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2024-07-13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精选10篇)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篇1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教师、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友好、尊重等亲社会性行为, 包括幼儿文明礼貌言语、举止、恰当的待人接物方式等。幼儿从小讲文明礼貌, 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 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 许多幼儿身上存在着不讲文明礼貌、任性、霸道、在园与在家表现差别显著等不良现象。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研究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以人类发展生态学微观系统为视角, 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 希望能为幼儿园、家庭、托幼机构的文明礼貌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内涵

1979年, 美国社会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发表了《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 提出了生态系统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 即D=f (PE) 。其中, D指Development (发展) , People (人) , E则指Environment (环境) 。他将生态环境分成了宏观系统、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 构成了他所创造的雀巢式模型。人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个层层叠叠、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这些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

二微观系统视角下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

微观系统是指幼儿亲身接触并参与体验的与幼儿有紧密联系的环境, 如家庭、幼儿园、社区等, 幼儿在微观系统中体验到了活动、角色、人际关系间的变化, 其包含的每一个要素都会对幼儿的发展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1. 家庭生态系统

儿童接触最早和时间最长的是家庭生态系统。儿童早期是发展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 父母可通过与幼儿的积极语言互动使幼儿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同时儿童早期是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 此阶段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为儿童一生奠定基础。在家庭生态系统中, 亲子互动模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可能会影响幼儿日后文明礼貌行为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的互动行为模式与形成的亲子关系是影响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因素。亲子互动的状况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亲子互动质量越高,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就越好, 越多地表现出文明礼貌行为。而通过亲子互动形成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而不良亲子关系是造成各种内隐和外显问题的危险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其对幼儿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可分为专制型、宽容型和民主型三类。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幼儿文明礼貌行为表现优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幼儿。家庭结构也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 单亲家庭幼儿同伴交往发展水平偏低, 且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的态度消极被动, 文明礼貌行为表现偏差。现在普遍存在的农村隔代教育——父母在外打工, 祖辈负责幼儿在家的教育任务, 这种隔代教育下的幼儿文明礼貌表现差于亲子教育下的幼儿。而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 祖辈一同参与抚养下的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表现优于父母单独抚养的幼儿。

2. 幼儿园生态系统

幼儿在幼儿园里度过大量的时间, 幼儿园是他们人际关系和各类活动的源泉。由于幼儿园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是通过相互作用来影响幼儿发展的, 因此, 可以着重将同伴、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分为两个子系统分别进行考察, 以探讨幼儿园生态系统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

第一, 同伴互动子系统。在同伴互动子系统里, 同伴关系与混龄交往是影响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因素。同伴关系可以分为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 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幼儿与同伴间的互动差异很大, 受欢迎的幼儿通常比较为同伴所接纳, 能表现出更多的文明礼貌行为。这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幼儿对同伴表现出文明礼貌行为, 更容易被同伴们接纳, 进而强化了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动机, 促进了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同伴接纳相对应的同伴拒绝和同伴欺负, 若幼儿对同伴表现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 同伴就会拒绝与其玩游戏、一起活动,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幼儿逐渐认识到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一种比较偏差的行为, 幼儿从同伴那里得到负面的反应后, 就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此外, 混龄同伴交往相对同龄同伴交往更有利于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在混龄交往中, 年长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超过年幼的同伴, 就会扮演起照顾年幼同伴的角色, 表现出更多帮助、分享等文明礼貌行为。年幼的幼儿同时耳濡目染年长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 从而模仿或主动表现文明礼貌行为。因此, 幼儿园应该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幼儿一起游戏, 开展各种需要合作的活动, 支持幼儿和不同年龄段的同伴进行交往, 让他们在同伴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理解交往的基本规则, 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第二, 师幼互动子系统。在师幼互动子系统中, 教师的文明礼貌行为、互动的时间和频率、情感交流和师幼关系都影响着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刘晶波指出, 幼儿园师幼互动大多是一种非对称相倚性互动, 教师根据计划制定教学内容, 而幼儿以教师的教学内容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幼儿以观察学习为其主要学习方式,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处于爱模仿幼儿的“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因此, 教师自身的文明礼貌行为影响着幼儿文明礼貌行为, 要求幼儿洗手时节约用水, 教师就不能开着水龙头打肥皂;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听完幼儿讲话, 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事情。其次, 在每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师幼互动的时间和频数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有密切关系。教师反复的提醒、督促、训练幼儿使用文明礼貌行为, 对幼儿的行为及时反馈, 这对拥有“吸收性心智”的幼儿十分有效, 这会让幼儿尽快明确各种活动应该干什么, 不应该干什么, 促进幼儿内化环境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进而养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最后, 师幼互动形成的师幼关系也是影响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因素。豪斯·C等研究者根据幼儿在互动中的情感表达与行为方式把师幼关系分为安全型、依赖型、积极调试型与消极调试型四种, 对教师过于依赖的幼儿则表现更多的退缩行为和侵犯行为, 而与教师有情感安全性关系的幼儿对他人更友好, 更加爱交际, 表现出更多的文明礼貌行为。

摘要: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视角, 考察了环境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微系统中, 对儿童社会文明礼貌行为影响较大的为家庭生态系统 (亲子互动、教养方式、家庭结构) 和幼儿园生态系统, 其中幼儿园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同伴互动子系统 (同伴关系、混龄交往) 和师生互动子系统 (教师的文明礼貌行为、互动时间与频率、师幼关系) 。

关键词:文明礼貌行为,生态系统,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玉苗.中国和柬埔寨幼儿交往中礼貌行为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朱家雄.从生态学视野看学前教育[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6 (4)

[3]左本琴.3~4岁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联研究——以六安市城乡比较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等.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 2010 (2)

[5]郭雨欣.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9

[6]高紫薇.祖孙关系与中班幼儿社会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9

[7]刘晶波.师幼互动的总体特征及其功能[J].幼儿教育, 1998 (11)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篇2

摘要:教学风格是教学理论中新的关注热点。布朗芬・布伦纳借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的观点。将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系统分为宏观系统、外展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的方法,探讨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能够较好地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深入认识教学风格。幼儿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因素在宏观系统层面是社会现实.在外展系统的是师生关系,基于中间系统的是园所环境,而微观系统是教师自身的特征。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影响因素

关于教学风格的概念,目前有多种认识,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教学风格是在教学中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符合规律性和个性的教学艺术活动的凝结物和结晶品;是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的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既具有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色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的教学个性或特色。从上述的各种教学风格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认为的教学风格大都是从“教”这个角度来说的,并没有涉及其他对象和方面。而在《西方教育词典》对教学风格的定义则有所不同:“教学风格通常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不同的关系和建立各种社会风气的方式方法。”将师生关系和社会风气列人了教学风格里。但是不论教学风格的定义究竟如何,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不可能脱离物质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可能脱离历史文化的制约,不可能离开人的个体特征。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的发展就是在一个层层叠叠、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中发生、发展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的函数。他将生态环境分为宏观系统、外展系统、中间系统、微观系统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动营销的网络。每个系统及其与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幼儿教师形成的教学风格是在该系统环境中形成的,通过这个过程幼儿教师逐渐形成在不同程度上解释环境特性、参与环境的活动、维持或改变环境的动机与能力,从而在系统互动中实现教学的高度艺术化。下面笔者从宏观、外展、中间、微观系统对影响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宏观系统―社会现实

宏观系统是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制度和文化背景。宏观系统中的社会组织、机构是有形的,属于“硬件”;文化则是无形的,属于“软件”。教学风格的形成既离不开社会时代背景的“硬件”设施,又离不开文化“软件”这些“硬件”、“软件”提供了幼儿教师形成自身风格的最重要的外部生态。

任何时代中教师的教学行为都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因此,必然要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个体心理因素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过程。

1.社会经济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社会经济对教学风格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对教师观念的影响来实现的。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关系的改变。人们的行为就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我国在将幼儿教育机构推向市场之后,为了生存和利益,幼儿园要讲质量、讲效益,教师相应地必须认真研究市场,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现实的需要。随着对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幼儿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逐步地由灌输转向重视通过游戏、通过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

2.社会文化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传统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模式等,都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教师风格的形成。我国一直强调尊师重道,强调因材施教,这对教师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无论是有价值的还是没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思想被教师广泛接受,对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他们的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到深远的影响。有些优秀教师就是因为在教学中深刻领会、灵活运用了这些思想和主张,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兴趣、能力、爱好。这些观念正在逐步地渗人幼儿教师的意识之中,逐渐被广大幼儿教师接受,促使幼儿教师从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中走出来,走向儿童中心的教学风格,注重“一切从儿童出发”。

二、外展系统―师生关系

外展系统是指个体并未直接参与其中的一个或更多的环境,但这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与个体成长的那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来说,师生关系可以视为外展系统。

师生关系是构成教学风格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是构成教学风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教学风格的考察,涉及幼儿在幼儿园与教师之间的互相配合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情况、教师在活动中常用的管理模式、活动中的心理气氛等。而这些内容基本上都反映了师生关系的情况。

师生关系也是形成一定教学风格的条件和依据。从幼儿园到大学,师生关系由慈母型发展到教师型再到导师型。与此相应的教学风格也表现为教导型、指导型和引导型等。这就说明了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一定都是在“吃透”了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一种最佳选择。

三、中间系统―园所环境

中间系统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直接参与其中的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间系统是由直接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除了现在的联系外,一些内隐的联系也会影响个体的发展。幼儿教师在形成教学风格时的中间系统主要是身处的园所环境。

1.幼儿园的管理

有些幼儿园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设立一个模板,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认为和优秀教师做得一模一样那就是成功的教学,就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教师的教学风格趋同,或者说并没有形成特色。而目标设置合理,有着完备的考核评估奖惩制度,将会形成一种推动教师主动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这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显然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

2.园所的经济状况会影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条件的重要途径。对教师来说,能否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熟练地使用各种电化教具,已成为教学行为中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崭新的组成部分,而这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意义。然而,在实践中,这些先进设备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直接受到园所经济状况的制约。经济效益好的幼儿园也许会添置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帮助教师组织活动,进行教学,但是条件不够好的幼儿园则有心无力。这将不利于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群体与人际关系

在幼儿园组织系统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群体,如教师群体、家长群体和领导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等。在群体条件下,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会因为群体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些不同于个体条件下的明显特点,形成群体心理效应。如果在幼儿园里,某些教师积极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技巧,不断补充新知识,则其他教师也会效仿,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风气,力争教出自己的特色,这就是群体的促进效应。

人际关系的形成是人际交往的结果,而某种人际关系一旦形成,对人际交往就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幼儿园中,对教师教学行为及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教师如果有机会与风格类型不同的优秀教师一起交流切磋,相互学习,必然会起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促使教学风格不断发展和更加完美的重要途径。而上下级关系则对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有影响,正常、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有助于形成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心理气氛,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一心一意钻研业务,这就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反之,就会给教师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这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四、微观系统―自身的特性

微观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直接接触的和产生体验的生态环境,是个体对自身从事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人际关系的真切感受和经历。所以,教师的心理基础、教学经验、教育观念等都属于微观系统。

教师的心理基础包括教师的认知、意向特点和个性特征。教师的认知特点,如感知觉的能力与特点,思维形式的特点,思维的灵活性,是属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观察力的敏锐程度,记忆特点,言语的表达方式,等等,都与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意向特点、情感的丰富程度、情绪的控制能力、意志力的强弱、持久性等,也是构成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执教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关教与学的感性或理性认识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行为方式。有些教师虽然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并不一定都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教学经验确实是形成风格的一个必要因素。一般来说,有着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从教的时间都比较长,实际上,考察一个教师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参考标准就是执教的时间长短,一般认为从教以上的教师开始具有自己的风格。

观念是指导行动的向导,没有信念的教师无法坚持自身的行为,更无所谓形成自己的特点。刘晓东博士认为有着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一个坚信“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教师不可能形成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教学风格,而一个认为儿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教师可能更易于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篇3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幼儿园课程;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12

人类发展生态学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介绍到国内,他的整个理论体系把人的发展放在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着的过程。幼儿园教育对幼儿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幼儿园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对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探究已有很多视角,本文试图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探讨幼儿园课程建构。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1979年,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nner)发表《人类发展生态学》(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一书。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类发展生态学是对不断成长的有机体与其所处的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相互适应过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有机体与其所处的即时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受各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环境赖以存在的更大环境的影响[1]。他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从里到外分别是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观系统(Macrosystem),每个层次的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

对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已有很多,本文试图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野讨论幼儿园课程的建构。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的,人类发展生态学从四个层次分析了人的发展环境,本文将借助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环境系统来分析幼儿园的课程设置。

(一)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指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客观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范型[3]。对幼儿园课程设置来说,这里的环境主要指的是幼儿园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尤其是幼儿园、家庭等微观环境,幼儿园本身的园本资源和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的相结合,这些环境对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幼儿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二)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是由发展中的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直接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4]。中间系统的环境包括幼儿园、家庭、社区环境等各单位构成的关系,虽然它不是一个实在的环境,但是中间系统的状态和质量将影响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抉择,将影响幼儿园是否会利用社区等资源与幼儿园本身课程资源整合。

(三)外系统

外系統是指发展中的个体不直接主动参与的环境,但这个环境中的事件却与幼儿直接参与的环境中的事件发生着相互影响[5]。例如幼儿父母的工作单位、幼儿父母的朋友、以及幼儿父母的社会关系群体等等。

(四)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包含在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种族的文化或亚文化中,包括价值观、习俗、法律等,它使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6]。这些将持久全面地影响着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同时也影响着课程实施中的幼儿与教师的关系等等。

幼儿园是一个开放的合作系统,这就使得幼儿园设置课程时不仅受幼儿自身的特点和教师的儿童观、课程观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家长和幼儿教师之间是否进行交流的影响,甚至潜在地受到家长的职业和工作强度以及社会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是在相互交融中共同作用于幼儿园课程的。比如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受到家园联系情况,家长反应程度的影响,幼儿的特质又受到家庭结构、父母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等的影响。因此,幼儿园课程设置应该分析这些系统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幼儿园课程设置出适合的方案,整合各种资源,设置理想的课程,以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整体健康快速发展。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启示

人类发展生态学把发展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幼儿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可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角看幼儿园课程设置。

(一)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注重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首要环节是课程设置,明确了课程设置就等于明确了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向,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使幼儿园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以及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方面与课程目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幼儿园应认真对待和深入研究课程目标的确定,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最大的目的。

(二)幼儿园课程设置应注意层次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幼儿园在确定课程设置时必须考虑的第一个层次。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观来看,幼儿园课程也应该是分层次来设置的,宏观系统上以国家确立的主要标准为主,然后结合本园的实际,结合社区的资源,构建一个有体系有层次的课程网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阐述了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这对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确定起到了指导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注重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

一般认为,课程设置的三个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但注重这三方面的来源的同时,也应该使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选材,通过生活、利用生活进行教育,才能使幼儿更清楚,更能体会其中的意蕴。

(四)注重园内外多种课程资源的相互融合

要使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合理有效,离不开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幼儿园园内的课程资源,以突出园本课程特色,为幼儿园自主开发符合自身实际的课程服务。另外,也可充分挖掘幼儿园园外的社区、家长等教育资源以补充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园内园外资源的相互融合,可以深化幼儿园课程资源。只有加强幼儿园个方面的合作,从各个层面出发,各个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使幼儿园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总之,幼儿园应为幼儿设置合理的课程,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参考文献:

[1][3][4][5][6]Urie Bronfenbrnner.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2]虞永平.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篇4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1 研究背景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成为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最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之一。基数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存在着学业失教、道德失范、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1]

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开展以“关注农民工子女”为主题的大型专题调研活动,选取6到16岁的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千余名在校生作为调研员。总计回收农村留守儿童问卷1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043份,有效率87.2%,回收随迁子女调查问卷103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73份,有效率84.8%。本次调查对象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内容涉及人口统计特征、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监护状况等子项。该调研文集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的批示回复。

2 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创立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是由人组成的系统,而这一系统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要素所组成。生态是系统中的有机体正在经历的或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人与环境不可分割,分析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甚至宗教、文化、现行政策等各层面来找寻线索。

其中影响个体的社会环境分四个层面:最核心的是微系统,人和其他参与者在其中进行直接接触;第二层是中间系统,指的是个人关系网络;第三层是外观系统,指影响个人关系系统的环境因素。第四层是宏观系统,指其他三个系统所处的更大的文化及亚文化环境。[2]每个人的发展都直接受到这四个系统的直接影响,这四个系统依与个体互动的频率及密切的程度有所区别,由小到大的四个系统层层相关,这四个层级的生态系统中是维持在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且没有一个系统是全开或全闭的。[3,4,5]

3 数据及理论分析

3.1 宏观系统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下进一步衍生了进城务工子女问题。农民工子女是城市化冲突的映射,他们经受着城市化进程中生活方式、社会观念、人际关系变迁造成的心理冲突,同时他们的乡土意识开始淡薄,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更加明显。但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精神的归属和群体的接纳认同,仍遭受来自城市的排斥与歧视;他们也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在电视机、互联网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但又与城市里的同辈人有显著的群体差异;他们开始产生朴素的平等、独立的观念和觉醒的自我意识,渴望能够以有序的方式融入城市,可他们依旧是社会的一个边缘阶层。[9]这是一个介于城乡之间,身份因制度限制而具有不可抗拒性的群体。[6]

3.2 外观系统

3.2.1 政府政策实效不足

农民工最关注的问题中,子女教育问题以36%位居榜首,但超过77.7%的监护人不认可现有针对留守儿童政策的实效,51.4%的家长认为政府在进城务工子女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大,89.4%不清楚是否有针对农民工子女开展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

现有政策的绩效未被广泛认可,但农民工对完善政策、加大执行力度有着迫切需求:63%希望政府给予农民工子女考学政策倾斜以改变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现状,52.6%认为教育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当务之急,有51%希望政府能够以学费减免的方式鼓励子女读书,同时还有半数农民工希望政府通过法律保障农民在当地就业、发展乡镇企业、提供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形式,破解与子女分居城乡的问题。

3.2.2 社会力量作用薄弱

仅12.5%的留守儿童能经常受到社会组织的帮扶,多达54%从未受助,而低频率(每学期1-3次)的有33.5%。而几种常见的帮扶方式中,65.6%的被访者认可义务支教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49.6%选择经济援助,49.4%的留守儿童最希望得到学习方面的社会支持;作为对比项的随迁子女中有66.9%选择经济援助,其次是义务支教(45.2%)、家访慰问(43.1%)、心理咨询(34.4%)和培训班(25.8%),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0.0%随迁子女经常参加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有40.0%的几乎没有参加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总体而言目前社会组织对农民工子女的帮扶呈现针对性、覆盖性、系统性、持续性不强的特点。

3.3 中观系统

3.3.1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

(1)内容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特征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考察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具有能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实物需要、信息需要、共同活动的功能。是否有利于提高个体自我价值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指导,给予情感安慰等。[7]

物质需求方面,超过89.6%的家庭能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但精神需求方面出现父母的功能性失位。在学习方面的需求,留守儿童更多依靠老师同学的支援,很少依赖于父母。负效应方面,过半留守儿童遭受过人身伤害或欺凌,有12%寻机报复,另有17.1%选择忍气吞声。

(2)结构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特征是指通过对比农民工子女与各支持系统的交往频率、范围和持续时间,揭示各种不同的支持系统在儿童社会生活中的相对地位和重要性。

在同伴交往中,60.6%的留守儿童最在意的是与同龄人在成绩上的比较,而消极影响方面,留守儿童群体中有打架、偷等行为的占了35.4%,在家教缺失下,留守儿童的行为更多是出于自觉,同伴的影响;而在村社与城市的群落交互过程中,留守儿童多间接通过父母或书籍感知城市,仅37.7%的孩子向往城市,在其中多达76.1%选择以考学的方式实现,另有30.1%对此表示无概念。

3.3.2

随迁子女的“镜中我”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8]对于随迁子女的研究,基于身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在生活场景和人际关系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经历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冲击,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个人价值的重塑和自我认知的调整定位。

(1)对生活水平的认知与感受

绝大部分的农民工的年收入低于一万元,至少65%的随迁子女不能享受到公办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设备,在此现实基础上,49.2%的孩子认为进城后生活的幸福感下降。

随迁子女在迁徙后产生了多种心里不适感:39.1%来自于人际交往,36.7%来自陌生环境带来的孤独,24.2%因不适应新环境成绩下降,社交上的恐慌和障碍是很多随迁子女在进城后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所经历的心理不适的突出表现。总体而言,进城务工子女的同伴接纳感偏低,孤独感更高,存在着被边缘化的社交恐惧,渴望被平等接受的现状。而自我悦纳度低主要源自与城里孩子的对比,其中25%自卑在吃穿、智力、家境、际遇方面不如人,另有相同比例孩子觉得自己与城里孩子没有共同话题。

挫折危机应对方面,33.2%的孩子首选向父母交流倾诉以寻求安慰支持,25.0%独立解决,仅有16.8%从同伴处寻求解决,10.3%向老师求助。反映出随迁子女薄弱的朋辈互动关系,这又影响了他们的危机处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2)城市融入度“农二代”的城市融入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迁子女在生活群落发生改变后,44.5%认为进城最大的收获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21.3%选择教育条件的改善,20.4%选择能与亲人团聚,身为曾经的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的价值判断构成了两类人的显著对比。

相较于留守儿童的37.7%,58.1%的随迁子女希望未来成为城市的一员,另有28.5%尚未明确,仅13.4%不愿继续在城市生活。这说明在直接与城市文明接触后,农民工子女正在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农业文化认同,向以新型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新型交往方式为纽带的现代文化认同进行转变。

虽然在身份标识和社会地位的认知上,80.1%不排斥自身农民工子女的身份,但这一身份特征受主客观的限制,利用文教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有限,也未能充分享有城市带来的便利,以及作为一名公民所应享受的文化权利。54.8%的被调查者从未去过诸如音乐厅、博物馆、少年宫这类社会公益类文化场所,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也偏低,由于与社会交流互动少,不利于塑造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和责任感。

3.4 微观系统

3.4.1 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和父母缺乏交流是最显著的问题。留守儿童成长期缺乏的恰恰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但74.1%的父母最短每半年回家一次,有11.8%的孩子很少和父母联系。空间上,亲子间面对面的交流变成了远距离的通过电话等介质的交流;时间上,亲子间的沟通变得不确定与间断性,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弱化缺失,会直接影响儿童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在监护方面,56.55%的父母在孩子学龄前外出打工,超过76.8%的儿童被隔代亲属照顾,委托监护人呈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低的特点,不少儿童带有寄居的自卑心理,总体成长环境较不利。

大部分随迁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心怀歉疚,以补偿的心态对孩子有求必应,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38.3%的父母对孩子采取冷漠、暴力的态度,调查结果呈显著的两级分化,亲子间交流匮乏,也缺乏正确的感情表达,这些都造成亲子关系的扭曲。在对父母的改进期望上,有33.3%的随迁子女最希望父母采用更加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52.3%希望父母提高文化与素质,这些孩子已开始接受城市的文明礼教和社会公约,仅10.9%不满与父母的挣钱能力。

3.4.2 家庭教育

当父母离开时34%的留守儿童表示“遇到困难很无助”,其他负面情绪包括“跟父母很陌生”、“很失落”和“被遗弃”。从“倾诉的对象”和“交流的内容”两方面,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联络匮乏,沟通单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大多是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这也导致了感情的淡漠和教育形式与目的的单一。

对于随迁子女而言,父母可以进行感情陪护和言传身教,但40.2%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内容集中于学习,在人格教育和情感、心灵沟通方面仍欠缺。父母进行理想、价值观的教育时,39.6%的家长把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同龄人当做榜样,24.9%选择成功的老板,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较为符合。

4 结论与启示

4.1 以系统的方法分析农民工子女问题

农民工子女是城市化背景下的特殊产物,不仅要面临自身角色转化,也要面临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冲击,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与朋辈在社会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和由其带来的边缘化效应。要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问题,需要充分认识社会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统筹协调各个系统,厘清单个因素的作用,着力于影响的相互传导和参与主体的互动作用,而不应孤立地讨论其中的个别因素。

4.2 重视微观层面要素的作用

调查中通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MHT),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过敏倾倾向四项指标两类农民工子女做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随迁子女总体心理状况远优于留守,并且四项指标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都低于留守儿童。很大程度上来说,农民工子女生存的微观环境对其能否健康成长具有决定性因素。

既往对农民工子女问题的关注多是集中在宏观层面,促使政策改进和落实。但该理论认为,若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后果。儿童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他在学校中与同学间的相处模式。若在家庭中处于被溺爱的地位,在玩具和食物的分配上总是优先,那么一旦在学校中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则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就不易于与同学建立和谐、亲密的友谊关系,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其指导教育的方式。因此通过对家庭这个最小也是最直接的支持系统模式探讨,通过增强家庭的功能,改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度,打破影响在微观与中观系统间的负面作用。[9]

4.3 着力在“生态衔接”处开展工作

个体所经历的角色或场所上的转换称为“生态转衔”,强调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场所之间的相互关系。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是综合性社会问题,涉及家庭结构的变更、生存环境更迭、人生历程转变、个人心理调适、学校资源配合等。在此过程中若不同场所间有多个主体同时直接参与相关场所,则这样的连接称为“多重连接”;反之如果场所间的连接是单一的、间接的或是没有连接,这样的连接情形则称为“微弱的连接”,将不利于个体的发展。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需要综合从亲子关系、朋辈关系、家校联动、社区参与、志愿帮扶等方面入手,通过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帮助他们和谐地融入社会。[10]

参考文献

[1]谢樱.共青团“关爱行动”惠及全国150万农民工子女[N].新华社,2010,09,14.

[2]阿什福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9.

[3]颜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1997,(04).

[4]王筱云.以生态学观点看外籍配偶家庭子女教养问题[J].网络社会学通讯期刊,2005,11,(50).

[5]Bronfenbrenner,U(.1992).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M].In R.Vasta(ed).Six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revised formulations and current issues.

[6]车晓蕙,黄浩苑,吴俊,潘旭.一亿新生代农民工深度撞击“城市化中国”[J].半月谈,2010,(04).

[7]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2).

[8]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刘杰,孟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2).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篇5

对系统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有何作用?系统思想为何会发展到定量化的阶段?通过定量的分析与运算,便于作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从而使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系统思想发展到定量化阶段,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持有系统观点的营销学者看来,什么是经济系统?什么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是经济专业人员在从事分销工作时形成的相互协调的部门;社会系统是各经济部门的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整体论与系统论有何区别?整体论是我们人类在没有能力认识事物内部细节的时候对事物的处理方法,而系统论是人类在已经了解事物内部细节的时候对事物的处理方法。对有关经济系统的渠道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有哪些?拉尔夫。F。布莱耶、杜迪、莱夫赞、路易斯。P。巴克林。从社会系统的观点看,营销渠道被视为由相互作用的营销机构组成的系统。

路易斯。W。斯腾是从社会系统;角色、能力、冲突、沟通等看营销系统。

运用唐宁的系统研究法,阐明企业为什么以及如何在其所选择的市场上经常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动,以增强其应变能力?企业同时存在于一个由市场、资源和各种社会组织等组成的大系统之中,他将受到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反作用于大系统。企业不断的观察市场,发现和评估各种变化因素,然后把相关信息,作为企业制定新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基础。企业决策部门运用新的或修正过的行动来消除阻碍目标实现的因素,并观察、评价顾客和竞争中对此作出的反应,然后在作为投入反馈给企业,形成新的战略修正方案。

营销的系统学派是何时出现的? 20世纪60年代 职能学派曾提出过哪三种形式的系统?原子系统、机械系统生态系统。

在有关学者对营销的社会系统进行的论述中,主要的观点有哪些? 一个系统是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系统要素影响系统行为、系统要素的条件是可变的、为了分析的方便,封闭系统可以独立于环境、在系统分析中,再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系统和环境的关系是很有效地、在系统分析中,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动态、系统是动态的,由许多变量组成,任何不变的要素都不是系统的组成部分。

消费者主义学派与购买者行为学派和宏观营销学派的相似之处;它们均站在市场中的消费者角度与非消费者从业者的角度。在这方面,它们与品学派、职能学派和区域学派截然不同。其与宏观营销学派的区别是更注重研究个体消费者和特殊产业和企业,而不是采取宏观或社会机构的角度。它与购买者行为学派的区别在于采取了更规范的和替代消费者的角度。

消费者主义学派的实证研究领域;最主要的领域就是有关营销中的渎职问题,尤其是关于产品安全和消费者合适的问题、第二个实证研究是关于受歧视消费者、第三个领域是消费者满意和不满意。

购买者行为学派的特征;

1、消费者被看作人类行为的一部分

2、购买者行为学派研究的重点一直在消费品 如何包装产品和耐用消费品,但其对工业和服务业购买行为研究的兴趣也在逐渐增长

3、购买者行为学派将其研究领域界定为研究品牌的选择行为而非其他形式的选择,而且它还限定资深研究的是购买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或分配行为。20c50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消费者行为的情感或非理性的心理决定因素,一般称之为动机研究、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社会因素、家庭购买决策。

20c60.创新意义的研究方法;关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牌忠诚度的研究、建立在购买者行为基础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室方法、始始于哈佛大学,该方法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的认知风险理论、注重消费者行为的综合理论。宏观学派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为理解营销的社会角色和提出用以解释公众对营销的消极意识的理论框架所作出的努力是严肃和科学的。

宏观营销和微观营销的区分标准;研究营销系统的是宏观营销、研究交换关系网络的是宏观营销、采取社会角度研究的是宏观营销、研究营销对社会影响结果的是宏观营销、研究社会对营销影响的是宏观营销、研究产业和营利组织活动的认识及采用个体利益角度研究的是微观营销、研究个体非营利组织营销活动的是微观营销、采用个体企业研究角度的是微观营销、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是微观营销。运用大营销观点的必要性;营销的任务是对目标顾客提供需要和利益满足,但有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非顾客提供适量的刺激和压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大营销在进入和运行于某特定市场所需的技巧和资源上,采取了更宏伟更广阔的视角,除了对顾客提供诱因,大营销也必须运用说服和鼓励方式获取当权者的明确支持。

营销思想或理论可以借助以下五个准度来测量;

1、知识准度、指其在科学或哲学方向上的发展程度

2、时间准度、指其与进化发展的时间之间的关系、4、空间维度指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5精神维度指营销思想的发展与展示世界的精神力量之间的相符合的程度。

营销研究的领域拓展;营销定量研究、营销系统理论、营销环境理论、比较营销理论、国际营销理论、物流理论以及社会营销理论

4c理论;需求与欲望customer needs and wats 成本cost 便利conenience 沟通communication

4R理论;关联relevance 反应response 关系relationship回报return由唐。舒尔茨提出

与4P理论相比,4C理论有哪些优点、不足 优点;4C组合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重新反思营销活动的诸多要素,是对传统4P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与4P组合相比4C理论更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更注重对市场变化的积极主动的适应。

人类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6

人类生态学问题与中国古代“天人”问题极其相似。被称为“天人之学”的《易经》视为一个完备的人类生态学理论,是中国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态学的宗旨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语)、德配天地(《易经》言),无为而治,清静修身,爱情惜物,尊重生命,是中国生态学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社会礼仪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是人类生态学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符合生态学原理的礼仪制度才是合理的,遵循生态学规律的伦理道德才是可靠的。人类生态学的原则概括为尊道重德,敬天爱人,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以四海为家,以万物为友。

中国人类生态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老一辈生态学家对中国人类生态学研究做出较大贡献。其中马世骏先生提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理论,以及创立的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学术思想,为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到现代人类生态中,推动了人类生态学在中国发展。

云南大学周鸿教授是我国研究人类生态学最早的学者,对中国人类生态学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出版了14部专著,发表多篇论文,并率先开设人类生态学课程(《人类生态学》是新世纪出版的第一本知识内容全面系统、具有特色和创新的教材),主持5项人类生态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传承了经典生态学方法,把人类生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人类生态理论与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实践,独具特色。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教授从城市生态学和系统生态学出发,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类生态学进行了大量理论思考,把人作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研究其对生态和经济生态格局、功能和过程的影响,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人类生态哲学和现代生态学思想结合起来,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火、土、木、金5类自然要素,人类生态系统包括人口、人力、人文、人心、人气5类人类生态要素,要素间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态关系。

复旦大学郑师章、任文伟等把经典生态学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出基于经典生态学基础的人类生态学框架。

台湾国立台南大学有关专家研究数千年文明兴衰过程,探讨了人类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出路、研究文化变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环境正义和治理的途径等。

中国人类生态学会(IHE,China)于1995年10月成立。该学会从事人类生态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研究,旨在开展相关知识普及并服务于中国社会。宗旨是引导人们从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多角度出发,综合人类发展的经验,总体了解,分析和解决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倡导人们树立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学会开展以下工作:人类生态学研究,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编辑出版专业书籍、学术刊物和通讯;实施社区改革、环境改造、文化保护及教学实验;开展学术交流并寻求国际合作,改善我国人类生态环境;发展会员、组织学术活动和专业培训,促进人类生态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等。

2 人类生态学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20年代,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代表的人类生态学及其城市生态学术思想的芝加哥学派R.E.帕克与E.W.伯吉斯在《社会科学导论》中,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一词,开创了人类生态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基础。当时人类生态学依附于其他学科。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是局部课题研究,无法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提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世人的瞩目,之后人类生态学经历了质的飞跃。全球性人类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科学界内部的思想动荡,以及相关学科的崛起,赋予人类生态学内涵发展动力,从而进入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多学科参与的城市生态的系统研究得以开展。此后建立了以城市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完整的城市生态学理论体系。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标志着解决人类生态问题被纳入全世界的一致行动。同年,罗马俱乐部公布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第一份研究报告,依据近70年来世界人口、资源、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资料,借助系统分析和电脑仿真技术,预测人类未来。从而使得有识之士把对人类前途的忧虑转化为行动,推动了人类生态学观念和理论体系的建立。1982年“内罗毕”宣言对世界环境现状表示关注,需要在全世界、各地区与各国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加紧努力,使人类生态学进一步得到重视,推动了学科发展。1985年,国际人类生态学会成立,标志着人类生态学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1970 年UNESCO 第16 次会议决定发起MAB 计划,后来提出14 个研究项目,确立了城市系统的生态学研究方向,建立150 多个研究基地,发挥了示范作用。MAB 城市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70 年代初,研究考虑了人类生态、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和社会心理变量,被视为MAB 城市研究的经典领域;80 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明确了4 个研究领域并沿用至今;进入90 年代,特殊研究方向包括海岸带城市生态研究、城市气候和土壤研究等。90 年代末期,将生物圈保留与城市问题关联起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 资助的美国长期生态研究(LTER) 网络,致力于5 个核心领域的生态系统研究,于1980 年成立LTER 网络,该网络联络了20 多个在生态系统研究的站点,覆盖从热带到极地、从海岸到内陆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1997 年吸收了两个研究案例,首次对城市中的生态学研究与城市生态学研究加以区分。尽管这项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推动城市生态学系统研究方面卓有成效,是重要的实践领域,对城市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发挥重大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学正在从传统生物生态学向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拓展和升华,研究重点转移到生态系统和人类关系的可持续能力建设上。

3 人类生态学发展趋势

(1)人口爆炸。

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世界人口,在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及人口素质提高的速度。当地人民对人口爆炸的危害仍缺乏认识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人类生存条件日益恶化,国际社会的努力收效甚微。

(2)人口老龄化。

当特定区域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7%以上,该区域即进入了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已在多个发达国家出现。联合国预测,2020年前后,发展中国家也将进入老龄社会,且将以更快速度加深人口老龄化。

未来的环境是由人类管理的生态系统所组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将包括维持性、恢复性和创建性的综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注定会成为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全球结成合作关系,形成新型的生态文化。生态学应该成为未来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共存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生态学未来的归宿就是人类生态学。

4 结语

自然环境提供给人类的需要和满足是有限的,人类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所能承载的限度;人对社会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具备改造能力,但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和限制;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发展需遵循有序、均衡、协调的发展规律,才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良性、全面、持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荣.论芝加哥学派城市生态学范式的局限[J].天津社会科学,2007(5):60~61.

[2]周鸿.人类生态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力.国外城市生态研究的主要方向与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1(3):210~211.

[4]林育真,付荣恕.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任文伟.人类生态学发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11(2):82~83.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篇7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的发展就是在一个层层叠叠、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中发生、发展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的函数。他将生态环境分为宏观系统、外展系统、中间系统、微观系统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动营销的网络。每个系统及其与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幼儿教师形成的教学风格是在该系统环境中形成的,通过这个过程幼儿教师逐渐形成在不同程度上解释环境特性、参与环境的活动、维持或改变环境的动机与能力,从而在系统互动中实现教学的高度艺术化。下面笔者从宏观、外展、中间、微观系统对影响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宏观系统———社会现实

宏观系统是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制度和文化背景。宏观系统中的社会组织、机构是有形的,属于“硬件”;文化则是无形的,属于“软件”。教学风格的形成既离不开社会时代背景的“硬件”设施,又离不开文化“软件”,这些“硬件”、“软件”提供了幼儿教师形成自身风格的最重要的外部生态。

任何时代中教师的教学行为都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因此,必然要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个体心理因素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过程。

1. 社会经济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社会经济对教学风格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对教师观念的影响来实现的。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关系的改变,人们的行为就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我国在将幼儿教育机构推向市场之后,为了生存和利益,幼儿园要讲质量、讲效益,教师相应地必须认真研究市场,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现实的需要。随着对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幼儿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逐步地由灌输转向重视通过游戏、通过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

2. 社会文化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传统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模式等,都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教师风格的形成。我国一直强调尊师重道,强调因材施教,这对教师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无论是有价值的还是没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思想被教师广泛接受,对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他们的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到深远的影响。有些优秀教师就是因为在教学中深刻领会、灵活运用了这些思想和主张,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兴趣、能力、爱好。这些观念正在逐步地渗入幼儿教师的意识之中,逐渐被广大幼儿教师接受,促使幼儿教师从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中走出来,走向儿童中心的教学风格,注重“一切从儿童出发”。

二、外展系统———师生关系

外展系统是指个体并未直接参与其中的一个或更多的环境,但这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与个体成长的那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来说,师生关系可以视为外展系统。

师生关系是构成教学风格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是构成教学风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教学风格的考察,涉及幼儿在幼儿园与教师之间的互相配合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情况、教师在活动中常用的管理模式、活动中的心理气氛等。而这些内容基本上都反映了师生关系的情况。

师生关系也是形成一定教学风格的条件和依据。从幼儿园到大学,师生关系由慈母型发展到教师型再到导师型。与此相应的教学风格也表现为教导型、指导型和引导型等。这就说明了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一定都是在“吃透”了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一种最佳选择。

三、中间系统———园所环境

中间系统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直接参与其中的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间系统是由直接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除了现在的联系外,一些内隐的联系也会影响个体的发展。幼儿教师在形成教学风格时的中间系统主要是身处的园所环境。

1. 幼儿园的管理

有些幼儿园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设立一个模板,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认为和优秀教师做得一模一样那就是成功的教学,就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教师的教学风格趋同,或者说并没有形成特色。而目标设置合理,有着完备的考核评估奖惩制度,将会形成一种推动教师主动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这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显然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

2. 园所的经济状况会影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条件的重要途径。对教师来说,能否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熟练地使用各种电化教具,已成为教学行为中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崭新的组成部分,而这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意义。然而,在实践中,这些先进设备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直接受到园所经济状况的制约。经济效益好的幼儿园也许会添置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帮助教师组织活动,进行教学,但是条件不够好的幼儿园则有心无力。这将不利于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3. 教师群体与人际关系

在幼儿园组织系统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群体,如教师群体、家长群体和领导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等。在群体条件下,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会因为群体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些不同于个体条件下的明显特点,形成群体心理效应。如果在幼儿园里,某些教师积极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技巧,不断补充新知识,则其他教师也会效仿,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风气,力争教出自己的特色,这就是群体的促进效应。

人际关系的形成是人际交往的结果,而某种人际关系一旦形成,对人际交往就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幼儿园中,对教师教学行为及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教师如果有机会与风格类型不同的优秀教师一起交流切磋,相互学习,必然会起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促使教学风格不断发展和更加完美的重要途径。而上下级关系则对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有影响,正常、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有助于形成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心理气氛,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一心一意钻研业务,这就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反之,就会给教师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这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四、微观系统———自身的特性

微观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直接接触的和产生体验的生态环境,是个体对自身从事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人际关系的真切感受和经历。所以,教师的心理基础、教学经验、教育观念等都属于微观系统。

教师的心理基础包括教师的认知、意向特点和个性特征。教师的认知特点,如感知觉的能力与特点,思维形式的特点,思维的灵活性,是属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观察力的敏锐程度,记忆特点,言语的表达方式,等等,都与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意向特点、情感的丰富程度、情绪的控制能力、意志力的强弱、持久性等,也是构成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执教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关教与学的感性或理性认识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行为方式。有些教师虽然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并不一定都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教学经验确实是形成风格的一个必要因素。一般来说,有着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从教的时间都比较长,实际上,考察一个教师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参考标准就是执教的时间长短,一般认为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开始具有自己的风格。

观念是指导行动的向导,没有信念的教师无法坚持自身的行为,更无所谓形成自己的特点。刘晓东博士认为有着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一个坚信“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教师不可能形成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教学风格,而一个认为儿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教师可能更易于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教学风格被看成一个系统的话,这个系统的特征就是开放性、动态性。教学风格系统由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能量转换的过程组成,也就是说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促成了风格的形成。忽视任何一个方面或者过于强调某一层面,都不利于有效的教学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风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季燕.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南通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6.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篇8

以往的研究多单纯地从社会学或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得到的结论易存在偏见。本文利用人类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将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以下简称 “蛇岛老铁山保护区”) 作为一个本地范围的人类生态系统, 分析其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了解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管理建议来调整不合理的状况,使该人类生态系统达成可持续的发展。

1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1.1人类生态系统的定义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是为管理生态系统而提出的。 在现阶段生态系统的管理中,人作为一种因素或资源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于是,与传统的自然生态系统概念不同的是,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Machlis等[7]将人类生态系统定义为可长期调整与可持续的包括生物物理学和社会因素的闭合系统。 不同范围的人类生态系统由决定性资源、社会系统以及在不同人类系统中运动的资源流组成。决定性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资源流是指个体、信息、能量、物质、营养和资金在人类生态系统各组分间的流动,或从一个人类生态系统流向另一个人类生态系统。社会系统规定着资源流和决定性资源的利用,包括社会制度、社会循环和社会秩序。 人类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

1.2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分

1.2.1决定性资源

本文主要分析几种与研究内容相关并在长期内有显著变化的组分:

( 1) 自然资源中土地所有权影响着很多社会制度。动植物资源的改变可以导致营养供给、法律、 食物及自然界社会准则的变化。

( 2) 社会经济资源中的人口增长是影响大部分人类生态与社会系统长期和暂时的城市、国家及区域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资本的变化及其混合输出会改变社会机构和财富的等级制度、等级身份以及其他人类社会系统的特征。

( 3) 文化资源中的组织提供了创造和维持人类社会系统结构的弹性。信仰对人类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了一系列的社会事实,对社会制度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

1.2.2社会系统

( 1) 在社会机构中,法律的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自然资源的利用、资本的发展及其它人类生态系统的组分。政府在很多范围内控制着关键的自然资源,因此,政府行为和过程的变化对人类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管理主要控制着决定性资源和必要的社会系统供给,生产的有效性或分配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人类生态系统。

( 2) 社会循环包括生理循环、个体循环、制度循环和环境循环。每种类型的循环在不同范围中干扰和影响着人的生理、个体、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 3) 在社会秩序中,身份的多种形式变化常通过社会规范的改变影响社会系统。社会规范中非正式的规范由社区或社会组织实现,正式规范比较严肃和制度化。

2蛇岛老铁山保护区人类生态系统组分的冲突分析

2.1保护区概况

蛇岛老铁山保护区始建于1980年,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部。保护区由蛇岛和老铁山两部分组成,现总面积90. 72 km2。蛇岛是2万多条蛇岛蝮蛇 ( Gloysius Shedaoensis) 在世界上唯一的生存地[8]。老铁山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东北亚候鸟迁徙通道中重要的停歇站,已发现的每年经由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的候鸟有307种,数量超过百万只[9]。除此之外,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还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在35% 以上。

2.2主要组分的冲突分析

2.2.1决定性资源

( 1) 保护区功能区和总面积的调整。在该保护区成立之时,我国在自然保护区的理论方面仅限于概念和分类的研究[10,11],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和政策上才有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和规定。1999年,该保护区进行功能区规划,当时总面积为170. 73 km2; 2003年,由于建设国家重点项目烟大火车轮渡,保护区调整了部分缓冲区和核心区,总面积不变; 2005年,旅顺口区根据大连市政府拟建设临港石化工业园区的需要, 第二次调整了部分核心区和缓冲区,总面积减少; 2010年,为进一步缓解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区进行了第三次调整,缓冲区和实验区面积均减少。蛇岛老铁山保护区各年份各功能区的面积如表1所示。

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中,各功能区所发挥的功能和政策规定都不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规定自然保护区内的核心区需要严格的保护和管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实验区内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等活动[12]。纵观几次的规划调整, 一方面,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面积逐渐减少且各斑块变得孤立,并且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另一方面,功能区的调整致使在不同年份的功能区管理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和对策也有所不同,所得到的结果和状况也不同,于是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 2) 土地利用的变化。以上几次保护区面积和功能区规划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该保护区内部及周边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根据旅顺口区环保局的资料,2000年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用地约为5. 71 km2,至2007年上升到25. 90 km2,约增加了5倍,已经渗透到了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周边社区社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用了保护区的土地,给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负荷,而且,建设用地中工矿企业的占地改变了保护区的土地使用权,给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沿着土地可预测的轨迹变化,林地变成了农业用地,最终变成城市用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原有功能。

( 3) 动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根据我国研究人员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9次对蛇岛蝮蛇种群数量的估算进行作图,得到蛇岛蝮蛇近50年来种群的变化趋势[9,13,14,15,16],如图2所示。由于1932年、 1933年以及保护区建立的1980年测量的蛇岛蝮蛇种群数量在当时认为估算过高,因此没有在图中呈现出来。除此之外,1957年的测量数据5 000条也认为是估计过高,可以解释没有落在种群变化趋势线上的原因。在保护区建立以后,蛇岛蝮蛇的种群数量开始逐渐上升,说明了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的管理对蛇岛蝮蛇的保护和种群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这一增长的趋势并不能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保护区物种的影响,因为对蝮蛇种群本底值的调查不是每年进行的,在保护区的面积和功能区调整的年份中并没有进行蝮蛇种群数量的估算,而由于外界影响所导致一个物种种群的变化可能是灾难性的、快速的,也可能是缓慢进行的。

迁徙候鸟种群数量的本底值较难获得,不过根据蛇岛蝮蛇捕食鸟类的概率可以粗略地估算每年在保护区停歇的迁徙鸟类数量。如按2005年蛇岛蝮蛇种群数量2万条计算,根据观察,1条蛇岛蝮蛇每年吃掉8 ~ 10只小鸟,每年约有16 ~ 20万只鸟葬身蛇腹,而蛇岛蝮蛇的捕食概率为10% ,于是每年至少有200万只的鸟儿飞落蛇岛[17]。而蛇岛蝮蛇各年龄组成所能吞食的鸟类大小主要受鸟类直径的限制, 小型鸟类才是蛇岛蝮蛇的食物[17]。考虑到蛇岛蝮蛇不捕食的鸟类及未落在蛇岛上的鸟类,每年途经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的迁徙鸟类数量要远超过这一数值。

据剖检统计,食鸟的蛇岛蝮蛇占其种群数量的90%[17]。虽然蛇岛是一座独立的小岛,保护区的规划调整没有减少蛇岛的面积,或给蛇岛带来直接的影响,但是蛇岛周围附近陆地环境的变迁给迁徙候鸟的停歇地造成了难以恢复的变化,候鸟种群数量的变化也将间接导致主要以候鸟为食的蛇岛蝮蛇种群数量的变化,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 4) 社会经济资源的变化。近年来,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的缓冲区、实验区及其周边村镇的经济发展迅速,根据2008年的统计显示,该保护区内共有企业465家,其中核心区3家,缓冲区96家,实验区366家; 2010年规划调整后,保护区的面积减少,原有企业也随之划出了保护区的范围,于是核心区的企业为5家,缓冲区18家,实验区57家。从经济方面来看, 仅在2006年,该保护区辖内的老铁山地区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为88. 3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的32. 9% ; 在人口增长方面,到2006年底,该保护区的核心区人口数为46人,缓冲区9 174人,实验区34 458人。2002—2006年该保护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如图3所示。2010年重新规划后,保护区划出了部分土地,人口数量也相应地减少,至2011年5月,保护区内的人口总数为5 065人。

人口是人类生态系统很多重要组分的供应源, 也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的施压者。随着旅顺口区的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地涌入为经济发展提供着技术支持和劳动力,同时也迫切地需要更多的资源配置, 社区、工厂和商店等也随之增加。一方面,增加的建筑物的灯光照亮了黑夜,误导了候鸟飞行的方向, 甚至使它们直接撞到墙上导致死亡[18]; 另一方面, 企业数量的增多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 5) 文化资源的变化。在保护区成立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基本是靠山吃山,捕鸟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传统,也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保护区成立之前,老铁山鸟市上每天售卖的候鸟数量最高可以超过万只[19],于是在最初一些年里,当地居民对于禁捕的抵触情绪也比较强烈。近几年来,由于保护区的宣传和管理力度加大,人们逐渐转变了对待候鸟的态度,虽然每年仍有少数违规捕鸟的现象存在,但是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将这种生存方式转向不依赖于野生鸟类猎取的其他行业。从保护区管理的执法状况来看, 每年违法违规的现象大幅度减少。

2.2.2社会系统

( 1) 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地被其他不同类型的土地占用,适宜候鸟生存的林地、草地、滩涂等正向中央缩减,适宜鸟类生存的生境面积越来越小。根据考察数据,截止到2011年上半年,核心区的农业用地面积为0. 69km2,缓冲区1. 93km2,实验区7. 11km2。在最新一次的保护区调整后,保护区内还有3个街道包括18个行政村部分或全部地在保护区内,而这些行政村的存在是先于保护区建立的, 在保护区成立的30多年里,当地居民的农业生产方式也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农药化肥、地膜、 塑料大棚的应用、农田和村庄的建设、海产养殖饲料的使用等已经使传统的农田和海岸生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更多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当候鸟在田间或河流、海岸停歇觅食时,这些污染物也威胁着候鸟的健康,因此农业生产对候鸟的停歇觅食有着更复杂及深远的影响。

( 2) 法律意识的缺乏。在远离城市的乡村,法律知识的宣传也存在着一些漏洞。保护区管理局在禁捕以后的很多年里,执法权有限,而最近一次的规划调整使保护区管理局获得了更多的权力。2010年,保护区内村民非法捕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处罚人民币2万元。虽然禁捕了很多年,但是对于老铁山历代以捕鸟为生的百姓们,仍有人认为捕鸟是可投机的活动。在人类生态系统理论中有一种解释,在当地居民中形成的非正式规范在与正式规范相冲突时,被称作 “民间犯罪”,当然这些活动是与法律背道而驰的。对这一盗猎事件的刑罚不仅为更多的盗猎者敲响了警钟, 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识。

( 3) 身份和等级制度的差异。在蛇岛老铁山保护区范围内的人类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自然资源、当地居民、当地企业、当地政府和该保护区管理局,他们之间的关系为自然资源,是保护区管理局生态保护的根本内容,而当地政府的政策指导并支持着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资源不同程度地利用,他们之间不同利益的博弈和相互作用对蛇岛老铁山保护区人类生态系统的现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该保护区内的主要矛盾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竞争,因此,决策者应该根据我国国情, 充分发挥和扩大当地居民和企业在该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使之协调发展,保护区管理局和当地政府加大合作,通过为前者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来缓解该保护区中的冲突问题。

3对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管理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老铁山保护区人类生态系统的分析, 本文对该保护区及我国具有相似背景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出以下4个方面的建议,希望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 1)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土地归属和面积变化主要由国家级管理部门决定,而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和面积的变化给保护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保持自然保护区规划的一致性、面积和功能区在时间上的连贯性,首要依赖于国家级管理部门对保护区的重视和责任,其次也应有效地采纳学者对于保护区规划的科学方法,以及来自保护区当地工作人员的经验知识,使保护区的功能发挥至最优水平。

( 2) 蛇岛老铁山保护区人类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的本底值,包括在物种、社会变化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没有形成系统且长期的考察和研究文献,因此,对于研究该保护区人类生态系统中各组分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无法形成有力的依据,本底值的缺乏也体现了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数量、监测技术水平和经济投入的不足,因此,对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社会、经济的本底值监测应该是今后保护区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 3) 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优势和特点,吸引更多的利益群体了解并关注该保护区,使有兴趣致力于生态保护的个人和团体参与到保护区的合作中来。 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不同的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对该保护区的关注越多,对该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就越有利和有效,同时也会提高决策部门的重视程度。

论如何确保人类生态安全 篇9

一、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根植于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

食品安全属于生态安全的大范畴。近年来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假蜂蜜以及蔬菜和水污染等, 已经严重威胁到全国人民的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的特点表现为:种类繁多, 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 防不胜防;组织结构已由分散作业变成一种隐暗的“产业”, 甚至一些较大的企业也参与其中;手段多样化, 尤其是利用高科技作案;不法分子与地方官员勾结, 受到庇护纵容。这些问题的出现同一些人散布“市场万能论”和某些地方政府“有形的手”不到位有关。“市场万能论”最迷惑人的地方是经营者不讲社会责任和其他前提条件, 而一味宣扬市场经济就是要赚钱, 人人、事事都争取利益最大化, 也不问其采取什么手段。这类片面性有以下几点需要加以甄别。

1、低成本、高价格可获取高利润。

优质优价, 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成本越低, 利润越大。当然, 必须在保证或提高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而不是不择手段制造伪劣产品, 或者以假冒优质的手段欺骗消费者, 以获取高额利润。劣质甚至有毒食品会直接危害消费者的健康。比如, 豆芽使用硫磺和氯作为添加剂, 看起来又白又嫩, 其利润可以提高30%左右, 但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再如, 火锅中的牛肚经过火碱水、福尔马林、工业双氧水浸泡之后, 其成色十分美观, 也可多获利30%以上, 但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全面看, 讲成本不能只看经销者的经济成本, 还要看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保证它的使用价值。而“市场万能论”的“利益最大化”却把它歪曲成不择手段地压低成本, 以至使产品变质。

2、规范市场秩序有个过程。

这话不无道理, 但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药品食品, 绝不可等出了问题再去整治, 必须事前预防、及时严办。中国的法律现在已经逐步健全, 问题在于执法不严, 不法私商同腐败官员内外勾结, 包庇纵容有毒产品泛滥。实际上, 即便法律已经很健全的国家, 在市场上也经常有造假的现象。比如从国外进口的一些奶粉, 也发现了三聚氰氨, 这就说明靠市场自发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行不通的, 必须发挥政府管理这只“手”的作用。

3、富起来以后才有钱治污。

这实际上是要走“先发展后治污”的老路。少数地方官员目前仍然沿用这样一种思维, 不顾环境污染而去发展那些低级的造成一大片严重污染的产业和产品, 造成老百姓水不敢喝、饭店不敢进。一些官员对食品安全问题和污水排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把保经济增长速度当成自己的事, 把治理污染看作别人的事。这种观点和做法是对人民的极端不负责任。实际上, “先富裕后治污”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都很大, 尤其是对子孙贻害无穷。西方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不仅使本国付出沉重的代价, 而且对全人类造成了重大灾难,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能重蹈覆辙。

因此,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为“市场万能论”辩护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表现了片面市场化的严重缺陷。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 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福祉, 我们不能迷信“市场万能论”。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保证核安全

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比我国早200多年, 因此成熟得多, 但它属于以钱为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它纵容私人大资本以牺牲环境来发横财。日本核泄漏的严重灾难就是鲜明的例证。全面看, 日本福岛7级核泄漏事故是由三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天灾即9级地震和巨大海啸;二是技术缺陷;三是制度弊端。天灾固然难以避免, 但如果制度优越、事前有备, 就不至造成这样大的灾害;技术有缺陷, 制度优越也可以弥补。而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则加倍放大了这场灾祸, 具体表现在先天畸形、后天失养、病来延误。

先天畸形, 是指它在建立前就为降低成本而在选址和设备上存在病患。日本是个岛国, 作为一个地震频发、国土面积仅37.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却建立了55座核电反应堆, 分布密度为世界之最。福岛核电站的设计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首先是选址错误, 有的学者曾经建议不要建在地震高危的福岛, 但其老板和为他说话的学阀却坚持认为, 这个设备可以抵御地震和海啸。事实上, 在这之前已经发生了因地震导致的核泄漏, 如2005年8月一场7.2级地震导致东京电力公司两座核电站核废料的存储溢水, 但他们怕受经济损失, 拒绝迁址。其次是设备陈旧老化, 标准太低。这个核电站一号机组反应堆供应商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设备的设计本身就有问题。通用公司中有人曾经提出, 这可能是一个定时炸弹, 但东京电力公司却贪图投资少, 坚持使用。

后天失养, 是指在设备维修、操作管理上只顾降低成本, 不注重设备的维修和员工素质的提高, 导致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故。东京电力公司使用的设备, 其寿命本来是30年, 他们却用了40年, 甚至还要求再延长“寿命”20年。而且机组本身防震设计标准只有6.5级, 现已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 但他们拒绝更换, 该维修的不维修。早在2007年, 1号核电站就存在遭遇海啸破坏的危险, 但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都没有理睬。作为高科技大规模运用的企业, 东电公司应当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和完备的用工制度。然而, 该公司为省工钱而使用许多缺乏必要培训和足够防护知识技能的“临时工”。有核电领域的专家指出, 东电的这种用工方式既对职工健康构成威胁, 也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营构成隐患。

病来延误, 是指事故发生后, 日本政府和企业行动鲁莽, 反应迟缓, 置人民利益和安危于不顾, 以私人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 采取保守手段, 耽误最佳救灾时机, 使灾难进一步扩大, 甚至殃及全世界。突出的表现是为保全资产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 使机组“空烧”。东电心存侥幸, 既没有及时向政府通报核事故, 也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海水冷却法给反应堆降温, 导致这场灾难未能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该公司习惯性地瞒报和篡改数据, 多次隐瞒事故, 给福岛核电站留下大量的安全隐患, 也让日本民众对东电发布的各种数据心存疑虑。在核事故出现初期, 最了解核电站内部构造的核电机组制造商、技术专家第一时间赶到东电本部, 希望能出谋划策, 但一直未被东电接纳。直到地震3天后, 事态失控, 东电才开始与外面的技术专家沟通。日本政府官员透露, 核泄漏事态一发生, 美国方面就提出支援要求, 但遭到东电拒绝, 究其原因, 是因为东电担心美方可能会建议用海水冷却反应堆而损坏核电设施。东电还以邻为壑, 在事先未与相关国家进行沟通的情况下, 于2011年4月4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1.15万吨含低浓度放射物质的污水排入海中, 以腾出空间容纳部分机组内所积高辐射污水。

作为大资本家代言人的日本政府, 在这次事故处理中表现得软弱无力, 贻误战机, 缺乏具体措施。我们可以发现, 以东京电力公司为核心, 已形成了一个由官僚集团、研究机构的学阀等组成的利益集团, 他们互相包庇, 疏于监控, 应急不力。

日本是地震频发和世界上唯一遭受美国两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 因此其应当站在防范和应对地震与核事故的前列, 并且在这之前又有三里岛事故和切尔诺贝利事故教训, 其更应痛定思痛, 防止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的发生。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主却财迷心窍, 日本政府债务缠身, 心在竞选, 于是酿出这样大的后果。据世界银行预计, 此次灾难对日本造成的损失金额将达到1220亿至2350亿美元, 相当于日本GDP的2.5%至4.3%。现在迫于全国的压力, 不得不出钱赔偿。但政府为防止该公司破产, 又建立了一个救助组织, 实际上是用老百姓的钱为私人企业垫底。

以上事实表明, 福岛核泄漏事故扩大到如此程度, 正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长期积累的恶果, 金融危机又使它积重难返、雪上加霜, 其深层原因就是私人占有、追求利润最大化, 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正如恩格斯所说, “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个资本家所能关心的, 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效益”, “销售时可获得的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 而产品的“效用”则“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了”。这是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完善“两只手”高效协调的机制

进入新世纪, 生态环境、人身健康问题愈加突出, 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善。那么, 要靠什么样的机制和方式来解决呢?事实证明, 完全靠自由化的市场是不行的, 削弱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行政管制必然使消极的因素加速增长扩散。世界历史证明, 生态安全问题是不能单靠市场解决的, 地球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单靠市场真正解决了生态问题, 美国、西欧和日本都是如此。因为生态问题本质上属于人类社会利益的根本性、整体性和长远性问题。“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市场机制则至少有5个局限性:利益个体性、空间局部性、时间短暂性、力量孤单性 (不能集全社会之力) 、信息不对称性。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危机 篇10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危机,经济利益,生态利益

一、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所在

1.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学说与其他事物或理论一样也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发展而发展的,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下主要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角度来分析这三次人类中心主义。

⑴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古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主要是宗教神学统治人类以及“地心说”理论,这时期人类将自己至于高于动物的地位,将一些人神化并给他们赋予可以统治世界的特殊能力。这一时期的宇宙观是“地心说”理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些神如《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上帝创造的第一对夫妻,组建世界上的第一个家庭,被视为人类的鼻祖。

⑵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是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科技革命、技术革命。这个过程人类尝到了通过应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从而使自身获益的滋味,所以人类崇拜于科学技术,认为只要利用科学技术就可以实现所有。因此,人类把自己的力量看的过于强大,将人置身于自然、其他生物之上同时将人类的利益看作最高利益。

⑶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弱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就是我们当代的时代背景也是我们现在研究讨论最主要的一个阶段。它是伴随着环境、生态危机的凸现而产生的。因此,它既是建立在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扬弃的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当代全球环境、生态保护运动以及当代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

2. 生态危机

⑴什么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主要是近代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自然的承载能力而造成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全球变暖、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枯竭等很多问题。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危机,迫使人类必须放下“屠刀”,进行深刻反思。

⑵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权益、利益相争。生态危机产生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只是在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还是相当低的,所以对自然几乎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随着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人类开始大面积种植农作物这就导致破坏了很多地区的原始植被,但是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还是相对比较低。而到了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疯狂的开采能源、建造工厂进行生产,人类的野心越来越大,对自然的掠夺越来越大,成为了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工业化过程是科技创新迅速利益化的过程。这就驱使科技最大程度地服务于资本,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让自然资源发酵出巨大的利益,产生出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政治权益为保障力的各种利益间的博弈激发着生态问题的诞生与恶性循环发展。(1)

二、人类中心主义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1. 人类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

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不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正如人类不可能真正站在其他任何动植物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问题,我们需要践行于人类中心主义中,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去解决生态问题。

⑴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属性,人类的社会属性体现在人类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劳动、生活。这也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人类是永远不可能抛开自己利益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

⑵自然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当今的生态危机就可以看作是自然问题,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所以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为自身利益追求的一个利益点。

2.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近代生态问题没有变成人类最大的危机,所以人类在当时根本没有看到生态危机,可能也并没有想到人类的行为会导致自然的变化和生态危机,正因为这一时期生态危机不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生态问题自然不会成为当时人类利益的追求点。而在那一时期人类的利益则是通过征服自然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人类利益追求点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发展经济而决定的,因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需要转变利益追求点,以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

1. 转变利益的追求点——从经济利益向生态利益过度

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也不可能是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虽然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无涉,但它对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却至关重要。通过我们上文的分析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必须转变利益的追求点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转变到追求经济利益和追求生态利益并重。我国出台的绿色GDP政策也反映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利益追求点的转变。

⑴经济利益的追求还不能停止。现代人类社会并没有进入一个像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不可能马上就终止,同时人类只有先满足的物质基础,才可能去解决更多其他的问题,因此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此阶段还是不能够停止的。

⑵生态危机的出现促使人类考虑生态利益。前文说了为什么近代人类没有考虑到生态利益,最主要的问题是那时期生态问题并非主要问题。而现代人类社会与之不同,生态危机已经危机到了人类的生存问题了。这些问题的出现让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才会考虑到生态利益的重要性。

⑶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是利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当代生态危机的出现在促进人类共同利益形成的同时也促进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反过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成为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克服生态危机提供了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而当今人类的共同利益就是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人类的发展经历了混沌型的原始文明——经验型的农业文明——理性型的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中最重要的阶段。工业文明实质上就是科学和技术文明,在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然而当今我们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生态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新阶段,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然而我们在讨论生态文明的同时不能单单地讨论它自身。有的人认为生态文明是把生态学放在哲学的基础上来阐释。在讨论生态文明的时候需要联系到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其实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也恰恰反映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主张人的决定性地位,同时还强调人类在追寻自己利益时,应该运用人类的理性,不能轻率地、盲目地、疯狂地使用、破坏、掠夺自然;人类还应该担当起照顾和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人类和自然是需要和谐地相处才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也体现了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的利益追求点,符合人类持续发展的需求。

人类是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的发展必须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人类利益的追求点来不断进步。解决生态危机也是如此,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将传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转变成为追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注重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理海.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哲学观念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09).

[2]程宏燕.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生态问题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11).

上一篇:奥运商机奥运契机下一篇:道路运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