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格局

2024-10-01

生态系统格局(共12篇)

生态系统格局 篇1

摘要: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和空间统计分析技术,获取2000、2005和2010年广西北部湾生态系统动态变化信息,深入分析北部湾生态系统类型构成与格局变化特点和演变规律,评估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系统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所有生态系统中,研究期间森林、农田和城镇面积持续增加,而灌丛、草地、湿地反之;草地面积变化率较大;草地转为森林、灌丛转为森林和森林转为农田较为突出;土地覆被转换指数(LCCI)转化强度值反应出北部湾生态系统土地覆被整体转好;而斑块数(NP)、平均斑块面积(MPS)、边界密度(ED)和蔓延度(CONTAG)等指标变化,表明北部湾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景观的破碎度呈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遥感,生态系统格局,评估

生态系统构成与格局是指生态系统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能反映出各类生态系统自身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生态系统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等,是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状况及其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也是人类针对不同区域特征实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依据[1,2]。

生态系统构成及格局与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 因此研究生态系统构成与格局以及生态系统类型之间的变化特征对生态保护、生态工程效益评估、区域经济发展、土地管理和生态恢复与重建均具有重要意义[2]。现以广西北部湾区为研究区,以多期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解译方法对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分类,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技术分别对生态系统构成、生态系统景观格局以及生态系统类型转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1概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 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 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 见图1) ,主要由南宁、 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和玉林、崇左两个市物流中心“4 + 2”所辖行政区域组成。东临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陆地国土面积接近13万km2,海岸线长1 629 km,平均水深42 m,最深达100 m。北部湾经济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冬季受大陆冷空气的影响,多东北风,海面气温约20 ℃,拥有丰富的海洋、矿产、旅游、淡水、农林等资源[3]。

2评估指标和技术方法

本文对广西北部湾地区生态系统构成与格局及其十年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研究步骤依次为数据的选取与处理、基于RS的面向对象方法对生态系统类型进行提取以及对生态系统构成、 生态系统格局以及生态系统类型转化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估等。

2.1数据与预处理

采用2000、2005和2010年三期landsat TM影像、行政区域图等数据,采用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空间配准等预处理对实验区域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行政边界数据对影像进行裁剪等,得出可以开展面向对象分类的影像数据。

2.2面向对象分类

根据地物特征将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分为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和裸地等7大类。 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软件e Cognition和ENVI软件对三期影像进行分类,并通过Arc Gis10. 0等软件对分类后影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后期分析所需数据。

2.3评估指标体系

现主要从生态系统构成及构成变化、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分析、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4—7]。

2.3.1生态系统构成比例

生态系统构成比例: 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中,基于分类的各类生态系统面积比例。一级、二级、三级生态系统构成分析。面积比例为某类型面积/全部类型总面积。

式中,Pij为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中基于一级分类的第i类生态系统在第j年的面积比例; Sij为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中基于一级分类的第i类生态系统在第j年的面积; TS为评价区域总面积。

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率: 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目的在于分析每一类生态系统在研究时期内面积变化量。

式中,EV为研究时段内某一生态系统类型的变化率; EUa/ EUb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

2.3.2生态系统类型相互转换特征

生态系统类型相互转换特征包括生态系统类型变化方向、生态系统综合变化率及综合类型相互转化强度( 见表1) 三个方面。

2.3.3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分析与评价

生态系统景观指数评价,主要从斑块数( NP) 、 平均斑块面积( MPS) 、类斑块平均面积( MPST) 、边界密度( ED) 、聚集度指数( CONT) 等5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3评估结果

3.1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变化情况

主要采用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和裸地等7大类对北部湾生态系统进行评价,详见图3北部湾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图。

从生态系统类型看,2000年、2005年、2010年北部湾生态系统的构成如表2所示。2010年北部湾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统为森林,其次为农田生态系统, 草地和裸地生态细节面积相对较小,最小生态系统为裸地。其中,森林生态系统面积为36 112. 61 km2,占北部湾土地总面积的49. 9%; 农田生态系统面积为26 451. 63 km2,占北部湾土地总面积的36. 5%; 灌丛生态系统面积约为5 559. 81 km2,约占北部湾土地总面积的7. 7%; 城镇生态系统面积为2 409. 68 km2,占比约为3. 3% ; 湿地生态系统稍小于城镇生态系统,面积约为1 679 km2,占比约为2. 3%; 草地生态系统和裸地生态系统总体占比较小,面积分别约为164. 5 km2、3. 96 km2,占比分别约为0. 23%和0. 01%。

从生态系统空间分布上看,北部湾生态系统的分布存在一定规律性。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南部一带,其中,防城港的分布较集中,其他市分布较为零散; 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北部湾中部,其中南宁、崇左等地的农田生态系统占比较大,其他市农田面积较小; 湿地生态系统均匀分布在整个北部湾区,相对其他生态系统分布较为均匀; 灌丛和草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南宁和崇左等地,其他市分布较少。

从面积生态系统变化情况看,研究期北部湾生态系统面积持续增加的类型有森林、农田和城镇等三种类型,前5年三种生态系统面积增加较为平缓; 后5年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较为急剧,城镇生态系统面积增加率较为平缓。面积持续减少的生态系统类型有灌丛、草地、湿地三种类型,研究期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持续减少; 裸地生态系统面积则是先减少后增加,减少的幅度比增加幅度小,总体趋于上升的趋势,详见图4北部湾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统计图所示。

从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看,10年间生态系统变化最为明显有草地、裸地和城镇等类型,森林、灌丛、农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变化不明显,草地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最大,其次为裸地、城镇,变化率最小的为农田生态系统,详见图5北部湾生态系统类型变化率统计结果图所示。其中,草地面积变化率为 -66. 97%,其面积趋于极剧减少的趋势,共减少333. 37 km2,特别是后5年,减少趋势是极速下降,由原来451. 78 km2减少到164. 45 km2,减少面积达到287. 33 km2。裸地面积变化率是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面积变化率从 - 7. 08% 增加到19. 69%,总体面积增加0. 4 km2。城镇面积变化率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面积变化率总3. 44% 增加到6. 51% ,总体面积增加222. 55 km2。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从0. 12% 增加到0. 62%,总面积增加了265. 9 km2。灌丛生态 系统面积 变化率从 - 1. 52% 到 - 1. 78% ,面积减小188. 54 km2。湿地灌丛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从 -0. 23%到 -2. 32%,面积减小43. 87 km2。 农田灌丛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是整个生态系统中变化率最小的,从0. 07%到0. 21%,面积减小72. 56 km2。

3.2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分析与评价

通过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的评价可以了解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的动态变化规律,从而为生态系统的管理实践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从统计结果看,在发生变化的北部湾生态系统中10年间最为突出的是草地转为森林、灌丛转为森林和森林转为农田,分别达到了278. 12 km2、171. 47 km2和143. 34 km2。前5年转移面积最大的是草地转为森林、森林转为草地,面积分别为143. 97 km2和114. 18 km2; 后5年转移最为突出的为草地转为森林,其次为森林转为农田,分别为243. 59 km2和99. 82 km2。

不同类型的转移方向如下:

( 1) 森林主要向草地、农田、灌丛和城镇等四种类型转化。其中,草地和农田在研究期间转移面积变化幅度较大( 草地转移面积最大的为2000 ~ 2005年间,为114. 18 km2; 农田转移面积最大的为2000 ~ 2010年的10年间,为143. 34 km2) ,湿地和城镇类型的转移面积较为平缓。森林新增面积主要来源于灌丛和草地等。

( 2) 灌丛主要向森林、农田、城镇和草地三种类型转化。其中,森林、农田、城镇转移面积幅度较为平缓,仅仅草地在2000 ~ 2005年间比其他时间段变化幅度大。灌丛新增面积主要来源于森林和草地等。

( 3) 草地主要向森林、农田和灌丛三种类型转化。总体转移面积变化幅度较为平缓。草地新增面积主要来源于森林,而且2000 ~ 2005年间增加面积达到了114. 18 km2,其他研究时间段较低。

( 4) 湿地主要向城镇和森林两种类型转化。总体面积转移幅度较为平缓。湿地新增面积主要来源于森林和农田等。

( 5) 农田主要向城镇、森林和湿地三种类型转化。总体面积转移幅度较为平缓。农田新增面积主要来源于森林和灌丛等。

( 6) 城镇向其他类型转化较少。城镇新增面积主要来源于农田、森林、灌丛和湿地。

( 7) 裸地向其他类型转化较少,同时存在较少新增面积等。

3.3生态系统类型相互转换特征

为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转移的特点,本文从生态系统相互转化的比例、综合动态度、相互转化强度等方面作进一步分析。

3.3.1生态系统类型转化方向

( 1) 转出比例情况: 从表5可见,2000 ~ 2010年转出比例最高的为草地,其次为裸地、灌丛、湿地等,转出面积比例最小的为城镇。草地转出面积达337. 53 km2,转出比例接近210% ,主要为草地转为森林和农田。裸地转出面积为0. 35 km2,主要转出为城镇; 灌丛转出面积为258 km2,主要转出为森林、农田和城镇; 湿地转出面积为52. 89 km2,主要转为城镇、农田和森林等。

( 2) 转入比例情况: 2000 ~2010年转入比例最高的为裸地,城镇、草地、森林、灌丛、农田和湿地较小, 最小的为湿地。裸地转入面积为0. 77 km2,转入比例为24. 06% ,主要来源于森林和草地; 城镇转入面积223. 36 km2,转入比例为10. 22% ,主要来源于农田和湿地; 草地转入面积为4. 16 km2,转入比例为2. 6% , 主要来源于森林和灌丛。转入比例较低的为森林、灌丛、湿地和农田,其来源于其他类型较少。

3.3.2综合生态系统动态度

为反应研究时段生态系统各类型间的转移情况和生态系统类型变化的剧烈程度,现采用综合生态系统动态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部湾生态系统2005 ~ 2010年的动态度值大于2000 ~ 2005年的动态度值,后五年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变化程度要比前五年的剧烈。

3.3.3类型相互转化强度

为反应研究区内土地覆被类型好坏情况,本文采用土地覆被转换指数( LCCI) 对其进行阐述。如果LCCI的值如果为正,表明研究区总体土地覆被类型转好,LCCI为负则表明转差。结果显示,北部湾生态系统的LCCI指数在研究期间在转化强度值都为正值,而且2005 ~ 2010年的LCCI指数高于2000 ~ 2005年的LCCI指数,说明北部湾区域土地覆被整体转好的,其转好和研究期间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增加有密切相关。

3.4生态系统格局特征分析与评价

2000 ~ 2010年,根据斑块数( NP) 、平均斑块面积( MPS) 、边界密度( ED) 和蔓延度( CONTAG) 等参数对生态系统格局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10年间北部湾生态系统斑块数从178 643个斑块降至166 642个斑块,总体呈下降趋势; 平均斑块面积从39. 01 ha( 1 ha = 0. 01 km2) 增加至41. 73 ha,平缓增加; 边界密度则从45. 89 m/ha降至45. 36 m/ha,总体趋于下降; 蔓延度从62. 3% 增加到62. 6% ,轻微增加。通过生态学可以看出,NP的降低,表明北部湾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景观的破碎度从2000 ~ 2010年呈降低趋势,而MPS、ED、CONGTAG等指标变化也显示出生态系统景观的破碎度呈降低的趋势。

根据类斑块平均面积( MPST) 进行分析,森林的MPST最大,表明北部湾的主导景观类型为森林生态系统,同时也表明森林类型的景观连接性最高、 景观破碎度最低; 农田、湿地、灌丛的MSPT小于森林,说明该生态系统对北部湾区域景观结构也有重要影响。而草地、裸地的MPST较小,景观破碎度较高; MPST最小的为城镇,其景观破碎最高。从变化趋势上看,2000 ~ 2010年,森林、城镇、农田、裸地等四种生态系统的MPST呈增加趋势,景观破碎度不断降低; 草地的MPST变化趋势先增加再减小,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 灌丛和湿地的MPST呈下降趋势。

4结论

从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看,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系统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占北部湾土地总面积49. 9% ,主要分布在防城港、钦州、玉林和崇左一带。 研究期间面积持续增加的类型有森林、农田和城镇; 面积持续减少的生态系统类型有灌丛、草地、湿地; 裸地则是先减少再增加,总体趋于上升的趋势。从其面积变化率看,生态系统变化最为明显有草地、裸地和城镇,森林、灌丛、农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变化不明显。其中,草地面积变化率最大为 - 66. 97% , 主要是后5年变化较大。

从各类生态系统转化特征看,10年间最为突出的是草地转为森林、灌丛转为森林和森林转为农田, 分别达到了278. 12 km2、171. 47 km2和143. 34 km2。 前5年转移面积最大的是草地转为森林、森林转为草地,面积分别为143. 97 km2和114. 18 km2; 后5年转移最为突出的为草地转为森林,其次为森林转为农田,分别为243. 59 km2和99. 82 km2。

从各类生态系统相互转化特征看,10年间转出比例最高的为草地,其次为裸地、灌丛、湿地等,转出面积比例最小的为城镇。而转入比例最高的为裸地,城镇、草地、森林、灌丛、农田和湿地较小,最小的为湿地。北部湾生态系统后五年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变化程度要比前五年的剧烈,其LCCI指数在前5年高于后5年,而且其转化强度值均为正值,说明北部湾区域土地覆被整体转好的。

从生态系统格局特征看,10年间北部湾生态系统斑块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斑块面积平缓增加, 边界密度总体趋于下降,蔓延度轻微增加。NP的降低和MPS、ED、CONGTAG等指标变化,表明研究期北部湾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景观的破碎度呈降低趋势。

通过分析发现,1北部湾经济区森林的增加和桉树林的快速增加有关,而湿地的增加主要由人工水库面积的增加引起,从生态功能的角度而言,桉树人工林和人工水库的生态级别应该不高,为更加真实地反映区域土地覆被转好或转差的状态,应改进LCCI指数的计算方法,以更细类别的生态系统作为计算依据等; 2同时部分结果也跟遥感解译的结果存在误差有关。

生态系统格局 篇2

  作者: 龙宏,王纪武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2009,(6):99-104 浏览:

402

目前,生态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安全问题评述及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选取等方面㈣,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自然区域或农业生态安全展开:在城市规划领域,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保障问题已引起重视,“反规划”、非建设用地规划、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等都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探索。这些研究都是从某一角度,侧重技术方法的研究,而针对城市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规划尚无系统、全面的研究。城市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

生态安全是维护某一尺度下的生态环境不受威胁,并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安全和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的状态。它包涵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系统的服务职能涉及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当这种服务功能指向城市时,即产生城市生态安全概念。城市生态安全强调生态系统对城市生存、发展的保障职能。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用地增长形成的生态干扰,是我国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诱因。生态系统安全依赖于“结构一过程一功能”的有机结合、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存在形式,因而是生态安全和城市规划之问产生对话的有效途径(图1):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可描述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型: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某种潜存的空间格局,由一些点、线、面的生态用地及其空间组合构成,对维护城市生态水平和重要生态过程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空间格局。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的特点

2.1 空间途径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城市规划学科在其空间规划属性向社会、经济规划延伸的同时,相关的技术方法也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作为应对城市空间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策,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必然要借助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空间规划为途径,才能科学应对用地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例如:通过生态格局指数等的研究,为以格局优化为主要丁作内容的空间规划提供支撑。

2.2对研究尺度的关注——粒度

尺度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只讲逻辑而不管尺度的无条件推理和无限外延,是许多理论悖谬产生的哲学根源。同一城市空间运动过程或格局形态,由于研究粒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图2是杭州城市生态格局(局部),在200×200m的研究粒度下,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生态斑块相对完整,具有大面积的内部生境和连续的边界,说明城市生态状况良好;在100x100m的研究粒度下.可以看出城市空间拓展的干扰造成了高度的生境破碎化。由此可见,200x200m。的研究粒度导致城市生态安全重要信息的丢失,因而未能真实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实际安全状况。选择科学的研究尺度对于城市生态安全研究极为重要。一般来说,随着研究对象范同的扩大,研究尺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这意味着组织层次高的城市空间往往需要较大的研究尺度,而大尺度的研究往往导致一些信息被忽略。

2.3强调格局与过程的安全

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希望通过空间格局的建构来实现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的有机结合。因此“结构”规划是实现“过程”与“功能”健康的重要途径,“结构”规划除了要考虑关键性的社会要素、生态系统要素(如关键性大型生态斑块)外,更要选择那些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受干扰的生态过程,以及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空间过程,以及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空间过程(如区域城市协作、城市增长模式、人文景观保护等),才能实现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功能的有效对接。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应针对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综合各种重要的社会过程和生态过程,研究潜在生态影响类型及其累积性后果,为城市空间健康发展指引方向。

3.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空间途径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是目标规划与问题规划的结合,其本质是通过空间途径实现城市生态格局的优化,并对城市空间增长进行生态干扰的控制和引导。因此,具体规划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格局优化的规划和基于干扰分析的规划,并可运用预案研究实现目标规划与问题规划的有机结合。

3.1 目标规划——基于格局优化的规划方法

空间格局优化本身就是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缺乏对生态过程与格局关系的认识,在城市规划中存在将绿地规划“等同于”生态规划的错误观念,导致重要生态过程的保护被忽视,使生态格局呈现出一种慨念化、套路化的所渭“点、线、面”网络格局。基于格局优化的规划方法以生态用地的分类研究为基础,注重探明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过程及其空间存在形式.实施格局保护和优化。具体方法如下。

3.1.1 背景分析

将建设用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活跃斑块,分析历史时期自然和人为扰动的特点,以及城市斑块增长与生态格局的关系。

3.1.2 关键地段识别

在城市“社会-生态”过程及问题的分析评价基础上,识别具有关键生态作用和社会价值的生态用地,探明城市生态格局中保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用地及其格局。图3为根据彩色航片(1:1.5万)和数字地形图(1:1万),借助GIS及GPS定位确定样方,对湖州市埭溪镇的生态背景与生态格局的多尺度分析。400×400m粒度的分析显示:埭溪城镇建设用地作为人为干扰因素,已深入山体围合的沟谷地中从维护生态梯度和减少对生态基质内部生境的干扰考虑,未来城镇应向东发展,并避免建设用地将天目山余脉围合的沟谷地的出口处阻塞,阻断各种生态流的循环空间;200×200m粒度的分析显示:埭溪镇的生态基质以山体植被为主。各部分基质的边缘相对完整,生境破碎化的情况微弱,但南北生态基质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100×100m粒度的分析显示:埭溪镇的生态基质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破碎化,且散点状分布的居民点存在蔓延、连接成网的趋势,因此需要对农居点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引导发展。对不同尺度的生态分析进行整合,形成如图4所示的城镇生态格局。这是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形成的多尺度生态廊道相叠合的生态格局。生态廊道的交接点是城镇生态格局的战略点,应重点保护。

3.1.3 风险评估

研究城市增长趋势和生态风险的约束因素,将城市用地增量与地区生态风险防治相结合,并落实在用地格局的空间配置上,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提出具体目标。

图5-6为埭溪镇的发展适宜性综合评价分析和生态风险因子评价分析。通过地区生态风险、发展适宜性的分析,结合生态背景与生态格局的多尺度分析,为城镇空间发展及生态格局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3.1.4 总体布局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和建设大型的环境资源型生态用地(作为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栖息环境)、一定数量的小型生态斑块和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物种流动)。这种格局在生态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格局(图7)。

3.1.5 生态属性规划

宜居现状用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结合城市空间增长的动态属性,进一步明确生态优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调整、优化现有生态用地格局,确定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组分的发展格局和功能。

3.1.6 空间属性规划

将上述的生态和社会需求落实到规划设计的方案中,即通过生态用地的格局配置,用空间规划的手段对用地斑块的属性和技术指标(如生态用地的大小、形态、边缘的宽度、长度、复杂度的等)、开发建设时序、保护或改造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图8)。

以格局优化为途径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是目标导向型的规划方法,它重现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与重要生态过程的动态关系,并通过提出合理的空间格局来调控城镇空间增长的空间干扰。

3.2 问题规划——基于干扰分析的规划方法

干扰一般指显著改变系统自然格局的事件,它导致生态资源与空间格局的改变和重组。通过空间增长对生态环境问题相应的人为干扰,或通过有益的人为干扰优化生态格局与过程提供支持。

通常的城市规划方法往往忽视对空间增长的生态干扰分析,如图9所示,由高程分析推导出的用地布局,导致建设用地对沟谷、岸线空间的“填充”,不仅割断了山体与水系的空间联系,而且也完全割断了山体与水系的生态过程(如水文过程)。基于干扰分析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方法是问题导向型的规划方法,针对不同功能的生态用地,从空间干扰的发生和影响特征出发,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城市空间增长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干扰可分为:1.改变过程的干扰;2.直接影响保护目标的干扰;3.间接影响的干扰;4.产生环境压力的干扰等。干扰分析的规划方法将干扰的引导或排除作为生态安全规划的线索,通过保护自然干扰和适度人为干扰来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异质性,通过生态用地的格局配置来阻挡不利干扰,进而实现城市生态安全。

基于干扰分析的规划方法通过对人为干扰的分析,识别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干扰的种类、过程、结果,继而可以作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管理的支持。对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干扰分析包括:建设用地增长过程中,关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主要生态过程的连续性等。这与干扰分析的类型划分和层次划分都是可以对应的。

3.3 预案研究

预案(scenario)研究是目前广泛用于区域发胀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等领域的一种不确定性规划方法,主要是对未来各种可能性进行探索并寻求实现途径。其目的不是回答“将会发生什么”,而是考虑“如果这样,将会怎样”。在面临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时,预案研究既能拓展思考范围,又能收敛以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使不确定性逐渐明晰化。预案研究可归纳出一些不可能发生和不能发生的情况,从而为城市空间增长建立一个空间限制的框架,在这些限制范围内城市用地增长需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将湖州市埭溪镇的城镇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与生态格局规划作为两个预案进行分析比较(图10-

11、表1)。结果显示,常规的城镇总体规划方案对地区生态背景、生态格局、生态廊道等方面的研究和规划缺乏针对性的、深入的研究和应对策略;而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建构的城镇发展规划虽然增加了建设用地规模,但由于考虑了多尺度生态廊道、生态战略点的保护,确保了城镇在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下的积极发展。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预案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由下到上(bottom-up)”及”由上到下(top-down)”两种思路的对接来完成。bottom-up方法基于生态干扰分析,研究城市增长的空间需求及生态系统本身的限制因素,以明确城市用地增长的各种生态限制因素及可供选择的范围。top-down方法基于生态格局优化,着眼于控制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果及其变化的驱动力与过程。因此可用于把握和限定城市空间增长预案的方向性及可能性。预案研究的top-down和 bottom-up方式正好对应目标导向规划和问题导向规划,将两种规划途径结合,适应于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主动性强的特点。

4.结语

城市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分析 篇3

【摘 要】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多,加大了对城市生态用地的破坏,城市生态用地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加。本文利用ArcGIS对2005年和2013年延吉市影像图解译,生成延吉市城市生态用地土地类型矢量图,栅格化之后利用Fragstats 4.2来计算核心的景观指数,对每一年的景观指数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延吉市生态用地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并给出简单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城市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分析;延吉市

城市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进程不断加速,城市扩建过程中,人类和土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具有巨大生态价值的自然生态用地景观,如林地、湿地、草地等不断被侵占,逐渐转变为建设用地,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生态价值,导致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受到削弱乃至损害,生态效益降低,进而破坏了城市与区域生态平衡,影响了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保护城市生态用地是延吉市地区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任务。本研究拟借鉴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基于3S技术,对延吉市的城市生态用地景观进行分析与优化研究为延吉市城市规划、绿地规划以及城市生态综合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脉北部。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政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面积1748.3平方公里。城区面积为45.0平方公里。研究区是2013年延吉市西市场附近为中心,到建成区最北端为止做圆,半径大约7km范围内。

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所应用的资料有2005年城市现状图、2013年延吉市城市现状图,1:1万延吉市地形图,利用延吉市1:1万地形图对2013年城市现状图进行几何校正,然后以2013年的图像对2005年的城市现状图进行较正。

3.城市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3.1景观指数分析

参考2007年《土地类型现状分类》,根据延吉市城市土地类型现状,把延吉市城市生态用地分为耕地、林地、绿地、水域、园地和其它生态用地6类。通过对2005年和2013年城市现状图矢量化,得到矢量图,然后在进行矢量转换城栅格,利用fragstates4.2计算得生态景观指数。

2005年延吉市城市生态用地景观指数分析如下,05年延吉市研究区内总斑块数350个,总面积15553.25公顷。从(表3-1)中都可以看出,斑块面积最大的是耕地,占总面积的50.83%。耕地的类型面积比,板块平均面积,平均形状指数都远大于其他类型斑块,可以看出耕地斑块比较集聚,形状很规则;绿地和水体的分维数都较小说明分布比较破碎,非生态用地类型平均形状指数较大,而分维数相对较小,说明斑块比较聚集,但是破碎,连通性较差,形状不规则。

2013年延吉市城市生态用地景观指数分析如下:研究区总面积为16554.75公顷,斑块总数602个。13年7个用地类型中最大的依然是耕地,占总研究区域面积的50.32%,斑块平均面积、分维数和平均形状指数都较大,说明形状比较完整,连通性比较好;水域和绿地的分维数、平均形状指数和最大斑块指数都较小,说明其斑块比较破碎;林地的斑块面积虽然较大,但是其平均斑块面积较小,说明林地斑块的大小区别很大,且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3.2 05年到13年延吉市景观指数变化分析

从2005年到2013年,延吉市研究区内斑块总数从350增加到602块。平均斑块面积从44.43ha减小到27.50ha,这说明延吉市景观格局正趋于多样化和破碎化,多样性和破碎度指数的增加说明延吉市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大。就单个景观要素来说,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林地,增加面积最大的是非生态用地,说明在扩建城市用地的同时,增加了森林的砍伐和对周围环境的破坏。2013年比2005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之后有所增加,破碎度和优势度均增长,说明单一的景观多整体景观格局的控制性降低,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增加,但整体变化不是很大。

3.3延吉市生态用地各类型面积转换分析

根据(表3-4)城市生态用地景观类型面积转化情况分析,耕地保存的面积最大,达到了97.58%,但是面积变化虽然不大,但是由林地转化的面积很大,达到651.86ha,而由耕地转化为非生态用地的面积也达到了700.87ha,非生態用地在扩建中主要占据的是耕地,而耕地再从林地之中转换过来;绿地斑块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于非生态用地,增加了道路和河流的防护绿地及公园绿地的建设;水域斑块面积有所减少,城市规划中一部分填湖,填河措施,转化成耕地和非生态用地,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从转换中我们观察到,各类型景观转换是比较复杂的,但最显著的是耕地、林地及非生态用地。

4.结论与讨论

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延吉市城市生态用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延吉市城市生态用地景观格局主要以耕地为主,林地和非生态用地景观占很大比重。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森林覆盖率下降,非生态用地主要是建设行用地不断扩大,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增加,景观稳定性增强。

综合延吉市城市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分析结果,首先,延吉市应加大对林地资源的管理,防治林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其次延吉市没有注意对延吉市水域周边绿地的保护,使得水域周边绿地面积宽度不断下降,所以延吉市也应该在水域周边绿地的建设上加以重视。整体上来说还是要加强对城市结构的优化,使城市生活环境更加协调。 [科]

【参考文献】

[1]马世俊,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4(1):1-9.

[2]夏北成等.城市生态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效应.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生态系统格局 篇4

随着我国整体上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如何协调好城市与地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已经成为城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运用生态规划理念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参与规划实践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工作途径。国际上已在美国马里兰州、芝加哥、明尼苏达、波特兰等市开展了相关研究[1];国内也有多位学者对东营、威海、菏泽、台州、兰州、沈阳、广州、北京等城市[2~9]的生态安全格局及其对于城市扩张的响应进行了研究。

经过建国后60年的快速发展, 常德城区已由约10km2的规模发展成为用地规模超过50km2、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并且, 常德在多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不论是内部水系网络, 还是周边生态环境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制约, 城市生态安全面临威胁。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和城区周边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 特别是高速公路环线的建设, 使常德中心城区迎来了扩容提质、加速发展的契机。本文结合常德市实例, 依靠各类空间信息, 在ARCGIS中依据特定的数据处理模型进行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空间结构的识别,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预测城镇空间格局, 以期为相关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2 相关概念与方法简介

生态安全格局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是景观安全格局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的一种, 是城市自然生命支持系统的关键性格局。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健康与完整, 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 是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的刚性格局, 也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地获得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保障。而生态基础设施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简称EI) 是维护土地生命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地域历史文化特征的关键性空间格局, 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 (生态服务) 的基本保障, 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框限[10]。

本文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视角出发, 通过生态空间 (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人文环境) 的表述, 分析自然、生物与人文的过程, 评估生态服务功能, 形成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 并预测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3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3.1 生态空间的表述

3.1.1 自然环境特征

常德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兼有湿润的滨湖气候。四季气候分明, 热量充足。区域总面积约48769hm2, 南西北三面由雪峰山北闾丘陵和武陵山东闾丘陵所环绕, 东北和东南部为广袤的西洞庭湖平原所铺垫, 整个地势为南西北三方高, 向中部和东面倾斜。区域被沅江分割为南北两大片, 南岸雪峰山余脉的德山是丘岗地形 (如图1) 。

根据分析, 区域内生态用地为9245hm2, 非生态用地为39524hm2, 分别占总面积18.96%和81.04%。生态用地中以包含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用地的其他土地为主, 占62.20;其次为林地占31.55%;园地和未利用地仅占5.08%和1.17%。

区域内有沅江穿城而过;穿紫河、姻缘河、马家吉河、枉水河分布于沅江南北;新河渠道、三闾港纵穿城区东西;沾天湖、柳叶湖、白马湖、玉池湖、赤塘湖、刘家湖如同碧玉镶嵌在城区。区域内还有大小池塘2000多口, 据测算水资源总量674.9亿m3, 除去容水径流量674.22亿m3, 还有约3846.6万m3, 耕地平均每亩拥有水量1653m3;根据实际测算, 区域内共需水3846.6万m3, 供大于求, 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3.1.2 生物环境特征

区域常见树种有32科91种、湿地植物45科101种, 常见飞禽40余种, 常见野兽20余种, 常见鱼类有11目12科63属94种。列入国家和湖南省重点保护的动物有10余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鹤。

从栖息地来看, 区域境内湿地是多种水禽的越冬地和珍稀候鸟迁徙停歇地, 在候鸟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区域内较大面积的重要生物栖息地除三大湿地外, 主要包括西部及北部的山地, 为野猪、狗獾、刺猬等兽类和雉科等留鸟提供重要的栖息地。

3.1.3 人文环境特征

(1) 建设区

此次规划范围主要由常德城区和周边5个乡镇组成, 土地总面积48769hm2, 占全市的2.68%。2010年末, 区域内户籍人口67万人, 常住人口80万人。

(2) 道路

境内道路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2010年底, 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为369.04km, 其中主干道71.96km, 占19.5%;次干道60.59km, 占16.4%。主、次干道路网密度1.78km/km2。

(3) 土地覆盖

依据遥感图片影像解译的结果, 并对所得结果通过地形图数字化测算, 将区域土地覆盖进行聚类, 划分为:旱地、水田、果园、林地、草地、建筑、水域。区域各类的变化剧烈程度不同。城区及近郊区耕地和果园向城镇用地转换较为剧烈, 而众多乡村地区建筑扩展相对缓和。

(4) 历史文化景观

区域历史文化景观可以划分为山水文化景观、工程设施景观、历史建筑和街区景观、文化景观等类型。

3.2 过程分析

3.2.1 自然过程分析

(1) 河流与滩涂演变过程

区域内由于沅江穿流而过, 在水动力和泥沙综合作用下, 河岸和滩涂位置随水面的进退而不断改变。

(2) 湿地的形成

除西部和北部山体外, 区域内地势较低平、湖泊众多、水网密度较大, 湿地主要由河流与淡水湖中的泥沙淤积而成。

(3) 径流过程

区域内的水循环过程包括降水、径流、地下水等过程。降水量与季风活动有关。在空间上, 降水量一般山区大于平原, 而地表径流主要来自降水, 其时空分布规律与降水基本一致, 但不均匀性更大, 因此区域内径流量也具有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大于平原的特征。区域内河流中沅江自西向东蜿蜒流过, 其余支流从南北两面汇于沅江, 一同流经山地、丘陵、以及平原城市化地区, 最终注入西洞庭湖。

(4) 洪涝灾害

由于沅江的影响, 区域受洪水过程影响较大, 在江北、江南及德山三片城区已建有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堤, 但其他区域目前主要作为蓄滞洪区, 易受洪灾威胁, 以暴雨洪水为主。同时受极端性天气影响, 区域易受内涝威胁。

3.2.2 生物过程分析

通过对区域生物资料、文献的研究, 并与省内的生物学家进行交流, 初步选白鹤、雁、翠鸟、竹鸡作为指示物种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其习性和生境。针通过分析, 得出它们的习性和喜好的栖息地植被类型相似, 只在对海拔、坡度的要求上稍有差异。通过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来模拟物种穿越不同基面的过程, 生成的阻力趋势表面表示从栖息地到空间某一点的易达程度, 从而模拟物种水平扩散的行为模式, 得出生物生境适宜性如图3。

3.2.3 人文过程分析

(1) 区域城镇历史发展沿革

常德从周朝的“张若城”历经两千多年发展至今, 期间饱受七次兵灾毁城之劫, 同时水灾不断, 1989~1999年期间几乎年年都遭特大洪水袭击, 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不同原因, 城镇化速度较慢, 区域内城区发展较慢, 周边形成了多个小城镇和集镇。

(2) 近代城镇扩张过程

基于获得的多个时间段的相关图纸, 进行城镇形态演变过程分析。纵观这几个时段, 区域人文过程呈现如下特征:

城镇主要沿道路扩张, 区域城镇扩展的一个明显规律即城镇沿着主要交通干线扩展。

道路和城镇发展破坏山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随着城镇的扩展, 人为活动逐渐扩展到山前地带, 山体周围用地发生了较大变化。

城市建设对水系格局有一定影响, 水系穿城的格局随着城镇化的过程, 被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 城区部分的河流丧失完整性和连续性 (如图4) 。

(3) 水利工程建设与滩涂、湿地变迁过程

城市防洪圈修建是为了抵御洪水, 保护城镇及设施, 同时也是历史见证。据记载, 早在公元前227年, 常德就有筑堤抵御洪水的活动, 自后唐、元、明、清隔代, 增建培修, 不断巩固。滩涂与湿地在历次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诸如渐河改道:渐水河以前东绕常德, 流入沅江, 曾是一条重要的古河道, 20世纪50、60年代, 为了解决常德的水患, 便将该河道进行了改道, 河面逐渐萎缩, 滩涂与周边湿地也发生改变。

3.3 生态环境评价

3.3.1 河流自然过程受到干扰

区域内河流经过不断人工改造, 逐步演变成为人工管理下的工程化系统, 河流逐渐丧失了其自然的泄洪、生物、美学等功能。这一过程综合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问题:

(1) 土地利用改变包括围垦造田、填河填湖等造成的地面抬升, 还有“农业治理”等, 这带来诸多生态服务功能的改变;尤其是流域内的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硬质地面增加, 径流增加, 距粗略估算, 区域内河网蓄水量减少约30%。

(2) 大量工程化措施的影响, 如修建电排站, 以及外围的水库, 通过工程蓄水使得径流被拦截;截弯取直极大地改变了水流过程。

(3) 农业的发展带来的污水随意排放, 地表径流增加, 水缺少交换和稀释等。

(4) 人与水体的关系也在改变, 人们开始远离水, 水除了具有泄洪通道、生产、航运的经济功能外, 调蓄洪水、生物保护等功能均受到较大影响。

3.3.2 区域生物过程的安全和健康面临威胁

目前对生物栖息生境产生较大干扰的人为活动包括:高等级公路建设;大型水利工程 (堤防、水闸、外围水库) 建设;各类园区和开发区、城镇化和集镇建设等。

3.3.3 乡土文化环境保护及游憩过程前景堪忧

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 区域的乡土文化环境保护及游憩过程受到威胁, 主要包括:

(1) 完整连续的山水格局被粗暴地切断和破坏, 独特的地方乡土游憩资源和过程受到损害。

(2) 乡土游憩资源的破坏使得乡土审美体验过程受到损害, 导致缺乏连续性的历史体验和文化认同感降低, 现代和外来文化的入侵使人们已经淡忘了当地的乡土文化遗产和游憩方式。

(3) 具有历史和地方特色的健康出行过程受到阻碍。

(4) 围湖造田、环境污染和森林植被破坏都对区域生物栖息地格局造成巨大影响, 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3.4 生态安全格局

本次分析是把生态基础设施视为阻力因子的情况下的城市扩展趋势, 模拟现状城镇 (源) 受到生物、洪水、文化遗产、游憩等的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生长过程。模拟结果反映了城市在EI提供的“答案空间”框架下的发展态势, 如城市发展区的范围、规模、以及和自然要素的关系。

3.4.1 现状城镇建成区

以现状城镇建成区 (2010年) 为源。阻力因子包括:游憩、生物、历史文化综合安全格局和洪水安全格局以及道路等。

3.4.2不同生态基础设施标准下的生态安全格局和城镇发展空间

通过防洪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等的分析, 最终得出不同EI标准下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以及城镇发展空间的理想规模:

(1) 在低标准EI下, 可以提供310km2建设用地, 满足约260万人的规模。

(2) 在中标准EI下, 可以提供230km2建设用地, 满足约210万人的规模。

(3) 在高标准EI下, 可以提供180km2建设用地, 满足约180万人的规模。

4 多因素影响下城镇空间格局预景

4.1 土地承载力的计算

可供给建设用地的上限为区域总面积扣除生态市要求的受保护地区面积及森林面积、水域面积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对应现状基本农田面积5360hm2的目标, 区域内非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7460hm2, 可供给建设用地面积为31219hm2 (如表3) 。

4.2 建设用地容量分析

根据《常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 推算本次概念规划范围内的允许建设区与有条件建设区面积总计约184km2。

参考相关标准与规划, 本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拟取值100m2/人, 则可容纳的总人口容量极限约为180万人。

4.3 规模的合理化建议

根据对多种过程模拟, 结合常德生态特色和经济效益, 本次规划最终推荐中等EI安全水平下———230km2建设用地, 210万人的规模。

5结论

常德高速公路环线内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为空间发展提供了一个基底, EI导向的空间规划是一种生态优先理念指导下的区域空间重构过程。

本文旨在应用遥感与GIS空间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但由于实际可采纳资料的限制, 实例研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并且一些具体的指标和计算方法也还需要近一步深化。但总的说来, 不管针对哪种实体空间, 其设计必定需要与自然结合, 而生态基础设施与生态安全格局自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并且对城镇空间格局的预测也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在城镇化加速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常德中心城区由于周边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 高速公路环线内区域下一步如何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使之成为奠定常德中心城区今后持续高速发展的生态基石。并且, 结合土地承载力与建设用地容量的分析, 预测高速公路环线内城镇空间格局。

关键词: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基础设施,GIS,常德

参考文献

[1]Benedict M A, Mc Mahon E T.Green infrastructure:smart conserv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Washington, D.C.:Sprawl Watch Clearinghouse, Monograph Series.

[2]俞孔坚, 李迪华, 刘海龙, 等.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城市规划, 2005 (09) :76~80.

[3]方淑波, 肖笃宁, 安树青, 等.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兰州市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 (12) :2284~2290.

[4]俞孔坚, 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城市规划, 2007, 31 (12) :89~92.

[5]俞孔坚, 奚雪松, 王思思, 等.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城市规划, 2008, 32 (03) :87~92.

[6]俞孔坚, 韩西丽, 朱强, 等.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 (05) :808~816.

[7]李月辉, 胡志斌, 高琼, 等.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学杂志, 2007, 26 (06) :875~881.

[8]俞孔坚, 王思思, 李迪华, 李春波.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189~1204.

[9]汪洋, 赵万民, 段炼.生态基础设施导向的区域空间规划战略——广州市萝岗区实证研究.中国园林, 2009, 4:59~63.

生态系统格局 篇5

编辑:admin 时间:2013-7-9 10:56:00

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所应当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几十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下了真功夫,特别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在江西已深入人心,我省的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成为江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目标的重要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本质上讲,就是根据自然生态属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按照空间单元的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了未来国土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提出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新理念和新原则,明确了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这一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诞生,也标志着主体功能区战略正式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发展理念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以“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原则,以“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为手段,以“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目标。显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理念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甚至是环境危机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开发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已经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就是从科学开发我们十分宝贵的国土空间出发,对国土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和发展方向定位,从而规范开发秩序,管制开发强度,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建设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为子孙后代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因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江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省就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进入新世纪,我省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七大以后,又提出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了江西的生态环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总目标,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上,省政府又提出了未来五年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的更高要求。当前,我省正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努力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先行者。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与之相应的是国土空间结构也处在急剧变动的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我省国土空间开发的趋势,妥善应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一是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加速形成,调整工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工业比重、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及加快开发利用能源、矿产资源等,必将增加工矿建设空间需求。二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城市群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框架拉大、城市功能完善、农民工市民化以及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必将增加城镇建设空间需求。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必将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空间需求。一方面,我省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国家在我省布局建设重大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占用更多空间。四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增加生活空间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过上更好生活有更高期待。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使人们不仅急需扩大居住等生活空间,也迫切渴望更多的城乡绿色生态空间。五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然增加水源涵养空间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满足用水需求,既要依靠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配置,又要恢复并扩大河流、湖泊、湿地、森林等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六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剧,必然增加保护生态空间的需求。我省既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又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这就需要改变以往的开发模式,尽可能少地改变土地的自然状况,扩大生态空间,增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自己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的本领)。

我省未来发展既要满足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等对国土空间的巨大需求,又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保住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还要为保障生态和人民健康而扩大绿色生态空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应对这些挑战,必须积极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贯彻实施《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通过更精确的功能区划、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江西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科学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江西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科学路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资金、人口、厂房、设备、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也是这些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域重新配置的过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互动、融合和协调,取决于生产要素在国土空间的优化配置。土地是企业等市场主体和资金、劳动力、设备、厂房等生产要素落地的载体。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属性的差异性,决定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必须按功能分区的要求,合理布局产业、项目和生产要素。

按照《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属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包括35个县(市、区)。限制开发区域属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65个县(市、区)。禁止开发区域包括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等相关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着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引导工业向园区相对集聚发展,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有利于污染集中治理的原则集中布局,全面提高工业园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产出率;适度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空间,积极开发并有效保护能源和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推广低碳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集聚创新要素,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形成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有效增加现代服务业建设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探索城市土地立体化利用模式,走空间集约发展道路,有效增加交通和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集聚人口的能力;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网络。

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应围绕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的定位,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加强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连片高标准粮田建设,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搞好农业布局规划,科学处理好多种农产品协调发展的关系,合理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粮食主产区应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粮食生产核心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开发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的粮食生产后备区;适度控制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强度,优化开发方式,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农产品主产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县城、重点镇为依托推进城镇建设,加强县城和乡镇公共服务建设,完善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农村居民点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统筹考虑人口迁移等因素,适度集中、集约布局。

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关系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生态功能价值的区域。这一区域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应逐步减少开发活动占用的空间,集约利用空间资源,做到天然草地、林地、水库水面、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绿色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要严格把握行业准入条件,在不损害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农林牧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积极发展服务业,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政自给能力;原则上不再新建各类开发区和扩大现有工业开发区的面积,已有的工业开发区应逐步改造成为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零污染”的生态型工业区。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布局,集约开发、集中建设,重点规划和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县城和中心镇,提高综合承载力;城镇建设禁止成片蔓延式扩张,引导一部分人口向城市化地区转移、一部分人口向区域内的县城和中心镇转移;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努力解决农村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区农村的能源需求;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址以及重要水源地、重要蓄滞洪区等,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依法关闭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提高环境质量。

江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利于更好地实施“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更有力地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使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单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的目标,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实际行动,践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梦想。

作者:李安泽

生态系统格局 篇6

已经无从知晓,究竟是茶让这里成为了灵秀之地,抑或特殊的山地赋予了茶的精气神呢?

这就是安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沛的自然气候造就了中国茶都的地位。

安溪县以茶业闻名全中国,号称中国茶都。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发源地,位居中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安溪铁观音,名扬四海,香溢五洲,已成为中国茶叶第一品牌,也成为福建省一张亮丽名片。

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及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国营安溪茶厂,是乌龙茶行业历史最悠久的生产企业。“凤山”牌特级铁观音于1982—1996年蝉联“国家金质奖章”,并被确定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和合作用茶。2000年被农业部等八部委审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全国乌龙茶业中首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安溪人,林文侨对家乡的茶有着不同于他人的情怀,他经过研究认定,是安溪地貌赋予了茶树上那一片片叶子神奇的味觉体验。

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茶在中国,安溪出好茶。”因此,他肩负了神圣的使命感。

为了保留与发扬茶古韵与晚甘侯那种独特而精细的嗅觉、味觉体验,包括复原制茶工艺的丰富性,他已经为此付出了十几年的时光。这些年来,他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流连忘返于山山水水,那些崇山峻岭之间,寄托了他复杂的感情。

对于中国人而言,茶是一个生活的趣味与本义的重要样本与载体,在那一杯杯聚合香气与滋味之间,味觉体验一直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力量。

这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目前安溪无论茶农还是茶商,以及研究者,谈及茶,莫不论其工艺: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其间的神秘,又往往不易为外人所道。

作为一个科学的信仰者,林文侨却要对抗那些被过度赋予神秘化的东西,他希望用科学家式的较真,将安溪茶破除神秘,回归本真。

公司于2009年成立了安溪县第一家非公企业科协—“安溪铁观音集团科学技术协会”,为引进集聚和培养人才,创造了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自2010年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以来,以技术开发为核心,以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为重点,努力开展科技、科学实验和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合作交流,切实解决公司创新中的难题和瓶颈,为公司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站在一个科学家的立场,林文侨所奋斗的终极目标是,要将这些神秘的演化过程,研究出一道道程序来予以固化与保留,而不能纯粹依赖那些自然与人之间那不可测的神秘力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他已经找到了科学原理与方法论。

为了进一步推广安溪铁观音茶,院士专家工作站给这家企业一种特殊的茶叶使命—《茶叶质量安全与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一、采摘标准

铁观音的采摘标准是:待新梢长到3~5叶快要成熟,而顶叶六七成开面时采下2~4叶梢,俗称“开面采”。所谓“开面采”,按新梢伸长程度不同又有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之分,小开面为驻芽梢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1/2;中开面为驻芽梢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大开面为顶叶的面积与第二叶的相似。春、秋茶“开面采”,即待顶叶展开,出现驻芽,采摘一芽二三叶;夏、暑茶适当嫩采,采用“小开面”;丰产茶园茶叶茂盛,持嫩性强,则采摘一芽三四叶。原则是“按标准、及时、分批、留叶采”。

二、采摘季节

采茶区全年分为春夏暑秋4个季节(低山丘陵茶区除外,直到11月份还采摘冬片)。具体采摘期因气候海拔施肥等条件不同而差异。一般春茶在谷雨前后,夏茶在夏至前后,暑茶在立秋前后,冬片在霜降后。各季茶的间隔期为40~45天。每茶季中晴天、微有北风、下午2时至5时采摘为上;阴天和上午9时至12时采摘为中;雨天和上午9时前采摘为下。

三、采摘方法

采用“定高平面采摘法”,即根据茶树生长情况,确定一定的高度的采摘面,把纵面上的芽梢全部采摘,纵面下的芽梢全部留养,以形成较深厚的营养生长层,达到充分利用光能,提高萌芽率,促成芽头生展平衡,促进增产提质。芽梢生长旺盛的茶树,分两次采摘,第一次按标准采一芽三四叶,第二次二节另制。下一季采摘则在此采摘面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可用手工和机械采摘,机械采摘比手工采摘工效提高4~13倍,成本降低40%,鲜叶质量基本达到人工采摘标准。

四、鲜叶保管

茶区在鲜叶采摘后,及时收青,置于阴凉干净处,防止风吹日晒,叶温升高,保持新鲜度。

>>>加工工艺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综合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特点,属于半发酵的品种,采回的鲜叶力求完整,然后进行凉青、晒青和摇青。

摇青是制作铁观音的重要工序,通过摇笼旋转,叶片之间产生碰撞,叶片边缘形成擦伤,从而激活芽叶内部酶的分解,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就这样转转停停、停停转转,直到茶香自然释放、香气浓郁时进行杀青、揉捻和包揉,茶叶卷缩成颗粒后再进行文火焙干,最后还要经过筛分、拣剔,制成成茶。

>>>采摘工艺

铁观音鲜叶采摘标准十分严格,其按新梢生长程度不同又有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之分。小开面:驻芽梢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1/2。中开面:驻芽梢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大开面为顶叶的面积与第二叶的相似。春、秋茶“开面采”,即待顶叶展开,出现驻芽,采摘一芽二三叶;夏、暑茶适宜嫩采,采有小开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按照“开采适当早,中间刚刚好,后期不粗老”的原则科学采茶。

>>>茶青

茶青的采集以茶芽〔心〕伸长叶面开面后,采取它的一心二叶,俗称“开面采”。茶菁的采集在整个制茶过程当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采集茶菁是不能在下雨天及阴天中采的,否则将很难形成甘醇的滋味及香气,正品铁观音茶只能从早上九点采集到下午四点。

>>>日光萎凋

日光萎凋也简称“退青”,退青也就是将采回的茶菁分散摊在阳光下晾晒,使茶叶本身的水份发散,日光不可过烈。

>>>静置及搅拌

茶叶经过日光萎雕完成,就必须移至屋内静置,隔一段时间翻动搅拌,好让水分继续发散,使茶叶含有的高香成分易于挥发出来。

>>>浪青

浪青是运用浪菁机来破坏茶的叶脉,使茶里的水分不再流失,并使茶里的各种物质大量释出至表面来,之后再将茶菁推置起来形成温暖更适合发酵的状态,铁观音茶要浪菁到叶边出现红边。

>>>杀青

杀青就是以高温破坏茶中酵素作用,用炒菁机将茶菁的菁味炒到消退,茶香浮现,茶需炒到用手大力搓揉茶菁不再出水为止。

>>>揉捻团揉

茶菁杀青后,将茶裹在布包里,用机械加手工挤压搓揉后解开布包,再热炒,就这样重复进行25回才大功告成。

>>>最后程序

依喜好生熟茶干燥烘存。

>>>成分

饮茶有许多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饮茶为什么会有许多好处呢?这对一般人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到19世纪初,茶叶的成分才逐渐明确起来。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同样均高于其他茶类。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密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公司的联系,工作站成为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彼此联盟高度重视科研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采取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模式,在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为公司研发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开展学术交流。公司每年邀请院士及其专家团队来作学术报告,并对公司科协工作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专题研讨等活动; 二是组建高效科研队伍。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个平台,为公司组建了高效科研团队,从工作情况和实际效果看,院士及其专家团队不仅帮助公司解决了一批生产瓶颈问题和关键技术课题,多数成果达到预期目标,而且在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和强化快速科研攻关能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三是积极引进人才。在院士的关心和推动下,公司有计划地从部分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高层次青年科研人才到公司开展攻坚性、前瞻性、预研性课题研究。

2010年11月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公司与茶业界唯一院士—陈宗懋院士就“安溪铁观音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项目签约。

2012年6月,公司与陈宗懋院士联合申报泉州科技重大项目—“铁观音茶园虫害绿色防治及有机茶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并获立项资助。

2013年5月,由福建安溪铁观音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申报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项目—“茶叶质量安全与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入库。

2014年3月份,为了解决当前茶产业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贮运、流通等环节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申报了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已通过了专家评审。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与企业技术攻关相结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公司抓住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采取“三个通过”方式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即一是通过配备科研助手团队,为企业自主创新锻炼了队伍;二是通过在项目研发过程中的传帮带,将院士专家的科研思路、理念、方法、模式传授给科研助手团队,留在企业;三是通过定期讲座、授课、技术交流等形式,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科研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公司自与陈宗懋院士项目签约以来,通过引进院士智力资源,对公司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司高层领导十分重视院士工作站建设,注重与院士及其团队沟通交流,把对院士专家团队及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落实到工作细节当中。

一是密切联系,搭建沟通桥梁。由公司副董事长挂帅,总体负责与院士及其团队的联系和沟通,组织和协调相关工作。公司始终坚持将重大规划、重大决策、重大攻关等情况,及时向院士进行通报,并听取院士的建议和意见,使院士工作站在公司的科研发展中发挥出积极而重要的参谋作用。二是亲切关怀,构筑温馨之家。公司对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坚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留人、以情激人。每逢重大节假日,公司主要领导坚持专门抽出时间对院士进行走访,把公司的温暖和关怀送到院士及其专家团队的心头。三是建立长效机制。“院士专家工作站”丰富发展了公司“讲、比”活动内容,集成公司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成为服务公司创新的长效机制。

院士专家工作站在陈宗懋院士的指导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赢得了众多荣誉,例如“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泉州市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科普惠农服务站”及“福建省十家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

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将“铁观音质量安全控制新技术”、“铁观音品种提纯复壮技术”等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到13家茶叶企业和3500亩茶叶生产基地;建立茶园主要虫害预警体系1套,研制新农药和病毒制剂各2种,每亩每年可节约50多元,减少化学农药污染50%以上;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标准示范茶园3000亩,辐射带动茶园10万余亩,有效提升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取得了突出的业绩,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用良性互动。

基于GIS的城市生态格局引导 篇7

1.1 现状评价

徐州主城区地形地貌属鲁中南剥蚀低山丘陵的南延部分,地面较平缓,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90%,总地势由西北倾向东南,海拔高度在30 m~50 m之间。丘岗山地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和东部,海拔高度在100 m~360 m之间,多属顶平坡缓的侵蚀残丘。主城区周围山丘大体组成东北—西南的平行山带。

徐州市域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境内有大小河流54条,其中沂河、沭河、京杭大运河等穿境而过,故黄河、奎河等贯穿主城,骆马湖、微山湖点缀南北边缘,云龙湖如一颗明珠镶嵌城中。

适应徐州地区气候、土壤特点的植被以阔叶落叶林为主,目前主城区除泉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植被体系较为完善外,其余大部分山体为侧柏纯林。

徐州的重点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平行山带、京杭大运河与故黄河沿线、云龙湖周边以及若干城市绿地林地和基本农田。

1.2 问题总结

1)城市生态绿地不足,组团之间缺少良好的生态缓冲区。

2)徐州城市建设在空间上的无节制快速蔓延不仅造成了大量农田被侵占,而且还破坏了地表植被,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城市微生态圈难以实现平衡。

3)长期的高能耗、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大,生态环境透支比较严重。

2 泉山区生态敏感度分析

2.1 生态敏感性影响因子的选择

影响生态敏感性的因子很多,如海拔、坡度、植被、土壤、地质等根据区域不同因子的选取将有不同的侧重。本次分析在分析规划区域内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土地利用、自然灾害、山林保护等因素的基础上,遵循因子的可计量、主导性、代表性和超前性原则,主要选取对区域开发建设影响显著的地形、水域、植被3个生态因子和水体保护线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了在定量过程中更具有可计量性,又将这4个主要因子分为6个子因子(见图1)。

2.2 影响因子说明

1)地形因子,分为高程、坡度两个子因子。高程:高程是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因子,它不仅关系到地形地貌特征、生物种类及分布,还关系到城市各类用地的选址及建设的成本等问题。一般而言,高程愈高其生态敏感性愈高。坡度:从生态角度来看,区域内不同的物种和资源因坡度不同对能源的利用程度也不同,从而使物种呈现出差异的分布状况和生长态势。从建设角度来看,较大坡度需要耗费更多成本。

2)水域因子,分为湖泊、河流两个子因子。湖泊:云龙湖是泉山区内的最主要湖泊,另外在规划范围内还零星分布有少量小型湖泊。大型湖泊对于生态调节和经济发展功能显著,为了维护湖泊的生态系统与环境条件,必须给予湖泊一定的保护缓冲范围,禁止或限制沿湖泊周边的建设以免对湖泊造成破坏。河流:河流廊道是重要的生态廊道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河岸缓冲带能够通过吸附、滞留、分解等方式有效的过滤地表营养元素流入河流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在研究中对境内河流给予一定的缓冲区保护范围,在该范围内禁止或限制建设。

3)植被因子,植被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起着调节与反馈的重要作用。林地:在泉山区范围内,特别是山体附近分布有许多自然生态林和经济林。这些林地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选取其中郁闭度高的地区作为重要林地,给予一定范围的保护缓冲区。

4)特殊限制因子,除了要考虑上述的自然生态因子之外,每个地区结合其具体情况,还考虑一些特别的限制因子影响生态敏感性的分析。水体保护线:水资源在徐州属于较稀缺资源,尤为珍贵,在相关规划中划分有明确的水体保护线(蓝线),蓝线范围内的区域为禁止建设区。因此,把水体保护线单独列出,以示特别强调。

2.3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首先对各个生态因子进行评价并赋以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 9.0的空间分析模块,通过确定的叠加规则的运算对各单因子生成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得出生态敏感性的分析结果(见表1)。同时,特殊限制因子作为刚性条件不参与权重、叠加,而直接在生态敏感分析图上。

2.4 分析结果与引导策略

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泉山区建设用地生态敏感性较低,其总体分布规律是中间高、周边低,北部与东部地区基本为非敏感地区,中部地区由于云龙湖风景区的存在而基本为高生态敏感区,南部山体较多,有大量郁闭度较高的林地覆盖,因此其生态敏感性较高。

非生态敏感区面积达30.69 km2,占研究区的49.9%,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的平原地带,西部与西南部也有少量分布。该区的城市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发展优势明显,土地开发的环境补偿费用低,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优先考虑对象。

低生态敏感区面积9.04 km2,占研究区的14.7%,主要分布在环湖、环山和沿河两岸地区。该区的城市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土地开发的环境补偿费用较低。该区必须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性质和开发方式作出限制,建设时应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注重人工与自然环境布局的相互协调;避免过度开发行为;工业企业废物及污水处理应严格把关。

中生态敏感区面积4.8 km2,占研究区的7.8%,主要分布在湖泊周边、丘陵地区。该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较易受人为干扰,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扰动和不稳定性。因此该区开发应做到谨慎和严格控制,严格制止各类企事业单位向河湖超标排放污水,有效控制水质,同时对山体、植被要进行保护,尽量减少开挖、砍伐破坏,各建设单位的绿化建设应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促使生态环境向生物多样化,景观复合化趋势发展。

高生态敏感区面积16.98 km2,占研究区27.6%,主要分布于较陡的山体和区域内水体之上。在该区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恢复与保护原生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建立生态良性循环;禁止不环保、不可持续的开发方式,严格限制土地的使用和管理。

3 泉山区生态格局控制与引导

3.1 保持“三山”平行的整体连续性

“三山契入,两河穿流”是徐州独有的山川形胜,山体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自然骨架。东北—西南走向的三条平行山脉(琵琶山—九里山,白云山—云龙山—拉梨山以及凤凰山—翠屏山—曹山)贯穿城市,为了保证山林生态的完整性,建议严格控制沿山两侧用地规模,逐渐“愈合”山体的创伤。

3.2 山体与孤丘的生态修复

部分山体开山采石破坏严重,有些山腰及鞍部集中了成片商业或旅游开发,都需要通过生态手段恢复这些自然要素。建议逐渐拆除占据山体的各种单位用地。孤丘集中在市域西北部,个别露于平原之上的小丘,丰县东部华山,沛县西部栖山都属于孤丘。这两处孤丘皆因采石原因遭到破坏,特别是栖山,由于大量采石已全部深陷地下,成为低于周围地面的大坑,这些孤丘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退建还绿。

3.3 水系的控制协调(故黄河、京杭、云龙湖)

处理与协调好河畔的生活岸线与生态功能岸线关系,恢复水体生态功能空间,避免过分公园化的处理。通过加强对沿河沿湖重要沼泽、湿地的管理,严格的渔政管理,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繁殖生活栖息地。河道两侧大部分应建设成地带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避免建设树种单一的林地或防护林。其他湖岸林地,如云龙湖岸等湖岸林地应在加强水体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建设部分的风景林地,树种选择上仍要以地带性植被为主。

3.4林地的建设

山地森林地区停止一切与旅游无关的生产开发活动,旅游建设要在环境容量范围之内进行。加快生产性林地向生态性林地转化步伐,单一性的纯林转化为地带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对裸露的山体采用森林生态技术逐渐恢复为地带性植被;在高速公路、铁路两侧留出或退出各50 m~80 m的空间作为林带。公路立交地段应建设成为森林岛屿;沿路林地不建设草坪,少量建设风景林,大部分应建设成地带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3.5通过城市更新改造,优化绿地结构

从市区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城市生态与物质环境改善方面入手,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加大带状、楔状结构性绿地面积的比重,结合徐州市的自然要素特色,优化绿地系统结构,形成以带状、楔状绿地为特色的绿地系统。

徐州市区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状绿地总量不多,布局不均,大型公园集中分布于城市西南部。市区内林地面积少,森林覆盖率偏低。市区河道人工化、硬质化,形成诸多缺乏生机的污水河浜、断头浜,应结合城市水系生态治理与修复,大力营造滨水绿地,形成不同等级与功能的绿带。

摘要:基于徐州市泉山区的生态现状,总结了目前徐州市生态格局存在的问题,利用GIS软件将其归纳为地形、水域、植被等多个因子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进而实现对泉山区生态格局的整体控制与引导。

关键词:城市,生态格局,GIS,敏感度分析

参考文献

[1]汪洋,赵万民.城市总体规划生态敏感空间信息图谱的GIS构建[J].中国园林,2007(10):37-38.

生态系统格局 篇8

1 水环境现状分析

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共有14亿立方米, 其中海洋不可直接饮用水占97.2%, 而可饮用淡水只有2.8%, 储量不足3.7亿立方米;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正面临着水污染以及水资源危机问题, 每年大约有300至400万人死于水资源匮乏或者水污染。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各类水污染疾病中, 80%是由于饮用了不达标的水而产生的。初步调查显示, 当前国内农村大约有3亿人在饮用不安全的水, 其中有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 大约200万人在饮用高砷水, 而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 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血吸虫病地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此外, 每年全球大约有超过12亿人因饮用不卫生的水而患疾病, 其中大约有1500万受害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 因不洁水饮用而引发疾病, 每年死于痢疾、疟疾以及霍乱等疾病的人, 超过500万, 由此可见, 全球水系统现状不容乐观。

2 生态安全格局的提出

生态安全格局是判别并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途径, 它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及相关方法为依托, 基于景观过程、格局关系的考虑, 在对景观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模拟的基础上, 判别对健康与安全具有影响的相关景观格局。在生态系统中, 由于人类活动的参与和作用, 水系统可以分为社会水循环系统和自然水循环系统。社会水循环系统主要是指为社会的日常运用、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水资源的系统, 它由水源、供水系统、用水和排水系统组成。而自然水循环系统则包括降雨、河流等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水的循环。然而, 这两个水循环系统不是完全独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例如, 社会水资源系统中的水源就是也是自然水循环系统中的一部分。实际上, 整个水循环系统是一个不可割裂的闭环系统, 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流失。因此, 保证水系统的完整性是构建和谐安全、可再生、再利用和可持续的生态安全系统的关键。

3 生态安全格局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 水环境保护区建设

其中, 一级保护区中没有任何单位、个人, 严禁从事各种有害水系以及水环境的活动。同时, 它也是区域生态系统的基本骨架, 其生物多样性非常的丰富, 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景观特色也比较好, 对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意义重大。对于二级保护区而言, 它是一级保护区的水系集水部分, 在其范围内不准建设可能对一级控制区产生负面影响的相关项目。同时, 要取缔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企业, 推广清洁工艺;安全处理危险废物以及医疗垃圾, 集中在区外指定地点进行合理填埋;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垃圾收集、处理综合体系, 做好各环节的环境保护工作, 以免出现二次污染。

3.2 岸线分配及其有效利用

岸线分配过程中, 应当优先确保集中供水、取水需要, 严格按照远期发展目标确定取水点, 对江河取水点上、下游100米位置的取水点进行严格控制, 设置专用生产性岸线。对于位于保护区范围内的水体岸线而言, 其分配过程中应确保生态性岸线比例在80%以上、生产性岸线不超过5%

3.3 外源污染控制

3.3.1 应做好截污。

水中通常会含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 如果直接进入水系之中, 则必然会导致水系受到大面积的污染。因此, 建议建立分流制排水系统, 并且在规划水系附近敷设截污管, 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水系管道之中。

3.3.2 建立雨水净化区域。

雨水在对地面冲刷过程中, 会将大量的污染物携带入径流之中, 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应当对初期的雨水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初期雨水收集到雨水干管之中, 在排入水系的排放口处设置雨水净化区, 将面源污染转化成点源控制。雨水净化区域, 经过对雨水截留、沉淀, 可实现水质净化之目的。

3.4 加强湿地建设

生态湿地建设是保护水环境的有效手段, 它以河道自净力中心, 依靠生态自然之力量, 通过减少人工设施建设, 实现功能性湿地系统的自我净化。

实践中可以看到, 该系统在水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通过培育多种去污性湿地植物, 建立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生态自净化系统, 从而实现改善水质之目的。

4 结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类在享受着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越来越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 其中水环境保护问题就是全人类亟待解决的。我们需要尽快将水环境保护的问题提上一个更加重要的高度, 如果我们再不重视水环境的保护, 那么再过若干年, 人类将面临极其严峻的水资源短缺, 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和威胁。构建安全的水环境的生态格局, 将是人类解决水环境保护难题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桂萍, 孔彦鸿, 刘广奇, 莫罹, 王巍巍.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的城市水系统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9 (11) .

[2]吴铁坚.浅谈水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水利水电技术, 2007.

生态系统格局 篇9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部分学者就展开了生态安全预警研究。如在理论方面,傅伯杰[11,12,13]提出了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讨论生态环境预警方法; 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中国各省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排序和预警。陈治谏、陈国阶等[14,15,16]对环境影响预警评价、环境预警和生态环境预警做了初步研究,解释了生态环境预警的涵义特点和相关概念,提出了预警评价的原则标准,预警类型和环境预警数学模式。郭中伟[17]指出国家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特点,提出尽快建立国家生态安全维护体系。Brent Tegler等[18]将25 个含有陆地和水生生态环境的指标作为核心监测指标应用于生态环境变化早期预警。Parr等[19]将人为因素作为预警环境的重要指标,补充完善了预警监测中的警源监测指标。王韩民[20]构建了生态安全复合系统,建立了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利用微区分分析方法( MDA) 进行了生态安全预警分析。马书明[21]利用灰色预测模型与生态足迹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区域生态安全预警设计。在专题应用方面,大量研究主要是针对生态脆弱类型区的研究,如关于山地、土地、森林、水环境、流域、湖泊、干旱区等生态系统安全预警[22,23,24,25,26,27,28,29,30,31,32],除此之外还有针对特定省、市的生态安全预警研究[33,34]。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安全预警研究的直接文献不多,相关文献主要是针对黄河三角洲和胶州湾地区的研究。许学工[35]利用生态环境交错带理论分析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提出了 “环境潜在指数”,对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和预警研究。徐成龙等[36]用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安全预警进行时空格局分析。梁中等[37]构建了胶州湾主要营养盐硅、磷、氮的分析预警系统,对胶州湾海洋生物生态环境预警进行了研究。李京梅等[38]利用可拓物元模型对胶州湾产业结构生态安全预警进行了研究。

可以看出大多数的生态安全预警研究较多停留在静态分析,对时空格局的动态研究还有待继续开展。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的研究较多在黄河三角洲生态安全[39]以及胶州湾的海岸带和海洋生态安全方面[40,41],而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安全预警文献不多见,因此有必要结合综合预警理论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安全预警时空格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六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两个沿海县所属陆域以及山东省全部海域。海域面积15. 95 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6. 4 万平方千米。2013 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 725. 83 亿元,占山东省的47. 1% ,人均GDP达到76 253 元,高出全省平均值19 930元; 人口为3 374. 13 万,占全省34. 7% 。这一地区是山东省经济最为发达的部分,但也是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的地区。多年来,赤潮、绿潮、海冰、风暴潮、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生态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2011 年蓬莱19—3 油田溢油事故和2013 年青岛市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都给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成为未来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本文结合PSR理论模型,从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综合选取预警指标,为指导该地区的生态安全预警提供相应依据,在实践中和理论上具有一定意义。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 1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由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所完善和建立的 “压力—状态—相应” ( PSR) 框架模型具有较多的优点,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23 - 24,30,36,42 -43]( 见图2) 。

生态安全预警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相互作用复杂,一方面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会产生一系列生态安全问题,给环境带来生态压力; 另一方面人类的科技活动又可以进行生态修复,减轻生态压力。PSR框架模型能够较好反映因果关系,即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施加了压力导致环境状态发生变化; 同时人类社会又对环境状态的变化作出响应,以修复生态环境或防止资源退化[2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安全受相互联系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分析和评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安全需要综合反映人类活动与自然干扰等影响因素对本地区的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复合作用程度。因此,本文选择PSR模型,借鉴以往文献研究成果,坚持完备性、科学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区域性的原则,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陆复合特征,兼顾山东沿海各县、市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筛选了24 个项指标,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指标层4 个层次的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36,43]( 见表1) 。其中,准则层的 “压力”指人类活动对本地区的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的直接压力, “状态”即本地区的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在以上压力下所处的状态, “响应” 是人类在促进本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反应等; 因素层是对准则层的细分和具体化,有助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多角度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安全因素进行分析; 指标层是由可直接统计的数据构成,是整个指标体系的基本组成层面,也是对因素层的进一步的说明。

注: 指标方向 “ + ”代表正向影响,“ - ”代表负向影响

1. 2 预警模型及判别标准

1.2.1预警模型构建。

本文预警方法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步骤如下[36,43]:

( 1) 数据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利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不同类型指标进行量化统一处理。公式如下:

对于正向生态安全指标:

对于负向生态安全指标:

公式中Yij是数据标准化后的指标值。Xij是i个地区的第j个指标值; Xjmax是所有地区中j指标的最大值,Xjmin是所有地区中j指标的最小值。

( 2) 确定指标信息熵值e和信息效用值d

定义Pij为第j项指标下的第i个被评价指标的比重,则

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为:

其中K = 1 /lnm,m为地区个数。若Pij= 0 或1,则Pijln Pij= 0;

定义某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d为信息熵值e与1之间的差值:

( 3) 确定各指标熵权

令Wj为第j项指标的熵权,则

(4)预警值计算

令Fij作为指标Xij的评价值,则有

其中Wj是第j项指标权重,Yij是第i个地区第j项评价指标标准值。

第i个地区的预警值为

n为指标层的指标个数,Fij值越大,说明生态安全度越高,反之越低。

1.2.2预警判别标准。

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际并借鉴以往研究文献,本研究设定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评判标准[36]( 见表2) 。

1. 3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各项指标数据来自2006 年、2014 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和 《滨州市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自2005 年、2013 年山东省海洋环境公报和滨州市海洋环境公报。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分析

2. 1 生态安全预警的时间趋势分析

根据表3,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区的生态安全预警等级基本上与2005年持平或升级,说明总体上生态环境安全状态是在维持现状或有部分改善。但从预警值变化看,东营的综合生态安全预警值出现了下降,说明其生态环境有所恶化。2005年,无棣县生态安全等级还处于Ⅰ级,说明其生态环境处于极差状态,生态环境系统结构不合理,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抗干扰能力极差,生态恢复困难。潍坊、日照和沾化生态安全等级都处于Ⅱ级,说明此类地区生态环境处于较差状态,生态功能退化,生态服务功能破坏较明显。东营、烟台和威海生态安全等级处于第Ⅲ级,说明此类地区生态功能开始有所退化,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生态环境系统虽有变化,但还能维持基本功能。青岛生态安全等级处于Ⅳ级,其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对完善,生态灾害影响不大。到了2013年无棣县出现了明显好转,生态安全等级达到Ⅱ级,生态安全预警值从0.18上升为0.22,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恢复和改善。日照市和沾化县生态安全等级还在维持Ⅱ级,说明其生态安全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应加强生态安全的监督力度,以防生态安全环境继续恶化。东营、潍坊、威海处于第Ⅲ级,生态环境处于一般状态,其中潍坊生态安全预警值从0.39上升到0.46,从原来的第Ⅱ级上升为第Ⅲ级,说明该市生态环境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烟台和青岛处于第Ⅳ级,生态环境为良好状态,其中烟台生态安全预警值从0.57上升到0.65,与青岛市相同,说明近年来其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协调,生态环境改善较快。从生态安全等级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区生态环境在维持并改善当中,但是还没有出现位于V级理想状态的地区,生态环境预警状况仍不容乐观。从预警值变化看,部分地区综合生态安全预警值还有微弱的下降趋势,需要各类监管部门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继续重视与警惕。

利用PSR模型中的压力、状态和响应因素等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从压力方面看,人均GDP不断得到提高,说明经济压力得到减轻; 单位GDP农村用电量和农用柴油量不断减少,说明能源对生态安全的压力也在减小;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不断增加,说明土地对生态安全的压力在减弱; 除日照、无棣、沾化外,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保持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对生态安全的压力得到部分控制。从全年供水量看,除东营和沾化外,其他城市都有大幅增加; 海水产品产量方面,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部分城市的水资源和海洋生态安全压力在增加。在状态方面,所有城市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烟尘排放量以及海水养殖面积方面都有所改善,但部分城市在单位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量、旱涝保收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方面有所恶化,特别是农药施用量除青岛、潍坊和威海外,其他县、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说明该地区虽然在经济生活、污染排放和海洋生态方面继续维持原有生态安全状态,但在土地生态安全方面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在响应方面,除青岛市在人工造林面积上有所下降外,其他指标均出现了改善的趋势。这说明从2005 年到2013年,全社会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安全的保护,采取了多种措施改良土地和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

2. 2 生态安全预警的空间分析

2013 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整体上呈现 “东优西劣”的局面。青岛、烟台等东部城市生态环境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日照、无棣、沾化生态环境较差,需要继续关注和监测( 见图3) 。

伴随经济发展,日照市的河道取砂、海水养殖以及抽取地下水等活动已经引发这一地区的海水入侵现象,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污水排放导致地表水的水质下降,城市政府东迁和修建港口码头引发了海岸带的过度开发,特别是防波堤改变了原有潮间带和海滩的地貌,使得海岸带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44]。无棣县水资源供应相对紧张,地下水可利用量较少,地表水受汛期影响,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伴随黄河三角洲开发,传统引黄供水面临供求矛盾。过境客水和近海海域污染加重,县境内的马颊河、漳卫新河、德惠新河3 条主要河流水质都为超Ⅴ类水质,成为入海纳污河。渔业生产扩大和海上石油开采导致海洋污染加重,海水养殖交换水、港口生产污水、携带农药化肥的农田灌溉水也都不同程度地加重了近岸海域污染。无棣县长期存在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问题,2013 年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区距海岸线距离约13. 05 千米,土壤盐渍化近岸距离约14. 39 千米,县境内滨海潮盐土大多为盐碱荒地,只有零星耕地分布,土地贫瘠,耕地多年停留在低产水平。此外,在陆地石油勘探与开发中,渗漏、溢流或散落原油造成的盐场、农田、养殖池油污染事件常有发生,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沾化县境内潮河因承担滨州市区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长期为超Ⅴ类水质,不能用于灌溉,彻底丧失水的基本生态功能[45]。套尔河海岸带侵蚀严重,部分岸段损毁严重,海岸线后退,沿岸植被破坏殆尽,海洋生态环境失衡。沾化县也存在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问题,2013 年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区距海岸线距离约22. 48 千米,土壤盐渍化近岸距离约22. 58千米。胜利油田沾化采油区也对县境内的土壤造成一定污染,根据2007 年一项针对沾化县境内0 ~ 30厘米深度内土壤的石油类调查,最大石油类含量为2. 68 毫克/100 克土,主要分布于该县下河油田区域[46]。位于无棣和沾化两县海岸的贝壳堤岛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退化[47]。受风暴潮及海冰等自然灾害影响,2012 年在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到的裸露贝壳堤面积比2011 年又减少2. 85 万平方米,给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从上述情况看,日照市、无棣县、沾化县的自然条件和各种经济、社会活动都对当地的生态安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从生态安全压力看( 见图4) ,位于中、南部的烟台、青岛、潍坊、日照和西北无棣、沾化的生态安全压力等级比位于东部的威海和西北的东营低了一级,说明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更为严重。从具体指标来看,烟台市的单位GDP农业用电量,青岛市的全年供水总量,潍坊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日照、无棣、沾化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都比东营、威海要差很多,这也反映出该类地区在这些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较重。

从生态安全状态看( 见图5) ,威海、潍坊、日照、无棣、沾化属于生态安全状态等级较低的地区,此类地区分散分布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东部、中南部和西北部,说明这些地区的生态安全状态处于相对落后位置。从具体指标看,这些地区在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上比青岛、烟台和东营要差得多,这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安全状态情况相对较差。

从生态安全响应看( 见图6) ,生态安全响应区域分布格局呈现 “中间优,东西劣”的格局。属于生态安全响应等级较低的地区除威海位于东部外,无棣、沾化、潍坊、日照连片位于西部。这说明此类地区在针对生态安全压力和状态问题等方面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和制度创新不够完善。就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这一指标看,2013 年的这一地区最多的是威海6 841 公顷,距离烟台的11 920 公顷差距还是较大,位于西部的其他地区则差距更大。这表明该地区在土地生态恢复等方面采取措施力度不足。

综合生态安全的压力、状态、响应情况看,生态预警级别较低的地区基本上以西部地区为主,特别是日照、无棣、沾化3 个地区应该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点。

3 结论和对策

3. 1 结论

综上所述,从时间维度看,2013 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安全预警等级基本与2005 年持平或升级,说明在2005—2013 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这主要通过两方面做到的: 一是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经济社会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二是对生态环境安全采取积极响应的各类措施,如采取各种措施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境,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但从2013 年的生态安全预警整体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还没有出现进入V级理想状态的地区,生态安全还不容乐观,未来还应继续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环境保护力度和采取污染治理措施,统筹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空间格局看,到2013 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环境为 “东优西劣”,特别是西北的无棣、沾化和西南的日照是值得持续关注的地区。未来应针对该地区处于不同生态安全等级的现状,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措施。

3. 2 对策

对于生态安全处于第Ⅳ级的青岛和烟台地区,应加强科技创新,积极促进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产业的集群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工业用水循环利用、节约农业用水和增加生态用水的供应。继续完善生态环境的安全监管服务措施,防止近岸海域的石油开采、石油储运及渔业生产等活动造成生态灾害。

对于生态安全处于第Ⅲ级的东营、潍坊和威海地区,应积极完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提高人均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工业技术改造,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加大农业环境保护力度,减少农药与化肥的施用。加强对海岸地区的海洋化工、海水养殖及入海河流的污染排放监管和治理,减轻近岸海域的海水污染。

对于生态安全处于第Ⅱ等级的日照、无棣、沾化地区,应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降低人口自然生长率,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继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积极实施人工造林和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此外,还应实施差别化的对策措施。在日照地区,应限制在河道采砂和农田挖塘进行海水养殖等活动,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以减轻海水入侵; 集中处理生产、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严禁在生态脆弱的海滩地区修建改变地貌的工程建筑项目,加强保护海岸防护林,对生态平衡被打破的海岸地区实施生态修复[44]。在无棣、沾化地区,应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利用芦苇湿地的生态功能处理污水,既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又改良当地的盐碱地土壤。积极建设海水利用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进一步完善统一水源集中供水制度,减轻超采地下水所导致的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问题[45]。加强对油田开采的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在开采、运输和储藏等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减少石油污染物的泄漏,采用土壤置换、翻土和生物改良等措施对已造成的土壤污染进行修复[46]。对现有的贝壳堤岛等海岸带损毁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修复与改造,恢复原有海岸地貌,栽种适应环境生长的草类、灌类等植被和优化生物群落结构。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实施贝类增殖工程,保护贝类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47]。

摘要: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进行研究,从时间看,2005—2013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还没有出现V级理想状态的地区;从空间看,到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环境为“东优西劣”,特别是西北的无棣、沾化和西南的日照值得关注。最后针对处于不同生态安全等级的地区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对策。

生态系统格局 篇10

1 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森林生态旅游是以自然区域和当地文化为旅游对象, 以理解、欣赏和提高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为目, 使旅游者强身健体的旅游活动, 它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链。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利用上, 对森林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的效应没有考虑, 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和规划上只考虑主观因素, 忽视了客观存在的价值, 也没有一个较全面的标准、技术和方法。为了探索一种全面的生态旅游评价体系和方法, 应用地统计学和3S技术进行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和规划, 开发时空模型, 并通过知识发现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 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二期建设2011年开始, 故建立以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相结合的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体系, 进行小陇山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的评价和规划, 为小陇山森林公园二期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目标与任务

2.1 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建立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生态服务资源库、生态服务价值核算库、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数据库和空间格局评价库;建立基于知识发现的一系列适用性高且适用于生态服务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的算法、方法体系及生态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分析模型、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空间格局评价方法, 并建立通用模块以及相关技术文档, 向社会推广应用;建立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与决策系统, 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 为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2 项目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2.2.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体系确立

根据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小陇山自身资源优势, 选取生态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因子, 确立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框架体系。

2.2.2 获取精准的评价因子

目前生态旅游的开发以景观为主, 评价以二类调查数据和气象站数据为据, 忽略了生态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 获取的数据粗略且没有针对性。故在本研究中应用先进的负离子采集仪、大气采样仪、氧气分析仪、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溶解氧分析仪、数字声级计和分光光度计获取精准实测数据,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变异模型的概念, 将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地作为一个时空异质体来看待。利用地统计学和3S空间分析能力, 进行森林生态旅游空间格局的评价和规划。

2.2.3 森林生态服务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算法及方法确立

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 目前已经有了探索性的研究案例, 但核算结果都过大。本研究借助于空间变异分析功能, 寻找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最大矢距, 以最大影响矢距为临界值建立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和价值量算法, 以解决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量核算存在的问题。

2.2.4 基于知识发现建立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

基于空间变异理论, 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 从大量生态旅游资源实证数据中挖掘出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的相关的因子, 运用多种方法建立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 并在研究区域中对模型进行修正, 根据各种模型拟合效果, 建立起一套多种模型综合评价方法体系, 极大的增强该方法体系的可推广性和实用性。

2.2.5 建立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与规划决策系统

实现可视化空间资源格局查询、评价与规划, 提取生态服务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知识库, 为城市绿化和小陇山森林公园二期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3 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

提供就业机会, 以改善林区职工和周边居民的生存和投资环境;规划森林公园和人性化的游乐项目, 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强身健体场所, 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和规划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并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 为城市绿化和城市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3.2 经济效益

主要体现在森林游憩带来森林公园的门票、吃、住、行、娱乐等收入和周边地区交通、餐饮和旅游产品的消费上。森林游憩每林场每年按1万人次预计, 每人每次按1000元计, 周边消费每人次按200元计, 每年收入为0.1万元/人*1万人+0.02万元*1万人=1200万元。

3.3 环境效益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 加强周边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和道路交通状况, 并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4 其他效益

形成的示范基地及规模在小陇山选取2~5个林场, 按季节进行生态服务功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实测, 并得出每个林场拥有的生态功能总价值, 通过资源优化组合, 进行资源优、劣势分析, 建立小陇山生态旅游开发示范区。

生态系统格局 篇11

6月21日,诺基亚在新加坡举办的Nokia Connection上发布了他们旗下首款Meego系统手机N9。同时,诺基亚表示在未来的一年时间当中,还将推出10款左右的Symbian Anna操作系统智能手机。

在MeeGo和Symbian不被看好,诺基亚与微软的磨合可能存在问题背景下,多系统的布局策略可能会影响诺基亚的WP7战略执行效率,导致其在未来进入更为窘困的境地。

诺基亚在本次发布会上发布推出搭载MeeGo平台的N9,并宣布今年7月开始将全面推出Symbian新版本Anna的升级,计划在未来一年中推出10款新Symbian智能手机。采取MeeGo的N9虽然在设计上的创新可圈可点,但MeeGo本身的生态圈构建还不完善,短期内不足以在手机端形成竞争力;而Symbian平台由于底层陈旧等原因,在中高端市场已无回天之力;目前的状况下,诺基亚的唯一转机在于全新设计,有微软Windows生态圈支撑的WP7的推出。而握住Symbian不放,又想用MeeGo试水的三系统布局很可能使开发者和上游厂商对诺基亚的发展“举棋不定”,更加谨慎的对WP7投入,耽误了WP7的最佳转机。

对于微软和诺基亚来讲,作为两个组织结构庞大复杂的行业巨头,双方能否以合适的模式融合资源,敢于作出适当的取舍是两家联盟成败的要点;若模式选择不当或难以割舍眼前利益,联盟的战略执行能力将受到很大牵制,无法高效地根据市场作出反应。而Symbian和WP7长期并存策略,也反映了諾基亚与微软合作中的一定摇摆性;如果诺基亚内部长期仍抱住Symbian不放,对WP7的战略执行将构成较大的阻力。

N9的推出,估计一方面是诺基亚的希望在MeeGo的试水市场寻求更多转机;另一方面是诺基亚前期在MeeGo上投入较多,若轻易割舍,也不好给长期专注于MeeGo的开发者和投资者一个交代,但这种不愿割舍的态度若继续坚持,也可能对诺基亚内部的资源调配,产品线布局甚至与微软的合作关系造成不良影响,使得诺基亚运营陷入复杂化,阻碍WP7战略的高效执行。

综上所述,易观国际认为诺基亚未来若长期坚持“脚踏三只船”的布局,将会丧失翻盘的机会,对其公司现状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现在诺基亚市值一路暴跌至250亿美元,若WP7战略失败,被微软等企业收购或者部分收购,将并非天方夜谭。

生态系统格局 篇12

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 国际社会对于生态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为确保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和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适应湖北省“两圈一带” (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圈、长江经济带) 的发展战略, 将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洪湖环湖地区整合成为完整的新农村旅游区, 并把该旅游区建设成为湖北省滨湖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的标志性旅游区迫在眉睫, 因此“湿地生态旅游城”被提上湖北省、洪湖市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一期工程位于湖北省荆州洪湖市境内, 洪湖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洪湖湿地生态区, 地处洪湖之滨、长江北岸。规划用地现状为鱼塘、藕田, 基本以水体为主。

为此, 规划紧抓当前机遇, 并抓住用地现状特征, 突出“水”这一主题, 主打“湿地”品牌, 以“生态湿地”为核心竞争力, 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运用水科学, 落实水上高端度假项目, 充分挖掘水景观, 丰富湿地水体验, 促进水产业增值, 缔造融高端休闲度假及大众休闲游览为一体的湿地生态时尚休闲度假区 (见图1) 。

一、规划目标

“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一期工程, 其定位是区域内的第一生态品牌, 是一个良性自循环的复合式生态系统。具体包括四个层面的发展方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修复、保护和发展中的湿地环境;低能耗、高效益的低碳经济性;多元、高效的生态服务功能综合复合体——洪湖生态圈一号 (见图2) 。

根据这一发展方向, 我们提出的规划目标是:中国—洪湖国际大湿地, 低碳生态休闲区。

二、规划结构

本案延续上位规划对该区块的总体定位, 结合本案处于洪湖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洪湖湿地生态区, 濒临洪湖大湖的区位特点, 在整体结构上提出“承湖启城、分层渐进的发展模式”和“一体两翼、隔而不离的空间格局”。

(一) “承湖启城、分层渐进”的发展模式

本案所处的空间区位决定其空间价值在于发挥“承湖启城”的城市功能。空间上将洪湖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东西向的景观生态廊道引入城市, 同时将城市的功能和空间形态延续过来, 形成良好的城市展示面。区域影响上, 借本案的规划发展, 带动周边的土地升值, 带动区域气氛的蓬勃发展, 促使项目运营从单纯的农 (渔) 家乐转向城市旅游项目运营, 最大化的整合洪湖资源为当地创造价值。

对于日益稀缺的湿地资源, 在其开发利用的问题上, 将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作为开发建设的前提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以平衡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则成为本案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案从规划用地的湖城关系入手, 采用分层渐进“层叠式”的开发模式, 控制靠近湖边 (湿地保护区) 的区域开发, 同时保证临近城市新区 (洪湖湿地生态区) 的区域空间形态和土地性质上呼应城市主题, 由湖至城渐强发展的空间开发模式。同时在规划用地北侧预留一片由湖至城连贯延续的城市公共空间, 形成大众亲湖、科普、休闲、体验的主题园区, 进一步拉动湖城关系 (见图3) 。

(二) “一体两翼、隔而不离”的空间格局

1. 一体两翼

本案将规划用地视为一个整体, 使其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介于城市新区与洪湖大湖之间的关键结合点。并通过规划用地中央反S型的生态水域, 促使空间自然形成两侧“高端商务”和“生态休闲”两翼的空间格局 (见图4) 。

高端商务组团位于规划用地西南侧, 靠近洪湖大湖, 私密性和景观效果较好, 适合低密度开发项目。主推生态环保理念, 采用科技、节能、环保技术, 是旅游发展与湿地生态保护的结合点, 建成后将成为洪湖旅游开发与湿地保护成功结合的示范区。

生态休闲组团位于规划用地东北侧, 临近洪湖围堤, 是缝合湖区与城市新区的良好接壤点。该区在功能设置上既要满足大众生态旅游需求, 又需承担部分城市功能, 为此在项目策划上主要围绕大众休闲和娱乐配套设施, 包括休闲水街和水上音乐厅及配套游憩码头。

2. 隔而不离

在一体两翼的大结构下, 将规划用地合理的分为四大功能区, 包括高端商务区、生态休闲区、产权酒店区和湿地生态区。各区功能互异互补、相互独立、相互分隔, 同时又巧妙的通过处于中央区域反S形的“湿地生态区”网络围绕其周围的其它三个功能区, 形成四区共同的结合点, 使相邻各功能区之间产生交集, 相互渗透浑然一体, 进而达到隔而不离的效果 (见图5) 。

(三) “一水串珠, 珠联璧合”的水系结构

主要的内湖功能水系和生态湿地基本由较大的水面构成, 形成了场地的一级水网, 是场地水循环的中枢。洪湖水里、金湾别墅和活水公园等景观用水, 构成了场地的二级水网。各级水网犹如人体动脉和毛细血管网络, 共同构成场地内部及其与外部之间的水系循环。

各功能性水系水源为洪湖湖水通过闸门设置, 保证大湖丰水期湖水不倒灌, 枯水期场地内水量不流失。生态湿地设计控制合理的进出水量和水流速度, 形成良好的湿地自循环, 必要时可进行季节性补水, 避免枯水期因水量不足引起的沼泽化和富营养化。

水系统设计除满足以上水文功能方面的要求外, 还与项目设置和场地总体的概念构思、空间设计完美结合。本案水网设计形成了“一水串珠、珠联璧合”的水空间格局, 通过水网脉络将各个主题功能节点串联起来, 形成水上观览的完整路径 (见图6) 。

三、规划思路

本案包括金湾河西侧2200亩场地和东侧130亩场地。规划充分考虑到两个相距较远的场地之间在景观形式和功能配置上如何相互呼应和衔接, 在功能上是将整体分为五个分区, 包括2200亩用地内的高端商务区、生态休闲区、产权酒店区、湿地生态区和130亩地内的集散服务区, 各分区在功能上互异互补、错位联动。空间形态设计上则采用“岛中岛”、“园中园”、“湖中湖”、“水中水”等空间模式, 设计语言统一而富有变化。

根据当地政府提出的功能需求, 规划需要在2200亩的用地范围内出现服务于重要国宾、高端商客的高端接待区, 又要有服务于普通大众游客的游览、观光休闲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层级的空间需要, 一方面高端接待需要一个宁静淡雅能够享受和品位洪湖美景、相对私密的高品质空间;而大众游览更多的是对游客容量和大众功能的考虑, 要求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 让更多的人能够身处其中, 体验滨水休闲空间所带来的乐趣, 是一种相对较活跃的空间。

为此, 本案在空间规划中注意到了各功能区之间的分隔和联系, 将湿地生态区设置在地块中央, 以反“S”的形态进行布局, 使空间形成亲湖、亲城两大组团, 每个组团都有独立的湖城连接点, 通过这样一种交合状的软分隔, 以满足不同的功能定位。

在场地设计上根据规划用地多为鱼塘、藕田的场地现状,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为减少土方量尽量多的保留水的空间, 强调湿地和水的主题, 采用“水中水”、“湖中湖”的设计思维, 更好的契合洪湖湿地环境, 以形成对洪湖生态的保护。并衍生出岛的元素, 形成“岛中岛”的空间模式, 既有效地区分开高端与大众空间, 保证其各自在活动上互不干扰, 又有利于空间变化发展, 形成大园不同的储水分区, 从而形成“园中园”的功能布局。

实现了高端接待及大众人群共享洪湖大湿地良好愿景, 最终形成功能上分离, 景观、生态、水系和游览路线联通的大空间形态, 避免了因分离设置而造成的区域自我隔离和生态封闭 (见图7) 。

四、主要项目策划

在落实当地政府提出的功能需求, 同时满足上位规划对本案整体定位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区位和文化主题, 针对高端商务区、生态休闲区、产权酒店区、湿地生态区四个功能区的空间分布, 赋予各功能空间相应的项目内容。从体现湖城联动的思路上, 我们策划了洪湖水里、水上音乐厅等能够亲近城市文化、满足城市功能的大众空间;从生态体验的角度出发, 在湿地生态区策划了湿地创意园、胜迹园等提供大众休闲、体验的生态空间;从探索和寻求理想栖居模式的角度上, 我们又策划了产权酒店 (生态别墅) ;而在文化传承方面则以洪湖传统的红色旋律为魂, 策划出能够契合并传承这一旋律的金湾酒店、酒店别墅等项目。

洪湖水里:休闲水街取名洪湖水里, 是以新古典主义风格, 提取传统徽派建筑符号, 以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通过“里”这一中国民居的基本单元传达“生长线”的设计概念。休闲水街内设置各种概念店、精美淘宝店、地方风情展示店、特色饭庄等餐饮休闲娱乐设施, 满足吃、游、购、娱、休闲体验等多元需求, 形成区域活力中心 (见图8) 。

水上音乐厅:音乐厅位于洪湖水里和金湾酒店之间, 依水而立呈半岛状伸入水池中央, 与新区次干道隔水相望, 有利于形成洪湖新区良好的城市界面, 同时在文化功能是与酒店和城市新区互补互通。音乐厅采用钢结构球体, 东西两瓣分别采用钛金属板和透明玻璃两种材质、虚实对比相得益彰, 仿佛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颗晶莹剔透的夜明珠。音乐厅周边景观结合水上音乐喷泉、实景剧共同烘托主题概念。

湿地创意园:位于湿地生态区及整个地块的西北角。是大众亲湖, 体验大湖视野的综合休闲场地。园中以大地艺术的创作和展示为亮点, 把生态环境、湿地观光、大众休闲与艺术体验融合到一起。最西端的观湖广场是地块中人文活动展示场, 也是欣赏大湖的最佳点。

胜迹园:在高端商务接待区北侧, 与湿地生态观光区和生态休闲区相邻。以湿地生态景观为背景, 以名人、领导人留墨题词等为亮点, 具有露天展馆功能。从中远期发展考虑, 也可作为发展备用地。

产权式酒店:产权酒店因高端、私密性的需要, 选取了紧邻大湖, 远离大众游客的西侧地块, 各建筑组团用若干相对独立的湖面分离, 通过微地形创造背山面水的建筑布局模式, 前台后院边泳池, 别墅主体北侧为私家种植园, 以体现社区农业这一时尚理念;南侧向阳面为阳光露台, 拾级而下可直抵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和私家码头;每个建筑在一侧设专用泳池, 通过种植设计遮挡视线、形成私密空间。生态别墅整体采用绿色建筑的设计手法和材质, 方寸之地集成了太阳能、地源热泵、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厨余垃圾处理、社区农业等先进的生态技术。

金湾酒店:金湾酒店位于高端商务区, 面向城市新区, 临水而筑, 与洪围堤隔水, 是该区乃至全园的核心建筑, 酒店在形态与布局上形成了整个区的空间生长点, 通过其衍生出来的三条轴线分别呼应周边的三大景观空间, 从而形成视觉焦点, 是整个规划用地的地标性建筑。周边景观设计以缓坡地形为主, 小型节点序列满足了观赏游乐需求, 同时通过岛中岛布局模式的设计, 保证其相对的私密性 (见图9) 。

金湾酒店别墅:金湾别墅部分的设计以岛为元素, 区内水系纵横, 便于组织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 必要时通过两侧入口的管制可形成封闭式的独立运营空间。主体建筑或依浓荫之下, 或傍小桥流水, 别墅周围有一定面积的私家花园, 园区环境清幽雅致, 区内水榭竹径, 连廊叠石, 步移景异, 处处体现中国园林之精髓。

上一篇:编制:经济效益下一篇: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