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技发展成就

2024-06-07

中国的科技发展成就(共8篇)

中国的科技发展成就 篇1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喝彩的,也有怀疑的;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对此,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胸中是有数的,信心是坚定的。——回应唱衰中国论

本报讯 昨天,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进入达沃斯论坛专题】 温家宝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进步,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力争取得明显进展。坚持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在回答问题时表示,当前反腐重点工作一是反对职务侵占。严禁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插手招投标活动,牟取私利,这要成为经济上反腐败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是逐步推进财产申报制和公示制。这些年已制定了一些制度,包括领导干部申报财产和家属子女在国外定居和经商情况,还要进一步完善,逐步从申报到公示,这是对干部手中权力的一个最重要的监督;三是公开“三公”经费。今年开始已在98个部门实行“三公”经费公开,群众对此是欢迎的,但感到还不够,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逐步扩大范围,并且明确公布内容要具体到项。

>>关于经济问题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温家宝强调,我们将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解读】

全年CPI预计“4%右一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8月CPI比上月回落,至少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了“拐点”。下一步物价走势将保持基本稳定,因为稳定物价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依然存在,此外,工资上涨及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也增加了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

总的来说,今年中国将力争完成年初设定的通胀管理预期目标,全年CPI涨幅可能会在“4%右一点”。

中国愿意加大对欧洲投资近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令世界担忧。温家宝表示,中国仍愿扩大对欧洲的投资。希望欧盟领导人、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的领导人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下个月他将同欧盟领导人会晤,希望能够有所突破。

【解读】

中国总理向世界传递信心

张晓强表示,总理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战胜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这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世界传递的信号。即我们要有信心,同时要承担起责任。在搞好中国经济的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共进。温总理讲话指出了一种方向,希望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使全球经济复苏回到正常轨道。

中国的科技发展成就 篇2

关键词:主要成就,基本经验

全面认识和了解6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取得的重大成就, 科学总结取得成就的基本经验, 能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面对未来, 从而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的胜利。

一、新中国60年的主要成就

1、经济上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表明, 60年来,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8.1%, 改革开放30年来, GDP年均增长9.8%, 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截止到去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 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360美元, 国家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富裕安康的生活, 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政治上实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 不仅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人民的解放, 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而且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如今, 基层民主活力增强, 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法律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形成体系的跨越,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文化上实现了科学技术的全面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1978年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生产力”的论断, 中国政府将科技兴国作为基本国策之一。科技创新和生产、市场紧密结合起来, 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目前, 全国科技人员近500万人, 仅次于美国, 中国在航天、能源、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潜力巨大, 正走向科技强国。同时,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指引下, 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取得了累累硕果。

4、外交上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

全方位开放的跨越, 由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享有崇高国际威望的国家。

旧中国遭受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被迫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实行改革开放后, 中国打开国门搞建设, 快速融入世界。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由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同时,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平等地与世界各国交往。60年来,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加强, 国际影响和作用日益扩大。

回眸60年的发展历程, 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倍感自豪, 无不为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由衷赞叹。

二、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

1、坚持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 是新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本指南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 也是中国共产党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新中国60年的历史进程也说明了这一点。当我们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遭遇挫折与失败, 如文化大革命运动, 而只有当我们重新坚持实事求是, 才能回归正确的发展轨道, 如改革开放的30年, 就是高扬实事求是的30年:一方面, 实事求是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讲实事求是时, 同时要求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 从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拓展了事实求实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 创造性地运用实事求是原则拨乱反正并指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之源。可以说, 对实事求是这个根本原则的坚持和实现的程度, 直接关系到中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成败兴衰,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 中国建设和改革发展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2、不断改革创新是新中国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总是以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为先导, 一部新中国的发展史, 就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 我们党不断结合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理论,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 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60年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源泉。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僵化的教条, 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 而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 根本奥秘就在于它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事实证明, 没有思想观念、生产关系、管理体制、政府职能和领导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创新, 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大发展。

3、坚持群众观点, 走群众路线, 做到以人为本是新中国发展的坚实基础

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是关系到能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 这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此后,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是强调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我们只有做到深入了解民情, 充分反映民意, 广泛集中民智, 切实珍惜民力, 不断实现民利, 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新中国发展的政治保障。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在中国, 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才能排除各种阻力, 保障这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旦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 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民主权利就会再次丧失。在这个原则问题上, 决不能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党在执政条件下要更加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建国以来, 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坚持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同时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进一步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根本建设的首要任务, 使党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轨道前进。只有在这样一个政党的领导下,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回望历史, 我们无限感慨, 展望未来, 我们豪情满怀。新中国发展进步的60年, 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言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 只要我们能够作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增强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励精图治, 就一定能够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再过40年, 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 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参考文献

[1]金吾伦:《创新中国, 成就世界》, 《理论视野》, 2008年第4期。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篇3

1.造纸术。

西汉早期,有了用麻做的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早期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期,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后人称“蔡侯纸”。后来,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

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宋元时期已有套色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欧洲。

3.指南针。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火药。

唐朝中期的书籍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天文历法成就。

商朝甲骨文里留下了日食、月食的记录。周朝观察天象更精细:《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了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夏历”相传来源于夏朝。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成的《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

2.医学成就。

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的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创编医学体操“五禽戏”;东汉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他为“医圣”。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尊他为“药王”。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医方10000多个。

3.数学方面成就。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南朝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利用和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1000年;他还写了数学专著《缀术》,在唐朝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4.地理与地震研究成就。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出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有综合性地理学专著《水经注》。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5.建筑方面成就。

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唐朝都城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明成祖时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城中心的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长城更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6.农业、手工业论著。

北朝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北宋沈括著有《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明朝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明末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的科技发展成就 篇4

海事发展概况

一、海事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事管理机构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一)港务监督管理模式阶段(建国初期-1985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在交通部海运总局设立航政室,负责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1953年经政务院批准,在交通部下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同时在沿海港口设立港务监督机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的名称对外统一行使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能。改革开放后,全国文革期间受到冲击瘫痪的各港务管理部门逐步恢复了安全监察室。20世纪80年代初,在交通部内设水上安全监督局,沿海各主要港口设港务监督,在长江、黑龙江分别设长江航政管理局、黑龙江港航监督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交通厅或交通厅航运局设置港航监督处(室)或车船监理处,在主要港口设置港航监督或车船监理,县市交通局一般也设有统一管理运输业务和航政管理的航管站。

(二)“海监局”管理模式阶段(1985-1998年)

1985年,国务院作出了改革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决定。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组建了14个海上安全监督局,实行交通部与所在城市政府双重领导,以交通部为主的领导体制。长江、珠江和黑龙江的水上安全监督,由交通部设置的港航监督机构统一负责;其他内河水域,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设置的港航监督机构负责。据统计,除北京、西藏外,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水上安全监督机构,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布局。1989年,实施了以政企分开为核心的港监管理体制改革,中央直属和地方港监机构从港务局中独立出来,管理体制和模式有了较大的突破,在交通部成立了安监局、船检局,沿海港口成立海上安全监督局,独立行使职能,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也相应设立了港航监督、船检机构。

(三)“海事局”管理模式阶段(1998年至今)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交通部安全监督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交通部船舶检验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为交通部直属机构,将我国沿海海域(包括岛屿)和港口、对外开放水域和重要跨省通航内河干线和港口,划为中央管理水域,由交通部设置直属海事管理机构实施垂直管理;在中央管理水域以外的内河、湖泊和水库等水域,划为地方管理水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实施管理。在全国沿海地区和主要跨省内河干线及重要港口设置了20个直属海事机构,112个分支机构。在设置组建直属海事机构的同时,交通部还对地方管理水域管理机构的名称作了规范,目前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个建设兵团建立了地方海事机构,并在市(地、州、盟)地方海事设立分支机构192个。随着交通部海事局的组建,以及全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完成,“统一政令、统一布局、统一监督管理”的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新体制最终形成。

二、我国海上搜救体制在改革开放后的沿革

197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成立海上安全指挥部的通知》,要求在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由交通部、总参、海军、空军、原外贸部、农林部、国家海洋局、气象局成立了“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作为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非常设机构,其职责为负责全国海域的海难救助和船舶防台、防止船舶污染海域、防冻破冰工作,办公室设在交通部。同时,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相应的海上安全指挥机构,初步形成了我国的海上搜救格局。

1985年,为更好地保证海上人命财产安全,履行国际义务,我国加入了《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该公约明确各沿岸国要“开展国家搜救服务”、“建立救助协调中心和救助分中心”。为切实做好履约工作,尽快与国际接轨,1989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将原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改名为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交通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日常工作由原交通部安全监督局(现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承担。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上安全指挥部亦相应更名为海上搜救中心,有关省市的搜救中心还成立了若干个分中心,使我国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海上搜救机构和网络。

全国水监体制改革完成后,为加强对全国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于2005年批复同意建立由交通部牵头的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1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是联席会议的办事机构,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交通部的内设机构设置,日常行政工作由交通部管理,业务委托交通部海事局管理,撤销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成立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承担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各项工作。此后,我国沿海及长江干线先后成立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牵头的海上搜救中心,形成了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长江、黑龙江干线水域完整覆盖的搜救网络。此外,沿海和水网一些地区还根据当地实际,成立了地市级、县级搜救中心,部分非水网地区也成立了水上搜救指挥机构。以上机构业务上接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导,日常工作由直属海事机构负责,保持24小时值守,随时处置海上突发险情,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基本建成。

中国海事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一、推进海事立法,坚持依法行政

以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缔结与加入的国际条约作为开展海事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的法律依据和平台,自1983年《海上交通安全法》和1986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颁布以来,不断推进海事立法,制定完善体现海事履约和行业管理职能的法律法规,形成了以800 多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要内容的海事法律框架体系,为海事部门履行“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水上安全、保护水域环境”的职责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

二、实施有效监管,保障水上安全

在我国航运经济高速发展、船舶流量大幅增加、通航密度的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海事部门探索出“四客一危”重点船舶、“四区一线”重点水域、“四船一链”重点环节、“四季三节”重点时段的水上安全监管规律,确立了“坚持专项治理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注重长效机制”的安全监管思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履行水上安全监督管理、防止船舶污染水域、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职能,使我国水上安全形势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水上交通事故件数、死亡失踪人数和沉船艘数同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93.9%、71.2%和87.6%,有效保持了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一)通航管理:有效规划全国通航水域,重点水域实施船舶定线制;开展大规模联合执法和专项行动,清除沉船沉物等碍航物,整治非法采砂、捕捞、水上养殖等碍航行为;维护工程施工水域安全,对重大水上活动、重点通航水域、重要通航时段进行交通组织,净化了通航环境,规范了航行秩序。

(二)船舶管理:推行重点船舶跟踪制度和安全诚信船舶管理制度,开展船舶安全检查、港口国监督和船旗国管理。五星旗船队连续九年在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地区保持较低滞留率。在我国48个港口开展港口国检查工作,监督检查船舶数已居亚太地区第二位。

(三)船员管理:规范船员培训、考评和发证;开展船员特殊培训和操作性检查,建立船员闭环管理体系;我国成为第一批列入国际海事组织公布的履行STCW公约“白名单”国家;先后与英国、挪威、新加坡、希腊等2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的协定。我国的船员人数从改革开放前的25万人,发展到目前的155万人,船员总量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公认的船员大国。

三、维护水域环境,防治船舶污染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监控网络和联动机制,完善应急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溢油演练,加强污染治理,初步形成了“机构合理化、法规系统化、队伍专业化、信息网络化、监控立体化、反应快速化”的管理格局,危险品管理水平和防止船舶污染的监控预控能力明显提高。

(一)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管理:实施船载危险货物申报审批制度,严格申报程序,规范申报人员的管理;探索和建立信誉管理机制,在危险品申报、集装箱装箱、危防从业单位管理等领域率先建立了诚信管理制度。

(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建立并不断完善了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体系。参加国际区域性溢油应急合作计划1个,颁布实施国家级溢油应急计划1个和海区级溢油应急计划4个,省、市、港口级溢油应急计划36个,基本形成了国家级、海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码头)和船舶五级溢油应急反应体系。

四、构建保障体系,服务水路运输

通过加大投入,合理布点,科技创新,自我研发等方式,建立起了我国航海保障系统,构建了全面可靠的航海保障平台,提供了安全畅通、值得信赖的航行环境和助航服务。测遍了我国400余万平方公里海域,编绘了全国沿海开放港口和重要水道海图,绘就了1000余万份航海图书资料,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民用航海图书体系。中国沿海及主要港口以7981座航标形成了灯光交叉覆盖的航标链,形成了基本覆盖我国沿海重要港口及附近水域的船舶动态监控网络。

五、建立应急体系,组织险情救助

全面履行海上人命救助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职责,推动成立国家、省、地市三级水上搜救中心,形成了以政府统一领导,以海事部门为主要依托,搜救机构归口协调指挥的水上搜救组织体系,1998年至今,共编制完成国家级海上搜救专项应急预案1个、交通运输部部门和专用应急预案7个、省级搜救应急预案20个;共主办或联合举办了10次较大规模的海上搜救综合演习和1次模拟搜救演习;共组织、协调、指挥海上搜寻救助9900起,共有122320人脱险,平均每天救助34人,救助成功率达93.2%,建立了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险情应急机制,提高了海事应急反应能力。

六、加快装备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江苏段建设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中央电视监控系统,在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琼州海峡及沿海重要港口等海域建立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以便及时获取各类信息,监控船舶安全航行。

以3艘千吨级巡视船为骨干,以1100余艘60米、45米、30米级及以下级巡逻船艇为主体的海事船艇编队,使海事监管范围已延伸至专属经济区。

七、创新服务举措,促进社会发展

着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不断转变职能,创新服务理念,利用行业特点,技术优势,积极践行“三个服务”,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广泛赞誉,彰显了海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一)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安全、畅通、便捷的“绿色通道”,为国家重点物资运输提供保障;确保天津北港区、曹妃甸港区、洋山新港区、苏通大桥、三峡船闸完建期等重点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施工企业高度评价。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天津滨海新区、长江黄金水道、海西开发、北部湾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水上安全服务的需要。

(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渡口渡船改造,打击非法载客和客运超载,为群众出行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捐助希望小学,推进中西部海员发展工作,开展船员培训,为转业渔民、农民开辟就业渠道,扶持贫困地区农民脱贫。

中国的科技发展成就 篇5

人民教育 奠基中国

——新中国60年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伟大成就

中共教育部党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强教兴,教兴国强。1949年新中国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也掀开了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新的一页。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6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伟大进程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6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致力于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我国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突出地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针,创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坚持向工农开门,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有计划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为我国教育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位的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从体制改革入手系统地进行教育改革,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不断加快,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强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我国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推进,把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带入21世纪。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教育是在极其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1949年,我国80%人口是文盲,小学和初中入学率仅有20%和6%,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经过60年的不懈奋斗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第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就提出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20世纪80年代,又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经过不懈努力,到上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进入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新阶段。2008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3.58%以下。在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伟大的历史性跨越。

第二,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是直到1998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仅340多万人。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8万人,是1998年的6倍;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6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7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

第三,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崛起,形成了大规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分别占居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第四,以促进教育公平引领教育发展,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迈出重大步伐。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逐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采取倾斜政策等措施,使全国城乡儿童、青少年和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加平等的教育机会、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五,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到2.6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我们与时俱进地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穷国办大教育的情况下,我们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将教育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60年教育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和全社会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教育战线几代人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两基”奋斗目标的实现,高校扩招和促进教育公平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实施,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和“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理念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7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2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加速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既是国家意志,也是人民期待。新中国教育发展的60年,是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60年。在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中,我国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特征、富有生机活力的发展道路。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教育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具有深远的启迪作用和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只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面对西方国家长期占据经济科技优势的挑战,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三,必须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关键是教育要科学发展,按教育规律办事。只有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统筹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实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依靠教师办学。“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始终不渝地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的经验,破除一切妨碍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育开放水平,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六,必须坚持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孩子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赢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国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进入让所有孩子“上好学”的新阶段,进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6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仍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贯彻好,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落实好,努力实现更大规模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一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二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坚持改革创新。三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四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到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推动我国教育在新世纪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中国物流业发展十年成就回顾 篇6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的10年,也是我国物流业确立产业地位快速发展的10年。10年来,物流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

一、物流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物流业产业地位得以确立。10年前,人们对于物流业的产业地位还有不同看法。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单列一节,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009年,国务院发布我国第一个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列入“十大产业规划”。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物流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物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政策不断落实的推动下,10年来我国物流业保持了较快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03~2011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2011年达3.2万亿元,比2002年翻了两番。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7%,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与此同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稳中有降,从2002年的18.9%降为2011年的17.8%,相当于当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每万元社会物流总额花费的社会物流总费用由2002年的974元,下降到2011年的531元,物流业对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贡献越来越大。

二、物流企业群体快速成长

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1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显示,按照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的50强物流企业,超过100亿元的有12家,超过50亿元的有21家。50强入围“门槛”由2004年的2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5.4亿元。排名前10位的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所有调查企业的比重由2009年的7.6%提高到2010年的8.5%。

物流企业核心群体初步形成。从2005年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估认证工作。到2012年8月,经评估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已达1766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达到110家。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扩张。

专业服务能力得到增强。一是运输、仓储、货代等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二是围绕企业需要的专业化物流融合发展。如汽车、家电、电子、医药、烟草等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专业物流配套能力。三是各类物流企业创新发展。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金融、卡车航班、越库配送等新的物流模式得到推广运用。四是供应链管理开始起步。物流企业介入代理采购和分销业务,流通企业延伸物流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物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下转A2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

(上接A1版)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

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2003~2011年,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超过15万亿元,年均增长24.4%。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加大对铁路、公路、水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速度明显加快。2009年,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达到

2.6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7%。

综合运输体系初具规模。到2011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410.64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1.3倍;其中高速公路8.5万公里,比2002年翻了两番多。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9.3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29.6%。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46万公里,比2002年新增3000公里。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2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762个,比2002年增长1.5倍。民用航空机场180个,比2002年新增39个。

物流节点设施稳步增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核实,截至目前,我国各类物流园区共有754家,比2006年、2008年的调查分别增长264%和58.7%。调查显示,运营的物流园区占46%,在建的占32%,规划的占22%。与2008年相比,规划和在建园区占比有所下降,而运营园区占比大幅上升。运营物流园区中,涌现了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运作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物流信息化和技术应用取得实效

企业信息化加快发展。大部分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大型企业信息化率达到90%以上。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财务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系统逐步推广。企业借助信息化实现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加快搭建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钢铁、汽车、医药、烟草、石化、零售等行业物流信息化走在前列,上下游信息共享和信息对接,逐步向供应链管理转型发展。

公共信息平台发挥作用。一是行政性物流信息平台稳步推进。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国电子口岸建设,整合海关、交通、税务、工商、质检等多项电子政务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行业性物流信息平台全面发展。以钢铁、公路货运、医药行业为代表,打造线上物流服务平台,融合多种信息技术,推动“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延伸。三是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建设。许多省市纷纷搭建服务区域市场的物流信息平台,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仓储保管、运输配送、装卸搬运、分拣包装、自动拣选等专用物流装备广泛应用;条码技术、智能标签技术、配载配送和路径优化技术等得到推广;冷藏、配送等专用车辆需求旺盛,叉车、托盘、货架、自动拣选、自动化装备等专用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联网、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五、物流业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外商外资全面进入。2005年12月11日以后,我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物流服务领域全面开放。国际知名跨国物流企业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加紧网络布局和服务提升,在行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跨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物流业发展。中国物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区域物流加强合作。东盟-中国自贸区启动,东北亚加强物流合作,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物流合作。2003年内地与香港和澳门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8年台湾与大陆实现“大三通”,2010年大陆与台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开始实施,两岸四地物流合作进入实施阶段。

物流企业开始“走出去”。2011年,我国交通、邮政和仓储业对外投资超过12亿美元,2003~2011年年均增长近40%。国内物流企业跟随制造和商贸企业及工程承包“走出去”。如,中外运长航海外业务有新的拓展,顺丰速运逐步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布点。中远物流在核燃料和废料物流、工程物流和会展物流等领域,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六、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体系基本形成统计工作不断创新。2006年起,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制定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试行制度转为正式制度,全面监测物流业发展情况,并定期向国内外发布。特别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2003年9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10年来,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已发布了两个《物流标准专项规划》,一批重点物流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已经完成。

教育培训工作齐头并进。目前全国已有417所本科院校、824所高等职业学校和20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物流类专业,在校学生突破100万人。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自2003年11月开展以来,已有30多万人参加了认证培训,16万多人取得高级物流师、物流师和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

中国的科技发展成就 篇7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

60多年来,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坚定不移地奉行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具体的对外政策。这样就形成了三条外交脉络———生存、富强、和谐。[1

生存———破除封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恨之入骨, 制造反华包围圈。为了站稳脚跟, 新中国采取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外交方针, 站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虽然, 这一时期, 我国主要实行“一边倒”战略;但是,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中国陷入空前孤立。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我国积极谋求新的国际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与多国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众矢之的, 它们在人权、台湾、西藏等问题上不断制造麻烦, 中国沉着应付、稳住了阵脚。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思想的指导下, 中国国力持续增长, 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富强———敞开国门

从新中国成立到19世纪50年代后期, 我国就以自力更生、务实开放的态度, 向苏联及东欧等国家打开大门。

19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 面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的不利局面, 中国采取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 积极发展同西欧、日本、亚非拉等国家之间的关系。

19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 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中国采取了“一条线、一大片”的战略,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9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中国采取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1978年, 改革开放的中国再次敞开国门。运用廉价劳动力优势, 实施出口导向政策, 让中国产品走向全世界, 创造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

19世纪90年代, 两极格局终结, 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中国采取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 开展多边外交。

进入21世纪, 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特点,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 形成全方位良性互动, 拓展总体外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把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转移到内需和科技进步上来。融入国际社会, 不断拓展海外利益, 负责任大国形象凸显。

和谐———融入世界

随着新中国进入世界舞台, 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和全球治理, 中华文明的智慧成为新中国纵横捭阖打入全球的法宝。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逐渐地意识到, 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 需要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以外的国家打交道。抗美援朝和援越抗法斗争的胜利表明, 新中国已成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1954年4月, 我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 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为中国参与重大国际会议提供了第一次机会。中国的外交方针, 迅速由“打扫屋子再请客”转变为“必须走出去”。21世纪, 和平发展的中国再次引起了全世界对“北京共识”的思考,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

这些认识、转变和主张, 都是中华文明崇尚和谐、兼容并蓄的本质特性, 是新中国治国智慧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中华文明崇尚和平, 反对殖民掠夺小国, 主张大国“守雌、居下”。反映到国际关系上, 无论是实践———如睦邻友好, 对外援助, 发展大国关系, 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外交;还是理论———如“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以及“和谐世界”理念, 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观, 都根植于这样的思想、文化沃土。

二、中国外交的丰硕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 经济领域, 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

作, 主动构建贸易自由区, 大力拓展能源进口渠道, 综合国力迅速提高

第一, 对外贸易铸就中国成长基石。建国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跨越, 贸易大国地位日趋稳固。新中国的对外贸易是从1978年开始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外贸开始从资源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方向转变。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我国的外贸规模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满足外汇需要发展成为解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 是拉动中国经济前进的三驾马车之一。[2]

第二, 中外资企业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新中国成立之初, 西方国家对新政权实行经济封锁, 我国被迫在封闭国门的条件下发展经济。1978改革开放以后, 与外商共同出资、共同经营, 在中国不再是不可触及的禁区。美国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评价认为, 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举措之一, 就是对外资开放。这并不因为中国缺乏资金, 而是为了让中国的国内市场更有竞争力, 从而迅速地提高综合国力。

2. 政治领域, 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大国地位凸显

第一, 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 始终坚持睦邻友好的方针政策, 通过平等协商, 公正合理地解决与周边国家之间历史遗留的边界、领土等问题。目前, 已与171个国家建交。同时, 中国还逐步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新型合作关系或建设性伙伴关系。同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同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同日本建立了战略互惠关系等等。

第二,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各种多边平台坚持原则, 广泛开展各个领域国际合作, 充分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3. 文化领域, 和谐理念走向世界

建国以来, 新中国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 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为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以和平为宗旨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使新中国在激烈动荡的国际环境中打开了新的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 实行改革开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使新中国外交步入一个新的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牢牢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等发展趋势, 积极倡导新安全观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

现今,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政策理念,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 为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三、经验与启示

中国外交60多年来,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国际影响迅速扩大, 国际交往日益密切, 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 国际战略也随之丰富和发展。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是中国国际战略确立和发展的现实依据, 制定切实可行的外交方针是中国国际战略的首要任务。综观外交历程, 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和启示:

第一, 制定对外战略,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但不能单纯地把国家利益仅仅理解为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要以外交思想为指导, 以国家利益为核心, 以外交实力为基础。美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有一句名言:“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所构成, 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至上”是外交工作的根本准则。但是, 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国家利益理解为维护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还应该认识到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进步以及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等等, 也是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根据当今国际国内形势, 中国应把谋求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目标来追求。充分发挥外交手段和功能, 大力开展经济外交, 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

第二, 正确处理政治、经济与外交三者的辩证关系, 使外交战略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在政治、经济、外交三者关系中, 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对外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是, 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 我们在相当长时间内未能处理好三者的辩证关系,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外交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 把政治与经济分开, 超越意识形态, 凸显国家利益, 使外交更好地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中国外交走向科学与成熟。[4]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好政治、经济、外交三者的关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互利合作、求同存异, 积极寻求相互交往与合作的共同利益和基础, 实现“互利”与“共赢”。

第三, 强化外交战略的连续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由若干国际行为主体组成的、复杂无序的综合体, 其中各主权国家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维持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为了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 就必须制定一个具有连续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外交政策和执行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外交策略。在毛泽东时代的外交实践中, 我们有时过分突出意识形态和政治界限, 外交政策表现出太强的原则性, 灵活性不够;主观意向多, 科学预见少;被动应付多, 主动参与少, 结果因丧失外交机遇和外交失误而遭受严重损失。[5]但总体上来说, 中国外交60多年来, 在外交战略的连续性、稳定性方面做得很好。尤其是近30年来, 我国在外交实践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更注重灵活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条件下更强调预测和决策的科学性, 从而逐渐地改变了外交的被动局面, 有效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维护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因此, 今后, 我们更应强化外交战略的连续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总之, 建国以来, 新中国外交就是在实践中遭受不断的挫折与失误的磨炼而逐步走向今天的成熟与成功的。我们要继续使中国外交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充实、发展和完善, 以迎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

参考文献

[1]周盛平.新中国的甲子, 世界的幸运[J].半月谈, 2009 (9)

[2]开放的中国真诚拥抱世界:新中国开放60年成就综述[N].中国青年报, 2009-08-28

[3]经典中国·辉煌60年:中国外交——全方位大发展[N].人民日报, 2009-09-29

[4]郭伟伟.新中国60年外交战略选择与经济建设关系研究及启示[J].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 2009 (11)

浅谈中国油画百年发展的艺术成就 篇8

一、从无到有——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

追根溯源,油画在西方的发展历史久远,它是外来的绘画种类,是国际性的绘画传达媒介,而中国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非常深厚的传统,中国油画就是在这两大背景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寻求自身的进步,了解整个油画的发展趋势,对于更进一步了解和反思中国油画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中国油画已显现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绘画同样需要符合我国的发展和历史实情,中国传统的国画风格和中国画绘画习惯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徐悲鸿先生将传统与西洋画完美地相结合,面对西方绘画的融入,他将基于中国绘画优厚的绘画传统,多元化的继承和发展西方油画的技法和表现形式,逐渐形成了中国油画的规范化。在其影响下,写实主义得到一时的发展,此后一批油画家在民族化的精神上,逐渐发展,以切斯奇科夫为中心,作为单一的教学体系,培养一批油画家。而中国传统绘画本身就具有其表现性,中国油画家们经历了从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的过程。从历史的经验上去找经验,寻求个性化发展,逐渐由写实又走向了写意的道路。

二、 幼稚到成熟

油画家在不断加强自身审美创造,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技法上的运用、题材的选取和新思想的融合和发展都是取得重大改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技巧上,也应该孜孜不倦的探索。而回顾中国油画蜿蜒历史,尤其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绘画发展中,中国油画不管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了开天辟地的巨变,加之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区别,在其基础上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和融合,成就斐然。十年“文革”期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状态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文革”之后,文化禁锢已经解除,这是文艺的开放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包括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罗中立的《父亲》等,中国油画走上了发展的新道路,更现代,更加新鲜的思想理念推动着中国油画发展、进步,对主题性的拓展也做出了新的要求。

三、从单一到多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中国艺术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末迎来了中国油画艺术的春天,1949年5月25日,一张张巨幅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画像,这些画像大多是由上海美专的学生,根据《西行漫记》中的照片进行绘制的。在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面前,中国油画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深刻的变化。而1949年,是中国油画发展不寻常的一年,党的领导下,一些来自解放区的艺术工作者和画家们,绘画作品表现同时代的生活,描写工农兵,创作了一大批反映革命斗争和工农兵生活的创新性题材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油画。在20世纪50年代,这个油画的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内容的丰富、技法的创新和研究,使得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呈现了发展的新面貌。

四、从国外引进到题材样式的民族化

外国美术作品不断引入的同时,也同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和中国人民接受,中国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了西方艺术。东西方艺术交流的过程中,呈现的是丰富性和曲折性的状态,发现和梳理好中西方文化,做好对外来文化的汲取和利用的合理性十分重要。当代画家不再以先辈们的命题为观察生活的出发点,他们从外国汲取艺术精华,但其过程中不否认本国的精髓,本国油画家纷纷从原有的写实形式和“现实主义”艺术思想走出。他们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绘画成果的同时,需要解决好别人或异国的完全引用的问题,有取舍的吸收,同时,保护好自己民族的文化精髓性,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就是艺术。文化的融合,成为20世纪以来人们都所关注的问题,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生活化的艺术也是人们最易接受的艺术,这也是艺术的本源所在。

五、发展中的前进

中国艺术家在发展中不断探索,以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追求油画的独特性和完善性,持之以恒的不断深入思考和了解,对油画艺术进行探索,同时,需要逐渐改掉浮躁的缺点,其过程趋于冷静和超脱,作品也不再一味的急于求成。年轻的画家改掉以往的玩世不恭的态度,运用新技法绘画出新的形式的油画作品,绘画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现实和虚拟的个性化元素想结合,出现西画东渐的新文化主题。让观者在视觉接受的过程中感受到强大的内在力量。在油画本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中,艺术家们需要认识到其中的历史跨度,文化跨度,同时,保持者我们自己的历史使命感。我国20世纪几代中国油画家中,包括以詹建军和靳尚谊等人为代表的“第三代油画家”长期追求的目标,追求更加自觉,本土文化主体意识更加强烈。油画原来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这一外来画种移植到中国以后,逐渐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根,从技法到观念都发生了变异。技法的变异主要取决于绘画传统图式,属于浅层的融合;观念的变异主要取决于本土文化精神,属于深层的融合。中国当代绘画不是西方绘画的一个分支,试图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精神相结合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起到了莫大的推动。如今中国油画在经历漫长的学习、吸收、成长后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力,更多的画家运用油画材料创造出各类富有个性的艺术品,个体的特殊往往在共同体形成趋势时才显现出,在当下艺术全球化、国际化的语境下,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更凸显出其重要性。当今油画已经由外来艺术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油画会成为世界艺术上的一颗明珠,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多民族,全世界共享多种文化成果的一大过程 ,这也预示着21世纪中国油画的一种重要走向。

【参考文献】

[1]冷林,赵立.中国当代油画现状[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

[2]胡明.关于当前中国油画前景的思考[J].美术大观,2008(02)

上一篇:2电气工程师工作标准下一篇:高考作文素材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