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建筑空间设计(共12篇)
中式建筑空间设计 篇1
面对着我国建筑渐渐在发展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特色这一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自我反思,身为中国人,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但是这种文化涵养为什么没有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基本条件中。住宅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但是现在人们逐渐偏向以欧式建筑为美,住宅设计对居民至关重要,为什么没有设计出展现中国特色的住宅风格,来展示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之处。为了应对缺少中国特色这一局势,一种新型的新中式风格油然而生,它是以传统中国文化融入新型元素为特点,既体现了我国的文化价值,同时也体现的回归本真的理念。这一设计风格逐渐显露头角,在市场竞争的潮流中以其满足人们内心“回归”的感念为优势。
1“新中式”住宅理念发展前景
近年来,新中式风格逐渐崛起,所谓新中式重点即在“新”字,新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设计理念,既与完全模仿古代的建筑不同,又不是排斥其他国家风格建筑设计,而是将现代建筑新元素和古典设计精髓进行结合,设计出一种具有古典美同时也不失现代化流行趋势的新模式。这种设计下的建筑既具备传统建筑的使用特性,同时也是一种新型功能定位方式。可以说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科技进步导致建筑使用的器材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传统的设计也变得更加局限。当代国内现有的中式风格建筑多以别墅为主,低密度、低容积是这类别墅设计的最大亮点。这种风格设计仅仅局限于别墅设计,原因有两点。第一:别墅的内部层次设计与传统建筑空间构造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这样一来设计较为便捷,可取点较丰富。第二点:现代人们建别墅的一些实际生活需求与传统的大家族生活方式互相雷同。但是这种设计风格也存在弊端,那就是城市普通住宅并不适用,城市中多以高层、小层建筑为主,因为这类建筑属于竖向累加型的构造设计,这就与传统的大家居型设计存在很大差异。
2 深入刻画现代建筑理念
新中式风格虽然是以“回归本真”为最大的设计特点,但是回归并不仅仅是临摹古典的建筑风格,也不是应用传统符号进行简化设计。新中式设计不同于传统建筑拥有大面积屋顶、内部构造富丽堂皇,其精髓在于文化价值的深层次体现,灵活的展现出我国的文化底蕴。如何以现代建筑形式去体现古代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素养是这一风格的最大特点之一。如果表面的模仿传统建筑,仅仅能做到形似而神不似。正因为如此,“神似”使我们首要攻克的一大重要难题。
3 大胆创新
创新,是所有产业的根本与动力。新中式风格住宅建筑,如何创新是值得思考、实践的。
从南北方、民族建筑中提取典型元素,并且进行全新的建构与重建。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
宫殿建筑与徽派截然不同。本课以明清故宫为代表,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特点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内涵。紫禁城宫殿在建筑布局上贯穿南北中轴线。故宫建筑大体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前朝,也称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后寝,也称内廷。东西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其中太和殿是宫城中等级最高、最为堂皇的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西六宫(皇妃宫室),坤宁宫后的御花园,是帝后游赏之处,园内建有亭阁、假山、花坛,还有钦安殿、养性斋,富有皇家苑囿特色。
故宫前朝后寝的所有建筑都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布局严整,东西对称,建筑精美,豪华壮观,封建等级礼制森严,气势博大雄伟,这一切都是为了突显专制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
满族的“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门大多开在东边,也有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一般南、北为在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窄炕,
满族的窗户分上、下两扇,高丽纸糊在窗户外面,糊之前,把盐水和酥油搅拌成的比较稀的糊状物喷在高丽纸上,这样就可以防止被雨浸湿。“窗户纸糊在外”这也是“东北三大怪”之一。烟囱,满语称“呼兰”,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除用空心木外,烟囱多用土坯或砖砌成。满族房门多为两层,内为两扇门板,有木制插销,外为单扇花格门,外糊以纸。
以上是不同地域、不同设计思想、不同民族的中国建筑,在现代新中式风格住宅设计中,将各种设计元素、设计色彩、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大胆使用“三大构成”“现代时尚思想”“低碳”等思想,运用设计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
4“诗情画意”的延续
中国人内心的“诗情画意”,是与生命同在的。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风格之一。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地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园林。它是通过对大自然风景素材的概括和提炼,创造出的理想意境,是自然的再现,不是对自然的单纯模仿。它总是将玲珑小巧的建筑物巧妙地组织在山、水之间,使之每一景都有“诗情画意”,每一空间都有浪漫的情调。这种“诗情画意”一般都反映着主人和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情调,以追求悠闲雅逸的意趣相标榜,同时也使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和若干具体作法具有山水画式的特殊风格。此外,传统建筑形式、装饰、色彩,甚至于绘画、文字、雕刻和诗词等方面也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有着较大关系,通过它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某些特征。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深刻的文化内涵,把握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是研究和设计、保护和抢救以及弘扬民族传统建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帆.现代中式风格空间营造度概念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2]郑时龄.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J].建筑学报,2003(2).
中式建筑空间设计 篇2
关键词:新中式;建筑改造;建筑造型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城市的地域特色正在消退,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成为千篇 一律的模样。
作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溯和反思,中式建筑自然而然重新浮出水面。
然而,传统的中式建筑因为材料的耐久性、防火性差,不能长久保存,而且其在功能上也不满足现代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工作、学习、休闲、购物、娱乐等的环境都有很高的追求,人们对建筑文化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珍惜。
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需求,研究适合中国国情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成为当今建筑发展的重点,故新中式建筑风格由此产生及发展,并被广泛用于建筑设计。
二、新中式建筑艺术产生的背景
中国传统建筑自秦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新中式建筑风格主要有以下的特征:在运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满足使用者的生活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和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优秀的新中式建筑不仅结合了传统中式建筑的风格,还充分考虑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观念。
在住宅建筑方面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例子,比如万科第五园、新北京四合院、苏州的姑苏人家、安徽的和庄等等。
我们现在生活和工作的物质世界中,建筑占有最重要的功能,也占有最醒目的地位。
在建筑世界历史长河中,因为其特有的风格、独特的造型和审美文化在世界建筑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式建筑的突起,所带来的不是一阵“中国风”,而是引导我们去追寻文化建筑的“中国根”,对中国的建筑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新中式建筑艺术案例探析――以罗目古镇法院改造项目为例
1.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方向罗目古镇内,世界著名佛教旅游胜地峨眉山的脚下,距市区12公里。
此建筑曾经在罗目古镇内非常重要,但是因为风格模糊,随着时间的发展与环境也越发缺乏协调,所以逐渐废弃。
但原建筑水准高,有特点,便于进行建筑改造。
所以希望对此建筑在时间上合空间上予以重新定位,恢复其重要地位,再次成为罗目镇的象征。
2.建筑改造设计理念和构思
首先,原建筑体量不做大的调整,以更好地吸引人们寻找历史的记忆。
要与周围环境谨慎协调,使其恢复30年代的荣光,以30年代为主要基调,使其“真实”再现。
同时也需要留存中间过程的点滴,加入新的建筑与文化要素。
新中式建筑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手法。
理想中的新中式建筑应该是体现东方意境和现代建筑的融合。
3.建筑立面设计
在建筑立面的处理上,我们采用具有传统中式建筑特色的青砖顶口和灰瓦的坡屋顶,颇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中式建筑的线脚,门廊等建筑元素的运用,丰富了建筑外立面,又将现代的元素融入其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及时代感。
建筑外墙依照“规则中求变化,典雅中显韵味”的设计理念,达到设计上的多样性及多元化,通过不同的形体组合,和总平面布局上的变化,使建筑典雅而不失活泼。
4.建筑细部装饰的继承与发展
古镇的老街大多数都是鹅卵石,两边的每户老房子都挂着“罗目古镇”的`红灯笼。
雕花的门楣,木格条的窗棂,阶前的苔藓,墙上爬满的青藤,这一切仿佛都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远久的故事。
5.对传统民居元素的直接运用
在建筑细部处理中,例如屋顶、门窗等部分都在遵循传统元素的尺度和做法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的材料与构造技术地域民俗文化的引入。
以及在色彩上以冷色调为基准,根据罗目古镇地上的青石板、建筑石材等,建筑改造以青色为主,不用浓重色彩。
材料方面,主要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就地取材,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对本地本土文化的尊重。
现代材料如钢、玻璃等的加入强调了建筑的时代感,建筑材料的选用与建筑的艺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所以,不同的地理产生不同的地域环境及不同的气候条件,从而影响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
6.空间的营造
注重空间的营造,结合院子,塑造了中式的庭院空间。
建筑在形式上尊重传统建筑的空间,造型,文化底蕴,在维护传统建筑形象的前提下,运用现代营造技术和材料,以及现代设计理念将新的灵魂和思想赋予建筑中,使之具有现代精神的古典建筑。
四、新中式建筑发展的未来
面对当今国际化、全球化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势,怎样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社会大众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通过将罗目法院改造为罗目镇历史记忆会所项目的实践,真切地体会到了新中式建筑必须根植于地域文化才能有所推进。
希望通过本次设计中积极地探索和经验,对当代建筑中普遍存在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缺失加以回应。
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广大建筑设计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才能将具有中国特色建筑形式加以发扬光大。
“欧式”和“和式”建筑并没有让欧洲及日本的建筑停滞不前,而是更加快速的发展,所以“新中式”建筑这一建筑风格,同样不会阻挠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意识到“新中式”建筑发展到目前为止正是它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并且新中式建筑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持民族性和地域性,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明的发展和延续。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建筑师能够更好地将新中式建筑与现代科技、材料相结合,从而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使建筑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展现出新的面貌。
所以,我们建筑发展的总体情况,必须在特征上是民族化的,在精神实质上是令人愉悦的中国式的。
参考文献:
[1] 周靓.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
[2] 杨潇丽.浅析新中式风格在御品尚境酒店设计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3.
[3] 王俊杰.民国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性探析[D].河南大学,2013.
[4] 唐翠石.体现乡土情结的当代城市住宅设计发展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5] 王占君.新中式住宅中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3.
[6] 张帆.现代中式风格空间营造度概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7] 邵新然.包豪斯理念在中国新中式设计艺术中的体现[D].鲁迅美术学院,2013.
[8] 杨丽萍.从和谐文化看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元素的现代传承[D].齐鲁工业大学,2013.
[9] 张雪.城市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篇3
【关键词】古建筑;中式建筑;继承;创新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国文化的复兴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那些根植于中式本土文化,而又加入了时尚现代元素的产品,已经出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得到了世界性的追捧。
中国馆“东方之冠”的造型,极具特色的中国红,伫立在世博园中,每一个炎黄子孙一眼便能认出。
本文的中式建筑指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中式装饰符号的建筑。这种现代中式根据现代人简约时尚的生活特质而设计,在建筑布局和功能结构上迎合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参照现代人的消费心理来做,体现使用者的文化性格,在细节上加入中式元素。
追根述源,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木构架排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間”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包括彩绘和雕饰。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完全的中式元素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式建筑要想长久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中式元素的创新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完全的中式风格是不可能的,因为时代在不停发展。就好像很多人喜欢中式风格,家具、床和布置会选择纯中式,但是客厅通常会为了舒适性选择沙发而不是传统的长椅,建筑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北京瑞博建筑设计公司首席设计师张桐眼中,现在的所谓中国式建筑是改良过后,更具新意、更贴切人们生活的产物。“‘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设计师都会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中式风格,有些设计师认为四合院风格是真正的中式,也有设计师认为徽派建筑才能体现中式的精髓。”因而,张桐表示,“中式建筑并没有一定之规,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惯而逐步调整的,是基于现代建筑基础上的一种创新。”
现代对中式建筑的继承和发扬,无论是在平面布局上、立面细节上、色彩运用上,还是材料的应用上都进行了深度的探讨与实践:
(1)组群分布,主次分明,富有节奏感。在中轴线上采取横向构图,把重要的建筑物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的建筑则对称地列于中轴线两侧。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合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2)讲究色彩的搭配。中国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但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很讲究色彩的搭配,如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与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而北方的建筑物多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如红墙黄瓦的北京故宫,红色的院墙,金光闪闪的屋顶,配上蔚蓝的天空作背景,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窗装饰具有多样性:中式建筑物的窗是装饰的重点。窗的形状有方、圆、椭圆、花形、扇形、多角形等,窗中的格纹及种类更是多得无法统计。
(4)传统建筑讲究高空间、大进深、布局对称、装饰材料以木料为主,而现代中式建筑无论是建筑立面、空间尺度还是景观规划上都进行了改良,重新分配了建筑空间关系,依照建筑的使用?性质重新进行了人与空间关系的发展和创新。
(5)在材料应用和细节上,用钢骨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结构对木结构进行更新。用大面积连续的玻璃幕墙对木排门、木连门、折叠屏风等进行更新,以环保材料、可回收材料、外墙保温材料等对原有陶瓦、墙砖、排水系统等进行更新,对山墙、垂花门、游廊、瓦当等具有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的传统建筑细节进行演变。
采用现代简约的中式线条构成山墙、廊檐、窗棂、以及边、角、线、每个点、弧度和转角等均精心设计,体现传统中式文化的精髓。
在立面色彩上,灰瓦、青砖、朱色窗棂、木门,以 灰、白、红三种极具中国味的色调勾勒出纯粹的中式味道,又不失现代建筑的灵活变化,流露出建筑与自然色泽的和谐与融合。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房地产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中式建筑的出现是房地产发展进程中,中国人在逐渐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和内容。而这种极具中式元素的建筑走进住宅是有其必然性的。“全球经济越来越发达,但世界的各个城市却出现了同质化,而更多的西班牙风格、英式风格建筑使得中国的建筑特色只能存在于某些特定的区域,中国建筑自身的特色在不断流失。”赵隽恺说,“冯骥才曾经说过,城市的同质化是很可怕的,我们应该保护每个城市的风格。于是,那些能够带着明显城市文化传承与特质的传统建筑,必然会成为城市中国化的标志,也必然能激起人们心中的共鸣。”
从世博会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情结不仅深埋于中国建筑师的心中,这种情结更深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它冲击的却不仅仅是人们寻根情结的外立面,而是直击灵魂深处。
中式建筑更多地体现的是文化和传统的归属。中式建筑的回归,一是为了文化传承,一个是为了寻找现代建筑的独特风格。中式建筑的回归,更多的其实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回归、一种文化的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中国建筑根深蒂固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允鉥.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5.
[2]中国建筑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现代·中式专题研究——现代·中式(大师精品)王志纲工作室.
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研究 篇4
关键词:中式建筑,建筑形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
对于中式建筑来说, 无论是在文化内涵还是在设计形式方面, 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格调。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严重影响, 在建筑方面的体现就是受到现代化建筑风格和欧式建筑风格的严重冲击和影响, 在设计方面现代中式建筑逐渐出现一些偏差, 大大缩减了自身原有的特色风味。因此, 在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还是需要加强传统中式建筑和现代建筑因素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现代中式建筑的发展与进步。
1 中式建筑概论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 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也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现代中式建筑来说, 已经是建筑行业中新的发展方向。再加上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发展, 建筑行业中的方法和技术都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和转变, 这有助于增强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建筑物的施工功能要求, 在建筑物中不仅仅需要包含现代化的气息, 同时还需要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1]。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就古代建筑来说, 园林艺术建筑成就比较高, 形成了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近代时期, 由于受到战乱等因素的严重影响, 在该时期内几乎没有与现代建筑相融合, 这样自然也就落后于世界的设计潮流水平, 逐渐丧失了我国的建筑文化。在近几年来, 由于整个建筑设计行业内的思想和观念都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这就导致了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之间出现分离问题, 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和影响, 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方面的错误, 在设计思想和观念上都逐渐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现代中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在现代中式建筑中, 最主要的是将我国传统的精神与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当中去, 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我国精神文化的变迁。目前在现代中式建筑设计中, 最多的体现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理念, 这样就更好的体现出了我国的传统文化[2]。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美感追求和生活方式都逐渐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如果仅仅只是传统的建筑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使用需求,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现代化因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2 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形式和内容
通过对现代中式建筑的表现手法和建设形式的分析与研究, 可以体现出建筑物中多样化的特征, 而且也展示出多元化的表现手法, 以此来展现出差异化的建筑形式, 进而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系统。
在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形式和手法都体现出多样化的原则, 通过简单设计, 就能够在建筑中很好的将传统文化特色融入进来, 这样人们就能够通过建筑物来感受和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社会风气。随着不断发展的建筑行业, 逐渐衍生出现代中式建筑, 这主要指的是在建筑设计的时候, 加强对古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参照, 并加强对古代传统色彩和文化的融合, 有效的传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3]。因此在当前的现代中式建筑中, 已经最大限度的将古代建筑特色呈现出来, 也有效的体现出了古代建筑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2.1 借用建筑形式
就目前来看, 在设计现代中式建筑的过程中,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将现代中式建筑和古代建筑相结合, 这样一来, 有助于快速的将现代建筑向现代中式建筑转化。同时在现代中式建筑中, 会更加的重视建筑的结构艺术和审美艺术, 将古代建筑中固有的特征和美感融入之后, 将结合现代建筑中的风格, 这样自然的就实现了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但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在融合古代建筑形式和现代建筑形式的过程中, 还需要将两者之间的差异凸显出来, 这样才能够在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创造性。比如万科第五园, 就是典型的现代中式建筑设计, 其建筑外墙是双层墙体, 然后按照实际的使用功能需求来进行通风、景观等形式的开洞;其内层按照实际的需求来设计开门和开窗[4]。在这一建筑物中, 就完美的将古代建筑设计和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 设计风格更加的独树一帜。
2.2 设计技术的拓展
在设计现代中式建筑的时候, 需要积极的汲取古代建筑中优秀的部分, 并注重对建筑场地周边环境的结合, 最大限度的就地取材, 这样能够减少远距离的运输材料。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选择, 综合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条件以及气候因素, 这样建筑物与当地的社会环境和地方特色就会更加符合, 同时实现节能环保。除此之外在设计现代中式建筑的时候, 应该注重对现代建筑设计手段的合理应用, 充分的展现出中式建筑的独特优势。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古代建筑的设计方法和形式, 这样建筑物在满足人们现代化需求的同时, 也具有了浓厚的古典韵味[5], 同时建筑内涵更加的丰富, 满足建筑艺术要求, 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2.3 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融合
随着不断发生转变的社会经济与环境,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发生着相应的转变。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 获取和总结大量的经验和习惯积累, 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在设计现代中式建筑的过程中, 就需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融合, 同时在现代建筑中体现出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历史, 在人们生活的过程中更加亲近的接近自然。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与古代相比较来说, 具有较多的差异, 因此在结合古代建筑的同时, 也需要充分的考虑目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这样才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2.4 注重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在我国古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比较重视自然特色和安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庭院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更加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比较重视绿化设计, 这有助于环境更加的舒适。因此在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时候, 也需要加强对舒适度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考虑, 借鉴古代建筑设计中的技术以及经验, 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有助于营造出轻松、和谐、自由、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就目前来看, 我国在建筑设计中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在建筑过程中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 进一步的改善环境, 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将建筑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 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的融入环境保护理念, 尽可能的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6]。
参考文献
[1]成向群, 许冲勇.现代中式别墅建筑与环境设计的探讨[J].中国园林, 2011 (2) :28-30.
[2]余姝苇, 周波.论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 2014 (5) :43-45.
[3]余启航, 黄少林, 李中秋.现代中式建筑风格浅谈——以昆山中央商贸区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 2013 (4) :32-35.
[4]王晓鹏.中式建筑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以羌族建筑为例[J].美与时代 (上) , 2016 (8) :90-91.
[5]郭全民, 刘学, 熊威.新中式建筑风格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4 (3) :14-19, 25.
中式建筑空间设计 篇5
关键词:新中式建筑;地域性;文化内涵;远洋太古里
0引言
新派中式空间的打造 篇6
中式建筑和家装风格经久不衰。
如何将中国风与轻快明亮且实用质朴的现代风格相结合,这是设计师
高志强的探索与创新。
在设计师高志强的作品中,中国元素总是以一种明快、古典却并不厚重的形式出现。这就是他的“新中式”概念。大多数时候,建筑、设计、空间中的中式风格总是一种古老、深沉的形态,这些历史沉积出的压迫感往往会令居住者成为空间的“寄居者”,而非家居的真正主人。于是高志强开始尝试以新的方式呈现中国元素,令它们在明快中给人自在、随心的感觉。
“新中式”理念
传统的中式家装虽然能够带给人华贵深沉的感觉,但是对于居住都常常略显厚重。所以,高志强在设计时,采取了“新中式”风格的室内空间理念。
所谓“新中式”,即在保留传统中式核心元素的同时,对细节加以改造,使空间变得简洁明快、清新婉约。例如在北海会所的设计中,高志强在室内采用了大量的中式元素,如红木家具、瓷器、字画、盆景、纱灯、碧纱橱等,然而整个空间却毫无堂屋弄里的细琐与陈旧,一切都显得简约大方。这就是高志强的“新中式”设计,充分展现了中国元素的精致与华丽,空间上却毫不冗繁。
在设计北海会所时,高志强将游廊用玻璃封起来,同时在书房和卧室的门窗上最大限度地使用透光格栅。这使得寒风无法入侵室内,阳光却畅通无阻。光线在高志强的空间设计中有重要的地位。在二层的书画室、茶室和客房里,屋顶也都开着天窗,光线洒下,传统中国建筑变得更开放、通透,古老的神秘感变得轻灵,居住者成为房屋的主人,而非任由房屋主宰。
在成都中国会馆的设计上,高志强同样采取了“新中式”的风格。中国会馆空间中也包含了巴蜀文化的太阳鸟、蜀锦、麻将、脸谱、川剧等元素,布局却摒弃了传统树蜀地木屋的厚重排场。室内的床、桌椅的设计都极其简约;吊灯和台灯的设计也线条简洁流畅。在最大限度的采光运用下,中国元素显得不施粉黛、落落大方。
设计和钱没什么关系
2010河北白洋淀民居改造项目是高志强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件作品,是他完全出于兴趣和意愿,免费接手的一个普通老百姓院落家居的改造。高志强说过:“设计与钱多少无关”。这句话明显有两层含义:其一,设计师不一定要为钱,为兴趣也可以工作,正如这次白洋淀民居改造;其二,对于一个空间,并非用昂贵的材料、富丽堂皇的装饰就能堆砌出,因地制宜、画龙点睛的改造,才会焕发出建筑真正的魅力。
在项目开工之前,他曾经在当地生活了一段时间,留心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细节。例如当地居民习惯了随手把杯子里冷掉的水泼到地上。这个细节让高志强选用了大青砖做地面,吸水性好且环保。
当地的房屋都是青灰的冷色调,高志强用一扇暖色调的木门,令居民的视觉感受得以平衡。墙上的水泥浮雕、屋檐的檐牙,这些细节彻底让僵硬的空间变得柔软。为了更好地采光,高志强在堂屋做了一个透光的玻璃天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室内自然光的照射。
这些简单舒适又环保自然的改造设计,造价其实很便宜。正如高志强所说:“设计说到底是为人、使用者服务,无论酒店、写字楼、商场还是家居,不同的人决定了不同的使用功能和需求,将人作为设计的研究对象设计才是有意义的。”
保留老建筑的记忆
每一栋老建筑都有自己的回忆,北海会所是一座百年建筑,高志强在改造内部空间的环境时,保留了这栋古老建筑经典的外观。
在白洋淀民居改造的项目中,高志强并没有采用普通民宅改造后的白瓷砖外观,而是尽可能地保留了传统北方民宅的中式外观。在高志强看来,昂贵的建筑材料永远比不上一个空间自己的记忆。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古老、沉重的记忆变得“阳光”、轻快,将屋子冰冷的过去创造得温存、舒适。最终在老建筑与居住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
中式别墅建筑的山水环境设计 篇7
1. 十里方圆整体工程规划概况
十里方圆位于鹤山市大雁山风景区山麓。总规划占地3000亩, 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 规划入住人口约5万人。周边广佛高速 (沙贝入口) 、佛开高速 (大雁山出口) 、325国道、江珠高速等高速路网纵横交错, 只需几分钟车程即可到达仅10公里之遥的佛山九江, 20分钟车程可到达顺德龙江、南海、江门新会, 30分钟则可到达禅城、乐从、西樵、高明, 1小时左右覆盖广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多个城市群。学校:鹤山一中初中部、中英文幼儿园、方圆小学、岭南国学院。商场:休闲商业街娱乐:鹤山公园、大雁山山前广场、生态体育公园。其它:国际品牌星级酒店、餐饮娱乐会馆、康体休闲会馆、文化艺术会馆。
整个项目将会建设成一个由湖岸大宅、湖景大宅、园景大宅、庭院大宅、院落大宅、叠院大宅、情景洋房、小高层洋房等高尚住宅群和休闲商业街、五星级度假酒店、会所、岭南国学院、鹤山实验中学、生态体育公园等共同组成的纯生态高端山水生活之城。
2. 中式风格
逐渐流行起来的新的中式风格, 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本土化的现代风格, 它强调居住环境, 应该和地域风格发生关系, 顺应自然地势和环境, 力图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利用地域特征让别墅更利于人们居住, 同时产生文化认同感。北京四合院与苏州园林宅院成为中式风格别墅的两大融合表征。中式风格不仅在文脉与中国传统一脉相承, 而且更显著地体现在对传统的发展和变化上:既很好地保持了传统的精髓, 又有效地融合了现代设计因素。
3. 新东方理念, 构建理想人居
十里方圆依托周边良好的山水自然景观资源, 以山水田园诗的诗境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作为总体规划主旨, 为社区园林打造山环水绕的纯中式景观, 在浓郁的东方人文底蕴中创造出“新东方田园牧歌”的理想人居环境, 并将现代东方文化、环保节能科技等要素融入到产品之中, 同时融入丰盛完善的现代生活配套, 东方底蕴之中让生活完美融入山水自然, 创新性地实现东方人心中“离尘不离市”的理想人居。
3.1 新东方:
十里方圆是方圆集团在十余年东方人居经验基础上的一次全新探索, 在继承东方人居精髓的同时又不完全复古, 恰到好处地引进现代最新科技, 以向东向上的态度展示东方人居智慧的魅力所在。
3.2 山居:
背依5000亩大雁山, 浩淼西江相望流过, 国家级的生态景观资源成为社区享不尽的后花园。十里方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留与营造, 纯净、悠然的山地居所聚天地之灵秀, 是修身养性、品悟人生真意的好地方。
3.3 小镇:
继承东方经典聚落村镇的风格, 借鉴西方小镇的生态休闲观, 十里方圆结合现代人居需求, 在社区内引入了丰盛、完善的生活配套, 以生态、健康、美满的“新东方山居小镇”打造东方人的梦中桃源。在第5届中国别墅节上, 十里方圆新东方山居小镇的概念, 在珠三角城市化高速发展、都市圈基本形成的情况下, 为现代城市生活展开了一幅全新的居住模式, 一举赢得了所有专家认可, 并荣获“2008中国东方山居小镇模式金奖”。
4. 住在中国山水画里
十里方圆是在“东方人居智慧”理念下的一次全新探索, 在继承东方人居精髓的同时, 集十年东方人居智慧之大成, 不仅关注社区内部自然、人文生态的建设, 而且拓展到整个区域以及社会层面上整体把握, 并大胆地借鉴中国经典村镇风格、融合西方生态休闲观, 结合现代人居需求, 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东方人居的整体解决方案, 以丰盛、美满、生态、祥和的新东方山居小镇, 打造东方人梦中的理想桃源。
4.1 诗意院落, 大面积公共绿化
十里方圆的园林以中国山水画与田园诗的诗情画意为设计主题。具有东方诗意的园林美景与周边山水大环境相融相生, 整个社区屋舍俨然、桃李缤纷, 形成一个情趣悠然的东方院落。首期绿化面积达26万㎡, 绿化率高到56.1%。在保证每户拥有独立绿化空间的同时, 也带来更大、更广阔的公共园林美景。由园艺师的统一管理, 更便于形成协调的整体景观;优美的公共园林与私家花园形成良好的过渡, 宛如完整的私家庭园供业主随心享用, 更为邻里之间营造和谐交往、自然健康的生活空间。
4.2 纯生态山居建筑
十里方圆的建筑, 以现代简洁中式建筑风格为主要设计元素, 在规划设计中既坚持东方建筑特色, 恰到好处地引入传统特色的花窗、屋檐等装饰元素, 构成丰富立面的进退关系。同时又不完全复古, 适当地融入现代元素, 以现代的方式构成东方情趣空间, 以简洁平和的手法组合穿插。白与暖灰的基调清淡典雅, 取自大自然的天然石材、木材与现代感十足的玻璃、钢材进行恰到好处的混搭, 大胆融入最新技术, 呈现兼容并蓄的新东方建筑。
十里方圆的建筑对原生地貌做了完好保留, 充分体现尊重自然的本质, 所有的建筑布局均依照原有地形自然走势而建, 重现中式建筑与自然元素的贴合关系。同时重视内院空间的设计, 精心推敲每个房间的尺度, 大面积的阳台和露台, 既丰富了建筑空间, 又达到了引自然入室的目的。首层创新型的“山居生活室”深入山体, 以采光井和整面完全开敞采光, 直接连接花园, 真正做到零距离亲山、亲水、亲园,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居特色。
5. 结语
中式建筑空间设计 篇8
1 当代中式建筑创作的发展
在当前国内建筑市场,有许多带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中式建筑的热潮在国内已经悄然兴起并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当今人们的观念以及材料、技术、文化都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做到合理地继承并延续传统,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传统形式的简单的模仿,简单的套用传统的形式或符号,或某一形式的局部泛滥,这些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我们应以含蓄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特质融入建筑创作中,本文主要从传统建筑空间意境营造研究。建筑意境的追求,必须脱离对传统建筑表象的形式依赖,超越建筑形式本身,表达出独特的精神气质。从科学、技术、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认识传统建筑空间问题、特征以及内在动因,发掘和掌握传统建筑空间的本质——意境的营造,并恰如其分地利用当代的建筑语言表达其空间意境,可以减轻“传统样式”的定式观念,避免寻找固定的现代“中式建筑”,这样才容易创造出一个多元化的中式建筑创作局面。
2 传统建筑空间意境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的营造手法
当代中式建筑的创作的主流不再是依赖于传统建筑式样,许多都不再留有传统元件的痕迹,传统只是作为一种概念体现出来,人们依旧可以在这一种概念氛围中感觉到传统的气质,即:对传统的追求已不限于引用、形似,而是更进一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及人文精神。当代中式建筑在追求传统建筑空间意境时,因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建筑师而表现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符号的运用
1)传统符号的再现。
将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构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进行优化设计。首先,这些建筑构件可以设计在跟传统建筑一样的部位,使其具有原来的实际功能作用。其次,也可以对建筑构件进行错位布置,使其具有新的功能作用。再次,摆放的建筑构件还可以不具有任何的功能作用,只是作为传递文化的载体。下面以传统窗棂这种富含中国意蕴的传统元素为例进行说明。在图1中,设计师把传统窗棂设计成栏板,让它在室外走廊上发挥了作用。在图2中,设计师把传统窗棂嵌在墙上,在立面设计上形成虚实对比,传统窗棂在这里起到了纯粹的装饰作用。
2)传统符号的抽象与变异。
传统建筑空间艺术对于现代人来说,它的某些形式是陈旧的,造型是繁琐的,有些不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倾向,因此,设计师要对传统符号进行抽象、变异、再设计,主要表现为形的简化与再造。一方面,对传统建筑空间构件形态进行简化;另一方面,提取部分传统装饰图案,按照现代审美观念进行再创作。即对于一些过于复杂繁琐的传统符号,将其打散,分解出最具有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部分,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装饰元素,运用现代的设计法则,重新设计后与新建筑造型、功能、结构有机融合,这样使新建筑既具有时代感,又能散发出历史传统气息。如在万科棠樾中,对传统窗棂形式进行简化,通过不同形式组合,赋予其新的形式,并与功能、结构有机的结合。
2.2 传统材料与传统技术的更新
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琳琅满目的材料世界中。不同的材料可以代表不同的时代特征、空间样式,还可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意境。天然的石材与木材的运用可以体现传统建筑的时代特征,但是我们这个时代建筑材料最具代表性的是钢材和玻璃的结合。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设计师可以运用现代材料来阐释传统文化的底蕴,使传统设计富有现代感。丹麦设计师克林特指出:“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正确的材料,才能以率真和美的方式去解决人类的需要”。因此,必须用相应的材料语言和表现形式,表现不同独特的环境氛围。在许多设计中,用新的材料来模仿旧的艺术形式,迁就原有的审美习惯,是不可取的。但是,各种材料没有固定的表现对象,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要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加工技术,发挥其性格,结合具体环境具体运用,就可以使材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交汇和沟通的桥梁。在南通珠算博物馆中,博物馆屋顶借鉴传统民居双坡屋顶原型,结合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特点,采用轻盈的铝板呈45°起坡,双坡屋顶呈垂直相交,檐口薄且出挑深远,使其具有现代感且飘逸。
2.3 移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移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是简单的把形态装饰性的元素依附于建筑之中,而是移植到服从于功能的建筑空间、造型上,或衍生出各种不同形态,运用到建筑的整个形态中。这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指诸如文字、书法、剪纸、水墨画等“非建筑”的可视化元素[2]。如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兰亭别院等都是通过移植不同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穆龙建筑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2008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方案,则是将十二生肖图案移植到建筑中,在略抬台高的建筑基地上以独特的中国十二生肖图案区分不同区域,使体育场这个现代感十足的建筑置于中国文化意味的基地环境中。“鸟巢”现在不仅仅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物,而且被称为一个图符式建筑,就是在作为城市标志的基础上浓缩为一个符号而被认知。“鸟巢”的形象已浓缩为一个符号而广被认知,即使没有来过北京的人们也对它产生印象,形成某种“先验”意象。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层次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要大于建筑本身的影响,成为一种文化现象[3]。
2.4 回归自然
建筑作为人造环境,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作为人类改良自然气候和塑造人工环境的技术手段,满足人们各种要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实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许多作品都是在顺应自然,尊重历史文脉,充分利用自然的条件进行规划与设计,使建筑融合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建筑融入自然和效法自然以外,通过细部的不同处理,最大限度的引入自然,加强人与自然的对话。如在青城山房中,坡顶简洁、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强调黑白灰,注重色彩处理,封檐板用的紫铜质感的金属,是从当地地域文化中汲取的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充分融合,这些板,经过自然的氧化最终变成绿铜色,记录岁月更迭的斑驳痕迹。圆竹装饰的望板、原木制成的檩、椽、梁等装饰构件与天然纹理的碎拼黄色砂石暗示着“建筑生于斯、长于斯”[4]。
3 结语
当代中式建筑作品中也存在许多不从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形式规则出发的建筑作品。本文并没有对其做介绍,而主要选自各种杂志与著作中所介绍的优秀的当代中式建筑作品。通过这些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建筑绝非形式上的语汇或符号所能概括,应以含蓄的方式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多而杂”,且在多次革命中,被许多次的中断和混乱。所以在继承传统文化时,我们首先要找到契合点,才能正确的继承并创新。本文是抓住传统文化中矛盾、运动、共生的哲学意识,从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大矛盾问题出发,认为传统建筑空间与人生活关系密切,其空间意境的营造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的运用也是中式建筑创作中的重要手法。总之,当代中式建筑创作单纯从形式与空间入手终究是落于下乘的,只有结合文化、意境的塑造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而在中式建筑创作中也要融入当代的审美理念、原则和方法。21世纪,人们的居住环境已经向生态化、舒适化、个性化和文化层面发展,建筑设计大力提倡人文关怀,而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首先,建筑师要把“生态”的概念引进来,向绿色、环保和可持续靠拢;其次,建筑师要对市场和居住者进行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设计定位,让使用者感觉舒适化和个性化;最后,要提高设计的文化含量,通过多元化使设计充满人文特性,体现人文精神。
摘要:通过对国内建筑界继承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实践的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从传统建筑空间意境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的营造出发,研究当代中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联系,并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设计理念、处理手法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中式建筑创作手法。
关键词:中式建筑,意境,空间营造
参考文献
[1]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59.
[2]杨斌.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现代审视[D].青岛: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
[3]王戈,于宏涛.青城山房[J].建筑学报,2008(11):63-69.
中式建筑空间设计 篇9
中式风格是传承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的室内设计风格。传统的中式室内设计是同中国传统建筑相匹配的,中国南北方的地域差异在中式风格室内中也有所体现,但都有古色古香的风韵、雕梁画栋的装饰以及厅堂、乌漆大门、清水砖墙等细节。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气势恢弘、高空间、壮丽华贵、大进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见图1)。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同时对结构部件进行精巧雕琢,并配有精美的彩绘,成为传统中式室内的重要装饰。室内布局多为对称式,配合配色讲究的彩画装饰,形成传统中式风格的独特特点。通常作为皇室贵族的典型代表,具有雍容华贵的特征,风格气势恢宏、造价高昂,缺乏一些现代气息。由于其高昂的造价与较高的艺术造诣需求而使这种中式风格很难在民间广泛应用,仅在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及老北京的四合院中有所体现。
新中式风格又称作现代中式、现代简约中式,同时具备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秀特征,同时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可以更具感染力的表现出来。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在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通过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应用,使室内家居设计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满足当代人的居住需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新中式室内设计多采用粗犷的直线进行设计,去除冗余的线脚装饰,更为简洁、质朴。同时将传统园林的表现手法应用到了室内设计中,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视觉与空间效果。更增添了室内设计的意境氛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没有刻板却不失庄重,注重品质但免去了不必要的苛刻,这些构成了新中式风格的独特魅力。只有既能体现中国传统神韵,又具备现代感的设计,才能是真正的现代中式风格。在现代人们生活节奏高速运转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缺乏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简约风格。人们希望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新中式风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二、项目概况
风云建筑设计工作室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凌水河畔,凌海湾之滨。这里在黄浦路上,交通便利;工作室在整栋建筑的入口一层和地下一层,层高均为4.8m,建筑使用面积约971.5平方米。作为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符合设计工作的使用特点,同时注重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公司经营理念的体现。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环境,巧妙的扬长避短,营造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又符合简洁高效的现代化特点的办公环境。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成为这里最好的选择。
室内设计充分利用4.8米建筑层高,在原有两层的基础上,通过局部空间的间隔,创造出收放有致的四层空间。紧凑的地方,将原有一层空间间隔成两层,空间沉静内敛,多设置为可以安静办公或图书阅览的地方;开敞的地方,竖向空间4.8米直达楼顶,多为公共的办公讨论区,仿佛是给设计师不羁的思维,留一处可以天马行空的场所。收放之间是设计者对于建筑设计工作内容的了如指掌,是对建筑空间的灵活掌控。室内设计亦多用地平的高差、铺装材质的变化等创造空间分割的效果;传统格栅门的巧妙运用亦营造出隔而不断,障景与借景根据需要可以瞬间切换的效果!这一点也是对传统空间意境的灵活演绎。
三、新中式风格在风云建筑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3.1传统意境的室内空间的营造。在整体构思方面掌握“神似”,通过诗情画意的营造构建文气十足的室内空间。将中国传统的文化融入到室内环境中,通过情境来营造物质之外的意境。同时通过彩绘、雕饰、实木材质等元素,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室内设计空间。例如室内会客室中佛龛墙,可以说是整个接待办公室的精神空间。负二层的无边界水池、墙壁上鸳鸯戏水浮雕,在室内暖光灯的映衬下显得幸福、恬静,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映出锦鲤的嫣红与墙上的莲花浮雕相映成趣,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致之中(见图2)。旁边一处书桌台,上面笔、墨、纸、砚俱全,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不是普通的卷纸,而是速干的毛笔练习用的绢布,这一处传统文化氛围浓郁处又见设计者的独运匠心。
3.2传统公共空间的设置。传统的室内公共空间如厅堂的设置,则是与中国传统的会客与议事文化相匹配。对于建筑工作室的公共空间设置,同样要与工作室的办工与设计工作的特点相匹配。同时体现空间的形式美感与公司的文化理念。风云工作室的室内空间设计了多处公共的办公空间:如一楼入口的中庭空间、二层图书阅览区的书架墙旁的公共阅读空间、地下二层的报告厅(图3)及公共绘图区。满足建筑设计工作室需要开放的讨论方案、勾画图纸的特别需求而设计,又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公共开放空间的特点。
3.3传统装饰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装饰物是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不可或缺的元素,有古色古香的氛围,也是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重要载体。风云建筑设计工作室的家具设计中多处运用了明代组合桌椅,明确的体现出室内空间感和悠久的历史感,在简洁纯净的理石墙面映衬下,使得传统的明式家具兼具现代感。艺术雕窗在风云建筑设计工作室的室内设计中也多处运用,作为装饰品镶嵌在自然面的墙面上,有一种时空的穿越感,使传统与现代得以巧妙的融合。室内多处根雕、木雕放在木质摆台上,古董化妆镜、书桌台等,在营造传统意境氛围,成了室内空间中的点睛之笔。不远万里渡来的花岗岩马槽被做成的水槽,更是为这刚建成的室内增添了岁月的痕迹。
3.4新材料的运用。自然的木材与石材是中国传统建筑及室内设计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在当代丰富的装饰材料的出现为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同时为材料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新材料在传统中式风格空间中的巧妙应用,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风云建筑设计工作室的室内设计材料以木材和石材为主,木材主要选用集成材和欧松板等经过再加工的木材,配合点睛的花梨木质的桌椅、明清式桌椅等,基调材料明确。石材选用自然面的花岗岩,体现出粗放质朴的特点。现代材料如钢材和玻璃的应用,使整个空间多了一些现代感。利用玻璃分隔出独立办公的小空间,配以软木局部隔断,实现空间的虚实相生,视线的隔而不断。软木的应用更是满足了现代化办公空间的实用需求。海藻泥、火山岩、清水砖墙等生态材料的应用,亦为室内增添了一些现代的气息(见图4)。
四、新中式风格室内空间特点
新中式风格室内家居的空间设计,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其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中国的传统建筑,其布局、比例都是按一定的规律。从主体建筑到整个院落空间,再到室内的精巧布局,均有所体现。这种规律延续到新中式风格的室内环境设计中虽然不在强制要求,但在规整的建筑室内规整的形态中仍有所体现,具体的空间尺度也随着现代建筑的规模发生变化。
隔而不断的空间效果。新中式风格的空间特点传承于传统中式风格,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如屏风的使用,在保护了主人的私密要求的时候,并没有将整个空间隔断,而是“隔而不断”,人的视线局部被阻断,但是空间充分联通。有些手法,如雕窗、景窗、玻璃隔断等(见图5、图6)的应用亦是连视线都不完全阻断了,只是在视觉的过程中,增加了一个视觉停留点,增加了空间的艺术氛围,同时丰富了空间的层次美感。
在室内空间的装饰方面,新中式室内空间一般线条简洁明朗,没有明显的线脚等装饰。有些由于坡屋顶的建筑形式,在室内仍保留传统建筑的结构部件,但放弃繁缛的雕梁画栋,而是保持质朴的实木原色。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谦逊、质朴的优良品质的同时,具有现代风格中简约时尚的特点。使得新中式室内家具空间兼具传统美感与当代的实用性。
五、结语
目前国内的新中式设计风格的尝试和探索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能够代表当代中国的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有些作品,一味的模仿古代的形式、符号等,只停留在形式模仿和古玩收藏的层面,这样是远远不够的。风云建筑室内设计为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业主的使用情况,风云的室内环境和氛围也在不断地增填当代人生活的气息。如何打造理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中式设计风格、如何将现代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但核心应当是让设计彰显传统文化的内涵、满足功能上的简洁舒适,同时融入现代人对于文化层面的追求与思考。
摘要:新中式室内设计是近些年应用日趋广泛的室内设计风格,以其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美感,同时具有现代风格气息、充分满足现代化生活节奏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认可。文章在探讨新中式风格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风云建筑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为例,解读新中式设计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关键词:新中式,室内设计,空间,意境
参考文献
[1]《浅析家居装饰设计元素合理配置方案》骆阳2012
中式建筑空间设计 篇10
一、我们面临的问题
(一)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 建筑的地域性更应该得到重视和发展
面对全球化, 处于“弱势”的中国地域文化由于缺乏内在的活力, 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 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 就会显得被动, 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 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
在大片城市的“建设性破坏”中, 随着传统优良建筑的倒塌,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实质上是对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近乎无知与糟蹋, 以及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盲目崇拜, 归根到底, 是全球化与地域文化激烈碰撞的结果, 是我们对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缺乏应有的自信。
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 漠视中国文化, 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 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 显然是一种误解和迷茫。
(二) 建筑的地域性是什么
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 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
建筑的地域性表征直接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 这是地域文化积累的结果。从人类建筑文化的发展来看, 建筑地域文化本身是无法被割裂的, 但它又不是静止不变的, 更多地表现为建筑地域文化表征的动态演化, 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同步完成。它既包含社会观念、审美价值、生活心态等精神因素, 也包含地域的地理生态环境、建筑技术材料等物质因素。此外, 建筑地域文化本源、文化机制、文化因子的差异, 建筑文化变异和文化选择的不同等众多深层次文化因素也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建筑的形态特征。
二、中式建筑是什么
(一) 传统中式建筑
传统中式建筑中庭院、天井、虚实变化的功能在现代建筑中仍有借鉴意义, 具备这些功能的建筑也可以称为中式建筑。
(二) 现代中式建筑
判断现代中式建筑不应只注重是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符号, 更应该注重建筑本身的功能, 是否能很好地吸收中式建筑在规划设计及景观设计功能上的优点, 做到了这一点, 即使建筑本身体现的是现代建筑的风格, 也可以称之为中式建筑。
三、中式建筑与地域文化
谈到中式建筑, 很多人心里会迅速涌起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喜爱, 认为这是悠久文化的审美、生活、社会的积淀, 最能体现国人在建筑中的精神追求。其建筑形态的转折变化都紧扣华夏民族内心里的思念, 体现了国人在居住空间里的礼数和风水要求。
四、中式建筑的探索之路
在全球化进程中, 难道中国建筑地域文化就注定缺失和遗憾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对中国本土地域文化的建筑风格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我们看到中国建筑师走过的坎坷路程。
(一) 探索之路的初期
以往中式建筑采用部分中式园林符号加在现代建筑上的方法, 将现代建筑用“中式”的帽子盖上, 用“符号”、“历史元素”去仿效和复兴历史, 以此来让人们感受历史上的中式建筑, 这是一种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拟。
(二) 初步探索出中式建筑特色
国内外大批的设计新锐开始抛弃曾经的这种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虚假的赝品环境的设计方式, 持着对本土建筑文化的自觉意识和文化自尊的态度以及文化自强的精神, 开始深入研究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特色, 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风格, 并且, 在这一时期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1. 苏州博物馆
2006年建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
大师贝聿铭。他的设计遵循“中而新, 苏而新”的理念和“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 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 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 使新馆建筑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 成为苏州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和标志性建筑。
2. 上海金茂大厦
高度为420.5米的上海金茂大厦是世界第四高楼, 它以西安大雁塔的外观设计为原型。超高速电梯、经过鳞化处理消除光污染的玻璃幕墙、以及它所承载的现代商务、休闲生活, 与中式塔型建筑外观有机结合。看到它, 深藏在心中的关于大雁塔的优美传说被一一激活, 不知不觉间唤起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它力求寻找一种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建筑文脉相沿袭的结合模式。
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 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迭出挑, 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由巨型钢构架构成但结构神似中国传统木建筑, 高科技建筑材料演绎传统文化的恢弘与秩序。
中国在“全球化”的各种冲击下, 从过去对外来建筑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本土建筑文化的不自信, 到现在已经意识到吸取外来的先进科学技术, 建设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这实际上是对过去的历史和文化、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进行挖掘和重新解释。
发扬具有地域性的本土风格的建筑特色的文化, 探索中国源远流长深厚文化积累下来的建筑模式, 这是重要且迫不及待的。虽然这条探索之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会显得崎岖而漫长, 各国的建筑师, 特别是中国的建筑师要面对的问题会杂乱而繁多, 但这条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模式的道路正在变得更宽敞和明亮, 以现代中式为代表的各种本土建筑模式正引领着一股潮流, 在未来的道路上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志中,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
探讨中式设计在室内设计的应用 篇11
中式设计在居住室内的应用
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回到家,其居住环境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人们的压力,所以说,居室空间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式设计在其中的应用,表现了现代中国人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延伸,是居室空间设计风格中的关键表现。所以说,中式设计在居室空间的应用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要求,它表现出人们对于单调白色为底的现代风格的厌倦,同时唤醒了人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记忆与热爱。
那么下面就对中式建筑在居室空间的应用做具体说明:
1.外形表现
中式室内设计是稳重与时尚双重的结合表现。“中式”设计风格的住宅中,能够凸显出中国传统美感,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吉祥符号,青松、寿龟等其代表着人们可以长寿的美好祝福,还有鱼跃龙门,它蕴含着能够事业顺利的祝福愿望,所以,中式建筑能够通过独特的中国“符号”清晰地表现在外形设计中。
2.空间表现
中式设计另外的一大特点就是在空间上的表现,根据人数的不同,空间的不同使用,其空间的表现及分割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设计医用,例如中式的屏风或窗棂其可以巧妙地分割书房与其他使用空间,中式木门则能够婉约的表现房间的隐秘性,但又不会给人带来距离感,通过上面的中国式分隔方式,单元与单元,或者整体与整体之间的空间表现又多添加一些简约的中式元素造型。
3.色调与材质
同西方现代化室内设计比较,中式设计在室内颜色运用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一点,它是根据不同空间使用风格,或者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颜色组合,例如京城皇宫,其主要多以黄色为主,配以红色,体现出皇家威严,再有例子,我们婚房多以红色为主,体现出喜庆之气,而卧房多以深色为主,这点恰恰同西方不同,深沉而厚重,让人能够有比较好的入睡体验。
而在材质选择方面,中式风格的材料选用应结合实际室内需要,发挥各个建材的适当性,而西方建筑多以玻璃、钢管,中国式的建筑则加大了元素的丰富性。
中式设计在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运用
1.外形构造
外形包含内容比较多,主要分为四种:形态、功能、材料、色彩。其四种方式表达着该建筑或者产品的定义所在。我们在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中式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具体应用。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之大国,在南方,诸多的茶楼都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中式设计的理念,茶楼外部的形态构造就要符合其浓重的茶文化特点,所以在外部结构上,一般采用采用白墙、青砖、自然古朴的木质构件,同茶的外部形态结合,使人看到之后能够联想到茶,而室内布局通常会采用茶桌等传统木制家具,这一点便结合了上述提到的“功能”要求,同时材料也符合其本身的运营目标,总之通过简洁、清美、坚实等设计特点,运用木制本身的自然纹理与色彩这些中式设计思想,完全符合茶楼这一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
2.内涵与表现结合
不同地区的不同场合,其中式设计往往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风俗,承载着当地人们对自己文化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所以说中式设计在传统装饰中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就是“内涵”的表达,而公共场合中,其装饰物在某种意义上的定位,直接决定着装饰意义。
例如城市道路当中,信号灯或道路灯的设计,都可以结合中式理念,例如苏州,其作为江南的代表城市,其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等都是中式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代表设计。
结语
中式设计风格是有着中国独有魅力的设计理念,其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中的美丽与现代化的时尚感相结合的一种室内设计风格。所以说中式设计应用其基本理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审美基础,通过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来具体表达。
从上述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中式设计的理念不仅仅是在家具设计、建筑设计及服装设计中越发彰显,其在室内空间的应用也慢慢体现出来,并且成为一种很有影响的的设计思潮。在未来发展当中,中式设计一定会成为一门独特的设计理念,将中国文化特点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中式建筑空间设计 篇1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很多建筑元素至今仍有这传承的意义, 这些都是我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 我们应该借鉴应用传统建筑元素, 以使传统建筑文化随着现代建筑继续传承和发扬, 文章试对其进行分析。
1 现代建筑的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在经济浪潮复苏的情景之下, 高楼大厦的建立满足了人们对建筑审美的需求, 国家之间在建筑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与此同时, 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表现出日益明显的冲突, 尤其是在建筑设计方面, 源于其他国家的建筑风格不断涌入我国, 中国建筑市场不断被抢占, 削弱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建筑设计中的份额, 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喜爱程度也越来越低。在日前的建筑消费市场中, 欧式建筑受到人们的青睐, 成为建筑设计的潮流, 追其原因, 也是由于中国人们对审美的盲目追求, 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最传统最淳朴的传统建筑受到排挤。
中国建筑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 并且逐渐成熟, 从设计者到消费者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感受到传统文化隐退对建筑行业造成的影响, 并且希望共同努力, 提升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市场的地位。突出表现在建筑设计者从现代建筑设计中丰富完善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 很多调查显示, 不仅仅是中国的设计者, 世界各国的知名设计师也在尝试, 并且通过调查发现,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建筑市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建筑设计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并且很大程度上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2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依山傍水、天人合一、以人为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原理, 由于生活理念的改变和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变化, 产生了不同的建筑样式。比如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徽州民居、福建土楼等传统民居建筑, 几经风雨洗礼仍保持自己的风格, 各具特色。我国是一个文化内容丰富的国家, 各类建筑相辅相成, 因而传统建筑元素具有象征性与多样性。
2.1 传统的人文观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讲究自然与人和谐统一, 这一思想充分体现在传统建筑设计中, 例如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 在很多建筑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人们把具有文化特色的观念运用于建筑设计中, 符合当时社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条件。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必须符合特定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 所以并不是简单的表现在造型设计上复古, 而是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增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风格, 使建筑设计具有婉约淡雅之美。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 不仅仅要综合考虑环境的因素, 仅靠环境与建筑的关联性是不全面的, 还要综合注意应用现代技术设计, 通过这样的方式, 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文环境的不良影响, 使得建筑设计形成和谐统一的局面。
2.2 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目前, 例如北京的四合院建筑, 它所创造的以围合形式展现空间范围, 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特色, 这种别具一格的设计在设计之初是为了创造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 将居住环境与外界环境分离, 使得使用者可以有相对较多的活动空间。但是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 这类四合院建筑演变成了独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建筑群体, 抑或说, 四合院建筑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
在现在生活中, 北方传统的四合院民用建筑格局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习惯, 也不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取得相应地位。因此, 我们应该考虑将四合院的传统思想理念和建筑格局精华注入到现代建筑设计的制作过程中。从新式的四合院设计过程中可以看出, 设计师摒弃了传统建筑繁冗复杂的格局处理方法, 但是对其围合式的建筑格局进行了重新设计, 三进院式的建筑模式被简化, 并且利用照壁的设计使得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相结合, 实现其和谐统一, 并且具有良好的空间效果, 不仅满足当代人的生活居住方式, 还使得传统建筑元素得以保留, 实现了现代建筑空间的丰富效果, 满足建筑多元化、人性化的设计思想, 同时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使得新时代的建筑气息得以创新。顺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理念来顺应发展现代建筑, 创造新时期具有特色的建筑格局, 使得建筑中不仅体现传统建筑文化, 又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功能要求, 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需要。
综合相关实例, 结合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以及发展现状, 可以看出L形的建筑具备了类似四合院的围合特性, 营造出了独特的发展空间, 另外具有特色的建筑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适合人类居住并且具有舒适性。除此之外, 添加其他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更加突出, 在建筑设计文化内涵深化的同时, 还为欣赏者创造出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同时可以实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2.3 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借助一些特定的元素来表现, 并将文化信息传达给人们, 在一同建筑符号的同事, 文化和建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并且相互依托, 相互影响, 二者相辅相成, 并且建筑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化的进步, 文化可以将建筑作为载体, 通过建筑的形态风格得以体现, 建筑向人们传达的文化信息, 可以使人们产生认同感。不同的建筑符号所传达的文化气息可以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映像。因此, 依据现代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 能够确定建筑设计所需要的建筑符号, 并且将这些确定的建筑符号进行归纳、整理、加工, 最后将其添加到现代建筑中, 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特征, 使现代建筑具有浓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而且可以增添传统文化色彩, 使传统建筑符号更好的应用于现代社会, 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便充分展现了这一点, 该博物馆中间位置的院子墙上面点缀了传统的花纹样式, 然后用印章装饰相搭配, 虽然这样的装饰样式看似简单, 但是这种朴素的效果与气息凝重的殷商文化相得益彰, 使主题思想得以深化, 并且突出了青铜文化的发展历程, 营造了非常完美的展示效果。
3 结束语
现代建筑正以崭新的姿态和方式传承者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当代人类也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地方特色。建筑有其动人之处, 从建筑风格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 传统建筑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震撼着现代人类, 与传统风格的有机融合, 能够实现完美结合, 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和谐发展, 建筑设计能够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历史, 在不断发展和延伸过程中, 利用现代手法和先进科学技术将传统的建筑元素传承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对中国来说, 还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 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如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合理添加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建筑设计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最后, 希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展, 使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建筑受到现代人们的青睐, 使之成为符合中国人们需求和审美的设计风格, 让这样的现代建筑在建筑市场站稳脚跟。
摘要:随着建筑文化的演变与进步, 越来越多的建筑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 传统建筑元素在建筑设计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它体现了建筑之间的融合以及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文章目的是希望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能够完美融合在一起, 并能使传统建筑元素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让现代建筑设计体现传统建筑元素的色彩。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建筑元素,应用
参考文献
[1]贾栋.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2 (7) .
[2]黄健敏.回响与重现-体验贝聿铭暨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J].时代建筑, 2007.
【中式建筑空间设计】推荐阅读:
新中式风格建筑设计06-20
中式风格住宅建筑设计10-10
现代中式建筑设计论文09-11
“中式”空间06-14
中式酒店设计要点12-17
新中式别墅设计总结07-26
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08-19
室内设计的中式风格10-24
新中式07-25
中式英语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