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选择(共8篇)
居住选择 篇1
一、居住小区绿化树种的功能要求和存在的问题
树种的功能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赏心怡情悦目, 满足高低错落有致, 色彩搭配有色, 吸引鸟类有声, 精心布局有序, 休憩漫步有阴, 有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作用;二是加湿净气健身, 调节气温, 增加空气湿度,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 减轻日晒, 降低风速, 有利心脑健康;三是提升幸福指数, 合理调配北方树种, 适度引进南方树种, 吸收异地风情元素, 丰富文化品味, 把公园的部分功能移植过来, 在宜居、宜行、宜静的基础上, 无形中增加了居民自有住房的附加值, 提升了综合幸福指数。
然而在现实中, 以上功能却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主要问题是:一是所选树种不丰富, 表现是老旧小区缺乏设计, 树种单一, 个别小区囿于空间、树种低矮, 形不成绿荫, 片面追求经济或是高端, 什么便宜种什么, 或者盲目引种南方常绿树种, 树木和土壤、气候以及人的感受融合不良, 起不到效果、效益的最大化。未能对居住小区原有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 实地勘察、分析, 对所选用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未作细致的考虑。二是功能设计不配套, 没有考虑好老人、情侣、小孩等人与树的关系。三是树种质量不严格。选用的苗木不符合设计规格, 质量差, 植物生长不够理想, 不但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观赏效果和绿化的意境效果, 而且未能充分发挥美化、优化环境的作用, 给良好的设计和人的感受打了折扣。四是养护管理不到位。重种不重养, 后期舍不得投入, 缺乏专业人员养护, 病虫害防治跟不上, 木本花卉及乔灌木修剪不到位, 导致绿植没形、变味甚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成了破落的小区。
二、居住小区绿化树种的景观安排和设计原则
(一) 宜于居住的原则。
满足人们早中晚、老中青各时段、各年龄段的使用需求, 把植物的成景功能与人的使用功能相结合, 采用大乔木、小灌木、花草结合, 大乔木、藤植结合、花草、灌木结合等丰富的搭配类型, 满足听觉、视觉和感觉享受, 使小区景观成为庭院的延伸、成为自然的浓缩。
(二) 宜于养护的原则。
小区绿化景观与公园景观不同主要在于, 必须考虑与居民生活成本密切相关的养护成本。要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将养护成本中的水及水源, 营养与施肥, 花草生长周期, 人工养护密度等各种因素考虑进来, 在观赏效果、健康功能和养护费用三者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最佳“平衡点”。
三、绿化的树种选择和相互协调
在树种的选择阶段, 一要突出本地特色, 以乡土树种为主体, 结合设计需要适当引进外来特色树种, 把体现乡土、乡情和追求异域风情结合起来;二要突出林荫功能, 以乔木为绿化骨干进行造景、分区和布荫, 并且在无毒、无害的基础上, 选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粉尘、二氧化炭等有害气体, 净化空气、制造氧气的树种, 如银杏、香樟、牡丹、野菊花等乔灌木, 乔灌木比例及常绿落叶乔木比例控制在1∶2左右;三要突出主体效果, 一般在不同的区间选2~3种主体树种, 选3~4种辅助树种, 防止过于杂乱, 没有章法。
在树种的配置种植阶段, 一要注意高低错落和浓淡色彩植物搭配。丰富即时视觉感受, 使之更接近于自然。二要注意四季温差和观花观叶植物搭配。丰富长时的视觉感觉, 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三要注意草本花卉和形状长势植物搭配。使草木本、直尖弧圆互相协调。四要主次基调和主次景观植物搭配。体现造园的主题思想和视觉焦点, 形成山水浓淡多彩景观。
在具体选择时, 一是道路绿化树种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 宜配植以造型优美, 有季相变化的落叶乔木, 如垂柳、栾树等, 在炎炎夏日为居民遮荫降温, 在乔木下配植榆叶梅球、红檵木球等剪形花灌木, 在合适的地点种植几组如黄杨、千头柏等常绿树, 造成春季有花、夏季荫浓、冬季有绿的良好效果。二是小型公共绿地宜丛植、单植结合。根据绿地的地形、园林设施的形式和分布情况及人的活动范围, 亭、廊周围错落有致地配置海桐球、红檵木等常绿树种和连翘、中华绣线菊、木本绣球、紫叶小蘖等花色各异、有季相变化的花灌木;花架可用五叶地锦、金银花等藤本植物处理;座凳的周围可配置一两株垂柳、红花刺槐、栾树等落叶乔木, 用以夏季遮荫和创造一种幽静的环境。景墙前用海桐球、大叶黄杨球和紫叶小蘖球布置, 或用花色艳丽的低矮宿根花卉丛植, 以打破景墙的平直线条, 使景墙显得更加自然精致。乔灌比宜在1:1.5左右, 常绿落叶比宜在1:2.5~3.0, 最好选用大规格的苗木, 做到当年绿化, 当年见效。
摘要:居住小区绿化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 着眼居民的精神文化和生活需求, 通过景观、水系、小品、树木、色彩等形成的愉悦、健康而又有生命力的人工生态系统。本文着重针对北方居住小区树种选择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居住小区绿化,树种选择,植物利用,小区美化
居住选择 篇2
[关键词]物权居住权利;公共政策
一、住宅的物权结构
(一)住宅的物权结构
完整的物权结构包含对该物品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利构成的法律体系。由于住宅本身又是附着在一定的土地之上,研究住宅的物权必须包含其所依附的土地物权。即住宅的物权实现条件包括土地的物权条件,住宅的物权加上其所依附的土地的物权才构成了住宅的完整的物权体系。
1.所有权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相关规定,通过法定的登记程序,取得住宅的所有权证书,并享有不动产的所有权。如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的规定。[3]第三十九条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四十条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按拥有所有权的主体不同,住宅可分为国家(政府)所有、单位所有、私人所有和农民所有等。
2.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
住宅物权包含以所有权为核心,所有权人对该物权所自然享有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权利体系。住宅的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并不要求完全一致,也即使用权主体和所有权主体可以相互分离。居民可通过一定方式,如支付租金、单位内部实物分配、借住等方式取得一定时期内的住宅使用权。
(二)土地的物权
住宅是依附于特定的土地之上,且住宅实现居住功能所必须的道路也对应于特定的土地。完整的住宅物权必须包含实现该物权的土地物权。土地物权性质决定了其上附着物的权利性质,国有土地可依法取得使用权并依法获得住宅的物权,而集体土地性质仅限农民有条件依法取得宅基地而建设住宅,农民住宅仅限农民家庭成员取得所有权。
二、物权角度的中国住宅类型
(一)不同角度下的住宅分类
对于我国目前的住宅类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从使用期限和审批角度,可以区分为永久性建筑和临时性建筑;从建筑物附着的土地性质来看,可以区分为农村住宅和城市住宅两类;从城市住宅的所有权主体来区分,可分为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企业法人所有、私人所有等。
(二)物权角度下的城市住宅类型
目前存在的城市住宅类型从所有者角度可以区分为单位所有和私人所有。
此处所述的单位所有,包括政府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所有、社会单位所有。而这些住宅由私人通过一定的程序获得使用权。私人使用公有住宅或通过付费方式获得居住权利,或依据福利政策等方式获得居住权利。从物权角度来看,公有住宅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相互分离的。
而私人住宅的所有权为私人所有,该物权的所有者可以自己居住或闲置,从物权角度来讲这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统一于同一主体。物权所有者也可以将该物权进行出租,条件性的放弃使用权,从物权角度来讲就实现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相对分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和物权制度发生了几次的制度性变革和改革开放(指1979年开始到现在的市场化)也形成了目前存量住宅物权类型的多种形态:计划经济体制中福利分房在改革开放后通过一定条件从物权性质国有所有转化为私人所有;政府政策支持下的有一定条件限制的私人住宅,如单位集资建房等;政府政策支持下有购买流通条件限制的经济适用房;针对特定群体的政府住房,如廉租房等;还有历史遗留下的经租房等类型。
三、居住权利
住宅满足了私人消费的需求,是社会基本单元——家庭赖以存续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里,追求居住条件改善不单是私人或家庭的权力,满足和改善居住条件,管理和发展住宅市场也成为社会中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并进而衍生出一种权利——居住权利,居住权利的核心是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来改善和解决公民的居住条件,特别是有义务帮助那些自身没有能力实现基本居住条件的困难群体。
政府承担帮助居民实现居住权利职责的来源有三条:1.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2.社会主义制度和执政党的意志;3.政府履行国际条约的义务。
(一)居住权利是基本人权
居住权利是基本人权不单是基于居住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家庭存续和人类社會再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且我国政府签署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联合国1967年1月12日)[7]也从法理上确立了居住权利。
“第十一条: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各缔约国将采取适当的步骤保证实现这一权利,并承认为此而实行基于自愿同意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批准我国政府于1997年10月27日签署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2月28日通过)。[8]
按此公约的第十一条第一款,以及其它条款,我们可以明确居住权利是基本人权之一,并且中国政府也应该按照条约承诺,“采取适当的步骤保证实现这一权利”。
(二)居住权利实现是政府的目标
对居住权利进行简单表述的话,那就是“各签约国政府认可政府有义务为辖区内的居民实现基本条件的居住需求”。概括起来政府的主要职责有:促进住宅市场发展,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对于那些没有实现基本条件的居住需求人士,政府有义务帮助他们实现;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也赋予政府有义务照顾那些没有收入能力的、没有依赖的儿童和老人、残疾人士以及其它社会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三)实现居住权利的一般方式
居民实现居住权利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所说的三类:
1.市场方式
市场方式是目前中国大陆居民获得住宅的主要方式。市场方式下居民实现居住权利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购买住宅,即获得住宅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另一个途径是租用住宅,仅获得一定期限的住宅使用权。
市场方式的特点是居民通过市场交易来取得住宅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交易价格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来影响交易市场的供给、市场交易的成本
2.互助方式
现有的多数住宅都是一套住宅作为基本单元来承担一家或多人的基本居住需求。而且家庭成员居住于同一套住宅也便于共同生活、相互照顾,也是较为经济的形式。互助方式主要有三类形式:
第一类形式是指同一家庭成员的共处。
第二类形式是指亲属间住宅的遗产继承或赠与,改变了住宅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主体,其中还包括亲属间的经济支持从而实现了购房或租房。
第三类形式是家庭养老义务的承担。
3.政府提供方式
政府不仅可以通过法规、税收、补贴等政策措施来影响市场或是对特定群体给予政策支持,政府还可以直接参与市场,获得一定数量的住宅所有权或使用权来满足公共政策的需要。
实际上政府拥有一定数量的住宅除了满足自身的公务需要以外,其主要用途为:
首先是为困难群体提供政府廉租房。即以政府承担主要费用的形式为贫困群体提供基本住房。
其次可以通过政府的购买或退出行为来影响住宅市场。
四、居住权利实现的经济分析
对居住权利进行经济分析首先面临着主要概念的量化确定并找出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量化分析虽有直观的好处,确也丢失重要信息。
(一)居住权利的基本标准
首先我们要确定居住权利的基本标准。住宅的基本单位是套和套内面积,即每套住宅都设置有实现基本生活所必须的几个条件:面积、封闭环境如门窗墙壁、电和电器、生活取水和排水等,即能够实现休息、生活、安全等要求,且符合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当我们把这些需求都折算到一定的住宅面积,并根据当地生活水准和环境条件,经一定比例的居民选择,确定一个基本住宅面积,当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超过这个面积值且现有房屋具备基本生活设施,我们就认为该居民和居民家庭实现了居住权利。
这个基本标准的确定有当地的政府机构或立法机构或有权威的其它机构确定并获得当地多数居民的认可。
虽然仅以人均基本面积来表达,但这个基本面积包含了相应的质量和住宅内生活必须的条件以及不可细分的配套设施。如电路接入和最低符合,自来水接入或最近接水设施。
这个标准的确定并非是针对穷人或是下等人,而是当地居民达到一般生活水平所能享受或是应该享受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也是随社会经济水平、技术水平、文化或风俗习惯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二)实现居住权利的人口比例
其次,当我们确定了实现居住权利的基本住宅面积后,就可以根据当地住宅存量和户口数、居民数量来判断该地已实现居住权利的人口比例。
(三)实现居住权利的负担指数
实现居住权利的负担指数是指居民付出多少收入来承担实现居住权利的代价。正如经济学上使用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支出的比重来表示经济富裕程度一样,我们使用购买住宅支出来表示居民的负担指数。
我们还可以根据基本住宅面积和当地的市场价格,来计算每一种收入群体在市场上实现居住权利的支出,并把这种支出折算为每个月,这折算后的月支出占他们的月收入比重就是他们的实现居住权利的负担指数。
下面我使用数学和符号来表示:
设s*为人均基本居住面积,p为市场交易单价,城市中住宅总量为M,人口数为N,居民收入水平为I,则:
实现居住权利的标准:现拥有住宅面积s,s除以居住人数后数值大于s*。
实现居住权利的人口比例:在现有的城市住宅总量中,凡居住条件优于基本条件,且人均居住面积大于基本居住面积s*的家庭人口总数,我们认为这些家庭人口都实现了居住权利。
五、公共政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政策手段主要通过行政管理和行政政策来实施。我国的住宅登记制度和城市土地国有制度以及居民对住宅需求的等级性差别等特点,为政府实施差别化政策来实现所有居民的居住权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政策目标
当居住演变成为居民的基本权利,并且明确为政府的一项职责时,我们的政策目标就非常明确,那就是让所有居民有房可住。这个目标并不要求所有居民都拥有住宅的所有权,它的核心是所有居民都实现居住的权利,若有居民无法实现这个权利,那么政府就有義务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权利。
实现这个居住权利的住宅的最低条件也须达到或满足一般居民或居民家庭一般生活状态下的基本条件。这个条件来源于当地的经济社会水平和环境条件,也要考虑当地的习惯和风俗等。
(二)政策资源
政府在承担帮助居民实现居住权利的义务时,不仅需要掌握居民的居住情况,而且需要政府政策能有效地帮助所有居民实现居住权利。
按照我们上面所述的三种实现居住的方式中,政府政策除了提供促进市场交易方式和互助性方式外,还需要通过政府提供的方式帮助那些前面两种实现方式都存在困难的群体来实现居住权利。如何在政策上使三种针对不同群体的方式能相互补充使所有居民实现居住权利需要我们有效利用我们的政策资源。
我国的社会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三个有利的资源:第一个是我国的户籍登记制度、住宅登记制度和计算机管理水平,能够确定居民的居住情况,可以据此分辨出那些尚未实现居住权利的居民;第二个是我国的城市土地国有制度和我国内地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两个制度为政府提供免除土地出让金的政府住房或政策性住房提供了法理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第三个资源是住宅的物权结构也为政府针对不同支付能力的群体提供不同物权结构的住宅提供了选择。即可以根据不同的支付能力来获得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准商品房)、有条件约束的政府所有房、政府廉租房等。
(三)政策控制
从实现居住权利角度来探讨住宅市场时,把居民收入分布和市场上的住宅价格进行经济上的换算并制成住宅价格—收入图。
从图1我们首先可以观察出两个群体:完全市场能力群体和完全市场能力失败群体。完全市场能力群体是指那些收入水平较高群体,在一定的房价水平Ps*他们以自己或家庭收入能够通过市场解决住房;而市场能力完全失败群体是指在政府的一定政策支持下通过市场解决住宅也是一件痛苦和困难的居民或是居民家庭。而这两个群体之间的收入群体简称为中间收入群体,也即部分市场能力失败群体,或是称为部分市场能力群体。
此住宅价格—收入图中不仅提供了一条住宅价格线Ps*,还画出了一条不含土地出让金的住宅价格线Ps*—Pl(图中假设住宅所含土地出让金为Pl)。通过这两条线把居民根据收入水平分为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
1.具有完全市场能力的政策选择
对于具有完全市场能力的群体,他们有能力通过市场来实现居住权利。政府政策的目标就是提供行政管理来促进市场供给来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并由此实现城市土地的价值。他们获得的住宅是商品房,即私人拥有完整的物权。
2.具备完全市场失败居民的政策选择
基于居住权利的要求,政府通过提供廉租房和补贴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实现居住权利。即他们中除了历史原因已拥有住宅的群体外,其他居民只能由政府提供住宅。他们所居住的廉租房的物权归政府所有(广义上的国家所有),他们只是实现居住权利而已。
3.具备部分市场能力的政策选择
对于具备部分市场能力的群体,直接让他们通过市场解决居住权利对他们而言具有很大压力,而由政府提供廉租房或周转房也会使政府面临很大的财政压力。
对于这部分居民,现有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即有一定条件约束的住宅可以帮助其中部分居民实现居住权利,当然还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等政策如同经济适用房制度那样来帮助他们实现居住权利。经济适用房是一种准商品房,即它的所有权有一定条件约束,这种约束多是时间的约束,在时间约束到期后在市场上的流转跟商品房没有物权方面的差异。
对于剩下的部分居民,可以通过减免土地出让金的政策来帮助他们实现居住权利。为使这种住宅跟商品房和政府房有差别,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可以设定这种住宅的物权结构为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居民通过支付房款获取住宅的使用权,且居民对这种使用权的市场转让方为政府或政府指定机构。
4.不同物权结构下的住宅结构
按照商品的等值原理,同样的商品应该价值相等。为实现居民的居住权利,居民支付居住的成本却有较大的差别。按照等值原理,这个差价需要政府来补足或是使用差别政策来平衡。同时,在制度设计上,相对于商品房的私人完全拥有所有权的物权状况,居民由于支付的不同而相应地获得有约束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甚或是仅仅满足居住要求也是合理和必要的。即居民可以根据支付能力选择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不含土地出让金的政府住房、政府廉租房或政府周转房,相应地选择取得全部物权、取得有条件的物权、仅取得使用权且有条件约束、仅是为解决居住放弃所有权和使用权等。
政府在帮助居民实现居住权利时根据不同居民的支付能力给予区别性的政策支持。随着政府支持幅度的提高,政府获得了的住宅物权更多。政府保有一定数量规模的住宅不仅有利于社会公平责任的承担,还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
(四)政策评价
我国住宅市场化启动以来,在解决居住问题上没有确立居住权利制度,导致市场能力较弱群体对政府构成较大压力。
当我们把住宅的物权结构分解,根据不同的
支付获取不同的物权而实现居住需求时,我们就因明确了政府的义务而选择有效的政策来帮助居民实现居住权利了。
当确定了居住权利实现的最低居住条件,我们不仅以此标准来评判每个城市的居民居住权利实现状况并以此來考核当地政府,而且也为地方政府实现居民居住权利设立了居住标准。
六、政策建议
(一)确立实现居住权利的基本或最低条件
由各城市政府或权威机构发布满足居住权利要求的基本条件或最低条件,并根据该城市居民实现的状况和居民的支付能力,出台居民居住的保障计划列入政府年度工作任务中。
(二)出台公益住房制度
所谓公益住房,即新型政府公益型住宅,不同于计划经济制度时期的福利分房,也不同于一段时间前的集资住房,它是政府通过免受土地出让金,购房人仅获得有条件约束的使用权的住宅。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
437aa4f9e97697b11c0156840c72362d88a5339968449e0794611143dbaec3
0226754809e2a2016af3e0db7af2b366c5465aa9cc28f4ddcac925f75ce78&p
=882a964096b118b140be9b7f170d&user=baidu,2009—3—4.
[2]张汝立,余期江.城镇廉租住房制度的问题与成因[J].新视野,2006 (4):68—70.
[3]荣艺华,罗江.加大对中低收入阶层住房的金融支持[J].银行家,2006(11):104—105.
[4]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EB/OL],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6/content_989.htm,2009年9月7日访问.
[5]杨永华.论住宅商品房市场的边界[J].学术研究,2006 (7):62—66.
[6]李伟.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完善调控措施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 (7):40—41.
[7]联合国.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盟约[A/RES/2200А(XXI)] (1967年1月12日)[EB/OL],http://www.un.org/chinese/documents/decl—con/chroncon.htm,2009年12月9日访问,
[8]人民网.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决定(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通过)[EB/OL]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2803/396018.html,2009年12月9日访问,
居住选择 篇3
在关于居住区位的相关研究中,分析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是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制度与政策方面、住房制度以及城市规划方面的因素[13]。微观因素主要包括居民社会属性、收入、家庭生命周期、交通、环境、就业可达性、工作地等,事实上微观因素更直接更具体地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因此,对微观因素进行研究,可以在优化城市居住区位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使住宅开发与居民需求相吻合。
1居住区位概念和模型的认识
居住区位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杜德斌认为居住区位是住宅所在的空间位置[14];张文忠认为这种空间位置具有固定性和独特性,不同的居住区位价格不同[15];董昕指出居住区位不仅仅是指住宅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还包括该位置出行的便捷程度以及该位置对居住者产生的非经济方面的影响。总体来说,就是该居住区位的地理位置和在此进行日常活动所需的货币和时间成本,以及该区位的自然人文环境对居住者身心的影响[8]。
居住区位模型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它对估计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如何进行权衡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国内仍然缺少对这方面的研究。帕利亚拉和威尔逊将居住区位模型分成三大类:1基于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居住区位模型;2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居住区位模型;3计量经济模型[16]。第一种居住区位模型起源于城市经济学理论,它受农业土地利用和租金思想的启发,理论核心是家庭在居住区位选择时需要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权衡。第二种模型的建立类似万有引力定律,主要来研究影响居民移动的因素和吸引他们的居住地的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三种居住区位模型来自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更明确地说是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来研究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它基于微观经济的随机效用理论,能够在家庭层面上来研究居住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离散选择模型方法的发展。
2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因素
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主要针对城市居民而设置,对城市建设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总结得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居民在住房选择过程中考虑最多的因素是房价、房屋位置、交通便利程度、周边配套设施(尤其关注是否有适合子女的学校),而居民自身属性如收入水平、职业、年龄、教育程度等考虑很少[17,18,19,20]。由于城市的形成历史、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个性的不同,影响居民住房选择因素在国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约瑟夫认为主要有四组因子影响居住区位的选择:居住单元的特点 (尺寸、设计、是否有停车场、噪音大小等);居住区位特征(本地区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质量、安全水平、购物和休闲设施、交通等);可进入性的特征(进入城市多种职能区、购物中心、工作地等的方便程度);居民个人特征(家庭生命周期、教育、 收入等)[21]。库马尔等采用叙述性偏好和显示性偏好数据,研究发现居住地到目的地的时间和成本、租金高低、家庭收入、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邻里指数(是否走路能到学校、是否有好的环境)对居住区位选择有一定的影响[22]。
本文将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因素分为两种,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其中共性因素主要是指居住 区位的因 素,个性因素 则与居民 自身相关。
2.1共性因素
2.1.1房价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房价是居民在购房时考虑最多的因素,刘敬伟选择居住区和小学作为问卷调查地点,研究结果表明60% 左右的居民认为价格仍是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多数居民在自己的支付能力范围内选择实用性高的住房[23]。房价主要由房屋的面积和其坐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这就表明当房屋的面积一定时,城市内不同的区位的房价也不相同。王玥等以沈阳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对住房价格距最近的城市中心的交通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住房的价格受市中心的影响,即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减小,住房的价格增加[24],这和我国城市中房价空间分布规律相似。通常来说周边服务设施完善、靠近城市中心、文化和商业密集区的地段房价较高。
2.1.2可达性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汉迪等表示可达性由潜在目的地的空间分布、每一个目的地的活动质量和特征所决定[25],即由进入一个特定地区的难易程度和地区的特征所决定。因此,居住区位的可达性由该位置的交通条件和进入城市公共设施的便捷程度共同决定[26]。可达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它很好地 解释了为 什么居民 喜欢居住 在城市中 心(因为它为接近 各种活动 机会提供 了一种潜 能)。苏鲁尔等通过计算达拉斯-沃斯堡地区的可达性指数,发现就业地、零售场所、公共停车场的可达性机会的确对居住区位的选择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就业地可达性机会对居民的影响更加显著[27]。在关于可达性的研究中,最多的是交通可达性和就业可达性的研究。
1交通可达性与居住区位的选择。交通可达性是居住区与外部联系的便捷程度,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目的地与居住地的实际距离,二是指交通工具的可获得性[28]。一个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进行日常活动的方便程度,因此一般有较近的公交站点、轨道站点的地区是居民的首选地。林瑜茂研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与居民居住地选择的关系,表明城市外围区域居民喜欢选择轨道交通站点附近的住房,随着距轨道交通站点距离的增加,住房被选择的机会减小, 与此同时市中心的轨道交通站点对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大[29]。莫林等总结了布鲁塞尔地区关于居住选择的各种案例研究,发现这些研究都认为交通可达性机会的影响不明显,认为主要是居民支付得起多样的交通工具,但是对于依靠公共交通的居民来说情况就不同了[30]。事实上,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居住区周围道路数量和公共交通线路数量)对居民的住宅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31]。吕顺[32],张文忠[33]研究发现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区的价值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地区交通可达性水平越高,其房价也就越高,与此同时一个地区交通设施的改善,可以提高居民对该区位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评价水平。潘达采用1998年和2004年曼谷的社会经济调查数据,采用双峰选 择模型 (Bimodle Choice Model) 研究交通轨道建设前后对居住区位模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月收入高 者 (月收入大 于15 000铢)始终喜欢居住在城市外围,使用汽车进行通勤;不同点是在2004年,当引入轨道交通后, 中等收入者(月收入5 000-15 000铢)开始使用轨道交通,并搬到较原先远的地方居住[34],这也表明一个地区轨道交通的建设可能使居民离开现居地,重新选择居住地。此外赛蒙斯等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来研究三藩市两性在选择居住区位的过程中对交通因素的敏感性,发现女性相比于男性对通勤时间更敏感[35],也就说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的居住地。
2就业可达性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就业可达性也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地区提供的就业机会越多,人们选择在这里居住的概率也就越大。 杰西和钱德拉对达拉斯-沃斯堡的研究发现,就业可达性机会对高学历的居民的影响较大,对其他居民影响不 大[36]。现在,随着就业 流动性的 增强,双职工家庭的增多以及城市区域的分散,潜在工作中心的可达性在居住区位的选择 中变得重要。居民在选择居住地和考虑通勤时间时,同时考虑现工作地点和潜在的工作地的可达性。罗德里格兹等人通过控制重要的家庭和邻里属性,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来研究北卡罗纳州-梅克伦堡县地区就业分中心地区对居民居住区位 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收入的家庭,进入最近的就业分中心及累积进入所有就业分中心和居住区位选择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于中等收入的家庭,进入最近的就业分中心对居住区位的选择影响不大,但是累积进入所有就业中心对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对于低收入家庭,他们尽可能选择靠近最近的就业分中心同时更靠近所有的就业 中心[37]。
2.1.3环境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居住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比如光照情况,污染程度,住宅所处的山水形态等。现在, 随着城市污染的日益加重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使得居民对居住环境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环境因素在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刘长岐等研究发现随着北京市空气质量的下降,城市居民逐渐开始选择在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小区购房[38]。亨特基于1 277个家庭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得的数据建立一个Logit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质量对居民选择有相对较大的影响,这些家庭愿意权衡市政税的增加和通勤时间的 增加,以获得降 低恶劣空 气质量的 频率[39]。同时城市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对住宅区位的影响也较大,一般家庭会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区居住,方便出行,然而对于有钱人建别墅一般选择在山区城市中较陡峭的地段,因为这种地理位置具有的孤傲性和排它性恰好显示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40]。人文环境主要是住宅区的居民属性、公共安全、公共服务设施等。格莱泽[41]和朵拉[42]指出,在发达地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环境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盖达的研究发现, 在布鲁塞尔周围环境安静、安全、交通量低的地区更加吸引居民,此外儿童可以安全的在街上玩耍也是家庭选择居住区位重视的因素之一[43]。现在,随着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居民倾向于选择在教学质量高的学校附近居住[44]。总的来说,居民都倾向于选择环境优良、治安良好、基础服务设施完善的居住区。
2.2个性因素
2.2.1居民收入差异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居民在进行居住区位选择时,在支付能力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决策。低收入家庭的选择范围最小,以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为主;中等收入家庭会对居住的面积和环境等有所考虑;高收入家庭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居住区选择。现实生活中,同一收入阶层的居民在消费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他们对住房区位的选择也具有相似的倾向性。郑思齐等通过建立支付意愿梯度模型和区位选择模型,利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详实的社会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高收入群体仍倾向于居住在距离市中心较近的位置,但是低收入阶层,受经济的限制,多会选择房价较低,出行购物和上班都较便利的地区[45]。
实际上,早期伯吉斯和霍伊特的居住区位理论就是从收入差异的角度来研究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二者都认为,随着大城市的发展,高收入者多搬到新建的城市外围环境较好的新住宅,低收入者居住在他们搬出的离市中心较近的老住宅区。这主要是由于西方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郊区也可以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和就业, 及公共交通发达和家庭汽车的拥有量多,因此高收入家庭一般选择居住环境质量良好、房屋面积相对较大的郊区。正如皮特等认为西方国家居民搬到郊区居住主要原因就是交通的发达和便利, 以及城市中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46]。然而在我国由于市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商业服务业高度集中,高收入阶层偏好在距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居住。例如在上海,高收入住宅主要分布在地段景观资源好、历史文化价值高、高起点成片开发地段以及市中心繁华地段,低收入住宅主要分布在老城厢、旧城区、旧工业区、设施不完善交通偏远的郊区[47]。
2.2.2居民社会属性差异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居民的社会属性主要是指居民的教育程度、职业、 民族和宗教,出生及生长环境等,居民社会属性的不同会导致其对居住地的选择不同,如王铮等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在居住选择中更注重距交通干道、学校和公园的距离,而房价、距市中心、购物中心和医院的距离关注程度较低[48]。一般来说,从自身安全和心理需求出发,具有相同社会属性的居民倾向于选择特定的居住空间。然而张文忠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市内部居民居住区位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职业居民在宏观居住区位选择偏好上趋于相似,职业对居住区位的选择更多地反映在微观层面上,总的来说个人属性与居住空间偏好之间基本独立[49]。
在居住区位选择研究中,生态学派强调居民的社会特征对特定区位形成的影响。伊文思在1985年出版的《城市经济学》中指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志向相同的人倾向于居住在一个地区,而且需要类似服务的人通常居住在一起, 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50]。行为地理学认为,家庭在做居住区位决策时,家庭的社会地位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特别是在一个社会分层严重的地区,社会分层可以来自于任何形式的分化(能力、 财富、知识、文化等),但住房和区位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51]。在选择居住区位时居民对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在做决策时同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与文化、宗教等相联系的因素和情感在解释居住选择是不可忽略的[52],因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的居住分离现象,在旧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中有十分明显的表现[40],如在北京,位于宣武区的牛街一直是回族居民的聚居地。在西方国家,由于种族之间的相互排斥十分激励,相同种族或国籍的人居住在一起,在特定的地域内形成界限分明的少数民族居住区。斯图尔特和加里以洛杉矶为例,对非洲黑人移民家庭和白人家庭居住区位的地域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黑人移民家庭倾向于居住在市中心,而白人家庭倾向于居住在郊区[53]。
2.2.3家庭的生命周期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54],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由于生活和心理需求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居住区位。罗布森[55]基于市中心处于衰落阶段,环境恶化,房价便宜的前提下得出,青年型家庭日常社交活动较频繁,喜欢出行方便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居住,因此他们的住房面积一般较小;中年型家庭相对富裕,对居住面积、住宅环境、特别是子女上学条件等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城市比较好的住宅区; 老年型家庭社会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趋向于选择贴近自然、价格便宜、邻里关系和睦和社区文化生活丰富的住宅区。然而罗布森住房区位选择模式只反映了一般情况[56],比如许多青年型家庭为了靠近父母居住,会选择离市区相对较远的住房。 如刘旺采用采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和GIS分析方法对万科青青家园调查发现年轻型家庭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收入较高,大部分拥有私家车, 因此居住区位的选择外移的趋势[57]。王益洋通过对上海市的调查研究表明,市中心区人口平均年龄大,边缘区人口平均年龄小,原因是城市边缘新建了许多住宅区,住房面积大,环境质量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因此许多青年夫妇会选择离开父母,居住在边缘区。而老年人熟悉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加上家庭住房和社区环境成为主要的活动空间,则仍多愿 意留在市 中心区[58]。 此外,梁丹等通过对郑州市8个城区居住空间分布现状和城市居民个人居住区位选择进行调查,表明不同年龄和家庭结构的居民对居住空间的选择存在趋同性[59],也就是说年龄和家庭构成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不明显。
2.2.4工作地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沃德尔认为工作地决定了家庭对具体区位的选择[60]。陈等人的研究发现工作地的距离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61]。劳瑞认为家庭到工作地之间的 花费是解 释和促进 家庭区位 分布的原 因[62]。同时有关研究显示,居民在选择住房时会着重考虑该位置到工 作的时间 和距离[63,64]。陈科等基于分层Logit(Cross-nested Logit)模型建立了居住区位和通勤交通方式的组合选择模型, 以《成都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2010)全市200家企事业单位的5 000名就业员工的调查为数据来源,结果表明:就业者在选择居住区位时,会综合考虑通勤成本和居住成本,且多数人更愿意居住在离就业地近的地方,但对于收入高且有私家车的就业者来说他们的选择范围更加灵活。此外女性同男性相比,她们更希望通勤时间较短,对工作地的选择会更接近居住地。家庭责任假说”(Hou sehold Responsibility Hypothesis)认为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工作和照顾孩子,因此女性的通勤时间要比男性短。而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家庭责任的性别差异是造成通勤时间差异的重要原因[66]。
阿伦索,米尔斯和穆特的经典模型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就是,居民对住房支付意愿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由居住地到工作地的时间和距离所决定, 居民对离工作地点较近的居住区位支付意愿偏 高。阿伦索[4]的经典住宅区位选择理论,是基于消费者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假设的前提下从城市内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关系研究 住宅区位问题,称之为“互换论”。他指出在单中心城市中(所有的工作都在市中心),在经济能力范围内,家庭在居住成本和通勤成本之间选择效用最大化的住房,两者之和最小才是最佳的区位,通勤成本会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增加,而住宅价格距离市中心越近越高。之后米尔斯和穆特在细节上对阿伦索的模型进行了一些修正和改进,形成了米尔斯-穆特 (Muth-Mills)模型[67]。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富人搬进城市内的废弃地区,翻新和居住在那里时(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后来被称为绅士化(中产阶级化)[68]),该理论已经无法给出满意的解释了。里维拉等采用非集计算模 型(Disaggregate modeling)的方法来研究大马尼拉双职工家庭的空间行为和模拟他们的选择行 为,研究结果证实在大都市确实存在郊区化的模式,更多的家庭在居住区位的选择中愿意权衡更长的通勤距离,也就是通勤时间[69]。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互换论的思想是正确的,但它缺少考虑居民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偏好对居住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
此外,性别也是一个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女性一般喜欢在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居住。虽然中心区的房价高、居住空间较小、环境质量较差,但是由于 市中心基 础设施建 设比郊区 完善[70],所以大多数中国城市女性居民都觉得选择在城区中心居住会比在郊区更加方便。
3影响因素和居民实际选择之间的关系
家庭居住区位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一系列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对不同的家庭来说重要程度是不同的[71]。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同时各种因素不是独立地起作用,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但居民在区位选择过程中也不可能兼顾所有方面,因此要在许多因素之间进行权衡,毕竟一套住房不可能满足所有居住偏好[72],家庭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偏好,进行收益和成本的权衡[73]。其中最经典的权衡理论是阿伦索的关于居住成本和通勤成本之间的权衡,布鲁克纳等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城市设施因素,这使得居民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该位置到城市设施的可达性,居民在这些因素之间寻求平衡[74]。埃普尔等认为居民在选择居住区位时在住房成本和城市公共品之间进行权衡[75]。韦克利等提出居民在居住状况(是一种和住房相联系的社会期望,如对宗教、 环境、文化的期望)和住房质量(住房的物理的、可测量的状况)之间进行权衡[76]。克兰等学者考虑到就业位置在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时居民就要关注长期的利益,也就是在居住地到当前工作地的距离和到未来工作地的距离之间进行权衡, 选择最适合的区位[77]。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更加注重游憩活动和环境质量的问题。研究者开始关注居民在住房成本和附近休闲设施之间选择的权衡、可达性(包括到工作地、商场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和居住环境质量之间选择的权衡,可达性和住房成本之间选择的权衡等问题。此外由于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家庭生命周期、性格特质的不同及变化,他们对住房的偏好也会随之不断变化[78]。但最重要的是,居民只能在支付能力范围内选择效用化最大的住房。
4结语
居住选择 篇4
1 居住小区绿化施工原则
不同的居住区对于绿化率要求不尽相同,例如改造的旧居住区绿地率必须大于或者等于0.25,相对于新的居住区则不能小于0.30,购房者在采购房屋时也越来越关注居住区的绿化率是否达标。
对于居住区的公共绿地,应当根据居住区的具体环境和要求来设计规划,例如公园、景观小品、组团绿地诸如此类,设计师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当根据该地域的人文氛围和文化基调因地制宜,并有效结合地块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进行设计,力争设计出最为自然、亲切而又有凝聚力的公共景观区[3]。
居住区绿化应当对植物的选择和种植进行重点考虑。当地的特色植被景观配合一些具有适应性和观赏性的外地植物,在某方面来说可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形成居住区的独特景观,在植物搭配上,应当科学搭配、合理种植。例如,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等都需要搭配种植。迎合居民心理需求来进行相关设计规划,创造出一个闲适而又充满亲和力的交流休闲空间,设计师在景观设计时不应忽略公共景观所带来的凝聚效应,注意休憩区和观赏区、交流区相结合,设计出拥有点、线、面等多样构成元素的艺术性景观。
2 居住小区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应当慎重,一方面应迎合小区居民的心理需求,尽量选择居民喜好的植物进行种植和搭配,在心理上就会让居民对小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如,如果居民组成大多是年轻夫妇或者单身白领,就应考虑园林风格的现代化和西化,适当种植整齐有序的植被和灌木,若是老年人较多,则可以中式园林的种植模式,形成一种“曲径通幽”的含蓄之感,从园林性格上深入人心。另外,也应考虑当地的民俗风情,比如有的地方认为槐树不吉,则应当尽量避免种植槐树,最大化尊重地域文化和人文需要。
小区景观树中,必须选用无毒安全的乔木或者灌木,在居住区内保证美观、遮阳等,也要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类似樟树、松树、枫树、玫瑰、栀子、牡丹等均可种植,但夹竹桃、曼陀罗、风信子、相思豆等有毒的物种就极可能对居民造成伤害,在选择植物过程中,必须慎重,因为居住区各种年龄层次的人都有,不能保证每个居民都能与某类植物完全隔离开来。另外,花期较长或者四季常绿的植物也是较佳的选择,如迎春、桂花、海棠、樱花等,同时也应考虑植物品种所具有的观赏价值,例如春末的樱花、夏初的栀子、深秋的枫叶等,都可以营造出与小区建筑设计风格相呼应的自然园林景观。
乔木是园林绿化中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一般较高大,如银杏、柳树、杨树、水杉等植物,均属于乔木科。乔木由于其高大的景观特质和高质量的生态效益而被广泛采纳。在乔木种类的选择上,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的搭配比例不应相差太多,落叶乔木由于其特殊的古典与写意之美而被应用于中式园林中,常绿乔木的优势在于四季常青而能塑造出一种较为稳定的绿色生态圈。设计师应当根据居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小区内不应只有落叶乔木而忽视了常绿乔木,反过来道理也是一样的,两者搭配种植往往能营造出特殊的景观氛围,加强小区的景观竞争力,从而提高居住区的居住水平。
3 结语
总体来说,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及施工是以完善居住区内部的生态系统、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为出发点,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4]。良好的居住环境,也可以为开发商带来更多的商机,为居民提供更加愉悦的心灵体验,因此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中,景观设计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优美的景观环境也是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提升城市质量和水准有重要作用,也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与自然对话的机会,使居民更自然地融入环境体系之中,避免完全脱离于自然,也避免了各类城市病的产生[5]。
参考文献
[1]郭国勋.上街亚星盛世广场住宅小区规划的探索[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省土木业建筑学会,2010.
[2]向明.宋继红.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初探[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省土木业建筑学会,2010.
[3]米捷,张玉书,周根亮,等.住宅小区绿化设计[J].中国花卉园艺,2004(24):41.
[4]张羽.宋涛.浅析住宅小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省土木业建筑学会,2009.
浅谈居住空间中花艺绿植的选择 篇5
林语堂先生说过“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从哪里开始。”居住环境设计时除了考虑传统的墙面、顶面、地面及空间划分布局等使用功能以外,还应该考虑家具、布艺、画品、灯具、摆件、花艺绿植等满足人们精神功能和审美情趣的物件。前者是硬装研究的范畴,后者是软装研究的范畴。而花艺和绿植是点晴之笔,所占空间不大,却更能体现居住者的生活情趣,部份花艺和绿植还能为人的健康带来影响。
一、花艺绿植在居住空间中的重要性
花艺即花卉艺术。按照其材料属性可分为鲜切花、干花、人造仿真花。本文主要是研究的鲜切花。绿植即是绿色植物的简称。
林语堂先生说过“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从哪里开始。”居住环境设计时除了考虑传统的墙面、顶面、地面及空间划分布局等使用功能以外,还应该考虑家具、布艺、画品、灯具、摆件、花艺绿植等满足人们精神功能和审美情趣的物件。前者是硬装研究的范畴,后者是软装研究的范畴。而花艺和绿植是点晴之笔,所占空间不大,却更能体现居住者的生活情趣,部份花艺和绿植还能为人的健康带来影响。
二、花艺绿植在居住空间的具体使用
1、门厅
门厅是从室外空间到室内空间的转换,也是进入人们视野的第一印象。风水上讲究“开门三见”,即“见喜”、“见绿”、“见画”。这其中的“见绿”就是指进门最好能看到绿植花艺。门厅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花艺和绿植以不阻碍行走为佳,直立性花卉不宜干扰视线。可选择最有垂性美的室内观叶绿植,如常春藤、白粉藤、黄金葛等。
2、客厅
客厅在居住空间中使用率是最高的,同时也兼具的会客、聊天、和家人交流感情等作用。因此客厅的花艺布置和绿植选择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体现居住者的生活品位,还应该与客厅的装修风格相协调。客厅花艺和绿植的摆放位置主要在茶几、沙发转角处、楼梯口、电视矮柜、窗台。客厅茶几是整个花艺布置的中心,该处多以花艺为主,色彩可参考窗帘和沙发上织物的色彩。花艺的造型要结合具体的装修风格,如欧式装修风格就可选择,西式插花或者自由式插花。东方传统风格家具陈设则应考虑中式插花。花艺作品的高度上还应不遮挡视线,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电视矮柜上的花艺体量不要过大,高度上可以适当高一点,色彩上可选择简单一些的,适当的留白也是一种美。客厅也可以选择具有色彩美、图案美、自然美、垂性美的室内观叶植物来陈设,但要避免易使人皮肤过敏的植物,如滴水观音。
3、餐厅
餐桌的功能除了用餐以外,还包括家人之间的交流。花艺作品的造型上体量不应过大,插花方式多以低插式或平卧式为主,这样就不会防碍交流,否则会遮挡视线。花材多以应季花材为主,甚至日常的蔬菜水果都可以是插花作品中的配件。器皿的选择可以是透明的玻璃瓶,也可以是红酒杯、水杯、碗。花艺作品不仅要与餐厅的装修风格保持一致,还应以餐桌桌布的色彩和餐具的色彩相协调。色彩上不管是能增进食欲的暖黄色,还是温馨的粉色系,甚至柔和的嫩绿色系都能营造轻松自在的用餐氛围。花的美好形态,无疑是用餐良好氛围的催化剂。
4、书房
书房是让人沉静的地方,花艺摆放和绿植选择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花艺最好选择淡雅的植物,色彩不宜过艳、最好是以绿叶为主的植物,例如竹子、芦荟、仙人掌等,能够调节视力,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5、卧室
卧室是居住空间中最为私密的地方。它能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和充分的休息。在卧室的所有陈设都是以帮助睡眠为主。在花艺的布置上,拒绝浓烈的芳香刺激,如百合的香味,会影响睡眠的质量。花艺摆放的位置也很关键,要尽量避免零乱和给人带来压迫感。如梳妆台、床头柜等视觉相对集中的地方是不错的选择。花材的选择上以淡雅的白色和粉色为佳,如色彩鲜艳的花朵,在数量上以一两朵为佳。如要在卧室摆放绿植,最好摆放少量的芦荟、文竹等小型植物,不布置悬吊植物。因为夜间植物的光合作用完全被抑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也就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卧室的植物太多势必与人争夺氧气,时间一长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6、卫生间
卫生间的花艺装饰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巧妙的利用小品花艺不仅能美化空间,还能营造一下舒适放松的洗浴环境。卫生间由于空间较小,在花材的选择上要避免像丁香、夜来香等耗氧性花材。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时,大量消耗氧气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洋绣球、五色梅等易过敏性花材也要避免。可选择像勿忘我这类花期较长的鲜切花做成花艺作品,整体上可以拉伸视觉高度,扩大视觉空间。若空间较大,则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卫生间是比较潮湿的地方。可以选择像虎皮兰、绿萝这类的耐阴、吸水气的植物,不仅能增加美感,还能有吸纳污秽之气的作用。
三、花艺绿植在居住空间的具体使用
在居住空间中的花艺绿植选择时要注意与装修主题风格相一致。在实际创作时还要根据空间的大小来确定作品的高低。在同一空间中有花艺和绿植同时出现的时候还要考虑主次之分,做到层次分时,相互协调,色彩上更应该整体和谐。创作出稳定均衡的花艺作品,打造出符合居住者审美情趣且具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
四、结语
花艺绿植的选择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居住空间中的花艺绿植选择时要注意与装修主题风格相一致。在实际创作时还要根据空间的大小来确定作品的高低。在同一空间中有花艺和绿植同时出现的时候还要考虑主次之分,做到层次分时,相互协调,色彩上更应该整体和谐。创作出稳定均衡的花艺作品,打造出符合居住者审美情趣且具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
摘要:居住空间中花艺和绿植的选择是室内陈设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所处的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满足单纯的使用功能层面,而是有了更多艺术和精神的追求。如何利用花艺布置和绿植的选择来营造舒适的居家氛围,改善居住环境,使人居于其中而身心愉悦,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本文以居住空间中每个细小的空间为例,分析了居家花艺和绿植的选择。
关键词:居家花艺,绿植,居住空间,软装
参考文献
[1]曾白峰.中国传统花艺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
居住选择 篇6
1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目前对城市居民居住区位研究方面的成果已经有大量呈现。由于农户与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我国农户居住区位选择与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1)农户居住空间结构相对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较为单一。(2)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城市居民明显。(3)社会价值观念和社区认同感的差别对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和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有较大差异。(4)农户居住区位选择中土地使用的级差收益没有城市明显。(5)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特殊性使农户居住区位选择“自由度”受到一定限制。基于农户的聚居性特征,对农户居住区位的分析不能脱离其所处的聚落空间范畴。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政策环境四个主要方面。
1.1 自然环境
优越的自然区位是农户进行居住区位选择的先决条件。自然条件中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各种资源的禀赋程度及其组合状态,都是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居民点本身就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坡度与高程等自然环境对农户的居住选址具有重要影响,自然条件优越的区域往往农村人口分布也较多。此外,地势高低格局影响着土地资源开发难易程度,通过对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影响着整体农户居住空间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和布局[3]。农户居住选址也受到水源或能源供应的制约。河流分布会影响居民取水、用水的方便程度。如在我国黄河流域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农业灌溉资源相对富集,也是我国农村居民点较为集中的地区。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阶段表现尤为明显。那一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自然条件的优劣对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趋利避害成为人们选择居住地的首要标准。在现代社会中,自然环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限制性逐渐减弱,但是仍会对农户居住区位选择产生影响。当自然条件造成不适宜人类居住、威胁居住安全、需要搬迁或采取防灾避险的情况出现时,如气候的变化、洪水等灾害等,人们的居住地还是要顺应周围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以保证其生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阶段,自然环境对农户居住区位选择所产生的生存性不合理影响体现在一系列农户非自愿性的居住迁移中。由于一些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非自愿性农户居住迁移通常不具备可逆性,居民一旦迁出,则不可能在回到原居住地。同时,农户在完全丧失原有的生活资料和社区生活方式的情况下,也会改变自己原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适应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
1.2 经济环境
我国农户聚居空间的形成是漫长农业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户以农地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广大居民在其所耕种的土地周围定居,周围农地分布状况是农户居住所依赖的主要生产环境。我国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和农地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趋同性,显示出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生产取向。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及农田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对农户居住选址分布和规模会产生不同影响[4]。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兼业农户开始出现,农村经济生产环境改变也使得农户居住形态发生变化。这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农户居住区位的影响。
交通条件为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获取提供了一条全方位的联结纽带,其通过改变居民点的交通区位进而对农户居住空间分布产生影响[2]。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居民点分布都表现出明显的沿交通干线扩张的趋势。这是因为,快速交通通道的建立和迅速发展往往会使原来因交通不便、未被开发利用或者效益较低的地域空间转变为能够开发或效益提高的空间资源,从而使得居住者能够利用新的交通和土地资源,调整生产方法和提高居住生活质量[5]。交通条件的改善一方面能扩大居民的经济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能为居住者提供更经济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随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交通通道建设对农户居住区位的影响逐步显现。
城市化的发展也会改变周边农村原有的地理位置功能及环境条件,进而影响农户居住区位。一方面,部分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户被城市优越的居住环境所吸引,不断迁居城市。这种基于经济动因的农户居住区位变动在乡城居民居住迁移中表现的尤其明显。伴随着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更加灵活,农村人口中有条件和能力的不断通过各类形式的农转非、或是直接通过购房投资等形式在城市中安居。据Wu和Zhou估计,1990年以来,每年大约有5000~6000万农村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有1000~1500万人口(即大约1/5)成为持久性迁移者而长久居住在城市[6]。另一方面,城市(镇)的用地扩张也会影响近郊村庄农户的居住选址分布。城镇发展、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性、对周围乡村的辐射性逐渐增强,对农户居住区位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我国城市(镇)近郊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合并趋势加快就是明显印证。
1.3 社会文化环境
农村作为社会地域载体的一部分,社会文化环境也必然对农户居住选址活动产生影响。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社会文化因素有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强,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户居住空间选址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在农户聚居空间长期演变的过程中,村落组织中形成的较为一致的价值系统与观念、风俗与习惯,是居民进行信息交流、传承文化传统的主要渠道和网络。血缘和地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聚落成员的心理环境认知和聚落意向的生成,在传统农户居住空间的形成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定环境下共同的伦理规范、共同的社会秩序、共同的农业生产(或相关的生产活动)以及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把农户居住空间凝结成一个相对紧密的区域[4]。小尺度的空间、邻里之间的照应以及对地方的共同责任加强了村庄中农户进行经济生活及社会交往的空间联系,对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形成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例如,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宗族关系在村庄礼俗中占有重要地位,宗教就对居民的居住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农户进行居住选址布局时首先强调的是宗祠位置的布局,整个村庄农户的住宅布局一般以宗祠为中心展开,在平面形态上形成一种由内向外的自然分布的居住空间格局[7]。基于乡村社会文化地域背景的复杂性,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还涉及到邻里关系、风俗习惯等一些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因素等。
1.4 制度政策环境
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特殊城乡二元制度环境的存在,农村土地利用制度—特别是宅基地审批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以及其他相关制度等成为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重要制度因素。(1)农村宅基地审批和使用制度。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农村宅基地审批和使用制度并不是十分规范,对一些不合理的或违法的农户建房选址行为起不到相应的制约作用。在宅基地审批、使用制度约束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农户自发、盲目的建房选址行为导致了住宅布局无序的现象,也影响到居民点的整体空间布局。(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使农户住房难以流转,进而限制了其居住区位的再决策。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始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贯彻实施,政府和地方均存在着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农村宅基地的性质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农户对自己依法获得的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不能进行转让。而农户在异地建房或买房后,原有住宅不能自由买卖,又不能作为财产抵押,农户很难将旧宅有效转换为新建或新买房屋的资本,便只能是空置或废弃。另外,在一些地方,农户进行居住区位选择时用置换自家耕地建宅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一方面造成可耕用地面积的大量缩减;另一方面形成了农户居住用地和可耕用地混用的局面。(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远未建立,相对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由乡村到城市的居住迁移。当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镇)的转移常常是“离土不离地”,以城市(镇)拉力需求型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是属于暂时性转移,具有“两栖性”和不稳定的特征,即农户在进城迁移的过程中多数并没有伴随迁居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农户离乡外出就业平均每年以500万人左右的规模迅速增加,2003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超过9800万人,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没有进入大城市,近2/3的人沉淀在县城和小城镇以及发达地区的村庄中[8],而由于这部分“离土不离地”乡城迁移者的存在,导致多数村庄内出现了外出务工农户常年房屋闲置、空置等现象,村庄整体农户的居住空间格局受到较大影响。(4)影响农户居住区位的宏观社会制度因素中,还包括国家或地方层面的大型工程改造、特定项目建设等政策需要,如三峡地区农户居住搬迁等。
2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需求层次
农户居住区位的选择是在一个非均质、非静态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农户的居住空间需求会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而发生改变。农户生产方式的转变、居住需求层次的提高以及家庭居住观念的改变,使影响其居住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也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需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存需求层次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住宅只是生存资料,是人们为了遮蔽生存的需要而所做出的最基本的物质表达。在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一些诸如灌木、草或动物的皮等材料做成的遮挡物是人类最初的住宅类型。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住宅的功能要求更是十分简单,其对于居住空间的基本需求只是作为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栖息场所,而很少考虑特定的住宅选址条件以及更好的居住环境,生存需求成为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最基本的空间需求层次。
2.2 生产需求层次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开始依赖一定的农业资源进行生产劳作,进而对其居住选址空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户为了能够方便的从事耕种、放牧等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的耕作半径决定了其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范围,农业生产资源成为影响农户居住空间选择的主要因素,农户对于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需求层次也由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逐步过渡为生产需求。
2.3 发展需求层次
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乡村居民单纯依赖农业生产资料进行劳作的生产方式有所转变,农户生产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影响到其居住选址的空间需求。随着乡村聚落与外界环境、物质流、人流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农户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农户兼业化行为也越来越明显,逐步从事一些生产效率更高的非农业生产活动。从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经济活动发展空间的作用来看,交通便捷性、市场便利性逐步成为农户居住区位选择时考虑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生产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农户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联系,其对于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需求更倾向与其家庭的未来发展需要。
2.4 享受需求层次
随着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逐步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需要,农户会把住宅不再仅仅作为生活资料,其不但注重住宅结构的合理,而且对住宅的外部环境也会提出更高要求,从而进一步追求居住生活的舒适性。相应的,农户在居住区位选择过程中更加注重住宅周围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社区文化、购物氛围等一系列软环境,其对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需求会逐步提高为享受需求层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追求居住享受需求层次的乡村居民,或搬迁到新式的农村社区,或迁居城镇。而作为乡村居民来讲,这一层次也可以说是最高级别的居住空间需求层次。
图1中纵坐标表示居民进行居住区位选择时不同的居住空间需求。L1表示为生存需求,L2表示为生产需求,L3表示为发展需求,L4表示为享受需求;纵坐标表示社会的不断演进过程,A、B、C、D表示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A阶段,生存需求成为农户居住选址最基本的空间需求层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户进行居住空间选址时的居住需求层次由低到高,逐步向生产需求、发展需求、享受需求的层次演进。
3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决策的驱动因素
农户对人居环境的追求以及寻求居住空间的满足也是行为主体(农户)居住空间消费的基本准则。从微观层面看,农户对其居住区位的选择也来自于农户与其所在居住空间系统要素之间的空间博弈。农户居住区位的选择决策是在对现居住空间效用和未来居住空间需求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实现的,是人们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有意识的行为。农户在进行居住区位选择过程中也会尽量寻求人居利益的最大化,但实践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使其在进行居住空间选择时带有“非理性”的行为。农户居住区位决策通常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3.1 居住空间偏好
空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对空间的占有,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欲望。人的居家生活包括了复杂的行为内容,各行为内容需要不同的空间去满足,各居住行为空间的组合构成了以户为单位的居住建筑空间[9]。居住空间是满足人们心理行为需要的基本场所。良好的居住空间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生活和社会行为需要,还能取得良好心理感受的统一体。居民对区位空间的偏好决定于居民对现居住环境的认可度。一般居民在进行居住区位决策的过程中,对原居住空间评价往往会放大,原居住区位的邻里关系、日常行为空间等因素会强烈的作用于对新居住区位的决策。因此,居民进行居住区位再选策时通常会选择原居住区周边或者比较熟悉的空间[10]。对于我国农户来讲,其居住区位选择受农村宅基地政策制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和农户居住空间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户对其居住位置选择的灵活性也大大加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居住空间整合发展等一系列新政策的推出,使农户居住空间的选择进一步拓展到邻村、乡镇甚至条件更好的中心城市(镇)等。同时,农户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特征以及对不同居住空间环境的需求也影响到其未来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偏好。例如,受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不同农户对居住空间占有欲望有强和弱的差别;农户从业结构的改变(如务农、做工与经商差异)对生活空间要求也不同;文化素养的改变也会引起农户对环境认识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变化[17]等。
3.2 建筑成本驱动
随着农户家庭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人们对其居住条件改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农户对家庭居住空间的扩展也会产生不同要求。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户家庭扩展其居住空间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原有的宅基地基础上重新翻新,通过对原有住宅加层,提高建筑面积,增加原有宅基地的容积率。第二种是在村庄内重新获取面积更大的宅基地,进行异地住宅新建。当宅基地价格较低,审批控制力度相对较弱时,农户的住宅建设一般倾向朝低层建筑发展,即重新选择宅基地建设新房。原因在于,农村宅基地的价格通常相对便宜,而且地价间的级差不明显,在相同的建筑结构和相同的建设水平条件下,相同建筑面积住宅的单位面积价格(地价忽略时),低层住宅比高层住宅便宜[11]。因此,在资金一定的条件下,农户为了降低建筑成本,获得更多的居住空间效用,建房时多倾向获取新的宅基地,减少单位住宅面积的结构资本投入。而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农村“发展建设”与“占地”之间的矛盾关系会日趋显化。当农村居住用地存量变得相对紧张时,新宅基地的审批也会相对严格,异地建房的建筑成本会相对提高,农户进行居住区位选择决策时重新选择宅基地建设新房的情况也会相应发生改变。
3.3 迁移成本驱动
一般来讲,家庭在进行居住区位选择决策的过程中会受到两种力的作用。(1)原居住地的吸引力。如果一个家庭要从原居住地迁居到另外一个新的居住地,在居住迁移过程中家庭就要支付一定的迁移成本,包括土地追加成本、家具的搬运成本以及与原来邻里交往的追加成本等。这些移动成本通常随着家庭居住迁移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原居住地往往对迁居家庭有着吸引作用,即会产生一定的居住迁移阻力。(2)意愿居住地对居住家庭迁移的吸引力。一般来讲,能够吸引家庭将其现有居住地迁居到其中的地方往往是居住空间宽敞、生活环境好、出行便利的区域。同时,家庭在居住迁移后也能够从其中的居住效用中获取到更多收益。居住条件比原居住地较好的新居住地对家庭会产生相应的迁居吸引力。总之,在居民进行居住选址决策的过程中,其会在原居住地和意愿居住地之间会进行迁移成本的评价。当家庭在意愿居住地获取的收益小于迁移成本时,家庭会被原居住地阻碍,不会发生迁居现象;当家庭在意愿居住地获取的收益大于迁移成本时,家庭便会脱离原居住地的吸引,向意愿居住地迁居[11]。对于农户来讲,如果农户的意愿迁居是村内迁移,则迁移的距离相对较短,由于迁移所形成的迁居追加成本也就相对较低,所以村内居住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往往会成为农户的意愿居住地。如果农户的意愿迁居是村域间迁移或乡城迁移,则迁居的距离相对较远,同时由于迁居造成的追加成本就相对较高。因此,当发生较大距离的迁居时,意愿居住地对农户产生的居住效用往往要明显大于由于居住迁移所形成的追加成本时才能发生。
3.4 政策引导驱动
国家或地方政府层面相关政策制度的合理调控和引导能有效规范农户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并推进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再决策过程,其在优化农户居住空间布局、有效提高农户居住空间系统组织效率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过程中,扩大居住空间效用,追求迁移成本、安家成本、离开熟悉环境以及在陌生环境带来的心理成本等趋于最低是农户进行居住空间决策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农村各项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特定的政策调控也成为影响农户居住区位决策的原因之一。其中,政策驱动对引导不同层次的农户居住空间整合和较大空间范围层次的农户居住迁移的影响较为明显。从经济角度看,农户的居住迁移也可看成是一种投资行为,其中迁移成本、安家成本都属于经济成本的范畴。只有这几项成本得到补偿后,其居住空间整合或居住迁移的心理成本才有可能得到补偿。同时,迁移者必须在迁移之前考虑迁移行为的各项费用及收益,做出迁移决定的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能发生[12]。当前,优化农村农户居住环境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一方面为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决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相对自由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当相应政策制度对农户居住空间优化变得有利时,其能有效刺激农户居住空间的有效需求,增强其空间消费能力,进而形成实际的居住区位选择决策行为。随着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各项政策体制的不断完善,合理政策资源的运用在推进农户居住空间整合、降低居住迁移成本等方面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讨论
农户居住区位的选择来自于农户与其所在居住空间系统要素之间的空间博弈。农户居住区位演变在一个非均质、非静态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农村逐步完善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人们对其聚居地域环境认识的历史惯性构成了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外部空间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会对农户的居住区位选择形成刚性约束;农村不断改善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为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形成了新的发展环境;人们对其聚居地域环境认识的历史惯性影响着其居住区位选择的演进状态。基于不同的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决策过程中受居住空间偏好、建筑成本、迁移成本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户对人居环境的追求以及寻求居住空间的满足影响着居住区位选择的具体实施过程。农户居住区位选择与演变特征既有整体分布的规律性,也有局部分布的特殊性。对农户居住空间演化内在机制的更一步研究,则进一步加强从微观角度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居住需求特点、居住空间偏好、居住迁移模式等居住活动空间秩序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晓键.乡村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1):30-34.
[2]陈志文,李惠娟.中国江南农村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1):35-39.
[3]姜广辉,张凤荣,秦静,等.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变化与环境关系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1):85-92.
[4]王路.村落的未来景象—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J].建筑学报,2000(11):20-21.
[5]叶蜀君.快速交通建设与居住选址决策的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2(1):46-47.
[6]马九杰,孟凡友.农民工迁移非持久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深圳市的实证研究[J].改革,2003(4):77-87.
[7]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12.43-50.
[8]冯文勇,陈新莓.晋中平原地区农村聚落扩展分析[J].人文地理,2003,18(6):93-97.
[9]方绪明,马云霞,张文山.居住空间构成与居住行为分析[J].住宅科技,2001(10):40-43.
[10]张文忠,刘旺,李业锦.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居住区位偏好[J].地理研究,2003,22(6):751-759.
[11]程连生,冯文勇,蒋立宏.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4):438-447.
居住选择 篇7
1 装饰玻璃类别及特性
根据不同工艺的处理方式,常见的玻璃材质分为以下9种类别:
(1)中空玻璃:由2层或2层以上的夹板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对周边粘接密封构成,玻璃之间间隔5~12mm,中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的中空气腔,隔音效果强。
(2)釉面玻璃:根据不同的热处理和表面施釉的办法,让玻璃表面带有一层色釉面,色彩丰富,牢固,色泽光滑,鲜艳[1]。
(3)喷砂玻璃:在平板玻璃上,进行喷砂处理,可根据需要定制不同图案,工艺简单,色彩单一。
(4)彩绘玻璃:在平板玻璃上,将银粉混合其他彩色添加剂涂画在其表层,色彩艳丽不受环境和时间的影响[1]。
(5)蚀刻玻璃:在平板玻璃上将设计好的图案,用特殊酸液腐蚀后制作,成本较低[1]。
(6)烤漆玻璃:在平板玻璃上使用磨砂轮加工,可以直接加工图案,颜色造型更为活泼,立体感强。
(7)压花玻璃:经过化学处理,使玻璃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花纹,透光性好,不透明。
(8)镜面玻璃:经过抛光处理,表面比较平滑而且富有较好的光泽,产生镜面反射效果,目前较为流行金色和灰色镜面,装饰效果强。
(9)空心玻璃砖:中间空胚的玻璃制品,由2个半块的玻璃砖胚组合而成,具有较强的隔热,隔音性,透光性良好,有透明,不透明2种规格[1]。
2 装饰玻璃在室内不同风格的运用
当下的室内设计风格可谓是百花齐放,从常见的中式、欧式、现代简约风格,到目前较为流行的田园风、新古典、地中海、混搭风格等等。玻璃材质的多变性和可塑性,几乎适用于任何一类的设计风格。
2.1 装饰玻璃在中式风格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中式设计风格中,装饰材料多以木质材料为主,精雕细琢、格调高雅。但中式风格的空间需要相当的尺度才能表现出效果。一般居室由于空间面积问题,很难呈现出进深,景深这种大空间气度。因此需要巧妙处理好空间和光影的关系,玻璃材质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增强空间的透视感和采光度。再也没有其他材质可以像玻璃这样突破结构,又可成为结构本身[2]。采用玻璃水晶柱或压花玻璃等装饰玻璃替代传统中式隔断墙和工艺屏风。可以更好地延展空间尺度,拓宽人们的视野,在不经意间弥补空间格局较小的问题。易清洗功能具有窗花隔断和工艺屏风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加上传统实木制作的昂贵成本,玻璃材质更有先天的价格优势,比起实木材质也更具艺术鉴赏性。
其实,现代中式风格设计更多地利用了后现代手法,把传统的结构形式通过重新设计组合以另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而不是传统中式元素的简单叠加。例如实木家具的采用,是中式元素不必可少的一道环节,但是大量木质装饰材料再配以实木家具的组合过于单调和乏味,加上墙体的冷硬感,使得整个居室空间少了一份细腻与清淡,气氛过于凝重。此时,利用细腻轻盈的装饰玻璃来加以点缀,很容易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利用大面积釉面玻璃拼接而成的彩绘图案搭配木质花格作为沙发装饰背景墙,二者组合虽然弱化了传统元素的存在,却呈现出更富激情和活力的画面,一举打破了传统中式风格的沉闷压抑。
2.2 装饰玻璃在欧式风格中的运用
目前国内的欧式风格主要还是走简欧路线,多以象牙白为主色调,浅色为主深色为辅。相比拥有浓厚欧洲风味的欧式装修风格,简欧格调更为清新、也更符合中国人内敛的审美观念。例如在沙发背景或电视背景中采用金色或灰色镜面玻璃,每块玻璃按30×30规格,采用45度倒边收口处理,拼接成整堵装饰墙面,搭配欧式灯具或宫廷装饰画,奢华摩登,立体感强,配以金漆或银漆欧式实木雕花线条收口,欧式风味诠释得十分到位。并且在施工工艺上也相对简单,不会过于繁琐,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
2.3 装饰玻璃在现代风格中的运用
现代风格泛指造型简洁新颖,具有当今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较为注重实用和布局结构的合理性,力求创造出独具新意的简化装饰,简洁,通俗,清新,更接近人们生活。由于装饰玻璃的本质特点,因此在现代风格中的运用也更为多样化。现代风格多采用白色为整体色调,将黑色烤漆玻璃与之搭配产生黑白对比色,更显经典。还有把彩绘玻璃搭配简约壁纸作为客厅电视背景墙,壁纸的平淡沉稳加上彩绘玻璃的艳丽随性,一静一动,使得空间更加出彩。凸显亮点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现代空间的品味。
3 装饰玻璃在室内不同区域的运用
随着不同形式不同艺术加工的玻璃材质走入千家万户,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装饰格局,模糊了室内空间的界限,兼具美观和实用的成份,在居住空间设计领域大放异彩。
3.1 装饰玻璃在墙体的运用
现如今商品房住宅包括单元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别墅式住宅等几种类别。由于当前房价的日益高涨,人们对户型的利用率和实用性要求越来越苛刻,总是希望在原有户型基础上多分割出一间房间来加以利用。考虑到室内采光和空间区域划分等问题,使用传统的砖墙或木作隔断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即使勉强为之,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破坏了原有户型的整体性和功能性,得不偿失。空心玻璃砖的出现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其采光,透气,隔声,隔热等先天的属性优势[3],完全打破了空间之间的界限,给居住空间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凉意。空心玻璃砖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室内格局,解决室内采光不足的问题,更能够营造出一种稳重,高贵,又不乏时代气息的空间。
3.2 装饰玻璃在客厅的运用
客厅作为人们居室的共享空间在现代家居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主人与客人会面的地方,也是主人日常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因此采光的到位,空气的流通,活动的便利等实用性问题都必须要考虑成熟。客厅的设计搭配不仅反映出主人的性格、特点、眼光、个性等,也是室内空间装饰的重点[3]。如何在不影响实用性的前提下,将客厅设计得更具特色,更大气也是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体现。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将玻璃元素引入到客厅设计中来,采用半通透的设计手法,将喷砂玻璃和木作刷白镂空窗花结合,白色的木作窗花本身就带有较为浓烈的时尚气息,加上喷砂玻璃的现代感,客厅的艺术氛围立刻就被点燃起来,并且在无形当中模糊了客厅和其他区域的界限,既有背景又有屏风隔断的功效,造成似分非分,互相贯通,隔而不断的效果。使人感觉客厅被无限延伸,也符合了当今社会人们对客厅越大越好的心里需求。
3.3 装饰玻璃在吊顶的运用
吊顶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当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除了隐藏照明线路,还必须兼顾遮挡梁体,平衡整体布局高度和照明功能。随着人们对于低炭意识的不断加强,现代吊顶设计更注重实用和环保性。灯具数量都严格控制,除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外,一般都没有什么新颖的变化。由于设计师对玻璃材质的把握越来越到位,这一状况也随之改变。将烤漆玻璃与玻璃水晶掉坠结合内部暗藏T5节能灯管,表层的烤漆装饰图案在灯光的映衬下,焕发出全新的光彩,与环绕四周玻璃水晶掉坠相互呼应。这样的设计不仅减少了发光源数量,还大大丰富了室内的光照效果,既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又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构成了对室内整体环境特殊的美化和不同寻常的装饰功能。
3.4 装饰玻璃在窗户及门的运用
玻璃作为窗户使用本身并没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发挥更好的功效,由中空玻璃替代,其导热系数和隔音效果都要优于普通平板玻璃,也更加的环保,为居住者带来一个更加清静的休息和生活空间。将玻璃元素运用到门上,如今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卫生间门,厨房门,阳台门等都是玻璃材质发挥优点的绝佳位置。首先是卫生间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要防潮,防水,抗变形,还要耐脏,易清洗。综合以上几点,一般人们都是采用订制的塑钢门,也就是平时常看到的有框玻璃门,这样的门虽然完全符合要求,但是由于材质关系,这类门通常都显得档次不够,感觉较为廉价。如果将钢化喷砂玻璃结合上悬吊轨道使用,不仅透光性良好,加入喷砂工艺更有利于卫生间内部的私密性,无框门搭配水晶把手比普通塑钢门更加大气,同时也更具性价比。开放式的厨房虽然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但是对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来说,油烟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利用钢化装饰玻璃给我们漂亮的厨房做扇隐形的“屏风”,解决了油烟问题,也给厨房环境加了分。阳台门多采用平板玻璃制作,虽然保证了良好的采光,但是隐蔽性不强。采用压花玻璃或内夹丝玻璃,保证了视线的非通透性,也给室内空间增添了一份朦胧的美感[4]。
3.5 装饰玻璃在现代家具的运用
玻璃制品具有易清洁,不受温度、湿度影响和不易磨损的特质。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玻璃制品在日常生活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小到五彩缤纷的玻璃花瓶,烛台,器皿等,大到玻璃茶几,餐桌,甚至还有玻璃沙发,玻璃床等等。给生活快节奏,压力繁重的现代人,带来些许放飞心情的轻松感。例如选用玻璃茶几,比起普通的木质或合成材质的茶几要更容易清洗和打理,桌面不仅耐高温,不变形,最重要的是不会遮挡住漂亮的沙发。玻璃餐桌的使用不仅更好地衬托出盘中的美食佳肴,增加食欲的同时,也使整个就餐环境多了几分轻灵和晶莹。
4 结语
现代装饰玻璃艺术集合新工艺,新观念,新形式于一体的全新设计理念。以材料为主线,贯穿传统与现代艺术,加上自身独具的优异特性,以及设计师活跃,大胆地设计思维与极富创意的艺术手法开启了玻璃装饰艺术的新篇章。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装饰玻璃的运用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实用功能,色彩感觉,采光效果等,还有传达情感的心理作用。因此,作为设计师本身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设计手法,累计设计经验,平衡协调这些要素,有效利用材质本身所蕴含的信息引导人们的欣赏感官,使普通大众也能够快速感受到设计师的匠心独具[5],以及设计本身所隐喻的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对于一个合格的设计师而言,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将设计停留在装饰美感的肤浅玩味上,而是要不断充实自己,加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了解历史,了解本土文化,了解材料特性,了解时代技术,大胆创新,不断变革,让自己的设计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于丽萍.玻璃“家族”在装饰中的运用[J].吉林建材,2002,(4)
[2]焦立强.玻璃在建筑装饰的运用极其文化属性[J].艺术探索,2009,23(1)
[3]马小勇.论装饰玻璃在现代居室空间的运用[J].大家2010,(17)
[4]廖霞.建筑装饰的精灵-结合我的创作谈玻璃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
[5]张莹莹.材料的暗示-论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J].美术大观,2008,(6)
居住选择 篇8
居住区人行归家流线的景观视觉感受对小区居民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影响到人们归家时的心情变化,良好的视觉空间变化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让人们每一步回家之路都有步移景换的体验和享受,并且有一种归家的舒适感,反之,会令归家的人心情压抑和烦躁。一般来说,居住区归家流线序列先后可以分为主入口空间、入口景观廊道、室外公共客厅、归家景观廊道、组团庭院空间,设计时根据不同区域空间结合草坪布置展开空间收放变化,让归家人们享受归家时景观空间的不断变化,从而使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1.1 主入口空间
居住区的主入口,作为整个居住区的的开端,标志性、可识别性是它的特点,同时具备“门面”的特征,作为过渡空间,它联系了社区与外道路,同时又是一个仪式感、领域感、归属感的半开放人性化空间。草坪作为景观元素,在小区主入口空间既可作为主景又可作为配景的形式,结合其他景观要素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以体现主入口空间的标志性、可识别性、仪式感、领域感、归属感。
1.2 入口景观廊道
入口景观廊道是人们归家进入小区大门后第一道归家线性通道,在空间形状上为收缩形式,是小区由城市外部空间到小区园区内部空间的一个转换空间,景观设计上应该既具有引导人们归家的功能,也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序列感和亲切感,使人们归家时有景可观的同时更有一种舒适感。
由于此空间为收缩形式,故草坪在此廊道中可设可不设。不设时,可利用其它景观元素进行造景,形成狭长通道空间,形成一种庭院深深的感觉,如大连星海湾一号的入口廊道,利用长条形的涌泉带、阵列的花钵小品、修剪成形的绿篱带及形态统一的乔木树阵相结合,营造一条具有强烈的仪式感,亲切感、宜人的入口景观廊道。设置草坪时应该宜小不宜大,在硬质通道两旁设置小型草坪空间以增加整条入口廊道的视觉宽度,使入口更显大气、舒适。
1.3 室外公共客厅
室外公共客厅是指整个小区住户共同享有的,可用于邻里交流及接待外来客人使用的空间,也是人流归家时的分流转换点,具有观赏展示性和使用性,此空间形式为一个视野开阔的开放空间。草坪在此空间中的布置应利用其低矮开阔的特性设置成较大尺度的观赏草坪或可让人使用的游憩草坪,使人在经过了狭长的入口景观廊道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享受空间变化带来的一种惊喜感、愉悦感。另外,如在这个室外公共客厅中设置游憩草坪,不仅可以使人们在家门口也能亲近绿色自然,享受自然的场所,而且还能促进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
1.4 归家景观廊道
归家景观廊道是连接室外公共客厅与组团庭院及建筑入户泛大堂空间的主要交通线路,它不仅起到引导人们归家的作用,而且将室外公共客厅、组团庭院及泛大堂之间的多个景点串联起来,产生动态的连续景观变化,形成一条线性景观带,从而达到归家时步移景换、引人入胜的景观效果。
草坪在归家廊道上的运用是灵活的、变化的、自由的。草坪可有可无,有时,可增加通道的视觉宽度;无时,则可形成道路曲径通幽的感觉。可大可小,大时,使通道场景更加大气,通透,视线开阔;小时则能保证人们对周边景物有观赏的距离,形成小尺度宜人空间。草坪的自由变化,带给归家人们的心情也是变化无穷的。
1.5 组团庭院
居住区的组团庭院设计,需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使用,设置老人活动聚会,儿童游玩戏乐,邻里交往,人们康体运动等功能区域,作为户外活动空间,组团庭院将居住活动范围从室内延伸至室外,景观环境室内外相互渗透,营造舒适的景观功能空间,使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感受到人与人交往的幸福。
由于组团庭院空间的特性,其空间形式主要应为开放的形式,草坪在组团空间中一般以兼有观赏和游憩功能于一体的草坪为主,既有美观性又可提供居民在上面游玩、休闲之用,使居民们享受亲近大自然的感觉。它在组团庭院空间中既可以作主景形式出现,又可以作为配景。作为主景的设计,可设置成规则式或自然式的大草坪景观,形成视野开阔的大空间,主要作为观赏兼游憩使用。作为配景的设计,一般可形成孤植树草坪、稀树草坪、树林草坪及林下草坪等景观。
2 人行归家流线外
除了人行归家必经的流线空间,还有其他一些流线以外的空间也可以进行草坪的布置,使景观的可观性和舒适性更高。
2.1 停车场空间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停车场成为居住区的必需配套设施,小区中的停车场一般分为室内停车场和室外停车场。以往很多露天停车场基本设置成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景观单调、使用起来感觉不舒适。现今,居住区室外停车场,设计师一般可设置成“生态停车场”,即“乔木+草坪”的结合。在停车场的旁边种植乔木,停车位的地面采用植草砖或植草格建植草坪停车。生态停车场在达到停车功能的同时,还可提升其观赏性及舒适度,并对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及尘埃有一定的吸收及分解作用。在华南地区,由于夏天气候非常炎热,所以要求乔木一般需选用冠大荫密、生长迅速的树种以起到遮荫效果,而且如果空间许可,在设计上可以进行优化,在每2~3个车位之间留出一定的种植空间种植乔木,使停车位置基本可被乔木遮荫,停车更加舒适,而草坪则应该选用耐践踏的草种进行建植。
2.2 屋顶花园空间
屋顶草坪作为屋顶花园的其中一种元素,具体是指在建筑平台、平式或斜面屋顶种植的草坪。简式屋顶绿化一般以单一的草坪形式出现,不设置其他景观元素小品,但此种屋顶绿化一般不允许人上去参与活动,维修人员除外,这类屋顶绿化一般会选择草坪作为绿化材料,有时也会选择耐旱的地被植物。而目前大部分的屋顶花园都会以草坪结合其它乔灌木出现,营造多层次的植物空间,这种屋顶空间一般设置有园林小品等设施,供居民们休闲娱乐游玩。这种形式在居住区中比较常用,但一般只用于小区会所较多,居民住宅楼房屋顶较少用。由于建筑顶部的特殊性及建筑构造的条件要求,在选择草的品种上需达到以下条件:观赏性好,常绿,地面覆盖力好,耐积水,耐干旱,浅根系,耐瘠薄,管理粗放,能抵抗野草的侵食损害。
2.3 别墅庭院空间
一般独栋别墅建筑都会带有私家车位及花园,私家花园往往分为前庭及后院,别墅庭园是业主的私家空间,其可依照各自喜好,设计布置自己所需的功能空间,通过景观小品、园建、绿化体现不同的园林风格。由于庭院的面积有限,所以草坪的应用需要恰到好处,它在私家庭院中的应用应具有观赏性,同时还要兼顾游憩性,选择的草种应该具有观赏效果好及耐践踏的特点。它可以在庭院中形成一个开阔的草坪小空间作为主景,使面积有限的私家庭院显得比较大气,同时为业主提供业主一个休憩的场所。
2.4 架空层空间
建筑的首层只落柱,但不设墙围蔽的空间称为架空层,而居住区中的架空层往往会设计引入绿化景观,既能美化环境,还可使居民在拥有室外园区园林景观休闲空间的同时,无论雨天还是晴天都有一个住户邻里交往的半室外空间,居民们可以在此进行聊天、下棋、健身、儿童游乐等活动,促进邻里的情感交流,一起建设和谐社区。
由于首层架空层受到光照非常少,所以架空层周围绿化设计时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保证架空层的采光。在架空层的南面可以运用草坪空间留出光线照射的空间,草坪周边再结合其他多层次的乔灌木围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室外空间,与架空层空间相互融合一起。
参考文献
[1]杨秀珍,王兆龙.园林草坪与地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2] 熊鲤.浅论草坪的景观设计[J].广东科技,201l
[3] 蒋倩,孙吉雄.草坪景观在园林中的功能及设计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