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模式设计

2024-05-10

空间模式设计(精选12篇)

空间模式设计 篇1

1 大学学生宿舍概述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其空间形态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较大。虽然学生宿舍在校园建筑中的单方造价可能是最低的,但是却成了利用率最高的建筑,如何在这种矛盾中寻找突破口,在低造价下提高学生宿舍的居住品质,关键在于建筑设计的把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所有费用均由纳税人承担,学生宿舍更多的是大学附带的福利,因此,学生宿舍平面布局单一,人员拥挤,居住品质较差。而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大学后勤的社会化和商业化促使大学福利性的学生宿舍向租赁性质的学生公寓的转变。商业化的运作,既提高了宿舍的居住品质,又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也给建筑师更多创造发挥的机会。因此,原本单一的内廊式筒子楼的宿舍结构被打破,外廊式、短内廊式、内外廊结合式、旅馆式、单元式、家庭式、综合式等空间模式在宿舍建筑中出现,甚至出现高层学生公寓。

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教育的市场化,使得各个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如火如荼。教育部“421”(本科4人一间,硕士2人一间,博士1人一间)标准和新的宿舍建筑设计标准对宿舍建筑标准进行重新确定,再加上商业化的学生公寓运作,大量新建宿舍的建筑空间在建筑师们的设计下变得丰富多彩,但由于宿舍其特有的功能性和经济性,目前国内新建宿舍主要是以单元式和通廊式这两种空间模式为主。

2 单元式宿舍和通廊式宿舍

单元式宿舍是指几间寝室组成一个单元,共享一个公共卫生间和一个小起居室,单元之间组成一梯几户(常见为一梯两户)的模式,类似于公寓住宅。这种模式的宿舍公摊面积较大,标准较高。

通廊式宿舍是指由一条公共走道将各个独立的寝室串联起来,分公共卫生间和寝室内独立设置卫生间两种模式,是一种非常经济适用的空间模式。

3 实例分析

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十二舍和东十五舍进行分析。

3.1 东十二舍存在问题分析

东十二舍为单元式宿舍,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居住,共7层,每层层高2.8m;无电梯,设3个楼梯,采用一梯两户的模式,每套内有四个小单间(采用高架床模式,上面为床,下面为工作台和衣柜,每间4人,共16人),一个卫生间(两个洗手池,两个蹲位,一个淋浴间),一个小客厅(无家具),客厅外有较长的生活阳台;人均建筑面积7.55m2(包公摊)。其标准层平面图见图1。

就东十二舍目前的使用情况而言,学生反映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层高过低。《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87)规定,居室的层高在采用单层床时,不应高于2.8m;采用双层床时不应高于3.3m。居室的净高在采用单层床时,不应低于2.5m;采用双层床时不应低于3m。东十二舍层高仅2.8m,高架床距离顶面0.8m左右,空间局促。二是居住人数过多,室内较为拥挤。由于寝室住的都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年龄较大,有的甚至已经有了家庭,生活习惯不统一,研究任务较重,物品也比较多,互相干扰过大。三是公共空间狭小。卫生间蹲位太少(8人一个蹲位),使用较为紧张;缺少公共桌椅,且空间狭小;客厅和阳台的卫生状况不佳。四是寝室墙面直接对外暴晒,而床直接靠在外墙上,室内通风效果差,夏季十分闷热,尤其顶楼最为严重。

3.2 东十五舍存在问题分析

东十五舍为通廊式宿舍,供硕士研究生居住,共6层,无电梯,每层层高3.3m;每间4人,寝室家具与东十二舍一样,均采用高架床模式(上面为床,下面为工作台和衣柜);阳台一边设有一个独立卫生间(一个蹲位,附带一个喷头),另一边设倾斜洗衣案板,带有两个水龙头;人均建筑面积6.86m2(包公摊)。其标准层平面图见图2。

就东十五舍目前使用情况而言,学生反映的情况主要是居住人数过多,室内空间十分拥挤,通风不佳;床铺尺寸偏小(0.8m×1.9m);电器开关插座的位置和给排水管道的位置不当,使用不便。

3.3 宿舍空间设计建议

就四川大学东十五舍、东十二舍目前的使用状况和学生反映的问题而言,笔者建议学校行政部门严格执行教育部“421”规定,减少寝室内居住的人数,为寝室配置相关的储藏家具。由于东十五舍是通廊式宿舍,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为每层提供一个公共活动室,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议把主楼梯边上三人间打通,作为每层楼的公共活动空间。东十二舍较为特殊,首先是建筑层高仅有2.8m,建议将所有高架床换成单层床;其次是添加家具,使客厅名副其实;再次是在不影响结构的前提下,将两户套内的卫生间合并成一个公共卫生间,从楼梯平台进入,由物管负责维持其卫生状况,也为客厅提供一个完整的空间;由于寝室的围护外墙直接对外,为了保证室内的居住品质,需对外墙墙体加做一个外保温层,同时将窗户改为双层玻璃窗,并装上窗帘。具体的改进设计见图3。

4 结语

任何建筑设计都不可能完美,任何建筑空间模式在使用上都会存在缺陷,就宿舍建筑设计而言,无论是单元式还是通廊式的宿舍空间组织模式,只有把握好学生集体生活的细节,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遗憾,使低造价、高效率的学生宿舍使用起来更为人性化。

参考文献

[1]JGJ36—200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S].

[2]JGJ36—8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S].

[3]张雷.学生宿舍的类型与形式初探[J].世界建筑,2003(10):17~19.

[4]王丽娜,高冀生.大学生公寓的研究与认识[J].世界建筑,200(310):20~23.

空间模式设计 篇2

1、SOHO模式的功能分析

SOHO一族大多是社会中技能性或知识性的人群。在整个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上来说,都是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室内设计中所追求的健康、时尚、舒适以至个性都是他们的追求目标。综上所述,在SOHO一族群体中,对于室内空间环境的要求是至高无上。本文主要从室内设计的处理方法、室内设计的格局、室内设计的色彩为出发点,进行分析总结是出SOHO一族在住宅空间中的运用。

2、SOHO模式的室内设计处理方法

SOHO模式的室内设计处理方法之一:就是协调处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关系;“一房多用”的灵活性应是SOHO的魅力所在,并且空间与空间之间在通融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私密保护。相比较而言更容易处理公私区域各自的功能;而在面积较小时,就必须认真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合理利用固定空间与可变空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SOHO模式的室内设计处理方法之二;在协调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的划分,对SOHO空间的分割根据使用目的来对空间平面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各种分割和联系,使空间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方面营造出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将墙体分割与局部分割相结合来营造空间的宽敞感,通透感,这样即使小面积住宅也不会让人产生压抑闭塞感。同时,色彩及材料上的合理运用,如砖墙与木材的对比、金属和玻璃的对比等,使界面富余变化。

3、SOHO模式的室内设计格局分析

SOHO模式的室内设计格局主要是秉持着空间通透开放的原则,无论面积多大,SOHO住宅空间在结构上往往是通透的,开放的。但为了满足功能上的需求,设计师会利用家具、局部地台,地面铺装,墙面装饰等软装上在空间上作出划分。工作区通常被安置在居室中最重要的位置。办公桌旁往往有一面巨大的落地窗,不仅采光较好,而且视野也比较宽泛,在工作之余可以观赏窗外的景色,放松紧张的心情,用一个舒畅的心情去面对工作,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率。

4、SOHO模式的室内设计色彩运用

SOHO模式的室内色彩运用的色调主要是以白色为主。为了让工作中的人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办公环境通常不会选用过于鲜艳、醒目的色彩。色彩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暗淡的色彩容易令人心情抑郁,而过于明艳的色彩又容易令人躁动不安。因此,白色通常被当作办公区域的首选色彩,而诸如淡绿、淡蓝等浅色系也比较适合,这些色彩都能令人保持头脑清醒,并积极、专注地投入工作之中。在SOHO模式的住宅空间中,色彩运用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二、SOHO模式对未来住宅空间的影响

1、办公与居家合二为一

SOHO模式浓缩办公空间与居住空间,将办公与居住合为一体,消除办公与居住的路途,可以在加重完成办公室里就能完成的工作,这种设计原则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得感情更加紧密。

2、室内空间呈现个性化、模糊化发展

建筑空间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在于它对个性和非理性的思考,同时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追求无拘无束的新构思,在建筑中往往表现空间体积的不定、空间边缘的不定,空间组合叠加交错、模棱两可。这种丰富多变的空间,给人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境。

3、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简约化

对于SOHO空间的规划,可以把最好的空间布局与室内陈设相结合,将功能与形式来表达以简单线条和几何造型为一体的起卧空间,为未来居住空间创造新的居住模式,并且整体环境更表现在人性化上,充分考虑工作和休闲相结合的功能。

三、结论

空间模式设计 篇3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社区养老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老年人作为居住区环境使用时间最长、最为频繁、也最为敏感的重要群体,他们的生活需求在环境空间设计中也日益引起关注。为了在社区中给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以重庆市某既有居住小区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老年人户外行为活动特点及其活动需求进行了调研。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既有居住小区在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老年活动场地较为缺乏、活动设施不足且类型较单一、活动空间安全性较差等。在此基础上,从规范完善、设计优化、后期运营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从而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社区养老;行为活动;空间需求;设计优化

中国早在1999年就已迈人老年型国家,预计到 2050 年,中国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3.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6.9 个百分点[1]。这个庞大的数字占到亚洲老年人口的2/5和全球老年人口的1/4,由此可见,中国面临老年型国家的紧要形势,这给我国养老事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一方面保留了传统家庭养老的优势,使得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能够与家人和左邻右舍沟通,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社区养老可充分利用社区原有的物质资源,大大节约社会的养老成本。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是创造优质社区环境品质的重要保证,一个公共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能否为大多数使用者所肯定。老年人是社区户外活动空间中使用的主要群体,设计一个能“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的环境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以重庆市2005年后建成的某一居住小区为例,对老年人行为活动特点及户外活动空间需求进行调研,旨在总结出当前老年人居住社区户外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设计建议,以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调研概况

为了了解社区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点及活动需求,笔者以重庆地区某一居住小区为例,采用问卷兼访谈的形式对小区内的老年人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主要针对思维意识清晰、能配合完成问卷、访谈的自理及介助老人。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户外活动的时间、距离、场所以及对当前小区户外活动场地的意见和建议等。该小区内户外活动设施有中心绿地1个、游泳池1个、儿童游戏场地2个、篮球场1个及健身广场2个。

二、老年人户外活动特征

调研问卷主要以与老人聊天的方式获取相应信息,平均每个老人需耗时30分钟左右,因人力、时间等因素限制,笔者共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9份。但小区内老人行为活动的相似性及对户外活动空间需求的一致性反映了问卷样本量及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老年人户外活动主要场所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逐渐衰弱,活动量及活动范围也逐渐减小,因此,调研发现大部分老年人户外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宅间空地,其次是小区广场,也有部分老人将组团入口和单元门口作为主要活动空间(图1)。另外,活动范围的大小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有很大关系,如介助老人相比自理老人更倾向于近距离活动,设计中应考虑不同层级活动空间的设置。

(二)老年人户外活动时间段

调研发现,老年人在户外活动时间选择上多集中在8:00~11:00、14:00~17:00两个时间段,且具有很强的规律性。而年轻人的活动时间则多集中在周末,因此,这从侧面说明了平日里老年人是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主体。因此,小区内部的配套服务设施应根据使用人群及时间的阶段性进行合理配置,尤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另外,老年人晚饭之后散步的习惯也比较普遍(图2)。因此,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设计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比如:对于存在高差及材料变换的场地,必须提供局部重点照明。在夜间,居住区日常活动场所内不能出现明显的阴暗区域[2]。

(三)老年人户外活动距离

由于老年人行为能力下降,老年人在小区内部的活动距离以500米左右为主,符合老年人10分钟左右的步行半径要求。由图3可知,44.44%的老人的户外活动距离是400~500米,22.22%的老人经常活动的距离是500~1000米;其余约占35%的老人其活动距离仅局限在100~400米的范围内。这可能与老人自身的行为能力有较大关系。因此,在社区户外空间设计中,应考虑到不同身体状况老人的活动特点,增加各活动场地的可达性,且尽量减少车辆对活动空间的影响,满足老年人对于小区内部活动空间安全性、方便性及舒适性的需求(图3)。

三、当前小区户外活动空间存在的不足

(一)户外活动场地

由于退休之后闲暇时间较多,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对户外活动场地的需求较大。据调研,小区内老人普遍认为户外活动场地规模较小、无障碍设施设计不到位等;部分老人认为活动空间中运动设施种类及私密性空间缺乏。据观察,小区内年轻人及小孩也较多,而健身设施仅有几处,常常出现许多老年人共用一个健身设施的情况。因此,许多老年人只得放弃原有的健身计划而寻找别的休闲活动;也有少数老人认为小区缺乏适合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场所,如老年人晨练、打拳和舞剑等活动(图4)。因此,小区老年人普遍反映喜欢到附近的沙坪公园而不愿意在小区内活动。

(二)户外环境设施

根据调研访谈得出,老人对居住区内的环境设施满意程度不高。大部分老人认为小区内缺乏必要的行走、散步空间。虽然小区入口附近设置了两个汽车库出入口以进行人车分流,但由于管理不到位,车辆乱停,且时常要避让过往的车辆,从而使得小区中的老年人行走散步缺乏安全感。也有不少老人认为小区内缺乏休闲的凉亭、座椅及运动场地。虽然原有场地内设有一个中央绿地,仍有部分老人认为场地内的树木绿化不足,缺乏必要的局部绿化空间(图5)。另外,据观察和访谈,小区健身设施多是为成年人设计,比如篮球场、游泳池等,并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设计。因此,小区内老年人普遍喜欢到附近的公园进行休闲活动,那里不仅老人多,活动项目也比较丰富。

(三)其他配套服务与设施

当问到老人对居住小区有什么希望和建议时,大部分老人认为应该增加相应的医疗配套服务及交流活动空间。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日趋下降,很多日常活动如买菜、做饭、洗衣等,老人并不愿自己做,因此,部分老人建议小区内能够增加家政服务项目、老年食堂和日间看护、多开展群众康体运动等。也有少数老人希望能够增加活动中心、提供社区公益活动,以丰富其日常生活内容和相应的精神需求(图6)。

四、优化建议

笔者以重庆地区某小区为例,通过以上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特征及户外活动空间现状的调研分析,发现该小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在考虑老年人的使用方面存在不足。因此,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笔者从规范、设计优化、后期运营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社区养老模式下户外活动空间优化设计建议。

(一)相关规范亟待完善

2013年建设部出台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结合老年人体能变化和行为特征对养老设施建筑的设计做了明确的规定,但目前这方面的规范还不能适应老龄化提出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其一,缺乏对老年户外活动环境深入规划设计的明确要求,例如以现有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来看,规范规定了居住区公共绿地的人口指标及最小规模,但是对于绿地内部需要设置的内容,如草坪、桌椅等却缺乏一个系统性的要求;其二,规划设计规范缺乏对居住区的老年人邻里交往空间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细致规定;其三,对居住区老年居民日益多样化和深层次的社会需求考虑不足,缺乏相应的规划设计规范。

(二)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优化

1.活动空间层级化

设计中应依据老年人行为能力差异创造不同层级活动空间。对于自理老人,通常情况下其活动半径为700m左右,正好符合老年人15分钟的疲劳极限距离。要注重广场活动空间的打造,其活动的小广场尺度宜在15~25米之间。这个尺度下,老年人既能够组织一定规模的集体活动,又能与其他活动个体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于介助老人,行为能力较弱,需要打造良好的宅前绿地、入口平台空间。针对老年人生理的特征,在出入口与道路之间要提供一个过渡空间,并提供一个作息的地方和座椅,大门口需有门廊或雨篷,出入口地面应用防滑材料铺砌。此外,还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但不应该在风口处,最好形成户外空间的连续休息点,努力创造“人看人,人看物”的视野范围,可使老人感觉到在参与活动,产生兴趣[3]。介护老人的活动空间主要限于宅间绿地、组团绿地、住宅单元入口或户外道路以及老年活动场所等,其活动半径较小,约在180m~220m[4]。

2. 活动空间复合化

功能复合是活跃社区生活的法宝,是交往空间的特质,不同活动、不同人群之间的渗透、融合,他们之间相互启发、带动,才形成住区整体活跃的社区生活[5]。首先是不同人群的复合,可以将老年人活动场地与茶室、儿童活动场地、图书馆等塑造空间上的连续性,使人群的活动可以相互之间得以带动;其次,注重活动空间使用的“时空重叠性”,例如居住区中心绿地的活动空间早上是老年人成群锻炼身体的地方,中午成为儿童游戏追逐的去处,傍晚可能又成了居民三五成群聊天和散步的地方。科学合理的设计,就能最大限度发挥空间的使用效率,并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三)强化运营管理

在当前的城市社区中,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在社区管理层面上,我们可以以社区为单元对资源进行统筹支配,指导各个社区的活动空间及体育设施的协作与共享。占地面积较大的篮球场、足球场等活动场地可以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设施、公园及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实现社区体育设施系统内外的资源共享。另外,维护和管理是活动场地中运动设施得以顺利运营的重要保证。在调研中发现,社区内的休闲座椅可能被用于晾晒被子或打牌娱乐等,使得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被访者还普遍反映许多社区活动场地因经营和管理不善而不受欢迎,建设和维护费用的严重不足又不能更新场地内部的设施。因此,好的物业公司、及物业委员会的监督管理是保证社区活动场地及设施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

五、结语

因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特征,相较青壮年时期,老年人的生活偏于简单,社交圈子收缩。有必要帮助老年人在社区生活中建立广泛而积极的社交关系,而社区之中的交往活动空间则是紧密连结老年人的重要纽带。本文针对重庆地区某一小区内老人的行为活动特点及其对户外活动空间的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出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同时指出小区户外活动空间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户外活动场地规模较小,无障碍设施设计不到位,人车混行、缺乏必要的行走散步空间,休闲运动设施不足、缺乏针对老年人的配套服务,等等。为了创造出真正适宜老年人户外活动需求的社区养老环境,笔者提出了社区养老模式下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优化建议,即完善社区规划设计相关规范;户外活动空间的层级化和复合化设计;加强社区环境的运营管理等。

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针对具有不同行为能力和特征的老年人的分类研究较为缺乏,这将是本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于涛.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消费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周燕珉.居住区户外环境的适老化设计[J].建筑学报,2013,(03).

[3]韩炳越.适宜老年人的公共绿地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0,(02).

[4]刘勰.老年人户外交往行为及其空间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11.

[5]朱建达.当代国内外住宅区规划实例选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7-49.

作者简介:

来二孩,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硕士。

空间模式设计 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网络空间,设计

1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网络教学已经可以独立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指导。但网络教育却无法从根本上完全取代传统教育, 当前, 我国教育界的共识是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方位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主导地位。翻转课堂模式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育两者相结合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学习上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监控, 辅导过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当前,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学中, 翻转课堂已经受到了关注和推广, 在我国, 由于教育基础的薄弱, 使得翻转课堂的应用受到了多方的限制, 积极扩展网络学习空间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可以有效地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教育行业的教学手段和技术。

2 翻转课堂概述

2.1 翻转课堂概念与特征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建立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自2000年提出以来, 就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但是受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限制, 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随着近年来, 信息技术的突飞发展, 实时通信和大数据传输等技术壁垒已经得到完全解决。经过对大量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本文将翻转课堂的概念定义为:在网络信息化的环境里, 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教师教学视频来掌握基础知识, 课堂上通过答疑、合作、交流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借助于网站平台而展开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 具有以下特征:

(1) 运用网络教学视频

课堂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学, 使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 而不是把精力都花费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教学视频虽然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网络教学视频不能代替老师的授课, 通过网络教学视频使得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2) 照顾全体、提升个体

一个班级的学生由几十个学生组成, 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把基础知识以视频的形式供学生观看, 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看, 全班不需要采取同一个节奏进行学习。针对学生进度的不同, 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个体辅导。

(3) 以学生为中心

一直以来, 我国的传统教育都是以教师为中心, 翻转课堂则重点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 教学过程发生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课堂上教师讲授, 然后布置作业, 老师批改作业和对错误进行讲解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而翻转课堂则是课前学生自学教学视频, 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和各种学习活动将课前和课中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在课前需要教师将做好的教学视频提供给学生观看, 并指导学生做一些相应的课前练习;课中需要老师利用情境创立确立问题、创建环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交流和反馈评价等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完成对知识的进一步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3 网络学习空间构建

3.1 网络学习空间构建目标

网络学习空间是为学校的翻转课堂搭建多课程教学的平台, 其构建要满足师生交流学习的需要, 其目标主要有:

(1) 帮助教师的课堂学习提供教学的视频及相关的学习资源;

(2)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 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安排学习, 并通过平台和课堂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 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将现实中的交流扩展到网络, 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 提升了学习的效果,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3.2 网络学习空间构建原则

(1)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 学生变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角, 而教师主要起到指导和辅助作用。

(2) 支持多教学手段原则

教师向学生在课堂进行知识传递和学生在网络上自学知识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即有传统的知识讲解传授手段、又有协作教学、研究教学、讨论教学等多个教学手段。

(3) 交互性原则

网络学习空间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网站, 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最重要的是平台用户之间的交流, 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用户在学习中的困惑, 并对出错的问题进行反馈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4) 开放性原则

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电脑和智能终端等多种模式访问网络学习空间, 使系统的面向范围更广, 更具有开放性。

3.3 功能结构

新的教学模式是以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为中心, 通过用户管理、交互模块和个性学习等相关模块为辅助, 形成完整的功能结构。其中在用户管理模块中主要有注册模块和登录模块两部分组成, 对于初步进入学习人员, 通过注册模块成为会员, 然后登陆进入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在学习平台上, 师生之间通过教学设计、学习资源、随堂笔记、习题模块和在线答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个性学习模块中,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以学习计划为引导, 自行定制和完善学习进度, 将掌握和未掌握的知识进行管理, 促进个人的进步;交互模块是对在线答疑的有益补充, 通过留言板和评论对知识点进行讨论, 可以师生之间进行讨论, 也可以同学和同学之间建立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分析,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网络学习空间是将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过程有机联系在一起,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具体的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如图2所示:

4 网络学习空间设计

4.1 翻转课堂对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要求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翻转课堂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要求有其自己独有的内容。其要求主要有:

(1) 教学视频简短

正常的一节课堂大约进行45分钟的讲授, 根据当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人类的研究, 一般一个人的注意力很难在45 分钟一直集中, 所以将一节课的知识点分成若干个, 然后制作成一个个的简短教学视频, 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掌握视频的教学知识点。

(2) 学生进度可视化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老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假如松懈, 就可能出现某些学习不主动的学生对学习完全放弃。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进行实时检查、评价和反馈。

(3) 分散练习

教师在学习空间上将作业发布后, 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进度, 自行完成作业, 老师对于学生的练习进行分散批评和评价, 不再集中让学生完成某一作业,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2 用户视角下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

根据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和翻转课堂对其的需求, 整个网络空间要满足学生、教师、管理员等用户的需求。学生主要有了解老师安排、观看教学视频、提交作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等功能;教师主要有发布教学视频、管理班级和学生、查看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在线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回复等功能;管理员主要有添加和删除师生信息、对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资源进行管理。

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不是简单的软件项目设计, 是需要将学习者和学习共同体之间通过服务层、应用层和功能层三层领域有机地联系为一体。学习者面对的是内容资源, 是各类信息的聚合, 将各种功能以学习者可视可操作的方式展现出来, 学习者设计具体的目标, 通过某种行为进行学习, 是将各种服务推送给学习者;而在应用层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风格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达到提高认知的目的, 其中需要借助媒体工具、学习工具、网络等媒介;共同体与服务层相连, 是整个网络学习空间的技术支撑, 共同体是虚拟的, 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无法看到的, 这要求技术层面必须是绝对安全的, 假如出现技术问题, 那么整个学习空间就会崩溃。具体的网络学习空间设计如图3所示:

面向翻转课堂的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复杂的项目, 根据网络学习空间构建和设计, 将其划分为学习者个人模块、智慧课堂模块、网络交互模块、资源整合模块、测试模块、评价模块和管理模块等几个部分。任何一个模块都可以独自运行和推动, 但又不能仅仅运行某一模块, 因为每个模块的执行都会对其他的模块产生相应的影响, 所以需要模块之间相互协调。

5 小结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但是让学生在课下无指导性的自学课本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 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个人的主动性都是对翻转课堂的极大挑战。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帮助老师有效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和课后指导工作, 设计和完成网络学习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松鹤.国外典型网上教学平台的功能特性对比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 (7) .

[2]张跃国, 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 (3) .

[3]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 (4) :46-51.

创客空间盈利模式(推荐) 篇5

上一期乔布简历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创客空间是什么以及一些相关的创客方面的知识,相信小伙伴们对于创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创客空间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呢?创客空间如何维持运营?本期乔布简历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创客空间盈利模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多数情况下,社区型创客空间由自组织的模式管理,通过收取会员费和捐款来维持场地运营。也有一些创客空间由科技企业高管创办,基本是出自于公益和兴趣。国内现在的创客空间基本都没什么盈利,所以与其说创客空间盈利模式是怎样的,不如说是维持运转的资金来源有哪些。一般来说,创客空间的资金来源有以下几种:一是会费、二是卖产品卖服务、三是众筹、四是政策支持、五是第三方捐赠。

现在创客空间的模式还在摸索期,乔布简历小编认为无论是空间盈利也好,维持空间运转也好,都需要结合创客空间所在的地域特色来发掘运营模式,毕竟在中国的创客空间都非常具有地域特征,结合本地的资源模式,激发人才的协作与创新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向,把创客空间融合到当地产业,利用资源整合的优势推动产业或者创新领域的发展,相信对于创客空间的维持运转甚至是商业盈利都会水到渠成。

空间模式设计 篇6

关键词:云空间;MI-WebQuest教学模式;高职英语

一、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的逐年扩招,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应试英语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较差。在这种生源背景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讲小话等现象成为了教师普遍头疼的问题,高职英语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到

2020 年,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基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时代需求,本研究者拟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网络传输、QQ群及微信平台,构建高职英语MI-WebQuest教学模式。利用网络优势,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整合、优化教学资源,颠覆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方式,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效果。

二、云空间环境下高职英语MI-WebQuest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云空间环境下MI-WebQuest教学模式的内涵。MI-

WebQuest教学模式源于1995 年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伯尼·道格和汤姆·马奇教授提出的WebQuest教学。MI-WebQuest是WebQuest的新发展,指借助信息时代背景下丰富的学习资源(如MOOC,微课、网络课程),多样的学习工具(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和学习平台(如世界大学城空间、微信、QQ群等),实现多维度交互式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该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网络传输、QQ群及微信平台,参照MI-WebQuest 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素,构建高职英语MI-We

bQuest教学模式:空间课程资源建设、课堂MI-WebQuest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效果总结四个部分。

(二)云空间环境下MI-Web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该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何克抗(2005)与李克东(2006)提出的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在信息化教育教改的背景下,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以提高学习效益,同时建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该结构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何克抗(2014)提出该学习方式需要营造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互动交流、学习者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等。

高职英语MI-WebQuest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微信及QQ群构建碎片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泛在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学习环境。英语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学生通过协助、交流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三、云环境下高职英语MI-WebQuest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云空间课程资源建设。云空间课程资源建设是开展

MI-WebQuest教学模式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构建空间课程资源应基于“能力本位和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教,学,用”的过程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来设计课程资源库。每个主题单元需进行精细设计。每个单元的课程资源分为纵向与横向两条主线:纵向资源分为听说、读写译及语言基础三模块,各模块各占50%、

25%和25%的比例;横向资源分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后拓展资源两大模块,课堂资源分为教学微视频、应用文体、常用对话,课后拓展资源分为背景知识、分类词汇、主题词汇、视听综合、实用翻译及实用句型内容分别占本门课程的50%和50%。

课程资源建设的主界面需包含导入引言(介绍本门课程的适应对象、适应的教学方法、节选的教材、主题内容等,帮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策略及教学要求)、任务的设置、资源库的创建(词汇库、句型库、对话库、写作库、翻译库、视频库、学生PPT作品及视频库、习题资源库和课件库等)、在线测试与交流等。

(二)课堂MI-WebQuest教学设计。参照传统WebQuest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素,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基于云平台,开发多层次碎片式学习资源,利用多元化的智能终端,设计学习任务——选择任务——观看教学视频或微视频——分组准备及资源补充——学生微视频或PPT展示及评价 ——学习任务总结等六个模块的MI-WebQuest学习引导模式,该教学模式适合开展翻转式课堂教学及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对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内容、评价工具、评价反思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设计。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过程应动态化、评价内容应知识、能力及素质三位一体化、评价工具应人机一体化等。多层次个性化评价方式要求基于云平台建立有一定难度梯度系数的试题库、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进行网上自测,在系统学完一门课程后再进行课程测试。

(四)效果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PPT、微视频及在线测试,总结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及运用方面的相关情况,并分析总结其效果。将学生的成绩利用微信、QQ群及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及时公布,并推选每周、每月及每各个知识点表现好的小组及个人,构建较好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在高职英语英语课程教学中,基于云平台,开展MI-WebQuest教学,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设计构建基于微信、QQ群及世界大学城空间等多维度网络学习资源,开发微视频、微测试、微知识等资源,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探究能力。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英语需求,基于云平台开发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网络探究,学生通过上传微视频、PPT及参加在线系统的网络测试,再通过多重评价,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及其运用情况,同时总结经验及不足。

在MI-WebQuest教学模式中,需指出,所用的学习资源不再拘泥于一本单一的教材,应来源于多种渠道;学习空间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可以是QQ,微信及世界大学城空间等;学习评价方式应采用多维度评价主体、多重评价过程、多样评价内容、及评价工具来进行。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广泛的信息,自主完成学习情境任务,探究解决各种问题,通过在线测试、完成微视频、ppt等作业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云环境的高职英语MI-WebQuest教学将不断发挥其教学优势,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及促进信息化教学深入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空间模式设计 篇7

每当盛夏时节, 多地便开启“雷雨模式”, 降水量一年年突破新高, 地下排水面临巨大的考验。但排水管道或排洪道的修建却赶不上来势汹汹的降雨量, 这便导致城市内涝频发。近年经常看到诸如:北京“雨后看海”, 深圳“车道变河道、城市变水城”, 长沙变“泽国”等有关城市内涝的新闻标题。据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数据, 2012年以来, 我国每年有上百座城市发生内涝。城市内涝影响城市经济建设和市民出行安全, 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卫生问题, 甚至破环城市周边生态环境, 长期的洪涝和浸泡也将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体系受到严重影响。

城市内涝频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 同涝频繁且来势汹汹;二是钢筋混凝土般的城市化建设, 在遇到暴雨时排水困难, 增加了内涝的产生。目前城市地面大多硬化且透水性差, 地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 使得地表径流增加, 当遇到暴雨或降雨激增情况时, 城市排水管网和雨洪系统无法及时排水导致内涝。虽然雨水量大, 但无法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使得地下水资源枯竭, 城市热岛效应严重。以上现象周而复始将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系统, 破坏生态平衡, 阻碍城市化发展。

1 海绵城市概述

为改善生态环境, 缓解城市内涝, 自20世纪80年代, 陆续有国家研究控制雨洪的方法。目前美国的低影响开发 (简称:LID) 、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 (简称:WSUD) 、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管理 (简称:SWDS) 、新加坡的ABC计划等都是针对城市内涝提出的雨洪管理计划。我国根据以上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实践, 学习并提出“海绵城市”概念, 于2015年国办发[2015]75号文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1]中明确阐明:“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雨洪管理措施, 降低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 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通过道路的透水铺装、绿地空间来增加地表粗糙度, 形成渗水层, 实现雨水储存、过滤和净化, 从而有效减少暴雨期间的径流量, 降低城市雨量峰值, 在雨水下渗、净化过程中补充城市地下水。

2 现状分析与透水方式介绍

2.1 现状分析

20世纪末期, 我国开始大量投入对城市地表渗水、透水的研究和实践, 但该领域大多局限于对透水材料本身的研发, 并未对渗水、透水结构方式和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导致在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时, 规划设计留于表面, 具体实施过于粗糙, 故少有高品质的建设出现。致使透水性设计落后、材料品质低端、样式单调乏味、与环境协调性差、生态功能缺乏、节能环保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 以上落后现象在与各国关于雨洪规划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学习下逐渐得到提升, 并借鉴了许多先进的规划管理经验, 将国外的理念、技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 形成符合国情、结合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办法。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途径的分析, 形成原有生态系统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三个方面建设途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关系到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 涉及城市建设各层级, 根据目前公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进一步明确了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及管理流程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内容。现确认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等。而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的设计实践较为广泛, 实施效果比较明显, 下面将详细介绍海绵城市概念下,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城市道路与绿地的透水性设计。

2.2 透水设计方式介绍

海绵城市中, 城市道路、绿地的建设途径是将道路中的雨水快速地、有组织地汇流与传输至道路内线、绿地内, 再通过绿地内的吸纳、蓄渗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 其透水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设计主要考虑因素包括: (1) 透水性铺装材料, 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 如机动车道可选用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 (2) 透水模式设计, 人行道、广场通过透水材料与透水性结构模式的配合, 实现城市降雨的下渗和储存, 道路边界与绿地通过横向断面设计, 优化绿地边界排水能力, 达到径流雨水快速、有序汇入的目的。

2.2.1 材料透水

目前常用的透水材料按其面层材料不同分为:透水沥青、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嵌草砖、景观卵石等, 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 对透水性材料的种类、性能、成本作了如下比较。

1) 普通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 其透水性良好,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较差, 无色彩变化且图案变化少, 成本较低,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2) 彩色混凝土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公园, 其透水性良好,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较差, 色彩较单一, 图案变化少, 成本较低,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3) 彩色透水混凝土:适用于运动场、非机动车道, 其透水性良好, 铺装整体成型, 连续铺设、结构稳定, 图案变化少, 成本适中, 气流自然交换流畅, 温度调节迅速。

4) 生态砂基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公园, 其透水性一般,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一般, 色彩丰富, 质地细腻, 图案多变, 成本较高,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5) 透水沥青:适用于机动车道, 其透水性一般, 铺装时整体成型, 稳定性高, 但色彩单一, 无图案变化, 成本适中, 气流自然交换流畅, 温度调节迅速。

6) 陶瓷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公园, 其透水性一般,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一般, 色彩丰富, 图案多变, 成本较高,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以上透水材料尽管都具有一定的透水性, 但仍有局限和缺点。如透水砖, 虽强度够, 但在施工时也会受基层平整度、强度、稳定性的影响, 从而导致局部松动脱落。另外, 透水度与基层透水情况有关联, 面层透水但基层不透水也不能达到将降雨蓄渗的目的。

2.2.2 设计透水原则和适用范围

通过材料透水的方式能使部分雨水被地表吸收并下渗至地下层, 但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需要铺装基层透水、引流汇水、组织排水等多种设施配合, 这关系到透水模式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根据区域和性质不同, 将透水模式分为:全透水与半透水铺装、结构层透水模式、下沉式绿地透水模式三类, 它们充分结合, 发挥了海绵城市建设雨洪管理措施中的“渗、滞、蓄、净、用、排”等, 下面逐一介绍各设计模式的运用原则和适用范围。

1) 全透水与半透水铺装:该铺装方式主要适用于道路、广场等交通集散区域, 道路与广场按其使用功能分为人行道、车行道和广场步道三种。

人行道和广场步道承担通行、停留、休憩等功能, 铺装选择时需将美观性、透水性、实用性有机搭配, 可选用半透水铺装, 如透水材料与花岗岩组合, 并结合渗水明沟, 在视觉效果上既有变化又保证了铺装后的品质和效果。车行道承担车辆驶经的功能, 铺装选择时需具备排水、透水、抗压、耐磨等特性, 可选用全透水铺装, 如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抗压性, 能完全满足车行道使用要求。

2) 结构层透水:铺装透水在设计初期还应搭配结构层透水同时设计, 纵向结构主要分三大部分, 包括铺装面层、垫层和基层, 这三层结构配合不同的材料及组合方式又分为排水型和透水型。排水型是指水通过渗水孔或缝排至预埋的万孔管或渗水沟中, 通过坡度最终排至雨水井。排水型结构层主要用于铺装品质要求较高的广场和人行道, 再搭配花岗石和透水材料, 从而达到减少地面径流的有效排水, 这种方法是透水材料与排水管网结合, 完成后美观度高, 但对该区排水管网系统要求较高。透水型是指铺装面层、垫层和基层都透水, 雨水通过透水材料渗透至地下补充地下水。透水型结构层由于排水性好, 适合于地势低洼且降雨量大的地区, 同时搭配不同的透水性材料应用于人行道、车行道或街巷。

3) 下沉式绿地透水模式:下沉式绿地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200 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 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 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1]。本文主要介绍狭义的下沉式绿地透水, 适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小区等绿地类型, 通过分类比较将下沉式绿地透水分为生态树池、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三类透水模式。

生态树池是根据植物耐淹程度和土壤渗透性能, 将树池下沉100~200 mm, 并在池壁上间隔性地留出雨水溢流口, 最后形成具有渗水、蓄水能力的树池, 生态树池对削减雨水径流、净化初期雨水都具有显著效果。雨水花园是低于地面的浅凹式绿地, 浅凹式的地形能迅速汇聚和吸收雨水, 通过植物、土壤的净化雨水, 雨水花园调蓄容积大, 下渗雨水能涵养、补给城市地下水。生态滞留池是在大量雨水流径时, 将其滞留于系统区域内, 生态滞留池与生态树池类似, 都是通过下沉空间让雨水滞留并下渗。

下面按照透水设计原则,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将透水结构模式设计进行剖析说明。

3 透水结构、组合模式详细设计

3.1 全透水与半透水铺装组合模式设计

3.1.1 半透水铺装组合

半透水铺装组合是将不透水路面铺装材料与透水性路面铺装材料合理组合, 不透水材料可选用美观度高、饰面丰富的花岗石, 如毛面小石料、拉槽花岗石等;透水材料可选用透水性能好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砖、陶砖等。将以上材料搭配、组合、拼铺所形成的铺装路面, 既能满足美观需求、提升铺装品质, 又能在雨量激增的暴雨季节有效排水、透水并减少路面积水 (如图1所示) 。另外, 为了更高效、快速地减少地表雨水径流, 配以透水混凝土基层、级配碎石垫层、渗水沟或万孔排水管引水、排水, 这样可不单靠土壤透水, 还配合了管道排水, 有效地增加了排水量, 提高了排水速度。

3.1.2 全透水铺装组合

全透水铺装组合是透水路面铺装材料之间的搭配组合, 如彩色透水混凝土与素透水混凝土的组合, 这种搭配在区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经常采用;再如各种颜色的透水砖与景观石料 (卵石、瓦片) 组合, 在仿古气氛营造和地面传统拼贴时有所选用。其他常用的组合包括:透水砖与嵌草砖搭配, 透水砖与彩色陶砖搭配, 透水混凝土与碎石料搭配等组合常用于停车场或绿地景观交界处。无论透水铺装材料之间如何组合, 都应配以透水混凝土基层、垫层和渗水沟, 从而切实、高效地减少地表积水, 加快雨水渗蓄。

3.2 结构层透水设计

结构层透水设计根据组合方式分为排水型和透水型。

1) 排水型结构层通过透水、不透水材料组合铺贴, 结合渗水沟或预埋管, 使雨水能迅速下渗, 并通过渗水沟引入排水系统, 形成立体实用的透水结构层。

2) 透水型结构层通过选用完全透水的面层、垫层和基层材料, 让雨水自动渗透至地下, 从而达到补充城市地下水的目的。透水型结构层是直接将雨水过滤和渗入地下, 这种方式对恢复城市生态系统,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构建城市及周边环境体系具有促进作用。

3.3 下沉式绿地透水模式设计

3.3.1 生态树池

生态树池根据植物耐淹性能, 将绿地下沉、池壁提高, 搭配雨水溢流口, 形成具备渗水、蓄水功能的树池, 并将提高的池壁与休憩坐凳结合, 既能涵养地下水, 又可作为景观设施, 同时还兼顾美化环境的作用, 多功能、集约型效果于一身。

3.3.2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利用低洼地势或人工挖掘浅凹绿地, 从而达到汇聚、吸纳地表雨水径流的目的, 通过植物、蓄水层、种植土壤层、砂层、砾石层的过滤净化, 使雨水渗入土壤, 涵养地下水或通过蓄水设备收集雨水, 待需要时补充景观用水或其他方式利用。雨水花园能有效缓解城市暴雨积水, 是城市雨洪管理的有效措施, 并被广泛运用于雨洪控制, 视为生态可持续雨水再生设施。

4 意义与结语

在国家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下, 将其中道路透水与绿地透水以模式设计的方式体现, 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合理运用, 能加快透水性城市建设步伐, 更系统地指导透水性道路和绿地的建设。如果模式运用合理、得当, 能显著缓解夏季暴雨时该区域的积水、漫水现象。道路、绿地透水设计的组合搭配丰富, 其操作灵活多变, 功能广泛多样, 只要搭配得当、合理, 不但能在暴雨时减缓雨洪对城市的影响, 而且能迅速调节区域生态,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改善人居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家事业, 虽然前期道路、绿地建设相较于传统建设投资较大, 其注重的是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 强调的是因地制宜的生态设施, 这对改善城市环境、避免内涝, 实现生态调蓄和生态平衡都有很大促进作用。故从长远来看, 非但不会增加城市建设投资, 反而会节省成本, 且效果明显、意义非凡。

[ID:003431]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5〕75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S].

[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Z].

[3]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Z].

空间模式设计 篇8

一、小空间住宅概述

小空间住宅是指居住空间相对较狭小, 但同样满足起居、会客、就餐、睡眠、收纳和洗浴等功能的家居空间。与之对应的是房地产开发的小户型住宅:狭义的小户型住宅是指七十平米以下, 具有厨、卫、宿功能的一居室, 包括超小型的酒店式公寓和单身公寓;广义的小户型住宅是指总面积相对于市场主流户型偏小的精巧户型, 一般一居室在六十平以下, 二居室在八十平以下, 三居室在一百平以下, 小复式在一百二十平以下等。而且, 不同城市地区对小户型住宅划分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比如同样90平的户型, 在香港算大户, 在广州只能算中户, 在北方也许就是小户型了。

二、小空间大利用模式研究

在大量的实例研究与资料调研的基础上, 我们总结出小户型住宅的小空间大利用模式:折叠模式、推拉模式、叠加模式、复式空间。

1. 折叠模式:

通过折叠家具进行的一种空间嵌入式设计。这种模式将某些特定空间有效的收缩或合并: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折叠床, 就是将睡眠、休息的空间进行了收缩与合并。当我们不需要睡眠的时候将折叠床收起来, 其所占的空间就可以进行其他活动, 或许成为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 这样就使同一空间能满足休息与娱乐的双重功能。目前, 这种折叠式的空间利用模式更趋于完美:一种是将家具处于收缩状态时进行完美的隐藏, 比如折叠后嵌入墙体, 等需要的时候拉伸出来即可;另一种则是多功能折叠, 不同的折叠状态使家具具备多种功能。折叠型空间利用模式十分适合小空间住宅:通过折叠家具来折叠空间, 达到一个空间多效利用目的, 而且, 这种模式对空间没有太大要求, 任何户型的住宅空间都能适用。

2. 推拉模式:

利用大型柜体将家具进行一种特殊的收纳, 以推拉为其外在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我们运用抽屉的原理:“抽屉”可以有许多层, 每个层代表不同功能的家具, 我们使用时可拉出对应的家具, 不需要时将其推入柜体隐藏, 其中推拉功能通常是运用滑道或轮子来实现。例如国外十平米佣人房设计案例, 就是最大化利用了这种原理:将楼梯、餐桌和衣柜等家具安装了滑轮掩藏在柜体内, 需要用餐时我们只要打开柜门拉出餐桌即可, 非常的方便。一个柜体可以解决诸多的起居问题, 与折叠模式一样, 这种模式对户型空间也没什么要求, 十分实用。

3. 叠加模式:

将横向分布的功能空间通过特殊家具的叠加而形成纵向的使用空间。所谓横向分布的空间指的是住宅的各种功能分区:起居、就餐、工作、睡眠、洗浴、如厕等。通过对这些功能分区进行纵向叠加来节省横向空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学生宿舍的设计:睡床纵向叠加在桌柜的上方, 把睡眠、收纳与学习等不同性质的空间融为一体, 只占据一个横向空间的面积就实现了三个功能分区, 我们不得不叹服其强大性。3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层高较高、建筑面积相对狭小的住宅, 如果没有足够的纵向空间, 这种模式很难实现。

4. 复式空间:

将高度满足双层层高的住宅通过增加隔板划分成两层或多层, 在每层中合理划分空间, 使各个区域功能明确, 符合人性化需求。复式空间模式不仅能将平面布局中的功能区域转移, 而且在底层面积一定的情况下, 增加双倍甚至多倍的使用面积。这种空间利用模式适用于达到层高要求的小户型住宅, 如果你的房间足够高, 只要善加利用家里不起眼的空间, 你就掌握了瞬间让空间加倍的魔法。

三、小空间大利用模式应用研究

结合小空间大利用模式的研究成果, 我们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的设计中, 通过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 我们的项目在圆满完成的同时为小空间大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首先是项目概况介绍:这是一个狭长的矩形空间, 建筑面积仅15平米, 其中长5米、宽3米、高3米;拥有两扇单独出入的大门和一排窗户, 通透性较强。尽管是极其有限的空间, 依然须满足居住与售卖食品的功能, 这对我们团队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与挑战。

其次是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功能区域主要包括卧室、卫生间、柜台、食品储藏与制作台。作为一个蜗居的空间, 卧室、卫生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规划中的卧室4平米, 卫生间3平米;接着考虑食品储藏、制作与售卖的空间占据5平米, 剩下的部分是缓冲与走道区域4平米。卧室仅设置一个床便能满足需求;卫生间配备马桶、洗手台和必要的淋浴;售卖空间主要包括食品制作台、冰柜等;缓冲区设置休息座椅与电视。

第三是空间利用模式的应用: (1) 卧室空间:使用嵌入式折叠床, 床体可翻折嵌入柜体中, 柜体兼具储物功能;床的下方则是更大的储物空间。 (2) 售卖柜台具备加热、保温与烹饪等多重复合功能;柜体中的碗柜、烹调器具等通过推拉方式实现使用功能;柜门使用移门式比传统的外开方式更节省空间。 (3) 冰柜的上方使用折叠桌, 桌面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墙体相连, 使用时拉下桌面直接放在冰柜上即可, 这里同时运用了折叠和叠加模式, 将操作台与冷藏区合二为一;缓冲区沙发的上方设置吊柜, 下方为推拉式储物区, 将茶几折叠嵌入沙发, 这又是一种折叠与叠加模式综合应用的方法。 (4) 电视被放置在空间的顶部;使用折叠椅让空间更具弹性;排窗处运用可折叠、外延的窗台以扩大售卖柜台的面积。

四、结语

天马行空的创意终需理性的思考为依托, 否则只是一个空洞的想法, 势必难以实现。本文站在理性思维的角度来面对问题:针对当前的社会现状与日新月异的设计行业, 将环境设计中已小有基础的小空间利用模式做出归纳和延伸。需要指出的是, 家居设计要根据人的实际需求进行, 坚持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尚鹏鹏.小户型设计中的扩展艺术[J].价值工程, 2013 (29) .

[2]周琼宇.小户型住宅空间模式与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空间模式设计 篇9

关键词:园林植物,生态学,城市建设,空间设计

20世纪70年代开始, 自伊恩·麦克哈格提出“设计尊重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 ”思想, 逐渐产生并推动了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态设计思想推动了全世界生态设计的发展, 因此植物群落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变得更加重要和广泛。

目前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向发达国家迈进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城市人口持续增加, 城市化进程节奏加快, 导致城市人均占地面积不断缩小、绿化空间紧缺;空气、水、土壤等环境的恶化现象也与日俱增。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对不断涌现的现代城市问题, 园林绿化工程的思路不断更新, 园林植物的空间设计理念也出现了新的解析。

一、园林植物在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的现状与问题

1. 与城市空间功能相悖, 缺乏科学合理性

很多园林绿化工程中, 因盲目追求植物树种的多样性和景观效果, 而忽视了城市空间的功能需求, 导致植物群落与空间功能不符的现象;也有不顾场地的现状条件、植物的生理习性与适应性, 导致植物存活率低的现象;此外, 忽视植物群落的种间关系与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导致植物之间激烈竞争环境资源、最后个别种群消失等现象, 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2. 人工痕迹严重, 缺乏美感

植物具有自然的属性, 而很多园林绿化工程中, 植物群落的配置与自然状态背离严重, 过分夸张或奢华, 人工痕迹严重, 毫无自然生机, 且形式做作、匠气十足, 大大削弱了植物群落的美感, 影响了人们的感官效果。

3. 与环境不协调, 缺乏系统性

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与其他景观要素在空间、尺度、色彩、尺度与体量上缺乏协调, 不能形成主次分明、空间高低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景观系统。使景观作品丧失了品味与价值。

二、园林植物在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原则

1. 功能优先, 以植物营造鲜明丰富的功能空间

现代城市空间面积有限、功能属性丰富鲜明, 如遮阴、抗污、减噪、防风、观赏、游憩、净化环境等。因此在利用园林植物营造城市空间时, 应确定景观主体的功能类型, 按照空间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否则就丧失了景观的价值。

2. 运用生态学原理, 合理布局植物空间生态位

植物群落的空间层次与季相搭配是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位置, 其配置的依据皆来源于生态学中的空间生态位原理。形成群落的植物种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各种群对外界环境条件也存在着竞争、依存等关系。为使植物群落在时空关系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应以生态位原理确定群落中的优势树种、伴生树种的种类, 避免植物种群对空间、营养等环境因子的争夺, 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协调共生的复层群落结构, 同时也能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

3. 运用生物多样性原理, 丰富植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

城市空间的生态景观多样性是通过物种多样性实现的。生物多样性是反映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群落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为保证生物多样性, 应尽量以模拟自然群落的理念进行植物配置。此外, 根据斑块理论, 相邻斑块具有相互保护作用, 因此, 应将植物群落构建的重要景观节点设计在城市空间的关键位置。

4. 运用植物生理学原理, 营造植物生长全过程的群落景观

植物群落的空间营造涉及到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植物规格的选择决定了绿化实施时的空间景观风貌, 但对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特性不一的植物, 随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在植物的高度差、形态结构、空间关系上有所变化, 形成不同的空间景观效果。因此, 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以便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 进而进行植物配置。

5. 运用景观美学原理, 营造主题多样的空间环境

植物对空间的划分与营造手法应基于景观美学原理, 在营造手法上可借鉴园林植物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手法, 营造开阔大气或步移景异, 疏密有致、或充满意境的看空间效果。

三、园林植物在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的模式

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 运用园林植物所营造的功能类型主要有观赏型、游憩型、环保型、滨水型、水域型。其具体模式阐述如下。

1. 观赏型植物群落模式

观赏型园林植物群落主要适用于公园绿地、城市广场与街景、居住区景观节点等, 主要考虑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相结合, 强调自身作为一个整体的观赏效果。

该模式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相对简单, 应用的乔木种类和数量不多, 往往通过观赏价值较高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搭配, 以及人工造景艺术展示观赏价值较高的绿化景观 (如修剪造型的草坪、花带、灌木, 乔、灌、地被相结合的观赏群落, 个体造型优美的孤植树等) 。这些植物元素在平面构图与水平布局上也更加考究, 强调植物个体和群落的形态、色彩、线形与质感, 以及与外围观赏角度的合理安排。

2. 游憩型植物群落模式

游憩型植物群落旨在通过植物的特性来营造开放、私密等灵活多样的空间, 以满足人们对游憩功能的需要。该模式强调的是人与空间的关系, 因此植物群落常与景观小品、道路等服务设施共同搭配营建, 同时也强调景观的美化, 以及人类感官的舒适度、生态功能的建立。

该模式在平面结构上, 常常以冠大荫浓的高大乔木形成上层遮荫空间, 并考虑空间分隔处的密度, 营造出舒适的休憩空间;垂直结构上则根据游憩空间的不同功能设计适宜的相对高度。其形式大多以疏林草地结构为主, 乔灌草或灌草结构为辅, 矮小灌木营造半封闭空间, 高大灌木营造全封闭空间, 适当分隔与联系。此外, 为满足生态功能, 可尽量增加空间绿量, 调节城市微气候。

3. 环保型植物群落模式

环保型植物群落主要有抗污、减噪、防风、保健等功能, 主要设置在城市干道、高架、铁路等具有噪声、污染、强风等的环境周围, 同时也用于疗养区、庭院、室内等空间, 服务于人类的居住、办公等生活环境。

该模式强调植物的适应性与抗逆性、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隔离防护功能。其水平分布格局较简单, 主要以大规模片植为主, 相对密度与覆盖度较高;而垂直结构则相对复杂, 形成紧密的乔灌草复层结构, 群落内部以斑块混交的模式, 构成多样化的群落空间。

不同功能的环保型植物植物群落空间配置模式如表1所示。

4. 滨水植物群落模式

利用植物群落营造滨水环境, 强调将植物的生理、形态特征与水环境特征相结合, 营造出滨水环境的意境。滨水植物主要分布于湖滨、池畔、河岸、溪边、泉边、岛等环境中, 其群落的空间配置模式如表2所示。

5. 水生植物群落模式

水生植物的空间设计主要考虑两大功能因素:水域景观营造与生态净化功能。为使水域景观功能化。水生植物的群落空间配置主要依据水体坡岸的软硬而定, 对于软质坡岸而言, 着重考虑水生植物之间化感作用的互相影响、强调水生植物空间生态位的合理布局, 保证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形成稳定的群落, 持续发挥水体自净作用;对于硬质坡岸, 则考虑利用浮床等形式软化坡岸, 发挥水生植物营造水面景观、及其根系吸收水体污染物的特性。水生植物群落空间配置模式如表3所示。

四、结语

园林植物的空间设计, 旨在通过植物进行空间划分, 创造出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氛围。城市绿化空间的功能是植物群落营造空间的核心要素;植物的形态、色彩、线形, 是美学感官的主要判断因素, 直接影响了植物群落在空间环境中的观赏价值;植物的生理学特性决定了季相色彩、生长过程中空间效果的改变;而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的生态位决定了植物在群落中层次结构的合理性;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则决定了群落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针对观赏型、游憩型、环保型、滨水型、水域型的现代城市功能空间, 参考上述原则, 进行了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探讨与总结, 为植物群落在现代城市空间设计的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 2001 (6) .

[2]骆天庆.近现代西方景园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J].中国园林, 2000 (3) .

[3]马少军.论生态园林设计与营造技术[J].园林绿化, 2013 (20) .

空间模式设计 篇10

1、建筑学低年级教学现状:

首先,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有所增加,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形式逻辑型,在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中,具体形象成分是起重要作用,在《建筑设计基础II》中的小住宅设计中表现的很明显,不善于用空间和图形的方式来思考建筑问题,导致对于建筑的理解浮于表面化,或是追求新奇异的造型,或是追求某些大师的风格,没有真正理解作品情况下胡乱照搬照抄,功能没解决好只是形式上的堆砌,不明白真正建筑造型是内部空间的外部显现,片面的追求建筑的形式而忽略对建筑空间的体验,消弱了对空间形态的想象力,而空间形态对建筑学的学习尤为重要。

其次,缺乏主动的去体验建筑,表现出对建筑功能的茫然,尽管生活中离不开空间,但具体设计时往往只是依照书本的尺寸和要求去完成,对于空间使用的概念不清楚甚至混乱,造成了室内外的分区与过渡,交通流线的合理与顺畅等建筑的基本问题都被忽视。尺寸不规则且尺度很小的室内空间,开窗的洞口随意布置,卫生间成为黑房间等等经常出现在初学者的设计中。

再者,一方面由于对相关知识如建筑构造、建筑力学知识的缺乏,在一些所谓的创新观念下不顾及技术可行性及规定限制,也不考虑基地的条件情况,出现无根的柱子,超出建筑控制线和基地面积的方案。

2、设计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输,而是在研究性的设计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具体的设计原理和理论。教学过程就是研究过程,每个课题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设计研究,其学习状态表现为连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过程想做结合,理念与方法并重互动,学生也因而具有较强的在实践中理解、运用原理的能力。

2.1 从环境认识建筑:

学生在低年级时普遍对什么是好的建筑认识不清,也就是说学生缺乏建筑的体验和正确的建筑观念,所以,从培养环境观的教学入手具有典型性。建筑设计是空间的环境艺术,环境是建筑设计创作的根本,建筑应位于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建筑环境观从整体上重视“人-环境-建筑”,设计之初不仅仅要考虑对环境的理解,更包含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历史文脉的延续等思想,近年来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与人居环境渐成热点,训练学生以建筑师的眼光认识周围的城市环境,并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对文脉的理解的延续需要一定的积累和时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显得容易些。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观已经建成的建筑实例,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建筑及周围道路、景观的之间的关系,建筑与环境该如何相互利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调研,从外部环境入手,通过调研完成思考建筑主次入口的位置与道路之间的该如何衔接,建筑朝向的设计与景观环境之间借用的关系,如在《建筑设计基础I》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校内的图书馆外部环境入手,分析人流、景观等,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层面分析已建图书馆的选址,朝向,入口等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从环境中认识建筑。在接下来的《建筑设计基础II》中的小住宅设计,笔者给了用地范围,有六块地形可以作为设计备选之用,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之一,在设计辅导中发现经过前期的训练,学生可以较理性的选择地块并给予充分的理由,发挥自己在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个性特色,同时,在环境中自己找出约束条件,在特定的条件的约束和控制性下提出构思和创意,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学生摆脱了过去那种玩弄形式构图或者抛开环境只顾自我表现的状况,学生的创作找到了真正的依托。

同时,笔者认为设计题目在设置时宜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有特定的场所,区域、城市环境背景等紧密联系,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是特定区域的产物,它不能移植也不能独立存在,也避免了学生把建筑当做设计作品当做了个人的表演,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

2.2 建筑空间观的培养:

建筑空间观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完成从认识到想象到创造的过程就是完成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造,对于空间观的培养主要从空间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对空间有所把握,使创新成为可能从。从建筑学的角度而言,空间认知指对空间的形状、尺度、方位、属性等进行抽象提炼的能力。建筑空间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空间,人的绝大多数活动离不开空间,可以说空间承载了人类的生活。因此依据各种条件设计出恰当的空间的大小和空间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空间的舒适度评价最主要的方法是个体对建筑空间的直观感受,建筑设计的合理与否主要是通过使用者对已建成的空间使用进行评价,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体验建筑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方法。在《建筑设计基础I》教学中,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对一个单一空间如阅览室空间尺寸进行测量,熟悉空间大小,有实际的尺度感体会,小到桌椅的宽高度,大到室内过道,窗台的高度等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的空间知识对阅览室单一性质空间的功能划分进行分析,如合理与否,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改进,同时对某一节点的尺度需求、环境需求、行为需求等进行细致研究深入分析,研究所选择对象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并整理成文。将实体建筑与理论知识相互对接,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进行思考判断,加强对知识的获取能力,这样一来在其后的《建筑设计基础II》教学中的小住宅设计,很少出现200-300平方米的小住宅出现室内过道宽5米的笑话了。这些说明建筑设计教学中,给予学生室内外空间尺度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在设计创作过程中高年级对低年级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因为对于前阶段的学习,同样作为学生的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领悟出的道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更直接,经常可以看到高年级的学生指点低年级的学生做设计,低年级的帮助高年级的绘图。这样看来,高低年级的相互交流对于设计是非常又帮助的,笔者建议可以在专业教室设置上采用高低年级混搭,大一和大二共用专业教室,大三和大四合班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

2.3 从模型建构中体会建筑:

建筑学习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对于刚刚通过高考独木桥跻身于高等学府的学生们来说,建筑基础理论的学习不是难事,但设计创作中的“感性”往往让大家感到非常抽象又无从下手,传统的建筑教育将这种对建筑“感性”的理解放在了手头功夫的训练上,并以此带动对建筑空间等各个方面的感悟、理解、掌控和表达。把二位的空间的设计方法引入,建筑分解为平、立、剖,学生从平面开始再到立面,这样使人感觉是片段不连续的,对于学生的空间培养不利,考虑从三维体块模式入手利用模型和计算机,手绘透视图等手段来推敲设计方案,使学生研究空间与体积场地与场所,材料与建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手绘并非对于每个学生都掌控自由,甚至对于个别学生成为心理障碍,在训练学生的手绘能力时,也同样要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将模型制作与计算机建模融合到设计之初,培养其创造能力。

建筑设计过程中,从分析设计任务书开始,到有雏形,充分体现了建筑设计的开始是一个想法,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表达,但由于很多理工科学生在入学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训练手绘表达较弱,不能很好的体现出建筑的造型,影响了对成果的判断,创作想法和和表达之间会有偏差。整个设计也只能停留在二维的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对空间尺度没有十分准确的认识,很难从空间三维的角度去斟酌建筑造型,从而为建筑单体提出较好的修改方法。基于以上原因,在完成了基本的构思形体和图纸上大量的比例,组合等方面的尝试,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草图制作草模,这种模型不需要十分的细致,但要能根据比例体现出建筑的尺度和形态,再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然后再进入sketch up计算机建模阶段推敲建筑细节涉及到到开窗的大小及开窗的形式,借助计算机模型来推敲建筑细节,使得设计不会因为手绘的表达欠缺而影响最后的设计成果。

在低年级教学中大胆将模型构建和计算机建模软件运用引入到建筑设计基础的课程当中,用建模的三维形体来推敲他们的方案,让学生把握真正意义上“型”的内涵及意义,不让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建筑的造型感到无所是从。同时,模型课程也需要老师的引导,模型在教学过程中对环境的分析,建筑空间的推敲,构造方式等可以有直观认识,但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因为对设计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一味追求效果,在模型制作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却对模型应反映的建筑空间,建构等问题没有表达清楚,在课程辅导中应加强适当的引导,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培养严谨的学风和敬业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在设计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思考方式。

经过近期二年的改革尝试,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和计算机绘图的积极性非常高,基本改变单纯的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方式,学会从空间开始思考用图形表现的三维思考方式。调动学生思考和理解建筑的单线思维模式,丰富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2.4 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

对应于阶段式的教学过程,我们的评图模式也分为过程评图和成果评图。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内部讨论,相互之间讨论修改方案,有共同的问题集中答疑。当学生完成阶段性的作业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通过介绍设计意图进行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听众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争论,加深了所学内容的印象。学生之间也有着相互的比较和竞争,比较哪位同学的方案做的好,哪个的模型做的好,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气氛,学生在学习创作中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成果阶段采用教师集体评分的方式,系统量化了评价标准,列举出分项评价条目,形成了可观的评价标准,最大程度上避免教师评图的主观影响。首先让学生自己介绍设计思路,然后每个老师点评,学生从各位老师的评价中,从同学作业对比中体会今后该创作什么样的形式。学生可以从这样一个评分、评价的过程中去找到对自己设计的自我评价。尝试邀请来自设计单位或其他高校的校外评委参加,设计院的老师对作品的可实践性与操作性的角度给出建议,这样不仅仅让学生提高了兴趣,也让我们以新的角度去思考教学,加强了学术交流,强化了教学与实践的联络。

3、结语:

以上是低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心得。在没有固定统一的教学教材的情况下,我院任课教师采取集中备课、集中交流,获得了以上宝贵的总结。通过几年开展的教学方法研究,我们为二年级建筑设计基础教与学的过程带来了诸多特色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输,而是在研究性的设计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具体的设计原理和理论。同时,教学过程的开放度较高,学生可以通过独立调研、集体讨论、参与评图等若干开放性教学环节,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激发学习热情,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取得满意度的同时,仍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以符合当前创新教育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韩冬青.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思路新探.时代建筑增刊,2001

[2]、陈秋光.整体中的片段——关于建筑设计入口教学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新建筑,2009(05):101-105

[3]、倪伟桥,高婷.突入“禁区”——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CAAD实验,建筑与文化,2009(09)

[4]、吴桂宁,鲍戈平,罗卫星.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探讨.新建筑,1997(3)

新格局 新模式 新空间 篇11

一、树立合作沟通和资源共享的理念,形成“上挂、中联、下辐射”的继续教育新格局

所谓“上挂、中联、下辐射”指的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活动中,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重组资源,实施上下联动,左右相助的办学策略。对“上”,借助有关大专院校、省市师训中心、省市教科研机构的优质资源,发挥他们的后盾作用和指导功能,对“中”,整合同级有关教科研机构、电教仪器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优质资源,发挥他们的协作功能和资源优势,对“下”,开发下属各学区培训站、实验学区、实验乡镇、实验学校的优质资源、发挥他们的基地作用和辐射功能,实现教师进修或培训组织的社会化、学习化、合作化和资源共享,形成了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格局(如下表):

现在,已与我们建立校际联系的大中专院校及教科研机构共20多家,签订成人教育联合办学协议的院校6所,委托培训的省市师干训中心1个、中等专业学校10所、外县市实验培训基地1个。2001年-2002学年,我们举办专科、本科学历教育函授班21个,共计1363人;举办常规的各种培训班12个,共计500多人,计算机全员培训分10片分别办班各5-6期。实践证明,“上挂、中联、下辐射”的继续教育新格局,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作沟通,资源共享的理念得到了较好的实践。

二、坚持因类制宜和主辅相济的原则,构建多元融合(一式为主、多式相助)的培训操作新模式

学历提高培训,主要采用“课程本位”模式,依托高校,进行以更新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进修和培训。骨干教师和校长岗位、校长提高培训,主要采用“学员本位”培训模式,解决知识更新问题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及管理艺术,从学员的自我需要和学习的自主性出发,提供“菜单式”的课程内容,创造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学科技能培训,主要采用“学校本位”模式,即由学员任职学校,根据教师进修学校制定的培训计划要求,自主制定培训计划,自主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学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名师、名校长培训,主要采用“科研本位”模式,一是以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为起点,以教学调研为主要途径,提高学员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以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为中心,通过学术研讨的形式,培养学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激发学员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掌握教育科研新方法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新任教师培训,主要采用“培训机构本位”和“校本培训”相结合模式,即由教师进修学校或新教师任职学校组织专题式培训,就某一个专业发展项目,通过专题性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实践操练、总结经验、检查反馈的程序落实目标任务,从而发展学员的专业思想,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课堂操作水平。

三、遵循科研先导和按需施教的思路,拓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域新空间

一是教师继续教育项目新空间的拓展。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我们健全了师干训系列。例如在师训系列(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名师培训、全员培训)中增设了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新教师在参加工作3至5年后过渡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铺平道路。在干训系列(校长岗位培训、校长提高培训、校长研修培训、名校长培训)中增设了教导主任(后备校长)培训项目,为解决小学教学管理问题奠定了基础,为小学校长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人力支撑。现在,又将党务工作培训班(小学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列入干训计划。这样,客观上拓展了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空间。

二是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新空间的拓展。我们要求各类培训要以系统设计方法开辟“领域专题”,落实按需施教,弹性实施的课程开发思路和策略。选择适合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内容体系,在每一领域内均设有若干子专题备选。如小学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开辟的领域专题有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领域专题,其一级子专题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法律法规、心理健康与个性健康教育等;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领域专题,其一级子专题有教师基本技能,教材与教学大纲分析、课堂管理与艺术、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发展能力领域专题,其一级子专题有教育科研方法、学科教改流派与趋势、特级教师教学艺术研讨等。在培训课程新空间的开发中,培训内容体现整体中有重点,规范中有变通的原则。

空间模式设计 篇12

关键词:TOD模式,哈尔滨交通,城市空间

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模式, 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导向的一种发展模式, 是一种典型的新城市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整合交通空间和土地占用的空间让两者统一在一起, 它反对单一的用地功能、推崇用地功能复合化、用地密度梯度分布、提倡无污染的绿色出行。TOD模式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公交 (轨道交通) 站点在TOD模式中成为城市空间的中心, 同时城市的其他功能空间如住宅、办公、零售、开放空间以及公共设施等统一在一起, 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适合步行的环境。由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TOD理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因此随着绿色理念的流行它已成为西方国家在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并直接影响着当代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如今, TOD模式也逐渐影响着中国的城市建设、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等方面;并且TOD模式在北上广等城市的概念规划中已经开始初步的应用探索。然而目前TOD模式在风景园林学科方面的涉及还不是很多, 仅有少量从规划角度剖析绿道的与TOD功能整合的研究[1,2]。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对TOD进行分析和解读,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TOD理论的形成发展和相关背景;然后论述将该模式引入哈尔滨, 在此基础上, 提出多重地表、连续界面、改善可达性和整合用地等城市步行空间设计策略;最后分析为哈尔滨城市空间设计引入TOD模式的可行性及意义。

1 TOD模式的理论背景及发展过程

尽管TOD理论出现的时间不长, 但它其思想的根源是由素有“美国风景园林之父”之称的奥姆斯特德在他1875年的规划设计中体现出来的。在那次规划中, 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处铁路车站被他与里维赛德相连接并最终形成社区中心, 以此为基础在其周围构建管理中心、图书馆、旅馆和商业中心, 最后与滨河公园相联系。这种做法较早的注意到了交通系统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性。此后这种模式并没有被学者系统的学习总结, 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彼得·卡尔索普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发表了关于新城市主义的宪章:以“多种属性的、可以混合使用的”用地模式为手段, 创造一种“节奏紧凑的、生机勃勃的、适宜步行的”城市社区形态。这种理念高度重视公共交通体系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与协同关系, 主张在合理的步行范围内营造空间, 将全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功能型设施都布置在内, 并且以此作为核心提出TOD理论。在以用地矛盾为核心的城市问题面前, 包括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城市生态学派等诸多学派都没有将城市的空间问题彻底解决, 因此人们将目光集中于TOD模式理论, 希望借此解决工业化造成的城市问题, 对曾经的土地重新进行集约化利用并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 使曾经被废弃的传统的旧中心区重新成为居民集中的城市空间从而建立新的邻里联系和城市的生活内容。由此可见, TOD模式更像城市更新、城市复兴政策的一种持续推进[3]。与外国的相关研究相比, 我国的TOD策略因城市而异水平参差不齐。有数据显示, 随着人口的迁移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今后30年里中国的新开发量将占到现有总建成环境的一半以上, 平均每年将有800-1000万户的新开发[4]。开发模式的不同, 最终导致了每个城市不同的交通模式。为了避免中国重蹈西方国家“小汽车模式”的覆辙, 许多城市如北上广深等城市已经开始对TOD模式进行研究与尝试。

2 TOD模式引入哈尔滨分析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 被誉为“天鹅项下的明珠”是位于我国最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国务院于2006年批准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市总面积为53068 km2, 其中市区面积为7086km2, 市区人口为465万人。目前哈尔滨约有174条公交线路, 总长度为3120.4km的营运长度, 现阶段哈尔滨城市交通的显著问题是公共交通服务区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内的城区。根据数据统计, 二环以内市区平均0.68km的距离就可以看到公共交通站点, 而这一数据在郊区为2.15km;同时二环内300m内具有公交服务的范围覆盖率为85%, 500m服务范围基本可以达到完全覆盖。相对而言, 在二环外及市郊, 300m的服务范围仅达15%远远不及二环以内的市区。对比可见, 居民在二环以内出行时所面对的是非常有限的地上空间。这种状况会导致二环内的公交的运力超荷负担, 引发如道路拥挤造成公交行驶速度降低等问题, 直接造成市民等待公交时间的增加[5]。无数事实说明那些在几十年前因工业化的辉煌成就而被认为“合理秩序”的城市空间结构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由规则化的几何图形所构成的“理想城市”, 由于忽视其他因素而片面强调城市的功能结构, 在城市的不断膨胀发展的背景下, 城市往往沿着快速交通线呈现“带形”蔓延扩展, 破坏了“理想城市”的原有结构, 导致城市大都呈现“饼状”发展, 最终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问题。为了避免重蹈不良模式的覆辙, 哈尔滨市政府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管制, 在经历了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之后, 哈尔滨不断探索引入BRT (Bus Rapid Transit) 等新的交通发展模式、推行公交优先战略, 但由于一些固有问题没有被解决再加上人口的集聚作用的加强, 导致哈尔滨的城市空间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为此城市发展有必要引入TOD这种全新的交通开发模式。

3 引入TOD模式对哈尔滨城市空间设计的可行性与意义

在TOD模式中, 街道空间最主要的步行空间, 让行人、骑车者、玩耍的儿童、停靠的车辆和行驶的车辆共享一个街道空间是TOD模式的主要理念。同时TOD非常重视公园及广场在景观及社会事件的潜在作用, 将广场公园作为居住区域、商业中心和市政服务设施作为焦点。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哈尔滨也同很多大城市一样面临着城市用地和交通用地相矛盾的问题。哈尔滨目前正在陆续修建地铁线, 为了缓和交通与其他功能的土地使用之间的矛盾, 按照TOD的模式原则, 在为哈尔滨市设立城市公交站点尤其是轨道交通换乘节点时, 要有效利用高人流这一与生俱来的优势, 建立带有不同基础设施层和功能层的多重地面叠合体系。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空间, 将公共空间作为被服务空间, 最终实现步行、商业、娱乐、文化活动等各种不同功能的交叠, 进一步强化TOD站点的中心效应。近几年我国北上广等城市通过实践对TOD模式的认可正变得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于面临相同问题的哈尔滨来说引入TOD模式同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及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颂, 张莉TOD模式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趋势探讨[J].风景园林, 2012:104-108.

[2]徐文熊, 黎碧茵绿道建设对于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J].热带地理, 2010:515-520.

[3]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Harrison Fraker, William Wurster.公交导向.资源自给的邻里住区-一个新的中国可持续设计模式.上海TOD研讨会, 2006.

上一篇:冬季养鸡下一篇:用户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