表现为指数型增长, 具体增长模型为:

其中:K代表产业集群的规模, rm设为集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而当集群处于有限环境时, 考虑到增长率随规模上升而减少对规模增长的影响, 加入一个修正项, 所以, 当集群处于有限环境时, 其增长方程为:

其中:K值受区域所拥有的资源和市场需求规模的影响, rm受产业集群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等的影响[13]。陈晓涛在戴卫明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集群内核心产业的发展也符合逻辑斯谛方程[14]。

2 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詹姆斯·弗·穆尔[15]根据系统内成员关系的紧密性和重要性, 将商业生态系统分为核心生态系统、竞争系统、支持系统、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系统等4个子系统。扬西蒂M和莱维恩R[16]根据企业在商业系统中的地位和特点, 将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分为网络核心型、支配主宰型、坐收其利型和缝隙型4种不同的类型。钟耕深和崔祯珍[11]将上述商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的两种方法整合到一个模型之中, 将商业生态系统分为核心型企业、缝隙型企业、竞争企业、顾客子系统、支持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本文将核心型企业、缝隙型企业和竞争企业整合为核心生态系统, 将商业生态系统分为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顾客子系统和核心生态系统。

2.1 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环境子系统都是企业为顾客子系统提供服务的基础, 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宏观要素, 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等。具体来说, 政府、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构成了环境子系统内容。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投资者、物主、贸易协会、标准制定组织、行业协会和工会等构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支持子系统。

核心生态系统包括网络核心型企业、竞争企业与缝隙型企业。网络核心型企业不但能使庞大且分散的商业网络如何与顾客联结的难题化繁为简, 而且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可资利用的“平台”, 还能促进整个生态系统改进生产率、增强稳定性, 并有效地激发创新, 能够积极改进生态系统的总体健康, 并从此举中受益, 使企业自身获得可持续的绩效;支配主宰型企业则是纵向或横向一体化, 占据和控制网络的大部分节点的企业;坐收其利型企业是从网络中抽取尽可能多的价值, 但不直接控制网络;缝隙型企业拥有使自己区别于网络其他成员的专业能力, 并将自己独特的能力集中在某些业务上, 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关键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这种视角有助于企业判断自身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从而采取相应的战略;有利于成员企业认识协同进化的重要性, 共同为整个系统的繁荣做出贡献。

顾客子系统之于商业生态系统, 正如大地或者海洋之于自然生态系统, 顾客为商业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存的动力, 是整个系统利润的源泉。这一视角将顾客作为一个子系统来分析研究, 突出了顾客作为利润源泉的重要性。

2.2 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成员分析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 云计算产业的相关企业、投资者、行业协会和政府社会环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云计算商业系统中的企业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对应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 对云计算产业商业生态系统内各成员进行分析。

2.2.1 环境子系统

在云计算经济系统的商业生态系统中, 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环境、自然条件构成了环境子系统。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 政府对云计算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在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中,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科技、信息技术行业管理部门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是与云计算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府管理机构, 这些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制定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规范, 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社会环境也对云计算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文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政治和法律都会对某一行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对于知识密集型的云计算经济产业来说有某些间接的影响, 比如在人才吸引方面。

2.2.2 支持子系统

在一个云计算经济的商业生态系统中, 投资者、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构成了云计算经济系统的支持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对云计算经济具体支持机制如图1所示。

在云计算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行业组织和政府管理机构具有不同的职能和作用。目前, 我国云计算产业中的主要行业性组织是: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协会云计算专业委员会, 中国云计算基地 (中心) 联盟、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以及各省市云计算产业联盟等。这些组织是由云计算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自发、自愿组建的开放式、非营利性技术与产业联盟, 他们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从行业角度规范管理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市场, 为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与云计算技术及产业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促进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推动最终用户全面、正确理解云计算相概念、技术和服务, 引导用户正确应用云计算服务;主导、推动和参与云计算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形成和制定, 推动创建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 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 突破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共同提升云计算行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促进中国云计算相关产业的发展。

云计算的投资者涉及为云计算服务以及其他知识服务的业务发展提供资金的融资机构, 为云计算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及科研机构通过培养体系和研究主导, 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技术的人才支持;此外, 还有媒体、专业咨询机构等为云计算发展提供支持。

2.2.3 核心生态系统

从整个产业层面分析, 本文将云计算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生态系统理解为云计算的产业链。根据诺达咨询[17]的《云计算产业链研究报告2011》显示, 目前云计算产业链主要有10大关键环节:硬件设备制造商、云平台开发商、系统集成商、云应用开发商、云资源服务提供商、云平台服务提供商、云应用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终端供应商以及最终用户。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18]将云计算产业体系分为云计算服务业、云计算制造业、基设施服务业以及支持产业等。根据以上研究, 做出云计算的核心产业结构图如图2所示。

2.2.4 顾客子系统

云计算经济的顾客子系统包括个人、政府和企业用户三类, 其中个人用户包括普通消费者、Web应用开发者, 企业用户包括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私有云[19]。顾客的结构及其对云计算产品、服务需求为云计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3 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及其发展动力机制

通过对各子系统成员进分析, 构造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模型, 并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研究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3.1 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

通过对云计算经济的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顾客子系统和核心生态系统进行分析, 构造了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整体结构模型, 如图3所示。

3.2 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发展动力机制

商业生态系统强调成员企业的关系及其发展动力。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Moore[20]指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功主要基于竞争和合作;Iansiti和Levien[21]认为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包括竞争和合作;Mirva Peltoniemi和Elisa Vuori[22]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适应性系统, 其基本特性表现在涌现性、协同进化、适应性、自组织等4个方面;赵湘莲和陈桂英[23]认为商业生态系统具有系统成员的多样性、企业生态位的分离和整体竞争特征;杜国柱[24]认为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企业的协同演化是系统环境快速变化的必然结果,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只有企业相互协同演化才能保障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

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可以得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动力来源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共同努力、协同进化。根据动力学模型, 系统内各要素间协同运动[25], 云计算经济商业系统的发展可理解为:

其中CS为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 E为环境子系统, C为核心生态系统, B为支持子系统, D为顾客子系统。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动力机制如图4所示。

4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云计算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对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 得出了云计算经济的商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和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发展动力机制, 而云计算产业作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最核心部分, 其发展模式应立足于其商业生态系统, 从整个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中剥离出核心生态系统中核心产业的发展模型。

4.1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云计算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模型

根据商业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性质, 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和顾客子系统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支撑部分, 通过对云计算核心生态系统来影响云计算经济的发展, 同时云计算核心生态系统结合其内部企业的状态、竞争机制、协同机制直接影响云计算经济发展绩效。我们特提出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云计算经济发展理论模型, 如图5所示。

4.2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的云计算经济发展量化模型

商业生态系统是与集群相似的概念, 借鉴陈晓涛的研究, 对于核心系统的云计算产业发展, 根据逻辑斯谛发展模型, 设核心系统中云计算规模为Y, L为增长极限, R为增长速度系数, 则有:

其中:N取决于市场需求、基础资源等指标, 市场需求越大, 所拥有的资源的总量越大, 核心产业规模越大, N越大, 产业规模的发展速度就越快;R取决于核心产业将各种资源进行组合而形成的能力, 包括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等, 也与要素投入结构和投资相对盈利率等因素有关, R越大, 最大瞬时增长率越大[13]。

但在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下, 云计算产业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获取资源, 同时其市场需求也受顾客子系统影响。在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中, R取决于整个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的能力。由上述理论模型可知, 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和顾客子系统共同作用于核心生态系统, 同时核心生态系统又结合内部能力来最终实现云计算经济的发展, 所以可设其商业生态系统能力R为:

其中:k设为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和顾客子系统对核心生态系统的影响力系数;λ设为核心生态系统能力系数。

同时, 在云计算商业生态系统核心生态系统内除了云计算产业外, 还有n类其它产业。设其它产业对云计算产业的影响系数分别为ωn, 产业的产量为Yn, 则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模式为:

5 结语

本文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对云计算经济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做了详细的分析, 从而构造了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整体模型和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然后根据商业系统的特征做出了商业生态视角下的云计算经济理论发展模型, 云计算核心生态系统在环境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和顾客子系统的共同影响下提高其核心能力, 最终实现云计算经济绩效的发展, 并结合产业聚集中逻辑斯谛发展模型构造了商业生态系统下的云计算经济发展模式数学模型。本文从产业经济角度对云计算进行了研究, 为以后云计算经济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指导;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定量化的数据确定系统内影响云计算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 所以作者接下来将对商业生态系统中云计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元素影响因子进行研究。

摘要:云计算经济是伴随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而兴起的, 对其发展模式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新的领域。从商业生态的视角对云计算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首先借鉴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 设计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提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发展动力机制;最后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设计商业生态下云计算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

云阳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介绍 篇5

生态文明建设让云阳人享受到了生态环境的幸福。冬日的天空蓝蓝的,清新的空气伴着鸟鸣声,县城下面的长江,波光粼粼,带着孙子的老年人在公园里尽情地享受着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惬意。

“我走了全国不少的县城,云阳县城是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在县城滨江公园里摄影的一位上海游客说,“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好幸福哟!”

这位游客所言不虚。目前,云阳县城里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23平方米;2014年县城的优良天气358天,轻度污染的天气仅有7天,优良天气达到了98.1%;在水质上,长江和彭溪河、小江等“一江四河”的水质均达到II—III类以上,县城的饮用水达标率100%,乡镇的饮用水达标率达95.1%。

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云阳生态经济也稳步发展。2014年,云阳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11.5%,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了16.3%。

生态,成了云阳人最大的财富;文明,改变了云阳人的生活。

1、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绿色的生态,清新的空气,洁净的城区,有礼貌的居民。在三峡库区,云阳县城的生态文明独领风骚。“县城是一个县的窗口,县城的生态文明建设搞好了,可以带动全县生态文明的建设。”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说,“我们坚持把城区当景区打造,按客厅管理,持续不断地加强县城的生态文明建设。”

前不久,有云阳县城“生态文明脊梁”之称的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条从两江交汇处一直蜿蜒盘旋至县城之颠的绿色长廊,犹如巨幅画卷,描绘出云阳县城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雄魂。

云阳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注重县城的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不断地努力,目前,19平方公里的县城建成区里,绿地率已达46.3%,绿化覆盖率达4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3平方米。

在这座有着“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国家级桂冠的县城里,市民可以“5分钟到节点游园、10分钟到公园广场”。

绿化是这座城市的“景观”。

虽然云阳县城已经达到国家园林县城的标准,但云阳县城的绿化并没有停步。

从云阳高速公路下道口进城的迎宾大道,原来的绿化是一些乱树丛林。云阳县对这条县城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大道的绿化进行了改造,通过提档升级,改造成了草坪间种植绿色树木、花带,并配上夜间灯饰,成了一条生态文明的景观带。

双江中学前的绿化,县里请市里的市政园林设计院进行设计后,打造成了一条一年四季都能闻到花香的花带,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滨江公园里原有一些空地,水池也是死水。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云阳把公园里的空地全部进行了绿化,对原有的绿化地也增加了花木品种,把水进行了置换,让死水流动了起来。

目前,云阳又在紧锣密鼓启动两江四岸全长30公里、面积达400多公顷的环湖公园建设。公园主要由复兴自然体验长廊、城区健康休闲水岸、双井风情观光绿带、北部生态活力新区和人和生活休闲水岸五大分区组成,包含1条绿化带、1条滨江自行车道、5个综合服务中心、6座城市滨水阳台、6个滨河公园、7个魅力休闲带,是集文化、景观、休闲、健身、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

在云阳县城里,不管是在街道两边的小游园里,还是在市民居家的阳台上,都能见到鲜艳的三角梅,这是云阳的“县花”。县里先后从厦门购回上百万株的三角梅花苗,除栽植在城区内的绿化带内,还发放给市民在阳台、层顶、窗台上栽植。一年四季,在云阳城内都能见到三角梅的艳丽。“生态文明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更离不开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人的文明素质。”张学锋说,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县里把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纳入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

云阳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通过中国礼仪之乡建设,部署了七大任务,务实地以文明礼仪为突破口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这七大任务就是夯实七大礼仪文明:党政机关建设公务礼仪文明;各类学校建设校园文明礼仪;窗口服务行业建设职业礼仪文明;城乡建设公众礼仪文明;广大家庭建设家庭文明礼仪;旅游景区建设景区文明礼仪;广大市民建设社区礼仪文明。

此外,云阳以实施六大助推工程的措施,来全面推动文明礼仪建设,即礼仪传播平台工程、礼仪实践互动工程、文明设施提升工程、社科理论研讨工程、礼仪示范创建工程、城乡礼仪共建工程。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有效地丰富了云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内涵。

2、生态环境整治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2014年2月,云阳县委、县政府召开市级生态县创建攻坚大会,并同时启动了国家生态县的创建工作。

“以生态县的创建为载体,全面推进了云阳县的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云阳县县长覃昌德说,这虽是云阳生态文明建设中最艰难的一项工作,但也是推动云阳生态文明建设最具基础性的一项工作。

在创建生态县中,云阳县编制了《云阳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2020)》,并经县人大颁布实施,以此来统领生态县的创建工作;同时,编制了42个乡镇、街道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县政府批准实施,实现了全县乡镇环境保护规划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云阳县还加强了基层的环保能力建设。2014年,县里在42个乡镇和街道都建立起了环保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并投资756万元为乡镇环保办购置办公和执法取证设备,环境监察、监测、应急能力建设先后通过达标验收,形成了三级环保管理网络。

治理污染是云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一项重点。2014年,县里以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县共设立4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置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及警示标识228块,其中界碑135块、交通警示牌67块、宣传牌26块,所有界碑清楚、标志醒目。

在治理农村污染和和改善农村环境中,通过实施“一池三改”,新建了沼气池、化粪池1330口,新建卫生厕所4474户,改造卫生厕所7367户,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污水和垃圾处理,是环境整治中的重点。2014年,云阳县投入3.8亿元,启动了17个集镇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开工了1个垃圾填埋场、2个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同时,在农村集镇新增垃圾池、垃圾桶1393个,整治垃圾填埋点78个。

在环境整治中,云阳还把整治向农村延伸,通过进行村庄环境连片的整治,改善农村的环境。2013年,云阳县已完成了21个村庄环境的连片整治。2014年,又完成了10个村庄的连片整治。

生态县的建设中,“细胞”建设极为重要。因而,近两年来,云阳县极为重视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建设。为鼓励乡村创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积极性,县政府出台了以奖代补办法,对成功创建生态乡镇、村实施奖励。同时,为确保创建任务的顺利完成,将生态乡镇和村的创建工作纳入了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中。

2014年,云阳县已建成50个市级生态村,103个县级生态村,12个市级生态乡镇通过验收。

3、生态经济和生态涵养取得双赢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张学锋认为,着力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县要紧扣“生态经济示范县”的目标,大力培育、发展生态经济,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3年9月,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明确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后,云阳县按照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要求,因势利导地提出了“立足生态涵养功能定位,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的新目标。

“围绕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的目标,我们明确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路子。”张学锋说,就是要强化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产城融合城镇化、要素配置科学化、资源节约集约化的“五化原则”。

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这是云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走出的一条路子。

产业化发展的生态经济有效地增加了云阳的生态涵养。生态农业是云阳最有特色的生态经济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县在推动“第六产业”发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有效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升农业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二、三产业的利润,从而进一步拓宽农村发展前景。在建设重庆“晚熟柑橘大县”中,云阳已建成30万亩标准化柑橘园,与其配套建设的7条柑橘商品化处理线、13个产地预贮预冷及中心冷链气调库,使柑橘成了既增加生态涵养,又促进农民增收的生态经济大产业。

围绕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有效地促进了云阳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工业是云阳发展生态经济中的又一支柱产业。云阳县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严把项目准入关,把一批小项目、污染项目和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拒之门外,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结合云阳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传统优势,深入推进“亿元企业培育、规模企业创建、小微企业提升”三大工程。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一是依托硅、盐、草食牲畜、柑橘、中药材等,打造“特色资源加工业”百亿产业集群;二是以现有的BOPP、硅微粉、PVB树脂等为基础,开发上下游产品,构建“新材料”百亿产业集群;三是以汽车、服装、玩具、机械、电子等发展“劳动密集型机械轻工业”百亿产业集群。此外,还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及项目之间相互关联、协作配套、循环发展的增长方式。

生态旅游产业,是云阳在建设生态经济县中确立的三大生态产业之一。云阳围绕打造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集散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做靓张飞庙、天下龙缸、三峡梯城“三张名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龙缸创国家5A级景区顺利推进。同时,利用生态农业资源,启动了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百里生态经济走廊建设。

围绕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的生态旅游产业,力争打造成云阳生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云阳生态旅游接待游客达21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1亿元,分别增长30.7%和42.7%。

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篇6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建设生态文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是在客观分析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后,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的又一次界定;同时也是在客观分析人类所面临的全球环境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对未来世界文明形态的基本构想。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基于对工业文明中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反思。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采集、狩猎和农耕文明阶段,直到二百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始席卷西方世界,工业文明迅速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文明形态。在为人类带来空前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建立在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给工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过去三十年间,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工业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态势。跨国资本将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的生产过程转向发展中国家。这样做的结果是,在不改变发展模式的情况下,减轻了发达国家的环境压力,却大大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负担,环境污染问题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然而,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生态文明与未来发展关 注身,如何应对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带来的温室效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首先分野应,突然成为摆在全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工业文明各国面前的紧迫问题。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世界正把关注的目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光投向中国。中国经济谐,因为生态化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式做了有益的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如果我们能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的有益经高速增长,但我们为此展的基础。付出了极高的资源环境代价,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居于世界前列。如前所述,从根本上看,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已经给全球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而当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试图以同样方式发展自己,加入世界富人俱乐部的时候,工业文明固有的不可持续性就突显出来,全球环境就会加速逼近危机爆发的临界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领导层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保障中国的长远发展和维持全球生态安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作艰难探索。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首先分野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工业文明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为生态化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设想超越工业文明建立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探索出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我们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样的根本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中国和其他致力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国家协同努力。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业已形成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保技术。事实上,许多处在后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对可持续发展模验,也存在着超越既有基础设施,直接采用新型技术设施的机遇。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除了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外,还必须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该认识到,生态文明虽然着重强调了保护生态、顺应自然规律,但自然万物本身不能参与到环境管理中,它们需要致力于守护自然的人们为其代言。国际社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是要力求实现“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中国领导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样将“以人为本”确定为核心。如果我们发展的目的真正是为了惠及民众,那么我们就不能在发展中破坏民众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而在环境决策和管理中赋予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司法救济权,是保障公民环境权的最有效方式。

人们曾经对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方向莫衷一是,如今寻求与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主题。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构想,也再一次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篇7

关键词:创新生态,基本结构,系统特征,运转模式

1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刻, 同时,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世界范围内知识共享的蓬勃发展进一步要求创新能力提高。提升创新能力、提倡科技创新、培养创新环境是国家层面、产业层面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创新生态体系理论建设能够推进创新生态在产业中的实践, 能够拓展生态系统在技术创新的应用。

创新理论由熊彼特[1]最早提出, 创新是要素或生产手段进行重新组合, 并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创新可以分为技术类与非技术类[2]。技术创新是创新的核心, 是技术产品和技术工序的有效创新利用;非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因变量和辅助者, 其有效性是组织结构和操作流程的支撑。由于技术创新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非技术创新难以在各主体间移动, 因此本文讨论的创新是指狭义的创新, 即技术创新。

我国企业现有技术创新是粗放零星的。粗放是技术创新主要是产品改进和外观优化, 缺乏内核创新;零星是企业间技术创新并没有过多联系, 创新具有重复性、无序性, 创新效率低。学界与产业界针对这类现象提出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创新体系、创新网络等概念, 这都与创新生态密不可分。集成创新是一种流程集合, 以共同目标定义、参与决策、合作开发创新单元为基础[3]。内部协同创新主体是组织内部的要素互动;外部协同创新是大类产业中细分产业主体间协同或产业间链条不同环节上的产业主体间协同[4]。创新体系是经济主体和非市场机构交互行为的系统治理[5]。创新网络以企业、供应商、客户、大学、公会、金融机构等多角色为基础, 创新源于多种角色的交互作用[6]。

创新生态 (Eco-innovation) 与以上概念的最大区别是引入生态系统视角, 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研究。Thompson等[7]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由技术交互网络、合作关系、技术创新展示、政府机构、战略交流构成。Adner和Kapoor[8]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的价值链增值链延伸, 以空客为例, 空客创新联合其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 将自身技术创新转移到这些企业。Iansiti和Levien[9]认为企业在外部商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情况下与其伙伴共享创新活动就是生态系统。国外学者多从价值链、企业生命周期[10]等角度研究, 仅从链条分析创新生态, 而没有真正形成系统概念。国内学者对其也有一定研究, 主要有曾国屏等[11]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要素集聚并聚合反应、创新价值链和网络形成并拓展的开放系统, 是创新物种、群落、创新链的复杂系统, 是系统中科技创新“序参量”主导的演化系统。伍春来等[12]认为企业创新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 与其他企业创新系统构成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多样性, 而不同产业的创新系统又是区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运生和邹思明[13]认为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技术标准为纽带, 基于配套技术, 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共存共生创新体系。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生态基本结构、系统特征和运转模式角度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分析。

2 创新生态系统基本结构

创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等概念关系紧密。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内, 在各种生物、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产业生态系统是区域内不同企业交换物质、能量、水和副产品而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14]。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多个主体之间形成“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衍生”, 通过信息传递而充分利用发展技术的复杂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包含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 也就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产业生态系统对应的生命系统是不同产业, 非生命系统是政府政策。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成的生命系统和以政府为主体的非生命系统构成。在创新生态系统中, 由生产者研发出新技术, 消费者利用发展技术, 分解者扩展技术外延。三者的概念界限并不是完全割裂, 而是看系统中成员以什么活动为主, 处在创新生态运转过程的哪个阶段。如大学一般作为生产者, 但也可以接收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从一般情况来看, 生产者是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部门, 这些部门的科研投入较高, 通常是技术开发者和引领者;消费者是中小型企业或加工制造类企业和少量科研部门, 小型企业和加工制造类企业的创新投入较少, 基本是通过购买专利使用权或成套设备, 并不产出创新成果, 属于二级消费者, 科研部门通过模仿演进现有技术, 在核心技术上发展应用和外延技术, 属于一级消费者;分解者的成员比较多, 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均可以成为分解者, 由于这些机构所涉及行业领域广, 对多行业技术可能均有涉及, 容易充分利用旧有技术进行新的运用, 如信息技术对医疗设备改造而产生的远程医疗控制设备。

与自然生态的金字塔结构、产业生态的橄榄球结构不同, 创新生态结构呈倒金字塔形。但三个系统中都存在关键种, 其对生态系统功能及演进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系统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创新生态系统中大多数企业自身不具备技术研发能力, 更不具备技术领先优势, 更多的企业是基于对技术研发部门的专利授予和技术外溢。因此在创新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较少, 消费者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生产者。创新生态系统中关键种原创和传输的技术创新规模最大、质量最高、数量最多, 在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员技术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由此看出创新生态系统中关键种大多是大学及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科研机构, 这类成员多扮演生产者角色。如我国台湾新竹科技园中的台湾清华大学, 美国硅谷中的斯坦福大学、大型科技公司科研机构, 正是这些机构技术创新水平高, 横向带动成员多, 纵向联系第二三产业, 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自然生态空间依附性强, 包含的生物群落必须在一定空间内才能产生相互作用, 以形成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产业生态系统一般而言也是在一定空间内形成, 产业生态的物质交换大多是实物, 且运输量较大, 在一定区域内才能形成物质和副产品交换。创新生态的空间依附性较弱, 其技术创新传播主要靠专利交易和技术许可证, 几乎没有运输成本。创新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负荷力, 其负荷力与预期经济容量有关, 经济容量越大, 其容许的创新失败也就越多。但由于其经济容量有限, 如何减少创新失败是创新生态系统运转中的难题。

3 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

3.1 功能特征

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产者将太阳能转为化学能贮藏, 再转给消费者;营养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 最后由分解者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创新生态系统中也存在技术、专利、信息的贮藏与转移:依据信息传递, 成员之间进行在技术产品类别、形式、规模等方面匹配, 并建立技术转移渠道;横向完成科研机构与工业企业的技术交易, 纵向联系多个产业, 形成技术合理利用。创新生态系统中, 成员只有通过信息传递才能完成技术交易。不同于产业生态的副产品、废物是实体, 技术是虚拟性的, 进一步加剧系统信息需求。创新生态系统中技术作为能量进行流动, 信息作为物质进行循环, 构成以信息为引导的“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衍生”的循环过程。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能量随着层级不断增加而减少, 每次能量进行种群之间转移时造成一定损失。而在创新生态系统中, 技术进行转移过程会不断增值。能量减少是因为呼吸作用, 而技术在转移到新角色时会赋予其新的附加值。如将大学研究的新技术转让给企业, 由于单纯的科研机构与生产实践仍有一定距离, 企业会依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调整技术就会创造新附加值。由于不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涉及行业不同, 技术应用、衍生的侧重点不同, 就会使同一原始技术或核心专利发生不同变化。创新生态系统中随着层级不断增加, 技术创新效应将被不断放大, 其包含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也将更富有针对性。

自然生态系统内部成员之间、成员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 同时也形成生态服务。如同自然生态的服务功用, 创新生态也有其服务功用。自然生态系统在其自身运行过程中能为人类社会供应粮食、农业原料和生存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在运转过程中技术运用能够有效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 促进闭路循环改造;技术在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时,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研进步。

3.2 动态特征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停演进的动态的生态系统, 成员通过协同合作、交互运行和市场竞争, 达到共同演进。自然生态变化较慢, 产业生态变化较快, 创新生态变化最快。自然生态主要是成员被动选择结果, 而创新生态主要是企业自主选择结果, 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的演进周期主要与企业生命周期有关。产业生态系统内, 由于企业生产具有较强自主性, 其副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很难发生大的变化, 周期较创新生态系统快;创新生态系统中, 科研者常常受到外部竞争压力, 时常面临科研项目的时效性不强问题, 演进周期非常快。

创新生态系统中成员与环境之间的影响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中, 往往是环境对于成员影响较大, 其成员对环境的应变能力较弱。创新生态系统中, 成员面对市场规律和政府政策的人工环境时, 其调节能力远远强于自然生态系统, 大规模的企业还能对环境施加影响;当环境发生改变时, 企业能够依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战略调整, 如调整产品结构、应用技术、R&D投入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应变能力有限源于其亿万年的沉淀, 而这也赋予其稳定性强的优势。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弱, 由于市场变化快、科技进步速度快, 且技术通常与高技术人才直接联系, 人才流动性大, 使其稳定性收到影响。

在生态系统内部保持平衡的关系能够自动校正平衡和自我调节。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 不断有物质和能量的进入和输出, 能量、物质持续不断的流进、流出建立了自然生态内部平衡。创新生态系统自我调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是从事同一行业的企业密度的调控, 如在经济容量有限的情况下, 从事技术研发的机构不可能不限制增长;其次是不同角色之间的数量调控, 如一定数量的技术研发者只能负担一定量的应用者, 同时应用者缺乏也会导致技术研发者减少;第三是系统成员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调控, 不论是技术研发、应用和衍生都必须在政策背景下生存, 政府也适当引导不同角色参与创新生态运行, 疏通角色之间信息交流障碍。

同自然生态一样, 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有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创新生态系统处于幼稚期时, 整体规模较小、生产者少、消费者多、分解者极少, 消费者对生产者依赖性强;处于成长期时, 整体规模逐步增大,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有所增加, 部分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 部分生产者转变为分解者;处于成熟期时, 整体规模大、生态容量大,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相对固化, 环境与成员相适应。

4 创新生态系统运转模式分析

创新生态形成路径不同, 导致创新生态运行模式也不相同, 在结合实际案例和对产业生态相关研究基础上, 认为主要运转模式有:寄生型、平等型、嵌套型和开源型。

4.1 寄生运转模式

寄生运转模式是最常见, 也是最基本的创新生态系统运作形式, 这一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形成的创新生态中。寄生运转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生态系统中存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以科研机构为代表的技术生产者, 及以中小型企业和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企业为代表的技术消费者, 企业技术进步、应用必须依靠生产者技术输出。大型技术生产者的技术应用、转移动力为企业提供了技术供给, 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了技术需求, 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寄生于生产者;而生产者与企业的关系比较简单, 企业之间几乎不存在技术转移, 生产者占据较强势的地位。根据被寄生的技术生产者个数不同, 寄生运行模式分为单宿主型和多宿主型。如图1所示。

当生态系统中只存在一种宿主时, 企业自发围绕其进行生产, 并以其为技术创新源头的运行模式为单宿主型。当生态系统中存在两家或多家科研机构作为宿主时, 企业选择一个或多个宿主进行寄生, 由此建立的运行模式是多宿主型。单宿主模式下, 生产者仅为一家, 因而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 特别是技术生产者为高科技公司时, 由于其市场风险最大、不可控性最多、研发失败的耐受性最差, 故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很差。多宿主模式下, 生态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对较好。由于技术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 生态系统将自动调整生产者数量, 因此宿主数量只会停留在一定数量。寄生模式主要是出现在市场容量小、企业规模较小、发展时间短、技术生产者从事新兴行业的创新生态系统中, 如大学科技园大多是寄生型模式。

早期硅谷就是寄生模式的创新生态系统。1951年硅谷诞生于斯坦福大学划出自有土地, 中小企业严重依赖于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在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半导体、信息通讯等新兴行业拥有技术优势, 企业依赖于技术生产者进行生产, 而出于技术创新需求和自然的技术外溢效应, 原有寄生模式大多数发展为其他运转模式。芬兰奥卢高科技园区[15]也属于寄生模式, 诺基亚集团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充当技术生产者, 在移动通讯、气象探测、供热系统、信息系统工程、超导电缆等方面具有优势, 几乎所有企业都作为诺基亚的寄生者, 这一生态系统未发展成为其他模式。硅谷发展由于美国市场广阔、技术生产者较多, 而斯坦福大学没有在新兴产业上具有绝对优势;芬兰市场狭小、技术优势严重集中, 诺基亚在芬兰所有优势产业均拥有技术领先优势, 因此其生态系统难以进一步发展。同属于寄生模式的日本筑波科技园, 其所在地区内的大部分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都集中于筑波大学, 但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创新精神, 近年发展有所缓慢。寄生型生态, 特别是单宿主型容易形成封闭系统, 少有甚至没有物质能量与外界交换。

4.2 平衡运转模式

平衡运转模式是指技术生产者和技术消费者的地位和数量相对均等, 生产者和消费者规模一般, 很多技术生产者为中小企业, 有少量分解者出现但规模较小;成员行为自主性强, 一般情况下通过系统自我调节运转;成员之间技术转移较多, 不存在依赖性。如图2所示。

技术生产者之间也存在技术交流, 但其活动是技术输出。消费者之间也存在技术转移, 因此分出一级消费者和二级消费者。一级消费者不仅单从生产者处获得技术, 还在该技术基础上研发新技术, 并转移到二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在利用基础上将不具有领先优势的技术转移到分解者。分解者在新领域的技术衍生反而可以向生产者和消费者转移。该模式适合于中小企业占主体, 企业数量多, 从事行业都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系统。

如英国牛津科技园、法国格勒诺布尔科技园均是平衡运行模式[16]。牛津科技园拥有千余家企业, 格勒诺布尔科技园更是有上万家企业, 企业数量太多, 政府难以进行具体规划, 因而该模式下成员主要受市场调节, 而其市场行为受技术本身经济效益影响, 由此建立非常复杂的技术关系网络。该模式的复杂性是所有模式中最强的, 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均较强, 能够在区域内迅速发展, 有利于中小企业和新型行业发展, 但一旦发生外部风险, 只靠企业很难自我修复。此生态系统开放性强, 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快, 企业淘汰速度快。

4.3 嵌套运转模型

嵌套运转模式是最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转模式, 是由强势成员, 即关键种及其寄生成员组成, 本质是包含多个子系统的母系统。子系统包括两类:主系统, 一个嵌套系统只有一个主系统, 是关键种之间的技术关系;次系统, 一个嵌套系统中关键种数量就是次系统数量, 是一个关键种与其寄生成员之间的关系。嵌套模式发展比较成熟, 生产者和消费者均可作关键种, 分解者比较多;关键种之间地位平等, 其他成员寄生于关键种。如图3所示。

嵌套模式是基于寄生模式和平衡模式发展而成。如图3中虚线以内就是主系统, 虚线以外是次系统。如慕尼黑科技园、亚琛欧共体高科技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都是属于嵌套模式[17,18]。慕尼黑科技园以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西门子为关键种构成主系统, 再由中小企业寄生于关键种形成子系统。嵌套系统往往需要政府相关支持才能建立, 慕尼黑政府拨出一定财政预算作为企业员工培训补助, 采取房屋租赁优惠等措施吸引企业入驻, 规定国立大学必须进行企业协同创新。亚琛欧共体高科技园以亚琛工大、三菱电机总部、福特欧洲总部、欧洲电机一体化研究中心等作为主体, 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慕尼黑科技园、亚琛欧共体高科技园主要是依靠企业科研部门进行建设, 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则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导。中关村科技园依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一大批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 特别是早期建设依靠校办企业、院办企业, 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极多, 形成非常稳定的技术交换网;而后又以高校院所为宿主, 建立小微企业孵化园, 鼓励高技术人才创业, 加速高科技园区建设。此类模式的主系统与子系统内部物质能量交流多, 总系统与外界交流较多, 主系统成员更替周期长, 次系统成员更替周期短, 总体生态系统稳定性强、安全性强、与政策环境适应程度高, 但政策成本高。

4.4 开源运转模式

开源运转模式是一种新颖的创新生态模式, 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 是所有系统中人为痕迹最重的模式。其运作完全依赖于计算机创建平台进行交流, 基本上摆脱了地理条件上的束缚, 但会存在一个或几个运作核心或者平台, 特别是面临高科技园区地价上涨、运行成本上升、市场基本饱和等环境胁迫, 生态系统作出虚拟化响应。开源模式[19,20]主要分为部分开源型或称为开创型 (Open Innovation) 和完全开源型或全开型 (Open Source) 。开创型主要是突破了地理上的限制, 但技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主要还是机构, 技术与信息传播交换还没有完全集市化, 主要存在于医药领域;全开型不仅完全突破地理上的限制, 还使得个体能够充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大幅度削弱了强势机构的技术优势, 技术与信息传播完全集市化, 延伸了生产者概念外延, 主要存在于软件行业。

开创型模式在运用上远远多于全开型, 如药物开发创新实验室 (Open Innovation Drug Discovery) 、治疗创新中心 (Centers for Therapeutic Innovation) 、马德里开放实验室基金 (Tres Cantos Open Lab Foundation) 、WIPO Research都属于开创型模式[21], 其核心通常是大型公司, 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医药行业是现在创新生态开源模式应用最多的行业, 其R&D投入较高, 产品的研发周期较长。开创型能够突破流线型的传统创新模式, 增加创新源头, 加强实用程序, 减少不必要重复工作和成本[22]。美国硅谷也属于开创型模式, 大量企业围绕微软、英特尔、苹果、Facebook等公司进行创新。适用于开创模式的成员技术最终多体现为实体产品, 其技术失败则经济损失极大, 难以承受全开型极高的失败率;同时, 以医药行业为代表的众多行业技术安全风险极大, 个人是难以承受, 因此导致全开型模式目前仅在软件行业有所应用。

全开型模式应用主要还是体现在软件开发和网络社区上, 诸如Linux、Apache、Wikipedia等。软件设计的传统生态系统是纵向封闭的, 开源模式则是横向开放的, 使新的生产者不断加入, 消费者随着增加, 生态角色变化速度极快, 源代码可以随着可执行程序一同发布, 并可以随意获取、修改和再发布, 这就使技术成果可以迅速共享并进一步利用[23]。Apple Store也是一种全开型模式, Apple提供一个平台进行App交易, 不需要Apple自身提供过多关于App技术创新, 实质上构成了无成本甚至是有收益的“外包”, 其物质能量交流极强, 除了核心成员以外, 其余角色新陈代谢极快, 开创型的新陈代谢速度稍慢于全开型。开源模式也导致了规模效应, 开源模式规模越大, 其技术产量越高、竞争力越强、多样性越强、市场容量越大、稳定性和安全性越高, 而且具有胁迫性, 能胁迫其他系统成员加入, 在相关领域的机构或个人要增强创新能力, 就必须加入这个创新生态系统[24]。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基本结构、系统特征和运转模式三个角度较完整地考察了创新生态系统, 定义了创新生态、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概念, 分析了系统运转过程、动态演化、自我调整等问题, 并将创新生态系统分为寄生型、平衡型、嵌套型和开源型, 结合具体实例在基本运转、稳定安全性、适用性和物质能量交换等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模式研究 篇8

随着经济与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 生态经济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所谓生态经济问题就是在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的各种相互关系和状况。要探索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正确路径, 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就首先要理解生态经济的内涵。

根据学术界的定义, 生态经济是以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 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态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 达到经济和生态的双重良性循环, 建立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社会体系。生态经济的实质是在保证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 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发展经济, 扩大经济的再生产过程, 建立一个资源配置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产业结构优化、自然环境良好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系统。生态经济是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全新概念, 其同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具有可持续、高科技、绿色可循环的特点。目前我国倡导的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生态经济主张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 就是要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和谐共生, 同样是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的。

二、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 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升、解决了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 但传统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同样显而易见。二十多年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都阻碍了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步伐,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高达5亿元的投资, 投入产出比例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生产能源消耗方面, 我国火电单位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2.5%, 大中型钢铁企业单位炼钢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1%, 水泥单位能耗则高出45%。

发展生态经济不仅是国内资源和经济的现实要求, 同时也是全球化大背景下时代趋势。生态经济的缺失不仅会直接危及到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还会影响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经常发生的由绿色壁垒引起的贸易摩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并且已经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 发展生态经济, 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既是全面和谐发展国内经济社会事务的要求, 也是我国融入国际市场, 应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二) 生态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 生态经济仍处于研究和探索的阶段, 尚未形成大范围的普遍经济模式, 但我国已经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例如, 环境和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初步建立起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等概念,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农业, 制定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并初步落实。这些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社会收入水平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 实施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实力。在政策方面, 生态经济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同。自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不断壮大, 人们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不断加强,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 发展生态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政策条件和社会基础。

(三) 面临的问题

我国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 单纯依靠治理的方式很难彻底解决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首先是观念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现阶段以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转变。部分地方政府对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重开发、轻节约, 重视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一些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 对环境关注度不高。其次, 技术的制约也是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 虽然我国在循环经济利用和资源节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从整体上看能够提供的成熟的生态技术还远远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基础性研究欠缺, 缺乏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系统研究, 基础数据积累不足, 缺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技术与设备等原因。最后, 我国生态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也是生态经济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方面的制度安排, 很多城市在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但这种措施却无助于整体问题的解决。因此, 修补式的“末端治理”方式很难使经济与生态的矛盾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

三、国外的经验借鉴

德国作为发达国家, 经历了单纯发展工业, 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阶段。但通过提出“变黑色工业为绿色工业”的目标, 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已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自然环境得到了恢复。德国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加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德国经济合作部部长曾提出:“保护自然环境是德国发展政策的重点”。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德国专门颁布法令规定, 凡是被破坏的土地必须还原再造, 以恢复原来的自然景观, 并且根据需要进行重新全面规划。德国人民多年来致力于争取关闭核电厂的运动, 宁肯多花钱也要用环保电力, 以保护环境。

第二, 建立一套涵盖范围广、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1972年德国通过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 其完备程度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仍名列前茅。其法律法规不仅完备具体, 而且要求严格、执行有力。对生态的保护、废物的处理等都有非常严格的立法目标和标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莱茵河水污染严重, 鱼已濒临绝迹, 而今河水已达到饮用标准, 充分说明德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之强和成效之大。德国不仅有环保的基本法, 而且有非常具体的单行环保法规, 如《DDT法》、《洗涤剂法》、《飞机噪声法》等, 形成了一整套健全的法律体系。法律规范深入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先后颁布了《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联邦侵扰防护法》、《环境监测法》、《环境信息法》等, 使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渗透的范围更广。

第三, 加大高科技投入。目前全世界所开发的生态技术中, 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占了25%左右, 而德国一国就占到18%, 足可见其对生态技术的重视程度。环保工业在德国正日渐成为朝阳产业, 已占其GNP的2%左右。德国人认为, 应通过技术和立法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 而环境技术产业则应成为整个工业的一部分, 由市场促进其发展。

四、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模式选择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仍是众多的人口、相对缺乏的资源储量、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们只能从转变发展模式出发, 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化发展之路, 这既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选择,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 建立完善生态经济的市场体系、政策和制度

一个符合生态经济要求的社会系统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 如果缺乏市场机制的正确导向, 就会造成产业的不协调发展, 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推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应该克服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生产过程对环境和资源的损害, 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因此, 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经济的市场体系, 通过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共同投入,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 优化资源配置, 满足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 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生态经济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改革不利于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 二是要根据生态经济的具体要求, 设计有利于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这既包括专项经济法规、许可证转让制度, 也包括道德准则、行业规范、价值观等。

利用市场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及相关技术的开发, 大力发展减耗、减污、节能的高新技术产业, 创建新型的生态城市和生态工业园区。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 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和自然资源利用评估制度。建立生态经济国际合作制度, 加强和国际生态经济部门的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 利用外资发展环保型产业。推动相关部门对技术标准、环境法律规范的系统研究。另外, 还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成立民间绿色组织和公众媒体的舆论监督制度。

(二) 形成生态文明意识, 培养绿色消费观念

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体系, 公民的环境意识也正在逐步提高,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需要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水平, 注重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沟通, 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与听证制度。同时, 要改变教育方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 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真正实现全社会生态认识的提高。

发展生态经济, 还需要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 提倡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节制的, 以崇尚自然和生态保护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方式。其包括在消费过程选择有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对废弃物品进行合理的处置, 引导消费者注重环保和节能, 培养可持续消费的观念。绿色消费观念能够优化生态结构, 建立起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

(三) 提升科技水平为生态经济发展做支持

考虑到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 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仍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节约资源、适度消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生态科技。一方面, 要针对我国科技不发达的现状, 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进行科学研发。另一方面, 要围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要求, 抛弃技术成果应用的功利性, 进行基础性科研, 使现代科技更好地为我国生态经济建设服务。我国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生产方式、价值观等都在发生不断的调整和变化。这种可塑性为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充分把握这一机遇, 发展生态经济, 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必要条件。

摘要: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现阶段, 我国具备发展生态经济的一定基础, 但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和问题。要全面推动我国生态经济的建设, 还需要克服多方面障碍, 了解生态经济的特征, 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寻求多方面的创新和突破。只有这样, 才能丰富生态经济学理论,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山.生态经济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走势探讨[J].生态经济, 2001, (5) .

[2]李莉鸿.建立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J].学术交流, 2007, (4) .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篇9

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自然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系统模式其运行都离不开相应动力的支持,动力作为推动事物发展的一种作用力普遍存在,而且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也离不开内在的推动力,其推动力不仅包含有生态学的条件,还有经济学的内涵存在其中。可以说,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动力机制包含自然及经济动力机制2方面的内容。其中自然动力机制就是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可以造成影响的任何自然条件的总称,其能够稳定、协调地发展生态经济,核心内容是自然生产力。这种动力生产力主要有2个层面的意义,其一就是不同种类的自然因素与相互之间的作用形成的生产能力,其二就是这些自然因素与组成系统产生的社会助推器的作用,具有条件性的特点。这两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是维持整体的林业生态经济运行的推动力。另外,其经济动力机制就是人为的干预操作产生的力量,主要核心内容就是经济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主要的目标,也是一种必然的生产动机,动机源于需求,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利益及生态方面的需求,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也是依靠产出的林木产品及生态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

2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构成要素分析

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所形成的生产力主要是由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的,其一就是资源要素,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森林是属于可再生资源,能够同时满足林业生产及环境保护的需求[1]。在自然力及人力的共同作用下提供给人们各种木材及林副产品。作为环境保护资源则能够起到保护环境及生态的作用。对这一要素的处理需要其生态规律管理,确保不破坏生态的平衡状态。其二就是人力要素,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种要素,也是实现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三是科技要素,当前科技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影响还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3完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3.1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林业产业模式

循环经济的出现有利于促进资源的高效及循环利用,可以达到很好的生态环保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对原有大量消费、生产、废弃的发展模式的一种革新[2]。其主要核心就是资源的再生利用,更加注重从产业的角度去发展循环经济,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具有循环经济的特点,可以朝着林木及森林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方向发展。加强对森林资源培育业发展的重视,在林木培育的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自然条件,减少投入,满足经济及社会的多方面需求。实现培育模式及技术的创新,做到生态型的森林资源培育,提高其发展的竞争实力。还需要努力实现林木产品加工的循环化、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合理强化森林资源的供给约束,推动其生产过程的技术革新,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3.2形成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能够加强保护森林资源,进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为当代人提供持续利益也为其以后的发展留下生存潜力[3]。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培育,逐渐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以及效益强化的林业生态系统,向着现代化的林业发展迈进。另外,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需要将天然林作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林对环境保护的稳定发展,同时还具有动植物群落多样、系统多样等的特点,有利于保护稀缺物种资源及创造新的物种,也能够对生物生命过程的研究工作提供很大的科学价值。

4结语

在传统林业生产向着现代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林业是其必经之路,属于一种基本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能够推动我国林业生产尽快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行列,能够实现集体林业改革及创新的最终目标,在其发展中需要革新木材利用的观念,转变为生态利用,突出其多功能、多效益的特点,不断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完善,使我国林业达到现代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莉荫,杨森兴,任琼,严员英,李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生态经济模式调查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2(6)

[2] 周莉荫,任琼,肖相元,李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林业科技,2013(6)

浅谈我区生态公路发展模式 篇10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显突出,如何找寻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现在热议的课题。交通公路的规划与建设,是地方经济建设的一大支柱,然而四通八达的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如噪声污染、占用农田、植被破坏和景观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廊道阻隔、区域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易引发动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破坏,最终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基于以上的情况,建设“生态公路”,维持区域平衡,是现有情势下公路规划与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发展效益、社会环境效益的综合最大化。

“生态公路”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在建立“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居住区”、“生态旅游区”等新形势下,根据当前公路高速发展而催生的概念,是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综合生态学、景观美学、交通规划、生物学等学科,运用生态学原理、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理论,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1]。生态公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公路建设的生态意识从觉醒走向自觉的里程碑,将彻底改变传统公路的发展模式。传统公路的发展模式只注重公路的技术性能指标、注重方便交通和运输能力、注重工程造价和经济效益,但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和对景观的影响。公路建设占用大量土地、高挖深填和开山取土及弃土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对水流、能流和动植物迁徙阻隔等影响没有考虑,对区域生态的深远影响没有考虑,忽视了生态功能价值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公路建设对生态破坏是不可逆的,短期内难以恢复,公路建设对土地的占用(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占用)是不可逆的,公路建设开山取土造成低山丘陵的破坏和消失是不可逆的,公路建设对土地自然连惯性的分割是不可逆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在公路规划与建设中就要转变传统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建设高效、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公路,是对生态环境最小的破坏和自然生态的最大恢复,以较低的土地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良性的公路交通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1]。

2生态发模式

以江门市新会区公路网建设规划为例,探索生态公路的发展模式。

江门市新会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隅,全区面积1387平方公里,东邻中山,西连台山、开平,北接鹤山,距江门10公里,距佛山83公里,距广州111公里。经崖门口至澳门65公里,至香港105公里。圭峰山盘亘在新会区的北部和中部,古兜山、牛牯岭分峙在西南和东南,区境中部和东南部为肥沃的冲积平原,西江和潭江纵横贯穿全境,全区三分之二地区成为水网地带。全区除古兜山保留有6万亩比较完整的天然次生林外,其余都是人工植被,野生植物有1000多种,古兜山有珍稀树种山榄科紫荆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还有珍稀的穗花杉、海南石梓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鸟、兽、虫、蛇、鱼等。

圭峰山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兜山属省级自然保护区,牛牯岭纳入银洲湖东岸山地生态保护区,银湖湾滨海湿地计划建立市级自然保护区,全区120平方公里的基本农田,以上属生态敏感区域,必须严格保护。

根据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江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江门作为珠江三角洲西翼交通枢纽的门户地位,积极配合和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构筑以航运和铁路为龙头,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为骨架,完善、协调和高效的城市综合运输系统[2]。贯彻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筑珠三角西岸的生态屏障,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保留自然生态联系的自然属性[3]。强调了城市交通的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以江门市公路网规划为指导方向,加速形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努力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适应珠三角整体发展及其向泛珠三角地区经济辐射的需要,有效地促进江门市城镇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形成四通八达公路网络体系,提升江门市区道路交通枢纽地位[4]。综观我区公路网规划,公路建设“四纵八横”,至2010年,公路面积密度为88.3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到了公路现代化的标准。但交通发达的同时,随着公路的建设,对土地的占有大大增加,对土地的分割日趋严重,部分公路涉及生态保护区、基本农田区,如“横七”和“纵四”要穿越古兜山自然保护区、“横七”和“纵二支线”穿越牛牯岭山地生态保护区,“横九复线”涉及银湖湾滨海湿地区,“纵一”和“横六”穿越基本农田等等。因此,在满足上级交通建设规划的同时,要立足于我区的交通建设规划,优化公路规划,满足重点经济区域建设的同时要兼顾偏僻地区的交通,明确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建立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公路规划。基于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破坏最小,人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效能最大,我区的生态公路建设要立足于以下模式:

2.1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公路的选址选线和设计中,贯穿生态、环保、自然、景观的理念,制定生态保护计划。

2.2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建设资金纳入工程总投资中。

2.3重点工程(隧道、桥梁、服务站场)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特出自身造型特色,打造成一道全新亮丽的人文景观。我区的崖门大桥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2.4路边两侧植树宜采用不同种类不同季节性的树种,改变传统的一路两排单一树种模式,以乔灌草、高中低立体式多层次相结合,以本地树种为主多树种搭配。

2.5穿越良田的公路,宜采用高架穿越,减小对农田的分割和破碎。预留动植物迁徙通道,减少动植物生境的阻隔。确需填基的,宜采用低路基和窄路基,减少占用耕地和填土,所经路段两侧要展现生态农业的田园风光。

2.6穿越自然生态保护较好的高大山体,如古兜山、圭峰山、牛牯岭,宜采用隧道式穿越,避免开山劈石,早进洞晚出洞,保持上方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连惯性。

2.7穿越低山丘陵,如横六和中开高速穿越双水镇和三江镇丘陵山体,新台高速连接线穿越罗坑镇丘陵山体,宜采用缓坡,减少开挖面、开挖量,减少林地破坏,减少水土流失。

2.8穿越饮用水源地要避开一级保护区(如纵三和横六),设饮用水源地保护标志,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2.9经过村落的,公路与村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的景观林防噪林,并设居民区标志,限速禁鸣。

2.10经过森林的,要做到少砍伐少开垦,保持植被的自然生态,严禁砍伐征地范围外的树木。

2.11经过动物较多的山林灌丛、河沟草滩,每隔一定距离要设置动物过往通道,减缓公路的阻隔,贯彻“宜桥涵则桥涵,宜隧道则遂道”。

2.12深挖高填段以自然长草恢复为主,减少人工痕迹,复绿树种以本土树种为主。

2.13取土场弃土场不能选择生态林地和农田,首选荒地,尽量不选择自然植被保护较好的低山丘陵,如圭峰山脉的石涧坑一带、古兜山脉的崖西林场一带。

2.14改建公路,要以现有路基为主,减少新占用地,不要以牺牲土地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交通的便利,如纵二古井路段改造,大部分放弃原有公路,填地挖山取直,造成大面积新占土地,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公路改造应遵循“节约用地,避绕村居,宜直取直”的原则。

2.15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占用基本农田要以同等质量的耕地进行补偿,占用森林、湿地要进行生态补偿。

2.16公路分隔带在不影响行车视线的情况下,以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和美化环境。路面宜用低噪声材料,路面设计遵循“方便安全、经济实用、环境影响最小”的原则。

2.17公路路灯宜采用太阳能或风能等生态节能型路灯,如银湖湾路灯采用光能风能生态路灯。

结束语

“生态公路”的发展模式就是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公路发展观念,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公路建设和规划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使公路的建设与自然环境相融洽,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公路。以人为本,在行车中融入自然和享受自然。优化公路规划,选择合理的公路密度是生态公路建设的前提,不盲目追求公路建设“四通八达”的最大化,以牺牲最少的环境和土地资源换取最大的交通和经济及社会效益。加快步伐编制我区“生态公路建设规划”成为必然。

摘要:根据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江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结合我区,交通网络建设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但生态环境保护与交通建设的矛盾日益严重。本文论述了我区生态公路的发展模式,立足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公路,以最少的环境和土地资源代价换取最大的交通和经济及社会效益,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公路,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红刚.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生态环保区划与模式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9(9).

[2]江门市人民政府.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3]江门市人民政府.江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

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工作新模式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机媒体,自2011年1月由腾讯推出以来,经历了指数式的发展,仅用时不到3年用户数就已突破5亿。“微信”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它以传播的即时性、精准性、私密性以及新颖而丰富的功能吸引了大批的大学生受众,并对在校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日常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理念深入人心。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微信使用者在大学生中占据几乎是100%,接近70%的学生每天上线时间低于5个小时,另有近30%的学生使用时长为全天24个小时在线。由此看见,微信已经融入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用户群体的客户黏性较高,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生活方式。

微信为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者,在“微时代”环境下,要充分认识到那些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应该准确把握和主动探究大学生党建工作特点,与时俱进,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本文拟依托微信这一新媒介,充分借助其独特的优势,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工作模式构建的创新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抛砖引玉。

一、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

微信之父张小龙表示:“我们希望基于微信能搭建一个生态系统。”高校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就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特点和功能构建一个的包含“微关注”“微党建”、“微党课”、“微服务”、“微公益”、“微阵地”、“微联系”的虚拟“七微”体系,它的每一个个体与学生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信息的传递可以是自上而下的顺序传播,也可是点对点的跳跃式传播,甚至实现党总支和学生个体的直接对话。这种探索创建“七微一体”党建工作模式,一定会激发党员活力,为大学生党建政治工作提速增效,凝聚学院党建正能量。

(一)微关注

目的在于让学生实时了解学院党总支优秀党员的风采,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农学院党建实时动态跟踪和一些能够净化学生心灵的精美时事文章。

(二)微党建

微党建中包括以下四个二级菜单党总支构架、党总支概况、发展与公示、通知。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党总支,近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发展、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等等,可以方便群众了解和监督。

(三)微生态

微生态二级目录里微党课、微公益、微服务、微阵地、微联系5个部分是农学院党总支微信平台推出的核心部分。

微党课:党总支通过“网络版”的党课讲解,弥补了传统党课中授课时间长、党员集中难、专家讲课深等问题,可以集中推送优秀成功的党课,让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群众可以反复完整的学习党课内容,解决了传统党课中存在学员课上没听懂,课后无从学习的难点。

微公益:党员志愿服务队进社区、进企业、进镇村,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属、特困户、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其他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积极履行社会职能。

微阵地:党总支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党员政治理论“微阵地”,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增加趣味的同时促进党员之间交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基层党员素质,通过党员个体影响力的增强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 可以设为党员学习体会、活动照片、党务公开、创先争优、学习园地。

微联系:党总支将依托已建成的“微信平台”,立足于青年需求,不断扩大微信覆盖面,进一步发挥“指尖上的党总支”,团结、组织、引导、服务青年的作用,形成联系学生的常态化机制。

微服务:党总支要建设一支杰出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发出“我是党员我带头 我是党员我奉献”精神境界,一帮一地帮助那些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等等有这样或者那样问题学生。给他们贴心的服务。

二、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取得的实际成效

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拓展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 微信作为新兴媒体,已发展成为青年学生沟通、联络、聚集的重要平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青年学生思想的重要窗口。主动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 信息占领微博新阵地,通过丰富微博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将思想教育融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微活动当中,与传统“很官方”的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教育说“再见”,有效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想引领的润物无声。

“七微一体”微信生态系统体系建设突出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将为学生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知情人”,心灵上的“知心人”和生活中的“贴心人”,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微信强大的互动性功能和即时性特点,成为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开展正面思想引领的新阵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帮助同学解决实际困难,成为了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新阵地、微信还使得农学院延伸工作触角,与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健康向上的声音引领校园舆论,使微信成为答疑解惑的新阵地;加强和创新学校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工作。

通过学院进行一年来的宣传推广,短期内关注人数增加到477人,学生反应良好,单日阅读量稳步增长,各类党建信息传播迅速,优秀党员风采及时进行展示,使优秀党员在普通学生中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相关部门关注度高,经过实践证明农学院的党总支微信平台是成功的,农学院的党总支微信平台已经被学校作为重点推广对象。

三、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工作模式的深层次思考

辽东学院在探索“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工作模式”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随着时间空间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创新,仍需不断优化和提升。

(一)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要与时俱进

微时代下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开展要充分迎合信息化新趋势,搭上“信息化快车”,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将社会热点、党的政策、上级精神在第一时间传播到学生党员中去,使学生党员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牢牢地掌握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主动权。

(二)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要突出以服务中心

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工作新思路,坚持虚功实做、虚实结合,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微关注”“微党建”、“微党课”、“微服务”、“微公益”、“微阵地”、“微联系”的虚拟““微信生态系统””体系,并不是为微而微赶时髦,而是在微中蕴藏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推动着高校党建各项工作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从微入手,以微见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运用“ 微时代”传播理念宣传高校党建正能量,提高党员接受教育的吸引力和兴趣,从而在“ 微党建” 中感悟出“ 大道理”来,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要突出持之以恒

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品牌建设工作没有现成的制度和经验可以借鉴,要探索建立常态化机制,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程序和制度, 确保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在推出文章过程中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党员需求,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依托以人为本的平台设置,调动党员关注党建发展、关心党建活动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工作产生更大、更实、更好的效果,提高党组织的科学化水平。

(四)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要突出以点带面

创新“大学生党建“微信生态系统”这个党建品牌工作是适应时代变革、走出一条适合党员口味的学习教育之路。创新要与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相结合,提出针对性强、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才能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空间。创新并不意味着贪大求全、一哄而上,如果基层党组织以自我意志为中心,忽视服务党员和群众的主体性要求,片面强调“自上而下”的改天换地式创新,将会削弱创新的群众基础,应该找准党建工作与具体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党建活动才能接地气、有灵气。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报告).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12.

[2]王静.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张军.网络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影响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刘江宁.当代中画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149.

[5]张军.网络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影响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杨昳婧.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浅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篇12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模式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 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 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 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强调生态文明的理念, 更为注重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 这恰恰与我国乡村广为分布、乡村自然资源多样以及乡村民俗文化丰富的现实条件下发展旅游的要求相一致。

一、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一)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举措。

乡村生态旅游需要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 它是一种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小、目标最为接近的“农业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 就地发展第三产业, 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

(三)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乡村旅游区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 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 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区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区周边, 都是在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 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意义。

(四) 丰富旅游内容, 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乡村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 乡村旅游区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 还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优越的区位和交通, 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 原生态乡村环境, 乡村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主打产品。

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乡村相比城市而言比较落后, 无法独立进行区域旅游开发, 需要引进外部资源。由此,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 依据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 就构成了不同的乡村生态旅游区的经营模式。根据各参与方的职能、利益以及合作方式,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一) 分散自主经营模式。

分散自主经营模式, 是以乡村社区居民为主体的产业组织模式。根据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的原则, 以各个单位业户为经营单位, 自发组建。该经营模式的经营主体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者, 而不再通过委托或者租赁等方式交给外来企业经营, 这就实现了旅游开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从经营规模上看, 采用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 即提供“农户型”乡村旅游产品。

这种分散自主的经营方式最容易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和选择, 但是对于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发展而言, 它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户从事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职业素质不高, 追求短期利益, 由于简单效仿产生旅游活动单一、旅游项目过于重复的问题, 逐渐使乡村旅游失去趣味性和乡村性;由于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身在经营观念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限制, 在市场推广和服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弱势。因此, 需要成立乡村旅游协会, 通过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 规范约束了农户的经营行为, 在民主意识的指导下更有效地发挥这种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 在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 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运营能力的旅游企业, 对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环境改善进行经营管理, 与乡村农户合作开发乡村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 带动并组织村民参与开展乡村民俗观光旅游活动, 通过市场营销招徕众多旅游者, 建设具有特色吸引力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 公司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输出, 对乡村旅游地拥有经营权, 同时对各农户的餐饮和接待服务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由公司负责, 进行统一定价和规范管理, 控制农户的分散经营, 二者优势互补, 在经营层面而非产权层面上实现了一体化。

但由于资本和组织上的强势, 公司通常处于优势地位, 农户处于弱势地位, 在制定合约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在推广该模式时, 需注意公司和农户都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经营主体, 必须坚持以公司为龙头、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地内部产业组织合作机制,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同时, 不可忽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协调机能, 确保乡村社区旅游一体化发展。

(三) 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在“社区+公司+农户”的模式中, 公司与当地社区 (如村委会) 进行合作, 通过基层政府组织发动农户参与乡村旅游, 同时对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进行专业培训, 并制定相关的运营标准, 以规范农户的经营行为, 保证接待服务水平和乡村特色, 从而全面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 “社区”是指作为社区代表的乡村旅游协会或代表基层利益的村委会等机构, 主要负责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 规范农户经营行为以及乡村旅游市场秩序, 并且监督公司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状况;公司着重于乡村旅游地的投资、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是提供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的基本单元, 是保证社区参与的基本力量。

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便于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 充分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开发成本和利益均衡分配;同时, 有利于社区居民实现经济和社会增权, 使社区居民全面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活动, 保证乡村旅游长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钟凤, 李秀霞.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 2010.6.

上一篇:少数民族美术造型艺术论文下一篇:文学本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