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

2024-08-18

中国科技(精选12篇)

中国科技 篇1

历时8个多月的2008中国科技企业创业融资培训活动近日在宁波落下了帷幕,来自科技企业、创业者、国家级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民营资本及新闻媒体的代表们出席了总结颁奖活动。活动中对66个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科技创业项目及为创业融资培训活动成功举办提供组织和支持保障的10家国家级孵化器及16家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了奖励和表彰;举行了以“尊重创业、服务投资”为宗旨的中国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网站的开站仪式,科技部副秘书长郑国安、宁波市副市长余红艺共同启动了网站开始按钮;活动同期还举办了科技企业创业论坛及2008优秀科技创业项目展示及推介等系列活动。

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环境,提升开发区、孵化器对科技企业的服务功能,利用社会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要措施。受宁波市政府邀请,风险中心、火炬中心每年举办一次科技创业融资培训活动,活动从2002年开始,当时以面向宁波地区的科技企业为主,覆盖江浙及国内部分地区,随着几年来培训活动的深入,越来越受到科技企业、创业者、地方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的欢迎,在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特别是近两年各地国家级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机构的积极参与下,活动范围及影响力都有了迅速的扩大,为了适应这一发展变化,从今年起将以往使用7年的“中国(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更名为“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为了帮助更多的孵化器内科技企业参加培训活以及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今年共有全国2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的几十位投资专家赴华南、华中、东北、西北、华东等地对,南宁、昆明、襄樊、芜湖、杨凌、郑州、邯郸、临沂、哈尔滨、吉林等1 0家国家级孵化器,就科技企业发展、商业计划书撰写、国家扶植科技企业的政策措施等科技创业企业最关心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对不能参加现场培训的创业者还通过网络进行了网上培训。风险投资专家们对科技企业提交的《商业计划书》逐一进行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并与创业者们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交流,有针对性的解决科技创业者普遍存在的缺乏创业经验及融资知识、投融资双方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问题。今年共有3152个科技企业及创业者参加了创业融资培训活动,共提交748份商业计划书,它们分别来自国内24个省市以及开发区、孵化器、中科院等系统,其中还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多个国家的海外留学生项目, 与往年相比参赛项目数量及质量均有较大提升。

为了解决培训活动的时限性, 利用网络优势使培训及投融资服务活动经常化、可持续化, 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 宁波市政府与风险中心、火炬中心今年共同设立了“中国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网站, 丰富并加强了中国科技创业大赛的的培训服务功能、辅导交流功能、融资推荐功能、项目评价及投融资服务等功能, 满足了投融资双方多方面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前六届培训活动已帮助了几百家科技企业融资成功,其中有159个项目落户在宁波,注册资本超过5.62亿元。

中国科技 篇2

瞧,中国“神州九号”载人航天飞船上太空了,更令我惊奇的是宇航员们竟然在“神州九号”上住了十几天,相比之下,中国第一架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只在太空待了几个小时,

中国科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好快,看看还有什么发展的地方。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点明了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

中国以前私家车很少,大家要不就是挤公交,要不就是骑自行车,现在的私家车太多了,多得都堵车。还有,以前人们没有银行卡,现金都存放在家里,很容易被人偷走,现在人们有了银行卡,把钱存进银行,让人安心许多。以前人们要想查资料,要去图书馆,很费劲,现在人们要想查资料,直接上互联网,答案很多。

新旧对比,感情色彩十分鲜明

中国科技发展的太快了,特别是互联网的发明,使我们觉得地球变小了。我希望中国的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科技骨,中国魂 篇3

汽车设计是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它需要外观设计、内饰设计、动力设计、色彩管理等部门分工协作,汽车设计的水平可以说代表了一个设计师,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地区工业设计的最高水准。当我们面对E-Jet这个像是从未来时光隧道“穿越”回来的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不得不感叹它流畅、雕塑感和未来感十足的造型,甚至有些不自信的窃喜,“这样好的车真是我们自己研发制造的么?”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来自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概念与造型中心的造型设计总师张帆和他的团队,凭借新能源概念车E-Jet获得一等奖实至名归。

概念车概念在哪里?

据张帆介绍,该车承载了三个概念,一是新能源的概念。新能源车是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石油能源不断地消耗,未来人类必须要寻找替代能源,如何将替代能源应用到车上,是汽车设计师关心的焦点。2011年广汽就推出了一款E-Link的概念车,对新能源的利用进行了探讨。2012年的E-Jet也承袭了这样的传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且更具有可操作性。E-Link也好,E-Jet也罢,都不仅仅把新能源作为一个噱头,而是一个技术标准和必要条件。E-Jet使用的是增程式驱动系统,是一种油电混合的模式。由广汽自主开发,比纯电驱动更实用,更适用于量产车,所以2013年就会有应用这种技术的量产式轿车在广州试运行。

第二是新平台概念,这款概念车应用了全新的A级平台,也是由广汽自主研发。E-Jet的作用之一就是把这个平台介绍出来。前一款E-Link概念车上有很多电磁模块的应用,所以可以在A0级尺寸的车上做到内部空间达到A级或者是B级的空间,因为新能源技术可以释放更多的空间。继承了这种血统的E-Jet更进一步,车内实际体验非常舒适宽敞,毫无局促之感。

第三是设计魅力的概念,这也是设计师最重视的。国内自主品牌,一直以来都承受着设计低端且乏善可陈的压力,而张帆和他的团队希望借由E-Jet传达自主品牌独特的设计语言,即高品质、有魅力、有质感,并借此提高自身品牌的含金量、价值感和市场号召力。设计上大胆突破的亮点还有,用摄像头取代了传统的后视镜。因为后视镜会给车带来更多的风阻和风噪,缩小之后会让车行驶更安静。后视镜会让驾驶者头来回转动,造成不便和安全隐患。E-Jet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摄像头把影像直接传输至仪表盘内的屏幕,避免视线分散。也正是由于用摄像头代替后视镜,所以视野也会变得更宽阔,能看到更多车后的状况。

国际化设计传承中国内涵

汽车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要把人从工具的空间解放出来,进入到人性化享乐化的空间中去。当基本的驾驶功能被满足后,设计上需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体现驾驶者的情感、生活方式和个性。

车的外观强调线型的张力和曲面的凹凸变化的光影流动的雕塑感。内饰融入了中国人的情感,设计主题是高山流水,车内的结构和灯饰如同水流,像瀑布一样从仪表盘跌宕而下蜿蜒至车尾,环绕车内座位。整车室内设计用中国文化中高端的“雅”的文人文化为指导,值得一提的是车内纹理使用了点阵化的水墨画,用现代的造型语言呈现了传统的意象。

最新的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也被融入到了设计中,从而传承了对中国人固有情感的诠释。张帆坦言,整个团队在过程中,数交互系统和色彩管理上花费的精力最多,交互系统的应用是汽车设计的趋势,团队在E-Jet上着重进行了研究,实现了从无到有。交互系统在国内自主研发的汽车品牌中属前沿技术,尚比较稀有。E-Jet做到了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以对车进行调节,并在仪表盘显示屏,主控显示屏以及智能手机之间自如的操作切换、推送和功能的组合。

中国科技 篇4

2009年7月, 煤炭工业《工矿自动化》杂志编辑部收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的关于《工矿自动化》杂志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的证书。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采用十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与专家评议推荐相结合的方法遴选确定, 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由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受科技部委托完成, 因此, 它是目前国内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又由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更新周期短, 因此, 它较之其它核心期刊目录更能反映期刊近期的发展动态。

中国科技信心 篇5

首先,中国已经世界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首先中国已经成功制造出了量子卫星,暗物质卫星。中国还于2016年成功发射了长征七号,随后又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同时自主研发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随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不断发展,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登月的国家。第一个登月的国家众所周知的是美国,目前已经完成了7次登月。

另外,中国科技专利可以代表科技的实力。15年中国在PCT排面第四。16年更是突飞猛进,中国的通信企业巨头ZTE中兴取得了4123项专利,手机产业华为拥有3692项专利。而其他世界巨头如美国的高通只拥有2466项专利。日本的知名汽车制造商三菱拥有2053项专利。韩国电子生产企业LG拥有1888项专利。总国有专利计算,美国拥有56595项,日本拥有45239项,中国上升至第三位,拥有43168项专利,增长率达到了44.7%,又创历史新高。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证明中国在世界上的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就。

最后,科技正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过去我们体验到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是具体的科技产品的变更。电话,从最早的转盘电话,到按键电话,到有来电显示屏的座机,到大哥大,到翻盖的小灵通,到彩屏的音乐手机,最后是今天搭载了Android和IOS系统的智能手机。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到现在的曲屏,屏幕从小到大。电脑从简单的windows 97 到XP 发展到今天的 windows 10。这些细节都能体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到了今天,小孩子的玩具不再是滚铁环,弹溜溜。机器人早教机可以给孩子们讲故事,教知识,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互动。家务也不需要动手。家里养宠物的都备一台圆盘状的扫地机器人,边扫边吸。但是科技还不仅仅是这些。科技带来的便利已经突破了原来的点,而是众多的点开始连成线,线成面,面成体。小米等本国的电子企业已经开始研发科技生活。只要手中一个手机就可以掌控生活中的细节。灯的亮度,空调的温度,电视上喜欢的频道,电脑上发送的邮件一键掌控。这是一种科技概念的创新。

2015中国十大“黑科技” 篇6

这是科学家们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成果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并有望为密码分析、大数据处理和药物设计等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2015年7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宣布成功捕捉到困扰物理学家近一个世纪的“幽灵粒子”——外尔费米子。这是国际上物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科学突破,对“拓扑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有“手性”的外尔费米子的半金属能实现低能耗的电子传输,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同时,它还可用来制造比现在的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更快的量子计算机。

那么,这个“高大上”的发现对普通人来说具体有什么用呢——它可以解决手机待机时间短的问题,比如,实现手机电池一年充一次电。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及中科院的最新合作研究,揭示出埃博拉病毒演化及遗传多样性,加深了对病毒进化特点及传播动力学的理解,消除了国际社会对埃博拉病毒快速变异的担忧,将有助于对埃博拉病毒疫苗和治疗方案的研发。

2015年11月,由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的52家科研单位组成的STAR合作组首次测量到反质子-反质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像一对恋人一样”。这一发现标志着人们对反物质的研究进入了新的篇章。

在妈妈肚子里,胎儿必须形成原始生殖细胞并进行性腺发育,才能保证性成熟后形成正常的精子和卵子。那么,这类原始生殖细胞与其他细胞有何不同?对此,北京大学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原始生殖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系列关键特征,解开了生命延续的密码。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María Martinón-Torres合作报告了对中国南部湖南省道县福岩洞的最新发掘资料。他们先后发现了47枚人类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动物化石。研究显示,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至少8万年前已在华南局部地区出现。

北京大学的研究组与合作者发现一个距地球128亿光年(红移6.3)、发光强度是太阳的430万亿倍、中心黑洞质量约为120亿太阳质量的超亮类星体。这是目前发现的宇宙早期最亮的一个类星体。该发现证实在宇宙年龄只有9亿年时,就已形成质量为120亿太阳质量的黑洞。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组与合作者研究发现细胞炎性坏死的“杀手”——GSDMD蛋白。这是20年来首次揭示细胞焦亡的关键分子机制,这一研究重新定义了细胞焦亡的概念并开辟了细胞程序性坏死和天然免疫研究的新领域。

苏州大学的研究组设计构建出一种非金属碳纳米点—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高效光解水催化剂,实现了可见光下高效的全分解水。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转换效率,资源丰富且价廉环保。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5年2月27日的《科学》上。

中国科技 篇7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致辞。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自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秦伯益,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 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作大会主旨报告。

王春法在致辞中表示, 全国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号召, 广大科技工作者备感振奋。中国科技传播论坛的举办别有意义。他说, 万物互联重塑了科技传播格局, 新的科技传播格局重新界定了科协组织的角色:要最大程度开发利用资源, 为社会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科技公共服务产品;科学家和科技新闻工作者要密切互动, 准确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引导全社会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和求真创新的科学文化氛围。

欧阳自远院士《做科学传播的几点感悟》赢得了听众的强烈喜爱。这位“嫦娥之父”从中国探月工程的立项谈起, 讲到科普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认为科学家有责任做科技传播, 科学讲座、科普著作和科普文章都是重要途径。他在报告中, 分享了做科普的几点思考:科普要有鲜明的科学主题, 生动说明科学原理, 传播科学思想, 弘扬科学精神, 遵循科学方法, 遵守科学道德;对谣言、伪科学问题要清晰解答, 以理服人。做科普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做科普要以尊重、平等、亲近和交流的心态, 而绝对不能以教育者的心态, 指手划脚教训公众。做科普要激发公众的爱国热情, 要践行梦想,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翟惠生在题为《媒体要成为推动科技传播的生力军》报告中指出, 科学问题放在传播中, 就叫科普。媒体上唱主角的应该是真正关系国计民生的科技报道。科学是文化的应有之义, 做有文化的科学传播, 与人联系在一起, 是未来科技传播的重中之重。新闻传播需要转化, 需要将历史、文化和科学转化成群众话语体系;做科学新闻报道, 需要新闻从业者热爱生活, 了解生活, 做一个有激情的生活者, 写出有温度的科学生活报道。

秦伯益在《中西医百年之争》的报告中指出, 中西医百年之争实际上是中医百年存废之争, 在认识中西医不同认识方法、不同的研究手段的同时, 总结出了科技传播需要注意的问题:创新阶段新闻媒体不宜抢先报道, 成熟后新闻媒体再持续跟踪报道。学术交流是在同行内部探讨未知, 科技传播是把创新成果与民分享。新闻记者容易盲目报道新的传闻, 媒体对于错误报道应该公开纠错。

潘建伟院士的报告题为:《量子飞跃:神话、哲学、互联网与未来》。他以中国古代神话开场, 介绍了量子物理研究如何实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和“筋斗云”, 通俗演义了经典世界如何认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以量子通讯为例, 展望了量子计算和量子紧密测量在未来世界的应用, 令人大开眼界、振奋不已。

杨文志在《迎接新时代科学传播的变革》中指出, 科技传播的呈现新特征, 信息迭代增快, 网络传播成为科技传播的主体, 技术手段成为核心竞争点。大众需求成为科技传播重要引领, 新闻导入、兴趣驱动和科学解读成为科技传播发展新态势。这就要求科技传播需要众包众筹, 专业团队制作专业产品, 服务不同需求的科技传播需求。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马利, 中国科协有关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科技部办公厅、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等单位的领导、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以及来自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的代表也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大会并举办了“光明杯”科技传播奖优秀科技新闻作品颁奖仪式, 本届科技传播奖励活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突出专业性、创新性, 注重同行评议;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 经过专家评定、网上公示, 评选出了优秀科技新闻作品49件。其中:一等奖10件, 二等奖15件, 三等奖24件。

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创办的“科技传播奖”是科技新闻传播领域的重大奖项, 今年评选优秀科技新闻作品, 以鼓励我国科技新闻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提高科技新闻作品的传播力。

本届论坛论文经过专家评选, 共评选出优秀论文63篇, 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有10篇。

《中国传媒科技》总目录 篇8

新技术重塑电视生态陈丹1/P6

2014的电视行业新面孔——后期团队才是讲故事的人罗姣姣1/P9

2014的电视行业新面孔——现在, 听他们讲故事罗姣姣1/P12

电视台T2O模式难成救命稻草1/P13

七大卫视节目的制播分离实践1/P16

制播分离模式的惑与解喻国明姚飞1/P19

2015年将改变行业的影视新政1/P23

版权硝烟背后的法与理本刊编辑部编辑报道2/P6

今日头条的版权战役刘胜男王瑞瑞2/P11

症结:新闻版权价值不被公众认同——访知识产权法研究者李俊慧刘胜男江雪2/P15

上海报业集团:产学研联手追踪侵权内容刘胜男潘蓉2/P19

新媒体时代的版权保护需要跟得上时代的技术和法律刘胜男2/P21

“机器人记者”来了!3/P6

“机器人记者”抢饭碗来了鲍广仁3/P7

“机器人记者”在发酵鲁烨3/P9

圆桌论坛——“机器人记者”的未来曹素妨3/P13

传媒教育——“机器人记者”对新闻人才培养的冲击韩立新3/P16

“机器人记者”将刺激传媒产业优化——对话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曹素妨3/P20

可穿戴设备与传媒未来智能手表将如何颠覆媒体?鲁烨 整理4/P9

媒体如何在智能手表上赚钱?鲁烨整理4/P11

可穿戴设备喷发面世陈鑫胤 整理4/P13

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媒体属性陈鑫胤 整理4/P16

可穿戴设备有可能改变新闻生产和消费的方式潘文军朱一童4/P19

可穿戴设备与传媒的“来与往”曹素妨4/P21

张小平:媒体人如何转型并投身智能化浪潮曹素妨4/P24

新智能时代与新媒体革命杨静4/P27

迎接无人机新闻时代的到来鲍广仁5/P4

试飞中的无人机新闻探索——揭秘新华网重庆分公司无人机团队刘胜男5/P6

无人机新闻实验室开启梦想试验杨溟5/P8

无人机新闻学课程的一年探索——访密苏里大学无人机新闻项目创始人Scott Pham刘胜男5/P9

对传媒行业应用级无人机的畅想刘胜男5/P11

无人机, 让智能媒体时代再一次悸动曹素妨5/P14

看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客户端如何行走江湖?田雪亭6/P10

新闻机构为何需从战略上优先发展新闻客户端?曹素妨6/P14

科技公司助力广播公司新闻客户端取得新突破曹素妨6/P16

“联姻”Apple Watch:优质设计可以创造市场曹素妨6/P18

报业新闻客户端:将沦为长尾末端的一个小点陈国权6/P21

可穿戴设备:新闻客户端的下一个前沿刘胜男6/P23

智能语音正在引发交互革命刘胜男朱可也7/P12

当传媒业遇到智能语音技术刘胜男7/P14

智能语音催生传媒发展新机遇石群峰7/P18

音频是移动端融媒体报道的关键一环许秋里王丹宁7/P19虚拟现实正在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专访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庄岩刘胜男朱可也8/P14

焰火工坊CEO娄池:媒体需关注虚拟现实技术刘胜男8/P20

案例解读:虚拟现实能为媒体创造哪些可能?刘胜男巫珊朱可也8/P23

广告能成为虚拟现实的盈利模式?刘胜男8/P28

国内首个虚拟现实艺术专业方向的四年摸索——专访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盛刘胜男邹轶凡8/P30

3D动新闻:从带你回到“七七事变”战场说起刘胜男展畅8/P35

智能化浪潮与传媒转型9/P14

智能化引爆新浪潮之巅曹素妨9/P14

智能机器人:正在悄然改变媒体生态刘胜男9/P17

机器人来了, 记者去哪儿刘挺9/P20

人工智能与传媒行业有“对撞”机会么?——专访新智元创始人杨静曹素妨林畅9/P22

智能化时代的四核驱动力刘兴亮9/P27

正在开启的智人时代, 将考验人类的智慧张小平9/P30

迎接机器人的时代10/P36

机器人的现在与未来曹素妨10/P36

超限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席宁10/P39

机遇与挑战——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深度思考曲道奎10/P43

机器人助力中国智能制造王天然10/P48

未来十年的机器人大挑战Paolo Dario 10/P51

开源时代, AI热潮coming soon王秀文10/P54

当我们谈论算法时, 人工编辑再度占领社交媒体杨斯钧10/P56

人工智能开启机器人新纪元吴大炜王嘉俊10/P58

杨静:人工智能创业创新的好时机来了杨静10/P62

“感知未来”——首届“智能+”传媒超脑论坛系列访谈12/22

杨溟:传媒业的未来必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刘胜男12/P23

常河:澎湃将为写作机器人设计图片识别系统刘胜男12/P24

蒋纯:人工智能扮演着人类记者的“外脑”角色曹素妨12/P26

吴甘沙:机器要与人形成“共情”响应曹素妨12/P29

刘挺:“文本情感分析”将成为攻克机器人“情商”难题的重要选项曹素妨12/P30

林思恩:认知神经科学, 可实现意念“控制”机器曹素妨12/P32

苏中:机器人的情感之路还很长曹素妨12/P35

乐视张志伟:无颠覆, 不出手曹素妨12/P37

橙媒体实验室

世界街舞冠军的“舞蹈圈”:行业垂直媒体实验——访90后创业新贵俞家模刘胜男1/P26

行业垂直媒体投资的黄金时代曾航1/P30

行业垂直媒体的运营能力是关键刘胜男1/P32

自媒体创业:媒体人真能靠“内容为王”创业成功?刘胜男王昭研2/P30

王留全:“赞赏”让出版重来刘胜男3/P42

“赞赏出版”:因应互联网社交的创新与隐忧刘正红3/P48

行业媒体的转型之路刘胜男朱可也4/P30

内容、关系、服务:行业媒体转型之痛向安玲4/P35

中国交通报:技术驱动构建“新型行业主流媒体”翟淑英5/P32

中国妇女报:实用性改造实现技术和内容的融合孙钱斌5/P34

中国黄金报:采用成熟技术提高含“金”量王涛5/P36

方正:行业媒体随“技”应变大有可为曹素妨5/P37

中外新闻界的数据可视化创意大赏刘胜男6/P35

新华网数据新闻部:从《打虎拍蝇记》看“以数维新”刘胜男6/P40

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诺贝尔奖可视化数据新闻设计总结刘胜男6/P42

瞿振元:慕课颠覆了传统大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曹素妨司曼7/P36

Coursera的中国慕课计划曹素妨7/P40

高福安:慕课是传媒教育改革的大势曹素妨7/P42

周翔:慕课影响下传媒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曹素妨7/P43

徐士进:慕课, 在“互联网+”时代需要保持一份冷静曹素妨司曼7/P47

吴晓如: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刘胜男7/P52

深圳报业集团印务企业的新媒体营销探索陈宇辉何亮李狄8/P38

数字印刷提供了印务公司更多选择机会汤学黎8/P42

数字印刷真的是印务公司的救命稻草吗?刘胜男付饶8/P46

雅昌:一家印刷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艺术王国刘胜男8/P49

新闻无人机:翅膀下的变迁刚刚开始刘胜男9/P46

新华网:新闻无人机建设进行中刘胜男9/P47

搜狐建立飞手数据库, 加速改变新闻生产方式刘胜男朱可也9/P49

无人机并非自由无边鲍广仁9/P56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获“2015搜狐传媒影响力致敬之年度技术团队”殊荣刘胜男12/P7

Star是谁?这个生物传感机器人要当传媒人的助手刘胜男12/P8

《战马》“袭”心——新华网携手国家话剧院开展国内首次观众传感实验刘胜男12/P10

皮电传感, 让你的皮肤智能起来曹素妨12/P11

“战马”生物传感实验是这样炼成的曹素妨12/P12

生物传感+——国内首次剧场传感实验引发各领域需求探索刘胜男12/P16

十三五期间中国“传感器”亟待破局阮晓琴12/P19

专题

全媒体考核之道——媒体内容生产层面的绩效考核浅析刘胜男江雪1/P34

Google的OKR制度能否破局传媒业考核难题?——访国内知名战略绩效管理专家宋劝其刘胜男1/P36

报业全媒体采编绩效考核四大趋势林颖1/P42

人才投资正在兴起王明夫1/P45

华文媒体在美国2/P36

华文媒体美国印象曹素妨2/P37

华文媒体人眼里的美国新媒体曹素妨陈鑫胤2/P38

凤凰卫视在美国的发展路径曹素妨陈鑫胤2/P41

世界日报:花开海外华人家曹素妨杜迎春2/P46

美洲《中国日报》:多元支撑整体曹素妨曹洁亮徐煜轩2/P50

美国媒体启示录曹素妨2/P51

“后厨”改造“大堂”更新——技术创新助力新华社2015两会报道曹素妨3/P24

两会技术保障个人感言曹素妨3/P28

两会说说曹素妨3/P31

新华社CNC两会视频直播插上“中国之翼”——“空地直播”创新记杜迎春3/P32

新华网:创新技术敲准两会网媒“定音鼓”曹素妨陈鑫胤3/P35

两会报道微议题排行榜梁夏3/P37

硬时政新闻中的萌拟人化可视化操作——以网易新闻客户端2015年两会报道为例龙志许秋里3/P39

硅谷“编形金刚”不仅会中文, 还是翻译大师——访硅新社机器人记者创始团队刘胜男4/P6

科技时代, 新闻业可将“传感器”作为报道利器——访哥伦比亚大学高级研究员Fergus Pitt刘胜男6/P30

借助公共设施中的传感器进行新闻调查——以《太阳哨兵报》“超速警察”报道为例刘胜男6/P33

大数据热的冷思考匡文波7/P22

大数据时代的传媒变革与新技术新观念之挑战陶丹7/P25

数据新闻的困惑曹素妨7/P28

融合业务“牵引”技术创新技术保障“护航”全媒报道——新华社“9·3阅兵”报道技术保障创新后记杜迎春曹素妨9/P4

新华网:“新闻+技术”仍是网媒制胜的关键刘胜男付饶9/P8

可视化新闻选题, 用小角度碰撞新包装——以阅兵报道网易可视化策划为例龙志许秋里9/P11

融合、拓展、创新, 推动促进媒体战略转型曹素妨10/P8

2015年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获奖结果曹素妨10/P11

京报集团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实践与体会李彦魁10/P14

中国日报新媒体实验室的国际传播效果评估实验韩冰10/P16

“术”与“艺”的结合成就了央视春晚数字化舞台郭凌10/P18

从SMG高清媒资系统建设看媒体内容管理的发展杨海生梁晓雯10/P21

江西五套全流程数字化多媒体融合制播平台设计与运用思考范永红10/P24

数字家庭服务运营支撑技术研究梁晋春姚颖颖10/P27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传媒科技发展——2015年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评析何10/P29

泛媒体云服务开放平台:“新空云媒”缘何得以出身“豪门”曹素妨陈鑫胤10/P31

专家眼里的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10/P72

论剑

都互联网思潮了:时尚杂志还剩些什么?王欣1/P50

决战移动互联:致集团广电同仁的一封信张兵1/P53

今日头条:享受机器带来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刘胜男1/P56

视频网站的颠覆:爱奇艺的视频智能实验本刊编辑部整理报道2/P54

适应媒体融合新常态打造广播影视发展新优势曹素妨2/P58

推动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曹素妨2/P60

CCBN访谈:如何构建高度安全、可管可控的新一代广电融合网鲁烨3/P64

2015年文化传媒业投资机会分析余江灏张权4/P54

转型与融合将助推传媒业逆势而为鲁烨4/P57

2015年世界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沃纳·威格尔博士4/P59

王汉华:智能化浪潮将引发智能家庭革命曹素妨5/P46

“互联网+”的媒体思考孟琛5/P48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2015) 》:七大特点值得关注曹素妨5/P50

服务战略与开放式创新——从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看电信网络生态系统的变迁与发展杨光5/P52

大数据助力政府网站发展任民6/P56

“互联网+”时代纸媒该如何补齐短板?潘晓娟6/P58

华为助力甘肃日报打造“智能报社”杨波6/P61

移动Web App:未来发展更需要抓住的新趋势刘扬7/P58

科技博客:是扩大认知还是创造鸿沟?田智辉赵璠7/P61

36氪股权众筹平台上线的野心鲁烨7/P64

新技术对新媒体的颠覆性改造杨弋8/P53

离职前, 她把阿里运营的干货都供出来了芮曦8/P56

中国式创新仍将是全球创新的主战场杨静9/P58

刘炳路和他的“热门话题”林畅10/P90

共享经济:让资源更具“天赋”——专访《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俞琴曹素妨底婧雅10/P93

作者罗宾·蔡斯“大有盒子”在农村电商的应用——大有公司总经理张长江专访杜迎春10/P96

吴甘沙:大数据的六大人工智能变现方式陈鑫胤12/P54

媒体云平台:大数据时代传媒行业的转型设想何李白12/P59

前沿

新华社少数民族语言新媒体工程标准规范研制综述刁毅刚赵东岩贾爱霞1/P58

基于SDH技术的电视新闻回传网方案方正阳王亚钢1/P61

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趋势吴雷1/P63

专题策划在移动客户端和门户网站的应用分析——以凤凰网对“美国第一夫人访华”报道为例方舒怡张聪丁光梅1/P67

华为对未来存储的定义1/P70

新闻访谈:记者要打开那扇门韩锦王云松2/P72

可视化“数据新闻”:电视新闻报道新形态辛梓杜志红2/P74

颠覆自我, EMC中国2015高歌猛进赵宁3/P74

基于GSM MODEM的广播直播短信平台的设计应用秦琳顾琳3/P76

面向新闻业务系统的AB岛架构简介贾明3/P78

按需印刷的个性化报纸成为可能赵宁3/P80

基于影视基因技术构建新华社新闻信息版权保护与监测平台徐东健10/P114

中国电视购物市场现状与发展——兼论电视媒体经营的技术思路李芸婷10/P117

旧媒体和新江山——浅谈融合媒体技术发展谢超平10/P119

新媒体视频智能拆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周海涛10/P121

VR正当时丨虚拟现实到底可以用来做些什么陈媛10/P125

智能终端新贵演变鲁烨10/P127

专栏

可视化新闻策划, 不能徒增用户阅读成本龙志许秋里1/P72

来,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来自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的叙事型新闻可视化实验许秋里王丹宁2/P70

数据的准确和叙事的严谨是数据新闻的生命许秋里王丹宁4/P64

数据新闻团队出现内容产品经理的必然性许秋里王丹宁5/P58

动画视频的卖点在于抽象事物的有趣解析龙志许秋里6/P62

数据新闻在移动端如何突破页面限制许秋里王丹宁8/P62

传媒视角

无人机新闻来了方可成1/P74

要做好网络视频, 先忘记电视节目是怎么做的方可成3/P66

社交平台入侵内容生产:即将到来的“Snapchat大选”?方可成5/P56

大数据帮助纸媒在社交媒体上找到目标订户方可成7/P55

传媒人

回来做新媒体吧——给Y兄的一封信范卫锋1/P76

从“喵星人”到“汪星人”的转型实践——ZAKER总编辑叶伟民专访刘胜男时文轩2/P62

媒体思维正在改变互联网行业——专访拉勾网公关总监杨继斌刘胜男3/P50

互联网社会学:洞见传媒人的未来——唐兴通和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4C法则”刘胜男4/P48

闻进:创“妹夫家”让荣耀回归内容编辑刘胜男王瑞瑞5/P40

从编辑到产品经理理念与标准的转型之路曹素妨6/P4

传媒人转型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刘胜男6/P7

刘炳路:新媒体产品建设需要解决的10个问题曹素妨7/P4

未来主编的看家本事与新功力刘胜男7/P8

告别冷冰冰, 情感变化能改变产品的属性曹素妨8/P4

Circa, 一款创新性超强新闻客户端的“死亡”曹素妨8/P7

从《今日美国》的成功看Circa的倒下鲍广仁8/P12

“无界”模式是中国媒体的发展方向吗?——访无界传媒执行主编黄志杰刘胜男朱可也9/P64

“最具影响力”是影响到用户的脑瓜子和钱袋子——专访“智谷趋势”创始人兼CEO邓科刘胜男12/P4

传媒教育

变革时代, 传媒教育需要更强大的“定力”——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刘胜男3/P54

互联网终结大众传播史, 传媒教育正在被颠覆——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刘胜男林畅4/P38

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新突破——访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总监黄磊刘胜男王瑞瑞4/P43

传媒教育不应伴随传统媒体衰退范以锦5/P22

传媒教育需要多途径培养具备专业精神的创新人才刘胜男6/P26

探索艺术与传媒教育的融合之路——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丁海宴专访刘文清李妍9/P34

王甲佳:020主题私塾——与其培养人才, 不如挖掘欲望宗鑫9/P39

王琼:微信沙龙在线学习探索者吴赛9/P42

顾理平:传媒教育应积极回应传媒发展的新特点刘胜男10/P83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迁转流变和传媒业未来高钢12/P44

媒体融合案例

后“黄金时代”的传媒融合之路曹素妨5/P25

一个好的系统建成才仅仅是开始——“现代快报全媒体用户资源运营平台项目”的媒体思考曹素妨5/P27

报道融合后, 媒体经营转型的技术探索——“现代快报全媒体用户资源运营平台项目”的方正幕后经验谈曹素妨5/P30

谋定而后动按需建设新媒体——中国税务报移动新媒体业务布局曹素妨6/P46

产品设计:细到每一个功能按钮、每一个场景交互曹素妨6/P48

跟着市场走, 一直都在更新迭代中——“中国税务报移动新媒体项目”的媒体思考曹素妨6/P51

新媒体改造传统媒体的趋势不可阻挡——专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曹素妨司曼7/P31

后“黄金时代”的媒体融合之路9/P68

“中央信息厨房”是如何搭建起来的?曹素妨9/P68

“中央信息厨房”让媒体告别冷兵器时代——访谈嘉宾:方正电子数字媒体业务部副总经理霍为兵曹素妨林畅9/P70

新华报业“中央信息厨房”如何生产“可口大餐”?曹素妨9/P73

修炼

“新闻雪球”是怎样滚大的?韩惠迪3/P68

我国AIS信息服务平台上线实现亿级大数据融合赵宁3/P73

从《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浅谈——基于受众心理的融媒体探索实践刘洁4/P68

头条属于谁?大数据说了算蒋远翔4/P72

融合通信下对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研究与思考代伟伟4/P74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考——2015易观电商大会暨天马年会侧记鲁烨4/P78

聚焦全球目光贵阳开启大数据时代“英雄汇”曹素妨4/P80

掌握日凌规律完善卫星通信发稿流程吴丽华5/P62

试论媒体融合编辑加工环节的顶层设计付蓉5/P66

无锡广播的融媒体探索和发展之路吴维豪5/P68

浅析视听数字媒体用户界面设计何帅5/P70

网媒冲击下企业报数字化道路探索与研究王阳5/P72

中国游戏的多元化发展郑莉5/P74

KT-DF100A自动化系统电机的控制原理聂志龙5/P76

基于新闻网站的移动客户端系统设计与实现李洁原5/P78

方正字库:以“公益”翅膀呼吁版权保护鲁烨6/P64

虚拟化技术在容灾备份系统中的应用浅析王一凡6/P66

借助电脑技术优化编辑工作的路径探索孙湛波6/P69

大数据技术在稿件采用统计系统的应用研究孙振中6/P72

常见宽带接入认证方式及比较李志伟6/P74

压力测试在真实环境下进行的意义——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压力测试曾建国6/P76

媒体互联网化变革的思考汤宇时6/P78

新华社浙江分社非编制作和媒资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应狄刚7/P68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报纸的突围之路杨凌雁7/P72

新常态下基层电视媒体善用“两把尺子”量新闻李娜黄馨瑶7/P74

电视广告监管策略分析与研究孙鸿洋7/P76

网站访问量统计应用实践王峰7/P79

结构化数据在信息编辑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梁静7/P82

试析微传播领域的版权乱象及对策樊磊马力海8/P66

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架构——全融合基础架构——重报集团打造私有云平台的实践戚永8/P69

建设企业统一域名服务系统是大势所趋刘晨光8/P72

二维码技术与广电媒体应用现状刘伟东刘晨鸣叶志强8/P74

桌面虚拟化技术在远程新闻投稿中的应用李晶晶徐丹张永超8/P76

浅析我国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研究的局限与展望石祯专9/P92

光纤入户是实现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诺敏卢建丽9/P94

让您的页面随“机”应变——浅谈响应式Web设计方法曾瑶9/P96

浅谈多媒体新闻网站自制音频节目的利器——小型录音室的建设洛丹9/P98

新华社云计算平台标准规范建设的实践与体会林波10/P104

智能客服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李斐邵晓东周力恒金阳10/P106

颠覆性技术的基本特征与国外研究的主要做法王志勇党晓玲刘长利曹敏10/P109

浅谈数字付费电视的经营之路赵乐10/P112

让机器人具有“体温”和“大脑”——《智能爆炸:开启智人新时代》推荐序余凯12/P66

媒介融合环境下城市台运用社交媒体策略研究曹钢12/P68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误区、问题与可能的路径刘安西12/P72

活动

传媒人如何转型媒体产品经理?曹素妨6/P53

华为防火墙, 守护北方广电网络的“钢铁侠”乐洋7/P56

“全国首届畅销书《梦控师》创意摄影大赛”启动7/P57

甲骨文媒体融合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柯冀文8/P78

华为正式发布企业云服务战略鲁烨8/P79

资本市场

股市踩踏危及创新资本助跑到十字路口阮晓琴9/P76

传媒科技领域迎来移动互联的黄金时代9/P80

互联网迎来黄金发展期杨弋9/P80

通信行业为移动互联铺路架桥谭琴9/P83

资本与政策风向牵引的传媒产业变局曹素妨9/P86

科技股挂帅牛市回来了阮晓琴10/P86

投资理财与新技术运用杨弋10/P88

注册制来了, 科技股还会好吗阮晓琴12/P46

智能语音+互联网教育的成功之道——专访清睿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朱奇峰博士刘胜男12/P49

传媒应用

互动地图:新闻展示的新兴途径王秀文10/P64

Magic Leap:让视网膜成为你的显示器杨斯钧10/P66

浅析数据可视化时间线设计的几种方法杨斯钧10/P68

上海报业集团公文统一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借鉴钱纯12/P40

新媒体访谈

新华全媒头条:对话时代的新闻产品——“新华全媒头条”融合产品业态和科技创新综述刁毅刚曹素妨杜迎春2/P24

资讯

EMC:数据中心全面拥抱云鲁烨10/P71

暮首十年, 赢享中国鲁烨10/P99

创新驱动中国科技引领未来 篇9

2014年政协“一号提案”将目光聚焦在科技领域, 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 科技领域蕴含着超万亿巨大市场。分析人士认为, 科技领域涵盖电信服务、计算机软硬件、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生物医药、互联网等多项细分领域, 市场潜力巨大。科技领域成为“一号提案”聚焦点, 凸显了其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价值, 未来进展值得关注。

两会让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绩和挑战成为海内外关注热点, 从高科技产品使用和开发到前沿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是关键。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支持鼓励打车软件。并将会同有关部门着手研究制定规范打车软件发展的指导性政策。电召服务是国外发达国家出租汽车行业普遍采用的服务方式, 手机召车软件的发展, 使出租汽车召车方式多了一种选择, 更加简便, 效率也更高。对手机召车软件, 我们总体上是支持和鼓励发展的, 但对存在的问题要逐步调整和规范。对于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发展,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所有市场参与者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作用, 保障社会公众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工信部部长苗圩:4G资费鼓励通过竞争降低。2013年年底发放3张4G牌照, 给了3家基础运营商, 社会反映资费比较高, 这是客观事实, 工信部也将督促3家获得牌照的运营商, 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呼声。但总体上解决4G资费高的问题不能只是靠政府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要鼓励竞争, 通过竞争一定能够把资费降下来, 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中国运载火箭作为实现国家和平开发利用空间的前提和基础, 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中国将通过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 将LEO (近地轨道) 的运载能力提升到25吨, GTO (地球同步轨道) 运载能力提升到14吨, 与国外主流运载火箭的水平持平。目前世界航天强国都已经着手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中国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还不够, 现役火箭的升级换代需尽早提上日程, 新一代运载火箭还需进一步实现系列化, 真正做到有效覆盖, 以不断增强任务适应性, 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要实现航天从“大”到“强”的转变, 除了必须在火箭的性能、质量、成本、服务上缩小差距, 大力发展低成本、快响应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重复使用运载器和先进上面级外;从更深层次来讲, 还要解决差距背后的体制、机制、文化、人才等问题, 用社会化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合作, 用“不为所有, 但为所用”、实现多赢的理念, 推动运载火箭的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打造国际稻都。我带了一个很重要的提案, 就是建议把湖南长沙打造成为杂交水稻之都, 或者简称“国际稻都”的这么一个提案。现在这个种业国家非常重视, 把它提高到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种业面临一个很严峻的形势, 国外的种业巨头到了我们中国来, 对我们的种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对我们的种业产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的粮食种子受制于人的话那就麻烦了,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所以我们要建议把我们的种业做强做大, 把长沙打造成为国际稻都。

我的主要精力用在杂交水稻攻关上面, 我们杂交水稻实现了超级杂交第一个目标700公斤, 2004年实现了800公斤, 第三级亩产900公斤的目标2011年也实现了, 我们现在向亩产1000公斤攻关, 这就是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我们计划在2020年实现1000公斤, 争取提前到2015年, 还有3年的时间要实现亩产1000公斤这个目标, 这就是我的主要任务。

《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约稿函 篇10

《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 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 突出新科技、新产品、新工程、新应用的传媒, 加强媒体决策人、编辑记者、技术工作者、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交流, 使之真正成为企业与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加深了解的桥梁。

《中国传媒科技》诞生于1993年。自创刊之日起, 她就以专业服务中国百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 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科技杂志。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全面进步这个角度切入, 十余年来《中国传媒科技》秉承“立意严肃、观点前瞻、通俗易懂、先进实用”的一贯风格, 致力于对当代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判断以及深刻剖析, 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 为媒体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 是一份真正能够在中国传媒发展过程中起到引导与参谋作用的权威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11-4653/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0134, 邮发代号:82-454。

栏目设置

思考新兴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传媒计算机应用通信技术

新闻与出版多媒体技术传媒文化媒体教学社科纵横

投稿须知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 并请在“邮件主题”里注明论文的标题和姓名, 每篇文章3000~8000字为宜。

◎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 将使用“快速通道”, 在最快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 作者应提

供关于文章创新性的说明。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

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不愿通过网络媒体发布者, 请在来稿中注明。

◎严谨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 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编辑、修改以及删减, 如果作者有特殊要求, 请在稿件中注明。

◎投稿时请您留下您的通信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 以方便邮递样刊。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52879529

投稿邮箱:zgcmkj@126.com在线咨询:762800866

中国科技蓄势待发 篇11

——每年大学毕业生总量和国家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跃居世界各国第一位。目前,我国每年大学生毕业数量已居世界各国第一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各国第一位;研究生在读数量居世界各国第二位,研究生教育整体正在逐步接近、部分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政府决定,从本世纪初开始,在继续保持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居世界各国第一位的基础上,实行高等教育重心转移,由着力规模发展到着力进一步提高质量。从国家发展长期战略看,这是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在不断提高以具有创新能力为主要标志的素质的基础上,中国不断产生相当数量的世界一流科学家将逐步成为常态。

——派出留学生总量已居世界各国第一位。这些年来,我国多途径地向国外输送各种留学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并且派往的国家、地区众多,留学门类较全。发达国家为达到争取长期战略盟友、在某种程度和某些领域控制对方国家、吸引优秀人才为本国利益服务、取得实际经济利益的目的,并出于相互借重、互有所求而加强国家间的战略合作、科技合作关系,一般亦采取吸引留学生政策。留学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对中国迎头赶上世界一流科技水平的作用和贡献巨大。新中国50周年大庆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23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1名曾留过学。中共中央军委表彰的“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亦是留学生。相当一部分留学生掌握了世界前沿一流的科技知识、科研理念、实验方法,为我国在某些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创建世界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力度不断加大。要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必须具备世界一流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因为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始技术创新,一般是以新的基本原理发现为基础的。以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为代表的我国相当一部分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在拥有越来越强大国力的国家全力支持下,经过科学论证,都已制定出明确可靠的本世纪发展战略,并正在付诸实施。我国将在2020年左右和本世纪上半叶结束之前,先后建成相当一批在基础科学、高新技术、创新人才等方面具备雄厚实力的世界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引进式创新与自主性创新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先进科技成效巨大,通过引进、消化、创新,在20世纪末,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跨上了新台阶。就科研综合实力而言,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大国。有研究表明,我国虽然处在人均GDP1000美元时期,但科技创新综合指标已相当于人均GDP5000美元至6000美元国家的水平。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科技发展新战略——从以引进技术和跟踪研究为主,转向自主创新和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相结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因为,世界一流尖端高科技和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或者说,世界一流强国是“买”不来的。我国已经充分注意到这一根本性问题,正确处理引进式创新与自主性创新的辩证关系,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同时,坚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市场体制拉动科技发展的潜力巨大。好的体制可以促使科研院所和企业放开手脚,成为积极的科技创新主体。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企业的科技投入逐步进入高速增长期,至本世纪初,企业科技投入已占全国科技投入的三分之二强。目前,我国企业呈现出“两个迅速增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迅速增多,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出著名品牌的企业迅速增多。而且,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培育大批拥有“品牌、专利、标准”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另外,我国拥有世界各国中最大的市场潜力,也有利于科技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效应,由此赢得巨额利润后再投入科技研究,拉动科技持续大步发展。

——我国科技后发优势比较大。我国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非常有利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的地理优势与资源优势突出,在稀有材料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具有相对优势,关系全球粮食安全的高产杂交水稻研究水平世界领先,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农业五大支撑作物科技生产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对提高我国农业整体国际竞争力有重大作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种类逐步增多。在代表现代科技发展方向的学科方面,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激光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均居世界先进水平,信息科学(包括计算机技术及芯片、软件技术)、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包括可控核聚变研究)等的研究水平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其中一些科研成就居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有越来越多的科研成就逐步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趋势。我国工程科技水平总体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的工程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随着综合国力迅速提高,我国的炼钢业、造船业、汽车业、飞机制造业等正向世界一流水平或世界先进水平发起冲顶。

——“人才强国”战略逐步显现巨大威力。新中国产生了成功解决20世纪下半叶中国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的代表性人物——世界一流科学家李四光、邓稼先、袁隆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我国已走出“文革”造成中青年科学家整体断层的严重困境。目前我国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领军人物中,中青年科学家已近三分之二。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奖的科技项目中,主要完成人45岁以下者占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团队中,近90%的学术领头人是中青年科学家;在代表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的重大科研领域中,领军人物大多是中青年科学家。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梯队,以中青年为核心的科技人才已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的主力军。

——国家支持正成为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国家支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形成并不断完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坚定推动实施;二是根据国力和需要,有效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方面的科技力量,将大批尖端、优秀人才科学组织起来,分工负责,大力协同,共同攻克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难关;三是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全力支持事关增强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项目,实施若干重大科技工程,加强包括重大科研设备、科研实验室在内的重大科技条件基础平台建设,大力支撑科技原始创新,大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大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在相当程度上,一个国家科技投入总量的高低,最终决定着该国科技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科技投入总量已仅次于美、日,列世界各国第三位,今后还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国家还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可以预见,我国在2020年之前即可跨入科技强国门槛,在2050年之前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科技强国!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世界潮流中,不进则退。我国在发展,别国也在发展。我们只有以比别国更快的速度,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摆脱落后,尽快赶上、进而超过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才能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第二巡视组副组长)

中国科技 篇12

20款产品齐上阵, 无限信息解决方案最期待

爱科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及印度区董事总经理安德列斯·伟夏先生表示:“爱科集团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高科技农田作业解决方案和一流的服务, 满足中国用户多元化、不断增长的需求, 帮助推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此次在中国首次推出大型路演, 正是要把爱科世界级水平的农业机械呈现给中国用户, 同时也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 从而让爱科强大的科技实力和贴心服务能够伴随他们不断走向成功。”

此次路演于2013年4月正式启动, 首发山东济宁, 穿越华东、华北、中原、西北、东北5大农业区域, 于10月底在黑龙江双鸭山收官, 其中将深入众多大型农场和农垦基地。每到一个城市站点, 爱科都将详细介绍并现场演示麦赛福格森、维美德、大丰王和谷瑞4大核心品牌下的全套现代化高科技农机设备和解决方案。

据悉, 这些产品包括MF1004和M F 1 2 0 4型中功率拖拉机, MF7624、MF8690和T2104型大功率拖拉机, MF-T7型联合收获机、4YZ-3A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LZ-3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4LZ-2.0D型履带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 MF1800系列小方捆打捆机、MF2170型大方捆打捆机、MF1745型圆捆打捆机、MF-WR9740型自走式割草压扁机、MF-DM1358型圆盘式割草压扁机、MF-RK3879型搂草机等超过20款车型以及AGCOMMAND无线信息解决方案。

路演过程中还将安排现场田间演示、试驾、互动游戏等丰富的活动, 让用户亲自体验爱科农机强大的动力和无与伦比的高效率。

4大品牌定位准确, 为中国全程机械化提供整套设备

爱科集团在中国提供的4大核心品牌产品可以充分满足市场的具体需求。麦赛福格森拥有160多年为专业农业经营者服务的悠久历史, 有着丰富通用的农田作业解决方案和完善的全球经销商网络;美德是传承北欧血统的定制化农机械品牌代表, 能够按照用户的体要求制造产品;大丰王是国内土知名品牌, 提供高性价比和高靠性的收获机械;谷瑞是全球领的农牧设备生产商, 产品主要包粮食贮存、输送、烘干以及温度节等设备。

近年来, 爱科集团持续在国进行大规模投资, 同时推行国化, 形成了完整的本地化制造、发、销售和服务网络。目前, 爱集团在中国设有5个工厂, 分别于江苏常州、山东兖州、黑龙江庆和上海。爱科为中国用户提供全套高科技解决方案涵盖整地、种、施肥、收获、割晒、打捆、储等所有农田作业活动。

“蝙蝠侠”炫然领衔, “大块头”更添路演精彩

刚亮相不久的“蝙蝠侠”MF7624型拖拉机具有161.7 kW (220hp) 、7.4 L的排量, 是麦赛福格森大功率拖拉机MF 7600系列的最新成员。MF 7600系列是爱科集全球资源, 以高技术和高标准倾力打造、面向全球市场同步推出的先进产品。MF 7624采用麦赛福格森家族化造型技术, 外观整齐简约, 极具现代美感。最新设计的驾驶室, 操作环境舒适, 视野广阔良好。先进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可大幅提高作业效率, 配合发动机动力管理功能, 还能够提供额外的动力以适应更加严苛的应用环境。同时, 先进技术和便捷装置的应用, 也使操作和保养更方便。

“大块头”MF-T7是一款设计独特的横轴流联合收割机。整机采用焊接组织机架, 更轻更结实, 确保运行稳定可靠。“自然流”设计使作物从割台到滚筒不改变喂入方向, 能够平顺、均匀、流畅地进入“Tritura”横轴流脱粒分离滚筒, 减少对谷物的损伤。独有的加速辊设计和两级清选横置式风机, 大大提高了谷物清选效果。对于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的收获, MF-T7都提供前所未有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此外, AGCOMMAND是爱科新近发布的一款完整的端到端无线信息解决方案, 专门针对田间车队管理、车况监控和整体车辆运行时间控制, 支持专业农户和专业农场的田间作业, 提高生产力。AGCOMMAND新版应用程序目前可到苹果应用程序网上商店免费下载, 可在iPhone和iPad上使用, 支持15种语言。

让丰收的喜悦传遍中华大地

此次巡展的理念是为中国用户送去爱科最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关怀, 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获得丰收的喜悦。为了更好的传递这一美好心愿, 爱科在路演过程中将与用户和广大农民朋友展开丰富互动。路演车队将沿途选取特定地点停靠展示, 与当地农民及客户、经销商进行面对面交流。

上一篇:隧洞稳定性下一篇:烘烤类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