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

2024-10-15

生态系统理论(精选12篇)

生态系统理论 篇1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了解引起地球变化的成因、过程和机制, 需要对地球有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于是, 作者提出了新的理论:“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地球的变化。

1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的重要性

近年来, 全球变暖、沙尘暴、洪水、风暴潮和赤潮等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出于防灾减灾的目的, 人们对地球生态学领域的兴趣一直在不断增长着, 强烈关注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大气生态系统, 并进行了大量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1,2,3]的研究。作者“地球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提出, 意在揭示产生一系列自然灾害的过程和机制[4,5,6], 并且预测未来的气候模式[7], 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供给、生态保护、环境优化、防灾减灾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持。

2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的建立

2.1 “地球生态系统”的定义、结构和目标

“地球生态系统”是指地球本身具有生命特征, 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和控制完成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使地球上一切物质都以不同的形式能够延续存在。

“地球生态系统”由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3部分组成, 陆地、海洋和大气相互之间构成了3个界面。

“地球生态系统”的目标:就是为地球上一切物质都以不同的形式能够延续存在, 使地球能够可持续发展, 维持地球正常地、稳定地和长期地动态运行, 并且具有稳定的、动态的生态系统。

2.2地球生态系统的内容和意义

“地球生态系统”包含地球上一切的生命与环境。当出现生命之前或者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没有生命时, 地球生态系统的内容则包含的只有环境。

“地球生态系统”将全球的生命与环境看做一个整体, 从结构方面阐明了地球的运动轨迹, 从功能方面分析了地球不同领域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研究, 展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阐明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确定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动力成因;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的预测理论, 为人类的生存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3地球生态系统的特征

“地球生态系统”是将地球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 而生命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若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内部、表层和外层, 就可以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的3个生态系统领域, 以及由他们构成的3个生态系统界面。

“地球生态系统”从全球来确定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地球生态系统来调节和控制全球的变化, 尤其在人类对地球的作用下。“地球生态系统”展示了三大补充机制[4,5,6], 修复人类活动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消除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干扰, 同时补充人类活动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动力缺少。

3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与前人的概念及假说不同

3.1与前人的概念不同

1983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顾问委员会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 于1988年出版了《地球系统科学》报告[8], 系统地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 通过对地球整体系统及其各子系统 (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 演化过程和相互作用的研究, 认为发生在该系统中的各种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是地球系统各子系统 (圈层)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大基本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笔者认为将地球研究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 缺少有机的整体结合, 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也相互孤立和分离开了, 这样的研究只会得到片面的、局部的结果, 甚至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只有“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才能对地球整体进行完整的和全面的研究。例如, 在对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9] 中, 就展示了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硅的运行轨迹。

3.2与前人的假说不同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英国地球物理学家Lovelock和美国生物学家Margulis提出“盖娅 (Gaia) 假说”[10,11,12,13,14], 盖娅是一个由地球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等各部分组成的反馈系统或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自身调节和控制而寻求并达到一个适合于大多数生物生存的最佳物理—化学环境条件。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生命和生命活动决定了可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盖娅假说”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对其环境是不断地主动地起着调节作用。并且认为如果地球上生物消失, 那么盖娅也就消失了。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与“盖娅假说”有4个方面不同,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认为:① 不能将地球研究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 即不能够将环境各部分之间、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分割, 它们是有机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② 不能以生物圈为中心, 不能认为生命和生命活动决定地球表层系统, 也不能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对其环境是不断地、主动地起着调节作用。环境与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具有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作用, 他们是有机地、协调地结合在一起, 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③ 人类是地球上生物的一部分, 而不能够单独从地球生物中分离出来。即使人类活动已经并且继续影响地球的变化, 人类的活动也只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④ 不能过于夸大生物对地球的作用和影响, 在地球生态系统中, 即使没有生物, 地球生态系统同样具有控制和调节地球的变化, 地球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状态。

4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的应用

4. 1 “地球生态系统”营养盐硅补充机制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根据营养盐硅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过程和浮游植物的生理特征以及其集群结构的改变特点的研究结果, 综合分析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探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营养盐硅的补充机制[4]:近岸的洪水、大气的沙尘暴和海底的沉积物向缺硅的水体输入大量的硅, 即由陆地、大气、海底3种途径将硅输入海水水体中, 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 保持海洋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动态平衡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洋生态系统中硅的严重缺乏, “地球生态系统”启动了补偿机制。① 水流对硅的输送能力加大, 在海洋沿岸形成了多雨气候, 降雨次数频繁、降雨时间延长、雨量增大, 形成了沿岸河流向大海的泥石流和洪水;同时风暴潮也越来越频繁和剧烈, 进一步加大了洪水流量, 向海洋输送更多的硅量和更高的硅浓度。② 大气的输送增加。在内陆, 气候干燥、高温, 造成植物死亡、土地干裂, 加速了土地的沙漠化。通过干燥、高温的上升气流, 将地面所形成的沙尘带起, 逐步随着风力加大变成猛烈的沙尘暴, 并尽可能将这些沙尘送向大海的近岸水域, 有时送到远离近岸水域。③ 台风或飓风发生频率剧增, 其强度在不断增加, 台风或飓风扫过的面积也在增大, 使海底通过沉积物向海洋水体输入大量的硅。同时, 台风或飓风所带的雨量也在增加, 使近岸的洪水向海洋水体输入大量的硅。

4.2 “地球生态系统”的气温和水温补充机制

海水水温的升高, 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若要水温下降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 就要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放缓, 保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平衡。海洋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最大吸附器, 二氧化碳能够溶解在海水中, 被浮游植物吸收, 沉降到海底并贮存。由于浮游植物的作用, 使得大气中温室效应减弱, 气温开始降温, 也使得海水温度下降。

为了使气温和水温下降或缓慢地增加,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 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②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 应疏通河道增大流量、加强流速, 向海洋输送大量的硅, 通过促使浮游植物的生长, 使其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当二氧化碳排放增多而河流的输送减少时, “地球生态系统”的气温和水温补充机制只有通过洪水、沙尘暴和风暴潮3种方式向大海水体输送硅。

4.3 “地球生态系统”的碳补充机制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首次提出碳补充机制[6], 并且说明了补充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每个流程, 阐明了无论硅的充足与缺乏, 地球生态系统都要将碳从大气中移动到海底, 储藏起来, 完成碳的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气温和水温上升, 地球生态系统不惜损害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也要启动碳补充机制, 完成碳的迁移, 从而使气温和水温恢复到动态的平衡。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 导致气温呈上升趋势, 水温呈上升趋势, 在海洋中氮和磷含量升高而硅含量降低。地球生态系统为了保持海洋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平衡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开始启动碳补充机制, 使大气中的碳迅速迁移沉降到海底。在此过程中, 会出现两种情况:① 地球生态系统启动硅补充机制, 海水中的硅使浮游植物生长迅速、旺盛, 形成硅藻为优势种, 易产生硅藻赤潮。② 地球生态系统无法启动硅补充机制, 海水中大量的氮和磷使浮游植物集群结构改变, 从硅藻改变为甲藻等非硅藻。甲藻等非硅藻生长迅速、旺盛, 形成优势种, 易产生甲藻等非硅藻赤潮。这两种情况下大气中的碳都被迅速迁移沉降到海底, 气温和水温恢复到动态平衡。通过地球生态系统的碳补充机制, 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近岸和盆地流域地区成为多雨区, 内陆成为干旱区, 海上成为多风暴潮区。从全球生态系统和变异气候的变化趋势的角度来看, 在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有两大显著特点:气温趋向于升高;风暴趋向于增强[2]。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下, 农作物的生长都趋向于耐高温和抗倒伏, 在内陆生长的农作物, 具有抗干旱的特性, 在近岸和盆地流域生长的农作物, 具有抗洪涝性。海洋生物能够适应水上风暴潮的搅动, 也能够适应甲藻等非硅藻赤潮以及赤潮带来环境变化。

因此, 人类需要提高生物技术来进行培养、改良陆地的农作物物种和水产品物种, 以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以便人类的食品资源可持续利用。

4.4 “地球生态系统”的硅轨迹

通过“地球生态系统”的3个生态子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 来研究硅的运行轨迹。

在北太平洋水域, 无论是在近岸水域还是远离近岸水域, 从秋天的雨季结束 (11月) 到春天的雨季开始 (5月) 之前, 浮游植物生长都受到硅的限制, 由于长时间缺乏营养盐硅, 造成了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最低。这时正是系统的上升通道加大力度、提高运行能力的时候。在3—5月, 沙尘暴次数多、强度大, 尤其在雨季来临之前的4月和5月, 北太平洋水域极度缺乏硅, 沙尘暴4月次数最多, 5月强度最大, 给北太平洋水域带来最多的硅补充。这表明上升通道与硅在时间上缺乏紧密配合, 其运行能力与硅缺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在北太平洋水域, 当5月雨季来临后, 有陆源通过洪水和河流向北太平洋提供了稳定的、持续的、大量的硅。在11月的雨季结束之前, 北太平洋的季风已经成为冬季季风, 在冬季, 当没有陆源向北太平洋提供硅时, 通过大气由冬季风向北太平洋提供了稳定的、持续的、大量的硅。在4—5月期间转入夏季季风, 这时, 有陆源向北太平洋提供硅时, 就不需要季风提供输送了。于是, 夏季季风就变得较弱、持续时间短、稳定性较差的季风。由此可见, 北太平洋的季风与北太平洋边缘的雨季在时间上密切相嵌, 顺利完成近岸洪水和河流的输送与大气的输送之间的相互转换, 一直保持向大海的水体输入大量的硅。通过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的动力剖析, 就知道陆地沙漠化的原因。

北太平洋水域营养盐硅的提供系统必须要有充足的硅源和强大的上升动力, 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① 要有充足的硅源, 就是需要硅源的面积扩大。这样, 沙漠化逐年增强, 沙化的面积逐年扩大。② 强大的上升动力, 就是系统上升通道的运行能力增强。这样, 沙尘暴时间延长, 空间变大。形成了遮天蔽日、持续数日的沙尘暴。由此导致内陆的气候干旱, 使陆地成为沙漠化, 沙尘暴增强。

4.5未来的气候预测及证实

通过海洋生态变化, 确定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营养盐硅和水温, 营养盐硅是主要发动机, 水温是次要发动机。“地球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了未来地球气候变化的模式: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的气候模式、内陆的气候模式和海洋的气候模式。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成为多雨区, 内陆成为干旱区, 海洋成为风暴潮区。

根据未来地球气候变化的模式, 在不同的区域, 建立不同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基础设施。在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 建设排水系统, 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 注意连续遭受暴雨袭击, 防范可能引发的洪涝灾害。在内陆区域, 建设节水灌溉系统, 做好城市、农田的防旱措施, 注意高温、强风和持续的干旱, 防范可能引发的干旱灾害。在海洋区域, 建设预测、预报的设施, 完善预测、预报的机制, 注意风暴潮的面积、强度、速度等级别, 防范台风、飓风、热带风暴和寒潮等风暴潮可能引发的海上灾害。

以洪水、沙尘暴和风暴潮3种方式向大海水体输送硅, 对人类生存来说是3种灾害, 但是这些灾害与全球气温和水温上升所带来的灾害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是由于洪水、沙尘暴和风暴潮是局部的灾难, 然而全球气温和水温上升所带来的灾害是全球性的灾难。因此, 通过未来地球气候变化模式, 对洪涝灾害、干旱灾害、风暴潮灾害等灾害进行时时监测, 提高预报精度和准确率。人类要应对气候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积极采取应急措施, 利用现代技术加强防灾减灾的系统建设, 以便减少未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5结论

通过对地球的许多自然现象的研究, 笔者首次提出“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阐述了其定义、结构、目标、功能、内容和意义, 说明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特征, 展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和运行机制。通过地球生态系统理论的应用, 充分阐述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三大补充机制和北太平洋的生态动力。借助于地球生态系统的3个生态子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 揭示了硅的运行轨迹。在地球生态系统的三大补充机制理论指导下, 预测了地球未来的气候模式。

生态系统理论 篇2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相关问题的探讨

综合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及矿区发展特点,探讨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内涵及研究内容、阐明了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管理与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技术路线.

作 者:闫旭骞 王广成 Yan Xuqian Wang Guangcheng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烟台,264005刊 名:中国矿业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MINING MAGAZINE年,卷(期):200514(4)分类号:X171.1关键词:矿区 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系统理论 篇3

关键词:金融生态系统;理论渊源;假设条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1-0014-05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并且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增强的态势,金融变得脆弱。世界银行一份权威报告显示: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IMF184个成员国中,银行业发生危机或有严重问题的就有141个(见表1)。[1]

我国的金融风险问题凸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重了国人对金融风险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风险向银行集中。长期以来,我国的融资方式是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特别是近年来银行信贷融资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且高达80%以上。这种金融结构失衡与融资形式的畸形发展使得我国的金融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二是银行体系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我国的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严重性已是不争的事实,它早已成了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最大顽疾,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三是大量财政风险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据估计,目前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万亿以上,占GDP的10%。[2]地方债务风险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因素。

从上述频频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我国一系列的金融风险揭示出各国金融系统面临许多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思考和探究其形成的原因。目前理论界对金融危机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美国经济学家Minsky主要从企业角度研究信贷市场的脆弱性,较系统的提出了金融脆弱性假说。他认为:金融危机的形成是由于企业的过度负债引起违约和破产,从而使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不良债务,导致金融机构破产迅速扩散,金融资产价格的泡沫迅速破灭,金融危机爆发。[3]二是克瑞格(1997)年从银行的角度提出了“安全边界”这个概念。他认为:银行家用了不恰当的方式来估计了安全边界,结果使得在经济持续稳定的时期,银行批准了对低于安全边界项目的贷款,使得银行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相对于资本实力的较大风险敞口,使金融业陷入周期性的危机之中。[4]三是投机家Solos提出了金融市场脆弱性假说。他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有效的金融市场,也不存在所谓的由资产内在价值决定的均衡价格。因此,他认为: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积累的重要来源。[5]

以上三大理论从不同地角度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和金融风险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能够很好地解释某一种金融危机或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但并不能完美地解释所有金融危机或金融风险的形成。

基于上述原因,我国的理论界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这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形成巨额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原因,不仅来自金融部门自身,还广泛地来自于非金融部门以及金融交易主体运行的内外环境,而且调查数据衡量的结果是来自后者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调查以及其后的一些相关研究,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造成银行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原因远比人们直观感受到的要复杂得多,很难从某一方面对其加以解释。如果我们借鉴生态学原理引入金融生态系统概念就很容易解决这一难题,所有的金融风险产生原因都可以归结于金融生态系统的失衡。也就是来自于金融交易主体系统与环境系统的不协调发展所致,这种不协调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金融交易主体内部之间的非均衡;二是金融交易主体与其内部制度环境之间的不协调;三是金融交易主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当金融生态系统失衡达到一定程度,其自身产生的调节物不能使其重新回归到新的平衡状态就会引发金融危机。

至此,金融生态系统概念的引入为我们研究金融运行和金融风险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金融生态系统的理论渊源

笔者通过系统整理国内外有关金融生态系统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的演进划分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理论、金融协调理论以及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等四个阶段。

(一)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从事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和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和专著,金融发展理论开始萌芽。1966年1月,帕特里克(T.Patrick)发表了“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文,提出了金融发展的原因及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最初论述。这些思想为后来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奠定了基础。1969年,戈德史密斯(RW.Goldsmith)出版了名为《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专著,提出了金融结构理论。他把各种金融现象归纳为三个基本方面,即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金融工具是指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金融机构即金融中介机构,其资产与负债主要由金融工具组成的企业;金融结构即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和。1973年,麦金农(R.I,Mckinnon)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肖(E.S.Shaw)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以发展中国家(地区)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理论真正产生。麦金农和肖对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金融发展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们提出的“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理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和货币金融理论的重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金融深化理论发展完善的同时,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获(Jose PhStiglitz)和阿瑟·威斯(Andrew Weiss)等人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对象、不完全信息为基础,提出了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理论。这些金融发展理论较好地结合了内生增长理论等主流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对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效能作了技术性的探讨与诠释。但是,复杂而漂亮的数学模型终究无法完全模拟并代替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上述西方金融发展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市场价格机制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其中蕴含以下两方面的金融生态系统观:一方面是金融的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人为地(政府管制)过度干预都会导致金融发展的失衡。另一方面,金融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金融的发展与其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经济环境。因此,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金融的关系。

(二)金融资源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领域和其它一切经济领域一样,可以借助市场的自我调节力量来实现均衡。麦金农和肖等人突出强调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金融业作为引致经济发展的“引擎产业”。他们探讨这一“引擎产业”如何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刺激其他要素,从而推动整个经济发展。而且更为侧重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巧合的是,金融发展理论提出后的近30年间,金融危机就接踵不断,且多发生在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致使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无计可施。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白钦先认识到亚洲国家金融发展的现实效应与主流理论的不符,首先揭示出金融的资源属性,即金融资源是区别于自然资源的,具有战略性、脆弱性、中介性、社会性和层次性的特殊资源。[6]

金融是资源,就把金融发展与金融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联系和统一起来,从而金融资源理论应运而生。它包含以下理论体系:一是将金融资源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广义的货币资本和资金;第二层次是实体中间性资源,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第三层次是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三个层次的金融资源紧密相连,顺次一个比一个高。高层次的金融资源比低层次金融资源更难量化,但重要性更高、包容性更强。

二是金融资源理论的目标函数是金融效率的提高、(由金融效率的提高带来的)金融稳定、金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用金融效率的提高和金融可持续发展代替“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其约束条件是在引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性、外部性等条件和考虑金融创新、交易成本、金融监管等因素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新的约束条件,即金融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和金融资源的脆弱性。

三是金融效率是质和量的统一,强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即金融发展既不超前于经济发展,又不滞后于经济发展。金融效率的评价标准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四是金融资源理论提出金融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复合巨系统,在此框架下研究金融效率,可以采用“关联主义”的方法借鉴更多跨学科的成果,这可促进金融效率的深入研究和最终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金融资源理论中蕴含以下金融生态系统的观点:(1)金融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来合理配置资源。(2)金融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不仅包括广义的货币资本和资金,还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3)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以提高金融效率为基础,而金融效率的提高来自于金融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金融协调理论

1997年,亚洲爆发了对其自身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相当破坏力和波及力的经济危机,由此引发了传统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事件间的巨大裂痕。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国内许多学者不仅仅对“亚洲模式”产生了质疑,更对传统的金融理论提出了怀疑。山西财经大学的孔祥毅教授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和新金融成为驱动和支持现代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金融是否越深化越好呢?显然不是,要使经济协调发展,金融的协调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7]传统的金融理论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显然已无法解决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动态配置问题。基于这种考虑,孔祥毅教授在金融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协调理论,并将其定义为是在经济发展变迁中普遍存在的互补性和报酬递增的现实条件下以金融效率为中心,运用系统和动态的方法,研究金融与其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收益—成本、风险的分布与变化状态以及由此确定的内部效应与溢出效应。它是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确立了金融理论研究的三个层面:(1)金融资源各要素的协调开发与配置——金融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2)金融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经济金融化条件下的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即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金融功能;(3)金融资源与社会的协调问题——金融资源与文化、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金融协调理论中蕴含以下金融生态系统的观点:一是系统论的观点。依据系统论的思想,可以把金融作为一个大的系统来研究,因而作为自组织系统的国内金融资源要素同国外金融要素的组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同时其运行机制还受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系统资源要素的制约和影响,整体效益将大于局部利益之和。二是金融交易主体与内部制度环境协调的观点。新制度经济学否定了经济学分析“无摩擦的”新古典环境,创立了经济学研究的“新制度”环境。当一种制度协调时,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当这种制度不协调时,就会起阻碍的作用。通过制度学派理论把金融发展的内部协调作为其切入点,把金融交易主体自身之间的协调以及金融交易主体与内部制度环境的协调作为其核心思想。三是国内金融系统与国外金融系统之间的协调观点。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阐述了国内金融系统与国外金融系统之间的协调。其观点是:国内外金融发展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就需要进行金融发展的对外协调。金融的内外协调就是在追求这样一种能够适应各国金融发展的信息,为经济金融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四)金融生态系统理论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金融风险开始逐步显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界的目光最初主要集中于金融部门本身,于是就有了大量的有关金融部门治理结构和金融腐败问题的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由于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枢纽和核心,它在渗透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也反过来强烈地受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活动过程的影响。因此,表现在金融部门的严重的风险,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的集中和综合的反映。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推动学术界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周小川(2004)在金融协调理论的基础上将生态学概念系统的引入到金融领域,提出了金融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风险的成因问题,他分析了法律环境对金融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对金融生态系统进行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分析。[8]李扬(2005)指出,“金融生态系统”这个概念在国外是没有的,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涉及到的问题也主要是中国特有的。[9]徐诺金(2005)定义,金融生态系统概括为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10]这些专家和学者见仁见智,大大推进了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应当说,上述对金融生态系统的诠释为人们客观认识和深入研究金融生态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上述对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两大缺陷:一是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创造力的仿生学概念,它的提出必须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而目前关于金融生态系统的解说都没有涉及到这一方面的研究。二是缺乏动态的、连续的理论研究。目前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分析考察金融发展的问题还仅仅停留在对金融生态系统概念的分析层面,还不能真正解释金融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不能运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传统金融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金融生态系统的前提假设

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创造力的仿生学概念。它的提出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在仿生领域,都是一大创新。既然是仿生概念,金融系统就应该是以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或是以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方式、或是以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方式工作的一个系统。按照生态学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eco-system)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11]我们运用生态系统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考察金融系统时,不难发现金融系统具有很多生态学特征。首先,金融系统的发展和演进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其次,金融系统的结构秩序也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再次,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系统也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同样具有鲜明的环境选择特征。最后,金融系统同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整体,并且这种自调节能力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由此可见,金融系统具备了生态系统的许多特征,但由于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包含了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大部分,并且系统内部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复杂而有规律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因此,金融系统要真正仿生成一个生态系统——即金融生态系统,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金融系统必须具备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个基本组成要素。二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才能维系。鉴于此,笔者认为,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必须建立在以下四个基本假设前提下。

(一)金融交易主体假设

由于金融系统是金融主体与其生存的内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所以,金融系统要模拟成生态系统的第一条基本前提是:金融交易主体是生命体,而非经济体。本文所指的金融交易主体既包括资金供给者,又包括资金需求者和金融中介以及服务机构。具体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家庭以及政府四大部门。金融生态系统理论假定这四大部门都是生命体,而不是经济体,它们的最终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自身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因为金融交易主体具有许多显而易见的生命体特征:它们都有出生及死亡的生命周期现象;都是从竞争中形成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都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因而,要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研究金融系统,首先必须假定金融主体是一个追求自身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体,而不是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体。

(二)货币循环假设

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其特征是系统内部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由此推动的物质的循环。既然假定金融主体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特征的生物体,那么金融生态系统也就是金融生命系统和其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这种组合是通过金融系统内部之间以及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的信用流动和货币循环来实现的(见图1)。因此,本文采用的第二个假定是:金融生态系统内的物质交换就是货币循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物质,而金融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货币循环来进行的,其作用和功能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交换。

(三)信用流假设

推动生物圈和各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力,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即能量流。与物质的循环运动不同的是,能量流是单向的,它从植物吸收太阳能开始,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直至食物链的最后一环。在每一环的能量转移过程中都有一部分能量被有机体用来推动自身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随后变为热能耗散在物理环境中。而推动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动力是信用在资金链中的传递,即信用流。与能量流不同的是,信用流是双向的,它从中央银行制造货币开始,通过资金链逐级传递,直至资金链的最后一环。因而,本文采用的第三个假定是:金融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就是信用流动。因为,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其与金融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信用流是推动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主动力,金融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活动以及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都是通过信用流动来实现的。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也是由生物主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也是推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力。因此,信用流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四)政府行为假设

现代生态学告诉我们:人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的消费者。但人和其它生物体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和支配地位,它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可以能动地改造外部环境。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的迅速变化,于是就出现了人为地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以及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而政府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类似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是本文采用的第四个基本假设是:假定政府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类似于人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因为在金融生态中政府既是制度的供给者,决定和塑造着金融生态环境,又是资金的需求者,广泛的参与到投融资的各个领域。也就是说,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因此,它是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要素,同时,政府对金融的过度管制和干预不仅会影响金融生态内外环境,而且会改变金融生态环境,最终可能导致金融生态恶化。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行政主导型国家,政府的行为选择直接决定了我国金融生态的状况和发展的方向,政府的价值偏好奠定了我国独特金融生态图景的基本格局。因此,政府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可以视同于人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Arestis,Philip and Demetriades,P.Finance and Growth:Institutions Considerations and Causality, paper, swansea U., April 1996

[2] 王清江.地方政府债务过重威胁经济安全[N].上海证券报,2007-01-16.

[3] 王玉,陈柳钦.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现代发展及文献评述[DB/OL]. http://www.studa.net/jinrong/060224/10061031.html.

[4] 赵善华.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J].集团经济,2007,(2).

[5] 张晓英.贷危机余威透射金融脆弱性[DB/OL]. http://finance.qq.com/a/20071022/001997.htm.

[6] 沈军.新金融效率观与金融效率实证评估框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5).

[7] 孔祥毅.宏观金融调控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8][11] 周小川.法治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3).

[9] 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篇4

诺基亚用10年时间成长为手机制造业的王者, 但仅在3年内就成为经典的大公司快速衰落案例。2007年6月上市的iPhone重新定义了整个手机业的规则。这是诺基亚面临的最严重挑战, 因为它所面临的不再是单个企业及其设备的竞争, 而是生态系统 (Ecosystem) 的角斗和资源整合能力的考验。显然, 诺基亚关注的仅是硬件, 而非软件;且焦点在于产品而非生态系统创新。相反, 苹果的iPhone手机为软件开发者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开发环境和直面市场的路径, 同时, 苹果所拥有的庞大iPhone用户群成为开发者们的研发动力;且焦点在于生态系统创新, 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却极为强大的包括iPod生态系统、iPhone生态系统、iMac生态系统在内的巨生态系统, 其复杂性超过我们的想象, 远不止大众所熟悉的App Store, 所以苹果公司一度成为全球最高市值企业。

在市场竞争从产品层面转变为生态系统层面的背景下, 诺基亚和微软2011年宣布将展开广泛战略合作, Windows Phone将成为诺基亚主要的智能手机平台, 诺基亚———微软决定强强联手, 为消费者、开发者和运营商带来新选择, 迎来“第三种生态系统”, 从而在商业生态系统层面与苹果、Google竞争。什么是商业生态系统?什么又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这些问题已经是众多行业领袖们面临和思考的热点问题, 也是目前理论界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拟从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论基础、系统特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在此基础上, 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2 商业生态系统基本理论

2.1 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将生态学借喻于经济学并非James F Moore首创, 早在20世纪初熊彼特就提出过经济进化论。20世纪80年代, 纳尔逊和温特出版的《经济变迁的进化论》则标志着二战后经济系统采用生物隐喻的复兴。但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来说, 美国管理学者James F Moore却是将生态学引入这一领域的先行者。

1993年, 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为企业运营战略的选择及其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1]。随后, 在其《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 (1996) 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由相互支持的组织构成的延伸的系统, 是消费者、供应商、主要生产者、其他的风险承担者、金融机构、贸易团体、工会、政府以及类似政府的组织等的集合。这些集群以特有的自发性、高度的自组织以及某种偶然的形式聚集到一起[2]”。并将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周期分为开拓期、拓展期、领导期、自我更新或死亡期[2]。

因为对商业生态系统内涵的理解、理论研究的视角不同, 不同学者对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也有了自己的表述, 尽管侧重点不同, 但都有助于我们丰富对其内涵的认识。

从生态位的角度, Lewin (1992) 认为, 商业生态系统由占据不同“生态位”且相互密切关联的企业组成, 企业生态位的变化会引起关联企业均发生变化[3]。此概念有助于加强系统中的企业对自身的认识。

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角度, Power&Jerjian (2001) 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在现实中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体单位通过互联网上的网站构成的系统, 是一些经济实体和其环境中非生物因素的统一体[4]。此表述表明信息化时代, 基于互联网构建商业生态系统是不二选择。

从系统动态性角度, Mirva Peltoniemi&Elisa Vuori (2004) 则把生物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的特点都体现在商业生态系统概念中, 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具有一定关联的组织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系统, 这些组织可能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及其他各类与系统有关的组织[5]。

A Corallo、Giuseppina Passiante、Andrea Prencipe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非均质的社会实体, 由大量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组成, 他们为了共同的效率和生存而相互依赖, 从而作为一个共同体捆绑在一起[6]。

我国国内学者陆玲 (1996) 较早提出了企业生态学理论和“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认为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与企业的生存环境构成的统一体”, 而企业生态学就是“研究企业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从此概念来看, 企业生态系统也就是商业生态系统[7]。

韩福荣 (2002) 从物种划分的角度, 把企业生态系统分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 生物成分包括企业个体及群体、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和投资者等主要物种, 非生物成分包括政治形势、经济环境、政策法令、科技发展水平、劳动力知识水平和自然资源等[8]。此概念表明生态系统可以扩展到行业、产业的范畴。

杨忠直 (2003) 则结合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概念, 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空间内由企业、消费者、市场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9]。

2.2 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分析框架

2.2.1 商业生态系统的微观构成

Moore (1996) 最先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是4P3S七维分析框架, 即从顾客 (people) 、市场面 (place) 、产品和服务 (product) 、过程 (process) 、结构 (structure) 、风险承担者 (shareowner) 和社会环境 (society) 等7个方面来了解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其发展状况, 并为商业生态系统的建立、优化运行及控制提供了工具。在此基础上, Moore认为商业生态系统由核心企业、扩展的企业以及共同进化的相关社会组织与企业及其他环境因素组成[2]。

Marco Iansiti&Roy Levien (2004) 并没有清晰界定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但提出构成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可以分为三类:骨干型 (Keystone) 、支配主宰型 (dominators) 、缝隙型 (Niche players) 。并认为, 企业基本运营战略的选择决定了他们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定位[10]。

Hkansson and Snehota (1995) 甚至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没有核心也没有边界, 一方面, 单一企业无法控制或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 所有没有一个单一企业核心;另一方面, 企业间不断的交互作用不断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 因而也没有清晰的系统边界[11]。

杨忠直 (2003) 提出, 一个简单的商业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单元集合、消费者单元集合、分解者单元集合和市场者单元集合等几部分[9]。

2.2.2 商业生态系统的宏观构成

梁运文、谭力文 (2005) 构建了成功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结构模型, 该模型从两个价值维度, 即价值的表现层面 (独立结点与系统整体) 和价值的表现范围 (内部自身与外部顾客) , 探讨了其相匹配的企业角色,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骨干型企业塑造成功商业生态系统的具体宏观战略选择路径与机制[12]。

杨忠直 (2003) 在其《企业生态学引论》一书中, 简要介绍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宏观结构, 包括商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价值结构。他指出, 商业生态系统是有序的空间结构, 因为其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构成了企业的生存空间, 企业生存链和生存网是其空间链和空间网;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其空间状态和价值随时间而变;企业生存链上工序的增加导致了其价值的增加[9]。

2.3 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

哈佛大学商学院Adam M.Brandenburger和耶鲁大学Barry J.Nalebu在合著《合作与竞争:一种将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革命的思维方式;一种正在改变商业博弈的博弈论战略》中提倡以博弈的角度思考战略, 通过案例实证分析了企业“竞合关系”在商业博弈中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了建立“竞合关系”要考虑的3个重要的概念:价值网 (Value Net) 、PARTS (审视游戏的5个方面:参赛者、增值、游戏规则、策略、范围) 、角色转换 (RolePlaying) [13]。

范保群 (2005) 认为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的内涵是指竞争主体通过建立网络、系统, 吸引多种角色成员加入, 各司其职, 形成互依、共生的关系来竞争的方法或模式, 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对企业、国家产业规划、技术标准政策均产生重要影响[14]。2006年他与王毅在已有商业生态系统竞争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分析框架, 并用SONY公司和JVC公司商业生态系统竞争的案例对此框架进行了说明。其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从系统整体上考察和考虑竞争;从系统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建立合作, 以合作来应对竞争;通过开放环境吸引成员, 以扩大系统的共同“做大饼”方式来避免共同“分小饼”式竞争;商业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或骨干企业必须不断关注价值理念和关键驱动因素的变化, 并建立起审视机制和重组与重构商业生态系统的应对策略, 以此来“进化”, 不断创造新的优势, 实现持续发展[15]。

2.4 商业生态系统的特性

2.4.1 生态特性方面

詹姆斯·迈天 (1997) 指出商业生态系统与生物系统类似, 具有共同进化、集成化 (内部与外部集成化) 、 (企业) 生态位、自组织、周期性与演化性和开放性6个特征[16]。

许亮等 (1998) 认为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完善协作、共同进化、衰落更新、群体竞争等特点, 且核心技术、规模经济、全面体验、持续创新是成功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17]。

Iansiti&Levien (2004) 指出了商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三大不同之处, 一是商业生态系统的的成员是智慧的, 并能够计划和预测未来;二是商业生态系统争夺可能性成员;三是商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传递创新, 而自然生态系统纯粹在于生存[10]。

潘军、黄昕 (2004) 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八大区别, 认为合理的商业生态系统具有相互适应-既竞争又合作、共同进化、系统开放和集成化的特征, 从而必须具备形成关键物种、扩展食物链网、群落生存等3个条件[18]。

白静、张俊超 (2010) 从商业生态系统的定义入手, 着重分析了其特征, 认为商业生态系统具有进化性、适应性、角色定位等一般生态特性, 同时又具有复杂、独特的“个性”, 包括网络特性、人为管理等[19]。

2.4.2 复杂系统特性方面

Brown (1993) 指出生态系统、人脑、全球经济系统都是复杂适应系统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的实例。因此商业生态系统必然无法脱离复杂适应系统的范畴[20]。而Eve Mitleton-Kelly (2003) 则直接总结出了商业生态系统作为复杂演化系统 (complex evolution system) 所具备的10个基本特性:自组织 (self-organization) 、涌现性 (emergence) 、关联性 (connectivity) 、相互依赖性 (interdependence) 、反馈 (feedback) 、远离平衡态 (far from equilibrium) 、可能性空间 (space of possibility) 、共同进化 (co-evolutionary) 、时间依赖性 (historicity&time) 、路径依赖 (path-dependency) [21]。

Mirva Peltoniemil和Elisa Vuori (2005) 研究了商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组织、涌现、共同进化、适应性等基本特性, 认为单纯“类推”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不能系统地反映商业生态系统的自身特性[22]。

梁嘉骅等 (2001) 从复杂性科学角度分析了企业生态系统及其复杂性问题, 他们从边际收益递增、技术竞争中的“红色女王效应”、“经济人”到“复杂人”、企业生态环境信息识别、企业生态环境的迅速变迁、菲利普斯理论的失效等角度探讨了知识社会企业生态系统的日趋复杂性, 指出, 企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其所处生态环境日趋复杂, 企业的管理范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必须对企业管理思想、方法进行彻底变革才能在知识社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23]。李志坚等 (2008) 通过对商业生态系统进行复杂性探讨后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 具有适应性、协同进化、自组织、涌现、反馈和有意识选择的复杂适应性特征[24]。周游、徐婷婷 (2010) 通过复杂系统理论分析商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并在其基础上解释了商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进化性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原因: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阈值取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成熟程度, 越成熟的商业生态系统, 其承载力也就越高, 阈值也越高;反之, 承载力越低, 稳定性阈值也就越低;协同进化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本质, 也是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目标[25]。

3 商业生态系统的应用研究

3.1 企业战略应用

企业战略应用的论述一般侧重于:企业在制定战略时, 应首先将自身置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环境中, 认清其所应处的合理生态位置, 采取相应战略策略, 从而得到发展。

3.1.1 骨干企业战略应用

Marco Iansiti&Roy Levien (2005) 对IBM、微软等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后得到, 这些巨大的企业早已走过力求独家垄断的阶段, 从很早就开始实施“核心型企业”战略, 通过他们提供的平台形成了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 从而在全球白热化竞争中保持不断地胜利和进步[26]。张静等2008年将商业生态系统概念运用于移动通信产业, 指出移动网络运营商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连接点, 其战略定位是骨干型企业, 并总结了骨干型企业战略的要点[27]。朱跃东和柴欣 (2010) 通过解析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阿里巴巴的发展战略, 探讨了商业生态系统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作用, 表明电子商务平台未来将呈现出合理化、复杂化、生态化的格局, 并最终发育出一个商务氛围浓厚、商业服务种类繁多、产业链和价值链完整联动的商业生态系统[28]。邢乙春 (2011) 就诺基亚如何在其商业生态系统中继续保持王者地位进行了研究, 认为诺基亚要学会主动地适应环境的要求, 与同一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学习[29]。赵葆军 (2012) 从商业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的特征, 并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入手, 研讨了银行卡产业的网络核心企业———中国银联的发展战略[30]。狄子良 (2013) 从核心企业商业模式和资源平台两个维度出发, 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创建与成长两个时期内, 核心企业的经营策略, 并以骨干企业———万达广场为例进行了解释说明[31]。

3.1.2 一般企业战略应用

Francois Letellier (2005) 对软件中间件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战略进行了论述, 认为各个供应商只有放弃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 把握各自在其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定位, 采用对应的战略, 形成一个良性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不断的成长和进步[32]。Alistair Barros等 (2005) 等将Web Service中各服务供应商进行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定位分析, 建议他们采用对应的战略行为, 从而形成完善的商业生态系统来提升产业水平[33]。姚晓波 (2009) 在以苏宁为核心的商业生态系统中, 研究了实力较强与实力较弱的缝隙型企业在定位、取舍、配称三个维度上的不同战略[34]。吴鹏华 (2012) 构建了一般工商企业主导和物流企业主导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型, 认为, 我国物流企业多是以缝隙型企业的形式出现的, 故而应选择缝隙型发展战略与多系统参与策略, 并提出了我国物流企业逐步发展为骨干企业路径的建议[35]。

3.2 行业战略应用

行业战略应用的论述侧重点是:对一个产业进行全视角的审视, 分析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所在, 以产业的整体发展为目标, 给出构建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建议。这也是目前商业生态系统应用方面的文献主要关注的方向, 涉及的行业包括有ICT产业、零售业、互联网、宽带通信、电信、金融业和航空业等。

Hansjoerg Griese等2001年对欧盟ICT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 指出当前正是其采用新兴战略, 构建商业生态系统以改良稳定自身产业, 并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时机[36]。

张蓓 (2007) 运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我国零售业商业生态系统, 指出, 只有将零售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在内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终止系统内成员你死我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还构建了其管理模型, 提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利益相关者所采取的不同管理战略[37]。欧阳泉 (2012) 指出了传统商业系统和商业生态系统的九大区别, 并给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零售业发展的8个发展战略[38]。

徐涌 (2001) 指出, 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互联网的各个环节用经济规则有效结合并运作起来,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系统[39]。钟耕深等 (2011)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对2010年发生的360与腾讯之间的纷争进行了探讨, 认为我国互联网行业商业生态系统并没有处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而且由于网络行业开放性不足, 企业在互联网行业生态系统中所扮演角色与其所承担义务之间没有合理匹配, 才导致了腾讯与360纷争的爆发。为此他们提出大企业要成为平台, 中小企业要加大创新力度, 政府要积极推进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完善, 并要营造全社会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的战略[40]。熊炜烨、张圣亮 (2004) 建立了宽带产业生态系统模型, 并提出了我国宽带产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5点建议[41]。郭宁 (2005) 利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通信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并建立了通信企业成长模型,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系统内建立互利共生关系的途径, 提出通信产业生态系统发展要求系统内所有成员积极开拓市场、协同进化, 并及时调整、巩固自己的生态位[42]。

黄飞鸣 (2009) 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研究了金融业的发展战略, 认为培育良好互动的金融生态系统、走全能集团化发展模式和国际化战略是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正确方向[43]。

李艳华等 (2010)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对我国低成本航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诊断, 认为政府管制、政策支持是完整商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要素, 要使商业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发展, 就要竭尽所能, 使系统内的成员与规范的社会价值以及政府制定政策的势力形成共生关系[44]。2011年, 她与胡海霞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和发展现状, 指出制约我国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自身系统的运行及系统外要素 (包括政府管制、旅客偏好、高铁的冲击等) ,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关键举措构建了我国低成本航空商业生态系统[45]。

4 研究展望

对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步阶段, 由于该理论所涉及的内容包含了生态学、复杂系统理论以及其他管理理论,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解读。笔者认为, 只要存在商业的地方, 就存在商业生态系统, 只是大与小、原始与成熟、健康与衰弱的区别, Moore提出这一理论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让学者和管理者们认识到在这个信息化、竞争白热化时代, 我们必须超越个体或集体竞争理论的局限性, 从“共同进化”或“整体共赢”角度制定发展战略。同时, 商业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会引起内部种群的变化, 整个系统没有一种静态的平衡, 而是一种始终变化着的动态平衡, 因此不能从静止角度看待当前的问题, 要学会动态思维。再者, 商业生态系统作为竞争战略理论, 就企业发展来说, 其最终目标肯定是成为骨干型或网络平台型企业, 能够领导整个商业生态系统, 但首要做法是找准自己的生态位, 恰到好处地参与到商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和价值分配中去, 获得最大效益, 同时又必须实施突破性战略, 占领更高层级的生态位。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同样存在竞争, 而并非占据各自的生态位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公司的发展是从“食物链”的低端走向金字塔尖的过程, 骨干型企业应该理性对待那些意图与其争夺生态位的企业, 如果选择消灭, 则要警惕其自身会形成另类的垄断, 从而降低所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活力和进化力, 这又是对管理者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 理论方面。当前,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仍处于新兴阶段, 在原理和概念方面亟待完善, 包括:第一, 商业生态系统的范围界定和系统鲁棒性、企业生态位的测度;第二, 一家企业可能参与多个商业生态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该如何制定策略;第三,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与企业生态理论具有较大相似性, 两者的现有成果是否可以融合;第四, 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将商业系统与生态系统进行类比, 人类社会系统与其他生物生态系统相比更加复杂和独特, 我们是否应该更专注于深入的研究自身而非牵强的类比呢?

(2) 应用方面。现有文献从企业和行业两个层面探究了商业生态系统相关问题, 但两个层次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仍然缺乏科学和可行的实践工具和具体方法。例如是否可以吸收诸如战略地图、平衡记分卡等方法做为可以指导行业和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商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工具;企业如何科学地判断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处在进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健康状况如何, 从而正确决策。

我国许多企业和行业协会已经意识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并且在与国外顶级企业的竞争中见识到了其巨大价值, 也不乏某些商业生态系正在构建之中, 但我们目前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否仍然只是简单、野蛮的拉郎配, 从而虚有其表, 不堪一击呢?我们的管理者仍需进行卓有成效地学习和思考。

摘要:指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是目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比较前沿的领域, 对于信息化时代的企业成长和竞争策略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商业生态系统基本理论、系统特性和应用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生态系统理论 篇5

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

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特别是富营养化问题,已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如何在强污染负荷下修复水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总结了自1990年以来在淡水湖泊中进行的物理生态工程(Physico-Ecological Engineering,PEEN)实验研究实践主要结论为:(1)地表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修复为稳定健康的`水生态系统;(2)主要方法是与污染源治理相结合实践物理生态工程(PEEN)和生物环保产业(Bio-Environmental Enterprise,BEE);(3)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星火燎原,从局部到大范围乃至全流域;(4)实现目标的主要关键是抓住四个环节(4M):高等水生植物.(Macrophyte),宏观仿生学(Macro-bioimitation),微生物(Microorganisn),及管理(Management);(5)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作 者:濮培民 王国祥 李正魁 胡春华 陈宝君 成小英 李波 张圣照 范云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刊 名:湖泊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年,卷(期):2001 13(3) 分类号:Q147 关键词:健康水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   物理生态工程  

生态系统理论 篇6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城市

1生态足迹理论及计算模型

1.1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是由William E Rees提出,它是一种计算生态承载与消耗,测度生态可持续性的定量方法[1]。生态足迹将地区资源消耗量与资源供给量转化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以土地面积来衡量地区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从而进一步判断地区生态可持续性。三亚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加剧三亚生态的消耗,本文以三亚城市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定量化计算出三亚生态消耗与生态承载值,以此来判断城市发展及经济活动对三亚生态系统的压力,从而为三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1.1.1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生态足迹将地区生产生活消费项目划为生物资源及能源资源两类,并计算所对应的生态足迹值,然后进行汇总即得到总的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为:EF=N×ef=N×rj×∑(aai)=N×rj×∑(cipi) (i=1,2,3,....6)

EF为地区总的生态足迹;ef为人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项目类型,rj为均衡因子;aai为人均i种消费项目所对应生物生产面积;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消费项目的平均生产能力[2]。

1.1.2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生态承载力是提供维护地区生态稳定及平衡的生态供给量,它为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破坏提供了基础。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EC=N×ec=N×∑ai×ri×ji (j=1,2,3,....6)

式中:EC为地区总生态承载力;ec为地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人); 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yj为产出因子。

1.1.3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差值即为生态阈值,以此来判断生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关系。以ED表示本地生态赤字(或盈余),即ED=EC-EF。

1.2指标体系的说明

1.2.1生物生产面积类型在生态足迹计算中,需要将生产生活所消耗的资源能源转化为对应的生物生产面积类型,主要类型有:耕地、建筑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化石土地。耕地是最有生产力的土地类型,提供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大部分能量;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肉类、奶制品、毛绒产品;林地产出原木、木材产品,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气候等功能;建筑用地包括人类社会建设的基础设施、住房、运输系统等;水域提供了鱼类等水产品;化石燃料土地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当前城市建设加快了对化石燃料土地需求。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可以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项目划分为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两类。生物资源包括小麦、水产品、鲜奶、肉类、蔬菜、木材等;能源资源消费主要包括天然气、柴油、焦炭、汽油、燃料油、原煤、煤油、原油和电力等[3]。

1.2.2均衡因子和产出因子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转化为对应的6类生物生产面积类型,某类生物类型的生产力与所对应的世界所有土地的平均生物生产力的比值,即为该生物类型的均衡因子,世界各国土地类型平均均衡因子数值为:耕地和建筑用地为2.8,化石燃料用地和林地为1.1,水域是0.2,牧草地为0.5。

产量因子(Yield Factor)描述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类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等)的生产力与世界平均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程度。本文通过三亚市与海南省的土地生产力的对比得出三亚地区土地产量因子为:耕地及建筑用地1.66,林地0.91,水域1.0,草地0.19。

2三亚市生态足迹分析

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全市陆域面积为1 929.79 km2,海域面积5 000 km2,岛屿资源丰富,大小岛屿40个,拥有港湾19个,海岸线长209 km,近1/2的海岸带可开发旅游业。

由于计算生态足迹对数据要求较高,而近几年的三亚生活生产所需的生物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较少,从三亚统计年鉴查询可知,2008年的统计数据较为完备,遂以2008年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计算。

由三亚市统计局提供的2008年统计年鉴可知,三亚各类型的土地利用现状见表1[4]。

承载力0.492 7从表4中可以看出,三亚生态足迹为2.51 hm2/人,而当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9 hm2/人,生态赤字为2.02 hm2/人,生态足迹是当地生态承载力的5倍,这说明三亚地区对生态消耗较大,本地区生态供给不能满足地区消耗,需要从附近地区输入生态足迹,处于生态负载。

将三亚生态足迹与其他国家和国内某些省份进行相关比较,如图1所示。 图1一些国家和地区生态足迹比较

如图所示,世界人均生态足迹为2.8 hm2/人,三亚(2.51 hm2/人)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高于中国平均水平(1.3 hm2/人),从图中可以看到,地区的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也较大。

3三亚生态城市发展的优化对策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三亚长期处于生态赤字,且伴随着三亚旅游业开发,游客数量增加,三亚生态消耗将进一步加剧。当前三亚积极推进三亚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对城市功能区划分,积极推动陆域和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实施效果,实现三亚生态资源动态平衡。

3.1产业生态优化

产业生态化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更高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应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提升作物产出率,同时应推广生物肥料,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5]。在旅游业方面,三亚顺应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做好三亚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同时应进一步提升旅游整体服务质量,加快旅游住宿、餐饮、金融等第三产业发展。

nlc202309042026

3.2合理调整用地规模与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亚是旅游投资热点,当前大量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原有的草地林地被破坏,为此应采取措施控制建筑用地的无序蔓延,恢复植被绿地。在对土地进行布局调整时,应根据三亚原有生态资源分布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机构布局、利用修复技术,加快对已破坏的植被、水系进行修复,争取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容量。

3.3倡导生态理念,加快生态保护

当地区生态足迹超出了生态容量,生态失衡、发展不可持续问题就会凸显。生态足迹反映了生态需求与生态承载的关系,其大小由地区人口数及物质消费量决定,当人口越多,消费水平越高,生态足迹就越大。三亚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中,要积极倡导生态消费理念,注重资源保护,鼓励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减少生态足迹,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实现资源坏境动态平衡。

4结论

通过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地区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量化计算机分析对比,为生态城市发展提供了较为明确的量化指标,动态分析生态需求与供给关系,但在计算生态足迹时也存在着局限性,由于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类型多,其消耗量统计存在困难,计算得出生态足迹应该比实际值偏小。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历年统计数据,对整个生态足迹供求缺少动态分析,同时近年来随着三亚旅游热,游客的猛增,人均承载力会更少,三亚生态负载应更为加剧。

从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可知,三亚人均生态足迹为2.51 hm2/人,是地区生态承载力的5倍,处于生态赤字,耕地生态足迹占总生态足迹56%,说明三亚以食粮为主,化石燃料所占比例较低,由于三亚工业较少,相应化石燃料生态足迹值不算太高。与各国家相比,三亚人均生态足迹值与世界平均值相当,低于发达国家,高于国内落后省份或地区。从这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足迹值偏大,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对资源消耗更多,这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输入大量生态资源,致使经济落后地区生态发展更为不利。

通过对三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比可知,三亚处于生态赤字,为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促进三亚生态城市建设,应提高三亚土地利用效率,倡导环保生态消费理念,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生态足迹。

参考文献:

[1] William Rees.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w hm 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J].Environment and Urbannization, 1992,4(2):121-130

[2] 张新主,曹明明.西安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水土保持通报 2005,25(2):91-92

[3]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 (5):654-662

[4] 三亚统计年鉴,2008

[5] 司寰,彭涛,易晓峰.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区域生态发展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2005(01):80

Sanya Ecological C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

ZHANGJi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

Abstract:Based on theory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it can be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d the Sanya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from the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ergy resources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 t hm t Sanya city is in the ecological deficit,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SanYa ecological city, we should optimize resources utilizatio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and advocate green consumption concept.

Key words: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city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理论分析 篇7

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就是恢复绿地之间被人类活动中止或破坏的相互联系, 以绿地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建为基本手段, 改善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 提高其基本生产力和稳定性, 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生态、形态、文态、心态四位一体的绿地生态系统, 是当代理想人居环境的生态基础。

2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基本理论

2.1 生态原理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既包括自然生态系统, 又包括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 还包括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宏观上研究廊道、缀块、基质之间的组合、结构、过程与格局的规律, 并以此规律进行其空间的重新组合, 这种组合与空间的调整, 既要为人服务, 还要为自然界的生物服务, 同时考虑非生物的因素。中观上, 构建天人合一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使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处于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微观上, 营造以人为核心的绿地空间, 合理组合山石、水体、植物群落和景观建筑, 使其达到和谐自然。因此, 绿地生态系统规划是沟通人与自然的途径和手段, 是生态学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理论延伸与技术应用。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包括如何通过整体结构的协调而实现人工生态系统的高效能;如何通过绿地景观格局设计来保持生物多样性;如何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 使其形成一个种群分布合理的整体;如何将城市外围的生产绿地纳入绿地生态系统规划, 建立一专多能的生态防护体系;如何打破各单位附属绿地的界限, 增强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将被城市割断的绿地元素重新建立联系或增加连接度。

2.2 形态原理

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常以“负阴抑阳, 冲气以为和”为指导思想, 取背山面水为基本格局。其核心是创造人与自然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绿地形式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绿地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具体形态, 二是人与绿地构成的整体以及由此引发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特征。绿地的形式美, 体现空间构成的合理性与尺度、比例、色彩、韵律的适度性, 绿地文化体现在人们畅游于其间得到心灵的升华与精神的超脱性。

绿地形式美是具体的, 直接诉诸人的感知形式, 它既不是对象的物理、化学结构, 也不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逻辑结构;绿地形式美是一种合乎规律的形式, 绿地形式美虽然有主客、内外关系之分, 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规律本身, 但却是同这种规律相适应的;绿地形式美是一种合目的形式, 绿地是与人类生命活动的目的及人类生存需要的满足相关的形式。因为绿地是人类为生存或生存得更好, 并寄托人类心灵的现实生活境域;绿地形式美是显示了人的创造智慧和才能的有无限多样变化的形式。比之于建筑, 绿地不是一种固定不变、机械的形式;绿地形式是人类的欲望、情感、理想的形式, 是求美、求真、求美的过程。

2.3 文态原理

文态是一个地域或城市文化的总体特征与内涵, 包含着地域物质形态与人文风貌。文态环境就是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一体, 形神兼备, 凝聚历史和积淀文化的地域环境。以绿色植物为主体构成的绿地空间在塑造地域文化风貌方面则是其他任何要素或空间无法替代的。绿地是文化的载体, 是保护历史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绿地的灵魂和内涵, 没有文化的场地是不能吸引人类去解读的。绿地规划的动机在于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在现实中筑造出来, 这些行为直接而强烈的反映了行为主体的绿地美学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几乎涵盖了风景园林的所有形式, 从城市公园到郊野游憩地、从城市广场到历史文化遗迹、从城市山林到森林公园。所有这些, 构成了绿地系统的文化内涵, 丰富了绿地系统的文化内容。绿地是通过生境的营造、环境的改造、意境的创造和环境构架实现其物质转化为精神的桥梁。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肩负着生态恢复与历史文化景观的重建双重使命。

2.4 心态原理

城市绿地建设一个重要功能是人类身心健康的保护与整个人类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绿地设计有三:一是从社会学角度关心与分享的思想, 探讨绿地环境如何设计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关爱的空间;二是人性化的设计, 探讨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下的空间环境的特征设计;三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绿地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即尊重自然的设计。就绿地设计现状而言, 很多设计作品给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多种类设计间缺乏必要联系和沟通。为此, 进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慰藉功能。一方面, 人们在享受优美空间时可以净化心灵、减轻压力、抚慰焦躁情绪、舒缓疲惫。另一方面, 绿地系统规划为达到这一目的采用适应人类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绿地系统规划在创造物质空间的同时, 必须考虑其空间的精神慰藉功能。当绿地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或魅力在特定的场所精神追求中产生共鸣时, 绿地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实现。绿地的慰藉功能最终必须通过造园各要素的物质手段表现出来, 绿地系统规划就是要创造人类寄托心灵的理想场所。其次, 城市绿地空间的交往功能。引起人们心理体验的不仅是空间的物质实体, 还有使用空间的人和人的活动。绿地设计任务之一就是为开展人类活动提供优秀的空间场所。绿地设计需要创造各种各样的空间场所, 诸如公园、广场、街头小游园等各类绿地。人们在同一户外空间中徜徉、流连, 就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绿地溶解了城市、建筑及公园, 增加了城市可达性, 评价绿地规划空间情境的优劣, 要综合考虑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尺度的适宜性、比例的恰当性、色彩的协调性、质地的和谐性。最后, 城市绿地规划要合理发挥作为游赏空间过程的“路径”、融合绿地与环境的“节点”、划分绿地界限的“边缘”、强调功能分区的“区域”、位于功能区核心与构图中心的“标志物”。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在支持创造生态、形态、文态、心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上构筑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 使其产生良好的生态功能;形态上创造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绿地空间, 使人居环境掩映于绿树丛中;文态上以绿地为载体使人类的优秀文化通过绿地景观形式向后延绵;心态上塑造体现地域意象的绿色环境, 使人居环境趋于人性化。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应从创造城市公众赖以生存户外活动空间出发, 为城市居民提供大量开敞空间, 预留城市发展弹性绿地。以区域的角度探讨城乡绿色空间互动的理论与方法, 为城市与乡村、新城与旧城和谐共生乃至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S

摘要:在总结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概念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基本理论, 以期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绿地形式

参考文献

[1]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 2002 (2) :40-42.

[2]刘家麒.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J].风景园林, 2005 (4) :13-15.

生态系统理论 篇8

关键词:建筑,风水,环境

《黄帝宅经》曰:“地善, 苗旺盛;宅吉, 人兴隆。”短短十个字就完全道出风水学的精髓。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 “风”是流动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 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 万物就能生长, 人群就能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正因为有了空气与水和适宜的温度, 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 “风水”一说也有正确所在, 正因如此, “风水”在现代建筑中仍然被人们重视。

1建筑风水之风

建筑风水之风是指空气的流动, 古人看风水要看住宅周围是否有风吹过, 眼前豁然开朗, 并无高山阻隔, 以断风脉, 也不宜风力过猛。风宜徐来, 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有柔和的轻风徐徐吹来, 清风送爽, 才符合居住之道。优化建筑布局, 提高住区的风环境质量, 达到夏季通风良好。而在冬季, 住区局部最大风速不超过5m/s, 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5Pa, 减少冷风渗透。风应该在平流层范围内, 而不宜有产生紊流或涡流的大风。应该确定一个风速对人体长期健康影响的标准, 也是我们现代人为了自身的健康应该考虑的, 因为强旺的风以及携带的灰尘等是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的。

一般来说, 新风量越多, 对健康越有利。国内外许多实验表明, 产生“病态建筑物综合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风量不足。新鲜空气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调节室温、除去过量湿气, 并可稀释室内污染物。室内新风量根据二氧化碳的含量来确定, 这是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基本方法。二氧化碳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 可以作为室内空气新鲜程度的指标。据统计, 人每日吸入的空气量约为10m3。一般来说, 保证每人每小时有30m3的新鲜空气, 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控制在0.1% (体积分数) 左右。

躺在椅子上, 沐浴着和煦的微风中, 把所有的劳累和烦恼的抛开, 随风而去, 这样的生活应该很惬意了。

2建筑风水之水

水―宇宙万千生命因它孕育而来。人类因水而有了生命, 城镇因水而繁荣。建筑活动中对自然水环境的研究和利用, 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 其表现主要有: (1) 靠近水源, 不仅便于生活取水, 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 位于河流交汇处, 交通便利。 (3) 处于河流阶地上, 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 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在古典园林中水作为一种建筑要素被广泛的采用, 并得到发长和传播, 确立了建筑空间水要素的重要地位。

现代建筑中, 由于寸土寸金, 所以并不是每家都能有一大片水, 更多的是在小区内有一池塘或喷泉。喷泉的活水发出的声音, 亲切而自然, 也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流水至柔而善, 可轻易流过路径上各处的障碍, 而涓涓细流的汩汩之声很具抚慰性, 有助于令住户度过漫长的人生路里的崎岖坎坷。还有不少住宅都配有游泳池, 游泳是最好的健身运动之一。在风水上, 常与水亲密接触, 能为身心注入水的特质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疲惫的身心, 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柔韧性。除了运动的功能外, 一大池水可以给干燥的空气带来水分与湿润。国际上的豪宅无不择水而建, 中国自古也有择水而居的传统, 此外, 水景还迎和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 水景的生态效益和给人心灵带来的共鸣与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建筑风水之阳

中国地处北半球, 阳光终年由南照射, 自古以来, 人们都以坐北朝南之势建房造宅, 以求能沐浴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之中。阳光、空气、水, 生命组成重要元素, 阳光在现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甚至以光为装饰。阳光感在小区环境景观中的体现则更为直接, 环境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自然、阳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上, 小区中的环境景观有别于自然环境, 它是一种抽象化的自然, 阳光作为自然要素之一, 在这样特定的场所中, 与人、建筑发生着关系, 通过小区内小环境, 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让人能感受阳光, 聆听风声、雨声的场所, 满足现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 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来。让人充分与阳光、自然相交流, 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和谐统一。

为了使阳光能够照射到家里。房屋日照间距的要求, 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层窗台高度处, 保证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房间日照的长短, 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 这个相对位置以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 它和建筑物所在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时间有关。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的高度角, 作为确定房屋日照间距的依据, 日照间距的计算式为: 式中L为房屋间距 (日照间距) , 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差, α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 (当房屋正南向时)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 房屋的间距, 通常是结合日照间距卫生要求和地区用地情况, 做出对房屋间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规定, 如L/H1=0.8、1.2、1.5等等。在高纬度地区和农村, 日照间距要求可大些, L/H1常取1.5~2.0, 即房屋前后的间距是房屋高度的1.5~2倍。低纬度地区在1.2~1.5左右。城市用地很紧张, 日照间距往往达不到日照卫生要求, 但一般要求不小于1, 但实际情况中, 许多仅有0.8甚至更少, 这种住宅状况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阳光中的可见光谱有各种颜色, 在阳光下, 能够让人感受到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黄一真.现代住宅风水[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5.

[2]王汉清.通风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黄晨.建筑环境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生态系统理论 篇9

“商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是由James F.Moore在他的著作《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中提出的[1]。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学认为, 生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关系, 并且生物的多样性和共生性是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普遍要求和规律。众多的生物以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为其他生物提供共生的环境和条件, 同存于一种共生体之中, 共同进化和优化。James F.Moore指出商务生态系统正是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以上这些机制。众多的商家、企业作为有生命的经济实体, 同时还作为经济细胞, 组成和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 形成一种功能协调、优势互补、和谐增长的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商务生态系统

电子商务环境与传统商务环境相比有显著的区别。从传统意义上说, 企业必须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内进行竞争。但电子商务环境下, 一方面, 原来处于各个封闭“湖泊”中的不同行业, 由于Internet这条“电子运河”而沟通起来, 竞争范围改变了。另一方面, 虽然目前有些企业采用了MRPⅡ、ERP、CRM、SCM系统等, 但合作伙伴之间的电子化连接 (Electronic linkage) 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接口薄弱, 难以实现信息实时的、同步的共享。通过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 (如XML、OBI等) 和网络平台, 可以灵活地建立起各种组织间的、高效的电子化连接, 如组织间的系统IOS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 、企业网站、Extranet、电子化市场EM等, 将伙伴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孤岛连接在一起, 从而大大改善商务伙伴间的通讯方式, 使组织间的信息和知识的交换量与交换速度大大提高, 为形成新商务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复杂性, 新商务生态系统不仅是一种实施电子商务的战略途径, 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2]。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企业战略的制定应考虑如何建立新的商务生态系统。与系统中的各成员共创新的集成化商务模式和技术标准, 共享知识, 协调与各成员的关系, 并根据商务生态系统发展不同阶段 (开拓商务生态系统、商务生态系统的扩展、对商务生态系统的领导、自我更新) 的特征和自己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 培养自身的核心能力, 而不是急于攻击其他企业的领导地位或驱逐弱者。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会给企业带来更强的生命力[3]。

三、新商务生态系统的研究状况及其与当前其他管理思想的区别

商务生态系统亦区别于以产品或任务为目的而组织的动态联盟 (Virtual Enterprise) , 动态联盟是建立在机遇产品基础之上, 由多个各有专长的敏捷型企业利用各自的特长联合起来进行机遇产品的经营生产, 产品生命周期一旦结束, 联盟也自行解体, 动态联盟把追求最大程度的敏捷性作为目标。从系统论的角度, 商务生态系统则是为适应环境变化而组成的共同体, 其形成原因与动态联盟是有区别的。

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应用分析

(一) 英特尔公司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英特尔的投资范围涉及世界各地多达425家高科技或与之相关的公司, 是个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商, 其通过庞大的投资来形成企业协作网络从而实现互联网战略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英特尔公司为了完成从芯片生产商到互联网建筑模块生产商的转变, 仅在2000年, 英特尔就收购了12家公司和企业, 收购总额约60亿美元。

英特尔庞大的战略投资计划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最初是在PC机和芯片相关技术领域进行投资。现在主要是在一系列有助于全球性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内容和服务发展的领域进行投资。在进行投资时, 英特尔着眼于一个整体的生态均衡环境, 进行系统化投资, 以弥补服务器、客户端、网络、服务和内容等方面的技术或内容的“差距”。接受英特尔投资的企业不仅可从英特尔的财政资助中获益, 还可利用其带来的大量与互联网相关的计算平台和网络的专门技术, 并可与其他同行协同制定技术标准。通过和那些不断开拓前进的公司合作, 英特尔的工程师可更大范围地接触各种理念, 这对公司未来的产品和技术开发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

(二) 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阿里巴巴不是单独依靠自己的企业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阿里巴巴现在的成功是通过自身建设的平台来主导整合庞大的系统成员架构了一个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4]。

阿里巴巴通过提供诚信通服务产品建立诚信体系使得整个系统从中受益, 而且诚信通产品对诚信的评估标准和程序很大一部分授予给了用户和合作伙伴, 例如, 诚信通产品中的商家认证交给新华信、华夏和邓白氏等第三方认证机构, 诚信档案由网商主动反馈的记录构成, 阿里巴巴并不需要维持复杂并且昂贵的中央监控和诚信评价系统。

阿里巴巴对网商提供各种服务来帮助网上交易。例如, 防骗打假的培训, 提供贸易通产品帮助网商即时联系, 阿里巴巴对网商的服务从保姆式转向教练式, 鼓励网商参与到信息发布的维护中来, 使网商成为系统中的主角, 并有配套工具方便用户。

阿里巴巴更大的价值空间是由系统中的成员来创造完成。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不可缺少, 阿里巴巴捏合的诚信、商机、互动和规模这四种要素对于其商业生态系统也是缺一不可, 而且神奇的是, 仅仅这四种要素就能孕育出网商生命体自我成长。

阿里巴巴不但在创造价值, 他还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分享自己所创造的价值。阿里巴巴向网商提供服务产品收取的费用相对于阿里巴巴为网商创造的价值是物有所值的, 统计数据显示, 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的成交机会是普通会员的6倍, 这给会员带来的价值远大于他们的支出, 因此阿里巴巴付费会员迅速增长。

(三) 易趣和淘宝商务生态系统的竞争

在淘宝决定进入市场之前, 易趣是明显的领导者, 独霸C2C交易市场。淘宝进入这个市场之前, 由于无法与易趣抗争于是采取了瓦解易趣商务生态系统的策略:免费。用户交易、登陆都是免费的。这招武器很有威力, 虽然一开始易趣的主流卖家不会流失到淘宝, 但是那些无法在易趣挣到钱而又要交店铺费的小卖家和学生卖家都会加入淘宝, 包括易趣有些卖家同时也会在淘宝开店, 因为这是零成本和有收益期待的。总结来说淘宝的策略就是:烧钱开路, 铺入大量资金营销。淘宝期待的是什么呢?实际上是形成一个更大的商务生态系统, 引发网络正反馈循环:随着人气的增多, 交易增加, 卖家会更积极投入增加;卖家增加反过来又吸引买家不断加入登陆平台。

淘宝网总价值:投入的资本+网络的价值=易趣的总价值:运营的收益+网络的价值。

奥秘在于:为了维持这个等式, 最初淘宝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 易趣没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淘宝网网络价值的增值 (网络价值很大程度上可以用用户规模和交易量来衡量) , 于是同样的等式下, 淘宝网络价值的增长大于易趣网络价值的增长, 而由于运营的收益与网络价值是正相关的, 为了维持等式, 淘宝网投入的资本量会越来越小, 或者说投入同样的资本量, 淘宝的网络价值会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原有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易趣要么有所投入, 要么找到增加网络价值的新方式, 例如, 易趣目前所做的将国内平台和国际平台对接, 为用户增加外贸机会的举措以及重新准备投用第三方担保支付模式等等。

五、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启示

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商务生态系统和商务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变化的, 没有人能够完全预知未来, 一切取决于企业的智慧和应对策略。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 哪个企业胜出取决于哪一方的系统更有竞争力更有价值, 双方都要慎重考虑自己的生态体系是否更有竞争力。

现在的企业从事电子商务从更确切的角度讲, 不是采用了一种新的工具和技术或营销手段, 而更是在接受一种新的商业理念的启蒙, 从接受电子商务实践电子商务的那一刻起, 整个企业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进入了一个转型的轨道。

电子商务是ICT和商业这两个互相具有强关联性的要素直接碰撞的果实。因此, 电子商务产业内必然首先遇到并首先实践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 在前所未有的空间内大规模相互协调, 将资源集中起来, 甚至将消费者也融合进来形成一个共同进化的生态体系。

商务生态系统超越了传统的行业界限, 它既可以在常规的行业界限内部成长, 也可以跨越常规的行业分界线, 这种理论方法适合于电子商务突破行业范围的特性。商务生态系统理论不仅提供了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各种战略联盟的方式, 也可以从新的角度系统地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 预测潜在的变化, 采取恰当的行动, 并有效地规避和减少风险, 从电子商务中充分获益。

参考文献

[1]詹姆斯·穆尔.竞争的衰亡[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2]王兴元.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 :175-177.

[3]赵湘莲, 王娜.商业生态系统核心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8, (7) :72-75.

生态系统理论 篇10

笔者以2008年的调研数据用企业关联度指标[1]衡量陕北锦界生态工业园企业运行效率时发现, 该生态工业园2002年3月启动时拥有19个企业68条工业产业链。园区企业初始总关联度指标为0.40, 截止2008年8月新增22个企业和65条工业产业链, 园区企业总关联度为0.16。与此对应, 丹麦Kalundborg生态工业园1975年初始时有7个企业和7条产业链, 其总关联度为0.33, 1985年共拥有8个企业和12条产业链, 企业总关联度上升到0.43。关联度的变化显示陕北锦界生态工业园的运行效率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大大下降, 而Kalundborg生态工业园的运行效率却在稳步上升。这一现象促使本文探索生态工业系统的复杂性, 以期准确评估生态工业系统内部结构的复杂关系。

系统复杂性研究一般借助于系统结构形态——网络展开。1959年ER模型的提出奠定了随机网络的理论基础[2], ER随机网络中节点分布遵循泊松分布, 有一个“平均数”, 连接数目比平均数明显高或低的节点都极少, 随着连接数的增大, 其概率呈指数递减, 也称为指数网络。但这一理论不能解释动态的复杂系统。1999年, A-L.Barabási等人意外发现:万维网基本由少数高连通性的页面串连起来的, 80%以上页面的连接数不到5个, 而占节点总数不到万分之一的极少数节点, 却和1000个以上的节点连接。他们把这种网络称为“无标度网络”[3]。与随机网络节点的泊松分布不同, 无标度网络的连接分布遵循“幂次定律”, 即:任何节点与其他k个节点相连接的概率正比于k-r (p (k) ~k-r) 。这种特性显示:若将节点连接的分布取对数并用双对数坐标表示, 结果将成一条直线[4]。无标度网络的发现开辟了复杂系统研究的新途径。而关于生态工业系统复杂性的研究也随这一理论突破而日渐普及。

国外生态工业网络的研究多集中于物质/能量的交换分析。Audra J.Potts Carr用图论形式介绍了Choctaw产业网络中物质/能量的流动[5]。Thomas Sterr和Thomas Ott介绍了Khine-Neckar区域网络的物质/能量流动路径, 明确了网络内企业与网络外企业的联系[6]。Mirata 和Emtairah研究了生态产业网络中企业共生对区域环境的进化作用[7]。Tan和Col-long以0-1整数规划模型与启发式算法解决网络规划问题[8]。国内生态工业网络的研究中, 王兆华等人界定了生态工业系统共生网络模式[9]。陈定江通过对鲁北生态工业园区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分析, 利用复杂适应理论建立了多主体生态工业系统演化模型[10]。徐大伟等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生态工业系统的自组织机理[11]。柴立和等人从非平衡统计力学角度分析企业主体间基于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共生关系对系统结构的影响[12]。戴铁军等人从网络密度参数分析了几个典型生态工业园[13]。而宋雨萌等人运用网络复杂性度量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巩义市的区域工业共生网络[14]。这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两篇针对生态产业网络展开拓扑结构研究的文章。这给复杂网络理论在生态工业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2 复杂网络理论在生态工业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复杂性特征

生态工业网络复杂性主要由其结构上的“多样性”造成的[15]。多样性是构建生态工业网络的基础之一[16,17]。这种多样性主要指网络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其他相关主体, 各主体之间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联系。它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网络成员多样性导致的结构复杂性

生态工业网络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诸类企业分属不同的行业, 拥有不同规模, 在网络中有不同的影响力。各种类型企业的数量也由于生态工业网络中产业链的特点不同而不同。

(2) 网络成员联系多样性导致的复杂性

联系的多样性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内容上的联系以物质和能量为主, 伴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等。结构上的联系体现在纵向和横向上:①纵向联系使物质和能量沿着“生态产业链”逐级逐层次流动, 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②横向联系指使用或产出相同原料、主副产品的同类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3 复杂网络理论在锦界生态工业系统中的应用

3.1 锦界生态工业及其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锦界工业园以“发展规划突出重点, 分阶段推进生态工业建设, 以煤电产业为发展基础, 发展资源就地转化、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体系”为原则, 根据发展生态工业网的需要, 引入新型建材、甲醇深加工等生态产业链构筑包括以煤电、煤化工为两大核心的生态产业链网, 形成煤电、煤化工、盐化工和玻璃建材四大产业体系, 如图1所示。

3.2 构建锦界生态工业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1) 确定锦界生态工业网络的点和边

①以企业为节点

节点是构成网络的主体, 本文以锦界生态工业园区及周边企业为对象。按照“具有一定规模”且“与区内企业产生物质/能量交换”为原则进行选取。区内现有企业200多家, 选取一定规模 (年产值200万元以上) 的企业82家作为研究节点。需要说明:统计分析中采用“属性数据”, 分析结果的显著性与样本量大小相关。但是网络分析采用“关系数据”。这是网络分析与统计分析的重要区别[18]。而在进行网络复杂性分析时, 如果网络内节点数少, 这些因素抑制了其复杂性特征的涌现。一般的, 当最大连通图的节点数量大于50个时, 分析才有意义。

②以物质/能量的交换为网络的边

生态工业网络边的确定从网络结构维度区分, 以纵向关系为基础, 只考虑节点的物质/能量交换, 而不考虑横向联系——同类节点企业的竞争关系。由于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的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以2008年8月企业间物质/能量交换为数据采集点, 如果节点间存在物质/能量交换, 则在邻接矩阵中用1表示, 否则用0表示。

③边的有向性——物质/能量的流动具有方向性

生态工业网络中物质/能量的流动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是一个典型的有向网络。有向网络与无向网络一个显著的区别是需要区分入度与出度。无向网络中, 节点的度仅表示与其有联系的节点数量。而在有向网络中, 节点入度表示有多少数量的节点向其提供物质/能量, 反映是其作为物质/能量“接收者”的属性;而出度则表示有多少数量的其他节点成为该节点的“接收者”。本文将锦界生态工业网络视为有向网络。

④暂不考虑边的权重

由于节点间物质/能量交换数据的获取难度较大, 计量标准不统一, 难以归一。本文暂不考虑节点间物质/能量交换的数量, 即不考虑网络中的连接权重问题, 将其抽象为无权网络。

(2) 锦界生态工业网络的拓扑结构图

借助Ucinet软件NetDraw工具, 获得图2所示的锦界生态工业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进一步分析证明该网络是完全连通的, 可以进行网络复杂性分析。

4 锦界生态工业系统网络复杂性分析

4.1 经典参数计算结果

锦界生态工业网络的相关参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中网络密度可通过Ucinet软件计算生成, 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其中对平均路径长度的计算采用“弗洛伊德”算法实现[19]。

4.2 小世界性验证

(1) 验证方法

对比验证实际网络与随即网络的小世界特征。其中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是考察小世界特征的两个重要指标。Sporns等用小世界系数σsw= (CCran) ÷ (LLran) 转换后的不等式证明——当网络满足CCran>LLran时, 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20]。为此, 本文用Ucinet软件生成与锦界生态工业网络具有相同节点规模和关系 (如网络密度等) 的随机网络。比较随机网络和实际网络的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 如果实际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接近随机网络, 且聚集系数明显大于随机网络的聚集系数, 证明锦界生态工业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21]。

(2) 验证结果

表2对比了图2的网络与相应随机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表中和分别表示实际网络的平均距离和聚类系数, 而LrandCrand分别表示相应随机网络的平均距离和聚集系数。

结果表明:与相应的随机网络相比, 锦界生态产业网络的平均距离大致相等, 而聚集系数大于随机网络, 满足CCran>LLran, 可断定锦界生态工业网络存在着小世界特征。

(3) 结果讨论

小世界特征的存在说明, 锦界生态工业网络中各企业之间能便利地交换物质/能量。聚集系数越大说明生态工业网络中集团化程度越高。生态工业系统的管理可以聚集系数高的企业集团作为核心产业或优势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和发展。依据Kuhnert和Helbing的观点:平均路径长度可以代表产品在网络中的交付时间[22], 生态工业网络中平均路径长度越小, 则企业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效率越高, 据此可判断两个企业 (节点) 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

4.2 无标度特征的验证

(1) 验证方法

Barabási等将节点度分布满足幂律分布的网络称为无标度网络。因此, 网络的无标度性一个重要特征是节点的度满足幂律分布, 即p (k) ~k-γ, 从而出现一些网络中心节点。本文在验证网络的无标度特征时, 考察其双对数坐标下的分布情况, 如果logp (k) 与logk之间是线性关系, 则满足logp (k) =-γlogk+a, 可以证明p (k) ~k-γ, 网络满足幂律分布。

通过Matlab计算网络的度分布, 并用SPSS软件验证网络是否满足, 同时计算出相应的值, 可确定网络是否具有无标度特征。

(2) 验证结果

图3给出了锦界生态工业网络在双对数坐标下的度分布。图 (a) 为网络的出度分布, 计算得到其回归系数γOut=1.32, R2=0.80, 图 (b) 为网络的入度分布, 其回归系数γIn=1.41, R2=0.74。结果显示:网络出度和入度分布, logp (k) 与logk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满足logp (k) =-γlogk+a. 锦界生态工业网络的出度分布和入度分布均符合幂律分布, 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

(3) 结果讨论

①网络无标度性的现实意义

无标度特征说明锦界生态工业网络中存在少数“中枢”节点 (可城为“枢纽企业”) , 这些节点有大量的链接, 意味着有很多物质/能量的流动通道。如表3所示。

这些“枢纽企业”节点既有很多原材料供应商, 同时也存在大量的下游企业接收这些“枢钮企业”的副产品、生产剩余物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锦界生态工业园的企业关联度下降的原因:新加入企业只在一条产业链上与原有企业交流物质/能量, 并没有增加新企业自身的节点密度。因而降低了整个生态工业系统的企业关联度。

在生态工业系统的运行管理中, 可以依据企业节点密度作为评价系统中各企业地位和作用的一个关键指标。节点密度越高意味着企业在系统中的作用越大, 地位也就越高。相比节点密度低的 , 这类企业是系统运行重点关注的对象。

考虑网络的有向性, 大部分节点的入度或出度较小 (见表4) 。处于网苗产业链“源头”和“末端”的企业节点只有“出度”或“入度”, 而没有“入度”或“出度”。

在生态工业网络结构中, 可以依据网络密度这一指标判断企业在系统中的地位, 相互之间的关系, 甚至可以判断企业在某一特定产业链上的位置。如入度为0的企业可视为产业链的源头企业, 而出度为0的企业可视为产业链的末端企业。

②出/入度分布幂律指数γIn/γOut讨论

网络幂律指数γ值的大小: 网络的度分布是与网络拓扑结构紧密联系的, 尤其与网络中的中枢节点数量及分布有直接联系, 王林等证明, 当γ∈ (1, 2]时, 网络中存在较多中枢节点, 当γ∈ (2, 3]时, 中枢节点数量较少[23]。可知, 在无标度网络中, 值越小意味着出现高度数节点的可能性越大, 生态工业系统中出现枢纽企业的数量越多。

比较一些经典复杂网络, 锦界生态工业网络的入度值γIn和出度值γOut略小, 但与宋雨萌等对巩义产业系统物质流动网络中的γ=1.6相接近。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以物质/能量交换为基础的网络, γ值可能都偏小, 网络中高度数节点出现的频率高于一般的复杂网络;二是γ值的大小可能与网络中存在的节点总量有一定关系。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网络出度分布幂律指数γOut和入度分布幂律指数γIn: γOutγIn差值越大表示网络越不对称。如社会网络中, 出度代表网络节点给予其他的帮助或支持, 而入度则代表节点接受他人的帮助或支持等[24]。观察锦界生态工业网络中γOutγIn值大致相等, 意味着网络中物质/能量流出和流入基本均衡。但生态工业网络中γOutγIn值有可能取决于网络组成节点的性质。

5 结束语

本文以陕西锦界生态工业园为背景,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该生态工业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在证明网络完全连通的基础上, 从小世界和无标度两个方面分析了该网络的复杂特性。重点解析了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验证的指标参数在生态工业系统运行中的现实意义, 以此阐述复杂网络理论在生态工业系统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对于锦界生态工业系统关联度下降的解释暗示着复杂网络幂率γ值与企业关联度指标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联系, 因为关联度里面的企业实际上是复杂网络中的节点, 而关联度的产业链等同于复杂网络中的边。如何使这两个概念所代表的各自领域能够有机协调, 在生态工业系统运行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拓展的内容。

生态都市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篇1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人口的集聚,城市的蔓延,使得城市化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尺度、速度、范围。国内各个地区都不同程度的沾染了大城市病,污染问题、交通问题、城市废弃地、老城区更新等问题层出不穷。

中国几十年走过了西方几百年的城市化道路,因而问题显得更为复杂,从时间到空间、从思想到行为、从制度到实施都显现出了很大的不适应。城市中许多地方已经变得不再鲜活,同时也无法获得人们的理解。

但这一切也在慢慢发生改变,并且这些改变持续发生着,近十年可持续在逐渐成为了行业的主流思潮。特别是对于中国90年代之后的这代人,作为环境保护主义的原住民,未来二十年设计师的中坚力量,他对于生态环保、可持续等的理解更加深刻,生态意识方面也具有更大的自觉性。

城市在通常意义下总是疲于处理高密度建筑、交通设施、创造税收、各种社会不良问题,如交通拥堵、污染以及各种社会压力等等;而景观,以公园、绿道、行道树、散步道和公园等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也就天然的成为了缓解城市化问题的药方和安慰剂,生态都市主义是在全面总结并批判性的继承了景观都市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生态都市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在研究任何的思想和理念之前,如何看待历史上各种思潮的起因和结果是极具意义的事情,这在研究生态都市主义也并不例外。在景观历史长河中,最开始出现是为贵族服务,常以绘画作为蓝图,景观自然的便于艺术产生了内在交融。现代公园出现以后,景观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工业革命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景观又与生态站在了起担负起都市改造的历史使命。

1.环境保护运动的启蒙期

环境保护运动的出现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在各个国的兴起开始的,18世纪之前,欧洲大部分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都极为优越,自然景色优美,环境宜人,土地肥沃,森林葱郁,水源丰沛,生态环境的问题并不在风景园林师的考虑范畴之内。此时的风景园林们忙于征服自然,认识自然的规律,拓险辟荒,却忽略了理解自然美的真正含义。当时古典主义园林遵循的规则与秩序也正是君权统治的象征,景观和艺术共同服务于城市建设,反映了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意趣,但也有些园林流露出的向往自然及回归自然中生活的理想和意趣。

18世纪中期各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向都市化前进的过程中,人口大量集聚,城市越摊越大,大家离自然环境越来越远,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环境、心理等城市问题日益突显,恶劣混乱的城市环境和迅速蔓延的疾病使城市不再是温暖、舒适的栖居所,反而变成了令人恐惧和厌恶的地方。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作为改善城市环境问题和卫生条件的重要举措,大量的城市公园开始涌现。

诞生于1858年纽约中央公园宣告了现代公园出现。然而在现代景观理论的发展过程却显得模糊不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附庸在建筑和建筑学理论之下,景观一直作为建筑的补充出现。

2.景观都市主义

生态都市主义可追根溯源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二战之后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建设如火如荼,经过20多年的城市建设城市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都市问题,城市环境成为制约社会成长的首要题目。你若细心去查阅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景观相关理论著作,

“环境保护”这个词少之又少,环境保护在那时还并不能成为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主流概念,甚至认为这是先进的象征。然而伴随着1 962年《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到来,环境革命开始了,叩响了生态与景观的合奏曲。

时任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副教授、现任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的查尔斯-瓦尔德海姆(Charles Waldheim)与1 997年正式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专业的高足,瓦尔德海姆深受詹姆斯·科纳(James Corner)和伊恩·麦克哈格(1an McHarg)的影响。同时代,科纳做为麦克哈格的门生但两人对于风景园林的未来却有着激烈争论。瓦尔德海姆借鉴了两者的共同点,整合了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理念和科纳的城市设计思想,提升并系统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

3.生态都市主义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对与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社会、环境问题的重新思考,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也得到了广泛传播,然而由于其本生观点广泛、学科边界的模糊,景观都市主义的观念也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和批判。

2009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莫斯塔法维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组织召开了“生态都市主义”大会并发表同名文集,本书将生态设计当做即有都市的紧急补救的措施和新兴城市的组织实践原则,认为生态都市主义是城市化过程中连接生态及其环境的重要纽带。并对生态都市主义及其未来进行全方位解读、展望,生态都市主义作为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论体系由此成形。

思考

当前中国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爆炸式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08年的经济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限入疲软,整个景观行业也借此回归到种理性的思考当中。“生态都市主义”等相关的理论为一股最新的思潮,虽然其论述与发展仍有待观察,其理论的成熟需要更多实践的支撑,但其特色却非常鲜明:它直接面对已建成的城市环境,在立场上也不同于消极的环境与自然保护,而是以“设计”城市中的人工生态来主动寻求城市发展的机会。

当然,该理论在中国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我国的情况非常复杂,很多现有的技术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未来的实践模式是多样化的,并且实践场地极有可能出现在城市中那些已经匆匆忙忙建成的,但之前规划设计时并没来得及细细考虑的遗弃空间,这些地点同样大有可为。

生态系统理论 篇12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系统,治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

喀斯特环境的基本特征是植被退化, 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水匮乏, 生态环境脆弱。但不同等级石漠化之间, 环境的退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尤其是石漠化治理的一些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综合治理模式、管理模式、社区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化与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达到建立石漠化生态系统重建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的目的[1,2,3,4]。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南方8个省 (区、市) 、100个县 (市、区)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专项的实施, 凸显出科学技术研究滞后于工程实施的矛盾。对不同喀斯特生态类型、不同等级石漠化生态系统重建有许多科技支撑迫切需要提升、集成, 现就如何建立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作一下探讨。

1 石漠化治理概述

不同喀斯特类型, 喀斯特发育条件、机理、空间分布 (平面的、深度的) , 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的相关性,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石漠化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 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治理措施的布局很难在空间位置和程序上做到有的放矢和准确把握, 从而会直接影响到石漠化治理的工作进度和整体效果。但目前的研究相对混乱, 如有研究认为有林地存在强度石漠化, 这与有林地的盖度属性相互矛盾。因此, 需要精度更高的数据及高科技的数据提取手段, 需要研究确定石漠化土地产生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相关规律等问题。

石漠化治理的核心是不同碳酸盐岩 (白云岩、石灰岩) 成土过程的差异, 作用机理, 形成土壤的特征, 以及对农业、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不同环境条件 (碳酸盐岩类型、地貌类型、小气候) 生态系统特征及既有经济又具生态效益的适生物种的选择和培育等。但目前的工程治理中在造林林种, 在区域上也无明显差异, 如:在造林树种选择上女贞、柏木、刺槐、柳杉较为普遍, 导致林分结构单一、成活率不高, 生态效益不明显。不同等级石漠化的生境条件, 其成因不相同。其恢复过程、机理、治理方式、工程配置也应因地制宜。但目前石漠化治理工程往往未针对不同等级石漠化进行工程设计及措施配置, 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

2 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中, 无规程规范作指导, 导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治理模式、治理方向出现偏差。如各有关部门把综合治理工程看作解决某一专项问题而设立的, 而项目由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和实施, 项目间缺乏沟通协商, 难以形成合力, 达到综合治理目的。目前石漠化治理工程设计主要参照的是林业部门的封山育林规程、人工造林规程, 农业部门的标准化草地建设规划, 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规程规范, 这些规程规范都不是针对喀斯特地区制定的, 可操作性较差。因此, 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林草植被恢复、草地建设与草食畜牧业、水土综合整治与调配等技术规程规范迫在眉睫。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分项工程 (林草植被恢复、草地建设与草食畜牧业、水土综合整治与调配) , 以单项技术措施较多, 也未形成技术体系, 且各项技术在不同区域的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示范、总结和提炼, 主要包括:石漠化环境增汇适生植物筛选与植物群落配置、石漠化环境生物能源适生植物选育与种植、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技术、特色林果和中药材选育—品质评价—标准化—产业化等关键技术、石漠化地区草地畜牧业技术与模式的培训机制构建与推广、优质饲用灌木选育及组合研究示范、本地良种改良培育技术、喀斯特地区草畜平衡下的草地围栏区划轮牧技术及模式、草地畜牧业产业化链条发展技术与模式、经济适用的喀斯特水位选择及取水技术、喀斯特水资源的评价及模型构建、居民参与式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农作物的节水灌溉和湿润灌溉技术研究及示范石漠化环境的工程防渗、水源保护、水质净化实用技术研发、不同环境条件的水资源优化调度、极度干旱预警防治技术与示范等。

3 石漠化治理工程产业化

石漠化治理不能简单等同于植树造林, 而需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进行综合治理, 要遏制石漠化, 解决农民生计, 发展区域经济, 才能使生态治理成果得到维护,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过去的石漠化治理均以追求林草植被覆盖度为目标, 少部分地区也有小规模的经济林、经果林, 但在生态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中严重脱节, 生态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直辖市, 不能实施生态产业化。因此, 探索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化的新途径, 是当前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长期效益的必由之路。

4 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构建

国家和地方科技部门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安排了“喀斯特 (岩溶) 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喀期特 (岩溶) 峰丛洼地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等科技支撑 (攻关) 计划重大课题, 在贵州和广西建设了毕节、清镇、关岭、贞丰、环江、平果等示范区, 开展了多项以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技术研发, 形成了一些成功的治理模式, 如“喀斯特高原峡谷猪—沼—椒 (经果林)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喀斯特高原山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与混农林业模式”、“喀期特高原盆地轻—中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技术经济模式”、“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维护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植被恢复演替技术与复合农林经营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异地生态移民模式”等, 在一些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但这些模式的内涵、外延及技术支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加之这些模式的生态系统稳定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且一些模式存在因地制宜问题, 另外, 也非常需要增加不同喀斯特类型、喀斯特发育条件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有效模式探索、研究与示范。

5 石漠化治理管理模式

目前, 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初步修复后的管理维护机制未建立, 相关技术与模式研究还是空白, 非常需要对石漠化治理试点尤其是省级示范县 (点) 加强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 每年进行试点小流域和全省的年度科学调查、分析与总结提炼, 而不是简单的工程实施工作总结与汇报, 而是及时发现是否是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是否在喀斯特石漠化区治理、是否是不同等级石漠化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是否是符合行业规程规范的治理、是否是按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的治理、是否有行之有效的后续管护与保障措施等问题, 并提出布局整改措施, 加强石漠化的科学治理与成果的科学巩固与维护。例如, 贵州贞丰顶坛小流域应当列入国家石漠化治理的试点小流域, 在科技示范区外的小流域中上游全部布设治理措施,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顶坛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不仅是在裸岩上种花椒的问题, 应将全国认同的这一技术研究模式升级到全国认同的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应用模式;“晴隆模式”不是简单的种草—养羊的逻辑关系, 其内涵与外延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 从石漠化等级—治理技术—治理模式—检测评价—产业化前景等方面需要进行

6 石漠化治理示范样板

通过国家和地方科技部门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安排了“喀斯特 (岩溶) 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喀斯特 (岩溶) 峰丛洼地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等科技支撑 (攻关) 计划重大课题, 建立了乌江上游毕节鸭池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区, 乌江—北盘江分水岭清镇红枫湖喀斯特高原盆地轻—中度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区, 北盘江中游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区。涵盖了南方石漠化治理区的喀斯特高原和喀斯特峡谷2个类型, 代表了贵州五大喀斯特地貌类型区 (喀斯特高原、喀斯特峡谷、喀斯特断陷盆地、喀斯特槽谷、峰丛洼地) 中的2类, 即喀斯特高原区和喀斯特峡谷区。贵州省78个国家规划县中, 34个分布在喀斯特高原区, 9个喀斯特峡谷区, 9个分布在峰丛洼地区, 2个分布在喀斯特断陷盆地区, 24个分布在喀斯特槽谷。目前, 峰丛洼地示范区、喀斯特槽谷的示范还是空白, 迫切需要进行样板示范, 另外, 南方45个喀斯特断陷盆地规划县中贵州也有2个, 也有必要进行示范研究。

7 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目前试点工程正在进行, 但其成效如何、小流域治理模式选择是否恰当、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措施是否奏效等问题, 还需要统一的综合评价指标与模式得出结果, 进而指导治理工作。另外, 退化生态修复后, 其健康程度的权衡方法及指标仍是未解决的问题, 大面积林草种植后, 汇碳效、计量也是学术界、国家层面关注热点, 非常有必要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廖义善, 卓慕宁, 李定强, 等.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资源利用研究[J].中国岩溶, 2010, 29 (11) :12-19.

[2]戴国富, 谢世友, 刘芙蓉, 等.重庆市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造林技术探讨——以乡土树种山桐子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29 (11) :770-775.

[3]刘艳, 蔡德所.广西西部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 2012 (3) :43-45.

上一篇:消费结构优化下一篇:理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