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2024-10-02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精选9篇)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篇1

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动力。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有利也有弊、有益也有害。

益处:

1、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高速增长,人类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2、社会生产和分工变成世界范围内地区间的分工,人类生产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增强。

3、人类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

4、人类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越来越高。

6、人类认识自我、获取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技术和方法越来越多,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7、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发展好完善。

弊端:

1、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人类自我毁灭成为可能甚至成为现实,比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等)。

2、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全世界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恶化。

3、加快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加速了地球的灭亡。

4、新的生理疾病频繁出现而且难以治疗,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比如癌症、不育症等。

5、各种精神疾病患病人数大幅增加,如精神抑郁症、狂躁症、孤独症、幻想症等。

6、增强了人类对科技软硬件的依赖性,人的自然基本生存技能、感知能力、以及抵抗力降低了,有些甚至消失了。

7、人们之间关系更加冷漠了。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篇2

1.1 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

自然界天然存在的92种化学元素中, 人体内已发现81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99.95%, 其余微量元素共占约0.05%。各种元素在人体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 缺一不可, 例如:缺钙会引起人体钙代谢紊乱, 骨质疏松;缺钠会头晕, 乏力, 导致低钠综合症;缺碘则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1.2 化学合成药物与人类健康

因为从天然植物中分离和提取的药物的品种和数量有限, 化学家和医学家便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来大规模生产化学药物。他们从研究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着手, 再通过模仿天然物质, 乃至对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改造, 获得了价值更高, 疗效更好的合成化学药物。

在化学合成药物中,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抗生素了。不论是应用广泛的青霉素和阿斯匹林, 还是治疗了肆虐一时的疟疾的磺胺药都属于抗生素。在今天, 消灭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任务几乎都由抗生素药物完成, 在保护人类健康的作用上, 抗生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这也代表着化学合成药物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 药物化学与人类健康

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化学和医学、生物基础上, 设计、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 研究构效关系, 解析药物的作用机理, 创制并研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药物的一类化学分支。它为设计并创制新药提供必需的理论基础, 也为药物制剂、药物分析检验、药物储存保管及临床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了化学依据。

在如今这疾病肆虐, 诸如“非典”、“禽流感”、“H1N1”等疾病不断冲击着人类医学的堡垒的时候, 药物化学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 应对那突如其来的疾病, 它为一种种新药的开发提供着理论基础与化学依据, 保护着人类的健康。

2 日日相伴的化学品———食盐、碘化合物

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 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但是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增加食物的味道, 它是人体组织的一种基本成分, 对保证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和功能, 起着重要作用。Na+和Cl-在体内的作用是与K+等元素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错综复杂。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控制细胞、组织液和血液内的电解质平衡, 以保持体液的正常流通和控制体内的酸碱平衡。Na+与K+、Ca2+、Mg2+还有助于保持神经和肌肉的适当应激水平;Na Cl和KCl对调节血液的适当粘度或稠度起作用;胃里开始消化某些食物的酸和其他胃液、胰液及胆汁里的助消化的化合物, 也是由血液里的钠盐和钾盐形成的。此外, 适当浓度的Na+、K+和Cl-对于视网膜对光反应的生理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碘化钾、碘化钠、碘酸盐等含碘化合物, 在实验室中是重要试剂;在食品和医疗上, 它们又是重要的养分和药剂, 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碘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 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正常人体内共含碘15 mg~20 mg, 其中70%~80%浓集在甲状腺内。人体内的碘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其主要生理作用通过形成甲状腺激素而发生。因此, 甲状腺素所具有的生理作用和重要机能, 均与碘有直接关系。人体缺乏碘可导致一系列生化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 如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等。

3 绿色科技促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我们所谓的温室气体, 主要指的就是二氧化碳。无论是以往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 还是现阶段科技含量高, 日趋现代化、国际化的社会化大生产, 这些工厂每年要向大气排放数万甚至数十万吨的二氧化碳[1]。这些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成为了造成全球性的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造成这一现象的那些工厂却不用为温室效应负担任何一点费用。

现在这一状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许多化工企业正积极的开发和利用新的科学技术, 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甚至有一些企业将二氧化碳作为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原材料来使用。例如, 有的化工企业将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一种原材料来生产尿素。仅这一种工艺, 就可以使该企业的每年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减少数十万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化学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利用化学学科来为我们人类做贡献。

摘要:化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纤维材料的发明, 给我们带来了衣着服饰的革命, 突破了原有的棉、麻、毛等材料的局限;新的可替代能源的发明, 给日益严峻的煤炭、石油等天然原料短缺的趋势提供了缓和压力的空间。在化学化工科技发展带来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 负面效应也随之产生, 那就是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废弃物污染情况的加剧。因此, 绿色科技的运用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就化学工程中的绿色科技的运用给出了简要的探讨。化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积累很多的化学知识, 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化学,人类健康,绿色科技

参考文献

[1]臧树良, 关伟, 李川等.清洁生产及绿色化学原理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 :228-232.

[2]龙泽波, 张大群, 张万钦等.渤海海水淡化反渗透法的预处理工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16 (6) :241-242.

浅析计算机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 影响 两面性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的介绍及发展史

1.1计算机的介绍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由美籍匈牙利人约翰·冯·诺依曼于1946年发明的。计算机简单说来就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器,它可以进行数值计算,也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通常情况下一台完整的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配备软件系统后,计算机就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同时智能化的处理海量数据。

1.2计算机的发展史

如果追溯计算机的起源,我们可以自豪的从中国古代说起。古人的杰出发明算盘可以说是最早的数据处理工具。人们利用拨弄算珠子的方法而无需进行心算,通过固定的口诀就可以将答案计算出来。这种“计算与逻辑运算”的概念传入西方后,被美国人发扬光大,直至20世纪中叶第一台计算机的横空出世。

计算机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时代:大型主机阶段、小型计算机阶段、微型计算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Internet阶段以及当今的云计算时代。

大型计算机出现在20世纪40-50年代。它经历了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长历程。计算机技术也在这段时期逐步走向成熟。然而大型计算机存在成本过高的弊端。为了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信息处理要求,使价格更容易被接受,在20世纪60-70年代小型计算机应运而生。小型计算机是对大型主机进行的第一次“缩小”,他的成本较之前有所降低,价格也更容易被购物方接受了。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出现是对大型主机进行的第二次“缩小”。这个时期出现了现如今我们最为熟悉的美国苹果公司和IBM公司,特别是IBM-PC,在经历了此后若干年演变,占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也使得个人计算机得到了很大的普及。

如果把每一台个人计算机想象成一个点的话,客户机/服务器阶段的到来就可以形象的比喻成将各个点连接在一起的无形网络了。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这为接下来Internet阶段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Internet阶段也称互联网阶段。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创建于1969年,是在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之后又经历了文本到图片、语音、视频等阶段。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一个里程碑。

走进21世纪,计算机日益向智能化发展。从2008年起,云计算概念逐渐流行起来,这被视为“革命性的计算模型”使得超级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自由流通成为了可能。它让用户脱离技术与部署上的复杂性而获得应用。云计算囊括了开发、架构、负载平衡和商业模式等,是软件业的未来。

2计算机发展对于人类的两方面影响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计算机产业经历了从以硬件为中心到以软件为中心、再到网络应用为中心转移的发展过程。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计算机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依赖程度。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计算机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正在迅速改变着社会的面貌、经济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影响是巨大的。

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在功能和应用范围上也从最简单的数据计算和处理,扩展到企业管理、生产销售、财务会计、工业控制以及技术数据处理等方面,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另外,还可以把多台计算机组合成为一个局域网络体系,由一台主机对分机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连接网络,极大地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化也给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宣告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时代的主要元素就是信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空前加快。这种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使人们了解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更多、速度更快,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变得更强。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以极快的速度获取大量的信息,开拓视野,了解世界。可以足不出户的在网上达成交易,使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得到充分交流。另外,它也推动了信息相关产业的进步,如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等。一些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永久地深入到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结构之中。

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俨然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在给人类带来种种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首先,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个十分完善的阶段,电子数据还存在着不稳定性和可干扰性。而这种特质最直接导致的就是计算机病毒。它已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的一大因素。再次,目前网络监管还不够严密,网络的传播特性造成信息泛滥,各种信息垃圾会弱化一些道德意识不高的网民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危害。第三,相对网络的快速发展,许多法律法规等政策还不够完善,管控的技术还相对滞后,导致许多诸如剽窃知识产权、网络诈骗等问题源源不断的产生。这些都是信息化快速发展下的负面产物。

另外,从个人的角度讲,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使人们面对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报道称,如果人长期面对电脑,极容易造成诸如颈椎病、视力损伤等身体上的伤害。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手机、平板电脑这些媒介的丰富,聊天软件、网络游戏这些工具的普及使时间和空间没有了阻隔,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变的越来越少,导致人们的集体意识越来越淡薄,人的社会意识也随之慢慢降低。

3面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我们该如何去做

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及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它给人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财富机遇,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法预期的潜在危机。那么今后我们要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面对这把“双刃剑”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变化呢?我想我们应该对此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讲,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版权等的保护;充分认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支持计算机产业发展,培养计算机高精尖人才,全面提升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安全监管水平,让计算机病毒、不良网站、网络欺诈行为无处遁形。

其次,从个人的角度讲,我们要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力量,以更高的层次去面对新的生活和环境,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不被冗余信息所羁绊,“取其精华,排其糟粕”,吸收网络传递的正能量;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掌握更高的计算机技术,在面对一些计算机及网络问题时可以从容应对,同时利用这些知识技能更好的学习、工作、生活。

科学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历史上的新生事物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未来的计算机一定会更快、更好、更和谐地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 (02).

[2] 杨晔,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7).

[3] 张洁,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展望[J].广东科技,2006(10).

[4] 孙凤宏,探索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J].青海统计,2007(11).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篇4

姓名

xx学院 学号******0031 专业 环境工程班级 2班

指导老师 Lybo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大气及大气环境做了简单介绍,进而浅析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旨在唤起人们对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视.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人类健康

一、介绍大气及大气污染

1.1 大气的组成及结构

按照国际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是指地球环境周围所有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是指暴露在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之外的室外空气。可见,“大气”和“空气”是同义词,其组成成分在均质层内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大气”指的范围更大,“空气”指的范围相对小一些。大气总质量约为5.3x10^15t,其密度随着高度而迅速减少,98.2%的空气集中在30km以下空间。

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人离开空气5min就会死亡。同时,人们也通过生产和生活获得影响着周围大气的质量。人与大气环境之间的这种连续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决定了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1.1.1 大气的组成大气由干洁空气、水蒸气和悬浮微粒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6%,其他次要成分仅占0.04%左右。

由于大气的湍流运动和动植物的气体代谢作用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空气进行交换和混合。因而在85km以下的大气层中除二氧化碳和臭氧外,干洁空气组成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称为均质层。均质层以上的大气层中,以分子扩散为主,其体组成随高度而变化,称为非均质层。干洁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966,在标准状态下(273.15K,101325Pa),其密度为1.293kg/m3。二氧化碳和臭氧是干洁空气中的可变成分,对大气的温度分布影响较大。

大气中的水蒸气来源于地表水的蒸发,其平均体积分数不到0.5%,随时空和气象条件而变化。水蒸气是实际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相变的成分,这种相变导致了大气中云、雾、雨、雪、雹等天气现象的发生。

大气悬浮微粒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类。前者包括粉尘、烟尘、宇宙尘埃、微生物和植物的孢子、花粉等;后者则指悬浮于大气中的雾滴等水蒸气凝结物。悬浮微粒粒径一般是几十微米之间,多集

中于大气底层,含量和成分都是变化的。一般陆地多于海上,城市多于农村,冬季多于夏季。其中有些物质是引起大气污染的物质。它们的存在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云、雾和降水的形成,大气光电现象具有重要作用,对大气污染有重要影响。

1.1.2 大气层结构

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称为大气圈。虽然在几千千米的高空中仍有微量气体存在,但通常把地球表面到1200~1400km的气层视为大气圈的厚度,1400km以外被看作宇宙空间。

大气圈具有层状结构。大气层结构是指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如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和

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等。根据气温在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上的分布,一般将大气分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等5层。

1.2大气污染、污染物和污染源

1.1.1 大气污染的定义

按照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所谓人体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影响,引起急性病、慢性病,甚至死亡等;而所谓福利,则包括与人类协调并共存的生物、自然资源,以及财产、器物等。

1.1.2 大气污染物

按照ISO定义,“空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资”。

大气污染种类有很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两类。

1.气溶胶态污染物

气溶胶是指悬浮物在气体介质中的固体或液态微小颗粒所组成的气体分散体系。从大气污染控制角度,按照气溶胶颗粒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

(1)粉尘(Dust)指固体物质的破碎、分级、研磨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风化等自然过

程形成的悬浮小固体粒子。

(2)烟(Fume)熔融物质经高温挥发并伴随一些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气态物资经冷却凝结而

成的固体粒子,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

(3)飞灰(Fly Ash)指由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带走的灰分中的较细粒子。

(4)黑烟(Smoke)通常指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又称炭黑,粒径一般为

0.01~0.1微米。

(5)雾(Fog)在工程中,雾泛指小液滴的悬浮体,是由液体蒸气的凝结、液体的雾化和化

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如水雾、酸雾、碱雾等。在气象中,雾指造成能见度小于1km的小水滴悬浮体。

(6)化学烟雾(Smog)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

2.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无机气态污染物有硫化物、含氮化合物、卤化物、碳氧化物及臭氧、过氧化物等。

有机气态污染物则有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含硫有机物、含氯有机物等。挥发有机物(VOCs)是易挥发的一类含碳有机物总称,近年来VOCs引起的大气污染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1.1.3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的来源包括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燃料燃烧;②工业生产过程;③交通运输。前两者称为固定源,后者(如汽车、火车、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1.1.4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将造成很多方面的危害,其程度取决于大气污染无的性质、数量和滞留时间。这些危害包括:

(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还包括急性和慢性两方面。急性

危害一般出现在污染浓度较高的工业区及其附近。慢性危害实在大气污染物直接或

间接的长期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短期表现不明显,不易察觉。据

我国10个城市统计,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和检出率在工业重污染区为

30%~70%,而在轻污染去只有其1/2.(2)居民生活的费用增加大气污染造成的居民生活费用增加,包括清扫、洗涤和生活

物资损坏三方面。根据1985年估算,每年全国损失达16亿元。

(3)物质材料破坏排入大气中二氧化硫、碳氧化物、各种有机物等不仅直接腐蚀建筑

物、桥梁、机器和设备,而且衍生的二次污染光化学氧化剂、酸雨等能对这些物质

材料产生更大的破坏。

(4)农业水产损失大气污染物对我国农业、森林、水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特别是

农业和森林受害最大,导致农业减产、林木衰败。

(5)影响全球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物不仅污染底层大气,而且能对上层大气产生影响,形成酸雨、破环臭氧层、气温升高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可能给人类带来更严重的危

害。

二、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影响的具体内容及事件

2.1 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影响具体内容

CO(10-6)

5-10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呼吸道患者有影响 人滞留8h,视力及神经机能出现障碍

120

250

500

3000 人滞留8h,出现气喘 1h接触,中毒,血液中CO—Hb>10% 2h接触,头疼,血液中CO—Hb=40% 2h接触,剧烈心痛,眼花,虚脱 30min即死亡

CO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NO2(10)

10—15

100—150

250-6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闻到臭味 闻到强臭味 10min眼、鼻受到刺激 1min内人呼吸困难 3min感到胸痛、恶心 在30—60min内死亡 很快死亡

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2 大气污染物对人类社会的直接损害事件(OL)

(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盆地中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3天后,有人发病,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2)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 5911 人,占全镇总人口43%。症状是眼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全市50 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

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千米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气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45 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的人数是平时的9.3倍。

(5)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1972年,全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 人,死亡10多人。

三、大气污染防治及其法规与标准体系

3.1 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1)

2)清洁生产: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 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布局,提高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比例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 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

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

4)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各企业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对烟(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3.2 控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措施

1)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

 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发展中国家为0.5-1%,发达国

家为1-2%

 我国目前比例为0.7-0.8%,希望能达到1.5%

2)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可采用的经济手段:

 建立市场(排污许可证制度等)

 税收手段(污染税、资源税等)

 收费制度(排污费等)

 财政手段(治理污染的财政补贴等)

 责任制度(赔偿损失和罚款等)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执行

1987年9月5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1988年6月1日起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对该法进行了修订 2000年对该法进行了再次修订 参考文献: 童志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篇5

从军转民的角度浅析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军用航空技术作为军事高技术,不但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而且能够通过改变国家间的军事力量平衡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其次,民用航空技术则能够直接参与交通运输、资源勘测、农林作业等经济活动,从而服务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如(图1所示)。另外,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都不会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行业领域,航空技术在服务航空领域的同时,也不断开拓新的应用处女地如汽车、建筑等等,从而以各种各样的产品形式造福于人类社会。

图1 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直接影响

本文从航空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的角度出发,以具体实例简要说明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涡轮增压——动力系统的新革命

20世纪初期最新的工业技术往往最先应用在军事领域。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几十年内,工业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航空领域,由于早期的螺旋桨发动机采用活塞发动机,燃烧时需要大量的空气与燃料混合形成混合气。但是高空中,随着海拔不断升高,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飞机的爬升高度因“发动机缺氧”受到了制约(然而,事实是,飞机爬升得越高,越不容易被地面察觉,也越不容易被地面的防空火炮击中,高空域的动力性能是侦察机和轰炸机急需解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作业 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时候,工程师们就想到利用额外的机械将空气强制压入燃烧室中(如图2所示),从而解决飞机的高空动力性问题。

图2 涡轮增压技术示意图

早在1906年,瑞士工程师布奇便提出了涡轮增压器的概念。1916年,法国人拉托将涡轮增压器安装到了雷诺发动机上,并将其安放在了TP-1飞机之上。第一种强制增压进气的发动机诞生,不过在当时涡轮增压器还没有受到军方高层的重视,那时,各国的武器制造商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使用功率更大的发动机、火力更强的机枪上。这种先进的战机并未来得及大放异彩,战争便已经结束了。

美国参战后,两国在相关领域开始合作,GE公司受NACA委托,在著名工程师莫斯(如图3所示)的领导下,开始进行研制,并第一次研发了冷却涡轮机匣技术。1918年,他首次将涡轮增压器安装在一台V12飞机发动机上,并在14.000英尺(海拔4300米)的高度上飞跃了科罗拉多州的派克峰,打破了之前的世界记录。莫斯也凭借着这项发明,入列美国航空航天名人堂,与莱特兄弟、林德伯格等航空先驱共同接受后世的礼敬。

图3 美国航空工程师Sanford Alexander Moss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作业

虽然一战中,这种装备并未来得及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该技术在战后大放异彩。1920年,飞行员驾驶涡轮增压飞机,第一次飞到了万米高空。二战中,美军所有的著名飞机如B-

29、P-47(如图4所示,右侧的小圈指示了涡轮增压器的安装位置)等,几乎都使用了涡轮增压器。

图4 著名的美国P-47战斗机

随着喷气时代的到来,涡轮增压器飞机发动机的辉煌划上了一个句号。然而,使用尾气涡轮增压的汽车发动机因为其较低的油耗和强劲的动力,在汽车市场上受到了更为广泛的欢迎。

1961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涡轮增压器试探性的装在其生产的某种车型上。20世纪70年代成为了涡轮增压器的一个转折点,装配增压发动机的保时捷911问世。而真正让涡轮增压技术焕发青春的是瑞典SAAB萨博公司,它于1977年推出的SAAB99车型大大促进了涡轮增压技术的传播和更广泛应用,但那时的涡轮增压器仅限于装配在小车的汽油发动机上面。一直到80年代中期,欧美的卡车制造商才将涡轮增压技术应用在各自的柴油发动机上面。

图5 七十年代的保时捷911(左)和萨博99(右)

玻璃钢技术——把复合材料技术的应用推向高潮

战争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刺激人类神经的同时,却也刺激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仅二战中催生的军事技术就不胜枚举,玻璃钢的发明就在其中。

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玻璃钢。玻璃钢是近五十多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复合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作业

1940年以手糊成型制成了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的军用飞机雷达罩,其后不久,美国来特空军发展中心设计制造了一架以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为机身和机翼的飞机,并于1944年3月来特伯特空军基地试飞成功。

从此,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开始受到军界和工程界的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材料迅速扩展到民用,风靡一时,发展很快。1946年纤维缠绕技术在美国出现,为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制造提供了技术储备。

图6 飞机雷达罩和压力容器

1949年研究成功玻璃纤维预混料,并成功制造了表面光洁、尺寸、形状准确的复合材料模压件。1950年真空袋和压力袋成型工艺研究成功,并制成直升机的螺旋桨。

六十年代,美国利用纤维缠绕技术,制造出北极星、土星等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壳体,为航天技术开辟了轻质高强结构的最佳途径。在此期间,玻璃纤维聚酯树脂喷射成型技术得到了应用,使手糊工艺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1961年,片状模塑料(Sheet Moulding Compound简称SMC)在法国问世,利用这种技术可制成大幅表面光洁、尺寸、形状稳定的制品,如汽车、船的壳体以及卫生洁具等大型制件,从而将复合材料技术的应用推向了高潮。

由于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其性能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它的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据有关统计资料,世界各国开发的玻璃钢产品的种类已达4万种左右。虽然各国均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开发的方向各有侧重,但基本上均已涉及到各个工业部门。我国玻璃钢工业经过四十多年来的发展,也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将玻璃钢主要的应用领域,粗略地概括如下:

1、建筑行业:冷却塔、建筑结构、围护结构、室内设备及装饰件、玻璃钢平板、波形瓦、卫生洁具及整体卫生间、桑拿浴室、冲浪浴室,建筑施工模板、储仓建筑、混凝土模板、筋材,以及太阳能利用装置等等。

2、化工行业:耐腐蚀管道、贮罐贮槽、耐腐蚀输送泵、耐腐阀门、格栅、通风设施,以及污水和废水的处理设备及其附件等等。

3、汽车行业:汽车壳体及其他部件,全塑微型汽车,大型客车的车体外壳、车门、内板、主柱、地板、底梁、保险杠、仪表屏,以及消防罐车、冷藏车、拖拉机的驾驶室及机器罩等。

4、电气工业及通讯工程:有灭弧设备、电缆保护管,发电机定子线圈和支撑环及锥壳,绝缘管、绝缘杆,电动机护环,高压绝缘子,标准电容器外壳,电机冷却用套管,发电机挡风板等强电设备;配电箱及配电盘,绝缘轴,玻璃钢罩等电器设备;印刷线路板、天线等电子工程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作业

5、铁路运输方面:火车窗框、车内顶弯板、车顶水箱、厕所地板、行李车车门、车顶通风器、冷藏车门、储水箱,以及某些铁路通讯设施等。

6、公路建设方面:有交通路标、隔离墩、标志桩、标志牌、公路护栏等等。

7、内河运输:客货运船、捕渔船、气垫船、各类游艇、赛艇、高速艇、救生艇、交通艇,以及玻璃钢航标浮鼓及系船浮筒等等。

图7 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玻璃钢制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民用玻璃钢产品大量地被开发,例如许多城市雕塑、工艺美术造型,快餐桌椅、摩托车部件、玻璃钢花盆、安全帽、高级游乐设备、家用电器外壳等,都成功地被大量应用。

另外,自从有撑竿跳高这项运动以来,运动员使用木制撑竿创造的最高纪录是3.05米。后来使用了竹竿。到一九四二年,把纪录提高到了4.77米。竹竿的优点是轻而富有弹性,欠缺之处是下端粗而上端细,再要提高记录有很大困难,于是人们又用铝合金竿代替竹竿,它虽然轻而牢固,但弹性不足。这样,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五七年,十五年时间,撑竿跳高的最高纪录仅仅提高了1厘米。但自从新的玻璃钢撑竿出现以后,由于它轻而富于弹性,纪录飞速上升,如今的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作业

杆跳高纪录已经超过了6米大关。

图8 撑杆跳高运动

在今天,玻璃钢也被大量应用在人们的生活方面,人们亲切地把它叫“玻璃钢”,由于它的某些特殊品种仍能保留许多玻璃的优点,如透明性,于是人们用它作为窗户玻璃,既能遮挡阳光中的紫外线,又能使居室明亮。人们还把它用来制作各种坚固耐用的生活日常用品。如浴具、厨房用具、梳洗用具等。

从军事侦查摄影到航拍产业和遥感科学

航空在战争中最早的用途是敌情侦察与炮兵校正。早在飞机发明之前百年,人们便已经利用热气球、飞艇进行军事侦查活动。一战前夕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令航空军事侦查迈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有军事专家认为,正是因为协约国侦察机的出色表现,使其得以挽回马恩河会战初期的颓势,从而最终逆转一战战局。1918年,协约国反攻前夕,每晚显影处理的航拍照片多达12000张,可以看出航空侦察摄影技术此时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图9 一战中的航空侦察摄影

同盟国在利用飞机进行侦察方面可以说走在了协约国前面。1912年,意大利航空队长皮亚扎上尉第一次利用一台蔡司相机进行了从飞机上拍摄敌军阵地的尝试。1913年,德国的高茨公司便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航空用相机。后来高茨公司并入蔡司公司。由于军事领域的旺盛需求,一战期间蔡司公司便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相机生产商。一直到今天,这家公司依旧以出产全世界最优秀的镜头而闻名,德国的光学工业也藉此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作业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用于航空侦察的可见光照相机是由英国皇家空军传奇人物布拉巴宗中校在桑顿-皮卡德公司支持下研制成功的。正是他们将相机安放于飞机腹部由飞行员操控拍照,而这种形式也一直延续至今。这台相机采用的立体成像技术不但使得分析更为准确,更被后世广泛的应用于军用地图的校正。1918年,英军阿兰比将军派飞行员拍摄了巴勒斯坦土耳其军前线51公里纵深将近1620的地域,用于校正已有的军用地图,这也开辟了将航空拍照用于地图绘制的先河。但也有军事史专家指出,1915年,奥匈帝国航空队便已经通过航空照相绘制军事地图。

图10 军事航拍照片

现如今,军事侦察摄影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测绘行业、地理学研究、救难、特工监视活动、警方追踪疑犯、电视台现场直播等等。在中国,由于旺盛的需求市场,航拍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图11 航拍测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作业

图12 赛事直播

而现代意义上的遥感科学,也正是在一战快速发展的航空侦察科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畅快地使用手机提供的地图服务时,或许很少想到,如此神奇的技术竟来源于百年前的世界大战。

当然,现代遥感科学技术已经不仅仅是航空摄影的延伸了,专用的遥感卫星、资源卫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图13 遥感技术和卫星照片

众所周知,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率先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保护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利剑和后盾。但是,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和平和发展永远是主旋律。因此,军用技术只有转化为民用技术才能够直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真正转化为社会利益和价值。

本文就是以具体实例说明航空技术在从军事领域走向民用领域的过程中,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航空作为工业上的王冠,高新科技的实验田,也将继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注入新活力。

引用自:

http://image.baidu.com

手机的发展及对人类的影响 篇6

在贝尔的电话接通的那一刹那,通信时代悄然而至。贝尔,这个伟大的名字,也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刹那,被永久的载入了人类的史册,为后人所颂扬。或许连当初的贝尔都未曾想到,他的发明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现如今,由电话衍生而来的手机也成为了人类最普遍的联系方式。苹果,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人类最常用的电子产品。最近刚刚去世的乔布斯,之所以能被人们所熟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苹果公司的总裁。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已远非贝尔的听筒可比。功能愈加强大的手机层出不穷,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也不得不让人惊叹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手机功能的强大。3G技术的应用普及使得视频聊天成为可能。手机上网,随时随地浏览网页,浏览新闻,让自己时刻跟上世界风雨变幻的步伐,第一手掌握各种新闻信息,时刻走在前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手机的应用使得“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真正成为可能。手机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必备工具。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手机,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当相隔千里的亲人,朋友想要得到彼此的音讯时,当一个出门在外的学子想给家里报一声平安时,他们怎么办?写信,托人捎信?这些都太慢了,而且还没有时效性。当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急需急救时,他能怎么办?托人去喊医生?恐怕还没等到医生前来抢救,病人就要一命呜呼了。但这些问题在手机面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相隔千里的亲人可以通过手机彼此说一声问候,求学在外的学子可以用手机给家里道一声平安。生命垂危的病人可以通过手机叫来医院的救护车,从而挽救一条宝贵的生命。以上的种种,也可以看出手机在生活中的重要。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手机的应用普及亦是如此。手机上网让我们能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大事,但也让一些人沉溺于手机上网的便利。一些人只是抱着一个手机在那聊天上网,久而久之,社交能力便是渐渐退化。另外,一些学生将手机带到学校,甚至是课堂上,这自然而然的便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耽误了他们的大好前程。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篇7

几千年来, 人类在农业社会时期一直与饥饿作斗争, 生产力低下, 靠天吃饭, 人民劳苦。工业革命的到来, 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变, 汽车、飞机、摩天大楼……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然而, 人类也为这大巨变、大丰富付上了沉重的代价:过去一百五十年来, 地球温度平均上升了0.74度, “温室效应”恶果初现, 地震、海啸、冰冻、热浪、飓风频发, 海洋变酸, 灰霾天常现;非洲乞力马扎罗的冰峰快速消融, 北极冰帽的缩减使得北极熊、海豹、海象濒临灭绝。地球生态恶化, 肿瘤、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日益猖獗, 严重威胁人类生命……

人类正在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包裹上一层越来越厚的外套, 使得短波太阳能可以照得进来, 而地表的反射长波却无法穿越出去, 地球由此变得愈来愈热。

英国著名作家赖纳斯在其《6度》一书中预言:如果地球再升高1度, 马尔代夫将成为海底城市;如果升高3度, 会有几十亿难民被迫迁移;如果升高6度, 地球上95%的物种将消亡……人类面临大灭绝……

温室效应源于人类的能源消耗以及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 其中建筑是温室效应来源的一大部分。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报告称:建筑耗能占全社会总耗能的40%;在全部建筑耗能中, 建筑外窗耗能又占了建筑耗能的50%, 即建筑外窗耗能占全社会总耗能的20%。

报告称:人类如果在建筑围护结构上增加510%的投资, 将可建成接近“零耗能”的被动式房屋, 如此可减少40%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令人振奋, 且给人类的未来建筑指明了方向。

在我国44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 有亟待改造的高耗能窗110亿平方米, 再加上每年2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外窗用量5亿平方米, 我国建筑外窗总用量占到了全球的60%以上。

如此天量需求如果不强制性要求节能环保, 那将是人类的灾难!

当前, 节能标准过低导致大批高耗能窗流入市场。衡量外窗保温性能的Uw值, 哈尔滨、北京、上海、深圳的标准分别为2.0、2.5、3.5和4.7, 哈尔滨标准最高, 而欧盟、德国、瑞士的标准则分别为0.9、0.8和0.7。也就是说, 我国的最高标准2.0竟然低于欧盟的标准0.9一倍还要多。北京的现行标准相当于德国1984年的标准。

此外, 我国集中供热按面积统一收费, 这使得消费者不关心商品房是否节能。开发企业只需按标准建房, 同样缺乏建设节能房屋的驱动力。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 提升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标准, 并实施分户热表计量制度, 已是迫在眉睫。

外墙、外窗、外门、屋面和地面是影响建筑保温、隔热和气密性的五大元素,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 外墙和外窗是根本。五大元素和建筑结构构建成一体, 就好比是人的身体;园林绿化、水系山景、外立面装饰, 就好比是人的衣裳。身体必然重于衣裳。富人豪宅和百姓家园可以有地理位置、建筑密度、自然景观和华贵衣裳的差异, 但对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要求应该是同等的,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节能与环保。

在今天的中国, 只要我们肯在建筑围护结构上增加投资300400元/m2, 就基本可以使房屋的保温、隔热、气密及通风达到被动式房屋的要求, 这样的房子仅仅依靠太阳得热、家电发热、人体散热及少量的主动能源就能确保人类对温度的要求, 还可以节约一半甚至是全部的采暖与空调投资100元/m2以上, 总的算下来, 净增加投资只有200300元/m2, 且所增加的投资十年之内能够收回, 却能有效地节能减排, 阻止地球温升并净化环境, 让我们远离“空调病”、“地热病”的危害。中国人的房子也会变得冬暖夏凉, 舒适度大增。

这样的好房子绝不仅仅在寒冷的北方需要, 其实在炎热的南方更需要, 因为制造冷气的耗能是制造热量的耗能的3 4倍。保温重要, 防晒更重要, 例如在三亚的丽思卡尔顿大酒店, 大面积的落地窗竟然使用的是单玻, 这是对建筑节能的天大误区。从北方到南方,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标准由高走低, 下降一倍还多, 也许是因为南方的房子节能标准无论多低都不会冻死人, 但夏天会一晒就透, 会消耗大量的冷气, 或者不用冷气人会非常难过。在全国人大会上, 有人大代表大声呼吁要在长江沿线建立采暖制度, 其实完全不必要, 只要把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水平提高就可以实现冬暖夏凉。国家发改委曾有这样的数据分析:如果将我国既有建筑的窗全部更换成欧洲2009年Uw值1.3的标准窗, 我国每年将节约4.2亿吨标准煤, 占比当年中国煤炭总产量的20%。中国煤炭消耗量世界第一, 如果长江沿线再烧煤取暖, 我国的PM2.5将不堪设想。

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元素, 一扇好窗, 可以让窗内更舒适, 窗外更清新。这里我们说一下铝、塑、木三大窗系之特征。

铝窗, 挺拔而现代, 但耗能严重, 即使断桥也仍然是热的良导体, 框体传热系数Uf值在3.0左右, 整窗传热系数Uw值要做到1.0以下, 造价是最高的。从铝矿土到铝窗型材的过程耗能名列第一, 是木窗型材的20倍。在欧洲, 铝窗占比近几年来直线下降到10%左右。

塑窗, 相比铝窗更节能, 缺点是塑窗型材遇冷变脆遇热变软遇火生毒, 报废时深埋地下几十年不降解。从石油到塑窗型材的过程耗能名列第二, 是木窗型材的8倍。在欧洲, 塑窗与木窗价格相当。

木窗, 自然的生命体, 天生具有低的热传导特性, 框体传热系数Uf值在1.3左右。如果再把木材框体做成三明治木、蜂窝木或者复合木, 框体Uf值可以达到0.8以下, 这是铝窗和塑窗无可比拟的。

木材来自森林, 是可再生可循环的资源, 地下资源终有一天会消耗尽竭, 而森林只要实施可持续管理, 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 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吐出氧气, 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浓度的好方法。但森林也是有寿命的, 成熟林如果不及时的砍伐也会腐烂、自燃甚至引发森林大火从而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 成熟林须按规则科学砍伐并补种。补种后的幼林在成长过程中, 会像孩子一样贪吃, 比成熟林更加贪婪地吞噬二氧化碳, 这是最好的碳吸收和碳储存。

今天, 我们居住的地球越来越热, 人类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大, 全球对建筑外窗的节能标准快速提升, 中国也必须加大力度推广节能环保窗。德国有400家木窗厂, 未来的中国至少需要4000家木窗厂。我们森鹰窗业, 十五年来致力于木窗的研发和生产, 立志成为行业领航者。2012年, 森鹰推出了一款超级节能新品“PASSIVE120”其中包含了26项专利, 整窗测试结果:传热系数Uw值低于0.76, 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 并通过了德国被动式房屋研究院的技术认证, 森鹰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为使新产品获得批量生产, 森鹰投资4000万元, 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奥地利LISIC自动化中空玻璃生产线和芬兰TAMGLASS钢化炉。有了这条生产线, 森鹰可以向世人宣称:森鹰今后只出品Uw值低于1.4的德式木窗, 最低标准产品也要超过哈尔滨市标准30%。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篇8

关键词:自然科普类;动物;节目;人类生活;影响自然科普类节目是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电视节目,其作用不仅是人类在生活工作之余的一种消遣,而且是成为引导和指引人类生活的一类重要电视节目,基于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生活空间从自然形态向钢筋水泥化得城市生态转型,人类生活的大环境与以往相比逐渐脱离的大自然,失去了与自然解除,从而对人类生活环境、生态意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

1.在国外研究人与自认和谐共处,人类和自然界、动物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论比中国较早,对动物节目,纪录片拍摄等方面也做出了深入研究。比如:国外拍摄了大量的《非洲草原》、《亚马逊大森林》等专题片,国外拍摄纪录片时大量运用了以人进入自然界、动物生活居地的探险方式进行拍摄,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相处方面的联系呈现了出来。甚至有以人在自然保护区内与各类动物长期相处的节目,对自然界生物链进行了全程拍摄,对各类植物、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了阐述,这些成就对观众以及人类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动物电视节目具体对人类有如何影响,目前还没有形成研究体系。

在国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和大自然、动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有人有人做出相应的研究,比如:曹振华《动物和人类空间定位系统比较研究综述》一文,便从空间上对动物和人类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述,但总的来说,国内研究动物和人类关系没有像国外一样形成研究体系。在自然科普类电视节目方面中国虽然录制技术没有国外先进,但是结合中国特点,以及中国观众的心里推出了《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经典节目,成为中国大地的观众相争观看和一致称赞,可以说动物电视节目对中国观众来说影响也较为明显,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人类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人类活动是基于自然规律这一本质显现,从而引起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所以基于自然科普类电视节目对人类的影响,开启利用电视媒体阐述自然界特点以及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研究先河,特别是深入研究人类与自然、动物之间和谐共处方面,以及人类和家庭宠物之间的各类关系,家庭宠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消除人与动物之间的研究空白。

2.自然科普类节目与人类生活变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出现,首先就是因为大自然的因素,从进化论来讲,人类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从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都是由于大自然某种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这种改变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生活一直伴随着大自然而相互依存的。无论是农耕时期,还是游牧生活,人类都是在自然界生存的,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共同生活和进步。在进入信息的时代之后,人类才出现了现代观念中的城市概念,城市的出现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逐渐远离大自然,建立了钢筋水泥构筑的建筑物中的生活模式,这种生活模式不仅在形式上对人类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对人类的整体心理也是有变化的。人类在远离大自然后,对大自然缺乏了亲近感,环保意识也逐渐降低,对大自然的破坏日益加剧。而自然科普类节目的出现,对人类重新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与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相互依存的观念重新建立,使人类在远离大自然之后,从视觉、感官等方面重新投入大自然建立了一条“绿色通道”。

2.1自然科普类节目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自然科普类节目的出现,改善了人类因进入现代化生活和城市化生活后而出现的脱离大自然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目前以及今后的长期生活,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特别是进入物质文明丰富阶段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本质,以及人类在潜意识中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3.自然科普类节目的发展历程

自然科普类节目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人类在逐渐远离大自然后的精神追求,在这种前提下,自然科普类节目便应运而生。自然科普類节目也同样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过程。最初的自然科普类节目只是比较表象的记录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并没有深入的自然界各植物、动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没有深入到自然界和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人类的生存关系。

3.1在自然科普类节目经历了表象的一个时期之后,便进入到了第二个时期,即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比如后面的《人与自然》节目中不仅介绍大自然现象,并且通过大自然的现象中寻找自然发展的各种规律,研究和探索自然界的相互联系,生物链的组成,以及这些生物链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一时期的自然科普类电视节目对人类生活影响较大,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并使观众从电视节目中吸收到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人类的生存必须依赖于大自然这个大环境,对人类的心理起到了疏导作用,提升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3.2现在的自然科普类节目更加注重人与大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探寻人类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自然科普类节目也就进入了第三个时期。比如:《走进科学》、《自然密码》等节目,在这一时期的自然科普类节目不仅对野外和人类生活较远的动物给予了关注,而且更加关注人类家庭中饲养的宠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更加进一步探寻了人和动物的密切接触,和动物能够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变化和影响。比如《导盲犬》中就介绍了导盲犬的作用,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对盲人生活产生的影响等等内容,使观众能够更加贴切的感受到人和动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使人类建立与各类动物和睦相处的意识。

4.自然科普类节目对人类生活的具体影响

自然科普类节目是基于人类现代生活远离大自然之后的一种弥补性节目,对唤起人类的自然意识,引起人类对大自然的重视有着积极地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生活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人类社会意识的提升、人类环保意识的重视等方面。同时人类浮躁的心理,压抑的情绪如何以大自然的方式进行舒缓,自然科普类节目对人类心理调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介绍人类与大自然生存的关系使人们对环保更加重视。从整体来讲人类将进一步制定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使环保切实落实到实处。对个体来讲,使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主张低碳生活,进入绿色生活。

所以通过自然科普类节目的推广和可以对我国的经济文化起到推动前进的作用,同时通过动物电视节目也提高和促进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升了人们爱护保护动物的思想意识以及与动物和谐相处才会生态平衡的思念理念,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地球上生存的每一个生命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谈电视节目互动的必要性》2012年第2期总383期

[2]《浅谈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2012年第6期总387期

[3]《古人生态智慧面面观》2013年 第1期 52-53页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07年 第1期 1-1页

[5]《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统一》2006年 第6期 28-29页

[6]《大脑:人与动物共同进化的遗迹》2012年 第32期 82-83页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篇9

辐射,在辐射防护领域中是电离辐射的简称,定义为能在生物物质中产生离子对的辐射 [1]。辐射防护,定义为研究保护人类及其生活环境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性学科。

这里所说的辐射,广义上既包括电离辐射也包括非电离辐射,后者如微波、激光及紫外线等;狭义上仅包括电离辐射,此时亦称放射防护 [2]。实际应用中,在核工业及核工程领域使用辐射防护较多,而在放射医学领域及其教学中使用放射防护较多。

辐射监测,简称监测,早期定义是“为了评价和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辐射或放射性物质所作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 [2]。”新的定义是“为评价或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剂量或污染所进行的测量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 [1] ”。从新的定义看,“辐射监测”的本意无改变,但是用词、表意更加准确。了解辐射监测的本意及其表述方式的些微变化,有助于建立清楚的概念和增进讨论问题的准确性。辐射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辐射监测的内容之一,但是关于“环境监测”的概念却不十分清楚。早期,有的标准定义为“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3] ”;有的定义为“在操作放射性物质或辐射源的设施边界外面测量辐射和放射性,并只限于这些设施运行时所必须进行的那些测量 [2]。”有的定义为“对核设施及其他辐射装置附近环境进行的监测 [4] ”。第1种定义针对的是“环境中污染物”。后2种定义针对的是“核设施”,但是监测范围(“设施边界外面”与“装置附近环境”)表述不一;对于实施测量的时间,前、后2种定义未提,第2种定义“只限于运行时”;对于监测的内容(对象),前者为“污染物的浓度”,第2种为“所必须的那些测量”,后者未提,且不易掌握。而有的标准 [5] 分别定义了“常规环境监测”和“监督性环境监测”,未明确定义“环境监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发布的《规范》中提出了“辐射环境监测”的概念,并定义其为“在辐射源所在场所的边界以外环境中进行的辐射监测 [6] ”。这一定义将环境监测的范围明确到除辐射源所在场所以外的所有地方,监测的内容和时间也不限定。换言之,在辐射源所在场所以外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的任何辐射监测均属辐射环境监测。这样定义既廓清了辐射环境监测的范围,又易于区别与其他环境监测,便于理解和执行。《规范》虽然是行业标准,但是这一定义综合了国标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与辐射污染源监测

《规范》将辐射环境监测分为“辐射环境质量(环境中辐射品质的优劣程度)监测”与“辐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2种,并赋予明确的目的和内容。了解其具体规定,对制定监测大纲(方案)有帮助。

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是积累环境辐射水平数据;总结环境辐射水平变化规律;判断环境中放射性污染及其来源;报告环境质量状况。辐射污染源监测的目的是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核验排污单位的排放量;检查排污单位的监测工作及其效能;为公众提供安全信息。以往的标准对环境监测的目的未见有如此全面、明确表述,有的标准只是针对不同的环境或工作时段提出目的,如有的定义“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的目的是为核设施或其他辐射装置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在环境中产生的γ辐射对关键人群组或公众所致外照射剂量的估算提供数据资料等 [4]。有的定义“运行期间”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评价核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7] 等。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内容包括陆地γ辐射剂量、空气、水、底泥、土壤和生物。辐射污染源监测内容包括核设施环境监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的辐射环境监测、失控源进入环境后的辐射环境监测、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监测、非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辐射环境监测、放射性物质运输的辐射环境监测和放射性废物暂存库和处理场的辐射环境监测。

《规范》没有对辐射污染源监测规定统一的范围和时限,而是强调在进行监测方案设计时,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使类似问题的解决更具有灵活性。对于辐射污染源监测中的核设施环境监测,《规范》以压水堆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为例,按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运行期间环境监测、运行期间流出物监测、核事故场外应急监测和退役监测5个方面给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对于运行前 环境辐射水平调查,规定环境辐射水平调查的时段连续不得少于2年,并应在核电厂投入运行前1年完成;环境辐射水平调查范围以核电厂为中心,半径50km。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比活度调查范围以核电厂为中心,半径10km。还以列表形式给出了压水堆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对象、布点原则、采样频次和分析测量项目)供参考,非常具体,便于实施。

按照《规范》中的表述,“辐射环境监测”这一术语在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中将普遍使用;而在辐射污染源监测中,除了在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称“环境监测”外,在其他内容的实践中,均称“辐射环境监测”。但是也可以发现,《规范》中在讨论某一具体环境监测问题时,可能是为了减少重复,有时也将二者混用,如:“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测”与“核设施环境监测”;“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中的“运行期间环境监测”;“核燃料后处理设施辐射环境监测”与“核燃料后处理系统周围环境辐射监测方案”与“运行期间环境监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的辐射环境监测”与“应用开放源的环境监测”与“应用前的环境辐射监测”等。

有关标准 [1-5,7] 与《规范》没有提及“放射性本底调查”一词。《规范》中,在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铀矿山及水冶系统环境辐射水平监测和核燃料后处理设施辐射环境监测中使用的是“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的辐射环境监测中,对应用开放源的环境监测使用的是“应用前的环境辐射监测”,在应用密封源环境监测中,对γ辐照装置环境监测使用的是“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对含密封源设施的环境监测使用的是“使用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对放射性废物暂存库使用的是“运行前的辐射环境监测”等等。这是因为《规范》中已经明确了“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的内容是“调查环境γ剂量水平和主要环境介质中重要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规范》中“本底调查”的定义是“在新建设施投料(或装料)运行之前、或在某项设施实践开始之前,对特定区域环境中已存在的环境辐射水平、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以及为评价公众剂量所需的环境参数、社会状况所进行的全面调查”。显然,本底调查的内涵广泛,“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只是其内容之一。而且,《规范》对“本底调查”的定义与早期国标 [5] 的定义内容相同。即环境本底调查是源项单位在运行前对其周围环境中已存在的辐射水平、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以及为评价公众剂量所需的环境参数、社会状况等所进行的调查。只是避开了“源项单位”的限定,放开了执行调查的主体,显然是符合客观现实的。早期的标准有称“环境放射性本底辐射水平的调查 [8] ”的,但是也是作为核电厂运行前环境调查的内容之一而表述的。因此,对于在核设施装料运行前所进行的辐射监测和调查工作,称为“本底调查”是标准的表述,而“放射性本底调查”只是一种习惯用语。

另外,按照《规范》规定,省、市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每年编报辐射环境质量年报时,其中的辐射环境监测方案要包括辐射污染源监测方案和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监测结果的报告也相应分为两部分。这些明确的要求对有关单位和人员来说,都是希望的。

辐射环境监测原则

在有的标准和文献中,对实施辐射环境监测的“原则”表述不一致,有时与“目的”及“要求”的区别不太清楚,从而导致重复叙述和理解上的模棱两可。这个问题也可以在《规范》中找到答案,其表述十分明确而且简练。

《规范》对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原则用2句话表述: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内容,因监测对象的类型、规模、环境特征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在进行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设计时,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进行优化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可以进行相应的改进。《规范》对辐射污染源监测原则的表述也只有4句话:凡是不能被国家法规所豁免的辐射源和实践,均应按法规要求进行适当和必要的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内容,应视伴有辐射设施的类型、规模、环境特征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在制定流出物监测与环境监测方案时,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和辐射环境污染源的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设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验反馈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凡是有多个污染源的伴有辐射设施应遵循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的原则。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

本底调查的内容之一是测定“特定区域环境中已存在的环境辐射水平[6] ”,实际上,要求测量的是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即田野、道路、森林、草地、广场以及建筑物内,地表上方一定高度处(通常为1m)由周围物质中的天然核素和人工核素发出的γ射线产生的空气吸收剂量率 [4]。但是,仪器直接测量的不只是“周围物质中的”,而且还包括宇宙射线产生的γ射线产生的空气吸收剂量率。所以必须从测量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值中扣除仪器对宇宙射线的响应(测量值)。关于仪器对宇宙射线的响应,可根据理论计算,也可在水深大于3m,距岸边大于1km的淡水面上测量。在早期有关环境本底调查的文献中,常有“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表述,这一术语现在在辐射环境监测中较少使用。一方面因为“贯穿辐射”是指在物质中穿透本领强的辐射,一般指γ辐射、X辐射和中子辐射等 [2]。另一方面,“天然”即天然存在的,既包括地球上的辐射,又包括宇宙辐射。可见,“天然贯穿辐射”在辐射的种类与来源两方面与国标对环境本底调查的要求不同。而使用γ剂量率仪也不可能测量中子剂量。所以“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表述不够确切。事实上,这一术语在1990年以后发布的有关核辐射环境监测的国标和部标中也未见使用。监测点位布设

辐射环境监测的点位布设取决于监测目的,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满足统计学的要求。以往调查中布点时遵循的原则有2条,一是全国性或一定区域内的环境γ辐射本底调查,通常以适当距离的网格均匀布点 [4]。例如我国1983~1990年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采用的就是25km×25km网格的均匀布点方式 [9]。二是对核电站等大型核设施,以反应堆为中心按不同距离和16个方位角分成若干扇形进行布设,两相邻同心圆与两相邻方位线围成的小区称为评价子区 [3]。要求关键人群组所在地区、距反应堆最近的厂区边界上、流行风向的厂区边界上、人群经常停留的地方以及地表γ剂量率平均最高的地点(若此点在厂区外)均应布点。为了对照还需包括一些不易受核设施影响的测量点 [4]。《规范》中使用的辐射环境监测布点原则大为简化,值得注意。其中,陆地γ辐射剂量率即时测量的布点原则是:厂外地面最高浓度处;厂界周围按半径2、5、10、20、50km,8个方位角间隔交叉布点。剂量率连续测量的布点原则是厂区边界、厂外地面最高浓度处、主导风下风向厂区边界<10km的居民区、对照点。γ累积剂量测量的布点原则是厂外地面最高浓度处,厂界周围按半径2、5、10、20km,8个方位角间隔交叉布点。监测方案制定

在系统地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之前,必须根据监测目标(如核设施环境监测、应用密封源环境监测等)制定完整可行的监测方案。《规范》以列表形式给出了各种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内容包括监测对象(如气溶胶、沉降物、饮用水、指示生物、陆地γ辐射、γ累积剂量等)、布点原则(如监测地表水的布点原则是排放口下游混合均匀处、预计受影响的地表水、排放口上游对照点)、采样方式及频次、分析测量项目(如总α、总β、α/β比值、γ核素分析、3 H、14 C、131 I、90 Sr等)。《规范》还给出了用于各种核素分析的标准方法(指出了适用的国标编号及其名称)。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数据处理方法

《规范》第8章对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常见的5个问题作了规定:有效数字和修约规则、探测下限、小于探测限数据的处理、可疑数据的剔除、宇宙射线响应值的扣除。《规范》还以附录形式分别给出了Grubbs准则剔除可疑值的检验步骤,宇宙射线响应值修正方法,对低水平测量装置进行泊松分布的检验方法,置信区间及其确定方法以及辐射环境监测用表。这些规定为监测数据的处理提供了统一的依据和方法,对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有意义。质量保证

从有关法规、标准条文的篇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近年来国家对辐射环境监测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对监测工作以及参加监测工作的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国家标准《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为质量保证所作的定义是“为使监测结果足够可信,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所进行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并且提出了10条(篇幅有13行)要求。但是这些要求是原则性的,有的甚至不易掌握,比如其中的“环境样品的采集必须由有经验的人按照事先制定的程序进行”及“放化实验室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等。然而《规范》用较大篇幅(第9章)叙述了质量保证要求,不仅具体可行,也可进行单位间互相比较,使质量保证成为可以检查的实实在在的工作。具体内容包括:①建立环境辐射监测质量保证机构(国家环保总局建立辐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制度;省级环保局设立质保小组);②监测人员素质要求(共3条);③计量器具和测量仪器的检定和检验(共2条);④监测方法的选用和验证;⑤采样质量保证(有布点、采样和对样品管理的要求);⑥实验室内分析测量的质量控制(共4条,篇幅近1页半);⑦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共3条);⑧数据处理中的质量控制(共4条)。《规范》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新起点,认真执行这些规定,将使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以规范的方式进行,并获得可信任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198.[2] GB4960-1985核科学技术术语[S].32.[3] GB11215-1989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S].1.[4] GB/T14583-1993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S].1.[5] GB12379-1990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S].1.[6] HJ/T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2.[7] GB8703-1988辐射防护规定[S].10.[8] GB6249-1986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S].3.[9] 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S].1995.1.(本文编辑:王映红)

上一篇:小学快乐体育大课间活动汇报材料下一篇:如何强化乡镇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