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间设计论文

2024-05-18

外部空间设计论文(精选12篇)

外部空间设计论文 篇1

1 城市空间设计系统的层级型网络的建立

1.1 城市空间设计系统的层级结构

城市空间设计系统等级结构的确定依据符合城市空间层次,同时还要确保有利于预防管理,因此可以划分为城市级、区域级、社区级三个结构等级,每一个等级自成体系又相互连通。这种等级体系易于理顺各级别空间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1)城市级空间体系:主要是侧重于城市自身具有完整的空间设计格局,如中心区域组团或卫星城间的空间设计关系,强调利用城市的功能组织以及外部开放空间对城市形成总体防护,建立有利于空间设计的良好城市形态与格局。

(2)区域级空间体系:是城市空间设计系统中的实体环境,可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划设,表现为区内是独立的空间设计管理单元,规划有相应规模的灾害防御空间以及应急空间,各区重点据点之间又有充分的联系。这一级空间体系中多利用城市空间及设施资源建立实质性的空间体系,为城市空间设计活动提供可靠保障。

(3)社区级空间体系:社会学家认为,家庭、邻里、社区中经过长期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很稳定的。社区是人们生活所熟悉的环境,人群和空间的可识别性高,通过社区内部的组织,建立区防御体系,减少意外发生。目前,很多城市街道规模很大,已经无法成为具有自治性质的“生活共同体”,因此,可能需要在规划中在细分为更小的基础社区级空间体系。在空间设计体系的物质载体建设上,社区级的空间设计形态构成多以社区内部分布最为均匀的中小学校为中心,以社区医疗、治安、消防、行政等部门为据点,以区内道路、河流、公园的空间设计建设为支撑,构成一个基本的单元。对于这个单元内具体的管理模式、设施配置我们将在微观策略中进行讨论。

1.2 综合空间设计分区的划分及隔离

从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综合来考虑,城市空间设计多是在城市规划之初即对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设施进行空间设计功能的综合考虑或对城市现有公共空间资源加以改进和利用,因此城市安全空间设计就和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我们可以通过英国学者特纳归纳出的公共空间6种布局模式来总结空间设计的规划模式,即:(1)单一的空间;(2)分散的空间;(3)不同规模等级的空间;(4)空间设计通道;(5)相互连接的空间;(6)空间网络。城市空间系统模式分解综合空间设计分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设计区划图,而是基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行政分区以及空间设计管理的整合分区。

根据城市功能分区以及行政区划进行分析整合,以空间设计管理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及设施资源进行空间设计设施的综合配置;如果行政区规模较大或者牵涉的功能分区较多,则应该考虑以一个功能区或若干社区为一个空间设计分区。各分区内空间设计设施自成体系,分区之间又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空间体系。

比如台湾中场市划分了内部智能产业经济生产圈、市中心商业生活圈、龙岗人文生活圈等综合空间设计分区,再根据各个分区本身的地理区位以及设施条件划分社区空间设计单元。

对于小城市或灾害环境单一的中等城市,整个城市可能属于同一个类型,一般而言在只需设置一个大的综合空间设计等级区划。而对于环境条件复杂的城市和大城市,在按照行政区或功能区进行了初步的空间设计分区划分后,还应考虑不同的分区内所面临的主要灾害类型可能的差异,如城市中的某个空间设计分区内,对于洪灾来说是一级防洪区,对于火灾而言是二级防火区。这样,空间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设置就要有所侧重,如防洪为重点,则要考虑设施的防水性;防火为重点,则要更多的考虑增加绿地、广场等防护空间,并提高防火设施的耐火级别等。

在城市综合空间设计分区之间,以及分区内部即每个空间设计单元之间,应该考虑设置空间设计分隔。因为,很多的城市灾害,如火灾、洪水、风灾、流行性疫情等都需要一定的隔离空间来阻断其蔓延。

1.3 综合空间设计分区的差异分析

(1)中心地区及重点区域:对于规模较大的城市,中心城区内部也要形成多中心、高度网络化的城市结构,疏散城市中心地区的功能。如上海就按现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布,合理调整分区结构,建立了以人民广场为中心,以南京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四川北路四条商业街为依托的市级中心和徐家汇、花木、五角场、真如四个市级副中心。城市的中心地区或重点区域一般是城市各项功能集聚能力最强的地区,既是城市的空间设计核心也具有城市空间设计中枢的功能,因此要作为核心空间设计区进行建设,进行重点防范,如城市CBD区域,强调建筑、道路、生命线系统的空间设计保障,排除重大危险源,设置隔离带采取防护措施,增加建筑的不燃化,提高空间设计等级等。

(2)居住区:强调利用社区内部的开放空间系统的框架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进行空间设计的建设。例如在日本,他们通过整治区域公园、邻里公园,强化街道、步行道的绿化,来完善居住区内部的空间设计设施布置。

(3)工业区:是城市安全保障的重点区域,常有城市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灾害,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极大。对城市有重要保障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水厂、电站等要避开灾害潜在的危险区,分隔隐蔽、分散布置;而本身就是重大危险源的有毒化工厂、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则布局应相对集中,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远离居住区或商业区。

(4)商业区或大型集会场馆作为城市经济活动、人员活动的密集区,开放空间相对较少,而一旦出现灾害面临大量人流的群体疏散要求,因此就需要结合商业广场、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停车场以及步行街环境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公共空间进行安全空间布局,并考虑空中救援的可能性,提高建筑物的防火级别。

2 紧急避难空间的规划对策

避难空间系统总的组织与布局规划,应以空间体系指示方向明确、避难线路便捷通畅、避难场所安全可靠为原则,依据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以及服务范围的层次,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分为三个级别:

(1)城市级紧急避难场地以大型开放空间为主。城市级避难场地要具备大量的开放空间,同时要考虑中长期使用的可能性,具有空间设计核心的功能。每个城市级紧急避难场地都是综合性防救避难据点,辐射范围1~2km,面积不小于10万m2,需要提供的空间设计功能包括:提供居民正确的信息、提供独立的消防活动据点、提供收容灾民、医疗救护、物资运输中转基地、食物饮水集中配发、生活必需品及物资、设置紧急出水槽、三日内短期生活用水、紧急发电设备、临时浴厕卫生设备、无线广播通讯设备。

城市级的避难场地服务半径较大,提供的功能也最为齐全,常常跨越数个街道社区,占地规模也较大,至少需要两个出入口,连接一条以上的救援输送道路。在设置时,可以考虑(1)结合大型公共建筑的开放空间进行附建;(2)结合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开放空间附建;(3)结合大型公共绿地和公园独立建设。

(2)区域级紧急避难场地以中小学、街区公园为主。区域级避难场地与城市级避难场地相似,但其占地规模较小,应在1万~10万m2之间,服务半径为500~1000m。提供临时避难、流动医疗、应急水电、厕所、物资运输中转基地、食物饮水集中配发、生活必需品及物资、设置紧急出水槽等功能,区位选择应均匀分布,由于中小学在区域中分布最为均匀,且根据规划要求,学习的服务半径为500~600m,与区域避难所服务最为一致,同时,中小学校既具有运动场等开放空间,非常适合应急避难。

(3)社区级紧急避难场地以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为主。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启了社区发展运动,使社区作为一种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在社会经济和民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推动社区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外部空间设计论文 篇2

书中基本概括了各种空间理论并提出了新创见,现总结如下:

1.外部空间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是由人所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地面和墙壁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决定性元素。

2.以意大利人作为起居室的意大利广场为例,如果把周围的房子无顶搬开覆盖到广场上,那么内部空间的顺序将颠倒,原来的外部空间就成了内部空间。 卢原先生依据这种内部空间可以转换的可逆性,提出了“逆空间”概念。“逆空间”的主要设计元素是墙壁和地面。

3.从空间论观点看来,满足人的使用意图,有计划创造的内部空间,即从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再转向内侧整顿秩序,是一种有积极性的空间。反之,在自然界中发生的,以内侧向外增加扩散性空间,是一种消极空间。当两幢建筑距离与高度之比小于2时,他们之间可能会形成中和空间。

4.建筑物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有作用的数值是D/H小于3(D为间距,H为建筑物高),广场中的D/H在1-2之间时,空间较平衡紧凑;当D/H小于1时,建筑之间干涉过强;当D/H大于2时,建筑之间过于分离。

5.外部空间的要素为尺度和质感。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至10倍的尺度,较为适宜,其行程距离可以采用20或25的模数制。

6.建筑空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以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的修筑建筑上,可称之为”加法空间“;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的修筑建筑上,称之为”减法空间“。

芦原义信的基本论点就是从小环境的角度,探讨建筑外部程序本身的设计方法,从而完善了空间论设计方法,与此同时,外部空间论的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建筑应从环境设计开始进行设计的基本论点。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应和建筑群,城市总体环境相一致,并成为城市大空间系统中的子系统。在量的空间体验与衡量上。提供了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手法。

现代设计初期的外部因素研究 篇3

关键词:现代设计 设计演变 外部因素

20世纪初前后这一世纪交替时期,西方世界经历了丰富的历史更迭及社会变迁,设计活动也开始了走向现代的探索。从最初的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主义运动,各种设计探索运动及设计实验团体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

整体上看来,现代设计初期阶段的一系列设计运动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有的是承前启后的关系,如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有的是同时进行互相影响、交织重叠的关系,如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与现代主义运动。但是,从历史纵向的时间分期,或以设计风格的横向比较来看,这些设计运动却又各有不同的特点,体现出了又有共通点又有不同特征的现象,似乎使人难以把握。

造成这一情况,除了设计师及设计团体自身的主观原因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历史性的外部社会环境因素所影响的。英国设计史论家彭妮·斯帕克(Penny Spark)就指出,设计是块移动靶,它不断改变自己去适应它在任何时候经历的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环境。历史性的外部因素变化了,设计活动就产生相应的变化和发展。对这些主要外部因素的分析和理解,对把握纷繁复杂的设计运动发展及其内在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工业革命的渐进式影响

到20世纪初为止,西方世界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而与生产及技术密切相关的设计活动,对工业化的反应是相当敏感的。这其中产生了一个很奇怪的过程——设计师们对工业化生产的态度从坚决反对到逐渐接受甚至推崇,前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从工业革命本身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得到其中的原因。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渐进性的,其所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从慢到快,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而不是突发性的一下子将所有社会文化及物质方面都改变。所以设计活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应也相应出现了前后过渡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其实相当有限,首先是其范围较窄,深度不够。从欧洲整体来看,19世纪工业化的发展是缓慢进行的。手工艺类型的小作坊生产在广大地区存在,如法国里昂地区,乡村小作坊生产丝绸从1830年的22%增加到1870年的75%。在产品生产方面,很多生产还未实现机械化或机械化还未完善,传统生产模式并未受到很大的威胁,其在主要的几个工业化区域以外还普遍盛行。

其次,此时的工业化在技术方面对设计的影响力有限,整体的机械生产技术比较低,材料制作技术粗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无法提升设计产品的品质,生产出来的产品十分粗糙。这就产生了追求设计产品艺术品质与低水平生产技术之间的巨大矛盾。而当时粗糙的工业化带来的如环境恶化,工人工作条件差等负面影响也增加了设计者对工业化的反感。

面对这些工业问题,从莫里斯发轫的工艺美术运动选择放弃甚至反对工业化,提倡回归手工艺传统的解决方法。这一主张的影响从其后的“新艺术”运动一直延续到装饰艺术运动前期的部分领域。

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所涵盖的领域更加广泛且深入,其影响开始渐进增长。特别是在生产制造方面,20世纪初的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生产工艺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新的机械设备、生产工具不断地被发明出来,这为设计生产活动的工业化提供了新的可能。而这一时期由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在设计制造方面的大量探索和实践,带来了许多促进设计活动改变的因素。新的机械制造技术使实现设计产品的各种形式形态成为可能,新的材料更易于使用且价格适中。这使设计师逐步提升了对技术和材料的控制能力,开始接受工业化的机械生产方式,从手工艺的原有生产模式中摆脱出来。如20世纪初成立的德意志工业同盟(Deutscher Werkbund),开始重新审视设计与工业化的关系,尝试设计产品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此后,设计活动开始向推崇工业化机械生产的现代主义运动发展。

二 社会分工与设计师的身份认同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设计活动中的生产模式和制度也发生了变革。

传统的设计者是在行会组织模式下进行设计活动。这一传统的设计生产模式,强调的是个体工匠,他想好设计方案,购买材料,运用自己的手艺制作完成产品。某一类工匠往往只制作有特定销路的特定产品。工匠或设计者的身份得到行会的认定,并且其自身以“有手艺的人”而得到自我认同。这一模式下设计产品的价值和质量很大程度上由工匠个人的技艺决定的。

工业化的发展,使这种模式被标准化、批量化的工厂式生产模式所取代。工业产品虽然比较粗糙,但是产量大、价格低,在市场上迅速占了统治地位,手工艺人逐渐被没有传统技艺的机械操作工人取代。这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工厂化的产品生产其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加上对产量的盲目追求和技术的限制,产品有粗制滥造的倾向。二、剩余的行会手工艺人为了保持自身手工艺技术的认同,不断追求装饰技艺,其产品繁琐且华而不实。而这两者之所以无法调和是因为传统的手工艺设计理念和方法无法与工业化生产相匹配,所以出现了工业与手工业的直接冲突。

直到1914年,“设计”还没有形成独特的模式。在行会模式崩溃的情况下,新的设计者的身份似乎变得十分尴尬,既不是传统的行会手工艺者也不是工厂的设计师。而当时大部分的艺术家群体关心的只是纯艺术,不屑于实用产品设计,对于这种状况,当时的理论家拉斯金提出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概念区分,试图从哲学层面调和这种局面。

只有莫里斯一个人感到社会急需一个榜样,一个把匠人转变为设计师的艺术家。他认为是劳动分工及机械生产导致了设计产品品质的低下。为此他的办法是复兴及改良行会组织,形成有新的设计风格及新工艺的设计行业组织。这一方式得到了其追随者的肯定,工艺美术运动期间各种设计行业组织开始出现,如马克穆多的“世纪行会”,英国工艺美术协会等四大行会组织。

nlc202309011816

虽然莫里斯的尝试与工业化的历史大趋势相背离,但是其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分离、设计者如何面对工业化生产的问题,给之后的设计者提供了方向;其设计行业组织的形式也启发设计者们以团体组织的形式进行设计交流和探索。

其后,各个国家都出现了组织严密程度不一的设计改革团体。比较著名的如新艺术运动中的维也纳分离派(Secession)、德国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等。20世纪初,德意志工业同盟明确提出了“并不是机器本身使得产品低劣,而且设计者没有好的使用方法”,开始了新的接受工业化生产的设计理论和技术的探索。

总之,由工业化所带来的劳动分工,催生了设计团体的出现,“设计”这一活动成为解决产品形式与生产问题的独立工作,从事设计劳动的人获得了设计师的新身份,为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及制度化开启了先声。而各种不同设计团体所探索的不同设计理念及设计道路,造成了这一时期内设计风格的多元化。

三 消费市场的促进与导向作用

设计产品作为商品,必然受到商业及市场需求的直接影响。工业化带来了社会巨变,城市化进程加速,加之人口增长,出现了对现代设计有着深刻影响的大众消费现象。

大众消费能力的提升给设计提供了广大市场需求,刺激了设计产业的发展。据统计,1870~1900年的30年时间,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近四倍。随着工人大众对廉价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设计师们也开始将目光更多的投向日用商品的设计,而不是专供权贵收藏使用的奢侈工艺美术品。大众市场的需求结构的变化,也使得设计师必须探索效率更高、更经济的设计,标准化量产的工业化生产成为大潮流。而从工艺美术运动到装饰主义运动的设计探索逐渐衰退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无法真正满足大众的市场需求。

消费市场的扩大化对设计产品的风格也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消费者的品味及需求偏好对设计师的决断有着重大影响,这就在自由竞争市场中形成了“消费者——设计”的微妙关系。新兴的中产阶级想追求产品实用功能以外能体现时尚、品味或身份的其他价值。中产阶级还珍视体面……它的成员在本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仿效贵族。而现代性的指向加之媒体的渲染,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设计产品的“附加值”。装饰问题作为体现这种附加值的主要方面,被作为现代设计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提了出来。现代设计初期各种运动的部分分歧由此而来。工艺美术及新艺术运动等试图通过回溯传统探索新装饰形式、风格来解决这一问题;而现代主义者们则主张放弃装饰,来降低设计成本以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

而消费市场的导向也直接导致了设计运动之间的差异。如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两者虽然发生时代大致相同且在设计及材料运用上互相影响,但是前者主要目标消费者为社会上流权贵而后者主张为大众服务,两个运动之间最大的差异呈现在意识形态方面。

四 社会思潮的影响

设计者个人的思想总是与当时的各种社会思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设计发源初期,对设计活动影响较大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

1 启蒙思想的前期铺垫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席卷整个欧洲,它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反对神权统治及世俗权威,提倡解放人类自身。参照19世纪设计师的思想特点,可以发现启蒙思想的影响痕迹,其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是怀疑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复次是作为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怀。如莫里斯及拉斯金对于工业生产方式、传统风格和设计手法的批判,理性思考设计的方法;以及其对设计活动人文的关怀。正是由于启蒙思想的铺垫,工艺美术运动时期及其后续的设计师才能对设计活动采取较理性的审视态度和注重设计理论上的自由探索,不限制于传统的桎梏又不盲目追求工业化的潮流。

2 民族主义的潜在影响

19世纪,欧洲各国开始争取民族独立,致力于建立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其时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在设计文化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促使迫切要在各方面提升自身实力的国家政府关注到了设计对物质文化的提升作用。各国政府开始注重提升本国的设计品质,以期提升民族和国家的地位,相继推出了促进设计改革的政策和展览计划。如德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展了一系列战略性的设计改革计划,包括建立应用艺术博物馆和设计类学校。

另一方面,这一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引发了各国设计师对各自民族传统的关注,和对建立各自独立风格的重视。如莫里斯的设计作品中对英国传统哥特风格的提倡,麦金托什的作品留有凯尔特风格的装饰意味,贝伦斯等人提倡设计要强调民族良心等。

3 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现代设计开端以来,许多设计师的理念中可以看到明显的社会主义民主倾向。设计者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由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问题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并且在设计实践中试图找到解决办法。如莫里斯和罗斯金提出在设计劳动中尊重工人的工作愉悦感,改善工作条件等,提倡设计要服务大众等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现代设计的主要理念,一直延续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之后在20世纪初期设计师在面对设计民主化问题上,设计师们开始接受工业化的好处。因为通过预制构件、运用新材料流水线装配等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能为大众提供功能良好且价格低廉的设计产品。

4 外来设计思想的交流

工业革命带来的交通大发展,使世界各地的交流更加广泛和频繁。19世纪末期,东方艺术及工艺美术作品在欧洲掀起了热潮。出于浪漫主义对异域风情的向往及被新颖的风格所吸引,当时的很多设计师开始大量将东方元素运用到设计当中去。特别是东方艺术中,简单直线、几何图形的运用形式与工业化生产方式暗合,为现代主义设计中规整几何形式的运用做了铺垫。

五 总结

著名学者威廉·房龙认为,历史的进程方向是各个时期不同的角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各个方面的外部因素本身也是互相交织影响的。现代设计初期的各种设计运动不是单纯呈线性发展的,其纷繁复杂的特点,是上述各种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谈西建大教学中心外部空间设计 篇4

1.1 国内大学校园建设发展现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文化教育物质载体———大学校园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性高等教育发展浪潮的推进以及多学科之间横向联系的加强, 一些社会学家和建筑师运用相关的环境行为理论和城市设计理论共同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些因素积极影响着校园建设的发展。

1.2 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 由于社会对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视, 出现了丰富的校园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国外著名的美国规划专家理查德道贝尔在所著的《CAMPUS PLANNING》一书中提出了校园建筑及空间的一些设计准则, 并强调了校园的规划应更注重其过程。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所著的《外部空间设计》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书提供了一个认识建筑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方法, 对我国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价值。他提出的著名的“十分之一理论”和“外部模式理论”为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且有效的指导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实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意义

首先, 从大学使用者的角度来看, 大学生不再是象牙塔中封闭自我的一个群体, 大学精神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新的含义。人与环境互相影响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证实, 校园外部环境的更新与设计对人才的培养、学生的交往、学习、生活模式的重要影响逐渐被人们所认同。

其次, 从我国大学校园环境现状来看, 许多大学校园的外部环境出现了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的现象。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外部空间环境层次单一难以提供多元化交往的需求、外部空间环境缺乏对人行为的考虑、外部空间设计脱离校园整体规划结构。

长期以来,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为主的校园环境只被看作是由建筑切割出来的剩余空间, 在规划设计中往往被忽视。随着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人们不断开始关注校园外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引发的多样性的交往活动。

1.3.2 研究的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 运用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中心外部空间设计的案例分析, 引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方法并由此引发对大学校园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正确认识和思考。

2 大学校园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概念界定和特点

2.1 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概念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指出:“建筑外空间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所划定的空间, 与无限延伸的自然空间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所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 是比自然有意义的空间”。

作为校园外部空间的一个重要空间节点, 本文认为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概念可以引申为:是具有教学功能的建筑实体所围合的、人为创造的、有目的的人工环境;另外外部空间这个空间是相对于教学建筑实体而言, 它是存在于教学建筑实体之外, 校园环境之内的一种物质形态。

2.2 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

芦原义信把外部空间领域分为“只限于人的领域和除人之外包括各种交通工具的领域”。人的空间领域里又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止空间。

克莱尔·马库斯在伯克利校园外部空间研究中采用基地空间 (前廊、前院、后院) 和公共绿地 (入口广场空间和主要广场空间) 。

通常意义上, 我们根据外部空间的使用性质或界面形态把外部空间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 或根据空间的确定性把外部空间分为“肯定空间、模糊空间和虚拟空间”。

本文根据卡克莱尔·马库斯的分界方法, 把教学建筑外部空间分为基本空间 (建筑外走廊、雨棚下的空间等建筑灰空间) 、共享空间 (公共绿地、中心广场、建筑中庭) 、交通空间。这些空间在实际的设计中互相叠合、互相渗透, 共同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外部空间整体。

2.3 外部空间与环境行为

以往的外部空间设计以及对外部空间的讨论中往往从单纯的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它的使用主体———人的因素。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介入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领域进行研究, 开始逐渐关注到了人的因素, 由此产生了对外部空间设计的新认识。在外部空间设计中, 人的行为与环境的互相影响被人们所关注。

从大学生的行为活动种类和特点来看, 主要包括学习和生活两大类。根据大学的教学制度, 大学生的活动内容可分为强制性活动和非强制性活动。其中强制性的活动内容包括正常的教学、参加集体活动。这类内容具有时间性和规律性的要求;非强制性的活动内容包括休憩、交往、散步、交谈、瞭望等, 这类活动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这两类活动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和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紧密相关。例如课间之余在教学建筑外部空间进行交往、谈话、散步、休憩等。同时, 教学建筑外部空间也常常被用来作为室内教学的拓展, 进行户外教学展示、场地测绘等活动。

因此, 教学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应满足大学生交往活动多元化需求的空间。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中心外部空间分析

3.1 研究的范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中心外部空间设计是国内大学校园教学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一个成功案例。本文研究的重点范围主要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大楼、南阶梯教室和东西阶梯教室共同围合限定出的外部空间领域。

3.2 项目背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中心位于校园南北次轴线的南端。教学大楼、东西阶梯教学楼裙房和南阶梯教学楼共同组成教学组团。四栋教学楼分别建于不同的年代:教学大楼和东西阶梯教学楼裙房建于20世纪80年代, 南阶梯教室是20世纪末在原址上的重建。

3.3 空间形态

教学中心的四栋建筑共同围合成U形外部空间是校园的重要节点。这种形态的形成是在教学楼的陆续建造中衍生出的一种特别形态。在早期, 教学中心的外部空间是由教学大楼和东西阶梯教室以及南侧一栋一字形的三层教学楼围合而成的规则长方形形态 (见图1) 。20世纪末, 由于教学的需要, 校方在南侧重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楼———南阶梯教学楼。考虑到校园的整体空间结构, 设计者把原教学楼的一字形形态进行巧妙的改变, 设计成U形形态, 建筑自身围合出的外部空间做了下沉处理, 通过室外大台阶与中心广场进行连接。随着这种改变, 四栋教学建筑围合出的中心广场形态也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它的奇妙在于:首先, 强化了校园南北次轴线上的空间序列, 使得校园的南北次轴线上的空间序列完整而丰富。这种U形形态作为轴线末端的收束点, 空间序列在这里达到高潮。

其次, 南阶梯教学楼自身围合出的弧形下沉广场丰富了整个中心广场的层次。室外大台阶作为广场的构成要素, 不仅联系了地上和半地下两个外部空间领域, 又通过自身的形态柔化了两个空间的边界 (见图2) 。

再次, U形形态使南阶梯教学楼自身形成的外部空间领域与其他三栋教学楼围合出的外部空间领域产生了空间上的叠合, 加强了领域之间的联系和空间之间的渗透。从分析图看出, 两个空间叠合, 渗透性更强。

3.4 空间尺度分析

U形中心广场总面积是1 914 m2, 东西宽30 m, 南北长66 m。为了研究的方便, 本文通过实测法, 对外部空间尺度进行研究, 通过相关的外部空间设计理论进行验证。

纵向维度的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 东西阶梯教学楼的高度是15 m, 两栋建筑之间尺寸是30 m, 它们所形成的外部空间比例D/H=2。

从图4可以看出, 教学大楼的建筑高度是36 m, 南阶梯教学楼的建筑高度是20 m, 两栋建筑之间尺寸是69 m, 它们所形成的外部空间比例D/H=1.8。

横向维度的分析:设计者把66 m×30 m的广场划分为地上广场和半下沉弧形广场两个部分。地上广场的尺寸是30 m×45 m;半下沉弧形广场的尺寸是12 m×50 m。设计者利用引向二层的室外台阶把半下沉的弧形广场进一步划分为25 m×12 m的两个小1/4弧形广场。

从芦原义信的十分之一理论分析来看, 把30 m×45 m的外部空间尺寸换算为室内的空间尺度刚好相当于3 m×4.5 m大小住宅客厅的尺寸, 这个尺寸的房间刚好可以用来满足会客、家庭聚会、娱乐等行为的需求。而30 m×45 m和12 m×25 m的尺寸也刚好符合芦原义信提出的外部空间模数理论。

从两个维度上分析看来, 教学中心外部空间的尺度设计是成功的。

3.5 空间设计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分析

从人的行为特点来看, 人在外部空间中的各种活动如:交往、集会、散步、游憩总是从建筑或空间边缘开始的。人的聚集总是喜欢有凹角的空间, 或者形成庇护的空间。因此在外部空间设计时, 既要考虑空间的开放又要考虑空间的围合与限定。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中心的外部空间设计中, 设计者通过教学建筑来围合大的外部空间, 又在局部用半下沉广场、建筑外走廊、连廊、室外大台阶等限定不同尺度的小空间, 为使用者提供丰富多元的活动场所。这些不同标高的小空间之间互相渗透, 互相对话, 为使用者创造了层次丰富的交往平台。

4 总结与启示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首先, 大学校园的外部空间设计要从整体校园空间规划结构入手, 根据所处的空间序列上的位置和特点, 创造出与校园空间序列相适应的空间形态。

其次, 教学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 不仅要考虑空间周围的教学建筑实体, 还应该结合实体所围合的空间形态和空间尺度统筹设计。

最后, 外部空间设计结合人的行为特点, 利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创造出层次丰富、空间叠合渗透、空间领域感强的外部空间。

摘要:运用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中心外部空间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 引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方法并由此引发对大学校园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正确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外部空间,教学建筑,空间形态,空间尺度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诺伯格, 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010.

[3]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解析论文 篇5

关键词:外部空间;校园;建议;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1外部空间概述

空间的存在是由感受它的物体来决定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空间是由主动感受的物体和被动感受的物体的关系构成。这一关系主要取决于视觉,但是与听觉、嗅觉甚至触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的因素在感受时也会被纳入其中。本文所讨论的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以外、使用范围以内的空间,即包括庭院、道路等在内的建筑配套设施所占空间。

1.1外部空间的重要性

空间本身是经常被创造出来的,一张课桌、一个摊位甚至阳光投射下的阴影都可以形成一个简易空间,如此常见的空间,却又充满了乐趣,当日落下山,阴影消失,空间也随之消失,那么是否可以说这片阴影所在区域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心理甚至功能上的变化呢?建筑本身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而被建造出来的,建筑外墙之外的外部空间只是建筑的衍生物,又有何重要呢?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空间,是为了帮助人更好地使用建筑而出现的,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一个优质的外部空间,可以帮助人们享受到建筑以外自然的部分而又不过分原始;可以合理表达建筑群之间的群落关系;可以引导建筑功能的妥善完成等等。

1.2校园外部空间的需求

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模式由封闭转向开放,校园人际交流也转变为学生、教师和社会多方互动。理念的变化促进了人们对校园空间形态的新的认知与重构,外部空间的物质和精神功能日益显露出其重要性。具备可随意交流场所和浓郁校园文化氛围,环境雅致,交通合理的人性化的校园外部空间对师生有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同时也是校园活力散发的保证。

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外部空间探析

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空间,那么外部空间设计就是创造这个有意义的空间的技术。从技术层面去探讨设计问题,其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介绍,提供一种看问题的思路,并不对问题的所有解决手段做详细阐述。根据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平面效果图可以看出,学校的主建筑都是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建设排列,主轴线两边分别安置寝室楼建筑群和各个学院的教学楼。在各建筑功能分区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先将内外空间进行交换,可以看出外部空间面积相当大。

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外部空间改善建议

以上罗列了一些在调研中找出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首先是空地预留太大的问题,这个可以通过增加景观或道路小品细节去丰富视觉感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修建水景,照顾到听觉的空间感受,这样行走在校园里就不会因为太多空旷而产生疲乏感。或者可以在考虑D/H的基础上,制造一些D/H<1的小开口区域,再做一些局部质感上的交错,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丰富的变化。然后关于封闭性不足的现象,如果可以利用空地制造一些转角或者过渡空间,转角最好是阴角,这个问题就可以在不大动土木的基础上被快速解决。毕竟人类本能的“回归胎内”,一定的私密性还是必须的。最后是空间层次上的处理,如果可以在规划时就考虑到哪一处专门让人活动,哪一出是车辆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再划分出运动空间、停滞空间以及不同种类车辆的领域,这时去做空间层次就很方便了,人活动的停滞空间多是私用的空间,运动空间多是半公共的空间,车辆则多是属于外部空间。

4现代校园外部空间设计趋势

作为大学校园,必须通过外在物质构成的空间形态来反映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外部空间设计也会受到自然环境、教育理念、管理水平以及师生行为心理的巨大影响。根据上文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园外部空间区域的分析,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未来校园在满足基本的生活、审美需要的基础上,将会更加关注师生的行为心理,在符合社会、校园总体思想方向的前提下,对校园规划做出满足归属感、舒适感、方向感、公共性、私密性、领域感等复杂综合的要求,趋于人性化可以说不仅是校园外部设计更是所有为人的目的而产生的事物的总趋势。

5总结

建造适宜的高校校园外部空间体现了一种广义上的教育进步,一个合理美观的校园外部空间也是今后学校能谋求高水平发展的几个前提之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在设计校园外部空间时都应该充分考虑一下几点:第一,避免校园规划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注重校园外部空间的整体性,目光长远,统一建设,保证校园外部空间持续有序地发展。第二,坚信校园外部空间的建设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对未来的改变有一个提前的预测和准备。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教育理念也不断做出新的调整和要求,需要我们的空间设计理念也与时俱进,不能有为了短暂的效果而对校园长远外部空间建设有负面影响的行为。第三,确保建设后的管理团队达到专业水准,一个优秀的外部空间设计来之不易,需要我们珍惜爱护,不仅在物质层面,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都需要我们的觉悟也与空间设计达到同一高度。第四,充分考虑到师生的心理行为变化,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从空间的使用主体需求出发,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角度的去解决设计问题。由于校园外部空间研究涉及面广,外部空间具有非一般的复杂性,加之笔者自身经验有限,因此,还不能完全总结出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方方面面,许多内容还待进一步探究,但仍希望对校园外部的空间设计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论高层建筑外部尺度的设计与运用 篇6

摘要: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它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随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外部空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建筑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多以追求新奇造型为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建筑细部角度加以分析,认为在参考人的尺度下,高层建筑设计外部形象的设计,主要处理好五种尺度关系,并试探地提出一些设计指导原则。

关键词:高层建筑 外部尺寸 原则

0 引言

当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为目标,每栋高层都想表现自己,突出自我,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整个城市显得纷繁无序、生硬,建筑个体外部体量失衡,缺乏亲近感,拒人于千里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认真仔细推敲,因此,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 高层建筑外部尺度设计的原则

1.1 建筑与城市环境在尺度上的统一 注意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因为在城市轮廓线的组织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因而它的布置应遵行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布置:①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但为避免其相互干扰,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虽采用相仿高度,但彼此间距适当,组成有关的构图。也可以单栋高层建筑布置在道路转弯处,以丰富行人的视觉观赏。②若高层建筑彼此间毫无关系,随处随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则不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③高层建筑的顶部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因为这会极大影响轮廓线的优美感。

1.2 同一高层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 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性,不能把几种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及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有机统一。

1.3 高层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须有可识别性 高层建筑物上要有一些局部形象尺度,能使人把握其整体大小,除此之外,也可用一些屋檐、台阶、柱子、楼梯等来表示建筑物的体量。任意放大或缩小这些习惯的认知尺度部件就会造成错觉,效果就不好。但有时往往要利用这种错觉来求得特殊的效果。

2 高层建筑设计时应注重的外部尺度

高层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单单重视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创造,而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数,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视距、视角,和高层建筑使用亲近度,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都要创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分为五种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

2.1 城市尺度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对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有实、虚之分,实的天际线即是建筑物的轮廓,虚的天际线是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高层建筑在城市天际线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从一个城市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也是一座城市给一个进入它的人第一印象。因此,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自我夸耀,唯我独尊,不利于优美、良好天际线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调的比例关系。

2.2 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设计师十分注重的,关于建筑的整体尺度的均衡理论有许多种,但都强调整体尺度均衡的重要性。面对一栋建筑物时,人的本能渴望是能把握该栋建筑物的秩序或规律,如果得到这一点,就会认为这一建筑物容易理解和掌握,若不能得到这一点,人对该建筑物的感知就会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混乱和不安。

2.3 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这是人对高层建筑近距离的感知,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考虑到街道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易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应。

2.4 近人尺度 近人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这部分经常为使用者所接触,也易被人们仔细观察,也是人们对建筑直接感触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设计应以人的 尺度为参考系,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易使建筑缺少亲近性,过小则减小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建筑犹如玩具。在近人尺度处理中,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入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划分,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使其尺度感比以上几个部分更细。对入口部分及建筑周边空间加以限定,创造一个由街道到建筑的过渡缓冲的空间,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如:上海图书馆门前采用柱廊的形式,使出入馆的人有一个过渡区,这样使建筑更具有近人及亲人性。

2.5 细部尺度 细部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更细的尺度,它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在生活中,有的事物我们喜欢触摸,有的事物我们不喜欢触摸——我们通过说“美妙”或“可怕”来对这些事物做出反应 ,形成人的视觉质感,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不同材料的质感,来塑造建筑物,吸引人们亲手去触摸或至少取得同我们的眼睛亲近感,或者换言之,通过质感产生一种视觉上优美的感觉。勒·柯布西埃在拉托尔提建造的修道院是运用或者确切地说是留下大自然 “印下”的质感的优秀典范,这里的质感,也就是用斜撑制作在混凝土上留的木纹。

3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手法的运用

为了获得宜人、丰富的外部空间,仅仅一种手法是不够的,需要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建筑以及不同的环境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法。

3.1 空间的延伸和渗透 内外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相互延伸及渗透是空间的连续和相互作用造成的时空的连续。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与对景都是空间的延伸和渗透手法的运用。

3.2 层次与序列 要创造有秩序而丰富的外部空间,就要考虑空间的层次。而对于运用空间就要有空间导向,就要有序列,有高潮和过渡。外部空间的序列通常表现为“开门见山”和“曲径通幽”两种。

3.3 建筑尺度的处理 建筑作为外部环境的主体其本身的尺度必须有适应人体尺度的过渡。正如芦原义信所提的第二次质感一样。建筑本身需要以一个较大的尺度去适应其所处的大环境,又要以一个较小的尺度去满足其本身的外部环境。建筑物应该具有多层次的尺度关系。

3.4 其他 在建筑外部环境运用中,小品及雕塑的运用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门前的雕塑。有时,雕塑或小品往往就是环境的主题。

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研究 篇7

1 色彩设计的意义

(1) 建筑外部环境色彩指的是在建筑物的外部空间所有色彩的综合, 这些色彩一般分为两个方面, 一种是自然色彩, 一种是人工色彩。运用建筑色彩可以创造具有独特美感的建筑物风格。在建筑外部环境色彩的搭配上, 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建筑外部色彩是利用现代色彩与美学结合, 通过对建筑物的门窗、台阶、阳台、周边环境等外部建筑进行结合, 设计出多彩多样的建筑物风格, 每种色彩的合理搭配和设计都能使建筑物风格焕然一新, 令人赏心悦目。在外部环境过于单调的情况下, 还可以用红色、蓝色等艳丽的颜色来丰富人们的感官感受。这样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处理成为人们评价建筑物的标准[1]。多样的建筑无风格搭配上不同的色彩, 使人们的生活充满和谐与美感, 对城市的整体效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外部环境色彩的搭配不仅让人们在感官上有美好的感觉, 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众所周知, 色彩以光作为主要来源, 光照效应使各种色彩对能量吸收有着强弱的分别。举个简单的例子, 黑色与白色, 众所周知, 在炎热的夏天, 穿黑色的衣服会使自己的便面温度变的更高, 因为黑色吸收光的能量最大, 而白色最弱, 这就是色彩与光照之间的关系。同样的道理, 不同色彩在建筑物上的搭配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在颜色干燥的地区, 人们可以用白色或者浅色作为建筑物外部的颜色选择, 这样可以最大化的隔绝阳光, 保持室内温度不会过于高。这就是色彩在生活中的现实运用意义。

2 色彩搭配的应用效果

(1) 每种颜色都代表了不同的意义, 建筑物的色彩应与自身的性质和主要功能相迎合。比如市政府的办公大楼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庄严肃穆, 所以应该采用大面积的单色调, 材料应该有纹理、有秩序, 不能杂乱无章。绿色代表环保、红色代表热情、紫色代表神秘、白色代表安静祥和。人们通过色彩对视觉的影响, 合理的进行颜色搭配, 会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在医院的时候, 大多数采用白色作为主要色调, 这用色彩可以使病人有种安静卫生的感觉, 有利于病人的身体恢复。在餐饮行业一般用暖色调, 这样不会使人在用餐的时候有一种冷冷清清的感觉。在KTV、酒吧等娱乐场所, 大多用紫色、蓝色等色调, 使人有种朦胧的神秘感。这就是利用人们感官对色彩不同的感觉而对建筑物外部进行色彩搭配的一个依据。

(2) 每种建筑风格搭配不同色彩可以体现出当地的建筑物风格, 这样的色彩应用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在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物中, 大多数都能体现这样的效果。江南地区的白墙灰瓦、北方的红砖黑瓦, 都体现了色彩与建筑物外部搭配而表现出的建筑风格。

(3) 还有一种应用效果体现在美化环境。环境虽然不能直接与建筑物外部色彩进行搭配, 但是两者之间可以相辅相成。就单体建筑来讲, 外部的色彩应与环境达到大概一致, 这样的一致不是说要以两者之间的颜色进行互补, 那样的话会使颜色杂乱无章, 既不能体现出建筑物应有的建筑特色, 还影响了环境的美感。另一种情况是, 为了体现建筑物在环境中的整体效果, 要以外部环境来进行对比, 以烘托建筑无风格。

3 色彩在应用中的难题

(1) 了解不同颜色在不同建筑物上带来的不同感觉。在前边提到的, 白色虽然代表宁静、安详、干净, 但是过多的应用在建筑物外表会使人有一种悲凉空洞的感觉, 所以, 对色彩的应用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那个度, 防止过度使用带来不好的感觉。

(2) 建筑外部色彩强度与明度, 在建筑物外部的结构造型上可以用色彩来增强建筑物形体表现的风格。这方面需要运用色彩的强度结合建筑物外部的特征, 在阳台、墙体表面等有突出的地方, 色彩的强度应随之加强, 在建筑外部有凹陷的地方, 色彩强度要适当减弱, 这样的的色彩搭配更能突出建筑物的整体感, 但在色彩的强度搭配上却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 色彩的强度应针对建筑物的风格而做相应的调整, 既能很好的增强建筑物外部表现力, 又要简单大方。

(3) 颜色的隐喻性。颜色不仅能对人们的直观感受产生一定影响, 其本身有着一定的隐喻性, 能准确表达出建筑运用其色彩表现出来的内在意向和象征意义。北京的“鸟巢”就是通过色彩的隐喻性, 向人们传递一种奥林匹克精神, 显示了来自各个地域的精神和审美。

4 色彩选择的影响因素

4.1 地域文化内涵所影响色彩选择

建筑外部环境色彩不仅能在人的感官上造成直接的视觉冲击, 还能反应一定的文化内涵, 这是影响建筑外部环境设计中色彩选择的因素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 有着许多迥然不同的地域文化, 在不同的地域, 有着不同的人文思想, 不同的审美, 对同一种颜色的理解和印象也会不尽相同, 而色彩运用在建筑外部环境上的象征意义自然也就不同。在中国, 绿色是希望和新生的含义, 代表着春天和温暖, 有些建筑的外部环境会使用一些绿色来衬托环境。

4.2 气候影响建筑外部环境色彩选择

气候的变化也是影响建筑外部环境色彩选择的因素之一。色彩有暖色系和冷色系, 冷暖色调的区别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红色、橘黄色等是暖色系, 青色、黑色等是冷色系, 不同色调使人产生不同的温度感觉。在我国南方, 气候一般比较炎热, 比如深圳、珠海等地区的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一般选用冷色或者中色, 比较适合南方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的心理需要。北方的气候相对南方来说比较寒冷, 所以当地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的选择一般比较偏重于红色等暖色调, 给人心理上一中温暖的感觉。

5 结束语

社会的飞速发展, 建筑设计行业也在不断完善, 人们对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的运用也进入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将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色彩和建筑外部环境搭配的多样化, 使各个地域的建筑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色彩的应用在新世纪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某钢厂外部管网设计分析 篇8

该工程包括水道、通风、燃气及热力等专业的多根管道的支架设计, 由于管道众多、空间有限、已有基础、道路及管网交错纵横, 因此管道支架采用格构式支架与桁架相结合的形式;所有管道的支点均支撑在支架或桁架上, 支架及桁架主要采用热轧型钢, 部分采用焊接型钢。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类别为Ⅱ类, 特征周期值为0.35 s, 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抗震等级为四级。

2 支架设计

2.1 支架形式及受力特点

该工程采用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半铰支架与桁架相结合的形式。固定支架及滑动支架均采用四肢格构式、半铰支架采用二肢格构式。对于四肢格构式支架, 为保证支架的空间整体作用, 增加支架的刚度, 在直接支撑管道的平面内应设置水平支撑, 同时, 在支架中部每隔5 m, 6 m高度处应增设水平支撑。半铰支架若超过6 m, 应在支架中部适当的位置设置水平支撑。

固定支架:管道采用固定管托敷设于管道支架上, 支架承受管道的垂直荷载、沿管线方向水平推力、垂直管线方向水平推力及风荷载, 作用在管道支架上的水平推力及风荷载作用点应取管道断面中心。滑动支架:管道采用滑动管托敷设于管道支架上, 支架承受管道的垂直荷载、沿管线方向水平摩擦力、垂直管线方向水平摩擦力。水平摩擦力作用点位置, 采用上滑式管托时, 取管道外径的最低点;采用其他形式管托时, 取支撑管道的横梁顶面。管道风荷载包含在垂直管线方向水平摩擦力中, 如果管道风荷载大于垂直管线方向的水平摩擦力, 该管系设计有问题。半铰支架:半铰支架的柱脚沿管线方向与基础铰接, 柱顶与管道焊接。支架承受管道的垂直荷载、风荷载, 风荷载作用点应取管道断面中心。半铰支架应以支柱的倾斜适应管道变形的要求, 不应出现相对位移, 管架倾斜度不应大于2%。桁架:根据结构需要桁架采用上承式或下承式两种形式。由于钢对钢滑动时摩擦系数取0.3, 钢对钢滚动时摩擦系数取0.1, 为了减小水平摩擦力, 桁架与支架一端采用滚动支座连接。滚动支座的滚轴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生锈, 阻碍滚轴滚动, 因此应定期检查并更换支座。桁架计算时, 结点均假定为铰结点, 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

2.2 支撑横梁、管托及检修平台

管道支架横梁一般按双向受弯构件进行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及变形计算;当梁承受的轴力较大时, 尚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计算。管道支承梁一般用工字钢和H型钢, 必要时用箱形梁。工字钢和H型钢的抗拉、抗压、抗弯性能好, 但抗扭性能差;箱形截面的抗侧向弯曲刚度和抗扭刚度远远大于工字形截面, 整体稳定性很强。固定支架、滑动支架上的管道对支承梁有较大的水平力, 让支承梁处于受扭状态, 故该工程支撑梁多为箱形钢, 受荷较小处则采用工字钢或H型钢。支撑梁与柱采用刚性连接, 有效的减小了支撑梁跨中弯矩, 从而减小了梁截面。若支撑梁宽度小于管托宽度+50 mm, 须将横梁面加宽。管道一般通过管托与支撑横梁连接, 管托基本上是轴心受压构件或偏心受压构件, 管托的有效高度取为100 mm~200 mm,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管托可分为:固定管托、双向滑动管托、单向滑动管托、铰接管托及挡板式管托等。采用下滑式管托的管道支架, 应采取防止管托滑落于梁侧的措施。对敷设于顶层横梁上的管道为防止滑落, 可设置防震短柱、防震挡板, 或设置防震管卡。该工程管托采用固定与滑动两种形式, 通风专业管道采用聚四氟乙烯支座 (即在钢板之间的滑动面上涂上聚四氟乙烯材料) , 有效减小了传给支架的水平摩擦力 (聚四氟乙烯支座滑动摩擦系数在0.1以下) , 支架用钢量与基础混凝土用量均有所降低, 支架做的相对小巧而美观。虽然聚四氟乙烯滑板价格较高, 但综合起来工程造价也有所降低。其他专业管道由于摩擦力相对较小, 管托均采用Q235-B钢材。

检修平台是支架设计中极易被忽视的部分, 由此造成的设计返工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因此做设计前应理清各专业资料, 把检修平台与管道支架设计结合在一起考虑。

3 基础设计

管道支架基础分为独立式基础与联合式基础。对于固定支架及所有二肢格构式支架, 宜采用联合基础;当柱肢距离较大, 不能采用联合基础时, 可采用分离式基础。联合基础采用上部结构的整体荷载作为合力对基础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分离式基础采用各柱肢的荷载分别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 对于受拉柱肢的基础应考虑拉力的作用。柱肢底部的拉力由基础预埋锚栓承担;柱肢底部剪力:当小于底板与基础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时, 由摩擦力传给基础, 摩擦系数应取0.4;当大于底板下的摩擦力时, 钢柱底需设置抗剪件, 由抗剪件承受全部剪力;有可靠经验时, 也可采用锚栓抵抗柱底剪力。由于支架基础垂直荷载较小, 弯矩相对较大, 因此应严格控制基础偏心矩, 并相对深埋基础, 以免支架倾覆。该工程由于荷载较大, 地基持力层较差, 故采用桩基基础, 柱脚与基础均为铰接连接。

4 抗震设计

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支架应进行水平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计算, 活动管道支架在管道滑动方向可不进行抗震验算, 但应满足抗震构造要求。抗震设计时, 应取合理的抗震计算单元, 详见参考文献[2]第九章抗震设计的具体要求。水平地震作用点的位置, 采用上滑式管托的独立式管道支架, 取管道外径的最低点;固定支架, 取管道的中心处;其他形式的管道支架取支撑管道的横梁顶面。管廊式支架取支座的支承面处。

5 结语

管道支架是工厂设计中常见的结构形式, 在钢铁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涉及的管道数量多, 管线较长, 且与其他结构构件 (例如主厂房雨篷、道路等) 关系复杂, 因此总图专业的准确定位、工艺专业管道的合理布置, 结构支架的选型及构造都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在综合考虑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的条件下也可采用滚动及聚四氟乙烯支座。

摘要:以某钢厂外部管网设计为例, 对管网的支架形式、支撑横梁及基础设计等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更合理的设计方法及构造措施, 以达到“安全可靠, 经济适用, 美观大方”的目的。

关键词:支架,垂直荷载,水平力,支撑梁,基础

参考文献

[1]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S].

[2]GB 50709-2011, 钢铁企业管道支架设计规范[S].

[3]《钢结构设计手册》编委会.钢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川西古镇茶馆外部空间特点研究 篇9

图 2、9:王彦宇拍摄。

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述到:“周武王伐纣, 实得巴蜀之师, 著于尚书……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周武王率领南方八国伐纣, 是在公元前1066 年, 也就是说在三千多年前的巴蜀一带就已经用茶作为贡品了。在三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 四川茶文化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茶馆文化”。茶, 茶馆, 在四川不仅是一种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

茶馆, 简单的说, 就是供人们喝茶的场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茶馆的释义为“卖茶水的铺子, 设有座位, 供顾客喝茶”。而对于四川人来说, 茶馆具有更多的内涵:其一, 从建筑的角度。茶馆作为一种固定的公共活动场所, 是集休闲、消遣、交际乃至商务功能为一体的地方。其二, 从文化的角度。在经年累月的饮茶活动中, 人们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茶文化, 而茶馆则是茶文化得以形成和传播的重要的物质载体;不少茶馆同时也是剧场、戏院, 是川剧、说书、歌唱等文艺表演的场所, 充当了许多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媒介。其三, 从社会的角度。老舍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各种各样的人在茶馆里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活动, 既有平常的生活琐事, 又有商务洽谈, 人们在茶馆里的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反映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 同时也能够反映社会变革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带来的影响。茶馆因此成为川西平民公共生活的重心, 其突出的地位和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品茗休闲的基本功能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四川西部为山地、高原, 东部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四川盆地, 盆地周围则为群山环绕。我们这里所说的川西地区, 并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四川省西部的高原地区, 而是指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平原地区。川西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多雾, 日照时间短, 晴朗的日子较少;其二是空气湿度大, 夏季虽然气温不高, 但是少风而闷热, 冬季虽然平均气温在5℃以上, 但是阴天较多且空气潮湿, 就显得十分阴冷。四川民间有俗语“蜀犬吠日”就是对这种少见太阳的天气的形象描述。

受这种潮湿多雾, 日照时间短的气候影响, 川西人从不放过每一个阳光普照的好日子。无论在什么季节, 只要天气晴好, 人们都会呼朋唤友, 找一个室外环境优美的地方, 喝喝茶, 晒晒太阳, 除除身上的湿气, 于是在公园、河边之类的地方, 露天茶馆随处可见。因此, 有谚语说四川“头上晴天少, 眼前茶馆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川西城市市区内的露天茶馆日益减少, 越来越多的茶馆由于环境限制, 没有足够的室外场地, 不得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建造成纯室内的茶馆。这些茶馆虽然完全处于室内, 仍然努力通过空间设计和装饰手法来营造出室外的感觉。如成都的顺兴老茶馆, 利用室内装饰装修的材料和风格创造出老四川的氛围, 甚至修建了一个小小的戏台, 使得茶客们仿佛置身于旧时四川的某个茶园中看戏喝茶 (图1) ;而皇城老妈的坝调茶社则是利用采光中庭, 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 创造出川西平原常见的“坝坝”生活空间 (图2) , 使人产生置身室外的错觉。

与此同时, 川西地区古镇中的茶馆大都占据地利, 仍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环境因素, 采取各种积极的手段, 来使得茶馆的外部空间形态得以体现。

1 室外空间

最常见的当然是把茶座直接设置在室外, 这类茶馆的室外茶座开敞、通透, 往往具有良好的景观视线, 但是与室内茶座存在一定距离, 且受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1.1 庭院空间

庭院空间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建筑空间, 无论在宫殿建筑还是传统民居中, 庭院都是空间构成的重要元素。常见的庭院有三合院、四合院, 庭院空间的围合界面, 或为建筑实体, 或为墙垣, 或为通廊等不同形式, 不同的界面形成的庭院带给人的空间感受也不同, 可以是内向型的, 也可以是外向型的。

川西古镇的茶馆大都是利用传统民居改造而成, 往往在庭院中开辟水池, 种植绿化, 营造出良好的饮茶环境。

较为特别的则是利用会馆建筑的庭院改造的茶馆。从清朝开始, 四川成为最大的移民省份, 同乡的概念在这里得到强化, 因而四川境内会馆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建筑之密集、形式之豪华, 居全国之首。在四川的客家人绝大部分都居住在川西和川南, 以成都东山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正是今天四川客家人聚居的两个大本营之一, 是目前四川最主要的客家聚居地区, 因此会馆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会馆建筑在完成了历史使命之后, 被改造成为博物馆、茶馆等等, 重新焕发了风采。

比如洛带古镇的广东会馆。广东会馆正面的入口是从戏台下净高仅有两米左右的低矮空间进入前院;临街的入口则是别出心裁的舍弃了开在中轴线上的普遍做法, 改为由偏于一侧宽仅3m的狭窄小巷进入, 穿过小巷尽头低矮的过街楼, 进入到约有500km2的前院, 眼前豁然开朗。过去的年代里, 会馆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组织与文化传播的义务, 表现在祭祀酬神的宗教活动、设塾延师的教化功能、戏剧表演的文化传播形式、聚会交流的信息活动、调解内外矛盾的组织形式、赈灾济贫的民政职能等等, 这些会馆的活动与功能多发生在公共部分——庭院。今天广东会馆开设了四川首个“客家文化中心”, 庭院也被再利用起来, 成为了茶馆, 同样承担起了容纳公共活动的责任 (图3) 。

图 3~8:作者拍摄;

图 3~8:作者拍摄;

图 3~8:作者拍摄;

图 3~8:作者拍摄;

图 2、9:王彦宇拍摄。

图 3~8:作者拍摄;

川西会馆建筑的戏台大都位于院坝的一端, 或是如广东会馆那样直接搭建在大门入口通道的上层, 这样戏台前就能留出宽敞的院坝供乡亲们露天观戏或是举办聚会活动。唯独洛带江西会馆的戏台设计构思相当独特, 嵌入到中、后进厅堂之间的庭院里, 小小的戏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遍布戏文图样, 十分小巧精致, 可谓匠心独具。在这样的庭院中品茗观戏, 大有坐拥私家戏台的感觉。

1.2 室外空地

利用建筑外的空地作为经营空间的一部分。

有的茶馆临街而设, 店门直接对外, 门前的空地也常常成为茶馆空间的延伸, 布置上茶座 (图4) 。

周边较为宽敞的茶馆则把周围的空地利用起来, 用不同的地面材质、高差等来进行空间的划分, 或者是依托阳伞、树木来自然的形成室外茶座区域。川西古镇大多环境优美, 绿树成荫, 在树冠下自然形成的经营空间, 叶片间光影斑驳, 既可以起到遮荫的作用, 绿色还能使人心理感觉柔和平静 (图5) 。

1.3 露台或屋顶平台

利用建筑露台或屋顶平台, 往往能提供更为开阔的景观视线, 有的还种植花草, 或是在平台边构筑小亭、敞廊, 营造出一些有趣的空间。

1.4 山地地形

利用山地地形的自然起伏来形成层次丰富的茶座空间。比如大观镇普照寺山门外, 古树参天, 环境绝佳, 大量的露天茶座因地制宜, 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效果 (图6) 。

1.5 滨水空间

川西平原的水利资源十分丰富, 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和孕育了密集的川西平原古镇群。传统川西古镇多依河而生, 依河而建, 如金堂五凤古镇的黄水河, 黄龙溪古镇的府河, 平乐古镇的白沫江, 大邑新场古镇的头、二、三堰河, 等等。因此, 川西古镇在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与水系形成了密切的关系, 也产生了丰富的滨水空间。又由于河流水系多从古镇内部及周边流过, 所以川西古镇中一般没有大面积的水面, 而只有带状水系。

川西的古镇都是因水而生, 而人的亲水性又是一种普遍规律, 因而大量的茶馆采用了贴近水, 进入水体空间的方式来布置室外茶座。

有的是把河边的平台、水岸作为茶馆经营空间。如平乐古镇的茶馆, 大都沿着河道摆放桌椅, 人们斜躺在树荫下的躺椅上, 享受着扑面的河风, 喝茶聊天, 显得愉快而惬意 (图7) 。

甚至有的地方直接在浅水滩中摆上桌椅, 撑一把遮阳伞, 供人们喝茶消暑。坐在藤椅上, 冰凉的河水从脚背上流过, 沐浴在凉爽的河风中, 哪里还有汗水和烦躁。

2 半室外空间

有的茶馆利用传统民居中的檐廊空间, 或是沿河的亭子、柱廊等半室外空间。

檐廊空间也是川西民居的一大特色。由于多雨, 川西传统民居出檐都比较深, 特别是前檐, 一般会达到两步架, 有用梁承托出檐的, 也有用撑拱承檐出挑的。对应深远的出檐, 地面也做成宽大的阶沿, 这样无论是平时还是雨天, 都可以在檐下不受影响的进行休闲和居家活动。宅院民居往往在厅堂和厢房前部都设有宽大的檐廊, 相互连通形成回廊, “烈日不怕晒, 下雨不湿鞋”, 无论何种天气, 都可以轻松自如的走遍全院。还有些二层房屋向内院出廊形成走马转角楼, 使外观造型虚实结合, 形成富有特色的休闲空间 (图8) 。

檐廊空间常被用作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 既能以建筑墙体作为界面, 又对外敞开。在这些地方设置茶座, 与室内空间联系紧密的同时又不受约束, 受天气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沿河的亭子和柱廊形成的茶馆则本身就极具特色, 往往能够成为景观中的一部分。

3 “无墙之室”

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做法则是采用巴蜀地区一种独特的过渡空间形式——“无墙之室”来达到似内而外的空间效果。

明代地理典籍《五杂俎》中说:“南人有无墙之室, 北人不能为也。北人有无柱之室, 南人不能为也。”在巴蜀地区的这种“无墙之室”就是指“敞厅”这一特色空间。敞厅即与院落相对的房屋敞开, 前后檐不装门窗, 不作任何围合, 与院落直接连通。敞厅通常布置在民居院落入口处, 或多进院落中部, 作为一种过渡性空间, 使两个院落隔而不断 (图9) 。

川西地区敞厅的出现与闷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密不可分。利用敞厅形成的茶座空间可以说是在室内, 能够遮阳避雨, 同时却又具备了室外茶座开敞通风的特点, 很好的适应了川西地区的气候。

茶馆作为川西地区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态, 也可以说是生活方式、地域文化, 在传统建筑历史文化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对川西地区古镇中的这些茶馆外部空间特点的研究, 既是回顾历史, 也是对当代四川茶馆的外部空间设计提出参考和建议。

摘要:三千多年前的巴蜀一带就已经用茶作为贡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四川茶文化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茶馆文化”。茶, 茶馆, 在四川不仅是一种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受潮湿多雾, 日照时间短的气候影响, 虽然在川西地区的城市里, 依托于现代科技手段, 越来越多的出现纯粹封闭在室内的茶馆, 古镇中的茶馆仍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环境条件, 采用各种建筑形式, 来使得茶馆的外部空间形态得以体现:有的是直接利用庭院或滨水区域、屋顶平台等室外空间;有的利用传统的檐廊、凉厅子等半室外空间;有的则是采用巴蜀地区一种独特的过渡空间形式——“无墙之室”来达到似内而外的空间效果。茶馆作为川西地区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态, 也可以说是生活方式、地域文化, 在传统建筑历史文化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对川西地区古镇中的这些茶馆外部空间特点的研究, 既是回顾历史, 也是对当代四川茶馆的外部空间设计提出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川西,古镇,茶馆,空间形式

参考文献

[1][晋]常璩著, 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4-5.

[2]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3.

[3]陈玮, 胡江渝.四川会馆建筑与移民文化[J].华中建筑, 2001, 19 (02) :10-12.

[4]蔡燕歆.洛带古镇的客家会馆建筑[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9 (1) :49-53.

[5]季富政.巴蜀聚落民俗探微[J].南方建筑, 2008 (5) .

[6]王彦宇.成都茶馆空间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6.

[7]石洁琼.江南茶馆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 2010.

[8]樊俊杰.川西古镇滨水休闲空间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0.

外部空间设计论文 篇10

关键词: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入口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日常消费环境而是希望有多元化的购物体验空间, 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使人们的这一想法得到满足,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消费者, 人们在这里购物、工作、娱乐, 大量人口的汇集导致综合体外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因此, 作为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过渡空间, 入口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的结合将更加密切, 在组织城市交通, 改善外部空间环境质量的同时, 还为前来游玩以及生活在周围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互动、交流、休闲的场所。

商业综合体往往位于城市的集中地带, 首先这些地方的地块规模相对受限制, 需要在比较小的空间内设置比较复杂以及体量巨大的建筑, 对地块的使用要求较高, 其次, 商业综合体又因为周边环境比较复杂, 周围交通流量较大等因素, 需要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处理好商业综合体内外的关系。

在这些条件限制下的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 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商业综合体的之间过渡空间, 是商业人流进出综合体的集散场所, 也是突出商业综合体的窗口。一个好的商业入口空间设计, 既要符合商业综合体的整体风格, 又要满足人们对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 不仅要引导人流的疏散, 还要考虑入口空间的形象展示、商业主题、交通组织、气候等一些因素。

1 严寒地区建筑的环境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 地域分布广阔, 多数地区处于不同的纬度, 这就造成了各个地区存在气候上的差异, 尤其在冬季严寒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温差最大能达到40 度以上, 这就使相关的设计理论不能套用。

严寒地区最为明显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冬季寒冷, 气温低下, 日照时间短, 受西北冷空气流的影响控制, 并伴有降雪。因此严寒地区的入口空间特点主要体现在冬季防寒避雪、保温、争取日照等方面。建筑外部体现为简洁规整的体量组合以及厚实的墙体并采用色彩鲜艳的纹理和装饰风格。鉴于商业综合体对严寒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较好的呈现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的地域文化性与环境特征, 是塑造城市文化品质、加强人们心灵归属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 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设计

2.1 良好的识别性

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作为人与建筑接触的第一空间, 其不仅表明了商业建筑内部的基调与风格, 还参与构成外部整体空间的秩序, 因此入口空间应在满足建筑整体体量的前提下, 表现出附和和差异, 入口的差异化创造有利于城市特色空间的营造以及人们的识别, 个性化的入口空间创造还应该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由于城市的高速发展, 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 使当今城市现有的文化与历史文化之间出现了断层, 现有的建设和使用与历史文化和记忆断裂, 导致很多城市的区域没有很好的整体性, 看上去非常生硬、格格不入, 这些区域未能很好的纳入城市的建设秩序中去, 主要是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衔接问题。因此作为城市过度空间的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识别性, 也要结合周围地域环境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商业空间。商业入口空间与地域文化的结合, 是指通过分析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条件, 建筑相关区域的整体人文环境条件, 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 挖掘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与环境特征的现代商业入口空间。

沈阳皇城恒隆广场位于沈阳商业和文化中心的中街地区并与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相毗邻。在入口空间设计时考虑严寒地区因为冬季气候的原因, 人们无法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所以人们需要快速找到入口空间进入建筑内部, 因此严寒地区商业入口空间应该有良好的识别性让人们易于发现, 又考虑了所处沈阳故宫周边这一特定的人文环境, 将现代商业建筑与人文环境及传统地域文化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有益的设计尝试。入口空间采用的凹出的形式, 形成双层大门, 两道门之间的空间还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使人们从室内到室外时有个过渡的空间, 同时还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入口处还通过装饰“沈阳故宫大门的样式”来吸引和引导人们的出行, 红色大门的装饰样式在从远距离上增强识别性, 使人们在冬季能够轻易的找到入口, 同时与故宫相呼应, 极具识别性的人文环境与地域文化特色。

2.2 高度的商业标识性

一个好的商业综合体不仅仅具有良好的商业业态, 同时其建筑也应该具有良好的商业意向, 因此作为商业综合体窗口的入口空间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商业氛围吸引人们, 把人们引入到建筑的内部, 激发人们的购物消费欲望。

严寒地区冬季气温低下并伴有降雪, 无法像南方地区一样四季如春, 因此严寒地区冬季人们在室外活动的时间相对减少, 而且严寒地区冬季室外空间暗淡无趣, 无法吸引人们, 这就使严寒地区冬季更加枯燥无趣。因此, 严寒地区的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设计应结合灯光、雕塑、色彩、装饰等丰富入口空间, 创造出富有特色的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的商业入口空间。

沈阳华润万象城位于沈阳青年大街, 金廊工程核心区域, 包括地下一层, 地上6 层楼面。其南侧主入口空间采用双首层的感念, 充分发挥其商业的价值, 双首层空间可以减少冬季因为天冷人们快速进入室内空间而在入口处聚集造成的拥堵, 同时还可以增加人流量, 增加商业面积的可达性, 为万象城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其外部的下沉广场包括水景观、植物、雕塑等, 水景观在楼梯的一侧与楼梯相结合, 夏季可以供人们戏水游戏, 冬季在没水的情况下也不妨碍人们的行走, 植物景观在水景观的上部, 采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植物, 装扮入口空间, 吸引人们的注意, 尤其是在冬季通过植物的高低组合还可以减弱寒风的侵袭, 增加人们的舒适度, 入口处还通过不同的装饰和灯光组合配合万象城不同节日的主题, 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彩色的灯光和雕塑可以为严寒地区冬季夜晚暗淡的室外空间环境增加动感的气氛, 吸引人们的注意, 使人们愿意前来休闲娱乐。

2.3 顺畅的导入性

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最基本的属性就是交通属性, 供人们交通行走。严寒地区因为冬季气候的原因, 建筑外部体现为简洁规整的体量组合以及厚实的墙体, 又因为冬季天气寒冷, 人们无法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所以人们前往商业综合体时需要快速找到入口空间进入建筑内部, 因此入口空间还承担着人们的聚集、分散、过渡功能, 所以入口空间还需要保证顺畅的导入性, 防止人们大量的汇集造成的拥堵, 要根据建筑的体量和客流量的多少, 来确定入口空间的大小和形式。

哈尔滨永泰城位于哈尔滨香坊区, 是香坊区目前唯一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其外立面采用石材和玻璃相结合, 主体为石材材料, 部分为玻璃材料, 大面积的石材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 入口处部分采用突出的大小不同四边形玻璃造型, 有别于建筑的整体, 透明的玻璃可以增加建筑内部的采光, 减少建筑内部的压抑感, 同时满足人们对室外环境的了解。永泰城还通过不同的装饰标识不同的入口, 分流人群, 减轻入口大量人流的压力, 同时入口空间处还有宽敞的空间可以防止人流拥堵造成的压力, 防止冬季路滑造成入口处聚集大量人流。这种做法既提高了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的入口空间的识别性, 又保证了入孔空间的畅通性。

3 结语

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是人们进入内部的重要一环, 入口空间的设计对于商业综合体来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设计应该使人们自然顺畅的经过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 同时又必须立足严寒地区的地域文化与气候环境特征, 创造出既具有现代特征, 又包含地域文化与自然人文环境特征的现代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

参考文献

[1]梅洪元, 张向宁, 朱莹.东北寒地建筑创作的适应与适度理念[J].南方建筑, 2012 (3) :49-51.

外部空间设计论文 篇11

关键词:大楼 防雷 避雷带 接地

1 某局大楼现场勘测情况

国税局大楼地处赣榆县县城黄海东路大道边上,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赣榆县平均年雷暴日数为26天。属多雷区,在雷雨季节,常常易遭雷击。

建筑物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北朝南。长(L)60m,宽(W)18m,高(H)23m

配电柜在一楼,采用TN-S系统。

建筑物所处土壤为一般性砂壤土,土壤电阻率为200欧姆.米(Ω.m)。

在一楼有办证大厅,各层均有计算机终端。

2 某局大楼设计方案雷击风险评估

2.1 赣榆县年平均雷暴日Td=26d/a

2.2 地面落雷密度

2.3 年预计雷击次数

K—校正系数,K取1

Ng—地面落雷密度

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A′e—建筑物入户设施(电源线、信号线)的截收面积(Km2)

L—建筑物长度(60m)

W—建筑物宽度(18m)

H—建筑物高度(23m)

根据GB50057-2010防雷分类的规定:国税局大楼预计雷击次数计算为0.043次/年,且为一般性办公建筑物,故本建筑的设计方案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

2.4 大楼雷击风险评估的计算

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脉冲引起计算机网络系统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

①计算机网络系统所在建筑物材料结构因子,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C1取1.0。

②C2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程度因子。因系统集成化程度较高,属工作电压低微电流设备,C2取3.0。

③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抗冲击过电压能力因子C3,微电子设备抗冲击能力相当弱,C3取3.0。

④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所在雷电防护区(LPZs)因子C4,设备在LPZ2区时,C4取0.5。

⑤计算机网络系统发生雷击事故的后果因子C5,网络系统业务不允许中断,中断后会产生严重后果时,C5取2.0。

⑥表示区域雷暴等级因子C6,本区域属多雷区时,C6取1.2。

根据上述所确定出的各类因子,可按下式确定出LEMP的防护等级:

根据规范要求,当0.90

3 外部防雷装置工程设计

外部防雷主要防直击雷、侧击雷、地电位反击。

建筑物外部防雷系统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安装于屋面或女儿墙和其它突出部位上的接闪装置(避雷带、避雷网、避雷针);埋入水平面下的接地装置系统;连接建筑物顶部接闪装置和地下接地装置的导体(扁钢或螺纹钢)系统。

3.1 防雷基础接地装置

防雷基础接地装置的实施必须与建筑物的土建部分同时进行施工,利用建筑物本身柱内、地梁内等的钢筋牢固连接(采用多面焊接等)成一良好的电气通路系统,但应预留一外接扁钢,以防止测试时阻值过高好连接外接地。(见下图)

建筑物本身的钢筋焊接成电气通路

①在建筑物底层的板面钢筋中,选用大于φ10的螺纹钢牢固焊接成小于或等于20m×20m网格,网格四周的钢筋与桩内钢筋应牢固焊接、与间距不大于25m的建筑物柱内选作引下线的钢筋焊接成一完整的大地网。

②在打入地下的水泥桩头用不小于φ12的圆钢与桩筋焊接连通成环状,使各桩内钢筋的电阻阻值一致,同时利用每桩内两条对称主筋(φ16以上钢筋为两根,φ10以上钢筋为4条)与底层防雷网格牢固焊接。

③建筑物各柱内选作防雷引下线的钢筋,下端与底板钢筋焊接连通,上端与梁板钢筋焊接,向上伸出与避雷带焊接。

④通进建筑物内的金属管道必须就近与接地装置相连接,相连接的地方过渡电阻要求小于或等于0.03Ω,反之,就用不小于6m2多股金属导线跨接。

另外,基础接地体的工频电阻不应大于1Ω。

3.2 防雷引下线的设计

①按照规范要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不應大于25m,某大楼周长为156m,选用8条柱内主筋用作防雷引下线,分布在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

②柱内应选用对角两条主钢筋作为连接导体,其下端与地梁及桩内钢筋牢固焊接,在建筑物四周(东西南北)选4条柱距地0.5m处留出四个接地电阻测试点。

③柱内被选用作防雷导体的两条钢筋用φ10钢筋轧成的箍筋焊接联在一起,上下亦搭接焊在一起,以提高导体的可靠性,以确保两条主筋电阻测试值一致。

④有防雷引下装置的各抗震柱,根据规范要求在相应层预埋一块钢板,钢板与选作导体的两条主钢筋焊接在一起,用于阻值测试以及接地连接之用。

3.3 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天面避雷网、带)的设计

①在屋顶边缘及女儿墙用φ12的镀锌园钢架设一周作为接闪器。高度距屋面的距离约为0.25m左右。在屋面上制作或安装支座时,应在直线段两端点(即弯曲处的起点)拉通线,确定好中间支座位置,中间支座的间距1—1.5m,相互间距离应均匀分布,在转弯处支座的间距为0.5m,避雷带在转角处应随建筑造型弯曲,但不能小于90°。

②在整个屋面楼板面筋用φ10的圆钢焊接成20m×20m的避雷网格,网格外端与引下线牢固焊接。利用架设在屋面上及女儿墙上的圆钢和屋面板筋内避雷网格混合组成作为大楼防雷接闪器。

③屋面上架设的管道、太阳能支架、天线、旗杆、广告牌都必须与避雷带相互连接;屋面所有现浇楼板内的纵横钢筋也应相连接,以形成屋顶屏蔽层,作为后备接闪器,防止有比所规定的雷电流小的电流穿越接闪器而绕击至屋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楼的防雷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到每个方面,必须应用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相结合的方法,从建筑物使用性质及建筑物内设备的需要整体出发采取防雷措施,才能起到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内设备和人身的危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3]《雷电与避雷工程》.中山大学出版社.

[4]《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

[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外部空间设计论文 篇12

关键词:商业中庭,外部环境,节能设计

前言

商业建筑作为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类公共建筑, 因其自身特点所耗费的能源在建筑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 商业建筑的面积越来越大, 因此要特别注意商业建筑的节能, 商业建筑的节能是国家在建筑节能领域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作为商业建筑的重要空间, 中庭空间因其自身的特性, 有着调节室内气候, 节约能源的重要作用, 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在商业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趋势下, 中庭空间其节能空间大, 节能前景好。通过对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节能设计的研究, 增强中庭空间的节能性, 从而降低商业建筑的能耗, 在保证商业建筑内舒适购物环境的同时节约能源,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1 周边环境的节能设计

商业建筑的中庭空间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周围的空间都是紧密联系着的, 正如商业建筑和周围的环境相互联系一样。中庭空间要与外部自然环境有着光线上的贯通和空气上的流动, 而且至少有一个面是要与室外环境相接触的, 这样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庭空间作为一个连接性的过渡空间, 接触外部环境的同时影响着建筑的室内环境。

2 周边环境因素

建筑的周边环境影响因素包括两大部分, 一个是自然环境, 另一个是人工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气候环境, 即寒热、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地理环境, 指陆地、海洋等自然环境”。而人工环境则包括建筑周边的道路, 其他的构筑物, 环境景观等。

2.1 气候环境

建筑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而产生的自然产物, “建筑的本原是人类原始初民为了躲风雨、避寒署、适应气候的遮蔽所”, 中庭空间因其和室外环境接触的围护结构, 其内部的热环境受到室外环境的影响巨大。影响中庭空间的气候条件是由其所处区域的若干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组合情况所决定的, 其中和中庭空间的能耗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日照、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量等, 这些因素相互联系, 决定了中庭空间周边环境的区域性微气候, 同时也与中庭空间的形态设计、能耗、建筑使用者的舒适性相关。

2.2 景观

商业建筑周边的景观因素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 其周边的铺地、道路网、建筑小品等也是其景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中庭空间在商业建筑的一侧的时候, 景观环境的位置决定了中庭空间采光界面的位置, 因为良好的室外环境景观可以给室内的人们提供一个优良的视线景观。

2.3 周边构筑物

商业建筑出于将商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般都是将商业建筑选择在城市中成熟的城市区域, 在此范围内一般是周边建筑物众多, 商业活动成熟, 交通状况便利, 活动多人流大。商业建筑通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处于一个建筑群体之中, 与周围的构筑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除了构筑物之外, 还包括周边的道路和市政设施等等。其中对商业建筑中庭空间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其周围的临近建筑, 这些建筑的实体体量决定了商业建筑周围建筑群的布局和自然采光, 因此为了使得商业建筑中庭空间满足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商业建筑应该和周边建筑保证一定的日照间距, 而且同时要避免其他建筑的光污染。

2.4 水体布置

商业建筑周围的景观常常是能体现商业品质的因素, 在很多商业建筑的景观之中, 常常有水池等水文景观, 如何设计好水体景观, 和商业建筑的中庭空间相联系, 是中庭空间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水体是很好的传热体, 其吸热能力很强, 通过大面积的水体, 可以存储大量的热量, 在蒸发过程中能够从周边环境吸收走大量的热量, 从而降低环境的问题, 水面对场地气候环境具有调节作用 (因为水体的这个特性, 就使得水面成为了中庭空间冬夏两个季节最好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器。

通过在中庭空间的周边布置一定数量的水体, 通过水体的蒸发和流动, 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 从而大大降低中庭空间周边的环境温度, 并且调节中庭空间的空气湿度。要想充分发挥水体在夏天的蒸发制冷作用的话, 就应该把自然通风和水体蒸发制冷相结合起来, 让空气的流动来带动水蒸气的运动, 从而达到降温和调节的作用。水面与建筑中庭的位置以及水面的规模直接影响到了水体的蒸发制冷效果, 其位置关系主要有三种形式:水面位于建筑中庭空间夏季主导风的上风向、水面位于建筑中庭空间夏季主导风的下风向、水面位于建筑中庭空间的两侧。

最适宜的水面和建筑中庭空间的位置关系是水面处于建筑中庭空间夏季风的上风向。当水面位于建筑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时, 冬季白天, 太阳辐射作用下, 水体温度增高, 储存了大量热量, 到了晚上, 环境中空气温度下降, 水体中所储存的热量逐渐向空气中散发, 弥补了建筑中庭周围环境温度下降造成的热量损失。夏季白天, 风从水面吹来, 由于水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 当水面具有一定规模时, 气流经过开阔水面时被水面上部冷空气冷却, 制冷作用明显。

3 植被布置

3.1 改善热环境

在中庭空间周边种植绿化, 改变地面特性, 有利于调节周边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 减少环境的热辐射。首先种植高大的树木可以对阳光进行遮挡和反射太阳光, 减缓地面的升温的同时也降低了地面附近的温度。有树木绿化的区域温度会低于其他硬质地面的温度, 这样温度差的存在就会形成风, 从而增加了对热散热, 带走热量。其次绿地还能够截留降水, 在太阳的照射下, 水分蒸发也可以带走热量从而降低地表温度和气温, 同时绿色植物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散发水分来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3.2 改善风环境

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商业建筑提供一个极具观赏性的周边环境, 良好的植物景观可以通过中庭空间给商业建筑内的顾客一个良好的景观视线。同时合理的配置植被还能够改善商业建筑周边场地的风环境, 在中庭空间周边依据植物的种类、位置、高度和不同的季节进行选择和配置, 从而对风环境进行改善和调节。植物可以有效的改善中庭空间周边的夏季和冬季的风环境状况, 从而改善商业建筑中庭空间的自然通风情况。

4 周边建筑物布置

4.1 相互遮挡避开暑热

为了提升商业活动的品质, 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 商业建筑一般处于都市中心。为了平衡区域的能源负荷, 适宜两三个商业建筑集中设置, 这样的话可以相互形成遮挡, 在保证一定的日照间距的情况下, 减少太阳的辐射。合理的利用建筑布局, 有效的组织建筑单体和道路网, 来给商业建筑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情况, 从而通过中庭空间来调节区域的热湿环境, 从而减少商业建筑的制冷能源消耗。

4.2 开敞空间布局

在商业建筑聚集的区域, 不同商业建筑之间的开敞空间也会影响到建筑的通风制冷效率、得热与失热量, 从而影响到中庭空间对建筑的调节作用。开敞空间的设计将有利于调节商业建筑室内外之间的良好关系, 影响建筑的通风。开敞空间规模越大, 在气流运动方向上涉及的范围越广, 越容易恢复被建筑或其他遮挡物改变后的风速, 其调节建筑适应气候的能力越强。

5 结束语

文章从商业建筑中庭空间的外部环境入手, 在周边环境对中庭空间的节能设计进行了探讨, 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节能设计做出了研究分析, 提炼出了商业建筑中庭空间的节能设计要点, 希望从中庭空间的外部环境设计上对中庭空间的节能设计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顾馥保.商业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王晓, 闫春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析下一篇:小学语文活动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