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2024-06-10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共9篇)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篇1

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对象,生态城市定位为主题,探讨这一复杂系统及其与周边的协调关系.论述了建构生态城市规划目标体系及其规划理论、指标体系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理论界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工作者应关注城市生态化控制理论,以及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核心与宗旨等问题.以广州等城市生态化水平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调整目标.同时,提出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一些新观点.

作 者:景星蓉 张健 樊艳妮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刊 名:城市问题  PKU CSSCI英文刊名:URBAN PROBLEMS 年,卷(期): “”(6)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目标体系   城市生态化控制理论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指标体系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篇2

1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的重要性

近年来, 全球变暖、沙尘暴、洪水、风暴潮和赤潮等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出于防灾减灾的目的, 人们对地球生态学领域的兴趣一直在不断增长着, 强烈关注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大气生态系统, 并进行了大量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1,2,3]的研究。作者“地球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提出, 意在揭示产生一系列自然灾害的过程和机制[4,5,6], 并且预测未来的气候模式[7], 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供给、生态保护、环境优化、防灾减灾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持。

2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的建立

2.1 “地球生态系统”的定义、结构和目标

“地球生态系统”是指地球本身具有生命特征, 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和控制完成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使地球上一切物质都以不同的形式能够延续存在。

“地球生态系统”由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3部分组成, 陆地、海洋和大气相互之间构成了3个界面。

“地球生态系统”的目标:就是为地球上一切物质都以不同的形式能够延续存在, 使地球能够可持续发展, 维持地球正常地、稳定地和长期地动态运行, 并且具有稳定的、动态的生态系统。

2.2地球生态系统的内容和意义

“地球生态系统”包含地球上一切的生命与环境。当出现生命之前或者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没有生命时, 地球生态系统的内容则包含的只有环境。

“地球生态系统”将全球的生命与环境看做一个整体, 从结构方面阐明了地球的运动轨迹, 从功能方面分析了地球不同领域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研究, 展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阐明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确定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动力成因;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的预测理论, 为人类的生存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3地球生态系统的特征

“地球生态系统”是将地球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 而生命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若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内部、表层和外层, 就可以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的3个生态系统领域, 以及由他们构成的3个生态系统界面。

“地球生态系统”从全球来确定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地球生态系统来调节和控制全球的变化, 尤其在人类对地球的作用下。“地球生态系统”展示了三大补充机制[4,5,6], 修复人类活动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消除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干扰, 同时补充人类活动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动力缺少。

3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与前人的概念及假说不同

3.1与前人的概念不同

1983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顾问委员会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 于1988年出版了《地球系统科学》报告[8], 系统地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 通过对地球整体系统及其各子系统 (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 演化过程和相互作用的研究, 认为发生在该系统中的各种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是地球系统各子系统 (圈层)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大基本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笔者认为将地球研究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 缺少有机的整体结合, 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也相互孤立和分离开了, 这样的研究只会得到片面的、局部的结果, 甚至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只有“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才能对地球整体进行完整的和全面的研究。例如, 在对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9] 中, 就展示了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硅的运行轨迹。

3.2与前人的假说不同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英国地球物理学家Lovelock和美国生物学家Margulis提出“盖娅 (Gaia) 假说”[10,11,12,13,14], 盖娅是一个由地球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等各部分组成的反馈系统或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自身调节和控制而寻求并达到一个适合于大多数生物生存的最佳物理—化学环境条件。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生命和生命活动决定了可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盖娅假说”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对其环境是不断地主动地起着调节作用。并且认为如果地球上生物消失, 那么盖娅也就消失了。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与“盖娅假说”有4个方面不同,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认为:① 不能将地球研究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 即不能够将环境各部分之间、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分割, 它们是有机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② 不能以生物圈为中心, 不能认为生命和生命活动决定地球表层系统, 也不能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对其环境是不断地、主动地起着调节作用。环境与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具有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作用, 他们是有机地、协调地结合在一起, 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③ 人类是地球上生物的一部分, 而不能够单独从地球生物中分离出来。即使人类活动已经并且继续影响地球的变化, 人类的活动也只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④ 不能过于夸大生物对地球的作用和影响, 在地球生态系统中, 即使没有生物, 地球生态系统同样具有控制和调节地球的变化, 地球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状态。

4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的应用

4. 1 “地球生态系统”营养盐硅补充机制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根据营养盐硅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过程和浮游植物的生理特征以及其集群结构的改变特点的研究结果, 综合分析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探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营养盐硅的补充机制[4]:近岸的洪水、大气的沙尘暴和海底的沉积物向缺硅的水体输入大量的硅, 即由陆地、大气、海底3种途径将硅输入海水水体中, 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 保持海洋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动态平衡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洋生态系统中硅的严重缺乏, “地球生态系统”启动了补偿机制。① 水流对硅的输送能力加大, 在海洋沿岸形成了多雨气候, 降雨次数频繁、降雨时间延长、雨量增大, 形成了沿岸河流向大海的泥石流和洪水;同时风暴潮也越来越频繁和剧烈, 进一步加大了洪水流量, 向海洋输送更多的硅量和更高的硅浓度。② 大气的输送增加。在内陆, 气候干燥、高温, 造成植物死亡、土地干裂, 加速了土地的沙漠化。通过干燥、高温的上升气流, 将地面所形成的沙尘带起, 逐步随着风力加大变成猛烈的沙尘暴, 并尽可能将这些沙尘送向大海的近岸水域, 有时送到远离近岸水域。③ 台风或飓风发生频率剧增, 其强度在不断增加, 台风或飓风扫过的面积也在增大, 使海底通过沉积物向海洋水体输入大量的硅。同时, 台风或飓风所带的雨量也在增加, 使近岸的洪水向海洋水体输入大量的硅。

4.2 “地球生态系统”的气温和水温补充机制

海水水温的升高, 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若要水温下降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 就要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放缓, 保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平衡。海洋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最大吸附器, 二氧化碳能够溶解在海水中, 被浮游植物吸收, 沉降到海底并贮存。由于浮游植物的作用, 使得大气中温室效应减弱, 气温开始降温, 也使得海水温度下降。

为了使气温和水温下降或缓慢地增加,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 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②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 应疏通河道增大流量、加强流速, 向海洋输送大量的硅, 通过促使浮游植物的生长, 使其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当二氧化碳排放增多而河流的输送减少时, “地球生态系统”的气温和水温补充机制只有通过洪水、沙尘暴和风暴潮3种方式向大海水体输送硅。

4.3 “地球生态系统”的碳补充机制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首次提出碳补充机制[6], 并且说明了补充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每个流程, 阐明了无论硅的充足与缺乏, 地球生态系统都要将碳从大气中移动到海底, 储藏起来, 完成碳的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气温和水温上升, 地球生态系统不惜损害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也要启动碳补充机制, 完成碳的迁移, 从而使气温和水温恢复到动态的平衡。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 导致气温呈上升趋势, 水温呈上升趋势, 在海洋中氮和磷含量升高而硅含量降低。地球生态系统为了保持海洋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平衡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开始启动碳补充机制, 使大气中的碳迅速迁移沉降到海底。在此过程中, 会出现两种情况:① 地球生态系统启动硅补充机制, 海水中的硅使浮游植物生长迅速、旺盛, 形成硅藻为优势种, 易产生硅藻赤潮。② 地球生态系统无法启动硅补充机制, 海水中大量的氮和磷使浮游植物集群结构改变, 从硅藻改变为甲藻等非硅藻。甲藻等非硅藻生长迅速、旺盛, 形成优势种, 易产生甲藻等非硅藻赤潮。这两种情况下大气中的碳都被迅速迁移沉降到海底, 气温和水温恢复到动态平衡。通过地球生态系统的碳补充机制, 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近岸和盆地流域地区成为多雨区, 内陆成为干旱区, 海上成为多风暴潮区。从全球生态系统和变异气候的变化趋势的角度来看, 在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有两大显著特点:气温趋向于升高;风暴趋向于增强[2]。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下, 农作物的生长都趋向于耐高温和抗倒伏, 在内陆生长的农作物, 具有抗干旱的特性, 在近岸和盆地流域生长的农作物, 具有抗洪涝性。海洋生物能够适应水上风暴潮的搅动, 也能够适应甲藻等非硅藻赤潮以及赤潮带来环境变化。

因此, 人类需要提高生物技术来进行培养、改良陆地的农作物物种和水产品物种, 以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以便人类的食品资源可持续利用。

4.4 “地球生态系统”的硅轨迹

通过“地球生态系统”的3个生态子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 来研究硅的运行轨迹。

在北太平洋水域, 无论是在近岸水域还是远离近岸水域, 从秋天的雨季结束 (11月) 到春天的雨季开始 (5月) 之前, 浮游植物生长都受到硅的限制, 由于长时间缺乏营养盐硅, 造成了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最低。这时正是系统的上升通道加大力度、提高运行能力的时候。在3—5月, 沙尘暴次数多、强度大, 尤其在雨季来临之前的4月和5月, 北太平洋水域极度缺乏硅, 沙尘暴4月次数最多, 5月强度最大, 给北太平洋水域带来最多的硅补充。这表明上升通道与硅在时间上缺乏紧密配合, 其运行能力与硅缺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在北太平洋水域, 当5月雨季来临后, 有陆源通过洪水和河流向北太平洋提供了稳定的、持续的、大量的硅。在11月的雨季结束之前, 北太平洋的季风已经成为冬季季风, 在冬季, 当没有陆源向北太平洋提供硅时, 通过大气由冬季风向北太平洋提供了稳定的、持续的、大量的硅。在4—5月期间转入夏季季风, 这时, 有陆源向北太平洋提供硅时, 就不需要季风提供输送了。于是, 夏季季风就变得较弱、持续时间短、稳定性较差的季风。由此可见, 北太平洋的季风与北太平洋边缘的雨季在时间上密切相嵌, 顺利完成近岸洪水和河流的输送与大气的输送之间的相互转换, 一直保持向大海的水体输入大量的硅。通过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的动力剖析, 就知道陆地沙漠化的原因。

北太平洋水域营养盐硅的提供系统必须要有充足的硅源和强大的上升动力, 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① 要有充足的硅源, 就是需要硅源的面积扩大。这样, 沙漠化逐年增强, 沙化的面积逐年扩大。② 强大的上升动力, 就是系统上升通道的运行能力增强。这样, 沙尘暴时间延长, 空间变大。形成了遮天蔽日、持续数日的沙尘暴。由此导致内陆的气候干旱, 使陆地成为沙漠化, 沙尘暴增强。

4.5未来的气候预测及证实

通过海洋生态变化, 确定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营养盐硅和水温, 营养盐硅是主要发动机, 水温是次要发动机。“地球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了未来地球气候变化的模式: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的气候模式、内陆的气候模式和海洋的气候模式。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成为多雨区, 内陆成为干旱区, 海洋成为风暴潮区。

根据未来地球气候变化的模式, 在不同的区域, 建立不同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基础设施。在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 建设排水系统, 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 注意连续遭受暴雨袭击, 防范可能引发的洪涝灾害。在内陆区域, 建设节水灌溉系统, 做好城市、农田的防旱措施, 注意高温、强风和持续的干旱, 防范可能引发的干旱灾害。在海洋区域, 建设预测、预报的设施, 完善预测、预报的机制, 注意风暴潮的面积、强度、速度等级别, 防范台风、飓风、热带风暴和寒潮等风暴潮可能引发的海上灾害。

以洪水、沙尘暴和风暴潮3种方式向大海水体输送硅, 对人类生存来说是3种灾害, 但是这些灾害与全球气温和水温上升所带来的灾害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是由于洪水、沙尘暴和风暴潮是局部的灾难, 然而全球气温和水温上升所带来的灾害是全球性的灾难。因此, 通过未来地球气候变化模式, 对洪涝灾害、干旱灾害、风暴潮灾害等灾害进行时时监测, 提高预报精度和准确率。人类要应对气候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积极采取应急措施, 利用现代技术加强防灾减灾的系统建设, 以便减少未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5结论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篇3

关键词:生态系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S718.5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6-0028-05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中国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过程,将在未来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对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承与创新[2]。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次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目标的完善、是文化观念的提升、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生态系统理论将人类社会看成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从而把城市发展过程所涉及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有机结合,这正是我国现阶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但如何运用生态理论知识和实践,提升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并自觉自愿地参加与环保行动,对话生态文明,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之美好愿景,这已经成为时代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全新课题。

1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1.1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4]。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生态系统最显著特点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结构越复杂,物种数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因此,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缺一不可。相对与人类社会而言,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多级复合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受自然作用力和社会作用力的驱动尽管各子系统发展变化分别受不同的规律制约,但子系统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依存、协同共生,并以各类正、负反馈的形式协调着各子系统在质和量上的关系。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人类复合生态系统除了生物、环境外还包括社会经济属性和人类的文化。系统的调控方式除了自然规律的调节外,还存在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调节[5]。

从上可以发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生态文明所倡导的正式这种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1.2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概念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同时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6]。它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湖北林业科技第43卷第6期胡承辉 等:生态系统理论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探究1.3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的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关系,人和自然如何才能实现和谐发展,只有把人与自然如实看成一个生存整体。首先,人类是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第二,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所需衣、食、住、行及水、空气皆来源于生态系统;第三、人是生态系统中最具积极能动的因素。人类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及生活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第四、生态系统必须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实现生态平衡,维持稳定。因此,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本质在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保证自然环境良好的基础上,使得自然资源不断注入、流入人的生产活动之中而发展[7]。

2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物质文明不断提高,人口、资源、环境与各种自然灾害已逐渐成为人类不得不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我国在复兴民族工业,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由于工业多数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的经营发展模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1)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400 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50 %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 3.6 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3]。

(2)大气污染严重: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 个城市中,70 %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大中型城市空气污染是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严重造成环境空气污染面积广泛,治理难度加大。

(3)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超过484.74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1.1%,涉及近千个县,每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为45.2亿t,占全球总量的1/5[8]。

(4)土壤污染加速: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导致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9]。环保部周生贤部长2011年10月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环境污染情况时提到,我国现有受污染耕地约有0.1亿hm2。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土壤污染远未得到有效遏制,大量被污染的耕地仍然继续种植着与食品有关的农作物。

(5)耕地面积大量缩减:中国每年人口大量增加,受生态环境影响,耕地不断减少。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增加至16亿,由于耕地减少,粮食不够吃,必然到国际市场去抢购粮食,引起粮价上涨,造成粮食恐慌,引起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粮食种植面积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需要多进口500万t,我国粮食进口量增加或减少5个百分点,国际商品粮市场的价格就上涨或下跌30%左右,从而影响到3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

同时,还包括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生态问题的恶化,不仅事关中国自身,也事关世界安全,更事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究

要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必须针对目前生态现状,正源清流,找准发力点和着力点。就目前而言,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人为干扰破坏较少,相对比较稳定;而人工生态系统,特别是城市生态系统,人口高度密集,生产要素高度集中,人的活动十分明显,对自然依赖和破坏作用较大,同时也是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重点就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探究如下:

3.1加大生态系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竖立全民生态哲学观从分类、构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而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在许多人眼里,将其等同为植树种草,纯属以偏概全。因此,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必须加大生态系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竖立全民生态哲学观。生态哲学观是从广泛关联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的主要特点是从人统治自然发展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超越了机械论的世界观而引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宇宙观,形成对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原则的正确认识:我们是自然界的-部分,而不是在自然之上。生态世界观决定了生态城市是在人与自然系统整体协调、和谐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人、自然的局部价值都不能大于人与自然统一体的整体价值。只有将生态哲学观深入人心,提升整个民族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大有希望。

3.2编织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加大各生态系统复合力度,强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绿色植物作为城市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载体,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它生产着人类需要的O2,消费着人类呼吸出的CO2,同时对减尘、降噪、吸收、分解有害气体和物质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相对于城市高度密集的人口、建筑物、工厂,同有限的城市生态系统自身绿地面积及植物数量而言,不过杯水车薪,需要其它生态系统进行补充。根据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物种数量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理论。有效建立各生态系统有效衔接和复合网络,强化其自我调节能力。

比如,南京市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实现“建筑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推进同步,加强城乡绿化建设,优化城乡绿化布局,推进城乡绿化统筹发展,编织出了一条圈层式、放射状,以主城区绿化为心,以绕越高速绿化带、绕城公路绿化带、明城墙绿化带3个环城森林圈为环,以农田林网和江、河、湖、路防护林为网,以郊县连片规模造林为片,以森林镇村和郊野公园为点的“心、环、网、片、点”相交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通过生态系统之间的联接、复合,充分发挥城郊及农田林网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余,而消费者不足的优势,让城市生态系统和郊县生态系统优劣互补,起得了良好效果。

3.3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构成,实现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主要组成有: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大要素,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它们来达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缺一不可。而城市生态系统,其主要构成是消费者,其赖以生存的由生产者生产的粮食、疏菜、水果等主要来源于其它生态系统,分解者缺失,或严重不足,因此,目前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健全,不平衡的生态系统,必须完善、修复。

(1)加强城乡生态要素互补,建立和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平衡体系

我国实行取消农业税,以工业反哺农业,进一步加强城乡在经济领域交流与互补,有效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在生态上,城市和乡村,一个以消费者为主,一个以生产者为主,物质分解互不流通,循环的链条被切断。比如,农民生产稻谷,不断的消耗地力,因缺乏循环渠道,无法实现土壤要素平衡,尽管使用工业化肥作补充,但其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微量元素补充不全或不足,破坏土壤结构,致使土壤板结,导致地力下降,这是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最主要的成因,严重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必须建立二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通过生态廊道建设,让能量流动畅达的同时,物质循环得以实现。

(2)划定生态承载红线,控制城市规模,均衡布局城市,保持生态系统局部动态平衡

城市规模的设置,除考虑城市自身的定位和发展外,还应考虑其自身及其周围环境承载能力。在不断扩张的城市,不是建几个广场、修几个公园、栽几株树,就是宜居,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绿色生态不足,是城市生态永恒的话题。不能以小面积的生态来替代大范围的城市生态。而应站在生态平衡的高度,科学统筹城市规模和生态要素的流动和平衡的关系,根据城市自身及周边生态最大可承载能力,来限定城市规模。城市越大,生态要素的流动就会越困难,局部生态环境调节和改善就会越难。鼓励大城市,通过发展高速交通,合理布局、发展卫星城镇或通过城市圈等方式,来达到城市规模和工业生产扩张的目的,让大城小镇,都有各自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交换和平衡的便利通道和空间。从而实现自身的动态平衡。

武汉“1+8”城市圈以武汉为龙头,以黄石、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为组成单位,通过统筹产业布局,避免生产要素过渡集中,城市规模过渡扩张,在各城市,通过自身生态保护、建设,来强化生态系统,起得了一定成效。让各自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生态得到保护。

(3)统筹科学安排经济带、城市圈布局,让经济和生态发展同步协调

国家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设立了诸如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长江经济带等经济发展区域,各地方也相应建立如武汉城市圈等一系列加强经济建设重大举措,建议在划定经济带、城市圈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态平衡体系的论证。一般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生态条件较差。统过经济发展和生态统筹,让其协调发展,形成生态圈和经济圈一体和谐格局。

3.4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系统自身修复和完善

在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因素气候因子中,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因素,这些因素一方面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特别是城市生态系统,如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热岛效应等,对非生物环境因素产生较大影响。如排放的废气中SO2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被吸收,就会产生酸雨,危害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灰尘得不到固定,就会产生雾霭,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热岛效应不能得到有效化解,就会导致自然气候异常,引发自然灾害。

因此,从生态理论出发,着眼我国当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严重过剩的现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科技兴国的发展道路,将工业生产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在城市分解者严重不足和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倒逼机制,强化人工分解废水、废气等工业生产和生活剩余物,变废为宝。从而减轻超负荷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让其自身得以修复完善,不断造福和服务人类社会。

3.5多措并举,创新生态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建设,除传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等理念外,更加注重生态在“五位一体”中自身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建设。牢固树立和谐整体、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建立和发挥生态示范县、市、区域引领和市范作用;实施生态富民、生态补偿、生态廊道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加强生态要素流动平衡体系的研究和规律的把握;制订谁污染、谁补偿,谁生态、谁受益的机制;广纳社会资金,广集天下智慧,调动生态建设和维护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绿满九州,展现美丽中国,造福后代子孙。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着眼当前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应是:以巩固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以强化和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为纽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理念为着力点,普及生态理论知识、树立全民生态哲学观,以满足人们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清地净,能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安全食品等最基本的生活诉求。只要认真惯彻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重大决择,落实好生态文化观、生态政治观、生态经济观,随着“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生产资料,就是生产力”,“绿色决定生死”等一系列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相信美丽中国,和谐地球一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亚力,吴云超.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下的城市化现象透视[J].宏观经济,2014,5:34-36.

[2]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9.

[3]于晓霞,孙伟平.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40-44.

[4]郝云龙,王林和,张国盛.生态系统概念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353-356.

[5]陈剑锋.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31(1):3-5

[6]闫丽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制度维度与生态文明建设[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112-115.

[7]苗启明.论人境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9-13.

[8]李智广.中国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J].中国水利,2009,(7):8-11.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篇4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理论探索与实证--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摘要:为深入地探讨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将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扩展到城市生态系统,提出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机制概念.分别从微观作用与宏观表现两个角度提出承载机制模型,即承载递阶模型与水桶模型,初步构建了承载理论框架.在承载理论指导下,采用层次结构模型建立了承载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承载机制定量评估模型,由此可计算出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指数,该指数是研究资源支持系统、环境约束系统与社会经济活动三者协调性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活动供容能力的`重要判据.最后对长三角具有代表性的8个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8个^城市的综合承载指数排序依次为:上海、南京、无锡、宁波、杭州、苏州、常州、扬州.作 者:毕东苏 郑广宏 顾国维 郭小品 BI Dong-su ZHENG Guang-hong GU Guo-wei GUO Xiao-pin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期 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ISTICPKUCSSCI Journal: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年,卷(期):,14(4)分类号:X1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 承载机制 承载递阶模型 水桶模型 长江三角洲

论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途径 篇5

论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途径

生态林业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追求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在理论上可用森林环境保护工程、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等3大工程来“圈层”构建.而在实践中则可采取建设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公园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作 者:谭世明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资源与生态科学系,湖北恩施,445000刊 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年,卷(期):20(2)分类号:F326.2关键词:生态林业 生态经济平衡 现代林业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篇6

关键词:建筑,风水,环境

《黄帝宅经》曰:“地善, 苗旺盛;宅吉, 人兴隆。”短短十个字就完全道出风水学的精髓。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 “风”是流动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 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 万物就能生长, 人群就能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正因为有了空气与水和适宜的温度, 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 “风水”一说也有正确所在, 正因如此, “风水”在现代建筑中仍然被人们重视。

1建筑风水之风

建筑风水之风是指空气的流动, 古人看风水要看住宅周围是否有风吹过, 眼前豁然开朗, 并无高山阻隔, 以断风脉, 也不宜风力过猛。风宜徐来, 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有柔和的轻风徐徐吹来, 清风送爽, 才符合居住之道。优化建筑布局, 提高住区的风环境质量, 达到夏季通风良好。而在冬季, 住区局部最大风速不超过5m/s, 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5Pa, 减少冷风渗透。风应该在平流层范围内, 而不宜有产生紊流或涡流的大风。应该确定一个风速对人体长期健康影响的标准, 也是我们现代人为了自身的健康应该考虑的, 因为强旺的风以及携带的灰尘等是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的。

一般来说, 新风量越多, 对健康越有利。国内外许多实验表明, 产生“病态建筑物综合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风量不足。新鲜空气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调节室温、除去过量湿气, 并可稀释室内污染物。室内新风量根据二氧化碳的含量来确定, 这是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基本方法。二氧化碳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 可以作为室内空气新鲜程度的指标。据统计, 人每日吸入的空气量约为10m3。一般来说, 保证每人每小时有30m3的新鲜空气, 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控制在0.1% (体积分数) 左右。

躺在椅子上, 沐浴着和煦的微风中, 把所有的劳累和烦恼的抛开, 随风而去, 这样的生活应该很惬意了。

2建筑风水之水

水―宇宙万千生命因它孕育而来。人类因水而有了生命, 城镇因水而繁荣。建筑活动中对自然水环境的研究和利用, 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 其表现主要有: (1) 靠近水源, 不仅便于生活取水, 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 位于河流交汇处, 交通便利。 (3) 处于河流阶地上, 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 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在古典园林中水作为一种建筑要素被广泛的采用, 并得到发长和传播, 确立了建筑空间水要素的重要地位。

现代建筑中, 由于寸土寸金, 所以并不是每家都能有一大片水, 更多的是在小区内有一池塘或喷泉。喷泉的活水发出的声音, 亲切而自然, 也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流水至柔而善, 可轻易流过路径上各处的障碍, 而涓涓细流的汩汩之声很具抚慰性, 有助于令住户度过漫长的人生路里的崎岖坎坷。还有不少住宅都配有游泳池, 游泳是最好的健身运动之一。在风水上, 常与水亲密接触, 能为身心注入水的特质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疲惫的身心, 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柔韧性。除了运动的功能外, 一大池水可以给干燥的空气带来水分与湿润。国际上的豪宅无不择水而建, 中国自古也有择水而居的传统, 此外, 水景还迎和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 水景的生态效益和给人心灵带来的共鸣与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建筑风水之阳

中国地处北半球, 阳光终年由南照射, 自古以来, 人们都以坐北朝南之势建房造宅, 以求能沐浴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之中。阳光、空气、水, 生命组成重要元素, 阳光在现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甚至以光为装饰。阳光感在小区环境景观中的体现则更为直接, 环境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自然、阳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上, 小区中的环境景观有别于自然环境, 它是一种抽象化的自然, 阳光作为自然要素之一, 在这样特定的场所中, 与人、建筑发生着关系, 通过小区内小环境, 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让人能感受阳光, 聆听风声、雨声的场所, 满足现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 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来。让人充分与阳光、自然相交流, 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和谐统一。

为了使阳光能够照射到家里。房屋日照间距的要求, 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层窗台高度处, 保证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房间日照的长短, 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 这个相对位置以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 它和建筑物所在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时间有关。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的高度角, 作为确定房屋日照间距的依据, 日照间距的计算式为: 式中L为房屋间距 (日照间距) , 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差, α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 (当房屋正南向时)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 房屋的间距, 通常是结合日照间距卫生要求和地区用地情况, 做出对房屋间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规定, 如L/H1=0.8、1.2、1.5等等。在高纬度地区和农村, 日照间距要求可大些, L/H1常取1.5~2.0, 即房屋前后的间距是房屋高度的1.5~2倍。低纬度地区在1.2~1.5左右。城市用地很紧张, 日照间距往往达不到日照卫生要求, 但一般要求不小于1, 但实际情况中, 许多仅有0.8甚至更少, 这种住宅状况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阳光中的可见光谱有各种颜色, 在阳光下, 能够让人感受到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黄一真.现代住宅风水[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5.

[2]王汉清.通风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黄晨.建筑环境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篇7

一、研究对象

由于本研究涉及幼儿的同伴关系,而提名法能够了解同伴群体中每位幼儿的人际交往状况及其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2]故采用同伴提名法进行典型个案取样。本研究中的做法是让每位幼儿在全班进行限额提名,说出三个他们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儿童,根据从每个幼儿那里获得的正负提名数,对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进行判定。通过现场同伴提名,选择出一名正提名次数为0,负提名次数为17(全班最高)的幼儿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该幼儿具有如下特征:

小明,5岁,独生子,父母由于工作原因,较少参加幼儿园活动,平时主要由祖父母照看,但父母经常在家询问小明的学习表现。小明平时在班级中总是沉默寡言,与同伴的互动交往很少,在参与合作游戏时总是被拒绝,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也不积极主动接近老师,多数互动为教师主动发起或告状,表现出离群、孤僻、注意力不集中、攻击和破坏等行为特征。

二、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时间取样观察法,选择区角活动和教学活动时间(9:30—11:10)进行观察,

记录幼儿在这两种活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收集行为样本,观察时间为一个月。其次,采用事件取样法,收集能反映小明交往特点的“典型事件”并记录其行为反应和事件的前因后果。最后,为了尽可能排除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全面了解被拒斥幼儿,在进行同伴提名时对每个幼儿进行了追问,并对教师、家长进行了访谈,把访谈记录作为背景资料,进一步丰富个案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任何儿童毫无例外地总要存在于大大小小及各式各类的系统之中,各系统中的要素特别是教育要素会以各种方式共同作用于儿童个体。[3]这为我们系统全面地探索各种因素对被拒斥幼儿个体发展的影响提供了较深入的分析框架。

(一)教师因素:不适宜的关注与消极评价

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幼儿园是幼儿直接面对和接触的一个重要生态场域,教师在这个场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通过与幼儿个体及同伴群体的交互作用产生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伴群体对幼儿的评价。这一点在同伴提名中找到了很好的例证,有些幼儿给出的“不喜欢小明”的理由与教师平时在公开场合对小明的态度如出一辙,如幼儿A说:“排练的时候总不跟我对齐,老师都说他了,他还不跟着我。”幼儿B说:“他有时候很疯,我不喜欢疯的人。”仔细分析这些语言会发现很多与教师有关。因为进行提名测验期间幼儿园正在进行户外综合操训练,小明所在的队列常因队形变换混乱而被单独留下训练,而小明就是教师口中的“害群之马”。此外,教师在集体活动中为了强调纪律,经常用语言进行管制,如“XX,你还在疯?”长此以往,小明就被冠上了“疯孩子”的头衔,成了同伴群体中不受待见的“被拒斥者”。由此可见,教师已关注到小明的问题行为,并采取了积极关注、及时制止等措施进行干预,但将精力过分聚焦在了“将小明管好”这件事情上,包括不让他受伤、不让他捣乱等,但并没有实现有效的干预。

(二)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园之间的消极互动

家庭是儿童发展各系统中,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交流与互动最主要的中介要素,如果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互动是消极的、甚至对立的,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交互式的影响。通过多次访谈发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存在误解和质疑,主要表现为家长不信任幼儿园和过度保护孩子,教师过于自信而不理解家长。如主班教师说:“小明蛮会惹事的,回家后总是说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怎么样他了,其实都是他自己的错。”而小明的父亲却不相信教师的“一面之词”。于是在一次清晨入园时,将携带有微型窃听器的手表让小明带进了教室,并在第二天用第一手资料与教师进行交流。自从“窃听器”事件之后,教师对小明格外关注,只要小明一有状况,教师就会及时与家长联系,避免小明回家后的“夸大其词”。此外,由于小明是独生子,家长的过度教养不仅使小明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也给教师的干预带来了难度。虽然家长有权知晓幼儿的在园情况,但需采取合理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避免家园之间的消极互动对教师形成压力,渐而使孩子在班级中被“特殊化”。

(三)个体因素:幼儿自身的消极交往行为

儿童在以自我为源的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其个性品质特点是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观因素。在观察中发现,小明很渴望与同伴交往,但他又不会恰当地使用让别人愉快的交往策略,在与同伴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同伴的反感。例如在交往中,小明总是使用间接的接近方式(如:拿物体冲撞)来接近同伴,而不擅长采用语言和身体接触等友好的方式来获取关注,很容易将交往演变成了“冲突”。加之小明在交往中缺乏成功的体验,总是使用破坏纪律,影响他人正常的活动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捣乱、睡觉时打扰身边的人等等,这些行为使他更加不受同伴欢迎。久而久之,小明在同伴交往上的积极主动性逐渐降低,基本处于被动交往的状态,在游戏中被同伴拒绝时,会选择等待,甚至是消极地自我冷落。

四、生态式教育干预的几点建议

生态式的早期干预强调干预过程的协作性、动态性和个性化。[4]鼓励家庭、社区、幼儿园三方努力做到干预功能的互补与整合,提倡以持续变化、逐步递进的方式观察和记录幼儿,为幼儿设计个性化的教育干预方案,既改善弱势领域,又深挖优势潜能。

nlc202309090830

(一)教师的干预策略

幼儿由于自身各方面能力尚未发展完善,在生态环境系统中其自身成长力有限,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持、引导和帮助,但教师要学会从幼儿的角度去解读幼儿的行为,为幼儿创设良性的同伴交往环境。

1.改变已有的教育行为,采用积极的言语评价。

教师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具有一种导向作用,通过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干预儿童的同伴交往,讲是非常有益而有效的。[5]首先,教师必须学会读懂幼儿行为所要交流的内容,然后学会帮助幼儿形成表达这些内容的适当方式。因为同样的行为在不同情景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行为也可能表达同一件事。其次,教师在公开场合应尽量避免大声呼喊小明的名字。因为教师使用言语约束时,难以掌控语气语调,容易带有斥责、制止等负面情绪,即使没有使用负面的词汇、语句,幼儿也能从语气腔调中感受到教师的消极情绪和态度。最后,教师应适当忽略小明的行为问题,淡化对失范行为的关注,适当给予积极的言语评价,帮助小明重塑自信心。如在小明出现捣乱、攻击等行为时,教师应使用平静的语气来提醒他,并告知恰当的做法。

2.采用指导性的行动,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

针对小明社交能力弱的现状,教师应采用指导性的行动,引导团体来接纳和帮助小明,而不是只关注小明。一方面,可以采用认知训练法来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技能,[6]如就幼儿的几种主要人际交往情境和技能包括如何加入一项游戏活动,如何与同伴轮流和分享,如何有效地交流等,采用讲解、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应在一日生活中有意识地为小明安排与同伴接触的任务,如帮助教师发放玩具,并鼓励其他幼儿道谢。当小明被同伴拒绝时,要让拒绝他的幼儿给出原因,引导团体来帮助小明。同时,教师应注意小明的退缩行为,当他出现退缩行为甚至自我冷落时,教师要起到调节作用,鼓励幼儿动起来。

3.挖掘智能强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智能组合。[7]每个儿童都有优势和弱势智能领域,在教育中应该以强带弱,获得个人最优化的发展。识别和挖掘被拒斥幼儿的智能强项,让其在优势领域进行社会交往,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助于被拒斥幼儿改变自我认知,提高自我尊严以及移情能力。在观察中发现小明擅长拼图、堆积木等游戏,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优点,为其创造交往机会。

(二)家长的教育对策

儿童的社会生态各系统要形成教育合力,必须发挥家庭的中介作用,提升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现代家庭结构的演变,使孩子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唯一核心,尤其是独生子女,这更需要家长秉持科学育儿的理念,在注重幼儿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关注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案例中小明的家长过于注重智育而忽视幼儿交往、自控等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如小明父亲常因“学习表现不好”而批评他。美国儿童教育家G·威特金(Georgia Witkin)曾指出:父亲是男孩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父子交互作用的质量制约着孩子自制力的发展水平。[8]其实,对于小明的教育干预,其父是大有可为的。父亲应多与小明进行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与教师和其他家庭成员合作,用自己的榜样作用影响幼儿。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同伴交往规则的培养,有意识地创造同伴交往机会,引导小明建立良好的社交策略。此外,父母还需要通过自身来影响祖辈家长,改变过度保护的现状,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三)家园合作的良性互动策略

家园共育,发挥幼儿园和家庭两个系统的教育合力是改善被拒斥幼儿同伴关系的关键,而家园共育最重要的是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家长和教师需要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消除分歧和误解,达到比较一致的观念和态度,形成统一协调的行动。[9]一方面,教师应从幼儿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家长的意愿和需要,通过和谐平等的方式与家长沟通。特别是祖辈家长,他们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教师需要换位思考,体谅祖辈家长与幼儿之间的隔代情结,理解祖辈家长的想法和举动。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尊重和理解教师,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沟通。教师及时传达小明在园表现,家长主动反馈其家庭情况,以便跟踪小明同伴交往的持续发展状况和教育干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幼儿被拒绝社交地位的矫正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1).

[2]庞丽娟.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1991(2).

[3]熊絮茸,孙玉梅.自闭症儿童社会生态系统初探[J].中国特殊教育,2014(7).

[4]何金娣.特殊需要儿童“生态式早期干预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上海市卢湾区生态式早期干预模式介绍[J].基础教育参考,2009(8).

[5]刘丽湘,刘力全.被同伴拒绝儿童的成因分析与干预策略[J].研究与探索,2009(1).

[6]王争艳,王京生,陈会昌.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7]刘树仁.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个性培养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7).

[8]Georgia Witkin,Kid Stress:Effective Strategies Parents Can Teach Their Kids for School,Family,Peers, the Word-and Everything[M].Viking Penguin,1999:55.

[9]詹勇. 家园沟通贵在创新[J].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8).

中国西部发展生态产业的理论探索 篇8

一、西部开发要根据生态适宜度进行区域限定? 自从西部开发战略提出以后,西部开发的范围似乎已从10个省扩展到19个省,甚至中部偏东的一些省份,也要往西中靠。我们认为西部开发要限定区域。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应选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西北7省区以及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5省区。? 这样限定的西部地区总人口3.3亿;面积67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0%。其中西北7省区人口9 412万、面积542.7万平方公里;西南5省区人口2.4亿、面积135.8万平方公里。以秦岭为界,西北降雨量较小,生态适宜度较低,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西北地区的重点是生态恢复,必要时应休耕休牧,甚至把生态系统难以承载的人口迁往西南5省区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西南降雨量较大,生态适宜度较高,生态环境较好,所以西南地区的重点是生态开发,尤其要重点发展生物工程、绿色食品及畜牧加工业。?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农业(包括林业、畜牧业)为主,而工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市场等则很不发达。由此产生西部开发的下列特点和优势。?

作 者:刘宗超 黄顺基 于法稳 作者单位:刘宗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黄顺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于法稳(中国农业大学持续农业发展中心,)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篇9

1.1课程设置探索

生态学课程主要分为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个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主要介绍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农业生态、生态系统服务及生物防治等内容。由于受课时数限制,故课程安排应做到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筹规划。例如本专业学生在大一及大二时进行过动植物学野外实习,对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且通过近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动物学、植物学及微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因此涉及环境、个体的内容仅作简要介绍;而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应用生态学的内容和知识点较多,需进行深入、具体地讲解。课程设置的原则依据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现状,做到精选、精讲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及难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1.2教学方法探索

对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以往多以课堂板书教学的方式进行,且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授课效果往往受到制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鉴于生态学本身课程的特点,课程中配合多媒体影音资料,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将一些生态现象、过程、机制等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生动、形象地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直接地呈现,极大提高学生对生态学学习的感性认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当前生态学研究突飞猛进,在很多方面都有优秀的专业视频,例如在进行生物与各种无机及有机环境间关系讲解时,可配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植物之歌”系列视频,能够将地球环境的演变过程与生物进化过程相联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变化如何决定生物的分布以及多度,生物的生存又可以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视频放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影片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及时补充和分析,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验课程

生态学实验教学是生态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对一些生态现象的过程及机制的验证、探讨,一方面可对理论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验证,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课程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2.1实验内容改革

调整实验内容结构,合并部分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验证-设计相结合实验,增加创新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深入开展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单纯的验证性实验会降低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探索性。通过对部分验证性实验进行改进,引入一些研究型实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实验的能力。例如“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仅涉及水分测定,内容较简单,同学们能够掌握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但不能深刻理解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与植被类型以及植株生理活动的关系。通过调整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在完成土壤水分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探讨土壤水分变化对一些植株生长、色素、光合以及呼吸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以此能够加深学生对土壤水分的生态学意义的理解。创新性实验开设可由老师根据当前的研究前沿,结合教师的课题内容以及当前可用实验仪器资源进行拟定。分别设立了各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因此通过生态学实验课的开展,鼓励、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进行相关研究课题的申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科研兴趣。尤其是在一些尚无研究生招生资质的二本院校,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引导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与动手操作能力。

2.2实验设计及流程控制

生态学实验往往都是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之上,尤其是一些野外实验,更是需要集体的力量。因此生态学实验的设计需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例如,在进行水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实验中,对不同采样点进行取样的同时,需要对水体其他理化参数进行测定。可根据班级人数以及实验的规模,建立小组制度。每个小组的实验内容可根据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保证每个小组的实验内容都不同。指导教师明确每个小组的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小组组长及成员对该小组实验流程进行规划,组长在实验过程中统筹安排该小组的实验内容以及每位组员的实验任务。实验设计完成后由小组组长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并要求每个小组组长及时汇报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情况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能动作用,使他们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锻炼其动手操作、协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

2.3实验报告撰写及成绩评定规则

规范实验报告写作,提高写作质量。实验报告撰写涉及较多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多项技能,例如实验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图表制作、实验结果描述以及讨论等,因此可在实验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提前培训。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为以后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等奠定基础。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监督。分组实验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协调沟通能力,然而也容易使部分学生养成偷懒的习惯,把实验任务交给小组组长或其他成员。因此进行分组实验,需要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监督,同时要求每位小组成员结合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等,能够独立对该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严禁抄袭、雷同等。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以往实验成绩都是以教师直接进行评定,通过改革,在公平、公正原则基础上,将学生实验成绩分成两个模块,即小组组长评议和教师评分两个部分。小组组长需严格按照实验规范及评分细则(具体制定加、减分条目)对小组各成员的操作规范和实际贡献打出分数(具体排名),教师结合课堂提问、实验报告质量(格式、内容、结果、分析讨论等)进行综合评定。

3生态学理论教学与实验设计互补

生态学的理论课教学应注意把具体的生态学知识融合到整体的生态思想和理论中,突出对学生系统观、动态观、时空尺度观等生态思维方式的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应予以突出,并在实验课时,对该理论进行回顾、强化,通过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内容互补。

4小结

上一篇:交通运输局18年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下一篇:艾防教案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