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自信

2024-10-15

理论自信(精选8篇)

理论自信 篇1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了在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必须坚定“三个自信”, 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当代大学生的角色重要性和思想政治状况共同决定了在大学生中坚定“三个自信”的必要性。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 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即将步入社会的大舞台, 担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责任, 并且也是社会各个阶层当中促进我国富强、民主与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时必须始终坚持“三个自信”的重要思想。

一、在大学生中始终坚定“三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自信”是对自身心理和角色的积极评价, 是有能力有办法实现目标的理想信念。“自信”的构成因素包括, 优势认定、信念、敢于挑战和坚持不懈。相应地, 在大学生中坚定“三个自信”存在三个层次: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的准确把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的树立以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自觉。

(一)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认知

“自信源于成就”。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行逐步实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主要目标并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得以显现;1990年起, 共产党开始逐步推进民族的解放与我国的独立、复兴, 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主动探索中慢慢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我国革命与建设工作都获得了重大的突破, 充分显示了理论体系的优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国防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政治风波中的从容应对, 显示了制度优势。[1]

(二)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通过引导大学生认识“三个自信”的意义, 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首先, “三个自信”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体现在理论、制度和道路三方面的创新。中国藉由这三方面的创新, 实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激励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中奋发有为, 开辟光明前景。其次, “三个自信”可以保证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三个自信”的坚定具有促进人们思想的统一和提高人们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时刻坚定“三个自信”, 积极树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不再争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两个百年”的目标便指日可待。

(三) 在大学生中坚定“三个自信”的必要性

当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大学生普遍拥护党的领导,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党意愿高涨, 党员质量提高, 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进步。但是, 受市场经济和境外文化的浸染, 很多大学生在看待我国发展中的问题时缺乏辩证思想, 甚至有些大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不明确、缺少理想信念、过于看重自身利益等问题, 主要表现为:崇拜西方文化并认为马克思主义陈旧落后;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缺少信赖感等。种种这些“不自信”的错误思想使得大学生不明确自身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的重要地位。[2]在大学生中坚定“三个自信”, 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并最终在行为选择上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在大学生中坚定“三个自信”的对策

(一) “以人为本”, 是塑造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学生主动的自我教育又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因此,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的措施, 需要关注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多元化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 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措施, 引导学生自我实现“三个自信”。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政治经济需要当作唯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大学生中坚定“三个自信”应该转变传统观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和自我塑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 通过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掌握运用辨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在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的重要渠道

将“三个自信”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通过系统的课程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党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步下的必然产物, 准确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意义并把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所具有的优势。将“三个自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 在理论上教育大学生三个核心问题, 即什么是“三个自信”, 为什么坚定“三个自信”, 怎样坚定“三个自信”。

(三) 校园文化活动是帮助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的隐性载体

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帮助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例如, 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家谈”, 让大学生在学习交流中系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形成“理论自信”;举办“回首成就, 展望未来———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比赛, 让大学生在了解、认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当中所获得的重大成果, 从而更好地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举办我的“中国梦”设计大赛, 展望中国未来, 描绘幸福期盼, 让大学生在思考目标实现的路径中强化“三个自信”。还可以通过辩论赛、社会热点评说或社会调研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坚定“三个自信”。

(四) 党团组织是指导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的可靠阵地。

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共青团的组织优势, 特别是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的影响优势, 实现“三个自信”与党团组织活动、建设的有机融合, 使其真正地渗透到基层党团组织的方方面面中, 从而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发挥更好的推动作用, 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地培养出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增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更加坚定“三个自信”的理想信念。

(五) 网络思想教育是促使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的创新手段。

在大学生中坚定“三个自信”要适应新形势, 体现新需求。90后大学生, 生活在新媒体时代, 网络是他们接受知识、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网络媒体环境下,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不去, 满足大学生需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暂时没有发展成熟起来。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运用网络技术, 学习网络语言上下工夫, 主动开拓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掌握主动性和话语权。利用QQ、微博、微信等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借助网络宣传自由度高、渗透性强的优势,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 坚持“三个自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 扎实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的教育目的。[3]

三、总结

作为自信人格养成的一部分, 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受到了高校综合实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三个自信”的认知层次、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的重要场所, 高校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影响。高校可以从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和优化学校教育环境两方面入手, 明确政治导向, 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自信人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和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必须自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信者, 在教学和实践中真学、真信、真用“三个自信”, 用自己的真情和信心感染大学生。高校辅导员要自觉地将“三个自信”贯穿到理论研究和建设的体系当中, 加强自身对先进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应用能力, 并将其主动应用到教育工作当中来有效地促进“三个自信”在程序、制度方面的进一步深化。[4]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推进“三个自信”培养的核心部分, 通过提升综合素质, 培养主动思考、善于分析和规范言行的自觉, 最终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影等:《把“三个自信”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载《文教资料》, 2013年第10期。

[2]刘影等:《把“三个自信”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载《文教资料》, 2013年第10期。

[3]叶昊、凌日飞:《基于“三个自信”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年第9期。

[4]叶昊、凌日飞:《基于“三个自信”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年第9期。

理论自信 篇2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科学理论,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主义。中国近代以来,差不多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都在中华大地上尝试过,但都没有成功,也没有在中华大地上真正扎下根来。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反复证明了一个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定理论自信,必须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划清界限。西方的那套理论,新自由主义也好,民主社会主义也罢,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反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同样地,那种封闭僵化的观念,既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变化,也远远落后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也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成为现实。我们必须有这样的理论自信。

坚定制度自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动摇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制度,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当而完备的制度,是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既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所决定,也是由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决定。如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样,选择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始终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制度自信,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既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又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

模式,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巩固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主张的能力。只有始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才会彰显生命力。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才会保持旺盛活力。只有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才会充满希望。只有始终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只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在科学发展中再创一个个中国奇迹。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根源于理论的彻底、坚定、清醒、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增强理论学习、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利益多样、思想多样的今天,意义尤为重大,任务尤为繁重。历史经验表明,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化为推动实践的强大力量。作为理论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通过切实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的实际成效,坚定全党全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理论自信”实现途径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理论自信;实现途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起一阵研究自信学说的社会思潮。其中理论自信是基础,坚定了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对理论自信的研究中,涉及到理论自信的涵义、内容、来源、实现路径、重大意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学术界关于理论自信实现途径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

就当今学术界的观点,“理论自信”有其能动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要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刻苦专研,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对正确的理论充满信心,对指导来之不易的当代中国的理论充满自信,实现理论自信最重要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

第二:必须从根本上把握“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针,政策。坚持以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从实际出发,坚持具有中国特色。

第三: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发展,使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与自信。[1]在我党开展的理论教育系列活动,目的是为了提升理论自信。加强民众理论自信的教育,使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不断积累中国特色社会强大精神正能量,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崭新的局面。理论自信的宣传普及活动,将理论通俗化,不再是人民群众遥不可及的学术知识,为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普及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素养,我们应该自觉的担负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使更多人民受益,更多人民坚定理论自信,凝聚更大的力量团结人民群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第五: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引领当代社会思潮。[2]秉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社会思潮,做好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实践之中。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社会主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加强理论自信。

第六,必须加强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苏联解体后,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失败的思潮蜂拥而来,许多学者质疑社会主义运动在苏联的失败,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是否促进人类的发展,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经济底子薄弱的东方大国怎样发展,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正是在这一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理想进行了重新构建,并切实为处于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找到了一条新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第七:必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理论自信我们要做到,以身作则,做一个秉持优秀传统又承继悠久历史的人。做一个勇十探索创新又善十增强本领的人。做一个自我开放又向世界开放的人。“我们国家青年学生的主流信仰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充满信心。但在一定程度上,高校大学生中也有不同程度地政治信仰迷失、理想信念不清晰、价值取向扭曲等等问题,不能适应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的发展要求。所以在新的社会阶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必须加强青年学生的教育,创新教育方法,使青年学生从小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3]

综合学术界关于理论自信实现途径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理论自信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这些成果既关注了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自信,更和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联系起来。既从理论层面上关注理论自信的涵义,更从实践层面上关注理论自信的涵义。这样的研究,必须对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增强理论自信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理论自信的研究仍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大多学者对“理论自信”的研究缺乏针对性,我们对“理论自信”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加强,呼吁更多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做出更有深度更為具体的观点和见解。

参考文献:

[1]王树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J],中国教育报,2012,11。

[2]张建.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挑战与对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5。

[3]王海峰.坚定理论自信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2。

[4]程京武.理论自信的三重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2013,18。

[5]佘双好,冯茜.理论自信的表现及其培养路径探究[J],理论前沿,2013,9。

[6]王树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J],中国教育报,2012,11。

[7]贺善侃.论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8]黄桂英,田克勤.中国共产党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历史经验[J],高校理论战线,2013,1.

[9]韩喜平,巩瑞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

[10]齐卫平.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党和人民事业的希望所在[J],思想理论教育,2012,9.

理论自信 篇4

(一) 社会主义由空想幻境到科学蓝图的转变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 从来都不缺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其中不乏各种奇思妙想和虚幻认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基于对资本主义现实制度的不满, 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但他们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 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虽然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但是它本身却是极为宝贵的材料,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 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到现实制度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 它以其科学的理论向世人讲述了一个道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遗憾的是, 直到马克思、恩格斯相继离世, 他们也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历史的重任落到了列宁身上。20世纪初, 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列宁敏锐地指出,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中, 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三) 社会主义由一元模式到中国特色的转变

列宁的过早离世使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没有机会得到实施。在斯大林执政时期, 苏联政治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并在社会主义各国推行, 苏联模式遂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发展必须遵守的一元化模式。在我国建设之初, 党的领导人使用了这种模式, 在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制约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创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支撑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

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现在, 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 这期间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跌宕起伏、兴衰荣辱,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无疑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最终的目的是要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充满信心, 他们相信无产阶级通过武装斗争是能够夺取政权的。

(二)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

十月革命胜利后,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列宁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上改变了直接民主制的设想, 转向间接民主制, 并逐步形成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权力高度集中、一党执政的领导体制;在经济制度方面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执政之后, 这些制度逐步形成了以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为特点的斯大林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存在弊端, 但它在苏联建设的相当长时间内发挥了强大的动员优势, 使苏联由欧洲的一个落后国家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

(三)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初级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执政体制也基本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社会主义充满制度自信。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等, 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主政治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主政治实践源于我国民主政治制度运行的稳定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 集中一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 它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其制度实践的优越性体现在其有效地保障了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 实现了最广泛、最直接的民主实践。历史和实践证明了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科学性及正确性, 因此,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全党以及人民群众的必然选择。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经济发展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经济发展实践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效性和优越性。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它既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又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 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下,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了瞩目成就。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 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同时更使我们坚定不移地树立起基本经济制度自信。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群众认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本和力量源泉在于人民群众对该制度的认同和支持。党的十八大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把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走群众路线是党执政为民的基本价值观和根本宗旨的有力表现。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不仅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而且民主政治的建设也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丰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一切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理论自信 篇5

重塑职校学生自信-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考

职校学生在层层考试的筛选下进入职校学习,他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下,常常表现出自信心的`不足,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职校学生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职校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关注,引入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解读并提出几点构想,让职校学生体验成功感,重塑职校学生自信.

作 者:李S吉 LI Yun-ji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刊 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7 6(5) 分类号:B848.4 关键词:重塑自信   职校学生   多元智能  

理论自信 篇6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逻辑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现实、由一元模式到中国特色的转变而做出的自我发展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支撑,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支撑;实践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逻辑

(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幻境到科学蓝图的转变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来都不缺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中不乏各种奇思妙想和虚幻认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基于对资本主义现实制度的不满,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但他们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虽然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但是它本身却是极为宝贵的材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到现实制度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它以其科学的理论向世人讲述了一个道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遗憾的是,直到马克思、恩格斯相继离世,他们也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历史的重任落到了列宁身上。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列宁敏锐地指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中,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三)社会主义由一元模式到中国特色的转变

列宁的过早离世使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没有机会得到实施。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政治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并在社会主义各国推行,苏联模式遂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发展必须遵守的一元化模式。在我国建设之初,党的领导人使用了这种模式,在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制约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创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

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现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这期间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跌宕起伏、兴衰荣辱,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无疑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最终的目的是要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充满信心,他们相信无产阶级通过武装斗争是能够夺取政权的。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列宁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上改变了直接民主制的设想,转向间接民主制,并逐步形成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权力高度集中、一党执政的领导体制;在经济制度方面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执政之后,这些制度逐步形成了以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为特点的斯大林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存在弊端,但它在苏联建设的相当长时间内发挥了强大的动员优势,使苏联由欧洲的一个落后国家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

(三)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初级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执政体制也基本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充满制度自信。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等,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主政治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主政治实践源于我国民主政治制度运行的稳定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集中一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它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制度实践的优越性体现在其有效地保障了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了最广泛、最直接的民主实践。历史和实践证明了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科学性及正确性,因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全党以及人民群众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经济发展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经济发展实践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效性和优越性。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既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又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下,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了瞩目成就。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更使我们坚定不移地树立起基本经济制度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群众认同实践

理论自信 篇7

一、过度自信在证券市场中的表现

过度自信在证券市场上主要表现为非理性过度交易、羊群效应和追涨杀跌造成的投资收益损失等几个方面。

(一) 过度自信导致过度交易的非理性行为

当投资者过度自信时, 市场中的交易量会增大, 造成交易过于频繁, 即过度交易。过度交易者通常采用短线交易的方法, 对获利的要求并不高, 只要有差价就会卖掉其持有的股票。这种过度交易的行为通常并不是对实质影响因素的积极反应, 而是基于对噪音的反应。

(二) 噪声交易致使羊群效应扩大化

群众的眼睛有时候并不是雪亮的。金融市场的开放性、信息的不断流入和变化的快速度, 产生了大量的噪声交易者。出于安全感、归属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 大量交易者会采取追随大众和领导者的方针, 直接模仿他们的交易决策, 跟风者们渐渐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 通过放大效应和传染效应, 达到整体的非理性。由于无法获得内部信息, 他们非理性地把噪音当作信息进行交易, 并产生跟风行为, 在市场条件快速变化的条件下, 使得羊群效应扩大, 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三) 过度自信造成投资者财富的损失

从统计结果看, 投资者的交易次数与其投资收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过度自信导致频繁地追涨杀跌, 是投资收益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史金艳, 2010) 。Barber&Odean的研究表明:过度交易会降低投资者的收益率, 其原因在于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的倾向, 频繁的交易导致过高的交易量和交易成本 (Barber&Odean, 2000) 。

二、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过度自信表现分析的主要衡量指标

我国的证券市场具有新兴和转轨的双重特征, 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过度投机性。究其主要原因, 是我国股市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投资者, 他们交易次数过于频繁, 表现为噪声交易下的羊群行为。过度自信主要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股市的波动频率高, 波动幅度大

自我国股票市场成立以来, 从年度波动方面来看, 上证指数的振幅非常大而且波动的频率也非常高。这使得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们行为上表现为过度交易, 而心理上则表现为投机心较重。这种投机氛围推进股价波动幅度与频率较大的波动。我国股市较为频繁、大幅度的波动反映了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投机过度, 这种投机行为实际上可以看做是投资者过度自信下的非理性行为。

(二) 高换手率

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及发展前景状况的预期不一致, 各类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衡, 以及噪声和信息的无法区分性, 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平均换手率偏高, 其中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周转率是机构投资者的两倍以上, 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资金周转率更高。我国市场中投资者表现为热衷于短线炒作, 交易次数过度频繁, 表现出非理性的投资特征。

(三) 高市盈率

市盈率是将股票的市场价格除以每股净利润后的比率, 通常用来衡量股票价格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过高的市盈率, 反映了投资者过高的盲目性, 市场中充斥着非理性的浓厚的炒作气氛。表1列出了自2000年来我国股票市场A股流通股数的平均市盈率。我国股市过高的市盈率并没有充分反映出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或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 而反映出他们投机的非理性特点。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

三、我国证券市场过度自信分析

(一) 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过度自信的非理性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缺乏经营层股票期权激励等机制, 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相当严重。管理层通常不以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而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 这使公司经理的融资和投资行为决策不可能完全理性, 而是非理性地偏好股权融资。

(二) 机构投资者的违规违法情况严重

长期以来, 我国资本市场一直以中小投资者为主, 投资者结构不合理, 机构投资者整体规模偏小, 发展不平衡。个人投资者无论是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还是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 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或凭主观臆断等作为决策依据, 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而机构投资者一般技术和知识力量雄厚, 有的甚至借助大量资金操控市场, 导致股票市场投机盛行、消息乱飞, 证券市场波动加剧, 羊群效应扩大。

(三) 证券监管者一定程度上的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作为判断心理学最经得起考验的发现, 是各行业人士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 (刘东民, 2009) , 而作为证券市场的监管者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过度自信这样的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的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工作不到位不无关系。我国当前政府的证券管理时松时紧的监管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四、基于过度自信下的证券市场监管启示和建议

首先, 对监管目标的启示。

就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运行状况来看, 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金融制度的不健全仍然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大难题。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 我国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应该以维护其稳定与安全为主要目标, 保护证券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在我国证券市场上, 中小投资者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 而在质量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劣势。他们在证券投资产生的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匹配上缺乏较为正确、理性的认识, 盲目跟风。因此, 有必要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理念, 引导投资者了解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 减少市场中的投机情绪, 减少由于过度自信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的利益损失。

其次, 对我国监管对象的启示。

(1) 必须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我国上市公司改制的不够彻底, 信息披露意识的相对薄弱, 使得股东的权益不能得到应有的保证。部分上市公司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增资扩股上, 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导致经营业绩不佳。因此, 规范上市公司行为, 把好公司上市关,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是保证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必须加强对信息的实质性披露, 以抑制过度投机。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 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并不一定能保证证券市场有效健康的运行。过量的信息会淹没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这就是“阳光造成的失明” (刘东民, 2009) 。由于投资者存在认知偏差, 因此不管市场信息如何披露, 投资者都会更加趋向于注重其认为有用的部分信息, 忽略甚至错误地辨别噪声和信息之间的差异。因此, 我国金融监管应该以推行“实质性披露”为改革方向, 不再单纯地专注于信息披露的数量, 而是更专注于有质量的信息披露, 从而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最后, 对我国监管主体的启示。

政府部门一般会通过选择最优的监管政策, 以维持股市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促进监管成本最小化。通过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上的控制, 对上市公司加强监督以及保持信息披露的及时与畅通, 完善证券监督管理制度, 增加执法手段, 明确相应的责任。另外必须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完善相关法律和配套的规章、制度。中国股市在发展与规范的进程中跌跌撞撞。因此必须提高证券监管机构的权威, 加大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董志勇.行为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理论自信 篇8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在依靠发展克服困难、战胜灾害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尤其对我国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 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思想自觉是行动自觉的前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尤其事关旗帜、道路等发展方向原则等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上, 有了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才能在行动实践中增强其“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事实也早已表明,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靠发展来巩固、在发展中推进的, 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虽然, 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懈努力, 我国经济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并将长期存在,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社会矛盾没有变, 特别是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差别大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等阶段性特征格外明显。这更得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而从我国工业经济的微观来看, 发展生产、完成任务, 搞好生产经营和经济建设, 这本身就是企业的神圣天职与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企业更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尤其在追求经济指标与社会效益, 为人民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方面履行好社会责任。

5.12特大震灾对东汽的破坏实在太大, 瞬间就将东汽汉旺基地全部摧毁, 数千名职工被迫撤离异地工作, 六千户家庭不得不离开故土重新安家。这种灾难性迁徙、大规模搬迁和全方位的恢复重建, 包括接踵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的席卷冲击, 更使得企业建设发展举步维艰而又非常困难。所以对于震灾中损毁最重的大型国企来说, 无论震前推进企业改革建设, 还是灾后搞好恢复重建, 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既要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又要靠发展挽回损失和重建家园。由于震灾无情的损毁重创, 东汽员工不仅失去了生活居所甚至失去了劳动工具和工作场所, 从而使企业恢复生产、完成任务、承揽市场定单、增加投入产出的条件手段极为短缺, 许多方面陷入有米无炊甚至无米无炊等困难境地。这就更要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有效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落实生产资料, 包括租赁厂房设备组织生产制造。而且统筹调整作息时间, 合理设置工作岗位,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力求人人有事做、有活干用武之地, 保证各类人员都在工作岗位发挥作用。正因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想方设法为扩大生产而创造条件, 千方百计为发展经济而开足马力, 尤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上花气力, 努力将震灾所造成的损失和耽搁的时间抢回来。东汽才能在震后短暂时间就使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海水淡化等主导产品和产业的开发研制在四川、天津、广东等异地生产基地马不停蹄全线展开, 甚至还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坚持在汉旺总部的废墟上就地恢复部分生产, 从而在震后半年就恢复80%的产能, 灾后三年使产品年产量、工业年产值连续刷新纪录, 分别达到了3000万千瓦和200亿元, 企业投入产出又处于全国行业前茅并登上了历史巅峰。

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在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和主人翁地位中坚持党的“以人为本”的宗旨理念

我们党有史以来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必然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也必然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而对国有企业来说, 这也要求我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 坚持并尊重企业员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 始终将人的因素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并发挥其决定性作用, 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包括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用工分配关系, 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努力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使全体劳动者都能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激发调动人们做好企业发展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观能动性, 最广泛地组织动员广大员工依法参与企业管理各项事务, 在全力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更多贡献。

在抗击特大灾难的残酷艰苦日子里, 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理念, 东汽人才能在抢险救灾最危险的时候从废墟里抢救出数百名幸存者, 紧急运送和救治了千余名伤员, 迅速向德阳、绵竹等周边安全地点转移了8000多名群众, 稳妥有序地组织了5000余户汉旺基地员工家庭的灾难性撤离迁徙。及时建造了3000余套活动板房并使东汽上万名父老乡亲得到妥善安置, 确保受灾职工及家属能够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从而在余震肆虐、山洪、瘟疫、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威胁频生、各种救援条件极其缺乏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面对特大灾害的洗劫破坏, 东汽灾后恢复重建也是百废待举和千头万绪, 对此更要重视依靠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企业党政组织仍像危难关头做的那样, 既在抢救生命中履行神圣职责, 在组织救援中体现人间真情;也在安置群众中倾注无限关爱, 在重建家园中造福子孙后代。在这当中, 东汽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 着重做好受伤职工、遇难者家庭以及受灾群众的安抚工作, 帮助他们尽快抚平震灾造成的心灵创伤。同时加强“爱心家园”等过度性安置区的人性化管理, 全面完成了近50亿元投资的东汽新基地、7000余户“东汽馨苑”等企业生产设施与职工永久性住房的配套建设, 为人们今后工作学习和安居乐业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条件。所有这些均彰显了关爱生命的人性光辉和践行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 继续依靠企业员工自力更生、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以快马加鞭、只争朝夕的劲头实现灾后东汽新的崛起和腾飞。

三、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的基本要求, 在追求又好又快发展中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 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又好又快发展, 其基本要求蕴含丰富的科学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体现全面性、整体性, 强调的是发展的空间、范围、广度与深度, 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实现协调均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和再生性特点, 不仅当前要发展, 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类发展的新的发展理念。从宏观上讲, 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包括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的任务目标和内在要求。

对于企业和行业来说, 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既是我国工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也是搞好企业灾后重建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今, 调整能源结构、搞好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洁净高效可再生能源, 更是摆在电力工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也是电力设备制造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全局高度, 认真把握这一要求对于搞好东汽重建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5.12惨烈的地震灾难也警示人们, 灾后恢复重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工程, 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密切相关的复杂因素。无论是选址调研论证还是新厂规划建设, 都要从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等方面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其中既要确保抗震防汛等自然环境的安全可靠, 也要追求交通协作等人文条件的便捷有利, 又要符合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要树立超前意识、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坚持依靠自主创新打造企业品牌、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推进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根据国际惯例和发展趋势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切实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技术管理、人员素质、企业文化等软硬件上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也正如温家宝总理第三次来到东汽所关切和强调的那样, “恢复重建绝不是原有厂房、设备的复制, 而是要向更高的标准前进, 就是要建成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装备一流、质量一流的新东汽”。东汽人也正是以抗灾重建为契机, 牢记胡锦涛主席亲临东汽关心指导时提出的创办“国际一流电力设备企业”的殷切嘱托, 按照温总理确立的“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始终将恢复重建纳入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和康庄大道, 努力把新东汽真正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四、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 在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 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从而必然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总体上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总揽全局、抓住主要工作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又要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作为科学的方法论,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正确运用, 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反映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切实掌握和运用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就要妥善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正确处理各方面的重大关系与各种事业的利害关系。在国家就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在企业也要统筹各项工作的协调配套, 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相互关系, 从而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并形成合力,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可喜局面。

而对于经历特大灾难的东汽来说, 更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统筹抓好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三件大事。所以, 企业灾后重建既是物质家园又是精神家园重建, 也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包括紧紧抓住生产经营与职工教育不放松, 统筹安排企业的恢复重建与职工的生活安置。既要重视生产生活的过渡性安排, 又要保证长治久安和永久性建设;既要搞好产品产业开发和生产设施重建, 也要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职工生活条件改善;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主观努力, 又要依靠党和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整合所有资源搞好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按照党和政府确定的目标要求, 东汽人用很短时间全面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 使企业发展情况与生产生活条件均达到或超过了灾前水平, 为企业的长治久安和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推进重建发展是一项纷繁复杂的艰巨任务, 既要有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指导, 也需要抗震救灾精神以及东汽精神的激励支撑。这就更要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始终保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前进动力, 在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重建美好新家园。如今灾难过后, 东汽人正变坏事为好事、变压力为动力、变重建为机遇, 戮力使企业能够在恢复中提升、在重建中发展、在发展中振兴, 让崭新东汽永远屹立在祖国大地和世界的东方, 继续为实现祖国富强和造福人类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东汽的灾后重建和创业发展也能以小见大地雄辩昭示,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不仅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而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胜利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实践中, 充分显示了科学理论引领道路的强大真理力量。

摘要:文章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要求坚持“理论自信”, 着重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与根本要求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思考。尤其在密切结合东汽人抗击5.12特大震灾的工作实际和显著成就, 对于企业灾后发展如何遵循科学理论的引领指导等方面, 发表了真切深刻的看法和见解。

上一篇:生态系统理论下一篇:运动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