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居住社区

2024-07-12

复合居住社区(共3篇)

复合居住社区 篇1

1.合作居住社区历史与发展

“合作居住”(Cohousing)这一理念最早是在丹麦提出。20世纪60年代,丹麦有很多夫妻都工作的家庭,这些家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没有足够的时间照看孩子。他们急需一个既不耽误工作又能很好地照看孩子的居住解决方法。合作居住社区(Cohousing)则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很多有同样想法的家庭聚集到了一起,发起了这种模式。从此他们可以一起照看孩子,一起准备一天的餐食。

从第一个合作居住项目至今,丹麦已经完成了将近300个项目,五万人居住在其中,而这些人口大约占到丹麦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1]。现在,合作居住社区模式已经从丹麦迅速扩散到了其他的国家,尤其以欧洲北部、北美、澳洲的一些国家发展势头最为迅猛,如英国、瑞典、荷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而近些年在法国和意大利,很多合作居住社区也在不断地建立起来[2]。合作居住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弥补了私人住宅和集体住宿之间的空白。典型的合作居住社区是由若干私人住房和一个共有住房(Common house)组成,虽然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相对私密的独立私人住房,但是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共有住房或者其他设施来经营他们的社区,一起活动,一起吃饭,一起照看孩子,共同承担责任[2]。合作居住社区是一种居住方式,这种方式将现代社会日益冷落的邻里交往重新焕发光彩,使邻里之间形成可以互相扶持的社区环境。在合作居住社区中生活的人可以分享他们的资源、知识和技能,可以管理他们自己的社区,甚至设计自己的家。在合作居住社区中生活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同时能够节省家庭的日常生活开销。

2.英国合作居住社区的发展

英国合作居住社区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截至2015年,英国已经建成了21个合作居住社区,超过60个合作居住社区正在计划或者建设中[3]。英国合作居住社区规模大多在10户到40户之间,绝大多数社区是结合了单身、夫妻和有孩子的家庭的混合型社区,有一部分则是单一型社区:如专门针对年龄在50岁以上的合作居住社区和针对女性的合作居住社区。虽然合作居住社区在英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这种居住模式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发展速度较快,在英国有许多非常成功的项目案例,很多都拥有着它们的独到之处。

3.英国“合作居住”典型案例研究

3.1斯普林希尔(Springhill):英国第一个新建房屋的合作居住项目

斯普林希尔合作居住项目位于英国格洛斯特郡斯特劳德市(Stroud,Gloucestershire),是英国第一个完全新建房屋的合作居住项目,于2004年正式建成。斯普林希尔合作居住社区是由戴维·迈克尔(David Michael)发起的,他提供了这个项目的用地并召集了这个社区的成员,同时和这些社区的成员共同建立起了一个有限公司来拥有这块土地[4]。

Architype建筑师事务所被邀请参与到了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来。在设计时,几个理念始终贯穿于其中:1.(1)整个基地都是禁止车辆入内,车辆只能停放在基地的边缘位置。这样行人和儿童在基地内的安全性就得到了很好的保障。2.(2)室外空间没有私人花园,全部都是公共的共享空间。3.(3)基地的核心一个公共用房,在那里每周会提供三顿共享的晚餐。还有许多其他设施,如工作室、娱乐室等等。4.(4)制定车辆共享计划,并且共同购买大宗的有机食品。

2010年,Architype事务所对整个项目进行了使用后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斯普林希尔共居社区的环境友好度和居民满意度非常高,这与居民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了设计与建造进程中息息相关。正因为居民参与了项目的设计和建造,他们会对建筑的优势和不足了如指掌,从而以更包容的态度来解决产生的问题,并以更高的责任心来经营自己的新家[5]。

此项目在生态可持续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建筑在设计和建造时,采用了被动式节能的技术和手法,良好地控制了建筑的窗墙比。另外,设计中创新性的水资源利用系统使得水的使用更加高效与节约。同时,通过小规模地使用微型发电技术,社区的电力与燃气的消耗也低于周边区域的平均能耗。能耗的减少不但降低了对自然生态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居民的经济支出,满足了居民的生态需求和经济需求。

3.2 LILAC:英国第一个平价的生态合作居住社区

LILAC合作居住社区位于英国利兹(Leeds),全称是“低影响可支付居住社区”(Low Impact Living Affordable Community)。这个项目于2013年年初完成,它是英国第一个集生态、平价并且完全实现合作居住这三个特点于一身的社区[6]。项目始于2009年,发起人是一群对合作居住社区感兴趣的朋友,他们对在城市中建立生态村落(ecovilage)有着共同的追求。从项目的开始,他们就着重于生态、节省开销、社区营造这三个目标,并且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与实地调查,并最终达到了预先设定的这些目标。

在生态方面,首先,LILAC使用了稻草垛和木板等本土材料,先在基地附近新建的临时工厂预制好,然后再到场地进行装配。因为使用的是本土环保材料,所以建筑材料的生产和配送过程都减少了很多的碳排放。相比较而言,传统的建筑材料,如钢和水泥,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其次,在能源节约方面,运用了太阳能光伏板和带热回收的机械通风设施,同时也使用了高效燃气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这些设备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降低了碳的排放。第三,整个社区中心区域不允许汽车进入,周边停车位的设置也非常少,这样就限制了汽车的使用,采取鼓励拼车等一系列做法,从而减少了污染的排放。

在开销方面,由于LILAC项目采取严格的生态低碳策略,在房屋建设的花费上要比一般的住宅高,因此在节省开销方面就必须全盘考虑。LILAC项目采取了一种新的节约开销模式,即“共同业主协会”(MHOS)。LILAC是全英国第一个采用“共同住宅业主协会”模式的住宅项目,“共同住宅业主协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运作会保证住宅的价格持久稳定。

在社区建设方面,LILAC遵循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首先,社区设计的目标是形成一个涵盖所有成员的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制度,并通过制度来设计低碳的社区形式和社区活动。第二,合作居住社区需要直接协商形式的民主制度,居民共同来制定和执行社区生活规章以解决冲突和调解意见。第三,共有住房是在合作居住社区中建立的最核心的特色,它不仅仅是社区活动的中心,同样也是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界面。共有住房中的一些共享设施不但要服务社区内部,同样也要对当地的其他社区进行服务。

4.英国“合作居住”社区特色

“合作居住”社区与其他社区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合作居住”社区的居民是自愿组织到一起,有着相同的居住理念,愿意对生活设施进行一定程度的分享,并且乐于享受群体生活。因此,“合作居住”无论从组织模式还是参与方式都会与普通居住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将以筹划中的谢菲尔德合作居住社区为例分析英国“合作居住”社区的特色。

4.1居民的主体性

谢菲尔德合作居住社区的业主方是“五河合作居住有限公司”(Five Rivers Cohousing Co.Ltd.),这个公司是由谢菲尔德几个对“合作居住”有共同追求的人于2012年建立。他们选择以成立公司的方式来建立和经营合作居住社区,来更好地发挥居民的主体性。合作居住社区从筹划到购置土地,一直到社区最终的建立,都会由这个居民成立的公司组织完成,每个居民的意见都会被考虑和讨论,居民会全过程地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因而居民真正地成为社区的主体。

4.2政府的配合

谢菲尔德市政委员会(Sheffield City Council)对于自建房屋给予很大的支持,会为自建房屋者进行需求评估,并且会提供完善的支持信息来协助建造。市政委员会也会对他们拥有的基地进行评测,选出适合进行自建房屋的土地供建房者选择。在建造的过程中,市政委员会作为伙伴不断地提供各种支持。

市政委员会对合作居住社区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寻找用地阶段,提供了12块潜在的建造基地以供选择。并且派专人与合作居住社区进行不间断的沟通和会商,承诺提供技术和专门知识的支持,使之能够符合规划的政策(图1)。

4.3注重参与的过程

谢菲尔德合作居住社区设计过程吸引了许多组织的参与,五河合作居住有限公司作为业主,对社区的设计和建立起主导性作用;市政委员会提供政策支持;谢菲尔德大学也参与到了其中,提供技术和设计支援。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对“合作居住”感兴趣的人士参与到其中,特别设计了小卡片和海报等物品来宣传“合作居住”这一新的居住理念,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合作居住”,甚至加入成为他们的一员(图2)。

4.4重视社会效益

在合作居住策划建造的过程中也会通过设立网站和建立社交网络账号等方式与社会大众进行沟通和宣传,从互动中了解其他人的看法,收获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推广了“合作居住”这种居住模式在社会大众中的认知。市政委员会也会通过以提供场地组织展览等方式协助推广和宣传的工作,使更多市民更直观地了解这种新的居住模式(图3)。

5.结语

“合作居住”是西方国家对现有居住模式反思后的尝试,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它使居民能够享受更多的社区关怀,创造更加和谐的邻里关系,通过分享生活用品来建立人和人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这种新型居住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越来越广泛地在世界各地建立。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搬入独立的住宅单元,社区的联系越来越淡漠;乡村空心化现象不断加剧,空巢老人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背景下,“合作居住”是一种非常值得研究的居住方式,这种居住模式会给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以新的启示。好的居住模式可以帮助居民实现更加优质的生活,满足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Bunker S,Coates C,Field M,et al.Cohousing in Britain today[M].Diggers and Dreamers Publications,London,2011.

[2]Mc Camant K,Durrett C.Cohousing:A Contemporary Approach to Housing Ourselves[M],Habitat Press,Berkeley,1994.

[3]Cohousing in the UK[EB/OL].http://www.cohousing.org.uk/cohousing-uk/.2016-07-09.

[4]ARCHITYPE:Springhill Co-Housing[EB/OL].http://www.architype.co.uk/project/springhil-co-housing/.2014-05-12

[5]吕芳青,夏海山.从物质空间规划到公众参与——以英国斯普林希尔合作生态住区论智慧社区规划[J].世界建筑.2015(08)

[6]Chatterton P.Towards an Agenda for Post-carbon Cities:Lessons from Lilac,the UK's First Ecological,Affordable Cohousing Commun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3,37(5):1654-1674.

大连华润·海中国居住社区 篇2

项目一期位于大连开发区南部填海区域,占地7.4hm2,总建筑面积约24.4万m2。基地近似矩形,长边略带弧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差约1.7m。该项目定位为中高档住宅小区,包含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及公建配套设施。

一、规划理念

项目区位优越,海景景观资源丰富,规划设计以“海语生活、绿野逸园、人文社区”为主题,依托优越的海洋地理风貌环境,以“海景最大化”和“景观均好性”为出发点,强化滨海景观的可渗透性,实现海景资源最大化,提升居住品质,同时打造邻里组团,创造滨海休闲娱乐氛围,并通过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建筑群体形成滨海天际线。

一期项目全区8个地块形成六大社区组团、两级商业配套、三级会所设施的格局,进一步诠释了规划主题。

二、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以“山居林住宅公园”为理念,充分利用基地原有条件,并将健身、娱乐、休闲、交流等功能设计在尺度宜人的小空间内,打造时尚、健康、阳光的“园中园”。

三、创新技术

社区居住证明范本 篇3

条件:户口在本社区且实际居住在本社区的居民

提供的材料:

1)户口簿;

2)身份证;

3)暂住证原件与复印件。

二、本部门工作步骤

1)申请人到社区服务站提出申请;

2)服务站工作人员接收居民提出的申请,并指导居民填报登记记录,审核后出具居住证明、并进行登记,办妥后交给申办人;

3)对情况不明、难以核实的事项,让申请人联系96156平台指定专业中介机构进行有偿核实,凭核实报告开具居住证明。

三、涉及到的表单

序号需要提供表单名称

1《社区居民居住证明登记表》

四、基础数据项目

社区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五、依据政策法规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公安局关于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管理工作的意见》(京民基发429号):第二条第二项“社区居民委会为辖区居民出具证明用章范围:

1、居民居住证明。

2、居民是否健在和在家正常死亡证明。

3、居民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抚恤金、残疾保障金、子女助学金和减免学杂费等手续的证明。

4、其它相关证明:独生子女、养犬、政审等。若超出上述规定范围且在街道办事处权限范围内的,社区居委会应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请示,批准后使用印章”。

2.事项名称:社区开具居住证明

服务对象:

1、户籍在本辖区且居住在本辖区的;

2、户籍不在本辖区但与本辖区居民有租赁合同且确实居住在本辖区的办理依据:

收费标准:本项目不收费

办理时限:手续齐全即可办理

办理机构:手续齐全方可办理

办公地址:各社区居委会

乘车路线:8................联系电话:无

所需材料:户口本、身份证、暂住证、房屋租赁合同

备注:

办理程序:所需材料拿全后,经了解确实居住在本辖区,给予出具证明并盖章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大趋势是,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作为落户的基本条件,逐步放宽城市户口的迁移限制。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类似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近乎必然地陷入政策悖论难以自拔:一方面,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对二元结构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一旦户籍制度有所松动,户口“含金量”越高的地区,越可能面临外来人口蜂拥而入。摆脱这一两难困境绝非易事,因为除了考虑外来人口的强烈需求,还需要考虑以城市居民的变革意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阻碍户籍统一管理的障碍,主要来自地方政府对本地居民大量失业以及公共财政入不敷出的顾虑。

上一篇:控制性超排卵下一篇:大学体育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