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考核说明解读

2024-07-25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考核说明解读(精选4篇)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考核说明解读 篇1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考核说明

一、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各专业《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课程的学生。

2.启用时间

2015年秋季开始使用

3.考核目标

了解学生的对本课程的学习程度,督促学生学习。4.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程发良、孙成访主编,2014年第三版),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均依据本考核说明,本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由平时作业构成,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核采用提交课程结课论文的形式,占总成绩的50%,总成绩60分为合格。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

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考核手段

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由教学点自主命题,省电大与地方电大教师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

(二)终结性考试

1.考试目的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2.命题原则(1)本课程考试命题的范围不超出教学大纲。

(2)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3.考试方式

课程结课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4.题目拟定

结课论文题目可由指导教师给出,或从下列范式中选择:

**县**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水污染的视角 **县**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从土壤污染的视角 **县**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从大气污染的视角 **县**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从农村生活垃圾视角 **县**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议**县**村环境保护理念,加快环境保护进程 浅议农村电子垃圾处理

节能低碳助推**县**村环境发展的思考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实践与探索 5.考试时限

第16-19周,并于20周前上交结课论文。

6.特殊说明

结课论文必须由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严控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

二、终结性考试试题、要求及评分标准

【试题内容】:

请结合自己工作或生活所在地实际情况,运用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梳理概括本地环境保护实际,或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特征,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就本地环境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论述。

【试题要求】:

1.论文要以具体地区为分析对象,不可泛泛地停留在理论综述层面。

2.对本地环境保护实际及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分析,尽量依据调研,或实际工作展开。

3.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借鉴可以出自教材内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4.对本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论述,至少要包括发展定位、发展主导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等方面。

三、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

考试难度按掌握、理解、熟悉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掌握的内容约占80%,理解的内容约占15%,熟悉的内容约占5%。

【第一章 绪论】

考核内容:

1.环境概述

1.1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1.2环境的功能特性

2.环境问题

2.1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2.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2.3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2.4 中国的环境问题 3 环境科学 3.1 环境科学的概念

3.2 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3.3 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4 环境思想和环境意识

4.1 中国古代的环境意识及“天人合一” 4.2 西方环境思想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兴起 5 环境伦理观与环境伦理学 5.1 基本概念

5.2 环境伦理观:困惑与争议 5.3 环境伦理准则 6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1 环境保护的概念

6.2 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考核要求: 掌握环境的概念、分类及功能特性;

掌握环境问题及其分类和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掌握环境科学、环境伦理学、环境保护的概念;

理解当代全球环境问题及其中国的环境问题; 理解中国古代的环境意识及“天人合一”;

熟悉环境伦理的准则及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第二章 环境生态】

考核内容: 环境生态学定义及其发展 1.1 生态学定义 1.2 环境生态学定义 1.3 环境生态学的发展 1.4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 生态系统 2.1 生态系统的含义 2.2 生态系统的组成 2.3 生态系统的结构 2.4 生态系统的功能 3 干扰与生态恢复 3.1 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2 生态恢复 4 生态系统管理 4.1 生态系统管理定义

4.2 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技术 5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5.1 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5.2 对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5.3 对污染环境的生物净化 5.4 以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建设 考核要求: 掌握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掌握环境生态学德发展及其研究内容;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理解环境生态学的发展、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理解生态系统的恢复;

熟悉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技术; 熟悉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余生物评价; 【第三章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核内容:可持续发展 1.1 文明发展及其特征 1.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1.3 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2.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2 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3 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 2.4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1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4.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4.3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4.4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4.5 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 考核要求: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掌握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理解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熟悉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

熟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战略任务、战略措施。【第四章 环境与人体健康】

考核内容:人和环境的关系

1.1 人与环境物质组成的相关性 1.2 环境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2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2.1 环境污染物及其分类 2.2 环境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

2.3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的因素 3 环境污染的特征和危害 3.1 环境污染的特征 3.2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3.3 生态环境病 4 室内环境与健康 4.1 吸烟引起的污染

4.2 居室装修及新家具引起的污染 5 生活用品对健康的影响 5.1 化妆和洗涤用品

5.2 食品包装材料对健康的影响 5.3 车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6 食品对健康的影响 考核要求:

掌握环境污染物及其分类;

掌握环境污染的特征和对人体的危害; 理解环境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理解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理解吸烟引起的污染; 熟悉生态环境病;

熟悉居室装修及新家具引起的污染; 熟悉生活用品对健康的影响; 熟悉食品对健康的影响。【第五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考核内容: 1 概述

1.1 大气圈及其结构 1.2 大气的组成 1.3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类型 2.1 大气污染及其分类 2.2 大气污染源

2.3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 3 大气污染的危害 4 大气污染的;

4.1 控制大气污染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4.2 主要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 考核要求:

掌握大气圈及其结构;

掌握大气的组成、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掌握控制大气污染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理解大气污染及其分类;

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 熟悉大气污染的危害

熟悉主要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第六章 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考核内容:水环境概述 1.1 天然水资源分布 1.2 天然水在环境中的循环 2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化作用 2.1 水体污染

2.2 水体污染物和水体污染的类型 2.3 水体自净作用和水环境容量 2.4 水质及水质指标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及迁移转化 3.1 水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模式 3.2 常见水体污染物的转化 4 水环境污染的危害 考核要求:

掌握天然水资源分布;

掌握水体污染物和水体污染的类型; 掌握水环境污染的危害; 理解天然水在环境中的循环; 理解水体自净作用和水环境容量; 认识水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模式; 认识常见水体污染物的转化。【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考核内容:土壤概述 1.1 土壤及其组成 1.2 土壤的性质

1.3 土壤的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2 土壤环境污染

2.1土壤环境污染及其污染特征

2.2土壤环境污染的类型

2.3 土壤的自净化过程

3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3.1 农药与土壤污染

3.2 重金属与土壤污染

3.3 土壤污染的影响和危害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

4.1 土壤污染的现状

4.2 土壤污染防治原则

4.3 土壤污染预防措施

4.4 污染土壤修复

考核要求:

掌握土壤及其组成、土壤的性质、土壤的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掌握土壤环境污染及其污染特征、土壤环境污染的类型; 掌握土壤污染防治原则、土壤污染预防措施;

理解土壤的自净化过程、农药与土壤污染、重金属与土壤污染; 认识土壤污染的影响和危害、污染土壤修复。【第八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考核内容:概述 1.1 基本概念

1.2 固体废物污染及固体废物的分类 1.3 固体废物的危害及处理原则 2 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利用 2.1 一般工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2.2 一般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理 2.3 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3 城市垃圾的利用与治理 3.1 处理城市垃圾的原则 3.2 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3.3 城市垃圾的其他无害化处理 3.4 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利用 4 农村生活垃圾的利用与治理 4.1 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来源 4.2 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面临的问题 4.3 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 4.4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的对策 5 电子垃圾处理现状 5.1我国电子垃圾的现状 5.2 我国电子垃圾处理存在问题 5.3 建议措施 考核要求:

掌握固体废物污染及固体废物的分类; 掌握固体废物的危害及处理原则;

掌握处理城市垃圾的原则、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掌握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的对策; 理解一般工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理解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理解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来源及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面临的问题; 认识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利用; 认识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及对策;

认识我国电子垃圾的现状、我国电子垃圾处理存在问题、建议措施。【第九章 物理污染及其防治】

考核内容: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1 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 1.2 噪声的评价和检测 1.3 环境噪声的危害 1.4 噪声的控制 2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2.1 放射性及其度量单位 2.2 放射性污染源 2.3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2.4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3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 3.1 电磁辐射及辐射污染 3.2 电磁辐射源

3.3 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与控制 3.4 光污染与防护 4热污染与防治

4.1 热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2 热污染的控制与综合利用 考核要求:

掌握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噪声的评价和检测; 掌握放射性及其度量单位、放射性污染源; 掌握电磁辐射及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源; 理解环境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控制; 理解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认识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光污染与防护; 认识热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及热污染的控制与综合利用。【第十章 环境质量评价】

考核内容: 1 环境质量评价概念 1.1 环境质量 1.2 环境质量评价概念 1.3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1.4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1.5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本程序 2.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方法 2.3 大气、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4 总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3 环境影响评价

3.1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类型 3.2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考核要求:

掌握环境质量评价概念、目的、类型、方法; 理解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本程序、内容、方法; 理解大气、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总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认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类型; 认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第十一章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

考核内容: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概述 1.1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的概念 1.2 环境监测的作用与目的 1.3 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 1.4 环境监测的分类 2 环境标准

2.1环境标准的种类与作用 2.2环境标准发展的历史 2.3环境标准制定的原则 2.4环境标准物质 3 环境监测的组织 3.1 环境监测方案的制订 3.2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3.3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3.4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3.5 样品的预处理 4 环境监测主要方法简介 4.1 物理、化学、生物检测方法 5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5.1 实验室内、外部之质量的控制 考核要求:

掌握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的概念、环境监测的作用与目的; 掌握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及分类; 掌握环境标准制定的原则、环境标准物质; 掌握环境监测方案的制订;

理解环境标准的种类与作用、环境标准发展的历史; 理解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认识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预处理; 认识物理、化学、生物检测方法; 认识实验室内、外部之质量的控制。【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法规与环境管理】

考核内容: 1 环境法概述

1.1 环境法的概念和特点 1.2 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2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3 国家对环境的管理

3.1 环境管理的概念、原则和范围 3.2 环境管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3.3 环境管理机构 4 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4.1 环境保护基本法的概念和地位 4.2 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 考核要求:

掌握环境法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掌握环境管理的概念、原则和范围; 理解环境管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掌握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 认识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认识环境管理机构;

认识环境保护基本法的概念和地位。【第十三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考核内容:清洁生产的概念

1.1 清洁生产由来、定义、内容和意义 2 清洁生产的科学方法 2.1 生命周期评价 2.2 生态设计 2.3 绿色化学 2.4 环境标志 2.5 环境管理会计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原理与程序 4 循环经济

4.1循环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 4.2循环经济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4.3循环经济的“3R”原则 4.4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4.5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5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5.1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途径 5.2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成 考核要求:

掌握清洁生产定义、内容; 掌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原理与程序; 掌握循环经济的“3R”原则; 掌握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成; 理解清洁生产由来和意义;

理解生命周期评价、生态设计、绿色化学、环境标志、环境管理会计; 理解循环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循环经济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认识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途径。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考核说明解读 篇2

关键词:人类发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 还为人类的生产劳动以及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资源。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并建立了现代文明。但同时,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恶化, 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

1 环境与人类的发展历程

人类的一切生命或社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中进行, 人类的活动与周围的环境往往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和相互制约。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但同时人类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塑造着环境。人类的活动如果毫无节制地向环境进行索取, 毫无节制地排放废弃物。那么人类的行为必将遭到环境的报复进而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人类只有适应环境、研究环境以寻求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

无论远古人类被动的去适应环境, 还是现代人有意识地塑造环境, 都是人与环境相统一的写照。人类所经历的由树栖到穴居、由散居到形成密集栖息地乡村和城市、由向自然中采集食物到畜牧和农耕的发展以及今天的高度发达和繁荣, 这无一不是人类逐步适应环境、研究环境以及影响环境的过程。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的构成和质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利用所带来的是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从而影响能源的持续供给, 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 最终自然会影响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环境问题的不断拥现, 从美国的“黑风暴”到世界人口的剧增和森林的锐减, 以及我国目前大面积雾霾的出现, 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这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如果没有人类的介入, 那么资源和环境就会按照自然规律自然的进化和发展, 像污染、浪费、破坏或者保护、优化等等问题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自然资源和环境也就不存在好、坏、利、弊了。所以, 资源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实质上是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我们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自然因素就是所谓的自然环境, 如, 黄河长江、高山平原、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等等, 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社会环境则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社会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如, 城市、乡镇、长城、金字塔等等。我们人类的生存和活动, 必需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 要有含有一定空气和水的空间, 要有充足的阳光;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及生活活动的产物, 要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环境还必须具备容纳并消除和改变这种代谢物的能力。所以说人类没有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 是根本不能生存和发展的。然而环境、资源、人类之间的关键问题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大自然的不断演变、人类文明的进步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地攫取资源、破坏环境的历史, 更是一个不断重建环境、再造资源的历史。

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之源。如果没有自然环境的存在, 没有自然环境的完美和恩泽, 那么人类的一切生命和生产活动都无从谈起。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财富和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更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所以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认识它、研究它、帮助它、保护它、回馈它。我们人类主观上的需求和有目的的各种活动与环境的发展规律和客观属性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人类必须认识环境, 研究环境, 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不然的话, 就必定会受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 形形色色的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将会随之涌现。

自然环境哺育了我们人类, 我们人类社会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进步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信心和能力空前强劲。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上无数的人们利用科学知识为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人类不仅改造山河, 修建巨型水库, 兴建繁华都市, 驯养培育野生动植物, 研究培育新型生物, 制造形形色色的高科技产品, 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们人类还步入了星际环境和外太空, 到更大范围的环境中去寻求发展和自由。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 是由人类发展和自然大环境组成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人类的生存活动和发展, 离不开自然环境, 要通过生产劳动和自然大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同时, 人与自然环境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总在寻求改变自然环境的自然状态, 而自然环境又竭力维持其自身固有的自然运行规律。人与自然环境这种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 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特别是自然大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具有很大的自发性, 很容易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衡, 加之人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人类的行为一旦违背自然规律, 或者对资源地攫取超出自然承载的能力范围, 就会导致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失衡, 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甚至灾难的降临。

环境与人类的发展问题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环境, 与环境和谐相处, 已是全世界公民的共识, 我们要共同营造一个舒适自由的环境。为了让我们人类的未来更繁荣更舒畅更自由, 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 保护环境, 保护地球, 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3 结语

总之, 环境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人与自然大环境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 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 所以我们人类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 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 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 服务于人类。实际上人类在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社会经济和创造社会文明的同时, 也在不自觉地伤害着自然环境, 进而使人类自身逐渐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说加强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也是建立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长远方针。

参考文献

[1]房龙.人类的故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31-34.

[2]迪维诺.生态学概论[M].比利时, 1974:72-76.

[3]乔刚.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0:10-13.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考核说明解读 篇3

本章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把人作为环境中的一部分来考虑,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消费活动,都必然与环境发生联系。

一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都在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样的人类活动行为只能发生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阶段,也许是一种理想状态),无论是人的生产活动还是消费活动(即无论是人从环境中取得物质和能量,还是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环境都能够承受。这样便产生一种结果就是人类与环境相安无事,这个时期的人类人口很少,从环境中索取的物质能量不多,环境提供物质能量的能力也不高,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低下,破坏能力不大。此时的环境问题更多可能是由于自然原因产生的,如雷击引起的森林大火、暴雨带来的地质灾害等。这样的状况教材没有作安排和预设,但是从逻辑发展来看这样的阶段是可能存在的,或者我们就作为一种理想状况来讨论,以便引出后边的环境问题。

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自身的发展能力增强,人口增多,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于是便会产生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超越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即人类的生产活动从环境中取得的物质和能量超越了环境所能提供的能力限度,或是人类的消费活动超越了环境所能承受的净化能力,这样必然产生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引发环境问题。应该说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是有时间推移的,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样用逻辑的方式讲解教材,学生也便于接受。在这一阶段中,从逻辑的顺序和推理上又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的对立结果和表现形式。第一种就是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取得的物质和能量超越了环境提供物质能量的限度。推究原因,无非是由于人口的无限制增加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的认识水平等原因。产生的后果就是人类在环境条件受限(或是环境本身的供应能力不高)的前提下,过多地从环境中攫取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破坏环境,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表现在森林的砍伐导致环境调节能力减弱;过度耕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自然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第二种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的物质和能量也增多,排放的废弃物也增加,人类的消费活动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能承受的自然净化能力,带来的环境问题——环境的过度污染。如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导致的水污染和固体物资的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农药使用不当造成的水体污染等。

二、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探究

1.环境问题的分布

我们可以从环境问题的不同表现与学生一起来分析环境问题的不同分布。这里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地方说起,让学生自己说他们身边的环境问题。教师也可以将城市的环境问题和农村的环境问题对比让学生分析,这样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然后将问题引申到不同的国家之间,即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环境问题的表现差异,并可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知识的延伸就自然和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可以相互影响,进一步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还可以分析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表现。

2.环境问题的原因探析

尽管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的原因,但是现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在环境中的活动。分析人类的发展就是弄清楚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因此,分析人口本身的增长、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带来的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以及人类对环境的漫长认识过程,人口素质的高低差别,人类的国际协作能力的低下等,这些活动都需要环境提供超过它供应能力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净化超过环境净化能力的废弃物,教材中很多知识没有提到,但是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不会陌生,这样的环境事件很多,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列举,让学生将环境问题与生活有机结合,这样既能拓展教材知识,又能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提供较大的空间。这样的安排,逻辑性比较强,不是知识的一味讲解,而是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

3.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是教学中的主要方法,前面分析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从人类的发展过程分析的,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有的阶段。但是人类与环境的对立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环境问题出现以后要采取解决措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教材的安排就是和谐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安排在第三节和第四节。教材是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问题产生后的解决措施来安排的。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产生这样几个问题:①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②国外可持续发展的事例;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事例;④学生身边的可持续发展事例等许多知识,这些知识学生能够感知,因为很多事例就在他们的身边,学生比较熟悉,同时还能拓展教材知识,了解国外的可持续发展。这样调整教材顺序很自然,也是把简单的知识放在前面,便于学生把握。

因此这样的措施最后是让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但是和人类发展中的与环境的和谐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与环境和谐的阶段是人类数量少,对环境承载能力的破坏影响小带来的和谐。而人类先破坏后治理带来的和谐是人类受到环境惩罚以后的再认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是人类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后的保护。因此,从分析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性开始,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采取的措施,也要学生能从身边的所见事例加以总结,或是教师自己选择一个环境恶劣的地方引导学生分析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才是最合理的,而不必遵循教材的安排。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考核说明解读 篇4

摘要:由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信息的现代化,导致社会的各个方面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环境问题也随之而生,如:土地的沙漠化,水源的污染,森林的减少,化石资源的浪费,能源的短缺等等。为了人类的以后生存,各个国家正在积极的寻找各种措施来拯救我们的地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办法,使人与自然,人与人达到和谐的相处。

关键词:资源环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类片面追求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又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地球的负荷能力,从而导致了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极大地威胁了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为此,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提出了“人类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环境与发展必须协调”的口号。从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升华为一种发展战略。其基本内涵是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证人类的世代繁荣。三十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要想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自然和谐原则和社会公平的原则,最终达到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和谐。

1.资源环境与人类的矛盾

资源环境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范畴,包括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石油,煤,化石燃料,木材,森林,水,空气,土地,金属和稀土金属,各种动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

从古代到工业革命以前,虽然我们人类一直在改变环境使他为我们人类服务,不过那些没有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环境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复作用还原,19世纪中期以后人的开发力度加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致使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受到环境的报复,近几年的地震、海啸、火山、洪涝灾害、H1N1、SARS、禽流感及超级细菌像洪水猛兽般的肆虐的侵害者我们。我们意识到了——环境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1.1 大气污染

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来创造和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有污染和破坏自身的生存环境,并由此受到环境系统施加的报复, 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人口的剧增、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并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及大量有害的粉尘。由此造成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使一些城市笼罩在烟雾之中。

1.2 酸雨成灾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SOx、NOx 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 酸雨。酸雨危害极大, 它改变酸雨覆盖区的土壤性质, 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 改变湖泊水库的酸度, 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 腐蚀材料,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3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在温室效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O2 气体。近百年来由于生产和生活上燃料耗用量的激增和森林的大量破坏, 使大气CO2 的浓度以每年0.7~ 0.8cm3/ m3 的速度递增, 1988 年已达350

cm3/m3, 预测至2030 年将达到450 cm3/m3。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对人类健康、水资源、森林、生物物种、农业生产诸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1.4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对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发展以及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20 世纪中期以来, 氟氯烃作为制冷剂、泡沫发生剂、灭火剂等广泛应用。当氟氯烃进入大气层后, 在光作用下进行分解, 释放出高活性原子态的氯和溴, 它们以催化的方式对臭氧造成破坏。美国环保局预测, 如果臭氧层耗损2.5%, 美国每年死于皮肤癌的人数将可能增加2万。

1.5 淡水资源的紧张和污染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世界淡水面临两个难题: 一是缺水, 二是污染。后者又加重了前者的程度。我国水资源也十分短缺, 全国18个省(市、区)有6620 座县级以上政府所在的城镇缺水, 日缺水量1700 万m3, 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和工业正常用水。与此同时我国水体水质总体呈恶化趋势。全国城市污水80% 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75% 的湖泊水域受到显著污染。事实表明, 水质污染引发的疾病已成为人体健康最主要的危害。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6 年12月报道, 河北某县废塑料回收加工厂遍地开花, 地下300米的水只能洗脚用, 致使2005年冬季征兵体检全县无一人合格。

1.6 噪声污染

噪声能引起耳聋、心烦、疲劳、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强噪声会使人眩晕、恶心、视力模糊、血压和脉搏发生波动, 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噪声按其来源主要是气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特别是城市环境的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噪声等影响更大。

1.7 化学品污染

2005 年5 月江苏淮安高速公路上的运载液氯卡车遇交通事故, 氯气大量泄露, 使周围数平方公里的环境受到污染;2005 年11 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连续发生爆炸, 大量苯、硝基苯等有毒物质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严重污染了松化江水域, 使沿途居民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拥有300 多万人口的哈尔滨市被迫停水4 天, 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和高达数亿元经济损失。

所有的一切在很早就被很多科学家预言到,就像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告诉我们的一样,人们为了追逐利益,用所谓的聪明与智慧制造了一个一个惨案,最后引火烧身,致使一个漂亮的村庄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地狱,现在我们如果还不吸取教训,那就是我们的最终的结局。

2.资源环境与人类的在和谐中求得可持续发展

1989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认可的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 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着重于科技属性主要是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倾向这一定义的学者认为: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 的工艺方法, 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就是说一切旧的节俭,一切尽最大程度的利用,这就要求资源的重复利用,不做无用功。那么就得争取一切处于协调的状态下来转动。

和谐由“和”、“谐”两字构成,意义却多样。其一,指对立诸要素相互作用下实现的中和、调和、和解、统一《论语·子路》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郑语》曰:“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其二,指结束战争和争执。其三,指协调、谐和。一系列古语表明和谐是一种融洽的生活气氛,是人们的追求目标。

时至今日,人类大喊环保,减排节能,立言要实现低碳经济等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誓言验证了当年蕾切尔·卡逊的预言,我们不得不学习,不得不佩服,不得不得不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拯救自己,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一切做到和谐,自然环境的和谐,人类自身的和谐,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当然这一切就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在实际生活中体现。

2.1 自然和谐原则

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要保持自然按照自身规律正常有序地运转,使人与自然达到和睦相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三个统一:改造与保护的统一、获取与贡献的统一、利用与尊重的统一,人对自然的利用和尊重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利用不是要把自然的全部都为人类所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尊重自然良性循环的需要,尊重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保持以至恢复部分自然的原生状态。其次,既要合理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的再生能力,不能采取掠夺式毁灭式的方式利用。在利用中要做到物尽其用。再次,人对自然的利用不应是实用主义的,而应把这种利用化为对人类的进步和自然的发展都较为有利的因素,这样才能充分展示人类的伟大胸怀和高超智慧。最后,人类不应把自然仅仅当作自己发展完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而应切切实实地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发展权利,尊重自然生态稳定机制的运行。人类只有抛弃征服者的妄想和主奴意识,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进化与发展。

2.2社会公正原则

社会公正原则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有人都拥有公平地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同时,所有人都负有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状况的义务。

2.2.1 群际公正原则

这里的“群”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各个不同层次的群体,如企业、地区、阶层、集团等。生态环境问题就一个国家内部来讲,是因为某些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过多地消耗了资源,过多地排放了废物、废气和废水。对每一个群公平,就要用法律来维护我们的环境。

2.2.2 国际公正原则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全球问题,就其起源来说,是由于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过多地占用了自然资源,过量地排放了“三废”所引起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资源的挥霍性浪费,限制了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公平地享有资源的可能性,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各种资源的高消费,已经远远高于不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许多倍,这是极不公正的。同时,一些国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常常引起另一些国家的环境质量下降和人的健康遭到危害,这特别表现在相邻国境的河流和海域污染,酸雨和大气污染,滥伐森林引起的水灾和土壤沙化,有毒物质的运输和处理等等。现在虽然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的发展而改善了生态环境,但实际上是把生态环境问题转嫁给了发展中国家。所以,每个国家都要努力,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2.2.3 代际公正原则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涉及群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涉及代与代之间的关系。由于自然资源中的相当一部分是非再生性资源,所以一代人的过度开发必然会影响后代人的资源储量。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并且难以在短时间内予以消除,因而一代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给后代人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每一个人都应该节俭资源,保护我们的环境。

显而易见,自然和谐原则针对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社会公正原则针对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两对矛盾,它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许多资料表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尽管有贫困地区为求温饱而不得不掠夺性地利用资源,更有富裕者为求最大利润和奢侈享受而滥用资源。所以,只有采取资源环境公正配置的原则,缩小两极分化,才可保持发展的持续性。而且发展的基本

目标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因此,贫困者的生存需求应当优先于富裕者的奢侈需求,才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发达国家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来解决环境问题,现代的人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考虑,尽量留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世界。

3.我们的努力措施

3.1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和污染者付费 等指导原则, 严格控制新污染,积极治理老污染,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是:(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 对初建、扩建、改建的工业项目, 要求先评价、后建设, 严格执行 三同时制度, 技术起点要高;(b)集中控制和综合管理这是提高污染防治的规模效益, 实行社会化控制的必由之路。综合治理要做到: 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与人为措施相结合;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 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 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c)改变传统观念,深化绿色科技意识, 开展绿色技术研究: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指出促进绿色科技的发展, 首先需要更新观念, 清楚认识科技发展总趋势, 并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 加以重点扶持。开展绿色技术研究, 开发绿色产品;(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行清洁生产, 走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工业道路, 防治工业污染。

3.2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认真治理城市四害.当前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设施和管理措施, 有重点地减轻和逐步消除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这城市四害的污染。

3.3 提高能源利用率, 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 尽快发展水电、核电, 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革命技术要以节能减排为标准。

3.4推广新型农业生态的生产方式,多循环利用的方法,提高产率,生产绿色的农产品。

3.5 提倡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相结合,两者互为促进,要与节能减排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昭新,张敏.自然和谐、社会公正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1

2.刘德峥.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60-62

3.刘长明.发展的革命.济南大学学报.2002,12: 5-14

4.孟春,张浩,苏义坤,王立海.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5.冯凌,石培华,闵庆文,成升魁.可持续发展与相关经济学科——基于系统观视角.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 109-113

6.刘恒丽,张媛.绿色制造与构建和谐社会.能源与环境-科技资讯.2010,25

上一篇:学生无故旷课离校检讨书下一篇:给爱人的十月情人节温暖表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