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2024-10-01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精选12篇)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篇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趋向于那些简单,易于选择、短小精悍的文化形式来丰富生活,满足自己学习、生活、娱乐的需要。于是,微博的普及与流行,无意推动了一股 “微”潮流,之后的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微课程、微学习,都是这股 “微”潮流的产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作为新生事物,微课程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手段。从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来看,微课的引入必将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辟新的教学局面,我们更应该重视微课的教学设计。要保证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就需使微课的教学设计真正符合教学规律,真正体现以 “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最终使微课成为真正具有教学功能的有效教学产品。文章以笔者所任教的 《物流基础》———“包装” 微课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微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 微课的内容

1. 1 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 课例片段) ,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 “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1. 2 微课的主要特点

1. 2. 1 教学时间较短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 ~ 8 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 分钟。利用5 ~ 10 分钟的时间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内容给学生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而且5 ~ 10 分钟的视频也方便学生从网络上观看或者下载。

1. 2. 2 教学内容较少

“微课” 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 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 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1. 2. 3 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 如rm、wmv、flv等) ,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 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 等) 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1. 2. 4 资源构成情景化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设计、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 “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 “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 “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各种高层次的教学观念、技能、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1. 2. 5 便于传播

微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拥有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就可以进行观看、学习。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中存储、观看,也可以通过一些网络传输媒介进行传输,有利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方法和经验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在网上、手机等设备进行反复观看,交流学习心得。

2 微课教学设计的内容

微课的核心特征体现在 “微”字上,教学内容要 “微”,选取一个知识点作为主要课程学习; 教学时间要 “微”,一般时间范围就是10 分钟以内; 教学目标要 “精”,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一个问题讲精说透,让学生听懂学会; 微课还要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调动起来,让学生可持续地主动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上思考设计微课,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上,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这些都要求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

2. 1 微课教学设计的要求

2. 1. 1 适合教学对象

不同的微课对应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

2. 1. 2 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应建立在自己的原有经验基础之上,原有的经验包括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学习者起点水平是微课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带有色彩鲜艳的、有趣味的图片、动画、视频的知识更易于接受,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

2. 1. 3 保证微课教学效果

微课学习之后,学习者通过微课的学习能否达到融会贯通,以及实现知识的迁移则是衡量微课优劣的标尺。要保证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就需使其中的教学设计真正符合教学规律,真正体现以 “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最终使微课成为真正具有教学功能的有效教学产品,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2. 2 微课教学设计的内容

一般微课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问题、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需求与内容分析,然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媒体、开发练习题以及测试题等内容。微课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 2. 1 微课设计的重点是创设问题

微课是用来解决教学问题的,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告知学习者在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后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起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教师要把创设问题作为设计的重点,使问题成为推动学习者去思考和探究的纽带,成为其他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中心和保证。在设计 “问题”时,要注意 “问题”与微课选题之间的关系,要保证 “问题”解决所需的所有知识、能力等包含在微课的整个教学任务中。

2. 2. 2 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才能确定微课中的教学组织。微课中微视频播放的顺序虽然是线性的过程,但是教学过程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教师要明确微课要完成哪些教学内容,实现哪些教学目标。另外,因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会因学习者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分解教学问题,形成教学任务系列,确定任务系列的顺序或包含关系,然后再确定如何通过建立任务系列之间的链接来实现教学过程。

2. 2. 3 确定微课实现的可行性

微课虽小,但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它既包含由浅入深、由抽象变直观、化繁为简的数字化教学内容,又包含学生应如何开展学习,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策略,以及师生如何互动及进行评价,这些看似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环节,但实现起来却并不简单。我们通常使用的教学策略有利用多媒体( 如图片、动画、视频) 直观地组织和呈现教学信息,通过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等等。作为教师在编写教学设计稿本时,一定要考虑这些教学策略是否适合用微课来实现,更要深思它们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

3“包装” 微课教学设计的实践

下面以笔者所任教的 《物流基础》课程中, “包装”微课教学设计为例,具体谈谈微课的教学设计。

3. 1 选择教学内容

《现代物流基础》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之一,是中职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学习的第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包装是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作为仓储保管员和装卸搬运工作人员要熟知包装的功能、包装的分类,掌握包装标志的作用,尤其是掌握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的内容,能识别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及警告标志; 能根据货物的特性、运输、仓储的要求,合理选择货物的运输包装标志,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货物和人身安全。而微课 “包装”正是针对学生从事仓储、运输、装卸搬运业务中的工作技能而进行设计。笔者把包装一节的内容分解为包装材料及作用、包装的标志两个主要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布置工作任务,将两个内容融合在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3. 2 设定教学目标

本次微课通过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某快递企业收到客户通知,要将四种货物进行发运,让学生完成对这四种货物进行包装材料的选择,并在外包装上正确书写运输包装标志”,借助相关教学工具软件,对包装这一知识点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 1) 知识目标: 理解包装的功能、分类,掌握包装标志的含义及作用。

( 2) 能力目标: 能识别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及警告标志; 能根据货物的特性、运输、仓储的要求合理选择货物的运输包装标志。

(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按照包装标志来进行规范操作,保证货物的安全、人身的安全。

3. 3 教学重难点分析

( 1) 教学重点分析: 正确理解包装的功能、分类,掌握包装标志的含义及作用。

( 2) 教学难点分析: 能根据货物的特性、运输、仓储的要求,合理选择货物的运输包装标志。

3. 4 教学活动设计

本次微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进行探索学习。

首先,教师布置任务: “2012 年11 月9 日,某快递企业收到客户通知,要将流通加工的四种货物( 乐美雅玻璃壶、农夫山泉、强生香皂、超霸5 号碱性电池) 进行简单外包装并发运,需要对这四种货物进行外包装材料选择,在外包装上识别并正确书写运输包装标志”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该任务进行思考,将具体问题抽象成 “包装材料的选用及包装标志的作用”。

其次,根据货物特性、运输、仓储的要求选择适合包装材料和能识别各种包装标志两个角度开展了教学活动,针对五种不同的包装材料的作用做对比分析,启发学生思考不同包装材料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再次,启发学生对外包装箱上各种包装标志及包装标记的作用进行思考; 然后,进一步总结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及警告标志的作用,使学生掌握合理选择货物的运输包装标志,并能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货物和人身安全。

最后,在学习后的测试环节中,设计动画游戏 “连连看”的形式将外包装箱上各种包装标志、作用进行连线闯关。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3. 5 教学特色

( 1)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 2) 内容丰富,主线清晰,教学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为货物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标记标志作用的基本技能,注重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 3) 将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课程录制Camtasia软件、Power Point演示文稿以及Photoshop等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精心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展现了真实的教学情境,使整个教学画面色彩精美,重点突出,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了最终的教学效果。

( 4) 教师清晰、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再配以舒缓、流畅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放松情绪,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使紧张的学习变成了分享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等基本技能。

4 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4. 1 教学设计要合理,贴近学生和实际生活

本次微课通过精心设计,创设情境,通过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货物包装的材料及包装标志都来自于学生实际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析任务中,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为客户着想,考虑货物和人身安全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4. 2 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

微课教学过程的设计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方面,要保证在尽量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点讲授得完整、清晰、易于理解; 另一方面,要尽量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引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 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调动起来,让学生可持续地主动学习。这些都要求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微课教学设计及开发能力,能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软件来处理教学内容,具备各种演示、制作能力,为学生制作各种教学资源,还能够实现与学生的信息化互动。

4. 3 微课对学校的师资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课这一新生事物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变革,使得整个基础教育界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 “知识传授者”转变成 “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应不断加强微课培训的师资培训,培养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师,使得教师们在微课的掌握、网络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作为新生事物,微课程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微课的教学设计要符合教学规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最终使微课成为真正具有教学功能的有效教学产品。文章以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物流基础》——“包装”微课教学设计为例,从教学设计的内容、要求入手,对“包装”微课的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教学改革,网络教学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篇2

关键词:自我复习能力有效 教学模式

【背景描述】

几年来的新课程改革不乏这样一个现象:数学新授课的教学研究轰轰烈烈。

因此,新授课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学中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新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动手操作、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而老三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分析课)受到空前的冷落,占数学课时总量近二分之一的老三课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练习课和复习课中教师往往是以机械重复训练占主导,其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是教师按照书中的练习题,讲一题后让学生练一题,按程序进行到下课为止,或教师讲几个要点,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一做到底。这种低效、牵着鼻子走的炒冷饭式的课堂教学,无疑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升,蚕食了课堂改革的成果,更抵制了学生自我复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现象点击】

之一:概念复习课任由学生信马由缰

人教版第6册四边形的复习课,不少老师常以问答的形式复习,一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问:你认为有什么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三问: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一堂40分钟的概念复习课,本应在新学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和延伸,来强化学生对四边形特征的认识。然后此案就在教师的三问中结束了,而这中间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学生,学生说一句我说一句,交流的仍是新课所教的知识,没有深化和内化,当然复习对学生也就没有了收获。

之二:计算复习课大量的习题练习

一老师在复习人教版第9册小数除法时,单刀直入说明课堂复习内容,然后将整个复习内容按口算、估算和笔算分类出示多个计算题,不停地让学生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直到下课前五分钟,老师提问:你觉得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分析:如此盲目地练习做题,没有重点和难点之分,没有特殊题组的分类,没有形式的变化,整一堂课学生埋没于习题中,没有思考的余地,整理的空间,分析的机会,对学生的知识整理和提升毫无益处,只会让学生成为计算家,面对曾经发生的计算错误,学生依然不会发现,当然也会错误重犯。

【感悟与思考】

(一)复习课意义亟待重新审视

目前很多教师在总复习之前的新授课,会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会因为课的不成功而耿耿于怀。而总复习在他们的眼里无非是:梳理知识点,专项练习巩固,综合练习提高。所以很自然的认为只要把知识点讲到了,练习了,一轮练习不行再来一轮,最后效果也不会差。于是认为没有必要,也懒得去精心设计和考虑每节复习课。恕不知,学生也有多年听复习课的经验,对教师的三板斧早就了解熟稔了。这样的课堂对他们毫无吸引力而言,从而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新课程下的课堂,不仅是知识建构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它不在是一条静止的跑道,而是学生提炼生活,展示风采,追求成功,感受欢愉,发展生命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传递,思维碰撞的过程,每40分钟都应看作是师生共度生命的过程。所以新课程下的数学复习课,不再是教师凭一张嘴、一枝粉笔喋喋不休的了,也不在是教师罗列知识要点,学生死记硬背的强加式教学模式了,而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锻炼分析错因的品质,建立自信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复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自我本身的数学知识结构中查漏补缺,为自己提供有针对性、有效率的复习方法,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并且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的发挥潜能和创造欲。

(二)复习课教学模式亟待改变

细细品味我们复习课的现状,是不受学生欢迎的课,都快成为枯燥,无趣的代名词了。说明我们的复习课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课堂形式简单,造成学生兴趣疲劳。不少数学老师认为复习课是最轻松的,不就是出几个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练练。于是几乎所有的复习课就在出题做题再出题再做题中的度过。这样的课堂对他们毫无吸引力而言,迫于某些压力,学生不得不高度集中注意力,强打精神。造成学生听课疲劳,从而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要求单一,造成学生满足度失衡。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教师在设计总复习课时,担心最多的往往是:我有没有漏掉了什么?很少考虑我的这节课主要满足哪部分学生?其余的学生我怎样采取措施满足他们?以至于对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不管不问,只要他们上课不捣乱就行。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也没有更高的要求,课堂中也提不起精神来。课堂最终因陷于沉闷而成为少数人的课堂。

3.重视解题技能技巧的讲解,把学生培养成解题能手。我们的数学复习课上成解题技巧课,主要是因为课的内容设计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现实的世界,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应用。教师就题论题,学生在练习题的王国里,天天听各种解题的方法技巧,做大量无实际应用价值又无理论价值的习题。导致他们对数学课堂的形式化表现出厌烦和畏惧。虽然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中,逐渐被其逻辑的精密,形式上的推演所吸引,为言之有据,论之严密所倾倒,成为解题能手,却不了解身边生活中的数学事实。

【探索与实践】

探索

复习课教给学生复习方法,开展自主复习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轻松参加学习。不过自主却并不自由,教师更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复习课堂设计让学生畅游在自主的乐趣中,同时也可有一定的时间来照顾学困生,参与他们的自主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他们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有所提升。

复习是相对与新授而言的一种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新知传授之后,引导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作出系统整理与回顾的一个过程。复习课的教学目的有三:一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恢复记忆,弥补知识与能力的缺陷;二是巩固、整理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促使知识系统化;三是进一步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课教学一般很难上,有的复习课上成练习课,就是做练习;有的复习课上成补差课,只是错题集锦,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如何让复习课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复习有趣有效、实用生动?注重复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复习,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

实践

小学生的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要经历中学、大学甚至更高。掌握一定的复习方法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无疑是意义巨大的,也是我们上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的目的。

(一)学会自觉反思。

反思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数学的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回顾、重新思考。小学生的反思行为往往处于一种下意识的和不自觉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还不会反思或者不善于反思。其实,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自问:

A、今天老师复习的是什么知识?(整理内化,构建知识体系)

B、我知道了多少?(对照检查,确定补习方向)

C、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课堂中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质疑提高,培养创新精神)

然后有问题的可以举手提问,师生集体商讨解决。这种课堂空间的安排必然能帮助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进行自我的整理和内化,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可以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作用。这样的反思,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让学生敢想,更敢说。笔者在四年级下《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的总复习》设计练习中,在相应知识点进行了复习回顾后,就安排了这样的自主反思的时间查找错题。

案例:

典型错题分析:

师: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对我们的计算非常有帮助,但是我们曾经在计算时就出现了一些错误,黄老师整理了一些同学的错题,发现了这几个错题出现的比较多。你能诊断出他们的错误原因吗?(错题展示,学生诊断3分钟)

自我错题查找:

师:我们曾经在自己的练习计算时也有出现过一些错题,对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打开课堂作业本,第11页到第21页,找到后并分析一下你当时出错的原因。(配音乐,学生安静寻找8分钟)

集体讨论分析:

师:通过别人的和自己的错题分析,你认为什么样的题目最容易出错?

生: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最容易出错。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运用乘法分配率的题目的形式很多,我们不容易掌握简便的技巧。

师:是呀,看来我们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这种题型。不要在同样的地方中摔到了。

看似简短的几分钟的错题整理,但学生对自己的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中发生的错误原因的感触是深刻的,有了自我的发现,才会在今后的练习中引起注意,起到真正复习的意义和目的。

(二)学会合作交流。

对于每个成长中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各种能力发展的局限性,所以学生复习中产生的各种想法和思考会出现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虽然教师可以帮助他完善和纠正,但在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中获得的纠正,往往来得更有意义些。在复习课中教师有意识的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场景,引导学生把自己反思的内容进行交流。从而整合学生个体之间因生活背景,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宝贵学习资源。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新的思考。这也是学生发展交往,团体合作,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在万以内加法和减法复习课中,安排了快乐寻找的小组合作活动。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新课程背景下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新课程背景下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案例:

在有趣的猜数中引出了以下一些数:***

快乐寻找同桌合作

师:从这些数中,请你寻找出通过运算接近500的两个数?看哪一组找的快?

同桌合作寻找。

生:205+31

2312+179

710-20

5710-179

800-312

师:你们怎么那么快找到了?

生:我们是估算的,看百位就行了。

师:为什么不找710和800这两个数呀?

生:看一下两个数的百位,相加一定不可能接近500,相减也一定不可能接近500。

师: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找到了。好,接下去我们再寻找,这会要请大家寻找找最接近500的两个数,看哪一组找得准?你有什么办法?

生:算一算也就是要精确计算,笔算,直接列竖式。

学生开始寻找。

交流反馈:

师:哪个算式的得数最接近500,你们有结果了吗?

205+312=517

312+179=49

1710-205=505(最接近500)

710-179=531

800-312=488

在快乐寻找的小组合作中,学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反馈中,掌握了各种计算方法的运用,知道什么时候用估算的方法最好,什么时候应该要笔算。

(三)学会自我命题巩固。

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习的内容,那他就应该具备认识题型结构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生内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来说,能够根据所学的内容出好题,他们需要认识每道题的不同形式的本质特点和联系。在出题的过程中就会进一步区分不同题型的差异。所以说,课堂中教师能把一些命题权交还给学生,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他们整理复习的能力。比如,在万以内加法和减法复习中,就安排了请学生编题。

案例:

编半开放的题型: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不完整的竖式,你能帮忙补完整吗?()6

+3 57

师:你打算填几?好,谁会来算呢?这一题是什么加法呢?如果要使它变成连续进位加法,可以填哪些数呢?(4,5,6,7,8,9)一次进位加法呢,又可以填哪些数?(0,1,2,3)

编开放题型:

师:刚才我们编了加法题,下面想请同学们来编一个减法题,而且要求是连续退位减法,就用数字1,2,3,4,0,这5个数字,你打算怎么编呢?

师:编了这么多题目,你认为用这些数来编连续退位减法题,有什么诀窍呢?

学生交流编题方法。

通过不断地编题,学生自然而然地进一步明晰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特性,从而更好掌握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对于上好复习课,仁者见仁,智者更有其说,但对于打破复习课的沉闷,让其鲜活起来,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与其中的奥妙,促进学生的成长,是所有数学教师责无旁贷的,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篇3

一、考点分析

“原电池原理和化学电源”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与实际联系紧密,是知识与能力、科学与人文的极佳结合点之一,既可以综合学科内知识,也可以涉及学科间知识的运用,还可以与生产生活、新科技及新技术等问题相联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知识点,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原电池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原理、形成的条件、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以及对一些常见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的书写,同时还涉及到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因此有比较宽的命题背景。

二、教学过程

【引入】下列三个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反应 ,请说明原因。

①CaO+H2OCa(OH)2

②Fe+2H+H2↑+Fe2+

③2Ag+Cu2+2Ag++Cu

【学生】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反应②,因为原电池设计的首要条件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而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是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追问】那么要实现反应③,可以设计成什么装置呢?反应②能这样设计吗?

【学生】可以设计成电解池,反应②也能设计成电解池。

【教师】请尽可能多地设计装置使反应②发生。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设计的装置如图1所示。

设计思路该思考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不但复习了原电池反应的首要条件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通过这四个装置的设计(不一定要设计正确)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迅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为接下去教学过程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线索。

【教师】如何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设计原电池?也就是如何来判断刚才那位同学画的装置图②的正确性?

【学生】先把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价变化,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再根据反应式确定正负极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教师】该原电池是如何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的?

【学生分析】该原电池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一过程,是通过负极Fe失去电子,逐渐溶解,以Fe2+形式进入电解质溶液,失去的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入正极,在内电路中溶液里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而实现的。

【思考】要构成原电池,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一过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活泼性不同(一般)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

【学生判断】判断图1装置图的正确性。

【追问】可以通过哪些方法确定原电池的负极呢?

【学生1】较为活泼的金属电极;电子流出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学生2】电流流入的电极;阴离子移向的电极;电极材料质量减小的电极。

设计思路对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些学生喜欢死记硬背地去记住知识点,而没有真正掌握知识。本节课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更直接、形象地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了未来发展所需的技能。

【课堂练习1】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

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学生活动】把这四个装置分成两组,请两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一组装置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学生1】①负:Mg-2e-Mg2+

正:2H++2e-H2↑

总:Mg+2H+Mg2++H2↑

②总:2Al+2OH-+2H2O2AlO-2+3H2↑

负:2Al-6e-+8OH-2AlO-2+4H2O

正:6H2O+6e-6OH-+3H2↑

【学生2】③总:

Cu+4H++2NO-3Cu2++2H2O+2NO2↑

负:Cu-2e-Cu2+

正:4H++2NO-3+2e-2H2O+2NO2↑

④负:Fe-2e-Fe2+

正:O2+4e-+2H2O4OH-

总:2Fe+O2+2H2O2Fe(OH)2

【总结】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先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2)对于能直接写出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的原电池,先写出正负两极的反应式,然后再相加消去电子,即得电池反应方程式;若正负极反应式中有一极较难确定,而电池反应方程式又比较易写时,①写出总方程式;②写出易写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③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再相减得难写的一极的反应式。

【思考】若把装置④中的电解质溶液改成NaOH溶液,电极反应式和实验现象有何不同?

【学生】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改成Fe--2e-+2OH-Fe(OH)2

现象:电解质是NaCl时:在正负两极间产生白色沉淀

电解质是NaOH时:在负极附近产生白色沉淀

nlc202309021127

【思考】从本题的分析中,你还可以得出哪些特殊的知识?

【学生】①活泼金属不一定做负极,负极不但跟电极材料有关,还跟电解质溶液有关;

②若负极产生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共存,则阴离子应写入负极的反应式中。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1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的书写方法,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从而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思考】分析黑板上画的装置图③,该装置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学生】最明显的特征是盐桥,盐桥是饱和氯化钾溶液、硝酸钾溶液等的琼脂。

【追问】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和平衡电荷,其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所在的电解质溶液,阴离子移向负极所在的电解质溶液。

【介绍】装置②中铁在酸溶液中直接接触H+,会有一部分Fe与H+直接反应,该装置中既有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又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盐桥原电池装置③中可以设计Fe与酸不直接接触,那就不存在Fe与H+直接反应的过程,所以仅是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电流稳定,且持续时间长。

【思考】那么要使装置③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该如何进行修改?

【学生】与铁接触的电解质溶液改成亚铁盐溶液。

设计意图学生会做盐桥原电池的题目,但不明白为什么要设计成盐桥原电池,通过这两种原电池的比较,学生更能从本质上理解盐桥原电池的优势,使知识不再停留在记忆层面上,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请分析黑板上画的装置图④,它是什么装置,与原电池有什么区别?

【学生】④是电解池装置,它与原电池的区别在于电解池必须要有电源。

【追问】常见的化学电源有哪些种类,电极反应式又如何书写呢?

【教师和学生一边总结,一边板书】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1)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CH4碱性燃料电池为例)

①先写总电池方程式:CH4+2O2+2OH-CO2-3+3H2O

②再写正极反应式: 酸性条件下:O2+4H+-4e-2H2O

碱性/中性条件下:

O2+2H2O+4e-4OH-

固体电解质:O2+4e-=2O2-

熔融碳酸盐:O2+2CO2+4e-2CO2-3

③相减得负极反应式:CH4+10OH--8e-CO2-3+7H2O

【思考】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学生】燃料电池的两个电极材料可以相同,因为电极材料本身不参与反应。

【课堂练习2】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2Ni(OH)2+2OH--2e-

Ni2O3+3H2O

设计意图由对装置图④的分析,引出化学电源,衔接紧密,过渡自然;通过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方法总结,能让学生掌握书写的方法,同时也为熟练后直接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做准备;课堂练习的思考分析,能帮助理解可充电池充电和放电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也巩固了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更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三、课后思考

1.本节课从思考题入手,在分析中发现问题,归纳出方法,最后解决问题。因此该思考题在设计上有着提纲挈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来设计该思考题呢?首先要对现有的习题进行整合,

使问题设置要有广度,能全面反映基本概念。其次是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层层递进。最后是问题设置要有深度,问题的深度设置是教学中经常谈论的问题,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变量,如果教学中能恰当地把握问题的深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不会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根据这样的要求,整合后的习题呈现形式先是简单的判断题,使学生在答题中能对概念进行回顾,然后再进行综合性问题的解答。本节课思考题的设计,无论从设置的广度,梯度还是深度上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特点。

2.在对知识进行整合的前提下,课堂过程能始终让“学生的活动”有充分的保证,有充分交流和表达的机会,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困难和不足:由于一些动态、不确定的因素的存在,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许多学生能根据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出原电池,但未必能设计全所有可能的装置;在设计原电池装置的同时,也有可能出现选错电极材料或电解质溶液等无法预设的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教师智慧、正确地去引导,这也是接下去要努力的地方。

(收稿日期:2015-01-10)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教师以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同时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机和热情,把培养人、发展人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教学设计的内容则涵盖了以上的课改理念和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是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必做,并且必须做得好的事情,教师将依据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教学设计必须在上课之前由教师进行认真、充分的准备, 既得考虑教材教法、还得具体分析学习者的相关情况,教师既是编剧、导演,还是演员,要将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位,才能达成预期目标,实现有效课堂。那一次是我的一堂公开课,引发了我对教学设计的重新思考。

1课前准备

精心完成教学设计是上课的前提。 校长告诉我,下周教育局组织一次优质课展示活动,点名要听我一节课,我既兴奋又紧张。既然是公开课就得必须使用多媒体,我选的教学内容是《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借鉴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精心制作了课件, 无论是课件的精美程度还是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都考虑的非常细致,经过一周的准备终于“杀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具体实施

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要通过课堂效果来验证。我任教的班有两个,在教育局领导和兄弟学校的教师们听课之前,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我先在一个班进行试教,看一下效果是否像想象的那样完美?我信心百倍的走上讲台,按照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几个教学环节下来都非常顺利,可是正当我要安排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练习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起,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怎么会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我才发现,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但是犯了新课改一个大忌,就是只考虑了教师如何传授知识,却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在前面的试教课堂上教师上演了精彩的 “演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和练习效果,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一个个听客,三维目标落实相差较远。

3打磨修改

教学设计要兼顾教师的“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发现了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我马上找到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给我出谋划策,对先前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教学设计的主方向是减少教师的讲解,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减少幻灯片的数量,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和学生活动,放手发动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相遇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情景状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已知甲、乙的速度和相遇的时间, 求距离 ;二是已知甲、乙的速度和距离, 求相遇的时间 ;三是已知距离,相遇时间和甲 ( 或者乙 ) 速度,求乙 ( 或者甲 ) 速度。以上三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在导学案和学生活动中做了精心设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一段录音,创设生活中的场景,作为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来解决,不明白之处可以邀请教师参与讨论,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这样的方式方法比教师反复讲解要好得多。讨论的过程也是对新知识练习和理解加深印象的过程,学生们通过教师精心制作的Flash课件和小组讨论,整理、展示,再加上之后的课堂练习,课堂效果肯定大好于上节课。

4公开展示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保证。 我信心十足的走上讲台,按照修改后的教学设计逐步展开每个教学环节,整堂课下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导学案的安排和我的引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在小组讨论活动中按照平时惯例,小组成员之间组织、记录、总结、汇报、展示各有分工,学生讨论问题非常积极,思维灵感的火花不断绽放,在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学生们个个凝神静气,奋笔疾书,可以看得出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关键所在。课后面对教育局的领导和兄弟学校的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我恳请他们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5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公开课,我对教学设计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撰写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不但要照顾到教师怎样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要照顾到学生怎样有效的学好基础知识,增加基本技能,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更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写作活动

英语写作能力作为听、说、读、写四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它着重体现了高中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据调查,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几乎未安排专项的写作课程,而写作能力又是英语高考试题中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探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设计了一个写作教学课例,详细的阐述了笔者在写作课中的设计思路,其写作活动具体为写前,写中,写后,教师总结。

一、写前

外语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而要保证学习者有效地进行语言输出就需要学习者大量地接触目标语言,广泛地阅读语言材料,不断地积累语言知识来保证学习者的语言输入量。写作是语言输出,阅读是语言输入,写作和阅读紧密相关。研究表明,写以读为基础,只有读者大量阅读(语言输入),才能为写作(语言输出)做好充分准备(邵金荣,)。所以笔者将写前活动设计为范文阅读活动以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其中包括范文的选择和运用。

(一)范文的选择

写前为范文阅读过程。阅读材料选择得当是英语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要精选范文,保证所选范文语言地道有趣,贴近高中生的生活。范文可以是学生正在学习的教材的内容,也可是是教师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的内容。其次,范文的语言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语言上要难度适当。因为决定二语习得的关键是接触大量可理解的、有趣的、比学习者自身水平稍高一些的信息(1985)。

(二)范文的运用

范文的运用就是通过阅读范文来分析并挖掘范文的主题,结构框架和语言。

1.快速阅读,辨别范文的主题和结构框架。教师可以设计好与范文主题和结构框架相

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去阅读范文,然后进行提问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如若学生对范文结构框架的梳理有不足,教师可以逐步引导以指导学生如何梳理范文的结构框架,为以后的写作训练打下基础。

2. 挖掘范文

(1)反复阅读范文,挖掘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体会范文的连贯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连贯性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播。

(2)认真阅读范文中的每个句子,欣赏并学习范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范文中挑选优美的语言并进行鉴赏,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范文中的高级词汇,优美句式。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挑选的优美句式让学生仿写,以加深学生对优美句式的理解并准确运用,然后教师对其加以指导。

二、写中

在此阶段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确定每组的写作主题,体裁,结构框架,语言,列提纲并撰写初稿。

(一)确定主题

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让其确定其写作的体裁和主题。体裁的确定应该与范文体裁一致,这样学生可以将范文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结构框架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主题的选择可以是最近正在学习的课本中的内容,如外研版必修五第五模块的主题sports也可以是课外的学生感兴趣话题如LiYong等。

(二)搜集内容素材

内容素材是写作的关键,学生确定写作主题后,可以在教材中、课外读物或者是网上搜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内容素材。小组中每个成员至少搜集一篇素材,整理出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内容。然后小组成员分享整理出的内容素材,为下一步撰写初稿奠定内容基础。

(三)列写作提纲

确定主题和内容素材后,教师鼓励组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确定写作的段落层次,前后顺序和相关细节。组员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列出写作提纲。并将此提纲交给教师审阅,如有不足,教师要提出修改意见。如想法独特新颖,教师要加以表扬。

(四)整理语言素材

作文的内容由语言来体现,语言优美与否是评价作文好坏的关键。而优美的语言则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多用短语少用单一词汇,多用复杂句式少用简单句。在此阶段,教师再次鼓励小组成员认真思考作文中会用到的短语和复杂句式。最后由小组长整合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供小组成员相互学习。

(五)撰写初稿

在此阶段,学生为之前草拟的写作提纲填充优美的语言内容,保证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完成草稿,进一步修改,最终完成初稿。

三、写后

在此阶段,学生首先将初稿交给教师进行审阅,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后,学生自行修改。然后,学生再将初稿交给同伴,同伴评改作文后,学生再次自行修改,确定终稿,最后再次交给教师审阅。

(一)教师初次审阅阶段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结构框架、内容要点、语法问题进行审阅,并提出综合性的修改意见。同时教师用红笔勾画出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包括新颖的内容和优美的句式。修改意见中应涉及学生的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内容要点是否全面,语法问题是否严重。这样教师将作文返回给学生时,他们既能按照教师的建议有效的修改作文,同时也能看到自己作文中的亮点,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同时教师的批阅也能为下一阶段同伴互批奠定基础。一方面,学生看到教师的批改意见后可以有目的性的批改同伴的作文。如果教师的批改意见为语法问题较多,学生就会着重关注同伴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另一方面,教师勾画出的亮点也可以供批阅此篇作文的学生进行欣赏和学习。

(二)第一次自我修改阶段

教师将作文返回后,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自行修改作文。如果问题较小,可以直接在初稿上修改;如果问题较多,学生需要修改并誊写作文,但是要把教师的批改意见和作文中的`亮点标注在新的作文上,以便下一阶段同伴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批改和学习。

(三)同伴互批阶段

此阶段可以四人一组进行,做到每篇文章由两人进行修改。教师可以将此阶段具体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批改,让学生找到同伴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标点符号错误,单词拼写错误,衔接词错误,句子表达错误等。批改人与被批改人共同讨论作文中存在的错误,并达成一致意见,这一阶段,水平较高的英语学习者能够提供更大的帮助(张漱梅,)。如意见不一致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对同伴作文中的亮点进行赏析和仿写。

(四)第二次自我修改阶段

根据同伴互评阶段获得的建议,学生自行修改自己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标点符号错误,单词拼写错误,衔接词错误和表达错误的句子。再次誊写作文,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作文中修改过的地方做出标记,同时将教师初次审阅的建议,批改人的姓名一并标注在作文上,最后将作文交给教师进行最后审阅。

(五)教师最后审阅阶段

教师对修改后的作文进行最后的审阅,审阅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检查学生在教师初次提出修改意见后是否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结构框架,内容要点等是否符合作文的要求。第二,同伴互评的过程是否认真,学生是否能认真的批改同伴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是否有疏漏的语法错误,衔接词错误等,如有,教师用红色笔勾画出来,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及批改人的姓名来确定哪些同学认真地批改同伴的作文。此过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颜色的字体来辨别。第三,教师可以审阅学生在同伴互评后是否认真的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的作文中是否有新出现的闪光点,如复杂句式的运用。如果有,则说明学生是从同伴互评过程中汲取了同伴作文的长处并学以致用。通过最后的审阅阶段,教师能够发现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教师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写作情况进行总结。教师要大力表扬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好的小组或个人,如xx小组内容素材全面新颖,xx同学认真批改同伴作文等。同时,教师也应指出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正建议。最后教师将最后审阅阶段挑选出的范文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并带领全班同学进行鉴赏,一方面,被选中的范文起到表扬作者和批改者的作用,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其他同学指明正确的方向,为以后的写作训练奠定基础。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地把写作教学纳入到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也应注意将课内课外的阅读材料结合起来,有计划、有层次地指导学生、坚持长期训练,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Krashen, S.1985. The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 Longman.

张漱梅.2012. 英语写作档案袋实施中的动态评价[J].教育评论,(2): 111-113

省评优课实验设计的比较与思考 篇6

关键词:氮肥的生产与使用;同课异构;实验设计;比较;思考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3–001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4年10月底,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在无锡辅仁高级中学举行了省高中化学优秀课评比暨观摩活动。27名选手分三组上课,课题分别是苏教版《化学1》和《化学2》的“溶液配制及分析”、“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和“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范畴,课堂实验多,有演示实验、也有分组实验;可以改进创新,也可以做微型实验。9位选手都在实验上做足了文章,呈现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精彩纷呈,令人拍手叫好。笔者有幸参加现场观摩,连续听了同一课题的9节课。本文对同课异构课“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从实验设计的视角进行比较,并提出个人的思考。

1 课堂实验设计的观察与比较

实验是化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在教学中,选手们普遍安排了4个实验:氨气极易溶于水、浓氨水与浓盐酸反应、氯化铵受热分解以及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共热制取氨气。有的实验采用教材上的传统装置,更多的实验作了改进和创新,除仪器、药品及用量以外,还从趣味化、微型化、生活化、绿色化、开放化等方面着眼,使操作更加简便,现象更加明显。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增长了知识,还激活了思维,真正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1]。笔者通过观察,就上述4个实验的不同设计作了比较。

1.1 实验1:氨气极易溶于水

9号选手按传统装置演示完毕后,给出图1装置,层层启发,激活学生思维,深刻理解“压强差”原理。5号选手引导学生利用圆底小烧瓶、针管、圆珠笔芯、橡皮塞和医用酒精塑料瓶等器材完成微型化的喷泉实验(图2),现象很“刺激”,学生体验深刻,情绪高涨。大多数选手利用矿泉水瓶(或小试管)和注射器来改进实验(图3),令人叫绝的是,2号选手事先备有一个相同的瓶盖,向其中滴加少量水和酚酞,然后打开充满氨气的矿泉水瓶瓶盖,套上准备好的瓶盖并振荡,迅速听到了响声,瓶子立即瘪了下去,同时看到了红色溶液(图4),现象震撼,学生们不由地欢呼起来。3号选手独具匠心,设计了“白玫瑰”变色的系列实验(图5),课前先将“白玫瑰”用酚酞溶液浸泡并晾干,放进充满神秘气体的瓶中无变化,取出后喷一些蒸馏水也无变化,再把它重新放入瓶中,立即变成了娇艳的“红玫瑰”。令人没想到的是,该选手在课堂中间再次拿了出来,“红玫瑰”又变白了,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巧妙过渡到浓氨水的分解,这一连串实验操作蕴含着丰富的学科知识,趣味性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1号选手向充满氨气的550mL矿泉水瓶中用注射器慢慢注入0.8mL水来设计实验,很好地诠释了教材“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氨气”,有了“量”的思想,从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量化意识,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1.2 实验2:浓氨水与浓盐酸反应

将分别沾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是该实验的传统方法。而2、6、8号三位选手将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两个集气瓶对接产生白烟,两个集气瓶可横向对接,也可竖着对接(图6)。其中2号选手采用魔术形式,巧妙抽取两瓶间的玻璃纸,不露声色,观赏性强。6号选手让学生上台配合演示,师生互动,反响热烈。5号选手大胆创新,将浓氨水与浓盐酸从两端注入中间分别装有棉花的直玻璃管中(图7),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白烟产生的位置,从微观角度说明分子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7号选手别具一格,利用Y形管来演示该反应,易操作,无污染(图8)。此外,还可在培养皿一侧滴入1滴浓盐酸,另一侧滴入1滴浓氨水,二者不要接触,立即盖上表面皿并不再打开,观察现象。再把整套装置颠倒过来,观察培养皿底部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图9)[2]。

1.3 实验3:氯化铵受热分解

多数选手直接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操作简便,现象明显。7号选手利用玻璃锤加热氯化铵固体,简洁,无污染。3号选手利用U型管、球形干燥管、Y形管和试管等仪器来改进实验(图 10),既说明氯化铵分解得到氨气和氯化氢,又验证氨气和氯化氢能化合生成氯化铵,一举两得。4号选手和3号选手异曲同工,用直玻璃管代替U型管,用量更少,更加简单化。

1.4 实验4: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共热制氨气

选手们都让学生动手,安排分组实验。大多数使用塑料袋事先装有少量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实验时揉搓袋子,观察现象。6号选手让学生利用医用药瓶和小气球来完成该实验(图11);2号选手使用的是一次性手套代替塑料袋;8号选手选择可封口的塑料袋,能夹住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方便气体检验,也减少污染(图12);1号选手在一半学生进行该实验的同时安排另一半学生验证氯化铵与草木灰的反应,一次活动,完成两个操作,丰富了实验内容,节省了实验时间。

2 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2.1 保证实验时间,落实有效探究

长期以来,受高考、课时安排的冲击以及教师观念的影响,实验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实验教学的开展面临重重困难。平时教学中把分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以讲实验题代替了做实验,“无兴趣激发,无思维碰撞”。只有在公开课和评优课中才能见到久违的精彩实验,学生兴奋,好奇。让他们动手实验和体验探究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增进其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即使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也常常因时间关系或为了完成知识的传授任务而匆忙推进预设的环节,“剥夺”学生的实验时间,匆匆过场,导致学生观察不细,思考不深,停留在热闹的表象上,缺少了真正有效的思考、探究与表达。

因此,在实验前,一定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观察的主要现象上,使学生明白看什么、怎么看;然后边演示边提出一系列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现象和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他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做好必要的记录。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事情,就大胆地、放心地把机会留给他们,哪怕耽搁一些时间,但有效的动手和动脑一定会促进他们深入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对知识理解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会更强。

2.2 纠正实验操作,规范实验行为

实际教学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缺失,教师对操作技能和操作细节的漠视,让人感到加强实验教学的迫切性和规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教师演示实验的示范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学生通过模仿获得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模仿和迁移过程中,逐步获得综合实验能力。因此,教师操作必须准确、规范。教师还需明确交代实验步骤、实验器材的规范使用和化学药品的性质等,让学生发现自学中的不足甚至错误,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

在分组实验的课堂上,“取用固体或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没有对准手心”、“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插入试管中”、“加热时手握在试管夹的短柄位置”、“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直接用手拿取试纸”等错误操作比比皆是,此时,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巡视学生的实验状况,对个别操作不当及时加以说明并纠正和演示。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接受能力都不同,教师还要善于观察,适时指导,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讨论,最大限度的完善学生的规范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2.3 借助实验载体,达成知识建构

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的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亲身体验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及培养初步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感知和思考,建构知识体系。

元素化合物知识多,关系复杂。如果仅靠教师口传心授,学生获得的知识相对零散,系统性较差,缺乏足够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认识的浅层次。如果让学生亲身实验,激发参与意识,学会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和解释实验结果,使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结合起来,进而生成知识,让实验成为知识生成的载体,想必获得的知识是完整的、深刻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温馨的氛围,适时的点拨和赏识评价,给学生自信与信任;还可以拓展生成资源,升华知识,打破实验单纯为巩固和验证知识的局限。

2.4 运用实验分析,培养科学思维

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思维品质。在表演味较浓的评优课上,学生往往会迎合教材和教师,说出缺乏独立思考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信息,积极追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

实验设计始终贯穿问题的设计和思维的碰撞,学生提问,是最佳选择。教师不能完全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实验教学,要给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提问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实验,自我感知,主动思考与探究。在操作中培养观察能力和对比能力,在结果讨论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效果远比演示和讲解的好。实验教学不仅仅是简单试管实验和仪器装置的整合,重要的是思维的整合。实验往往是显性的,肉眼可以观察的,但科学思维是隐性的,科学实验始终要与科学思维为伴。

2.5 注重实验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形成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和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体现化学知识。从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物品(如矿泉水瓶)入手进行系列实验设计,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科学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好奇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设计分组实验时可引入小组合作与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演示实验让学生来操作,教师点评示范,通过角色互换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 朱建兵.关于铝热反应实验三种改进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化学教学,2013,(4):56~57.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篇7

1. 两种教学过程简述

1.1 教学过程简述一

环节一: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略)

环节二:填空:①(略);②若mxy+9x+3yn-1=7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m+n=___.

(教师A先后复习了一元(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方程,其中,教师A在纠正学生练习2的第2、3两题错误用时过多;学生在环节二的第2题遇到了思维障碍,在几次引导失败后教师A不得不自己回答,但学生还是一脸茫然.)

例3(略).变式1、2(略).

(教师A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叙述了一遍后便在黑板上详细地书写出过程,此时已临近下课,于是让学生课后完成练习5,一下子呈现例3及其两个变式问题,教师A没有让学生思考便讲解起来,不一会儿铃声就响了,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一脸茫然……)

1.2 教学过程简述二

环节一:教师B依次出示问题:

1.如果方程x3m-2-4=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2. 若2xm-1-3yn+3+5=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n=_____.

3.当x=_______时,代数式4x+2与3x-9的值互为相反数.

4.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

A.2B.3C.4D.5

(教师B通过这5道小题分别复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学生回答比较顺利.)

环节二:例1.找出下列解方程中的错误:

(在思考之后,学生口答错误点,随后进行巩固练习,教师B在学生板演后讲解、点评,并针对第②题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讨论后写出正确的解法.)

(教师B引导学生回忆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由学生叙述,教师B板演例2的过程,接着学生练习,并自主展示解法:1.化简方程组后用代入、加减消元法;2.将xy看作一个整体,运用“整体”思想代入求解.)

(学生尝试解方程,从学生的解法中选择两种展示:消去未知数z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方程(1)、(3)相加得到x+y=5,运用“整体”思想代入(2)中求解.)

2. 两点思考

2.1 初三复习课的视角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中考复习课应该重在观察学生的反应,看学生学得如何,真正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参与数学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第一轮的复习主要任务是回顾基本概念、巩固基本技能,在活动过程中,丰富解题经验,提升思维水平.

2.2 两节课的比较分析

教师A在整堂课的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自己为中心,滔滔不绝地讲解思路、分析方法,(很多问题呈现一两分钟后便开始讲解起来)看似勤勤恳恳,却忽略了学生的“过程体验”,学生究竟学得怎样,教师A并不清楚;教师B却很好地把握了整堂课的节奏,低起点、高立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学得怎样”,从学生的课堂练习中寻求多种解法,并比较优劣.这一做法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方程解法的多样性,更让学生感悟到运用数学整体思想简化运算的妙用,收获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3. 教学启示

3.1 初三复习课要精心设计,不断创新

目前,很多教师在复习课时,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练的“题海战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课标》(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按课标要求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流程,积极创新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B做得比较到位:从内容上来看,例2、例3蕴含的“整体思想”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从形式上来看,例1采用“纠错”的方式找方程的错误;学生板演错误时采用先自主讨论后订正、评析;例2、例3练习完成后,请学生在投影上展示、对比、评析解法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的创新尝试.

3.2 初三复习课要慢化,“慢”中求实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篇8

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学生没有弄清各知识之间的生成性,搞不懂其来龙去脉,无论如何也不能保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就能串起来,也就不能保证学生一定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和掌握的.

为此,笔者从知识生成的视角在复习课“直线与椭圆交汇试题”中做了一些探索,即把重视知识的生成作为教学的重点,期望达到将知识成串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整理出来,供同行参考.

1 设计背景

直线与椭圆交汇试题每年都出现在高考数学试卷,这类试题的思维量大,运算过程繁复,要考查的知识点多,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及心理素质是一大挑战.

它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直线方程、两点间的距离、中点坐标、直线斜率、椭圆方程及性质、圆方程及性质、弦长公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相关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向量运算、垂直或平行的充要条件等.

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整体代换思想等.

运算过程的处理方法:设而不求、点差法等.

2 教学描述

课题:直线与椭圆交汇试题.

2.1 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 (1) 理解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图形及性质; (2) 掌握解决直线与椭圆交汇试题的解题思路,顺利实现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的转换.

能力目标: (1) 通过分析直线与椭圆交汇试题的命题思路、考查的知识点与考查能力要求及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会“想”的技能,提高数学能力; (2) 通过数形结合的研究,培养学生化归与转化能力,学会寻找解题的切入点,提高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必要的解题训练,提高学生应对较复杂问题及较陌生问题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应试能力,考出水平.

2.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求直线方程,椭圆方程、图形及性质; (2) 直线与椭圆交汇涉及的相关量的选取、其关系的转化.

解决措施:利用“执果索因”法,通过分解与综合选取相关量,建立关系,促其转化.

教学难点:直线与椭圆交汇涉及的相关量的选取、其关系的转化.

解决措施:采用变式教学法,学习如何分解与综合,选取相关量建立联系,促其转化.

2.3 教学设计思路

1)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中通过变式让学生学会将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从中领悟解决综合问题就是将其分解为若干小问题来解决.

2)观察图形、结合已知条件与所求结果,通过联想挖掘其中的隐含关系,顺利实现转化.

3)加强解题思路分析,运算过程渗透“设而不求”的方法.

3 教学过程设计

3.1 通过观察、联想、发现图形的演变,让图形的相关知识有效地栖居

师:在解析几何中,我们已经分别学习了直线和椭圆的有关知识,但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命题者往往将它们交汇一起综合考查直线的方程、斜率、线段距离、点的坐标、圆、椭圆的方程、性质、向量等.

问题1直线x-y+1=0与椭圆=1相交于A, B两点, 由此产生的几何图形有哪些?请画出图形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从生成观的视角引导学生分析直线与椭圆相交可产生线段,交点与焦点连线可产生焦点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用解析法描述这些图形就要涉及到直线方程、夹角、面积等,联想相关知识及解题方法.强调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3.2 通过简单练习题让求直线方程及椭圆方程的解法有效地栖居

例1求与椭圆=1相交于A, B, 并且段AB的中点为M (1, 1) 直线方程.

问题2题目中已知线段AB的中点为M(1,1),要求它的直线方程还差什么量就可以写出直线方程?由中点坐标你联想到什么公式?如何将这些坐标与直线方程的未知量建立联系,顺利转化?用什么方法可求出直线方程的一个未知量k?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如何寻找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复习用待定系数法求斜率及用点差法求效率,掌握解直线与圆锥曲线关系问题的常用方法是“设而不求”.这种设计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也为后面的变式作准备.

方法1(待定系数法)设线段AB的斜率为k,A(x1,y1),B(x2,y2),由线段AB的中点M(1,1),得x1+x2=2.由

方法2(点差法)设A(x1,y1),B(x2,y2),由线段AB的中点M(1,1),得

把A,B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

两式相减得

故k=

问题3如果改变椭圆方程和直线方程的呈现方式,那么得到的试题你会解吗?例如,由已知椭圆方程改为求满足一定条件的椭圆方程及直线方程形式的改变,可得如下的试题:

例2已知椭圆=1 (a>b>0) 的离心率为, 右准线方程为x=2.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已知直线x-y+m=0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线段AB的中点在圆x2+y2=上, 求m的值.

设计意图例题按层级设计,由已知椭圆方程变成求满足一定条件的椭圆方程以及求满足一定条件的直线方程的某个参数值,除了复习直线及椭圆的方程、几何性质等知识外,意在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及提高运算能力,增强解题的灵活性.解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将点A,B的坐标转化为m的关系式.

变式训练改变(Ⅱ)中线段AB满足的条件可得不同的变式题,体现命题者要考查不同的知识点.

变式1已知直线x-y+m=0与椭圆C:+y2=1交于不同的两点A,B,点O为坐标原点,且OA⊥OB,求m的值.

变式2已知直线x-y+m=0与椭圆C:+y2=1交于不同的两点A,B,点O为坐标原点,且=2,求m的值.

变式3已知直线x-y+m=0与椭圆C:+y2=1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AB|=4,求m的值.

变式4已知直线x-y+m=0与椭圆C:+y2=1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线段AB的中点C与椭圆中心的连线的斜率为,求m的值.

变式5已知直线x-y+m=0与椭圆C:+y2=1交于不同的两点A(x1,y1),B(x2,y2),且|y1-y2|=4(也可以改为|x1-x2|=3),求m的值.

问题4垂直、向量的数量积、斜率、距离等条件如何进行坐标的转化,最终转化为未知量的关系是什么?这些运算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在直线与椭圆交汇试题中,利用垂直、平行、向量、斜率、距离等条件进行坐标转化是高考题的常见考点,也是解析几何的基本运算,学生必须掌握才能解决综合性问题.这里设计的变式训练就是让学生通过适当练习,熟练掌握这些基本运算.

3.3 利用稍难的试题让椭圆的几何性质有效地栖居

问题5分析例3的已知条件,有哪些关系(已知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如何实现有效的转化?

例3(2011年广东高职考试题)已知椭圆=1的左、右焦点F1,F2为双曲线=1的顶点,且双曲线的离心率是椭圆的离心率的.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过F1的直线l与椭圆的两个交点为A(x1,y1),B(x2,y2),且|y1-y2|=3,若圆C的周长与△ABF2的周长相等,求圆C的面积及△ABF2的面积.

解(Ⅰ)由题知双曲线的半焦距槡4+3=,双曲线的离心率e′=.

又由椭圆与双曲线的已知关系可得椭圆的长半轴长a=4,椭圆的短半轴长b=,故椭圆的方程是

(Ⅱ)由椭圆的定义得△ABF2的周长为4a=16,设圆C的半径为r,则有

则圆的面积是

由已知条件得

又由于y1与y2异号,因此上式可化为:

问题6能否利用弦长公式转化|y1-y2|=3?

设计意图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是高考的常见考点之一,直线与椭圆交汇产生的焦点三角形也经常出现在各种考试中,利用这些试题复习,不但复习椭圆的概念及几何性质,而且复习解析几何中常见的距离与坐标的转化运算,为后面的综合运算作知识储备,更是强化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三个关系:双曲线的离心率是椭圆的离心率的;圆C的周长与△ABF2的周长相等;|y1-y2|=3.如何有效地将其转化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也是复习教学的着力点.

练习(2010年广东高职考试题)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的椭圆C的离心率为,抛物线x2=4y的焦点是椭圆C的一个顶点.

(Ⅰ)求椭圆C的椭圆方程;

(Ⅱ)已知过焦点F2的直线l与椭圆C的两个交点为A和B,且|AB|=3,求|AF1|+|BF2|.

3.4 利用难度较大的综合试题让直线与椭圆的综合知识及其解法有效地栖居

在近年高考直线与椭圆交汇试题中,题目的已知条件往往涉及较复杂的向量运算、对称或其它曲线等,综合成难度较大的试题.这类试题思维量大,运算过程繁难,学生容易大量失分.

例4(2011年高考全国卷Ⅱ第21题)已知O为坐标原点,F为椭圆C:x2+=1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过F且斜率为-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点P满足

(Ⅰ)证明:点P在C上;

(Ⅱ)设点P关于点O的对称点为Q,证明:A,P,B,Q四点在同一圆上.

问题6条件如何进行坐标的转化?有多少种办法可证明四点共圆.(平面几何方法又如何转化为用解析法证明?对称点有什么用?用坐标如何表示?)

证明(Ⅰ)由题意

设A(x1,y1),B(x2,y2),则

(Ⅱ)由(Ⅰ)得

由两直线的夹角公式得

故tan∠APB=-tan∠AQB,

则∠APB,∠AQB互补,因此A,P,B,Q在同一圆上.

设计意图用解析证明四点共圆,可以转化为利用两直线的夹角公式、斜率公式,求得对角的正切值之和为零,推出对角互补,即四点共圆可转化为对角互补.这样不但能综合复习两直线的夹角公式、斜率公式、向量运算、椭圆的几何性质等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如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问题加以解决.

练习(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1),B点在直线y=-3上,M点满足,M点的轨迹为曲线C.

(Ⅰ)求C的方程;

(Ⅱ)P为C上动点,l为C在P处的切线,求O点到l距离的最小值.

点评这道题是向量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题,涉及向量的平行、向量的数量积等运算,要求学生转化为坐标关系才能顺利求解;同时又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及运用平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小)值的问题.综合程度较高,但其中向量的平行、向量的数量积、距离等问题转化为坐标关系是最基本的运算,因此在直线与圆锥曲线关系的复习课教学中抓基本运算永不过时,尤其是对于中下层次学生更是如此.

小结在直线与椭圆交汇试题中,弄清各种条件的坐标转化是成功解题的关键.这些已知条件如平行、垂直、向量运算、斜率、对称、距离等经常出现在试题中,必须熟练地掌握其转化方法才能顺利破解解析几何问题.

4 教学思考

4.1 复习课教学设计应明确知识线

本节课的知识线有:一是直线,它把直线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两直线夹角、平行、垂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中点坐标公式等知识串联起来;二是椭圆,包括它的定义、图形、几何性质;三是直线与椭圆交汇产生解二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弦长公式、向量的运算、焦点三角形、圆、双曲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线通过例题讲解及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将相关知识梳理、归纳、总结,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使之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尤其是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与对比,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4.2 复习课教学设计要舍得在分析和练习上下功夫

分析重在设疑、导思、答疑,通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重点、难点和疑点,学会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加以解决,特别是思考如何实现已知条件的有效转化,并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并灵活运用于解题实践.练习题的设计重在“精”“活”,应具备层次性、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及系统性问题,可以设计成为变式题、对比题等进行题组训练,注意总结和归纳解题规律,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避免套题型、套解法,提升思维品质.

4.3 教学中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与方法既是联系数学中各类知识的纽带也是数学的精髓.本节课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整体代换思想、方程思想等.方法有:待定系数法、点差法等.这些思想方法都是常见考试考到的和用到的,必须熟练掌握.

4.4 提高运算能力

近几年来,高考解析几何试题的命题原则都是“多考想的,少考算”,把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放在更突出的地位,尽量避免过分繁难的运算,但必要的运算能力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在解几的运算中,把二次方程组(重点为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次方程构成的方程组、两个二次方程构成的方程组)化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坐标转换等都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需要更大训练量.复习课教学要把基本运算的训练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说到底,直线与椭圆综合题就是把多个小问题组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在复习这些问题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把综合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来处理,再寻找各个小问题之间的联系,实现有效的转化.

4.5 选择例题应注意难度和区分度

开始应选择较为简单的例题,再缓坡度上升.本节复习课选题遵循的原则是简单题主要以考查和训练椭圆的基本概念和几何性质为主,解答题关注椭圆的基本概念及其几何性质外,重点抓住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从位置关系的判定、轨迹、对称、弦长、最大(小)值等几个方面将综合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篇9

一、两次教学设计对比

(一) 教学设计一

1. 概念复习

(1) 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常见解法有哪两种?

(3)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2. 例题讲解

(1) 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2)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下列应用题

(1) 王阿姨和李奶奶一起去超市买菜, 王阿姨买西红柿、茄子、青椒各1 kg, 共花12.8元;李奶奶买西红柿2 kg、茄子1.5 kg, 共花15元。已知青椒每千克4.2元, 请你求出每千克西红柿、茄子各多少元。

(2) 甲、乙两地之间路程为20 km, A、B两人同时相对而行, 2小时后相遇, 相遇后A就返回甲地, B仍向甲地前进, A回到甲地时, B离甲地还有2km, 求A、B两人速度。

3.课堂练习 (略)

(二) 教学设计二

1. 问题情境

现有一根11 m长的绳子。

(1) 如果剪成两段, 每一段长度是多少?

(2) 如果剪成两段, 长度都是正整数, 每一段长度是多少?

(3) 如果剪成两段, 且长的一段是短的一段的2倍, 每一段长度是多少?

(4) 如果用这根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 且长方形的长比宽的2倍多1米, 求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

2. 练一练

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3. 解决问题1

(1) 已知x与y互为相反数, 且3x-y=4, 求x、y的值。

(2) 当x=2和x=3时, 二次三项式x2+px+q的值等于0, 求p, q的值。

(4) 如图, 周长为68 cm的长方形ABCD被分成7个

相同的长方形.求长方形ABCD的面积。

4. 解决问题2

现有一根11 m长的绳子。如果剪成三段, 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 其中两边的和等于第三边的2倍, 而这两边的差等于第三边的, 怎样剪?

二、两次教学设计反思

章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以“四基”为主线, 一方面可以将本章知识融入学生认知结构, 形成学生的系统认识, 提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综合运用本章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数学元认知活动,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一) 借助问题情境, 关注基本概念的理解

“设计一”只关注了基本概念的记忆, 缺乏理解和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

“设计二”如果设两段绳子的长度分别为x m, y m, 根据题意, 得x+y=11。显然, 这个由两个未知数组成, 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 有无数组解;如果x、y都为整数, 其正整数解是有限的, 显然有:如果设长的一段为为x m, 短的一段为y m。根据题意, 得如果设这个长方形的长为x m, 宽为y m。根据题意, 得这里借助同一问题情境, 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不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主线, 让零星的、分散的知识形成了内在联系, 建立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经过思考、回忆、联想再现知识, 使章节复习提高到一个新知识境界。

(二) 正确合理解题, 关注基本技能的提高

“设计一”和“设计二”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 都能注意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 注意选择较简单的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 其最基本的思路是一致的, 即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次方程, 起到“消元”的目的。一般情况下, 当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是用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或“方程组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是1或-1”可选用代入消元法;当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相反数”或“同一未知数的系数是整数倍关系”可选用加减消元法。选择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这样的训练显然有利于解方程组技能的提高。

对于“设计二”, 通过“解决问题1”增加了 (1) (2) (3) 三个“半建模”的形态, 将数学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量的关系”问题, 分别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对于问题 (4) , 可以设长方形ABCD的长为x cm, 宽为y cm。根据题意, 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1”可以看出, 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两个量的关系”问题,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和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一样, 最重要的是理解题意, 找出能够表示实际问题意义的两个相等关系, 然后再设未知数、列方程组、解方程组、答等。我们发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有时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更直接, 方法也更多样、更简单。

基本技能一般包括基本的运算、测量、绘图等技能, 题组一和题组二对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基本技能的训练应以正确为重点, 在正确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比较考虑合理, 但应当淡化对速度的要求, 这种基本技能的提高在章节复习课中体现得更明显。

(三) 紧扣全章脉络, 关注基本思想的领会、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设计一”通过“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强化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从“设计二”可以看出, 对于“解决问题2”, 可以设剪成的两段长分别为xm、y m。根据题意, 得也可以设剪成的三段长分别为xm、ym、zm。根据题意, 得, 比较两种解法, 若设z=11-x-y, 显然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这也正体现了本章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章节复习课需要在整体认识全章的基础上梳理出起奠基作用和桥梁作用的核心内容、核心思想, 其价值取向是让学生认识本章节内容的逻辑知识主线和思维方法主线, 这需要紧扣全章脉络, 领会全章基本思想,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三、教学设计建议

(一) 教学内容建议

章节复习要尽可能以实际生活或学生学过的相关内容为问题情境呈现, 给学生亲切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这有利于理性的、形式化的结果性知识的掌握, 也有利于感性的、应用性的过程性知识的建构。二元一次方组章节复习的内容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中设计的几个模块, 先让学生体验, 再引导学生归纳, 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出现只是本章复习的拓展与提高, 学生可以按“化归”的思想, 化“三元”为“二元”, 化“二元”为“一元”。

(二) 学习方式建议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脑思考、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二元一次方组的章节复习可以以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

让学生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回忆,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形成“二元一次方组”相关的知识网络。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力求学生理性思考, 共同交流、探索, 从而解决问题。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可以转化或融入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中。

(三) 评价方式建议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篇10

对于物理学本科专业来说,其专业课程尤其是核心专业课程通常是关于一个领域的一整套理论体系的综合,而这其中又包含了许多较为复杂的理论,学习的难度非常高。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知道一个个单独的理论,而无法将这些理论放到整个课程中去进行理解,缺乏一种系统化、整体化的认识,非常容易陷入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窘境。那么,绪论课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如果绪论课的教学效果好,就能够使得学生对该课程形成较为清晰的整体化认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只需将所学的知识点“对号入座”即可。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本文将以物理学本科专业中理论性较强的一门课——《固体物理学》为例,介绍该课程绪论课教学的思考和设计,为本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找准目标,认清“山头”——从研究对象谈起

物理学本科专业课程往往理论性较强,理解较为困难,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花了许多精力去理解和掌握某些具体的理论之后,却又顾此失彼,不知道这些理论到底有什么意义,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因此,在课程伊始就应帮助学生找准目标,让他们认清该课程研究的对象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固体物理学》为例,可以首先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以下3个问题:1.什么是物理学?2.什么是固体?3.什么是固体物理学?这三个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从而加深其印象。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要牢牢抓住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的三个基本要素: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并由此展开进行具体介绍,如物理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所包含的时间、空间尺度;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以及由此所衍生的各种作用;典型的运动及其规律等。

针对第二个问题,可以分类列举一些实物,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等等。然后从存在状态上找出它们的区别,进而说明是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排列结构的不同而导致它们状态上的差别。最后说明固体的结构特征,即在固体中,各种粒子(包括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粒子无法自由移动,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小振动。

回答了前面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就顺理成章了,可以请学生自己来进行概括,即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的结构及其组成粒子(原子、离子、分子、电子等)之间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以阐明其性能和用途的学科。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仍然要强调三个基本要素,即固体的结构、其组成粒子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二、建立知识框架,制定“登山路线”——从研究对象到课程安排

基于前面的讨论,我们首先围绕固体的结构进行展开。考虑到该课程针对本科学生,依据教学大纲,关于固体的结构本课程仅针对单晶体的结构进行讨论。因此,要说明根据结构的不同,固体的分类情况,并可以适当配合相应的图片或模型进行演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说明本课程的第一部分即讨论单晶体的结构及其相关的问题,包括晶体的几种基本结构、对称性特征、描述方法(点阵、格矢、晶列、晶面、倒格子等)以及测量方法(X射线衍射)等。

第二个方面即固体的组成粒子的相互作用,其根本起源仍然是电磁相互作用,即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间,或它们与带电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又可以分为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范德瓦尔斯键和氢键等,而这些作用又会导致晶体结合能的变化。上述相关内容会在课程的第二部分“晶体的结合”中讨论。

课程的第三个部分即要讨论这些组成粒子的运动规律,它决定着固体的力、热、电、磁和光等宏观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晶格的运动和电子的运动。晶格的运动方面主要讨论晶格的热振动及晶体的热力学性质,这部分内容将以几种晶体结构模型为例,将晶格振动用波来描述,讨论其色散关系和由此所决定的热力学性质。而电子的运动方面主要讨论电子的能带理论,以及该理论对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中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此外,还会介绍金属中自由电子的运动规律及其性质。上述这些内容都将在本课程中分章节进行讨论。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三个要素对固体性质影响,可以列举以下几个典型的示例进行说明。首先,以石墨和金刚石为例,它们虽然是由同种粒子组成,但由于其结构和相互作用方式不同,从而导致其宏观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硬度、导电性等)。然后,以金刚石和单晶硅为例,尽管它们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方式都相同,但其运动规律不同(禁带宽度不同,导致电子从满带跃迁至空带从而形成导带的难易程度不同),也会导致其性质的不同(导电性)。综上所述,固体的宏观物理性质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共同决定的。

三、回顾丰硕成果,欣赏“绝顶风光”——固体物理学地位及相关应用研究简介

了解本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大师们的相关工作,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可以在绪论课的最后一个部分介绍固体物理学在整个物理学科中的地位以及相关的应用和研究工作,尤其是获诺贝尔奖的工作进行简单介绍。

关于固体物理学的地位,由于在自然界的矿物中,晶态物质占到98%以上,因此固体物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金属、半导体、电介质、磁性物质、发光材料等的各种性质;发展新材料新器件,及制备材料和器件的新工艺和新理论;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理论课题,如超导理论、多体理论、非晶态理论、表面理论、催化的微观理论、断裂微观理论、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理论等等。

此外,以固体物理学为基础,还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学科,比如金属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超导物理学、电介质物理学、铁磁性物理学等等。并且固体物理学在该某些领域的应用,也使得这些领域得以蓬勃发展,如:大批新型合金的制备(耐高温高压、耐辐射材料)促使了航空、航天和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半导体的发现(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基本组成)促使电子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从而造就了今天的信息时代。因此可以说,固体物理学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常而言,诺贝尔奖获奖工作都是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下面将其中与固体物理学相关的获奖工作进行简单介绍如下:

1.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罗伯特·柯尔、哈罗德·克罗托爵士和理查德·斯莫利因发现富勒烯而获奖(固体结构和性质)。

2.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朱棣文、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和威廉·菲利普斯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奖(使原子以一种新的方式作用而结合的方法)。

3.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罗伯特·劳夫林、施特默和崔琦因发现了电子在强磁场中的分数量子化的霍尔效应而获奖(粒子新的运动规律所致的奇异性质)。

4.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若雷斯·阿尔费罗夫和赫伯特·克勒默因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而获奖,以及杰克·基尔比因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而获奖(固体中电子的运动规律所致的奇异性质及其应用)。

5.2003年诺贝尔物理奖,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维塔利·金兹堡和安东尼·莱格特因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而获奖(电子的运动规律所致的奇异性质)。

6.2007年诺贝尔物理奖,艾尔伯·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因发现巨磁阻效应而获奖(电子的运动规律所致的奇异性质)。

7.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高锟和威拉德·博伊尔因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而获奖,以及乔治·史密斯因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而获奖(电子的运动规律所致的奇异性质及应用)。

8.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而获奖(固体的结构和性质)。

9.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而获奖(固体结构及其电子的运动规律)。

因为课程时间的关系,上述内容仅选择了近20年的获奖工作进行介绍。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给学生一种“绝顶风光无限好”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

总的来说,尽管物理学本科专业课程理论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但在绪论课讲授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必将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形成体系,并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之美[4]。

参考文献

[1]郝延明.发挥绪论课的作用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J].中国轻工教育,2011,(1):95-96.

[2]母小云,etal.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绪论课教学探讨[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3):60-61.

[3]殷勇.大学物理绪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及其设计方案[J].学理论,2010(32):345-346.

建筑设计课教学思考 篇11

關键词:阅读课堂问题设计思维层次

中图分类号:G633.4

一、引言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广义上讲,提问是指有任何询问功能的句子,更确切地说,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他们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指示”。因此,如何优化设计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设问的不良倾向

课堂提问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也是最富影响力的教学艺术。有研究表明,在学校的各科教学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无论是提问频率还是提问人次都多于或高于其他学科。课堂提问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内容的优化,课堂结构的连贯,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较高级思维能力即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还存在着设问的不良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问不简洁明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

生动、有趣的问题能丰富文本信息,帮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但过多课外的图片、名人故事、短文等用来呈现新单词、新词汇、新句型,会导致学生不能迅速而自然地投入到阅读材料的学习,因此在导入部分,语言越简洁,问题越直接越好。

2. 设问难度不恰当,不能很好地建立学生自信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展开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但是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因此如果教师不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水平,就不能关注设问的难度、深度、广度和维度,问题不是太难就是过于简单,学生难以或者不愿意回答,结果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挫败学习的自信心。

3. 设问的作用不显著,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一个好的设问应该是让学生能清楚地知道思考的角度,回答的方式和评价的标准。但现实课堂中经常会有教师使用过于开放的问题,诸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tory?”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story ?”等来设问,学生不知如何准确作答或者仅仅只是随便作答,而答案往往也比较松散细碎,思维不够缜密;或者由于教师在设问时对要求不明确,在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又不断叠加问题或不断追加要求,这必然会打断学生连贯的一个思维过程,与最初设问的目的也相距甚远。

4. 设问过于细化,不能围绕文本的主体信息

现在的中考阅读理解题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综合归纳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师在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设计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将简单的信息复杂化,而对于可以重点解读,深入挖掘的信息又轻描淡写,把复杂的信息简单化。课堂中这样的设问只会让学生关注到细枝末节,而忽略掉文本的主体信息。

三、基于思维活动层次的问题设计

阅读是一种交际的信息加工过程,其实质是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语言的发展水平标志着思维的发展水平,就本质而言,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是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

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 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一书中,他明确地对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理解能力或理智技能的教育目标进行了分类。在他研究的基础上,2001年安德森又将教育目标分成两个维度,其中一个为认知过程维度,按复杂程度不断加强顺序,依次为记忆(识别、回忆)、理解(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应用(执行、实施)、分析(区别、组织、归隐)、评价(检查、评估)和创造(产生、计划、生成)。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和安德森的认知过程维度对教师课堂中设计问题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所提问题可以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可以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分层次提出问题,而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思维也是一个由较低层次(记忆、理解)向较高层次(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工具,因此基于学生思维活动层次的特点而设计的问题是形成并发展学生较高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课堂实例

鉴于现实教学中种种设问的不良倾向,基于学生思维活动层次的特点,并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A 3a-3c)为例做一阐述。

本单元的主题是文学与音乐,该课例是阅读课的教学。由于涉及的文本属于英美小说,对于中国初中生而言可能并不熟悉,因此将文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关系用戏剧场景的视觉表象形式生动、清晰地展示给学生。阅读文章改编自Robinson Crusoe,整篇文章分为三幕,即Scene1--Left Behind on a Lonely Island, Scene2—Struggle Against Hard Life, Scene3---Look For Friends.

首先,整堂课以brainstorm形式进行导入,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What do we need to survive on the island,以此激活旧知,引入主题。

接着,教师设问What are the things on the sand? What did Robinson eat and where did he live?等这几个展示型问题的设计处理了文本中可能会出现的生词障碍,并且还只是停留在认知和理解的层次,所以回答者几乎全部依赖于文本信息。英语学科薄弱的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回答,教师也能及时地关注到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掌握程度。这样,通过师生互动形式,基本能完成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即read the lines。考虑到文本中运用了大量的现在完成时的语法知识,通过设计问题What has Robinson done to get things on the island? 并通过完成句子的形式1. He ____ animals and birds for food.2. He ____ to grow fruit and vegetables. (keys: 1. has killed 2. has learned )让学生在篇章中感知理解语法,而不是以往的单纯的语法知识点讲解,同时加深了对文本细节信息的印象。

其次,为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遵循思维活动的层次特点,设问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does Friday probably say to Robinson in the picture? 该参阅性问题从文本内容的空白点进行设计,借助配图,目的在于拓展文本内涵,彰显文本特征。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记忆层面,更要学会分析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信息。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和信息的梳理后,可以逐步体会read between the lines 而形成自己的想法,慢慢减少对文本的依赖程度,而教师对于学生问答的预知度也将远远低于展示型问题。

再次,在该阅读课的读后环节中,基于学生情感的共鸣点设计了两个评估性问题,内化内容思想,发展心智思维,即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him to survive on the island for so many years? What spirit does Robinson have? 同时,阅读课教学的另一个核心任务read beyond the lines也在学生思考回答评估性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完成。

最后,通过全方位的多维度的文本解读,要求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小组讨论提供一些Tips for surviving on an island, 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本堂课学到的一些生存技能,集思广益,相信可以归纳总结出几条荒岛生存的小贴士。

五、结束语

问题,作为“脚手架”,是启发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工具,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关注并遵循学生思维活动层次的特点,优化设计课堂提问,在帮助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培养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尽量避免因为阅读课中设问的不良倾向而失去应有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传宝. 1997. 美国关于教师发问技巧的研究综述[J]. 外国中小学教育, (03):5-8

2. Lorin W. Anderson. 2009年.《布盧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葛炳芳主编.2014年.《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浙江大学出版社

4. 陈娇玲.2015年.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设计[J].基础外语教育.2015年12月第17卷第6期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课导入设计思考 篇12

关键词:初中地理,导入,生活体验,演示实验,情境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犹如小说里开篇的引子, 如大型乐章开启时的前奏, 课前导语虽然不是“正文”, 作用不可低估, 它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切入教学设计的主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独具匠心的新课导入设计是地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富有创意的新课导入, 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的意境。 避免呆板的导入方式, 尤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占领制高点, 开启思维的闸门, 调动学生感官, 使学生一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带着问题去探究, 因此, 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艺术性导入设计非常重要, 意义重大。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思考, 在地理教学中, 针对不同内容, 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艺术, 现归纳如下。

一、谜语谚语贴近生活

新课标要求课程要关注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 时刻与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 大自然中有许多的问号, 从而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 谜语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它是一份珍贵民间文化遗产, 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 教学导入设计中我们要善于寻找这些谜语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地图的要素”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认识地图, 运用这样的谜语导入:“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江河湖海没有水, 世界各国在眼前。 ”这是什么呢? 让学生来猜。 通过猜谜导入新课的学习案例不胜枚举, 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充满学习激情。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和生产生活中长期的经验、智慧的结晶, 是言简意赅的知识概括。 地理谚语中有许多涉及初中地理教学方面的内容, 课标提倡挖掘与生活接轨的课程资源, 在课堂导入过程中, 如用“过一冬, 长一葱”引入“地球运动”教学中昼夜长短变化的理解, 这个谚语的意思是:过了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白昼逐渐变长。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谚语来引入山区气候的学习。 这些谚语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启迪其思维。

二、生活体验引人入胜

新课标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就是要组织、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自己身边, 体验到地理的应用价值。 如“ 天气和气候” 教学导入中, 教师提问: “ 夏天同学们穿什么衣服? ”“冬天同学们穿啥衣服? ”“为什么冬夏两季穿衣不同? 巧妙地引入天气和气候的新课学习中。 同样的内容, 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自己冬天在海南岛的旅游照片和夏天在拉萨的旅游照片, 让学生观察衣着的变化, 思考衣着变化的因素, 顺利导入新课, 这些教学资源来源途径多,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有心人, 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发现教学资源, 独具匠心去设计。

三、歌曲视频创设情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奇、神秘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顺着问题的发展和深入将学生融入到考古、探秘的情境中, 如学习“埃及”一课时, 播放视频资料“金字塔之谜”, 课堂一开始学生就被引入到教师创设的神秘场景之中, 学生急不可待地想了解古老而又神秘的埃及王国, 课堂的导入轻松而愉悦。 在学习“ 长江” 一课时, 教师选择播放歌曲 《 长江之歌》, 随着高亢的歌声长江浩荡奔放的气势把学生引入到本节课学习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诗词故事诗情画意

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有众多的优秀诗词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揭示自然地理规律, 描写山川风情的佳句颇多, 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把古诗词引用到地理教学中, 既能赏析古诗词美妙的韵味, 又能轻松愉快地深刻理解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秦岭淮河”一节内容时, 教师以春秋末期《晏子使楚》的故事导入, 晏子机智勇敢、 灵活善辩的才能展现给学生, “橘生淮南为橘, 橘生淮北为枳”的名句烙印到学生脑海里, 让学生感受古人地理知识的渊博。 在学习“中国气候”一节中, 引入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来认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底蕴深厚的中华古诗词, 使地理教学内容丰富, 形式更新颖、活泼, 只要合理地摘选, 精心设计, 这种导入方式一定让教学增色添彩, 让美的欣赏与知识的学习同行。

五、演示实验新颖别致

伴随着素质教育下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 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都在产生深刻的变革。社会大环境的变革促进教学的变革, 新时代的学生更要求学有所用, 学有所乐;这时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多的来源于知识内容本身, 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 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 如“影响气候的因素”一节教学中, 教师对海陆分布对气候影响的导入设计中, 以演示实验的方式导入, 步骤一:用酒精灯加热两个烧杯中相同容积的沙子和水, 5分钟后让学生读出温度计示数。 步骤二:熄灭酒精灯把两个烧杯中的水和沙子放置5 分钟, 再次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学生讨论结果:相同条件下沙子 (代表陆地) 吸热后升温快, 放热后降温快;水 (代表海洋) 吸热后升温慢, 放热后降温也慢。 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被引入课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个难点也迎刃而解。 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 加深对本节知识的印象。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 学生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 课程资源更加丰富, 新闻时政、影视资料、地理漫画、标志性建筑等都可能成为教学素材, 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去探寻地理教育资源。 总之, 地理课的导入设计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目的性, 要贴题而行, 方法可千变万化, 但变化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 都应该在符合教学目的的前提下, 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巧妙设计, 只要做到构思巧妙、新奇而富有有艺术, 简洁明快富有启发性方可, 这样的导入才能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自主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地理课堂的教学一定会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 .

[2]鲁祥波.浅谈地理课程与教学改革[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3 (4) .

[3]周树平.实施初中地理新教材的几点尝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3 (6) .

上一篇:生态系统格局下一篇:作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