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居住建筑屋面

2024-10-17

既有居住建筑屋面(精选9篇)

既有居住建筑屋面 篇1

尽管绿色屋面会增加屋面荷载, 但许多人发现, 将既有建筑无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还是较为现代的商业建筑屋面改成绿色屋面, 要比过去想象的容易得多。

轻质的土壤混合物和植物可以起压顶的作用, 加之屋面上的质量仅为83 kg/m2, 浸透水时为146.5 kg/m2, 对于较厚的屋顶花园则可达488 kg/m2或更高, 这与土壤混合物的厚度有关。

绿色屋面有许多优点, 保护卷材不受损坏和防止紫外线, 从而延长屋面卷材的使用寿命;可提供外加的保温性能以及降低雨水径流。此外, 还有一些无形的好处, 例如可以作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或社会活动好去处。下面介绍美国的一些绿色屋面实例。

芝加哥市政厅

该建筑始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十分坚固, 常常可以经受数量惊人的屋顶荷载。例如, 市政厅已经使用了100余年, 屋面有巨大的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机组, 但计算表明, 该建筑厚重的石墙和屋面支撑仍能承受相当大的绿色屋面荷载而几乎不需作什么改动。

原来的防水层留在原地不动, 又铺设了一层新的防水系统。屋面现有的平缓坡度对排水没有影响, 因而不需要做修改。

结构上唯一需要有较大修改的是, 在有些长期废弃的天窗下作一些增强处理。

新的绿色屋面2001年完工, 轻质土壤的厚度为10 cm、15 cm和46 cm不等, 种了100多种植物。夏季雨后, 该屋面可能重达293 kg/m2, 而建筑物完全能承受, 没有任何问题。

亚特兰大市政厅

这是另一个在既有历史建筑上改建成绿色屋面的范例。亚特兰大市政厅比芝加哥市政厅晚建大约50年, 1930年竣工, 是一幢11层新哥特式塔式建筑, 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水磨石饰面。

当亚特兰大市决定要为市民树立可持续的榜样时, 决定在该建筑的5层侧楼屋顶修建280 m2绿色屋面。原来这个屋顶就作平台用并与自助餐厅相邻, 因此将其改为可上人屋顶花园是理想的选择。同芝加哥市政厅的情况一样, 既有屋面结构非常牢固, 不需要做任何改动。

计算表明, 建筑部分是按908kg/m2设计的, 绿色屋面的铺面砖、植物和土壤混合物平均为283kg/m2, 还不到设计荷载的1/3。

改造中采用了GRS绿色屋面排水系统。这是一种预制的排水板, 由两层土工过滤布夹一高强度波纹状芯组成。施工很简单, 只要把卷打开铺在防水卷材上面, 有波纹的面朝下。这种排水系统可将雨水排至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同时波纹芯的凹陷处还可以存储一些雨水。面层过滤布把种植介质固定在原位, 并起阻根层的作用。底层过滤布保护防水卷材。土壤直接放在GRS板上, 厚度从7.6 cm至25.4 cm不等。

景观设计安排有31种不同的植物, 共2 800株, 没有辅助灌溉系统。植物主要以耐旱的佛甲草为主, 辅以其他一些多年生的植物、仙人掌和草本植物。第一期工程早已完成。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该地区绿色屋面的性能建立可靠的技术数据, 包括节能、雨水保持、屋面卷材使用寿命的延长、植物的存活以及夏季制冷节电等方面。

结果充满希望, 因而亚特兰大将对市投资的建设项目采取可持续设计标准。

Schwab医院

芝加哥第2个成功的例子是位于该市西面的Schwab康复医院。院方希望有一个地方进行园艺治疗———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治疗方法, 通过与植物、花卉的不断接触, 以及一些园艺活动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身心和心态。

病人在这里可以重新获得因受到重大的打击、交通事故或其他不幸而失去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作用。

然而在熙攘的城市环境中要想为这样的治疗寻找一块天然的场所, 不是件容易的事。院方负责人认为, 屋顶花园能满足这一需要, 市里可以为绿色屋面提供拨款, 医院已在2003年获得了40万美元拨款。

该大楼在1998年建造时已经考虑了将来可能扩建时的附加荷载, 因而绿色屋面会增加的244~391 kg/m2的荷载, 在结构上没有问题, 而且现有的屋顶排水系统的能力也是足够的。

改建绿色屋面由原来的承包商组织施工。先除去压顶石和保温材料, 然后在用了5年的热施工橡胶沥青膜上再涂一遍同样的材料。在该涂层材料还是热的时候埋入玻纤增强保护层。

当防水做好以后, 铺设阻根材料并在上面再放置废物利用的EPS保温材料。同亚特兰大市政厅一样, 也是采用波纹状排水板, 放在土工过滤布上面起保水作用。最后才是土壤和滴灌系统。

为了设计这个花园, 院方专门咨询了芝加哥植物园的专家, 设计中包含有各种花盆和架子、花台、瀑布, 有迂回曲折的小道相连。

A&P杂货公司

如果既有屋面不能承受绿色屋顶的荷载时怎么办?下面的例子提供可能的解决办法。

A&P杂货公司建于1930年, 红砖和混凝土外墙并镶有玻璃砖, 在当时很流行。到上世纪70年代该建筑被遗弃, 2001年出售改为公寓。2007年业主决定将屋顶改为绿色观景平台。

为了处理原来建筑物有限的承载力, 设计了一个钢框架将绿色屋面高出既有屋面平台约15cm, 而绿色平台只是整个屋面面积的一小部分。

金属平台完工后, 接着在平台上做防水涂膜, 然后铺带波纹状的排水板, 上面是EPS保温。置于保温上的保水毡可以吸收雨水供植物需要, 最上面是28 cm的生长介质。工程已于2007年7月完工。

既有居住建筑屋面 篇2

一、专项资金和项目基本情况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1.资金基本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财政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12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青岛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方案》(青政办字[2010]119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城乡建筑领域节能减排,2015年我市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5200万元,专项用于我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其中,《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批复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青财预指〔2015〕1号)安排预算数为200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中绿色建筑推广应用、住宅产业化、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转入预算数分别为1000、2000、2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为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2.绩效目标。2015绩效目标为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30.00万平方米,实现节煤约1.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8万吨。

(二)专项资金安排项目基本情况

1.实际安排项目种类1个,项目数量15,项目承担单位1个。2.各项目绩效目标如下:

-1-(1)市南区远洋山庄完成节能改造面积3.43万平方米。(2)市南区青大教师宿舍完成节能改造面积4.26万平方米。(3)市南区太平角四路、黄县路及三部四局老干部宿舍完成节能改造面积2.55万平方米。

(4)李沧区健发小区完成节能改造面积7.99万平方米。(5)李沧区郑庄老社区完成节能改造面积15.63万平方米。(6)李沧区金麦花园完成节能改造面积3.44万平方米。(7)李沧区青峰路社区完成节能改造面积13.70万平方米。(8)市北区夹岭沟小区完成节能改造面积14.85万平方米。(9)李沧路小学换热站一期完成节能改造面积3.30万平方米。

(10)李沧区晟业家园小区完成节能改造面积5.70万平方米。

(11)李沧区文安路小区完成节能改造面积14.00万平方米。(12)李沧区二航校完成改造节能面积3.62万平方米。(13)李沧区胜利花园完成节能改造面积7.00万平方米。(14)李沧区百通花园完成节能改造面积24.02万平方米。(15)市南区弘信山庄完成节能改造面积6.51万平方米。

二、绩效评价结论

(一)专项资金整体评价结论

1.专项资金计划投入5200万元,实际到位520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支出资金520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2- 2.截至2015年底,实际完成改造面积130.00万平方米,节煤约1.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8万吨,整体绩效目标已全部完成。

(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论(按项目分别编写)1.各项目预算安排数、预算执行数、资金使用结构。(1)市南区远洋山庄预算安排数137.02万元,预算执行数137.02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2)市南区青大教师宿舍预算安排数170.40万元,预算执行数170.4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3)市南区太平角四路、黄县路及三部四局老干部宿舍预算安排数102.00万元,预算执行数102.0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4)李沧区健发小区预算安排数319.60万元,预算执行数319.6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5)李沧区郑庄老社区预算安排数625.20万元,预算执行数625.2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6)李沧区金麦花园预算安排数137.60万元,预算执行数137.6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

-3- 造。

(7)李沧区青峰路社区预算安排数548.00万元,预算执行数548.0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8)李沧区夹岭沟小区预算安排数594.00万元,预算执行数594.0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9)李沧区李沧路小学换热站一期预算安排数132.00万元,预算执行数132.0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10)李沧区晟业家园小区预算安排数228.00万元,预算执行数228.0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11)李沧区文安路小区预算安排数560.00万元,预算执行数560.0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12)李沧区二航校预算安排数144.80万元,预算执行数144.8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13)李沧区胜利花园预算安排数280.00万元,预算执行数280.0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4-(14)李沧区百通花园预算安排数960.80万元,预算执行数960.80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15)市南区弘信山庄预算安排数260.58万元,预算执行数260.58万元,到位及时率100%,全部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2.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市南区远洋山庄完成改造面积3.43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257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35吨、SO2约5.14吨、氮氧化物及粉尘2.56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7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252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600万元,拉动产业约120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2)市南区青大教师宿舍完成改造4.26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32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90吨、SO2约6.40吨、氮氧化物及粉尘3.20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13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523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760万元,拉动产业约152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3)市南区太平角四路、黄县路及三部四局老干部宿舍完

-5- 成改造2.55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19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9吨、SO2约3.80吨、氮氧化物及粉尘1.90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8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340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450万元,拉动产业约90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4)李沧区健发小区完成改造7.99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6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482吨、SO2约12吨、氮氧化物及粉尘6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10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557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1430万元,拉动产业约286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5)李沧区郑庄老社区完成改造15.63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1172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895吨、SO2约23.44吨、氮氧化物及粉尘11.72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20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1414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2800万元,拉动产业约560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6)李沧区金麦花园完成改造3.44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 -6- 现节煤约257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35吨、SO2约5.14吨、氮氧化物及粉尘2.57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7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282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620万元,拉动产业约124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7)李沧区青峰路社区完成改造13.70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1026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36吨、SO2约20.52吨、氮氧化物及粉尘10.26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42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1584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2460万元,拉动产业约492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8)市北区夹岭沟小区完成改造14.85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1109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740吨、SO2约22.18吨、氮氧化物及粉尘11.09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19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1670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2670万元,拉动产业约534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9)李沧区李沧路小学换热站一期完成改造3.30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247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10吨、SO2

-7- 约4.94吨、氮氧化物及粉尘2.47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8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400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590万元,拉动产业约118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10)李沧区晟业家园小区完成改造5.70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426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52吨、SO2约8.52吨、氮氧化物及粉尘4.26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19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1670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2670万元,拉动产业约534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11)李沧区文安路小区完成改造14.00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1048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88吨、SO2约20.97吨、氮氧化物及粉尘10.48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31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1480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2520万元,拉动产业约504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12)李沧区二航校完成改造3.62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27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52吨、SO2约667吨、氮氧化物及粉尘2.7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 -8- 提升20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594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650万元,拉动产业约130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13)李沧区胜利花园完成改造7.00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521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030吨、SO2约1287吨、氮氧化物及粉尘5.2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39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1146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1255万元,拉动产业约251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14)李沧区百通花园完成改造24.02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178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443吨、SO2约35.60吨、氮氧化物及粉尘17.80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63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2400户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4320万元,拉动产业约864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15)市南区弘信山庄完成节能改造面积6.51万平方米后,每年可实现节煤约48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200吨、SO2约9.60吨、氮氧化物及粉尘4.80吨,切实推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提升17栋老旧建筑面貌,改善650户居民生活条件,-9- 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三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35%,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确保供热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完成投资约1160万元,拉动产业约2320万元,有效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为确保按时完成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市城乡建设委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了“市场化”激励政策和相关管理办法,明确了“市场运作,属地管理”原则和具体实施流程。即:投资企业取得社区居民和供热单位同意后,自行投资改造,改造完成并达到国家标准后政府按标准予以奖励;在实际工作中,市建设、财政、房屋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计划下达、落实奖励等;各区市政府作为辖区内改造项目的组织管理主体,负责项目申请受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专项资金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激励和吸附效应,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我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我市节能改造建筑存量大、居民需求迫切等实际情况,建议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更多居民受益于节能改造。

附件九:2015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绩效报告

-10-

一、专项资金整体绩效情况 设立时间:2015年

财政局下发《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5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青财预指【2015】1号)

设立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关于推进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通知》(建科[2009]109号)、《关于开展2013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监督检查的通知》(建办科函[2013]715号)、《青岛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青财综【2008】55号)《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72号、《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7]245号)、《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

设定用途:主要用于绿色建筑及被动式建筑奖励;对经过查验和认定合格的建设工程,进行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返还;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监测及咨询;被动式建筑技术研究及示范;建筑节能调研等。

二、专项资金项目绩效情况 1.安排概况:

2015年预算共安排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11项,包括:绿色建筑推广专项经费;住宅产业化;新型墙体材料基金返还;

-11- 青岛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督平台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展厅租赁费;国家、省、市三级建筑节能专项检查;贯彻条例宣传培训;建筑节能调研;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监测及咨询;被动式建筑技术研究及示范;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低碳宜居城市形态研究及示范。

2.各项目绩效情况: 2.1 绿色建筑推广专项经费

该项目预算安排1000万元。经财政局批准(青财建指【2015】272号)将此专项经费转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2.2住宅产业化

该项目预算安排2000万元。经财政局批准(青财建指【2015】272号)将此专项经费转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2.3新型墙体材料基金返还

新型墙体材料基金返还依据为《青岛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青财综【2008】55号),对于市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经过查验和认定合格的建设工程,进行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返还。

新型墙材专项基金主要用于:

1、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贴息和补助;

2、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新产品、新工艺及应用技术的-12- 研发和推广;

3、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和农村新型墙体材料示范房建设及试点工程的补贴;

4、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的宣传、培训;

5、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与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有关的其他开支。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15年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返还预算2600万元,实际返还4986.66万元,超额完成目标。

主要经验做法是:

1、监督员在监督过程中事前告知墙材专项基金返还程序,发放《青岛市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返还程序告知书》,使建设单位尽早了解专项基金返还的政策和程序。

2、建筑工程在建筑节能认定通过后,监督员提醒建设单位办理专项基金返还相关手续,督促其尽快向我办申请结算专项基金。

3、安排专人主动与建设单位联系与沟通,督促其抓紧申请,确保节能认定的项目墙材基金及时清退。

2.4青岛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督平台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展厅租赁费

该项目预算安排70万元,实际执行57万元。根据《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7条规定: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民用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用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研

-13- 发推广、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民用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农民自建住宅节能、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和奖励等。

我市自2008年起开始建立“大型用能监管平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该平台的建成,有利于对全市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的用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掌握第一手数据,为今后的用能限额制定及用能加价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下一步节能改造的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5国家、省、市三级建筑节能专项检查;贯彻条例宣传培训及建筑节能调研

以上建筑节能专项工作经费,预算批复530万元。项目的绩效目标为:

1、通过检查,督促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提升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水平。检查结果将向全国通报。

2、将及时纠正项目建设及资金拨付中存在的问题,为项目验收及国家补助资金到位奠定基础。

3、督导,督促既有居住建筑改造进程及其他工作任务落实,发现建筑节能及墙材革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市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4、对全市建设项目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情况、各地墙材革新情况、墙改基金征收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节能工程质量。

5、对建设项目的建材应用、建材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可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通过开展现场咨询、印发各类宣传材料、举办有关技术讲座和论坛、在媒体上进行报道等活动,加强舆论引-14- 导,提高社会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促进全社会建筑节能减排。2015年,预算执行单位严格遵守上级要求,大力实施压缩开支、简政放权,实际执行26.68万元。

2.6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监测及咨询

该项目预算安排1200万元。项目的绩效目标为:对既有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后,每年可节约标煤20万吨,节能量达到20—3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000吨,减少粉尘排放量2000吨,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到良好的作用。通过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为节能量审核、制定能耗定额、建立能效交易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充分激发了节能改造市场需求。

搭建分项计量能耗监管平台的初投资为大型公建年运行能耗费用的2%~3%,平台的运行管理费用不到大型公建年运行能耗费用的万分之一。通过这个平台促进了节能运行和节能管理,在不增加任何其它初投资的前提下可以降低运行能耗5%~10%。通过这一平台促成建筑节能改造和节能运行后还可以产生10%~20%的节能效果。在青岛市全面建成监测系统后,可以使占我市用电30%的大型公共建筑用电量降低5%~10%,相当于我市的建筑用能总量降低2%。同时成为进一步开展大型公共建筑的各种节能改造节能管理工作的定量管理平台,对动态地掌握建筑能耗状况,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广各类建筑节能先进技

-15- 术,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并于2015年12月按规定实施了政府采购,目前款项支付已进入流程审理阶段。

2.7被动式建筑技术研究及示范

该项目预算安排500万元。按照2015年全市新建100万平方米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相比现行65%节能标准的建筑和燃煤锅炉集中供热,节约标准煤6090吨,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同时,每年可节省供热成本1070万。并于2015年12月按规定实施了政府采购,目前该笔支付款项进入流程审理阶段。

2.8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该项目预算安排为200万元。经财政局批准(青财建指【2015】272号)将此专项经费转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2.9低碳宜居城市形态研究

该项目绩效目标是为了揭示青岛市不同街区形态建筑能耗水平分布规律,建立城市形态与城市能耗之间的关系,探索城市形态特征对城市建筑能耗水平的影响机制,明确青岛低碳宜居城市形态关键指标,提出面向低碳宜居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策略,为低碳宜居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基于青岛市的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开展本项研究工作。

根据项目情况,预算共安排200万元开展低碳宜居城市形态研究工作,并形成《青岛市低碳宜居城市形态样本选取报告》。2015按规定实施了政府采购,目前该笔支付款项进入流程审理阶段。

-16-

既有居住建筑屋面 篇3

以下结合北京市既有非节能型居住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实例做如下分析。

1 原有建筑基本特征

案例A、案例B建造时间为上世纪80年代,是采用81MG1《高层大模住宅通用图集》(北京地区建筑标准图集)进行标准单元设计的。

1.1 建筑概况

1.1.1 案例A

案例A为一座通廊式板式住宅,建于1985年7月。该建筑地上14层,地下2层,地上部分建筑层高2.70m,建筑总高度37.8m,总建筑面积6 254.6m2。

该建筑长43.8 m,宽10.2 m,标准层建筑面积446.76m2,每层共有8套普通住宅,总户数112户。

改造前标准层平面如图1所示。

1.1.2 案例B

案例B为一幢短板式高层住宅,建于1980年6月。该建筑地上16层,地下2层,地上部分层高2.7m,建筑总高度43.2m,总建筑面积6 505.6 m2。

建筑平面呈π字形,长31.8 m,宽15.3 m,标准层建筑面积406.6m2,一梯7户,总户数112户。

改造前标准层平面如图2所示。

1.2 建筑热工特征

1.2.1 体型系数及窗墙比

案例A、案例B体形系数及窗墙比如表1: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案例A、案例B的体形系数及窗墙比均满足现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中规定。

1.2.2 围护结构构造及热工性性能

案例A、案例B于上世纪80年代建造,围护结构的做法相同,表2为外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

北京市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2.8m/s,冬季主导风向单层钢窗缝隙渗入空气量为5.2m3/(m·h)。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G)规定,其空气渗透性为1级。

1.3 采暖系统简介

案例A、案例B采暖系统热媒为区域锅炉房提供的95℃/70℃的高温水,采暖系统定压方式为膨胀水箱定压。

案例A(B)采暖系统按照上7层(8)层、下7(8)层划分两个分区,下7层(8层)采用下供上回单管顺序式,上7(8层)采用上供下回单管顺序式。低区采暖系统供水干管布置在地下设备层,高区采暖系统供水干管布置在屋顶管沟内,低区回水干管与高区回水干管平行敷设在7层(8层)顶板下。

案例A、案例B高区上供下回采暖系统原理如图3。

1.4 建筑物采暖能耗

建筑物设计热负荷: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为保持各房间的室内计算温度,供热设备需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注:以北京市为例,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为-9℃,室内设计温度为18℃。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0: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设计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是用来评价建筑物能耗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按下式计算:

式中,q0为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W/m2;q1为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W/m2;q2为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W/m2;q3为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的得热量,取3.8W/m2。

北京市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以下简称《标准》)中4.0.1条规定: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计算,应统一按照包括辅助房间在内的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16℃、采暖期天数125天、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6℃作为计算条件。

根据改造前案例A、案例B围护结构的热工条件及上述各能耗指标计算的设定条件,案例A、案例B采暖系统各项能耗指标如表3。

2 现状存在问题

2.1 能耗大、冷热不均、热能浪费严重

案例A、案例B建筑建设年代较早,围护结构构造保温、隔热性能差,从而造成建筑物能耗很大。由表2及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案例A、案例B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与DBJ11-602-2006的规定有很大差距,如外墙传热系数是节能标准限值的2.35倍,外窗是节能标准限值的2.29倍,屋面是节能标准限值的2.13倍。

DBJ11-602-2006中5.3.4条规定外窗的气密性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选用,等级不应低于4级的水平,其单位缝长渗风量0.5m3/(m·h)<q1≤1.5m3/(m·h)。改造前的外窗单位缝长渗风量为5.2m3/(m·h),可见外窗的气密性很差,其渗风量为《标准》中规定的3.47倍以上。

另一方面住宅原有采暖系统为单管顺流式,无有效的调控设备,易造成水力失调,各户冷热不均,一些房间的室温低于设计要求;另一些房间则室温过高,需开窗降温,造成能源浪费。由于室内无调节设备,当居民外出或上班时,无法调节室内温度,造成热量浪费。

2.2 系统不易调节、不符合用户个性化要求

从图3原有采暖系统原理图可以看出,采暖系统为传统垂直单管系统,采暖

立管仅在顶部及底部设有调节阀门,用于调节整个采暖立管阻力及流量。现有的供暖体制已从福利型向消费型转变,住宅用户个性化提高,希望对供热量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而现有系统各散热器无可调节的阀门,用户无法对其进行调节[3]。

2.3 热量无法作为真正的“商品”

现有的采暖系统形式无计量仪表,无法做到分户计量,使热量不能真正作为“商品”,由用户按需取热。

由于现行的热用户热费基本上是按供热面积计取,用户对供热能耗的多少毫不关心,室温过高就开窗散热,甚至有盗用供暖系统热水的,用户没有热量是商品的概念,这也是造成热能浪费的重要原因。

3 改造方案

3.1 建筑改造方案

目前居住现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套内空间不完备;缺少起居室(厅);部分户型厨房间接采光通风;缺少储藏空间;75%的套型自然通风性差等。

建筑专业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下三个改造方案。

方案1:通过增加储藏空间,间接地缓解套内面积的不足问题。

方案2:通过合并户型,局部调整、整合套内空间,使居住功能相对完善。

方案3:通过贴建的手法,扩大标准层面积,重新进行户型组合。调整垂直

与水平交通的方式,整体提高居住功能。

其中方案3改造最为完善合理,采暖系统改造分析以方案3作为分析实例。

3.1.1 案例A

建筑平面经过贴建及户型组合改造之后,各用户的房间功能有所变化,总建筑面积增加了2136.26m2。

改造后标准层平面如图4所示。

3.1.2 案例B

建筑平面经过贴建及户型组合改造之后,各用户的房间功能有所变化,总建筑面积增加了2058.08m2。

改造后标准层平面如图5所示。

3.2 外围护结构

3.2.1 外围护结构改造

建筑外围护结构是建筑室内空间的“外衣”,是室内外空间的一道屏蔽,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冷、热负荷,决定室内的小气候,因此,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外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外墙、外窗和屋面。

改造后外围护结构构造做法见表6。

3.2.2 改造后围护结构构造及热工参数

综合考虑外围护结构传热性能影响因素,并结合DBJ11-602-2006中建筑热工的相关规定,对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各项参数如表4、表5。

从表4、表5可以看出,改造后的体形系数、窗墙比、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均低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限值。

改造后外窗采用双层塑钢窗,其气密性能等级满足《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4级标准,符合DBJ11-602-2006中5.3.4条外窗气密性级别的规定。

注:表5传热系数限值为《标准》中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3.2.3 建筑物采暖能耗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经过改造,增强了其保温、隔热性能,改善了外窗的气密性能。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q1,空气渗透耗热量q2大大降低。改造后建筑各项能耗指标如表6。

3.3 采暖系统改造方案

3.3.1 改造的技术原则

室温控制和按实际耗热量计费成为节约能源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既有建筑采暖系统的改造,涉及用户的直接利益,即要考虑现实,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采暖系统改造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经济可行性。采暖系统的改造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以追求一户一表的形式,在保证基本控制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投资[5]。

2)系统应具有可调节功能。各用户可按需求进行调节,有利于节约能源,可调性是热计量的前提。

3)采用合理、实用、经济的方案方案。应多样化,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形式,对原有住宅供暖系统改造认真进行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最优方案。

3.3.2 改造方案

根据案例A、案例B建筑改造方案及原有采暖系统的特点,提出以下两套采暖系统改造方案。

方案1:沿用原有单管系统,增设调节、计量装置

方案1改造原则是尽量保持原有采暖系统不变,在原有采暖立管上加设阀门来实现房间供热的可调节功能,并在散热器上设置蒸发式热量表来实现热量计量。

单管顺流式采暖系统,各散热器均加上三通锁闭阀,该阀门既可解决传统的单管顺流式散热器不能自主调节的问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采暖系统的垂直失调问题(见图6)。

散热器上增设蒸发式热量表,能准确计量房间用热量。但蒸发式热表安装数量多。分户用热量为几个或多个房间热量表计量之和,造成分户热量收费管理难度增大,同时改造费用比较高。此方案系统改造简单,改造施工对住户的影响最小。

该系统由于是用户手动调节,节能效果有限,同时影响立管的阻力系数,易造成系统水力失调。

方案2共用立管分户独立计量系统。

2)建筑改造方案3通过贴建的手法,扩大标准层面积,重新进行了户型组合。改造后建筑平面布置为分户计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单元采暖供、回水立管可布置在贴建后的公共管井内。每户的采暖供、回水从管井内的供、回水立管分别引出,管井内各用户引出的供水管上安装热量表和阀门。

以上分式双管系统为例分户计量采暖系统原理如图7。

户内系统应根据建筑平面和层高、装饰标准和使用要求、管材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采用以下两种供暖管道的布置方式。

(1)上分式户内系统

采暖系统改为上供上回式,户内采暖供、回管沿墙敷设于户内顶板下。

改造后建筑某单元采暖平面图如图8。

此方案由于户内采暖供、回管沿墙敷设于户内顶板下,需考虑建筑装饰以使其美观,建筑装饰做法参见图10。

(2)下分式户内系统

采暖系统改为下供下回式。采暖供、回水管敷设于本层地面上或镶嵌在踢脚板内,但此方案由于采暖管道过门处较多,且系统需进行泄水及放气,对户内空间及美观影响较大,此方案不多做叙述。

下供下回式采暖系统采暖管道可布置在本层地面下的垫层内。

改造后建筑某单元采暖平面图及系统原理图如图11。

户内采暖管道埋地敷设做法如图12。

此方案户内采暖管道埋地敷设,对户内空间无影响;但由图12可看出此方案建筑地面做法需增加至少50mm,同时增加了结构荷载,结构专业需要楼板加固增加了建筑和结构专业的改造费用。

3.3.3 方案分析

既有建筑采暖系统的改造,在技术上要先进,在经济上要合理。

方案1沿用原有采暖系统形式,可实现房间供热量的独立调节,以达到控制室温度的目的。由于是在原有系统基础上的改造,各散热器增加三通调节阀后,各阀门调节后容易造成水力失调。此方案通过在各散热器上设置蒸发式热量表来实现热量的计量,可实现热量的分户计量,但由于各用户散热器数量较多,热计量表较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增加了分户计量的管理难度。

方案2改变了原采暖系统采用了共用立管分户独立计量系统。此方案投资相对较高,但系统改造彻底,能真正实现分户计量、分室控温,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且计量收费方便可行。改造后的采暖系统完全符合DBJ 11-602-2006要求。

综合以上分析,方案1、方案2从经济和技术方面考虑,各有利弊。

4 节能分析

北京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居国内领先水平,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北京市明确提出了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包括建筑节能。DBJ11-602-2006中3.0.1条规定,北京地区住宅建筑冬季采暖的节能目标是:在1980年住宅通用设计采暖能耗基准水平的基础上节能65%。

北京市1980年基准水平标准煤耗煤量指标是25.2kg/m2,在此基础上节能65%,即应降低为8.82kg/m2。

采暖耗煤量指标qc:是指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设计温度,单位建筑物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需要消耗的标准煤量。采暖耗煤量指标按下式计算:

式中,qc为采暖耗煤(标准煤)量指标,kg/(m2.a);q0为采暖耗热量指标,W/m2;Z为采暖期天数,d/y;η1为室外管网输送效率;η2为锅炉运行效率;q为标煤热值,取8.14kW·h/kg。

北京市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中4.0.1条规定: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计算,应统一按照包括辅助房间在内的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16℃、采暖期天数125d/y、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6℃作为计算条件。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的规定条件是用于计算和比较建筑采暖能耗的统一计算条件,为了与1986年和1995年两个节能的行业标准相衔接,沿用了原有的计算条件。采暖周期延长或采暖期的室外平均温度下降以及设计标准较高的住宅,其室内设计温度较高时,实际耗热量和标准耗煤量会相应增加。但作为检验节能水平,仍按此统一比较标准。

标准耗煤量指标是按最不利情况考虑的,即锅炉平均运行效率为0.68,管网输送效率为0.9。为了便于改造前、后建筑物各项能耗指标的比较,改造前与改造后耗煤量指标计算中锅炉平均运行效率,室外管网输送效率采用统一标准。

案例A、案例B外围护结构经过改造后,其保温、隔热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依据上述计算标准,改造前后案例A、案例B采暖耗煤量指标及改造后与改造前节能对比如下表7。

从表7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案例A、案例B经过节能改造后,耗煤量指标分别为6.16 kg/m2、5.93kg/m2,均低于DBJ 11-602-2006中8.52 kg/m2的规定值。改造前后节能效果非常明显,节能率分别为69.6%、70.6%,均高于DBJ 11-602-2006中3.0.1条规定节能65%的目标。

5 结语

本文以两个既有采暖居住建筑的改造案例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对比了改造前、后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热工性能及建筑物能耗。

针对原有采暖系统的不足,并依据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本文对现有采暖系统的提出了两种改造方案:(1)沿用原有单管系统,增设调节、计量装置;(2)共用立管分户独立计量系统。本文对两种改造方案的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能耗。改造后建筑物能耗均降低了65%以上,达到了DBJ 11-602-2006中3.0.1的节能目标。采暖系统的改造,为实现将热量作为“商品”来计量收费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运行管理上的节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对改造后的采暖耗热量做了数据分析,改造后的节能效益应同时考虑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的全年节能。

总之,大范围的既有采暖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对我国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居住建筑涉及面广、难度大,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政策,推动大范围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开始。

摘要:介绍了以北京市既有非节能住宅案例A、案例B节能改造对象,分析了其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能耗指标、采暖系统的特点及不足。通过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建筑物能耗,可达到65%的节能目标。通过采暖系统分户计量改造,采暖系统可实现运行管理节能。

关键词:节能改造,围护结构,采暖系统,分户计量,温度控制

参考文献

[1]郁文红.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分析[J].节能,2004(1):41-44.

[2]罗豫军.加快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进供热体制改革[J].节能,2006(12):6-7.

[3]马爱华.住宅集中供热系统的几种节能供暖方式[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31):41-44.

[4]鲍学芳.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能[J].安徽建筑,2003(1):20-22.

既有居住建筑屋面 篇4

时间:2011-01-31 09:54:00 作者: 来源:住建部

北京市财政局、建委、市政管委,天津市财政局、建委,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大连市、青岛市财政局、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建设局:

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以下简称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以来,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财政主管部门积极落实改造项目,多方筹措资金,认真组织实施,圆满地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十一五”改造任务,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及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地方政府、有关企业和居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十二五”期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深入开展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十二五”期间改造工作目标

进一步扩大改造规模,到2020年前基本完成对北方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的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到“十二五”期末,各省(区、市)要至少完成当地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的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的35%以上,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提高任务完成比例。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项目必须同步实行按用热量分户计价收费。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将对以上目标按分解,逐年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国务院。

二、尽快落实各省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并签订改造协议

为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地方加快节能改造工作,中央财政奖励标准在“十二五”前3年将维持2010年标准不变,2014年后将视情况适度调减。各省(区、市)根据“十二五”改造规划,及早确定2011-2013年节能改造目标,并于2011年2月底前上报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为确保改造目标完成,加快工作进度,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按各地上报的改造工作量与各地签订改造协议。对工作积极性高、提出改造申请早、前期完成任务好的地方将优先签订改造协议,优先安排改造任务及中央财政奖励资金。

三、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尽早完成节能改造任务

为充分调动城市积极性,突出政策效益和改造整体效果,对工作积极性高、前期工作基础好、配套政策落实的市县进一步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启动一批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重点市县(“节能暖房”工程重点市县,下同)。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重点市县要切实加快工作进度,到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完成当地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的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40%以上,县级市要完成70%以上,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鼓励用3-5年时间节能改造重点市县全部完成节能改造任务,从而实现重点突破,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对节能改造重点市县,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优先安排节能改造任务及相应补助资金,对经考核如期完成上述改造目标的重点市县,将根据节能效果、供热计量收费进展等因素,给予专门财政资金奖励,用于推进热计量收费改革等相关建设性支出。申请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重点市县,要抓紧制定改造方案,提出详细的节能改造目标,保障措施并落实改造项目,由省(区、市)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汇总,于2011年2月底前上报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对节能改造方案进行论证,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组织实施并下达财政补助资金。

四、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各地要建立以市场化融资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各级财政要把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作为节能减排资金安排的重点,建立稳定、持续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要落实好已发布的节能服务机制的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开展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并进行分户计量收费。要积极引导供热企业、居民、原产权单位及其他社会资金投资改造项目,进一步拓展节能改造资金来源。

五、积极推广新型建材应用 在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中大力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技术、材料、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各省(区、市)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2011年2月底前选择上报拟在改造中使用的新型节能技术、材料、产品。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将结合各省推荐情况,在全国范围选择确定新型节能建材产品技术目录。各地应从目录中选用相关技术、材料及产品应用于节能改造工程。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将根据产品质量、施工质量、节能效果等因素,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择优扶持相关企业。

六、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各地要高度重视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接此通知后迅速开展方案制定、市县申报等工作,确保按时上报相关材料。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物价、供热、房产等主管部门参加的议事协调机制,统一研究部署改造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注重发挥政策和资金整体效益,尤其要将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旧城区综合整治、城市市容整治等工作相衔接,统筹推进,加快“节能暖房”工程建设。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也要积极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中央财政将安排相应的补助资金。要加强对改造工程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强化对计量器具、保温材料、门窗等材料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将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建成精品工程与安全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既有居住建筑屋面 篇5

从建筑节能的角度来看, 建筑窗体不仅是热量流失最大的构件, 由于太阳辐射热通过外窗传入室内, 所以使得窗体也同时成为导热构件。在采用普通钢门窗的采暖建筑中, 建筑物耗热量的一半, 甚至更多是通过门窗的传热和空气渗透引起的。因此, 根据不同地区的建筑气候条件、功能要求以及其他环境、经济等因素, 对既有居住建筑窗体进行合理改造, 选择适当的窗材、窗型和相应的节能技术, 因地制宜地选择节能改造措施, 是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1 窗体节能改造的原理

窗在建筑室内外空间及环境中具有强烈的互动作用, 可以使室内外空间的各项物理参数达到平衡。在建筑运行期间, 室内外的各种环境因素通过窗体渗透引起的能耗可以占到建筑使用能耗的57%。通过窗户的能量传递方式有对流、辐射、传导, 是构成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为此可以通过窗户的合理配置, 将这个过程减慢;同时尽量减少空气渗透, 来共同达到减少窗户能量损失的目的。

2 窗体构造做法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2.1 窗玻璃

在建筑窗体中, 玻璃作为透明材料被广泛应用。窗玻璃占不同类型窗面积的70%~90%, 是外窗最大的导热和辐射面积。目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建材市场上, 除普通玻璃外, 主要以节能为目的的玻璃品种越来越多, 如吸热玻璃 (着色玻璃) 、镀膜玻璃 (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 、中空玻璃、光致变色玻璃等。不同类型的玻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与透过量有所不同, 通常, 玻璃的反射率越高, 透过率和吸收率越低, 则太阳辐射的热量就越少, 例如普通单层玻璃窗对太阳辐射的透过率约为80%, 而单层反射玻璃透过率只有约20%。因此, 窗用玻璃的选择应从玻璃对太阳辐射的阻隔特性和玻璃的导热性两方面综合考虑。在北方采暖地区, 应选择隔热和保温效果较好的玻璃, 如低辐射 (Low-E) 镀膜玻璃、吸热中空玻璃、低辐射 (Low-E) 中空玻璃等。

2.2 窗体框材

窗户不仅是由透明材料组成, 还包括固定这些透明材料的窗框以及相关的支撑结构。目前常用的窗框用材主要有木材、塑料型材、塑钢型材、不锈钢和铝合金型材, 其导热系数见表1。目前, 采暖地区居住建筑中, 窗体框材多为金属材料, 有着比玻璃大得多的导热系数, 成为外窗“热桥”, 对建筑节能是不利的。为了提高整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在保证整窗的强度及刚度的要求下, 应选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作为窗框材料。

3 窗体形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3.1 窗扇开启方式

窗户的开启方式, 直接影响着使用功能和保温性能等。因为开启方式不同, 窗户的冷风渗透程度也不同, 而冷风渗透也是冬季采暖能耗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平开窗、旋转窗闭窗时窗扇与窗框之间可以压紧, 框扇之间的密闭性好, 有利于保温;推拉窗为保证开启灵活, 扇与扇之间, 扇与框之间必须有一定的缝隙, 在窗体内侧时虽有毛条加以密封, 但在两个窗扇上面和窗扇下面左右两滑轮间仍有空隙。窗户的密闭性较差, 不利于节能;单悬窗和双悬窗与推拉窗相似, 气密性也相对较差些;固定窗窗框嵌在墙体内, 玻璃直接安在窗框上, 玻璃和窗框的接缝用密封胶四边密封, 有良好的水密性和气密性, 空气很难通过密封胶形成对流, 节能性最好, 但不能进行室内通风换气。

3.2 窗墙结合形式

窗扇与窗框之间、窗框与墙体之间密闭不严, 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这些空隙会导致空气渗透, 也是房屋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薄弱环节。对于降低建筑能耗而言, 增强窗系统密闭性是关键。

4 窗体改造措施

4.1 直接换成节能型外窗

外窗的节能改造效果最显著的方法是直接将原有的非节能外窗更换为节能型外窗, 外窗的更换宜在外墙节能改造的同时进行。首先应对既有建筑窗体部分进行节能检测, 依据JGJ 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进行。对原有窗体 (包括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 应做导热系数及气密性的检测。按照现行节能标准中外窗传热系数限值, 对不符合参考系数的应进行窗体的更换。

窗框可采用经断热处理后, 导热系数小的金属窗框、塑钢、铝塑、木塑等复合材料制成的窗框, 以取代原有的实腹钢窗框。为使冬季白天的阳光透过室内, 夜晚阻止热量散失, 玻璃可采用双层、三层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或镀膜Low-E玻璃等。外窗的形式可将推拉窗改为平开窗等形式。

4.2 在原外窗上贴节能膜

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窗玻璃多数为普通玻璃, 热阻较小, 导热系数较大, 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耗能较大。因此, 节能改造可以以此为切入点, 在现有玻璃窗扇内表面上贴一层透明塑料薄膜, 利用玻璃与薄膜之间形成的空气层来提高窗户的热阻。有资料表明, 厚度为3 mm的玻璃贴膜以后, 若空气层厚度为30 mm, 热阻值可提高40倍以上。采用窗上贴膜技术, 可使采暖地区居住建筑室温明显提高, 减少窗户结露现象, 还可使通过窗户的传热耗能降低45%以上。

4.3 附加保温窗扇, 形成双层窗

在原有窗体的基础上, 在内侧或外侧再增设一扇窗户, 将单层窗改造成双层窗, 可以有效的降低通过外窗的热损失。

4.4 对窗进行密封性改造

常使用的外窗密封方法有以下两种:

1) 加装密封条。加装密封条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外窗, 使用不同的安装用夹板, 一般是通过自粘胶带将密封条粘结在外窗的下部, 再用销钉或螺钉固定完成安装。2) 对密封不严的钢窗, 用金属框密封胶进行密封。使用密封胶的安装方法要比密封胶条简单。

5 结语

以典型多层住宅为例, 在华北地区,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热损失约占全部热损失的77%, 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热损失约占23%。其中窗户的传热热损失与空气渗透热损失相加, 约占全部热损失的57%。由此可见, 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 特别是加强窗户的保温性和气密性, 是节约采暖能耗的关键环节。而降低窗户耗能的根本途径是大量生产高效节能窗, 以期全面取代目前使用的普通单层玻璃窗。但是该方法经济投入较高, 如果在改造条件难以实现的情况下, 也可充分利用文中介绍的简单易行的传统技术进行窗户的节能改造, 并动员住户来实施, 不仅投资小, 容易实现, 而且会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摘要:针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分析了窗体节能改造的原理, 探讨了窗体构造及窗体形式等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指出了窗体的节能改造措施, 指出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特别是加强窗户的保温性和气密性是节约采暖能耗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既有居住建筑,窗体,节能改造,措施

参考文献

[1]孙萍.节能住宅建筑能耗模拟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05.

[2]涂逢祥.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既有居住建筑屋面 篇6

1 分户独立循环系统改造方案分析

分户独立循环系统改造需要在既有住宅采暖系统的基础之上完成, 因此, 不论是设计方案方面, 还是在施工方案方面, 或者是在组织协调方面, 均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难题。单纯地从技术角度分析, 解决分户独立循环系统容易出现的水力工况不平衡问题是重点和关键。

第一, 认真完成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做好系统调试工作。我们知道, 分户独立循环系统改造是在既有住宅采暖系统的基础之上完成的, 因此, 在改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当前, 在某些居民小区内, 存在着部分楼栋进行分户独立循环系统改造, 而其他楼栋不进行分户独立循环系统改造的情况, 完成相关改造的楼栋会因为室内供热系统管网阻力系数的增加而出现流量不足的情况, 最终导致单元较高层住户的供暖系统不热乃至整个单元供热系统不热。科学合理的前期设计是彻底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 以破解整个供热系统平衡为突破点, 从设计的角度重新考虑调整整个供热系统。另外, 在调试过程中做好系统调试工作也非常重要。建议:一般情况下, 位于供热系统近端的用户均存在温度偏高的情况, 可以通过适当调小阀门流量的方式来增大整个系统的扬程, 进而提高分户独立循环系统的单元资用压差, 增加分户改造单元的用水量。

第二, 减小系统垂直失调, 协调用户资用压差。传统供热方式的室内供热系统通常都是采用上供下回式, 所使用的散热器的散热片数依照楼层由高至低的顺序逐层递增。进行分户独立循环系统改造之后, 总干管的热水首先会流入到楼栋的底层用户室内, 加之改造之后应用了异程式系统, 相比以前, 顶层用户的资用压差会大大小于底层用户的资用压差, 最终导致了该系统的垂直失调 (最主要表现就是底层过热而顶层不热) 。根据水力平衡的基本原理, 我们知道, 可以通过适当调小底层用户热水流量的方式来增加高层用户的热水流量, 将系统的垂直失调问题降到最小, 或者是采用调整不同楼层用户室内散热器散热片数的方式来减小系统的垂直失调。

第三, 努力做好热源方面的水力工况平衡。在热源方面, 建议对供热系统的供水出口阀门进行合理调节, 改变供热系统的热水流量和扬程, 实现供热均衡的目标。同时, 对总阀门和外网阀门、单元阀门进行调节, 做好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和初调节工作, 努力实现整个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平衡。

第四, 解决系统排气和掉水问题, 实现系统高效运行。相对于传统的单管上供下回顺流系统, 分户独立循环系统在排气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传统的单管上供下回顺流系统想要排除系统当中的空气一般是通过系统高点的集气罐和膨胀水箱的集中排气来完成。但是实现分户独立循环系统改造之后, 因为系统采用水平串联方式, 某个散热器内部的空气排除一般只可以借助散热器上的跑风排出, 因此因素的排气难度便增加不少, 非常容易导致整个供热系统不热。

2 单管上供下回跨越式系统改造方案分析

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的前提是室内采暖系统能够按户计量、分室控制, 这就需要对我国大量传统的室内上供下回单管顺流式系统进行改造。为了节省改造资金和尽量避免改造时扰民, 一般都在单管顺流式系统散热器前的供、回水的水平管之间加跨越管, 在每组散热器上加装自立式恒温阀, 并安装热分配表实现热计量。另外,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从减少初投资及减少运行管理费用分析, 对于新建建筑仍可采用带闭合管的单管室内采暖系统。加装了恒温阀后, 由于用户的行为调节和恒温阀自身的技术节能, 使得散热器中的流量发生变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普遍认为需要在一栋楼或一个门栋的热力入口处设置一个自立式流量控制阀或压差控制阀, 并且应根据户内系统流量的变化特性选择调节范围合适的控制装置。对于双管系统而言, 其变流量特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同, 但是传统的单管顺流系统改造为跨越式系统, 并且在散热器前安装了恒温阀后, 当恒温阀调节使得散热器内流量发生了变化时, 跨越式系统的总体流量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对于单管跨越式系统, 随着恒温阀的调节使得负荷增加或减少, 散热器进流量随之增加与减少, 而旁通流量相应地减少或增加, 最终系统流量变化不大, 但系统温差变化显著, 因此一般认为, 从工程角度可以将单管跨越式系统视为定流量系统。如果调节用户的数量相同, 则楼层数越高, 用户所在立管的流量变化越不明显。同时, 进流系数对于立管的变流量特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实际情况下用户不可能全部调节, 散热器也不能全部关死则用户调节造成的立管流量的变化会更小, 因此, 用户调节造成的所在立管的水力特性变化是很有限的。

3 结语

作者曾经实际参与了一个6层砖混住宅的单管上供下回顺流系统改造成分户独立循环系统的工程。依照现有规范, 因为分户独立循环系统再投入大、扰民、管道需重新布置等, 不推荐使用, 而推荐单管上供下回顺流系统应首选改造为垂直双管或单管上供下回跨越式系统。但是, 依照作者个人经验, 垂直双管或单管上供下回跨越式系统存在着不宜计量的缺点。有鉴于此, 本文分别分析了分户独立循环系统和单管上供下回跨越式系统这两种改造方案的优缺点, 建议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之后确定选择何种改造方案。

摘要:结合工程案例, 对分户独立循环系统和单管上供下回跨越式系统两种供热系统改造方式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两种改造方案的优缺点, 并研究了各种方案的适用性, 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供热系统,分户独立循环,单管上供下回跨越式,改造

参考文献

[1]张慧琴.对已有建筑实现供热计量收费的方案简介[J].山西科技, 2009 (6) :142-145.

[2]丁藏银.浅谈住宅供暖分户热计量及节能改造[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7) :48-49.

[3]郝存忠, 王美萍.供热系统水力失调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24) :58-59.

[4]刘玉国.小区住宅楼供暖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 2009 (14) :144-145.

[5]孙艳秋, 陈士龙.浅析集中供热系统温度控制及热量计量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15) :58-59.

既有居住建筑屋面 篇7

为大规模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并保证工程质量, 青岛市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由节能服务企业等社会资本先行投资节能改造, 改造完成并达到标准后申请财政奖励, 今年预计可让4万户居民受益。青岛市非节能居住建筑存量约4000万平方米。这些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 一方面造成采暖能耗高、冬季室内温度低, 居住舒适度差;另一方面在天气湿度大时墙体内侧易产生结露, 进而造成霉变和破损等。据介绍, 2014年青岛市开展改造试点, 完成试点改造面积25万平方米, 试点工程基本沿用政府投资模式。由于财政预算有限等, 相对于庞大的改造存量, 节能保暖工程改造进展迟缓, 未纳入改造的小区居民对此意见较大。为此, 青岛市按市场化方式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节能服务企业等社会资本先行投资节能改造, 改造完成并达到标准后申请财政奖励。国家、市、区 (市) 三级财政按约每平方米135元标准实行定额奖励。市场运作模式合理规避了财政压力和财政风险。另外, 通过节能保暖工程质量与财政奖励金额挂钩, 督促了建设单位主动做好做优工程质量, 确保了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益。2015年, 青岛市完成节能保暖改造304万平方米, 受益居民约3.6万户, 是往年同期改造量的6倍。今年, 青岛市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列入市办实事, 市级财政投入1.6亿元, 预计可改善约4万户居民生活质量, 11月底前全面完成。

既有居住建筑屋面 篇8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根据既有居住建筑普查结果, 选取不同使用年代小区的部分住户进行能耗调查。抽查选取不同年代小区 (见表1) 。

二、居民能耗调查

(一) 居民用电量调查

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内的用电情况由供电部门提供。因每户居民用电量为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抄表, 将两月的用电量进行了平摊处理。部分电耗数据发生的时间根据实际消耗是图表时间的前一个月。

不同小区在不同月份用电量见图1。荆州市住户近三年平均用电量见图2。不同小区2010年~2012年年平均用电量 (见表2) 。

图1和图2显示, 居民不同月份用电量表现出以下规律:

用电量表现出明显的四季, 夏、冬季表现为用电高峰, 夏季为用电最高峰。春、秋季用电量波动较小。这一规律显然与气候有关。表2为近三年来最高气温和气温高于30℃或低于5℃的天数情况汇总 (数据来源于网络) 。

比较图1、图2和表2可见, 冬季 (含早春) 用电量与气温低于5℃天数有明显相关性, 夏季用电量与气温高于32℃天数有明显相关性。

1. 不同小区居民用电量规律表现略有不同。

编号B~E小区居民冬季和春季用电量相对分散, 而编号A小区春季用电量则相对集中。这与编号A小区居民以老年人为主, 其收入情况较好以及生活习惯等有很大关系。

2. 不同小区用电量高峰时段有所不同。

表现为小区A电耗高峰在2~3月和8~9月间, 其他小区进入冬季后便进入用电量的小高峰, 7~8月为用电量集中的大高峰, 5~6月和11~12月为用电低谷。夏季、冬季与其他时段用电量差值 (以D小区为例) 见表3所示。

由表3可知, 冬季和夏季较其他时间 (表中表示为最低用电量) 用电量要高出很多, 冬季用电量高出70%以上, 夏季用电量高出105%以上。

在建筑用电能耗中, 夏季的能耗要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这是因为居民在夏季空调、电扇的使用集中, 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气候特征。

表4为不同建筑年代小区居民不同年份用电量情况:

表4显示:不同小区居民平均年用电量明显不同。根据城区年平均用电量173k Wh, 五个小区中, 小区A和E接近平均值, 小区B和C明显小于平均值, 小区D明显大于平均值。A小区为较高收入的老年人居住小区, B、C小区为较低收入的老工人居住小区, D小区以较高收入且消费能力强的人群为主体, E小区以年轻市民为主。显然, 电耗与小区住户的收入、生活习惯等因素有显著关系。

(二) 居民用气量调查

居民用气量数据由荆州市天然气公司提供。图3为不同年代调查小区居民用气量。

图3显示:

1. 不同小区居民的用气量不同。

建筑竣工年代越近, 月平均用气量越多, 见表5。

2. 居民不同月份的用气量不同。

其规律表现为每年2~4月为用气高峰期, 8~10月为用气低谷。这显然与春节期间的用气习惯和气候条件有关。

(三) 居民用水量调查

居民用水量数据由荆州市水务公司提供。图4为不同年代调查小区居民用水量。

图4显示:

1. 不同小区居民的用水量不同。

建筑竣工年代越近, 月平均用水量越多, 见表6。

居民不同月份的用水量不同。其规律表现为每年8~10月为用水高峰期, 2月为用水低谷。这显然与气候条件有关。

三、居民综合能耗分析

综合能耗的计算按以下依据进行换算:

1.电按每k Wh折算0.4040kg标煤;

2.天然气每m3折算为1.2143kg标煤;

3.自来水不进行能耗折算。

表7为不同年代建筑居民月平均能耗情况 (折算为标煤) :

表7显示, 折算成标煤后, 不同小区居民能耗变化比较复杂, 居民家庭能耗主要为电耗, 占能耗的70%~83%。这一结果除了与居民的电、气使用习惯有关外, 还与气候有关。因此, 在对居民进行节能宣传的同时, 需要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四、结论

基于不同小区居民能耗抽查分析, 结论如下:

用电量与气温、居民收入和生活习惯等有明显相关性。夏季的能耗要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这一规律说明了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建筑物竣工年份越短, 居民天然气、自来水的用量越大。这一结果与居民的消费习惯有关, 与建筑物节能关系不大。

居民家庭能耗主要为电耗, 占能耗的70%~83%。其能耗大小与住户的收入有显著相关性。进行了节能设计小区的高收入居民能耗表现为未明显高于城区平均能耗, 建筑节能改造收到成效。

既有居住建筑屋面 篇9

1 石河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石河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按照节能50 %设计标准进行改造, 改造范围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建设的结构完好、符合安全要求的既有非节能建筑。“十二五”期间, 石河子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约324 万m2。改造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其中包括外墙、屋面、地下室顶板、外门、外窗、外挑阳台底板等构件的节能改造; (2) 热源及供暖管网改造, 其中包括热源 (换热站) 水泵变频、气候补偿改造、热计量表和自动调节控制设备安装,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改造, 供热系统监测改造等; (3) 建筑室内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 其中包括建筑物热力入口安装楼栋热量表、水力平衡装置、过滤器、关闭阀等设备, 室内安装计量温控设备等。笔者对供热公司及石河子市区1~34 号住宅小区的既有居住建筑进行了现场调研, 通过调查发现, 石河子冬季供暖热源及供暖管网改造投入资金大、改造进度快、效果好, 仅2015年投入资金2 800万元进一步对老旧二次管网和换热站进行改造, 改造管线长度约16km, 改善了市区近26个小区的供暖质量。

同时, 通过对既有居住建筑的调查, 发现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存在以下问题:

a.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不彻底。根据现场调查, 已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中, 约70 %的建筑只对外墙、屋面进行了节能改造, 其外窗、地下室顶板、外门等构件均未进行节能改造, 改造工作不彻底。

b. 绝大多数既有建筑在进行节能改造时没有进行室内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根据调查, 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设计时, 都进行了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的改造设计。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受到改造成本和施工进度的限制, 绝大多数既有建筑在进行节能改造时没有进行室内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这些建筑由于没有计量设备和调节手段, 住户无法进行自主调节, 冬季取暖费无法采用按照用热收费, 仍然实行的是按采暖面积收取。因而不仅造成了用热浪费的现象, 也无法解决节能不节钱的问题, 无法调动广大居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c.节能居住建筑与非节能居住建筑共存的小区浪费了大量的热能。通过调查发现, 在一个供热区域既存在节能居住建筑又有非节能居住建筑, 在采暖期内, 供热单位为保证非节能建筑室内温度不得不通过提高供暖温度来满足这些建筑的需要, 而节能建筑只能通过冬季开窗来降低室温, 从而造成节能建筑不节能的现象, 同时也造成了供暖热量的浪费。

2 石河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措施浅析

2.1 以换热站负责的供暖区域为单位, 合理规划改造区域

目前, 石河子绝大多数小区采用冬季集中供热, 由城市集中供热热源产生热量, 经由各换热站进行热量交换, 最终将热量传递到用热端。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 首先要合理规划改造片区, 应以换热站负责的供暖区域为单位, 区域内所有既有居住建筑应一批次全部进行节能改造, 以避免出现一个供热区域既存在节能居住建筑又有非节能居住建筑, 为了保证非节能居住建筑的室内温度, 从而造成节能建筑不节能的现象以及供暖热量的浪费。

2.2 全面、彻底地对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 最大程度降低围护结构能耗

对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 主要包括外墙、屋面、外门窗、非采暖地下室顶板等围护结构的保温改造。建筑的能耗中, 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和冷风渗透是造成建筑能耗的主要原因。由于建筑外窗和非采暖地下室顶板所处的位置及作用, 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40 %左右。节能改造时, 对建筑外窗和非采暖地下室顶板进行节能改造, 降低其传热系数, 对建筑能耗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时, 改造工作一定要全面、彻底, 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围护结构能耗。

2.3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必须与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同时进行, 以实现最大节能效果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是将热量进行了商品化, 运用价格杠杆作用, 解决节能不节钱的问题, 调动居民节能的积极性, 全面关注和参与供热节能的实施。因此, 对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同时, 必须对室内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进行改造。通过供热计量和温度调节的控制, 使建筑节能效果真正反馈到热源端, 在保证经济、舒适、高效的供热基础上, 最终实现居民节约供暖费用、供热单位节约能源的双赢目标, 以实现最大的节能效果。

2.4 建立适合本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融资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既有居住建筑改造不彻底地问题

从目前石河子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现状来看, 根本问题还是缺乏改造资金。目前, 石河子进行既有居住建筑的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国家和地方财政, 供热企业、产权单位及个人出资较少。庞大的改造资金是导致既有居住建筑的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不彻底、不全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通过借鉴和分析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的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模式, 扩大融资对象、增加融资渠, 建立适合本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融资模式, 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到融资中来, 是推进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根本途径之一。

3 结束语

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 不仅节约了能源, 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而且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增加了建筑的附加值, 提高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是我国推进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在实施改造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建筑节能潜力, 调动改造相关主体积极性, 全面、彻底地实施改造工程, 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真正取得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涂江峰, 苏辉, 李显刚.寒冷地区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影响分析[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4 (3) :65-67.

[2]马德宁, 陆红梅.兵团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模式研究—以第八师为例[J].工程与建设.2014 (2) :233-235.

上一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下一篇:积极的财政政策