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空间模式(精选12篇)
居住空间模式 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了中国社会向着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迈进,城市产业机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人们生活的多样化,促进了城市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在当前的城市居住空间建设中,常会由于城市用地紧张、经济效益问题和城市空间结构等因素影响,导致城市的居住结构和居住品质发生一定问题,不能满足当前居民的生活需求。
1 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
(1)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当前城市居住空间呈现居住空间分异的情况,与城市的居住空间的均质化相对应。当前社会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同,导致居民的居住空间和居住模式呈现不同的层次,在城市居住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的收入阶层和不同的住房需求,制定出了不同的居住空间形式,加剧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像这种缺乏对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的产生,会加剧社会阶层的产生,激发社会矛盾,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居住空间配套设施不健全。在当前的居住空间建设中,重视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一些居住小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追求功能的齐全化,无论小区规模的大小,都在盲目追求小而全的配套设施,导致在医院建设中和小区建设中,无法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共享,无法实现居住空间的合理利用,不仅给公共资源造成较大的浪费,还会给企业和政府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无法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会给城市居住空间的建设造成极大的浪费,造成运营成本的增加,也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1]。
(3)更新与保护的矛盾。在当前的城市居住空间中,普遍存在着居住环境差的情况,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大规模住宅开发行动,采取了对房屋推到重建的方式,该种模式在运用中展现出了实体空间的物质形态,但是却忽视了居住空间结构的重要性,不利于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由于城市的发展历史比较久远,城市居住空间普遍沿用传统的空间建筑方式,使居住空间的模式和居住形态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人们习惯了该种居住模式。面对城市空间格局的更新,需要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既面临着对旧城区的保护,又要对新城区进行改造,造成两者之间风险的产生。
(4)城市旧区更新改造存在弊端。在对城市居住空间进行改造时,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利用拆建的形式来完成旧城区的改造工作,会将城市原有的空间格局打破,而被新型的居住小区所取代。但是在改造中,由于拆迁量过大或者涉及的人口较多,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威胁,不符合当前居住空间的设计发展要求。在改造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小规模的改造方式,对各地块开发过程中,常会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居住空间与所处环境出现不协调现象,对居住空间和居住模式造成较大的影响[2]。
2 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的发展战略
(1)和谐的住宅产业发展方向。和谐的居住模式需要满足居住的物质指标体系和各项软硬件配套设施,需要结合当前的地理环境和居民的实际需求等因素,来进行住宅内部功能的建设,满足人性化和生态化的住宅需求。在物质环境方面,需要结合住宅区的规模和地形等因素,来对相关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需要考虑住宅区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以便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在政策方面也应该给予关注,需要建立完善住房分类体系,保障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通过建立完善的住宅物业管理水平,能够促进住宅物业管理体系的健全,实现对人们生活的有序管理[3]。
(2)生态舒适性的人居环境。人类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在营造生态舒适性居住环境时,应该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考虑的方面有热环境、光环境和风环境等。优于外界的环境多变,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当外界环境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时,需要在室内采取人工的形式或者科学技术的方式进行弥补。高科技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效果好和效率低的特点,利用自然光、风力和湿度等因素来实现对自然光和气温等因素的弥补。
(3)居住街区的建设模式探索。居住和交通是城市建设的两大最主要功能,居住规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适应当前道路规划建设发展的需要,应该认识到道路结构的不同会对居住区的生活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道路较宽,则说明居住区面积较大,而道路较窄,者说明居住区面积较小,对居住规模造成较大影响。在对居住区进行规划时,应该考虑到不同的规划区具有的不同功能,应该对居住区的性质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解,结合居住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完善居住区的功能,使各项设施最大程度的得到利用,满足人们发展的需要[4]。
3 结束语
居住环境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中国历史久远,各地区的居住风格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居住模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影响较大。促进居住模式的不断优化,建立多样化和生态化的居住环境,是当前居住空间的主要发展模式,能够为建立和谐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借鉴,引导居住区向着科学合理的建筑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呈现缓慢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信息化和生态化的不断发展,使当前的居住模式向着多元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促进了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的优化发展,实现了对居住空间格局的重新构造。文章主要针对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居住模式,居住空间,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杜浩,甄峰.中等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组织特征及拓展模式——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J].规划师,2011,(5):99-105.
[2]杨忠伟,杨露.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居住空间形态与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观察,2011,(6):137-142+172.
[3]刘璟,周静敏,苗青,李伟.关于居家养老状况的入户调查及分析报告(上)——居住功能空间的问题[J].住区,2013,(3):94-105.
[4]王江,赵继龙,张蕾.“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原型空间建构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12):56-61.
居住空间模式 篇2
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现代住宅不再是简单的栖身之所,它已成为在工作之余能够满足精神生活,发展个人专长和爱好,从事学习、社交、娱乐等活动的多功能场所。因此,住宅的室内设计除充分重视现代化条件的物质需要外,还应充分满足住户的不同职业、文化、年龄、个性特点所呈现出的千差万别的要求,营造出艺术与舒适相辅相成的空间环境。
因此,对居住环境的室内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他渉及到室内的空间大小可以灵活多变的可能性,空间布局上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与明确性,多功能家具分割,室内空间装饰的整体性,墙面、顶棚、灯具等人工光影效果以及色彩调子和气氛情调的追求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五种因素:家庭人口构成;民族和地区的传统、特点和宗教信仰;职业特点、工作性质;业余爱好、生活方式、个性特征和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和消费投向的分配情况。关键词:室内设计要求
居住建筑的空间组成和室内设计基本原则:
一、使用功能布局合理。住宅的室内环境,由于空间的结构划分已经确定,在界面处理、家具设置之前,除了厨房和浴厕,由于有固定安装的管道和设施,它们的位置已经确定之外,其余房间的使用功能,或一个房间内功能地位的划分,需要以住宅内部的方便合理作为依据。需要满足住宅的基本功能:睡眠、休息、饮食、会客、视听、娱乐、家庭团聚、学习、工作等。
二、风格造型统盘构思。住宅室内的设计风格和造型特征是需要从整体考虑的,考虑其形式和风格,考虑文化背景,家庭人口构成等。考虑其家庭的职业特点,艺术爱好,人口组成,经济条件和业余活动等;考虑设计的风格,如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格,显示文化内涵的传统风格,返璞归真的自然风格,不拘一格融中西于一体的艺术风格。
三、家庭装修设计流程。室内设计程序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展开,目口: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实施(施工)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设计准备。
①接受委托任务书,或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
②明确设计期限编定设计计划进度表,考虑各工种的配合;
③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室内的使用性质、功能要求、造价等;
④收集分析有关的资料信息,熟悉设计的有关规范,现场勘测等;
⑤签订合同,设计进度安排,与业主商议确定设计费率。2.方案设计。进一步收集、分析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
确定初步方案,提供设计文件,包括:平面图、天花图、立面展开图、色彩效果图、装饰材料实样、设计说明与造价概算; 初步设计方案的修改与确定。
四、居住建筑空间的组成。住宅空间从使用性质上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空间: 1.公共活动空间。
公共活动区域主要是全家团聚、文娱、休息、进餐、户外活动以接待客人、对外进行社交的综合活动场所,是一个极富凝聚力的核心空间。它不仅使家庭成员共想天伦之乐,使亲友联谊情感,而且可以调剂身心,陶冶性情。根据家庭结构和活动特点的差异性,公共活动空间又常常划分出门厅、起居室、餐厅、游戏室、家庭影院以及活动平台等不同功能的空间。公共活动区域应有较好的环境和景观。2.私密性空间。
私密性空间足专门为家庭成员进行私密性行为(如睡眠、休息、个人卫生、梳妆等)提供的空间,包括卧室、卫生间、浴室、衣物贮藏等私密什极强的空间和书房、工作间等特定要求的静谧空间。此类空间的设置能充分满足家庭成员的个体需要和不同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能在亲密之外保持适度的距离,同时避免使用其他空间造成的干扰。私密性空间不但要针对多数人的共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趋向进行考虑,更要针对居住者个体性别、年龄、性格和爱好及其他特别因素而设计,因此它更能体现出空间使用者的个性。一个完备的私密性空间应具有安全性、休闲性和创造性,应具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环境。3.家庭服务空间。
家庭服务空间足家庭为进行膳食准备、洗涤餐具和衣物、清洁环境、修理设备等家务活动而提供的空间,在设计时应重视其功能性。如空间的大小能够满足设备尺寸和人的使用活动尺寸要求,空间的流线符合操作流程的要求,同时尽可能使用现代科技产品,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消除疲劳,使家务活动者真正享受到劳动的乐趣。
五、居住建筑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建筑空间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设计理念,针对不同家庭人口构成、职业性质、文化生活、业余爱好和个人牛活情趣等特点,设计具有特色和个性的居家环境。具体设计时应遵循“安全、健康、适用、美观”的原则。1.安全
是指任何装修和装饰绝不能给居住人留有隐患。如对承重结构的损坏致使结构坍塌,没有分隔防范的开敞式煤气厨房导致煤气中毒;电气线路的不规范连接引发火灾,硬质光滑地、外凸锐角装饰使人摔伤、碰伤等等,我们应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以确保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2.健康
是指所有装修都应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装饰材料的污染、刺眼的照明、过多的色彩、杂乱的陈设,造成人们视觉超负荷,通风不畅、缺少日照等都将不利于身心健康。3.适用
是指空间的使用使居住者感到舒适,确切地讲,又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功能布局的合理。如公共活动区域和私密空间在位置上做到 动与静分区、内与外关系明确。
(2)装饰用材恰当。应充分了解不同装饰材料的性能,解决好保温、隔热、隔声等问题。(3)设施配置适用、合理,尽量做到科学化、现代化。4.美观 是指室内设计元素在设计风格、文化内涵、品位气质等方面引起的视觉愉悦。.从总体上讲,家庭装饰应创造一个具有体闲、宁静的环境氛围。其风格的定位应有别于公共娱乐场所及宾馆、公共餐饮等场所。在装饰造型的浓重与淡雅、光照和色彩配置和适用以及装饰材料、家具陈设等方面,其设计手法、设计语言都应有较大的差异。当今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交通噪声烦杂,因此,家居设计更宜于营造清新、明快、简洁、淡雅的室内氛围。
发布时间: 2009年05月20日《居住建筑室内设计》课程理论电子教案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摘 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生态环境优秀的、山水景观优美的、功能质量优良的、人居文化上乘的、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关键词:住宅小区;环境;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在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优秀的、山水景观优美的、功能质量优良的、人居文化上乘的、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一、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
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
二、住区的建筑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 住区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不宜千篇一律,更不宜大量照搬欧化、洋化风格。市中心区、郊区、山区、河畔、风景区„„的住区规划应因地制宜、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能借景建住区则更为理想。
三、努力建设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生态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美化住区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山水住区”不是简单的住宅群加山、加水。它的内涵主要是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洋为中用,设计出高品位、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山水园林景观和各类小区,表现高明的创造性,传统的文化性,高尚的观赏性,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
五、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区的严重干扰。
小型住区应避免机动车道进入居住区域。有的住区建成“无车小区”,即把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机动车从小区门口进入地下,居民在地下停车场可直接乘电梯到居室,车辆对住宅区域全无干扰,效果良好,居民满意。
住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六、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住宅是住区的主体,环境是住区的基础。高品位住宅小区必须是居住环境好、生态环境优、景观环境美的住宅,能够表现它的文化性、舒适性、陶冶性、祥和性,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要求、健康需求。
这里着重研究住区的绿化和景观环境的优化问题: 1.住区园林化应力求创新,各具特色
不少高品位小区都在山水园林景观上做文章,创出各具特色的景观环境。广州二沙岛以绿、静、美为主题,点、线、面相结合,突出江景,展现亚热带气候特点和地方风情。房前屋后布置园艺,多层次主体绿化,造成无处不绿的居住空间。建筑错位布置,前低后高,增加观赏江景户数。有创新、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2.住区山水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丰富多彩
一是空间层次:从小的楼顶、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组团绿化、小花园,到中心花园、各类主题花园都应做到层次分明,各有特色。
二是植物品种层次:草地、花卉、灌木、乔木,喜阳植物、喜阴植物,不同季季的植物,都应合理布局。
3.住区园林应与方便人际交往相结合 在住区环境建设中,应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除文化娱乐场所外,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应作为住区园林建设的重点,把它建成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器具等),又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
4.利用、改造自然景观与人造山水景观相结合
未经开发改造的山岭、荒林、湖水、山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合理的做法应是:有景用景,用景改景,无景造景,天然与人工结合。
5.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
这是有效增大住区绿化面积,改善环境,美化住区的重要措施之一。立体绿化通常有阳台的花卉、盆景,墙面的攀悬植物,天台的花卉、藤类瓜果。还可以在高楼之间的连接桥和平台,以及高楼中间的架空层营造空中花园。在房屋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都绿化起来,其绿色效果必然更为显著。
6.住区绿化与体育活动场地结合
根据住区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除建硬地运动场外,还可兴建一些草地运动场,如微型高尔夫球场、草地滚球场。这种既增大绿化面积,又增加居民体育活动场所的做法是一举两得的,值得积极提倡。
7.住区园林应力求美、静、净、洁
住区各类景观布置和小品、雕塑等,都应由专家设计,使之具有高品位构思和艺术水平。住区的景观要美,环境要静,噪音要小,水面要净,空气要洁。机动车辆的噪音、废气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8.住宅绿化应合理控制成本,减轻居民负担
住区应对过大规模的、过高档次的和过大成本的绿化项目,加以控制。要根据社会和居民的经济水平营造景观环境和服务环境。设计过宽的草坪,种植名贵的树种和百年老树,建造过大的会所及超豪华的装修,都会明显增加商品房成本和物业管理费开支,应从减轻居民经济负担出发,合理设计景观和设施。
9.居住环境的优化必须有丰富社区文化支撑
一是住区各种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显现中国式的诗情画意。二是住区应为居民组织各式多样的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活动,使他们不但能观赏、享受优美园林景观,而且能参与吟诗、作画、歌唱、健身、表演、娱乐„„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
三是住宅环境的优化,必须有高水平的物业管理相配合,在住区管理、服务中,在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中,培养、提高居民及其子女的道德情操和文化艺术素质。
2010-1-20 14:50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总结 篇3
引言
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室内设计行业随之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设计公司对设计类人才的急需。但由于现代设计教育进入中国时间相对比较短,加之近年来艺术高考招生扩招,专业建设不够成熟,导致有些学校开设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往往不能和社会实际设计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各大高校设计专业同时也面临着培养设计人才的压力。所以如何提高室内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率,是我们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以下通过黄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居住空间设计》为例,进行探讨。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由设计基础课学习向专业课学习的过渡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习居住空间设计的流程、设计的风格、常用材料与施工工艺、家具陈设等相关知识,为后期专题设计打下基础。课程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独立完成居住空间设计任务。黄山学院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率,我校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笔者通过研究探索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脱离设计实践
传统《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授过程一般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大部分时间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并通过布置设计任务进行考核的上课方式。学生面对设计任务往往无从着手,设计方案东拼西凑,大多流于形式,设计作品缺少对方案的科学性与功能性考虑。这种上课方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学生缺少对市场与客户的了解。
2.设计软件与专业课程衔接有待完善
软件课一般开设在第二学期,例如Autocad,3Dsmax,Photoshop等软件课程,这些课程为居住空间设计等专题设计课程的表现做好前期准备。但由于软件课程开设一般只讲述基本命令与技术,缺少与后期专题设计内容的衔接,造成学生后期设计表达上的盲目。
3.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
由于学生对于专业课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专业课的了解,加之学习任务重等问题,有些同学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够主动去学习,这对于设计能力提高有很大的阻碍。
4.课程上课时间短,课程涉及知识面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为48课时,学生课上学习实践时间相对较少。虽然居住设计空间相对较小,但涉及的设计问题比较多,例如设计理论、材料、人体工程学、空间布局流线等等问题,学生需要在整个课程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多,涉及的范围广,学习任务重,学生课程学习吃力,最终设计方案不完善,设计不规范,缺少实际解决设计问题能力。
5.《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室内设计专业对教师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双能型”教师的队伍建设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地方型,应用型”办学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探索创新
1.校企合作实践课堂的建立
为把课堂所教授居住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实践,黄山学院艺术学院与装饰公司签署的校企合作项目为大学生设计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现场量取平面图
由教师指导学生在校企单位以实际案例设计为目标进行实地设计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到工地现场,讲解房间水、电、采光、墙体承重、功能分区等内容,让学生现场感受空间。同时指导学生对业主毛坯房进行测量,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手绘平面图的方法和要点,同时组织学生采用分组方法去分别量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个实践过程中,并掌握量房的技巧。
(2)分析案例,方案导入
教师结合业主户型,选取类似设计案列进行方案分析,分析设计空间如何组织功能划分,空间界定,界面处理,材料的选取,色彩搭配等设计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方案分组讨论与初步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组织设计的方法。学生通过学习写出设计案列分析,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优秀方案,分析方案的能力。
(3)方案初步设计
方案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对方案设计的基本构思、设计风格定位、材料选取、色彩搭配等,通过手绘或软件画出初步的设计草图。教师对较差的方案与较好方案进行重点分析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完善改进设计。这种讨论、设计、学习、修改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到设计实践的转化和理解。教师布置课下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方案进行材料市场调查,撰写材料属性、价格、尺寸等信息表,以起到学生对材料深入认识。
(4)施工工地现场考察
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到工地去调研,根据工地现场教师进行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邀请工人师傅进行现场答疑。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材料与工艺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的深入认识,为方案深入设计奠定了基础。
(5)方案的评定与确立
邀请公司设计师与客户对方案进行现场评价,让学生零距离与设计师、客户沟通,了解自己方案存在的问题。学生结合工地考察与设计师指正完善自己方案,进行最终定稿。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等。
经过这一系列的居住空间设计的练习,让学生清晰了解设计的流程及实际设计方案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设计体系。通过设计实践让大家更直观,更有效的接触到设计知识,让学生真题真做,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实践。
2.课程作品与设计比赛的结合
居住空间设计最终作品要求设计创意、设计方案平面图、施工图与代表效果图、进行排版打印,教师组织学生在学校展厅进行展览。要求同学之间互评,同时邀请其他教师进行评分。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同时将优秀作品进行设计大赛投稿,进一步提高学生参赛水平。这种展览活动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增强。
3.软件课程的改进
设计类软件讲授时应有目的结合专题设计课程进行讲解,例如Autocad软件学习,通过实际设计方案绘制过程与制图标准展开讲解;3Dsmax课程中除了教会学生建模渲染的技法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从cad到3d规范建模,如何表现自己的设计方案的特殊效果等;Photoshop软件重点讲授效果图后期处理及排版制作。通过一轮的软件课程学生能够清楚应用软件对设计案例表现。
4.“双能型”教师的培养
专业教师除了有理论知识外,还应该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黄山学院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计划为设计类教师提供了转型的机遇,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让教师在设计一线去学习锻炼。通过锻炼教师学习到设计的整个流程及实践知识,这对教师自身职业技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对教学质量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居住空间模式演化的动力机制初探 篇4
1.影响居住空间模式的动因
空间模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按照某种典型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具备一定普适性的空间范式。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空间模式从来都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因此其普适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就住屋而言,自人类产生之时便已有之,它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演变发展,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1自然因素
自原始聚落起,人类便认识到住屋首先是一种自然形态,是适应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的产物。因此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不同住屋形式,正如穴居多见于北方(图1),而巢居多见于南方(图2);北方住屋多厚重封闭,而南方住屋则轻盈通透,形式上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住屋形式的影响相较于功能、技术、社会文化等因素而言,是相对恒常的因素,但人类在面对自然的态度上却几经反复。人类在原始时期、封建时期,秉承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敬畏自然的态度。工业革命后,人类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加强,人们开始漠视自然环境,出现了大量的“反气候”建筑。但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的不断枯竭,人类开始反思对自然环境的态度,转而开始顺应自然并合理适度的利用自然以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1.2功能因素
住屋是容纳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人们在其中开展各项活动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容纳人在其中展开各种各样带有目的性的行为是住屋的基本功能,也是住屋存在的意义由于。居住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侧重点各有不同,为了充分适应不同时期居住生活的展开,住屋空间势必随之做出积极的响应和调整,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住屋空间模式。[1]
1.3技术因素
建筑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艺术活动,而是一门基于科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技术,其设计、建造过程必须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因此建筑体系的发展在客观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相较于传统建筑,现代建筑系统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它总是在与其他技术层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在我国传统住屋中,厕所、厨房等功能都是单独另辟房间设置,但在现代技术体系下,水、电、排烟等问题皆可采取铺设集中化的设备管线予以解决,使现代城市的居住空间由传统的院落式空间布局方式转变为整体紧凑型的空间布局方式成为可能。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等现象揭示了人类的社会形态正在发生着巨变,居住行为的内容、方式及特点也随之悄然改变,进而影响居住空间形态。
14社会因素
人类在远古时期为了抵御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生存条件,不得不以群体的力量来弥补个体能力的不足,因此人们通常采取聚居的方式长期生活的某地,彼此在生存的需求下相互协作、共同活动,由此形成人类社会。
众所周知,人是生活的主角。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空洞无聊、微不足道的琐碎行为里却隐含着社会结构、社会机制以及社会组织方式等因素加诸于人和家庭之上的影响。例如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四合院式的空间模式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它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在建筑上的具体表现。由此可见,人选择如何生活、以何种方式生活,其中包含的内容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有意义的多,也复杂的多。[2]若要理解不同时期住屋的空间模式,厦清居住生活中隐含的深层次的社会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1.5文化因素
人类的日常居住生活不仅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身处其中的文化情景的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一词包含的涵义范围异常宽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诸多变异。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认为某一特定群体中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具备群体特征的生活方式会潜移默化的植根于个人的脑海中,进而影响其思考、理解、感受和表现的方式。[3]基于此观点文化可以理解为一个既定人群的“全部生活方式”。[4]雷蒙·威廉斯抓住了“文化”最一般的层面,在此观点的支撑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文化力量塑造了人们的日常居住生活,进而影响容纳生活展开的居住空间。
在影响住屋空间模式演化的诸多因素中,文化是最复杂、最难以把握的因素,它对住屋空间形态的影响从来都不是直接的,而是内隐于其他相关因素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文化几乎存在于关乎居住的所有内容中。
2.居住空间模式演化的动力机制
2.1对单纯的“机械决定论”的质疑
住屋空间模式的演变发展中,必然存在某种内在的动力机制,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力图给出简单明了的解释,以下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气候决定论
气候决定论在建筑学和文化地理学等领域曾被广泛接受,它认为人类最关心的是如何得到庇护,因此住屋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住屋的形式。但在技术体系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中,气候决定论的观点已无法解释为何处于不同气候区的住屋形式却如此雷同。即便是在原始时期,此观点也很难解释为何地球只有少数几个气候区,却发展出如此众多的住屋形式。
(2)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者认为住屋形式随着人类掌握的建造技术的提高而演变,从洞穴开始(此时还不能称之为房屋),然后出现可以四面围合的挡风墙,再进化到圆形的茅屋,最后发展为各式各样的矩形的住屋,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5]尤其是在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技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因此技术决定论的观点在现代社会更是盛极一时。
诸如此类的机械决定论往往是片面的,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对此美国著名的建筑学与人类学学者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在其著作《宅形与文化》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予以反驳,证明了任何单纯的机械决定论都无法解释住屋形式演变发展的轨迹,任何试图将居住系统模型简单化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2.2多重力量并存的整体驱动力
为了厘清人类社会居住形式的相关问题,人类学家马克斯·索尔提出“生存模式”的概念,他将各种影响形式产生的因素归纳在“生存模式”一词中,其中囊括了精神、物质、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6]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生存模式”各具特色,精神、物质、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在居住系统中发挥着或多或少、或强或弱、或显性或隐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而言,住屋作为特定“生存模式”的物化体现,其产生和发展从来都不是某个单一要素所能决定的,而是诸多影响因素同时存在,形成整体驱动力牵引着住屋形式的演变。
在众多因素共同构成的驱动系统中,阿摩斯.拉普卜特将社会文化因素视为“主要因素”(“首要因素”),将自然、技术、物质功能视为“次要因素”(”修正因素”)。[7]这个观点在某个社会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区也许是适用的,但在其他社会历史时期或其他地区却未必适用,必须针对特定地区、特定社会历史时期中诸多因素的具体表现形式做出全面的综合分析。
3现代城市集合住宅空间模式演变的动力机制
3.1现代城市集合住宅的产生
集合住宅并不是自古有之,而是在18世纪工业革命后逐步发展而来的。工业革命的本质是机器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化的生产方式,在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城市集合住宅的产生首先源于机器化大生产而带来的人口聚集,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城市内部分工明确且高效协作,这与传统的城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随着人口聚集的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也开始加速膨胀,传统住屋自由、松散的空间布局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城市高密度的人口居住需求,城市中的居住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住宅成为解决城市居住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某种意义而言,是现代工业社会直接推动了集合住宅的产生。
机器化的社会生产方式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农业社会相比,现代城市家庭生活中摈弃了与生产相关的行为内容,仅仅保留了人们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活动,因此家庭的日常生活高度精炼。与此同时,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使城市中家庭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迫切需要高效、便捷和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因此现代城市集合住宅的空间模式从“理性”与“功能”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机械主义的功能秩序去构建一个个居住机器。其空间形态归纳起来即以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为前提,通过将生活高度精炼和浓缩,尽可能的简化生活模型,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现代化的结构技术、建造方式和设施设备,使空间呈现出布小局紧凑、多样功能高度集成的整体化形态。如果说社会因素是催生集合住宅产生的内在的核心动力,那么功能需求的变化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作为社会因素的外化表现,是推动集合住宅户内空间模式形成的外在的直接动力。相较之下,由于现代工业技术范式在全球化浪潮下席卷世界几乎每个角落,加之现代建筑对异质文化的刻意排斥,使现代城市集合住宅空间模式在建构过程中,对自然、文化因素的考量渐渐退居其次,成为影响住宅户内空间模式次要的修正性因素(图3)。
3.2后工业社会城市集合住宅空间模式演变的动力分析
进入21世纪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基本完成,工业不再是驱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取而代之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社会,又称为后工业社会。伴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推动城市集合住宅户内空间模式演变的动力系统的内在结构性关系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3.2.1社会、功能和技术因素的主导作用依然延续
后工业社会作为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形态,虽然计算机信息类的“软技术”开始逐渐替代工业化的“硬技术”,但技术依然是支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轴,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总体上还是依托于以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文明而存在,加之人类的建造技术受到客观的自然规律的限制,并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因此社会状况、功能需求和技术条件仍然是决定集合住宅空间模式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仍然是在既有的框架下发挥一定的修正作用。
3.2.2自然和文化的修正作用不断加强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对住屋形式的影响相较于功能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而言,是相对恒常的因素。但人类在面对自然的态度上却几经反复。人类在远古时期、封建时期,秉承着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敬畏自然的态度。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必须倾注全力应对自然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虽然技术手段是朴素的、简单的,但却创造出适宜的居所。
工业革命后,人类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加强,人类似乎开始漠视自然环境,出现了大量的“反气候”建筑。但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的不断枯竭,人类开始反思对自然环境的态度,转而开始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以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浪费及污染。因此,在后工业社会,地域性的自然条件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利用,使之在居住系统中发挥的修正作用明显加强。
2)文化因素
在现代城市集合住宅的户内空间中,抽象限定的边界是对空间从局部到整体,或从整体到局部进行逻辑推理得以确定的,其空间表现为均质的、各向同性的感情基调。这样的空间完全忽视了人的情感,也忽视了生活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工业社会的初期,人们炫目于日新月异的变化,并激动于现代工业技术带来的高效而舒适的生活方式,无暇顾及深层次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而在后工业时代,人们开始反思有如革命一般的现代建筑运动,并逐渐摈弃那些绝对理性、功能限定、情感淡漠的空间形态,尝试从历史、文化和习俗等角度去理解人的行为、心理、感情,构建多维度的、全面的居住系统。
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文化则起到了类似于“缓冲器”的作用,既会在某些时候滞阻前进,也会在某些时候存储能量,当其他驱动力量减弱的时候,文化的力量厚积而薄发,继续推动集合住宅空间模式的演变和发展。[8]
在后工业社会,对自然和文化因素的重视完善、丰富了现代居住系统的内涵,并通过对集合住宅体系发挥持久而有力的修正作用,创造出适宜的居住环境。
4结语
人类的住屋形态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演化发展,其中包含了社会、文化、自然、技术、功能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决定论”所能一言以蔽之的,任何静态的思考方法都难以应对居住系统的动态性、复杂性特征。据此,对现代城市集合住宅的研究需从居住系统内部的结构性关系入手,分析鉴别各要素间的关系、具体作用,进而确定推动集合住宅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优化集合住宅的套型设计提供理论上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宏.性·家庭·建筑·城市——从家庭到城市的住居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P35-39Zhang Hong.Sex,Family.Architect.City.the Inhabitation Research on Family and City[M].NanJing: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2002:35-39.
[2]载维·英格里斯.文化与日常生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P7David Inglis.Culture and Everyday Life[M].BeiJing:Central Compilation&Translation Press.2010:7.
[3]Gilloch,G.Myth and Metropolis[M]:Walter Benjamin and the City,Cambridge.1997:12.
[4]Raymond Williams.Culture and Societ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13.
[5]Paul Elek.The Pedestrian in The City[M]:Architects'yearbook 10,London,1962:94-95.
[6]Sorre Max.Anthropology Toda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32.
[7]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23Amos Rapoport.House Form and Culture[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07:23.
老年居住空间设计探讨论文 篇5
关键词:老年人;室内设计;无障碍
一、概况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节奏的加快,我国已成为了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关数据显示,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达到五亿,这是个极其庞大的数字,数字的背后显示出我国对这一“银色浪潮”的出现需要背负的压力和所要承担的责任都是无比庞大的。而传统被动式的“家庭型养老”模式在这一趋势下显露出了很多不足之处,怎样使得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以在晚年能够生活的更加愉悦和从容?在对这个问题深刻思考的同时,我们势必要通过剖析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重新审视老年人养老这一话题。
二、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听觉、视觉以及反应灵敏度等生理机能上会出现一系列的衰退,具体表现为(1)听觉上听觉神经萎缩,听力显著下降且对高频音和低频音敏感度变低。(2)视觉上眼部水晶体的弹性变低,同时晶状体会变硬变浑浊,视力降低、视线范围缩小,在较暗的地方不容易看清,对颜色的明暗度感知能力变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老花眼和白内障。(3)反应灵敏度上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退化导致老年人相关脑细胞减少,从而使得反应变得更加迟钝。而在其他方面上的表现为平衡感变低,有些时候不能很好掌控自己的行为;新陈代谢变缓慢,内分泌开始减少;对空气中湿度和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同时健康状况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生理机能衰退的同时心理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1)对新生事物的热情降低,求知欲下降;适应新生事物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思考能力变弱,思维逻辑性降低,辨别事物真假的能力也开始减弱。(2)孤独感和无助感剧增一方面需要更多的陪伴,想要和家人以及曾经的老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各项机能的下降,老年人普遍会对自己的变化有一种本能上的抵触,进而产生自卑感和无助感。
三、现阶段老年人普遍的养老模式
众所周知,老年人大部分时间呆在室内,室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养老质量的高低。目前国内出现了一种“同楼居”的家庭养老居住模式,成为一些地方养老模式的新趋势。“同楼居”指的是两代人亦或多代人居住在同一套单元楼内,老年人为了行动方便居住在户型较小的底层,而年轻的夫妇则居住在面积较大的较高楼层。这样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有分、有合、有联系且又保障了各自的隐私和生活习惯的关系。但是按照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仍未成为一种主流,现在大多数的养老模式仍是延续以前的“家庭式养老”的养老模式:多数情况是老年人仍居住在之前的居所和家人住在一起或者独居,延用以前的室内布局和功能,没有依照老年人实际所需做出变化,结果只能是室内环境与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相悖,不适合老年人养老。因此,依照老年人所需进行室内空间的再设计是很有必要也是迫在眉睫的。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怎样挑选老年人宜居的居住空间和怎么进行合理的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
四、老年人居住环境的设计与选择
首先,老年人在进行居住空间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住宅的1~3层,按照现在住宅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定,楼层间应当都具有可供老年人活动出行的电梯、楼梯以及坡道。且由于老年人的空闲时间比较多而且易生孤独感,需要通过更多的人际交往来获取精神上的慰藉感,因而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时应当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邻里交往的空间和场所,且该区域的空间不需要太大、太空旷,务必使老人身处其中可以产生领域感和安全感,例如室外的各种楼梯休息平台和过道的设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日趋减少,小区可谓是他们活动交际的主要场所。在设计时,应当按照居住区总人数的10%~30%的比例来作为老年人的入住数,按照人均10平方米~35平方米的面积建立管理和服务的相关配套设施。在靠近单元住宅的出入口应当有可供休息娱乐的桌椅和绿化带,并开辟出一些地带供老年人活动和锻炼并就近分布建立一些老年人活动器械。
五、老年人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一些原则
在室内设计方面,由于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室内空间将成为老年人主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由于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因而室内空间不宜太大太空旷,同时也应当不过分拥挤,可满足老年人日常行为和轮椅的自由活动不感到狭小局促便可。室内整体布局上应当尽量简洁且最好靠墙布置,家具的陈列整齐有序,家具不宜太多,占室内面积的30%~40%为宜。室内地面应平整不宜有高度差,地面铺装材料应选用防滑好清理的材料。考虑到轮椅的进出,门的净宽应当大于80cm且不设门槛或者将门槛做成斜坡。门把手安装在90cm高度为最适宜。窗户做成凸窗较宜,并且为了不阻挡老年人的视线窗子高度不宜高于60cm。起居室是老年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场所,应当保证朝南且有足够的日照。起居室为了方便老年人的家人朋友前来探望和聚会,应当尽可能的大。老年人的居住空间中有一个敞亮的阳台是很必要的,在阳台上,老年人可以尽情享受阳光,种一些绿植和养一些花鸟,同时可观看小区和远处的景观、晾晒衣服,可见阳台是联系老年人和自然的一条很重要的纽带。在进行阳台设计时,应当设置可升降的晾衣架,升降的最低点必须是老年人可达到的范围。阳台地面宜选用防滑的材料,地面应有较缓和的坡度方便排水。卫生间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一块,卫生间的马桶和浴盆以及淋浴间的周围应当安装有牢固的永久性安全抓杆(不止是卫生间,在居住空间适当位置都要为手脚不方便、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安装),某些情况下可安装长凳方便老人就坐淋浴。卧室面积要相对大一些,以15~20平米为适宜,方便其他人入住照顾老年人。且卧室内应安装紧急呼叫系统,方便老年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呼救。六、结论上述对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的一段浅析,要对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必须以对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变化及状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总结。这些,又从另外一方面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为老年人塑造一个良好的养老空间、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敬老氛围,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更多!
参考文献:
[1](日)佐古顺彦.环境心理学.周畅等译.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法)让欧仁阿韦尔.居住与住房[M].齐淑琴译.商务印书馆,1996
论居住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篇6
[关键词]人性化 舒适 个性化 环保
人性化设计即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人的需求,包括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设计出尊重人、关怀人的产品。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它建立了一种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地解决温饱问题,更加注重从各方面提高生活质量。人生命的几十年中,有80%的时间呆在室内,人类居住的实质是室内空间。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更加渴望一个适应自己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居住空间,所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而又体现现代文明和生活理念的居住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一、舒适性
随着居住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最基本的是要保证居住的舒适性,这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色彩设计、照明设计、家具及陈设品的选择。
1.空间
居住空间首先要保证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区、公私分区、干湿分区、洁污分区、主次分区、内外分区、卫浴分区。能够维护空间的私密性,使各种居住生活空间的生活行为适得其所,满足使用者对环境的安全感和获得最佳的居住空间效用。
2.色彩
色彩无处不在,人们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0%是通过视觉完成的。在正常状态下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应的就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状、质感等。不同的颜色能给人们不同的感受,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而相同的颜色也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唤起人的各种情绪。它是表达情感的最重要的手段。色彩能表达自我、展现个性,我们应善于发现色彩,利用色彩的不同属性,利用色彩的不同搭配,充分运用色彩的情感,通过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色度对比等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完整的配色是全局考虑的结果。首先要考虑大的色调,同时不能忽视细节的点缀与整体的呼应。处理好色彩与空间的关系、色彩与材质的关系、色彩与家具的关系、色彩与灯光的关系、色彩与陈设的关系、色彩与环境的关系等,正确运用色彩美学,从视觉和心理上让人充分体验色彩所带来的快乐和享受。
3.照明
灯光运用适合,可以改变空间氛围,使空间富有层次感、节奏感。照明设计中,考虑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和要求,合理选择和运用灯具,采用基础照明和装饰照明相结合的方式,来整体把握房间的照度、亮度、色温等技术指标。一方面是照度适度,另一方面考虑节能和环保来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4.家具
家具是人们充分使用空间的中介,它的使用功能是第一位的。家具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要满足人们追求轻松、愉悦的心理需求及一种家具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要通过构成家具的诸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考虑整个房间的风格、功能、界面的色彩、材质等,充分运用人体工程学知识来选择或设计出舒适、具有个性、与环境协调的家具。
5.陈设品
居住空间中陈设品的布置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趣。通过陈设品的形、色、光、质的完美组织共同创造整体的审美效果,依靠心理空间的设计与气氛营造满足居住者情感和精神的深层次需要。
二、 室内设计室外化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时代,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而留给人们的绿地越来越少。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加上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无形中增添了人们的紧张感,人们更加渴望把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引入室内,寻找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室内设计室外化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将室外自然景物作为室内设计的一个部分,设计师通过设计把室内做得如室外一般,把大自然引进室内。通常可以采用的手法是使室内、外通透,或打开部分墙面,使室内、外一体化。将植物引进室内,使室内空间兼有外部大自然的因素,达到了内外部空间的自然过渡。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了室内空气.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利用室内绿化中植物特有的曲线、柔软的质感、悦目的色彩和生动的影子,可以改变人们对空间的印象并产生柔和的情调,可以极大地缓解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紧张,对人的身心健康都具有极大的益处,体现了人性。
三、个性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处处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对人性的尊重,为个性的展示及发展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追求个性美是一种生活方式,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家居的个性化设计越来越重视。设计师要对使用者的个性、爱好、性格、职业、经济状况、心理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空间的处理,协调好人与空间、空间与空间、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要真正领悟业主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首先要从家居的装修风格入手,可以选择雍容大方,给人高贵典雅感觉的欧式风格;可以选择运用现代科技新材料追求夸张、变形效果的现代简约风格;可以选择追求复古精神的,沿用中国明清时代家居特点的中式古典风格等。
确定了装修风格后,可以通过平面、空间、细部、光线、色泽、质感等的处理,对居住空间进行精心设计,选用符合使用者个性的色彩,也可选择个性极强的家具以及陈设品,创造出具有个性而又温馨的居住空间。可采用体现业主个性的主题墙,也可把旅游中收获的小装饰品、工艺品做成一个展示区,营造出一个温馨、柔和、充满个性化的居住环境。这既体现了个性化人居环境,也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讲究生活的情调、享受生活的理念。
四、环保性
据有关部门调查,装饰材料中化学污染相当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大污染源是硬件装饰材料,它包括各种涂料、塑料及各种粘合剂,其挥发的有毒气体就达500多种。墙壁上喷的涂料常常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并含有甲醛;油漆中含有铅化物等多种物质;饰顶的石膏中,常常掺入石棉,而石棉微尘是导致肺癌的重要污染物之一;胶合板、地板、塑料贴面、壁纸等装修材料均含有甲醛和一些有机溶剂,挥发出有毒的化学物质;塑料百叶窗,塑料贴墙纸等都含有甲醛,使用时挥发出异味。这些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在崇尚自然、崇尚简洁、崇尚绿色、崇尚环保的生活环境中,从材料的选用、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充分考虑绿色与环保。再考究的设计、再奢华的风格,离开了施工工艺和细节品质只能沦为空谈。如果在施工环节不注意材料的选择及施工的方法,必然会前功尽弃。这就要求设计师对施工环节加以足够的重视,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胶水和涂料;选用无污染或者少污染的水性材料;尽量选用无污染的天然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装饰工程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将污染降至最低,为人类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更加舒适的环境,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进行到底。
五、结语
现在和未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居住环境个性化、设计风格人性化、绿色环保健康化的趋势。我们要设计出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将空间、色彩、陈设、照明贯穿于设计的始终,为人们提供身心愉悦的居住环境。人性化设计是设计的开始,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是设计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苏丹.住宅室内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潘吾华.室内陈设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居住空间模式 篇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近年来加快推进了养老社区的建设,由此产生很多值得分析研究的养老社区规划设计作项目。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养老社区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的形式及利弊更值得设计者分析研究。通过对我国养老社区代表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不同居住模式下的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特征,以求提炼归纳出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规划方法和思路。
2.相关概念的界定
2.1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养老社区是集合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设计上符合老年人生活特性,并专门供老年人居住的社区。文中研究的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指隶属于养老社区内,按照一定等级配建的、为养老社区内外的老年人及其他居民使用和服务的各类设施,其中包括:商业、医疗、保健、文化、体育、教育、生活照料、社区服务等设施。
2.2养老社区居住模式
依据养老社区内的居住对象构成,将养老社区内的居住模式分为居家式、公寓式和护理式。居家式可以是老年人独居、老年配偶合居也可以是老年人与其子女一同居住;公寓式的居住者则多为自理老人或半自理的老人,可以是老年人独自居住、老年配偶合居或者多位老年人共同居住,这样更加方便对老年人进行照顾和管理;护理式的主要居住者则多为半自理的老年人或不能自理老年人。对应各类模式,选取国内代表性的养老社区案例进行分析,以求得出不同模式下的养老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特点。
2.3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
分级是居住区规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概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数量和规模往往依据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进行配置。由于养老社区项目多为居住小区,且其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已经和居住建筑融为一体,故将养老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以下三级:社区级、组团级和楼栋级。社区级对应于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组团级对应于居住组团级。楼栋级则是指居住建筑内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
3.不同居住模式下的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析
3.1居家式养老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
居家式养老社区的居住对象多为自理或者半自理的老年人及其家人。其居住模式为老年人独居、老年配偶合居或老年人与子女合居。此类居住模式下的养老社区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具有鲜明的特征,在规划平面上多采用集中式和半包围式布局。养老社区组团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则大多布置在社区居住组团内部,比较常用的手法是和组团级公共中心结合设置。可把公共服务设施作为良好的视觉景观元素,结合社区组团级绿地设置于该组团中心,以此达到即美观又便于使用的目的。
集中式即养老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置在社区的某一个区域,大多设置在社区的中心地段,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功能区与居住建筑片区的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但是二者还有着比较强的关联(图1)。集中式的组织还分为核心集中式与单侧集中式;其中核心集中式,其对外服务功能相对较弱,单侧集中式则避免了这一问题。如北京将府庄园,其社区及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置在社区北侧,与城市主干道相邻,又和社区核心景观紧密结合,其服务半径可以覆盖整个社区的同时,还能辐射周边地区服务社区之外的居民。其功能涵盖文化、娱乐、康体、健身、医疗,满足了老年人生活的各方面需求(图4)。
半包围式即养老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社区的某几侧(图2)。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沿着社区周边主要道路设置,因而其对社区之外的服务性更加突出。以此方式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的养老社区,其公共服务设施的开放程度也优于其他模式。如海南三亚双大和园及海南三亚清平乐等养老社区,其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采用了半包围式,空间上与养老社区内的住宅并不十分联通。既能满足本社区及其周边的老年人的使用,又能避免公共服务设施对社区内的干扰,保证住宅区域有更安静舒适的养老生活环境。同时两个案例的住宅组团内建筑一层空间均为组团级或楼栋级的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增强了人与社区自然环境接触,形成浓厚居家文化氛围。
3.2公寓式养老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
公寓式养老社区的居住对象多为自理老人或者半自理老人。其居住模式为老人独居、老年配偶合居或者几位老年人合居。此类居住模式下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与居家式类似,多采用集中式、半包围式和周边式。其最大特点是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紧邻公寓设置,保证居民使用的便捷。而公寓式养老社区楼栋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多采用地下结合地上一层集中设置,地上一层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做法较为普遍。
周边式即沿养老社区周边的道路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模式(图3)。这种模式使本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与整个城市的服务系统相辅相成。因此其比较适用于养老社区的周围也是居住用地的项目。隶属于养老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仅要满足社区内老年人的各种生活需求,还要承担为周边居民提供服务的职能。如上海亲和源养老社区,其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环绕社区居住建筑并沿着社区周边道路布置。社区外层的公共服务设施多为外向型,功能有医疗、商业、酒店、餐饮等。社区内则均为内向型公共服务设施,其中楼栋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于住宅一层,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于住宅之间,功能为康体健身等。社区通过其内部的环状机动车道分隔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部分,同时又通过设置连廊对二者加以联系。这样既能防止两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又能方便社区内老年人的使用。
又如北京太阳城,社区内含有居家式、公寓式两种居住模式。从平面图可以看出,其公共服务设施成L型布置于社区西南侧,与其居家式住宅相距较远,但与其公寓式住宅联系颇为紧密。功能上,商业和文化体育两种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所占比重最大(图5)。此外,公寓式住宅内每层都设有楼栋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但一层所占比重最高,服务性也更强。
3.3护理式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
护理式养老社区的居住对象多为半自理老人或者不能自理的老人。其居住模式为老年配偶合居或者老年人与护理人员合居。其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形态根据社区的不同地理位置及规模各不相同,但其空间上最大特征为其住宅建筑多与医疗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医护区,保证这些老年人的生活舒适、生命安全。另外,此类养老社区的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则多为穿插在住宅建筑之间,楼栋级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也多采用每层设置的方法。
如北京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设有健身房、娱乐、康体、购物、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其配套的门诊部为当地医保定点单位,充分保证老年人的就医需求。由于十三陵地处城郊,社区主入口的公寓医院,不仅为社区内部居民的提供就医保证,也承担着为周边广大地区的村民服务的职能。同样,北京燕达国际健康城的北侧设置了集医疗、科研、教学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在空间上通过景观水系与居住片区分割,方便社区及周边居民就医的同时,使社区内居民生活不受大型医院的干扰。
4.结语
不同居住模式的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各有特点。居家型的公共服务设施旨在体现集中综合的功能和对内对外的服务都很重要;公寓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则侧重社区内居民的便捷使用,力求与居住建筑紧密结合;而护理型则把医疗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最重要的空间要素进行设计布置。对于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研究,有助于设计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养老社区的规划手法,创作出满足老年人需求、丰富老年人生活的养老社区。
参考文献
[1]侯建丽.综合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居住空间模式 篇8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空间,心理需求,模糊空间,交往空间,归属感
住宅与聚落,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建筑类型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记录着人类在家庭、社会、经济、文化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需求与实质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为解决这些矛盾而不断发生的变化。分析我国传统居住空间的特征, 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完整的, 多层次的复合空间体系, 而各层次空间的性质在长期沉淀的传统文化下面, 还体现着人们复杂的心理需求的不同, 或者说, 体现着人们对各层次空间的“归属感”的不同。这种变化过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清晰的过程, 而是由此及彼的渐变的过程, 这正体现着一个复杂事物的模糊性的特征。
关于“需求” (need) , 20世纪40年代, 心理学家马洛斯 (A.Maslow) 在研究了人的需求以后, 曾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按照这一理论, 人的需求可依其重要性和发展次序分为生理、安全、交往、自我实现、认知之美6个等级。马洛斯认为这个等级是逐步上升的, 当低级需求满足后, 追求高一级的需求就成为人们继续努力的目标。同样, 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亦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精神需求自然就会提高。纽曼 (O.Newman) 的领域层次理论 (如图1) , 也提出了在住宅设计中应满足使用者对防卫、私密性和邻里交往的需求, 这些需求体现到空间中分别对应着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 其中, 半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便是一种具有模糊性质的空间, 也唯有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多样性的空间才能适应人们从公共空间逐渐过渡到私密空间的心理需求, 才能满足于邻里交往的心理需求。这种空间的存在表现“是融合两极端对立空间的中介物, 它同时包含两极空间中的对立因素, 从而起到复合、媒介作用。”[1]
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传统居住空间, 是由从自然的外部空间, 经由村镇空间、街巷空间、宅院空间而至室内空间的变化和联系构成的渐变的、完整的空间体系, 在这个空间体系中, 成功的完成了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过渡。其中, 很多的空间都是兼有公共和私密两种性质的, 正是这些空间实现了人们相互交往的愿望, 人们从这里获得了特定的归属感,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居住空间永恒的魅力所在。
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功能主义对规划及住宅设计的影响, 在我们现代城市住宅中缺少以上谈到的模糊空间 (也可称为过渡空间和中介空间) , 这正是因为在设计中, 忽视了人们对这种模糊空间的需求, 忽视了人们相互交往的需求。“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现实。”[2]“我们现在的小区中没有人交往的地方, 进宅门, 门一关, 就与外界互不来往。”[3]这种情况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因此, 在规划设计中, 除了安排各户本身的私密空间和人人都可以去的公共空间外, 必须精心安排只属于部分居民活动的半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 来增加不同范围的邻里之间的接触机会, 以“发展能够亲切地共同琢磨文化表现形式的自治性团体/社区”[4]。
随着人们愈来愈重视对居住环境的改善, 在居住区内创造具有模糊意义的交往空间的努力和尝试也越来越多。一九七二年初, 日本兵库县芦屋市对高层住宅区的设计组织了一次竞赛, 其中的中奖方案是在工业化高层住宅中引入了“半公共空间” (Semi-public Space) (如图2) 的概念。[5]所谓“半公共空间”, 是相对于“居住单体” (一个住户或一幢住宅建筑) 和“公共区” (小区中心、公园或文化娱乐区等) 而言的, 也就是说, 它并非是一个完全的公共场所, 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例如, 对一幢高层住宅楼的“半公共空间”来说, 它的公共性仅限于该住宅楼的居民。而一个住宅组的小庭院或公共通道这样的“半公共空间”的功能是:作为居民之间接触交往的场所;作为儿童游戏和活动的场所;作为防火避难和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绿化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大自然的场所。“半公共空间”有机的联系了“居住单体”与“公共空间”, “半公共空间”的引入, 改变了那种“工业化住宅限制居民生活”的概念, 成功地把工业化住宅建筑与居民生活多样性这两个过去一直认为是对立的因素统一了起来。
在我国长期形成的一般居住区的格局内, 如何创造具有“半公共空间”性质的模糊空间, 来联系公共空间和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 来改善居民间缺少交往、认同以及对环境缺少归属感的状况, 已成为当今每个人关心的话题, 人们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在中国传统居住空间中, 充分利用“实体”和“虚体”两种媒介, 有效地利用“限定”和“突破”的组织手法, 创造出丰富的多层次的复合空间体系。我认为, 这些手法在现代城市住宅设计中也同样适用, 而且有效。合理布局住宅单体, 形成围合式住宅组团;利用各种限定的方法, 有意地划分出不同层次的领域;运用现代的先进材料和技术, 实现各维度上的空间联系……, 这许多尝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住宅楼幢间的院落、高架平台、一幢住宅楼的入口、走廊、楼梯、天井及其它围合空间, 都是有价值的模糊空间, 其有效的利用, 可以很好的改善居住环境, 为居民提供交往的场所。如在炎热地区, 架空底层不仅解决了夏季通风的问题, 更为居民提供了一处亦内亦外, 可以进行相互交往的空间;在寒冷地区, 则可以在单元入口处利用高差、硬质铺地、休息设施、构筑物等划出具有半私密意义的过渡空间, 亦可创造出能够满足本单元住户归属感的过渡空间 (如图3、4) 。在图3中, 通过扩大硬质铺地, 辅以可为座椅的花坛, 既为一个休息空间, 更是可以限定单元的领域空间。在图4中, 采用了多种象征性障碍, 标明其特定的过渡领域, 形成具有良好归属感的交往空间, 其中, a.用绿化隔开住宅与人行道;b.改变铺地纹理为领域转变的第一个因素;c.稍微退后创造人行道中属于组团的领域;d.矮墙限定内部半私有空间;e.灯和灯柱标志组团入口;f.台阶高差标明住宅领域;g.凹入空间表明住宅入口;h.花坛和绿化隔开居室和室外的组团居民活动场地。哈尔滨市嵩山节能小区规划设计 (如图5) 中, 在各单元入口均设置了扩大了的硬质铺地, 并结合绿化设置各种休息设施。其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很好, 有效地解决了寒地城市居住环境单调缺乏层次的问题, 并且使居民拥有了区别于其他单元或住宅楼的归属感,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交往的需求。
此外, 在城市住宅中还存在着不同层次上的模糊需求和模糊空间, 如室内空间上的模糊:功能划分的模糊、时间使用上的模糊、家具使用上的模糊、室内装修上的模糊……;如室内和室外自然环境的模糊:起居阳台的面积大小和使用程度、阳台的维护材料和开敞程度、窗的开敞程度……;如住宅设计形态上的模糊等等。在此, 仅仅就具有交往意义的室外空间中的模糊性进行了探讨, 以此作为对模糊空间的思考与理解的起点。
参考文献
[1]许亦农.中国传统复合空间观念[J].建筑师, 38:71.
[2]马丘比丘宪章, 1977.
[3]范耀邦.邻里交往·住宅设计·小区规划[J].建筑师, 17:50.
[4]黑川纪章.模糊、不定性及中间领域[J].世界建筑, 1984/6:100.
探寻居住空间的原型 篇9
原型理论属于分析心理学范畴, 与建筑理论分属不同领域, 但自古已有不同学者对建筑学中的原型加以研究。早在1753 年《建筑文集》中, 法国学者马克- 安托厅·洛吉耶就提出过“原始茅屋”的概念 (图1) , 认为这是建筑之于人类最本质的内容 (1)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提出的建筑类型学也是向建筑的历史起源追溯, 追寻建筑的原有状态 (2) ;美国学者克里斯托佛·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中以人性角度对建筑进行系统归类。这些学者没有正式提出建筑原型的概念, 其研究内容却对建筑原型的认知有重要作用。建筑原型依然是较新的概念, 不同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均形成不同见解 (3) 。
作为建筑的重要标志, 居住是建筑满足人类需求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历史几乎就是居住空间营造的历史。即使当今划分出不同的建筑类型, 实际上非住宅建筑也必然要附带居住属性。居住空间是所有人类的共同心理需求。
英国精神学家乔治·弗兰克尔认为, 人类的基本特征是掌握将自身的心理过程外部化, 这是文化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脑皮层的前额区和视觉区扩展, 促使人类开始拥有想象力, 继而制造和使用工具、创造符号和图腾崇拜等等。对居住空间发展影响最深的是火的使用:一方面火是可控的温暖之源, 另一方面火能驱赶大型食肉动物, 从而占领天然洞穴, 即人类最初拥有的居住空间 (图2) 。这个新生的居住空间对人类而言意义重大。这是首次与大自然的风餐露宿和日晒雨淋决裂, 通过主观能动性改善生存环境。人类生活变得固定、温暖、舒适, 而且也导致一系列生活模式的改变。
对四出狩猎的人类而言, 火从原先不可靠近的自然物变成获取持续光明与温暖的来源。他们把火种带到山洞口驱赶天敌, 也带到洞内形成与户外阴冷潮湿对比强烈的环境。此时人类对“家”的概念不断加强:那个火种持续燃烧的地方, 才是带来安全感的地方。狩猎的人类长期在外, 这块舒适的领地逐渐变成他们魂牵梦萦之地。人们获取火种, 占领山洞, 继而发展出分工模式:固定居所允许妇孺老人留守而只需壮年男性外出狩猎, 行动效率大大提高, 且留守的成员获得更多时间进行其他活动。成年女性开始担负照顾家庭的责任。弗兰克尔形容女性从此“不仅是一个生物学所支配的对象”, 她的形象开始与“家”相联。长期在外的男性回家后急需食物和温暖, 这都在女性的照料下得以满足。因此男性开始把“家”代表的温暖转移到女性对家庭的照料上。女性的形象开始嵌入到家的形象当中。此外, 儿童的成长由于定居而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 成长的印象除了母亲的面容, 就是山洞内的火光和温暖, 火的意象也成为“家”的一大要素;同时, 老人们不再是群体的累赘, 由于稳定的山洞生活与火光带来夜间聚会的可能性, 他们开始向后代叙述年轻时的经历。从此生活经验和技能开始传承, 历史开始连续, 族群的凝聚力也开始得到加强。
上述变化都是在这个原始的家中发生的。最初只用火占领的山洞已经变成人类眼中不可替代的唯一的家的形象, 这就是心理过程外部化的结果。弗兰克尔形容人类“必须与自然进行对抗, 增强其对抗大自然的意志;必须控制和改变自然, 并且只要可能就会逃回到自己建立的环境, 他称之为家。他必须在这个环境里创造温暖和爱, 以保护他能逃离外面世界遇到的危险。家和世界成为两个各自独立存在的实体。”
集体无意识中的居住空间原型自此诞生。原始人理解的天然山洞与当代人理解的钢筋混凝土盒子住居并无差别。山洞中的火, 在现代变成灯光以及暖色偏好的装潢;原始家庭中成年女性的形象, 在现代家庭的氛围中也同样重要;原始山洞中围坐火堆的群体活动, 到现代变成客厅、起居室、餐厅等家庭交流空间, 对增强家庭凝聚力和温馨感同样显得必不可少。
我们对家的感受都是独特而具体的, 这导致当中一些细节不能获得所有人认同。然而居住空间原型则显现全人类对“家”这一意象的共性——并非反对个体之间的理解差异, 亦非试图统一这些差异, 而是抽取出当中最原始的共鸣。困难在于居住空间原型并非言传就能获得的。其混沌性限制了其真实状态的展现。即使列举诸如火种、女性、聚会等要素也不能准确描述其真正状态。正如亚历山大所说, 事物的特征都依靠在它身上反复发生的事件来赋予 (4) 。而居住空间原型的特征, 也依靠千万年来反复在住居当中发生的活动来赋予。
首先, 居住空间原型应属于建筑的基本特征, 这是由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属性所决定的。除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住宅, 历代建造的陵墓及宗教建筑也代表人们给祖先的“家”与给精神的“家”。即使后来建筑划分出不同功能, 非住宅建筑也必须满足特定的居住属性, 如舒适性、亲切感等等。
其次, 居住空间原型与本能的内容有所交叠。这是由其出现的条件决定的。只有本能得到满足, 持续压抑的心理需求才能从躁动不安化为稳定, 原型的内容才得以显现。心理学中对本能需求有不同的归纳, 如马斯洛需求层次, 史蒂文·赖斯的16 项人类本能欲望等 (5) , 这些对本能的描述几乎能在居住空间的塑造中一一对应。然而居住空间原型并不等同本能的需求。原型强调一种整体且立体的状态, 其混沌性决定当中内容缺一不可。然而本能只是单方面的强烈需求。居住空间原型的状态不能简单割裂为个别本能来分析。
再次, 居住空间原型是人类共同享有的纯粹状态, 但当融入到个别群体或个体时, 必然会产生独特性。这是原型产生千差万别居住空间的重要原因。美国建筑学者阿摩斯·拉普卜特曾提出, 居住空间产生差异是由一系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成。尽管人们对原型有统一的感受, 但具体到每个民族或每个群体就会产生个别的特征, 甚至对居住空间原型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减。
最后, 不同群体对居住空间原型的理解和体现, 都是相对当时的物质文化环境而确定的。如原始洞穴对现代人而言是简陋不堪无法共鸣的, 但对原始人而言却是对抗自然风雨和猛兽的重要慰藉。阐释舒适、安全、归属感、私密性等概念时, 不同文化都有不同的定义, 而每个群体以至每个个体心目中的居住空间, 都是相对他们而言的“精神港湾”, 所涉及的已不止居住空间的物质条件, 更是精神慰藉, 这也是居住空间原型的核心所在。
居住空间原型的存在能对现今居住空间设计以至于建筑设计提供人文主义的指导。经过理性的洗礼, 建筑理论已经对物质上的合理性有相当的认识, 但依然缺乏人文主义关怀。对居住空间原型的研究, 不仅能提炼各类建筑代表下的文明在跨越时空界限之上潜在的普遍性, 还能在溯源过程中探索出建筑及其居住空间的初始状态。建筑的历史就是居住空间营造的历史。居住空间暗示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关注到这种潜在需求, 即使不是居住建筑, 也必能使设计内容更具灵魂, 符合使用者内心所需, 与他们心灵相接。
参考文献
[1].袁罗牙.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社会无意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21 (4) :67~70
[2].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郭红.建筑原型的阐释[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4.
[4].倪梁康, 周剑云, 等.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1辑, 空间意识与建筑现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5]. (英) 弗兰克尔著, 褚振飞译.心灵考古——潜意识的社会史 (一) [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5.
“她时代”的居住空间 篇10
近两年来, 单身女性独立购房的现象越来越多, 她们的身影日渐成为楼市中一股新生的力量。重庆是一个女权主义盛行的城市, 女性独立意识更是强烈, 重庆康联调查公司日前对重庆主城区250名女性做了抽样调查, 该调查报告突显出一个趋势:女性独立购房比重越来越大, 楼市已进入“她时代”。
楼市姓“她”这跟女性经济上的独立和自我认知的强化有很大关系。如今都市单身女性大都存在“三高”特点:1) 学历高, 基本上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部分还属于“海归”派;2) 收入高, 年薪在5万元以上, 一部分甚至已经超过50万元;3) 社会层次高, 要么在热门行业任职, 要么在单位任中层干部以上职务。这些单身女性中有的是追求独立自由而购房;有的是因为租房每个月的租金和买楼的月供相差不大而选择自己买房。这些年轻派尽管不会一辈子住在小户型里, 但她们懂得提前享受有房的安逸。对她们来说住宅不仅解决了居住的需求还能解决休息、安全、私密、环境服务等方面的附属功能, 选择房子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1 户型要求
单身女性买房偏爱小户型。首先是价位合适, 女性在购房时还是把经济因素摆在首位的。小户型因为总价低, 月供数量不大受到众多年轻女性的追捧。再就是由于社会压力增大, 孤独情绪增强, 太大的房间给人以空旷寂寞没有生气的感觉。单身女性在大房子里还会没有安全感, 像晚上不敢去卫生间。三是目前流行的小户型大社区很好的满足了单身女性的各种要求。过去小户型被认为是中低收入者的首选, 以往的小户型多是转角、背阴、非主流的产品, 单体没有绿化更谈不上社区氛围等其他相应措施。而现在开发商也适应形势把小户型升级换代, 星级酒店式服务、善变组合式户型、错层式设计、空中花园、超大阳光阳台、配套的购物街以及休闲娱乐场所, 在家门口高品质满足人们对物质的要求。大多数单身女性倾向选择40 m2左右的房子作为自己一个人的家。
家是女人生活的重点, 因此, 女人对生活的品质要求比男人更高一些。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灵活、韧性、关爱、注意力以及第六感等使她们在选房时心思缜密, 从客厅、卧室、阳台、厨房还有卫生间, 她们看得无微不至。对小户型, 跃层和普通户型受女性的青睐程度对等。因为通常跃层的空间相对灵活 (见图1) , 空间更流动, 而且单身女性卧室在上层心理更有安全感。而普通户型使用方便, 到厨房卫生间更容易了, 也要舒适很多。
单身女性对住宅入户空间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因为当打开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 心理会产生一种恐惧感, 她们往往不愿意让自己身后被人看得一览无余, 不想让人看出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因此玄关的设计对单身女性的住宅很重要, 玄关在入口方向应该设一个隔断, 同时设置一些放鞋子、雨伞的小空间, 这样就有了相对的私密感和安全感, 同时丰富了空间。
单身女性也会很细心的照顾自己, 她们受家庭传统的影响时常有下厨的冲动, 享受一下做饭的乐趣。因此她们大都希望拥有明亮通风的厨房, 大约是5 m2。而对卫生间的采光通风要求不是很高, 但是位置要合适, 以方便使用。
大部分单身女性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卧室。因为卧室对她们来说是最私密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她们在家里的活动时间多是呆在卧室里而不是在客厅里。卧室要足够大到可以基本满足主人的各项生活需要, 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电脑、书柜、衣柜和梳妆台。由于平时在客厅呆的时间不多而且大多数人并不是经常有客人所以单身女性更希望自己的卧室大一些而客厅则可以相对较小。卧室大约要15 m2而客厅和餐厅12 m2就够用了。
至于阳台, 对选择多层住宅的女性来说那是一个让她们产生不安全感的地方, 她们更愿意把阳台包起来以求得内心的安全感。如果需要亲近自然的话就自己到小区景观区走一下;而对于高层住户来说, 女性则希望拥有一个大而宽敞的观景阳台。现代人的生活工作中压力很大, 而独身女性压力则更大一些, 她们在经济上可以很独立, 但在心理上她们的感情很脆弱, 很容易受伤害。情绪低落时, 她们大都是在自家阳台上观景, 在自己的私人空间中和自然亲切接触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高兴时在宽大阳台上乘凉观景喝几杯茶小坐一下也很是惬意。现在很多小户型阳台都出挑2.4 m, 满足当下人们的心理需要。
2 室内设计
户型毕竟还是没有个性的, 要有自己独特的温馨的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就要充分重视。由于单身女性大都是有一定地位的知识女性, 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情愿被动地去接受大众化的无个性的产品, 更重视的是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努力得到具有个性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因此她们对室内的设计也有自己的空间要求。她们的墙面大都用自己喜欢的淡雅的颜色, 如大麦黄、浅绿、浅粉等颜色, 这样既有浪漫温馨的情调又有延伸空间的感觉。
女性大都会充分利用角落空间。因为女性喜欢买很多小物件, 这些零碎的东西太多, 放在很明显的地方会显得很乱, 影响室内的格调, 所以她们会把这些小东西放到角落的空间 (见图2) , 她们会根据个人喜好配合整体风格, 如大都会在边角死角的地方挂画, 摆花, 或放些储物柜、隔板等来容纳自己平时喜欢的零碎的物件。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增强了室内温馨氛围。
单身女性更加追求浪漫有情调的空间格局。当下最常见的是“主题装饰”, 例如, 将房间设想为大海边的沙滩, 将室内装饰取金黄、淡黄、配上绿叶植物和一幅海景装饰画, 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通过户型和室内的设计, 在房子里摆放一些可以表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让单身女性与无生命的住宅建立起感情, 使之具有符合主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这样的住宅会令主人有一种成就感亲近感和认同感,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
3结语
建筑不仅是功能的、唯美的和艺术的, 更应该是时代的, 有社会责任感的。在社会发展迅猛和生活多元化的今天, 单身女性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买房群体, 建筑师应尽可能满足她们的具体需求, 为她们设计出舒适性、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空间。
摘要:针对近年来单身女性独立购房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结合单身女性特点, 探讨了“她时代”居住空间的设计及装饰, 着重阐述了单身女性对户型的要求和对室内设计的期待, 以帮助建筑师为单身女性设计出符合其愿望的居住空间。
关键词:单身女性,居住空间,户型,室内设计
参考文献
[1]单身公寓一个人的精彩[N].健康人报, 2005-01-09.
[2]小巧心巢精英气息[N].热报, 2005-03-14.
[3]买房子女人说了算[N].新女报, 2005-03-23.
[4]顾圣钦.设计住宅就是设计一种生活[J].建筑时报, 2002 (16) :5-8.
居住空间中有关收纳的设计研究 篇11
收纳设计是居住空间设计中项极为重要的内容,良好的收纳设计为用户提供不亚于空间面积这重要条件所带来的便利性,但前者花费却比后者要少得多,因此如何才能将收纳功能设计更好是所有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
收纳的设计要点
良好的收纳设计应该具有条理性、美观性、合理性、方便易用性、隐藏与展示合理性这些显著特征。良好的收纳设计是居住空间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才能保证收纳设计的合理性是每个设计师终其一生要学习的内容。在这里笔者结合多年的设计经历总结出以下几条设计要点:
收纳设计的要点之一,依照物品的使用频率来安排各物品在收纳载体中的位置。比如,我们根据使用频率这个原则将较常使用的物品放置于柜子的外侧,便于拿取,反之则将不常使用的物品放置在最里面。如果没有遵循此项原则,柜子里的物品收放得再美、再整齐,但是使用起来却非常不便,这样会使用户没有贴心的感觉。
收纳设计的要点之二,收纳与展示并行,隐藏与开放并行。对于需要收纳隐藏的物品我们才给予他相应的位置加以收纳,这些物品往往是影响美观或使用频率较低的东西。对于需要展示的物品我们则要将其展示在我们的视野内,这些物品往往是经常使用或本身很有美感的物品,它们是室内很好的软装饰,只要注意其摆放的美观性就行。
收纳设计的要点之三,方便易用很重要。收纳设计并非是纯粹为堆砌物品而考虑,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方便易用性,能收纳才收纳,收纳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形式来收纳?这些因素要全面考虑,这样才能使收纳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收纳设计的要点之四,除了物品在收纳柜中的美观性外,收纳柜体本身的美观性也很重要。这点无需多做说明,实用与美观是设计不变的主题。
收纳设计的要点之五,在展示性收纳时,可以按照色彩或是形状的规律来统一收纳,利用视觉上的一致性,让收纳更有美感。按照色彩或是形状的规律来统一收纳是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色彩或是形状的规律性安排能形成有趣的视觉规律,这种有规律的设计能形成音乐般的节奏与韵律,在视觉学上,节奏与韵律是美的体现,就如同美术学上著名的“黄金分割”定律,是每个视觉设计师都乐意接受的设计规范。
收纳设计的要点六,按照物品的属性来安排各物品在收纳载体中的位置。高低轻重、易碎、不能接受阳光照射、怕潮、稀有贵重、有害排放等都是物品的重要属性,在位置时要充分考虑。过重的东西要放在承重较好的角落,易碎的东西要放在不易撞倒的位置,不能受阳光直射的东西要放在阴暗处,怕潮的东西要放在高处,稀有贵重的东西则要放在稳妥的位置,而有有害物质排放的东西要放在通风好的地方。这些规律要在收纳设计时严格参考。
收纳设计的要点七,不同的空间划分区域需要不同的收纳方式。比如卧室空间的收纳要注重的是围绕睡眠,更衣来进行设计,因此卧室的收纳设计可以采用更多的便于随时更换的开放式设计;而卫生间的收纳设计则更趋向防潮防滑的安全设计;客厅的收纳设计则更着重考虑美观规律的考虑。
收纳设计的要点八,重叠起来的收纳方式。在进行收纳设计时不要只考虑横向方向的位置安排,也要注意立面方向的叠加安排,这样可以节约更多的空间。
收纳设计的要点九,一定要预留储备空间以备不时之需。收纳空间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变化而变化,人们购买的新功能的东西会越来越多,物品的更新换代也会留下许多舍不得丢弃的过时物品,这些不常用的东西让使用者会觉得储存空间越来越不够用,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预留下更多的空间以避免我们不周到的考虑带来的后续问题。
收纳设计的要点十,就近原则。居室内的物品堆放应该尽可能放在相应的功能区域内,以避免使用时四处寻找的问题,比如与电视相关的物品即使不使用也应该放在电视柜内,而厨具应该放在厨房内,不能只考虑到堆放方便或位置合适而随心所欲的进行设计。
收纳设计的要点十一,收纳设计要严格考虑人机学,我们要严格依据收纳品的尺寸进行设计,这样即能使物品排放整齐,又能保证物品的存放形成位置规律,使用时不必到处去寻找。我们提倡设计引领生活、改善生活。
收纳设计的要点十二,收纳功能部件内部合理化的功能分区的设计很重要。合理化的功能分区是指参照存放物品及使用者的不同,用不同材料打造不同的收纳空间区分,保持内部功能分区的合理化与实用性的高度结合。
收纳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
1.收纳入墙
这种收纳方式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收纳空间与居住空间的砌体结构结合为个整体,收纳空间多数固定在墙面。既能保持室内空间面积的最大化,又能使墙面保持合理的使用功能,还能降低梁柱对美观的影响、有助于保持室内功能居室的独立性。从安全的角度上讲也并没有破坏墙体本身的结构。通常设计师会利用突出于室内的柱体或结构突出的梁来完成设计。
2.整体壁式收纳
这种收纳方式是指将收纳设计为个上下连贯的墙面或隔断,通常设计师会先拆除原来的墙面,然后用收纳柜或隔断代替,这样既保持了原来的功能区域划分,又增加了存储功能,还在定程度上形成了材质对比,达到了美化的效果。这处方式要注意需考虑隔音需求、隐私需求、通风需求、安全需求等多方面,不要一味的只考虑收纳间题。比如隔音需求,如果在壁式收纳的两个相邻空间分别是主卧与非公用书房,那么就不需要考虑隔音,反过来,如果相邻空间分别是客厅与儿童房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3.悬挂或半悬挂式
这种方式是指将收纳空间设计在不占地的半空,一般来讲要求靠墙面,也可能是吊在空间中的轻质软性收纳方式。这种方式要注意高度要适当,以免影响使用,太高则不好拿东西,太低则碰头。同时整体构造要固定,避免摇晃,更要避免掉物伤人的危险。另外还要注意不要设计在客厅等空间需求较高的位置,这样会影响美观,应该尽量设计在过道、储物间等隐蔽位置。
4.隐藏式
这种方式可用而不可视。不影响视觉又能收纳物品,最常用的手法是将收纳柜色彩或形状做成和周围环境高度一致,甚至是仿真。优点是在空间中我们有时感觉不到有突兀的感觉,可以形成很好的装饰效果,缺点是设计要巧妙,多数情况下很难想到,需要具备相当的自然条件。
5.自由组合式收纳
组合式收纳是种新型的现代收纳形式。强调收纳的可变性,造型的多变性,可用单体成组地减少、增加或重复拼接。这种方式在随意自如地搭配成不同的造型的同时溶入了趣味与自己的喜好,有自我diy的乐趣,因此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但在选材时必须选择坚硬材质的木料,组合后要稳妥,不易倒塌,以免发生危险,最大的缺点是要经常变动,不容易产生固定的收纳空间,因而不易形成规律。收纳设计中如何有效的利用空间
收纳设计本身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有规律的收纳来节约空间,所以将收纳设计对空间有效利用率作为判断标收纳设计好坏的准并不过分,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利用空间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空间本来的凹凸、空隙等自然条件
并不是每个户型都满足具备专用收纳区这个条件,尤其是小户型,我们需要进行巧妙的设计才能满足收纳功能的需求,那么,空间内不可改变的梁柱、墙面本身的凹凸空隙就是不二的选择,我们可以考虑在这些地方做出置物架或柜体。处理方法多样,比如可以龙骨造型,也可以用板材成形,甚至可以用石材、砖体来砌。因为这些地方原本就是影响美观且不好用的位置,因而做为收纳来使用也算了物尽其用了。
利用楼梯区域的异形空间。楼梯下边是很好的收纳位置,不占任何整体的空间而且还可以使楼梯更稳固,减少空响,加上面积本身比较大,一些在居室内难以放置的物品,如小梯子等就有了很好的安身之所。
利用好过道的两端、顶部。这个部分在整个室内是最浪费的地方,通常过道的长短是判断一个户型好坏的一个因素,因为过道是基本不能作它用的。所以将过道顶部利用起来可以减少浪费,同时利用好两端在视觉上可以缩短过道。
利用好室内较小的异形空间。建筑开发商有时为了整体建筑的外观,会造成居室内有些零散的异形空间,通常只有3平米以下,这些空间是收纳物品天然的场所。
利用好门背后等细长空间。门背后的空间非常小,但并非不能用,可以用来挂一些轻薄的东西。
2.充分利用墙体的立面空间和断面空间
墙体立面正常情况下是平整的,我们可以人为的造就一些置物架或空洞或凹陷来收纳小型的物品,特别是卫生间等微型空间,这些地方原本很小,并不适合设计过多的柜体来收纳。断面空间一般是指半墙,可以将半墙的高度控制在人手可及的高度,那么半墙上就可以摆放不大的物品。
3.充分利用容易忽视的软空间
家庭中的软空间非常多,通常是指一些非原始墙体形成的空间。
利用好床底空间,床底空间是一个容易忽视的空间,而且面积还比较大,我们可以在床下放些较大的轻质物品,如棉絮。但这个空间并不适合放穿过的鞋子和自身水分较多的物品。
利用好布置家具或设备时形成的难以利用的闲置角落。家具的尺寸是不完全相同的,这些不同尺寸的物品在组合时会形成一定的空闲空间,这些空间加起来也会是个不小的数目,我们要充分考虑利用这些空间。比如沙发转角处可以放置个小型的斗柜来容纳客厅的零散物件,书柜旁边可以放置一个花架等等。
利用好家具空腹及家电的顶部,一些家具本身内部是空的,这些空间经过改造可以很好的得以利用,比如高脚椅下边可以安装容纳袋。矮小的冰箱顶部可以改造成放置轻型物品的收纳空间。但要注意的是,家电上不可放置过重的东西,同时还要考虑不要影响电器的散热。
居住小区地下空间的利用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用地日趋紧张, 同时, 由于我国正在步入“汽车时代”, 交通用地及停车用地也显得比较紧张, 尤其是地面停车更为突出。在有限的土地使用范围内, 建筑地面以上的高度及层数是不能无限扩大的。因此, 许多建筑的功能空间开始转入地下, 比如地下车库, 大型超市等。
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满足了城市扩张后对土地的使用要求, 但由于大面积的地下建筑物覆土深度不够, 或者是覆土深度达到了种植的要求, 但阻断了土壤深层的透水性和适用性, 而使环境变差, 使得土壤沙化, 这也是我们在利用地下空间时要考虑的问题。
居住小区的地下空间利用, 在大城市已经很成熟了, 基本模式是:1) 高层住宅单体建筑地下为两层 (或三层) , 地下一层为设备层, 同时兼做自行车车库。地下二层为人防工程, 战时多为人员掩蔽所, 平时多为人员活动 (实际上平时使用, 归人防办管理, 因此要考虑, 它应独立使用, 它的安全出入口要与住宅部分独立分开, 互不干扰) 。2) 多层住宅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兼做自行车库, 或无地下室。3) 多层配套公建。如:会所、商业等, 地下多为两层, 地下一层为设备房, 兼做超市、商业等。地下二层多为汽车库或市政站点:锅炉房、变电室、消防水池水泵等。4) 独立的地下车库, 除地面出口外, 无地上建筑物, 地下车库根据停车数量的多少及用地规模为地下两层或地下一层, 也可以为复式停车 (即机械式停车等) 。同时, 根据园林绿化部门的审定意见, 车库上面覆土高度为三种:1) 无车库部分为深土绿地。2) 覆土1.5 mm以上者, 可种植乔木。3) 覆土深度小于1.2 m为浅覆土, 可种植草皮、灌木。同时覆土高度还需根据外线埋置深浅而确定。
2 地下空间利用的要点
1) 根据规划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人防部门、园林绿化部门审批的“六图二书”, 落实多个单体的使用性质和规模, 例如:地下车库的面积和停车数量。特别是要核实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开口的大小, 是否与审批的总平面图有矛盾, 以及有矛盾后解决的办法。
2) 确定各个单体之间的联接方式, 研究人员活动的特点, 根据我国的国情, 居住小区内人口密度比较大, 要区别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 做好安全防护设计。例如:住户在地下停车库停好车后, 就近转入地下二层的单元入口, 这里设有门禁系统, 住户用钥匙或磁卡打开门禁后可直接进入电梯厅, 非住户则不能进入, 只能从其他公共安全出入口出入。考虑到我国人防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方式, 在人防工程设计中 (特别是位于住宅地下二层的人员掩蔽所) 一定要注意, 要单独设立独立于住宅部分的出入口, 出入口通道还要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人防室外出入口, 还可以与地下车库共同使用, 但要注意应能同时满足各个单体在防火疏散方面的要求, 并做好正常的防火分区分隔。
3) 各个单体之间不同埋置深度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 地下车库如果做一层, 再加上覆土1.8 m, 埋深约在5.4 m, 而高层住宅地下一般为两层, 埋深约为3.6+3.6-1.5=5.7 m, 相差并不多, 考虑不同的埋深应适当让开一段距离, 为两者高差的2倍。如果因条件所限, 两者距离不能满足时, 则埋深大者 (多为地下车库) 就要做防侧压力的结构设计, 代价可能较大。各个单体埋置深度不同, 其剖面层高必有差异, 而两者还要在使用功能上连通, 因此有三种方式未解决:a.当高差较小时, 可利用通道起坡, 连接两处。b.当高差在450 mm以上时, 可在通道内加台阶。c.当高差在1.5 m左右时, 应使通道在楼梯不同标高的平台处连接。
4) 出地面建筑物——竖井的处理。竖井主要为地下车库进、排风竖井和人防工程进、排风竖井, 两者一般不共用, 同时进风、排风也应有一定距离, 避免“短路”。人防竖井应紧贴主体建筑, 在适当位置出地面, 出地面高度在1.5 m左右。地下车库进、排风竖井一般根据车库规模, 每个防火分区 (4 000 m2以内) 一进一排, 各个防火分区的进、排风竖井可成组集中布置, 以避免地面上露出太多竖井, 不好处理。
地下车库竖井出地面后, 排风口底距地为2.5 m, 加上风口高度及顶部构造, 约3.6 m。如果进竖井在绿地内且人员不易到达的地方, 风口高度可考虑适当降低, 地下车库竖井如果在配套公建内, 应靠近公建处墙处出地面。独立地下车库的竖井应远离住宅楼, 以避免噪声干扰。地下车库出地面的竖井还应与景观设计相结合, 使其成为美化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住宅小区地下空间的利用, 管理已经比较成熟了, 但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扩展, 也带来了相应的管理, 维护和安全的问题, 特别是地下空间人、车导流和紧急疏散导向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居住空间模式】推荐阅读:
绿色居住空间06-20
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07-19
老年人居住空间10-14
现代城市居住空间论文08-28
居住环境空间设计10-23
人性化的居住空间08-07
居住区空间景观研究10-30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论文05-31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09-26
居住模式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