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2024-09-22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精选10篇)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1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都在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说电话。记得在我小学时候,电话还没有普及,我和妈妈要去几十里之外的阿姨家送东西,妈妈骑自行车带着我,爬坡下坡,过河过桥,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累得汗流浃背的,结果阿姨家里没有人。那个时候,谁家里如果能安装一部电话,那绝对是让大家羡慕的事情。如今不仅是电话,手机都是人手一个,我的爷爷七十多岁,见别的老头往裤腰上挎一个手机,也要求爸爸给配了一部。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知道爷爷的情况,随时送去关怀。

再说电视。我对电视最早的印象就是爷爷奶奶家那台十几寸的黑白电视,头上两根天线,换台要把屏幕右边的巨大旋扭扭来扭去。然后是邻居大伯家买回来一台彩电,那可是震惊了我们小伙伴的圈子,每天放学以后都迅速的跑回家写完作业,迅速的吃完晚饭,然后早早地去大伯家东屋等着看彩色电视。没有我们爱看的动画节目,就跟着大人们一起看电视剧,什么剧情通通不懂。但是电视剧片头的每一个画面我们记得演过了没有,那得多么专注啊!随着科技的发展,不要说彩色电视普及,带3D功能、体感功能的电视都不稀罕。

第三说一下电脑。最早特别迷恋电脑是因为QQ,那个时候QQ多么流行,交朋友最时尚的方式就是要别人的QQ号,然后加为好友。初中时候一周两节的电脑课是我们最高兴的事情,往往上一节课的下课铃一响我们就迅速的冲向机房去占电脑,如果能争取到一台联网的电脑就可以趁老师不注意偷偷聊一会QQ。但是现在电脑早已经普及,电脑对于我们的功用也早已不再是上一会QQ,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网上看视频、网上玩游戏,我的爸妈都已经能熟练的网上购物、上网视频、网上斗地主。

科技发展的便利遍布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这次考试就可以全程电脑操作,不仅省去了人工费用,而且更加便利。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2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有如下基本特征:其一,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在我国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不在助人过程牟取私利;其二,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不是行政官僚。他们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职业性,或是其职业和社会生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偶尔为之;其三,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规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

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合作而进行的复杂的助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多种专业技巧帮助受助者正确对待困难、努力克服困难、同时他又要去争取资源,切实帮助受助者走出困境。社会工作者承担着如下多重角色:

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首先是要向求助者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

支持者。社会工作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

倡导者。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向受助者倡导某种合理行为,促使他们走向成功。社会工作者应注意进行倡导时应考虑受助者的接受程度,而不是不顾及受助者感受进行强行推动。

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应对其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必须安排和管理相关资源和信息,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尤其要注意防止发生意外问题。

资源获取者。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求助于其他社会工作者、机构,甚至政府和广大社会,向他人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受助者手中。

政策影响人。由于某些社会问题并非由个人生理、心理因素所引发,而是由社会、制度因素造成,因此,对造成这种问题的政策或制度进行改变就是必要的。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

社会工作为社会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参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就业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家庭婚姻服务、医疗康复服务、社会行为矫正、心理道德辅导、基本权益维护等工作,并致力于推进社会政策,维护受助者的合法权益。

一是助人。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生存、参与社会和发展几个方面。当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满足这些需要时,社会工作应该把他们纳入自己的工作领域。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填补家庭制度不足,调节社会矛盾和不均,促进个人才能发展。社会工作既有利于受助者,又有利于社会,并将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当做社会工作基本着眼点。

二是救难。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在中外历史上,社会工作者救人于危难的举动十分普遍。从救护战场伤员到救援难民,从救助灾民倒挽救吸毒者,社会工作的作用都十分显著。

三是解困。由于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性及它对受助者的尊重、保密等承诺,在解决有关个人困境,特别是受助人不希望熟人知晓的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困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四是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以达到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当做自己的工作目标。发展不但发生于人们尚未遇到困难而进行预防性增能之时,也发生于其遇到苦难但靠自身能力的增强而克服困难之时。由此可以说,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社会工作的广阔活动空间。

三、以深圳特区为例分析探索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我国的社会工作还不成熟,各地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已走出了社会工作由政府一手包办的格局,开始实行由政府向民间社工机构购买社工服务的制度。2008年1月,政府启动了向民间社工机构购买社工服务的机制,深圳市六区政府及光明新区管委会分别与9家民间社工服务机构签订协议,购买427名社工服务。这427名社工全部由民间社工服务机构招聘而来,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大多是社会学专业毕业,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每名社工都须经过半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各区可根据一定标准调整社工购买数量或购买对象。这一举措标志着深圳开始了全市性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体现了深圳以“民间运作”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工作制度开始整体推进。将政府“直接养机构、养人办事”转变为向有资格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这是深圳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是培养“大市场、小政府”的积极举措。深圳市政府还决定从民间社工机构购买社工服务,购买服务的费用每个社工岗位每年不低于6万元,其中包括社工工资薪酬以及社工机制培训、管理和运行成本,社工的工资和福利由社工服务机构参照深圳制定的社工薪酬指导价支付。

深圳市的社工制度体现了高度民间化的特点,改变了政府直接聘用社工的做法,使社工不再成为变相的“政府雇员”,社工机构也成为真正的民间机构。深圳的社工制度强调社工由民间组织来聘请,政府向民间的社工机构购买服务,而不是向社工个人购买,这样就使政府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中立性、自主性、灵活性。

四、社会工作现存的困难和发展前景

社会工作在当前中国还是新事物,需要一个社会逐步了解和接受的过程。目前,人们对社会工作存在一定的误解,有的人把社会工作者当成打杂的帮工或是志愿者,对社会工作不重视。高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而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单位则招聘不到合适的社工人才。社会工作者薪酬普遍不高,也导致社工工作岗位缺少吸引力。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3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凭空捏造,它的发展也经历了非常坎坷的由空想到科学的过程。从十六世纪初到十九世纪的300年间,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大体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六—十七世纪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形成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阶段主要是西欧各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经济发展需要资本原始积累。同时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又从思想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地理的大发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海外市场,加速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这个转化的过程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充满了灾难和痛苦,摆脱资本主义建立美好社会成为广大人民的心声。1516年托马斯-莫尔所写的《乌托邦》的发表从精神上满足了人们的愿望,同时也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莫尔也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德国的闽采尔,意大利的康帕拉。他们都对未来社会作了很美好的描述和设想,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大都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但这毕竟是人类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表达,对后来空想社会主义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阶段:十八世纪工场手工业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处于自由竞争时代,主要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来剥削工人,工人的生活极为痛苦,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同时资产阶级在思想界发动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思想上促进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而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又从理论上对公有制社会必然代替私有制社会进行了论证,使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阶段:十九世纪初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十九世纪初,英国和法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资本家残酷的压榨和剥削,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一些人对刚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深感失望,与此相应,空想社会主义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批判空想社会主义阶段。

到了十九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并且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从十九世纪80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是社会主义从理论过渡到真正实践的阶段。这一时期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世界革命中心从西方转向东方。

上世纪2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是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激化,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进一步发展,并在欧亚一系列国家取得胜利,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自从50年代中期以来,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传播,世界各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当代科技革命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力量,获得了相对繁荣稳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优势。社会主义国家也试图借着这次科技革命的东风使自己有一定的发展,其中做的最好的就是中国。

首先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再一次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完成了到实际的转化。

其次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未尽事业,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社会主义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再次是以江泽民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实行发展市场经济,扩大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的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并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扬了国威,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巨大生命力。

最后,当然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带领我们继续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当前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封闭的、僵化的中国而是开放的、高度灵活的中国,中国的经济每年都在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正在共享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显现的今天,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在谋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我相信只要他们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与追求,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本国的发展道路,科学社会主义这棵常青树一定会越长越大。

参考文献:

[1]张凤华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包心鉴.和谐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解读[J].齐鲁学刊,2005(4).

[3]赵壮道.“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述评[J].天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作者简介:张雪莹(1983.12-),女,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总结 篇4

模糊不清的黑白屏幕上总是上演着爸爸最爱看的《西游记》。

爸爸说:“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神魔小说。”

而我记忆最深刻的却是猪八戒的一句台词:大师兄,师傅又被妖怪捉走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黑白的屏幕上有了色彩斑斓的影像。经过电视的世界,我认识了很多新鲜的事物。比如:日本的樱花,希腊古城的海滨……

上了高中,爸爸在家里装了一台电脑。我才发现天文地理、科幻武侠、娱乐购物……不仅仅出此刻报纸、书本、电视,还能够存在互联网。原先世界很大又很小。人类因科技的影响而走近世界,了解世界。生活习惯的变化让我看到了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5

科技发展导致了人类的进步。自从有了人类以来,社会生活就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每一次科技上的发明创造,都导致了一个个社会生活方面的飞跃。火药的发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功不可没,造纸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字的记载得以实现,而指南针的发明又是哥伦布、麦哲伦等进行航海的必要工具,否则他们出海不久必会葬身鱼腹!所以,科技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技发展又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从古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现在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其丰富,这期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革。从书籍的普及到电脑的普遍,从电灯电话的发明到电视电影的盛行,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的进步,无一不体现了科技发展的功勋。如今的人类已经离不开这些科技进步的产物了。

几天前公司搬家,由于网络等没有及时跟上,结果是业务几乎停滞不前——因为无法在公司上网,更无法通过公司邮箱与客户联络!所以说,科技发展丰富了社会生活,而反过来讲,社会生活的需求又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方向。

当然,科技上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提倡,而对于一些以牺牲自然和未来社会生活为代价的科技则应摒弃。10月中旬,英国的一家报纸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塑料袋形成的白色垃圾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并且,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6

评委老师好,我说话的题目是,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科技已经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就像电脑,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娱乐都离不开它。

我上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题目是,你会带什么东西去荒岛。我的同学大多数都选择了电脑和网络,或者手机。我当时也选了电脑。可以说,从我们睁开眼那一刻起,到我们闭上眼睛睡觉,我们都离不开电脑、网络。

首先,我们的学习,离不开电脑。我现在是一名教师,我的继续教育课程,很多是通过网络完成的。而且网络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还有教学视频、教案设计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能力。我最近也是通过电脑和网络,学习普通话,这段时间我的收获很大,普通话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另外,我们不仅要自己会懂得用电脑学习,也要鼓励和帮助学生,通过电脑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我们的工作也离不开电脑,现在学校采取多媒体教学,每个老师备课,都要通过电脑写教案,制作ppt。而且我们学校规定每位老师每年至少要写一片论文,我们也是通过电脑搜集材料、写论文、发表论文。

除了学习和工作,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电脑,网络上有大量的影视资源,而且没有广告,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根本不用等,非常方便。所以,现在我家的电视机,基本上就闲置在那里了。另外,现在还很流行网络购物,网络购物有几个好处,一是,商品丰富,基本上你能想得到,都能在网络上买得到;二是,我们通过网络上的比价系统,找到最便宜的商品。我就比较喜欢上网买书,因为网络上的书比较便宜,而且还可以试读后再考虑要不要买,下单后不到两天就送货上门了。

谈谈与足衣发展有关的汉字考释 篇7

一、足之外衣

1. 履类。

履, 先秦时期, 履是作为动词使用, 表示“脚踏”或“穿鞋”的意思。《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文中“履”指“脚踏”。《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 履句屦者知地形。”文中“履”指“穿鞋”。汉代以后, “履”字作名词, 为鞋的总称。汉代刘熙《释名·释衣服》:“履, 礼也, 饰足所以为礼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履, 足所依也。”清代段玉裁注:“今所谓履者, 自汉以前皆名屦。……周末诸子, 汉人书乃言履。”《世本》:“于则作履。”宋衷注:“于则, 黄帝臣。草曰屦, 麻曰履也。”西汉史游《急就篇》:“单底谓之履, 或以丝为之。”

鞮, 古代用革做的鞋子称为鞮。《说文》:“鞮, 革履也, 胡人履连胫, 谓之络鞮。”鞮还表示是一种单履, 如西汉扬雄《方言》:“自关而东, 鞮履, 其复者谓之靴, 下单者谓之鞮。”[1]《玉篇》:“鞮, 单履也。”《急就篇》:“鞮, 薄革小履也。”

鞜, 古代亦为一种用皮制的鞋子。《广韵》:“鞜, 革履。”《汉书·扬雄传下》:“躬服节俭, 绨衣不敝, 革鞜不穿。”引注颜师古曰:“鞜, 革履。”《急就篇》:“鞜, 生革之履也。”

鞤, 古代一种用皮革制成的小儿履。《说文》:“鞤, 枲履也。”《急就篇》:“颜注, 鞤, 圆头掩上之履也。”《广韵》:“鞤, 儿履也, 皮为之。”

屝, 古代把麻、草编成的鞋称为屝。《说文》:“屝, 履也。”《左传·僖公四年》:“共其资粮屝履, 其可也。”《方言》:“丝作之者谓之履, 麻作之者谓之不借。”“不借”为草鞋的别名。商周以来, 草鞋还可用做丧履, 是古代丧服中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古代有一个规矩:草鞋既不能向人借, 也不可借给人[2]。

屣, 一作踪, 古代也指草鞋。《吕氏春秋》:“视舍天下若舍屣。”《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 犹弃敝踪也。”赵岐注:“踪, 草履……敝喻不惜。”《汉书·郊祀志》:“于是天子曰:‘嗟乎!诚得如黄帝, 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颜注:“屣, 小履。脱屣者, 言其便易无所顾也。”脱掉草鞋是很方便的, 所以古人常以“脱屣”表示事之轻易[3]。

屩, 一作蹻, 也指草鞋, 因十分轻便, 可作出远门时所用。《史记·平原君列传》:“虞卿者, 游说之士也, 蹑蹻担簦说赵孝成王。”《释名·释衣服》:“蹻, 跷也, 出行著之, 跷跷轻便也。”《汉书·卜式传》:“式既为郎, 布衣草蹻而牧羊。”颜注:“蹻即今草屦也。南方谓之蹻。”

2. 屦类。

屦, 先秦时称单底的鞋为屦。汉以前, 用麻、葛以及芦做成的鞋也叫屦。《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屦, 可以履霜。”葛屦是有綦 (系屦的带儿) 可以扎起来的, 一般的屦用麻绳编成, 为了结实起见, 在编时要一边编一边扎紧, 因此《孟子·滕文公上》有“捆屦织席”的说法。屦还可作为与礼服相配的足衣, 《礼记》中有许多有关屦的礼仪, 如《曲礼上》:“户外游二屦, 言闻则入, 言不闻则不入。”“侍坐于长者, 屦不上于堂, 解屦不敢当阶。就屦, 跪而举之, 屏于侧。乡长者而屦, 跪而迁屦, 俯而纳屦”等[4]。

舄, 先秦时称复底的鞋叫舄。《释名·释衣服》:“复其下曰舄。舄, 腊也。行礼久立地或泥湿, 故木复其下, 使干腊也。”汉代郑玄《周礼·屦人》注:“复下曰舄, 褝下曰屦。古人言屦以通于复, 今世言屦以通于褝, 俗易语反与?”西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舄, 以木置屦下, 干腊不畏泥湿也。”这样看来, 舄的作用很像现在的胶底鞋或雨鞋, 其实舄是古代贵族行大礼时所穿的鞋子。《诗经·小雅·车攻》:“赤芾金舄, 会同有绎。”《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肤, 赤舄几几。”毛传:“赤舄, 人君之盛屦也。”后代常以舄为帝王所服, 《汉书·东方朔传》:“ (汉文帝) 贵为天子, 富有四海, 身衣弋绨, 足履革舄。”唐代颜师古注:“革, 生皮也。不用柔韦, 言俭率也。”但同时也逐渐用为一般鞋履的别称了。

3. 屐类。

屐, 是古代用木做的鞋, 后代称为“木屐”, 一种为平底木屐, 一种为底下设齿木屐, 制式相当于今天的拖鞋。木屐相传出现于先秦, 东汉后穿着者渐多, 不分男女, 日常居家均可以穿。最初为雨天穿用, 以防止鞋底潮湿, 同时可行于泥地。《释名·释衣服》:“屐, 榰也, 为两榰, 以践泥也。”颜师古注:“屐者, 以木为之, 而放两齿, 所以践泥。”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便履, 晴天亦可穿着, 称为“平底木屐”。《晋书·宣帝纪》:“关中多蒺藜, 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 前行蒺藜悉着屐, 然后马步俱进。”南北朝时期, 上自天子, 下至文人士庶都盛行穿木屐, 诗人谢灵运登山时常穿一种鞋底有活齿的木屐, 上山时去其前齿, 下山时去其后齿, 上下十分便利, 时称“谢公屐”。唐代李白诗云:“脚着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说的就是这种木屐。

靸, 也指拖鞋, 深头、平底无跟。《急就篇》卷二:“靸鞮卬角褐袜巾。”颜师古注:“靸谓韦履, 头深而兑, 平底者也。今俗呼谓之跣子。”亦名“靸鞋”。初以皮制, 属韦履的一种。秦始皇二年开始以蒲草制作, 并称靸鞵, 从晋到唐多用草制, 梁武帝曾用丝制。陶宗仪《辍耕录》卷十八“靸鞋”:“西浙之人, 以草为履而无跟, 名曰靸鞋。”

4. 靴类。

靴, 为高筒的鞋, 字原作鞾。《说文新附》:“鞾, 鞮属。”原为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穿着, 用皮革制成。《说文》:“鞮, 革履也。胡人履连胫, 谓之络鞮。”《隋书·礼仪志》:“惟褶服以靴。靴, 胡履也, 取便於事, 施於戎服。”春秋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 被引入中原, 并在军旅中开始使用。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靴者, 盖古西胡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其制短靿黄皮, 闲居之服。”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使得着靴再一次流行, 男女皆穿, 但不能作为正式服饰之用。《南史·恩倖·周石珍传》:“亶学北人着靴上殿, 无肃恭之礼。”隋唐时期, 靴被定为群臣于天子宴服的配套足服, 并被历代沿用, 直到清代。

绚, 即“皮绚”, 是战国时孙膑发明的。孙膑因为被庞涓陷害受了刖刑, 不能行走, 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帮”, 缝成高皮绚, 后来孙膑就穿着这种皮绚乘车指挥作战, 打败了庞涓。

从字形结构上看, 以上与足之外衣有关的汉字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会意字———履, 《说文》:“履……从尸从彳从夊, 舟象履形。一曰尸聲。凡履之属皆从履。”徐灏《段注笺》:“从彳从夊, 皆於行步取义;……从尸, 亦横人相配, 兼取其声。”可见“履”字的各个部件都与人行走相关。第二类是形声字———屝, 《说文》:“从尸, 非声。”“尸, 陈也, 象卧之形。”王筠《说文句读》:“尸……横陈之人也。有从之者, 始垂一足而作尸也。”屣、屩、屦、屐, 《说文》中都是从“履”的省形字, 含义自然与“履”是相关的。鞮、鞜、鞤、靸、靴、绚, 形符或从“革”或从“糸”, 都与鞋的质地相关。第三类是假借字——舄, 本字是象形字, 本义是一种鸟, 上面像鸟头, 下面像鸟尾及脚。在《说文》中“舄”是“鹊”的异体字, “舄”作鞋讲, 属于文字的假借, 也可能是因为这种鞋的形状像舄鸟的样子。

二、足之内衣

袜, 古代写法很多, 有韈、韤、襪、韎、靺、袜等形体。这些形体出现的时代有早有晚, 反映了古代袜子发展演变的一些特征。《说文》中只有一个“韤”字:“韤, 足衣也。从韦蔑声。”“足衣”就是指袜子, 古来基本上没有异议。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八《行幐》条中说:“古人之袜, 大抵以皮为之。”“韦”和“革”都是指皮子。就其区别而言, “韦”是熟皮子, “革”是生皮子。《正字通·韦部》:“韦, 柔皮。熟曰韦, 生曰革。”韈、韤、韎、靺这四个形体反映的就是古人曾用皮子制作袜子的状况。除了皮子外, 也有用布帛制作袜子的。袜子属于衣着一类, 所以也写作“襪”或“袜”。《淮南子·说林》云:“钧之缟也, 一端以为冠, 一端以为袜。冠则戴致之, 袜则碾履之。”这是说用白色的帛做袜子。曹植《洛神赋》:“陵波微步, 罗袜生尘。”罗袜就是丝罗做的袜子。

袜子的作用主要是保暖。古有臣下在冬季向君长进献袜子的习俗。《初学记》卷四《冬至》引曹植《冬至献袜颂表》:“伏见旧仪, 国家冬至献履贡袜, 所以迎福践长……拜表奉贺, 并献纹履七緉, 袜若干副。”这里履和袜分得很清楚, 履的量词为“緉”, 袜的量词为“副”。

古时以脱袜为敬。《日知录》:“古者臣见君, 解袜。既解袜, 则露其邪幅, 而人得见之。”古人席地而坐, 进屋前要把鞋袜脱在门外, 一般不能穿着鞋袜入室, 着袜为不敬。《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卫侯为灵台于藉圃, 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师声子袜而登席, 公怒。”褚师声子着袜登席, 这是对国君的不敬, 所以卫侯发怒。梁朝时, 男子闲居多不着袜, 女子一般着袜, 但也有不着袜者。《淮南子》:“古者家老异饭而食, 殊器而享;子妇跣足上堂, 跪而斟羹。”唐宋以后, 女子多缠足, 不袜, 脱袜之俗渐止。

关于袜的语源, 《释名·释衣服》中解释说:“韤, 末也, 在脚末也。”似乎有一定道理。不过综合“蔑”“末”两个声符来看, 袜因“覆蔽”而得名的可能性更大。从“蔑”得声的字有“覆盖”的含义。覆盖物体用的巾帕叫“幭”,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幭者, 覆物之巾, 覆车、覆衣、覆体之具皆得称幭。”《说文》:“瀎, 拭灭貌。”《广韵·末韵》:“瀎, 涂拭。”“拭灭”就是将东西覆盖掉。“抹”从末得声, 有涂抹义, 与“瀎”相同。袜子把脚覆蔽了起来, 故称为袜。

综观文中提到的这些与足衣有关的古汉字, 不难发现其造字方法多是“以事为名, 取譬相成”的形声, 这与足衣发展不断细化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形声字中, 还有一部分字的声符同时兼有表义的作用, 可见古人在造这些与足衣有关的字的时候也是颇费了些心思, 在考虑到这些字的读音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它特定的含义, 这也是汉字表意性特征的一种表现。我们从汉字的形成, 一方面能看到当时社会文化现象、文化观念的影响, 另一方面, 根据汉字造字的方式和内涵, 也可以管窥中国文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何九盈.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陈高华.中国服饰通史[M].宁波出版社, 2002.

[3]王贵元.汉字与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8

一、高度重视农村小学品德课程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是在日常学习中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如针对学生做家务这一问题,学生们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同学们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回家后,学生们要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这一问题就成功的解决了。这样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的建议下,去实践做家务这一活动,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二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们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农村实际生活,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一是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利用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说教式教学模式。要想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接受品德教育,可以以激情为主,可以以讨论为主,也可以通过演课本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是通过明理激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在传统讲解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图片演示、激情演说、行为评价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情感激发中受到教育。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我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从而提高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品德。

二是通过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通过课本剧的表演进行角色,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9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问: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正河: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是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是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是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五是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六是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具有了排他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将其看作是个人收入。我国城乡收入中对这部分个人收入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低估计的问题,城市较农村的低估计更大。

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

政策措施须有战略眼光

问:该如何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张正河:各种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收入不平等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以起点和过程不公平为标志的机会不平等,却折射出中国50多年来公共政策选择上的偏差。

从2006年开始,国家用30—50年,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会在一年两年内缩小。想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根本的成效,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发展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希望政策具有连续性,如改变城乡之间的逆向再分配,减免农业税和各项杂费,逐步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条件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国: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25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 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从1980-2000年,年均GDP增长速度达到9.8%,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

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人均经济总量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从低收入国家

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在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把单纯的经济增长,特别是GD P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的现象,出现了城乡

差距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

会问题。

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增长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 政府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的“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2003年召开的中国共

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

在发展中必须注意“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本报告主要阐述近年来中国在发

展中所出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例如贫富差距、失业上升、教育发展、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城市社会矛盾等问题,并介绍中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实

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

(一)贫富差距问题 改革二十多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随着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格局多样化以及改革的过程中对利益格局重新调整,贫富

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

从基尼系数反映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之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78年 城乡合计基尼系数为0.2强,从来没有超过0.31的水平;从1992年到19

9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376上升到0.403。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

基尼系数上升速度过快,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1988年为0.382,根

据本课题组的数据,1994年为0.434,1996-1997年为0.457

7。到2003年,本课题组根据多项抽样调查的数据,按照保守的估计,认为中国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不低于0.5的水平,这应该是不为过的,从趋势上看,还在进一步上升。而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基尼

系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塞拉利昂0.629,巴西0.601,危地马拉0.59

6,南非0.593,巴拉圭0.591,哥伦比亚0.572,巴拿马0.571,津巴布韦0.568,智利0.565,几内亚比绍0.562。从基尼系数看,中国已经快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财富分布的情况来看,高中低收入户的比例呈金字塔形,差距也有放大的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92年到1998年,中国最低和最高的20%居民的

收入份额分别从6.2%和43.9%变为5.9%和46.6%。1998年,最

低和最高的10%居民的收入份额为2.4%和30.4%,后者是前者的12.7

倍。从当前家庭财产总额的差距来看,最高的达到158.1万元以上,相当于户均

财产22.8万元的近7倍。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城乡高收入户占总

户数的2%,中低收入户占18%,低收入户占80%。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国内10%最富人口占总收入比例最大的10个国家是

巴西47.9%,哥伦比亚46.9%,津巴布韦46.9% 危地马拉46.6%,巴拉圭46.6% 智利46.1%,南非45.9%,巴拿马43.8%,塞拉 利昂43.6%,莱索托43.4%。而当时中国为35.68%,美国为26.1 %。

(二)贫困阶层问题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很大 的成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0年的3000

万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全球贫困大幅度减

少在许多方面归因于中国经济神奇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1

.5亿,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世界贫困人口反而会增加2000多万人。但是,中国的贫困问题面临农村与城市的双重挑战。根据2000-2001年 亚洲发展银行组织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课题研究,全国城市贫困人口约1480

万人。200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公

布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3%左右。

首先,绝对贫困人口仍然庞大,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其次,贫困线标准相对 较低,各地贫困线标准各异;再次,农村贫困仍然严重;最后,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

题日益突出。

(三)就业与失业问题

从就业的角度看,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有两点:一是巨大的人口总量;二是巨大 的农村人口数量及其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中国当前就业面临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即总量与结构的彼此困扰、新生劳力与失业人员的相互交织。到2003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56万人,虽然“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4.2%,但加上其他企业、农民工和大学生中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超过了10%。2003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只有50%。进

入21世纪以来,中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600万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

转移压力800万左右,下岗需要再就业的600万左右,再加上上一年下岗和待业

结转的,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在2500万左右。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 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明显增加。二是县一级的就业问题突出。三是资源枯竭的

城市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的挑战加剧。这些挑战主要来源于几个 方面:

首先,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企业富余人员。其次,历史因素导致的落后的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的压力下,必须进 行迅速的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和与之相关的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也会产生大量下岗

失业人员。再者,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对城市就业也会产生一定 压力。

最后,新生劳动力的增加。受到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十五”(2001-2 005)期间达到劳动年龄的新生劳动力较“九五”(1996-2000)平均每

年多290万人。

(四)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最严重的弊病在于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 方面: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区域内部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从区域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着东部强、中部中等水平、西部弱的由东 向西的三级梯度差。在三大区域内部,教育发展也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集中 在少数省份和大城市。另外,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差异不断加大也导致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均,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发展方面严重不均衡。造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宏观上说,是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的长期存在,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

长的教育需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

源供给短缺,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

资源供给短缺。微观上说,有的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

有的是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的,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有的是制度政策上 的原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改革开放以来

以追求效率为准则的经济梯次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又加剧了这种倾斜的幅度,使东部

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以经济为标尺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五)医疗与公共卫生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镇实行了劳保医 疗和地方财政负责的公费医疗,在农村基本上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198

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原有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发 4 展,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已经完全崩溃,而城镇公费医疗体系也困难重重。目前医疗保障方面出现了几方面的显著问题:

一是社会医疗保障总体水平非常低,但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例如,1998年全 国人均卫生费用由1980年的13.4元增加到280元以上,增幅达到20倍以 上。城乡居民次均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大为增加,全国次均诊费为63.1元,城

市比1993年增长2.7倍,农村比1993年增加2.5倍;住院次均费用23

84元,城市比1993年增加1.5倍,农村增加1.4倍。二是在卫生服务资源投入和供给显著增加的同时,医疗结构的服务效率却逐年下 降。1998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门诊总量为21.3亿人次,比1992年减少4

.4亿次;住院人次4995万,比1992年减少227万。由于医疗机构人员迅

速增加,门诊量减少,住院病人增加不多,平均每个医生全年负担诊疗人次和住院床

日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1998年和1990年相比,诊疗人次由1683下降到

1178次,住院床数由767次下降到506次,全国病床使用率由80%下降到

60%。医院服务质量差,病人满意度低,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医疗事故已经成

为消费者主要投诉热点之一。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大为降低,1998年和1993年相比,自付医疗 费的比例由27.28%增加到44.18%,农村从84.11%增加到87.4 4%。

从原因上分析,城镇公费医疗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和企业包揽过多,医疗费用攀升,各级财政难以承受,企事业单位不堪 重负。据统计,全国职工医疗费用1978年为27亿元,到1995年增至653

亿元,1997年超过773亿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的增长。2、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医疗机构和患者在利益驱动下 都来吃公费劳保医疗这块“唐僧肉”,使医疗成本上升,效率低、浪费严重。3、医疗经费来源无保证,财政对公费医疗拨款与支出相距甚远,难以弥补。劳 保医疗因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名存实亡。因看不起病、报不了帐而上访、告状不

在少数,**迭起危害社会安定。

4、覆盖面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没有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因存在“双轨制”,“搭便车”行为大行其道,使公费劳保医疗成了无底洞。加上

疾病模式的转化、人口年龄的老化,药品价格的上涨和检测手段的更新等客观因素,使医疗费用更加窘迫。

农村方面,由于合作医疗体系依赖于乡镇、村等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度以后,这些组织对于农村经济资源的控制相对削弱,财政能力下降,从而

使得合作医疗体系基本趋于瓦解。目前,90%的农民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体系。总体上看,以往医疗保障体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制度的风险共担程度低,政府投 入不规范,缺乏投资效率,公平性差,对社会弱势群体缺乏照顾。因此,建立适应新 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迫在眉睫。

(六)城市化引发的社会矛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征地和拆迁引起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新隐患,有些社会矛盾还存在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性。这方面的问

题又集中表现为两类:农村征地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和城市拆迁引发的拆迁户权

益保护问题。

1.农村征地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扩张和各地兴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农民土地被 大量征用,但在征地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又没有配套的社会保障

措施、盲目上马导致“征而不用”、“暗箱操作”而滋生腐败、征地补偿安置费分配

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成了基层农村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导火索,有的地方基本利

益受到损害的农民甚至不得不采取集体上访、诉讼等手段甚至一些过激行为来保护自 己。

“失地农民”的问题难以解决与经济体制的转型也有很大关系。据保守估计,目 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超过2000万人,而且还将以大约每年250万到300万 的数量增加。由于失去负载着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土地,出现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成为“城市化浪潮中的新弱势群体”。2.城市房地产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房地产开发引起的拆迁、业主维权 等社会矛盾也开始突出起来。据统计,2002年全国城市房屋拆迁总量超过了1.

2亿平方米,接近当年房屋竣工面积的20%。在城市改造中,由于拆迁管理工作不

到位、拆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不完善、滥用行政裁决和强制拆迁的行政行为、适合被 拆迁人需求的中低价位房屋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大量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甚至引发恶

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与拆迁问题一样,房地产的建设与销售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从土地的角度来看,农村征地中的失地农民、城市改造中拆迁的居民和购买商品 房的业主的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他们都是因为土地功能的调整而程度不同地

成为权益受损群体。农民面对的是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过程;城市居民面对 的更多是土地由居住用途转变为商业用途或者是提高其原有利用率的过程。实质上是

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升值利益的分配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努力与对策

(一)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国家提出 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东北振兴计划;在农村加

大了扶贫开发的力度,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农民 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城镇建立了全面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力

度;保障进程务工人员的权益。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攻坚计划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和农村的贫困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反贫困政策。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城市的反贫困政策包括:下岗、离退休职工养老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2000年国务院分别下发了《

关于继续做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工作 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

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城镇下岗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做了明确的规定。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攻坚计划取得明显成效。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充分意识到反贫困任务的艰巨性。2001 年5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2001-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完善扶

贫开发机制和认真安排好灾区和困难农户的生产生活。

(三)加强管理和引导,努力改善就业环境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十六大前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各地政府也纷纷为

就业再就业工作做了大量工作。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

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

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 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

(四)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中国政府对于促进教育发展的问题高度重视。1992年,中共中央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 的根本大计”。1997年,中共中央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阐明:把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教育首次成了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义 务教育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原则,即: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城市及经济发

展程度较高的农村在1997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占总人口40%左右的中

等发展程度的农村在2000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余占总人口20%左右 的经济落后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在2000年分别要普及九年、五至六年及三至四年义 务教育。

针对地区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2000 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以县为主”的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同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

困难地区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使上述问题有所解决。“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还有:

1、依法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使用效益,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需求 2、认真组织实施六项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西部教育开发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和211工程、高校高新

技术产业化工程

3、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4、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队伍的水平5、大力进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6、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育人环境

7、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治教

(五)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随着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医疗技术和费用的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已 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难题。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当多的改革和探索。1993年11月,中共第十四界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1998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障

体系的决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过几年努力,目前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截至2002年10 月底,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口达到8691万。按

照计划,我国力争在2020在覆盖范围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与此同时,农村也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制。2003年1月23日,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3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

见的通知,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到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

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遵循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乡(镇)、村集体要给予资金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2003年11月25日,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 救助的意见。《意见》指出,政府将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 助。要求各地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基金主要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

多渠道筹集。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对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六 维护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公正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城市化中出现的失地农民、拆迁、业主维权本质上都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问题,其中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尤其是对失地农民)、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村 委会、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土地财产权和使用权的进一步明确、土地资源行

政配置和市场配置的关系、行政规划和审批过程的透明和公开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

题。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尝试,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1.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 中央1号文件印发实施。文件提出,要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格遵守对非农

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

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为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国土资源部正在积极配合中农办起草中央关于改革和 完善征地制度的政策性文件;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抓紧修改完善《征地

制度改革试点总体方案》;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土地征用征收条例》和修改《土

地管理法》。

2003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4部委以 “特急”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发布了《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

政策界限》。此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开发区整顿到了关键时刻。据国土资源部介绍,目

前已基本刹住了乱设开发区“圈地”之风,各地停止了新设开发区和扩大规模的审批,初步遏制了违法乱批滥占耕地的势头。截至目前,全国共清理各类开发区(园区)

6015个,规划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现已撤消2426个、整合294个。

2.加强房地产市场规范和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政府对于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权益保护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对城市房屋 拆迁问题十分重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下大力气化解拆迁纠纷。2001年7月,根据拆迁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1991年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进行了修订。2003年9月,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

布了《关于贯彻中央领导批示切实做好城镇房屋拆迁中维护稳定工作的通知》、《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建设部结合上述通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及时完善配套政策。针对拆迁评估、行政 裁决不规范等问题,于2003年12月先后下发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

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对于更好地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将起到

积极作用。

2003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业主大 会/业主委员会、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各自的权利和责任。随后,建设部又颁布了

配套的《业主大会规程》。

近年来,针对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失业、贫困、教育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保障体系薄弱等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

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许多问题的长期积累,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需要长期持续的努 力。

2003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实现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切实

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格局,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

督的同时,政府更要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促进城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10

我家住河南省邓州市一个农村家庭,对家乡近年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状况感触颇深。首先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与社会主义农村综合改革是分不开的。1978年后,在农村迅速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迅速解决了我国的粮食问题,2006年,全国范围内废除农业税,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古老的农业税传统,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坚实的粮食基础。其次,全国范围内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制度,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这对提高人民整体文化素质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后就是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部属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免费教育等等。这些农村改革能够得到落实,无一不依赖于党和政府坚定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农村有计划、有节奏快速发展,走向小康。

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性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基础力量。我国的许多改革都是由基层和群众自发做起来的,然后由政府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国的。在我家乡河南省邓州市,由政府和群众共同拟定的“4+2工作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谓“4+2工作法”,也叫做“四议两公开”,即农村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等也作出指示,肯定邓州农村创造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基层建设的制度创新之举,是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有效实践形式,要求将这一好经验在全国农村推广,并在推广中不断完善。通过“4+2”工作法的实践和完善,基层民主深入人心,农村党建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日新月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上一篇:春天在袅袅幽香中作文下一篇:优秀工作者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