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建筑设计管理(共12篇)
教学楼建筑设计管理 篇1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主要面向建筑装饰装修行业, 主要从事室内设计、装饰装修施工、监理、预算等工作, 应具有手绘、计算机绘制效果图、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和会审图纸;能进行中小型建筑装饰方案的设计能力和装饰艺术鉴赏;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信息, 处理信息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及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能进行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技术指导与安全质量检测;能进行中小型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能进行建筑装饰工程招标、投标、签订合同。同时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备装饰设计、装饰施工与管理和装饰预算能力,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依据市场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的需要及专业特点, 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主要的模式为工学结合、项目导向、教学做合一。
从表1可以看出建筑装饰毕业设计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 因此本课程的安排也是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都完成后进行开设, 即第五个学期集中进行, 时间一般是2个月。本门课不但要有建筑装饰工地, 还要有专业绘图的机房;对上课及辅导的教师都应具有综合技术及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要求。因此, 如何培养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与实际工程接轨, 做到不是纸上谈兵, 则是教师当前面临的主要教学问题, 也是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需考虑的重要问题。本论述结合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与实践工作多年, 结合亲身教学体会和高职学院目前的建筑装饰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状况, 对如何改进、强化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谈点思路和想法。
1 目前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毕业设计与实践生产脱节
指导老师布置毕业设计任务时缺乏创新性与实践生产性, 毕业设计任务采用单一传统形式, 设计资料往往沿用往届不变的内容, 因此内容陈旧, 没有创新。毕业设计的要求紧紧停留在教学层面上, 与实践生产脱节, 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在内容和知识结构上也没有多少应用价值, 就是学生做的毕业设计应用能力滞后, 因此, 我们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零距离上岗。
1.2 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滞于形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素质不高,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独立能力也不强, 大多学生都是抄袭、复制别人的图纸, 或干脆就把实习单位的图纸拿来应付, 答辩时一问三不知, 毕业设计质量高的就更少了。
1.3 毕业设计成果缺乏科学的评定标准
指导老师没有对毕业设计全面的提出质量要求及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标准, 对一些不符合毕业设计任务要求的, 往往宽容待之, 成绩评定过于宽松, 评定标准也是敷衍了事, 这就造成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也是敷衍了事, 最后都是在应付。
1.4 实训教学考核不严
毕业设计一般都安排在第五学期集中进行, 时间一般为6到8周左右, 学校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 或者没有把考核办法真正落实到位, 对实训教学的要求不严格。又因为学生本身对实训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部分学生认为实训课好玩, 没有学习压力,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把实训课当成一回事, 实训效果不理想。
2 问题的原因分析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还真正影响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2.1 毕业设计应与实践生产相结合, 有创新意识
建筑类的毕业设计大多是工程设计图纸, 设计选题较单一, 学生做得较被动, 甚至有个别学生闭门造车, 不考虑图纸的适用、功能、空间的利用率等。指导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注重设计图纸的适用性、功能性及空间的有机利用率, 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做到:能想到, 能画出, 能让技术工人做出来, 不能异想天开, 纸上谈兵, 在把图纸能做成实物, 这样的设计才有设计价值。因此, 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指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这样毕业设计的质量也能得到提高。
2.2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是关键
加强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培养, 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环节, 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中应具备实践经验及应有的设计能力。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不宜过多, 不宜超过10人, 学生可自主的选择指导老师, 这样可以更好的与老师沟通。
2.3 制定毕业设计成果及答辩的评定标准
毕业设计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也是检查学生是否自己亲自设计手段, 答辩成绩可根据学生选题分类进行 (家装工程或工装工程) , 答辩委员可聘请企业工程师、设计师, 公开答辩, 这样可以提高答辩的可信度, 也能真实的反映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要根据选题的难易、学生平时设计的态度进行综合评定。这样既考虑了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 (在企业的工作态度) , 又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应用综合知识、独立完成的工作能力, 达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
2.4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制订并落实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标准, 其中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操作规程、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都应该落到实处。同时, 学校各处室、系部及专业教研室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制定严格的实训教学考核制度, 合理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可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反馈评价、系部实训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学校实践教学检查组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指导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 考核实行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及评优选先挂钩的办法。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把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要做好建筑类毕业设计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设想进行。
(1) 针对本行业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 并结合建筑装饰行业岗位实际工作情况的需求, 应突出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将建筑行业企业的需求, 尽可能的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中来。
(2)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真正融为一体,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 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4)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深化教学改革, 把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5) 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 找出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崇炯.高职工科类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
[2]赵霞.浅析高职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30) :181.
[3]肖宏志.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4) :178-179.
教学楼建筑设计管理 篇2
学院:商学院
班级:信管11-5
学号:201108071171
姓名:周丽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教学管理系统是基于学院局域网的一个C/S系统,后台数据库使用学院服务器中的SQL Server2000,前端应用程序是由VB开发的窗口界面应用程序。整个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如下所述。
1.1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结果,高职教学管理系统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成绩管理和教材需求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如下所示。
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成绩管理教材需求管理 图1 教学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各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如图2-5所示。
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信息课程教学计划计划课程信息教教学计划课程信息管理课输入教学计划程输出教学计划学计划息程课信信课程审核教学计划输入课程信息建立课程信息档案图2教学计划管理模块结构图
息信息 教学任务管理划务计任教学任输入任课申请教任学教学任务输入教学任务计划信息教学计划教学任务计划请申课教学任务打印任课通知任务任课申请通知任课通知任课息信级班划计学班级读入教学计划读入班级信息生成教学任务计划汇总审核生成任课通知教学教图3教学任务管理模块结构图
成绩管理学生成绩科目计务划打印 成绩学生成绩科目成绩输入成绩程成绩学生成绩打印班级成绩表班级学生打印成绩单成绩教学任务课程成绩科目成绩学生成级班成绩成单课成绩单绩成绩绩输入课程成绩汇总科目成绩成绩审核生成班级成绩打印生成成绩单打印 图4成绩管理模块结构图
教材需求管理务任学教教学任务班级信息信息级班教材需求读入班级信息读入教学任务教材需求输出生成教学材需求 图5教材需求管理模块结构图
2.代码设计
教学管理系统共有五个代码进行设计,分别描述如下。课程号(5位)
说明:左起两位为课程所属学科缩写,后三位为流水号。示例:CS001,表示计算机科学的第001号课程。
注:常用的学科缩写有:CS(计算机科学)、ES(电子科学与技术)、IE(信息与通信工程)、MA(管理学)、PH(哲学)、MT(数学)、GL(语言学)
课程类别(1位)
说明:0——公共课,1——专业基础课,2——专业课,3——选修课,4——毕业设计
教学计划编号(8位)
说明:左起4位为专业缩写,后4位为年级。
示例:XXGL2006,表示2006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注:所用专业缩写有:XXGL(计算机信息管理)、RJBC(计算机软件编程)、RJCS(计算机软件测试)、WLGL(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WYSJ(网页设计与制作)、XTWH(计算机系统维护)、TXTX(图形与图像)、RJJS(软件技术)、JSYY(计算机应用)、JSWL(计算机网络)
教学计划项目编号(10位)
说明:左起8位为教学计划编号,后2位为流水号。
示例:XXGL200603,表示2006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第03号计划项目。
3.输入/输出设计
3.1 输入设计
1.输入方式 以键盘输入方式为主 2.输入内容格式
输入的数据项名称、数据类型、精度、取值范围及格式要求见数据库设计。3.校对方式 采用人工校对 3.2 输出设计
1.屏幕输出
以屏幕输出为主,系统中的课程信息、教学计划信息、教学任务信息、成绩信息等通过窗体和表格显示在屏幕上。
2.报表信息
系统中的任课通知、班级成绩表、成绩单和教材需求计划等制作成报表,可以使用打印机打印出来。
例如:
图6 任课通知书
图7 成绩通知单
4.数据库(文件)设计
教学管理系统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存储数据。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出的概念模型如图8-所示。
编号学期理论学时构成教学计划n项目对应课程理论时数学制年级实践学时周学时学分实践时数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类别n1专业名称教学计划1
图8 教学计划分E-R图
性别姓名教师号职称出生日期学期教师m教学任务 n1教学计划项目学位学历班级周学时教学计划 班级号班级名称入学时间人数图9 教学任务分E-R图
班级号出生日期性别姓名学号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有无实践学分实践时数
期末成绩总评成绩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类别学生m学习n课程理论时数图10 成绩管理分E-R图
对分E-R图进行汇总和整理,得出的基本E-R图如图11所示。
1班级m m属于m 执行1学生m教学计划1构成n教学计划项目1开课nn学习n课程1对应教师
图11 教学管理系统基本E-R图
根据概念模型到数据模型的转换规则,设计系统的数据模型,并对数据模型优化以后,得出结果如下:
班级(班级号,班级名称,入学时间,人数,教学计划编号)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号)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类别,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有无实践)教学计划(编号,专业名称,学制,年级,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教学计划项目(教学计划编号,教学计划项目编号,课程号,学期,周学时)教师(教师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称,学位,学历)
成绩表(学号,课程号,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教学任务(教学计划项目编号,班级号,教师号)
5.实施方案说明
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管理 篇3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实践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在培养过程中,教师掌握实践教学的开发、设置、实施、管理和评价的主动权,学生只是被动完成和接受,教学互动较差,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学生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因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大现实问题。
1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培养环节
实践教学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设计能力,而且可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材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1.1增设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学生特点和生产实际,增设和拓展实验项目,增强学生综合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类实验只给出实验题目、实验重点、难点,由学生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法,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如机构运动方案创新组合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设计实验,利用各种运动副和构件搭建各种新型机构,验证机械传动设计方案,加深对机构组成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机构创新设计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2完善基础实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购置新式机械零件陈列柜、机械创新设计陈列柜等设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工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完善实验内容,将单纯的基础性实验转变为理论知识、测试手段、方法并重的交叉性综合实验项目。如带传动实验和滑动轴承动压润滑油膜形成原理实验。在实验中,教师除了实验内容的介绍外,还要加强测试技术、设备的原理讲解。通过介绍测试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课程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各种传感器及不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式有新的认识。
2改革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方法
2.1引入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口述+板书”的教学授课方式,扩充了课堂信息量,突破了实验设备的局限,扩大了现代实践教育的规模,提高了教学质量。如齿轮范成模拟实验和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实验。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机构运用的录像,齿轮啮合和轴系运动的影片,将难以讲授和理解的内容表达的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2.2利用froe等软件,扩充实验内容
实验设备匮乏是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引入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可有效地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节约学生的实验时间,提高实践效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将机械零部件、机构三维化,并进行各种装配、拆卸、组合实验,可达到一些在实验设备上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的实验项目。在减速器装拆课程设计中,学生不受所给设备和条件的限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减速器,模拟机构的运动和装配,检验机构的运动状况和故障等,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为毕业设计等工作提供参考。
3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考核制度
3.1规范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另一重要部分,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加强教师和教学质量的考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规范教学档案,实现授课经验的制度化,鼓励优秀老师的“传、帮、带”。同时,组织教师互相学习,结成梯队,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制定规范的实验课程表和计划,将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同等对待。要求对开课老师进行严格的“试讲”和“试做”考核,并定期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保证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对考核不合格的老师将进行培训或停课的处理。除此之外,学院实验设备专人管理,定期检修,保证设备的使用率。对利用率低的设备,鼓励老师积极展开实验教研项目的研究,拓展实验,改进实验设备,杜绝设备的闲置。
3.2根据内容特点,改革考核方式
在实践教学的考核过程中,变一次性考核为过程考核,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实验中,随时对学生实验课程的预习情况、原理认知、注意事项、操作态度、实验进行状况等情况进行考核。在评价手段上,尽可能的采用课堂提问、书面作业、专题报告、技能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在学习成绩评定中,加大实验操作、平日表现等方面的成绩比重,实行实验成绩的“一票”否决,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检查与评定。鼓励学生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入企业评价考核机制,及早与企业接轨。在培养方案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实践单独设课,保障学时数,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便于科学管理和评价。
4结语
实践教学是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社会实践的桥梁和过度,是关系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实践和思考,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在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与锻炼,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参加各类大赛的热情高涨,取得的成果明显增多。但是,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必须在各个环节上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后对机械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篇4
运输是物流运作中的支柱性环节之一, 据科学测算, 其成本约占物流总成本的50%以上, 是物流活动中比重最高的费用支出。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组织运输, 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成本、运输质量和运送时间趋于合理, 不仅对物流相关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 《运输管理》也就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运输管理》课程的介绍
运输内涵和外延是一个很大的范畴, 从商业经济角度来看, 它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 且每种运输方式不仅独立为一个产业, 还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它不仅仅是涵盖海、陆、空、地下四大空间, 其内容更是十分庞杂。作为专业教师, 如不能以正确的角度开展教学, 就会迷失在繁杂的知识海洋中, 害人害己。
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目标使学生具备运输组织筹划能力, 它需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物流行业入门》《物流基础》《物流营销》《仓储管理》等课程为基础, 也与学习《供应链管理》等后续课程有密切联系。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学习, 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运输管理知识、掌握现代运输管理思想与方法, 还要能够对运输进行合理化规划、管理控制与评价能力。
3.课程设计依据。本课程设置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市场调研和物流企业或制造企业运输岗位需求分析,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物流运输管理及相关岗位所需。
4.项目设计思路。根据运输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及不同类型企业特殊性, 确定六大典型项目, 如运输市场分析、不同运输方式、运输合理化管理、运输方案设计等。
三《运输管理》课程的内容的选取
由于运输管理课程开设的较早, 不仅仅教材种类繁多, 网络资料更是不胜枚举, 让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伤透脑筋。通过深入典型运输类物流企业的走访与带薪实践, 相关教师内部的反复论证, 一致同意运输管理教学必须以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为目标点, 以第三方运输企业所应具备的业务为主线, 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落脚点, 对教材内容进行选取。
四《运输管理》课程的教学建议
1.必须强化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系统化培养, 实现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实际操作一体, 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作业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应操作技能。
2.以学生为本, 把握好“教”与“学”的度。通过利用典型项目, 由教师提出要求,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职业意识, 掌握该职业能力。
3.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 以多媒体、录像、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物流综合实训中心实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4.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重视实践, 加强校企合作, 实行工学结合, 以探索物流专业职业教育的新方式,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为学生提供轮岗实训的机会与平台, 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教学评价应包含个人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应有基础理论知识、成本或费用核算技能、运输组织或代理技能。
《有效管理情绪》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针对现如今学生的情绪表达与控制的不足开展情绪有效控制的专题教育。
学情分析:
感情上:独生子女下的孩子往往性格张扬、爱表达却不善于表达,二胎政策后的孩子面临着疑似“家庭地位的丧失”,想表达却不能正确地表达。家庭的情绪会带到学校,影响更多的人。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突出问题制订如下三维目标:
1.意识到合理表达情绪的重要性,学会得当地表达。2.掌握不良情绪调节的方法,学会适当地宣泄与放松。
3.能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能为他人的不良情绪提供合理的帮助。
4.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情绪调节的必要性,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难点:
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合理地宣泄与放松。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师:PPT、音频、视频资料、情绪花、情绪树。生:彩铅、白纸、情绪相关的故事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由钉钉子的视频导入,引起思考:你从中有什么感受?
2、引出课题:有效管理情绪。
二、学习新知
(一)环节一——认识情绪调节的必要性
1、图示,请同学读后思考二人的对错,从而引出情绪调节的必要性。
2、从“踢猫效应”认识情绪失调的严重性,调节情绪的必要性。
(二)环节二——绽放的情绪花
1、由师出示自己的情绪花,并对每一花瓣做出说明,引导生画出属于自己的情绪花。
2、出示画情绪花的要求。
3、请生展示自己的情绪花。
(三)环节三——情绪调节的方法
1、老奶奶及两个女儿的故事引出:我们的多种不良情绪足可以控制。
2、思考:有哪些方法?
3、小组讨论,生汇报。
4、师总结。
5、强调情绪调节,合理宣泄,需把握好度。
三、新知操练
放松训练,尝试放空,调节好自己的心情。
四、情感升华 情绪树:
请生写出本节课带给你的感受,有序张贴在情绪树上。
五、作业布置(任选一项)
1、选取过去一件情绪失控的事,思考现在学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更恰当的处理方式?
2、假如你身边的人面临某一种情绪难以调控的难题,你准备如何帮助他?
板书设计:
有效管理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
教学反思:
高校教学日常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篇6
关键词:高校教学;日常管理;信息系统
1引言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各高校教学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以往的日常教学管理多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以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存储。然而与教学管理相关信息的动态性使得这种方式效率不是很高。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往往有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等系统,这些系统有其独立的数据库,教学日常管理很容易同上述系统中保存的信息产生冗余和不一致。因此,对日常教学事务的自动化管理因此显得迫切而必要。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优点是检索迅速、检查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减少错误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系统设计
2.1功能需求
教学日常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向如何实现用户之间的交互功能方向拓展,为学生和教师、学生间、教师间提供一个管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平台。本系统旨在开发出一套B/S架构的教学日常管理系统,实现集中管理和与校内其他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本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模块:人员信息管理、教师考勤管理、论文信息管理、科研信息管理、教师奖惩情况、教学资源管理和系统管理几个主要功能模块。
(1)人员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主要用于对教师和教务人员个人基本信息的管理,包括教师信息录入、教师信息更新、教师信息查找、教师信息删除以及教师信息报表等功能。教师个人信息由教师本人录入,录入后的教师信息由管理员负责维护。
(2)教师考勤管理:本模块主要包括教师的病事假、调代课的相关处理,涉及到学期或学年的教师个人工作量,包括基本工作量、临时工作量和调代课等统计。各学院内部统计总体授课情况,汇总每位教师的授课情况,汇总后打印,由授课教师分别签字。
(3)论文信息管理:论文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教师个人论文信息管理,另一个是高校编辑部的论文审核管理。教师个人信息管理可以划分为新写论文、在写论文、已写论文、送审论文、审毕论文和定稿论文;论文审核管理划分为待审论文、在审论文、修改论文和已审论文四个模块。
(4)科研信息管理:高校教师还需要承担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科研课题,达到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目的。本模块主要是与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相关的管理功能。按照科研项目的等级可以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科研项目;按照课题的进度情况分为项目申报、项目进行、项目结题;按照项目参与者可以划分为项目主持人员和项目参与人员。
(5)教师获奖情况:本功能模块记录教师的奖惩情况,奖励情况按照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不同级别的获奖赋予不同的分值,可以作为教师评级的参考依据。
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主要是针对教师所教科目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教案等授课资料的管理,主要实现资料上传和下载功能。教师上传到系统中,大的分类按照专业系别,专业系别下面再按照授课的科目分类,方便分类查找。本人可以查看下载,可以选择是否授权给其他用户查看,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
(6)系统管理:本模块主要实现系统用户权限设置和常用基本信息设置。分权限进行系统的信息管理,设定三级权限:管理员:最高权限,可进行用户的权限分配,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各项操作;学院领导拥有对本系的所有相关人员的数据浏览和审批权限;普通用户:可以对本人信息查看、修改本人密码和用户名。
2.2 后台数据库
后台数据库采用开源的数据库MySQL,MySQL是一个多线程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库服务器,执行性能非常高,运行速度非常快,并易于使用。根据系统开发功能分析,设计后台数据库表结构如下:
3系统实现
(1)开发语言:采用PHP编程语言,PHP语言是免费开放源代码的编程语言,所有的PHP源代码都可以得到。和其它技术相比,PHP语言具有程序开发快,運行快,技术本身学习快的特点,它相对于其他语言,编辑简单,实用性强。PHP跨平台性强,作为运行在服务器端的脚本,可以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下。
(2)软件开发框架:本系统采用B/S架构开发,通过浏览器操作,无需安装客户端程序。系统开发框架采用开源PHP开发框架ThinkPHP,ThinkPHP是一个快速、兼容而且简单的轻量级国产PHP开发框架,使用面向对象的开发结构和MVC模式,提升开发速度,开发人员将关注点放在主要的业务逻辑上。在具体开发过程中采取模块化开发方法,充分利用PHP语言有较多开源控件和开源库的优势,利用第三方开源控件进行二次开发,省去了大量开发时间。
(3)系统的主要功能:在分析设计主要功能模块和后台数据库表的基础上,利用ThinkPHP提供的MVC开发模式,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和查询统计记录操作,将以上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完整的系统功能。
4 结论
本教学日常管理平台的使用对象主要是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为其日常教学管理的自动化处理提供服务支持。系统设计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日常教学管理任务的工作效率,方便教师管理个人教学信息为目的。系统利用开源软件框架和开源数据库技术,采取模块化开发方法。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提高了教师日常教学管理的效率,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
参考文献
[1]李翠霞,谭营军.高校教师日常事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
[2]柴晟,陈蕾等.基于.NET的高校院系事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7(27):327-328
[3]熊开盛,董兆鑫.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746-2747
[4]陈向东.基于Web2.0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57-60
教学楼建筑设计管理 篇7
(一)现代设计发展现状。自上世纪初兴起至今,现代设计已经将近百年,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革新,致使人们对设计的理解、生活对设计的要求,以及设计业对于设计的定义也日益宽泛,设计的功能外延与相关领域也趋于复杂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服务设计、外包设计、整合设计等概念好像一夜之间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已经迫使我们不得不回避,我们需要一种应对发展的新的设计态度。
现代设计现状发展主要表现在:
1. 设计模式的跨界合作。社会市场对整体设计项目的需求日益增多,设计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小者如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开发与推广,大者如奥运会整体策划、城市整体形象设计等等,都已不再是以往几个独立设计师或一家仅提供单项服务门类的设计机构所能承担的任务,设计模式的跨界合作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作业模式。
2. 企业及产品形象的整合设计。随着设计的发展,消费模式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交互设计的普及说明设计已经从以商品为主转向以消费者为主,对设计的要求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五感高度,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程度直接关乎一个品牌的存亡,而对于设计师而言,利用开发和整合更多种类媒介载体,让消费者得到全方位的品牌、企业、产品感觉体验,是不可逆转的设计趋势。
(二)中国设计教育现状。我们的设计模式已经发展到了跨界合作、设计项目的统筹驾驭,我们都在期待我们能够顺应这个设计时代,而设计教育则是推动这个设计时代的根本保障,也是通向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大国的必由之路。而中国的设计教育还处在一个受市场牵引的状态,而不是思想和社会牵引状态,扩招导致了许多反面的效果,设计教育的方向直接影响设计界的整个发展。
二、设计管理概述
设计管理主要指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的管理活动。有效地积极调动设计师的开发创造性思维,把市场与消费者的认识转换在新的产品设计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为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策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
三、设计管理在高等专科类院校设计教育中的渗透
在现在设计的大环境下,管理对于设计来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界需要更多懂得管理的设计师。目前,设计管理教育主要在艺术设计院校展开,高等专科类高校并没有开设这一学科。如果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设计管理的理念,在学生参与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培养设计管理意识,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发展的潜力就会加大,综合竞争力会增强。
基于这样的想法,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计专业毕业创作为例,分析具体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设计管理概念的融入,利用项目课程教学及校企为特征的生产现场型教学平台,鼓励老师和学生通过打通五大专业界限跨专业合作向社会招揽真实的工作项目,让学生自己选择项目,或者学生自己报送市场项目,让学生拥有一个小型的社会合作的真实场景。然后选定各个小组的组长,使其担当项目小组管理经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制作成本决算、队友工作记录、设计组员内部评价、设计项目组内成果汇报、与客户的外部沟通、设计成果测试、设计偏差衡量等等方面的控制,在最后设计成果的制作修正、设计沟通、设计咨询、设计说服阶段主要以客户或者企业资深专家为主来进行指导,设计成果优化、成果整合、终端完善便是最后毕业创作的展出指导了。
整个毕业创作指导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设计团队管理、设计流程管理、设计战略管理等方面能力的过程,也是整个培养阶段压力最大的过程,我们也在探索,希望能够通过教学改革使设计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我们对这段时间专业教学的一些思考,设计管理的专业培养理念,在大专类学校的充分运用得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管理制度也需要慢慢完善,才能保障教学的质量。
四、小结
设计管理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时间,设计院校也已经建立起了全面的教学系统,但是也存在着不足,如没有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管理教育体系,教师知识结构不健全、缺乏实践经验等。但如今,让设计管理方法慢慢渗透到具体的设计教学中,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潜质的优秀设计师。
摘要: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全球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人们之间的设计交流也日益密切,消费者消费的模式已经提高到了五感的高度,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设计教育也遇见了从未有过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设计现状,提出中国高等专科类院校设计教育的应对思路,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创作的具体个案作为范例,解析怎么让设计管理方法渗透高等专科类院校设计教学中。
教学楼建筑设计管理 篇8
第一, 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科学管理, 保证教学资源的不遗失、不混乱、分类归档, 有助于课程的纵向资源积累。
第二, 符合任课教师成长设计, 为教师经验积累提供辅助, 便于教师横向交流。
第三, 提供科学资源展示平台向学生传递信息, 并通过互动实时采集学生的课堂状况信息, 为教学效果提供辅助。
第四, 解决大文件在网络上传输的技术难题, 实现和应用缩略算法。
第五, 有效解决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资源传输问题, 通过有效规则控制资源的共享时机和接受传输时机。
二、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开发一套资源管理软件, 从课程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角度提供一个课程资源收集、共享和管理的平台;提供一个合适的课堂资源展示平台, 为师生互动提供教学辅助;方便作业管理和归档, 方便知识交流的FAQ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课程资源管理、课程作业管理和FAQ管理。
第一, 课程作业管理 (见图1) 。课程资源指针对某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数字化资料, 包括:电子教案、课件、图片、教学文本、音频、视频和课堂互动测试等。课程资源管理部分主要研究三个问题:单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如何组织和统一管理;艺术专业的课程群如何组织和统一管理;课程资源与课程班级如何关联以及课程资源与纵向课程班级之间如何设定关系等。课程资源管理部分的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1、课程注册和课程审核。教师要在系统中开设一门课程需提交开课申请, 专业教务部门负责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申请进行审核, 可与专业师资计划的课程负责人对应;只有经过审核的课程才能接受教学班级;一名教师可被允许承担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接受多个教学班级。
2、课程资源管理。课程资源以讲次为单位进行组织, 一门课程被划分成若干个讲次, 每个讲次包含若干个教学环节, 每个环节包含一定的教学资源。教学环节按一定的逻辑和顺序排序, 所有教学环节按一定逻辑和顺序排列的资源集合构成了一个讲次的教学资源, 所有教学资源的集合构成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资源。
3、教学资源共享。在系统中, 教师之间资源共享是以课程或讲次为单位, 在教师备课时通过课程搜索同类课程比较或历史积累共享;师生之间共享是授课支持的方式共享, 教师可以上传资源、设定资源被允许下载的时机和范围,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过程查看教学环节中准备的资源和素材。
4、用户、权限、成员管理。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维护教师、学生的账号信息;教师负责课程班级的成员管理, 设定班级成员可共享资源的时机和范围;系统根据课程、班级情况维护学生与课程的对应关系。
第二, 课程作业管理 (见图2) 。学生作业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网络的课程作业管理便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传递, 便于作业收集和归档。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1、布置作业。教师通常会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课外作业, 布置作业和作业素材上传通常被安排在教学环节当中。
2、上传作业。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后, 通过网络上传。
3、批发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后, 教师对学生作业查收, 并批发作业;对完成的好的作业可以当素材收藏。
4、新建作业展。布置作业的时候, 教师可从自己收藏的素材库中选择部分素材向学生民展示, 开拓学生作业时的眼界和思路。
5、作业报告。课程结果后, 系统会根据教师每次的作业批改情况, 生成一份对所有学生的作业报告;学生结合自己的作业清单对作业成绩进行核对。
6、作业归档。课程结束后,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资源进行归档;教务部门能针对课程调阅某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当保存期过后, 教务部门能对过期作业资料进行清档。
第三, 课程FAQ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程的知识库。FAQ, 即在线问答, 有提问有回答。问题可以由学生发起, 也可以由教师发起, 由教师或学生提供解答 (见图3) 。
三、拟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本课题使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 在NET平台上采用C#语言ASP。NET+SQLServ-er2000技术进行实现。在实现过程的预计的关键技术问题有:
第一, 利用面向对象方法, 使用UML建模。
第二, 数据库设计。该课题将对需求规格明确之后, 把概念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
第三, 适合系统功能扩展的业务逻辑分析MVC三层架构。
除此之外, 系统将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关键技术实现:
第一, 大文件资源的共享问题。利用RFC1867标准处理文件上传的两种方式:一是一次性得到上传的数据, 然后分析处理;二是一边接收文件, 一边写硬盘。目前无组件程序和一些COM组件都是使用Request。BinaryRead方法一次性得到上传的数据, 然后分析处理, 因而导致上传大文件很慢而且超时。
第二, 图片、视频资源的缩略显示算法。艺术专业的特点, 上传的素材往往特别大, 为了加速网页显示的速度, 减少网络流量, 对大量图进行缩略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明, 陈治.ASP.NET中动态生成验证码图片的方法研究[J].信息技术, 2009 (2) .
[2]、刘军.网络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B/OL].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篇9
1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目前一般院系的教学文件管理采用的是人工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教师都有对应的教学文件,每次都是在系里提出上交什么种类的教学文件时,每个教师从自己的机器中调出文件,这样对于院系办公室管理人员和各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负责人来说,由于各个教师的数据资料没有实现共享,造成查询信息非常不方便,而且各个教师没有办法去使用别的教师的资源,造成数据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冗余。
根据全面了解学校院系的教学文件管理情况,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进一步加强文件的管理,减轻任课教师和办公室管理人员的负担,深化教学改革,促进院系的各方面的管理达到电子化,提高文件管理的效率和正确性,所以设计教学文件管理系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对于分析本系统的需求一定要参考院系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及办公室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及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尤其是加强教学资料积累、保存工作方面。目前大多数的院系教学文件种类比较多,包括每年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志,教学日历,教案,考试的各项文件等,因此加强每学期的各门课程的资料整理保存工作是一项必要的工作。由于此项工作量庞大,因而需要有专门的信息资料中心,对每学期各门课程相对应的各种文件进行分类保存,从而达到基本满足院系教学管理实际的需要,才能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适应教学过程的需要,保证教学管理有序进行。
2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要求能够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运行,其功能主要包括9个功能,分别说明如下。
权限管理[1]功能: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操作的方便性,保证不同的操作用户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系统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多个具有不同操作权限的角色,然后再把此角色赋予某个具体的用户。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进入系统,未授权的操作则无法使用。
通过文件管理系统,实现集中的网络化管理,进行准确的文件存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目前教学文件管理的状态,把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分成三类。
1)办公室管理员和系主任及教学主任用户:该类用户具有对所有教学文件所有的权限,包括直接对数据库最终数据的操作,但是当这类用户作为任课教师登陆时,就不再具有删除、修改别的任课教师文件的权限。
2)任课教师用户:该类用户可以查询所有教师的文件信息数据,可以上传、删除和修改自己所授课程的所有文件数据,可以下载所有任课教师的文件信息数据,但是不具有删除、修改别的任课教师的权限。
3)Guest用户:只具有查询的权限。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相关原始数据的采集功能:主要是任课教师的基础数据信息,课程的基础数据信息,文件类型的基础数据信息,用户验证的数据信息。
与本系统相关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功能:各类教学文件的上传和文件信息的存储。
每门课程的明细数据查询和报表生成功能:管理人员可以对查询和报表进行打印,并可以选择将查询和报表保存成Excel文件。针对每门课程每学期对应的所有教学文件信息是否齐全,能够进行明细统计,尽量方便办公室相关人员获取其所需信息。
参数设置功能:每种文件在服务器中的存储方式;每种文件在服务器中的存储名称,方便上传的文件名存储到数据库中,方便各种用户的查询;每种文件上传的时间确定;每种文件上传时文件大小的控制。
监测文件更新并提供查询功能:对于每学期每门课程的相关教学文件的更新的监测。
报警功能:当上传的文件超过20M,则不允许上传,提供报警信息;登录用户的验证报警和提示。
自动保护功能:整个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并显示,断电、故障数据自动保护功能,并在系统故障后能正常运转。
基础数据维护功能:录入教学文件的基础数据,如上传的文件名、文件大小,文件创建的日期等;数据自动备份时间设置、历史数据保存时间设置、系统日志保存时间设置。
系统安全管理功能:主要内容包括对操作员设置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的操作员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每位操作员只能在自己的操作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系统管理员可以更改操作员的操作权限;系统的登录与注销、口令修改、系统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与查询等功能。系统日志管理与查询主要功能为系统自动记录登录系统的操作员的登录和退出系统时间,登录系统后所进行的每一步操作的操作内容和时间,系统可以按操作内容、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分类查询系统日志。
3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
该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依据及标准主要参照本科水平评估有关教学文件管理的相关资料。在技术指标上在适用的文件类型(针对每门课程)上主要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日志、教案、教学课件、讲稿、试卷及试卷分析相关文件(试卷制备单,取消考试资格学生登记表,教学小结,考试分析表,总评成绩分析表A、B试卷,A、B试卷标准答案,考勤表,检查表,成绩单)等文件;采用的版本控制为Subversion;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 2000;采用的开发工具为Eclipse;采用的框架结构为Struts+Hibernate[4]。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结构在设计时采用B/S结构,同时其信息化网络系统结构[2]如图1所示。一般是在现有学院内部网上已经运行了本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功能交互,通过公共应用编程接口API和公用数据交换格式来实现各类教学文件的管理。
本系统实施的工作流程描述为首先从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中获取已有教师和课程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每种用户每位教师设置其权限,给出用户名和初始密码;然后每种用户利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每种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信息主要是密码的修改;教师进入系统后系统记录其登录名称和系统从已有的数据库中调出的课程编号从而决定其要上传的文件的路径;用户上传自己所授课程的相关文件,系统确定其权限,决定其能做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相应表中存储该文件名(文件名需要作修改才存入数据库);最后用户完成自己能够做的操作,系统提示信息以确定操作的正确性;用户退出系统。
对于本系统的数据库,可以根据以上的分析,得出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主要有9张表,如下列出,至于本系统的ER图由于篇幅关系,在此省略。
学校(学院id,学校名称);
部门信息表(部门id,部门名称,学院id);
专业表(专业id,专业名称,部门id,学历,学制,学科门类,专业类别,专业代码,开设时间);
学期代码表(学期代码ID,学期代码名称);
密码权限表:(教师id,密码,权限);
课程安排表(课程id,授课教师id,时间,教室id,课程类别,多媒体);
课程表(课程id,学期代码,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考试文件,教学大纲id,教材id,授课类型,课件id,班级id,是否合班,教学手段,双语教学,考试类别,出试卷教师id);
教师基本情况表(教师id,教师名称,性别,所在系,所在教研室,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学历,职称,参加工作时间,来校时间,职务,办公室电话,家庭住址,家庭联系电话,本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照片,籍贯,民族,婚姻状况);
教学文件表(课程id,教师id,文件id,文件名称,文件类型)。
教学文件管理系统主要存在四个关键技术问题:
教学文件的存储问题;教学文件的上传问题;各类教学文件的查询问题;生成报表问题。
最后对于本系统的硬件配置[4]中服务器端需要一台web服务器和一台备份服务器,对于客户端来说各种用户先使用的计算机即可,而系统的网络配置需要根据院校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4 结论
本系统的方案设计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很多院系的教学文件管理混乱的情形,该系统既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又适应专业教育的需要,当然各个院校应根据本院校的特点和资金综合考虑本系统的设计实施。
参考文献
[1]周燕青.肖智敏.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安全防范,2009(8).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闫海波.高等学校试卷印刷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通识课程《设计管理》的教学探讨 篇10
自1966年提出设计管理概念以来, 设计管理的重要性逐渐被业界所认识。在我国, 虽然设计管理领域的实践和研究刚刚起步, 但是由于它关系到产业发展的模式、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品牌和产品的打造以及人力资源的素质, 因而首先在教育界得到了重视, 相关的设计管理的教学不断展开。《设计管理》作为本科通识教育的一门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主要是为各行业、各领域培养具有设计和管理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对其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 通识课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通识课程作为本科院校教学的必要内容, 打破了专业与学科间的壁垒, 以全人教育为理想。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开阔的学科视野, 优化并拓展其知识结构, 使学生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 使学生通过对多个范畴的学习和反思, 具备面对问题、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问题时需要的基本的见识和思考能力[2,3]。
《设计管理》通识课着重知识的广度及学科间的关联, 对设计的专业知识、管理的学术理念等方面的教学是以智性启发为目标, 技术训练不是重点, 同时注重探讨相关的社会议题、现实热点和领域前沿问题, 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人文精神。《设计管理》课程在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具备一定的独特性, 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调整[4,5]。
1.1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识课程有别于专业课程的应用性, 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 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形成自我建构知识框架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其探索和创新精神。
《设计管理》通识课的设置以实现学生素养、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致力于帮助学生通过课程实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
1.2 教学对象的多样性
通识课所面对的是专业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学习需求不同的各专业、各年级的本科学生, 在教学中要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专业结构、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不同方向, 针对个性化的需求, 采取开放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设计管理》的学生除了来自艺术设计、经管等专业, 还包括工程、人文等领域的专业。每年的学生构成情况都在不停变化, 这些学生的专业基础完全不同, 思维模式各有特点, 对课程的需求也千差万别, 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延伸性
通识课的教学为大学生提供基础性、广博性的知识, 教学内容不纯粹出于专业培养需求, 而在于促进全面发展。课程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的理解, 着重与不同知识领域进行关联, 为知识拓展搭建平台, 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通识课程《设计管理》强调跨学科的知识与思考, 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和思考, 引导其发展自主学习的技能。
1.4 授课方式的局限性
通识课由于上课人数众多、课时有限, 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难以展开, 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薄弱, 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难度较大。同时, 大规模的课堂教学使授课方式难免单一, 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些通识课中常见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教学效果提出了严峻挑战, 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改革, 克服相应的问题。
2《设计管理》课程分析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应用学科, 涉及到设计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设计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及方法, 进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升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的管理能力。
2.1 知识体系多元化
《设计管理》涵盖了多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 具有多重的涵义和内容。国内外的企业、学术机构、政府部门、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设计管理的认识不一, 相关的概念、方法、模式、观点没有绝对的标准和统一性, “设计管理”被认为是含义最为多元和模糊的概念。国内外《设计管理》课程的内容安排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对设计管理的研究开展较晚, 相关知识体系还有待完善。在产业实践方面, 相关的总结和分析还很薄弱, 缺乏权威、系统、完备的论述。因此《设计管理》的教学框架和内容安排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设计管理知识体系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 需要用开放式的教学来应对, 而且研究型、辨析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具有一定作用。
2.2 课程的综合性
管理本身是一项综合性活动, 涉及人、财、物等多种资源, 以及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等复杂过程, 由此决定了设计管理要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 通过多个学科的融合, 形成设计管理的理论体系。
《设计管理》课程体系由相互联系的不同部分组成, 既包括定义、内涵等基础理论, 也包括案例解析等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内容。课程的重点包括设计战略、管理方法、流程管理、项目管理、组织管理等内容, 在授课中要坚持整体的观念, 逐层分部地进行讲解。
2.3 教学内容的普适性
由于通识课的对象是专业跨度较大的本科生, 因而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普遍的适应性, 要在短时间内传授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 使学生都能够产生正确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深化学习。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 课程的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从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 设计管理旨在培养具有宽口径的学科知识并具备实务能力的人才, 使设计师的能力不仅停留在创作环节, 还具备组织、协调、与各部门相互协作的管理能力;从管理专业角度来看, 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设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和潜力, 能够发现和解决设计方面的问题, 保证设计活动顺利、高效地完成。
3《设计管理》通识课教学的方法
3.1 专题式教学
传统的章节讲授平铺直叙, 重点、要点不够突出。由于《设计管理》课程内容丰富, 用面面俱到的教学方法难以协调分配课时。而专题式的教学, 以教学重点为依据, 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 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专题, 突出重点、深化内容、以点带面。相应的教学重点和专题设置如表1所示。
专题教学形式比较接近讲座, 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教学内容, 深浅兼顾, 既讲授相关的基础知识, 也引入现实的案例, 既照顾初学者的认识水平, 也能够尽快完成铺垫内容, 比较深入地分析相关的重要议题。同时在专题讲座中, 引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热点问题, 进行讨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 突破以一个教师通讲一门课程的方式, 由多个教师分别负责不同专题, 这样既能够发挥每位老师的学术特长, 又可以给学生更丰富、更多元的专业启发。
3.2 任务驱动自学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进行自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 以完成任务作为自学目标, 将专业内容隐含到作业中, 使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主动分析, 查找资料,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作业, 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学习方法, 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能够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学习就不单是知识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设计管理》在课程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寻找一个研究案例, 结合设计管理课程的每个章节, 考察所研究企业的相关情况。例如在讲授设计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时, 要求学生课下查找资料, 分析自己所确定的案例企业的战略与设计管理的关系, 将授课中的理论与自己专业中的实际相结合, 能够深化理解, 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通识课《设计管理》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 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促进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3.3 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设计管理课程不仅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 更侧重对设计管理问题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因而并不以具体理论概念、知识点作为考核的内容, 而是设置开放式的、灵活性较大的主观问题, 让学生思考和提出自己的想法。考题的设置能够避开学生专业基础不同造成的差异,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进行辨析和解答,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目的设置与平时的课下任务紧密结合, 因此,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重视平时的学习, 认真完成每一次的课下专题调查和分析作业, 很好地吸收和理解课堂中讲解的理论和知识, 并且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思考, 仅仅依靠考前背诵是没有办法取得好成绩的。
4 结语
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使设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以通识课的形式进行设计管理教育, 使各专业的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能够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 为应对职业发展做准备。而激发和调动学生思考, 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 《设计管理》改革了教学方法, 在促进学生自主学生, 积极思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人平.设计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郭红雪, 孙涛.论通识教育与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纺织服装教育, 2009 (2) :5-8.
[3]王洪新.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2) :89-91.
[4]谭魏.设计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5) :203-205.
教学楼建筑设计管理 篇1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管理思想的不断创新以及商务模式与企业信息系统应用平台的发展,给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机遇与挑战,以往以信息处理、决策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经管类专业MIS课程的案例教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如何使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将所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是MIS课程案例教学改革与探讨的重点问题。本文针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了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设计探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也需要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也需要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案例教学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理解和综合运用MIS理论知识点的有效方法。理论知识点是抽象的,我们只有结合典型案例才能更深刻、生动地理解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案例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综合考虑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以及开拓创新性,该课程的案例教学须紧密结合课程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情境案例教学法和关联案例教学法。
一、情境案例教学法。
案例选择:难点是提炼和选择实验教学的情境,选择真实、典型、反映社会信息化需求的情境。特别是以学校、企业、医院等为代表的行业,通过整合归纳以及简化相关行业背景和分析具体情况,形成实验可操作性较强的情境描述,并整理成文档。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选择案例不但要考虑案例所反映问题的代表性,还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以及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技术的革新、管理模式的变更所产生的新形式。注意学生对案例的熟悉程度和兴趣,首先结合学生的兴趣或所熟悉的环境,通过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问题,提示学生考虑一些贴近学习和生活的学生成绩管理问题、宿舍管理问题等。这样,学生在模仿规划、分析、设计该系统的时候就很容易进入角色,也容易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系统建设中。类似的,诸如食堂管理信息系统、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等,都可以进行设计开发。自主选题的好处在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比较强烈,学习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案例的选择需要紧贴教材的理论体系,以使得学生准确把握问题,使书本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认真思考和相互讨论,给出各自的初步设想或方案。然后,带着问题,结合案例,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运用开发方法和工具,逐步完成实验内容。
二、关联案例教学法
定义于二十世纪初流行至今的案例教学法,关联案例教学近几年才逐步进入课堂并应用于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关联案例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特点企业实际相结合不但有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它以传统案例教学为基础,不仅强调了“教师施教”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双向互动机制。因此,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本文认为关联案例教学是基于案例教学,强调知识与案例整合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特色在于所选案例彼此关联、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与理论知识完全匹配的开放式实践知识体系,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整个课程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知识的兴趣与能力。通过案例设计,给出一定情境,分析情境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化规范化,是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途径。将关联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 MIS 课程教学中,关联案例教学以系列案例取代独立案例,改善了传统案例教学中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低的缺陷,但在提倡这种教学法时,并不能排斥传统的演绎式教学法。因为关联案例教学虽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点的提炼以及强化方面,仍需要理论教学的辅助。
三、安排好案例实训
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后,为巩固教学效果,我们将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以对理论知识加强巩固和验证。课程设计的开展是与案例分析同步进行、互为辅助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课程设计的引导,而不能放任学生自己想当然地进行。引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事宜:
(1)做好课程设计动员工作
虽然采用案例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但面对教师提出的课程设计的任务,学生仍然会存在畏难心理,因此,必须做好课程设计动员工作,说明课程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明确设计要求、检查标准,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2)提供规模及难度适中的课程设计题目
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经验,在选题上会较难把握,可能会出现选题过大或过于简单的情况。为避免学生因选题不当造成课程设计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教师最好提供一些规模及难度适中的课程设计的题目供学生选择。
(3)课程设计小组人数的控制及任务的分配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涉及诸多方面,而时间又较短,需要多人分工合作。课程设计小组的人员太多,则每个学生承担的任务就很少,达不到预期的练习效果,且容易出现互相依赖的情况;若人数太少,则每个小组成员承担的任务太多,任务完成的质量将不能保证。
四、结语
该课程内容很多,涉及面广,需要大量的案例来充实。所以,案例的完善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积累大量的案例。同是,也需要及时参与社会,才能获得足够的题材。由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管理信息系统地运用也不断升级,对案例的更新要求很高,所以,需要不断地搜集案例进行更新,才能保证学生接触到的时最前沿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MIS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管理系统案例教学还刚刚起步,尚未建立起门类齐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库。由于资源和经验的限制,在案例写作、案例教学过程中必定存在许多困难。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促进学术沟通和经验交流,提高案例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为创新合作搭建广阔的平台,从而为MIS的案例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资源。案例也需要不断积累与更新。
参考文献:
[1]李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启示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
[2]刘雁红,崔永岩.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中作用的研究 [J].中国轻工教育,2009
[3]陶文宏,王英姿.关于大型仪器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技与教育,2008,9:182
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设计 篇12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案例设计
1 引言
案例教学是一种相对新的教学方式, 源于1918年的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内容和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理解和进入特定事件的场景,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集体讨论提高理论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恰当运用相关财务理论有效获取真实资料, 提高学生运用财务知识处理复杂多变的理财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提高学生独立决策能力。案例教学作为哈佛商学院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使学生适应目前市场环境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
目前尽管财经专业的一线教师普遍对案例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案例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 原因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缺少组织实施案例教学的经验, 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去组织教学;二是有些案例不能将具体的案例事实与相关财务理论及课程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无法实现教学目标;三是我国资本市场并非强式有效和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 使得教师无法获取公司的真实情况, 加大了收集和编写案例的困难。基于以上原因, 本文从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的设计原则、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结合相关财务理论设计具体财务案例3个方面进行阐述,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述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资料并不详细具体, 是笔者归纳总结后的简要资料, 目的是为财经专业的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设计的原则
案例教学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我国案例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教师虽然有着极大的热情组织案例教学,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也就是说国内缺少案例库, 案例的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是一个将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的过程, 而案例设计的原则就是理论与实务的结合部分, 是经过论证、合乎大量观察和事实的, 具有理性认识的特征, 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我们在获取公司财务资料编写案例时, 一定要对设计原则有正确的认识。
2.1 时效性
从20世纪财务管理发展的五次浪潮[1]可以看出, 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方法的变化, 都是理财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理财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 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案例要随着理财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有些案例可能在一定历史时期有实际意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环境, 如果再拿出来讲解, 就会误导学生, 也偏离了教学目标。以财务管理目标为例,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 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是搞好财务工作的前提, 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企业所面临的理财环境不同, 企业确定的财务目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我国, 财务管理目标就经历了总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4种表现形式。此处知识点可以引入美的电器的财务目标在股改前后的变化分析说明。2005年美的电器股份制改革之前, 何氏家族的利益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中起着主导作用;股改之后, 何氏家族的控股权得以明确和稳定, 其作为股东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完全一致, 从而以增加股东财富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因此, 教师在选择财务案例时一定要关注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 适时对教学案例进行修改、调整和增减, 必要时要勇于放弃不适用的, 保证案例的时效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保证教学质量。
2.2 针对性
财务案例多取材于现实的企业, 现实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的、多变的, 可能需要应用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解答。而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设置不同, 因此教师在准备财务案例时要有针对性。财务管理课程是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财务学等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针对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 在设计财务案例时要注意差别。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关注对财务报表的分析, 所以要结合公司的财务报表去设计案例, 在应用会计知识的同时解决财务问题;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会更关注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因此可以结合财务激励机制去设计公司治理结构, 例如股票期权;金融专业的学生更感兴趣的是金融市场、金融工具, 因此教师可以对比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不同上市地区的公司财务信息的反应, 说明不同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财务学专业的学生要求会更综合, 只要与企业财务相关的知识点都要掌握, 所以教师针对财务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案例可能会更复杂、更全面。另外财经类专业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各层次的培养目标不同, 案例教学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同, 因此, 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要求及案例的难易程度, 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教学案例。2.3代表性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财务案例的书籍, 教师不能拿过来就用, 有一些并非适合课堂讨论, 教师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根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选择并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案例。通过分析和解决代表性案例中的具体问题, 借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财务分析内容为例, 有的教材中所列的案例并非真正企业的实际数据, 而是以甲、乙公司或A、B公司这样的资料提供给学生, 只是简单提供数据, 让学生计算各个财务指标, 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还会造成学生反感, 建议教师不要选择这样的案例。目前笔者见到的市面上针对财务分析这一知识点,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可以作为案例讲解的是青岛海尔公司的财务分析。另外, 由于我国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颁布, 原有报表格式与数据生成都有所变化, 而有的教材中所列的财务报表仍以旧准则为根据, 教师在设计财务分析案例时要引起注意。
3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合理组织、有效实施案例教学, 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案例教学一般依次经过教师准备案例、学生阅读案例、课堂讨论案例、进行评价总结、学生撰写报告5个环节。
2.1 教师准备案例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教学进度, 收集、整理资料, 精心选择、设计、熟悉案例, 在设计案例的同时要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识点, 并提出案例思考题, 说明学生的任务和评价标准, 并提供参考文献。一般教师应在案例讨论前一周将资料发给学生, 给学生留出较充分的时间阅读、分析资料。
3.2 学生阅读案例
学生在获得教师发给的资料后, 应尽快阅读案例, 了解资料中公司的基本情况, 熟悉案例数据与财务信息, 必要时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例如报纸、期刊、电子数据库、网上资料) , 准备发言提纲, 为案例讨论作好准备。
3.3 课堂讨论案例
课堂讨论是各个小组以案例资料为背景加上查阅到的附加信息进行的沟通与讨论, 是展示小组研究成果的机会, 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由于每个小组虽然基本的案例资料一致, 但是通过其他途径查阅的资料可能会有的小组信息多些, 有的小组信息少一些, 这样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小组之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一致, 另外也会由于持有的观点不同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同, 这样就需要教师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及环境,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导, 避免学生讨论偏离主题, 并严格控制讨论的时间。每个小组要有一名同学作讨论记录, 为撰写报告做准备。
3.4 进行评价总结
每次案例讨论结束后, 教师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时间, 一般来说在讨论课的下课前10分钟进行会比课后总结效果好, 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由教师归纳所采用案例运用到的理论知识, 讨论中遇到的重点与难点, 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更好一些, 对学生提出的财务对策也给予点评, 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 教师要注意分寸, 多加鼓励, 避免伤害其积极性。另外, 作总结时, 并非要求教师给出唯一正确标准的答案, 但是如果对同一问题有多个答案时, 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分析每个答案适用的情形, 避免造成学生知识上的混乱。
3.5 学生撰写报告
学生在分组讨论后, 应结合教师的总结, 根据自己的观点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报告是学生提高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重新对案例进行思考总结, 加深理解讨论中遇到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一般在分析报告中首先要表述自己的观点, 再就观点展开具体的分析, 并用理论知识与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来支持自己观点。教师对学生撰写的案例分析报告给出评语和打分, 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4 依据相关财务理论设计具体财务案例
4.1 时间价值的计算——个人按揭购买住房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以个人按揭购买住房还款明细账单, 加深学生对时间价值概念的理解, 掌握时间价值的计算, 并对等额还款法有进一步的认识。
案例参考内容如下:
本案例可以设计的思考题有: (1) 请用所学知识说明2010年2月1日还款本金909.77及还款利息1 296.01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2) 依据还款计划书说明等额还款法中还款本金与利息有何特点。
4.2 筹资决策——透视“大宇神话”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大宇集团举债经营模式分析财务杠杆的双刃剑作用, 加深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理解。
案例参考内容:大宇集团于1967年开始奠基建厂, 经过30年的发展, 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在海内外的大力购并, 成为直逼韩国最大企业——现代集团的庞大商业帝国。1997年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 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 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 结果债务越背越重。1997年大宇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此后, 在严峻的债务压力下, 大宇虽然做出了种种努力, 但为时已晚, 1999年11月大宇集团不得不解体[2]。
本案例可以设计的思考题有: (1) 大宇集团为什么会倒下。 (2) 如何理解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3) 从资本结构理论角度分析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4.3 投资决策——红光照相机厂投资决策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红光照相机厂的投资决策分析, 使学生深刻理解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变动对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影响, 掌握如何利用净现值指标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案例参考内容:红光照相机厂是生产照相机的中型企业, 为了扩大生产能力, 红光厂准备新建一条生产线, 助理会计师王禹负责写出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报告。王禹经过调查研究, 计算得出投资项目的数据 (见表1) 。
依据该厂加权平均资金成本10%为贴现率, 计算净现值为3 353元, 从王禹的分析来看, 该项目总的现金流量为正, 净现值也为正, 按照投资决策的一般原则——接受净现值为正的项目, 应采纳该项目。但厂领导会议认为王禹忽略了物价变动问题, 如果考虑项目投资和使用期间的通货膨胀率10%后, 现金流量的变化见表2。
考虑通货膨胀之后的净现值为-60 016元, 使方案的决策结果从“应接受”转变为“应拒绝”[3]。
本案例可以设计的思考题有: (1) 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会对投资项目的哪些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 (2) 试通过计算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 来说明项目是否可行。
4.4 营运资本管理——沃尔玛的短期融资与“天天低价”的策略分析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介绍沃尔玛的短期融资策略, 使学生了解, 针对零售业如何进行营运资本管理,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不同的资产持有政策与融资政策对风险与报酬的影响。
案例参考内容:“天天低价”是沃尔玛重要的成功策略, 沃尔玛一直特别注重价格竞争, 长期奉行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 沃尔玛之所以能长期保持价格优势还得益于有效的成本控制。而进行有效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合理而又大胆的短期融资策略, 即沃尔玛妥善控制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增长 (即合理的营运资金政策) 。近年来, 沃尔玛的总体负债比率在60%左右, 从负债的结构来分析, 流动负债占整体负债的比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20%上升至60%左右, 沃尔玛利用其“大者恒大”的议价优势及竞争力, 压缩供货商资金, 使它在负债中可以使用较多没有资金成本的流动负债。沃尔玛的流动比率呈显著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该比率为2.4, 到2006年居然下降到0.9左右。虽然流动比率低, 但沃尔玛并不存在周转失灵的危险, 这是因为沃尔玛利用“天天收钱, 慢慢付款”的方法。对顾客销售商品时几乎都是现金收款, 但对供货商, 采用最快30天付款的传统, 这样一来就创造手头的营运资金了[2]。
本案例可以设计的思考题有: (1) 沃尔玛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属于哪种类型。 (2) 结合沃尔玛案例, 讨论不同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对企业风险和报酬的影响。
4.5 利润分配——用友软件的高额现金股利分配案例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介绍用友软件的发展历程和2001年度分配方案中出现大比例分红的背景和过程, 以期说明企业对股利政策的选择依据以及股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案例参考内容:2001年5月用友软件在上海证交所上市, 当日创出中国股市新股上市首日最高的收盘价。2002年4月28日用友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01年度分配方案为10股派6元 (含税) 。刚刚上市一年即大比例分红, 一时之间市场上众说纷纭。究竟这样高额的现金股利发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酝酿出炉的, 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是否符合用友软件的企业发展思路, 是否具有大股东套现的嫌疑呢?根据用友软件主要财务数据表, 可以发现用友2001年确实有能力、有理由派发如此高额的现金股利:一是财务状况良好,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高于6, 资产负债率只有13%, 长短期都没有偿债压力, 财务风险很低, 主营业务利润率在90%以上, 并且有充裕的现金流量。二是投资项目并不急需资金, 虽然用友上市之前表示投资项目已通过政府审批, 但这些资金按使用计划将在3年内陆续投入。三是高股利现金分红后, 降低了公司的净资产规模, 提高了净资产收益率, 促使股票价格上涨[3]。
本案例可以设计的思考题有: (1) 说明用友高额现金股利分配的历史背景。 (2) 用友的股利政策对公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6 财务分析——青岛海尔杜邦分析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青岛海尔公司2006-2007年的杜邦分析使学生全面了解海尔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并通过分解杜邦模型中的指标, 寻找盈利变动的根源。
案例参考内容:青岛海尔2006-2007年简易资产负债表及简易利润表如表3和表4所示[4]。
本案例可以设计的思考题有: (1) 根据青岛海尔2006-2007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杜邦分析图; (2) 根据青岛海尔两年数据结合行业因素比较分析各项损益和各项资产周转对盈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化成.高级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傅元略.公司财务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3]王化成.财务管理案例点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教学楼建筑设计管理】推荐阅读:
酒店管理设计教学05-13
阅读教学过程设计管理07-22
历史教学设计管理08-16
信息教学技术设计管理09-07
有效管理情绪教学设计09-07
《文件巧管理》教学设计09-12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07-19
网络教学环境设计管理08-12
教学课件管理系统设计06-11
荷花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