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居住

2024-10-16

人类居住(通用4篇)

人类居住 篇1

新 石 器 时代 早 期 圆 形 房屋建筑复原图

黄河下游地区, 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史前时期, 这里的文化极其发达, 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史前时期先民的居住方式, 是众多史前文化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先民居住方式的探讨和规律总结, 我们能够获得很多信息。譬如, 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 人们的社会状态, 甚至当时的文化发展脉络。此外, 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和人地关系。

一、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方式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最常见的人类住所是天然洞穴。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 也出现过一些旷野类型的遗址。在旧石器时代攫取性经济条件下, 一个地区的生活资源是有限的, 不可能供养过多的人口。一般的人类群体, 可能经常有二三十人在一起活动, 最多也就是五六十人。除了少量遗址的文化堆积较厚外, 大部分遗址的文化堆积较薄, 说明人们在一地居住的时间并不长。其中, 有些可能是居住时间较长的营地, 还有许多可能是季节性的临时住所, 反映了史前时代早期人类以血缘为纽带的小型公社的生产与生活的特点。游荡不定, 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生活的特点, 食物来源的不稳定则是限制人口增长和定居的主要因素。尽管如此, 在长达数百万年的集体生活中, 人类缓慢地从自然界获得的经验, 以及从单纯利用自然到改造自然的技术萌芽的出现, 均为新石器时代定居的农耕生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居住方式

黄河下游,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以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为代表。

后李文化发现的遗迹, 主要有房址、陶窑、灰坑、灰沟和墓葬等, 基本上涵盖了人类居住所需要的主要设施。后李文化遗址所发现的房址, 均为半地穴式建筑, 平面形状多为圆角方形或长方形, 椭圆形者仅在小荆山见到一例[1]。房址面积较大, 一般30平方米左右, 大者可超过50平方米。居室内的地面和穴壁局部经火烘烤, 有的以碎陶片铺垫。室内多有成组的灶址, 一般1或2组, 有的多达3组。每组由3个呈鼎立状、埋于地下的石支脚组成, 其上往往还残留陶釜。如:小荆山遗址Fl, 半地穴式, 平面略呈长方形。长6.2米、宽5. 2米、残深0.4米, 室内面积约32平方米。室内地面北部略高, 西北部并经火烧烤, 东北部则有四块扁平石块呈规则的长方形排列, 当为居住睡眠区。房内中部有三组灶址, 相互依存。房内周缘有柱洞10个, 门道为台阶状, 设于南壁东端[2]。经过发掘的后李、西河、小荆山三处遗址, 均发现后李文化的聚居区。其中心区的范围不大, 一般有数万平方米。聚居区内的房屋, 方向一致, 结构也相同。小荆山遗址, 经发掘和在断崖上调查, 共发现房址近30座, 分布十分密集, 距离最近者间隔不足1米, 但未见叠压打破现象。以此推测, 每一聚居区应有房子至少30座, 表明这一时期的居民早已进入稳定的定居生活阶段。但聚居区的规模还比较小, 人口密度也不大。后李文化的建筑技术已经比较进步,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个聚居区都有一定布局, 事先经过规划设计。如西河发现的五座房址均在一条直线上, 房址的方向也比较一致和固定[3]。二是房屋面积较大, 结构比较合理。房屋均为较浅的半地穴式, 房内面积多在30平方米左右, 有的甚至超过50平方米。为了防潮和耐用, 地面和墙壁多用火烧烤, 有的还用黄泥膏加以涂抹。灶址和门道设置均比较合理。如果将其与数千年之后的同类房屋相比, 也毫不逊色。

北辛文化, 是黄河下游地区晚于后李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主要遗址有邹平苑城、汶上东贾柏遗址等。邹平苑城北辛文化遗址, 在调查时发现有较多的烧土块, 尤其多见大块烧土, 有的厚达10余厘米。一般都有坚硬光滑的平面, 有的还有草拌泥或秸秆树枝的痕迹, 当是墙壁、地面或其他与建筑有关的遗物[4]。东贾柏遗址, 发现的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 平面多呈椭圆形或圆形。居室地面多平整或内凹, 周壁较直, 有阶梯状门道。居室面积较小[5]。北辛文化已形成完整的人类聚居区, 聚居区面积较小, 一般在5万平方米左右。聚居区内的遗迹, 主要有房址、灰坑和陶窑等, 墓葬通常都在聚居区旁边。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 多见圆形和椭圆形者, 面积一般10平方米左右 , 小的只有3~5平方米 , 明显小于后李文化的房址。室内地面和墙壁, 有的经火烧烤, 呈青灰色或砖红色。设有阶梯状或斜坡状门道。灰坑以椭圆形者较多, 还有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

三、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居住方式

大汶口文化, 是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中期代表性文化。到目前为止, 大汶口文化遗址所发现的遗存大部分以墓葬为主, 房址发现较少, 且大多残破不全。所以, 对当时的房屋建造和居住方式很难有一个系统的描述, 但是从同一遗址中大量发现的灰坑和墓葬以及陶窑等遗迹来看, 当时聚居区的规模已经很大, 人们从事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大汶口遗址在1974年和1978年的两次发掘中, 发现为数不少的柱洞、柱洞坑等残存建筑痕迹和3座房屋残基。其中, 只有两座保存稍好, 尚可复原, 另一座仅可辨其平面形状。这些房屋分布零散, 分别在78I区东部、78IV区北部和74北区南部, 房屋之间距离较大, 未能窥出原来布局。然而, 在各发掘区的4层、4B层下的一批灰坑中, 多数填满大块红烧土草拌泥块堆积。这些红烧土块, 应与当时的一些大型建筑有关。如:在H2003和H2004等灰坑内, 填的红烧土块大而厚重, 有长达0.5米、宽0.4米、厚0.14米的草拌泥红烧土块。这些烧土块, 一般有光滑面和粗糙面, 此类应系房屋的墙壁;另有三面光滑并垂直相交, 可能系门框或墙的转角残件;此外, 有圆形木柱印痕的, 有密集排列的木板条痕的, 还有用荆条状绑缚的痕迹, 也有部分仅凹凸不平的糙面的。从残留痕迹观察, 建筑使用的木柱直径约在0.1~0.15米; 木板条的宽度多在0.035~0.05米, 厚仅有0.01~0.02米[6]。推测此类烧土块非陶窑的倒塌物, 可能是房屋的颓垣断壁的建筑残留。关于这些红烧土块的成因, 很可能是被焚毁的遗迹。我们认为, 大型建筑的屋墙内既有木柱和木板条作筋骨, 绝不是在房屋建造时焙烧加工成墙的结果, 而只可能是这些房屋曾被一场大火焚毁, 因而墙壁被烧后形成红烧土并留下了木柱、木板的痕迹。另外, 除上述几种红烧土的情况外, 还有的烧土块的外侧四面都为光滑面, 而这些光滑面又作直角相接。其中, 内侧各有圆弧形糙面, 构成圆柱的痕迹。有一件残长0.29米、两侧面宽分别为0.2米和0.23米, 另两面宽为0.08米, 推算此一红烧土块中的木柱直径约为0.19米。依据形状推测, 此类木柱应是房内靠近灶址的中心木柱, 为避免灶火焙烤烧坏木柱而在其上敷抹一层草拌泥起防护作用, 为了美观、整齐又抹成棱角分明的光滑面。以上诸多迹象表明, 在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确实存在过规模相当可观的居住址[7]。

后 李 文 化发 现 的 遗 迹 主要 有 房 址 、 陶窑 、灰 坑 、灰 沟和墓葬等, 基本上 组 成 了 人 类居 住 所 需 要 的主要设施

四、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居住方式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下游地区代表性文化, 是山东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时期,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先民的住屋建筑有很大的改进。据不完全统计, 现已发现的龙山文化的房基建筑, 已达60座左右。据这些房基建筑资料看, 这个时期, 先民的住屋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 半地穴建筑 (较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浅) 、地面式建筑和土台式建筑。建筑方式, 普遍采用挖槽起基的建筑技术, 台基、居住面及墙体一般都经过夯打。这是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 为后来的大型宫殿建筑、城墙建筑打下了基础。

龙山文化时期, 由于地域的不同, 各个氏族部落的不同, 各地住屋建筑并不完全一样, 大体说来, 可分鲁西南地区和鲁东地区两种类型。鲁西南地区已发现的房屋基址有:邹县野店1座、泗水尹家城20座、茌平尚庄1座、陈庄3座、南陈庄1座、梁山青堌堆1座。邹平丁公1座, 虽与鲁东地区有联系, 但与尹家城房基有不少相似处, 故也放在这一地区叙述。这样, 鲁西南地区共发现房基28座。这28座房屋基址的建筑特点是 :半地穴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形式。而地面式建筑又分单间地面式建筑和双间地面式建筑两种。房基平面多呈方形和长方形, 也有圆形的。面积一般在10平方米左右。墙基采用挖槽立柱起墙的构筑方法, 四角柱洞大且深, 主要是角部承受重力较大。地面和墙壁多用白灰面。这在其他地区是不多见的。鲁西南地区房屋建筑的显著特点是, 受中原文化影响比较明显。例如, 房屋的墙和居住面, 不少采用白灰面 (石灰) , 就是其中的一个特点。鲁东地区现已发现的龙山文化的房基有:日照东海峪1座, 芜王城1座, 莒南1座, 潍县鲁家口11座, 栖霞杨家圈4座, 长岛县砣矶岛1座。鲁东地区, 龙山文化房屋建筑的基本特点是:虽仍有半地穴式 (较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浅) 建筑, 但已从半地穴式建筑发展到地面起基建筑, 又从地面起基发展到台基式建筑, 比单纯地面建筑先进一步。台基式建筑, 是建筑史上的又一重大发展, 墙外有护坡, 房屋的顶部建筑发展成两面坡式的屋顶。这时的房屋建筑, 已与后来民间住屋的基本结构相似。

通过以上对黄河下游地区不同时期房屋遗存的分析, 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如下的规律: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 在黄河下游地区出土的旧石器地点, 皆以粗笨的打制石器为主, 鲜见人类改造自然的痕迹。此时期的人类生活完全依赖于自然界。新石器时代, 人类的生活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类和自然界的互动进入一个深层次的阶段。这一演变, 表现在生活方式方面, 主要集中在居住方式上的变化:

1.对居住地的选择。新石器时代人类对居住地的选择, 反映出他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例如, 人类对于居住地的选择, 就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的自然条件的状况。考古发现表明, 在石器时代, 人们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能力还十分有限的情形之下, 选择居住地主要取河道比较稳定的大河支流的两岸阶地, 取光较好、土壤疏松肥沃而利于农作, 靠近水源而便于生活, 地势相对较高, 既避免了洪涝灾害对于人们生活的威胁, 又可防范他族入侵。王妙发通过对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聚落的细致考察和研究, 认为这一时期先民对居住地的选择大多考虑到靠近水源、便利生产生活[8]。王志俊将先民对居住地自然环境的选择归纳为五种情况:一是选在河边台地或河流转弯处及支流交汇点高于四周的岗上, 二是水泉近旁, 三是依湖而居, 四是近水区域高出周围的土墩上, 五是沿海地区的贝丘上[9]。可以看出, 早期先民对居住地的选择, 首先考虑的是靠近水源的问题。中国新石器时代对居住地的选择, 其中选址靠近水源的考虑, 不仅是出于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 而且也是出于水陆交通便利的需求。从后李、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 再到山东龙山文化, 其大型遗址的所在地无不显示出这一特点。

2.居宅建筑形式的变化。关于史前时代黄河流域居住建筑发展演变的基本序列, 杨鸿勋先生曾做过概括性的总结: 陡壁横穴—坡地横穴—平地袋状竖穴—袋状半地穴—直壁半穴居—地面建筑[10]。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 “住”始终是对人类影响极大的问题。所以说, 新石器时代最普通最本质的变化之一, 就是以人工建筑居住方式为核心。在逐步摆脱天然洞穴束缚的基础上, 实现了从山地天然穴居到河湖阶地天然聚落的根本性改变。人类的居住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从最早的天然穴居到半地穴式、地面式、窑洞式建筑方式的改变, 这些无不体现出环境变化的制约影响关系[11]。当然, 这里面除了环境因素的制约之外, 也显示了人们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 对其所居住的环境的认识逐步加深, 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验, 从早期到晚期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就是明证。

3.居住方式所显示的人地关系。史前人类的居住方式大致经历了树栖、天然穴居、季节性人工营地、定居性人工聚落等几个阶段, 最终实现了由林地、山地到阶地平原的居住地转移。人工建筑, 始于壁顶一体的地面式窝棚或帐篷, 地穴式或地面式土木乃至木结构建筑标志着壁顶业已分离, 夯土墙、土坯墙以及窑洞式房屋显示出土木建筑技术更趋成熟。而居住方式与建筑材料技术的发展演变, 往往是因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作用而导致的, 充分揭示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与居住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12]。在史前居住形式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无论是居址的选择、房屋建筑形式的变化还是建筑技术的进步, 都显示着人类与其所居住环境的微妙变化: 从最初的就地取材、因陋就简、随地安身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掘地而居, 再到后来的木骨泥墙, 显示出人类对于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 受制于自然界的程度逐渐减轻, 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的态势。这个态势正与人类早期人地关系的发展过程相契合。

参考文献

[1][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章丘市小荆山遗址调查、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 1996, (2) .

[3]刘延常等.山东章丘市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997年的发掘[J].考古, 2000, (10) .

[4]栾丰实等.山东邹平县苑城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调查[J].考古, 1989, (6) .

[5]胡秉华.山东汶上县东贾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 1993, (6) .

[6]山东省文物管理处, 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M].北京:文物出版社.

[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8]王妙发.黄河流域的史前聚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9]王志俊.史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J].环境考古研究, (1) .

[10]杨鸿勋.试论中国黄土地带节约能源的地下居民点——“现代地下、半地下城镇创作”研究提纲[J].建筑学报, 1981, (5) .

[11]罗晓艳.浅析史前建筑方式与环境气候变化的关系[J].文博, 2011, (5) .

[12]钱耀鹏.资源开发与史前居住方式及建筑技术进步[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 (3) .

人类居住 篇2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聚落,尤其是传统聚落承载了更多的人类智慧、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民俗等信息,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文明。聚落文化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这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的体现。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

1、知识与能力目标: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材料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及已有知识储备,运用图片或材料等分析归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世界聚落文化的差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三)教学重点:依据新课标及教材内容,确定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因而确定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难点。

二、教法

(一)模式方法: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导向互动对话模式,在教学中运用观察对比、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联系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探究知识,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二)教学手段: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及文化习俗等差异很大,因而聚落景观各有千秋,仅有教材并不能满足学生了解世界的愿望,因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从而拓宽学习空间,同时达到强化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说学法:

现阶段的学生其逻辑思维正从感性向理性发展,他们刚从小学上来,好奇心强,爱表现,因此根据其特点,同时也为实现新课程理念终身学习的目标,我,指导学生进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学习方法,给每个学生创造参与学习体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探求知识的快乐,深挖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热爱地理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引趣

课件展示一组乡村和城市的图片并配有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走进聚落的世界。设疑:这些景观图片可以分两类,同学们知道是哪两类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言:乡村和城市都是人们的集中居住地,我们称之为聚落,聚落不仅是人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不同的聚落。

(二)探究新知

1、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二者的差异是多方面的,由于七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因此利用课件展示多组乡村和城市聚落图片,对比出现,将乡村与城市在人口、规模、道路、劳动生产方式、建筑等方面的差异用直观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观察并从这些人文图片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小组探究得出结论。同时学生也能了解更多的聚落文化。

(理论依据: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和途径的心理实验。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实验还表明人对图形、符号的反应与记忆有着较大差异,其中对图像所传达的丰富信息接收最为充分,并保持最长时间的记忆。300多年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曾经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过渡:乡村和城市聚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同一种聚落间就没有差异吗?猜猜看下面的乡村聚落分别是哪个大洲的。课件展示三大洲乡村图片小组竞猜。进而引出哪些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呢。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此内容是本课的重点,而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又是本课的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问题解决式进行教学,即将大问题化为小问题,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个个击破。

(理论依据:美国著名数家哈尔莫斯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使之具有创造精神的学习者。)

(1)先提出问题: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居住地,你将挑选怎样的自然条件呢?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探究的主人。进而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找到问题结论。(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

(2)再问:除自然条件外,你还会考虑哪些因素呢?(交通,服务设施等)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聚落分布会怎样(很少或没有)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展示高山荒漠的图片及中纬度平原区图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世界聚落的分布大势。

(3)如果自然环境已定,你在所处的自然环境中会有怎样的房屋创意呢?(课件展示:沙漠区、温带草原区、热带雨林区、极地地区、黄土高原区,图片下有文字材料说明)每组选定一种环境进行房屋设计要经济实用,最好就地取材。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性评价,最后课件展示现实环境中的房屋建筑结构,进而达到共识:聚落受多种自然因素影响。(学生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会设计出很多的房屋建筑,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有些出入,但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功能是有相同或相近之处的,师生互动时,要适当引导,从而与现实自然环境中的建筑拉近距离)

(4)除以上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结合材料分析。如巴西利亚(巴西为管理内地而迁都,是政治因素),黄山市(我国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兴起,旅游因素),石家庄(原是小村庄,后因京汉先等铁路通过而使其成为铁路枢纽,是交通因素)等。(为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补充教材之外的材料,同时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学习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总结:聚落在长期发展中受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聚落知识的基础,让学生欣赏一组世界各地的聚落景观(包括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学生感受欣赏聚落文化的魅力。(教师进行适当的解说,并提供相应的网址,便于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过渡:当我们在为以上聚落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聚落却止步了,甚至有些已经消失了。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时代在发展,聚落也在发展。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同时我们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昔日特色鲜明的传统聚落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是否应该保留呢?以20xx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的四合院在城市建设中的去留问题为例。(教师补充材料:北京四合院是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四合院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工艺和人居创造的守完美结合。结合图片进行说明,增强直观性。)采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进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及增强责任感,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传统聚落也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知识延伸:搜集家乡的聚落资料,并将其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建议形成小文章,并以此为题,出一期板报。(使学生能真正将课堂知识内化,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加对家乡沈阳历史文化的了解,认识到沈阳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提示重点,强化记忆,设计结构式板书。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这五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的内容。本章是七年级地理中学生首次接触人文地理的开端,意在让学生了解世界人文的概况,探讨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加深同学们对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关系的认识,是前两节内容的延续和拓展,通过让学生观察聚落的景观图片,例举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明白传统聚落的保护意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促进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地理思维方法的形成,因而,在整个世界地理学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本课主要知识点:

①知道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②理解并能表述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③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④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与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世界各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都有所了解,这为研究本节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其次从学校的地理位置来看,虽然地处城市,但因面向全区招生,可能有部分生活在农村或集镇的学生或者到过乡村旅游,他们都对自己生活的居住地非常的熟悉,这也为学好本节内容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另一方面,文峰中学坚持推进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模式已有多年,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动手、讲解和评价能力,学生应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主动参与能力、勤于动手能力、上台讲解能力和互相评价能力。因此,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讲解评价等形式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目标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特殊地位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

①知道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②理解并能表述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③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④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与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自学、讨论、比较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保护传统聚居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居的意识,并把这种责任与义务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根据新课标及教材内容,确定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为本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确定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设计

《课标》中明确指出: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制订以下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以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五个环节:示案导学-交流讨论-精讲评析-练习巩固-反思拓展。教学的理念可概括为“三先三后三促进”。三先三后三促进是指:先学后教,以教促学;先思后启,以启促思;先做后评,以评促能。

本节课对的使用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按新课程改革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景观认识探讨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并能通过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和说明其中的原因,故我对设计的要求一是用充当图片展示道具,让学生通过展示的图片去观察其中的地理本质;二是将课置于学案之下,不能让的展示干扰到学生对学案的关注度;三是万一学案不能印刷到位,则临时用电子稿充当学案展示。吃偏饭合上述考虑,我将的展示只设计用于第一个循环完成之后和第二个循环之前,只预计使用十分种左右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设计

考虑到本次区教研室组织的“课内比教学”活动采取的是异校教学,在备课前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亲自去了解,同时考虑到我所抽到的班级毕竟只是才进入初中的一年级新生,在文峰中学涉及先学后教时间不长,故我将先学后教设计为三个层次的循环:即基础知识以个人为主体的先学后教(只涉及到教材现有的文本)、再到综合梳理以小组为主体的先议后教(加深涉及到本节考点的提炼),同时又改为表格这种学生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最后才是综合运用以小组为主体的先议后教(加深到本册考点的综合),这样通过先易后难的自主学习,也降低了教师管控课堂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熟悉学案的程度。

至于教后的反思,因时间短促,没能形成文字加以研摩,故以聆听各位领导、评委专家意见为主,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评委专家指正。谢谢!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说课稿】相关文章:

1.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说课稿总结

2.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的教学反思

4.《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范文

5.《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反思范文

6.人类的居住地地理说课稿

7.《人类的老师》说课稿

8.人类的“老师”优秀说课稿

森林花园掀起人类居住革命 篇3

2016年3月17日,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上百家媒体齐聚北京新闻大厦,共同见证了一个颠覆性的创新建筑模式一一城市森林花园。该模式将让城市居民告别鸟笼式居住时代,开启森林花园新生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在发布会现场,城市森林花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运营官具体介绍了城市森林花园的三大特色。

第一大特色:告别鸟笼式建筑,把森林花园别墅建到60层

城市森林花园彻底打破了人与自然的隔绝,使得家家户户都能拥有一个两层楼层高、外挑六米、面积可达室内建筑面积70%的空中私家森林花园。居民可以在花园中种树、种花、遛狗、养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彻底告别鸟笼式居住时代。

该模式通过别具匠心的设计,使得上下左右的住户,都无法看到对方花园中的生活状况,彻底解决了现有低层别墅无法避免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不佳的问题。每家每户都可在喧嚣的都市中拥有一片绿色的私密空间,享受世外桃源桃园般的生活。

该模式可把森林别墅建到60层高,让人们躺在浴缸里泡澡的同时就能欣赏到城市最美的夜景。

第二大特色:别墅的品质,公寓的造价,人人住得起

这种创新的建筑设计,不增加楼房主体建造成本,每套房仅增加几万元的花园建造成本,即可建成与别墅一样的高品质住宅。居民仅以公寓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位于市中心,且比别墅更加安全、私密的高层森林别墅。

不仅如此,该模式还适合酒店、办公楼等所有建筑。这无疑是人类建筑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革命,就如同砖瓦房必将替代茅草房一样,未来,天九城市森林花园必将全面替代传统的鸟笼式住宅,开启高层森林别墅新时代。

第三大特色:节约土地,绿色环保,百益无害

该模式通过巧妙的错层设计,使得建筑的外墙空间得到充分利用,1000平米的建筑占地,每层可带来700平米的空中花园,仅需15层,即可带来十倍建筑占地的绿化空间,大大节约了稀缺的土地资源。

该模式建筑,外墙90%的面积被绿色植物包围,远观一个楼群如同一片森林,是城市的空中森林和天然氧吧。

在国家大力打造生态城市,发展绿色建筑的今天,这样的建筑无疑为都市人提供了最佳的居住方案。

城市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让市民远离了大自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市民的方便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换来的。自古以来,这都是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城市森林花园彻底破解了这一困扰人们数千年的世界性难题,可让市民告别传统的鸟笼式缺氧居住时代,进入森林城市新时代。它必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居住的革命,它将是我们中国人对人类世界的又一大历史性贡献。它与我国古代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为此,它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和各地区聚落在居民建筑、生活习俗、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

3、能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4、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和各地区聚落在居民建筑、生活习俗、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

教学方法及教具讲解法、多媒体演示,习题法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世界上主要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分布?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

1、什么是聚落?聚落分为哪两种?

2、乡村一般规模怎么样?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分别从事什么生产活动?

3、城市规模怎么样?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4、读图4.12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图。说出两种聚落在房屋、道路、商店、学校等方面存在那些差异?

自主学习(二)

1、影响聚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哪些地区聚落分布密集?哪些地区聚落分布稀疏?

3、各地的聚落形态相同吗?有那些形态?

自主学习(三)

1、聚落文化有什么意义?

2、聚落的发展现状?

3、怎样保护创痛聚落?

4、世界上的特色聚落有哪些?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1、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

2、哪些地区聚落分布稠密?分析其稠密的原因?

3、哪些地区聚落分布稀疏?分析其稀疏的原因?

4、聚落有哪些形态?分析原因?

教师点拨: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三多”、“三少”。平原多,热带的平原少;降水适中、气候适宜的中纬度沿海多,恶劣的气候区少;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多,崎岖的高原山区少。

合作探究二

1、看图说出西亚和东南亚的民居特点?

2、说一说西亚和东南亚民居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3、因纽特人住冰屋,试分析原因?

教师点拨: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所以住冰屋;西亚炎热干燥、多风沙,所以其房子墙厚、窗小;东南亚高温多雨,所以住高脚屋;黄土高原冬冷夏热,黄土深厚且直立性强,所以住窑洞;内蒙古地区干燥少雨,草原广阔,所以住蒙古包。

四、课堂检测

1、聚落是人们的集中聚集地,分为_____和____聚落。

2、聚落的发展一般先有____聚落,后有_____聚落。

3、一般聚落在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容易形成。

4、在_________活_____、______地区工农业比较_____,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_____、_____地区,则少有聚落。

5、在平原地区聚落呈_____状,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_____状。

6、西亚的民居多墙厚、窗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东南亚的民居为高脚屋,这是因为:___________.

7、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传统民居有:法国巴黎的______河沿岸,意大利的______,,我国山西省的____古城、云南省的____古村落、澳门____等。

五、课堂小结:小组长带领大家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和各地区聚落在居民建筑、生活习俗、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

上一篇:未来派的快速自行车道下一篇:财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